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化创意与艺术设计范文

文化创意与艺术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化创意与艺术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文化创意与艺术设计

第1篇:文化创意与艺术设计范文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化;艺术设计教育;艺术设计课程

一、前言

创意产业是各种行业发展的先驱,它推动了许多产业的发展,向大众推广许多新的思维、设计、理念,所以值得投入大量的资源来培育创意人才。由此诞生的艺术设计教育课程旨在为设计行业培育出更多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但是因为其历史较为短暂,课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并想办法解决。

二、文化创意产业化的概念及重要性

1.文化创意产业化的概念。

创意产业,是一种在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持续提高的当下社会中发展出的新型产业,它非常推崇创新,注重个人的创造力和思维的活跃性,它需要现代社会高端的电脑技术、活跃的信息传递作为基础。在满足这些需求后,创意产业能够爆发出相当大的创造性,以自身的先驱性领导其他产业飞速发展。创意产业的涵盖面非常广,它是一种文化产业,但是却可以涉及广告传媒、建筑设计、艺术设计、电影戏剧等各个方面,并且在这些产业中占据领导地位[1]。不过除了社会物质基础之外,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还需要满足一个条件,那就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文化创意必须是人的文化创意,这就决定了它的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的基础。我国为了促进创意产业的发展,在不同领域均开设了培育创意人才的教育课程。艺术设计教育课程就是其中之一,不过现今还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2.文化创意产业化的重要性。

文化创意产业在其他产业中具有领导地位,其相应的创意人才也是各个领域行业的抢手人才。因为创意已经逐渐成为一种隐性资产,它的发展可以促进企业具备持续发展的潜力,在竞争中始终走在其他企业的前方,这一份优势对于竞争激烈的各个行业中的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因此,文化创意产业是许多企业争相发展的方向,一些高素质的创意人才也在社会上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文化创意的产业化能够促使这一产业逐渐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同时也意味着一份产业的发展逐渐具备输出与输入两方面。我国为了促进文化创意的产业化,正逐渐在教育中也增加相应的教育课程,为社会提供具备专业素养的创意人才,但是我国创意教育尚受到教育体制的制约,面临着许多挑战。

三、艺术设计教育课程发展中的问题

1.创新性不足。

我国的教育方式一直是以学为主,无论是哪项科目,学生都是在教师的领导下学习先人的知识,以掌握和运用知识为主。艺术设计教育虽然主打创新思维,但是由于其课程采用的仍是和其他课程相同的教学模式,导致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要学习的仍然是前人的经验,继承的是前人的思维和成果,缺乏相应的延伸和发展。并且,学生学习的科目相同,上的课程、做的练习都相同,很难在这种统一的学习中发现具备创新潜力的学生。而一些具备创新能力的学生,也在固化死板的学习模式中逐渐失去了自主思维的能力[2]。当然,艺术设计课程中,对于经验的继承是必须的,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评判与鉴赏能力,了解优秀的前人是如何思维的,这有利于他们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也能帮助他们拓宽自己的眼界,但是艺术设计教育课程的重心仍然应当放在学生的自主创造方面,着重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自主判断的能力。若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味等着教师为他们指出设计的重点、方向和方法,那么他们将逐渐失去自主思维的主动性,而这本是艺术设计课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学生会逐渐习惯模仿前人的手法、视角和构思,在思维中形成固定的程序,让视线范围开始变得狭窄,最后导致培育出的人才在前人的道路上具备相当高的素质,但是缺乏自己走出一条道路的能力,从而也限制了创意产业的发展。

2.文化素质不高。

从高中教育分科开始,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甚至是学生自己,都存在一种观念,那就是只有学习不好的学生才选择艺术专业。这是一种非常偏颇的想法,艺术与文理科都是平等的方向,选择艺术的学生同样具备很强的文理科学习能力。但是,这一观念却在现实中被广泛认可,文理科被当成高中发展的主要方向,只有在文理科方面无法取得很好成绩的学生才去选择艺术类的方向。这就导致了高校开展艺术设计课程后,所招进的学生大都是人文素养较差,不具备较高的素质,再加上这几年高校逐渐扩招,放低了招生要求,使招进的学生素质进一步下降。实际上,能够在艺术设计中取得较好发展的人才,势必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作为基础,只有拥有坚实的文化基础,学生才能在艺术设计中更好地理解课程知识。比如建筑设计,学生需要掌握数学与物理方向的知识,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掌握历史与语文方面的背景知识。比如服装设计,学生需要掌握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方面的知识。可以说艺术设计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素养的培养。不仅仅是生源问题,即使是高校的教育也仍然是只重视专业技能教育,忽视人文素养教育。学生学习的大部分课程都是色彩、技术的运用,极少见人文素养的提高课程,只有一些民间艺术方向的课程会保留一些关于民间艺术历史背景的课程。这种存在严重偏颇的课程设置,导致学生进一步忽视人文素养的重要性[3]。当学生学成毕业后,他们具备了相应的知识技能,却缺乏知识底蕴,在工作中不能依托丰厚的人文素养进行设计。试想,当建筑设计师不了解当地的文化背景,当服装设计师不了解不同人群的心理需求,当游戏设计师不了解受众人群的文化视角,他们设计出的产品,即使创造力十足,又如何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同,如何推动创意文化的发展,如何能够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

四、发展艺术设计教育课程的措施

1.提高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创意产业发展的基础,也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的基础。艺术设计的发展,究其根本就是创造力的发展,所以艺术设计教育课程应当更加注重对于学生自主创造能力的培育,而不是简单的知识传输。在这方面,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创造性的作业,让学生运用知识自主完成,并将作业成绩记入学生的最终成绩,对于一些非常具有创意的作品还要提出表扬。学校应当给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鼓励各种自主社团的开设,用多姿多彩的社团活动来促进学生思维的拓展;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创意比赛,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的舞台。教师在进行一些设计项目的研发时,可以招收一些具有潜力的学生作为助手,学生年轻活跃的思维能够帮助教师找到新的方向,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做一些社会前沿的工作,提前为学生展现发展的方向。一些开展了校企合作的学校,可以将已基本完成理论学习的学生送到与学校合作的企业中进行实习,在实习中,学生能够切实体会到走在社会前沿的设计行业是如何发展的,能够接触到一些设计专业的工作人员,体会他们的思维方式。这样,学生不仅拓宽了眼界,在受到新的思维激发后,也能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

2.提高文化素养。

艺术设计离不开人文素养作为基础,学生需要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首先,高中时期就不应该指引文化科目成绩好的学生选择文理方向,而是应当指引学生树立正确的选科思维。当学生倾向于艺术专业时,学校不能干涉学生的选择,还应当为其排除来自家长和社会的障碍,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向[4]。这样,高校在招生时,就能获得具备较高文化素养的艺术设计学生,从源头上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高校在开设艺术设计课程时,也应当开设与之相配合的综合课程。综合课程可以包括基础的数学、物理、化学、人体结构比例或者建筑受力分析等理科知识,也可以增加历史、哲学、政治、经济规律等文科知识,还有心理学、生态学、社会学等相关知识。这些可以作为学生必备的主修课程,也可以作为选修科目供学生有选择地学习。例如心理学、数学、英语就应当作为学生在设计专业知识以外应当掌握的学科,而人体学设计、建筑力学、生态学等在特殊方向才需要的学科就应当在学生对自己将来涉足的行业有一定倾向后有选择地学习。学校也应当安排一些校园活动,例如人文讲座、文化竞赛、文化社团活动等,让学生在校园活动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教师也应当让学生明白,艺术设计并不是独立的学科,它可以涉及的范围非常广,它应当是艺术与文化、科学相结合的科目。学生应当明白文化素养对于艺术设计的重要性,并且致力于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为自己的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结语

创意产业化的背景下,需要人才具备创新能力和坚实的文化基础,因此,高校在艺术设计课程上,应当多鼓励学生自主思维创作,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开设更多能够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科目。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才能推动创意文化的产业化,才能推动我国的创意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童宜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艺术设计的发展特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56-59

[2]侯立平.文化转型与中国当今设计学学科本科教育课程设计的变革[D].中央美术学院,2013:34-38

[3]吴威.创意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互动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4:102-105

第2篇:文化创意与艺术设计范文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C-0081-02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个专有名词的概念提出,最早出现在1998年11月的英国《创意产业图录报告》中,意指那些以创作、创新、创造为根本手段,“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对知识产权的开发与营销,以及文化资源的创造与提升,从而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产业”。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可见,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国家经济建设以及现代产业发展的新亮点,推动国家经济效益增长的重要产业支柱。

一、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人才培养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新的技术革命的蓬勃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更是成了全球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现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女士在调查各国的文化创意产业现状后得出了如下结论:“文化创意产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发动机、是发展最快的行业,已经成为各国的战略性资产”。而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就是创意,创意是艺术设计的动力与目标。文化创意产业与艺术设计关系密切,相辅相成,极大地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以及经济效益的提增。从教育的功能性角度而言,艺术设计教育成为培养文化创意产业急需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文化创意产业得以健康快速成长的活力以及源泉。

面对日新月异、高速发展的创意产业市场,我们不难发现,传统的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模式存在如下问题:培养方式上没有真正做到与文化创意产业市场接轨,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艺术设计创意与知识技能培养之间存在脱节现象,艺术设计教育产出与文化创意产业需求错位,质量无法满足当前文化创意时代的发展要求等。因此,我们应当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转变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模式,有效制订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

二、文化创意产业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人才的需求分析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研究报告《文化时代:全球文化创意产业总览》提供的数据,2013年的全球文化创意产业就达到了惊人的2.25万亿美元的创收总额,为世界各国创造了2790万个就业岗位。在这其中,创意设计人才成为促进创意产业发展的关键。相对发展较完善的欧美等发达国家,甚至是我们的亚洲近邻日本、韩国,在2005―2014这10年期间,我国能提供的满足市场需求的文化创意人才相比较而言,质量以及数量都极低,比例十分悬殊。因此,用“求贤若渴”来形容文化创业产业对设计类人才的需求一点也不夸张。

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大量高素质艺术设计人才的教育与培养,这就意味着作为艺术设计教育人才培养的供给方――高等学校尤其是高职院校,成为这场人才培养攻坚战的“军需官”。而目前的战略态势则要求它们必须以文化创意产业的市场需要为导向,培养出符合文化创意产业动态需求的复合型创意人才,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全国以及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艺术设计教育人才培养的具体方式

(一)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方法创新

1.“生产性实训教学”培养模式的建构。将科研项目、实训建设、顶岗实践等方式引入艺术设计类课程教学,营造多元、开放、跨学科合作的学习环境与工作氛围。提供最新的实际设计案例来训练学生的设计能力,让学生接触到拟真的职业环境体验,对相关行业规范产生认知。培养学生将抽象的设计创意思想可商业化转化的能力,艺术设计类各专业将按照市场需要,实施“课程模块化、教学项目化、实训生产化、作品产品化”的课程开发体系,构建“生产性教学”模式,使教学内容做到能面对新兴行业的出现、传统职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就业岗位适应的“响应式布局”。例如,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与建筑系开设的三年制室内艺术设计专业就在第五学期的“居室空间设计”这门核心课程的教学实施中,采取了“生产性教学”的培养模式,专门安排任课教师组织学生到广西艺巢装饰有限公司进行为期三个月的真实职业环境下的顶岗学习过程,让学生能与市场结合去考虑个人的设计创意,在培养学生以市场需要为导向、专业服务技能提升、就业创业竞争力完善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果。

2.实施工作室制的“现代学徒制”式课堂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最早起源于德国包豪斯教育学院。工作室制做到了将艺术与技术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它的主要特点就是以工作室为载体,以岗位能力为主线,以岗位职业要求为标准,将课程、教室和实践相结合。发掘其中心内容,就在于“实践”二字。在实践教学中,以工作室导师为主导,以承接技术项目为典型工作任务,将学校艺术设计资源进行精心的整合,通过虚拟项目实验演练、仿真项目技能训练、生产项目真做实战,将课堂教学、教室空间与生产实践融为一体,实现了课程结构动态调整,强调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以工作室来代替班级那种传统的教学手段,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以及掌握知识的能动性。在教学方法上,采用“现代学徒制”式的新教学模式,转变作坊式和授徒式的教学,通过采取多元化、灵活性的教学方法(例如“头脑风暴与白板教学”法、主题教学法、施工现场教学法等)来提升教学质量,引导学生从自身实际出发,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笔者所在的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艺建系在“民族陶艺”这门专业核心课教学中就采取了主题式教学法。例如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就曾经以广西壮乡风情为一个教学主题,授课期间组织学生前往民族博物馆以及南宁周边民族地区进行采风,收集大量的民族建筑、民族工艺制作、服饰装饰等资料,然后在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点,为他们分配不同的任务,同时引入相关旅游产品开发企业的市场要求,引导学生开展文化创意方面的多种可行性方案设计。其最终评价表明这一过程既能让学生得到“真实化”锻炼,又能实现课堂教学理论通过项目直接体现,真正做到了“双赢”的效果。

(二)实现艺术设计教育多专业、大平台教学,促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1.以科研项目为结合点,校企合作,结合高校专业优势,建立以艺术设计专业为依托的文化创意产业平台。文化创意产业具有跨界性、交互性以及互相融合的产业发展特点,因此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可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实践平台,构建宽平台、多方向课程体系模式。加强对创意高端人才和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在这方面,欧美等国家一些艺术设计类高校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模式,比如仅在二年级分专业教学而头尾两学年采取不分专业开展通识教育以及跨学科教育的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艺术学院。另一个例子则是由伦敦时装学院、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等6所学院所组成的伦敦艺术大学,它为所有的学生提供多方向的专业课程(多达30种专业方向可供选择),涵盖了文化创意产业中的所有门类,使课程体系呈现全方位、多层次、开放式、交叉互动的生态特性。

第3篇:文化创意与艺术设计范文

论文摘要:河南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具有悠久历史,拥有众多的文化资源和遗产。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化发展迅速,其关键是人才,本文论述了高等职业院校的设计艺术教育对人才的培养,为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积蓄力量,并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和支撑。 

 

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涵盖了文化创意产业链条上所有从业人员的学历教育,再教育,技能培训以及自我完善能力的培养。高等职业设计艺术教育处于这个产业链的高端,有着不可替代的主导地位,但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不能从其学科体系中割裂出来,必须在河南省地域文化、经济发展水平的大背景下针对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及要求,依托大的学科体系展开全面的比较分析。 

一、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及要求 

文化创意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新兴产业,具有高知识性、高附加值、强融合性的特征。[1]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可以根据在产业链上的作用和分工的不同,分为文化创意人才、文化创意活动的组织人才和文化创意成果的经营人才。而文化创意人才能够位于创意产业价值链的高端,是因为创意产品的主要增值部分就在其原创性的知识含量中。文化创意人才所从事的创造价值的这种活动,改变了过去必须要有实体生产才能成为产业与创造价值的观念,而将抽象的、无形的创意活动当作产业链的一环。 

1.文化创意产业的个性与共性 

创意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关键是人才,创造性人才需要个性的自由发挥,而创造性产业在一定程度上要考虑共性,产业机制是规模化的,需要有制度和协调。[2]所以这样一种个性和共性的结合,就是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和创造性产业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和协调问题。 

高等设计艺术教育在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中最根本的作用就是解决了以上两个问题,即文化创意增值和个性与共性的矛盾调和。高等职业设计艺术教育首先是文化创意专业人才的培养,同时它的基本培养模式是通过科学的方法批量为社会输送创造性的人才。此时创造性人才的个性表达是基于一个系统科学的创新体系之上的,最终的教育成果表现为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化发展的人才储备。 

2.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形势 

目前国际上文化创意产业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以英国政府定义为基础的“ 创意型”,主要依托工业设计和艺术设计领域;二是以美国界定为代表的“版权型”,即生产和分销知识产权的产业;三是中日韩等国的“文化型”,不论哪一种产业形式,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都是以高等设计艺术教育作为中坚力量。[3]仅以游戏产业为例,在2003年,美国设有游戏专业的大学(学院)有540所,日本有200所大学设有游戏(开发、设计、管理、运营)专业,韩国有288所大学或学院设有相关专业。 

二、河南省高等艺术教育的比较分析 

河南省高等艺术教育主要包括:普通高等院校的艺术普及教育、高等师范院校的艺术教育方向、高等职业应用型的设计艺术教育、纯艺术教育。其中普通高等院校的艺术普及教育和高等职业应用型设计艺术教育是河南艺术教育的重点。 

(1)普通高等院校的艺术普及教育 

在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占基础性地位,而艺术素质教育又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没有艺术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高等学校需要艺术教育,实施艺术教育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切入点,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表现能力、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是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高等师范院校的艺术教育方向 

高等师范院校的艺术教育应该是以培养从事普及艺术教育为目标的教育人才为核心的。培养讲方法、知识渊博、长于引导,有较高的艺术鉴赏、艺术批评、艺术教育理论研究能力的高水平教师。 

(3)高等职业院校应的用型设计艺术教育 

高等职业设计艺术教育是我国艺术教育领域发展教晚,但规模最大,分类最细,教育目标最明确的类别。高等职业设计艺术教育的办学目的是培养祖国现代化建设中迫切需要的行业内专业人才,与行业相关技术、工程紧密结合,能够快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继续学习持续发展的能力,在熟练掌握专业基础同时具备日后深入学习的能力。 

(4)纯艺术教育 

纯艺术的概念最早被赋予的意义是反艺术实践中任何的功利性目的,是为了“艺术而艺术”的一种很纯粹的,重精神体验的艺术活动。因其被定义了本质的非功利性,自然而然的与应用型的各艺术设计专业相距日远。 

我们看到艺术普及教育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应用型设计艺术教育的快速壮大,学历培养和就业优势两把利器完成了对整个文化创意产业链的支持和提升。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歌猛进,社会对应用型设计人才呈现出很大的刚性需求,高就业率、高收入带动了艺术教育市场整体的繁荣。 

三、高等职业设计艺术教育在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中的重要作用及有效支撑 

高等职业设计艺术教育,是指高等职业学校主体有计划发掘、培养与完善学生的设计艺术创造素质与能力的行为及其体制,是专门的以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目标为导向的设计艺术文化创造能力教育,其终极性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类实现意义化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梦想。[4]高等职业设计艺术教育,在本质上是在高层面上的发掘、促进学习者的设计文化素养、创意创造与传播能力的形成与提高。 

创新思维的培养是职业设计艺术教育的核心问题,设计艺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创新思维的发展。设计艺术的创新思维实质是指以辩证的逻辑性思维为基础,以敏锐性、独创性以及批判性为特征来体现形象的一种思维活动。所以在设计艺术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善于捕捉创造灵感思维的能力。高等职业设计艺术教育的核心作用就是培养创意型、素质型、可持续发展型的人才,这也正是文化创意产业所需的人才。 

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会受到消费者文化层次、审美取向、价值观念等软因素的制约,一个具备较高文化艺术素养的受众市场无疑是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最强有力的保证。在高等职业艺术教育大框架下,通过高等艺术教育四个层次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到高等职业院校的艺术教育在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积蓄力量,为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综上所述,虽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仍处在起步阶段,但其强劲的发展势头,必定会成为我国未来的朝阳产业,前景不可估量。文化创意人才是河南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第一文化资源,在大力引进人才的同时,高等应用型设计艺术教育必须完全融入文化创意产业这一新兴的经济力量,将文化创意与艺术感染力和科学技术生产力更为紧密的结合起来,携手纯艺术发展的力量,高度重视高等职业设计艺术教育,充分利用现有设计艺术教育资源和优势,才能为河南培养更强更多本土化的文化创意人才,以促进和满足河南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和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轶.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范式的分野及反思[j].现代传播,2007(1):108-116. 

[2]徐光春.徐光春在香港谈中原文化与中原崛起,2007.55-56. 

[3]历无畏.创意产业导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 

[4]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7. 

第4篇:文化创意与艺术设计范文

艺术设计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艺术设计提高了文化创意产品的价值,促进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同时,文化创意产业为艺术设计的发展提供了平台。在这种情况下,赣州文化创意产业中的艺术设计体现受到相关研究者的高度重视。本文在分析赣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优势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艺术设计与赣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关系,并深入探索了艺术设计在赣州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

艺术设计;赣州文化;创意产业;体现

赣州在我国历史发展中处于了十分重要的地位,是连接我国南北方地区的重要枢纽。因此,对于赣州的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艺术设计文化在我国社会新时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使得我国的创意产业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同业也有力的推动了我国地方经济的发展,从而使得我国能够在社会竞争大环境下占据有利地位。同时,艺术设计也对我国赣州的文化创意产业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从而使得我国的赣州地区文化创意产业能够在现代社会中得到极大的发展。

1赣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优势

1.1地理位置优势

江西赣州位于赣江附近,处于江西的南部,是位于我国中南方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经济区。并且赣州作为我国一个十分重要的地理枢纽,承接着我国南北方的货运,从而作为连接我国南北方地区的重要枢纽和关键城市。同时,赣州作为我国较大的一个经济开发区,在我国占据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从而使得赣江文化能够借助创业产业的优势影响到我国各个地区。

1.2文化资源优势

江西赣州在我国具有十分悠久的发展历史,并且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显著的文化人才,从而有力的推动了我国江西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并且对于我国的文化资源的建设和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古代,赣州与作为宋朝的一大文化发源地,并且在当今留下了很多著名的文化遗址和遗留下众多知名的文化风俗习惯,并且在近代,,由于临时建都瑞金,使得我国的赣州地区在发展中受到了极大的重视,从而使得我国的赣州地区成为战争时代的红色革命根据地,从而具备了深厚的红彩。

1.3政策优势

由于赣州在江西地理位置优越并且具备了深厚的文化历史,并且在现代经济发展中作为十分重要的经济发展城市之一,相关领导也对赣州经济发展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与方法。并且借助权威出台了许多相关政策,从而作为赣州文化和产业发展的指引。同时国家政策的优势使得赣州能够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大环境下实现对创意产业的发展与转型,从而抓住发展的机会和机遇在提升赣州文化和影响力的同时重点发展相应的创意产业,实现赣州经济文化的综合性发展。

2艺术设计与赣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关系

2.1艺术设计在创意文化创意产业中的作用

首先,艺术设计赋予了赣州文化创意产品深刻意蕴。艺术的设计使得赣州创意产业中充分凸显了赣州地区文化资源和赣州经济的特点,从而使得赣州文化能够借助先进的艺术设计在自身文化基础上加入相关的赣州文化特色,从而实现赣州创业文化创意商品体现深刻的赣州文化意蕴。尤其是在赣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发展中,很多文化都能够融入到现代的创意商品中去,从而使得我国的赣州文化在体现产品意蕴的同时得到快速的经济发展。其次,艺术设计确保了赣州文化创意产品的价值。赣州文化创意产品融入了赣州当地的文化资源和文化历史,并对其文化资源和文化历史进行相应的展现,从而使得广大的游客能够在购买商品的同时增强对赣州文化的理解。同时,创意商品自身就具备了很强的商品价值,在加上有效的设计,使得我国的赣州文化创意产品能够对自身价值进行持续的升值,从而使得我国的赣州文化创意产品在增强了宣传了当地文化资源的基础上使得自身的产品价值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再次,艺术设计促进了赣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艺术设计尤其是对于创意产品的设计极大的丰富了文化创意产品的种类和类型,从而使得我国赣州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尤其是对于产品设计,艺术设计的融入极大的增强了产品的艺术价值,从能能够借助产品艺术优势极大的吸引消费者前来进行文化创意产品消费,从而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趁着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的需要,面向全国市场进行艺术创意产品的销售,从而极大的增强其产品竞争力。最后,艺术设计有效的对赣州文化进行了有效的宣传。赣州艺术设计是建立在对文化进行宣传的基础上的,并且借助文化自身价值,鼓励人们购买文化创意产品,从而达到增加经济收入的目的。在产品销售的过程中,由于销售者和设计者必须对相应的文化知识进行一定的宣传,从而必须了解其特定的优秀文化,并且能够在顾客进行购买时对自身文化进行有效的宣传和讲解,从而使得顾客再了解自身产品设计理念时顺便增强对赣州悠久文化的了解。

2.2赣州文化创意产业为艺术设计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赣州创意产业建立在对艺术的设计上,使得产品借助艺术的角度和方式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因此,在未来赣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能够借助悠久的文化历史资源和人文环境对创意产业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宣传,从而使得我国的赣州文化创意产业能够借助艺术设计的理念在我国江西地区得到快速的发展。同时,文化产业也极大的丰富了艺术设计的内容,从而使得我国的艺术设计能够涉及到我国的文化层次方面,使得我国的艺术设计在得到极大的丰富的同时,有力的刺激我国艺术设计的发展。

3艺术设计在赣州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具体体现

3.1工具形态

首先,艺术设计是使赣州地区的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创意产品的重要工具。艺术设计是创新文化创意产品的重要手段,艺术设计能够运用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去创新符合人类的需求的工具。同时,艺术设计能够将文化资源和文化内涵融入到创意产品中,增强创意产品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将普通的工农业产品转变微创意产品。另外,赣州文化创意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积极运用艺术设计开发文化服务类产品和创意文化产品,将赣州地区的独特文化融入到创意文化产业中,使赣州地区的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创意产品。其次,艺术设计是赣州企业塑造文化创意品牌的工具。艺术设计是赣州地区企业塑造文化创意产品品牌的重要工具。艺术设计能够提高文化创意产品的审美内涵和文化内涵,并提高文化创意产品品牌的质量和知名度,打造优秀的文化创意品牌产品,进而促进赣州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例如,赣州地区积极运用艺术设计来开发庐山旅游风景区和三清山旅游公园,打造品牌文化创意产品,提高赣州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知名度。最后,艺术设计是赣州文化创意产品塑造个性化发展的工具。艺术设计能够进行生活化和碎片化的产品设计,在人们日常生活的用品上进行艺术设计,提高产品的文化内涵。例如,赣州地区可以将红色文化运用在日常生活用品的设计上,加强人民群众对当地红色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将产品赋予红色文化,提高产品的价值。同时,赣州地区在开发文化旅游资源的过程中,积极将文化资源与当地的旅游资源相结合,增强当地文化旅游资源的特色,促进当地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3.2审美形态

在赣州文化创意产业中运用艺术设计既要保证艺术设计的科学性,又要保证艺术设计的审美价值。因此,赣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审美形态体现了艺术设计。在文化创意产业中运用艺术设计能够将产品的实用价值与产品的审美价值相结合,使文化创意产品变得时尚、受欢迎。因此,在赣州文化创意产品的审美形体体现了艺术设计的痕迹。例如,在开发赣州客家文化创意产业的过程中,客家文化创意产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并将文学、音乐、戏剧元素纳入赣州文化创意产业在红,延长了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链,并且,其审美形态鲜明地体现了艺术设计的成分。

3.3情感形态

在艺术设计的过程中必然会加入设计者的创作灵感和设计者的感情,进而丰富创意文化产品的审美情感。赣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运用了艺术设计手法,其艺术设计手法必然体现在情感形态中。赣州文化创意产品都具有自己的独特内涵,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感情,而这些感情在内涵和感情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艺术设计师的创作灵感和创作感情。因此,赣州文化创意产业的情感形态具体体现了艺术设计。

4小结

艺术设计在我国赣州地区的文化创意发展中能从很多方面体现出艺术设计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带来的优越性。尤其是在对赣州地区的地域优势、文化优势和政策优势进行了相应的分析之后,深入探讨了艺术设计与赣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关系,并且借助艺术设计的基本特征极大的促进了我国赣州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从而使得我国的赣州文化产品能够正确的反映和折射出深厚的赣州历史文化和现代人文文化,从而使得我国赣州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作者:邬星波 单位: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郭梅君.创意产业发展与中国经济转型的互动研究[D].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

[2]向勇,喻文益.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文化创意与国民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0).

第5篇:文化创意与艺术设计范文

摘要:创意思维这一观念存在滞后性,所以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深刻体会创意思维的内涵,发挥创新精神的优势,迎接环境艺术新时代的到来。

关键词:环境艺术;创意;艺术设计

一、创意与艺术设计的关系

创意是以创意设计为核心的生产领域,是文化艺术设计和商品生产的结合,它推崇创新与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受现代艺术与现代科技双重制约,现代设计无论怎样发展,都无法脱离文化对它的深刻影响。融使用功能、享受功能、欣赏功能于一体,是历史文化与科学技术对现代设计文化提出的高要求。民族性、地域性、社会性和历史性的文化,时刻影响着现代设计运动。

文化一直被设计界所瞩目。设计是将人类的精神意志体现在物中,并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一切文化层面的东西都会通过设计在人的生活方式中得到体现。设计的产品,通过自身的存在,向大众传达各种信息,实现其物质文化的基本功能。设计的过程是设计师审美经验物化的过程。设计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必须具有文化与艺术含量,这一点在产品设计中,是不能忽视的。一个产品的基本使用功能,既能满足消费者的使用需求,又能满足消费者的享受需求,而且还应有欣赏功能。 设计是在文化的基础上设计,设计在为人创造新的物质用品的同时,实际上也是在创造一种新的文化。

艺术设计是文化创意中一种不可忽视的形式,它包括广告、建筑、工业设计、时装设计、出版、多媒体艺术、工艺品、影视动画等,几乎涵盖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各个领域。作为一种新型的生产力,它通过强调创造性与个性,来提高产品的科技、艺术含量和审美附加值,从而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与市场、企业有着紧密的联系。事实证明,今天的艺术设计已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的重要战略和有效途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艺术的追求越来越高,文化创意的艺术价值也愈加得到重视和彰显。在这种形势下,艺术设计对于产品走向市场、创造产品附加值以及文化建设都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对艺术设计来说,“创意”是核心要求,那么“产业”则指明了设计发展的方向。艺术设计作为“文化创意产业”而发展,能够使其内涵的界定更加清晰,从而有利于推动其向纵深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为艺术设计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土壤,为艺术设计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必将造就艺术设计的繁荣。同时,艺术设计的繁荣也会为文化创意产业带来不可估量的利润。

二、环境艺术设计中缺少创意思维的原因

创意思维从建筑出现的伊始阶段就表现出它强大的生命力,从原始简陋的茅草屋到气势恢宏的古代神庙,从压倒一切的“国际主义”到追求有机形态的后现代建筑,无不透射出它的光芒。环境艺术设计要发展就离不开创意思维,在对创意思维探索的初期阶段对于创新本质认识不够,导致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城市建设走过一段弯路。短短十几年时间之内许多城市传统结构肌理、空间形态不可逆转的建设性破坏,盲目地崇洋导致建筑形式单一、畸形,不合时宜。究其原因有如下几点。首先,新鲜事物的出现往往会导致盲目的追风或虔诚的信奉。在环境艺术领域则更多地表现在照搬照抄国外已有的建筑形式,对“洋建筑”盲目地崇拜,认为“国际主义”就是现代建筑应有的标准形式,是不容动摇的真理。这种观念直接导致大量欧式风格的建筑原封不动的流入国内,一时间“欧陆风情”泛滥成灾,“火柴盒子”随处可见。原则地讲,我们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也是社会转型时代的必然过程,不足为奇。我们应该以平静的心态,坚定的信心,艰苦的努力,通过我们科学研究、努力创作,深入改革来实现伟大而有意义的创新。“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建筑也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特点,面对自己的历史优势,我们应该借鉴国外建筑已有的成熟工艺,在充分运用中国传统元素的基础上对国际主义加以创新加以修正,这样才能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这些建筑是属于中国的,是有意义的创新。其次,便是现有高校的教学体制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大锅饭”式的教学模式往往使得很多艺术设计系的学生个性划一,缺乏创意。再有就是部分老师由于在外“招揽生意”忽视对于学生基础阶段的引导,即使安排一些学生进行设计工作也为了效率而忽视对学生创意思维的开发,快速地临摹些方案就草草了事,这种不负责任的所谓教学应该及时叫停。另外就是大量的学生只学到了些专业的皮毛就急着外出打工,在公司里做设计,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是很难能有什么创新的,也就是拿人家的东西改改抄抄罢了,根本谈不上什么创意。面对这种恶性循环,我们应该加以足够的重视,首先对于学生来说应该更好地完成学业,更充分地掌握环境艺术设计的精髓即运用创意思维来创新。另一方面,学校应该适时作出教学体制的改革,做到因材施教,更好地把每一个学生的创作灵感激发出来。时代在更新,社会在发展,这便要求更多更好的作品问世以适应人们日益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创新精神不容怠慢,要不断地发挥优势,创造财富,改变现状,当今社会呼唤环境艺术设计中创意思维。

三、创意思维在环境艺术中的表现

环境艺术之多向、多元、多极性,构筑了人类环境艺术广域的现代特征。环境艺术创作时连贯于一气呵成,不容打断。然而在理论和实践两个高峰之间的创造间隙,环境艺术家了解和研究了环境艺术的多向度、多元性、多层次,及其艺术观念、个性、修养――顿开茅塞,扬长避短,克短拔优,顺应时代而充实丰富“自我”迈向艺术的新台阶,从而实现了设计的突破和创新。这种创新精神不仅是对设计方法的合理运用,更是对艺术的透彻理解和多学科的融会贯通,也就是环境艺术设计的灵魂所在。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顺应历史,适应时代,才能把握设计的命脉,感受设计的灵魂。设计理论日趋多元化,信息社会文化艺术诸多因素及各种艺术潮流之变异要求每一个设计者都要“与时俱进”,具有创新精神,适时地作出改变以求得更好的适应,更大的突破。创意思维的注入能够给予作品以真正的生命力和价值!环境艺术的创新主要反映在其作品的生命力特征中,即感受力、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使它不在属于环境艺术这一小小的范围之中,而是面向世界,深入到人们广泛接触的生活之中。环境艺术新作品之丰富,使多元多极的环境艺术在发展和比较中成熟,而只有当历史感悟与时代意识、精神物质融合之际,创造性思维才能把它的能量发挥到极至,环境艺术设计的灵魂才能得以升华。

在人类本体与自我的心理追溯和审美需求的寻觅中,艺术家追求,表现新颖和新型的多向多维文化心理意识,情绪心态欲求之个性艺术,追求和表现环境艺术递进层次的本源和主流,它们与未来交相辉映,超越了时代而产生另辟蹊径的新轨迹,创造出上乘佳作。艺术作品的创新,凝聚了人的心态欲求,热情活力、智慧潜能和天性素质。环境艺术的未来发展要通过把握这种精神特质来实现。

第6篇:文化创意与艺术设计范文

术设计人才的美术基础课教学模式的改革需要随时代的发展要求而完善, 更要着重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为目标,因为这些

正是文化创意产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关键词:创意产业;艺术设计;基础课;

一、引言

中国目前是一个以加工制造为主要产业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处于产业链的上游就一定需要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撑,所以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了国策。那么如何培养有创新能力的适合人才,将成为当前艺术设计教育的重要问题,也是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而做为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根基的美术基础课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 创意产业概述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创意产业得到快速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今国际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驱动器。在全球范围内,创意产业在推动国家和地区经济结构的转型、区域经济的复兴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影响力。

“创意产业”已经成为继“知识经济”、“信息时代”之后的学术领域又一个重要的研究命题。短短几年时间里,创意产业就从新概念的整合到付诸实践,又从发达国家迅速普及到发展中国家。创意产业是以科技、文化和智慧的结合为前提,再通过知识产权手段生成产业,以创造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为目的的新经济形式。21世纪的竞争将不仅是经济的竞争,军事的竞争,也是文化创意的竞争;市场竞争也从以产品竞争为主转为文化创意之争。

三 、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的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目前要发展创意产业,最关键的困难就是缺乏优秀的创意人才。一个方面是人才过剩,根据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的资料显示:2011年中国大学应届毕业生就约660万左右。另一个方面却是创意市场人才非常缺乏,供需比严重的失衡。

艺术设计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与国家教育的宏观政策有关,也反映了社会对艺术人才的需求,对于艺术设计教育发展而言是有积极意义的。但在大规模发展的背后,也有不少表现出来的严重问题:比如设计艺术基础教育体系、培养模式与日标没有与时代同步发展。也需要建立一种规范的、合理的、科学的考试选拔人才的办法。另外大多数专业师资和教学设备投入不足。

伴随着我国经济科技发展所带来的的变化,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能力的要求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目前的情况大多是学生进校后,普遍对绘画基础课兴趣不大,学生轻视基础课,对基础绘画课缺乏主动性。艺术设计教育的问题目前主要反映在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清晰、课程体系结构不尽合理、课程教学模式还较传统、,师资水平参差不齐。

四、美术基础课教学模式创新策略

目前大多数高校都以建设教学和科研为主导的定位,目的就是要造就综合素质优秀的复合型艺术设计的人才,所以就要以前瞻性意识为教育理念,才能构建出“应用、传承、创新”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框架。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美术基础课教育既要遵循艺术教育规律,也应该深化教学改革,把对人才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的核心,加快从技能教育向创新教育的转换,培养高文化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很多学校实行建立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也是当前艺术设计基础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可以在对学生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培养的同时,也能注重对学生设计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要积极拓展校外实训基地,扩大工作室和企业的合作层面,提高合作深度,形成工作室制与校外实习基地有效合作的长效机制,充分满足课堂教学和设计实践的需要。建设一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国际师资和国外经验的引进,积极借鉴国外新的教学思维方式,积累经验,来把创新的观念贯彻在基础课的训练中。具体方法可以在基础训练中,多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大胆地表达想法,让学生寻求自己个性化的表达,利用逆向的思维来思考问题;也可以通过素描和色彩的训练,让学生能想,敢想,培养创造性地思维方式,多观察自然中的形态,多用举一反三的方法来思考,去发现自己的性格特征和气质,从而形成自己的审美观。

艺术设计专业美术基础课包括素描和色彩两个部分,是每个学习艺术设计的学生都要经历的重要学习阶段。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造型基础和创意性思维表现,着重加强符合艺术设计各专业特征的“美术基础”艺术规律以及表现技法,注重对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观察能力、表达能力的培养。从而教育出具有开拓性、创新性、多元化知识结构的复合型高级设计人才。

艺术设计专业的美术基础课教学应该在教学过程中逐步调整美术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衔接关系,才能使美术基础课真正的地成为设计专业的“基础”,改革原有的美术基础课教学模式,减少单纯技巧与经验的讲解,多去发展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表现力。能更好的纠正美术基础课与专业课脱节的状况,比如改光影素描改革为设计素描;将传统绘画色彩改革为装饰性色彩,在此基础上加大室外写生训练。

五、结论

艺术设计美术基础课教学中引导学生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基础课教学中,教师面对不同的学生,要因材施教,在思维方式上去正确引导学生,让学生敢于求新,在不同的教学阶段,通过分析点评学生的作品来找到优劣点。正确的引领学生学习,鼓励学生尝试新材料,运用不同的工具,通过美术基础课的训练来形成自己独特的创意思维观。只有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和灵活性,构建新的适应时展的艺术基础课教学模式,方能使高校培养的艺术设计人才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金元浦.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型中国的战略选择.人民日报,2006-12-29.

[2]周斌. 创意产业发展背景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探析. 教育探索. 2010 ,12.

[3] 何辉. 对创意产业背景下艺术设计教育的思考.艺海杂志2011.7.

[4]李派.文化创意产业:在金融危机中发现新机遇. 北京商报. 2009 -12.

[5]厉无畏.创意产业导论[M].学林出版社,2006,6.

[6] 张鹏辉.关于创意产业背景下设计教育改革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09,09.

第7篇:文化创意与艺术设计范文

【关键词】创意产业;艺术设计;教育改革;实践模式

一背景

1.创意产业的发展

国外的创意产业已经是国家的支柱型产业。英国是首次把“创造性”引入文化政策文件的国家,并在1988年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首次提出创业产业的定义,即源自个人创造力、技巧及天赋,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它提倡以创业为核心,在这个产业中,发展和生存的最重要要素是人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活动。因此,只有大量输入优秀的创意人才,才能保证这个产业有持续的活泉,得到长足发展。在当今的高新科技和全球化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创意产业融入了艺术设计和经济转型浪潮,进行了一系列的拓展和延伸。当前我国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社会对相关行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高涨。高职院校教育模式面临着急需改革创新的巨大压力,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也在不断进行探索与创新。创意产业的发展能够带动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和创新,创意产业是世界经济中一个重要的、特殊的环节,发达国家把创意经济的概念迅速提升到战略发展层面。在这个知识经济的背景下,艺术设计教育改革需要多方面提升教育品质,更多地培养创新人才。创意产业以创新为动力引擎,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2.艺术设计教学现状

具备创新能力以及拥有创作意境,是艺术设计专业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也是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重点。实例告诉我们艺术设计灵感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民族文化,不是突然想要灵感就能有灵感的,这需要对学生灌输多类艺术文化,尤其是利用课程设计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艺术设计的艺术流程和艺术价值。在艺术设计领域创作作品既要符合社会需求,又要满足艺术设计的独特性,这需要结合实际在课程中增加产学研项目,逐渐形成以课程为单元的设计系统。在课程中设置这些项目能够让学生直接贴近构思、创意、生产、社会需求,使得他们亲身体验产品到社会的所有流程,从而更好地让学生培养学习兴趣和增强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同时教师的全程指导也能促进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师生融洽关系。艺术设计教育主要针对产业的不同设计专业课程方向。其中先进的产业主要有服装设计、影视文化、工业设计、网络游戏、动画漫画设计、室内设计等,这些专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创意产业培养人才的根据地,从而为创意产业的发展注入新能量。而艺术设计人才的能力提升需要社会和教育基础。全球化经济的环境里,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更迭的需求,艺术设计有了更多的、全新的展现方式,并且逐步创造了更多的艺术形式。要适应创意产业的丰富化,并促进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就必须从当前的艺术设计教学开始。艺术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强的专业,其专业实用性十分广泛,如企业的产品设计、产品的包装设计、广告设计、环境设计、空间设计等,都与艺术设计有着千丝万缕、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艺术设计教学必须要创新改革,将艺术设计教学与创意产业紧密相连,深入到与创意产业相关的企业之中,形成校企挂钩,将课堂深入企业的实践之中。创意产业和艺术设计教育密不可分的关系,要求艺术设计教育改革时要遵循创意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相反,创意产业的变化将会引起艺术设计教育的改革和进步,从而改进教学模式,侧重实践教学的发展,互相提供优秀资源,促进产业和教育的融合。

二实践模式分析

1.系统化教学

由于艺术设计过程多是针对产品的,那么在进行艺术设计教育时,要针对产品的整个研发流程,形成一个系统的教学模式。在目前的艺术设计教学中,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仍然沿袭传统方式,单纯讲解理论知识,模拟设计的效果完成考核,就可以得到成绩。设计的整个流程并没有在课程之间相联系,没有机会完整地演练设计流程。在课程改革时,要想对流程的不连贯性进行解决,需要系统化构造课程,使课程有充分的连接性。进行系统化课程,首先要在同一个学期里,将所有课程针对同一个产品设计研发的全过程,对课程进行有序的排列、对课时进行理性的安排,尽管课程由不同的老师教授和指导,但都需要老师和学生的沟通和照应,最终在学期结束前形成共同的作品。例如要设计一本书籍,涉及的课程有封面设计、排版设计、字体设计、印刷工艺、包装设计等内容,整个教学过程围绕书籍的制作和设计展开,这样使得课程学习更流畅,师生队伍的能力也得到加强。

2.校企合作

由于校内资源和资金有限,没有平台让学生与时代接轨和发挥自身优势,也使得学生走出社会后,缺少相关的经验。在教学的时候,应该加强学校与校外企业、政府等的合作,既可以提供学生施展学习能力的平台,又可以了解企业的需求,把握创意产业与时代接轨的理念,从而推进校内教育的进步。更为有效的方式则是进行项目合作,既不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运作,又不耽误课程教学,两者相互包容和促进,使得教学、设计、生产全线联合,形成完整的校内外生态系统。2016年7月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在与上海知名高端画廊——雨虹画廊的协商和帮助下,由2014级艺术设计(艺术经纪)专业的全体同学主持2016年中国知名油画家“黄守义油画展”项目。为期一个月的项目实施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真实环境的体验都有大大的提升。

3.加强市场实验

在进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时,要强调个人作品的价值,强调作品的体验。从设计到作品进入市场的体验,是一种新型的理念,可促进学生对自己作品的重视。这种模式不仅从理论知识上升到了实际操作,同时针对时代和经济的变化、市场的需求调整自己的方向,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和提升自己。消费主义的蓬勃兴起,对产品设计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样也对设计水平的高低进行了一个严格的评判。商业性质的内容本不应该在学校大力宣传,但是在创意产业的背景下,更多地结合理论研究去发展商业,才是正确的运作模式。这也要求学生在项目管理和策划、营销、橱窗展示的设计上有着一定的能力。团队的配合也是学生脱离校内理论知识培育之后,可以集中力量和思想的一个平台。在探索市场机会时,从简单的跳蚤市场到企业合作销售,再从个人创业都可以全面促进学生作品的市场化。

三结语

创意作为时下最热门的话题,也显示出企业对创意人才的渴求,而艺术设计专业能够培养出创意产业所需的大量实用型人才。这就要求对艺术设计教育进行改革,对原有的教学模式加以改进,积极探索新模式,培养大批复合型人才,以适应创意产业的不断发展。创意能够增强一个企业的生存活力,为企业带来广阔的市场前景和丰富的市场利润,同时为社会创造出巨大的经济财富。创意产业发展为我国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的改革创新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对推动高校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和专业整体水平的提升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改革要基于创意产业的背景下,改良实践模式,在课程设计上加强学校和企业等多方合作,共同开发和加强市场试验,培养出适应全球化经济、适应创意产业快速发展的学子,为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贡献一点力量。

作者:陈玲芳 单位:湖南农业大学体育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谢瑞乐.创意产业背景下艺术设计教改实践模式研究[J].现代交际(学术版),2016(7)

[2]陈玉.创意产业背景下艺术设计教育改革实践模式探究[J].学术探索,2013(8)

[3]杨佳华,姜冰,高路,等.特色文化产业背景下艺术设计创意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8)

[4]姜竹松.国际创意产业背景下艺术设计实验教学模式研究[J].蚌埠学院学报,2012(2)

第8篇:文化创意与艺术设计范文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技术;文化创意产业;跨界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5-0079-01

一、数字媒体艺术的特征

1.快捷性

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在制作和传播过程中主要通过计算机来实现,这样就大量节省了制作和复制的时间。如数字媒体制作软件Painter就集成了大量的笔刷效果,使用手写板直接绘画,并通过控制笔刷的压力可以模拟出油画、水彩、水粉、书法、版画等各种各样的效果,较之传统的绘画工具而言更加方便快捷,同时也可以运用软件中的历史记录功能就作品的细节进行反复的修改和推敲。

2.交互性

数字媒体艺术另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具有与观者交互的功能,这种交互基本上是通过装置艺术、网络传播等来实现的。通过交互,艺术家们缩短了与观众的距离,进行了最直接的交流。现代数字媒体艺术装置主要通过电脑触摸屏将图形、视频、动画、声音等融合成为一体,逐步引导观者进入到设计师所构想的艺术氛围之中。

3.虚拟性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通过各种制作软件,以虚拟现实的方式,制作出模拟平面或三维的场景效果。如世博会期间,其官方网站就运用3dsmax等三维软件制作了虚拟展馆,观者使用网络浏览打开展馆大门,根据自己的爱好可以进入到不同主题的展厅,每个展厅都有实物照片、动画、视频等,并通过虚拟解说员的讲解使观者可以全方位的感受到虚拟世界的魅力。

二、数字媒体艺术与技术的结合

1.艺术主导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要经过设计师长期的文化、生活、艺术实践等的积累而进行的艺术创造,属于精神层面的范畴。设计师在进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创作时,首先要进行艺术构思,构思好了之后才能付诸实现,当然在实践的过程中会考虑用哪种工具、材料、技术来达到最好的视觉效果。艺术在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中占据主导地位,只有先能想到才能谈及下一步做的手段。想是艺术层面要解决的问题,而做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不应仅仅是对于软件的熟练使用,而是更加要注重艺术设计创意的新奇。一件构思巧妙的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作品常常会给人带来前所未有的视觉体验。

2.技艺并存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中艺术与技术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艺术构思的大胆创新,加之技术的实现才能够创作出设计精美作品。艺术设计最终效果会对于技术提出要求,而技术的发展同样促进新的艺术形式的出现。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中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将视频、图像、文字、音频等各种元素进行采集、提取、处理和传播。通过数字媒体技术的运用,使得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作品的表现手段更加的丰富,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但是,技术是固然重要,在应用于作品中时要充分考虑其是否与作品的主题相适合。那种为了技术的炫耀而制作的作品,必然无法为观者所接受。一件完美的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作品是艺术、技术巧妙地结合,达到和谐统一境界的艺术作品。

三、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前景

1.依托文化创意产业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国家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任务,推出相关的扶持政策,并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推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全国各大城市已逐步建立起文化创意产业园,吸引了大量的游戏研发、数字电影、广告设计与制作、动画制作、室内外设计、工业设计等企业入驻,并且正加快发展整合,不断创造着更高的经济价值。

2.跨界发展

近些年,“跨界”一词非常盛行,当然这正与后现代主义设计理论相契合。跨界设计已经成为现代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一个主要发展趋势,数字媒体设计已经不再是仅仅存在于艺术设计范畴,而是将文学、摄影、戏曲、舞蹈等等多个领域整合其中,形成一个全方位的数字化作品集合。

四、结语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经过近些年的发展,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我国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发展非常快,艺术与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是科学技术与艺术设计完美的结合,它不仅将艺术设计科学化,而且也将科学技术艺术化、可视化,两者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本文为天津市教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12510

第9篇:文化创意与艺术设计范文

艺术设计教学应该是科技文化、艺术技能、个人修养的完美结合,没有良好的文化修养与正确的道德观念,难以达到较高的设计水平。其次,我国现在的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强,如果不能因材施教,加强社会道德观念的引导力度,容易使学生设计的作品缺乏社会责任感。在高校设计教育课程体系中,完全有必要增加设计道德观念课程。由于教学体制与教师本身知识结构的影响,学生在艺术设计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好的创意、良好的视觉效果,忽略了作品本身应有的文化内涵,作品适不适合特定群体,精神内涵是否满足受众心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兼顾甚少,缺乏对学生正确道德观念的养成教育。

二、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应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帕帕纳克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出版《为真实世界而设计》的著作。在这本当时颇具争议的著作中,帕帕纳克提出对设计目的性的新看法,即设计应该为广大人民服务;设计不但应该为健康人服务,同时还必须考虑为残疾人服务;设计应该认真考虑地球有限资源的使用问题。帕帕纳克首次提出设计伦理的观念,明确设计观念以人为本的社会责任及伦理价值。目前,在倡导创建和谐社会和美丽中国的指导下,设计活动中人文素养与道德观念的培养,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为此,在设置艺术设计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的过程中,非常有必要树立合理的设计道德理论课程,形成一套新的设计教学评判标准和设计道德观念。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在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有可能将能源浪费、媒体污染逐步通过设计得以改善,真正实现低污染、低碳、环保的生活环境。在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从学生入学开始就应提倡该观念的培养和规范化的改革。

三、艺术教学授课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品质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