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阅读教学的问题范文

阅读教学的问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阅读教学的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阅读教学的问题

第1篇:阅读教学的问题范文

余映潮先生在《阅读教学艺术50讲》中说:“‘妙在这一问’,指的是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指的是对课文阅读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提问或问题。”余映潮先生提出的“主问题”应该是经过概括提炼的,有助于学生深入阅读的,能引爆课堂学习活动的,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阅读兴趣的问题。这种主问题可以依据学生的前置阅读生成,因学生疑;也可以依据文本、学情、课堂等综合学情,教师预设,由疑导学。

主问题阅读教学可以简化教学头绪,减少课堂的无效提问,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有充分的空间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一句话,能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成为阅读教学的主宰。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材中的选文极具典范性,文质兼美,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下面笔者结合阅读教学实践,例谈几种主问题巧设的课案。

一.巧从标题入手设计主问题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有的题目精练概括了文章的内容,有的题目准确揭示了文章的主旨,有的题目体现了作者巧妙的构思,有的题目巧设悬念,从而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笔者在备课时常常特别关注题目在阅读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以依据标题巧设主问题,让学生在“明眸善睐”别关注这“第一”。教学苏教版九下教材海伦・凯勒的《享受生活》时,根据课文标题设计了主问题:眼睛使我们看到大自然的五彩缤纷,这是一种享受;耳朵使我们听到鸟儿优美的歌声,这是一种享受。对于失明聋哑残疾的人来说,海伦・凯勒她是怎样享受生活的,她享受到生活的哪些乐趣呢?问题一抛出,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在问题探究中文章主题的领悟显得极为简易。教学《变色龙》一课时,设计了这样一个主问题:变色龙本是一种动物,为什么称奥楚蔑洛夫为变色龙?学生围绕这个主问题展开阅读,在分析、讨论环节笔者要求分析“变”的阶段,并从根源上分析奥楚蔑洛夫善变的社会原因,从而真正认识到沙皇统治下的军警走狗形象和社会的腐朽。

二.巧从文章的重点词句入手设计主问题

重点词句在文中起到了提纲挈领、揭示主旨、升华主题等作用,从它入手能更好地把握住重点,理解作者创作的意图,领悟作品的内涵,从而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启示。《苏州园林》是经典篇目,在教学第一课时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主问题:苏州园林有什么总的特征?园林的的布局怎样体现这个总特征的?学生很快从全文中心句入手,抓住小节的中心句,弄懂了文章的说明内容,理清了说明的顺序。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笔者抓住“乐园”这个重点词设计主问题:为什么百草园是我的乐园?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阅读中,学生围绕主问题阅读,从百草园的“乐”分析到三味书屋学习生活中的“乐”,在这样的生成中,学生的阅读感悟不再是教师的有意而为,而是学生真正的阅读感悟。文本的分析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是主动的阅读与思考。对文本的理解不再是教师的满堂灌,而是学生对鲁迅先生少年生活的一种阅读体验。

三.巧从作者情感的聚焦点入手设计主问题

阅读教学不仅需要阅读,更需要具有一定深度、高度、广度、厚度、信度的阅读感悟。只要能挖掘到文本的最佳切入点,聚焦文本,探骊得珠,文本阅读的一扇大门就一定会打开。笔者在教学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一文时,聚焦于第37自然段的“伟大”一词,设计了主问题:一个普通的医学教授,仅2年的师生情谊,况且鲁迅后来弃医从文成为中国一代文豪,20年后作者为什么评价藤野先生“在他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呢?以这一主问题,引导学生由浅入深,逐步探究。学生在阅读文本时,能够从鲁迅先生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几件事来品味藤野先生人格伟大。此时,笔者紧扣主问题进一步追问:如果仅写这几件事,藤野先生会让鲁迅先生从心里感觉到先生的伟大吗?阅读之中紧扣主问题的不断追问,学生越来越深入地进入到文本中,学生在深入阅读了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之后,真切地感悟到当时作为弱国弱民的鲁迅先生的辛酸,而藤野先生给予他及时而真诚的帮助和鼓励,藤野先生表达出的大善与大爱,作为弱国的学生――鲁迅怎能不为之而感激呢?回国后20多年藤野先生的大善与大爱仍激励着鲁迅为祖国的振兴而奋斗。主问题的设置依据于情感探究,学生情感的引领下深入阅读,情真意切,感悟至深。

四.巧从文本语言的矛盾处入手设计主问题

经典文学作品的语言,有时看似不合情理,而实质意蕴深厚,成为了经典的经典之处,笔者巧妙地抓住这些疑似矛盾处设计主问题,达到“窥一斑而见全豹”的意想不到的阅读效果。教学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小说首先介绍了到咸亨酒店喝酒的两种人和两种喝酒方式:穿长衫的人是“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慢慢地要酒要菜地“坐”喝,短衣帮是要一碟茴香豆温一碗酒依着曲尺形柜台“站”着喝。而文中第4自然段写道:“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唯一的人。”从背景的描述中读到了矛盾之处:孔的衣着与喝酒方式的矛盾。由此抓住这处矛盾设计了主问题:你觉得孔乙己是个怎样的人?以这一主问题统帅了《孔乙己》的阅读教学。教学过程中,给足学生自主阅读时间,结合学生的认知基础,紧扣主问题,反复思考“孔乙己是个怎样的人”,学生在阅读和讨论中,分析了孔乙己是个“喜剧”人物,每次到来都能给人们带来笑声,也分析到孔乙己是个“悲剧”人物,他的身价还不值“十九个钱”,更阅读到和孔乙己具有相同命运的短衣帮、小伙计不是含泪的同情,却是阵阵“笑声”,种种矛盾处,读到了小说的主旨处。在这样的主问题阅读中,教材的重点、难点自然轻松地突破了,文本的解读也完全转换成学生的阅读体验。

第2篇:阅读教学的问题范文

一、小学阅读教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分析

1.忽视学生自主阅读,教师缺少对学生自主阅读的指导

当前小学生缺少自主阅读,教师要发挥好教学的主导作用,不能让学生成为被动的倾听者,而是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师既要注重分析文章,也要关注学生的见解和思想,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科学合理的沟通,充分发挥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才能。

2.重视阅读的数量轻视阅读的质量

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的时候,只顾着学生阅读理解完成的数量,而是不是对学生发挥了积极的重要作用则关注得很少。教师不能重视数量而轻视阅读教学的质量。学生虽然阅读了很多的作品,但是收效少,学生需要教师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3.重视知识,缺少人文教育

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小学语文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浸润学生的心灵,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塑造学生优秀的品德。很多教师只是教会学生记忆知识点,忽略了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学生很少能收到情操的熏染和浸渍。

二、怎样提高小学阅读教学的质量

1.教师选择好的教学导入语,激发学生热爱学习

小学生的年龄很小,容易注意力不集中,教师要选择好的教学导入语,吸引学生的眼球,保持学生旺盛的学习热情,保持在最好的学习状态。教师还可以播放好的录音录像视频来进行教学导入,吸引学生对学习的注意力,也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从学生喜欢的游戏甚至明星开始导入。例如,教师可以播放一段奥运会的获胜的精彩视频,让学生明白拼搏的重要性,让学生领会坚持奋斗,和人生能有几回搏的拼搏精神,学生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就能够产生思想的碰撞、启迪和感悟,进而说出精彩的语言,受到心灵的洗礼,学生听讲的时候也会更加集中注意力听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堂导入的时候,也可以运用新旧知识的结合,实现新旧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

2.阅读教学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

教师要因材施教,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不能将目标设计得太过于高远,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根据各个年级段的阅读教学要求,设立各个年级段的阅读教学目标。

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年级段提出不同的要求,并增强学生阅读学习的目标意识,全面提升阅读教学的效果。

3.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实现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发挥自己的主导性,还要重视转换自己的教师角色,能以参与者和指导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阅读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学习,带领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辩论,鼓励学生抒发各自的个性化的见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塑造学生的合作的学习品质。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质量。

4.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重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教师应该重视学生抒发自己的个性化见解,因为学生的性格和阅历都不尽相同,不同的学生对同样的作品会有自己不一样的看法。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差别,让学生按照自己的个性去阅读、去理解,并形成自己的个性化的感悟。教师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个性化的感悟,重视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大胆地说,表达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心声,感受和体悟。总之,小学语文教师要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展开讨论,抒发自己的见解,在学生合作学习中,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

5.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提高学生阅读学习的效果

课外阅读是对课内阅读的有益的拓展。教师要增加学生课外阅读的数量,鼓励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教师可以开展课外阅读的课堂,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阅读,并展开阅读心得感悟的交流,并组织学生开展读后感的征文竞赛活动。教师要教会学生怎样选择自己的课外书籍,教会学生一些好的读书方法,并提高学生选书的质量。教师要加强指导,帮助学生选择一些优秀的书籍来进行阅读。同时,教师要提高学生阅读的质量,从各个方面立体化地增长学生的阅读理解才能,实现学生学习和运用相结合。

第3篇:阅读教学的问题范文

一、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在传统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通常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教师是课堂主体,师生互动机会较少,学生丧失个人主观能动性,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灌输,导致阅读教学枯燥无味、单调乏味,影响到他们学习英语语言的兴趣和阅读效率。其次,学生词汇量受到限制,高中英语教材中的词汇和短语数量有限,在阅读文章过程中,仅靠这些词汇是远远不够的。且不少学生对教材中的词汇也无法熟练掌握与运用,在阅读训练中,他们往往遇到句子较长、生词和熟词新意等问题。再次,教学手段较为单一,部分高中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只是比较关注单词与句子的翻译,忽略整篇文章的语篇含义。或者是逐一翻译句子,分析句子结构,导致阅读教学深度不够,致使学生只是了解文字的表层含义,阅读能力难以提升。

二、解决高中英语阅读教学问题的对策

(一)明确阅读教学目的,扩大词汇量的储备

为解决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教师需明确阅读教学的目的,即为不仅要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还应当培养他们的语言学习习惯与能力。词汇作为英语语言的基础,只有在储备充足的词汇量前提下,才可以深入理解和熟练应用英语语言。对此,高中英语教师需高度重视词汇教学,在学习新词汇时利用单词表,这种单词表并不是纯粹的只有单词的表格,而是明确标注出单词的反义词、同义词、含义和其它形式等,使学生能够一目了然的了解词汇含义与用法,不再把相似的词汇混淆,为阅读英语文章奠定基础。

同时,教师在进行词汇教学时,教师可使用构词法转化单词词性,部分动词可以当名词使用,有的名词则可以将动词使用,在不同的语境中运用其含义也有着显著不同。诸如,“lightning”的名词含义为闪电和雷电,但是用在具体语句“nd we see where the lightning strikes”、“You will see the lightning the instant it happens,but you will hear the sound of the thunder later”中,是“打闪”的意思,作动词使用。此外,当前的高中英语词汇量对于阅读教学需求来说是明显不足的,教师不仅需要求学生记忆和背诵教材中的单词,定期听写和检验,还应当关注熟词新意的用法,在具体阅读中,不少熟悉的单词都具有引申义。所以,对于熟词新意来说,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强调词汇的用法与含义。而且在阅读时针对可能出现的新词,教师需结合日常阅读情况指导学生积累,不断扩充他们的词汇量。

(二)强化阅读技能训练,运用多种教学方式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在实际教学中,要以整篇文章的语义为主,不能只关注对词汇、短语和句子的翻译,并深入探究作者的写作思路与主旨大意,逐个突破阅读中的难点与重点。同时,高中英语教师需结合具体阅读文本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通过多个渠道进行多种形式的课外阅读,像阅读英语文学名著、报刊杂志,观看英语电影、电视剧等。并提倡他们多积累英语文化背景信息,包括风俗礼仪、生活习惯、价值观念、历史地理等,使其更好的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与写作主题。

比如,在《Cultural relics》阅读教学中,针对“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阅读教学而言,文章主要介绍琥珀屋的历史。教师可先进行热身活动――文化遗产列举竞赛,让学生将事先通过互联网、书籍等渠道搜集到有关的文化?z罗列出来,并在小组中相互分享与交流,不仅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拓宽文化视野,还激发其参与竞争意识。接着,教师在多媒体课件中展示琥珀屋的图片和文化背景,以及其它中外著名文化,包括长城、故宫、兵马俑、唐三彩、伦敦大本钟、巴黎圣母院和自由女神像等。引领学生了解中外文化遗产的不同表现形式,为后面的讨论和认知做铺垫。并组织学生在小组中对文化遗产的种类及其文化背景进行探讨与了解,提倡各抒己见,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将阅读教学转变为交际活动,有助于他们对阅读文本的理解。

第4篇:阅读教学的问题范文

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目标作了分级定位,要求在初中阶段初步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阅读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可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低效现象较为普遍,损害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加重了教师和学生的负担。寻找阅读教学低效的成因,探究提高教师阅读教学水平,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新举措,是当前英语阅读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

2.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低效问题的成因

2.1词汇教学无新意

词汇教学是阅读教学的开端,词汇犹如建造房屋的砖头,是理解文章的基础。词汇又依托于语篇,产生特定的语境意义,有时对一个词或一个短语的理解有误,就会导致对一个段落甚至整篇文章的偏离。词汇课教师要求学生细嚼词汇含义,往往成了学生枯涩的笔记课。这样教师花时多,而学生虽看似掌握了大量的单词,了解了单词的含义和用法,可一旦让学生运用所学单词造句,总是不知所措;更有甚者将这些单词放入语篇时,成了茫然的读者,偷偷翻查词汇表,对篇章理解的速度和质量产生了障碍。

2.2课堂教学轻互动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有的教师在阅读课上过多依赖多媒体或电化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课件讲解课文固然更加直观,便于学生理解,也会引起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2.3课堂教学少文化

阅读是一个人的语言知识、文化背景知识以及其它专业知识共同起作用的过程,阅读的目的是获取信息,他体现了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双向的思想交流。从深层而讲,阅读教学上除了要求学生努力掌握文木的词汇意义、句法和语法意义外,还需要了解背景文化意义,因为文化因素是影响阅读理解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着中国学生对英语文章的理解。长期以来,教师在阅读教学上聚焦于语言形式,忽视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妨碍了学生对英语文章的理解。

2.4课外阅读欠重视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外,还要善于利用其他阅读资料,要选择提供给学生难度适中的课外读物加以补充,指导学生课外自主阅读,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英语习惯,用“课内课外结合阅读”来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实际教学中教师偏重对教材单元内的阅读文章的教学,轻视阅读材料的补充教学。为应付作业和考试,教师最关心学生阅读理解上的正确率,平时阅读理解的训练围绕模拟练习。但是这种只以完成练习题为目的的阅读训练,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3.提高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水平的对策

3.1有的放矢,巧学生词

影响阅读速度的最大障碍莫过于生词,针对阅读课的词汇量既大又难的情况,教师在时间上要设计课前预习、课中理解、阅读中巩固等任务;内容上在教授语音、词性和生词含义的基础上,让学生在有意义的语境中学习生词,再创造机会让学生多听、多读词汇,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能自如地运用词汇。

在课堂上创设教学情境,模拟生活,能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将所学的词汇内化,教师可先通过对话或造句形式检测,再让学生做选词填空的练习,以达到最佳词汇学习语境化。

3.2渗透文化,提升理解

阅读理解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除了语言与思维的相互作用,还包含许多非语言因素,其中文化背景知识对阅读的影响最大。英语日常用语、成语典故、民间谚语、专有名词等等,都体现出大量的文化背景知识。。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渗透这些语言知识,以免造成笑话和误会。教师备课时,不仅要确定语言技能目标、语言知识目标和情感态度目标,还要确定文化意识目标,除了参考《教师教学用书》外,还需阅读各种形式的外国文学作品、欣赏精彩的外文电影和外文歌曲、查阅各种资料了解英语国家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3.3课外补充,丰富阅读

教师不仅要重视教材单元内的阅读文章的教学,还要重视课外阅读材料的补充,丰富教学的内容和方式,让学生充实知识、把握时代脉搏。没有大量的阅读输入,就不可能有良好的运用性输出,更谈不上创新运用了。大量的阅读可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巩固语言知识。阅读是一种技能,虽然可通过培训学习一些技巧,但要真正掌握技能,最终要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来完成。

第5篇:阅读教学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中职;语文阅读;教学;问题分析;对策

引言

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是我国语文教学整体中不可分离的一个重要部分,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相对来说语文学习基础较差,加强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与交际水平已经成为社会与学生个人的共同期待。但是,在目前中职语文阅读教学工作当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阻碍学生的进行与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所以,本文以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现存问题为出发点,进行中职语文阅读教学对策的探讨是有一定的社会现实价值的。

一、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的现存问题分析

阅读能力是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学生只有会读书,才能将书中的知识进行分析与吸收,实现自我语文水平的提高。但是,中职学校的学习的阅读能力普遍较差,使得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者不得不将注意力集中于语文阅读教学。下面,我们就来对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教学内容死板

在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当中,许多语文教师将教学参考书目当作是圣典一样对待,他们对于教学参考书的依赖性过大,在课堂完全按照语文教学参考书进行标签戔讲解。在这样的教学内容之下,许多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自然不会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之下,中职语文课堂因此而出现效率低下的情况。其次,以教学参考书作为教学依据,教师可以省去备课的许多环节,长此以往,一些语文老师会心生惰性,对于教学参考书目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不能够对中职语文教学内容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也不会在课堂上为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引导。在中职语文阅读教学内容中,有许多具有鲜明特征的文学人物,而教师对于教学参考书的过分依赖使得这些鲜明的文学人物不能全面呈现于学生面前,不能立体化地展现,中职语文阅读教学课堂的枯燥性提高。

(二)教学方式陈旧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教学方式也得到了彻底的改变,无论是国内国外,教育教学活动所采用的方式都在不断地变化当中。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要扮演一个引导者的角色,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可以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但是,在我国的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当中,教师还只以单纯的知识教学作为教学的基础方式,没有注重学生的心理发展,原本十分丰富多彩的语文阅读教学内容也因为教学方式的陈旧而得不到彰显。因此,许多学生在语文阅读课堂上,只是为了回答教师的问题或者应付考试在进行学习与被动地接收信息。这样陈旧的教学方式使许多学生在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找不到自我。

(三)教学模式落后

受我国传统的应试教学体制的影响,一些中职语文教师仍然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对语文阅读知识进行一味地灌输,这就使得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具有了一定的规律。一般业说,进行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主要要进行词语的解释与文章结构与段落大意的总结,分析文章结构与段落,最后对文章的写作特点与风格进行分析。对于教师与学生而言,这已经成为语文阅读教学的固定模式,这对于教师教学思想的改变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都是极为不利的。

二、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的提高对策分析

面对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加强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对策的研究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下面,我们就来对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提高的对策进行分析:

(一)注重课本内容的深入研究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文本是主要的关系体,而教师对于文体的研究深度对于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有着直接的影响。教师要对文本的内容本身与文章的作者、写作背景以及与作品相关的教学资源进行全面的收集与合理地整理,对文章内容具有整体上的认知,更要以学生的生活阅历与思维逻辑对文本的可读性进行分析,在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两个不同的维度去寻找相通点。只有这样,教师的教学质量才会得到根本的改变,也只有这样,教师才可以找到自身语文阅读教学的个性化发展方向。

(二)注重教学思想的创新改变

教学思想的转变体现在方方面面,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之下,广大教师一定要对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进行重新审视,明确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首先,老师要改变与学生的关系,教师是为学生的个人发展所服务的,其所从事的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为了实现个人的发展,因此,在教学活动当中,教师与学生应当保持良师益友的关系,共同进步与发展。其次,教师要认识到自己作为辅助者的地位,不得让学生一味地在自己的思路下进行阅读学习,要让学生在中职语文阅读学找过程中找到自我。

(三)注重教学模式的知识更换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之下,我国的许多中职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阅读知识与阅读技巧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在进行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之时,教师要将阅读教学与学生的独立思考进行结合,指导学生在思考中进行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思考,以此方式来促进学生对阅读的关系,也促成学生与文章作者之间感情共鸣的产生。另外,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使学生更投入地进行文章的阅读与理解,更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情感与文章的走向。

三、小结

综上所述,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是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发现中职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探讨其提高对策对于中职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了新时代下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的新方法,希望以此促进中职语文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

参考文献

第6篇:阅读教学的问题范文

一、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忽视文本的核心地位。文本并不是词语的堆砌,而是凝聚着作者的情感与意念,是作者独特的生活体验与情感的外在显现。但在教学中,许多教师片面地理解个性化,忽视文本的核心与基础地位,脱离了文本进行阅读,过于重视学生在阅读中见解的独特性,而忽视文本的原有含义。

2.忽视教师教学的主导性。学生是阅读的主体这一点毋庸置疑。但一些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却陷入了让学生想怎么读就怎么读的误区,表面看来是尊重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但实际上整个阅读教学却是一片混乱,缺乏教师必要的指导,学生对于读的目的、方法都不明确,何谈达到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

3.忽视基础知识教学。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小学阶段更是学生识字、认词、造句的重要阶段,是为今后更好地学习打基础的重要阶段。但在部分教师的课堂上,认字识词的时间少之又少,他们忽视语言教学,代之以过分地强调独特见解。

4.合作学习的无效性。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可以发挥全体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积极地交谈与讨论,是当前三大重要学习方法之一。这在阅读教学中也有所体现。但是许多教师往往只重合作学习的形式,或者没有经过学生充分的思考而急忙开始合作学习,或是对学生合作学习所需时间把握不准,合作刚刚开始就结束,大多合作学习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

二、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应采取的教学策略

1.立足文本,超越文本。大力提倡动态生成,并不是脱离文本的任意创造,而是基于对文本正确理解基础上的个性化解决读。文本是阅读的载体,承载着作者的观点与情感,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我们要对文本正确理解,对于学生歪曲文本的见解进行纠正,这样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理念,才能立足文本,同时又超越文本,形成更多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真正实现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

2.实现学生主体性与教师主导性的统一。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但并不是完全脱离教师的行为,而是在教师的启发与指导下,学生、教师与文本的对话过程。我们要摒弃传统教学中教师包办代替一统课堂的局面,要将阅读的权力还给学生,但放权并不是放流,不是放纵学生,不做任何的约束。尤其是小学生尚处于认知初级阶段,对文本的理解等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他们还无法完全离开教师展开自主学习。因此,我们要实现学生学习主体性与教师主导性的统一,做好放与扶。放,要将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阅读时间与探究空间;扶,要做好指导工作,使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与引导下自主地完成阅读,促进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加强双基教学。传统教学过于重视基础知识与技能,将教学的重点全部放在双基教学上。新课程改革提倡个性化阅读,但不是摒弃双基教学,而是要在搞好双基教学的基础上展开。加强双基教学是由语文学科的特点与性质决定的,其在教学中的基础地位在任何教育形势下都不会改变。对此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在教学中我们要加强双基教学,要合理分配教学时间,让学生有时间认字识词,有时间进行默读、背诵,使整个教学围绕听说读写展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延伸与扩展,进行不断地挖掘与创新,使整个语文阅读教学既重内容又重形式,突出语文学科特点,展现语文教学的魅力。

第7篇:阅读教学的问题范文

关键字:人教版;高中英语;阅读问题设计

阅读能力是英语教学四大技能(听、说、读、写)之一,英语的阅读训练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途径。随着新课改的进行,高中英语教材中阅读篇幅和难度有明显的加大,而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语言素养提升的重要手段。因此,中学英语老师对于学生的阅读策略的培养肩负重任。然而,英语阅读效率的高低绝大程度上取决于阅读问题的设计的好坏。

1 几项重要的阅读技能介绍

经笔者对《天利38套高中英语试题》的总结归纳发现:高中阶段学生需要掌握的阅读技能有以下五项:

1. 查找细节信息的能力。这一能力要求学生能把握题干要求,有的放矢地到稳重找答案。相对来说这类题型的考察难度不大。

2. 概括主旨大意的能力。对于考察主旨大意的题型,对学生的归纳判断能力要求较高,但如果学生能把握中心句和中心段的概念,难度也不是很大。

3. 推理判断能力。对于很多学生来说,这是最头疼的一类题型了。这类题型对学生的信息链接和分析能力要求极高,因此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快速定位搜索有效信息的能力应得到重视。

4. 词意猜测能力。英语词语离不开语境,通常猜测词义的题型考察的单词要么是学生不认识的,要么是一词多义词,该类题型主要考察学生单词的积累和对上下文的推测判断能力。

5. 判断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考察作者的观点态度,其实就是考察学生对文章语言的理解分析能力。作者的情感、观点、态度一般通过词汇的使用和语气表现出来。但也不乏作者直抒胸臆的篇章。

2 设计阅读问题,从“解读”开始

2.1 解读学生是前提

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差异性。由于学生的知识内化能力存在差异,学生的学习能力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从具体学情出发,灵活调整教学策略,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

比如,针对刚步入高中的学生,需要一个适应期,老师可以在课堂阅读教学从简单的阅读题型训练逐步过渡到稍难的题型,并逐步给学生介绍阅读使用技巧,并在课后布置老师自制阅读练习。

此外,针对不同的教学阶段,学生的学情会有所改变,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程度,学得好不好,而且要关注学生感兴趣的是什么,有没有对英语失去兴趣或信心。针对不同阶段的教学,教师可以对阅读策略的教学进行适当的改变和补充,对问题的设计进行相应的难度和深度的调整,以达到让学生循序渐进提升阅读效率的目的。

2.2 解读文本是关键

文本解读是有效教学设计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有效教学设计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那么,可以说文本解读就是大树的"根",教师深入解读文本,教学设计这棵大树才能枝繁叶茂,才能使课堂教学焕发无限光彩(万玲, 2010)。阅读问题的设计在内容上应该由表及里,抓住本质,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由但一到发散,拓宽学生思维。但设计的问题不能太偏,避免牵强附会的选项,忠实于文章文本。

3 问题设计的策略:英语阅读教学主要由三个阶段构成(3P),即,读前,读中和读后

(1)对于读前活动的问题设计应该贴近学生生活,其目的主要在于激活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课文的阅读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和心里准备。

笔者认为人教版教材的读前问题设计可以给与老师很大的启发,比如必修一第一单元“Friendship”阅读篇章”Anna’s Best Friend”的热身活动是一份问卷调查,形式新颖,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而问卷中的问题涉及到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真实案例,真实自然,学生很容易全身心投入其中,此外,问卷调查还提供了结果测试与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看待友谊,引导学生进行更加科学的人际交往。

(2)对于英语篇章阅读教学,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者作用,带领学生学会阅读,认识有效的阅读技巧。其中几项重要的阅读方法有:

?略读(Skimming):略读主要适用于获取文章大意的题型。教师可以采用问答、单词或短语填空、元素匹配、自主归纳、找段落主题句等题型训练学生的略读能力。

?寻读(Scanning):略读主要适用于快速查找具体信息的题型。教师可采用问答、完成表格、正误判断、排序、多项选择等题型进行训练。

?细读(Detailed Reading):细读主要适用于寻找细节信息的题型。教师在这方面的题型设计上应注意对学生细节信息的判断和收集,掌握文章大意和作者思想态度的考察。

有些老师由于习惯了传统教学方法,在英语阅读教学课中往往把重点放在语法知识点的讲解上,很少关注学生阅读策略和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应试过程中阅读速度慢,效率低,通过与学生交谈,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并没有很好掌握阅读技巧,面对阅读篇章,学生通常是采用细读或者指读的方式进行,结果做题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导致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和信心。因此,好的学习方法可以帮助学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可以减少学生丧失学习兴趣的可能性。

(3)充分发挥学生小主人的作用

后现代主义强调“教师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放下架子,消解其霸权地位,摒弃高高在上的形象,真正从绝对权威中走出来,与学生平等相处、共享共创、教学相长,形成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徐辉,2006)。笔者在人教版必修一Unit5 Nelson Mandala阅读教学课上,让学生担任课堂小主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自主学习课文,并记录学习笔记(自己已经懂的和还不理解的),随后笔者请各小组按段落顺序来讲解、补充和提问,在笔者的引导下,通过其他小组的帮助从而解决问题。通过本堂课的教学,笔者发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学习自信心也得到了充分的满足。由此可见,当学生的小主人身份得到肯定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得到了明显的

提高。

(4)阅读文章的目的不仅仅局限于做题,现阶段的教学改革要求老师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的提升有所侧重,因此,当学生完成阅读任务后,老师还应该设计相应的读后练习,锻炼学生的语言输出和综合运用能力。对于读后活动,笔者有以下两个方案供大家参考:

?做篇章总结。要求学生找关键词,并用自己的方法总结文章大意,或者直接口头复述文章。

?拓展训练。教师可让学生在课后写阅读反思或感想,鼓励学生大胆探索阅读策略;或者可以组织学生就阅读篇章展开辩论;甚至有条件的话,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把书上的故事生动的表演出来;等等。

4 总结

在当今教育改革的大环境里,教育部积极鼓励老师进行创新型教学,灵活使用教材,甚至编写校本教材。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的改革,体现了时代性的要求,教材的改革必然伴随着教法的改革,因此,教师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特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实施高效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使教育改革真正改变教育。

参考文献

[1]万玲,2010,有效教学设计要从文本解读开始,《中国校外教育》第21期。

[2]徐辉,2006,后现代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现代西方教育理论》。

第8篇:阅读教学的问题范文

一、什么是绘本

英语绘本一般是指以图片为主,辅以英语文字说明的具有一定故事情节的读本。

二、读什么绘本

英语绘本教学的一个重要功用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选择一个好的绘本将是学生和老师共同学习的兴奋点。那么,如何在英语课堂中开展英语绘本呢?笔者开始尝试以选材为切入点。以下是笔者在选择绘本图书时参考的要点。

1.耳熟能详的故事绘本

一般传统童话故事(Fairy Tales),例如:The Ugly Duckling,Little Red Riding Hood,The Three Bears等,大部分学生已相当熟悉其故事内容,经由英语描述后,学生可以更容易进入故事的情节及发展,达到学习英语的效果。

2.易于预测故事情节发展的绘本

学生透过可猜测的故事情节,活用所学的语言,例如Monkey Puzzle,描述一只小猴子走丢了要找妈妈,好心的蝴蝶来帮忙,猴子告诉蝴蝶:My mom is bigger than me.蝴蝶想了一下,便说:Bigger than you?Come with me,little monkey,come...老师便可以引导学生猜猜看蝴蝶会带他去找哪种动物,而每次的猜测都让学生非常兴奋,尤其是中低年级的小学生,更是聚精会神地聆听故事,想知道故事发展是否和自己猜测的一样。

3.句型复现率高的绘本

学生可从故事中不断重复的句子,自然而然熟悉新的句型,进而将句型活用于故事中。如:Brown Bear,Brown Bear,What do you see?中就重复“...,...what do you see?I see...looking at me."这个句型。学生不仅可学会句型,也能学到动物及颜色。

三、怎样读绘本

爱因斯坦曾说:“思维决定视野 。” 也就是说,思维决定了你到底能看到什么。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对于不同的师生,应有不同的话题形式。笔者以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这篇绘本阅读材料为例,与大家探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步骤设计与思考。

1.带着问题走进绘本

在经过短暂的有关昆虫的头脑风暴的游戏之后,教师直接通过屏幕向学生呈现绘本的封面图片和学生一起来谈论绘本的主角毛毛虫。

(学生说出自己的疑问,教师板书问题)

2.带着想象走进绘本

教师播放绘本中每一页的图片,配以朗读故事的声音,让学生边听边看绘本故事。但是放到一半,忽然故事中断了,仿佛是故事书中间的几页遗失了,教师直接跳到了故事的结尾部分,告诉学生现在毛毛虫已经不再是一只小毛毛虫了,而是变成了一只肥肥的大毛毛虫。学生有的感到惊喜,有的感到奇怪,表情不一。

(学生谈论,教师板书记录不同的回答)

3.带着期待制作绘本

教师在充分引起学生的悬念之后,让孩子打开自己的图片袋。图片袋内有绘本中每一页的彩色复印页,但是没有页码,并且被打乱了顺序。教师让学生仔细阅读每一页纸上的文字和图片,根据表示时间顺序的线索词,把图片纸按顺序重新排列,加上书夹,制作成自己的英文绘本。

4.带着欣赏分享绘本

在教师和孩子一起阅读并制作完成绘本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之后,学生一一回答了阅读之前自己提出的问题,对故事中没有提到的问题还展开了自己的想象。他们都表示很喜欢这个绘本故事,教师希望学生能把这个故事与别人一起分享。但是怎么做呢?

T:If we want to share this story with others,the best way is to tell them the story.Who wants to try?

(没有一个学生举手)

T:(微笑)Well,don’t worry.The pictures can help us tell the story.Now I’m going to show you some pictures,please try to say something about each picture.

(教师依次出示自制板书1-4,让学生根据绘本故事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S1:One evening,there’s an egg on a green leaf.It is a caterpillar.

S2:The caterpillar is very hungry.He looks for some food.He eats a lot of fruit from Monday to Friday.He eats a lot of delicious food on Saturday.He is not very well at night.

S3:He makes a house for himself,and lives there for two weeks.Then he opens a window and flies out.

S4:Now he is a beautiful butterfly.

纵观整节课,笔者仿佛经历了一个毛毛虫不断成长,化茧成蝶的过程。学生从对绘本知识一无所知到充满好奇,满心向往地开始阅读。通过自己动手制作绘本进一步了解绘本故事,通过教师不断引导和启发,学生吸收着绘本知识的养分,体会着绘本故事的乐趣,最终用自己的语言完成了再创造的过程,这正是绘本在小学英语阅读课中的魅力所在。

我们的学生学习英语缺少语言环境,他们从有限的教材中接触不到原汁原味的英语。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让孩子通过学习英语绘本感受到英语语言的魅力,掌握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是一条值得我们小学英语教师继续摸索前行的道路。有时候,我觉得我们的学生就像绘本《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中的那条毛毛虫一样。他们的确很“饿”,他们亟须在绘本中汲取知识的养分。而作为小学教师能做的就是给予孩子所需要的,不让饥饿的“毛毛虫”饿着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每一位孩子都会成为展翅飞扬的美丽蝴蝶。

参考文献:

[1]鲁子问.小学英语教学设计[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07.

第9篇:阅读教学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问题设计

当前,我国语文教学普遍存在问题,像提问太直白,缺乏交流性、问题空洞化,缺乏主导性等都是阅读教学中的“绊脚石”。《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了问题设计的重要性:不仅是课堂教学的起点,更是贯穿始终、促进学生思考提升的关键。考虑到这一点,我们就要积极应对以上问题,在注重问题设计的层次性、主导性的同时适当增加趣味性,提供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

一、注重层次,由浅入深,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据调查,语文课堂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提问回答,师生之间的互动游走在随机提问中,因为问题之间缺乏联系,大多简单组合,对学生思维启发没有太大作用。考虑到阅读教学的探究性,我们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层次,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促进其思考解答。

比如,我在教学《荷塘月色》一课时就利用文本内在的逻辑性设计了以下问题,引导学生理解:(1)文章有哪些直接抒情的句子?(2)文章有很多处景物描写,十分细腻,你能针对某一处谈谈作者当时的心情吗?(3)作者在面对不同景物时有不同的心情,你能结合具体内容谈谈吗?(4)画出作者夜游荷塘的轨迹图和情绪变化的曲线图,对比两者,谈谈你的发现。(5)整合全文,思考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的关系。这样的问题设计紧扣景、情展开,能帮助学生理清两者的关系,进一步思考,生发出独特的感悟。

再比如,在教学《烛之武退秦师》一课时,我围绕文中跌宕的情节设计了以下问题,点拨学生帮其悟理:(1)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试作简要概括。(2)为什么秦国、晋国要围攻郑国?(3)为什么烛之武一开始拒绝郑伯的求助,最后又答应退秦师?(4)这篇文章给了你什么启发?这样的问题设计不仅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还能培养其阅读思维,活学活用。

由此可见,阅读教学中问题设计的层次性很重要,不仅是文章思考脉络的体现,也是促进学生思考理解的有效手段。长此以往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习惯,在面对阅读时知道如何思考,不至于无从下手。

二、突出重点,引导探究,促进学生思考提升

主问题的设计在阅读教学中至关重要,是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主问题不同于一般问题,不仅要能其主导作用,牵一发而动全身,而且言能在整体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为此,我们在设计主问题时要反复研究文本,多花一些心思,力求达到理想的效果。

设计前,我们要清楚主问题具备以下特点:(1)概括性,不仅精炼而且能带动整体性阅读。(2)探究性,带有一定的复杂性,不是用“是”、“否”就能简单回答的,需要学生思考斟酌得出结论。(3)逻辑性,能引导学生紧扣文章内容结构思考,培养其逻辑能力。明白这些后,我们就可以着手设计,在教学时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问答,提高课堂效率。

此外,在设计时我们要注重技巧策略,能省掉很多麻烦,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叙述:

1.标题切入。很多文章光看标题就能得到很多信息,像《雨巷》,一般我会利用这一点设计:“雨巷”描绘了怎样的意境?作者引入这个意象的意图是什么?这样的设计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成功地导入教学。

2.关键句切入。像根据《蜀道难》中“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我就会设计:诗歌从哪些方面描写出蜀道的“难”?作者强调蜀道的“难”想要表现什么?

3.从中心事件入手。比如,在讲《再别康桥》时,我就围绕徐志摩给母校写的一首恋歌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各种美。

4.情感切入。很多文章都会以情感为主线展开,我就会借此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体会,产生共鸣。像在鲁迅的《呐喊・自序》中我就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鲁迅在创作时是绝望还是抱有希望的?以此引导学生反复钻研,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充分感知。

主问题的设计是阅读教学中的关键环节,不仅能促进学生理解,引导其感悟;还能帮助我们突破教学难点,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体现趣味,留有余地,提供学生发挥空间

高中语文课堂给人的印象大多是枯燥沉闷的,老师在上面讲地唾沫横飞,学生在下面听得头昏脑涨,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就要积极改善,借助问题设计,适当地增加趣味,在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同时活跃课堂,为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比如,在上《祝福》一课时,考虑到文本涉及的时代和现代相距甚远,长驱直入让其探究,学生很难有积极性,课堂效率得不到保障。为此,我就设计了以下问题试图吸引学生注意力,促进其思考:(1)祥林嫂作为女人,有没有幸福的时刻和属于她的春天呢?(2)结合文章内容,你觉得祥林嫂是怎么死的?这两个问题一抛出,课堂马上变得活跃起来,学生在底下炸开了锅,对问题的思考相当卖力,没一会就解决了。由此可见,适当地趣味增加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活跃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