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计算机的认识教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要: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Excel公式与函数是重点和难点之一,本文探讨了在教学中结合专业,抓住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以工作过程导向,将“任务”知识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以提高计算机统考“合并计算”题目的得分率的方法。
关键词 :合并计算任务驱动 Excel公式与函数
根据粤人社办〔2012〕457号文要求,计算机统考成绩已成为衡量学校教学质量和学生毕业率的指标之一。为提升“合并计算”得分率,笔者根据课程内容与专业特点,采用任务驱动实施“Excel公式与函数”教学。
一、基于任务驱动的Excel公式与函数教学
1.学材分析
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抓住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以“工作过程导向”将“任务”知识融入到活动中,引导学生观察、实践、体会、理解,最终掌握公式与函数的运用。
2.学生分析
前期学生已经掌握了在工作表中输入数据、编辑、修饰工作表、绝对和相对地址的引用等基本操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学会如何在Excel中进行数据分析计算。本课以营销专业为例,学生对销售利润、税金、统计等话题比较有兴趣,通过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将知识融入到教学活动中,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从实践中获得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教法的应用
在教法应用上,采用任务驱动法、演示讲解法、设问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学生学习方法上,采用观察分析法、小组合作法、尝试法等。
4.教学过程
通过“悠然创意礼品网店销售表”,创设情境,循序渐进,提出四个工作任务。
二、案例分析和教学效果
本实例教学改变了传统的就题论题、直接演示的教学方法,以学生感兴趣的实际工作和生活问题导入,让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求学。
1.首先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导入”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引人入胜的课堂导入,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笔者根据学生专业特点,设计了帮助“悠然创意礼品网店”店主小张分析“商品销售统计表”的工作任务。网上开店是热门话题,也是学生专业课程与实践学习中面临的实际问题,能激起学生很大的兴趣,有利于师生共同完成整个教学活动。整堂课主要围绕“悠然创意礼品网店”的主题开展教学活动。
2.讲解公式的作用及格式
紧接着教师延续导入中的问题,讲解公式的作用及格式,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学以致用,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且注意力高度集中。显然学生仅仅理解了知识点还远远不够,因此通过让学生完成“任务一:初级实践——悠然创意礼品网店销售表(库存数、售价、销售收入、销售税金等)的计算”,学习公式应用。设计的4个小问题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从基础到强化,让学生处于解决一个问题后再抛出一个新的问题,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状态,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地积累知识、技能,不断地提高学习能力。
学生有一定的能力差异,笔者在本节课中抓住学生间的差异设计了下面的教学活动。即通过“任务二与三:提升与深入实践——悠然创意礼品网店销售表(销售利润、月总销售利润、月销售最多商品的数量、月销售最少商品的数量、日平均收入等)分析计算”及其延伸,解决三个问题:一是从公式应用到函数应用的过渡;二是突出绝对引用与相对引用的区别,使学生能够灵活应用;三是减少能力较弱学生的懒惰心理,促使他们与其他同学共同学习。随着任务二和三的深入,不仅学习目标得到很好的落实,而且学生的综合素养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最后设计“任务四:提高实践——计算机成绩表(总评、班总分与班平均分)”。不但可以提供给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实践的机会,而且激励学生的竞争意识。
3.通过小组讨论共同完成巩固练习题、统考真题
为了强化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引导学生分析、统计“班级成绩表”和“往届统考真题练习”等课外作业来进一步巩固Excel公式与函数的运用,从而掌握统考考点——“合并计算”。
关键词 中职 实践教学 学案 计算机网络
受生源质量制约,中职学生缺乏主动学习能力,而教师依旧采用传统的讲授教学模式,使得教师照本宣科,学生“依葫芦画瓢”,独立思维能力被逐渐弱化,教学质量也每况愈下,明显与新课改要求不符。本文分析了中职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特点,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引导师生共同提高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效果。
1优化“教案”与“学案”
传统的教案是以教师和知识点为中心的,是一种封闭式的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只注重教师个人的经验和认识,很少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充分调动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学习的兴趣没有激情。在计算机实践教学环节,教案为教师机械性地讲授示范性操作,学生再模拟完成这些行为,这对于本身就缺乏自主学习能力的中职学生来说基本是无用功。学案是教师为了学生学好计算机课程而准备的道具,它以学生和知识点为中心,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能充分理解有兴趣的参加,以主人的身份投入学习活动中,在学案的指引下掌握实际动手能力,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的计算机技术人员。这正好适应了目前我国中职院校培养高技术蓝领的需要,为企业输送有用的人才。当然,如何优化学案,实施的关键是教师的主导作用,需要花大力气钻研教材,精心设计,巧妙问答,让学生掌握知识起到“点拨”作用。计算机行业对实际动手能力的要求非常高,同时其工作环境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模拟,所以在中等职业教育阶段,无论是学生本人还是企业用人单位,对实践教学的期望值都相当高,在这种形势下,传统的教案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各方需求,只有合理优化学案才能培育出更多合格的人才。
2 设计合理的学案方法
帮助学生最有效地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知识是学案教学模式的根本出发点,因此学案一定要紧扣计算机课程标准,与学科自身教学内容紧密相连,学案交流切忌长篇大论,语言短小精悍,点拨关键,直击结论,三言两语话问题。
一是要有强烈“刺激“的设计。在教学中,对某类知识进行简单的理论介绍之后,需要通过实践训练来刺激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因此学案中应尽可能涵盖对各个知识点的应用,但不要直接给出结论,应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寻找结果,并启发他们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结果。
二是要强化共研的设计。学生在对某知识点只有感性认识时,很难对其有深刻的理解,而这个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就是强化。对于重要的知识点,学案中要以不同的形式多次出现,引导学生反复练习,提高熟练程度,彻底明白问题所在。另外,多年教学经验总结,有相当一部分中职学生缺乏毅力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在困难面前比较畏缩,不善于动脑筋 ,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学习目标时要切合实际,要循序渐进,让学生“微思考“就能达到目标,同时给“微聪明“的学生提高练习的机会,力争在实践教学环节实现“分层教学“。
3 计算机网络课程学案设计
学案设计必须是具体的、确切的、周全的、严谨的、妥当的且规范的。我们在计算机教学中设计了卡片填空式的学案,学生根据学案的引导进行上机实践,逐步完成学案空缺内容的填写,即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教师抛砖引入,结合练习,教师再给予分析总结,可以说学案是学生平时练习和今后工作的有力助手。本文以“优化计算机”为内容进行学案设计说明。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前预习,由学生在学案引导下自行练习,出现问题互相讨论,引发思考。教师巡视过程中解决部分疑难问题,再阶段性针对共性问题分析其原因,最后引导学生得出解决方案,使学生感受到解决难题后成功的喜悦,提高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最后由教师总结,提升了学生理解知识和实践技能掌握的灵活程度。这样一堂课下来,感觉很充实,有无限的动力,加深了理解,巩固了相关知识。经过多个教学周期的不断修改完善,形成基本的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整套学案,在实践教学中检测学生基本应用能力。
4结束语
总之,优秀的学案既是锻炼高职院校学生实践能力的有力助手,又是今后练习和工作中的有用资料,但一份好的学案往往需要花大力气进行设计,教师不但要注重自己的教法,更应研究学生的学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尽管学案的应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对于分层教学的效果似乎仍然不太理想,还需要在今后作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袁明.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改革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2012(10).
[2] 徐念祖,等.Java 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方案研究[J].计算机时代,2012(5).
一、搞好网络集体备课,真正把集体备课做到实处。
以往的集体备课虽然有所收效,但效果不明显,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弊端,实施起来也是困难重重。如今我县实行网络集体备课,确实为全县教师提供了信息共享、交流的平台;为每位教师提供了展现自己的舞台。我们县教研室制定的实施方案科学、合理。集体备课的实践者主要是教师,带领教师搞好网络集体备课,是教研员面临的重大课题。作为学校的一名教研员,我深感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计划从以下三方面抓好集体备课:首先,为全县网络大集体备课提供高质量的教案设计。自从接到集体备课分配任务后,我们就及时安排老师先进行自备;接着把老师集中在一起对每课时进行分析、讨论,大家积极献计献策,最后达成共识,形成较完善的教案。在8月5—7日的学习培训中,我们观摩了一些优秀的教案,学习并采纳了他们的优点,然后对我们自己的教案进行了修订,并使之更加完善。
其次,正确使用全县网络集体备课现有成果。网络集体备课确实把教师从以前繁重的备课中解放出来,其成果也逐渐成形,在教学中如何使用这些现有的教案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自身应正确认识和对待网络集体备课的现有成果。我们应鼓励教师进行个性化备课,留下二次备课的痕迹,创造性地使用别人的教案,而不是全盘照搬。在这个过程中学校方面是引导者、督促者和监督者,保证网络大集体备课正常运行,实现集体备课的初衷。最后,积极采纳全县教师的意见,再次优化教案。集体备课就是集思广益,逐步完善教案的过程。教案被采用并挂在教研平台上,全县教师在使用时肯定会提出这样或那样宝贵意见和建议。我们要“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再次集体研讨,优化教案。
二、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定位;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18-5006-01
“计算机组成原理”主要讲解计算机基本的部件构成和组成方式,以及基本的运算操作原理和单元设计思想、操作方式及其实现,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基础课。“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是它的先导课程,它的后继课程如“操作系统”、“编译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等,它学好与否直接影响着后继课程的学习,“计算机组成原理”在这些课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计算机硬件技术发展快速,计算机内部结构复杂度日趋加强,新技术不断涌现,计算机组成原理所讲授的硬件内部构成和工作原理等内容都集成在芯片内部,只能看见芯片的外部特征,学习过程中学生普遍感到“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涉及的内容多、抽象、难度大、难学、难懂, “教师难教,学生怕学”的现象在各高校普遍存在,如何把握课程的主线和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是从事本课程教学的教师在不断探讨的问题[1];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组织下,于2009年11月唐朔飞教授对他所建设“计算机组成原理”国家精品课进行交流和指导,给从事“计算机组成原理”的高校教师很大帮助,也掀起了新一轮对“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的探讨,该文就几点看法跟各位同行探讨。
1 对课程定位问题
各类高校的计算机相关专业都开设了“计算机组成原理”这门课程,对学习该课程要达到的目标,以及该课程在整个大学课程中所处的地位需要进行“准确”定位。根据办学条件、师资水平、学生素质结合本校培养方案,给本课准确定位很重要;定位关系到教学内容,决定学生能获取什么知识。有的高校是培养硬件设计开发型性人才,“计算机组成原理”就要培养学生的硬件设计能力和硬件研发能力;有的高校培养一般计算机应用人才,有的学生认为能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可以让他们获得当前正流行的各种计算机硬件相关知识,怀着较大的期望来上这门课,也有学生认为学习了该课程就能获得一些计算机维修相关的知识等;还可能有学生通过高年级的学生只是听说过该课程内容较老,有对学生说这门可是“用过去的知识教现在的学生解决将来的问题”,这些学生根本没有想过要从该课程学习中获得什么有用的知识。所以,对课程必须要有明确的定位,要让学生知道通过这门课程能获得的那些知识,形成正确的期望。“计算机组成原理”是专业基础课程,基于数字和模拟电子技术,也是学习其他计算机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的基础;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入门课程,本课程并非专门讲解具体的某项计算机实现技术和当前流行的计算机设备和技术,而是主要讲解计算机基本的构成和简单的实现原理;并且强调学习该课程具有重要的地位,有助于理解今后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设计中的一些特定问题,以及“微机接口技术”等后续课程学习中也很重要。从而,让学生对该课程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和定位,树立起正确的期望和兴趣。
2 教学方法讨论
2.1 合理选取教学内容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内容覆盖面广、难度大、内容多,如何组织和讲解是教好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关键。“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应以模型机为背景(脱开具体机型),通过第一次课程使学生建立在五大功能部件(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I\O设备)上整机概念,理解信息流和控制流如何在五部件中流动;第二次课程使学生建立在寄存器级上整机概念,让学生认识取指令到执行指令的过程,认识计算机工作的基本原理,教学内容从整体到局部、从宏观到微观,层层深入,以信息的数字化表示、信息的传送和控制方法为主线,按基础、组成、系统三个层次阐述计算机组成原理,并掌握计算机的工作方式以及计算机内部数据的处理和控制过程,使学生在学习每块知识时,都知道所学内容在整个计算机工作中的作用,对全局的影响,不断诱发学生对尚未学习的部件产生认知的欲望;通过实验教学的配合,加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硬件系统方面的分析、设计、开发、使用和维护的能力。
2.2 教学工具的使用
“计算机组成原理”涉及I/O设备、存储器、CPU的组成结构、这些控制电路被封装在芯片中,芯片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学生不能直观地观察内部结构,只能凭想象构造,加上学生理解的难度,对这些抽象性很强的知识利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无法直观、形象地描述内部的结构和工作过程;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工具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和工具可以很好的提高教学效果,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工具如下: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仿真系统。多媒体课件可以生动、形象地描述数据流、控制流、地址流,能更直观地展示时序操作,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教学内容,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电子教案增加了授课的信息量,可以对知识进行详细讲解;仿真系统完全模仿计算机工作,让学生进行仿真操作,使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更好的消化和理解;教学中综合运用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仿真系统的立体教学模式完成课堂教学。
网络课程是解决传统教学受到时间和空间限制的重要途径之一。让教学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搭建“计算机组成原理”的网络课程教学平台是很必要的。通过网络平台,学生可以方便获得教师上课时的教学教案、教学进度安排表、教学讲义、浏览其他资源,也能方便提交作业、在线测试;更重要的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对学生进行答疑,做到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不受时间和地方的约束。网络课堂的建设可以为学生提供了方便,同时老师也可以通过学生反馈的信息发现教学中的不足,及时做出调整。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经过学生动手实验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加强学生对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及整个硬件系统有较直观、深入、全面的理解,让学生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加强理论。通过实践让学生对所学内容形成一个整体,前后知识融会贯通,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ZY15Comp12BB实验箱和THTWK-2型实验教学系统,不仅可以做基础性、验证性实验,还可以做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是不错的实验平台。
3 结束语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在整个学科中十分重要,在教学中不结合任何具体机型,采用自顶向下的分析方法,使学生首先形成计算机的整体概念,在逐层细化[3]。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结合现代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4]。目前对“计算机组成原理”的改革和教学方法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然还有改进的空间;不断应用新技术,新方法应用于教学,在教学中本着为学生为主,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不断探索,不断总结,才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唐朔飞.计算机组成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 徐昆良.《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9.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23―0072―01
一、过分贪大求全
在计算机辅助物理教学中最为常见的问题便是将教学课件设置成“电子教案”,简而言之便是将教材上的内容搬上荧幕,导致所制作的课件不合理、重点内容不突出,内容过于混乱。另外,很多物理教师所设计的课件包括新课导语、课后习题、思考练习等,可以说课件内容无所不包,在这种发展趋势下教师的任务便是对计算机进行控制,学生是屏幕的观众。这种从“灌注式”转变为“满屏灌”的教学模式,会对整个教学起到不良影响。
本来在计算机技术上所采取的CAI课件具有灵活性与交互性,但是大而全的课件却缺乏这一系列的特点,很多教师为了进一步完成教学任务,不得不按照课件内容进行,不仅堙没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还导致物理教学形成流水状。甚至部分物理教师过分重视计算机技术,改变了辅助教学的基本原理,将教学过程之中的主辅关系有所改变,造成得不偿失的后果。如果采用多媒体,则需要保证教案的完整性,可以制作一些小巧灵活的课件,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为主,以改变抽象知识为目的,能够让学生在内容复杂的物理知识中抓住重点。
二、对课件进行滥用
有部分物理教师认为在教学过程之中只要具备先进的教学手段,那么教学效率就会有所提升,这一类教师不仅不会更新思想观念,并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会全程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导致课件滥用现象非常严重。针对这种问题,需要从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角度出发,对于比较简单的实验或者物理知识,则没有必要采取计算机进行教学;对于部分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比较难的知识采取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够化抽象与具象,能够将静态知识转变为动态知识,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具有一定的作用。从实际角度出发,利用计算机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并不取决于计算机使用的频率,而在于是否具有一个质量较高的课件,对于在物理教学中采取常规教学方法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考虑使用多媒体课件,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但是计算机技术并不是万能的,所有的优势如果利用不当则会形成缺点与弊端,所以在物理教学中要积极遵循适当应用的原则,否则会适得其反。
三、课件质量不高
很多物理教师并没有专业的计算机教学技术,再加上日常教学任务比较繁重,无法在短时间内设计出生动、形象的高质量课件。根据研究调查,当前物理教师所设计的课件都显得比较单一、呆板,不仅背景动作比较乏味,并且大体内容一样。在物理教学中会涉及到非常多的轨迹运动内容,物理教师根据教材所设计的动画制作技术不足,仅仅是文字、图片的整合,这种模式下无法真正发挥出计算机技术的优势。
一般而言,在利用计算机技术设计课件的时候需要严格遵循科学性与可行性的基本原则,所有的动态过程尽可能采取动画的形式进行展现。但是想要制作一个优秀的课件,即便是专业人员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物理教师要明确所制作的课件外观不一定非常美观,但是重点内容需要得到展现,物理知识能够得到集中归纳,避免出现分散性现象。比如,在制作动画的时候,学生对动画的直观性与启发性有所认识,但是却对危害物理规律的动画了解不够,所以物理教师在利用计算机制作课件之后需要对内容进行分析与整合,避免出现错误的动态展示,杜绝对学生造成视觉危害。
关键词:Visual Basic程序设计;CAI,GUI,OLE,PPT课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49-04
一、引言
该软件是由面向对象的可视化的编程语言Visual Basic开发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计算机辅助教学(CAI——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是计算机技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应用领域。由于近十年来微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相应课件开发工具的发展,使得各类CAI课件有了迅猛的发展。目前CAI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技术已显示出异常强大的生命力,它已成为深化教学改革的一种极有效的手段[1]。该软件在内容上将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的教案、课堂讨论、上机实验100条典型实例、课程教材每一章节的习题解答与学生自我测试等内容紧密结合,其自我测试部分的题库可以由课件的试题编辑功能来增补和修改。软件在功能上力求全面和完整,该软件作为一个成熟的CAI教学课件,它具有如下几个显著特点:
1.该教学软件的设计注重多媒体课堂教学的七个要素,所谓的七个要素[2]是指教案、讲授、讨论、作业、实践、考核和教材。教案与好的教材是教学活动的纲,其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和质量,为此我们首先选用了优秀的程序设计教材,即林卓然编著的《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教程》(第二版)[3],这是一部电子教案、课堂讨论、习题与习题标准答案相结合的通俗易懂、内容较全面的21世纪大学计算机优秀教材。
2.为了适应教学内容与实践相结合的路线,该课件中使用了精选的实验例题,力求突出其代表性、典型性和实用性;由于该课件主要面向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的广大学生,所以在其包括的内容上注重了避繁就简、循序渐进;叙述上尽量做到简单明了、通俗易懂。
3.通过该教学软件的教案演示、课堂讨论、实验指导以及学生自我测试等功能的全面合理应用,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可以节省学生的大量学习时间,同时也能使使用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并可以反复演练,快速提高程序设计技能,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自己的具体工作中去。
下面将对该软件的软件结构、功能设计以及各主要功能模块中的关键技术的实现情况等问题进行分别讨论。
二、教学软件的主要结构与功能设计
本课件是采用Visual Basic编程语言开发的功能较全、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较丰富的一个完整的辅助教学软件,该课件的结构主要是由用户注册与登陆、课程教案演示、100条典型编程实例的实验指导、试题编辑与学生自我测试等模块组成的,具体如图1所示:
该教学软件的模块功能分配具体如下(见表1):
三、主要模块关键技术的实现
该教学软件是基于功能强大的程序设计工具Visual Basic开发出来的。该教学软件的实现主要采用了Visual Basic的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界面设计、OLE(Object Link & Embed)对象连接与嵌入以及文件处理技术。其中,GUI是由多种图形对象构成的用户界面,该软件中设计GUI界面使用了两种方式:一是直接使用Visual Basic提供的可视化的GUI设计工具,如:菜单和工具栏的设计;另一种是用户自己编写代码创建对象的方式,如:树形目录的创建,该教学软件中通过使用VB的OLE技术可以将PPT格式的教学课件与课堂讨论内容嵌入到软件中来,并可以将PPT课件全屏演示、播放。因为篇幅有限,下面以主界面、教案演示与课堂讨论、实验指导等三个关键模块为主,对课件的以上几个关键技术进行分别讨论。
1.主界面模块。教学软件中主界面的实现是最为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影响着总体的布局、思维的逻辑性以及功能界面的实现。主界面是由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PPT教案与各模块功能演示区以及状态栏等部分组成的一个标准的MDI(多文档界面)窗体,如图2所示。
这是一个父窗体,也是能为课件其它子功能的运行提供演示平台的一个容器对象。
2.教案演示与课堂同步讨论模块。该模块有课程教案演示与课堂讨论两个部分,该模块的实现效果可以从图2中看到,其中关键技术是树形目录的动态创建以及教案与课堂讨论部分PPT演示文稿的OLE(对象连接与嵌入)连接,能够反映这些功能实现技术的部分关键代码分别如下:
(1)树形目录的动态创建。先将树形目录控件Tree View和图像列表控件Image List添加到窗体,然后编写以下代码:Dim nodX1,nodX2 As Node//声明树形节点对象变量。Set nodX1=TreeView1.Nodes.Add(, , “r1”, “第1章 认识VisualBasic”, 2, 3)
// 添加 Node 对象带有文本‘Root’的第一个节点。……
(2)演示文稿的OLE连接。先将OLE对象组件添加到窗体相应位置,然后 通过以下代码实现教案和讨论内容的PPT演示:
Private Sub TreeView1_NodeClick(ByVal Node As MSComctlLib.Node)Dim r As String:r=Node.Key
Select Case r
Case “r1”
OLE1.SourceDoc=App.Path &“\ppt2\VB教程第1章\VB教程第1章教案.ppt”
OLE1.CreateEmbed (OLE1.SourceDoc)
MDIForm1.StatusBar1.Panels(2).Text=“正在讲课...” ……
End Select End Sub
3.实验指导模块。该教学软件实验指导模块中的实例按照不同的控件类型分成了若干个部分进行陈述,每个部分都有一定的主题,并由浅入深地编排了100个精炼实用的例子,每个例子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涉及到windows编程的各个层面,根据各个控件所实现功能的不同,全实例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实例1到实例31是涉及到Visual Basic中的基本控件,即包界面设计标准控件,Timer控件,文件与数据库控件等,帮助学生掌握初步的界面设计知识;第二部分实例32到实例60,是主要讲解Visual Basic 6.0种所有常见的ActiveX控件,即包括高级界面控件,度量控件,图文与多媒体控件,网络控件等,这些控件类型丰富、功能强大,用户通过此部分的学习,可以进行文字、图像、多媒体、网络与通信等方面的开发;第三部分实例61到实例90,是讲解自制ActiveX控件的方法;第四部分实例91到100,主要介绍数据库的建立与使用相关的编程技术,实例解释部分的语言通俗易懂,使用者可以轻轻松松掌握实验中所体现的知识点和编程技巧。实验指导模块界面是以主界面MDI窗体中可以调用的子窗体(Child Form)形式实现的,该窗体主要由实验树形目录和多页选项卡组成的,多页选项卡包括实验内容、实验步骤、源程序、程序运行效果图等页面,该模块实现效果如图3所示:
该程序模块中实验目录、实验内容、实验步骤、源程序和效果图分别用相应的“文件路径+文件名”形式记录在Excel工作簿的Sheet1表里,每次单击界面上以上内容相应的功能按钮,程序将应用下列代码先启动excel文件对象,然后根据其excel表里存放的文件信息找到相应文件后,将其文件内容添加到课件实验指导界面中的文本框,该文本框是可以显示图形的RTF格式的文本框,其部分关键代码如下:
Dim str(1 To 3)As String
On Error Resume Next //忽略错误
Set appWorld=GetObject(,“Excel.Application”)//查找一个正在运行的Excel
If Err.Number 0 Then'如果Excel没有运行则
Set appWorld=CreateObject(“Excel.Application”)//运行它
End If
Err.Clear//清除发生错误的Err对象
On Error GoTo 0//保留普通错误进程
Set wbWorld=appWorld.Workbooks.Open(App.Path &“\data.xls”)//Excel文件的打开……
Set shtContinent=wbWorld.Sheets(“sheet1”) //Excel工作表的打开……
file1=shtContinent.Cells(z,2) //将工作表中需要打开的文件路径赋给字符串变量file1……
rtb1.LoadFile (App.Path & file1)//将通过file1得到的文件信息添加到rtf文本框内。
四、小结
本教学软件在设计与制作上严格遵循优秀CAI教学软件或课件的制作方案与风格,充分体现了优秀多媒体课堂教学所必备的七个要素(如:教案、讲授、讨论、作业、实践、考核和教材)相结合的原则,同时该教学软件较全面和完整的程序功能也如实地反映了课件的实用性、简易性和快速有效性等特点。该软件作为教学课件正在应用中,课件应用到课堂教学后,明显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在快速提高学生编程能力方面有了明显的效率,使教学者和学习者彻底摆脱传统教学模式中的黑板和粉笔,真正作到了教学者在轻松中教学、学习者在轻松中学习。总之,该软件的开发与应用,在提高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效率和提高学生综合成绩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那斯尔江·吐尔逊,于连飞,黄琼湘.基于MATLAB的微积分CAI实验演示课件的设计与制作[J].现代教育技术,2007,(3):84.
[2]郝继升,王文发,马燕.计算机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研究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8:237.
[3]林卓然.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教程(第二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4]王冠科技.VisualBasic6.0控件时尚编程百例[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5]郑阿齐,曹戈.Visual Basic实用教程(第二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第一作者详细信息:依皮提哈尔·买买提,维吾尔族,男,1970年4月生,1993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计算机系计算机应用专业,获理科学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获软件工程硕士学位,现为新疆大学数学学院软件工程教研室的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软件工程,应用软件与多语种信息处理。
第一作者简介:依皮提哈尔·买买提(1970-),男(维吾尔),硕士、副教授,主研方向:多语种信息处理,语音合成。
1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历史教学的各种模式
1.1 运用课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首先它以教材的章节为单元来制作课件,通过将内容完整,画面清晰、美观,文字简练,并配以音乐的一系列对话框按一定的程序一一展现在学生面前,促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的状态,提高上课效率。同时,学完某个知识点后可随即向学生提出问题,及时检验学生对知识的领会和巩固,反馈迅速,对不同的回答计算机将给予不同的反馈信息和后继处理。如在选择错误选项时,计算机会发出“你错了,请再试试”的声音,并闪烁提示解决本题的关键词;若选择了正确的选项,计算机会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发出“好极了,请继续”。错了,给学生以激励,让其继续努力;对了,给予表扬鼓励。这种及时反馈的特点是传统课堂教学很难做到的。这样可使学习方式变得多种多样,学习内容变得生动有趣,不仅使课堂气氛活跃,而且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1.2 再现历史,形象逼真
计算机通过大量珍贵历史瞬间以图片、录像的形式重现,把学生带入历史人物活动的舞台,学生多种感官并用,并参与认识过程,如同身临其境,既可增加学习的兴趣,又能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理解历史事件,留下深刻的印象,觉得历史不是枯燥无味的史实堆积,而是栩栩如生的生动画卷。
1.3 利用游戏,丰富教学内容
通过有趣的游戏形成竞争性的学习情境,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或者通过操作在游戏中实现学习。例如一个名《历史迷宫》的程序要求操作者正确地选择和操作历史知识,或回答一些历史问题,才能携带尽可能多的珍宝走出地下迷宫,否则就会碰到一些危险。游戏结束,计算机给出操作者的得分,直观形象、反馈迅速,令人有不达到目的不罢休的感觉,使学生在游戏中掌握了知识。
1.4 编制试题,提高效率
对历史题库中的试题进行知识和能力的分类,计算机按照一定的要求(难易和知识点的分布)从题库中选择试题,打印成卷。因试题随机组成且难易得当,知识点分布合理,有较高的信度,可大大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若有历史多媒体教室可以在计算机上进行联机测验,计算机会对每位学生的回答作出评判,并记录解答时间、次数等参数,按照标准计算成绩,迅速作出学习评价。
2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历史教学的优势
2.1 优化历史教学课程设计
为了克服学科中心设计产生的分科知识割裂的缺陷,避免历史知识的抽象化倾向,多媒体教学可根据教材需要和学生实际,随时引入时事政治实况及观点、自然界的变化现象,甚至是物理、化学的实验操作过程和结果等,使各科知识融会贯通,直观自然又方便快捷。这可大大丰富教材内容,使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设计尽可能地完善,历史课程设计更加优化,同时也增强历史教学的社会性、时代性和综合性。
2.2 优化历史课的教学模式
历史是一本生动的、活的教材,仅靠讲述是想象不到气势恢宏的历史场面和美妙绝伦的艺术珍品的,而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则能化静为动、化虚为实,能形象地再现历史事件和人物,使学生身临其境,大大激发其学习兴趣。这样既增强历史的可信性,缩短现实与历史的距离,又能启发思维,促进理解。它还可根据教材需要使声像并茂的历史画面多次重复,营造出课堂的历史氛围,同时渗透德育和美育,陶冶情操。多媒体表现力丰富,信息呈现性强,能显著地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这不仅增加了课堂信息传递的通道,同时也丰富了学生学习历史的方式,从而保证学生学习兴趣的持久性和学习质量的有效性。
2.3 优化问题设计
传统历史教学在课堂上很难通过图片、录像等生动直观的教具来启发学生,多媒体教学正好解决了这一难题。多媒体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能够创设多种形式、更为逼真的问题情境,既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精心剪辑过的录像、图片进行思考,也可以通过录像、图片引出问题进行思考,达到知识迁移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目的。同时利用多媒体快捷、方便的特点,选用典型的史料,当堂突破教材的重点、难点,这种形象、直观、快捷都是传统历史教学所不能比拟的。
2.4 优化历史资料的积累和储存
利用计算机建立教案库、试题库,可集中许多优秀教师的经验和智慧,并可不断地补充、增改,随时可用。计算机按一定的要求编排的教案、试题条理清晰,可节省很多整理时间,使教师有更多的精力完善自己的教学和研究,提高自己的教学和研究水平。
3 小结
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在采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能不断的接触先进的教育理念,从而形成新的教学观念,有利于教学措施的不断优化。随着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教师也会不断的充实和完善教学方式,不仅需要掌握利用计算机技术制作教案的能力,也必须能够借助多媒体课件脚本,独立自主的将教案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这就促使教师不断学习新的科学技术,提高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能力。在教学课件制作的过程中,能够充分的体现教师的现代教学技术能力、业务水平和教育思想理念等综合素质,教师在利用Authorware、Powerpoin及Flash等先进计算机技术时,同时也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使教师能够更好的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需求。教学方法的现代化、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是计算机技术在教学中应用最显著的特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2计算机及其辅助教学的主要模式
2.1中学课堂教学展示作为中学课堂教学的一部分,中学课堂教学展示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帮助教师更好的对教学活动进行组织,有效的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对难以理解或通过板书、讲解等方式无法阐述清楚的抽象知识,可以在电化学教室中,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投影技术将知识更加直观、生动的展示给学生,使教学知识更加易于接受和理解。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达到更好的效果,教师在达成教学目标的同时,学生也能愉快的学习、掌握教学知识。
2.2个别化学习声音、图像、文字并茂及良好的人际交互界面是计算机技术最突出的特点,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优势,让学生在课前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资料进行预习,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资源库进行主动学习,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手段,为学生的个别化学习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平台。
2.3分析评价高校利用多种途径的对教学效果进行客观的分析、评价,CIA教学软件具有应用灵活、涵盖试题库等优势,允许不同CIA课件单独运用或结合使用,具有自成体系的特征[3]。CIA课件评价结果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完善;另一方面还会反馈给教师,用于教学经验总结,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2.4实验模似多媒体计算机的实验模拟功能具有其他普通教学工具所不具备的优势和特点。多媒体计算机模拟实验教学能够有效避免因为实际教学用具的缺乏、现实实验的不到位、无法实现的实验教学等问题的出现;此外,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进行实验模拟更加客观、准确和生动,使学生能够在鲜活的实验场景的带领下进入接受并掌握知识,不断探索,大大提升了学生的认知感受能力、学习兴趣,有利于钻研精神的培养,为进行素质教育奠定基础。模拟实验教学不仅停留在简单的知识传授层面,而是一种与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学生在这种由多方位感官掌控的交流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获得良好知识记忆效果。
3小结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生物科学领域;应用研究
一、前言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有一定的历史发展,但是高校中的研究一直处于较为缓慢的发展状况。首先是因为高校的教学投入有一定的限制,所以呈现出的硬件条件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缺乏对现成教学软件的认识等都是较为主要的原因。另外也有对计算机应用了解较少而导致的误解,使得计算机与大学专业教学的开发使用无法在实践中发挥应该具有的价值。
二、计算机在大学生物科学研究中的现状
生物科学的空前发展决定着大学生物科学课程必将面临着一系列科学的变革,当下的生物科学知识类别空前复杂,专业研究更加深入,成果信息也在不断随着社会发展更新。大学生在生物科学教育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更好地掌握整个生物科学的知识体系,了解到科学研究的成果,在主动把握专业方向的过程中,拥有生物科学研究和应用的技术与能力。目前,计算机在高校中的普及程度已经有了飞跃般的发展,但是计算机在教学上的应用还是会被误解成较为复杂的程序设计,以及具体的操作程序会非常复杂。计算机的应用实际上是对老师的讲解起一定的辅助作用,所以最终的课程教学依旧离不开老师,于是在推行过程中认为其存在的价值与付出的成本无法平衡,于是领导的认识不足便也成为阻碍其发展的又一层阻力。计算机网络在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直接与用户端建立联系,用户在人际互动的使用中,获取相应的知识信息,所以实际上对教学内容的重视程度不仅不减,还能提高传达知识信息的多样化展现方式。当下的教学手段应用较为广泛的是幻灯片等,因为制作较为简单,成本低廉,对使用的技能要求也较低,所以长期占据使用功能的重要地位。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也表现出不易储存、对使用技能的要求较低且形式单调等问题,学生如果在制造等方面的能力欠缺,便不能主动参与其中,所以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实际上是进一步的加大。计算机在教学过程中大量应用的好处就是,可以基本上取代和弥补传统教学手段以及课堂教学的不足,大大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加快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
三、计算机在大学生物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根据当下高校在实践中的应用方式分析,由于硬件设施尚有欠缺等,计算机在生物科学教学活动中发挥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信息的处理
计算机的信息来源主要是计算机自身存储的信息资料,通过各种存储器对外接收的设备或者是终端及网络在拓宽人们视线的过程中,搜集到的各种教学科研的信息。其中可能是使用者自身存储的整理过的文档或者是图片等,也有可能是实验中利用其他存储装置产生的图文等,这些都是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的材料。许多网站上有专门为生物科学教学科研服务的信息,在讲述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利用视频等,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于理论的认识,也可以使得学生更好的进入情景中获得知识。特别是在高校的教学过程中,利用计算机可以拓展学生的阅读资料,实现各个学校之间的信息交流,对整个国家的教育都是有力的推动。
2.编写电子教案
生物科学的学科教学要结合时代的发展,因为研究的成果都在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所以相应的要求也会不断变化,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将自己的内容进行不断地更新。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室都是利用笔和纸对教学提纲的记录和设计,所以一旦观点发生变化,进行修改等都非常麻烦,不仅费时间还费精力。但是利用计算机进行教学,就可以将教学的资料进行数字化存储,不断的修改也容易简单。在进行课程陈述的时候,也可以将回执的图片等利用幻灯片等形式进行播放,便于学生了解到教学的意义,也可以使得学生明白整个教学的具体安排,提前做好规划,保持教案的体系完整性,也使得教案发挥更大的价值。
3.课堂的教学方式
计算机在生物科学教学中应用,表现最为明显的便是课堂教学方式。一般进行教学的应该是专门的教学软件,但是当下部分教学软件依旧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制作或者是获得一份完整的课件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适合课堂教学的高质量的软件制作所需要的人才也存在一定的限制,所以利用计算机进行基本的小课件等制作还是有着明显的意义的。
4.实践的具体模拟
生物科学中的大量研究都需要对研究对象进行长期的观察,观察整个研究的生命活动的全过程。但是可能只有实验者才有机会看见整个过程的神奇之处,也使得传统的教学中学生缺乏代入的情景,学习兴趣较低。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教学,可以将整个生产活动进行再现,如“活动”的研究对象植株的生长、血液的循环以及物质的新陈代谢等,都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一定的再现,方便学生可以自己观察实验过程中的变化,明白生物科学研究中的有趣之处。在记录研究数据的过程中,也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对分子的专业等进行研究,让学生理解和接受,利用计算机绘制出的数据统计图等也更加生动直观,对于后期的数据分析和研究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自动化教学在教育界的普及是教学随着时展的重要表现,也可以缩短教学的时间,提高整个教学的效率和学生学习的质量,扩大教学的容量,方便知识的扩充和更新,刺激学习者多角度获得教学成果。当今时代是知识信息的时代,新概念以及新技术等都层出不穷,只有通过计算机技术才能在短时间内对这些事物做出回应,引导着现代教学手段变革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孙绪华.计算机在大学生物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高等农业教育,2016(9):48-51.
[2]孙绪华.CAI在大学生物科学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16(2).
[3]张铭.高校生物学专业计算机应用教学的探讨[C].中国生理学会第三届计算机在生理学教学.科研中的应用学术研讨会,2012.
[4]赵丽娇,钟儒刚,甄岩.计算化学软件在大学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17,25(8):001035-1037.
[5]唐颐,胡军,王晓青等.计算机在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1(s2):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