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10-0054-03
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以乡村独特的自然风光、生产生活形态、乡村气息、民俗文化为对象,利用城乡差异来规划设计和组合产品,集观光、娱乐、休闲、疗养、购物为一体的旅游形式。国内外的旅游经济发展实践表明:乡村旅游是发展农村经济的新增长点,是增加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新突破点,是提高农村文明程度新的切入点和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新的着力点,能够极大地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农民收入和素质双提高和农村环境改善。我国自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这一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格局调整战略的实施,使西部地区城乡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在一些西部贫困山区,农民通过旅游增收已不再是新闻。同样,乡村旅游目前已成为甘肃省新农村建设的催生产业。
旅游资源是乡村旅游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数量多少、质量好坏决定着乡村旅游的规模,其损耗速率有无超越自然或人为更新速率则关系到乡村旅游的发展是否具有可持续性。目前甘肃的乡村旅游资源规划水平良莠不齐,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所以,只有在甘肃乡村旅游社区资源合理规划的基础上,乡村旅游才能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一、甘肃省发展乡村社区旅游的资源优势
(一)独特的乡村旅游资源
旅游产业依赖生存的资源是文化、自然遗存在区域间的差异及其在时间意义上的厚度与丰度,而甘肃省乡村恰恰存在一系列丰厚的自然和历史遗存物。甘肃地处西北内陆,从古代开始这里就是历代中原王朝的边塞地区,众多少数民族与汉族混居于此,形成独特的边塞文化和黄河农耕文化。长期以来存在的区际发展差异造就和存留了甘肃地区自然风貌和民俗文化的原真性、独特性和多样性,成全了发展旅游产业中最重要的差异性旅游消费需求。
(二)低廉的旅游资源成本
甘肃乡村社区旅游资源的形成成本较之其他产业的资源成本相对低廉。乡村旅游资源所具有的不动产性质使之不需要发生空间位移等一系列经济成本,具备成为优势、主导产业的资源成本条件。另外,在甘肃境内,由于受地形限制,部分乡村社区可进入性差,经济比较落后,资源开发的人力、物力成本的低廉也导致乡村旅游成本降低。
二、乡村旅游社区资源分类
由于甘肃乡村旅游发展不是均衡发展,地域环境、经济基础、人文积淀的差异,使得省内各个区域乡村旅游资源出现了不同的开发状况。大致分为城郊休憩型、新兴城镇型、景区覆盖型和交通节点型,这四类基本上囊括了甘肃乡村社区旅游资源的全部情况。
(一)城郊休憩型
郊区由于靠近城市,是代表经济基础比较厚实、交通状况良好、农户整体素质比较高、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的乡村旅游社区的发展。在这种社区中乡村旅游存在时间较长,对社区参与也有着基本认知。城郊的乡村旅游处于城市旅游的延伸范围之内,因此在比较成熟的城市旅游运作的同时隐性带动了周边的城郊旅游。目前甘肃省内,这种类型的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但是形式比较单一,多数是修整特色农家小院经营农家乐为主,尤其以大中城市周边最为明显。原因在于城郊社区与城市社区紧密关联。城郊社区的发展无时无刻受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居民的生活方式的影响。在经济状况良好,交通便利等有利条件的支持下,周末假期甚至是一般工作日中,城市居民都可以到城郊享受与城市不一样氛围的农家乐,游玩就餐。城郊农家乐也在近几年迅速繁荣起来。另一方面,因城市和郊区的地界、经济发展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城郊社区参与也受到城市社区旅游的影响,城郊乡村旅游资源特色性削弱,其发展受到一定限制。
(二)新兴城镇型
近几年,由于国家大力推进西部发展,在甘肃政府的支持下,涌现出很多新兴城镇。这些城镇规模不大,但是利用国家对于新农村建设提供的优惠条件,吸引外出的本地人才返乡建设。并大力整治城镇风貌,发展各自的特色工农产业,使得这些城镇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为了加快建设步伐,这类城镇都将目光投向具有发展潜力的乡村旅游市场,期望在本地发展乡村旅游,为目前的城镇建设锦上添花。在政府倡导下,开始大范围对社区内的旅游资源进行相应的开发,有了初步的乡村旅游成果。尤其在新农村建设开始以后,社区内的各种用地进行规划,解决垃圾处理等各种环境问题。这种层次的乡村旅游社区的旅游建设已经不是简单的社区“农家乐”的发展,也开始进行社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社区内的池塘、果园或秀美的风景来吸引城市旅游者,但是内容上还是比较单一,整体规划不成功,无法有效的组合旅游项目,延长旅游者的停留时间。
(三)景区覆盖型
在已经成气候的景区覆盖范围的乡村旅游的客源比较稳定。一般来说,著名的景区大部分都在远离城市的地方,旅游者到景区旅游的同时,得知景区周边存在其他旅游资源后,在不会影响行程的情况下自然会将其划归到旅游项目中来参与乡村旅游。周边社区参与旅游有一定的基础,通过对景区周边特色风貌、民俗人情、餐饮的利用,社区旅游资源的开发有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农村旅游项目、农家特色饭菜、住宿以及农村特有的娱乐游玩。可以说,甘肃无论大小景区周边都衍生了很多农村旅游项目,其层次也有高有低。高层次的是较为全面发展的农村旅游,设计多种娱乐项目,不仅是吃农家饭、游玩乡村,更有住农家院、学做农家活等让旅游者新鲜的旅游活动。而较低层次的社区参与还是从农家乐开始,简单地为旅游者提供农家饭和休闲娱乐的设施,并且是社区居民零散经营,各自为政,使得乡村旅游整体不成气候。粗糙的项目和内部的混乱都导致对旅游者的外吸引力减弱。
(四)交通节点型
旅游线路离不开道路,而国道、省道的交通节点上的乡村社区发展乡村旅游具有特别优势,就是可以成为以路为生的旅游社区。因为交通节点上来往人流量大,可以将这些人流有效地吸引加入到乡村旅游中。一般情况下,国道和省道上的人流量大,比较稳定,在交通节点处加油,休息,吃饭。所以在交通节点的社区的居民很早就有了经济意识。尤其利用交通便利的条件,近几年来居民开办具有乡村特色的农家乐在甘肃已经比较普及,而路过休息的旅客也乐得就近体验别有风味的农家乐。但是,整体社区参与状况也不尽相同,由于交通节点只是旅客中途停靠的休息站,就存在停留时间短的问题。对于很多旅客甚至就是可能只会路过此地一次,这就是某些农家乐有了不良的经营观念,一次性经营的思想,如高收费、低服务。与此相反,有些居民有正确的经营观念,留下好的口碑,在旅客之间相互传递,以此吸引更多过路的旅客。发展早的地方,借助本地特色,很早就发展起来,例如甘肃静宁是陇东地区到兰州或更西边地方的中途站,由于自古以来此地的烧鸡就很有名,当地社区在静宁烧鸡上做文章,使得静宁有了很多发展很好的农家乐。
三、甘肃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建议
针对这四类乡村旅游社区资源的优势及不足,必须因地制宜。
(一)休闲化开发城郊休憩型
这类旅游社区靠近城市,旅游资源开发上很容易被城市旅游社区资源规划模式同化,乡村性特色容易被忽视。同时,见多识广的城市居民对于乡村旅游项目的要求随之增加。但是,正因为靠近城市,客源丰富,拥有较好的区域位置及经济基础,所以资源规划上必须突出特色,精心设计旅游项目,将它建成一个重心不在田园观光旅游,而带有乡村性休闲娱乐的休闲旅游社区。方向定位为:“以休闲度假为主要功能的城市远郊型乡村休闲观光旅游区”,重点落实在休闲度假上,就是为了充分利用旅游区区位佳、经济背景较优越之长,回避与城市旅游资源相近的劣势。
(二)整体开发新型城镇型
新型城镇一般交通便利,可进入性强,但是由于很多城镇在统一规划时以城市规划为模板,众多的乡村旅游资源在城镇规划中被埋没。这种类型的乡村旅游社区的资源规划,需要挖掘旅游资源的现代乡村性,以新农村新面貌提升普通乡村旅游资源的价值。目前,很多普通的乡村景观环境直接作为旅游资源来吸引游客,这样容易引起审美疲劳。但如果将其放在一个更大的场景或进行整体策划,则可将其利用价值提升和扩大。将以往分散的旅游资源如渔场、果园、观景山等进行资源组合开发,使整个城镇成一个整体乡村资源。从游客进入城镇那一刻,就已经开始购买,体验各类乡村观光,农事活动等旅游产品。如苦水镇的玫瑰极具特色,苦水镇的整个乡村社区资源规划就以玫瑰为主题,以玫瑰为依托,利用周边大环境营造一种氛围。
(三)田园景观化开发景区覆盖型
此类型的乡村旅游社区可以利用园林设计中“借景”手法来规划资源。可以尽量通过借用的手法将景区的观光资源“借”过来,为自身景观锦上添花。在规划乡村旅游社区资源时,应该充分考虑周边景区的资源特色性,在规划开发时,注意统筹思想,使得两个区域的旅游产品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也可以考虑乡村旅游社区资源是否可以成为景区资源规划的一个延伸,拓展整个旅游区域的景观空间与娱乐内容。或者与景区进行联动开发,实行资源与市场共享,优势互补,将多方的旅游产品进行组合式销售,增强旅游吸引力。例外,可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设计大地景观,较平淡、传统、分散的乡村田园景观资源,通过一种主题构思,设计不同色彩质地的植被、水面、农田等斑块特色,使其与景区旅游在和谐中旅游产品产生鲜明对比,满足游客的猎奇心理。
(四)诗意功能化开发交通节点型
利用其便利的交通及拥有大量的客流量的特点,打造成“以路为生”的乡村旅游社区。此类旅游社区的资源一般比较平淡,一般资源特色也不鲜明,但其交通中途休憩餐饮的需求功能性很强,对这类旅游区要进行功能性强化,开发乡村诗意功能空间,充分挖掘乡村特点的内涵,加以扩展与放大,强调其田园人家特征,让其更容易被大众所识别。例如在资源规划中将其乡村观光功能与接待功能结合起来,变成乡村特色旅游接待中继站,相对于一般接待饭店而言有了比较优势。这些规划将大大拓展其客源规模,克服自身吸引力有限的局限。
总体而言,甘肃乡村旅游社区旅游资源规划要凸显西部乡村特色,旅游项目设计必须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同时资源规划需要注意游客的心理舒适度,乡村旅游的绝大数客源来自于现代城市,这些游客旅游不仅是满足猎奇心理,同时也是休闲放松,乡村基础设施不完善,有可能会降低他们对乡村旅游产品的满意程度。
[参考文献]
[1]许春晓.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与性质[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
[2]罗艳菊.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2 ,(7).
[3]陈学文,刘立勇.旅游非优区开发策略[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4).
[4]俞益武,李健,肖胜和等.浙江省生物景观类旅游源现状分析及旅游项目开发[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5,(1).
[5]何炼成,韦苇,刘新权,褚志远,李连芬.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关键词: 饮食文化; 旅游资源; 旅游开发; 乡村; 北川羌族自治县
中图分类号: F59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4-0028-02
[1]挖掘乡村饮食文化内涵,开发富有特色的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对丰富乡村旅游产品、提高乡村旅游地的综合吸引力、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北川为例,探讨乡村旅游中饮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
一、乡村饮食文化资源的基本特性
(一)乡土性。乡村饮食是存在于广大农村地区的各种风味食品,长期落后的农村经济使乡村饮食仅承担了满足人们生理需要的功能,因而不同于宾馆酒店里的佳肴要求色香味形俱全,它讲究的主要是味道。所以制作方法简易传统、绝不刻意雕塑,原材料也多为就地取材,更有甚者干脆就以野生蔬菜为原料,器皿也多拙朴、实用,具有浓浓的乡土风味。
(二)地域性。乡村饮食文化是乡村地域文化在饮食生产、制作、习俗、礼仪等方面的表现,无论是有形的食物及其加工制品还是无形的饮食礼俗,都反映了这一地域的特殊环境。如北川平原乡村,广植水稻、蔬菜、养殖鸡鸭鱼等动物,食品原料便以此为基础;而广大山区乡村,除大量种植玉米、土豆、蔬菜、养殖生猪鸡外,山里还有不少野味山珍,因而玉米、土豆、野味山珍便成为其特色食物。
(三)生态性。由于乡村饮食大都是运用本地的食源制作而成,而食物原材料的采集取决于当地自然环境的状况,自然生态保护得好,就能永续地拥有大量的无公害的、真正的绿色食品,保持着与大自然的真实接触。另外从饮食习俗、礼仪来看,它是地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需要弘扬保护。
二、乡村饮食文化旅游开发中应重视的问题
(一)文化内涵问题。饮食文化旅游是一专项旅游活动,它以凸显饮食文化为特色,以品尝美食、了解饮食文化为主要内容。乡村饮食文化旅游的开发,应注重挖掘乡村饮食中的文化内涵,把握产品的文化特色,将有关的历史渊源、民间传说、故事典故、风土人情等融入到有关餐饮中,让游客在用餐的同时能增长知识。
(二)乡土风味问题。崇尚自然、回归自然是现代旅游的一大特色,乡村饮食以其浓浓的乡土风味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因此,乡村饮食文化旅游的开发,保持其鲜明的乡土风味——天然、纯朴、绿色,才能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三)地方特色问题。食作为旅游的基本要素,其主要功能是满足游客的基本生理需求。乡村饮食文化旅游的开发必须突出地方特色,并根据游客的消费层次设计不同档次的旅游产品,切忌盲目引进宾馆饭店菜肴,仿制其它地区的口味,以此来迎合游客的需求。
(四)可持续开发问题。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注重保护旅游生态环境,是21世纪旅游产品开发最重要的原则[2]。在对乡村饮食文化的开发中一方面要做好不可再生的饮食文化资源的保护工作,如组织相关专家对不同地域乡村饮食文化资源进行全面的挖掘、收集、整理;另一方面要注意保护饮食文化旅游生态环境。
三、北川乡村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构想
北川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向藏东高原过渡的高山深谷地区,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羌族的聚居地,也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生活在这里的羌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不断适应当地环境,总结创造出一套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并传承至今,其“就地取材、方便快捷;干腊为主,风味独特;祭祀性强,原始古朴”的饮食特点成为吸引游客、发展旅游业的一种宝贵旅游资源。[3]但饮食文化资源只是旅游吸引物之一,尤其对中长线游客而言,一般并不是其出游的主要动机,[4]因此开发北川乡村饮食文化游产品,也应主要面向中短途旅游者,并作为一种特殊的休闲旅游产品。具体开发构想如下:
(一)注重挖掘饮食文化内涵。北川羌族饮食文化旅游资源中一些特色菜肴的用料、烹饪、营养都很有特色,有的还有历史渊源、民间传说,对此应深入民间进行认真的整理、归纳,以便在主要乡村旅游接待点配备专职人员,在游客用餐间介绍有关食菜品的用料做法、保健功能、历史渊源和羌族用餐礼仪等,还可让游客学习餐饮制作技艺,学唱羌族酒歌等,这样游客可以通过品尝羌家饮食,了解羌家菜肴、特色食品的制作、故事和待客礼仪,领悟羌民的民间文化。
(二)研制乡村饮食文化特色菜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的需求已上升到饱口福、长见识、求特色的层次。作为旅游资源开发的菜肴更应有其特色,这种特色是基于北川羌族饮食文化资源的地域特点、民族特色而打造形成的。
(三)大力开发饮食文化旅游商品。北川特有的自然条件和民族风情,使饮食文化资源中的一些食物绿色环保、美味可口,深受游客的喜爱,特别是玉米、洋芋、荞麦、山野菜和药材等可作为重要土特产进行开发加工,做成系列化的便于携带的旅游商品。
(四)推出饮食文化专项旅游产品。根据陈传康对旅游活动行为层次的划分,饮食文化旅游属于高层次的专项旅游活动[5]。结合北川羌族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可推出以下专线产品:
1.羌家饮食风情品尝游。该产品主要面向绵阳城市居民,属周末休闲游产品。如结合小寨子沟的峡谷、瀑布等景观以及羌碉、羌歌等文化,可推出主题为品尝羌族民间佳肴的羌家喜宴品尝游,让游客深度感受羌家“十三花”的搭配形式、绿色的山野菜味道、地道的“猪膘”口感以及羌民饮酒的豪爽和饮食中的宗教文化。
2.羌家山野饮食体验游。该产品也主要是短途休闲游。品尝美食虽然能让游客身心舒畅,但亲自制作一些特色美食则更能生动、形象地让游人了解相关知识、体验其中的乐趣。可结合北川羌族饮食原料就地取材的特点,让游客参与到食物的采集、制作中去,如亲自上山采摘野菜并加工;烤全羊鸡鸭;制作玉米馍馍、荞麦凉粉、豆花、咂酒等。
3.羌家食疗保健度假游。该产品面向绵阳及周边地区城市居民。北川羌族聚居的地区盛产各种山珍、中药材,这些产品绿色天然,具有很好的保健功效。[3]因此,可以在此基础上搜集各种民间菜品、药膳的技法,结合当地优良的生态环境,开展食疗保健度假游项目。
(五)加强饮食文化旅游的宣传工作。在旅游业的对外宣传促销中,把羌族饮食文化作为必不可少的内容,介绍北川羌族的特色饮食,如腌腊野猪排、羌家扣香碗等,激发游人到了北川一定要品尝的愿望。其次,在羌年节、祭山会等重大旅游节庆活动中,可以把羌族饮食文化当作一种富有特色的人文景观和促销项目推向旅游市场,通过多方宣传营销,形成品牌。
参考文献:
[1] 何丽芳.乡村饮食文化资源开发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07(1):167-169.
[2] 王刘刘.论我国的饮食文化与旅游业发展[J].黄山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3(2):57-58.
[3] 蔡淑华,鲍蕊.北川羌族饮食文化及其成因探析[J].人文社科论坛,2011(6):65-66.
[关键词] 乡村旅游资源;调查分类;深度开发;山东省滕州市
[中图分类号] F59 [文I标识码] A
Abstract: Rural tourism investigation, class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are the basis of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Tengzhou City, Shandong Province, is studied as a single case with the use of field reconnaissance integrating with expert advices to obtain first-hand information. Both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methods are taken in classifying and valuating 260 rural tourism resource spots in Tengzhou City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are proposed for the in-depth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resources, including building tourism villages and towns based on rural tourism resources, improving rural tourism product system, developing tourism commodity on the basis of agricultural and sideline products, establishing cultural industry parks relying on unique folk customs, and enhancing regional tourism cooperation.
Key words: Rural tourism resources, investig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deep development, Tengzhou City, Shandong Province
一、引言
围绕“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问题长期以来成为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党的十报告中着重提出:“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据此,全国掀起了发展乡村旅游的新,乡村旅游以其特有优势成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亮点。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促进农村文化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保障。而乡村旅游调查、分类与评价是进行乡村旅游开发的基础和关键。本文选取山东省滕州市作为个案研究,滕州市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具有旅游开发潜力的村庄比较多,分布较为广泛,发展乡村旅游潜力巨大。通过对滕州市260个乡村旅游资源点的深入调查和系统分类,提出了基于资源分析和评价的乡村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的思路,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二、乡村旅游资源调查方法及分类
(一)研究方法及资料获取
调查时间为2016年7月16日至8月16日;调查范围为滕州市辖4个街道、17个镇的乡村旅游资源。4个街道包括龙泉街道、荆河街道、北辛街道、善南街道。17个镇包括东沙河镇、洪绪镇、南沙河镇、大坞镇、滨湖镇、级索镇、西岗镇、姜屯镇、鲍沟镇、张汪镇、官桥镇、柴胡店镇、羊庄镇、木石镇、界河镇、龙阳镇、东郭镇。调查采用实地踏勘、专家意见征询相结合的方式,共获得260处旅游资源单体资料。在取得第一手资料后,采用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
(二)滕州市乡村旅游资源分类
根据滕州市乡村旅游自身的特点,按照国家行业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的旅游资源分类分级规划,滕州市的乡村旅游资源初步调查统计结果涉及到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等7个大类(表1)。
三、乡村旅游资源评价
(一)滕州市乡村旅游资源定量评价
1.划分标准
依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最新国家标准(GB/T18972-2003),对滕州市主体乡村旅游资源按照“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赋分进行质量等级评价。评价系统设“评价项目”和“评价因子”两个档次。评价项目为“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其中,“资源要素价值”项目中含“观赏游憩使用价值”、“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珍稀奇特程度”、“规模、丰度与几率”、“完整性”等5项评价因子。“资源影响力”项目中含“知名度和影响力”、“适游期或使用范围”2项评价因子。“附加值”含“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1项评价因子。
2.等级划分
依据旅游资源单体评价总分,将其分为五级,从高级到低级为:五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90分。四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75-89分。三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60-74分。二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45-59分。一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30-44分。此外还有:未获等级旅游资源,得分≤29分。
参照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的相关标准,根据资源自身的价值和特色,可将滕州市主体乡村旅游资源划分为以下等级(表2)。
(二)滕州市乡村旅游资源定性评价
1.基于国家标准的滕州乡村旅游资源评价
根据国家标准,依据对滕州乡村旅游资源的数量、类型、空间配置及质量等级调研分析,其主要特点为:(1)主类资源齐全,亚类资源较多,基类资源丰富,知名度和影响力较低;(2)资源结中,建筑与设施类资源占绝对优势,其次为旅游商品类和人文活动类资源;(3)资源等级较低,四级、三级资源较少;(4)旅游商品类和人文活动类资源具有地方特色,但大部分都处于未开发状态,级别较低。
2.滕州市乡村旅游资源总体评价
(1)数量多,分布广
滕州市有乡村旅游资源景点260处,数量多,分布广,4个街道、17个镇均有乡村旅游资源的赋存和景点的分布,这为滕州市乡村旅游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2)资源类型丰富、资源组合状况良好
青山绿水、故国文化、温泉与乡村田园、特色村、农业科技园、优质果业基地的多样化组合,从整体上提升了以乡村田园为中心的乡村旅游资源体系的价值。在此组合优势下,既可开发观光游赏型旅游产品,又可设计休闲娱乐、会议度假型旅游产品,还可规划农业科普旅游产品、生态农业观光等专项旅游产品,整合互补,开发潜力巨大。
(3)多数资源知名度低,缺乏极品资源
乡村旅游资源知名度不高,缺乏对近程、远程游客的吸引力。滕州市乡村旅游资源中的高等级、高质量资源较少;已开发资源中乡土气息浓厚但文化内涵挖掘不够,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缺乏创新。
(4)乡村人文资源边缘化
滕州现有乡村旅游项目主要以农家乐为主,组织形式单一,普遍存在档次低、规模小、接待能力较差的情况;旅游区内基础设施、产品配套不完善,导致游客停留时间短,人均消费较低。乡村民俗、节庆类项目的开发明显不足,民俗风物等人文资源在相当程度上处于被忽视的地位,缺乏保护与开发。
四、乡村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的思路与对策
(一)依托乡村旅游资源,培育一批旅游村镇
支持具备条件的村镇依托湖泊、河流、山地、温泉、果园、菜园、苗圃、茶园、养殖场、林场、古民居建筑、古遗址、革命遗址、宗教遗址、古井、以及独特的特定事件、风俗风情、民间文学、艺术、服饰、饮食等乡村旅游资源,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采摘、体验、拓展、健身、餐饮、娱乐等服务。将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旅游业发展相结合,在城镇建设、旧城区改造和新农村建设中,加大乡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挖掘村镇文化内涵,完善旅游功能建设,实现乡村旅游和新型城镇建设互动发展。
(二)加强乡村旅游产品培育,完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
围绕适宜市民休闲的50个周末和小长假,集中打造一批休闲农庄、农家乐园、现代农业观光园等环城市游憩带休闲旅游项目,重点开发培育传统民俗、休闲农业、农家乐、古村镇、新农村、乡村节庆、生态循环、乡村博物馆等乡村旅游产品,形成种类丰富、档次适中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
(三)依托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创新乡村旅游商品开发[1]
滕州市主要有畜禽、粮油、蔬菜、果、藕等特色农产品,可将其与旅游元素相融合进行深加工,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依托已形成的龙阳绿箩卜、界河马铃薯、滨湖莲藕等生产基地,逐步实现由传统加工工艺向先进技术转变,建设特色旅游商品生产基地,开发健康有机餐饮,例如可结合旅游餐饮提倡健康饮食,以“体验有机生活,享受健康饮食”为主题,开发健康有机餐饮,提出如“有机鱼鲜汇”、“有机果蔬宴”等有机餐饮品牌。
(四)依托独特的民俗资源,建设创意文化产业园区[2]
在挖掘墨子文化、鲁班文化、奚仲文化、民间戏曲文化以及民俗文化的同时,将多项传统节事与民俗活动统筹组织、举办滕州民俗旅游文化节,如“梨花会”、“湿地鱼鲜美食节”、“善国自助采摘节”等,提高滕州市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在微山湖湿地、葫芦套建设创意产业园区,吸收大量优秀原创画家创作,吸引涉及画工培训、行画及画框制作、艺术品设计生产及艺术品销售的商业机构入驻,吸取当地居民参与文化产业,达到一方面吸引当地居民就业,另一方面丰富扩大旅游纪念品种类,并推动当地旅游工艺品市场向特色化、多元化发展态势转变的效果。
(五)加强区域旅游合作
根据滕州市旅游资源个性突出、特色鲜明、异质文化氛围浓郁的特点,将区域内的文化旅游、古镇旅游、山体旅游、乡村旅游资源整合,统一进行规划开发,整体进行包装,组织开展一些规模适度的专项、专线、专题、参与性强的旅游活动,营造一个大旅游的环境氛围,增强旅游市场的竞争力。
[参 考 文 献]
[关键词]上海;乡村旅游资源;定量评价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市民人均年收入已突破2万元,然而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城市病加剧,市民越来越怀念清新的空气、安静的环境、空旷的田野和绿色环抱的大自然氛围。回归大自然已成为一种时尚、一种趋势。乡村旅游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休闲、放松的机会,也给农民带来了极大收益。国家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放在重要的地位,其核心就是增加农民收入。国家旅游局也将2006年全国旅游的主题定为“中国乡村游”,发展乡村旅游将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要的推动力之一。
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和分析,是进行旅游区合理规划、整体布局的前提。本文以上海乡村旅游的评价为实证研究,在采用德尔菲法(Delphi)和层次分析法(AHP)相结合的基础上,参考了其他评价方法和旅游资源评价的国家标准,建立了针对上海乡村旅游资源特点的评价体系,探讨乡村旅游开发中旅游资源评价各个环节,并选择了典型的上海乡村旅游景点(区)进行实证评价研究。乡村旅游是旅游发展的新兴业态,对其进行定量评价是研究其发展和规划的重要方面,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对其进行实证定量评价研究具有重要理论和应用价值。
1 上海乡村旅游开发
1.1 乡村旅游的概念
乡村旅游起源于19世纪的欧美,在欧洲乡村旅游占所有旅游活动的10%―25%,它特指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以特有的乡村人居环境、乡村民俗(民族)文化、乡村田园风光、农业生产及其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活动,即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我国台湾省乡村旅游(台湾称休闲农业)发展较快,并具备了相当规模和发展潜力,是指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和环境资源,结合农林牧渔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提供民间休闲,增进对农业和农村体验的农业经营。
在我国,乡村旅游通常被称为“休闲农业”、“农业旅游”等等,尽管内容上可能会有些细微差别,但总的内涵基本上还是一致的,即凡是以包括农、林、牧、副、渔等广泛的农业资源在内的农业生产和农村为载体,为游客提供特色服务的观光、游览、休闲、度假、科普、考察等形式的旅游,都可以纳入乡村旅游的范畴。
1.2 上海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
目前上海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主要有3种类型:
体验观光型:主要以不为都市人所熟悉的农业生产过程为卖点,在城市近郊或风景区附近开辟特色果园、菜园、茶园、花圃等,让游客可以入内进行采摘、观赏等体验活动,体验和享受田园风光,满足其对田园生态环境怀念的需要。
都市科技型:“都市里的村庄”,以高科技和现代农业技术为重要特征,在城内小区和郊区建立小型的农、林、牧生产基地,既可以为城市提供部分时鲜农产品,又可以取得一部分观光收入,兼顾了农业生产与科普教育功能。
休闲度假型:突出休闲、度假功能,在生态环境良好的乡村建立完备的生活设施,并利用不同的农业资源,如森林、牧场、果园等,吸引游客前去度假,展开农业体验、自然生态领略、垂钓、野味品尝、住宿、度假、游乐等各种观光、休闲度假旅游活动,满足城市居民放松紧张心理压力的需求。
1.3 上海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上海乡村旅游伴随全市旅游业发展而有较快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南汇、宝山区率先举办上海“桃花节”、“柑桔节”,崇明县东平森林公园正式对游人开放。1994年,上海第一个农家乐项目――崇明前卫村农家乐正式对外经营。1995年起,浦东新区孙桥现代农业园区正式对外开放接待游客。1997年后,农工商集团的中荷玫瑰园、市农林局所属康南花卉园艺场、松青生态园、交大新桥农科花卉园艺场和南汇宾海桃园等陆续对外接待游客。2000年以来,又有一大批新的乡村旅游项目陆续建成并对外开放,例如松江蕃茄农庄、赢东村农家乐、上海鲜花港、金山区农民画村等等。目前上海具有一定接待能力的乡村旅游资源。
1.4 乡村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
上海乡村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如图1,在中心城区南北两侧远郊呈集中分布,北边景点(区)主要集中在崇明县,南边景点(区)主要分布于南汇、奉贤、金山和松江四区,而中心城区周边近郊分布较少。笔者将这些乡村旅游景点按旅游功能的不同分为三大旅游圈:①北部以崇明岛为中心的农业生态旅游圈,以农家乐和包括东平国家森林公园在内的农业主题公园为主体,以高科技农业园区、涉农旅游和乡村文化旅游为补充;②东南片以南汇为中心形成滨海观光农业旅游圈,以滨海观光农业旅游为主体,以农业园区、涉农旅游和农业旅游节为补充;③西南片以松江金山为中心形成农林休闲度假旅游圈,以农林类休闲度假旅游为主,以特色农业园区,农业文体旅游为补充。这些旅游景点在空间的集中分布特征使整个乡村旅游资源提高了价值,为旅游资源景区规划和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 上海乡村旅游资源定量评价
旅游资源是开展旅游活动、发展旅游业的物质基础。旅游资源评价通常是制定发展战略的前提和旅游区建设的前奏。评价目的在于确定旅游资源质量的高低、开发潜力大小,为制定合理的旅游发展战略和资源开发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对旅游资源定量评价,指标权重的准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综合评价的准确性和科学性。随着研究的深入,指标权重值的确定方法也由最初的依据研究者的实践经验和主观判断来确定权重,逐步发展为用德尔菲法(Delphi,也称专家咨询法)确定权重。但应用此法,权重分配的难度和工作量(反复次数)随指标数量的增多而增大,甚至难以获得满意的结果。近年来,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权重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并在很多方面得到应用。但随着判断矩阵的增大,出现前后矛盾,判断差错率很高,难以满足一致性的要求。为了解决上述矛盾,本文采用德尔菲法(Delphi)和层次分析法(AHP)相结合的办法,来确定指标的权重,从而获得更加客观科学的评价结果。
本文在采用德尔菲法(Delphi)和层次分析法(AHP)相结合的基础上,并参考了其他评价方法和旅游资源评价的国家标准,建立 了针对上海乡村旅游资源特点的评价体系,并选择了5个较为典型的上海乡村旅游景点(区)进行实证评价研究。
2.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指标选取依据实用性、综合性、代表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等原则,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除对资源本身条件进行评价以外,把开发条件和旅游条件也作为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评价的重要内容,在二、三级指标的选取上筛选出与乡村旅游资源相关度最高的作为评价因子,从而建立了新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共分为4个层次:最高层为总目标层;其下的一层为综合评价层,包括资源条件、开发条件和旅游条件;第三层是项目评价层,由第二层的各个指标下选择若干因子组成;第四层是因子评价层,同样是在上一层指标下选择若干因子组成,最后得到评价模型树(图2)。
2.2 权重的计算
评价因子的权重计算是层次分析法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着评价体系能否准确反映资源状况。本评价体系的权重计算是通过向有关专家学者咨询、打分,构造判断矩阵,并将结果整理后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得到上海市乡村旅游资源评价的各层权重值。然后根据权重排序,以100分按权重赋予各因子分值,得出乡村旅游资源定量评价参数表。
2.3 权重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综合评价层中,资源条件所占分值最高,为46分。这说明在乡村旅游的开发中,资源价值是应该考虑的最重要因素,乡村旅游的开发利用主要是以资源为基础的,旅游资源的吸引力以及开发价值决定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其次,是旅游条件(31分)和开发条件(23分),它们是旅游开发的限制因素,对景点的开发影响较大,也决定着资源开发的重要程度。
在项目评价层8个因素中,游憩特征排在第一位(22分),这说明乡村旅游给来自城市的居民带来最大的享受就是其观赏性和愉悦感,它是一个地区产生旅游吸引力的主要因素。
在进行旅游资源开发时,应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尤其应注意对资源的游憩价值加以严格保护,防止人为的破坏。其次是文化价值(14分)、区域条件(14分)和基础设施(13分)。一个景点如果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科学文化普及作用,那么其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将大大增加。乡村旅游还需要强大的区域背景作为支撑,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市民出游的拉动力就越大。另外,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如交通通讯、医疗卫生、环境质量等,是开发旅游的前提条件,现在我国正大力建设新农村,大量的政府投资完善农村基础设施,这对发展乡村旅游是一个难得的契机。其他,景点规模(10分)、政策因素(9分)、管理水平(8分)和接待条件(10分)等要素对乡村旅游的发展也是十分重要的。
2.4 评价方法
为了降低打分环节的主观性,使评价结果具有更高的科学性,依据下列原则:(1)凡已有国家标准的或国际标准的指标,尽量采用规定的标准值;(2)参考国外具有良好特色的乡村旅游景点的现状值作为标准值;(3)参考背景值或本底值标准,即以评价区域的背景值,或旅游开发前的本底值为标准;(4)问卷调查分析;(5)专家打分。
根据以上评价方法所获得第一手资料数据,经过整理分析以后做归一化处理,使每个指标获得一个原始数据值,然后依据原始数据值由专家和研究人员依据各指标权重做出评价打分。
2.5 实证研究
依据上述因子参数值,本文从三大乡村旅游主题旅游圈中选取了5个代表性的景点(区)进行分项打分,得出相应要素的分值和总分值。综合评价最终结果,将得分为100―80分的归为一级旅游景点(区),79―65分的为二级景点(区),而得分在64分以下的为三级景点(区),查看打分结果。
从打分结果来看,5个景点(区)在政策因素这一项得分都很高,这得益于国家近年来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在政策上给予很大的优惠和鼓励发展。另外,上海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长三角城市群的龙头,总体的区域区位条件优越,客源充足,所以在区域条件这一项目总体得分也较高。
因此,孙桥现代农业园区(83分)和上海桃花节(81分)是一级乡村旅游景点(区),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景点(区)规模大,知名度高,完整度、管理水平、基础设施和接待条件好,能够给游客带来较大的愉悦感。上海桃花节由于每年只举办20天左右,所以在适游期这一项得分较低。金山农民画村(74分)和东平森林公园(65分)为二级景点(区),在区域条件、整体规模、知名度、完整度、管理水平、基础设施和接待条件方面均低于孙桥农业园和上海桃花节。前卫村农家乐(61分)为三级景点(区)由于其地处崇明岛的乡村,所以区域区位条件、基础设施、接待条件和管理水平得分均较低,但是随着未来崇明与市区整体交通联动网络的构建完成,这些方面将会有很大的改观。另外,为了促进农家乐旅游的规范,上海在国内出台了首个地方性旅游标准,对其未来在接待、管理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改进将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所以,未来农家乐将会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上海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应注意:①合理规划,确定重点开发区域,避免土地流失、重复性建设和恶性竞争;②突出景点特色,加强景区间的联合;③加强农村环境保护与整治以及基础设施改造;④做好从业人员和农民的教育培训工作,争取就地转移剩余农村劳动力;⑤多渠道融资,加强管理,完善营销策略;⑥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寻求可持续发展。
3 结语
【关键词】全域旅游;三亚;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
自国家旅游局长李金早于2016年1月29日在海口召开的“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提出“全域旅游”的概念和设想后,海南省根据本省的省情,提出了创建“全域旅游示范省”[1],三亚市也根据市情提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2],并在市政府第73次常务会议上审议通过《三亚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16—2020)》和《三亚市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方案》。笔者以为,三亚市在发展“全域旅游”背景下,深入挖掘本地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打造文化旅游品牌,是发展全域旅游的重要一环。
一、“全域旅游”的三个纬度与提高质量的关键点
李金早所提出的“全域旅游”的内涵之关键点,综合起来讲不外包含着如下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其实就是发展“全域旅游”的三个纬度。一是空间纬度,即体现在空间的扩大和众多产业的融合上。具体地说,即“把一个区域之整体作为功能完整的旅游目的地来建设,实现景点内外一体化,做到人人是旅游形象,处处是旅游环境,从而实现从景点旅游模式向全域旅游模式转变”,“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融合发展方式转变,加大旅游与农业、林业、工业、商贸、金融、文化、体育、医药等产业的融合力度,形成综合新产能”[3]。二是管理纬度,即要求在管理模式上体现为全区域的一体化。具体地说,要“从单一景点景区建设管理到综合目的地统筹发展转变,破除景点景区外的体制壁垒和管理围墙,实现多规合一,实行公共服务一体化,旅游监管全覆盖,实现产品营销与目的地推广的有效结合”,“从导游必须由旅行社委派的封闭式管理体制向导游自由有序流动的开放式管理转变,实现导游执业的自由化和法制化”,“从旅游企业单打独享到社会共建共享转变,充分调动各方发展旅游的积极性,以旅游为导向整合资源,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推动建立旅游发展共建共享机制”[3]。三是质量纬度,主要体现在旅游质量的提升上,所追求的除了旅游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和“新财富革命”的价值之外[3],还要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品质和旅游者的文化体验、文化享受程度。而要实现旅游产品的文化品质和旅游者的文化体验、文化享受程度的提升,就必须科学地开发利用本地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精心打造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加大民俗旅游的发展。其实,在发展“全域旅游”的三个纬度中,优化质量纬度,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品质,提高旅游者的文化体验和文化享受程度,是旅游业能够长期吸引游客的关键所在。第一,这是因为没有文化的旅游是缺乏活力和魅力的。发展旅游业最为关键的,非但要着力开发利用有特色的旅游资源,而且要尽可能地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三亚的特色旅游资源,除了无与伦比的热带滨海自然资源之外,就数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了。要把三亚打造成为国际滨海旅游胜地,促进其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科学地开发利用其独特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并把它打造成为世界上的名牌旅游产品。充分开发利用本土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这既是发展海南全域旅游的必然要求,又是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关键所在。第二,从20世纪后期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在旅游方面的需求也急剧增长,使得中国旅游业的内容、结构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主要体现在旅游逐渐从传统的观光、度假型旅游,过渡到包括文化旅游、民族民俗旅游在内的特色旅游的转变。因为在社会生产日趋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背景下,人们不但有紧张繁忙的工作生活压力,还要面对“城市雾霾”等环境恶化和事业上得失的压力。在文化旅游、民族民俗旅游中,游客既能领略到绚丽多姿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又能在朴素淳美的民俗的感受中减轻心灵上的压力,获得放松洒脱、回归自然的美好感受。在这一前提下,游客在旅游活动中的角色发生了转变,即从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产品开发的旅游者。民族民俗文化本身具有显著的活态性,它使旅游者能够在旅游的过程中,与旅游地民俗的主创者共同参与劳动和交流娱乐,在和谐融洽的互动中实现其原本旅游的目的。为什么云南旅游业搞得那么成功,云南丽江成为著名的旅游目的地?这是因为云南的旅游业成功地打造了云南的民族文化旅游品牌。为什么人们喜欢“田园牧歌”式的旅游?因为这种旅游模式既集旅游、娱乐、康体为一体,又有文化。第三,从文化功能方面讲,发展民俗旅游既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又能促进民族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从社会功能方面讲,开发利用民族旅游资源发展民俗旅游,既能促进和谐社会和精神文明建设,又能增强民族凝聚力;从经济功能讲,开发利用民族旅游资源发展民俗旅游,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产业优化升级;从环境功能方面讲,由于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本质要求,必须力求体现原汁原味,所以开发利用民族旅游资源并不破坏原有的民俗文化环境,而是使生态环境自然而然得到保护。正基于以上的认识,笔者认为三亚市发展“全域旅游”,必须结合秀美的滨海自然风光,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三亚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人民的共同家园。它那热带海洋海岸自然旅游资源不仅是独一无二,它那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也是极其独特的。因此在发展全域旅游的背景下,既要合理地开发其独特的自然旅游资源,又要科学地开发其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使其民族文化之独特魅力尽情地展露出来,以长久地吸引国内外游客,促使三亚的旅游业赢得长足的发展。倘若仅开发利用其独特的自然旅游资源,而未能科学地开发利用其独特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三亚的旅游业势必会失去其应有的魅力。至目前为止,三亚市隐藏于民间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包括物质形态、活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文化资源。其中被列入国家“非遗”名录的有:黎族打柴舞、崖州民歌;被列入省级“非遗名录”的有:疍家渔歌、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黎族原始制陶技艺、黎族民间故事、海螺姑娘、苗族盘皇舞、回族婚礼;列入市级“非遗”名录的有:黎族钻木取火技艺等。三亚地区的民族传统文化,是生活在这里的世居民族,包括黎、苗、回、汉人民在内的广大民众经过千百年的劳动创造和积淀而成的,它既蕴含着这些世居民族人民的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感受,又凸显该地区历史脉络和民族特色,反映该地区的社会风貌。对此,只要旅游者亲身去体验和体味,就会感知其所蕴涵的文化特质。诸如黎族、苗族文化的物质形态文化,既极具质感,又具有实用性与观赏性;其活动形态、精神形态文化既具有本真、古朴的特点,而又神奇,令人神往;其精神文化既体现出“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又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黎、苗族文化的这些特点,显示出很高的审美价值,因此是极其珍贵的旅游资源,在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发展“全域旅游”的背景下,应当科学地加以开发利用。
二、三亚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主要问题
从总体上观,至目前为止,三亚境内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基本上是属于简单化的开发,与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的民族风情景区槟榔谷一对比,就显得相形见绌了。三亚市简单化地开发利用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所开发利用的文化旅游资源极为单薄,而且只局促于三亚槟榔河乡村旅游景区。所开发利用的民族文化资源主要有物质文化资源和活动文化资源。如属于前者的有黎陶、黎锦、服饰、独木器、酒、铜鼓、铜锣和船型屋等;属于后者的有黎族情歌对唱,黎族歌舞表演,苗族竞技表演,一年一度的黎族苗族“三月三”节庆活动等。正因为文化资源开发不足,所开发利用过于单薄、活动规模小,以致不能支撑起某一方面的文化主题,不能成为主打旅游产品对外推介。至今尚未开发利用、仍然像璞玉一样埋藏在民间的,还有诸多的文化遗址,黎族、苗族特色自然村寨,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极其丰富的民间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俗等。正由于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不能很好地开发利用,使得三亚的旅游缺乏文化魅力。二是文化资源转化模式属于简单地开发利用。主要表现在对三亚黎、苗、回、汉民族文化资源进行直接而简单的开发利用,不能充分地挖掘当地民族文化所蕴含的独特的思想内涵和民族性,以致不能充分地展现出当地民族文化的艺术魅力。三是开发利用缺乏创意。如今文化资源的创意产业化,是一种满足于人们精神享受的新模式。目前三亚槟榔河乡村旅游景区,在黎、苗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上仍缺乏创意,以致旅游产品不能产生应有的附加值。三亚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之所以存在这些问题,主要原因除了在规划上缺乏整体性、系统性之外,还因为投入不足。三亚市于2008年进行规划,2014年由三亚槟榔河旅业有限公司承包建设槟榔河5A级国际乡村文化旅游区,正由于投入不足,以致许多规划至今未能按期落地,导致经营惨淡,未能达到预期的效益。
三、三亚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策略
(一)通过全面深入的文化资源普查,“摸清家底”,并就如何开发利用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建立在文化价值的认知基础之上。因此,必须通过全面深入扎实的文化资源普查,“摸清家底”,充分了解三亚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类型类别以及开发利用的总体情况,了解和掌握区、村各民族所有的民俗旅游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实事求是对其综合效益进行科学的评价和合理的规划,并根据市场需求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加工或再创造,科学合理地设计旅游产品,有计划推进景区建设。在充分考虑市场需求的同时,也要注意哪些资源可以充分开发利用,哪些不可以。民俗旅游资源的价值、特性各不相同,除了旅游价值外,还有更重要的科研、历史和生态等多种价值。对这类资源就不能仅仅随着客源市场需求而任意开发,必须在合理的环境容量控制下进行有限度的产品化转化和开发。
(二)在加大对黎、苗族乡村旅游开发建设的基础上,注意突出其特色
我们经过调查,了解到三亚市槟榔村的确是一处美丽的黎族村寨,全村共有四个村委会、十五个村小组,均分布在槟榔河两岸,并掩映在翠绿、婀娜多姿的椰林中。这里非但有山有水,又有温泉,是一处具有典型热带风光的村寨。把它建设成5A级乡村文化旅游景区,融观光、度假、康体和民族文化体验于一体的旅游景区,不会亚于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的槟榔谷景区。除此之外,中廖村、文明村、郎曲村等许多坐落在山窝中的黎族乡村,非但拥有优美的自然环境,还隐藏着诸多原生态的民族传统文化,如果对它们进行合理规划并精心地打造,也会成为优美的乡村文化景点。在发展三亚市“全域旅游”中,有必要进行规划和开发建设。在扩大黎族苗族乡村旅游中,务必注意突出本地的民族特色,不要像某些民族旅游景点,在打造黎族文化旅游产品时,均把黎族的五个方言区的都搬来,忽略了本地的特色,以致所打造的黎族文化旅游产品与其他地区的大致雷同,体现不出本地的特色,没有特色的旅游产品是没有任何魅力的。
(三)加强黎、苗、回民族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
文化资源具有显著的潜在性特点,只有进行深度开发,才能使它所具有的独特的精神实质和无穷的魅力充分地展露出来。三亚当地的黎、苗、回、汉民族文化中诸多原生态文化形态,诸如歌舞、民俗活动、神话传说故事等,都是最能体现这些民族独特的民族精神实质和生活风貌的文化形态,通过精心打造,转化为系列的精彩文化产品,就能充分地展露出这些民族文化产品独特的艺术魅力,就可产生出高附加值,增加市场竞争力。此外,在深度开发利用民族文化资源的同时,必须树立精品意识,选择那些具有独特魅力的民族文化进行精心包装,打造成为系列文化品牌,并重点推介,以吸引游客。一个地区的旅游点能否长期吸引客源,关键要看是否有文化品牌。文化品牌具有很强的影响力,能够成功地打造好三亚民族文化的精品、品牌,就会产生相应的品牌效应,就会使得三亚的旅游业饮誉海内外,长盛不衰。
(四)开发利用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务必坚持真实性原则
1964年的《威尼斯》明确提出:“将文化遗产真实地、完整地传下去是我们的责任。”世界遗产委员会也十分明确地规定真实性是检验世界文化遗产的一条重要原则。在以往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曾经出现过随意制作民族的物质文化,随意发挥、解说民族原生态文化的内涵,其结果就是歪曲了民族文化的本来面目。如黎族的船形屋,清人张庆长《黎岐见闻》记道:黎人“居室形似覆舟,编茅为之”。王学萍主编的《中国黎族》也解说道:“黎族传统的住宅,外形像篷船,内部像船舱,顾名思义称它为‘船形屋’。”然而,有的导游或景区却把船形屋的由来解说为:由于黎族的祖先乘船渡海到海南岛来,为了纪念祖先,就把居室建成船形屋。这真可谓是牵强附会。关于黎族船形屋的起源,有一个相关的名为《丹雅公主》的传说故事,但有的书籍却把它写错为“雅丹公主”,结果是以讹传讹。又如黎族服饰,特别是筒裙,其基调本来是黑兰色的,但有许多景区制作的许多黎族姑娘的服饰是红色、蓝色的,基调全变了。如此等等,都违背了黎族文化的真实性。为此,在开发利用民族文化资源中,必须坚持真实性原则,开展深入的科学研究,以确保民族文化资源的真实性、科学性。坚持真实性原则,有助于提高对民俗旅游反对民俗识,有效地防止“伪民俗”出现。
(五)要强化整体性原则,在挖掘开发利用中对民族文化资源加以保护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海南黎族苗族传统文化日渐消失,三亚境内的黎、苗、回民族文化亦然。因而,在挖掘开发利用中务必精心加以保护。保护一个民族文化,就是保护该民族的文明成果,保护该民族前进、创新的力量源泉。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必须坚持整体性原则,不能仅仅停留在保护一个个“文化碎片”,割裂其生态环境,让其搬家至某个“文化孤岛”之上。整体性原则要求我们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要以全方位、多层次和非简化的方式来反映并保存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必须尊重其内在的丰富性和生命特点,既要保护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自身和其有形的外观,更要注意它们所依赖的结构性环境;除了重视民俗旅游资源本身之外,又要关注各种民俗事象存在的方式和存在的过程[7]。
[参考文献]
[1]刘赐贵.政府工作报告[N].海南日报,2017-02-26.
[2]张雪锋,桂三妹.让三亚全域每个角落都可以找到旅游的兴奋点[N].三亚日报,2016-08-15.
[3]黄丹.海南该如何打造“全域旅游”国家旅游局局长支招[EB/OL].南海网,2016-01-29.
文章以凉山州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为例,分析乡村旅游产业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凉山的乡村旅游产业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实现新村新寨建设与乡村旅游产业良性互动的对策建议,促进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产业;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可持续发展
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成果卓著并独具特色,抓住机遇、发展乡村旅游是巩固新农村建设成果和民族文化产业化良性互动的契合点,推进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本文将以凉山彝族自治州(凉山州)新农村建设中发展乡村旅游为例进行探讨。
一、乡村旅游产业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必要性分析
1.新农村建设需要新的经济增长点。凉山新村新寨建设已经取得良好的阶段性成果,但巩固和发展这一成果任重道远,必须有新的、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点,发展生产才能真正实现凉山民族地区,特别是彝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而持久,才能真正实现凉山的跨越式发展。
2.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可带来新农村建设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点。发掘凉山各族饮食文化、民居文化、宗教文化、服饰文化、生态文化、交通文化、医药文化、体育、文学、艺术等方面内涵,渗透贯穿,总结成就,弘扬优秀传统,寻找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更佳途径,以利又好又快地实现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将其融入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养殖种植、工艺制作、文体表演之中,使新村新寨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处处生机,农产品和工艺品样样特色,获得较好较大的市场份额而成为具有地域特色又经久不衰的经济增长点。
3.新农村建设中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是实现凉山跨越发展的重要途径。凉山民族文化独具特色,内涵丰富,多姿多彩,是彝区的宝贵资源,有极大的开发潜力。发掘并扬弃继承民族文化,打造新的产业,形成新的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点,是克服地理不利因素,实现凉山跨越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4.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可促进民族团结和和谐社会构建。凉山既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又是多民族杂居区,彝汉藏等各族团结友好历史悠久,各族经济文化交流是共同发展的动力。在新农村建设中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弘扬民族文化正能量,继承发扬各族互帮互学传统,发展经济和文化产业,以求更好适应现代市场需求。
5.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可推动乡村新风新貌的变革。旅游活动是旅游从业者和旅游者之间的互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在向游客展示民族风情的时候,外来的游客会带来一些新思想、新观念,这对于摒弃一些陈规陋俗,树立良好新风尚将有一定的作用。
(二)可行性分析
1.世界乡村旅游、国内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各级政府的富民惠民政策、凉山经济的快速发展等都为凉山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使凉山旅游从无到有,旅游业正逐渐成为凉山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这也为凉山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
2.昔日多种因素制约着凉山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大小凉山乡村旅游资源,难以有效地转化为产业优势。而今已建成上千个“环境优美、特色鲜明、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新村新寨,交通、通讯、卫生、安全等设施得到大幅度改善,增强了的旅游可进入性。
3.凉山各族新村村容村貌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建民居自成风格,现代化家具一应俱全,“1+N”活动中心为游客提供了安全、卫生的旅游活动环境,具备了为游客提供食、宿、游、购、娱的服务条件。
4.新村新寨建设既是一场村容村貌的变革,更是一场民族地区人口素质提高的伟大民生工程。“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和“彝家新寨建设”使民族地区乡村人口素质大幅度提高。健康文明的新风尚取代了的传承数千年的陈规陋俗;商品观念渐入人心;各族村民也在发展新产业中逐渐获得了旅游接待技能。
二、凉山的乡村旅游产业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乡村旅游发展观应强调中国特色
受国内外“主要以城市游客为目标市场”、“从业者界定为农户”,“乡村旅游企业规模要小”、“乡村旅游产生于工业革命之后”等外延缩小化、内涵简单化的片面观点影响,束缚了凉山乡村旅游的发展思路,导致乡村旅游产品的单一性和同质化现象明显。
(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区域间不均衡现象明显
凉山存在的普遍二元经济现象在凉山旅游经济中发展比较突出。凉山州2012年旅游总收入94.26亿元,其中:西昌市旅游收入达71.87亿元,占全州旅游总收入的76.25%;其余16个县虽然也赋存着丰富的高品位旅游资源,但旅游收入的总和是22.39亿元,只相当于西昌市的31.15%。达到1亿元及其以上的有普格、盐源、冕宁、德昌、雷波、会理共6个县;而收入低于1亿元的有10个县,其中火把节故乡布拖县只有0.15亿元,毕摩文化之乡美姑县只有0.31亿元。
(三)乡村旅游发展层次低
新农村建设虽然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但至今覆盖全州各县市的旅游市场和产业链远未形成。乡村旅游产品多数以第一个层次的游览娱乐为主,田园风光、瓜果采集等休闲娱乐项目居多,与之相应的第二个层次各项服务中,仅农家乐形式的旅游饭店业开发较好;旅游交通运输业主要集中在灵山寺、邛海等地,包括著名的彝海乡,铁厂乡等都缺乏固定的运输服务;旅游购物主要以乡村林果为主,很多特产尚未得到开发;旅行社业务很少涉足乡村旅游产业。第二层次中对旅游业直接提供物质、文化、信息、人力、智力、管理等服务和支撑的行业群远未介入现代乡村旅游产业化发展实践中,导致凉山乡村旅游开发深度不够,复合型旅游产品较少。
(四)乡村旅游管理和服务人才短缺
人才是发展一切新兴产业的首要因素。在当前国际国内乡村旅游产业向集约化、市场化、制度化、信息化方向发展的总趋势下,乡村旅游在产业模式、管理体制、资金来源和从业人员结构等方面都有着新的人才需求。凉山乡村旅游的多数经营主角是农民,未接受过正规的、专门的培训,不懂现代经营方式、规则的比例较高,难以适应当前国际国内乡村旅游发展新形势的需要。
三、实现新村新寨建设与乡村旅游产业良性互动的对策建议
(一)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促发展
依据“乡村旅游资源”应界定为“乡村地域内的一切旅游资源”的观点,按照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表》对凉山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分门别类的调研,获得的结果是:凉山拥有《旅游资源分类表》中所列的全部8大主类旅游资源,31个亚类中的30类,155个基本类型中的143类。旅游资源丰富并且地域覆盖广泛、品位高、各类乡村旅游资源配套组合良好,具有整体性,市场潜力巨大,应抓住机遇发展乡村旅游。
(二)立足于实际,摸清家底,审视资源状况和资源结构,促进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
凉山部分县由于受地理区位和条件的限制,大规模发展工业的可能性并不大。但发展旅游业,尤其是大力发展农村的乡村旅游,不仅能扩大就业,促进地方经济增长,还能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各个乡村,要依据各自旅游资源的品质,认真分析开发的前景,了解客源市场,针对不同的资源采取不同的开发模式和方法、过程,有特色的组织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将乡村旅游资源作为文化进行产业开发,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三)通过市场化手段促进凉山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地区分布相对均衡
第一,做好规划,按照规划继续进一步加大各个县市的旅游基础设施配套、进行环境治理、造林绿化、宣传促销等工作。第二,继续大密度的组织和举办一些乡村文化节、文化旅游节,扩大乡旅游资源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使各县市的乡村旅游真正融入到凉山旅游这个大舞台当中。第三,按照项目推广模式向社会推介,项目建成后,可带动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服务业收入增加。逐步实现区域间的开发逐渐平衡,从而带动凉山的和谐发展。
(四)着力于凉山乡村旅游经营模式的改善与创新
目前凉山乡村旅游已经发展出传统农家乐型、休闲农庄型、景区依托型、民族风情依托型、品牌餐饮、旅游城镇建设型、特色产业观光购物园、现代农村展示型、红色旅游结合型、候鸟型租房时养老休闲、汽车自驾游野营地型、自然山水特色酒店型等模式,但这些经营模式中的服务类型多集中于观光游览型和体验型,也有少量的养老休闲型。民族文化、气候景观得到较好利用,而更多的地文景观、水体景观、森林草原等生态景观利用程度不够,一日游游客的数量远高于过夜游客的数量,因此,尚需大力发展森林之家、草原之家、汽车营地、租赁农园等休闲体验模式。
(五)组织力量,创建科考型、修学型乡村旅游产品
充分利用凉山地质地貌、水体、生态等自然景观所赋含的科技文化知识及其附着于其上的人文内涵,设计打造科考型和修学教育型乡村旅游产品,创建教育型乡村旅游模式、农村留学旅游模式等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开展深度旅游。
(六)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
宣传不仅停留在重点县市以及已经打造成重点景区的“大家闺秀”点,要创造性的更多宣传那些人们还未深刻认识的“小家碧玉”。如美姑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也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在宣传中,以民族风情为特色,着力于独特品牌的宣传、旅游项目的形象策划和营销,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解美姑,喜爱美姑,从而产生到美姑旅游的激情,创造旅游经济效益。
(七)突出乡村旅游产品的综合性和异质性
充分利用凉山各类乡村旅游资源配套组合良好,具有整体性,各地乡村又有地域特色这一特征,设计打造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乡村旅游产品。既强调“一村一品”“一沟一色”,也注重多种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
(八)加强凉山乡村旅游的人才培养
组织人力对凉山乡村旅游的人才状况进行分类调研,根据实际情况,按不同层次用不同形式进行培训、提高。其重点一是帮助他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拓宽思路,因地制宜的创造乡村旅游产品;二是培养旅游从业者的现代服务理念、增强服务意识,以热情和诚恳吸引游客;三是乡村旅游服务技能的提高,引导更多受过现代职业教育的新型农民参与乡村旅游创业活动,帮助他们熟悉各个乡村的地理位置、地质地貌、特色景观,气候气象、风土民情各方面知识。在培养方式上采用“请进来”,即请旅游主管人员、职业院校的专家学者、外地成功企业家等帮助培训,可采用“走出去”,即分期分批的组织乡村旅游从业者到外地进行参观、考察、学习、取经。
(九)大力发展凉山乡村的生态旅游,合力推进凉山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开发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原始族自然资源进行最大化的保护。尤其是生态环境效益方面,要按照合理利用旅游资源的原则和符合自然环境承载能力的要求,以开发促进环境保护,以环境保护提高开发的综合效益,从而形成保护―开发―保护的良性循环,创造出和谐的生态环境效益、生态经济效益。同时,将凉山的生态文明建设积极融入中央“五位一体”的战略目标。
(十)继续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进一步提高大凉山彝区的旅游可进入性
参考文献:
[1]陆铭宁.彝家新寨建设与民族文化产业化途径探讨[J].人民论坛,2012.11
[2]陆铭宁.彝汉餐饮技艺互补促进凉山新农村旅游经济发展[J].北京农业,2011.6
基金项目:
本文系四川省科技厅2014年度科技计划课题《彝家新寨建设与乡村旅游产业化研究》(2014ZR0039)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关键词:江景区;旅游资源;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 F5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1-0154-03
近年来,乡村旅游或者是乡村生态旅游业呈现高速发展的趋势,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人们周末游的重要场所之一。人们利用周末时间,去乡村体验不同的风土人情、不一样的山山水水,从而带动了当地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区域经济的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快了对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力度,很多的名胜古迹、山川河流、古村落村貌都得到了较好的开发和利用,为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对于水域这一块,目前开发较好的景点还为数不多,尤其是在乡村就更少。
1 研究理论及方法
1.1 旅游资源的概念 2002年,保继刚在《旅游地理学》一书中认为: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2]。肖星在《旅游资源与开发》一书中认为:旅游资源具有对旅游者的吸引向性、区域性、多样性和综合性、永续性和不可再生性[3]。还有杨振之学者认为旅游资源包括旅游地资源、客源市场、旅游服务以及旅游设施[4]。还有一些学者认为旅游资源是所有对旅游者构成吸引力的自然和社会现象和事物;也有学者认为只要有足够的力量吸引游客前来并获得经济效益的各种要素的集合体[5]。
1.2 旅游Y源的分类方法 旅游资源分类是旅游资源评价的前期主要工作,只有在分类准确科学且适用的基础上,才能作出更加合理的评价,从而有利于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然而关于旅游资源分类,旅游理论研究的初期工作已经开始,伴随着旅游开发开发与实践方面的研究,不同的学者和专家因各自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而我们在研究旅游资源时,选择一种合适的分类方法是一项必要工作。
1.3 旅游资源的评价方法 对相关旅游资源进行分类,是为了的对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分类后就是要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合理实际的评价,这是分类的价值所在。旅游资源的评价是为了在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提供理论依据来支撑,避免克服在旅游资源规划建设时的盲目性,是为了增强资源开发利用科学性,评价的科学性与实践性直接影响着区域旅游开发程度和远景的发展,是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环节。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自然地理条件
2.1.1 地理位置 江景区位于六盘水市境内,距离六枝特区行政中心40km,六盘水市中心90km,301省道、水黄高速、六六高速、六镇高速、六毕高速,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景区的通达性和可入性。同时,景区的道路在不断扩建,改善了景区的交通位置,进而凸显景区的区位优势。景区源于司马迁史记“夜郎者,临江,江广百余步,足以行船。”江风景区包括:江景区、回龙溪景区和溪耳景区,面积约259km2,总共112个景区。1995年,被评为贵州省风景名胜区,该区域平均海拔在600~2172m,这里有丰富的自然风光,民族民风淳朴,人文历史文化悠久,是考古、观光、度假的理想圣地。
2.1.2 自然优势 研究区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在14.5℃,年均日照时间在1252h左右,降水量在1476mm左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矿物储备丰富,已经探明的煤炭量达33亿t,理论储量为180亿t左右,且水资源丰富,地表水量达51亿m3。
2.2 社会经济状况 2016年,全区着力做好精准扶贫攻坚战、生态文明持久战和转型升级突围战,经济形势稳重有进、稳中向好。2016年预计生产总值165.3亿元,同比增长13%。然而在固定资产投资已经完成195.98亿元,同比增长21.6%;社会消费品零售完成40.9亿元,同比增长13.1%;人均GDP完成33166元。2017年,生产总值预计完成182.8亿元,同比增长13%,一、二、三产业同比增长7%、12.4%和16%。
3 江旅游资源基本情况
就目前来说,我国相关学者在对旅游资源调查研究时,无论是专项旅游资源调查,还是区域性旅游资源调查,主要依据是国家标准GB/T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本次六枝特区将旅游资源调查的主要依据任然是按照这个标准进行(表1、表2)。
根据《旅游资源普查规范》的相关规定,江旅游景区的旅游资源,按照旅游资源属性分为地文景观、生物景观、古迹和建筑、民族风情、水域风光、购物健身6大类、24种基本类型,种类多样,分布集中,兼具独特的观赏价值、科普价值和民俗文化价值,整体资源环境质量十分优越。江景区的旅游资源极具特色,比如:浓郁的民族风情、神秘的夜郎文化以及优美的水域风光。
4 江景区旅游资源评价
4.1 资源总量丰富,开发潜力巨大 按照旅游资源属性分为地文景观、生物景观、古迹和建筑、民族风情、水域风光、购物健身6大类、24种基本类型,种类多样,分布集中,兼具独特的观赏价值、科普价值和民俗文化价值,整体资源环境质量十分优越。目前,江景区已经开发的单体旅游项目有54项,在2016年,整个景区实现旅游收入90余万元,接待游客6000多人。还有在2017年的春节,整个景区到处充满节日的氛围,听山歌、品美食、看美景,为游客带来更多的欣赏点。
4.2 资源特色鲜明 六枝特区是贵州省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先导区,贵州省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处于毕节和六盘水资源富集区和结合部,从而看出本地区的资源类型丰富多样。在整个江景区,所呈现的54个单体旅游项目中,红色旅游资源占30个,占比例为55.56%。虽然江景区给游客的直观感觉可能是生态旅游、观光旅游、乡村旅游这一类型,但是整个景区的主色调是红色旅游。相关的红色旅游景点,比如有:古国、夜郎古国、梭戛长角苗风情、水落洞歪梳苗风情、寨、祭王寨、大补王寨、小补王寨、阿女寨、木城村;子王坟、摩岩石刻、古驿道、石驿站、古城墙、郎岱古镇、茅口古镇。
4.3 丰富江红色旅游资源的内涵 在开发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同时,应大力倡导和逐步改善革命圣地、陈列馆和纪念展览馆的内涵,将单一、传统的图片展示和橱窗式的文物陈列变为富有人性化、生动有趣的多媒体展示、活场景展示。景点场景的设计应利用声、光等现代多媒体技术拓展展示的信息,尽量再现当年的实际情境,适当考虑旅游者参与性的内容。提高展馆的趣味性,贴近旅游者的生活,激发旅游者的动手动脑热情,吸引旅游者参与,使旅游者更乐于接受红色旅游的革命精神和文化精髓,形成独具一格的江红色旅游品牌。
4.4 突出生态资源,促进区域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化发展 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发展道路、可持续化发展道路以及原生态发展道路,是江景区旅游发展战略自始至终需要遵循的原则和开发理念。柯江景区旅游发展的特色颇多,既有自然特色,又有人文特色(包括红色旅游、古遗址、古建筑等),但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人们欣赏水平逐渐提高的背景下,必须坚定信念,集中打造鲜明的大特色。对于江旅游来说,生态旅游是柯江旅游的最大特色和景区开发的主要目的。
5 结论
本研究对江景区旅游资源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与评价,江景区单体旅游资源共有54个,其中五级旅游资源有2个,四级4个,其中三级7个,二级6个,一级12个,未获等级旅游资源21个,分别占旅游资源总数的3.7%、7.4%、12.96%、22.22%、38.9%。同时,江景区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开发潜力大,资源特色鲜明,红色文化旅游资源总量大,生态旅游资源特色主题突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
[2]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肖星,严江平.旅游资源与开发[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0.
[4]杨振之.旅游资源开发[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关键词:楼古镇;乡村旅游;关中民俗体验地
引言
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向传统农业领域的延伸,以农业为基础,依托农业产业资源,以旅游为目的,通过旅游业的推动,以服务为手段,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发展形成一种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结合的新的产业形式[1]。楼观镇的乡村旅游发展水平低下,一是政府缺少统一规划,宣传力度不足,二是村民发展乡村旅游的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三是受楼观台道展区的影响,发展乡村旅游受到制约。因此,本文梳理楼观镇乡村旅游的现状,发现问题,探寻适合楼观镇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1楼观镇及其周边地区旅游资源
1.1 楼观镇旅游资源分布状况
楼观镇的旅游资源主要有以东西楼观为主的道文化旅游资源;以大秦寺为代表的佛文化旅游资源;以田峪、就峪为代表的自然风景旅游资源;以猕猴桃、薰衣草为主的特色产业观光旅游资源;以道情、牛斗虎为代表的民俗旅游资源;以周至碗、黑河鱼、道文化饮食为主的饮食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历史传说以及大量的碑文时刻[2]。
1.2 楼观镇及其周边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大楼观地区现已由曲江文旅建成道教文化展示区、延生观景区、化女泉景区、大秦寺景区、赵公明财神文化展示区、曲江农业博览园、薰衣草庄园、玫瑰庄园、百亩葵园,分布于环山路两侧。其中道教文化展示区、延生观景区、化女泉景区、大秦寺景区、薰衣草庄园、玫瑰庄园、百亩葵园均在楼观镇镇域范围内。楼观镇旅游资源数量众多、种类齐全、开发程度高、知名度高,吸引了数量可观且较为稳定的客流。
2 楼观镇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的乡村旅游主要以旅游度假为宗旨,旅游者可在乡村及其附近逗留、观光、体验乡村生活,品尝当地的美食[3]。楼观镇乡村旅游发展水平低,乡村田野风光未得到开发,虽然楼观景区已建设多年,但是楼观镇旅游服务业发展滞后,其中较为重要的餐饮业服务水平差距较大,发展不均衡,消费高者如楼观印象酒店,消费低者路边摊比比皆是,游客很难享受到既经济实惠又特色美味的餐饮服务。
3 楼观镇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楼观镇发展乡村旅游最大的优势是拥有稳定且数量可观的游客。楼观镇的乡村旅游需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依托现有旅游资源,以发展特色民俗饮食为切入点,将游客留下来,为游客提供优质、低廉、特色的餐饮服务。特色饮食的发展应以农家乐和特色饮食街相结合的模式进行[4]。这种模式的成功在袁家村特色民俗村和马嵬驿特色民俗村已得到证明,马嵬驿民俗文化村依托杨贵妃墓,最终实现了对景区的反哺,袁家村也成为了乡村旅游发展的典范。
马嵬驿民俗文化村位于兴平市马嵬街道办事处李家坡村,依托道教圣地黄山宫独特的历史资源而建,同时马嵬驿也是唐朝西行的第一驿站,它以古驿站文化为核心,打造集文化旅游、民俗文化展示、休闲体验、田园观光为一体的的民俗体验地。从现在马嵬驿民俗村的经营状况来看,它的模式是非常成功的。它不但吸引了众多游客,为投资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也为当地村民增加了收入,同时实现了对周围景区的反哺。
将楼观镇发展乡村旅游的条件与马嵬街道办事处相比较,在诸多方面楼观镇都拥有优势。在道路交通条件方面,楼观镇经由沪陕高速进入环山公路可直达,环山公路路面宽阔、路况好,马嵬驿则需要穿行兴平城区并行使一段不太宽阔的104省道,而且进村道路狭窄,桥窄处行驶不畅;在基础设施方面,楼观镇由于景区建设早、数量多、规格高,停车场、公共厕所等设施完备,马嵬驿进入景区道路状况差、人车混行、道路紧邻水沟且无防护措施,停车场少,厕所狭小;在旅游发展成熟度方面,楼观镇景区种类齐全、数量多、开发程度高,游客量大,马嵬驿则只有杨贵妃墓一处有名的景区;在自然资源方面,楼观镇背靠秦岭,水体资源丰富,猕猴桃种植面积大,马嵬驿则缺少水体资源和美好的田园风光。
依据楼观镇的实际状况,将关色民俗体验地选址在田峪河西岸,该地区紧邻田峪河,可以打造滨水空间。田峪河西岸地势平坦且开阔,无大量建筑物,拆迁量小。该区域紧邻楼观台景区,交通通达、停车便利、客流量大。整个区域划分为特色美食街、关中民俗体验街、休闲广场、住宿区、休闲娱乐区、农家乐区、民俗文化博物馆七大区域。特色美食街以经营楼观镇特色美食和关中地区美食为主;关中民俗体验街以观赏,体验民俗活动为主;休闲广场以喝茶休闲,观看当地特色民俗演出为主;住宿区以关中传统民居住宿为主;休闲娱乐区以各种娱乐休闲设施为主;农家乐区以品尝农家饭为主;民俗文化博物馆展示关中传统建筑、劳作工具、传统工艺等。建筑样式仿造传统关中民居,富有变化,控制街巷宽度和建筑尺度。
4 结论
通过多方面的比较可以得知,楼观镇发展乡村旅游的条件明显优于马嵬驿街道办事处。马嵬驿民俗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它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楼观镇需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依托现有资源,虚心学习成功经验,全力发展乡村旅游,将游客留下来,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旅游饮食体验和丰富的民俗文化体验,丰富游客的旅游生活。初步选址在田峪河西岸区域建立关中民俗体验地,发展特色民俗体验和特色饮食,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发扬关中饮食文化,实现对楼观台景区的反哺以及帮助村民致富。
参考文献
[1]郭焕成,韩非.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综述[J].地理科学进展,2010,29(12):1597-1605.
[2]张蕾,郭晓宁,吉慧.道教圣地楼观台的保护与利用 [J].山西建筑,2007,33(10):70-71.
关键词:平山县;旅游扶贫;互联网;二维码:校企合作
平山县是国家级扶贫重点县,把旅游产业发展与扶贫工作结合起来是当地发展的重点,把旅游业作为“富民强县,绿色崛起”的支柱产业,走出一条旅游扶贫、旅游脱贫、旅游富民的路子来。平山县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其自然风光游、生态休闲游、休闲度假游以及红色旅游都是旅游扶贫的重要项目。可以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带动当地经济效益的提升,逐步加强平山县旅游扶贫的脚步,从而使其脱贫致富。
一、旅游扶贫中互联网的必要性
互联网是现在生活的一种趋势,现代生活大家都离不开网络,而通过互联网的形式来让平山县旅游资源能够被更多的人了解抑或说是去通过互联网去平山县旅游观光,也可以通过互联网的相关平台,如百度、美团、携程等等,来购买景点的相关的票等等,而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也加快了平山县旅游扶贫的脚步。
在平山县发展旅游项目的同时也应该加强与互联网的联系,可以让旅游资源更好的被开发,促进平山县旅游扶贫项目和互联网相互的共同发展,也展现出互联网在平山县旅游扶贫项目中的必要性。
二、平山县发展旅游扶贫的优势
(一)平山县具有天然的旅游资源
平山县周边的许多乡村地区,如黑山关、北沟村、北冶乡等地,还保持着乡村古朴的原貌,充满乡村气息的农耕经济形态,使乡村旅游独具特色。而平山县同时也保留了许多的文化传统,这些文化出自乡村,保存在乡村,为当下的平山县周边乡村旅游开发创造了丰富的文化条件,如天桂山、紫云山、黑山大峡谷、驼梁等等,而政府也大力支持精准扶贫中的旅游扶贫,各村镇积极配合,那么通过旅游带动平山县经济就变成了平山县的支柱产业,使平山县有更多的发展空间。
(二)平山县便利的交通
平山县是旅游大县,那么也需要便利的交通,便捷的交通为旅游开发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交通是现代旅游事业的动脉,贫困地区要发展旅游业,必须保证交通畅通无阻,而平山县临近山西等地,其便利的交通也是旅游的前提。并且当地政府、旅游局、扶贫办等的大力支持旅游扶贫项目,而且当地也在加快修筑公路,方便游客的出行等等。
三、平山县发展旅游扶贫存在的不足
1.通过对平山县村镇的大量调查问卷以及走访的形式,了解了平山县整体发展趋势及旅游发展情况,数据表明,有29.3%的人是通过互联网来了解景区及旅游信息的,而79.1%的人认为网络运用在旅游之中是必要甚至十分必要的,网络的运用也涉及到网络运用程度、网络创新意识与旅游结合等等方面,也从另一方面更加精准的显示互联网应该在旅游中更广泛应用,旅游扶贫也需要与互联网相结合。
2.丰富的旅游资源,却因开发程度的层次不齐,导致旅游脚步跟不上旅游资源开发的程度,而且在开发当地旅游资源的同时,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当地居民对旅游扶贫的项目认知度普遍较低,认知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居民的旅游扶贫意识较低,没有主人翁意识,也是导致平山县旅游扶贫脚步较为缓慢的劣势之一。
四、平山县旅游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及总结
(一)对旅游扶贫认识不足
平山县是旅游资源丰富的一个县城,但平山县的周边贫困地区的人们思想较为保守,对国家出台的精准扶贫中旅游扶贫项目不了解,大多数人仍依赖于财政扶贫、民政救济扶贫和物资捐助扶贫等传统式扶贫,对旅游扶贫这种新形势式的扶贫认识不足,以至于出现“本身有金山,空等钱财来”的局面。渐渐就形成“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局面,可是旅游扶贫又是针对贫困县贫困人民的一种新型帮扶形式,而贫困县正是旅游扶贫的主体,所以造成了现在人们对于旅游扶贫只是一种空谈的形式。
(二)相关性人才缺失
旅游扶贫不只是一个政策,更需要相关性更强,更应该有旅游相关知识的专业性人才的加入,才可以带动平山县的整体旅游事业的提升,让旅游扶贫不再只是停留在一种纸上谈兵的状态,让专业知识的八能够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来提高平山县的旅游水平,加快平山县旅游资源的开发,加快旅游扶贫的脚步等等。
(三)旅游资源开发不够明显
旅游资源是平山县的最大的资源,而平山县针对旅游也加大了开发力度,但是却只是注重在外表的开发,忽略了对平山县特色旅游产业的开发力度,导致平山县的特色旅游发展项目较为缓慢抑或是呈负相关,那么就需要政府在其旅游资源开发的程度更要加强特色旅游项目的开发等等。
(四)互联网与旅游扶贫结合度较低
当今时代是互联网的时代,任何事情都需要与互联网相结合,不能只单单停留在一种方式上,而旅游扶贫也需要与互联网相结合,平山县的旅游扶贫项目同样也需要结合互联网,而平山县旅游扶贫项目中现在缺少的就是互联网在旅游扶贫中的广泛运用,也可能导致旅游发展停滞不前等等。
五、针对平山县旅游扶贫的对策
(一)积极培养旅游专业人才
许多贫困地区虽然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旅游规划、旅游管理方面的各类人才却很缺乏,严重制约了贫困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因此,开展旅游扶贫的关键之一是应立即着手培养自己的旅游人才,以培养当地人才为主,应把提高贫困地区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的工作摆在首位,以地方教育为根本,以“任人唯贤和量才适用”为原则。同时,要积极开展广泛多样教育,实施旅游扶贫战略的关键是要贫困人口参与,并从中获得经济效益,造就当地旅游管理的专业人才,促进平山县旅游扶贫的发展进程。
(二)发展特色生态旅游,创立平山旅游品牌
旅游是现在所有人的一种趋势,而且生态旅游也会让人的心情愉悦,情操陶冶,平山县地区要走旅游扶贫的道路,必须发展特色旅游,发展生态旅游,树立起自己的旅游品牌。(生态旅游,是指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它的要点为:其一是生态旅游的物件是自然景物:其二是生态旅游的物件不应受到损害。生态旅游的内涵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以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事业)与此同时,如黑山大峡谷、天桂山、紫云山、^^水、驼粱等地,有着十分丰富的树木资源,仿佛活的氧吧,可以让更多的游客呼吸更加清新的空气等,最后也要注意生态环境是旅游开发的宝贵财富,要有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不能片面的追求经济利益。要坚持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保护旅游扶贫战略的顺利实施。
(三)加强互联网在旅游扶贫中的应用
21世纪是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而发展旅游业也必须注重互联网的应用,提高当地居民对互联网的认识,让当地居民对旅游扶贫更深刻了解,使旅游扶贫的意识深入人心。如果能够经常性的、针对性为景区提供专业培训,在帮助景区更好的利用互联网提升竞争力、转变经营观念等方面将发挥很大的作用。
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抓好教育质量,而采取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是一种注重培养质量,注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等等,而这次我们学校通过与百度百科进行的校企合作,来为平山县建设景区特色文化,完善景区和植物信息,为景区和植物设置二维码“身份证”,使得前来参观的游客达到“指间扫一扫,信息全知道”的效果,不仅可以丰富游客的知识,全面了解景区与植物,还可以达到保护植物的作用:其次还可以与通过百度百科平善景区词条的编写,使得从网上全面了解景区特色,吸引更多的游客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