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儿童眼睛斜视最佳治疗方法范文

儿童眼睛斜视最佳治疗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儿童眼睛斜视最佳治疗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儿童眼睛斜视最佳治疗方法

第1篇:儿童眼睛斜视最佳治疗方法范文

孩子斜视还会造成弱视吗?那么,弱视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儿童弱视要早治

孩子看东西喜欢眯眼,你千万不要简单认为这是"近视",事实上,这很可能是弱视的征兆。许多孩子的"弱视"被轻易认为是"近视",往往失去了治疗的最佳时间。临床上有许多患有斜视的孩子,而斜视眼很容易患重度弱视。

弱视不等于近视

弱视是儿童常见眼病,它是指眼部不存在器质性病变,但矫正视力低于0.8。

很多家长误以为视力不良就是近视,其实近视和弱视是两个概念。近视往往多发于学龄期和青少年,且大多数孩子矫正视力正常;而弱视多见于学龄前,看远看近视力都不好。弱视不仅使儿童视力低下,还影响双眼视功能发育。

年龄越小越好治

在视觉发育敏感期内(一般认为在7岁前),视功能尚有一定可塑性,所以要在早期发现弱视,最好是学龄前发现并及时治疗。

通过儿童医院眼科数万例病例观察,3-5岁治疗是最佳时间,不仅费用低,治愈率也很高,达到80~90%以上;而在10~12岁再进行治疗,治愈率只有20~30%。弱视治疗是个长期过程,一般需要1~3年。如果查出弱视,父母和医生要密切配合,定期(一般是1~2个月)随访一次为佳。

可疑迹象要早发现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看电视时喜欢坐得很近,或眯起眼睛,歪着头看电视,就要警惕存在弱视的可能。斜视的孩子最容易患弱视,应该对孩子进行早期视力筛查,在2~4岁时进行视力、眼位的屈光检查。幼儿园应该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对早期发现弱视有很大的帮助。如果没有进行筛查,可在孩子3岁左右去医院眼科进行详细检查。

斜视与弱视是“孪生兄弟”

斜视是一种儿童多发的眼病,斜视的种类有很多,比如先天性内斜视,间歇性性外斜视等等,斜视在临床上的治疗方法是不同的,我们临床上观察,患有斜视的孩子很大比例都同时伴有弱视,内斜视最容易容易造成孩子的弱视,多多就是一个内斜视造成重度弱视的典型例子,李奶奶的观点是不对的,家长发现孩子患有斜视,应该尽早带孩子到医院检查并治疗弱视 ,否则就会想多多一样,丧失治疗弱视的最佳时机。

弱视治疗学问多

佩戴眼镜 弱视儿童多伴有近视,远视,散光等眼病,佩戴适合的眼镜,可以促进视觉发育,这是治疗弱视的首要措施。

专家提示:儿童配镜的度数和验光的度数要参照孩子年龄、调节麻痹所用药物、有无斜视等综合因素来判断,有时还需要佩戴治疗性的眼镜.

治疗原发病 对由斜视、先天性白内障和上睑下垂等引起的弱视,应该积极采取手术的方式治疗这些眼病.

专家提示:斜视,白内障,上睑下垂治愈以后,还需要及时给孩子验光确定是否戴镜。特别是先天性白内障术后,需要用眼镜来解决看远看近的调节问题,终身戴镜。

第2篇:儿童眼睛斜视最佳治疗方法范文

[主题词]弱视/穴位疗法;儿童;耳穴贴压,王不留行;同视仪

弱视是儿童常见眼病之一,主要表现为视力低下和双眼单视功能障碍,更无完善的立体视觉,限制日后升学和就业,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根据1996年4月中华眼科学会全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学组工作会议对弱视下的新定义:凡眼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以功能性因素为主所引起的远视力≤0.8,且不能矫正者为弱视。1967年V0n N00rden根据弱视的发病机制将儿童弱视分为5类:斜视性弱视、屈光参差性弱视、屈光不正性弱视、形觉剥夺性弱视和以先天性弱视为主的其他弱视。2003年9月-2006年9月我科对164例(284只眼)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采用耳穴贴压加同视机治疗,并与单纯同视机治疗进行对比,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我院就诊病人,共300例(541只眼),按就诊日期奇偶数随机分为耳穴贴压加同视机组(观察组)和单纯同视机组(对照组)。观察组164例(284只眼),其中男73例,女91例;年龄最小4岁,最大10岁;轻度弱视53例(97只眼),中度弱视55例(94只眼),重度弱视56例(93只眼)。对照组136例(257只眼),男74例,女62例;年龄最小3岁,最大10岁;轻度弱视47例(93只眼),中度弱视45例(83只眼),重度弱视44例(81只眼)。2组患者年龄、性别、弱视程度等一般情况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全部病例皆行远近视力检查、外眼及眼底检查、屈光检查、斜视检查、立体视觉检查等,按V0nN00rden弱视分类标准,属于屈光不正性弱视。其中矫正视力在0.6一0.8为轻度弱视;矫正视力在0.2―0.5为中度弱视;矫正视力≤0.1为重度弱视。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治疗前均用1%阿托品眼膏散瞳,每天3次,连续5天后。用电脑验光仪结合带状光检影镜验光,3周后复诊配镜。戴镜2周后,使用苏州六六视觉公司生产的同视机,利用红光闪烁功能治疗,并配合家庭精细作业(红线穿针、穿珠)。20天为一疗程,每个疗程均复查视力1次。半年至1年后,再次散瞳验光,及时调整眼镜度数。治疗短则半年,长则2年。

2.2 观察组

除应用上述对照组治疗方法外,加用耳穴贴压治疗。取穴:肝、肾、眼、屏间前、屏间后、心、肾上腺。操作:将王不留行籽1粒,贴于0.5 cm×0.5 cm医用胶布中央。耳郭皮肤用75%酒精棉球消毒后,找准上述穴位,将王不留行籽对准固定,用手轻轻按压,使之产生疼痛或酸胀感,每次贴1侧耳穴,3天后换对侧耳穴。嘱患儿每日按压穴位10次,每次1~2 min。连续治疗20天为一疗程,休息3~7天继续治疗,共治疗4个疗程或以上。

2.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0.0统计软件,疗效比较的等级资料采用x2检验,以P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采用全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学组规定的标准。痊愈:经过3年随访,视力保持正常者;基本痊愈:矫正视力恢复到0.9或以上,但未随访者;进步;矫正视力增加2行或2行以上者;无效:矫正视力退步、不变或仅提高1行者。

3.2 治疗结果

(1)2组轻度患儿有效率均为100.0%。

(2)2组中度弱视患儿疗效比较见表1。

(3)2组重度弱视患儿疗效比较见表2。

4 典型病例

患者,女,5岁,于2003年9月10日就诊。主诉:双眼视力下降2个月。病史:2003年7月幼儿园体检发现双眼视力下降,无眼红、眼痛、怕光、流泪,期间未经治疗,症状无加重。来我科就诊时行专科检查,右眼视力0.1,左眼视力0.12;小瞳孔验光:右眼为+2.5DS+1.5DC×90°-0.15,左眼为+2.0DS+1.0DC×95°-0.2,双眼外眼、前节段和眼底均未见异常;眼位:正位,眼球运动各方向不受限,立体视觉无异常。初步诊断: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给予1%阿托品眼药膏1支,外涂双眼,每日3次,连续5天。第6天复诊,散瞳检影验光:右眼为+6.5DS+1.5DC×90°-0.2,左眼为+6.0DS+1.0DC×95°-0.25,确诊为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中度)。3周后患儿瞳孔缩回,复诊试镜,配镜处方:右眼为+5.0DS+1.5DC×90°-0.2,左眼为+4.5DS+1.0DC×95°-0.25,瞳距:54mm。戴镜2周(为适应眼镜期)复诊,遂予上述观察组治疗方案治疗。1个疗程(20天)后,双眼矫正视力均增加1行。以后每治疗1个疗程,双眼矫正视力都有所增加,至第10个疗程后,双眼矫正视力均达到1.0,予再次散瞳验光,双眼远视度数均降低+1.0DS,给予重新配镜。随访3年,双眼矫正视力均保持在1.0,双眼弱视治愈。

5 讨论

弱视是一种发育性疾病,通常是由屈光不正、斜视、屈光参差、形觉剥夺及先天因素等引起,其中大部分由屈光不正引起。学龄前儿童处于双眼视觉发育的敏感期,故这一时期是弱视治疗的最佳时期。项道满等认为,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以避免难治性弱视的出现。传统的弱视治疗是同视机治疗,其治疗机制是利用机器设定的一定频率的闪烁光对弱视眼进行闪烁刺激,以促使弱视眼的视功能发育,从而达到治愈弱视的目的,其疗效已被众多医生肯定。但是传统的治疗方法对于中、重度弱视有总有效率低、疗程长的缺点,患儿往往因失去“学龄前”的最佳治疗时期而成为难治性弱视,有些患儿因学业与治疗时间冲突而最终放弃治疗。

笔者在传统的同视机治疗基础上,加用了耳穴贴压治疗,能克服以上的缺点,收到了满意的疗效。研究结果表明,对轻度弱视2种方法疗效均非常好,有效率达100%;对于中、重度弱视,耳穴贴压结合同视机综合治疗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有效率明显优于单纯同视机治疗,避免了难治性弱视的产生。由于耳穴贴压治疗收费并不贵,且它能提高疗效,缩短疗程,故加了耳穴贴压治疗,实际上减少了总治疗花费。

第3篇:儿童眼睛斜视最佳治疗方法范文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2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弱视儿童150例(186眼)。入组标准:矫正视力小于0.9;经相关检查,排除眼部各种器质性病变;患儿无重大躯体性疾病,无精神障碍,无沟能障碍。将150例患儿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75例(92眼),男39例(48眼),女36例(44眼);年龄3~7岁,平均年龄(5.2±1.6)岁;弱视情况:轻度51眼,中等32眼,重度9眼;弱视分类:屈光不正患儿58眼,屈光参差性患儿21眼,斜视性患儿12眼,形觉剥夺性患儿1眼。对照组:75例(94眼),其中男38例(45眼),女37例(49眼);年龄3~7岁,平均年龄(5.3±1.6)岁;弱视情况:轻度52眼,中等33眼,重度9眼;弱视分类:屈光不正性患儿60眼,屈光参差性患儿20眼,斜视性患儿13眼,形觉剥夺性患儿1眼。2组弱视儿童在年龄、性别比、弱视病情、疾病分类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与护理方案

2组均采取常规弱视治疗方案:(1)配戴眼镜进行屈光不正的矫正;(2)依照儿童弱视眼的具体病情行不同的遮盖手法及时间;(3)精细化操作;(4)其他治疗方法,如眼后像治疗、视频强化目力治疗等。护理方案:对照组实施眼科常规健康宣教,即向小儿家长讲解治疗方案内容、治疗的意义以及治疗过程中的需要的配合等,同时嘱咐家长按照医嘱进行定时复诊;研究组实施全面的、规范化的护理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内容参考近年来相关研究资料、文献、护理经验以及儿童、家长的不同情况来进行制定。

1.3规范化护理健康教育

(1)组建弱视儿童、家长健康教育护理组,成员为1位主治眼科医生与5名具有3年以上眼科经验的护理人员,共同对研究组每位患儿情况进行全面评价,并记录归档,每次患儿的就诊检查结果、护理健康教育内容等均记录在此档案中。(2)护理人员根据患儿评价结果有针对性对患儿及家长进行心理疏导,尤其对于情绪上有焦虑的家长、儿童要重点心理护理,通过视频、图片等直观资料向家长及儿童讲述弱视的病理、危害以及治疗的意义、手段等,特别要强调长期规范治疗的必要性。(3)每月定期组织1次弱视儿童家长课堂,由眼科主任有计划的知识讲解,并解答患儿家长在治疗方面遇到的问题,对于困难较大的家长可进行单独指导。同时,鼓励弱视儿童家长之间相互交换督导经验,以促进儿童更好的完成治疗项目。(4)在每次复诊时,让患儿看有关弱视的知识视频,时间为20min,目的是让儿童了解自己的眼睛疾病以及不良用眼习惯等,以促进儿童顺从治疗。同时采用儿童化语言方式向儿童讲一些眼睛不好所带来的烦恼与不便,为了提高患儿治疗的积极性,可用小奖品来予以鼓舞。(5)向家长强调按时带领患儿来院复诊,告诉家长定时复诊才能及时掌握病情变化,以免发生不规范治疗。(6)对家长进行儿童膳食指导,鼓励家长多为孩子提供优质蛋白(如鱼类、虾类、奶类等),多提供富含维生素A、维生C及钙的蔬果,督促孩子多进行体育锻炼,以加强孩子各种营养的吸收。

1.4评估方法与指

1.4.1依从性评估:采用我院眼科制定的患儿、家长依从性调查问答表,对入组的150例弱视儿童及家长进行依从性调查。儿童依从性调查表内容包括:眼镜是否每日都能配戴,是否能依照医生要求进行遮盖、训练等,是否培养了科学的用眼习惯,是否了解眼睛发生疾病,等。患儿家长依从性调查表内容包括:是否监督、帮助、鼓励完成各项治疗项目,是否按时带领儿童来院复诊,是否主动与眼科医师沟通、交流,是否了解关于弱视的知识、危害、治疗注意事项等。依从性调查问答表调查时间为患儿治疗满两年时,由固定的专业调查医护人员向家长进行调查、解释及问答,问题结果分为“是”与“否”,答完后当场收回。入组的150例患儿家长者进行了调查,有效率100%。

1.4.2疗效评估:患儿在治疗满2年后,根据弱视治疗疗效评估标准进行评估:治愈,患儿视力水平持续在1.0及以上;基本治愈,矫正视力水平达到0.9或以上;有效,视力水平提升2行或2行以上;无效,视力水平只提升1行或者无变化,甚至视觉功能发生减退。总有效率=(治愈+基本治愈+有效)/总例数×100%。

1.5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弱视儿童治疗依从性情况比较

研究组在按规定进行遮盖、按要求坚持眼锻炼以及科学使用眼睛这三依从性比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在始终坚持配戴眼镜及知道眼睛有疾病这两个方面中,研究组依从性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2组弱视儿童家长的治疗依从性情况比较

研究组弱视儿童家长在督导、准时复诊、与医护人员沟通以及对弱视相关基础知识等方面的依从性比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2.32组弱视儿童治疗效果情况比较

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7.42,P<0.01)。

3讨论

3.1规范化护理健康教育能有效提升弱视儿童的治疗依从性

儿童弱视的治疗不是短期就能成效的,而是需要长期不间断的规范治疗才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然而,由于儿童的自我管理、自我控制、配合程度均处于较低水平,大部分孩子无法按要求进行治疗或听从家人的督导,有的甚至会出现反抗治疗,这些行为会严重影响到视觉功能的改善。常规眼科健康教育由于不全面、不规范以及太笼统而不适合弱视儿童健康教育。本组研究通过对患儿进行全面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患儿进行心理、行为、认知等方面进行干预,结果显示,研究组弱视儿童在按规定进行遮盖、按要求坚持眼锻炼以及科学使用眼睛依从性比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表明了规范化护理健康教育能有效提升弱视儿童的治疗依从性。另外,研究结果显示,规范化护理健康教育对儿童坚持配戴眼镜及知道自己患有眼部疾病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对以后规范化护理健康教育内容的侧重点提供参考依据。

3.2规范化护理健康教育能有效提升弱视儿童家长的治疗依从性

儿童弱视治疗离不开家长的支持,治疗效果与家长的重视程度密切相关。儿童由于身心发展不成熟,不能自觉的、长期的执行治疗要求,这就需要依靠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的督促、鼓励患儿,才能更好的按照要求完成治疗,因此,家长良好的依从行为至关重要。本组研究制定具体化、规范化的护理健康教育,让弱视儿童家长从思想上、行动上重视弱视治疗,同时加强家长对弱视的相关知识的教育,让家长以正确的方法来督导孩子的治疗。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弱视儿童家长在督导、准时复诊、与医护人员沟通以及对弱视相关基础知识等方面的依从性比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充分说明了规范化护理健康教育对提高弱视儿童家长治疗依从性较大的帮助。

3.3规范化护理健康教育能提高儿童弱视的治疗效果

在规范化护理健康教育下,家长与儿童都能深刻的认识到疾病的危害,都能从健康教育中获得较多的、较全面的弱视知识,无形中提高了家长与儿童的治疗信心与依从性,也提高了家长对弱视治疗的重视程度,有利于促进治疗效果,由于常规眼科健康教育内容比较单一、笼统,效果并不理想。本组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4结语

第4篇:儿童眼睛斜视最佳治疗方法范文

让我们从眼睛怎样观看世间万物说起。眼睛的许多不同组成部件帮助我们形成自己的视觉。首先,光通过清亮的角膜进入眼球,角膜是一层圆弧形的膜,覆盖在眼球的前部。角膜使入射光线发生弯曲或折射。虹膜是眼睛的有色部件,能调节瞳孔的大小,以控制光线进入眼球的多寡。瞳孔的后部是晶状体――眼睛的一个透明部件,它将入射眼睛的光线进一步聚焦成一个图像,投射在视网膜上。视网膜是一层薄而细腻的光敏组织,它包含特殊的感光细胞,能将光转换成电信号。这些电信号经进一步处理后,从眼睛的视网膜通过视神经传输到大脑,视神经是由约一百万条神经纤维组成的神经束。所以,实际上是我们的大脑在“看”,我们的眼睛则负责收集视觉信息和开始这一复杂的过程。

什么是全面的扩瞳检查?

定期进行全面的扩瞳眼科检查是保护自己的眼睛持久健康的最佳措施。

每年都有数以百万计的人们发生视力问题。这些问题中,既有可能会导致永久性视力减退甚至失明的严重问题;而另一些常见的问题,可以用眼镜或隐形眼镜容易地加以纠正。

这种全面的扩瞳检查是一种无痛检查,由眼睛护理专业人士检查你的眼睛,寻找普通的视力问题和眼部疾病,其中许多疾病往往并无早期预警迹象。定期全面的眼科检查,可以帮助您保护视力和确保你的眼睛的最佳状态。

普通的视力问题有哪些表现?

最常见的视力问题是未矫正的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散光和老花眼。所谓屈光,即上文讲到的射入眼球的光线发生的弯曲或折射。屈光不正的发生是由于眼睛的形状未能使入射光线在视网膜上直接聚焦。眼球的长度(较长或较短)使角膜的形状发生变化,或晶状体的老化,均可导致屈光不正。大多数人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偏差。

近视

什么是近视?

近视是一种当物体靠近能看清、看远处的物体感到模糊的视力障碍。发生近视时,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端而不是在视网膜上。发生这种情况时,眼球变长、角膜或晶状体的形状改变均可能引起近视。

近视可以影响儿童和成人。据调查,我国人口近视发生率为33%,已经达到世界水平22%的1.5倍。全国近视眼人数近4亿,近视人群总量世界第一。而近视眼高发群体――青少年――近视发病率则高达50%至60%。近视通常在8岁至12岁之间的儿童中发生,并在20岁前可能恶化。20岁至40岁之间可能不会发生变化,但有时近视可能随年龄增加而恶化。父母患近视更有可能使后生这种视力障碍。

如何诊断近视?

近视的某些迹象和症状为:头痛,眼睛疲劳,眯着眼睛看,很难看清远处的物体如公路上的标志。

眼科专业人员可以通过全面扩瞳检查诊断近视等屈光不正障碍。具有上述迹象或症状者应当及时去眼科就诊。

如何矫正近视?

近视可以通过佩戴眼镜、隐形眼镜或进行手术得以矫正。

眼镜是矫正近视最简单和最安全的方法。眼科专业人士可以开具配置近视眼镜的处方,按此配制的眼镜将帮助你看得很清楚。

隐形眼镜作为光线进入眼中的第一折射面发挥作用,导致更精确的折射和聚焦。在许多情况下,隐形眼镜可以提供更清晰、更宽的视野,提供心理抚慰。如果正确佩戴和使用,隐形眼镜是安全和有效的。然而,隐形眼镜并非是每个人的最佳选择,比如你若患某些眼病,就不适合戴隐形眼镜,请咨询眼科专业人士。

屈光手术的目的是永久地改变角膜的形状,以改善折射视觉。手术可以减少或消除对佩戴眼镜和隐形眼镜的依赖。有许多类型的屈光手术以及手术方式可供选择,应与专业的眼科医生探讨。

远视

什么是远视?

远视是一种常见的折射误差,在远视者眼中,远处的物体可以看得比附近的物体更清楚。然而,人们对于远视的体验千差万别。有些人可能根本没有注意到他们的视力有任何问题,特别是在年轻的时候。对于那些严重远视的人来说,看任何距离(或近或远)的对象都可能发生视觉模糊。

远视患者的眼睛聚焦图像于视网膜后方而不是在视网膜上,这同样导致视力模糊。发生远视障碍的原因,可能是眼球变短、角膜或晶状体的形状改变等原因。

远视可影响儿童和成人。远视的发生率相对较小,父母为远视患者的人更容易发生这种障碍。

如何诊断远视?

远视的症状因人而异。常见的远视迹象和症状包括:头痛,眼睛疲劳,眯着眼睛看,视力模糊尤其是看近距离的物体时。

如何矫正远视?

与近视一样,远视也可以通过佩戴眼镜、隐形眼镜或进行手术得以矫正。各种矫正手段的优劣和注意事项与上述近视矫正相似,不再赘述。

散光

什么是散光?

散光是屈光不正障碍的常见类型。散光是当光线投射在角膜上和通过眼球时发生了折射的不一致。正常眼球上的角膜弯曲均匀,像篮球一样有相同的圆度。罹患散光者眼球上的角膜弯曲度不同,更像一个橄榄球,有些地方弯度大,有些地方弯度小,这会使图像出现模糊和变形。

散光可以影响儿童和成人。有些轻微散光患者并未注意到他们视觉的变化。对儿童来说,定期检查眼睛,发现早期散光是很重要的。

如何诊断散光?

散光的迹象和症状和体征有:头痛,眼睛疲劳,眯着眼睛看,看任何距离的物体有扭曲或视力模糊感,夜间驾驶困难。

如果你有这些症状,请去眼科就诊。如果你已佩戴眼镜或隐形眼镜,仍然有这些问题,可能需要配制新的眼镜。

散光通常是在全面的扩瞳检查中发现的。如果意识到你的视觉发生变化,请去眼科就诊,并进行扩瞳检查。有些人可能有轻度散光而不自知,尤其是孩子们,所以很重要的是定期作眼科检查。

如何矫正散光?

散光同样可以通过佩戴眼镜、隐形眼镜或进行手术得以矫正。个人的生活方式将会影响散光的治疗手段,其余不再赘述。

老花眼

什么是老花眼?

老花眼是随着年龄增长发生的常见视觉障碍。老花眼导致无法聚焦于近物,也是与眼睛屈光相关的视力障碍。

老花眼是由于人们的年龄增长而自然发生的。由于眼球内天然晶状体的硬化,眼睛不能将光线直接聚焦在视网膜上。晶状体老化也会影响晶状体周围的肌纤维,并使眼睛很难聚焦于近距离物体。失效的晶状体使光线聚焦于视网膜后方,造成近物视野模糊。

人们年轻时,眼睛的晶状体是软的,灵活的,眼睛里微小的肌肉很容易调节晶状体,以聚焦远近的物象。35岁以上的人就有罹患老花眼的风险。随着年龄增长,每个人看近物的聚焦能力或多或少会有些损失,但某些人受损比别人更快。

如何诊断老花眼?

老花眼的迹象和症状为:很难阅读小的字体,必须把阅读材料拿到很远来读,不能看清近物,头痛,眼睛疲劳。

如有任何上述症状,可能需要请眼科专业人士作全面的扩瞳检查以确诊老花眼。如果你戴眼镜或隐形眼镜后仍然有这些问题,可能需要配制新的眼镜。

人们可能同时罹患老花眼和其他类型的屈光不正。还有可能,一只眼睛有某种屈光不正,另一只眼睛则患另一种类型屈光不正。

怎样矫正老花眼?

眼镜是矫正老花眼的最简单、最安全的手段。老花眼的专用眼镜有较高的聚焦能力,通过其镜片下半部分允许你阅读书报,通过镜片的上半部分则使你能看清远处。也可以购买专供阅读使用的眼镜,这类眼镜不需要医生处方,但最好确认自己的瞳距大小,以便使眼镜更适合自己。

有哪些与年龄相关的眼部疾患?

随着你的年龄增加,你罹患某些与年龄相关的眼部疾病的风险也在增大。它们包括:与年龄相关的黄斑变性、白内障、青光眼、糖尿病眼病、视力低下等。

黄斑变性

什么是黄斑变性?

黄斑变性,常被称为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随着衰老而发生和发展,导致损害视力锐度和中央视力的眼部疾病。中央视力对于人们看清物体,完成诸如阅读和驾驶等日常事务是必需的。黄斑变性使黄斑区受损,黄斑区即视网膜的中央部分,是眼睛能看到物体细节的关键部分。罹患黄斑变性时,你看到的图像如下图所示。

有两种黄斑变性,湿性黄斑变性和干性黄斑变性。

湿性黄斑变性是当视网膜后面的异常血管开始在黄斑下生长,最终导致血液和液体的泄漏。出血、渗出和这些血管疤痕造成的损害导致中心视力的快速丧失。湿性黄斑变性的早期症状是看直线时出现波浪状。

干性黄斑变性是当黄斑区随着衰老过度变薄,渐渐地造成中央视力模糊。干性黄斑变性比较常见,占黄斑变性病例总数的70%~90%,其病情发展速度比湿性黄斑变性慢。随着时间的推移,黄斑功能越来越少,受影响眼睛的中央视力逐渐丧失。干性黄斑变性会逐渐影响双眼,其最常见的早期症状是产生玻璃膜疣。

玻璃膜疣是在视网膜下微小的黄色或白色沉积物。它们往往在60岁或60岁以上的老年人身上被发现。存在小的玻璃膜疣是常见的,不会引起视力丧失。然而,大的玻璃膜疣或越来越多的玻璃膜疣便有进一步发展成干性或湿性黄斑变性的风险。

在西方国家,黄斑变性是造成50岁以上人群失明的主要原因。在美国,黄斑变性导致的失明比青光眼、白内障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这三种常见致盲性眼病的人数总和还要多。据估计,在中国黄斑变性发病率也不低,60~69岁发病率为6.04%~11.19%。

如何诊断黄斑变性?

黄斑变性可以从全面的眼科检查中被发现,这一检查包括视力检查、扩瞳检查和眼压测量。

眼科医生也可以通过其他测试了解有关你的眼睛的结构和健康的更多情况。比如,你可能会被要求看一个阿姆斯勒方格表,如图所示。你应当遮住一只眼睛,盯着在网格中心的黑点看。你可能会注意到表中的直线出现波浪状,也可能会注意到一些线条缺失。这些都可能是罹患黄斑变性的迹象。由于干性黄斑变性随时可能演变成湿性黄斑变性,你可以索取一个阿姆斯勒方格表,然后,你可以每天使用网格来评估你的视力,捕捉湿性黄斑变性的迹象。

如何治疗黄斑变性?

一旦干性黄斑变性发展到晚期,任何治疗手段都无法防止视力下降。然而,治疗可以延缓和预防黄斑变性从中期发展到晚期。湿性黄斑变性可以用激光手术、光动力学疗法和眼内注射药物进行治疗。但这些治疗手段都不能治愈湿性黄斑变性。这一疾病和视力丧失在治疗时仍然可能继续发展。

美国国家眼科研究院的研究发现,服用某些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降低发展到晚期黄斑变性的风险。

白内障

什么是白内障?

白内障是眼睛的晶状体混浊,是导致失明的主要原因。白内障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包括新生儿,由于多种原因引起。虽然去除白内障的治疗方法已被广泛使用,但由于治疗费用、患者的选择或缺乏防范意识等各种原因,使许多人未能接受适当的治疗。

目前中国已确诊的白内障患者多达3500万人,每年新增白内障患者40万人,每年因白内障而导致失明的约有50万人,而且还以8%~10%的速度递增。50岁至60岁的老年性白内障发病率为60%至70%,70岁以上的发病率达80%。

白内障可以发生在一只或两只眼睛上,但它不会从一只眼睛传播到另一只眼睛。

白内障的常见症状为:视力模糊,看到的颜色似乎褪了色;眩光,电灯或阳光似乎太亮,还可以看到灯光周围的光环;夜间视力差,甚至看不见;有复视现象。

白内障一般来说发展缓慢。发病早期,新眼镜、明亮的灯光,防眩光眼镜、放大镜或可有所帮助。还有一个选择是进行手术,以去除浑浊的晶状体并用人工晶状体取代它。戴墨镜和戴帽檐挡住太阳光紫外线的帽子可能有助于延缓白内障的发生。

糖尿病眼病

什么是糖尿病眼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它的特征是对视网膜(位于眼睛后部的维持良好视力所必需的感光组织)中血管的进行性损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4个发展阶段,轻度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微血管阻塞),中度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某些视网膜血管阻塞),重度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更多血管受阻,导致视网膜失去血液供应,增生越来越多新血管)和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最高级阶段)。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通常会影响双眼。

要降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风险,主要措施是控制糖尿病,包括妥善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异常。若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将减少丧失视力的风险。然而,多达50%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都未得到及时的检查和诊断,以致不能有效地进行治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手段通常包括激光治疗或进行手术,并应按时随访。

糖尿病患者还可能发生另外两种眼病。其一为白内障,即眼睛的晶状体混浊,手术可以帮助病人清楚地重见光明。其二为青光眼,是压力积聚在眼内,损伤眼睛的主要神经。眼药水或手术可以提供帮助。

青光眼

什么是青光眼 ?

青光眼是一类可损害眼睛的视神经、导致视力下降和失明的眼病。青光眼发生时,眼睛内部的正常液体压力缓慢上升。然而,最近的调查结果表明,青光眼也可以在正常眼压下发生。只要及早治疗,通常可以保护你的眼睛避免严重的视力丧失。

青光眼有两种主要类型:“开角型”和“闭角型”青光眼。开角型青光眼是一种慢性疾病,在很长时间内进展缓慢,以致人们没有注意到视力减退,直至疾病非常严重,因此它常被称为“隐秘视力小偷”。闭角型青光眼可以突然发作,眼睛发生疼痛,视力减退可能迅速发展。但是这种疼痛和不适令患者在视力永久性受损坏之前求医,因此较容易被确诊。

如果不进行治疗,青光眼患者会慢慢失去其周边或侧面的视野,他们似乎在一条隧道里看前方。随着时间的推移,前方的视野可能进一步减少,直至看不到东西。

全面的眼科检查可以判断你是否有青光眼。高危人群应该进行至少每两年一次的眼科检查,比如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群。

青光眼目前无法治愈,但通常可以控制。早期治疗可以帮助保护眼睛,防止视力减退。治疗手段通常包括滴眼药水和外科手术。

弱视

什么是弱视?

弱视,也称为“懒惰眼”,是引起儿童的视力受损伤最常见的原因。弱视是一个眼睛因为眼睛和大脑不能协同正常工作而导致视力下降。患病的一只眼睛本身看起来很正常,但它没有正常工作,因为大脑的运作只支持另一只眼睛。弱视导致的病态为:斜视;两只眼睛的定位失衡;一只眼睛比另一只眼睛更有近视、远视或散光症状,很少情况下另一只眼睛有其他眼病,如白内障。

除非幼儿期弱视得到成功治疗,弱视通常会持续到成年,而且是儿童、青少年和中年人中永久的视力损害的最常见原因。估计总人口中有2%~3%的人患有弱视。

斜视

什么是斜视?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