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国庆手抄报内容文字范文

国庆手抄报内容文字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国庆手抄报内容文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国庆手抄报内容文字

第1篇:国庆手抄报内容文字范文

想好了写哪些内容,下一步就开始做了。

我先写好了报纸的题目,再画上报纸的边框,这样显得美观些。然后约摸着我能把这些能画多少行,就画上多少行。画完后我就该开始抄了。

我用笔刷刷刷地写着,心里也边想着:这么多的文字,我用多长时间才能写完啊?心里边想着,我就赶紧写,写得手都算了,我甩甩手接着写,眼睛累了,我就闭上眼睛休息几分钟再写,毕竟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嘛!

抄写的时候,爸爸有时也凑过来看了看,还叮嘱了我几句:“要注意休息啊!别在电脑前坐的时间太长了!”这时我总会很听话的点点头。

第2篇:国庆手抄报内容文字范文

关键词:小学课外阅读阅读兴趣与方法与课内阅读有机结合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是延伸课堂教学、增长学生知识、提高审美情趣、构建多维的思维空间的重要途径。著名语文教育家吕淑湘先生曾讲过:“语文学习,三分靠课内,七分靠课外。许多大作家一谈起之所以“成名立家”,无不同声答道,那是得益于孩提时期多看了几本书。曾经有人向鲁迅先生请教过写作经验,他也这样说,哪有什么经验,无非是多看了几本书罢了。名人名家朴素而富有哲理的话,给了我们一个启示:仅靠课本上数量有限的几篇文章,怎能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高涨的孩子们?由此可见,阅读对于孩子来说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阅读是每个孩子的第二次生命。

那么,我们该做些什么?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有效地组织孩子们进行广泛的阅读,以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为孩子们导航,让

孩子们在浩瀚的书海中遨游。

一、激发阅读兴趣,让“爱”作主

1、自由的阅读时空,才能让学生快乐飞翔。

任何活动,兴趣起着定向和动力的双重作用,首先,我们应让孩子根据兴趣爱好自主地选择阅读内容,这包括学生的自主购书。每次看到孩子捧着自己选的书兴高采烈地带进学生时,脸上写满了对书的渴望与热爱,此时的阅读,完全是“我要读,我想读”。 其次,让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主地选择阅读方式。孩子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他们带着不同的生活积累和智力背景走进阅读,根据自己的阅读积累来感悟阅读材料,支持他们有个性的独立阅读,鼓励批判性的有创见的阅读,珍视他们的独特感受,使孩子在精神上、个性上得到充分的发展。第三,每天挤出一个自由支配的阅读时间给学生。每天下午上课前半小时我就把时间让给学生,让他们看自己带来的书,让他们“习惯成自然”,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第四,尽量创设一个自由的空间让孩子在书海中畅游。

2、老师积极参与,是学生快乐阅读的动力。

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的阅读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语文学习。所以,我特别注意与学生间的互动,也作为自己吸收新知识的契机。一是共同感悟,和他们一起读,一起聊,一起辩,一起争,让他们感受到老师也是重视的、积极的,更感受到老师也在不断地学习,从而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二是对学生的阅读给予充分的肯定,让学生体会到阅读不但开阔了自己的视野,还可能获得阅读之外的尊重和快乐!三是共同打造“班级阅读文化”。文化的熏陶具有滴水穿石的力量,师生合力打造的“阅读文化”,能深刻地影响着阅读活动向更深层次的推进 。如教师和学生人人拿出自己喜爱的几本书,在班级组建“小小图书馆”;师生共同辑录一些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张贴上墙,营造浓浓的读书氛围,这种浓郁的书香将引领学生踏上与书为伴的人生之路。

二、多样方法指导,授之以“渔”

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使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就好比给了学生一把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面对浩瀚的课外语文信息,小学生怎样才能高效地汲取营养,扩大知识面,积累语言,提高写作能力呢?这需要教师在阅读方法上予以适当的指导。

1、教给学生基本的阅读方法。

(1)作记号

将阅读材料中关键的或特别优美的词、句、段进行圈点勾划以加深印象。

(2)摘录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阅读时摘抄优美的词、句、段于笔记本上,经常翻阅,从中学到作者遣词造句和描写事物的方法,对自己作文大有益处。

(3)写体会

有些文章读后特别令人感动,这时候可以将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 ,这样既能加深对原文的理解,又练了笔,能有效地提高自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4)撰写提纲

有些文章篇幅较长,语言文字相对平淡,但结构独具匠心,大家在理解其内容后整理出提纲来,从中可学到作者谋篇布局的办法,供日后参考。

(5)精读与浏览

对阅读材料,我们要有选择地阅读,特别是阅读长篇大作时,不必逐字逐句去推敲、去斟酌,只需快速浏览,把握整体;读到精彩处,则放慢速度精研细读,认真领会。

阅读方法很多,我们要注重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书籍、目的、性质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

2、教会学生基本的积累方法。

要想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收到实效,就要教会学生从书中汲取精华,学会积累。

(1)赏读成诵。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自己喜欢的、文质兼美的短文、片断,要出声、入情赏读,直至诵记于心。比如定期开展班级美文诵读活动,评出“诵读之星”。以此为契机,激发学生赏读成诵的积极性。

(2)做读书笔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笔记是记忆的储存器,资料的仓库,思考的激发器,创造的发源地。因此,要引导学生写读书笔记,读书笔记包括摘录优美、精彩的语句、片断,编写提纲,写读后感等,这种读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到了小学高年级,教师应该注重指导学生写读后感。

(3)编赏手抄报。通过范例引路,指导学生定期将自己阅读中发现的优美文段编成“小报”,既有文字,又配插图,有图文并茂、相得益彰的效果。通过这种方法,学生不仅会爱上读书,而且会爱读好书。每个学期,我结合学校开展的各类读书活动,结合校本课程、本班学生的阅读情况,根据课外阅读目标的指向,定期指导学生编制有主题的手抄报,如《环保报》、《庆六一》、《乘上诗歌的翅膀》、《庆祝国庆》、《名著点击》等,这样学生便有了明确的阅读目标,有针对性又便于指导。。

三、课内阅读和课外阅有机结合

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好比是语文教学的双翼,两者之间以课内阅读拓展课外阅读,以课外阅读完善课内阅读,才能使阅读教学和谐发展,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积累运用能力。总之,学生们只有“两翼俱丰”,才会飞翔。

语文教材编排的特点之一是以一定的教育主题,按单元划分教学内容,针对这一特点,我将课外阅读与单元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引导学生阅读和本主题相关的课外读物,减少课外阅读的盲目性。例如: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主题是“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围绕这一主题,我向学生推荐《爱的教育》、《窗边的小豆豆》、杨红缨校园系列《淘气包马小跳》等作品,引导学生走入缤纷的童年时代,一起体验成长的喜怒哀乐。

有人说读书是一种享受,有人说读书是一种牵挂,也有人说读书是对生活的感悟。对小学生来说,读书是一种学习、一种积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老师要善做学生读书的引路人,让学生在浩瀚的书海里自由遨游。

参考文献:

1、王晓平《小学阅读理解策略教学研究》

2、《让阅读更有效――如何上好小学语文阅读课》(中国少年儿童音像电子出版 )

第3篇:国庆手抄报内容文字范文

【关 键 词】 文明礼仪;初中教育;青少年

十三岁之后的青少年知识而逐渐扩大,理解能力亦有显著的发展,正处于意气风发的独立学习阶段。此时即应迈进“少年养志”的教育。然而“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年养德”,这四句话环环相扣,因果相连,先有培正才能养志。养正,是指培养其端正的心性及行为。心性受内外因素的影响,而行为是可以规范的。

那么,如何规范青少年的行为呢?那就需要我们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弘扬传统美德,培养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学会与他人共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做人。为此,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动用德育资源,建设文明之班

班上62个孩子有49个独生子女,这些孩子的父母和祖辈溺爱娇宠,使他们大多数变得自私、唯吾独尊,凡事先考虑自己的利益得失,从不知为别人着想。而且独生子女幼时缺少与小伙伴一起游戏的集体活动,既不易养成与人协同合作精神,又缺少竞争意识,所以社会适应能力差,容易形成孤僻、缺少热情的个性倾向。

为此,我首先动用教师资源:发动各科教师把文明礼仪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以思想品德课以及班会课为主阵地,结合教材《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读本》《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有层次、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知识的传授,实施思想道德规范和文明的养成教育,并围绕文明礼仪教育主题,将各个学科与此结合,逐步渗透文明礼仪教育,做到全员育人。

其次,动用家长资源:参与学校管理,参加监考工作,提高家长教育孩子的水平,真正使学校家庭形成合力,有效地教育学生。并分阶段邀请优秀家长到教室开展讲座及其他活动。以本学期为例,我班邀请了优秀家长张文明警官到班与孩子交流。活动中他不仅给孩子们阐述了独生子女的意义及其渊源,还分析了独生子女的心理特点。

最后,动用学生资源:初一上学期初,我在班上设立了“六班文明一号”称号,周威宇同学因自身素质良好且不说脏话全票当选。自此,我抓住任何机会表扬周威宇同学是懂礼貌的孩子。这样做的目的是想要告诉全班同学并不是只有成绩好才能得到老师的喜爱,懂礼貌讲规矩也能得到老师的喜爱和同学们的尊重。随后先将全班60个同学平均分为15个小组,按学生综合素质分别编为1、2、3、4号,1号学生作为小组组长,且1号分管2,4学,着重分管4号,2号分管3号,实现一对一分管制;再将15个小组平均分为3个大队,第一,四,七,十,十三小组的组长作为该大队的大队长。由班长刘一益和周威宇担当文明督察成立“文明督查小组”每周五下午第三节课汇报总结一周情况,专门来发现、纠正、抵制班上的不文明现象,以此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争取不给组上扣分。这样既实现了学生自我管理,达到自我约束的良好效果,还适用于其他类别的分组,比如组员互相背书,听写,一对一帮辅等。

二、利用教室空间,创设文明之境

1. 在布告栏上张贴《中小学生守则》《万州区中小学生文明礼仪基本常规十条》《三爱三节》及有关文明礼仪教育的名人名言;通过学习校风和校训,引导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审美。另外,通过美化、净化、绿化班级环境,让学生置身于整洁、清新且富有文化底蕴的氛围中,接受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达到净化心灵的目的。配合学校教室走廊的“二十四孝图”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在平时的班会上师生共同创设良好的礼仪故事、古诗等导读环境,使学生在与环境交互作用中潜移默化地习得文明礼仪知识。我在教室后里开辟了一个“文明礼仪吧”,学生可以把自己喜欢的经典故事、古诗、名人名言等都放在礼仪吧里和同学们共学共享。

2. 发动家长与孩子一起制作了一个文明礼仪专题手抄报,学生把自己从中华五千年文化中学到的故事、古诗及现实生活中尊老爱幼、关爱他人以及团结互助等正能量的理解用文字、绘画、剪贴等形式表现出来,班委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张贴在教室外墙以及教室内墙四周,让同学们一起阅读与欣赏。这样,一来凸显班级文化,二来用视觉语言提示、提醒学生一言一行要符合礼仪规范。

三、挖掘生活素材,普及文明之礼

知书达礼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实践获得的。这需要我们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见缝插针,随时随地普及文明礼仪知识。我时常告诉孩子“做好自己,影响他人”,无法改他人并不影响我们做更好的自己。每一次寒暑假及国庆长假我都给孩子们安排了一个特殊的作业――做游记:把出去游玩的所见所闻用文字和照片记录下来做成PPT,内容可以有异地风光、人文风情、游览思悟以及在旅游过程中所看见的文明和不文明的现象展示,下期开学第一周班会课全班一起观摩讨论。初一第一次开展活动的时候,全班同学看着照片中一些不文明的现象哈哈大笑,觉得这些照片只是一些不认识的人物的恶搞而已,并没有对这些现象引起自己的沉思。经过三学期潜移默化的教育,这学期同学们看到李卓然同学和张琳婧同学在美国和新加坡拍摄的照片后再也笑不出来了。美国人的礼貌与新加坡干净整洁的街道给了孩子们的心灵一次狠狠的冲击。他们见到了真正的文明,他们找到了差距。

四、抓住各种契机,鼓励文明之风

首先,结合国内外大事、节日、纪念日或其他重大政治活动,向学生进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去年感恩节那天,我主动给孩子们发礼物,感谢他们这一年来的努力和付出,感谢他们给了我一个文明六班,感谢他们让我觉得做六班的班主任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母亲节那天一改往日让孩子给母亲洗脚这些走走过场的形式,组织同学们回忆自己与母亲之间真实的小故事,观察母亲一天的工作,说说母亲的心事等,让孩子们用眼去观察母亲的辛劳,用心去体验母亲对自己的疼爱。这样的活动我开展了三个学期,虽在当时没有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却在今年在我过生日那天收到孩子们满桌的礼物,感恩节收到刘志恒妈妈的微信以及涂瀚丹家长洋洋洒洒几百字的感谢信。

其次,抓住闲暇时间给全班同学做文明礼仪调查问卷,之后用一个星期时间搜集校园内外的不文明现象,用拍照或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并进行分类汇总,利用班会以文字、图片、情景再现等方式曝光不文明,引起学生们的重视,继而对照学生自己平时的行为做到自查自纠。再利用自己做的手抄报对尊师礼仪,课堂礼仪,仪态仪表礼仪,交往礼仪,集会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及西方礼仪等多方面进行了解,对文明礼仪进行再认识再学习。

最后,从日常行为规范入手,开展文明礼仪讲故事比赛和知识竞赛,学习更多的文明礼仪知识,定期出相应的黑板报,进行文明礼仪宣传等。使学生从“要我这样做”转变为“我应该这样做”,让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逐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

通过一年半的努力,我班连续两个学期没有违规通知单,没有打架斗殴事件,教室干净整洁,学生文明有礼;文明班风更正,学生成绩更好,家长点赞更多。总之,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我们必须加强文明礼仪教育。这不仅是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更是孩子自身成长的需要。然而,文明礼仪教育是整个民族的艰巨工程,单靠一个教师、一个学校是无法完成历史和社会所赋予的重任。所以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重视,需要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互相配合、共同努力,才能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我们可以将有可能影响孩子未来的各种致命弱点事先予以纠正,营造一个崇尚文明,践行文明的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1] 陆慧甜. 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几点做法[J].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6(11).

第4篇:国庆手抄报内容文字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 激发兴趣 探究

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已经在我省开始实施,新课程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新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但是,由于近年来中考不考地理,在初中有的学校领导、老师也不重视地理教学。针对这些情况,作为高中地理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分析地理问题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认为应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积极性。

下面我就本人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探究这一话题,谈谈自己的做法和感受。

一、充分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杰出的教育家孔子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有了学习的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就有了一个学好地理的良好开端。

怎样才能形成兴趣呢?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兴趣则是来自教师的积极诱导,因此,我们要努力培养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端正他们学习地理的态度,提高他们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二、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有的学生之所以讨厌学习地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感到地理枯燥无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造成的。因此,要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把我们地理课堂搞活,使学生感到地理课堂新鲜有趣。具体的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承上启下,巧布疑阵

这种新课导入形式,符合学生学习知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同时巧设疑问、启迪思考、激发兴趣,形成。如讲解俄罗斯可以这样来导入:挂世界政区图,提问学生:“亚洲和欧洲已经讲过哪些地区?”让学生到讲台前指图,指出哪些地区还没有学?这样来引入俄罗斯的讲解,同时也很直观地向学生展示了俄罗斯国面积的辽阔。

(二)联系实际,时事导入

这种方法是开门见山、简明扼要、单刀直入、切入主题。如在讲课时,可以这样导入:2007年国庆节,全国上下举国欢腾,而刚过完国庆,我国的冰城哈尔滨就开始下雪,报纸上刊载的标题是“看完烟花又见雪花”。

(三)巧用诗歌,创设意境

恰当地使用诗歌来导入新课,能让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创造出一种诗情画意般的教学意境。如讲水循环时,用“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这一句诗来引入这一节的学习。

(四)引用故事,妙趣横生

根据讲授内容恰当穿插一些趣味故事,既能加深对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又能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如讲授“地球在宇宙中”一章时,学生对“宇宙”的概念是难以理解的,但教师只要把孙悟空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的故事一讲,然后问孙悟空是不是到了天边呢?没有,他翻百个跟头也不能到达天边。这样给学生形成“无限大”的概念。“天”就是“宇宙”,那么“宇宙”就是无限大的空间、无限长的时间。

(五)引用漫画,寓意深刻

教学中结合讲授内容,选用适当的地理漫画作辅助,既生动形象、寓意深刻,又丰富课堂活动,易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在讲解森林资源利用问题时,选用一幅“小鸟的悲哀”的漫画。画面上,小鸟哀求:“请把我带走吧!”然后找学生回答:这幅图说明了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由于滥伐森林,造成了环境严重恶化,使生活在森林中的野生动物失去了理想的栖息地,产生了生存危机,所以,小鸟要伐木工人把它带走。

上面我们从教学方法上来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下面就地理学科的具体特点和教学中的一些体会来谈一下怎样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

三、结合学科特点,激发学生兴趣

(一)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

(1)充分利用课本插图、地图册和地理挂图进行教学。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具,学生可以从地图上直接获取许多地理知识,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地理课本中的插图、图片是课本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幅好的插图、照片可以充实和简化课本有关内容的文字叙述,能达到以图释文、图文结合的目的,教学形象直观。(2)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传统的教学手段过于简单:书、图、粉笔、嘴,很显然不适合现代学生,因此必须采用信息量大、快捷、准确、直观的多媒体教学,如幻灯、电影、电视、电脑等。

(二)改变落后的授课模式,增加“花色品种”

落后的授课模式主要表现为:“满堂灌”、“一言堂”,忽视学生“主体”作用,严重束缚了学生思维活动。可增加“花色品种”加以改进:(1)学生主持“听我说”节目。即每个学生准备某方面的地理知识,每堂地理课轮流主持3~5分钟“听我说”节目,由于学生参与性强,又有上台“成功”演讲的机会,容易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自然会得到提高。(2)地理课――游戏课――野外实践课。在一些地理课上适当增加游戏活动能极大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如通过拼板游戏,能很快掌握我国省级行政区知识。(3)开放式代替封闭式教学。地理知识是自然与社会的有机结合,地理课只有回归自然,走向社会,才会使学生产生持久的兴趣。如讲“天气预报”可在气象台上;可去环境监测站学习“环保知识”,并了解本地污染及治理情况。(4)成立校园社团。如成立一个地理协会,定期举行活动或举办图展,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目的。

四、提高教学语言应用能力

知识的传授、师生的交流都是通过语言来传达的。因此要求教师必须提高教学语言应用能力,尽可能多地使用风趣、生动、幽默的语言,还可以采用特殊地理语言,如地理谜语、谚语、成语、别称、诗歌、歌曲等。

五、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单纯依靠课堂教学很难使学生兴趣持久,必须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才能使他们深深爱上地理,认真钻研地理知识。

1.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读报纸杂志,不定期编辑地理手抄报、墙报

2.举办一些专题讲座,如请一些专家谈“热点”问题。

3.组织兴趣小组,如环境监测、乡土调查、地理摄影等。

4.经常组织地理知识竞赛。

第5篇:国庆手抄报内容文字范文

关键词:中职学生 语文活动 语文能力

去年,笔者有幸倾听了广州市电子信息学校梁丽敏老师《琢磨“活化石”》教学设计的讲解分析,真是收益匪浅。梁老师教学策略的运用,突破了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首先,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课前搜集相关信息,并以多样的表现形式整合在课件里,在上课时呈现出来。其次,选择汽车电子实验室作为授课场所,帮助学生在浓郁的专业氛围中愉快地学习语文知识。梁老师教学策略的运用给中职语文教学提供了一面镜子,作为中职语文教师必需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主要阵地,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教理念,深入挖掘语文教学中的专业因子,使语文教学与专业学习有机结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把课内和课外语文学习结合起来,把语文学习贯穿在学生的生活实践中,以语文活动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一、中职语文活动的特点

1.中职语文活动具有自主、开放性的特点

活动课的出现,体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开放性、自主性以及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它主要以学生自主参与活动为特征,结合专业学习特色和有关职业的实际需要出发,选取活动内容,设计活动项目,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资料,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采用小组合作、交流展示、总结评价等步骤,围绕活动主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有效地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知识、技能,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中职语文活动具有专业、实用性的特点

当前,普遍认为“实用性、职业性和生活性应当成为普通文化课程内容改革的基本理念”。语文活动训练应着眼于学生听、说、读、写以及提取信息能力的提高,语文活动的设计应着眼于学生的学以致用,训练的材料应尽可能来自日常生活或挖掘其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便于学生理解接受。设计语文活动可以与专业实训紧密结合在一起,收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二、以语文活动为突破口,促进中职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提高

中职教师根据各专业学生的特点设计真正从学生个体出发的更加人性化和多元化的语文课堂教学,以丰富的语文活动为突破口,深化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口语交际训练常规化,提高听说能力的策略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中职学生应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口语交际能力。在实际教学中,要从社会实际需要出发,善于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学说,并逐步成为一种习惯。例如,可安排课前“3分钟演讲”活动,充分利用早读、晚修及语文课这几个时间,轮流让学生到讲台演讲一分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自信心自然大增,极大地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教师还应考虑结合学生各专业特点,想方设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灵活地安排自我介绍、即席发言、模拟应聘、推销等综合方式进行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达到能够根据学习、生活和职业工作的目的和情景进行恰当地表达和交流,提高听说能力,以适应社会交际的需要。

2.提交个性化作业,培养学生搜集、筛选和提取有用信息能力的策略

根据中职学生的专业学习特点,教师可开展“网络写作”、QQ日志写作比赛等活动,使学生既能上机练习电子邮件的使用,又方便学生进行修改,提高作业的效率和质量。在开展各种活动时,要求学生通过在网络上搜集资料,根据不同主题筛选整理与综合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制作成PPT文档或word文档,利用网络资源上传,或在活动成果展示时呈现,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体现了语文课程教学为专业课程服务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整理能力,提高了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

结合中职学校的专业特点,灵活应对学生的语文作业。教师设计一些如“奇妙的语言――广告”“手抄报比赛”“商品推销大比拼”等专题的作业,要求学生分组合作、搜集资料、共同探究、展示成果,既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在现代生活中应用的情况,加强了中职学生实际应用语文的能力训练,培养学生搜集整合提取信息的能力。

3.重视指导兴趣小组活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必须加快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重视训练学生阅读的速度,扩宽学生的阅读面。教师应引导学生除阅读教材外,还应阅读各种优秀作品,体会其中丰富的内涵,加深和拓宽中职学生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和认识,因此,教师应重视利用课外阅读资源,组织学生成立“阅读兴趣”小组,定期交流阅读体会,指导学生开展“好书推介”“最令我心动的一本书”等专题交流活动,引导学生分组合作,搜集整合资料制作课件,利用多种感官效果把阅读成果向师生展示,帮助学生养成爱读书、会读书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

4.突出实用写作训练,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策略

语文教学要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教理念,因此,中职学生写作训练项目的设立必需以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的需要为准则,结合专业特点设计训练,把与学生专业密切相关的和在学生以后工作中使用较广泛的应用文和说明文作为训练的重点,指导学生练习写作通知、求职信、应聘信、产品说明书、合同、总结等应用文,可以引导学生在产品制作、维修项目、实训项目等方面写作说明文。为了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教师可组织学生成立“文学社”,联合校园广播站,开通校园广播“美文献给你”活动,每周准时把社员撰写的稿件向全校广播。不但训练了各专业学生的写作能力,也为校园文化建设添上了精彩的一笔。还可创建文学社博客主页、建立QQ群及投稿邮箱,鼓励学生加入社团,通过多种途径投稿,并定期出版期刊。期刊的编辑、审稿由师生共同完成,而文字的录入、校对、排版、封面设计等则由学生全权负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发挥各专业学生的特长,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活动中逐步提高。

实践证明,语文实践活动是中职学生学习语文的一种有效途径,是有效教学的一种展现形式。以语文活动为突破口,深化改革语文课堂教学,不但注重培养学生语文应用的能力,体现语文教学为专业课程服务的教学理念,更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勇于创新的精神,使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有利于拓宽中职学生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全面提高中职业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金海.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集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第6篇:国庆手抄报内容文字范文

一、高中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

(一)我市经济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

近年来,我市经济取得新突破,尤其在教育创强“强校舍、强师资、强管理,强质量”的新形势下,学校硬件设施得到极大改善。我校作为市重点中学,地处市中心,交通便利,信息发达,便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开展。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诚信缺失等现象愈演愈烈,给正在形成“三观”的高中生造成严重困惑。社会价值秩序的纠偏和重建刻不容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呼之欲出。

(二)思想道德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学校教育,德育为先。学校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让其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然而,在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下,部分学校只注重智力的培养而忽视非智力的开发;在内容上,存在成人化、简单化的倾向;在形式上,较简单粗暴,未能把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有机结合。结合德育教育发展的需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刻不容缓。

(三)高中生自身特点发展的内在要求

当代高中生思想敏锐,易于接受新事物,有较强的思辨与表达能力。但多亲情淡薄,缺乏集体协作和奉献精神,且生理、心理尚未成熟,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结合高中生身心理特点,引导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增强对社会的认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优秀的接班人。

二、高中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策略

(一)多种渠道宣传,营造社会氛围

郭秉文指出:“教育贵于薰习,风气赖于浸染。”自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来,迅速掀起宣传学习热潮。

1.树立典型化宣传对象。

加强网络、媒体宣传,在官方网站设置宣传核心价值观浮窗,在报刊的重要版面持续刊登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重点宣传各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示范。如:召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示范点现场经验交流会、以美德储蓄卡助推“日行一善事”“周树一榜样”、举行专题讲座、编写书籍《我的价值观———百篇小故事》等。

2.建立常规化宣传阵地。

运用社会媒介宣传,协调各部门利用各类交通工具、公共场所、宾馆饭店、个体门面、商场、小区,运用电子屏、楼宇电视、户外广告等媒介,围绕核心价值观内容进行宣传,将这种宣传模式常态化、长效化。如在市区中心广场、道路桥梁两侧,随处可见醒目的“24个字”。

3.开展多样化宣传活动。

在学校开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品栏、展示窗等,张挂优秀美术、书法作品,在墙壁张贴标语,在文化长廊塑造主题雕像。通过广覆盖、高频率、多角度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高中生领会其基本内涵,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其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弘扬主旋律。

(二)提升教师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王夫之倡导身教重于言传。指出:“要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这是其对教师教书育人、立德树人提出的新要求。

1.以言语行动感化学生心灵。

教师文明的言谈举止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起修正作用。教师言行是教师内在素养的体现,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浓郁的爱国情结,强烈的事业心和优秀的心理品质都体现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2.以敬业精神引导学生行为。

夸美纽斯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担负教书育人,传播文明的重任,其中“敬业”是事业成功的基石,也是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这要求教师热爱本职工作,我校教师素有“拼命三郎”之称,曾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和“巾帼文明岗”。

3.以自身经历激励学生圆梦。

学校举行做“四有教师”师德师风活动,组织开展“讲自己的故事,说身边的故事”教师演讲比赛,向学生讲述青春故事、分享人生感悟,传递奋斗成就梦想的正能量。教师如果能在教育中展示人格魅力,赢得学生的心,学生就会产生仰慕之情,心甘情愿地接受教育,践行核心价值观教育就会水到渠成。

(三)构建特色主题课程,发挥育人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我校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弘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课堂教育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从国家、社会、个人三层面,开展特色主题课程教育活动。

1.关注社会热点,内化中国梦教育。

丁尼生说:“梦想只要能持久,就能成为现实。”学校通过中国梦主题课程强化“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教育,通过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开展“中国梦,我的梦”国旗下讲话、以“与人生对话———我的中国梦”为主题的十八岁成人礼、“中国梦我的梦”首届广东省青少年书画摄影作文大赛,依托微博、微信、校园网等平台,开展“我为核心价值观代言”,还有“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的中国梦———精彩课堂”网上展播活动,组织教师针对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运用典型事例,制作网络微课,引导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追寻“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梦。

2.搭建实践平台,助推公民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成熟的和真正的公民意识,就把为社会服务看作一个人最主要的美德。”学校通过公民意识教育主题课程强化“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教育,由校团委组织志愿者开展“交通安全伴我行”活动,利用节假日到交通岗和交警维持交通秩序。学校还设立“学生校长助理”管理制度,倡导“我校园,我管理”理念。每周以班为单位值周,成立自律队,开展课间楼层值日,防止踩踏事故。校运会从主持到裁判均由学生组织,培养其“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理念。学校拟推行“代村长、代居委主任、代厂长”参与社会管理改革,让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将社会、家庭和学校联系起来,探索“家庭学校村(居)委社会”四位一体的德育管理新模式。

3.强化养成教育,培养道德情操。

萨克雷说:“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学校通过养成教育主题课程强化“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教育。第一,爱国从爱校、爱老师、爱家人开始,开展“爱国、爱校”主题教育活动,如“热爱祖国、尊师爱校”的系列班会、手抄报、演讲和征文比赛;第二,敬业从培养责任心和做事态度开始,教师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专心辅导每一位学生。学生认真搞好每一处卫生,专心听每一节课;第三,诚信从不说谎、不欺诈、不作弊开始,通过观看优秀电影电视,举办以诚信为主题的演讲、故事会、宣誓仪式、辩论会等,使学生养成诚信的品质;第四,友善从关爱身边的人开始,开展观看纪录片、“感动学校十大学生人物”、“评选优秀学生干部”等活动培养友善品质,把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融入德育课堂。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是提升高中生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举措。学校要把这项工作作为德育工作的重点,融入各个环节,长期坚持下去。

(四)结合生活主题,增强核心价值观教育

指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这突出强调了生活实践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作用。

1.在服务和奉献中学会感恩。

学校组织学生义务献血、慰问敬老院、勤工俭学等活动,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升华对核心价值观的体验。同时,在家庭参与“孝父母、知感恩”道德实践、在社会参与“爱家园、懂礼仪”道德实践,引导高中生“在家庭做好孩子,在社会做好公民”,做到感恩父母,感恩社会。

2.在道德和传统中寻找“善根”。

我市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涌现一批批感人的道德楷模。如身患残疾的陈超新老师独守深山36年,被评为“中国好人”;雷锋式的好校长刘海被评为“茂名好人”,他们都是高中生身边最熟悉的道德模范和榜样。另一方面,不能忽视在传统文化的根基中找寻善的力量,要利用重大节庆日如:春节、中秋、国庆为契机,开展爱国主义、民族传统、礼节礼仪等主题教育活动,如:鼓励高中生用照片或视频记录家乡的风俗习惯,更真切地感受中华文化的力量,激发其爱国爱家的情怀。

3.在科技和艺术中培育情操。

一方面,我校以科技活动为契机,配备专门实验室、器材和指导老师,开展“智识奇用”科技大赛,评选“科技之班”。同时派代表参加全国科普创新实验大赛总决赛,以全国第二名的成绩赢得价值50万元的“探索奖”,并被评为“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学校”,该奖的获得,在全市掀起科技创新热潮。另一方面,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打造优秀文化品牌。学校依托生活主题活动开展以乐促智、以技促能系列活动,把践行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

三、高中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反思

(一)存在重形式轻内容的思想

有些学校重形式轻内容,满足于完成任务。如在德育教育中只留下文字和图片,学生是否理解和接受不得而知。另外,由于经济不平衡,不少城市缺乏像样的科技馆、博物馆、音乐厅、天文台等场所,使科技教育和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活动流于形式,从中得到的价值观教育就大打折扣。

(二)媒体舆论导向存在偏差

当今社会,媒体担任重要的宣传角色。然而,部分不负责任的媒体为了噱头,对新闻时事过当的报道不断地激发医患矛盾、城乡矛盾、贫富矛盾等。就如不久前“学生为老师撑伞”一事也拿出来炒作,影响师生关系,未能在舆论导向方面发挥应有的价值。

(三)家校、社区教育尚未形成合力

第7篇:国庆手抄报内容文字范文

一、学校特色办学背景及成效

(一) “兰雅文化・合作课堂”打造坚实教育中轴,“洒扫应对・经典诵读”积淀深厚文化底蕴――“一轴”获得丰收。

1.上下齐心协力,共行教改实验。

号召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有二十年,新课改的推进也有十年之久了,但是,目前的教学状况仍堪忧,虽然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已经有所转变,可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始终没能很好体现,学生的学习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不会合作学习。导致出现了“师源论”、“生源论”、“时源论”的怪圈,即没有好的老师(名师)、没有好的生源、没有大量的学习时间,就出不了好的成绩。

多年来,五一中路学校一直重视抓好“教学质量”,但由于所处地段偏僻,生源质量较差,在校学生的学习普遍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学习自信心不足,合作意识差,学校的教育教学和发展面临瓶颈问题。

那么,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减轻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合作课堂”恰好能弥补了传统课堂的这些缺陷。它通过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来促进教师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合作课堂”也教会学生如何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合作课堂”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和互助品质,让学生学会从他人智慧中获得启迪,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个人与集体的潜能,从而实现学生素质“人人都得到发展”。因此,学校领导班子审时度势,认为课堂教学改革是学生,也是学校发展的需要,只有改革才有出路。于是,从2011年秋季学期开始,学校先后派领导、老师到南宁市二十九中、隆安中学等地考察学习,借鉴这些学校的成功经验,并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决定进行“合作课堂”教改实验。

我校自2011年11月起,开始实施“合作课堂”教改实验。首先,建立健全了“合作课堂” 教学改革实验的有关管理制度,成立南宁市五一中路学校“合作课堂教学实验工作室”,组建“合作课堂”核心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工作计划、活动安排等规章制度,加强对课改核心成员的培训和指导,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的进行“合作课堂”教改实验。其次,先后利用双休日、署假对教师进行“合作课堂”教改理论和教学技能的全员培训,有力地提升了教师“合作课堂”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再次,开展专家会诊课、学科研讨课、课例观摩课等一系列教改研讨活动,积极探索新课、探究课、复习课等课型的“合作课堂”教学方式方法。通过这一系列教改研讨活动,有效的提升了教师的“合作课堂”教学技能。最后,通过“合作课堂”教改实验第一轮教师技能达标验收测评工作,全体教师顺利通过了达标验收,并涌现出各学科的教学能手,为合作课堂下一阶段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国家对教育不断的加大投入,数字化已开启了我国教育革命的新时代。为了探索基础教育的数字化发展,2012年我校着手构建“数字化平台下的合作教学模式”,并将这一模式从三个实验年级逐步向全校推广,取得了良好效果。如2013年秋季学期的期考统考中,小学部的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的成绩综合排名均排学片第一,初中部的数学、英语排名江南区第一。2011年中考,考上二三中重点高中14人,47人考上示范性高中。

两年来,我校先后接待了来自广西区内的南宁市、河池市、崇左市、钦州市、柳州市以及贵州省等地的近200所学校、2000多名领导、老师的来访、观摩、交流;数字化合作教学得到领导、专家的充分肯定,为推进教学改革、加快教育数字化进程所做的探讨和取得的成果,在南宁市乃至广西的教育教学改革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

2014年,在江南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我校的“合作课堂名师培养计划”和“特级教师培英”进行了第一阶段的培训工作。以“合作课堂名师培养计划”中的16名成员组成“合作课堂文化建设核心小组”,以成立工作坊、开展教改论坛、读书茶会、教师幸福生活沙龙等方式,每周三下午开展系列活动,搭建教师交流平台,探索解决“合作课堂”教改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寻求突破“合作课堂”教改实验的瓶颈,探索适合本校教师学生特点的“合作课堂”教学方法和路子,形成南宁市五一中路学校“合作课堂”的教学模式。以“合作课堂”核心小组为中心,以点带面,全面深入推进“合作课堂”教学改革。涌现出一批教改新秀和一批教学能手,如:在广西第二、三届“合作教学”精彩展示中,韦凯男、覃剑花、蒋丽华、何志成、谢小娟、谢丽梅、陆嘉庆老师荣获“最佳课堂”称号;在广西首届“合作教学”文化节中,黄蓓、肖喜农、覃馨影作了主题发言并获“优秀奖”。

2014年,在教育部主管的中国教师杂志社主办的全国教育创新评选表彰活动中,我校被评为全国教育创新先进单位,罗周胜校长被评为全国教育创新先进工作者。我校的数字化合作教学也得到了社会及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南宁电视台、《南宁日报》、《南国早报》多次对我校合作课堂展示活动进行了专题报道。

2.以课题为手段,打造“兰文化、雅教育”校园文化,传承中华美德。

在 “十二・五”开局之年――2012年,我校开展了广西区“十二五”教育科学课题《挖掘“兰花文化”,培育“四雅新人”》的立项工作,按照课题计划进行校园文化的建设和课题研究工作。

以“(君子)兰”的文化为内涵,以“(淡雅)紫”为主色调,“君子安雅”通过追求真理之真、发掘人性之善、发现创新之美来培养“四雅”新人――“雅服(穿着儒雅)”、“雅言(说话文雅)”、“雅行(举止优雅)”、“雅趣(志趣高雅)”。以“雅”的教育为核心,精心塑造儒雅教师(仪表端雅、谈吐芳雅、举止优雅、志趣高雅)、用心培养文雅学生、尽心打造三雅校园(儒雅教师、文雅学生、高雅校园),办人民满意的学校――这就是五一中路学校“兰文化 雅教育”的校园文化内涵。

为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学校在全体学生中广泛开展争“十佳”学生,做“四雅”新人主题活动。班级每周评选一次,年级每月评选一次,中小学部每半个学期评选一次,学校每学期评选一次,并且评选一次,表彰一次。并力求使每一名学生都有机会获奖,现在,我校掀起了争做“四雅”新人的热潮。

以“兰的文化、雅的教育”为平台,以争“十佳”学生,做“四雅”新人为着力点,按每室“一兰”,每室“一雅”的要求,整合布置教师办公室、学生教室,做到让每一面墙都会说话。大力开展“诚信教育”、“洒扫应对主题教育”、“爱国主题教育”、“感恩教育”、“励志教育”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引导。

作为南宁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南宁市经典诵读示范学校,我们力图通过诵读经典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用中国儒雅的传统文化来深化学生的内涵,深刻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影响学生的日常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礼貌待人的行为习惯,以养成爱国守法、尊敬师长、孝老爱亲、感恩助人等良好的道德习惯,营造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校园诗教文化氛围。

首先,每一个新入学的一年级新生都必须参加“正衣冠、朱砂启智、击鼓鸣志、启蒙描红、诵读经典、赠书送礼(学校依据课题成果分别编写了校本教材《书香百年出经典》和囊括学校所有文化内容及名家关于“兰”的名篇的《蕙风雅韵》这两本校本教材)”的开笔礼仪式,使他们初步感知中华民族传统的勤学苦习、尊师孝亲、仁爱处世等精辟文化,为成为“四雅”新人迈好第一步。

其次,我们将“洒扫应对”、“经典诗文诵读”融入到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结合班队会、国旗下讲话等,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黑板报等宣传阵地,来展示学生制作“洒扫应对”手抄报及班级板报、学生亲笔书画的名言佳句;通过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六一”儿童节、迎国庆、校庆、迎新会等活动相结合,举办”经典诗文伴我成长”诵诗比赛、“励志歌曲”大家唱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洒扫应对”,提高“洒扫”的意识,培养“应对”的能力。在班级黑板报上,都刊出一些经典诗文,并提供历史背景材料和诗词析义,供学生阅读、赏析、评比、积累。

再次,开展“日行洒扫”、“日读一经”、“日行一善”等系列活动,逐步培养学生自理自立的生活能力、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诵读行为。如在“洒扫应对”方面通过开展晨扫、每天一大扫两小扫、每周一次大扫除以及认真做好个人课桌、书包、书本、衣着的保洁等活动,让孩子们在日复一日的“微劳动”中,锻炼动手能力,增强生活本领。“日行一孝”感恩行动,鼓励学生在家里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养成勤动手、多交流,孝顺父母、报答父母的美德习惯。

此外,学校每月还组织“兰雅志愿者”到南宁市“阳光护老院”进行慰问帮扶活动,并与二桥南社区联手成立“莘莘学子情,爱暖空巢心”师生志愿者服务队,慰问帮扶社区的空巢老人。让师生在志愿服务中践行“能帮就帮,敢做善成”的南宁精神,让学生在志愿服务中“学洒扫,知应对”,用行动照顾老人,用心灵抚慰老人,从而提升师生的人格魅力、心灵境界。开展“生日问候”感谢行动,引导未成年人在自己生日和父母生日当天,向父母说感谢话、打祝福电话、发亲情短信,感谢父母养育之恩。通过与父母互赠礼物、接受老师同学祝福等形式,表达自己对父母养育、对师长培养的感恩之情。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兰魂雅行・诚信在心”的诚信主题教育活动。

2014年起,我校合作课堂教学改革进入深水区。为解决课改中的一系列难题,学校成立了核心小组,专门进行学校“合作文化建设”的研究。一次偶然的机会,核心小组的老师们接触到了畅销全球80个国家的世界级励志书《不抱怨的世界》,纷纷被这本书能改变人的命运的魅力所折服,于是倡导全体教师通读了这本书,并在学校掀起了戴手环“改变爱抱怨”的运动,成就不抱怨的世界。这本书为每一位读者配送了一个特制的紫手环,并告知读者“只要一察觉自己抱怨,就将手环换到另外一只手上,以此类推,直到这个手环能持续戴在同一只手上21天为止。”目前,全世界已有80多个国家、1.5亿人热烈参与了这项活动,且效果显著。

这个小小的紫手环引起了学校的关注和思考:首先,手环的紫色与学校校园文化中的紫色不谋而合;其次,这样一个橡胶做的紫手环便宜又环保,且美观又便于随身携带。在经过学校领导和负责德育教育的老师们的研究,征求了部分学生的意见后,我们在全体师生中发起了“诚信紫手环”活动。紫手环使用规则如下:①开始将诚信紫手环戴在一只手腕上。②当你发现自己正在说谎、欺骗或者失信时,就把手环移到另一只手上,重新开始。③如果听到其他戴紫手环的人在说谎、欺骗或者失信,你可以指出他们应该把手环移到另一只手上。④坚持前面的规则。可能要花好几个月,甚至一两年,你才能达到连续21天不换手、无谎言、不失信的目标。

2014年6月,恰逢南宁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活动在我校召开,“兰魂雅行,诚信在心”诚信教育主题活动暨南宁市五一中路学校“诚信紫手环”使用启动仪式应运而生。接下来,学校就势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各个领域深入贯彻“紫手环”的使用理念,“诚信考试”、“诚信作业”“诚信工作”等系列活动得到了深入开展。

扎实的校园文化建设使得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青少年道德培养实验基地”。广西电视台交通频道也多次到我校录制节目,宣传我校的兰雅校园文化。而且,学校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先后举行“兰魂雅行中国梦”主题活动启动仪式以及“兰魂雅行中国梦”阶段成果展示活动。并以校本教材《书香百年出经典》、《蕙风雅韵》为主要内容,抓好校本经典诵读课;以校报《兰雅苑》为载体,更让学校“兰”的文化、“雅”教育深入人心。

(二)“民族艺术・科技创新”丰满特色两翼,高雅志趣特色教育培育四雅新人――“两翼”硕果累累

为使“两翼”更加有力,学校充分利用南宁市“十二五”A类重点课题《南宁市“五一路中国――东盟教育文化交流一条街”》中与新加坡相对应的实验学校这一特殊身份,借助课题《挖掘“兰花文化”,培育“四雅新人”》的研究,在学生中广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和民族艺术教育,进一步为实现“一轴两翼”办学格局的目标锦上添花。

1.民族气息浓厚的艺术教育特色培养高雅志趣

作为一个普通学校,要想打造属于自己的教育品牌,需要经过不懈地探索和努力。2009年春暖花开时,南宁市校外艺术活动中心计划在南宁市众多学校中创设具有民族特色的文艺团体,这正好与我校的办学特色、育人理念相契合。为了拿下这个艺术项目,学校领导、老师带着全心全意为了孩子的诚心和志在必得的恒心三番五次与中心李颖老师交流、沟通,最后,终于打动了她和中心的相关领导,使这个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堂鼓乐队在五一中路学校生根、发芽。

成立之初,学校邀请广西著名的音乐教育家李平老师策划乐队的定位,打击乐专家黄乐作为专业指导,学校主管乐队的音乐老师主要负责乐队的管理及平时的训练、排练工作。校内,乐队负责教师努力做到每个学期、每个月都有训练及排练方案,检查每个孩子对演出曲目的打击乐和舞蹈动作的掌握及与背景音乐的配合程度;校外,教师积极联系相关专家,协调各种关系,从鼓乐队的原创音乐的产生、相关专业教师到学校的指导、重大演出活动的策划和相关专业比赛的参与等等方面做出了努力。

为敲出了五一中人的品质、打出五一中路学校的特色品牌,学校邀请广西京剧团专业作曲家为鼓乐队谱写了一曲具有壮乡特色的代表曲子――《欢欣鼓舞》,鼓乐队也因此而得名。

在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欢欣鼓舞”民族鼓乐队终于不负重望取得一次又一次的成功。自2009年7月成立以来,鼓乐队凭着精湛的技艺多次获得市级、区级、国家级荣誉。鼓乐队的队员均获得由中国民族管弦协会颁发的打击乐五级、七级证书。

2. 不断创新的科技教育特色培育四雅新人

良好的科技教育设施,是学校科技活动开展的重要基础。2013年9月学校利用教育部下拨的乐高教育套装,创建学校机器人实验室;2014年初,我校成为了加强第一、第二批南宁市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建设的学校之一,获得了由南宁市科协和江南区科协下拨的专项科技室建设经费,用于学校科技室改造。这些基础建设有利于学校各项科技活动的开展,为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如今,学校开展的科技创新活动有:青少年机器人活动、三模一电活动(即航模、车模、建模、无线电测向)、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活动、“教育部―微软(中国)携手助学(Partners in Learning)VCT(The Virtual Classroom Tour)应用试验项目等。

现在,我校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创新精神融入到了令人快乐的活动中,丰富了学生业余生活,增强了实践能力,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特别是青少年机器人、航模车模等竞赛项目,在南宁市保持先进水平,并多次代表广西参加全国大赛获金奖。07年代表广西参加WRO世界奥林匹克机器人竞赛获初中组金奖;09年机器人作品“火星搭桥―探索机器人组合”,获第九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小学工程创意赛二等奖; 2011年,机器人创意项目“跳琴”荣获第八届“WRO世界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中国区选拔赛”一等奖;2012年,机器人创意项目《仿纳米布沙漠甲虫空气取水》荣获第十二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创意设计项目一等奖(金奖)。

二、学校特色办学的启示和普遍意义

1.优秀的办学人才

优秀的办学人才必须具有远见卓识、能够团结群众、能够苦干实干等优秀品质。也就是说,好学校必须拥有齐心的领导班子,特别是有好的书记和校长。

2010年8月,学校更换了新一届领导班子。新班子上任之初,便对学校建设进行了五年规划,朝着巩固和加强“一轴两翼”办学格局、把学校打造成一所“文化底蕴深、科技素质高、艺术涵养好、儒雅贤淑美”的江南名校的目标而努力,整个班子围绕这一目标,努力奋进,使这所学校不断前进。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时任南宁市教科所邓雅学所长的指引下,罗校长见识到了“合作课堂”的魅力,并把这一新的教学模式引荐给班子。经过班子的讨论、考察学习,最后决定将教改进行到底。

要让老师们完全自己长则几十年短则一两年而且运用娴熟的教学模式去接受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其难度可想而知。因此,教改前的教师观念转变工作和培训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幸好,学校的这一举措得到了江南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我们请来广西英才心理教育团队来为全体教师的合作课堂教学技能做具体指导,然后进行全员封闭式培训。

如今,学校教改之路已经走了三年,期间曾经有学生、家长甚至老师对这一改革提出质疑,也变着法想恢复传统课堂,可是学校领导班子顶住各方压力,没有争执、没有拆台,紧紧团结一心始终坚持走“合作课堂”课改之路不动摇,这是学校课改走入深水区,能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保证。

2.把科研课题作为抓手

“以科研课题为抓手带动学校各项建设”是五一中路学校能够在普通学校闯出一片天地的重要原因。罗校长常说:“把我们建设学校的重大工作都做成研究课题,一来能引起老师们的重视;二来是作为课题,大家都有事做,也必须做,这样老师们评职称也有材料了。”因此,学校的“一轴两翼”建设就是按照这个模式推进的。

首先,学校开展了广西区“十二五”教育科学课题《挖掘“兰花文化”,培育“四雅新人”》研究工作,还把这一课题与国家教师基金“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子课题《“兰文化,雅教育”―特色学校的创建与学校文化的研究》结合起来,这个课题就涵盖了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可以说是总领学校的一个大课题。

其次,在教育教学方面进行了如被评为B级科研成果的广西教育学会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依托社区,构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大平台》的课题研究工作,还进行了南宁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A类课题《“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实施素质教育”的研究》子课题《“实施合作学习,构建合作课堂”的研究》等课题研究工作。

在特色教育方面,学校借助课题《挖掘“兰花文化”,培育“四雅新人”》深化艺术和科技两方面的教育研究,积极努力研发校本教材。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深信,乘着党的十的东风,载着五一中人的梦想,明天的五一中一定会实现新的跨越与腾飞!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