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本文通过对文化理论的内涵、作用等方面的探讨,结合当前我们面临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提出了新的视角和思考。
关键词:;文化理论;思想政治教育
的文化理论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它对我们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文化理论的内涵
第一,文化的本质内涵及作用。的文化理论是建立在人类的劳动实践的基础上的,马克思在劳动实践的基础上科学地揭示了文化的本质内涵。他指出,由劳动创造的相对于天然自然的“人化的自然界”实际上就是人的文化世界,文化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解,文化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并影响、反作用于经济与政治,是一定社会主体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社会生活的一种自觉认识和向往,它对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时是突变性的社会因素。文化教育作为社会传递知识的一种手段,是培养人、提高人素质的一种社会现象,也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一种方法。
第二,指出全球交往是推动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全球交往的发展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解放。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经济与文化是互相依存,紧密联系的。在全球范围经济交往发展的同时,必然导致精神文化的全球往。全球往是推动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文化的全球往已成为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历史过程,人类的文化交往不断地促使各民族从封闭走向开放。全球往的发展将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解放。随着人类全球往的日益频繁,具有狭隘地域性的个人将越来越成为世界历史性的、真正普遍的个人,社会关系会越来越丰富和全面。
第三,提出文化创新和发展的价值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文化理论强调,要把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人类文化发展的价值目标。认为人类文化创新与发展的价值目标应该是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人的发展不仅仅依赖于生产力的发展,还依赖于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正如恩格斯所说:“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因此,文化的创新发展对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二、思政教育内涵及面临的当代环境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文化传播方式,也是一种教育手段,它是针对人的思想意识的活动,是在人的思想意识上建立基本的秩序,形成个体精神与国家核心价值观念的内外统一的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传播特定的意识形态,让受教育者接受并内化为自己的思维方式和信仰,使意识形态得以延续。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是向人们传输符合我们社会发展的价值观及相应的法律法规、道德规范等,使人们的思想行为向着社会主义要求的方向发展,也就是对人们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塑造。
(二)环境变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文化领域逐渐对外开放,西方各种政治经济学说、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道德准则等不断涌入我国,各种社会思潮、学术流派、理论观点纷纷涌现,出现了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等多元文化并存的现实格局。全球化的发展推动着各种文化相互渗透乃至融合。多元文化对促进世界文化繁荣、增强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多元文化又会导致多元价值观。一些人在多元价值观面前缺乏分析、判断和选择的统一标准,从而引起价值观、信念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混乱和错位。
从国内环境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社会结构与社会流动呈现出新的特点,社会阶层结构社会组织日益多元化,与此相适应,利益诉求也日益多元化,因而,社会思潮与社会风尚、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特点。全球化的发展及社会的转型必然导致青年学生思想观念及行为方式的多元化,加大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
三、马克思文化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第一,正确认识全球化下的文化多元化,加强青年全球意识教育。全球化是社会主义发展所必经的一种现象,按照文化理论,全球交往是推动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文化的交流融合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解放。
思想意识的形成是一个比较和借鉴的过程,青年学生仅仅依靠主流文化来适应社会角色的转变,是不实际的。要真正的实现学生的社会化,必须依靠多元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对立冲突、依靠不同思想价值的碰撞,在此过程中使青年学生学会批判与鉴别、分析与思考,并最终形成适合社会发展和自身需要的思想价值和判断。
因此,要正确认识全球化下的文化多元化现象,加强青年的“全球意识”教育,增进他们对国际知识的了解,通过各种媒介加强信息的传递,开阔学生的眼界,拓宽他们获得信息的渠道。信息量的剧增,将促进学生分析、思考和认知水平的提高。与此同时,我们必须加强对青年全球意识的纠偏。全球意识不是夜郎自大,也不是不加分析的抛弃、贬低本国意识形态。一个没有自己本民族文化的国家是无法长久发展的。必须引导青年提升自身素质;积极宣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用世界眼光关注全球性重大问题;学习其他国家、民族的优秀文化,促进我国和世界各国间的相互了解、共同发展。在此过程中逐步实现青年一代的成长、成熟和全面发展。
第二,坚持文化的先进性,树立文化的主体意识。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保持的先进性,同时要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增强其自身的吸引力,用先进的主流文化占领社会主义思想阵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于我们掌握意识形态领域阵地的领导权,保持社会主义文化在全球化角逐中不断成长、发展、壮大起着重要作用。
文化理论指出,文化创新和发展对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有重大意义。因此,我们必须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使我们的文化紧跟时代步伐,紧跟世界节拍和历史发展潮流,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基础上发展理论科学和当前实践紧密结合的社会主义文化。从而实现文化的创新发展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相互促进。
第三,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当前,必须改变传统的说教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动性精神,在相互尊重和平等交流中,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要充分阐扬新媒体在大学教育中的作用,如博客、QQ、飞信、人人网等,加强网络阵地的建设,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的文化高地。其次,尝试以问题为中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可通过开展讨论、演讲、辩论、案例分析、讲座等形式,及时抓住社会出现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开展讨论,加强互动。在互动中真实了解学生思想状况,注重启蒙引导,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加强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中心的校园实践教学,利用学生业余活动,开展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相关的活动。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延伸到学生社团及社会实践活动中,指导学生社团开展相关主题活动,以社会为课堂,深入扎实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切身感受到我国经济、社会发生的变化,加深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和认识,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参考文献
[1]李春英.马克思人文关怀思想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2).
[2]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关键词:心理暗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应用
心理暗示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在学习生活中有积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环境急剧变化,使高校传统的集中统一的显性教育方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其教育的实效性明显弱化,这一现实迫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而在改革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教学为主的显性教育的同时,也注意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必然结果。
一、心理暗示
心理暗示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它是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这种信息,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
(一)分类
心理暗示根据划分标准的不同,其分类也不同:从暗示来源的维度来划分,心理暗示可分为自我暗示与他人暗示。自我暗示是指通过主观想象某种特殊的人与事物的存在来进行自我刺激,达到改变行为和主观经验的目的暗示。他人暗示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从暗示的性质的维度来划分,心理暗示可分为积极暗示和消极暗示。积极暗示是指使人增加力量、勇气、信心,进而增进正确行为的过程及效果的暗示。消极暗示是指使人气馁、抑郁,进而抑制正确行为的过程及效果的暗示。
(二)影响因素
心理暗示的发挥效果受一定条件的影响,结合罗德·拉斯韦尔的“5W”模式,将影响心理暗示的因素划分为以下五个方面。
Who——暗示者在暗示的过程中,暗示者的权威性、影响力及人格魅力等因素直接影响心理暗示的作用效果。
What——暗示内容 在进行心理暗示的过程中,暗示者所采用的语言暗示或非语言暗示的暗示内容,也直接影响着心理暗示的作用效果。
Which——暗示情景 在进行心理暗示的过程中,周围环境因素会对心理暗示产生直接的影响。
Whom——受暗示者 受暗示者是心理暗示的主要对象,其性格特点、心理状态、独立性及知识水平等因素直接影响心理暗示的作用效果。
With what effect——暗示效果 在进行心理暗示的过程中,暗示的反复性、进行暗示刺激的特殊性和新异性对暗示效果有重要的影响。
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过程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隐性课程”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延伸应用,是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相对应的概念。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自觉运用隐性课程理论,注重开发利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通过比较隐蔽的形式,使受教育者在无意识间获得某种思想或经验的教育方式。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过程是围绕教育目标的实现,对各教育要素的完善优化以及对教育活动运行程序的设计安排。一般来讲,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大致可按以下五个步骤进行(如图 2.1所示)。
第一,规范教育者。基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不是随意进行的,而是经过教育者在实施教育之前,精心设计的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的。第二,设计教育内容。基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把目的和内容潜隐起来,让教育对象意识不到自己在接受外来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而在教育对象无反感和积极的参与中实现教育目的。第三,遴选教育载体。基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多样性,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特别重视“教育载体”,强调教育者必须借助于特定的物质形态、制度形态或精神形态的教育载体将教育内容全方位地传递给受教育者。第四,预测教育效果。基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的方式主要是以受教育者的自身体验完成,一旦形成就深入内心、效用持久。第五,完善教育体系。基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不断丰富和完善教育体系使之成为实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施的不可忽视的环节。
图 2.1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
三、心理暗示理论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心理暗示理论,不但有利于完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体系,丰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内容,而且可有效地提高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效果,有利于加强教育者和受教育之间的双向互动。
(一)强化自我暗示,塑造权威形象
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心理暗示的理论,教育者承担着暗示者的角色。要充分发挥心理暗示的作用,暗示者必须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教育者要不断强化自我暗示通过其主观想象某种特殊的人与事物的存在来进行自我刺激,达到改变行为和主观经验的目的暗示。
(二)丰富非语言暗示,渗透隐性课程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内容是以一种隐蔽的、渗透式的方式展现在受教育者面前的。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心理暗示的理论,可有效地渗透“隐性课程”,用丰富非语言暗示的方法,提高渗透“隐性课程”的教育效果,从而提高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三)优化暗示情境,丰富教育载体
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心理暗示的理论,教育载体就是暗示者所创设的暗示情境,主要以课堂氛围和校园环境为主。洛扎诺夫经过长时期的探索认为,人在清醒而放松的状态下,可暗示性和有意识的判断能力同时出现。在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时,可以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可发挥心理暗示的最佳效果,从而提高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效果。
(四)应用积极暗示,激发学习动机
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心理暗示的理论,受教育者就是承担着受暗示者的角色。教育者在教育的过程中不应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提高,而且要提高受教育者的动机激发意识和手段。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心理暗示理论,这,有助于诱导受教育者的学习情绪,有助于培养受教育者的积极学习心态。
参考文献:
1.刘晓芳.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06-04.
论文摘要: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手段,极大地拓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和渠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必要深入研究学生思想活动的新情况、新特点,充分发挥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形式和手段,进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制。
随着信息技术 的迅速发展,互联网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技术,越来越成为人们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 ,也使高校学生的思想范 围从实际领域向虚拟空间延伸,原本在地域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也向更广阔的空间扩展。可以说,互联网既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 ,也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如何运用网络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机制,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从而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乃是当前我们所面临的紧迫课题 。
本文作者在创建北华航天工业学院财会金融系学生工作网站(WWW.ckjrx.com)的实践基础上,对以网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这一课题从理论上进行了初步探讨。
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一种主要的信息渠道,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学习、交流,因此,创建学生工作专题网站,对于适应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集中体现在以下几点:
(1)以网站为载体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平等性和有效性。在网络社会 的虚拟空 间里 ,学生更容易放开顾虑,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因而有助于促进师生之间交流,有利于教育活动的深入有效进行。
(2)网络的运用提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广泛性和时效性。
(3)通过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
笔者在“财会金融系学生工作 网站”的建设 中,注重更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利用现代先进的网络信息手段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和渠道,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积极探索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逐步形成了符合学院系学生思想实际的主题网站目标定位 ,即努力使我们的网站成为集舆论宣传、思想交流、提供服务、提升素质于一体的寓教于乐网站,具有较强互动功能的大学生网上精神家园,成为展示大学生时代风貌的窗口、服务大学生成才成长的平台、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园区、引领大学生舆论方向的坐标 。反映到新机制的建立上,应体现整合性、规范性和有效性的要求。
在整个创办网站的过程中,笔者深切地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网站 的出现和发展 ,增加了开展教育工作的新工具和新载体,进一步完善了工作方法、思维方式,从而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契机。我们应当抓住机会,以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建设为切人点,在以下几方面狠下功夫,大力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
(1)完善教育理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首先要从教育观念更新人手,树立正确的网络意识。其一,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服务意识,增强学生对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认同感。其二,要树立平等意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其三,增强以学生自我教育为主的意识 ,不断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我们既要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更要充分调动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把积极向上的思想内化为自己的品质 ,并外化为积极 的 自觉的行为。
(2)改进教育方法
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更加丰富、自由、开放、活跃,这对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深入了解学生使用网络的特点,把握其思想动态,充分发挥网络教育的优势,改进教育方法,则成为新形势下必须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至少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解决这一 问题:一是高度重视如何让受教育者主动、积极地加人教育这一过程。因此,增强网站的吸引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正确选择思想信息,增加自我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分量,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人情味,更具有亲和力 ,乃是关键一环。二是要善于整合各种有效资源,以服务为抓手,寓教于乐,重视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在他们感兴趣的领域中展开交流,借以达到教育的目的。三是将网络教育和其他各项教育方式有机结合,树立客观地教育观念。
(3)拓宽教育领域
关键词:需求 思想政治教育 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6(b)-0237-0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能够深入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源,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党委工作部门的主要工作方向和工作内容。但是在新时代、新形势和新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性还有待提高,主要原因就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载体和方式等还很难与时俱进,更为重要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没有很好认识到提升自我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所以要从源头上努力解决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动机问题,马斯洛提出的五层次需求理论和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理论对我们思考如何让大学生接受或主动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角和实践探索,以需求理论为基础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机制。
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及其作用
人的价值实现,就是使人的潜在价值和内在价值转变为现实价值和外在价值的过程,而人的价值实现都必须付诸于社会实践,在实践活动中人们既改造着自己又推动社会的发展。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它既及时解决人们的各种现实思想问题,同时又着眼于人的理想价值,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还通过发挥主体自身的思维品质和精神意志来更好开发主体的潜能,提升主体的综合素质,从而更好地实现主体的理想价值。因此,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并提升教育的成效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 需求理论的出处以及跟本文的联系
恩格斯说人的“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愿望动机,才能行动起来,”这种愿望动机就是人的内在需求。根据心理学新行为主义学派的理论,人行为的产生离不开外界的刺激和内力的驱动,人的行为都来自相应的需求。马斯洛也提出了人的五层次的需求理论,从低级到高级追求各项需求的满足,其中第四层次为社会需求,主要是获得尊重,得到肯定和社会地位等,第五层次是自我实现,主要是成就感和价值感。而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理论认为发展需求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需求。
于是根据前面的阐述,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内在需求是行动的基础和出发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富有成效,首先得要获得学生的内在需求,学生有这个愿望和动机希望能够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这是内在的驱动力;需求是有层次的,我们要鼓励大学生超越低层次的需求,为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时代进步的需要,追求自身综合素质提升,特别是追求自我价值的更好实现。
3 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
但是在我们实际工作中发现,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着不少的困惑、误解甚至是排斥,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还未内化成自身的内在需求,这就和我们的理想产生了差距,于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很难保证。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有两种原因,其一是大学生对高等教育抱有较强的功利性,认为高等教育就是为了拿文凭为了就业,而无需太多的思想政治教育。事实上我们发现现有高等教育更多强调教育的外在价值,教育如何适应社会的发展,比如强调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训练,而忽略了教育在提升人思维品质、精神状况和理想信念等内在价值方面的作用。同时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更多的是追求利益最大化和资源配置的最优化,社会看重的是显性的个人知识和技能水平,而一个人的思想状况和精神面貌等内在性的价值却被疏忽了;其二是我们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载体等还不够与时俱进,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性。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背负着太多的包袱,不仅有纯思想教育,还有政治教育、法律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这一切因为很难讲透讲深反而让学生无所适从,同时在意识形态方面更多得是灌输,多数是空洞的理论教条,缺少活力和灵性,也缺少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考虑,缺少对学生人性的升华。
4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对策
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既有社会层面的氛围改造和国家政策方面的引导,也就是我们在评价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时,要更为考虑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价值追求。但从高校来说,我们更要立足现在,实事求是,要着重在高校现有的框架中做一些改革创新的举措。
(1)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中,要紧紧抓住第一课堂主阵地,在专业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对思想品质、道德水平和精神追求方面的认识,发挥这些非智力因素在大学生从事学业和开展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比如对于责任意识的教育,让学生在专业实践过程中认识到责任能够激发创造性,责任能够提高成效性。
(2)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状况,制定多层次多类别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同的学生群体有着不同的基础素质和目标追求,要按照分类跟进的原则,对于学生党员则要强化先进性和理想信念教育,对于学生干部要强化科学思维和务实肯干等方面的教育,对于公益活动积极参与者进一步强化公益事业和专业技能的结合,对于学习成绩优异者突出学习和实践的结合。
(3)要加强学生的实践教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者公益活动、暑期社会实践和勤工助学活动。在实践中引导学生正确认知社会情况和国家基层现状,正确认知提升综合素质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性,正确认知每个人对于社会的贡献和爱心才能帮助社会更好地发展。实践不仅能够增长才干,更能够体验感情,提升道德追求,在获得成就感中得到价值的实现。
(4)要不断创新教育手段和方法,增强第二课堂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努力用时代的表现方式去赢得学生的认同,要特别在“创新”上下功夫。加强活动主题和内容的创新,用“流行”主题去陪伴学生,用“流行”内容去贴近学生;要加强宣传的方式和手段的创新,特别是要采用新媒体走近学生甚至环抱学生,比如处于“微博”和“微信”的微媒体时代,如何实现我们的“微言大义”。
参考文献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主体间性
在当今思想政治教育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教育活动的双方都试图占据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地位,从而导致两者的矛盾逐步加深,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进一步开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实现主体性原则的转向。主体间性作为一个新的范式此时被引进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中,为我们解决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一、“主体性”与“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在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对主体性研究是现代社会实践发展和人的主体性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所提出的一个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要想认识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我们首相必须对“主体”进行解读,“主体”是相对于“客体”而言的,有“主体”就必然有对象性的“客体”,从主体到客体存在着一种单向性的认识论模式。即“主体(教育者)―客体(受教育者)”,这种从“教育者到受教育者“的模式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传统的教育方式。相当于我们通常所说的“灌输”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主体间性”是20世纪出现的一种新的哲学范式,最先出现在哲学领域,自胡塞尔首次提出“主体间性”概念后,这种具有较强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的新范畴在学术界便传播开来。“主体间性”出现在我们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时间较晚,但是一经引进便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领域一个重要的课题。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新的范式,它强调的是“主体(教育者)-客体(教育媒介)-主体(受教育者)”,这样一种方法论模式充分凸显了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主体性的地位。
二、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困惑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领域一直强调的传统的范式,这种传统的“主体(教育者)―客体(受教育者)”的模式的提倡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双重困惑。
从学校教育角度来说,这种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很容易产生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地位不对等,这种不对等的教育又很容易使我们的教育者产生自满的情绪,从而很难摆脱教育者“灌输式”的说教模式,教育者凭借其积累的知识经验的优势在教育活动中长期占据教育的“唯一的“主导地位,而受教育者则处于被动的、不情愿的接受者的地位,这种单向性的教育模式往往会使得受教育者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产生很强的逆反心理,不利于知识的学习,进而阻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发展。加之“灌输式”说教的理论枯燥泛味,很难从心理上获得受教育者的认同,无法满足个体主体性的要求,使受教育者积极参与的兴趣不高,更加不能使受教育者主动地践行教育活动。
从社会发展角度来说,主体性随着人对自然改造的步伐加快也变得日益张扬,许多突发性的矛盾和冲突在此过程中不断产生,这对我们有关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一方面,人把自己看成是凌驾于万物之上的绝对主体,个人主体意识的膨胀,使得人类为了追求个人私欲,不断的向自然索取,造成了自然环境的破坏和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人与自然的矛盾愈演愈烈。另一方面,随着主体性思政教育模式在社会中的“扩散“,”人定胜天“、”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潮在社会中泛滥,不仅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也造成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和谐。人的主体性在这种不良的社会风气中不断被扭曲,主体意识不断地膨胀,对己对人都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向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过渡应当成为我们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首要任务。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转向
主体间性体现的是一种交互主体性,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强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在交往过程中主体间的地位是平等的。这种交互主体性消除了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单向度的理解范式,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飞跃的同时,也对我们未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工作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首先,对于教育者而言,在此理论的指导下教育者能够更好的定位自己的地位以及教育方式,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始终高高在上的传统思维定势必须予以改变。教育者要把自己放在与受教育者同等地位,要改变传统的“灌输“方式,在教育活动中应该利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去独立思考,形成自主的、正确的自我判定;同时,贴近生活实践的理论是受教育者真正能够接受的理论,教育者只有引导受教育者通过对具体主体在现实生活中真实境遇的追问,他们才能真正意识到什么是与自己密切相关的。人的主体性也只有在生活世界中实现,在生活世界中才能得到确证。
其次,对于受教育者而言,他们在教育活动中不是从属于“主体”的“客体”,受教育者本身就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但是目前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情境中,大多受教育者仍然把自己放在从属性的地位,存在着主体性严重缺乏的现象,过于依赖外物。主要的表现在:一方面,表现为受教育者对教育者的依赖,即迷信教育者的权威,对教育者所教的内容全盘接受,甘愿成为被教育、被改造的客体;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对书本的绝对依赖,即牢记书本、迷信书本,企图应付考试。面对这些现象,我们广大受教育者一定要及时的警醒,在受教育活动中在跟随教育者步伐的同时,也要充分发挥自己作为主体应该具有的自我创造性和自主性,敢于怀疑、敢于提问。
最后,对于教育者以及受教育者主体能力提高而言,主体间性范式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提倡,能更好地实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应对当今社会价值观缺失的危机。随着当今中国日益发展,对外开放的步伐日益加快,各种形形的西方思潮也在中国传播开来,冲击着国人的思想道德观念,国人面临着政治信仰、价值理念等方面的巨大考验,因而,教育者以及受教育者主体的批判思维能力和选择辨别能力尤为重要。教育者要能够在各种诱惑面前保证清醒的头脑,懂得接受和传授正确的有利的信息;受教育者要能够在教育者的帮助和引导下辨别各种良莠不齐、伪善的信息,从而在当代社会形形的诱惑下、在西方思想文化价值观的冲击下能够更好的保持自我的本性、主动的提高主体的认知能力。
我们提倡主体间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就是强调教育者必须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善于开发受教育者的主体能力,即开发受教育者善于通过各种合法渠道获取最新的理论知识,能够及时掌握最新技术的学习能力;善于从庞大的信息流中获取有用信息,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条件选择自身成才和发展方向的选择能力;善于探求新知识,开发新产品的创新能力;善于调节人际关系,从而使自身的主体性能够得到最大限度发挥的协调能力。这就需要把教育者的引导和受教育者充分发挥自我的主体能力相结合,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转向。
参考文献
马斯洛是当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他试图以需要层次论为人的心理活动提供一个积极的动机理论,去揭示人的行为的内在动力结构以及人类需要发展上升的规律。依据对人的直接生命存在的重要程度和人的需要在发展中由低级到高级递进的次序,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由低到高的五个层次。
“生理需要”是指衣、食、住、行等基本的生存需要。这是所有需要中最直接、最优势意义的需要,这种需要无疑对于人类的存在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安全需要”是指人避免伤害、保护自己的需要,大致相当于人的自然属性中的防卫机能。安全需要作为人的一种本能,在社会中表现为人们对于秩序、稳定的工作以及有保障的生活的追求。“归属需要”是指认对情感、爱和归属于社会中某个团体的需要。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一旦人的生理、安全需要得到满足,人就会强烈地感觉到缺乏情感、爱和归属的需要,就会努力使自己归属于某个社会团体、机构或组织。“自尊需要”是人对自我肯定的需要,实际上是人的自我认同。人们希望自己具有某种较高的能力,对自己充满信心并努力取得成就,这就是人的“自尊”;人们还渴望声望和名誉,期盼得到他人的尊重、重视、关心和认同,这是人的“他尊”。人的自尊是“自尊”和“他尊”的有机统一。“自我实现需要”是指人有竭尽全力充分发挥和展现自己潜力以及创造力的需要,是最后一个出现的人的基本需要,标志着一个人得到了全面发挥和充分发展。马斯洛认为,“人的内部存在着一种向一定方向成长的趋势或需要”,这是“一种内部压力,指向人格的统一和自发的表现,完全的个别化和同一性,指向探索真理的、成为有创造力、成长美好的人”。对于人的自我需要来说,其他一切需要“都可以看作是达到一个终极目标的手段”。
马斯洛认为,这五种基本需要,由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开始,伴随着人的每一种基本需要的不断满足,以一种连续的、重叠的、波浪式的演进发展过程逐渐向高级需要过渡。这种过渡不是突然的、跳跃式的,而是要经历一个从无到有、从微弱到强烈的发展过程。人的行为就是以追求满足这种发展着的基本需要为动机的。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之所以流传世界各国,并被人们广泛地接受和研究,正是因为它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马斯洛强调从人的需要出发来研究人的行为,可以所说是抓住了重点。人类正是在种种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强有力的推动下,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从而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只有从“需要”这个起始点出发,才能抓住根本,从而激发和调动人们的工作、生产热情和积极性。其次,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指出了人的需要的发展规律。人的需要是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物质需要作为人的需要的结构基础是符合需要的客观规律的。马克思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就必须解决衣食住及其他东西。因此,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这些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马斯洛把人们千差万别的需要归为五个层次,反映了人们正常的需要,因此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由于人类的需要是极其复杂的,而且是不断变化的,因而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在人的社会需要方面的论述还不够充分,马斯洛把重点放在了个体需要的研究上,没有把个人的需要放在整个社会中同社会的整体需要想联系进行考察。
二、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概括为从低到高五个层次,基本上概括了一般人不同层次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者来说,在工作中应对人们的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善于对人们多种需要的层次和种类进行区别,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把自我实现的需要作为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人们追求对需要的不断满足的最终目标是达到自我实现,即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和创造力,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这对于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大的启迪意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对人的思想的引导进而改变人们的行为,使人们具有远大目标和崇高理想,为个人价值的实现而不断努力。因而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该要重视理想教育的作用,激发人们的潜力和潜能,使个人不断获得发展。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强调人的五种需要是依次递进的,只有低级需要获得满足后,才会出现更高级的需要,这在实践中被证明是有缺陷的。人的需要虽然有低级和高级之分,但并非都是严格按照由低级向高级递进的规律发展的。人们甚至会在低层级需要尚未满足时,就会产生更高级的需要;也可能同时追求低级的和高级的需要,并且对这些需要没有主次之分。这就告诉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能仅仅抓住人的某种需要来考察其思想和行为,应对其各种需要进行全面了解,从而实现解决矛盾时“以点带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前景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运用中也具有启发作用,比如我们可以把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运用到激励教育法中。激励教育法的含义,与心理学和管理学上的含义有很大的一致性。心理学意义上的激励是指由一定的刺激而激发的人的行为动机,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而在管理学中,激励就是管理者运用某种手段和方式,让管理对象在心理上处于紧张状态,积极行动起来,付出更多的智慧和精力,奋发努力以实现管理者所期望的目标的过程。郑永廷认为:“激励教育法,就是激发人们的主观动机,鼓励人们朝着正确目标努力的方法”。激励教育法的运行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必须要有激励主体与激励客体、激励介体与一定的激励环境,且必须制定激励目标。下面我们将结合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内容和激励教育法的概念、要素以及运用来探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对于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一)从大学生实际需要出发,注重激励理念的转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树立“需要是激励的原动力”的理念,从而保证激励教育从大学生实际需要出发,要努力做到正确了解学生需要、合理满足学生需要,积极引导学生需要。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需要有着特殊的特点。首先,他们的需要是丰富和复杂的,主要有基本的生理需要、追求健康与安全的需要、交往和归属的需要、自尊和荣誉的需要、求知求美的需要以及成就的需要等等。其次,他们的主导需要也是各不相同的。第三,大学生的需要是动态发展,在不同年级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除了了解学生需要之外,我们还要合理满足学生需要。除此之外,在正确了解学生需要、合理满足学生需要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引导学生的需要向高层次发展。
(二)探索挖掘丰富的激励内容,注重激励内容与大学生需要的匹配性
就大学生需要层次来看,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等低层次需要客观存在,但是尊重需要与自我实现的需要等高层次的需要满足欲望较为强烈,所以我们要针对不同的需要运用不同的激励内容去加以激励。首先,我们要关注大学生的生存需要,采取合适的物质激励,尤其是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第二,要尊重大学生的社交需要,采取多样的精神激励对策,比如用交流和沟通给予学生情感上的关怀,让其尽快融入集体,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此外还可以用信任与赞许给予学生鼓励与肯定,与学生建立真挚的朋友关系。第三,要尊重大学生的尊重需要,努力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同学们通过在一定的平台上发挥出自己的才干与能力,进而得到老师、同学们的肯定满足其自尊需要。第四,我们要激发大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完善发展激励对策。据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利兰调查,高成就需要人才的多少与企业国家的兴旺发达程度呈正相关。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大学生的高成就需要对于大学生自身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注重培养大学生的高成就需要。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一是用目标激励,引导大学生确立合适的奋斗目标;二是设情境激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努力创设具有挑战性的情境,分配给有挑战性的任务,使他们靠自身努力获得成功,进而实现自我;三是用竞争激励,竞争是催人奋进的号角,竞争可以让人充满动力、紧迫感和危机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增强竞争能力,在竞争中不断培养高成就需要。
(三)创新激励方式途径,发挥激励方法的合力作用
精神分析理论是由弗洛伊德创立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其主要内容包括:精神层次理论、人格结构理论、性本能理论、释梦理论和心理防御机制理论。精神层次理论阐述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欲望、冲动、思维,幻想、判断、决定、情感等会在不同的意识层次里发生和进行,即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无意识理论是精神分析理论的一个关键概念,弗洛伊德认为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应该是无意识。人格结构理论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心理防御机制是自我的一种防卫功能,当超我与本我之间,本我与现实之间出现矛盾时,人就会感到痛苦和焦虑。这时自我可以在不知不觉之中以某种方式调整冲突双方的关系,既可以使超我接受,又可以使本我的欲望得到某种形式的满足,从而缓和焦虑,消除痛苦,这就是自我的心理防御机制,它包括压抑、否认、投射,退化、隔离、抵消转化、合理化、补偿、升华、幽默、反向形成等各种形式。
二、精神分析理论对当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精神分析理论作为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精神层次理论、人格结构理论、心理防御机制理论等对当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有一定的启示和利用价值:
1、充分发挥无意识教育的作用,作为有意识教育的重要补充。有意识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但无意识教育的隐蔽性、平等性、渗透性能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达到教育的目的。无意识教育的重点体现在教育者和教育内容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人格及行为会通过无意识无形中传递给受教育者,从而影响受教育者的人格和行为;无意识教育还可通过看课外实践、各种文艺活动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并扩展到各个方面。
2、充分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弥补灌输式教育的缺陷和不足。精神分析理论中的有个概念叫升华,指的是个人将被压抑的欲望或者心理能量移用到对社会有益的创造性活动中去。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重要的外在力量,关键在于对潜意识中被压抑的情感和欲望进行积极引导,使之得到升华,让个体得到积极的成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在了解受教育者本我的基础上对受教育者灌输道德观念并引导其进行道德实践,将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相结合,发展受教育者健康的超我,完善人格。给予受教育者充分的自由,鼓励受教育者获得成功的体验,获得认可并找到归属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应该营造一种活泼自由的环境和氛围,促进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沟通,从而促进受教育者的创造性活动。
3、精神分析理论的一些具体观点可适用于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且必要系统学习精神分析理论。对梦及无意识的关注,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深入探究受教育者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这对教育者深入了解受教育者,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度开展是很有帮助的。
4、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重视儿童教育,积极创造有利儿童成长的教育环境。精神分析理论特别注重早期经验,儿童时期的经验会对其人格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重视儿童时期教育,积极引导儿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帮助其建立自信心,联合家庭因素给予其高质量的关爱。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内在联系 指导意义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掌握和运用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就能诠释人生价值和人生意义的问题,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成才观。
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涵
马克思、恩格斯从《德意志意识形态》开始,在一系列著作中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人的片面发展相对而言的,它的本来涵义是指每个人、全体社会成员的智力、体力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尽可能多方面地、充分地、自由地和统一地发展,最根本的是个人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使人们都成为“才能得到全面发展,能够通晓整个生产系统的人”。使“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2]。提到的“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个人劳动能力(包括体力和智力)的充分自由发展,是人的本质规定的拓展,是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和发展,是人的需要得以实现与满足。认为,人既是类本质的存在物,也是社会的存在物,同时是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统一体。当人作为类存在物时,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活动的全面发展,追求人的能力全面提升;当人作为社会存在物时,人的全面发展是指社会关系的丰富,追求社会关系的全面占有与共同控制;当人作为完整的个体的人时,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个性自由发展,追求人的素质全面提高与潜能开发。
(一)人的劳动活动的全面发展
人的劳动活动的全面发展表现为人的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具有充分的丰富性、可变性和完整性,而不是实践活动的贫乏化、固定化和片面化。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必然要求“用那种把不同社会只能当作互相交替的活动方式的全面发展的个人,来代替只是承担一种社会局部职能的局部个人”[3],劳动分工不再“使人变成片面的人”“成为某种局部劳动的自动的工具”[4]。人的能力提升意味着人全面发展自身的一切能力,即人的体力与智力、自然力和社会力、潜力与现实力等,在实践活动中吸入发挥自身的全部才能和力量。
(二)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
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意味着人不仅作为社会群体中某一成员的身份,而且作为个人与他人发生了相互关系。正如马克思所说:“人是最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5]。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在社会活动中必然与他人发生联系;同时“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在社会关系中,人摆脱了个体、分工、地域、民族的狭隘局限性,形成了人与人之间在各方面、各领域、各层次的社会联系,人们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法律伦理关系全面生成,由贫瘠变得丰满,由封闭变得开放,由片面变得全面,最终变得和谐发展。
(三)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
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是指个人生命有机体的各种构成要素的均衡协调发展以及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的发展和完善。它表现为个人主体性水平的全面提高,个人独特性的日益丰富。主体性是指凭借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实践活动而处于支配地位,成为主人的人所具有的特殊属性。它主要表现为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人的主体性水平的提高使“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自由的人”,人成为了自然界的主体、社会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人的主体性的发挥,促进了人的素质的普遍提高,表现为人的身心健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等均衡协调发展。
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
(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落脚点
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思想史上跃动的一条鲜活筋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以大学生为对象而开展的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的实践活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其最本质的目标。通过开展一系列思想教育活动来开阔人的眼界、活跃人的思维、增强人的交往、满足人的需求,从而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人的发展创造物质和精神条件,这既是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根本要求,又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培养人、塑造人、转化人、发展人与完善人的社会性教育活动。它为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基本原则、价值取向和目标方向。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就是要从满足人的需要、唤醒主体意识、丰富心灵世界、提升精神品位、塑造独立人格、完善道德境界、构建精神家园、引导终极关怀等层面来全面推进人的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促进社会完善的手段,又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辩证统一性
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为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支持;另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又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新的课题。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不断提高、不断完善的历史过程。随着主客观条件的变化,这一过程总会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只有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及时解决人的发展过程中的新问题。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之间是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的辩证关系。
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意义
(一)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奠定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是确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发展方向以及教育方式的依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从社会功能层面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而且要从个体发展层面,遵循个体身心发展规律,既发展大学生的体能又发展其智能,既发展他们的自然能力又发展其社会能力,促进他们的心理、人格、个性的健康发展,促进他们与自然、与社会、与自身的协调发展。
(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揭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价值及其有效渠道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按照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要求,认真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的发展相结合,尊重他们的自有发展权利,促进他们的主体性更好发挥。依据大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选择恰当的教育内容、切实的教育方法、合理的教育进程等,促进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完善自我的必然要求。
(三)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决定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评价指标
个性充分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最高境界,以大学生的个性充分自由发展为指标评价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终极追求。大学生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常会面临诸如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等复杂关系。有些大学生面对这些关系无所适从,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从思想上引导、从行为上纠偏。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 人民出版社,1995:24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 人民出版社,1979:123.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 人民出版社,1979:375.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
高职教育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学生同其他层次的大学生一样都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高职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突出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教学内容理论性强,不适应高职学生的特点。“高校思政课建设05方案”明确规定高职院校的思政课需要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门必修课,这2门课程与本科院校使用的是同一教材。高职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还是生源质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区别。很多高职院校对教学内容进行了简单压缩,没有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设置,导致教学内容理论性强,学生学习效果不佳。
(二)教学方式不够灵活,缺乏师生之间互动交流。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思政课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多数高职学生认为思政课教学教条化、书本化过强。课堂教学忽视学生的需求,重讲解轻引导、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理论说教轻心灵感受,缺少有富有成效的交流和讨论。虽然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都使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但从在方式上还是传统的教师系统讲授,只是把教案、部分案例转换成电子格式投影到屏幕上,这实际上还是传统讲课方式的重现,只不过是披上了现代技术手段的外衣而己。
(三)实践教学实施困难,多数实践教学流于形式。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两个基本形式,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所占比重小,加上缺少必要的经费保证,很多高职院校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有名无实。实践教学活动需要学校有关部门的协助、配合及统一安排,可学校这一问题上的缺乏整体部署和指导,将实践教学任务交由任课教师承担,单靠教师的往往是困难重重。不少学校的实践教学因担心安全问题,实践教学完全以校园内部活动取代,使实践效果大打折扣。
(四)师资队伍建设不足,不能适应当前职教发展。据调查,部分高职院校存在专职思政课教师数量不足,教师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并且一些高职思政课教师理论功底不够厚实,缺乏实践和生活的积累,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少数教师受外部环境的负面影响,政治信仰模糊,对社会主义前途表示怀疑。在师资培训上,由于缺少经费,许多教师没有机会参加培训、参与社会调研、出席学术会议进行学术交流等活动,从而造成一些教师信息来源狭窄,教学和科研能力不能得到有效提高。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探究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反映出来的问题向我们表明,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包括多个层面。我们应努力采取以下措施,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结合高职学生实际,精选教学内容。思政课的课堂教学必须从高职生实际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要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将教学丰富到学生的专业结构中去。其次,要突出高职思政课教学特色,必须增强实践教学环节。课堂实践教学可以进行专题研讨和辩论演讲等形式,除此可以配合有关部门开展第二课堂,组织学生观看有关影视资料,指导学生社团活动,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就地开展社会实践,进行学校生活行为考察、社会公益活动和助人为乐活动以及社会典型人物事迹考察等社会实践活动。
(二)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实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来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注重把握课堂节奏,精心选择教学案例,提倡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促使课堂教学向学习型、讨论型和应用型过渡。
(三)注重职业素质培养,突出高职特色。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的人才,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学把学生定位为即将走向生产第一线的人,要重点突出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现代企业观在要求良好的职业技能之外,对人才的勤奋、敬业、诚信、合作、创新等方面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应将专业培养目标贯穿于教学过程中,结合不同专业特点有所侧重,利用相关职业的内容来丰富和阐明思政课的基本原理,使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品行符合企业与社会的要求,搭建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教学互通的平台,让学生真实感受职场岗位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要求。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教师队伍是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的关键因素,这就需要教师具备崇高的思想素质、深厚的理论功底以及明确的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可以通过精品课程建设、科研课题研究等途径,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学术水平和教学业务。完善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培训体系,采取社会考察、学术交流、学历提升等措施,培养骨干教师和学术带头人,力争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富有魅力的师资队伍。
(五)实施多元考核方式,建构发展性评价观。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应注重对学生知识、能力的综合考察,改变单一的知识性考试方式,实行多元考核方式,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综合考核。可以通过设计学生评价记录册,把课堂参与、课堂作业、日常行为表现、学习体会、实践报告、期末成绩等综合起来进行评价。
在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做好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整个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总而言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任重道远,还需要我们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