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艺术素养的内容范文

艺术素养的内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艺术素养的内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艺术素养的内容

第1篇:艺术素养的内容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 艺术素养教育; 渗透

针对目前的情况来看,目前中职学生都已经掌握了一门或几门艺术。可学生们学习这些艺术的具体目的,就是完成家长的愿望,并把自身的艺术素养提上来。而作为中职语文教师就完全可以对课堂这个主阵地加以应用,积极的在课堂上渗透艺术素养教育,进而使学生们的综合能力和素养都得到提升,这样学生就能够更好的步入社会,并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艺术素养教育渗透在语文教育中的意义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养成增加了重视。因此,中职语文教师一定要积极的对学生进行培养,并使学生们可以养成良好的综合素质,进而健康成长。可目前社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要求不断升高,同时还要求人才一定要具备良好的艺术素养,进而使企业的实际管理需求得到满足。所以,中职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渗透好艺术素养教育,使学生们可以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这样学生的鉴赏力以及感受力与创造力都会得到提升,并成为情况丰富、多才多艺、品格健全的人才。因此,应该将艺术素养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进而使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

二、艺术素养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的方法

1.根据教学内容对艺术素养教育进行开展

中职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完全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积极的开展艺术素养教育。例如:在对《音乐巨人贝多芬》这篇课文进行阅读的时候,教师就能够和同学们一同鉴赏古今中外的一种著名音乐作品,进而使艺术素养教育可以顺利展开。新课改以后,语文教材有了更加丰富的内容。而教师必须把语文课文当中所涉及到的所有体育知识、美术知识、语文知识和音乐知识都挖掘出来,并把其当作教学主体进行艺术素养教育的展开,这样艺术素养教育就能够同语文教育有机的结合到一起,把艺术素养教育完美的渗透在语文教学中。此教学背景下,学生会积极主动的学习语文知识,还会提升自身素质,进而更好的步入社会。

2.应用视听资源对艺术素养教育进行开展

中职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可以对试听这种资源加以利用。也就是在教学课堂上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音频以及视频等内容,进而让学生可以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基础上,感知艺术对自己的熏陶。譬如:在学习《格列佛游记》时,教师能够在教学课堂上播放影视资料。这样学生在观看这部影片的时候,就能够深深地体会到小说主要讲述的内容,同时还能够积累众多影视艺术文化,进而提升自身的影视艺术素养。因此,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语文教师一定要积极的应用众多的网络资源,进而将艺术素养教育有效的渗透到语文教学当中,以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3.对艺术素养教学的方式进行探究

在课程改革越来越深入的过程中,中职语文教师必须积极的开发和探索艺术素养教学的方法,进而使学生们可以养成良好的综合素质。首先,中职语文教师能够带领学生们去参观艺术馆或者博物馆,进而在顺利地将语文教学完成的基础上,使每名学生都可以具备良好的艺术素养。譬如:在学习《巍巍中山陵》这篇课文的时候,如果有条件的情况下,教师完全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中山陵,还可以利用假期的时间让家长和学生一起去参观,在参观的时,学生就会被陵区中的环境所熏陶与感染,进而让学生产生热爱学习与艺术的情况。此外,教师还要使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并将艺术素养教育和李的渗透到语文教学中。譬如:在学习《火把节之歌》时,教师完全可以同学生一起学习“朵乐荷”舞蹈,进而让学生了解课文所要表达的精神,并提升学生们的艺术素养。

4.对语文教师进行艺术素养教育

从本质上而言,中职语文教学都是由教师负责的。因此,想要把艺术素养教育合理的渗透到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就一定要具备良好的艺术素养。而想要完成教学目标,就需要中职院校开展艺术素养培训,并倡导语文教师积极的参加。首先,中职院校能够开展统一的培训,对那些具有非常高艺术素养的教师进行培养。如果培养的时间较为短暂,那么教师的艺术素养将无法大幅度提升,这时就需要学生长时间做好教育宣传工作,进而让每一名教师都可以自觉地参与到艺术素养培养培训当中,使自身的艺术素养逐渐提升。其次,学生应该组织各种各样的艺术活动,让语文教师参加其中。例如:歌唱大赛、书法比赛、运动会等。这样语文教师就能够了解到多种艺术文化,积累大量的艺术知识,进而在教学过程中更好的进行艺术素养的渗透。总之,将艺术素养教育合理的渗透到语文教学当中,能够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因此,中职语文教师一定要根据教材内容,应用视听资源把艺术素养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除此之外,中职语文教师还应该积极的开发艺术教养教育的方法,并把艺术素养教育完美的渗透到中职语文教学中,使学生的艺术素养可以得到大幅度提升。

参考文献:

[1]杨晓华.试析艺术素养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作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14

[2]张彩红.网络信息化背景下的大学生艺术素养教育平台构建研究[J].青春岁月,2015

第2篇:艺术素养的内容范文

1.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随着新课标的提出,学校对教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但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未能涉及这样的内容。这样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对知识的掌握,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的认识能力。教师积极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能够有效改善这样的问题,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完善教师的教学内容。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在开展初中美术教学的时候应该积极渗透艺术培养的有关内容。

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是教师开展初中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教师在教学中渗透的有关内容未能真正体现这样的发展要求,所以学生长期处于审美能力低下的状态当中。这样不仅影响了美术教学发挥自身的作用,?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时教师积极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就表现出了巨大的优势,这样不仅能够优化教学内容,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师教学的有效性。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应该将初中美术教学与艺术培养进行有效结合。

二、初中美术教学对学生艺术素养培养的策略

1.充分使用多媒体设备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使用多媒体设备不仅能够给学生带来直观的认识能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完善教学内容,以多元化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实现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目的。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在开展初中美术教学的时候应该积极使用多媒体设备。

例如,教师在教学《鸟语花香》的时候就可以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首先,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搜集有关图片;然后,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油画图片和国画图片内容,并对学生说“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看图片中的内容,在观看之后说一说中国国画和西方的油画有什么不同。”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说:“油画更加注重客观,国画更加注重主观,所以表现在绘画作品上就是国画重神韵,油画重形似。”还有的学生说:“国画盛用线条,油画中画线条不显著。例如中国画中,描一条蛋形线表示人的脸孔,其实人脸孔的周围并无此线,此线是脸与背景的界线。”这样学生在观看图片的过程中加深了对绘画作品的认识,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指导学生观看绘画作品的方式充分使用多媒体设备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2.创新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孔子曾经说过:“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这句话强调了氛围的重要性,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在开展初中美术教学的时候应该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例如,教师在教学《静物之美》的时候就可以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首先,教师展示生活中的静物;然后,教师对学生说:“我们在生活中都见过这些物体,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物体,并用你们的画笔呈现出这些物体。”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艺术素养。学生积极完成教师安排的任务,有的学生用素描的方式以黑白冲突的方式展现物体的静态之美;还有的学生用油画,并通过渲染艳丽色彩的方式呈现静物的美感,以视觉冲击的方式还原静物的样子。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第3篇:艺术素养的内容范文

关键词:包装艺术设计 专业 学生 技术素养 培育

包装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新兴专业,笔者所供职的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有着四十多年的视觉传达设计(装潢)专业的办学经验和积累,在视觉传达设计旗下的包装设计系列课程的教学中也颇有成果建树。我院于2014年开设了包装艺术设计专业并招收了第一届学生后,笔者作为装潢、和包装课程的骨干教师之一,自然担当起了包装艺术设计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任务。包装艺术设计专业是视觉传达设计与包装工程这两专业的交集,包装工程专业属于工学范畴,主要研究包装产品的材料、生产加工等技术性知识,而包装艺术设计专业则研究将视觉传达设计的表现语言应用于包装产品媒介,因此也必须预先深入了解纸盒、容器等主要包装媒介的结构和技术知识。因此,包装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技术素养就显得十分重要。笔者以授课经验为基础,撰文浅议包装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技术素养培育。

一、技术素养的培育在包装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

包装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技术素养既指关于包装媒介的结构等技术知识,也包括包装装潢等艺术表现能力和美术造型的基础,培养本专业学生的技术素养,对于深化专业主干课程的学习,将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但在现实中,由于高考指挥棒和长期以来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生多以文科类学生为主、又多为中学期间因文化课成绩不佳故而转学美术以便增加高考竞争力的学生。这类学生往往数学、几何、物理等理科功底较弱,且普遍缺乏耐心细致的求学态度和习惯,在学习生活中习惯于凭感觉、凭直觉。以笔者长期教学的经验来看,很多学生在学习艺术设计表现类课程中尚可将就,但在学习需要进行精确输出实物样品的课程如宣传册、出版物编排、包装设计和印刷时,很多学生用电脑软件所绘制的设计图形就显得十分随意,缺乏精确尺寸和实际输出的概念,不能及时做出符合生产实践规范的设计作品,往往需要在老师手把手的逐一指导下修改原设计、甚至是在保留学生原设计大意的基础上重新绘制符合制作输出要求的图稿等,学生们的技术素养亟待提升。而作为新开专业,包装艺术设计专业因为名声尚不够响亮,这两年所招收的新生中源自美术类考生的比例并不高;虽然艺术设计类专业原则上要求学生都具有美术基础能力并在高考前参加过美术联考,但事实上由于高校尤其是职业院校之间招生竞争的激烈,一些不是美术类的考生也能被录取到艺术设计类院校和专业,笔者所教授的两届包装艺术设计专业学生,非美术类学生就占了一半以上,他们的专业基础有所不足。

美术基础是一个方面,在包装艺术设计专业的学习中还需要深入了解包装产品的主流――纸盒包装和容器的结构特点、造型技巧等知识,这些内容的学习需要学生有一定的中学三角函数(数学)和几何知识做支撑,但如上所述,当今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理科技术知识和素养较弱。因此,包装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扬长避短,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内容,有效引导学生逐步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培育学生的技术素养,对专业课程的深入学习,将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二、包装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技术素养培育当与主干课程教学结合起来

包装艺术设计专业在笔者的学院是新开设的专业,但我院装潢(视觉传播)设计课程体系中已经对包装设计类课程教学有过多年积累,包装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是在原来侧重于包装表面装潢的内容基础上,增加了一些关于包装结构、容器造型等技术性内容;包装设计实质上是将视觉传播设计的成果应用于包装这种载体上,包装的外表图案、装潢设计是艺术性的,然包装这种载体本身却是技术性的。培育包装专业学生的技术素养,还必须与包装艺g设计专业的主干课程中结合起来,在教学和实训中对学生的中学几何、数学知识进行一次系统的回顾,但鉴于艺术设计类学生普遍数学基础不高的状况,包装主干课程教学中需要对一些技术性的内容进行深入浅出的教学调整,在不减少其内容和难度的前提下,有效引导和培育学生的技术素养,与主干课程教学结合,在其中培育学生的技术素养,将对学生的顺利学习打好基础。

三、结语

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包括我校在内的以培养高素质职业技能型人才为使命的高等职业院校,都在尽力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不断研发新课程、开设新专业,甚至还有一些专业处于野蛮生长的状态;但随着国家政策调整和市场行业的逐步规范,任何专业的发展都必须加强内涵建设,方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并逐步壮大。包装艺术设计专业的市场前景广阔,因此本专业的建设当着力培养高素质人才,培育学生的技术素养,对主干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创新,是包装艺术设计专业深入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以笔者的自身教学经验为基础和立足点,就包装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技术素养培育提出了一点思路和见解,笔者将在后来的专业课程教学中对本文所描述的情况做出进一步解析和完善。

第4篇:艺术素养的内容范文

论文关键词:成教生;艺术素养;教育

艺术素养是人的生理特点和心理发展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发展成熟的,通过对人的情感与心理的训练和培养而建立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包括艺术感知力、艺术想象力、艺术创造力和艺术表现力等。

一、成教生艺术素养的现状

成教生主观上对艺术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够,从整体上看艺术素养较低,亟待有效提升。

1.成教生的审美意识不强。相当大的一部分学生对艺术的重要性的认识不够深入,不能从促进入的综合发展的高度上去认识艺术,造成了主观审美意识不够强。

2.艺术基础知识不扎实,艺术能力不高。只有少部分学生能说出艺术名作的作者或著名艺术家的代表作。在对艺术作品的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上,很多学生的表现都不理想。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接受过系统的基础性的艺术学习。

通过对某地的7所高校艺术素养教育情况的问卷调查显示,高校学生艺术素养不容乐观。如会五线谱的学生只占调查人数的7.9%;非艺术类学生人学前接受过美术教育的仅占20%;在问及对自己的审美能力有无信心时,只有34.8%的学生认为有信心;21.7%的学生不知道中西方美术的区别,71.9%的学生对中国美术和西方美术了解很少。

二、成教生艺术素养教育的目的

艺术素养教育,可以称为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实施这种教育的目的,为培养和提高人们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感知能力、鉴别能力、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帮助人们树立崇高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健康向上的艺术情趣,从而使人们获得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自身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

1.积累丰富艺术知识。艺术是包括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和曲艺等门类的学科,是一定社会生活在人们头脑中反映的产物。进步的艺术,从实际生活出发,塑造典型形象,反映一定的生活本质,具有认识社会生活和鼓舞、教育人民的作用。积累艺术知识,不完全是一个量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质的问题。判断一个人是否有某个艺术门类的丰富知识,最为主要的是要看他是否掌握了该门类艺术的感受与鉴赏的正确的审美标准;广泛的阅览有助于较好地掌握这种标准,但大量的、零散的艺术知识不等于这种标准本身。

2.提高艺术鉴赏力。鉴赏力是指对审美对象的欣赏评判能力,既包括对审美的美丑识别,也包括对审美对象的审美性质的深刻理解,还包括对审美对象的类型、形态的领悟和欣赏程度,并能给予恰当的审美评判。艺术素养教育在内容上包括艺术创造和艺术欣赏两个方面。二者中一个侧重创造实践,一个侧重欣赏活动,途径虽然不同,但达到培养审美能力的目的却是一致的。特别是在艺术素养教育中,艺术欣赏比艺术创造运用得更为普遍。艺术欣赏活动是艺术素养教育的主要途径,艺术欣赏能力的高低也是艺术素养高低的主要标志。

3.培养审美人生态度。审美人生态度指的是人们对生存环境的事物由愉快的情感而产生的亲切和悦的认同,这种愉快是精神的而非物质的,是灵魂的而非肉体的;这种认同的指向是事物普遍的形式而非特殊的质料,因而它是自由而无羁绊的。培养审美人生态度关键是要有一个与万物融为一体又高于万物的人生境界,这就要求人们对人生、对世界、对人类的历史与未来的本质有宏观、恰当的体认与把握,简言之,就是要把遥远拉到眼前,而又把眼前放置遥远;把历史看成现实,又把现实当成历史;把瞬间当成永恒,又把永恒当成瞬间。我们对现实怀抱着一种审美的、艺术的态度,于是生活中的平凡、艰难、琐屑、索然就变得美好、神奇、富有魅力。

三、成教生艺术素养教育的具体内容

1.哲学知识普及活动。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质、共性或绝对、终极的形而上者为形式,以确立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内容的社会科学。对青年成教生进行哲学教育,增强其理论思辨能力,有助于他们高屋建瓴,把握整体,突破各具体学科的局限,超越人文与科学认识的界限。把哲学教育作为“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助于引导学生通过哲学思辨,去探究超越于现实功利的人生意义、理想、信仰与终极关怀,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文艺鉴赏教育活动。文学艺术是借助语言、表演、造型等手段塑造典型的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意识形态,属于社会意识形态。它包括语言艺术(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文学)、表演艺术(音乐、舞蹈)、造型艺术(绘画、雕塑)和综合艺术(戏剧、戏曲、曲艺、电影)等。文学艺术作品包含人们对不同时期人的生存状况的描写和反映,同时也体现人们对人生问题的深刻思考,不仅能引发成教生的思考,而且能够升华成教生的人文关怀、润泽成教生的心灵、促进成教生人的本性的觉醒和提升。通过引导成教生进行文艺作品鉴赏,能够让他们领悟美的真谛,培养成教生欣赏美、体验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意识,进一步提高成教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使他们对文学、艺术作品有一定的鉴赏和评论能力,能借助文学、美术、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能将追求完美的意识渗透到生活和学习中去。

3.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灵魂和根基,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根本标志,是一个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强后盾。中华绵延五千年的文明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明,显示了巨大的生命力。加强对我国文化及思想方面的知识教育,不仅有利于成教生认识和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能让学生重塑民族人文精神,树立奋进图强的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与高度的民族责任感。

4.世界文化教育活动。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不同民族的文化形成和发展有共性和普遍规律。不同民族经济政治和地理因素等决定了民族文化的差异,没有民族文化的差异就没有世界文化繁荣。通过对世界文化的教育,成教生对世界文化及思想有系统、全面的认识,可以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世界各国人民的历史,掌握历史发展的脉搏,让学生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中保持清醒的头脑。

四、成教生艺术素养教育的基本措施

目前,高校艺术素养教育已受到人们一定程度的重视,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如培养目标不太明确,缺乏系统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实施途径,缺乏科学的管理和充足的师资等。可以说,高校进行艺术素养教育仍是任重而道远。

1.坚持整体教育观。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必须有全面的教育。艺术素养教育通过培养“会审美的人”在整体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感情,最基本的就是他必须具有对美和善的鲜明的辨别能力。在社会发展的现阶段,对人的个性、心理、人格的要求不断提高,艺术素养教育作为促使个体素质提高、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也在不断增大。

2.规范教学管理。艺术素养教育要具有较高的质量和水平,规范化的教学管理、严格的教学要求是其关键的环节。艺术教学应和其他教学一样,列入教学计划,有一定的考核,并计入学分。国外高校进行艺术素养教育的某些做法值得借鉴和学习。如在美国,不少综合大学中的艺术院系所开设的部分课程都面向全校,各系学生可以自由选修,得到学分,而有些大学则将艺术列为必修课。

3.师资队伍是保障。许多高校艺术方面的师资队伍基础相对薄弱,高校要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在有限的资源里狠挖潜力,建立一支实力较厚实、结构较合理的艺术师资队伍。

4.开展高雅文化进校园活动。每年可请高水平文艺团体来校演出。倡导高雅文化,净化校园环境,让严肃、高雅的艺术筑起校园文化的殿堂。对网络文化、流行文化要加以引导,加强管理,做好流行文化的宣传、介绍,提高广大成教生的鉴别能力。

第5篇:艺术素养的内容范文

[关键词]艺术教育;文化建设;促进作用;对策

艺术教育强调从人的情感出发,提高人们对美的理解和感受能力。学校展开艺术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综合素养,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1]。通过艺术教育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还可以促进学校的文化建设,让学校的文化生活更丰富多彩。因此,我们须正视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重视艺术教育的作用,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丰富艺术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提高艺术教育的质量,促进学校的文化建设。

1艺术教育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意义

艺术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部分,有着非常重要的教学意义。艺术教育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对艺术进行欣赏和传播,从而提升学生对美的感受和理解,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有助于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1.1有助于学生完善自我,健全人格

艺术的教育和学习是一个很美妙的过程,通过引导学生对美的学习和欣赏,使学生更好地发现身边美好的事物,以积极乐观的心态看待生活、追求美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审美观。另外,通过艺术教育,可以增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学习和鉴赏各国的艺术成果,可以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通过艺术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美化自身的能力,增添学生的审美情趣,有助于学生建立健全人格,促进学校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1.2发挥学生特长,丰富校园生活

艺术教育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和特长,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找到学习的动力,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使得文化形式更加多样化,校园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从而促进学校的文化建设。

1.3拓宽学生知识面,提升学校知名度

学校在开展艺术教育的过程中,为了提高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会组织一些艺术方面的比赛和活动,展现学生的特长,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学校选拔优秀的艺术人才。学校可以让这些学生作为代表参加一些比较大型的艺术比赛,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同时,在比赛过程中,通过与其他院校的交流,可以促进学校之间的关系,学习其他学校优秀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提升学校整体的文化水平。

2艺术教育促进学校文化建设的现状

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进步,艺术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艺术教育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从整体上来看,仍是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教师艺术教育意识淡薄、教学器材匮乏、教学方法落后等。

2.1师资力量薄弱,教师水平不高

艺术教育对教师教学水平和艺术素养的要求相对较高。我国很多学校都存在教师教学水平低下,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尤其在偏远山区,很多教师由于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重视应试教育,忽视艺术教育,教师总体教学水平不高[2]。教师的艺术素养和综合素养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若教师自身艺术知识储备不足或者艺术鉴赏能力不强,学生就没法掌握艺术的相关知识。

2.2艺术教育意识淡薄,忽视艺术教学

很多艺术教师对艺术教育不够重视,学生也会受教师的影响,觉得艺术教育对未来成长并没有多大的用处,从而放弃对艺术的学习。学校管理层对艺术教育不重视,教学课时安排较少,导致学生接触艺术教育的时间不多,很难系统地掌握艺术知识和技术鉴赏技巧。

2.3教学设施匮乏,资金投入不足

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设备是顺利开展教学的重要保障,艺术教育对教学器材和教学设备的要求较高。很多学校艺术教育意识淡薄,忽视对教学器材的配备,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受到很大影响。另外,部分比较落后地区的学校资金不足,在艺术教育方面的资金投入少,艺术教育很难顺利开展。

2.4教学方法落后,教学内容单一

教学方法是影响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一个好的教学方法可以达到是事半功倍的效果。很多教师仍然习惯性地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学生学习效果较差。其次,从教学内容上来看,有的教师教学内容老套,不关注最新的艺术发展成果,跟不上时展的脚步。

3艺术教育促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对策

3.1完善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

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言谈举止都会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3],教师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养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因此,我们在开展艺术教育时,不仅要注重教师在艺术方面的素养,还应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建立一支优秀的艺术师资队伍。为提高教师的艺术素养和综合素养,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学校艺术专业教师参加艺术展或比较有意义的艺术比赛活动,拓宽教师的艺术视野,多与其他学校的教师沟通交流,学习优秀的教学经验。教师应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艺术教学的质量与技巧。学校应给教师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定期组织优秀的艺术教师出国深造,或给教师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使教师能够学习到最前沿的艺术知识。

3.2重视艺术教育的作用,完善教育体制

艺术教育在教学体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教师和家长对艺术教育的认识水平,肯定艺术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作用,学校的文化建设必然离不开艺术教育,要发挥出艺术教育的作用,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认识到艺术教育的作用和意义[4],从根本上改变“重考试,轻艺术”的局面。所以,教师应转变自身的教育教学观念,重视艺术教育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自身的艺术素养,提高艺术教学的质量。除此之外,学校还应改善艺术教育课时和教学内容安排中存在的问题,为艺术教育提供制度保障,如增加艺术课程的安排,提高艺术教育在学校教学中的地位。

3.3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陶冶学生情操

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大大提高学校的效果。艺术教育环境的好坏对艺术教育的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学校可以定期举办艺术教育讲座或艺术比赛活动,给学生营造良好的艺术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这些活动中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综合素养,增强学校的文化建设。

3.4丰富艺术教学的形式和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学校在展开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单一和枯燥的教学方式。教学方式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可以采用多样化的形式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艺术的热情。教师应不断丰富教学的内容,关注国内外艺术研究状况[5]。在课程安排上,应根据艺术门类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每种艺术门类的教学课时和教学内容。另外,学校可以定期组织一些文艺演出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艺术的热情,发掘学生的特长,增强他们的参与感,提高其艺术素养。

4结语

艺术教育可以提高学生对美的欣赏水平,激发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引导学生树立健康、良好的审美观,对促进学校的文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艺术教育在开展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我们应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完善师资队伍,建立一支优秀的艺术教师团队;完善艺术教育体制,丰富教学形式;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促进学校的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朱丽.艺术教育:学校“和爱文化”建设的有效路径[J].江苏教育研究,2013(5):13-16.

[2]王阿楠.地方综合性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研究[J].长江大学,2014(1):65-66.

[3]白洁.小学物质文化建设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2013(22):76-77.

[4]林会如,魏俊玲,栾琪.艺术教育在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中国成人教育,2012(31):59-60.

第6篇:艺术素养的内容范文

[关键词]人文素养 艺术教育 美育 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j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7-0245-02

高校美术教育中人文素养培养模式的研究是在对美的认识的基础上,不断培养学生审美的意识,通过传统美术和现代美术的比较,突出学生的创造性、个性和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潜能,能够创造出个性独特、意境优美的作品。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不仅学到美术技能,而且懂得美的形式、内容表现的丰富性,通过人文素养的培养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把人文素养的培养作为培养学生的目标之一,这是美术教师为之努力的方向。

一、艺术实践教学在人文素养培养中的重要性

艺术实践也是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深入和补充。在实践教学中学生不仅获得个人能力和专业水平的提高,重要的是学生可以进一步地了解自己,对今后学习提出更高的目标。组织学生经常参加艺术实践活动,把实践教学带上课堂中,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提高,能进一步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对今后可持续发展做好铺垫,对未来的人生道路有着深远的影响。

艺术实践教学锤炼学生的艺术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在实践教学中,挖掘学生的艺术才华和个性,使学生的绘画才能得到充分展现。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展现学生多方面的艺术才华,为学生今后从事艺术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在具体教学创作中,首先给学生从一幅作品的构图、色调讲起,分析绘画的构思、意境的展现,技法的深入,肌理制作等,让学生懂得艺术实践过程中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样不仅教学内容丰富,课堂具有吸引力,而且也让学生明白艺术表现过程中师生共同参与的合理性,展开有效教学,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在艺术实践教学中,让学生懂得形式与内容表现的价值,懂得艺术表现的自我评价和创作要求,最终达到创作自由的目的。

在艺术实践教学过程中人文素养如何培养?从何处着手呢?我们在美术教育过程中不断学习先进的理论知识,通过艺术感受、表现手法,深入研究绘画的内在规律,完成作品的意境和思想性的统一。体会情感,引起共鸣,最重要的是通过艺术作品的外在形式,启发学生的主动性,体会作品的意境和内涵,从而达到培养人文素养的目标。王羲之在《兰亭序》中说:“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这是东晋大书法家寻找美的足迹,完成自然美和审美的统一。通过客观物象认识到事物本身传达艺术之美,对人文素养在绘画中的作用提出了要求,引发思考。

二、艺术实践教学中培养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一)制订可操作性实践教学计划和目标

在艺术实践教学中,制订可操作性实践教学计划和目标,构建完整的艺术实践课程体系,明确课程的目标、任务、内容和形式,将艺术实践教学纳入专业教学计划,建立评价机制,通过解决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实施措施。教学过程中,教学大纲是教学的根本依据,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目标,这样才能做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目的明确,对每一部分课程都有一定的安排计划。低年级同学只要询问一下高年级开设的课程、作业安排及要求,以便提前做好准备,做到目标明确,体现教学计划合理性。教学过程中敢于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单一性和局限性,增加学生实践锻炼的机会,大胆走出课堂,向生活学习,做好每一个阶段实施计划和方案,达到教学目的的要求。建立评价机制,师生互动参与,教师对每个阶段的学习做出总结,对今后的发展做出要求和规划,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提高。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教学落实到每一项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专业才华,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和审美空间,让学生在每个参与过程中获得审美的体验,提高人文素养,达到教学的目的。

(二)艺术实践教学的具体形式目标

>

艺术实践教学倡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统筹考虑学习者、教育者、教学内容与环境等,运用科学策略,让学生乐学、好学,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发展个性。在目前美术学院教学中,建立合理的教学体制和目标,明确每一个阶段的教学任务,规范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现整个教学体系的合理性,以及对绘画规律和方法的学习,掌握好绘画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凸显绘画形式特征、创作意念和手法的灵活性,进一步实现美术教学的科学性。以前在制定目标时,只注重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而没有注意到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只注重绘画技巧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情商的培养,使得课堂教学只是简单的知识传授。目标制定要逐步提高,从知识层面上升到能力层面,最终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艺术修养得到提高。如在上美术欣赏课时,不仅讲解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懂得画外之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讲解艺术家的生平故事、绘画的风格、创作的背景等,让学生明白绘画的艰辛并增强为之奋斗的信心和决心,引领学生体会画外之意,明白课本以外的知识,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管理,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提高。艺术实践是检验教学、促进教学的重要手段。利用假期让学生参与到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去,体验艺术教育的特色,一方面提高自己的绘画技能,另一方面丰富自己的人生经验,增强自己的综合素质,培养自己的人文素养。

三、中国传统文化在人文素养培养中的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是以中华民族为主流的各种文化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融合,具有稳定性的中国文化特征。

中国传统绘画表现是写意的,重表现,在绘画表现中运用想象整合空间,以有限的笔墨来表现无限的境界,揭示了中国绘画创造就是一种生命空间重建。中国绘画以气韵表达为最高要求,中国画家特别注意以生命意识去体现自然之美,通过对自然凝神观察体会灵性的生命精神,以节奏化的表现达到体现生命意识的目的。石涛强调:“山川脱胎于予也,与脱胎于山川也。”脱胎意味着新生,借笔墨传递深层次的精神内涵,书法艺术表现意境。借助联想、意境、改变绘画方式,通过研究中西绘画对空间、透视、层次的研究,展开对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表现规律的探索,体现绘画精神和思想性。意在笔先,下笔如有神,不仅对绘画形式、内容提出了要求,打破单一的表现手法,把握绘画的全局和意境,注重心灵感受的表现,使作品透视出浓浓的人文气息,也是我们绘画要追求的最高目标。绘画不仅会写实再现,更重要的是处理好绘画形神的关系,产生意境之美。明代画家徐渭《驴背吟诗图》,画面气韵生动,似乎能听到驴蹄子的滴答声,意境之美得到充分体现,绘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观者不仅能通过读画、赏画、品画学习画家高超的绘画技巧和表现手法,更重要的是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和人文素养。美术教学过程不仅是技法的练习更是整个教学环节中人文素养、美学思想得以实施和实现的过程。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通过对美的认识,将诗歌的巨大力量与哲学思想融为一体,以体现作品精神力度,实现人文素养和传统文化的统一。

意象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最终达到“意象契合”。意象的表现手法是中国传统文化审美意蕴的总结,传递出画家高深的文化修养和高雅的审美情趣。在美术实践教学中,对传统表现形式的研究、美学构建、绘画和美学相结合,体验画面的意境,完成具象到意象的飞跃,最终完成一幅气韵生动、形神兼备的作品,才是艺术所要追求的目标。

总之,艺术实践教学的内容很丰富,形式多样化。因此,艺术实践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肩负着艰巨的任务,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是艺术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目标,也是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第7篇:艺术素养的内容范文

挖掘民间美术资源在艺术教育领域中已经成为新的趋势,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基础。根据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要求:“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从而也就对幼儿审美教育和艺术素养的培养提出了新的问题。新《纲要》第一部分也提出:“把当地社区的文化历史与社会生活作为教育资源,能让幼儿从人们的生活中体验到本土文化的深刻内涵和价值,感受到祖国文化的悠久历史和博大精深,从而使幼儿产生对社区文化、本民族文化乃至祖国文化的自豪感”。[1]然而目前很多幼儿园美术教学仍然采用教师示范,更多的是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手工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也很单调,思维模式单一,缺乏创新性,这就势必阻碍幼儿艺术素养的养成,在幼儿美术教学实践中并没有真正贯彻《纲要》提出的核心精神。

一、民间美术教学在幼儿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民间美术资源在西安地区幼儿园的美术教学状况调查:第一,幼儿美术教学体系建设投入不足,仍有部分幼儿园缺乏必要师资力量,美术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对于自身工作认识不清,认为自己完全可以胜任幼儿美术教学工作,缺乏美术理论的学习,尤其对于民间民族文化的学习薄弱,无法做到与时俱进;第二,对民间美术教育缺乏正确的理解,认为民间美术就是做手工或者简单的画画,美术教育不在于形式本身,而是通过教育使幼儿获得丰富的审美情感体验,大多数忽略了民间美术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所蕴涵的价值,对保护和传承陕西传统文化的意识不强;第三,园本教材发开力度不大,尤其对于民间美术的部分,教学内容规定死板,对于地域性强的民间美术内容形式挖掘不够,导致教师对陕西民间艺术的熟悉程度并不高,即使了解,个别教师有较为擅长的民间艺术才能,在教授过程中也遇到了如何简化为适宜幼儿的形式的问题。

二、利用民间美术资源,培养幼儿艺术素养的价值

(一)有利于幼儿感官认知力的提高。3-6岁是幼儿感官功能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幼儿的感官进行充分的刺激可以有效促进幼儿感知觉和认知力的发展,有助于幼儿积极主动地去发现和感受真实生活的美。陕西民间艺术所包含的美术形式以其造型和色彩的张扬、夸张,刺激着幼儿的视觉;以其独特的工艺的多样,刺激着幼儿的知觉,再配合动感丰富的风俗活动和欢快的民间音乐,这一系列感官刺激和在城市中从未有感受过的美感,会引起幼儿所有感官的共同参与,对手、眼、脑的配合发展有极大的帮助。民间美术创作过程具有随意性、自娱性和创造性,与儿童纯真和自然的品格十分吻合。由于大多都是言传身教,民间美术的创造个性都很强,这不仅有利于幼儿协调能力的发展,同时也促进幼儿的观察能力、联想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的发展,提高自信心和感官认知力。

(二)有利于幼儿审美创造力的激发。幼儿的思维特点就是具有很强的形象性,对具体的事物比较敏感,民间美术教学可以提高儿童的审美能力。民间美术在内容和形式上风格质朴,具有独特的审美艺术魅力,从造型美上,很多图案和工艺都是作者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的成果,无论是整体造型,还是某个细节,表现的艺术手法都很完整。幼儿从简单的造型和构图形式中获得视觉刺激,可以引导幼儿把将现实和想象联系并进行创作。从色彩美上,民间美术作品追求色彩的高纯度饱和,形成比较强烈的对比效果,用强烈的色彩搭配表达更为浓重的象征意义,可以有效培养儿童色彩的视觉审美观。

(三)有利于幼儿民族自豪感的建立。民间美术作品蕴含抽象的精神文化,可以帮助儿童初步的了解其中涵义,更好地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在古代“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环境中,大部分作为社会所需和生活所需的民间手工艺品,它们不仅是谋生的手段,同时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淳朴的民风民俗和丰富的人文情怀,以其选材独特、构思奇妙、工艺精湛形成独具特色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美术教学能通过模仿美术作品来完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增强儿童的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

三、开发优秀民间美术资源,有效培养幼儿艺术素养的策略

(一)重视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艺术素养与技能。首先,幼儿教师应该具有教育学、心理学、教育论、课程论等扎实的基本理论功底,尤其应当具有广博的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幼儿园应当对本园教师就地方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开展一系列专业系统的教育培训,进一步提高幼儿园教师的地方特色文化素养,以激发教师将陕西民间艺术真正运用到幼儿艺术教育当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技能,包括对民间艺术资源选择和整合能力,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反思的能力,建构陕西民间艺术应用与美术教育课程体系的能力等。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重视生活各个环节的教育,遵循幼儿健康和谐发展的原则,时刻关注民间美术文化视角,重视幼儿对民间美术艺术的感知和认同能力,科学合理地帮助幼儿理解民间美术的艺术魅力。

(二)开发教学内容,促进幼儿的身心成长与审美。中国民间美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不同地区的民间艺术具有不同的特点,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所体现的教育价值也会有所不同。选用积极向上、通俗易懂的教学内容,不能照本宣科,并能够有效地正面反映现实,帮助儿童能够直接接受到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作品。比如,可以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小中大班选择不同主题的内容,采用夸张鲜艳的图形和简单易操作的工艺进行创作,要适当夸大事物原本的特征,追求艺术的审美效果。在进行剪纸、粘贴和编制等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提高手眼脑协调发展,增强活动的操控性和灵活性,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育。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优秀民俗文化的渗透,积极引导幼儿成为有文化根基和内涵的人。

第8篇:艺术素养的内容范文

关键词:美术鉴赏;高中;人文素养

中学生正处于一个身心发展的特殊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逐渐形成的时期。培养高中生良好的人文素养会让他们的胸怀更加宽广,看得更远。人文素养其实是学生对自己的认知,对自身和社会关系、自然关系的一种认知和认知能力。这就要求高中生具有审美情操以及实操能力。因此,人文素养是高中生必须具备的。

美术鉴赏是以美术作品及其相关内容为媒介的艺术教育活动。美术欣赏是人类的一种特有的创造活动。学生可以通过对美术鉴赏的学习,逐步提高美术鉴赏水平和审美能力。美术鉴赏是一门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底蕴及内涵的专业课程。美术鉴赏可以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美术鉴赏以主体为主线,大量展现东西方的名家优秀作品,让学生通过接触大量的美术作品,去理解美术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开阔美术视野,从而形成一定的审美能力。美术鉴赏不仅仅可以满足高中生的审美需要,提高审美能力,还可以陶冶高中生的思想情操、提高高中生的精神境界。此外,美术鉴赏课还可以帮助学生开阔眼界,扩充知识领域,帮助高中生娱情怡神,促进身心健康。因此,美术鉴赏是提高高中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渠道之一。

美术鉴赏要运用到人类的全面感知以及鉴赏经验,来对美术作品进行鉴定与欣赏,在获得审美享受的同时,了解美术作品的表现手法与意象。

一、教学设计注重挖掘其中的人文精神

美术教师要培养学生艺术美的意识,认识到艺术美对学生人格形成所起的重要作用,把艺术美的教育贯穿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时时刻刻充分利用艺术美培养学生的人格。上课内容、上课方法和预期效果都应做一个前期的设计和准备。美术课教学目标不仅有知识目标,还有情感目标和拓展目标,后者是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的目标。作为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欣赏大量的中外美术作品,还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使学生理解蕴含在美术作品背后的人文精神,从而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慢慢积累。只有明确了这些教学目标,才可能在课堂上积极体现美术鉴赏内容的人文性。

二、教师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让人文精神贯穿于美术鉴赏中

利用多媒体、录音机、视听教材、挂图等,增强美术鉴赏对学生产生的视觉冲击,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美术鉴赏的魅力所在,更加深刻地体会美术作品的内涵与情感。也可以以学科知识为载体渗透更多的培养人文精神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学会欣赏美,让学生在亲眼所见的艺术品中体会艺术魅力,领悟艺术内涵,提高审美能力。例如,在欣赏《雕塑:凝固的艺术生命》时,教师可以从校园内的铜质塑像下手,从材质、造型和寓意等方面让学生去思考和欣赏雕塑的几个要点。除了美术鉴赏课,可以定时组织学生参观画展、博物馆、美术馆。学生和一些美术品近距离的接触、面对面的交流,更能引起他们的内心感触,了解其中的文化价值,更好地完成审美体验。此外,可以融入音乐和文学来传递美术作品中所含的情感与思想。美术教师应挖掘我们身边的艺术美、借助多样化的教学辅助设备,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教师应注意采用多样的教育评价,让学生感知人文精神

评价标准要体现多维性和多极性及发展性。评价方式多种多样,例如,对于少数不太感兴趣的学生,要激发他们对艺术的热爱,要侧重评价其自身提高的幅度和努力的程度。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除体现人文性外,还可以组织学生互相评价,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给学生提供和别人交流的机会,在对别人的评价中,学生也会严于律己,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达到与人相处能力的培养。

四、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教师不仅要好好利用课内的教学资源,还应当注重挖掘课外的课程资源。例如,城市雕塑、城市园林等,这些都是美术教学可以用得上的课外资源。教师应注重发掘周围相关的一些资源,与现行的教材整合,才能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总而言之,美术鉴赏是美术教育中一种不可缺少的教学方式,美术教师应当通过美术鉴赏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秦明芳.浅议高中美术鉴赏课[J].学理论,2011(32).

第9篇:艺术素养的内容范文

1、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信息素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良好的信息意识是大学生主动获取信息、识别信息、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关键。目前在艺术院校,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学生利用网络和手机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普遍对信息的关注度都很高,在购物、交流、娱乐等这些和日常生活相关的基本信息活动方面也比较好。但是由于对一些潜在的信息意识不重视,绝大多数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国内外发展现状以及相关的专业发展前沿知识了解得很少,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也缺少根据专业发展的需求主动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信息的意识。

2、信息知识

信息知识是信息素养的基础,是信息能力的保障。艺术院校的大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了解和掌握主要来源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从日常的教学实践中了解到,当代大学生普遍对网络、媒体以及办公自动化软件等常用的信息技术和工具软件掌握得比好。但是对一些专业性很强、操作复杂的技术以及硬件设备等了解得很少。只有少部分学生在满足基本的学习和娱乐之外才主动学习和应用与专业相关的新技术。

3、信息应用能力

信息应用能力是整个信息素养的核心。信息应用能力的提高需要大量的信息实践和一定的信息环境。整体来看,艺术院校大学生信息应用能力普遍较弱,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手段比较单一、落后。在日常创作中对各类资源的综合应用能力也比较弱。对信息的交流和理解能力相对较好,但是对信息的加工和处理能力相对较弱。正是由于大学生没有切实掌握信息技术,限制了他们的信息应用能力的提高。

4、信息道德

信息道德是在信息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作为艺术院校的大学生,在艺术教育过程中大都形成了较好的道德修养,能够文明的使用网络,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分辨能力和自制能力。

二、影响艺术院校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原因

1、学生信息素养意识淡薄

艺术院校的大学生多注重感性思维,对直观性、观赏性强的内容比较偏爱,他们大都从小学习艺术,在平时的学习中难免存在重专业轻文化的学习特点,学习过程中感觉不到信息素养教育与自己专业的关联程度,不了解也不会使用专业相关方法进行信息检索和获取信息,没有利用现代网络或图书馆电子资源获取信息的意识,缺乏信息素养教育的主动性。在涉及自己专业方面问题时甚至认为与信息素养相距较大,无需关注,久而久之,学生信息素养意识淡薄。

2、缺乏有效的信息素养培养和教育机制

目前,在艺术院校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是把对信息素养的培养简单的融合到计算机基础教育中,误认为加大课堂教学的力度就是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计算机基础、网络和多媒体等课程就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正是由于忽略了学生使用计算机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才使得绝大多数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和理解信息的价值和作用。

3、高校教师信息素养普遍偏低

信息素养是高校教师整体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们国家由于信息素养教育开展的较晚,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普遍偏低,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掌握还处于起步阶段,根本不能发挥信息技术应有的教学效能。然而,高等教育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全体教师积极参与,这就使得高校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在艺术院校中,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很多老师在讲解专业知识和实践的过程中,通常会忽略对学生进行信息素养的教育,必然导致学生缺乏信息意识,信息能力薄弱。

4、学校信息素养氛围不足

艺术院校的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大多在课堂环境下进行,缺少课外的实践环境,信息素养的校园文化氛围不足,使得学生不能积极开展各种信息活动,缺少信息素养实践的平台。

三、艺术院校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1、提高认识,重视对信息素养培养

信息社会要求艺术院校大学生不仅要有好的“专业素养”,也必须具有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及应用的能力。当今的信息应用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次,日常的生活、购物、娱乐、办公、管理等都离不开计算机,这就要求人们具有相应的信息素养综合能力和分析能力。这种信息素养的要求使得艺术院校大学生在对信息资源的主动选择、运用信息及信息手段等方面,必须与时俱进。因此,艺术专业人才培养需要提高认识,培养信息素养的主动性,即培养他们主动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加工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

2、构建以信息素养为导向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首先,突出信息素养的培养目标,改进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目前对计算机应用方面的能力要求与日俱增,提高信息素养培养已成为艺术院校大学生的迫切需要和必修课。这就要求在教学实践中以信息素养为导向,有目的的开展教学活动。在信息意识方面增加信息安全、人工智能等知识;在信息知识方面增加与专业专业相关的信息技术在其领域的应用;在信息能力方面,增加网上信息检索、信息处理方法与软件、多媒体技术等知识;在信息道德方面增加计算机病毒、网络游戏、网络法规和道德等知识。其次,强化计算机实践,将信息素养的培养渗透于实践教学中。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在课前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去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综合利用多媒体和其他教学载体,把教学内容直观、形象的呈现出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促进学生间彼此交流和传递信息。课后,教师要构建一定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创造性的应用信息和知识去解决问题。这种基于信息素养的实践教学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主动进行信息的获取、交流、加工和应用,这既强化了学生的信息意识,也培养了学生信息处理能力。最后,将艺术专业相关知识融入到计算机教学活动中,营造良好的学用结合氛围。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融入艺术专业内容,能有效引导学生把对计算机的学习与专业知识有机结合,使学生养成利用所掌握的信息技术工具为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服务的良好意识,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3、提高艺术院校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

作为艺术院校的教师,应当充分认识、积极学习、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并在教学中灵活、合理地运用。从增强信息意识、提高基本信息能力以及将信息技术与本学科教学实践相结合等方面入手,利用信息化素养提高教学技能和教学手段。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要从思想上重视信息技术,克服自身障碍,转变信息素养观念,主观上先接受信息教学的优势,结合艺术学院学生发展现状,有目的性地展开教学活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搭建信息素养实践平台

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除注重课堂教学外,还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在高等院校,搭建以局域网或者互联网为基础的教学、实践平台,开展教学互动、教学资源、教学管理方式和沟通传播方式的数字化方式,使高校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下,完成对专业基础学习和信息技术的学习。这种基于信息化情景的体验式实践,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此外,结合课堂学习,组织学生开展各种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课外活动,既能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又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