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艺作品的特征范文

文艺作品的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艺作品的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文艺作品的特征

第1篇:文艺作品的特征范文

形式之新

都说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是古老的、悠久的,但是,古老绝不等同于陈旧。中国文化有一种“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求新精神,日新月异、生生不息、朝乾夕惕、自强不息,这些精神内核正是中国传统文化能绵延五千年愈发活力不绝的原因所在。因此,在当今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来谈传统文化与网络文艺的对接,这两者并不是背道而驰的。文艺的网络化、时代化,是中国文化必须能完成形态更新、自我刷新的一种本能要求。“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以诗文为代表的一切文艺作品,都该与时代命运息息相关、随时代需求应运而生。

以“诗文”为例,中国在先秦时代,流行的是语言结构相对简单的四言诗和百家争鸣时期的哲学性散文;从汉代至唐初,国力相较于之前更昌盛、文学相较于之前的成熟,诗文风格便走向五言诗的格局,追求骈赋文的华丽;尔后,唐代气魄的大气风流,造就了七言绝句、律诗,将诗的成就推向巅峰,而宋代的文化沉淀,使得宋诗的思想性和宋词的艺术性令诗词充满哲思的深邃和铺陈的张力;元明清时期的社会发展,文化不仅仅局限在文人阶层,市井文化蓬勃兴起,于是戏曲、话本、小说都走向繁荣;到了民国,开启文化的又一次深刻革新,将白话文的形态推广开来。那么,在当今的网络时代,中国文艺的脚步自然也该曼妙出属于互联网这个舞台的精彩舞步。

网络文艺,绝不简单等同于“文艺作品的网络传播”,互联网思维意味着文艺创作思维的时代革新,但不是把传统文艺搬上互联网展示就是网络文艺。网络传播规律的变化,导致网络文艺创作的要求发生了变化。正如舞台文艺,要求的是现场感;纸上文艺,要求的是深刻性;电视文艺,要求的是镜头感;而网络文艺,则要求的是网络特性,要求与网民精神相匹配的平民化特征,要求与网络传播渠道相适应的碎片化特征,要求与互联网科技手段相结合的多元化特征,等等。

正因为网络特性最大的定性就是不定性,网络规律最大的规律就是颠覆规律,所以网络文艺的形式和形态还无法规定出一个板上钉钉的固定模式。正如要求的“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需要随时跨界出不可思议的创举,随时颠覆上一个标本的创意,把传统转化为时尚,把古老创新成风尚,这既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其命维新”的根本内质,也是做好当今网络文艺工作的首要要求。

精神之远

网络科技在变,时代精神在变,但是中华民族不变,核心价值不变。所以,网络文艺相较于传统文艺的创新出奇来讲,形式是变化的,精神是永恒的。

《易经》的“易”字,既有“变易”之意,也有“不易”之意,内在精神不变,才不丧失一脉相承的民族精神风骨;对于网络文艺来说,形式出奇的前提是精神守正,守正出奇,才能致远。这种精神,是传递正能量的精神,是坚持真善美的精神,也是坚守浩然正气的精神。正如所说,优秀作品应该是“讲品位,重艺德,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

所谓“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任何一个文艺工作者其实都掌握着一定程度的话语权,担负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道义,而且,文艺能够达到的影响人心、塑造思想的效果,甚至远远大于课堂之内、宣教之所。那么,这些容易为人所接收的文艺作品,是在滋养人心、浸润人生,还是误导人心、饮鸩人生,这种精神意旨的传达就至关重要。

历代的传世好作品,一定都是关注历史正音,感召人间正道,背负正义情怀,催动正向能量的作品。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强调“文以载道”的用意。文艺可以达到“文能提笔安天下”的精神影响力,也可以造成“笔刀子杀人”的精神破坏力,一本好书可以催人奋进,一段谬论可能误人终生。故此,传统社会极为注重文艺作品的教化作用。事实也证明,在过去,绝大部分百姓对于善恶观念的判别、对于历史知识的吸收,都受到戏曲艺术的深重影响,这就说明了文艺的化育之功、广泛之教。

那么,在互联网已经遍及生活每一处、渗透人生每一刻的时代,网络文艺承载的精神倡导、进行的无言之教,比传统文艺能起到的作用更为有力、有效,更为广泛、迅速,既可以善莫大焉,也可以贻害八方。在信息化时代,倘若一个国家的网络作品总是不健康的,那么这个已经联结起众多网民的网上精神家园就成了废墟,这个已经成为当代人生活方式的网络空间就成了垃圾站。

网络文艺,不仅体现形式方面的艺术性,也彰显精神领域的民族性。因此无论怎样千变万化、多姿多彩,网络文艺创作的精神主旨是不变的,那就是文以载道的精神、以文化人的精神、向善向美的精神,就是能通过文艺,让民众的生活更美好、让民族的文化更健康、让网络的世界更可爱、让国家的形象更可敬。

具有民族担当的优秀文艺作品,不仅仅是取悦于喧嚣一时的,而是深远于经典长久的,不仅仅是网络潮汐中的昙花一现,而是网络海洋里的旗帜一面。

中国之声

中国的网络文艺,需要符合中国的文化表达,体现中国的时代强音。“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对于互联网也是一样,建造“网络强国”需要打造“网络中国”,网络精神需要传达中国精神,文艺审美需要展现中国审美。就正如强调说,“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

第2篇:文艺作品的特征范文

文艺短评具有篇幅短小,反映迅速,评论及时,通俗易懂等特点,可称是文艺战线的轻骑兵。它既能帮助艺术家总结创作上的经验教训,提高创作水平,又能帮助广大文化消费者真正感受理解作品,提高对文艺的鉴赏能力。

文艺短评一般出现在副刊或普通的杂志上,所面对的是大众,这既要求评论者认清时代的主旋律,高瞻远瞩,又要多与作者、观众沟通,特别是要熟悉大众的欣赏心理,对产生轰动效应的某些作品或者观众在欣赏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迅速做出反映。在具体写作文艺短评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确定评论范围

评论范围的确定,要有一定的前提和基础。这就是既要熟悉作品,对作品有深刻的认识,又要了解创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总体构思,而且还要知晓一般读者或观众的反映。具备了这样的前提,短评写作方可起步。对于一般性文艺作品,可从以下三方面评论:

(一)评论思想倾向及其社会意义。文艺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社会价值是作品的灵魂、统帅,也是文艺短评评论的重点。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往往展现出来的是一幅幅血肉丰满、生动形象的人生世界的艺术图画,其间蕴涵着多方面的思想内涵和人生哲理。但是作品的主题和社会意义一般不是直接由创作者指出的,而是蕴涵在丰富具体的形象之中的,这就需要短评作者帮助观众深入挖掘,以实现作品的价值。例如根据当代著名作家毕淑敏的同名小说《红处方》改编的电视剧,情节紧张,故事性强,对观众很有吸引力,但是对于作品的思想意义,一般观众就可能缺乏深入的思考。这就需要短评作者引导观众认识作品要表现的深刻寓意:人类虽然制造了魔鬼一样的鸦片,但是他们凭着理性的力量,最终将战胜它,从而歌颂了人类的伟大与高贵,并且对当前吸毒贩毒者及广大观众的灵魂都起到了震撼作用。

(二)评人物形象及其意义。这是文艺评论的中心。评人物关键要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其产生的环境。分析人物形象时,或分析典型人物,或分析塑造人物的手法,要根据实际作品,有所侧重,切忌面面俱到。特别是对一些有争议的人物,评论者一定要高瞻远瞩,既指出形象的积极意义,又要客观地指出其负面影响,以防作品的人物形象对观众起误导作用。

(三)评艺术技巧。对作品的艺术技巧的正确评论,可以帮助读者或者观众提高阅读和鉴赏作品的水平,又有助于艺术家总结经验。分析艺术技巧表现在多方面,如人物描写方法,情节结构的安排,环境场面的设置,创作方法的运用,语言风格的特色以及编导的艺术策划和演员表演的艺术功底等等。

范围明确,挖掘深刻,评论才能受到大众的认可,所以,确定评论的范围是写好文艺短评的重要环节。

二、选择评论的角度和提炼论点

范围确定后,还存在一个怎样评的问题,亦即选择什么角度进行评论。文艺作为观念形态的东西,是对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不是机械的、照相式的,而是作家根据自己对实际生活的认识、体验和理解,对所得到的材料,进行概括、提炼、加工。不同创作者的生活阅历和欣赏水平的差别,对作品的反映也各有千秋。因此在评论时,要根据作品的特点,根据大众对作品的普遍认识程度,选择适当的角度给以正确而中肯的评价。苏轼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由于观察角度的变化,事物往往呈现新的面貌。所以,选准角度,评论容易产生新意,短评要把作品中的内容美,形式美充分显示出来,给观众以美的享受,并拨动观众的心弦。比如茅盾评论茹志鹃的小说《百合花》,就选择了一个很好的视角,他是从细节分析入手来评价人物形象和作品的思想意义的。

在确定了范围,选准了角度之后,就应开始提炼观点了。要想使短评的论点鲜明、新颖、论据充分、具有说服力,就要做到思路清晰。如果思路混乱、论点模糊,就写不出优秀的评论文章。此外,还要做到材料和观点的有机统一,如果观点不是从材料中提炼,而是凭空想出来的,材料不能说明论点,这就容易造成论点与材料的游离,甚至产生互相矛盾的现象。

三、短评作者要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素质的积淀

文艺作品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往往包含着丰富的经验和知识,评论者要想准确深刻地对作品进行评论,首先必须有一定的生活积累。否则,就不能深入地理解作品,评论就不会有的放矢,切中要害。著名评论家中如俄国的别林斯基,我国的傅雷,他们都是对现实生活有深刻的认识并有一定的知识修养的人。实践证明,评论者的生活经验越丰富,知识越渊博,其评论水平就越高。其次,短评作者要有高度的文化修养,包括理论修养和艺术修养。文艺评论是一种理论活动,这一活动既需要形象思维也需要抽象思维,他们要比一般的作者、读者或观众站得高,并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指导,对作品的认识比较深远、精辟。艺术修养是指评论者的艺术鉴赏力及对文学批评规律的把握程度,艺术感受差的人不会成为一个好的评论者。普列汉诺夫指出:“只有那些兼备极为发达的思想能力跟同样极为发达的美学感觉的人,才有可能做艺术作品的好的评论家。”对艺术作品批评规律的把握是指深刻地理解文艺批评的性质,正确掌握文艺批评的标准,恰当运用文艺批评的方法以及具有熟练的文艺批评技巧。第三,短评作者要有很强的驾驭语言的能力。短评面对的是普通的观众和读者,在语言运用上,要明白晓畅,少用专业术语,因为作者的表达往往和读者或观众的普遍性理解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语言隔阂,为了尽可能地扩大读者范围,要求写作者认真考虑读者的语言理解层次,主动适应普通读者的阅读习惯和能力,做到语言表达的深入浅出和简明平易,不能隐晦曲折,艰涩难懂,要把写作和阅读之间的语言距离缩小到最低限度。我们在强调文艺的审美教育作用的同时,要考虑文艺的娱乐属性,寻找严肃文艺与通俗文艺的结合点,力争做到“曲高和众”,引导观众在文艺鉴赏的娱悦中受到文化和思想的启迪。此外,短评作者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并对当下的社会生活作出敏捷的反映。文艺短评在社会起着引导鉴赏、推动创作的重要作用,文艺短评作家是一个时期社会舆论的制造者。在现实生活中,一些重要文艺作品的出版或上演,短评作家适时恰当地发表评论,给予引导,往往会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如果缺乏评论者的参与,就会影响大众欣赏水平的提高,甚至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短评作者应目光敏锐,勇于开拓,对一定时期百姓生活中产生不同凡响的作品以及百姓所关心的焦点问题给予中肯的评价,写出能与读者和观众心灵共振的短评。

第3篇:文艺作品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药》 阅读 欣赏 形象思维 主题

众所周知,创作文艺作品要用形象思维,阅读和欣赏文艺作品也要用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是理解文艺作品的一种独特思维方式。中学语文教材里小说教学的目的,除了让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加强知识积累和阅读、写作能力的培养外,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不能把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割裂开来,离开具体社会环境去作抽象的理性分析,而要通过作品中的文学语言启迪学生在脑海里再现人物立体形象和具体生活画面,形象地展开思维活动,探讨艺术形象的社会意义,提炼作品深刻的主题。

现在许多学生阅读小说往往只注意故事情节,囫囵吞枣,不解其味。鲁迅先生曾说过,看文章应当“精细”。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正是要帮助青年学生学会精细地阅读作品,培养“细看”和“多想”的习惯,这就要多结合具体作品,深刻理解作品的艺术特色,让学生了解作家塑造人物的独特方法,抓准作品中精彩和深刻的词句段,调动形象思维,细心品味独到之处,仔细体会当时的社会生活状况,挖掘作品的“特殊性”。下面以《药》为例,具体谈谈这一问题。

鲁迅的小说《药》中,最典型、最成功的是出色地运用了“白描”手法。通观《药》全篇,一切都是那么朴实、真切、自然,毫无矫揉做作之处。有的描写从字面上看来非常平淡,其实都是匠心独运,富有深刻用意的。鲁迅曾说:“看别人的作品,也很有难处,就是经验不同;即不能心心相印。所以常有极要紧,极精彩处,而读者不能感到……”语文教学中,正是要抓住这些极要紧、极精彩处,加以引导、释疑。在评点中,应有意识地启迪学生的形象思维,调动学生品味作品的积极性,学活文学作品。

《药》中的人物肖像描写,其中主要人物华老栓在作者笔下典型地运用了白描手法。老栓半夜出去买了人血馒头回来,“两个眼眶,都围着一条黑线”;另一处是刽子手康大叔到茶馆嚷叫,华老栓“一手提了茶壶,一手恭恭敬敬的垂着;笑嘻嘻的听”。这样的肖像描写似乎过于简单,其实正是鲁迅用“画眼睛”的方法写出了人物的个性。通过这一形象,读者很容易想象到,老栓夫妇为治好儿子的病,急切给儿子筹划买“药”,整夜未能合眼。在精神上,老俩口极度兴奋、紧张,不辞一切辛苦和疲劳,不惜付高价买药。另外,康大叔嚷叫的时候,老栓的神态很能说明老栓对康大叔的敬畏心理。在老栓的心目中,康大叔是代表官方的权威人士,即使平常也要“献以敬畏”,更何况这一次又承蒙他的“照顾”,办成了人血馒头这件大事,所以华老栓夫妇对他格外感激、尊重,脸上总是“笑嘻嘻的”。

在小说中,华老栓的肖像描写极其简略,话语也很简短,在刑场“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场面里,华老栓一句话都没有说,但他勤劳善良、胆小怕事的性格却跃然纸上。再如小说中写老栓从华大妈手中接过一包洋钱,他“抖抖的装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两下”,出门走到了丁字街口,遇见几个人看着他,他又“按一按衣袋”。到刑场买人血漫头时,“慌忙摸出洋钱,抖抖的想交给他”。两次“抖抖的”,两次按衣袋的动作,都非常生动地表现出老栓的性格特征。他家里穷,一床夹被也“满幅补钉”,一包洋钱是老俩口多年积攒起来的血汗钱,现在用它去买“药”,救儿子的命,就不难理解老栓那么小心翼翼了。教学中,一定要抓住这类细节及关键词句,通过玩味,就会从平淡中挖掘出蕴含的思想内容,体会到作者把老栓愚昧、麻木、老实、胆小的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的绝妙手法。

再如小说中对刽子手康大叔的描写也是很具特征的,他闯入茶馆,满脸横肉,披一件玄色布衫,散着钮扣,用很宽的玄色腰带,胡乱捆在腰间。这样描写,具体、形象、逼真,非常符合人物的身份特征。特别是刑场上对老拴吼道:“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怕什么?怎的不拿!”这极富个性的语言,真能使读者从外貌、语气和声音中看到这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的狰狞面目和凶狠、残忍、贪婪的性格。康大叔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这个细节描写犹如电影电视里的特写镜头,对比相当鲜明,更具有立体感和直观性,清楚地体现了人物不同的社会地位。

第4篇:文艺作品的特征范文

中国素有“文以载道”的传统,所有的文艺作品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读者或观众的思想与价值观念,将蕴含着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种子散播出去。游戏和所有文艺作品一样对受众有理念浸染、价值引领的作用。从人数上看,游戏者中青少年占很大比例,正视游戏,研究游戏的作用、意义与机理正成为学界关注青少年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立足于游戏与青少年的联系,分析其作为教育工具的优势,并根据游戏的德育作用,建立了游戏的德育层次模型,以更好地发挥游戏的德育功能。

一、教育游戏及其德育作用的研究综述

在教育游戏的理论基础中,Piaget的游戏理论从他的认知发展理论派生出来,认为游戏给儿童提供了巩固新的认知结构以及发展情感认知的机会。Vygotsky以角色扮演类的象征游戏为着眼点来解释游戏的基本概念,强调了游戏是对现实社会关系的反映。

在游戏理论大框架下,有些学者在论述游戏与德育的关系时采用宏观思路。Aypay认为游戏能使孩子学会广泛的社会技能,并使他们在游戏情景中了解民族的文化和文化价值。①戈尔维策(Gollwitzer)和梅尔泽(Melzer)通过实验数据来说明他们的观点:游戏这类的互动媒体可以有力地激感反应,可以塑造人的行为和自我概念。②刘佳等人指出游戏的道德作用需要社会、学校与家庭三方的正确引领,并罗列出具体做法。③邱(Khoo)通过魔兽世界进行实验后,指出电子游戏的确可以成为道德和人格教育的有用工具。④

依据游戏在德育中表现出的作用,王志刚设计的《红领巾》游戏⑤、孙杰的《鲧计划》⑥等道德教育游戏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总的来看,这类道德教育游戏多使用角色扮演的形式,将基础教育思想品德课本中的教学知识结合进入游戏情景,促进青少年的良好行为习惯与正确思维意识的养成。王萌等人总结这类游戏以榜样、情境、环境、体验、奖赏和惩罚的形式,强化了学生从游戏中受到的道德教育。⑦

二、游戏应用于德育的优势体现

将游戏作为青少年的德育形式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一次创新。与传统的教师教授、文艺作品的潜移默化引导相比,游戏的德育优势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主动参与,自愿地接受。自古以来,青少年在“玩”的方面总是最有话语权。游戏的形式往往比教师的课堂口头讲授形式更加生动,更能够吸引青少年的注意,使他们快速且全身心地投入进去。需要指出的是,即使没有刻意地设计,所有的游戏都绕不过德育这条河,所有游戏和文艺作品一样无不打上道德观念的烙印。

第二,沉浸其中,受教于无形。传统文艺作品,如小说、电影、戏剧等,往往通过具体的故事情节来展现主题。观众在观赏作品的同时,借助移情和想象,完成与作品的互动。而游戏作为一种被广泛接纳的娱乐活动形式,既有着与文艺作品类似的沉浸感受,也有以往文艺作品不具备的亲身体验的“经历感”,这是道德发挥作用的重要基础。

游戏最重要的、区别于文艺作品的特点在于它的参与程度与反馈能力。文艺作品中的参与是有引导性的,即循着导演或者作者给予的情节线索来参与;而游戏的高参与程度,在于需要玩家的行动来推进,无论是传统游戏还是电子游戏,玩家都无法只作为旁观者。玩家不同的行动则会衍生出游戏的不同结局,亦有可能指向成功或者失败。与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类似,在整个过程中,玩家的正确行为会接收到反馈与强化,其中蕴含的德育同样将得到强化。

第三,市场广泛,题材多样化。所有游戏都是某种观念的产物,游戏能够应用于青少年德育,从教育对象普适性来看,应用范围极广,可包含各年龄段的青少年,因此从该方向进行实践投入研究极有意义。同时,游戏有其天然的优势,现有的游戏市场内容已经非常丰富,游戏题材从文学作品到社会时事,无一不包,并且能够及时与时俱进,获取适合的内容题材加工、测试,即可投入使用。正是这样的丰富特性才能更好地吸引青少年的参与和互动。

三、游戏中德育层次模型的构建

德育不是仅停留在行为认知层面,而且要对青少年进行思想观念上的教育;德育的结果不是体现在做题正确率中,而是从青少年的点滴日常行为展现。德育是全方位的、具体的。根据游戏的一般特征,关联到德育内容,可以得出游戏的德育层次模型(见图1)。

需要调,德育的包含范围较广,其中政治教育、法治教育等,往往不显性体现在一般游戏中,而是以隐喻的形式暗含在游戏的内容和策略选择中。本模型只讨论一般游戏都具有的性质在青少年德育中的作用。

(一)初级游戏德育:行为认知

行为与认知是最表象的、外露的,也可认为是道德品质的外在体现,如讲文明、懂礼貌等。青少年处于思维发展阶段,他们的行为认知学习以模仿为主,因此列为初级游戏德育。行为认知又可被分为三个部分。

1.行为规则:自由与纪律

从青少年的个人角度出发,德育中包含行为道德。行为规则是指他们的行为表现需要遵循纪律框架、符合规则,在此基础上可自由行动。游戏者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游戏,否则游戏就无法继续。例如,传统游戏“石头剪子布”中要求游戏者只能出石头、剪子或者布三种手势,其他的手势不被允许,没有意义。游戏者只可在三种手势中选择一种,是一种相对的自由。电子网络游戏中表现出来的行为规则就更多了,如设置时可选取四个按键控制人物行动,其他按键无法对人物行动产生效用,这都是利用游戏中的实时反馈来强化学生遵守行为规则。同样,对青少年开展德育,初级目的是希望他们能够根据现实或者环境要求,约束自己的行为举止,遵守规则,不可逾越。因此,在游戏中与在现实中养成遵守规则习惯的过程机制相似度很高,但实际生活中并非都有实时的约束反馈,相对来说,游戏或许对于青少年在行为道德方面形成规则意识更为有效。

2.等级制度:规章认同

除了行为道德之外,级别制度从社会角度而言,指青少年的认知中需要有社会基本级别观念,遵守政治制度。在游戏中同样有等级差异与制度要求,例如纸牌类游戏,可以根据牌面的数值区分大小,以大胜小,不可逆转。网络游戏中的级别概念包括游戏等级高低、师徒角色等等,玩家需要能认同这类机制并且融入进去,才能顺利进行游戏。德育中需要青少年认同的级别制度区分也不少,如敬重师长,遵守社会规则,等等。青少年能够认同游戏制度,对于其了解社会制度、理解社会等级有着促进作用。

(二)中级游戏德育:道德品质

个人的道德品质是存在于思想中的,是内在的涵养,包括了平时提及的众多优秀品质,如诚实、谦虚等。思想决定行为,所以道德品质是行为认知的上层建筑,控制着行为认知的发生。在这个阶段游戏德育的目标是使青少年将品质内化。在此,道德品质可分为两部分:

1.个人品质

与行为认知类似,道德品质中亦有不少以个人为视角的品质特征。这类品质着眼个人发展,是个人特性而与他人无关。由于行为是思想品质的体现,良好的行为同样可以养成优秀的个人素质。例如,在初级游戏德育中提到的自我行为约束,即是自律与自制力的体现;技能培养方面,青少年在游戏中能够不怕失败不断练习,放置于现实生活,则是意志力与百折不挠的最好说明。此外,电子游戏的任务领取与完成可以带给青少年责任感教育,并且任务的难度设置一般符合维果斯基(Vygotsky)的“最近发展区”理论,需要他们不怕困难,勇敢挑战。由此来看,青少年的个性品质决定了他的游戏习惯,而游戏习惯也反作用于个人品质的形成。

2.个体与群体

青少年的成长除了个人品质的养成,还有社会性的发展。许多网络游戏都被设计为可由多人共同参与,这就需要参与者掌握并合理处理个人与他人或是集体之间的关系。传统游戏“你画我猜”需要合作完成,其魅力正在于不同的人对图文联想的差异与碰撞,善于理解别人是游戏致胜的敲门砖;网络游戏中常引入种族、部落的概念,有些时候,为了群体的利益需要个体自愿做出牺牲,有些关卡更是要求不同职业的玩家共同攻克,在这个过程中,合作意识与集体荣誉感自然得到升华。从某种程度上说,虚拟世界的游戏作为现实世界的缩影,同样在青少年与人交往过程中对他们的社会道德品质提出了要求,有助于青少年的道德教育。

(三)高级游戏德育:理想信念

小说家德莱塞曾说,理想是人生的太阳。德育要使青少年成为一个合格的人,需要教育他们树立理想信念。因此,将理想信念置于人的行为与品质之上,作为最高级的游戏德育内容,引领整个游戏德育之塔的构建。在游戏中玩家也需要有游戏目标,在简单游戏中可能仅仅是胜出,而在复杂游戏中将表现出不同的目标,如大型网游达到某项成就等。其中的游戏目标与德育中的理想信念可类比,青少年在游戏中养成的追寻个人游戏目标的理念,将在现实生活中发挥为努力追寻理想,二者相辅相成。

过去,所有的文艺作品都是在视觉、听觉上感染人,而现在游戏者披挂上阵成为了作品里的一个角色,那种对心灵的冲击力是前所未有的,这对游戏者情感与道德的浸染作用是从心底迸发出来的,深深地影响着青少年品德的建立与发展。游戏虽然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但它与现实世界有着对应关系。如果能够使用好游戏的视听感染、参与互动、反馈强化功能,根据游戏的德育之塔进行青少年的全方位德育,孩子学得轻松,效果自然是事半功倍。

注释:

①参见Ayse Aypay:《Investigating The Role of Traditional Children’s Games in Teaching Ten Universal Values in Turkey》,《Eurasia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2016年第62期,第283-300页。

②参见Mario Gollwitzer、André Melzer:《Macbeth and the Joystick: Evidence for moral cleansing after playing a violent video game》,《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012年第48期,第1356-1360。

③参见刘佳、王志义:《青少年网络游戏德育途径探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第6期,第29-32页。

④参见Angeline Khoo:《Video games as moral educators?》,《Asia Pacific Journal of Education》2012年第32期,第416-429页。

⑤参见王志刚学位论文:《基于移动终端德育游戏的设计――以《红领巾》为例》,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⑥参见孙杰:《还原游戏旨归:思想政治课悦趣化德育例践》,《中小学德育》2014年第6期,第34-38页。

第5篇:文艺作品的特征范文

杂技、武术不强调表现人的情感与人物之间的情感关系,而是通过新、难、巧的高难度动作,折射出人的智慧和力量。而舞蹈艺术则强调表现人的某种特定的内在激情,在表现人的思想、情感等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舞蹈艺术是由舞者内在的心动、情动驾驭外部的“行动”的。舞蹈也有高难度技巧动作,但它们是为表现人的情感服务的,是为表现一定的情绪、一定的思绪,或营造某种情境而存在的。舞蹈的人体,是由心灵驾驭的人体;舞蹈的心灵,是由人体外化的心灵。身心一致,表里透明,身体与心灵一起飞翔,这乃是舞蹈艺术所具有的特殊的没学品格。舞蹈重在表现人的情感的成功特证,不胜权举。例如《红绸舞》的热烈欢快之情、《荷花舞》的自由舒放之情、《天鹅之死》的拼搏抗争之情;又如民族舞剧《玉卿嫂》,就通过女主人公玉卿嫂这一典型的中国寡妇的形象塑造,通过她洁如水仙爱如烈火的性格刻画,通过她爱上一个身体病弱但又敢于迎接朝阳的青年庆生,但由于年龄和感情的寄托不同所酿成的悲剧经历,重点表现出玉卿嫂心灵深处的痛苦,因为具有强大的情感震撼力。再如民族舞剧《红楼梦》、也通过女主人公林黛玉的古典舞所特有的造型美以及戏曲舞蹈中的“圆场”、“水袖”、“碎步”、“蹉步”、指法、身段等外部表演动作技巧,表现出林黛玉多愁善感的性格和她痛苦北非的内心情感。由此可见,情感化是舞蹈艺术的重要审美特征之一。

二、韵律化

舞蹈是富于韵律化的艺术,韵律化也是它的重要审美特征之一。所谓“韵律”,原指“诗歌中的声韵和格律。是诗歌形式美的重要方面。主要包括:音的高低、轻重、长短的组合,因结合停顿的数目集位置,节奏的形式和数目,押韵的方式和位置,以及段落、章节的构造。韵律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不同语种的诗歌,由于语言结构不同,韵律的规则也就不同。如汉语古典诗歌讲求平仄交替、对仗联偶、押尾韵,拉丁———印欧语系的诗歌注重轻重音、长短音、音步、顿数等都是韵律的具体运用。”②舞蹈艺术的韵律,指的是舞蹈艺术的韵味和规律,所谓舞蹈的“律动”或“动律”,也指的是这种有规律的运动。具体而言,舞蹈艺术的韵律,主要包含音乐性和节奏感量大内涵。舞蹈的音乐性众所周知,自古以来,舞蹈就和音乐结成孪生姐妹,乐舞一体,歌舞联合,从来就没有无音乐伴奏(舞曲)的舞蹈,因此有人说:“舞蹈是无声的音乐,音乐是有声的舞蹈。”这话颇有道理。我国唐代的《霓裳羽衣舞》,又名《霓裳羽衣曲》,这便是乐舞一体的及好例证。舞蹈与音乐合二而一,音乐情感与舞蹈情感相同步,形成情感链与情感结,从而取得1+1>2的艺术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讲,不懂音乐的人,就不能从事舞蹈艺术的创编与表演工作;反过来说,要从事舞蹈艺术的创编与边沿工作,就必须懂得音乐。也就是说,舞蹈艺术是音画同步、视听一体的艺术。舞蹈的节奏性也显而易见,节奏是舞蹈艺术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和表现手段。舞蹈的节奏,主要表现为人体的律动,即人体动作的力度、速度、幅度的规律性。也就是说,舞蹈节奏常常体现为人体韵律美。我国著名舞蹈家、被誉为“中国现代舞之父”的吴晓邦先生认为,构成舞蹈的三要素就是表情、节奏、构图。他说:“‘舞蹈的表情’就是由人的内在感情所表达出来的各种姿态和动作。而‘舞蹈的节奏’都是表情上‘人体动’的基础。……换句话说,‘舞蹈的表情’离开了‘舞蹈的节奏’是不可能存在的;而节奏如果不通过表情也不可能表现出来。”舞蹈动作节奏的起伏变化,不仅可以表现一定的思想内容,表达一定的情绪情感,而且也可以形成误导的韵律美。在这方面,也有许多成功的范例。例如大型民族舞剧《丝路花雨》,以举世文明的敦煌壁画与丝绸之路为背景,通过唐代画工神笔张合女儿英娘的经历,以及他们同波斯商人伊努思的友好往来,表现了“友好交往,通商互助,和睦相处,同泰民安”的主题,歌颂了中外人民源起流长的传统友谊。其中的艺术亮色,是从壁画上的舞姿为基础,创作出新颖的舞蹈语汇,并且运用中国古典舞蹈的节奏和韵律,把舞蹈动作与静态造型完美结合起来,取得了理想的艺术效果。特别是剧中英娘的一段独舞,从“反弹琵琶”的造型开始,动作节奏由缓到急,动作幅度由小到大,动作速度由慢到快,动作幅度由小到大,动作力度由弱到强,充分表现了人物的情感变化,塑造出优美动人的舞蹈形象,使观众深深领略到舞蹈的韵律美,也使整个舞剧获得极大成功,被誉为“复活了的敦煌壁画”。节奏把舞蹈与音乐紧连在一起,舞蹈动作的节奏是以音乐的旋律的节奏为基础的。“舞蹈节奏的进行是表现音乐内在灵魂的形象,舞蹈动作的延续、重复、变化始终伴随着节奏。”③富有韵律美的舞蹈动作,建立在节奏基础之上;而音乐的节奏,又需要通过优美的舞蹈动作来形象地展现。显然,对于舞蹈与音乐这两大艺术而言,节奏都是构成二者韵律美的重要因素。由此可见,韵律化也是舞蹈艺术的重要审美特征之一。

三、民族化

第6篇:文艺作品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民间;舞蹈;文化;创新

在新时代民间舞的创编中,大家最关心的一个问题无疑是舞蹈编导怎样对待古、今、中、外的一切民间舞形式,怎样继承?怎样借鉴?怎样创新?人们的社会生活在不断发展,民间舞表现的题材也就愈加广泛,因此要求舞蹈编导的创作手法也要更加丰富新颖。关于新一代编导在新时代的民间舞创编,笔者深有感触,站一角度表述难以抑制的拙见,以作引玉之石。

一、体现一个“新”字

新时代的舞蹈编导们在继承和借鉴原有的作品后,怎样在创作过程中突出“新”呢?

(一)舞蹈题材的选择。一个民间舞蹈作品的诞生,首先要确定的就是它的主题和题材,而选择舞蹈题材的关键是要符合舞蹈艺术的舞蹈规律――即“舞蹈作品是以人体动作为表现手段的艺术。”它可以是一个故事,可以是一种情景,可以是一种形象,甚至可以是一个动作,一段情绪,一种表情……总之,舞蹈要告诉观众的事物,必须是能够出现在舞台上让观众直接看到或听到的。

(二)舞蹈动作的考虑。各门艺术都有各自不同的表现手段,舞蹈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是依靠人体动作。从舞蹈作品《百叶龙》和舞蹈作品《金狮呈祥》来看:同样是民间舞蹈,也同样运用了民间形式,却明显地显示出了时代性的特征。从舞蹈动作上看《百叶龙》的部分远远超出了民间舞的范围,而编导在整个作品中不离“热闹场面”,大胆进行创编,尝试新的舞蹈语汇,结果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好收效。

(三)舞蹈音乐的编配。要说“表演”是作品的灵魂,那么将“音乐”形容为作品的眼睛是再确切不过了。怎样选择舞蹈音乐来符合“新时代”的新呢?我县文艺工作者在实践中尝试用现代的音乐去融合民间舞蹈的语汇。如:《衾锘榍臁贩直鸩捎昧舜统喜庆乐和现代爵士乐相结合的音乐,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一位成功的舞蹈编导,若要使演员的表演成为作品的灵魂,那么首先要选定“一双会说话的眼睛”。

总而言之,新时代的民间舞创编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扬的,体现一个“新”字。把中国的舞蹈艺术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这将是中国新一代舞蹈编导为祖国、为人民、为舞蹈事业作出的宝贵贡献。

二、突出一个“精”字

群众文化不仅要开展好活动,也要实施文艺精品战略。打造文艺精品,今天就这个话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怎样认识群众文化中的文艺精品

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今天,群众文化已经上升到了文化力的高度。这样的位置,就要求我们的群众文化策划要更加前瞻、活动要形成品牌、内容要丰富多彩、作品要精湛精良。一个不容忽视、不容低估的问题,就是要有群众文化活动的文艺精品。在这个方面,无论是文化部设立的“群星奖”还是我省文化厅设立的“省群众音乐舞蹈花会”,“省戏剧花会”,“省少儿艺术花会”等活动,以及创建文化大省的各项方针政策,都已经说明了这个问题。

因此,我们群众文化工作者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都必须把创作和打造文艺精品作为我们的一项首要任务。

(二)怎样打造群众文化中的文艺精品

就群众文化而言,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培养和建立一支包括群众艺术馆干部在内的能组织、能演出、能创作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办好各种培训班,分专业、分层次的艺术研修班、文艺专题研讨、高层次的名家讲座,有目的、有计划地为群众中涌现出的文艺创作人才创造学习、观摩、深入生活等条件,扩大他们的视野,提升他们的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同时建立人才信息库,为艺术咨询、艺术创作提供信息参考。

2.善于从群众中、从生活中发现好的能加工成精品的作品。我们要不断地从馆办刊物上,从各种文艺演出中,特别是从活跃的校园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军营文化中发现各种适合群众的、精湛生动、鲜活感人的优秀文艺作品,一旦发现就抓住不放!帮助他们打造精品。

3.要从“三贴近”的要求出发,摸准时代脉搏,深入实际生活,接触平民百姓积累创作素材,寻找创作灵感,创新表现方法。要经常地深入群众,真正从火热的现实生活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创作一批表现对现实的冷静思考,展示改革开放的宏伟画卷,讴歌奋发图强的时代精神,表现改革者、建设者形象,关注重大现实问题的作品。

除此之外,完善群众文艺创作的奖励机制,推动多出优秀作品,多出优秀人才,也是打造文艺精品的一项举措。再有,要注意并充分运用信息、网络等高科技手段,创新我们的作品和节目。

三、致力于一个“广”字

针对“广”字,笔者就如何有效组织群众文艺作品创作问题作了几点思考,并谈谈有关的建议。

1.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文艺创作的重视。组织举办文艺培训活动。多请专家来举办各种文艺培训班,培训的流程要包括专家讲座、学员交流、学员提问、作品研讨及现场点评等方面。尊重文艺工作者的劳动成果,更应努力提高作者创作积极性。每一年度的群众文艺作品评选活动结果颁布后,应举办颁奖仪式,无论省级获奖还是市级获奖,奖金、证书、奖品等一定要按时按地对获奖作者进行奖励。开阔视野,加强交流工作。办好内部刊物,打造文艺创作的平台。无论是省、市、县区,广大作者都渴望能有一个阵地来发表作品。

2.创作队伍的巩固和发展。文化部门要关心和尊重业余作者,主动热情地与广大业余作者联络沟通,以文会友。要让业余作者经常有机会聚会、碰头,把他们的力量凝聚起来,共同为文艺创作出谋献策,勤奋耕耘。

第7篇:文艺作品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人间词话》 境界说 美学 真 基本范畴

在《人间词话》开篇的第一则和第六则,王国维就分别论述“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王国维认为“境界”是诗词作品的根本,是产生“高格”的根本,而“真景物”和“真感情”则是“境界”的实质内容。由此,王国维以一种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与“境界说”相关的基本范畴,诸如:“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造境”与“写境”、“大境”与“小境”、“隔”与“不隔”等美学概念,由此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一.“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王国维的“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提法受到了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1]以及康德的“审美超功利性”等西方哲学美学思想的影响,同时还借用了中国传统美学中“以我观物,以物观物”的观点。王国维在《人间词话》第三则中提出:“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2]在此,我们可以感受到,王国维所区分的“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大致是从读者的审美感受来进行辨别的,“有我之境”在王国维看来,是主体意志尚且存在,而且是“外物大不利于人”时所得的一种境界,主体直接将自己的情感灌注于所描写的对象中,主体的自我感受和客体对象的存在直接对应。而“无我之境”呈献给读者的则是物我两忘,情景交融的一种境界,在“无我之境”中,创作主体处于所描写的景象之外,将描写的对象以自然之象呈现给接受主体,这样,为接受主体所见的仿佛就是无人之境了。在《人间词话》第四则中,王国维还根据主客体的对应关系,提出“无我之境,人唯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受康德的“崇高观”和“优美观”[3]影响,王国维认为“有我之境”即“动之静时得之”,审美主体的意志力受到外物阻碍,产生了“崇高感”,“无我之境”产生则是审美主体处于“静观”且“超功利”的审美观照状态,一种无关痛切的“优美感”便油然而生了。最后,从文艺创作上讲,“有我之境”注重的是以实写实,其中的人物景色及情感对于审美主体而言都是具体可感的,而“无我之境”注重的则是以实写虚,词中的景物虽然也能被审美主体真切地感受到,但处于“无我之境”中人物和情感则是隐匿在景物背后的。

二.“造境”与“写境”

在《人间词话》第二则中,王国维提出“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大致总结:“造境”与“写境”是从文艺作品的选材构思和写作等方面[4]来说的,“造境”指的是文艺作品的取材构思和写作倾向于理想化,而“写境”则更趋向于以现实作为文艺作品选材构思写作的标准,再者,在王氏看来,“写境”虽然重在写实,而这种写实必须有所选择,必须邻于理想;“造境”虽然重在虚构,但虚构也必须以现实为凭借,必须合乎自然。在《人间词话》第五则中,王国维还指出“自然中之物互相关系,互相限制。然其写之于文学及美术中也,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故虽写实家亦理想家也。又虽如何虚构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其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律。故虽理想家亦写实家也。”这段话进一步强调了不论“造境”还是“写境”,都离不开现实生活世界之蓝本,文学作品中的世界即便是虚构的,也与现实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

三.“大境”与“小境”

一般来说,作品境界包括:情境、物境和事境,而情境有个人和大众之别,物境有大小广狭之别,事境有宇宙时空之别。关于作品境界的刻画便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问题:该如何刻画一种境界?刻画一种怎样的境界呢?《人间词话》对此有这样的论述:“境略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宝帘闲挂小银钩”,何遽不若“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也?”从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和“宝帘闲挂小银钩”这两句诗是取景于日常小事物的,所刻画出的是一种清新自然切近现实的日常小境界,给人的感觉是康德所言的无关痛切的“优美”。而“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与“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两句则是取景于规模宏大的事物,刻画出了一种悲壮苍凉的宏大境界,给人一种生命意志力受阻、“外物大不利于人”的“崇高”之感[5]。另外,上文提到了《人间词话》第一十八则中:“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宋道君皇帝《燕山亭》词亦略似之。然道君不过自道身世之戚,后主则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其大小故不同矣。”在此,王国维不仅仅强调了李后主阅世甚浅、性情极真的“赤子之心”,而且褒扬了李后主词中譬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所探讨的人生的深重苦难、人类的普遍愁情以及宇宙的大化流行规律,李后主的此种“境界”,不可谓不大。在《人间词话删稿》中,王国维还指出““君王枉把平陈业,换得雷塘数亩田。”政治家之言也。“长陵亦是闲邱陇,异日谁知与仲多”?诗人之言也。政治家之眼域于一人一事,诗人之眼则通古今而观之。词人观物,须用诗人之眼,不可用政治家之眼,故感事,怀古等作,当与寿词同为词家所禁也。”这里,王国维区分了“政治家之眼”与“诗人之眼”,他认为“政治家之眼”只是关心一时一国一事,政治家眼光写出的诗也只拥有一时一世的小境界;而“诗人之眼”,则是关心古今变化,中外同情,具备宏大的眼界和深沉的感慨,寄予人类普遍情感,由此写成的作品具有大境界,上文提到的李后主之词是为例。

四.“隔”与“不隔”

“隔”与“不隔”主要是从文艺作品的表现效果上说明如何才能使其具有鲜明的“境界”。《人间词话》第三十六则中提出:“美成《青玉案》词:“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此真能得荷之神理者。觉白石《念奴娇》、《惜红衣》二词犹有隔雾看花之恨。”王国维认为周邦彦描写的晨阳初照,迎风起舞的荷花形象生动地传达出了荷花的神韵,而姜燮相同题材的作品却如“隔雾看花”不能传达荷花的神韵。在《人间词话》第三十五则中,王国维点出了造成周邦彦和姜燮咏荷词表达效果相去甚远的原因:“沈伯时《乐府指迷》云:“说桃不可直说破“桃”,须用“红雨”、“刘郎”等字;说柳不可直说破“柳”,须用“章台”、“灞岸”等字。”若唯恐人不用代字者。果以是为工,则古今类书俱在,又安用词为耶?宜其为《提要》所讥也。”王国维认为沈伯时论词有矫揉过饰之嫌疑,而姜燮的咏荷词用“红衣”、“青盖”等词遮盖了荷的本来面目,使诗作“终隔一层”。在《人间词话》的第四十则中,王国维直接讲出了“隔”与“不隔”的真实含义:“问“隔”与“不隔”之别,曰:陶、谢之诗不隔,延年则稍隔矣;东坡之诗不隔,山谷则稍隔矣。“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第二句,妙处唯在不隔。词亦如是。即以一人一词论,如欧阳公《少年游》咏春草上半阕云:“阑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至云“谢家池上,江淹浦上”,则隔矣。

王国维生活于中国新旧历史的交替时期,作为我国家喻户晓的国学大师,他深受中国传统文论、中国传统老庄哲学和中国古典美学的影响,同时,在世纪交汇点上,他又以开放包容、学贯中西古今的眼光和襟怀,潜心于近代西方哲学美学的学习和研究,特别是他所著的《人间词话》一书,既对于中国传统的“境界”理论加以创新和发展,又在吸收利用西方“审美超功利性”、“直观说”、“赤子论”等哲学美学思想的基础之上,独创性地提出了“境界说”的一系列基本范畴,并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美学理论体系,对于中国近代文艺美学的创立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指导了近现代国人的人生境界地追寻和文艺作品中艺术境界的塑造。

参考文献

1.王国维.人间词话・人间词话注评[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9.

2.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英译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3.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注 释

[1]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英译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2]王国维.人间词话・人间词话注评[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9.

[3]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第8篇:文艺作品的特征范文

丰富的经历让李波睿智而沉稳,豪爽的个性又让他充满热情,和他对谈,无疑是轻松愉快且受教的。两个小时飞快过去,如果要说采访最深刻的印象,应该是他对“情怀”和“责任”的多次提及,如他所言,做文化传播一定要洁身自律,自己的三观不能出问题,情怀会灌输在作品中,价值引导会传递给千家万户,潜移默化地影响别人甚至影响社会。频频点头之际,不禁对眼前这位“情怀老板”多了几分钦佩。

做有情怀的文艺工作者

出生在革命军人家庭,在部队大院长大的李波14岁当兵,转业后到一家国企当了老总。出于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放弃了仕途去剧团当了演员,从此在舞台、影视行业中扎根立足,成为如今的老戏骨。几十年间,李波从舞台走到荧屏和大银幕,他参演的多部作品获得了观众的口碑和业界的褒奖:《小小聂耳》获全国儿童剧调演金奖、文华奖、五个一工程奖、金孔雀奖等12项大奖;《夫妻哨所》获全军战士一等奖;《太阳谷》获全军战士文艺奖一等奖;《第一课》获全军战士文艺奖编导二等奖。

演员的职责主要是把戏演好,除了对自己角色的发挥,少有进行创作的机会。在这个圈子待久了,故事看多了,角色演多了,李波说自己开始产生很多对于文艺的理解和思考,积累到一定程度,便开始寻找机会、寻求转型,逐渐从演员转战幕后,把自己对艺术的追求化为实实在在的作品。于是他担任了电影《李忠权浴血柴胡栏子》的编剧,电视剧《大明按察使》的执行监制,以及电视剧《战寇》的总导演和总制片人。

扎根影视行业30年,李波始终把自己定位为“文艺工作者”,变化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对行业的热爱,对文艺的情怀。在李波看来,现在的影视行业多少有些浮躁的气息,一方面,作品有意迎合观众的口味,文艺作品对于舆论引导和价值导向的功能有所弱化;另一方面,有些明星靠一两部戏走红之后,便开始转战赚钱更快也更容易的广告和综艺领域,放在演戏上的精力相对减少。他坦言,自己一直希望也在努力尝试和一些真正喜欢演戏的人,一起来做一些真正的文艺作品,不完全被市场左右,不被趋势牵着鼻子走:“我非常敬佩那些老一辈的表演艺术家,一辈子都只想着把戏演好,我就很想把他们都集合起来,出于兴趣来做一些好剧,回归对艺术本身的追求。”也许这便是他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的不变的情怀。

摸清市场 三大板块布局未来

褪去单纯的文艺工作者身份,李波还有传媒公司董事长的职责,对于银江传媒的未来发展计划,是他在创作和指导作品之外必须考虑的问题。“要有情怀,也要让情怀落地,不能光讲大道理,情怀的事情终究要回到现实。”

银江传媒成立于2010年,是银江科技集团旗下的文创生力军,已陆续投拍了多部影视剧作品。《秘杀名单》《川军团》在地方卫视收视开花,《马永贞》《大明按察使》登上央视八套黄金强档,收视一路飙红。2014年,又拍摄了智慧型抗日动作悬疑剧《战寇》,这也是银江传媒近期主要的作品,目前已在上海东方电影频道、广东经视频道取得收视首捷,接下来还将在北京电视台和四川台播出。

在多年的行业经验下,对当下市场进行观察和分析,李波用三大板块来布局定位银江传媒未来的发展。首先是对传统终端分析,真正明白大家需要什么,而不是闭门造车,不是想当然。李波说,“下一步我在想跟电视台有更多的合作,全方位地跟他们做一种深入的探讨,探讨之后再根据需求来做戏,而不是把做好的戏拿去问别人要不要,不要我们再来改。”这是银江传媒今年战略上的大改变,积极地应对市场,了解需求,两方合作去打造好的作品。第二方面,银江传媒会通过对网络受众的特征和喜好分析,着力打造一些优秀的网络剧,发力新媒体。“现在目前国内整个市场,特别是互联网行业太厉害太快,很多优秀的网剧都获得很好的点击量,也获得很好的评价,我们肯定也会在这个领域有所布局。但是我们对市场还是有一定的把控和判断,不可能去跟风,对于可能造成不好社会影响的那些题材,我们不会去碰。我们还是会坚持一贯的主流价值观,坚守文化传播的责任。”第三方面,李波介绍,银江传媒也会寻找机会,做一些优秀的电影作品。

文化孵化 大家一起当老板

结合三大板块的未来布局,李波介绍,银江传媒将迎来一场实力转型,由单一的制作公司,逐步转变为一个集“投资―管理―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平台,“投资就是你要做一些孵化,要文化产业的孵化;管理是让资金和项目有效运营,没有管理就是对自己不负责任;服务是对终端服务,对市场服务。”

做一个文化孵化器,是银江传媒正在考虑的重要步骤。李波介绍,银江传媒未来会考虑成立一个专门做投资的基金公司,主要针对人才投资。“从传媒行业来说,去年有很多优秀人员流失,很多中国传统媒体里的大腕都离职出来了,他们一直在终端待着,对终端有很多了解,如果我们主动去寻求合作,投资给他们,把我们的资金和他们的想法结合起来,各自发挥各自的优势,会有很多发挥的空间。”对于这类人才,相比传统意义上的聘用方式,李波认为这种自由平等的合作,更能让对方施展能力和智慧。而一旦合作成功,便能把这样的模式复制到更多的合作关系中去,这便是文化孵化器的成形。

在谈到管理方面的时候,李波提到一种新型的众筹形式,具体说来,就是在一部剧最开始有想法的时候把大家召集在一起,可能是演员,也可能是编剧、导演,或者宣发,让大家参与其中,一起讨论,并且用自己的酬劳入股到剧里,把酬金作为投资,当电视剧制作完成,推销到电视台播出,大家再根据所占股份取得相应的分红。这种“大家一起当老板”的众筹形式,在如今制作成本居高不下、市场环境变幻莫测的情况下,不仅减少了前期酬劳的支出,降低了制作成本,而且调动了所有参股人的积极性,还分摊了营销和宣发的风险,告别以往“要么老板自己挣死,跟大伙儿没关系,要么大伙儿拿了钱走,老板一个人哭”的情况。

在我们传统的理解里,相比电影的票房制度,电视剧就好像一锤子买卖,影视公司拍摄和制作完成之后卖给不同的电视台,交易达成便高枕无忧了。然而在李波的方式里却并非这样简单,当他把电视剧卖给一家电视台播出之后,他会根据电视台的意见反馈,对电视剧做出二次调整,重新剪辑,以便下一次播出的时候,剧情、画面能够呈现更完美的效果。“既然有人给我提出意见,我会认真考虑,如果意见合理,我愿意花钱再剪一版,哪怕最后的结果是成本高一些,利润小一些,但是毕竟产品和口碑会好一些,对于品牌和信誉是有好处的。”也许是出于军人的认真,出于对观众和市场的负责,作为公司的领头人,李波总要先把自己这一关过去,“我会认真把控质量,让产品尽量完善,这样我觉得才尽到了自己的责任。”

坚定原则 有娱乐性但不能娱乐化

第9篇:文艺作品的特征范文

课前预习,是每个人进入学生时代就应该培养的学习习惯,传统的预习观念是课前浏览教材。笔者认为,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是学习古今中外的文学及其它艺术,传承人类文明及传统文化,培养追求真善美、感恩他人、回报社会的人文精神。所以,教师应该在连接古今艺术、衔接教学内容的更开阔的时空背景下指导学生的预习工作。

一、教师罗列作品,学生自主探秘人性

《文学理论》、《美学》、《文艺心理学》的理论讲解要以大量古今中外的文学及其它艺术作品为基础,因为文学理论、美学原理等都是由艺术实践升华的产物。再者,文艺家的艺术实践及其艺术作品是其对宇宙世界、社会人生的经历、体验和感悟,包含其人格精神、人文意识等。“人性”是人类社会中最丰富、复杂、微妙的精神情感因素,也是艺术的永恒主题。理论课程的教学在讲解文学理论和美学原理后,教师应该结合文艺作品以论证相关的原理。所以,教师在讲授新课前,可布置学生们预习新课将涉及的文艺作品,有意识、有计划地引导学生们广泛接触古今中外的文艺作品,并提示学生们要重点了解和思考哪些问题,这样,学生们在日积月累中熟识诸多文艺作品,进而逐步深入探秘和思考其中蕴含的人情和人性。

笔者在讲授《文学理论》的课间罗列下周课堂将分析的文学作品,让学生们预习。笔者原来无心统计数量,至期末检查课堂笔记时,在有心学生的笔记中发现“144部文学作品”的数据,颇受震撼,继而深入细想:原本为了便于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文学作品对文学理论的论证,而要求学生们事先了解文学作品的相关信息,不曾料到,在18周既漫长又短暂的教学时间里,学生们就接触了百余部文学作品,既温习文学史的旧知识,也拓展文学的新视野,此收获出乎意料,也不可估量。笔者讲授“文学批评模式”前布置学生们预习并思考帕斯捷尔纳克及其《日瓦戈医生》在苏联、西方和中国得到的截然相反的评价和待遇:西方盛赞小说站在人道主义立场上反思十月革命前后的俄国知识分子命运问题,从人道主义和个体生命角度反思十月革命前后的社会历史,表现出看待历史和革命的复杂甚至矛盾的态度,由此授予作家195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苏联则认为小说否定十月革命,对作家进行攻击―判刑―开除国籍等急剧升级的评判。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前把《日瓦戈医生》列入禁书,随后才逐渐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日瓦戈是既认同革命又与革命有疏离感的边缘人物,他深受基督教影响,有博爱思想,同时对革命潮流持警惕态度。新课将讲授的内容是“伦理道德批评”的特点之一评价“道德”或“不道德”有差异甚至敌对。学生们在预习时查阅作家及作品的相关信息,从而逐渐自主地思考和探秘作家及艺术形象的人性,同时笔者向学生们强调:分析帕斯捷尔纳克及其《日瓦戈医生》的意图不只是介绍作家和作品,而是抛砖引玉,启发学生们形成一个观念――面对学科问题乃至生活现象,首先自己阅读作品,继而独自思考,最后得出自己的评判观点,由此奠定学生尊重客观事实、敬畏科学与真理的人文意识。

笔者讲授《美学》中“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原理前让学生们预习和欣赏古希腊建筑帕提农神庙。此建筑艺术是雅典奴隶制民主时期的产物,集中体现了那个时代和民族的社会背景,它既是为保护神雅典娜建造的神庙,也是平民欢庆节日的庙宇,处处表明它以无与伦比的美丽与和谐体现“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的艺术品格。大部分学生首次面对此建筑皆对其美不以为然,然而随着对建筑艺术的全面了解,学生们逐渐明白了神庙单纯、明朗、愉快的艺术性格中所蕴含的古希腊奴隶制民主时期的人性意义。神庙主体由46根洁白的大理石圆柱环绕形成回廊,圆柱的高、宽和柱间距都符合“黄金分割”原理,这又让学生们明白了此神庙是“高贵”、“伟大”的理念与“单纯”、“和谐”的感性形式完美结合的艺术典范。

笔者讲授《文艺心理学》中“文艺家的心理体验特征”前布置学生们查阅卡夫卡的人生经历,尤其是其童年经验及其36岁时《致父亲》的书信以及《变形记》等主要作品,引导学生们思考:卡夫卡成长的社会大环境和童年家庭小环境对他产生的独特的生命体验和心灵创伤。卡夫卡是犹太人后裔,其种族身份注定他将终生承受社会歧视和排斥。其父亲是晚年得志的商人,这使他自信、刚愎和粗暴,同时,年岁的危机意识使他急不可待地欲将儿子培养成继承人,顽固地要儿子就范于自己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但内心执坳的卡夫卡不肯就范,这造成父子之间的长期冲突,同时社会中各种专制现象又加深他对家庭关系和父子关系的理解,由此童年经验中父亲形象融入奥匈帝国专制暴君的形象因素,从对父亲形象的体验中加深对社会专制制度的感受。《致父亲》家书形象描绘了卡夫卡心中父亲与帝国暴君融为一体的专制者形象以及卡夫卡生存期间的心理体验:“我想象一张世界地图,您伸直四肢,横卧上面。我觉得,仿佛只有您覆盖不到的地方,我才有考虑自己生存的余地。”[1]学生们预习时查阅上述相关知识后就可以鲜明感受生命体验对文艺家的深刻影响,以及在其作品中留下的独特烙印。掩卷之余,学生们将不由自主地探秘特定的社会制度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性。

由上观之,文艺学教学在预习阶段让学生们查阅在课堂讲授中将涉及的文艺作品、作家的人生经历及其社会时代背景等,将可能更高效地实现感受人心、体察人性的文艺审美和教育功能。

二、布置温故内容,思考新旧知识的关联

中国教育和教学鼻祖孔子倡导学习是“温故而知新”。高校的专业课程教学不是另辟荒地地建造空中楼阁,而是在学生们原有的基础教育的基本知识和高等教育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开展的纵向深入和横向拓展的学科探索,即教师在讲授学科知识时应让学生们形成良好的学习意识:不少专业知识会多次在不同的学科课程中出现,应该善于联系旧知识,同时思考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关联,由此构建完善的专业知识网络。学生们如果把专业学习中的每项知识都当作新知识,那么面对繁多的专业新知识将会产生恐慌,甚至恐惧心理。所以,教师布置预习内容时,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们温习与即将讲授的知识相关的旧知识,使即将讲授的知识内容座落在已有的知识地基上,也使学生们面对新的学习内容产生安定感和自信心。“温故而知新”是教与学的捷径和真理。

笔者讲授《文学概论》中“文学风格”前,布置学生们复习《中国现代文学》课程中的及其创作,并且思考文坛上奇特的“现象”。学生们作了上述的温习工作后,教师讲授“作家日常个性、创作个性、文学风格”的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时就有了丰富的、可深入分析的、学生们亦可理解的讲授内容。这样的专业知识讲授犹如考古学家带着助手们开掘古墓,既有坚实的开掘土地――的人生经历、创作情况、艺术成就等,又有可纵深挺进的空间――因父亲专制管家的童年经历而形成其敏感、怯儒的个性心理及渴望雄性人格的补偿心理,这一切造就了奇特的“现象”:他登上文坛就迅速到达巅峰,中期和后期的创作皆无辉煌。由此,文学理论的讲授就是在温习的源头上激活了理论清水。

笔者讲授《美学》中“审美经验整体性特征”前让学生们复习中小学语文的“通感”修辞,由此联系新知识“完形”、“格式塔心理学”,即上述新旧知识的概念皆指由审美对象构成通体相关的完整图式的审美形象,遵循整体组织原则,让形式在感觉中生成,整合使形式完形,[2]等等,每一种心理现象皆为一个格式塔,亦为通感修辞。同时笔者让学生们欣赏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油画家列宾的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在诉诸视觉感官的基础上,调动听觉、感觉等感官作用,纤夫们重沉脚步声和粗重喘息声、监工们吆喝声和鞭子抽打声、河水悲吟的流淌声、船上贵族们作乐声等,配上低沉的号子吹奏,一个完整的格式塔栩栩如生地呈现:一群荷重的劳动者缓重地走着艰辛无尽的路,一曲低沉的号子在炎夏的闷热中与河水的悲吟交织在一起。教师在讲授新知识前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们复习旧知识,然后接受新知识,新旧知识融会贯通,学习的过程就成为自然通畅的江河流淌了。

笔者讲授《文艺心理学》中内形式与外形式以及二者交互整合”前,要求学生们复习《文学概论》的“审美意象”、“文学创作的内容形式化和形式内容化”等学习过的概念及理论,同时复习《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中《水浒传》的内容和结构等,在此基础上教师授课就可将学生们已掌握的概念和理论向深度和广度推进:文艺创作是形象体系统一在一个内焦点(内形式)和一个外在标志(外形式)。《水浒传》的“梁山泊”和“聚义厅”都是审美意象,表达“三山聚义打青州,众虎同心归水泊”的象征之意,先后走进“梁山泊”的“聚义厅”也是上至封建王朝的将领、官吏、世家子弟,下至市井斗筲小民、渔民、猎户、游民等走上反叛道路的外在标志。而同人物和不同命运的形象统一的内在标志是“逼”,即内在的“逼”和外在的“梁山”高度统一了作品的内形式和外形式,也是文学作品“内容形式化”和“形式内容化”理论的纵深拓展。此外,梁山泊108好汉的被“逼”既有传统教材分析的以林冲、晁盖等为代表的官“逼”上梁山,还可扩展至上海电视大学鲍鹏山教授在《百家讲坛・新说水浒》中分析卢俊义被宋江看中其家财而“逼”上梁山。由上观之,教师在学生们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注入新理论的讲授效果是联系紧密、体系完整,旧知识不会被旁落遗忘,新知识不会异峰突起,知识体系不会断层。

由上观之,文艺学教学在预习阶段引导学生们复习已经学习的相关概念、理论及作品,同时自觉地联系新知识,这样的教学就可增加学科知识的外在联系和内在学理,实现知识体系的严密性和完整性。

综上所述,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文艺学教学要在多元格局下全方位实现感悟生活、探究人性、奠定人文意识等教学功能,教师在教学的准备阶段――布置学生们预习环节应该引导学生们课前熟悉相关的作家作品,思考相关的内涵、意蕴,复习相关的旧知识,由此使文艺学课程真正能培养学生们的人文素养和理论素养。

注释:

[1]卡夫卡.卡夫卡文集(04)・致父亲[M].上海三联书店,201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