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市设计概述范文

城市设计概述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设计概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市设计概述

第1篇:城市设计概述范文

一、对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分阶段进行的,主要包括理论教学阶段、生产实习阶段和课程设计阶段。学生在接受64学时理论基础课程学习后,专业教师和一些企业进行沟通,将学生平均分配到各个企业中进行生产实习,学生通过生产实习对机械零件的加工工艺流程有进一步的了解,并且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回顾和使用学习过的理论知识。在生产实习结束后学生回到学校进行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过程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为学生设置课程设计的题目,并且随机的分配给学生,将设计的零件图和设计要求打印后发放给学生,教师将设计流程和一些注意事项讲述学生。第二,学生根据课程设计的题目对零部件的结构和设计流程进行研究,制定最佳的设计流程。第三,学生根据自己制定的工艺流程对定位元件、导向元件和夹紧工具进行选择,在选择完成后开始设计过程。第四,学生上交设计成果和设计报告,教师根据学生设计的情况给出成绩。

二、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过程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一)学生没有意识到课程设计的重要性

通常情况下进行课程设计的时间是三年级上学期,在这个阶段多数学生都忙于顶岗实习和找工作,学生不能将精力全部投入课程设计,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只是敷衍了事,这种情况使课程设计过程会出现很多问题,不能达到课程设计的目的。为了解决上述现象,在进行课程设计前,学院需要组织学生召开动员大会,教师将课程设计的重要性和目的向学生进行详细的讲述,让学生意识到课程设计的重要性并且会对今后的工作有一定的帮助,在设计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存在的疑问及时进行解答,避免学生出现厌烦的心理,使学生认真地对待课程设计,从而达到课程设计的目的。

(二)课程设计的题目过于单一

近几年,多数学校在进行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时只是对拔叉类零件和一些机床夹具进行设计,虽然学生可以通过这些课程设计题目对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实践,但是长期使用相似的题目学生会出现抄袭的情况,使课程设计过程失去了意义。为了使课程设计题目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教师需要对课程设计的题目进行扩充,将学生生产实习时接触的机床零件加入设计课题中,除此之外教师让学生自己挑选题目,学生将自己选定的题目及时反映给教师,待教师同意后即可使用,教师需要保证课程设计的题目没有重复的情况。通过此种方式增加了学生对课程设计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地加入设计,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

(三)课程设计的时间较短,使用的绘图方法比较落后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过程会涉及一些计算、分析和绘图的工作,计算和绘图过程使用的时间较长,学生需要充足的时间才可以较好地完成课程设计。但是多数学校规定课程设计的时间在2~3周,这种情况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压迫感,学生在各个环节的时间不够,在计算和绘图过程非常容易出现错误,甚至一些学生为了按时完成设计会抄袭别人的成果。目前多数学生仍然使用手动绘图的方法,使课程设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大大降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教师需要对课程设计的时间进行调整,将课程设计和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以及生产实习进行有机结合,提前告知学生课程设计的题目,让学生在理论知识学习中掌握课程设计的基础知识,在实习过程中让学生观看相应零件的生产过程,让学生对课程设计过程涉及的零部件有一定的了解,在实习的间隙时间中可以开始进行课程设计,时间非常充裕,学生能设计得更加完善。这样使学生对课程设计充满兴趣,大大提高了课程设计的效果。

综上所述,文章对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进行说明,对课程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给出了一些改善措施。希望我校可以根据自身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在课程设计开始前召开动员大会让学生意识到课程设计的重要性,保持认真仔细的态度进行课程设计,从而达到课程设计的目的。

作者:熊恋 单位:武汉技师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海霞,杨俊茹,于涛,等.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的创新性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5(32):146-147.

第2篇:城市设计概述范文

关键词:城市;道路设计;问题;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城市道路设计是一项好系统性、很复杂的工作,这是需要相关的设计人员必须要具有眼界开阔、眼光具有前瞻性的,还要不断的分析和钻研专业的技术知识,在后再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因此,怎样做好城市道路设计工作,是所有专业的城市道路设计人员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当前城市道路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 道路设计缺乏长远规划,网络结构不合理

在道路设计过程中,很多城市缺乏长远规划,只把目光放在当前,只是一味地担心道路是否足够宽,而忽略了不同级别的道路施工的宽度和密度之间的特性; 忽略了道路的车辆承载能力,只做面子工程,导致城市道路今天改、明天补,一旦车辆稍多些就会导致交通拥堵不堪。

同时,由于道路设计者仅局限于根据当前的形式进行设计,忽略了城市的整体道路网络结构,就会使设计出的道路难与整个城市道路网进行匹配,造成交通紊乱,加重交通负担,影响车辆和行人的安全。

2、 道路设计多忽视环境的保护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越来越多,城市道路也面临超负荷和饱和。很多城市为了解决交通拥挤的问题,一味追求道路的直与宽,不惜牺牲周边的生态环境和绿化,从而不但对周边环境进行破坏,更是无法真正降低噪音对居民的污染。

3、 道路设计不能体现所在城市的特色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城市特色危机已经出现,大多数城市都逐渐失去了自己的特色而趋向一致。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使人们开始追求更高、更多元化的精神生活和精神追求,而城市形象的个性化需求也包括其中。而很多城市道路的设计缺乏对原有城市道路本该具有的风格和特色的考虑和表达,在道路改造中对原有道路和建筑物间的和谐造成了破坏,使得改造后的道路和原有历史、人文气息不协调,甚至格格不入,尤其是在历史文化底蕴较深的城市中表现最为突出。所以道路设计师在道路工程的设计时要尊重城市的历史、人文精神、文化和自然形成的地形条件,着眼于城市整体的特性,这样不仅突出了地方的特点,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项目的成本。

4、 道路横、纵断面设计不完善

城市道路横、纵断面设计的好坏对城市交通安全、道路的美观和排水等都具有直接的影响。当前,很多城市对于城市道路的横断面,尤其是机动车道设计的宽度过宽,而对非机动车和行人道路设计则过于狭窄甚至不留,导致了非机动车和行人的安全存在巨大隐患。绿化带更是少得可怜。此外,在实际的工作中,很多城市道路设计的纵断面不能很好地满足城市排水的需求,仅仅将纵坡面设计成起伏状,不能很好地保证排水顺利,同时也违反了《城市道路设计规范》的要求。

二、城市道路设计问题的改进措施

1、确保城市道路施工的高效性

城市道路施工是将设计内容变为现实的过程,也是关系整个工程成败的关键一步。如果一个城市道路工程建设质量不过关,就无法达到人性化设计的最终目标。例如:对于人行道,人们首先关心的是它是否平整密实,能否做到雨天不溅水、晴天不绊人,而不是人行道铺装的景观效果有多好。这并不是人们不喜欢美丽的色彩和图案,而是由于以往人行道的建设缺陷给人们留下了担心和恐惧,连基本的使用功能和安全都不能满足,人性化目标更是无法实现。这就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执行道路相关的施工及验收规范和设计要求,把工程质量放在第一位。施工期间,监管部门需要加大管理力度,严把质量关,做到不论工程规模大小,均以建设精品工程为目标。

2、 强化道路设计的系统性理念

为了使道路设计成品同城市全局性道路布局进行良好的匹配,应对道路工程所在地区的整体环境情况加以关注,由系统论的观点得出:系统的整体通常大于系统内部各分项系统功能的单纯累加。因而,道路设计工作人员应将系统论的观点在道路设计工作中加以充分应用。应研究目标设计道路在城市全局性建设中发挥何种功能,坚决抵制原有设计方案当中――有空地就做绿地、将关注的重点单纯的禁锢于本工程项目当中的方式。应将目标道路设计同所在地区的整体性布局加以关联,采取系统性设计方法。

3、 城市道路交通分析

交通分析作为城市道路设计中的一个关键环节,需要详细考虑车辆组成、车速、周边路网、流量等问题,所以在设计前期,要认真开展调研及交通分析等工作,进而获得较为准确的分析结果。城市道路规模及等级都应结合交通分析予以确定,许多城市道路设计单位在实际中的交通分析不够详细,设计依据不足,因而应不断提高对交通分析工作的重视,道路建设部门应提供必要支持,深入开展可行性分析、设计方案等前期技术设计工作,才能不断提高设计质量。

4、 城市道路平面设计

平面设计也是城市道路设计中的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更是易于被设计人员实际工作中所忽视,诸如设计的城市道路为弯曲形状等常见情况时,道路转弯半径的确定,一般是在设计时根据道路红线或道路原来线路形状进行确定。转弯半径由此确定具有相对流畅的线性,但认真对比设计规范,可发现设计规范中针对道路平曲线都具有十分详细的要求。所以,城市道路在平面设计时,应严格遵照设计规范与标准进行,并结合城市道路形状及周边实际进行综合考虑。

5、 加强对城市道路的绿化

城市道路绿化是城市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绿化覆盖率中占较大比例。随着城市机动车辆的增加,交通污染日趋严重,利用道路绿化改善道路环境,已成当务之急。城市道路绿化也是城市景观风貌的重要体现。目前,我国城市道路建设发展迅速,为使道路绿化更好发挥绿化功能,协调道路绿化与相关城市设施的关系,利于行车安全,有必要统一技术规定,以适应城市现代化建设需要。

6、 完善道路横、纵断面设计

城市道路设计要注意道路横、纵断面的设计,严格根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进行设计、施工。综合考虑车辆行驶的舒适度、安全性。保持横、纵断面各项技术指标、垂直对齐方式的平衡性,如果不均衡,给会给人不愉快的感觉,在视觉上失去平衡。为保证汽车以一定的车速安全顺利地通过,纵坡应具有一定的平顺性,纵坡设计应与平面设计密切配合协调; 对沿线的自然条件,应作通盘研究,依据不同的具体情况分别处理,使公路畅通和稳定; 应与相交的道路、广场等出入口有平顺的衔接; 对非机动车行驶较多的道路,应充分考虑非机动车的爬坡能力和下坡时的安全性; 同时注意旧路改建宜尽量利用原有路面,若加铺结构层时,不得影响沿路范围的排水等等。

总之,城市道路构成比较复杂,在功能上也具有多样化特点,尤其是在等级、结构及类型上都存在明显差别的各类公路。所以城市道路设计工作虽然比较复杂,但具有系统性,设计人员应结合道路周围实际情况综合进行考虑,才能设计完成更为科学合理的城市道路,进而确保城市道路的建设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 许玉静,曹雷.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探讨[J]. 东方企业文化. 2013(18)

[2] 刘剑峰. 城市道路设计探讨[J]. 中国城市经济. 2011(30)

[3] 刘士远. 浅谈现代城市道路设计的要点与分析[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23)

第3篇:城市设计概述范文

关键词:EDA 电子技术 课程设计 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3(a)-0101-02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该校电气、计算机、信息类等相关专业重要的理论和实践综合设计环节,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动手实践的积极性和创新性。该校传统的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都是买成套产品让学生按图组装,焊接、调试,根据作品和报告给定成绩。这种传统方式的课程设计,学生的创新意识缺乏锻炼,学习兴趣降低,不利于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主动探索精神。为了提高我校实践教学效果,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又恰逢我院新进PCB板制作设备,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引进了Proteus仿真,Protel原理图绘制和PBC制作,进行了基于“实际工程项目”教学改革,下面就以1 000 s秒表电路设计为例,介绍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实施过程。

1 课程设计选题

要想挑起学生动手兴趣,提高设计热情,学生亲自参与课程设计全过程,可以自拟感兴趣的题目,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参与感。当然,教师给定的题目必须贴近生活实际,有较强的应用背景,与实验条件匹配,且不要限制太死板,要给学生发挥的空间。一般让学生提前一个月的时间选题,可以留充足的时间在网上购买元器件。秒表在电子产品中用到非常广泛,又较全面的覆盖了电子技术的主要知识点,现以1 000 s秒表为例,对该校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进行了全面改革。

2 建立模块化设计思想

根据题目,上网查找资料,确定1 000 s秒表这个项目分4个模块。他们分别是基本RS触发器、单稳态触发器、时钟发生器和计数译码显示部分。确定基本RS触发器的职能是启动和停止秒表工作;单稳态触发器为计数器提供清零信号;时钟发生器用555定时器构成,为计数器提供时钟信号;计数及译码显示是对时钟进行计数,并用数码管显示出来。确定好各模块基本功能后,通过查阅资料,熟悉相关理论知识,对各模块电路进行设计。

3 Proteus仿真

为了高效设计,对各模块电路分别进行仿真,即分别测试基本RS触发器,单稳态触发器、时钟发生器和计数器逻辑功能,待各模块电路仿真工作正常后,在将有关电路逐级连接起来进行测试,直到测试整个1 000 s秒表整个电路的功能,,最终的仿真设计电路图为图1所示。模块1为用集成与非门构成的基本RS触发器,它的一路输出为模块3的单稳态触发器的输入,另一路输出为与非门C(U1)的输入控制信号,按动按钮开关K2,则门A(U1)输出,门B(U1)输出,K2复位,和状态保持不变;再按动K1,则由0变为1,门C(U1)开启,为计数器启动做好准备,由1变为0,送出负脉冲,启动单稳态触发器工作。模块3的输入触发脉冲由模块1的提供,输出负脉冲通过非门B(U3)加到计数器的清零端,为计数器提供清零信号。模块2为用555定时器构成的多谐振荡器,是一种性能较好的时钟源。当基本RS触发器时,门C(U1)开启,555产生的脉冲信号通过门C(U1)作为计数脉冲加于计数器的计数输入端。模块4是计数显示部分。采用异步二-五-十进制加法计数器74LS90芯片,该芯片,先通过不同的连接方式,测试74LS90的四种不同的逻辑功能,然后把它工作于十进制计数的8421码状态。经过仿真,电路设计合理,仿真结果好。这种设计和仿真方法有利于检查和排除故障,保证设计高效、圆满完成。

4 绘制电路原理图和PCB板建立

为了更接近于工程实践,电路设计仿真好后,学生还需根据PROTEL软件进行原理图的绘制和PCB板的制作,设计PCB板时尽量自动布线后,再加上人工修改,这样使布线更合理。根据每个学生上交的PCB板文件,教师根据该院新引进的PCB板生产设备印制出学生独一无二的PCB板。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焊接元器件和调试硬件电路,因为有仿真基础,大大减少了硬件调试时间,产品的合格率得到了很大提高。

5 全面的考核系统

建立完善的成绩考核系统是保证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质量的关键。结合工程实际产品设计的一般流程,根据各个环节在设计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所占比重,课程设计成绩由设计方案成绩(占20%)、软件仿真成绩(25%)、硬件调试成绩(占35%)和总结报告成绩(占20%)四部分组成。设计方案成绩重点考察学生是否认真查阅资料,独立完成设计方案与器件选型,按课题要求完成电路图设计,所涉及的方案是佛偶偶有创新性。在软件仿真成绩和硬件调试成绩的评定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结果,而且要重视过程,通过提问等方式来进一步考核学生对于设计电路原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总结报告成绩考察学生实验报告的规范程度,内容完整性,电路原理图和印制电路板图绘制的规范情况。

通过近几年的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改革,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协作和配合能力,锻炼了学生的科技总结报告撰写能力,提高了我校电气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为他们参加校内和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第4篇:城市设计概述范文

关键词:排洪改造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1 工程概况

该排洪改造建设工程位于艺海路东侧,我单位施工桩号0+210~0+480,长270m,为单室C20钢筋混凝土箱涵,底宽4m,高2.4m。开挖土方6308.4m3,共用C20混凝土1345.95m3,C10混凝土98.55m3,钢筋87.88吨。其中D1200排水管道长62.7m,砖砌1750×1750检查井三座。

2 施工主要技术措施

2.1 现场施工测量放线 根据测区范围内有关基准点、基准线、水准点的基本资料和数据,组织测量人员用全站仪对其进行复核。如发现有不符之处,将立刻以书面形式向工程监理反映,共同进行核实。根据测量基准点增设控制点,组成一个平面轴线控制网,这些增设的控制点必须完全吻合工程监理提供的测量基本数据,且满足规定的施工测量精度要求。同时保护和保存好全部测量基准点和自己增设的控制点,使之容易进入和通视,防止移动和损坏。

2.2 基础土方开挖施工方法 土方开挖应从上至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杜绝自下而上或采取倒悬的开挖方法,施工中随时做成一定的坡势,以利排水,开挖过程中避免边坡稳定范围形成积水。本工程表层土方可全面开挖,采用挖机挖土,人工修整的施工方法,在槽底两侧设抽水机抽排水,以保证边坡稳定、基底无积水。

为防止施工机械下沉,施工时必须了解土质和地下水位情况,挖机一般在地下水位0.8m以上挖土,以防机械自重下沉。人工配合机械进行边坡修整和清理,保证边坡坡面的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机械进行边坡修整时适当留有修坡余量再用人工修整,确保边坡施工外表整洁美观。弃碴不乱堆乱放,不污染环境。弃碴场做好挡土、排水沟等防护措施,防止水土流失,污染周边环境。

各层土方开挖后,新的开挖作业平台四周做好排水沟排水,平台面须修整成自然排水坡地状,防止积水或坡面被冲刷。

2.3 箱涵主体结构工程的施工方法 施工工艺流程:测量放线安装底模板绑扎钢筋隐蔽验收混凝土浇捣安装注身内侧模板立支架及注顶模板绑扎钢筋注身外侧封板及拉杆检查隐蔽验收浇捣混凝土养护。

2.3.1 模板制作及安装方法。①整个箱涵统一使用竹胶模板、钢管支架。顶板采用满堂支架,模板安装与钢筋安放协调进行,做到支前放样、架后检查,确保符合设计尺寸要求。②安装模板时,根据外缘线控制桩拉通线,准确安装模板的本面位置,标高用水准仪和连通器平水管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模板顶标高即为设计混凝土面标高。③混凝土墙封模前要先将沉降缝止水带安装好,位置准确,将水平缝表面的浮浆凿去,凿毛,清理松动的石仔,并将其表面冲洗干净。

2.3.2 钢筋制作及安装方法。①钢筋加工制作时,要将钢筋加工表与设计图复核,检查下料表是否有错误和遗漏,对每种钢筋要按下料表检查是否达到要求,经过检查后,按下料表放出实样,试验合格后方可成批制作,加工好的钢筋要挂牌堆放整齐有序。②钢筋切断应根据钢筋号、直径、长度和数量、长短搭配,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尽量减少和缩短钢筋短头,以节约钢材。③钢筋绑扎前认真熟悉图纸,检查配料表与图纸是否有别,仔细检查成品尺寸,弯头是否准确,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行绑扎。④钢筋绑扎完毕后及时组织相关单位进行隐蔽验收,做好隐蔽签收记录等资料,并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

2.3.3 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①采用商品混凝土,生产商品混凝土前,与供应商联系,并提供设计强度的设计标号,外加剂要求和坍落度要求,本次浇筑数量等。②箱涵分二次浇筑,混凝土浇筑前,检查仓面的杂物是否清除干净,基面是否凿毛并冲洗干净。先浇筑底板至底板承托顶面,按施工缝处理后,再浇筑墙板和顶板混凝土。混凝土浇捣顺序施工、分带浇筑,形成流水作业,但浇捣下一带与前一带已浇混凝土必须是尚末初凝之前。③混凝土浇捣过程中注意保护钢筋,确保其位置不发生偏离,同时确保止水带安装位置。④已浇灌的混凝土在终凝6小时后及时派专人负责浇水养护,湿养护期不少于7天。特殊天气应采取覆盖措施。

2.3.4 检查井的施工方法。①检查井的砌筑待箱涵混凝土浇筑7天后方可进行。②砌筑前,先用水将红砖湿透,按配合比要求,把水泥砂浆拌合均匀,方开始砌筑。③砌筑的井壁必须圆顺垂直,砂浆饱满,灰缝平整,抹面压光无空鼓裂缝。爬梯安装位置准确,不得松动,井座井盖完整无损,安装平稳。

2.4 管道施工 在该工程箱涵管道施工中,我们严把管材质量关、管道接口关、检查井砌筑抹面关,加大抽排水力度,以保证施工质量。管道安装由下游往上游逐节推进,接口采用橡胶圈柔性接口。

3 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管制措施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一直贯彻整个施工过程。

加强安全生产的意识、强化管理,全面贯彻执行《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技术规范》是本工程实现无伤亡事故、无火灾、无中毒、无重大设备事故等六无安全目标的有效措施和方法。

本项目虽然靠近艺海路,但我公司对施工现场进行围护,封闭施工,确保不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赢得了一致认可的口碑。明确施工现场、生活区的卫生负责人,将各项卫生措施、制度落实到实处,为作业人员营造一个卫生、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

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基础上,确保施工进度,施工中以总进度网络为依据,按不同施工阶段,施工方法和不同专业工种分解为不同的进度目标,以各项技术、管理措施为保证手段,进行施工全过程的动态控制。

4 工程质量情况

第5篇:城市设计概述范文

关键词:排洪改造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1 工程概况

该排洪改造建设工程位于艺海路东侧,我单位施工桩号0+210~0+480,长270m,为单室C20钢筋混凝土箱涵,底宽4m,高2.4m。开挖土方6308.4m3,共用C20混凝土1345.95m3,C10混凝土98.55m3,钢筋87.88吨。其中D1200排水管道长62.7m,砖砌1750×1750检查井三座。

2 施工主要技术措施

2.1 现场施工测量放线 根据测区范围内有关基准点、基准线、水准点的基本资料和数据,组织测量人员用全站仪对其进行复核。如发现有不符之处,将立刻以书面形式向工程监理反映,共同进行核实。根据测量基准点增设控制点,组成一个平面轴线控制网,这些增设的控制点必须完全吻合工程监理提供的测量基本数据,且满足规定的施工测量精度要求。同时保护和保存好全部测量基准点和自己增设的控制点,使之容易进入和通视,防止移动和损坏。

2.2 基础土方开挖施工方法 土方开挖应从上至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杜绝自下而上或采取倒悬的开挖方法,施工中随时做成一定的坡势,以利排水,开挖过程中避免边坡稳定范围形成积水。本工程表层土方可全面开挖,采用挖机挖土,人工修整的施工方法,在槽底两侧设抽水机抽排水,以保证边坡稳定、基底无积水。

为防止施工机械下沉,施工时必须了解土质和地下水位情况,挖机一般在地下水位0.8m以上挖土,以防机械自重下沉。人工配合机械进行边坡修整和清理,保证边坡坡面的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机械进行边坡修整时适当留有修坡余量再用人工修整,确保边坡施工外表整洁美观。弃碴不乱堆乱放,不污染环境。弃碴场做好挡土、排水沟等防护措施,防止水土流失,污染周边环境。

各层土方开挖后,新的开挖作业平台四周做好排水沟排水,平台面须修整成自然排水坡地状,防止积水或坡面被冲刷。

2.3 箱涵主体结构工程的施工方法 施工工艺流程:测量放线安装底模板绑扎钢筋隐蔽验收混凝土浇捣安装注身内侧模板立支架及注顶模板绑扎钢筋注身外侧封板及拉杆检查隐蔽验收浇捣混凝土养护。

2.3.1 模板制作及安装方法。①整个箱涵统一使用竹胶模板、钢管支架。顶板采用满堂支架,模板安装与钢筋安放协调进行,做到支前放样、架后检查,确保符合设计尺寸要求。②安装模板时,根据外缘线控制桩拉通线,准确安装模板的本面位置,标高用水准仪和连通器平水管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模板顶标高即为设计混凝土面标高。③混凝土墙封模前要先将沉降缝止水带安装好,位置准确,将水平缝表面的浮浆凿去,凿毛,清理松动的石仔,并将其表面冲洗干净。

2.3.2 钢筋制作及安装方法。①钢筋加工制作时,要将钢筋加工表与设计图复核,检查下料表是否有错误和遗漏,对每种钢筋要按下料表检查是否达到要求,经过检查后,按下料表放出实样,试验合格后方可成批制作,加工好的钢筋要挂牌堆放整齐有序。②钢筋切断应根据钢筋号、直径、长度和数量、长短搭配,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尽量减少和缩短钢筋短头,以节约钢材。③钢筋绑扎前认真熟悉图纸,检查配料表与图纸是否有别,仔细检查成品尺寸,弯头是否准确,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行绑扎。④钢筋绑扎完毕后及时组织相关单位进行隐蔽验收,做好隐蔽签收记录等资料,并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

2.3.3 混凝土

浇筑施工方法。①采用商品混凝土,生产商品混凝土前,与供应商联系,并提供设计强度的设计标号,外加剂要求和坍落度要求,本次浇筑数量等。②箱涵分二次浇筑,混凝土浇筑前,检查仓面的杂物是否清除干净,基面是否凿毛并冲洗干净。先浇筑底板至底板承托顶面,按施工缝处理后,再浇筑墙板和顶板混凝土。混凝土浇捣顺序施工、分带浇筑,形成流水作业,但浇捣下一带与前一带已浇混凝土必须是尚末初凝之前。③混凝土浇捣过程中注意保护钢筋,确保其位置不发生偏离,同时确保止水带安装位置。④已浇灌的混凝土在终凝6小时后及时派专人负责浇水养护,湿养护期不少于7天。特殊天气应采取覆盖措施。

2.3.4 检查井的施工方法。①检查井的砌筑待箱涵混凝土浇筑7天后方可进行。②砌筑前,先用水将红砖湿透,按配合比要求,把水泥砂浆拌合均匀,方开始砌筑。③砌筑的井壁必须圆顺垂直,砂浆饱满,灰缝平整,抹面压光无空鼓裂缝。爬梯安装位置准确,不得松动,井座井盖完整无损,安装平稳。

2.4 管道施工 在该工程箱涵管道施工中,我们严把管材质量关、管道接口关、检查井砌筑抹面关,加大抽排水力度,以保证施工质量。管道安装由下游往上游逐节推进,接口采用橡胶圈柔性接口。

3 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管制措施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一直贯彻整个施工过程。

加强安全生产的意识、强化管理,全面贯彻执行《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技术规范》是本工程实现无伤亡事故、无火灾、无中毒、无重大设备事故等六无安全目标的有效措施和方法。

本项目虽然靠近艺海路,但我公司对施工现场进行围护,封闭施工,确保不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赢得了一致认可的口碑。明确施工现场、生活区的卫生负责人,将各项卫生措施、制度落实到实处,为作业人员营造一个卫生、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

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基础上,确保施工进度,施工中以总进度网络为依据,按不同施工阶段,施工方法和不同专业工种分解为不同的进度目标,以各项技术、管理措施为保证手段,进行施工全过程的动态控制。

4 工程质量情况

第6篇:城市设计概述范文

关键词:排洪改造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1  工程概况

        该排洪改造建设工程位于艺海路东侧,我单位施工桩号0+210~0+480,长270m,为单室C20钢筋混凝土箱涵,底宽4m,高2.4m。开挖土方6308.4m3,共用C20混凝土1345.95m3,C10混凝土98.55m3,钢筋87.88吨。其中D1200排水管道长62.7m,砖砌1750×1750检查井三座。

        2  施工主要技术措施

        2.1 现场施工测量放线  根据测区范围内有关基准点、基准线、水准点的基本资料和数据,组织测量人员用全站仪对其进行复核。如发现有不符之处,将立刻以书面形式向工程监理反映,共同进行核实。根据测量基准点增设控制点,组成一个平面轴线控制网,这些增设的控制点必须完全吻合工程监理提供的测量基本数据,且满足规定的施工测量精度要求。同时保护和保存好全部测量基准点和自己增设的控制点,使之容易进入和通视,防止移动和损坏。

        2.2 基础土方开挖施工方法  土方开挖应从上至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杜绝自下而上或采取倒悬的开挖方法,施工中随时做成一定的坡势,以利排水,开挖过程中避免边坡稳定范围形成积水。本工程表层土方可全面开挖,采用挖机挖土,人工修整的施工方法,在槽底两侧设抽水机抽排水,以保证边坡稳定、基底无积水。

        为防止施工机械下沉,施工时必须了解土质和地下水位情况,挖机一般在地下水位0.8m以上挖土,以防机械自重下沉。人工配合机械进行边坡修整和清理,保证边坡坡面的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机械进行边坡修整时适当留有修坡余量再用人工修整,确保边坡施工外表整洁美观。弃碴不乱堆乱放,不污染环境。弃碴场做好挡土、排水沟等防护措施,防止水土流失,污染周边环境。

        各层土方开挖后,新的开挖作业平台四周做好排水沟排水,平台面须修整成自然排水坡地状,防止积水或坡面被冲刷。

        2.3 箱涵主体结构工程的施工方法  施工工艺流程:测量放线安装底模板绑扎钢筋隐蔽验收混凝土浇捣安装注身内侧模板立支架及注顶模板绑扎钢筋注身外侧封板及拉杆检查隐蔽验收浇捣混凝土养护。

        2.3.1 模板制作及安装方法。①整个箱涵统一使用竹胶模板、钢管支架。顶板采用满堂支架,模板安装与钢筋安放协调进行,做到支前放样、架后检查,确保符合设计尺寸要求。②安装模板时,根据外缘线控制桩拉通线,准确安装模板的本面位置,标高用水准仪和连通器平水管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模板顶标高即为设计混凝土面标高。③混凝土墙封模前要先将沉降缝止水带安装好,位置准确,将水平缝表面的浮浆凿去,凿毛,清理松动的石仔,并将其表面冲洗干净。

第7篇:城市设计概述范文

关键词:平面设计;分块;案例式;项目式;评价标准

《计算机平面设计技术》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设计理论和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使学生了解熟悉计算机平面设计的行业规范。在“2+1”的高职办学模式中,本课程开设于第二学年的第一学期。以我院 多媒体专业历年的就业情况来看,2009届至2011届毕业生从事平面设计的占31.4%。所以本课程教学的质量决定学生技能运用能力,也决定学生的创意思维开发,同时也影响学生的就业方向。

一、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作为本专业的核心课程,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软件运用技能、创意思维开发,在接触平面设计之前的一个学年中,学生已修完《绘画基础》、《构成》以及《平面设计软件应用》等课程,学生已经大致掌握了绘画的基本技法,有一定的造型表现能力以及将造型要素按照某种规律和法则组织构建理想形态的构成能力,同时也掌握常用平面软件的使用方法。但是对于理科生源的多媒体专业学生,为了使学生能够充分地将以往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新课程,为平面设计课程的学习起到扩展应用作用,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对课程建设进行探究与改革,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二、课程改革的措施

(一)“分块”教学的整合

根据我院教学大纲的规定,本课程总学时68节。计算机平面设计是一种集平面设计基础理论、大众传播学及其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实用技能。[1]因本课程涉及的内容多,覆盖面广,为了便于教学,因此将相应的教学内容根据其知识体系汇集成“块”,加以适当的学时安排进行系统授课。根据以往教学经验,课程在其内容的系统性和学时的分配上需要重新安排。其中,因为理论性太强的平面设计的形式原理、视觉流程与平面结构设计、文字的基本结构、编排形式与标题的编排、图片的平面构成、组版原则与设计步骤等内容不适合独立用来给动手能力较强的高职学生讲解,而且教材中的形式美法则因其在构成课程中已有相应介绍,故只做简单复习,所以上述内容简化为“版式设计”,在较短的课时内做简单介绍,将相应的理论分散至其它各“块”中,如在招贴设计中介绍视觉流程、在vi设计中介绍字体设计、在包装设计中介绍组版原则,灵活地把知识串联起来,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学以致用。另外,把logo设计和ci设计合并后细化为vi设计,以便开展项目式教学。整合后如表2-1所示。

(二)案例式教学植入“块”中

案例教学的方法就是教师以教学案例为基础,在课堂中帮助学习者达到特定学习目的的一整套教学方法及技巧。[2]平面设计中的案例教学是通过模拟或者重现设计领域中的优秀作品,让学生站在设计者的高度,通过独立思考和讨论来分析成功案例的一种教学方法。决定植入该教学方法取决于教学“块”的内容、以及课时分配的长短。在vi设计“块”中,以“中国联通vi设计”(图2-1)为例,首先通过介绍此案例的基础系统、办公系统和营业厅系统,分析其成功品牌释义、创意理念、制作规范和应用系统部分。再扩展分析为何中国联通成立时选择了蓝色中国结作为公司品牌标识;为何品牌标识由蓝色变为红色;如何弥补联通此前品牌定位不甚清晰的缺陷,从而确立新的企业文化等问题。教师在教学中既可以通过分析、比较,列举各个成功和失败的设计案例,从中总结出成功案例的创意思维、设计准则和失败案例的问题所在,也可以在讨论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自己或者他人的思考来开发自己的思维,从而丰富自身的创作源泉,完成教学任务。

一个权威的案例,在教师的教学中起着示范作用,在学生的学习中,又起被效仿的作用。所以,选择优秀案例并且充分利用,是“分块”教学中的关键环节。因此,用成功案例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有一个参照物,再加以设计上的探索,容易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项目式教学带动竞技

平面设计中的项目式教学是指由教师引入一个完整的项目,确定项目内容及其要求,进而引导学生由被动听课转向主动实践,模拟设计企业的设计流程,在规定时间内达到任务要求的教学活动。在授课前的教学计划修订中,要对近期正在进行或将要进行的校、省、国家乃至全球的各类竞标项目有一个初步了解,小至一个威客网的投标,大至全球性的比赛,选择一个或多个项目作为学生的课堂教学的实践内容,在完成设计项目后,学生可以以个人或小组名义参加各级竞赛或投标,这也是对学生能力的考察和肯定。以项目式带动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大增,也能让学生在校期间参与社会竞标、赛项等项目上取得相关奖项或获得经验积累。项目式教学一般用于招贴设计、包装设计和vi设计等比赛机会较多且课时总数较长的教学“块”。

(四)评价标准的制定

对学生作业的评价,是教师运用一定的价值尺度对教学成果的审查,评价的客观性由评价标准的科学性决定。作业的评价标准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学习过程及其学习结果的价值反映,它反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和忽略了哪些内容,具有指明学生的努力方向的作用。因此,作业的评价标准的制定需具有科学性,以教师评价为主兼顾学生的自评和他评,在图形或文字、组版构成、创意能力、纪律或团队精神等方面开展评价。评价标准的制定如表2-2所示。

三、结语

在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科学的分“块”后植入典型“案例”的教学方式,精选“项目”等教学改革,为教学构建新媒介,建立了完善的评价标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互动性,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案例式教学,尤其是理论部分的教学,从其他的方面入手效果可能更好,如传统教学法。而泛滥的使用案例式会让学生过多的注重实际操作案例而忽略了学科知识的系统性,造成学生理论知识过于薄弱,需要针对具体的课程内容采用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在项目式的推进上,尽量不要选择竞技比赛难度太大,获奖几率太低的项目,可以从校级的小型比赛做起,更容易取得好的成绩,更容易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动力。在评价标准上,增加学生的自评与互评,分值不能超过40分,把握教师在评价中占据主要地位。如果发现学生在互评上面有不良行为更要加以制止并给予学生积极的引导,保证评价的公平性。以上是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该如何更好的进行教学改革,还有待继续探究与实践。

参考文献:

第8篇:城市设计概述范文

关键词:设计制图 教学改革 能力本位

设计制图是室内设计技术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主要研究室内设计图样绘制和识读的一门课程,是室内设计工程技术人员表达设计意图、交流技术、指导施工等必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也是室内设计师表达设计思想的主要手段。因此,正确地绘制、阅读室内设计工程图是所有学习和从事室内设计的人员都必须认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其主要内容包括:制图基本知识与技能、正投影法基本原理、建筑工程图的表达与规范和室内设计工程图的表达与规范。

一、设计制图课程教学的现状

根据教育部提出高职教育培养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要求,结合笔者对设计制图课程教学的实践,提出当前时期设计制图课程教学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

1、设计制图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不够贴近专业岗位需要的特点。在设计制图课程的教学内容上,还停留在传统教材的内容上面进行教学,一般教材内容大多包括:室内设计制图基本知识、正投影理论、图样剖断面规定画法、建筑施工图与室内施工图抄绘,AutoCAD绘制等。这些内容的安排在教学中,对线条要求分清粗细,标注文字要求精确,最好跟原图一模一样,这样就忽略了很重要的识图与空间想象能力培养部分的内容。过多的只是通过学生临摹,注重了对制图规范、符号表达等表面现象,并没有达到设计制图这一课程真正需要掌握和理解的其他内容,缺乏对课程在专业岗位中的作用和地位的理解。

2、设计制图课程教学缺乏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在设计制图课程教学方法上,有些教师还是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方法。教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在下面听,多是以"填鸭式"为主,虽然亦采用了多媒体的课件,但最终的方式不变,即上课听讲,下课做作业。

3、在设计制图课程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上缺乏有效的途径。逻辑思维能力强调数理、程序和抽象性,因学生在几何理论上的缺欠,使得大多数学生对平面图形及空间图形的转换学习上比较吃力,这方面能力的培养相对困难,从而使学生对一个物体用严谨的制图方式表达常感到无从下手,无法正确描述。由此可见,工科类的教学模式是不适合设计专业学生的教学,但其教学中的严谨有序和渐进的方式值得保持。

二、设计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1、设计制图课程教学中内容侧重点的调整。目前一般的设计制图课程教材内容分成三部分:其一是设计制图基础部分,包括投影的基本知识、点线面的投影、立体的投影、组合体的视图、图样规定画法等方面的内容。其二是专业制图部分,包括房屋建筑图、建筑施工图、室内设计施工图等图纸的识读与绘制。其三是AutoCAD绘制建筑室内施工图。

结合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学生在学习本课程过程中,有一些环节比较薄弱。首先是学生对形体的空间想象能力较差,这与在教学中对制图基础部分教学的质与量有关,我们也发现有些教材在投影理论的这部分内容压缩的很少篇幅,这样达不到空间想象能力训练的要求。其次,在专业制图部分,教学中通常主要让学生去抄绘制施工图,讲究制图规范,这样学生在识图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再次,对于AutoCAD教学应跟制图教学联系紧密,根据实际案列项目进行AutoCAD教学。

因此,笔者认为在设计制图教学的内容模块安排中应侧重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侧重学生识图能力的培养,侧重学生CAD软件应用与初步专业设计能力的提高。

2、设计制图课程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的探索。

(1)教学对象基本情况:目前高职院校的生源情况复杂,绝大数学生的专业基础薄弱,基础几何知识较差;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够,对老师有较强的学习依赖性;学生对理论性知识的兴趣较差,而对图形语言较敏感,也易于理解、接受。学习出现的问题是:缺乏对制图概念和相关规范的认识;空间思维(二维与三维)转换能力较差;同时缺少相应的专业练习,制图的严谨性不足。

(2)我校能力本位课程教学改革的全面实施。我校早在2007年已全面开展能力本位课程教学改革,改革旨在转变教师课程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课程教学方法,全面推进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教学改革。传统的课程教学是以知识体系为主要教学内容,以教材内容组织教学,课程教学尚未摆脱学科体系教学的困境,教师“教”得很累,学生“学”得没味,到最后什么都不会。能力本位课程教学中教学的中心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因为课程实际是指学生所接受到的知识、技能,而不是教师有意呈现的。能力本位课程强调在实践中学习,通过实践学习达到掌握技能的目的。理论知识不再作为达到目标的唯一标准,取而代之的是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完成反映达到相应能力标准的任务来证明自己的能力水平。

(3)笔者对能力本位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在设计制图的能力本位课程教学中,课程内容教学模块打破了传统课程内容体系和教材的束缚,以职业能力为主线整合课程内容和划分模块。笔者在设计制图内容教学中分三个模块:室内设计施工图纸的识读(其中包括正投影原理、图样表达方法等)、室内设计施工图纸的绘制(包括制图标准、绘制方法与规范等)、AutoCAD绘制施工图(包括CAD软件应用与绘制要求)。在每个模块中安排了多个课程项目设计,如在室内设计施工图纸的绘制模块中安排某小区住宅室内设计项目作为模块项目,并就其中施工平面图绘制、顶棚图绘制、立面图绘制、详图绘制等作为单元项目进行设计安排,在课堂教学中以单元项目训练作为任务驱动,并明确单元训练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在授课中完成实训任务,在实训中完成对知识的学习,真正体现“教、学、做”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因此,笔者认为在设计制图教学方法上,我们应该转变观念,打破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任务驱动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教学做一体化的优势。

3、设计制图课程校外实践基地教学。在设计制图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有些知识点通过教师讲解或图片展示,学生理解程度、记忆牢固程度都不如让学生走出去。根据课程内容或教学需要组织学生到现场参观或边看、边讲、边练,使学生对设计方法等理解得更全面、更深刻、记得更牢固,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到实际工作中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技巧。如组织学生到现场测量实际项目的户型图,让学生更加清楚户型图测量的知识与技巧;如组织学生到装饰企业参观或锻炼能让学生更加清楚室内设计操作流程。

三、设计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构想

根据高职教育培养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目标的要求,笔者结合室内设计技术专业特点与设计制图课程教学需要,提出设计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构想:

1、重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由于高职培养目标的要求,我们在课程教学中必须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先教会做人,再考虑做事。

2、结合专业特点,遴选课程教学内容。以够用为原则,根据室内设计技术专业的特点和岗位能力的要求,精心设置课程教学内容。

3、切实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在各种思潮并存的今天,教学方法永远需要我们去不断改进,其中能力本位课程教学也是教学中一种比较理想的模式。

4、注重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根据设计制图课程要求,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实践动手能力与方案设计的创新能力。

四、结束语

通过对高职室内设计技术专业设计制图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结合笔者在设计制图课程教学中的实践,从课程内容的选取、课堂教学方法、校外教学模式等方面探讨设计制图课程教学改革,并提出了设计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构想。

第9篇:城市设计概述范文

一、影视美术设计专业绘画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内容:

(一)改革依据。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绘画基础?素描课程,属绘画造型训练课程,主要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造型能力,这就忽视了该课程还因该作为下一阶段影视美术设计专业课程的一种衔接和过度这一作用(该专业将要分成绘景、灯光、人物造型以及数媒四个研究方向即四个专业)。按现在的授课内容来看它的作用没有被完成。课程结束后,学生的专业水平对以后的专业设计课的帮助还仅仅停留在绘画造型能力上,对于一个影视美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不足的。据此就要进行必要的课程的教学改革,以使这一课程发挥更大作用。

(二)改革具体内容。

从前课程内容是以锻炼学生造型能力为主,改革后要在保证以上教学内容的同时增加影视美术设计的相关专业知识和培养学生一定的专业设计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主题性。影视美术创作源于生活,又需以剧中人物、事件和规定情境为依据。本课程以往重点考虑所绘静物的形状、颜色、材质及空间构成方式等绘画因素,静物由教师亲自进行摆设,其实如果融入主题,加入一定的事件和情境,其就可以理解为是一个简单的舞台布景的过程,因为舞台设计、布景是该专业一个最重要的造型手段。具体方法为: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首先各拟一个鲜明的“主题”,再对写生对象进行选择、构建。要求学生在符合以往素描课程教学要求的同时,根据所拟主题做到静物选择恰当、空间摆放合理,主题鲜明,要生活化和模拟真实,静物选择应体现一定常识性、规律性,符合我们的生活经验,紧扣命题。如命题为《奶奶家的厨房一角》,学生就要在静物台上,在此命题和情境下去展示这一主题,静物的选择要考虑是奶奶用的,静物设计摆放既要符合审美要求,又要突出主题,贴近生活,并在授课教师的辅导和整体把握下将静物摆放完毕,然后进入绘画写生阶段。

2、增加对布光的要求。灯光也是影视美术的造型手段之一,要求学生对静物用人工光进行气氛渲染,突出重点、显示环境,利用灯光塑造形象,尽量模拟舞台效果和符合主题要求,做好对主题的表现。

3、增加人物慢写(一种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较完整的描绘物体的绘画形式)内容,首先要对人物模特进行职业设定,按主题及职业特征进行一定的服饰、装扮,在施加合理的布光后,进行人物慢写训练。学生在表现人物年龄、性格、职业特征的同时,要考虑人物所处的时代、情境等因素,慢写时可以略带创作,如对服饰进行设计,对表情、神态进行夸张,以及针对命题创作设计一定的工作环境和生活场景等。

4、授课教师要全程的进行辅导、讲解、提示、说明,但要保证学生在这一部分的创作主体性,提高学生对改革内容的把握能力。

(三)改革的意义。

1、课程改革后,课程互动性更加明显,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和一定的创意思维能力,打破固有的教学模式,巧妙合理的融入了一定量的舞美设计专业内容。做到基础绘画阶段的课程内容设置既要当“工具”还要做“桥梁”。改革后的课程会成为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基础造型写生训练课,增强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

2、改革后课程的内容看上去是增加了,但实际上所增加的内容并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一种知识结构的深化。既在一定的课时数量不变的情况下,需要学生掌握知识的目的、方向和深度变化了、明确了。知识实用了,目的明确了,对知识的研究纵向深化了,带来的往往学习效率的提高。事实上更多的改变是内容科学了,教学模式上注重引导和实践了,使学生善于思考了和研究方向明确了。

二、影视美术设计专业绘画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

(一)要使本门课程更具吸引力。要尽可能的增加课程的互动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参与性,改变传统绘画课机械、枯燥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带着兴趣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提高了W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加了课程的吸引力。

(二)要使该门课程融入能够激发学生专业兴趣的实践训练和利于养成良好专业习惯的创意设计思维训练,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动脑能力。

(三)要在改革中逐渐完善,使该门课程在达到提高学生造型基础的前提下,更具专业性和实效性以及与未来课程的衔接性,成为以后专业课程学习的桥梁和纽带并加以推广。

三、影视美术设计专业绘画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拟解决关键问题。

(一)学生在为写生对象做命题时,受教学环境的限制,命题不能过于宽泛,应尽量具体和必须带有一定的情境。

(二)课改后,教学目的和方向虽然是明确的,但在课时不变的情况下,教学深度、难度和内容加大了。应考虑如何更好的利用互动环节和学生参与环节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以提高学习效率。

(三)在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不能片面的把造型基础训练内容和课改后融入的专业知识割裂开来,要做到融汇贯通。同时新知识的融入要适量合理,避免生搬硬套和影响课程本身知识点的学习,要做到新老知识点的相互促进以确保课程达到预期效果。

(四)课改后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成绩的提高最终还是要依靠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和学生的整体专业基础水平作为保证。要提高教师对课改目的认识,加强自身学习。该课程的绘画教师要掌握一定的舞美专业知识和相关配套的专业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