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药专业前景范文

中药专业前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药专业前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药专业前景

第1篇:中药专业前景范文

【关键词】译员 专业背景知识 缺乏 解决方案

作为一名译员,其在语言句子,结构,意义方面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但在专业领域中,一个普通词汇在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中有其特定的含义。译员在语言知识学习之外,没有接受其他专业领域的完整教育,如经贸、法律、机械、医学等,因此这种专业知识的缺乏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译文的质量。这就需要译员通过其他方式进行弥补和完善。

一、译员专业背景知识缺乏对译文质量的影响

专业背景知识缺乏会导致译员不能正确理解原文的含义,译员如果仅仅根据语言词汇的基本意义进行翻译,这样就很有可能出现误译,使译文不仅不符合逻辑,而且意义出现偏差,甚至不准确。

例1:If a firm anticipates the future imposition of quotas, its strategy will be to gain as much market share as possible regardless of profitability. 如果公司预计未来会对配额征税,该公司就会不考虑盈利性而实施尽可能拓宽市场的策略。

这个译文表明译员不太了解配额制度的相关知识。配额作为政府的一种调控手段,与国家征税是并行的行政方式,在经营流程中两者处于不同的阶段,也就是说对配额不大可能征税。这样的情况下,就会导致上述这种不符合逻辑的译文。应改译为:如果某个公司预计将来会实施配额制度,其策略就是不考虑盈利而获得尽可能多的市场份额。

例2:I meant by that we would have technological and marketing assistance, plus access downstream from the other party. 我的意思是说,我们将能从对方获得技术上及营销方面的帮助,再加上进入下游的机会。

这个译文的后一句让人读起来不知所云。“再加上进入下游”的确是原文plus access downstream 的忠实翻译,查阅词典的时候,各词均有相应释义,所以问题并不在词汇方面。但这样的译文却存在很大问题。其实国内媒体的经贸类版面上类似的表述经常出现,如果译员平时注意学习积累,便不会出现这种误译。改译为“......此外还有后期加工方面的帮助”,这样译文就与全句呼应协调了。

还有一些情况是,译员对原文有一定的了解,但却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储备,所以对原文中专业术语的特定含义并不十分了解。这样就会导致译文表达不够充分,不够专业。

例3:The corporate charter authorizes the corporation to issue and sell shares of stock, or ownership in the corporation, to enable the corporation to raise money. 公司营业执照授权公司发行和销售股票,认购公司的所有权利为公司筹措资金。

译文中把“corporate charter”翻译为“营业执照”,虽然“corporate charter”有这个意思,但在这里,这个专业术语的意义为“ 公司章程”。因为营业执照不可能涉及公司发行股票的业务,而只是规定经营范围。同时,译文中“认购”一词的使用也是译员专业背景知识缺乏的表现,才会导致译文中这样不够专业的表达,应译为“转让”。

二、译员专业背景知识缺乏解决方案

要解决专业背景知识缺乏问题,首先应该从译员自身开始谈起。译员在日常的翻译训练及翻译实践中,应注重专业背景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在专业领域的翻译能力。具体到每一次翻译实践中,译员在充分完成译文后,应对译文中涉及到的相关专业知识进行认真的归类总结,这样就能把庞杂的专业知识一点一滴的积累到自己的知识库中。在以后的翻译中,就不会出现错乱,避免各种误译现象。但每一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因此译员在专业背景知识的学习中,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几个自己擅长的领域进行学习。当然,在翻译任务的承接中也需对应自己的专业知识积累进行选择。

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因此对于庞杂的专业术语的翻译,译员可以借助网络、数字图书馆、专业书籍等进行协助翻译,也可以向其本专业人员寻求帮助。在翻译时,译员可以在网络或数字图书馆搜索相关专业领域的术语表。在术语表的指导下,译员可以更加专业,更加充分的进行翻译。同时,译员可以在专业书籍或者网络中阅读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寻找相应的平行文本,并进行一定的熟悉学习,这样不仅可以使译文表达专业化,而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翻译的质量和效率。此外,译员在翻译前,也可以先向其本专业人员了解相关知识,对原文有一定了解后再进行翻译。或者在翻译过程中遇到问题时,也可以及时向身边的专业人士寻求帮助。从而避免因专业背景知识缺乏造成的一知半解的误译。

三、结语

专业背景知识的缺乏会导致译员在翻译时出现误译,错译等现象,使译文表达出现偏差,且不够准确,不够专业,从而对译文的翻译质量造成影响。因此,掌握一定的专业背景知识对译员来说非常重要。针对专业背景知识的缺乏,译员可以在日常的翻译实践中学习积累,并借助网络、专业书籍、数字图书馆等方式,查阅相关专业术语协助翻译,进而使译文质量得以提高和完善。

参考文献:

第2篇:中药专业前景范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23-0106-02[ZW(N]

[作者简介]刘爽(1971―),男,湖南长沙人,硕士,广西大学艺术学院环境设计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一个注重实践与实战的前沿专业。旅游度假区一类的实体项目的设计和施工不容有失,因此,以实践为核心和基础,是艺术设计类课程的主要教学理念。在培养学生独特的创造性思维的基础上,应该注重学生综合绘制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把思维性训练和实践性项目合为一体的教学方式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相关课程教学的重要形式。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旅游度假区设计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当今时代,随着社会高速发展,物质文明高度发达,人们对休闲生活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旅游度假成为中国人享受休闲生活的常态,与此同时,人们对度假区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旅游度假区的设计也越来越重要。

二、课程教学内容简介

(一)旅游度假村的职能

旅游度假村是在拥有舒适环境和娱乐消费的基础上,人们观察、体会生活的独特空间。旅游度假村将成为社会活动的一个场所,环境氛围是决定游客消费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个具有优秀设计理念的旅游度假村所具有的环境氛围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二)旅游度假村的特点

旅游度假村设计成功的关键在于个性化、人性化和多样化。旅游度假村设计应具有鲜明个性,在全球性竞争越演越烈的环境中,设计作为一种区别并界定度假村的方式变得更加重要。独特、高质量的设计是增加商业价值的一种重要方式。富有创造性的想象力、美丽优雅的环境、具有人文性的艺术氛围,都是旅游度假村设计中创意构思的关键。

(三)旅游度假村的分类

旅游度假村的分类注重的是地理位置、经营理念、娱乐内容、建筑形态及规模、设计理念、目标客户群等。依据以上各项标准,旅游度假村可分为:旅游胜地型度假村、娱乐型度假村、小型豪华度假村、别墅式度假村、主题度假村、艺术度假村。

(四)旅游度假村设计的取向

度假村的设计取向从根本上讲是非主流的。主体建筑、庭院小品、景观环境等要素缺一不可,以主体建筑为核心,其他要素在周边辐射展开,各个要素相互依托、互补互衬、有机联系、结为一体。

(五)旅游度假村的设计特性和风格

旅游度假村的设计特性包括社会性、生态性、参与性、多样性、文化性、艺术性、愉悦性、安全性;旅游度假村的设计风格包括古典主义、自然主义、童话般的超世主义、激情浪漫主义、未来理想主义、后现代艺术表现主义。

(六)旅游度假村的设计内容和设计程序

教师可以分析具体的有代表性的成功的度假区设计案例,向学生讲述度假区设计的核心和重点、设计内容和程序。度假区设计首先要完成文案及项目策划书,包括目录、项目背景、总体概念、重点项目策划、景观与生态规划、分期开发、区位分析、生态分析、市场分析、规划依据和设计原则、项目总体定位;其次要完成总体规划设计平面图、游览建筑单体设计图及效果图、重点单体项目设计效果图。

三、课程考核方式

“旅游度假区设计”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课程要求较高、覆盖面较广,因此,对学生的考核应该也是有高度且全面的,既要考核学生的文化底蕴,又要考核学生的审美情趣、创造性思维和综合能力。针对课程性质,考核采取以学生为主体的分组讨论、团队讲述的方式进行。学生自行组成若干小组,组内分工合作,进行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开展若干次设计定位和方案研讨会,教师参与提出建议和意见;最终学生通过团队的力量完成所有方案,并现场讲述,教师和同学现场提问,相互讨论、优化方案。这样的考核方式既能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在将来的学习和社会工作中灵活自如地应用所学知识,获得全面发展。

第3篇:中药专业前景范文

【关键词】 中药行业岗位要求;人才培养目标;调研分析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Job Requirements and Talents Cultivation in Chinese Medicine Business

Gu Ming-hua Yuan Rong-gao

Lianyungang TCM Branch of Jiangsu Union Technical Institute, Lianyungang,222006,China

【Abstract】Cultivating practical talents with advanced skills for the lines of 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 should be the targe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he program of cultivating must adapt to the requirements of job positions. In order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ob requirements and talents cultivation in Chinese medicine business and improve education quality, this essay investigates the position requirements in local Chinese medicine business and analyses them with current cultivating target.

【Keywords】requirements of Chinese medicine position; target of talents cultivation,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有着职业的显著特点。文章通过对中药行业岗位人才要求的调研,通过分析岗位的工作特点和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加深对中药行业的认识。通过调研明确专业相对应的相关行业或企业相关产业发展现状的社会需求,并充分地了解中药行业各职业岗位需求与高职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明确专业服务面向;对我校新的中药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有重要参考意义,为中药专业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方式、方法以及实训基地的建设提供指导建议。以提高高职中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1行业岗位分析

目前中药行业涵盖面广,包括中药研发、生产、销售、种植、贮藏、鉴定及服务使用。根据有关部门的预测,“十二・五”期间,我国医药市场需求将持续保持旺盛势头。研究表明,中国医药市场将成为继美国、日本、德国和法国之后的世界第5 大医药大国。其中中药产业是中国医药产业中最具发展前景的特色产业[1]。就连云港市而言,医药产业也是本市的主要产业支柱,有药品研发、生产、销售的上市企业。药品的使用有多所三级甲等的综合性医院。医药行业是朝阳行业,培养适合行业岗位要求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复合性人才,是目前高职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2调研的方法及内容

为了充分地了解中药行业各职业岗位需求与高职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与用人单位实现“零距离”对接,有针对性、实践性、先进性,从微观上、宏观上把握行业岗位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本调研采用二类调研人群,从不同的角度看行业,看专业,分析人才培养。

2.1本校实习生调研

05级高职中药专业290名学生实习期间,采用调查报告的形式,对他们所在各制药企业、医药商业企业和医院进行调研,学生返校先行通过答辩汇报的形式之后再收集、整理和分析。本项调研包括三个方面:1.实习单位情况:实习岗位与自己专业对口分析,包括岗位和专业知识、技能及素质要求等; 2.在校学习与企业实际岗位要求差距:包括自己所能胜任岗位分析、同事和领导对自己及学校的总体评价分析;3.与同类学校毕业生比较的优劣势分析。

2.2专业教师调研

专业教师深入中药相关行业岗位,主要是本地区的包括中药生产、中药经营、中药制剂、中药使用等岗位的调查分析,本项调研主要是调研人员通过走访、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电话访谈、座谈会、查阅文献等方式对行业人员深入的了解,包括生产工人、技术人员、药厂销售人员、药店营销人员,医院药师、用人单位人力资源负责人等。从他们的角度来审视专业培养的要求或发现存在的问题。

3行业岗位要求与我校人才培养目标对比分析

3.1行业岗位要求与人才培养目标的适应性

我校中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卫生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掌握中药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从事中药专业实际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在中药生产、经营、使用、管理、服务一线工作的应用型高技能中药人才。提倡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求和职业标准为依据,在培养过程中以技能为主,理论为辅,这形成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强,很能适应一线的岗位要求,例如生产车间操作、中药调配操作等。但是稳定的职业思想、丰厚的文化基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素质的发展对人才的发展亦尤为重要,在实践调查中无论是同学还是行业人员的反映都是一致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技能掌握的同时,更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在掌握技能的同时,更要加强全面素质的提高。

3.2行业岗位要求与专业课程设置的适应性

我校中药专业的课程设置较广,包括中药制剂岗位、中药营销岗位、中药检验岗位、中药材生产岗位等。但在调研中中药专业学生从事药品生产销售、使用领域较多,据统计我校的高职中药专业的毕业生有70%的人员在此类岗位就业,其就业会逐年上升,其综合应用能力,专业岗位技能要求应不断地提高。我们应从岗位的需求出发,将岗位涉及的职业活动分解成若干典型工作任务,在专业课程设置中应将其典型的工作任务贯穿到课堂教学当中,以工作任务为引领,整合理论与实践课程,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实现实训基地和行业岗位零距离对接,以校内外实训基地为载体,加强理论和技能一体化的课程设置,提倡工学交替结合,以适应岗位要求。

3.3行业岗位要求与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适应性

教学内容上,特别是专业课多应项目化,任务化,岗位化。教学方法应多种教学手段并用,在职业能力课程中安排专题讨论或调研,强化学生的学习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学校应加强教学质量的管理。了解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习惯和学习要求。加强学生的学习管理。学校应多组织活动丰富社会实践,使同学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提供多些社会实践的机会、平台给学生,让学生们早点接触社会,适应社会。调查中在药店实习的同学大都这样反映,每天的营业额是对我们的一天工作的肯定,我们每天都希望本店的营业额有个更高更好的飞跃,怎么样才能达到目的地呢,都认为专业知识+语言技巧+真诚微笑这些都决定着营业额。销售人员有了很强的专业知识,再有语言上的表达又是让你无可挑剔然后面带着微笑真诚的关心别人。这时的销售一定成功,这些你就是用你所学到的知识去帮助他人为他人服务,解决了顾客的问题同时也达到了自己的需求。所以在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中应多采取多元化的、开放式的、岗位化的形式。

3.4行业岗位要求与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及就业指导的适应性

学校应树立学生对工作的服务态度和责任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一是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课程设置中除职业基础课和职业能力课程外,还应开发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教育[2],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如创新精神、市场观念、管理技能、团队协作精神的教育和开设行业规范、国际标准教育的相关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即综合素质。二是就业技巧的培训,熟悉就业流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帮助学生了解社会、行业和企业的现状与需求,为学生就业打下基础。提倡同学们有业就就。三是就业渠道的建立。进一步健全扩大校企合作班的建立,并完善其合作机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平台。建立广阔的学生就业渠道。四是 “创业”教育的注重。结合行业的特点,在本专业学生的就业培养过程中,更应注重加强学生的创业意识教育和创业能力培养,在课程设计中加强本项目的实施,使该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够很快适应市场需求,适时抓住机遇,积极主动创业。

参考文献

[1] 郭治昕,赵利斌,蒋建兰,等.中药国际化现状及对策[J].中草药,2003,34(2):97-100.

第4篇:中药专业前景范文

【关键词】 中药制剂分析;问题引导教学法;教学质量

“问题引导教学法”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法,它包括课程改革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在课程改革上,它是以问题为索引来揭示全部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在教学方法上,它归属于启发式教学。

中药制剂分析技术是中等职业学校中药专业的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它是一门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分析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中药制剂质量的重要学科。目的在培养学生具有全面控制药品质量的观念以及能够熟练掌握检测中药制剂质量的技能。它要求学生在掌握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中药药剂学等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掌握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等基础知识,所以学生普遍反应比较难学。为了提高中药制剂分析技术的教学质量,我们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实施了问题引导教学法,强调通过问题来启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在整个问题引导教学中,学生与教师不断相互调整目标,最终以较高的质量完成该课程的学习。现把我们对问题引导教学法在中药制剂分析技术教学中应用的初步探讨作一简介。

1 试验对象、内容和方法

试验以05级中药专业甲班为对照组(59人),乙班为试验组(60人)。两班生源相同,两班在中药制剂分析枝术教学中均由同一教师执教比较。对照班以传统教学法教学,实验班以问题引导法教学。

教学实验结束后进行考试。试题类型有是非题、问答题、填空题、单选题和计算题。其中理解记忆题占70%,分析综合题占30%,以考察问题引导法在这两方面是否比传统教学法优越,然后对考试结果进行统计比较。

2 试验结果

05级中药专业甲班为对照组(59人),乙班为试验组(60人)考卷总分及各项得分情况分析如表1、2、3、4。

试验班考试平均成绩比对照班高出10.3%有极显著差异,理解记忆和分析综合两项成绩,试验班比对照班分别高6.1%和16.7%,有显著差异和极显著差异。表明问题引导教学法可提高总体教学效果。在高分组和低分组中总体平均成绩实验班比对照班分别高5.1%和12.9%。分别有显著差异和极显著差异。说明问题引导教学法促进学习成绩提高对优秀生和差生同样有效。理解记忆题:高分组中6.1%。低分组高14.0%,分别有显著差异和极显著差异。表明问题引导教学法对优、差生在对知识的理解记忆方面均有促进作用。分析综合题:高分组间无差异;低分组中试验班比对照班高10.3%,有极显著差异。说明在分析综合能力培养上,问题引导教学法对提高差生的教学效果是有效的。把学生的成绩按分数段60分以下、60~69分、70~79分、80~89分和90分以上五个分数段进行分类,根据各分数段的学生人数占的比例情况,除了在高分段上无差异外,在各分数段均有一定的差异性。表明在中药制剂分析技术课程上应用问题引导教学是有效的。

3 讨论

考试成绩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量指标之一。试验的几项结果表明问题引导教学法在中药制剂分析技术的教学中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法。

3.1 问题引导教学法的“问题”在教学中能起到定向作用。根据问题引导教学法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知道应该掌握哪些内容,应该怎样学习,目的性明确,避免了传统教学法听讲时的被动局面和盲目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主动学习。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由于学生的学习地位和学习态度明显改变,课堂学习效率显著提高,这点在低分组表现尤为明显。

3.2 问题引导教学法能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智能结构。问题引导教学法在教学中既强调基本理论知识的获得,又强调获得知识的方法,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形成合理的智能结构。这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是有益的。对提高学生组织表达能力也有一定的帮助。在学习初期,许多学生未能掌握对问题进行分析、综合、归纳和总结的方法,思维比较紊乱。经过一段时间的启发、引导和锻炼后,大多数学生能将自己对问题的观点组织成有系统、有条理的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因此,大多数同学认为问题引导教学法教学使理论知识记得更牢,并提高了综合表达能力。

3.3 有利于学生学习知识技能。问题引导教学法确立教学目标,开始授课就把教学目标公布与众,让学生明确通过问题牵引应达到学习的目标,增加了教学的逻辑性,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和争取达学习目标的主动性有明显的作用。这使学生在学习的整个过程里,既能系统地学习知识,又能根据教学设置的问题和自己的学习情况努力解决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这可作为对教学效果的一个考评。

3.4 问题引导教学法有利于促进教师更新知识层次。面对学生在方案中呈现色形形的问题,教师必须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来给予以解答,这就需要教师及时更新知识层次,始终以先进的专业知识来确保课程的顺利进行。同时问题引导教学法突出了教学重点、难点,为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确立教学目标,可以使教师根据授课内容的系统性、层次性客观地对学生提出学习要求,在备课,授课过程中,抓住重点,难点内容,进行问题的设置,有利于提高授课质量。从这种意义上讲,问题引导教学法也是为教师设置的,是对教学提出的质量标准。

笔者在课后对学生进行了问题引导教学法评价的问卷调查中,发现75%以上的学生喜欢问题引导教学法,60%以上的学生认为通过问题引导教学法能较快地提高了理解,归纳,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情况如下图1、2:

3.5 关于问题引导教学法运用的体会

第5篇:中药专业前景范文

1整合优化中日传统医药教育资源,培养满足中日市场需求的国际化医药人才

中日两校充分合理的利用各自的传统医药教育资源,大胆创新教学管理体制,基础理论课程在日本校学习,各类实验、实训、实践课程学生来华完成。目前日本部分医科、药科大学以选修课程等不同形式开设传统医药讲座,但与中国有所不同,目的不是培养专门的中医药人才,只是使部分医学、药学学生能在适当范围内正确运用传统医药学疗法[4]。日本校的教学大纲与课程设置与此不同,改变目前日本中药教育重药用、轻理论、一切以西医诊断为是非标准、向西医学一边倒的弊端,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等中医思维导入中药学教育体系,用正确的中医理论指导中药的应用。同时以天津中医药大学现行的教学大纲为基础,又不全是照搬中国的教学课程,而是针对日本国家资格考试做适当、合理的设计和调整,教学科目及学时符合参加日本国家资格考试的标准,在保证总学时和总学分不变的前提下,将德育教育、计算机及部分选修课程替换成中药专业课程,最大限度的满足日本学生的需求。日本校的很多教师都是在中国的医药大学毕业后,取得日本的国立医科大学博士学位,还有来自日本当地医科大学的外聘教师,再加上天津中医药大学定期选派优秀专业教师赴日授课,使得教师队伍汇聚了中日的医药教育专家,最大可能的整合优化了中日教育资源,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了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日本校毕业生全部参加了日本药品销售师资格考试,很多学生在医药品、化妆品企业找到了理想职位或是计划独立经营药店,还有学生选择继续在华深造,将来从事中日传统医药的研究工作。

2探索中日双语教授中医药,打造“日语入学、汉语强化”的中医药国际教育新模式

学习中医药的外国留学生因为语言障碍、文化背景不同,学习中医药的困难很大,很难接受中医的思维方式。日本校采用中日双语教学,70%课程日语授课、20%课程汉语授课、10%课程中日双语授课。前3年学生在日本校学习,入学初期汉语相对薄弱,采用日语授课使学生很快就能适应中医药的教学,期间不断学习汉语基础课,还利用每年暑假来中国短期强化学习汉语和部分专业课。第4年学生来中国学习,1年专业课及实训实习阶段采用汉语授课,并用汉语完成毕业论文答辩。还有部分学生提前来中国先进行半年汉语强化,加强对汉语能力的培养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随后进入1年专业课学习及实习。通过4年循序渐进学习汉语,特别是在中国学习期间强化,最终圆满完成中药学专业本科的学习内容。“日语入学、汉语强化”的新模式使得外国留学生克服了学习中医药专业之初的语言屏障,缩小了文化差异,提高了中医药国际学生的教学质量,进一步吸引了医学类国际学生学习中国传统医药。

3加强中医药行政、学术的全面合作,摸索“跨文化、跨院系”的创新管理方法

日本分校是中日两校众多部门全面合作的产物,需要两校行政系统和教学单位的密切合作。中日两校每年多次在两国召开教育教学会议,对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的制定、教材选用、考核方法、教学评估、教师资格认证等进行严格监控,同时探讨机构组织和学生管理的高效合理的运营方法。两校的行政部门经过几年的磨合,在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实习管理、住宿管理各个方面都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最后1年在中国学习阶段管理模式由单独编班授课,转变为与中国学生合班上课,实现中日文化的交流与互动。同时在教学单位增设了一名日语流利的辅导员,不仅可以帮助行政部门管理学生,更能在生活中、思想上时刻关心帮助日本学生。“跨文化、跨院系”的管理方法可以发现不足、扬长避短,进一步完善留学生管理体制,推动了学校行政管理模式和后勤配套改革,从硬件到软件全面深化了中医药院校国际化进程,树立了中医药来华留学的良好品牌。

4日本分校的前景展望

第6篇:中药专业前景范文

一、优势和机遇

(一)条件得天独厚。我县地处武陵山腹地,是重庆、贵阳、长沙、武汉四大城市的几何中心,区位优势明显,是重庆市规划建设的五大地区级物流枢纽之一,药品销售市场前景看好。境内药用植物种类有1270余种,达到国家和省级标准约有268种,重点药材有银花、白术、玄参、天冬、杜仲、骨碎补、黄姜、黄精、续断等品种,其中银花、白术量大质好,是极具代表性的中药材资源。

(二)产业初具雏形。截至目前,我县以银花为主的中药材面积超过35万亩(银花30.1万亩、白术3万亩左右、天冬6000余亩、黄精3000余亩、青蒿8000余亩、百合20__余亩,另试种了白芨、重楼等名贵中药材),药农户年均收入在5000元以上。中药饮片、绿原酸提取和植物中间体提取、金银花凉茶生产线已经投产。与西南大学等科研单位开展了____银花成分分析和药理、药效、毒理等基础研究,开发试制了包括银天颗粒在内的一批新产品。“____银花”获国家地理商标认证和GAP基地认证,“药食同源”认证在国家卫计委网站完成公示。依托中药材天地网建立了首个国家基本药物中药原料动态监测与信息服务站,“中药材买卖通”等电商交易平台运行良好。成功举办两届武陵山中药材产业发展论坛,____中药材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显著提高。

(三)扶持政策给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将生物医药产业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将“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作为单节列出。《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将____银花、白术等纳入特色中药材基地规划。全市《医药产业振兴发展规划(20__—2020年)》将____银花作为“五园七基地”之一进行布局。今年,县委、县政府提出实施中药材“1211”的发展战略,明确到2020年,中药产业产值达100亿元以上。并从今年开始,每年整合涉农项目资金5000万元以上,扶持中药材产业发展壮大。

二、问题和挑战

(一)外部竞争激烈。近年来,外资医药企业争先恐后地加大在华投资,国内各大医院进口药、合资企业药和国产药大约各占1/3,技术领先、资本雄厚的外资医药企业基本上垄断了高端药物市场,传统的中医药产业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同时,就渝东南地区而言,各区县中药材资源都比较富足,发展思路大同小异,且大多各自为阵,缺乏统筹规划和差异化发展,甚至存在恶性竞争。

(二)资源欠缺管理。部分中药材品种受市场、病害等客观原因影响严重,产量差异极大。如银花产业因受市场低迷、《药典》分离等因素影响,群众种植积极性有所降低,目前很多中药材种植基地养护、管理不到位,自生自灭现象普遍存在。对稀有药材还未形成系统管理,乱采乱摘现象仍然存在,破坏十分严重。

(三)产业结构失衡。虽然我县明确提出打造100亿级的中药材产业的战略目标,但我县企业仍然集中于简单的种植和加工等生产环节,生物医药、生物制造、生物化工等行业仍处于“零”起步阶段。以祥华生物、红星中药材为主的我县中药材企业,在化工原料、制剂和制药等方面研发投入不够,生产水平仍然十分落后,如不能引入大型制药企业落户,产业集群将很难形成。

(四)队伍素质不高。目前,我县绝大多数从业人员未受过专业培训,专业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虽然成立了专门的中药材产业办公室,但与中医药专业相关的人才几乎没有,既缺乏中药材种植、加工、制药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也缺乏专门从事医药产业评估、市场运作的产业化人才。而在产业开发方面,虽然与重庆大学等科研机构研发了一些科研产品,但仍未成规模开发、生产,利用效率太低。

三、对策和建议

(一)强化产业支撑,构建发展体系。继续加大对药材示范种植大户的扶持力度,对种植典型户建档立册,跟踪服务,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在药材发展种植过程中的种子、技术、销售等困难,确保已成规模的药材基地不因外部因素受到破坏。加大对野生中药材资源的保护力度,建议由县中药材办公室抽调专人对全县范围内中药材资源开展一次资源普查,并建档管理,对稀有药材进行跟踪保护。同时,要抓紧制订我县中医药产业中长期规划,避免产业结构重复、产品项目雷同等现象,既要确保中小型医药企业的发展,又要制订大型医药企业引入规划,并出台具体的扶持政策,采取各种形式加大对项目、人才、技术的引进力度,进一步扩大融资渠道,逐步建立以企业投入为主体,风险投资为补充,政府投入为引导,金融投入为放大的医药产业投入支撑体系,使相关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第7篇:中药专业前景范文

关键词 传统医药产业 传播途径 发展研究

1 传统医药产业发展的现实环境及战略定位

2006年10月17日,据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披露:近些年来,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取得新进展。中国已与70多个国家签订含有中医药条款的卫生合作协议,另外还签订20个专门的中医药合作协议,与42个国家和地区及世界卫生组织开展274项中医药合作项目。目前,中医药已传播到世界上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外中医医疗(针灸)机构达5万多所,针灸师超过10万人,注册中医师超过2万人,每年约有30%的当地人、超过70%的华人接受中医药保健治疗。中药作为中国传统出口的主要产品,出口总额呈不断上升趋势,2005年达到8.2亿美元。目前英国约有中医诊所3 000多家,每年约有250万人采用中草药、按摩、针灸等传统的中医疗法。法国有中医诊所2 600余家,有针灸师8 000人左右。荷兰有中医诊所1 500多家,接受针灸治疗的人数约占荷兰总人口的15%。美国有中草药专营公司400余家,每年有100多万人接受中医针灸疗法。中医教育和学术活动也发展迅速,世界上至少有40个国家开设了中医针灸学校。许多国家的政府开始关注中医药,在与我国卫生部的双边合作协议中,有50多个协议含有中医药合作内容。

然而另一方面,我国中药出口创汇最高的1995年,出口贸易额达7.7亿美元,当时世界天然药市场约为150亿美元,约占市场份额的5%。1996~2001年,中药出口贸易额一路下滑,徘徊在4~5亿美元之间。与此情形相反,进口草药却呈上升趋势,海关统计数据表明,2001年中药进口总额达6.51亿美元,出口4.6亿美元,逆差1.91亿美元。这种现象与我传统中医药大国的地位不相匹配。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司长沈志祥介绍,我国的中医药只是“进入了缓慢的增长期”,我国每年7.2亿美元的中医药出口额,仅占我国外贸出口总量的0.3%;而作为药品进入美国市场的中药,至今还一个都没有。如果仅从世界贸易额中所占的份额看,我国的中医药的确面临被全球化和现代化“边缘”的危机。

中医药是我国少有的核心的原创性文化遗产之一,也是核心的少有的原创性软实力之一。目前,我国的经济总量排名全球第四,但是软实力与西方发达国家差距还比较大,而能够站得住脚的能和西方国家相抗衡的软实力之一就是中医药。所以,仅仅认识到中医药是原创性的文化遗产还不够,应该再加一个定语,即中医药是具有生产力性质的文化遗产。很多文化遗产是不具备生产力性质的,只能保存,但是很难发展,而中医药不同,它的生产力性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竞争力,中医是经过几千年的实践证明的,作为核心文化遗产,不但要保存,还要发展。所以要使中医药发展成为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一种软实力。

2 传统医药产业发展的传播

传统医药产业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领域的问题,还牵涉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特别是传统文化自身的延续和发展,这是文化产业在转型时期的一个特点,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目前学界对此展开了全面地研究和深入地探讨,这也是在文化产业化时代必须思考的问题.而在传统医药文化领域其产业化的发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文化传播的问题,然而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大众化传播有很大的差别,我国政府针对这一问题曾经专门有相关的政策出台,“中医药境外传播资料编译系列项目”于2004年10月18日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中国中医药卫星电视传媒网在京联合举办的“中国中医药境外传播项目工作会议”上启动,会议提出:第一,要从思想上重视中医药对外传播工作,对外传播是低投入高回报的战略行动,中医药对外宣传,不是做不做的问题,而是如何做好的问题;第二,要全面正确地宣传中医药,树立良好国际形象,对外宣传的每个专病电视片,每份专病临床资料都能反映我国中医药的真正水平;第三,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做好对外传播的每一项工作,使观众喜闻乐见,国外医生才愿意使用我们介绍的中医方法诊疗疾病。“中医药境外传播资料编译系列项目”将编译一批适合国外传播要求的中医药对外宣传示范资料,如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介绍资料和中国中医药年鉴境外版、中医药法律法规汇编、中医药专科专病最新经验及科研成果的电视片和资料汇编、中医药基本知识介绍及科普宣传材料、全国中医院校、中药厂及著名中医介绍手册等。资料编译后,将通过国内外媒体对外传播,或通过代表团互访、驻外使馆、国际组织等途径对外赠送。显然这一举措是在对国际文化交流讯息做出充分研究后作出的正确决定,这为传统医药产业化的国际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软环境,也为配套的医药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 传统医药产业传播中注意的问题

中医药传播不是为了传播而传播。在传播的同时,要在立足发展中医药的基础上,发挥媒体优势,做一些调查性的、研究性的报道,反映中医药在发展中切实可行的疗效和实用价值。为此,在发展传统医药产业必须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8篇:中药专业前景范文

关键词:医药专利; 新药开发; 知识产权

药品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品之一,建国以来,我国经过了50多年的建设,在医药行业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生产国。但是,数十年来,我国医药工业生产的药品,基本都属仿制国外医药研究成果的品种。对外开放以后,我国已与美国达成知识产权协议,并重返世贸组织,医药工业已不能依赖仿制。因此,创制新药便成为中国医药工业必由之路。众所周知,创制新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学科,多专业的科技人员参与,以及较先进的设备及足够的投入。此中,信息是不可忽略的重要条件之一。本文仅对如何利用专利信息,开发和创制新药谈自己的认识。

1 医药专利文献信息是创制新药的源泉

专利是国家专利管理机关依法授予专利申请人独占实施其发明创造的权力,专利文献则是为申请专利权而撰写的专利说明书。专利文献记载了人类90%以上的科技发明成果。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统计报道,世界上每年的科技发明成果中有90%~95%在专利文献中都可以查到,而专利文献中报道的科学发明创造,约有70%的内容是其它文献上不予刊登的[1]。目前全世界已公开和批准的专利申请超过3000万件,其中2300多万件专利已超过法定保护期限,或因种种原因提前失效,可供读者无偿使用,已成为全人类的公共知识财富。由于专利的地域性,对没有到中国来申请专利的发明,或虽来申请但我国没有批准授权的专利以及授权后不按期交维持费的专利,我国均不予以保护,即在我国可以无偿使用。可以说,专利文献信息是医药企业创制新药的重要来源,不注重查阅专利文献,就可能失去获得这些信息的契机。

2 专利文献具有其他科技文献无法比拟的优点

2.1 内容详尽专利说明书对发明技术所属的领域、背景、目的、实质、图解、最佳实施方案以及大批量生产的实施条件等均公开,使得专业人员能看懂,并据此实施该项发明。

2.2 内容新颖,数量齐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均于受理专利申请后18个月时[2],先公开出版专利申请说明书,并建立专利文献数据库和专利文献工具书,便于读者查阅。

2.3 文种多,便于阅读国外专利,尤其是经济发达、技术先进的国家专利,大多是一项基本专利同时又有若干项相同专利,即同一项专利可在其优先权期间,到其他国家申请专利权,并采用该国官方语言,这样阅读者可根据自己所精通的语言选择相关的专利说明书。

2.4 专利文献是法律文件每份专利文件都是法律文件,它决定了一项发明创造受到法律保护的技术范围、时限及地域等。通过专利中的法律信息可以了解专利保护的客体及其权利范围;一项发明创造是否获得专利权;保护的地域效力;优先权及其范围;专利权是否仍然有效;获得许可证情况;一件专利的专利权人;一件专利的时间效力以及其他相关法律信息等内容。这些信息对于技术开发、专利许可证贸易以及技术引进起着重要的作用。

3 专利信息在创制新药中的作用

3.1 利用专利信息进行技术研究和开发专利文献是世界上反映药物科技发明成果发展水平最迅速、最系统、最全面的信息资源。企业在技术创新立项之前进行专利检索,了解和掌握这些专利文献,可有效利用各国制药的先进工艺技术,对自己药物研究的技术创新提供明确方向,避免立项研究处于低起点和低水平;避免研发项目的技术内容与他人专利相碰撞,造成侵权;避免重复研究开发,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通过研究他人专利,可迅速借鉴相关技术,汲取精华,去其糟泊,丰富和完善技术创新的内容。在研究开发工作的各个环节中注意运用专利文献,不仅能提高研究开发的起点,而且能节约40%的科研开发经费和60%的研究开发时间。欧洲专利局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欧洲的十几个专利条约成员国中,由于在应用技术的研究开发中利用了专利文献,避免了重复研究,每年可节约研究开发经费300亿马克[3]。

3.2 以他人专利技术为起点,改进工艺设计技术,衍生出新药目前,国际上新药创制大致有三大类型:第一类是创制新颖的化学结构类型,即突破性新药的研究开发。这一类型创新药的成功对人类社会的贡献是巨大的,而且每一种突破性新药的出现都能使化学药物前进一大步。但是,开发研制这类新药需要花很多的钱。据国外估计,开发出一个新药平均花费1.5亿美元。研究过程往往遇到不少曲折和失败,需要很长的研究时间,一般耗时约10年以上。而且在研究过程中还要承担失败的风险。但是一旦成功,有些药物的年销售值可达10亿美元。第二类是延伸性新药的研究开发。即针对已知药物的缺陷或不足,对其进行结构改造。通过化学修饰,创造出专属性更强、疗效更好、安全性更大,理化性质得到改善、给药方便、稳定性高,或者生物利用度更高乃至具有定位释放性质的衍生物、类似物或药物前体。如我国在青蒿素之后又相继合成了青蒿素琥酯、蒿甲醚、二氢青蒿素等衍生物,这些衍生物就属于此类药物。第三类是创制“me-too”新药(模仿性新药)。即在不侵犯别人专利权的情况下,对新出现的、非常成功的突破性新药进行较大的分子改造,寻找作用机制相同或相似,并在治疗上具有某些优点的新化学实体。医药产业是一个高投入、高技术、高风险、高效益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依据我国医药企业目前的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准,在今后一定时期内,模仿性创新药(me-too)仍是多数医药企业进行药品研究开发的重要途径。模仿创新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运用专利的公开制度,以率先者的创新思路和行为为榜样,以其开创的产品为示范,吸取其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通过消化吸收掌握率先者的核心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完善,开发出富有竞争力的新产品。例如日本生产的小柴胡冲剂,就是用的我国老祖宗的处方和我国出产的中药材,而其在国际市场的销售额超过我国所有中成药的出口总额;1976年上市的H2受体拮抗剂西米替丁以及后续的模仿创新品种雷尼替丁, 1993年在全球销售额达40亿美元。1981年上市的ACE抑制剂卡托普利1993年销售额10亿美元以上[4]。

3.3 利用超过专利保护期或失效专利开发新药药物科技工作者在系统调研自己所从事研究领域的药物专利文献基础上,应着重学习、消化和吸收无效、失效和即将失效的具体药物专利技术资料,了解其中最新工艺技术与设计方法,在借鉴反映当今最新科学技术水平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开拓自己的研究思路,寻找适合自己的研究项目,充分发挥个人聪明才智,并在该项研究国内外现有最高起点上,改进他人设计方案中工艺技术的缺陷,至少可形成改进发明或组合发明的专利,甚至可形成开拓性的发明,在申请专利后继续对自己已有专利进行后续改进,再申请专利可延长相关产品独占性保护期。例如,第2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工业技术水平总体落后于美国30年,20世纪从50年代起,日本开始大量引进先进的专利技术,并且在引专利技术时,其各行各业的科技人员其中包括药物研制人员通过对大量无效、失效和即将失效的专利技术潜心钻研、对比分析后,发挥个人才能,更新改进设计方案,又从他人基本专利中衍生出具有日本特色的专利,技术水平虽不太高,但产品的经济效益却十分可观。这种向他人学习后在模仿基础上进行的创新,使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用了不到30年的时间就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经济强国和专利大国。几十年来,日本平均每年有3~6个新药在世界上市,其数量和美国相当或次于美国。

3.4 保护知识产权在新药研究开发中充分利用专利文献信息,并想方设法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已成为国外制药企业研究的主要课题,并有专人负责。例如,美国制药企业内有专司此事的律师与经济师,日本武田药品工业株式会社的创药研究部设有ROR研究部。因此,我国也应强化这方面的研究。由于我国的专利工作起步较晚,不论制药企业的管理人员还是从事新药研究开发的科研人员,对专利的整体认识和技术把握都有待于提高和改善。制药工业部门,由于长期受仿制研究思路的束缚,创新意识不强,这既不符合我国新药研究开发的现有基础和水平,也将阻碍创新药物研究的振兴和发展。对科研人员而言,其专利意识不应体现在对条文的理解,而且要落实在整个研究开发过程中。要重视对某些基础性研究尤其是应用基础研究成果的专利保护。基础性研究是高技术产业的先导,是技术创新的源泉,某些应用基础研究成果应用于新药研究开发往往分布于不同系统和部门,对研究成果的认定标准各不相同。一些具有应用开发前景的应用基础研究成果仍然仅作为学术。例如一些我国特有的药用植物资源的研究结果,放弃了知识产权保护,反而被他人利用或被他人抢先开发,实际上是国有资产的流失。我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研制的抗疟新药本芴醇申请了品种和工艺专利,并与瑞士汽巴-嘉基公司使合作向68个国家和地区申请了专利,几乎包括了承认药物复方专利的所有国家和地区,成为迄今我国申请国外专利最多的发明,其产品将99%外销,经济效益是可想而知的了。另外,上海杏灵科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自主创新研究院制的银杏颗粒、斯泰隆银杏片、银杏酮酯等中药产品,先后拥有了中、美、英、澳等国的发明专利,享有独有知识产权,为我国中药的治疗药物进入发达国家主流市场打开了大门,为我国中药产业开拓国际市场,运用国际知识产权法则维护民族尊严和国家利益,提供了成功的范例[5]。相反,前几年作为我国创新的新药青蒿素,却由于种种原因未申请专利,该药的开发得不到法律的保护,市场丧失。因此,掌握专利文献信息,对创制新药及保护知识产权,都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孙红卫. 专利文献和科技创新[J].现代情报,2005,4:216.

[2] 千树松.专利与专利转让[M].北京: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1994:113.

[3] 白书棠.专利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J].甘肃科技,2004,9,:67.

[4] 秦惠基,符 雄.医药信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51.

第9篇:中药专业前景范文

1讨论时间的设置

根据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在完成中医学与古代哲学、脏象、经络、诊法、养生与防治等各阶段教学任务后,布置思考题,分别在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体质学说、诊法、防治原则部分授课后,安排4学时进行专题讨论。

2讨论专题的选择

讨论专题的选择,根据教学大纲内容及目标,选择不同章节的内容而形成。我们在设计讨论专题时,注重中医传统思维方法的横向性联系及中医基础知识点和面的联合,这是讨论专题能否深入触及中医基础理论脉搏的关键。如讨论人体气血化生的生理过程及其相关脏腑的作用等等。

3实施方法

将2011级中药专业普通班作为试验班,以8—10人为1组,每组以教师为主持人并负责解答,学生主讲的教学形式实施。学生推荐1人为代表,在充分准备基础上进行脱稿论述,可以采用以口述为主,板书和多媒体等形式为辅的方式;论述完成后,请组内同学进行提问,批驳,整组同学展开讨论;讨论结束后教师上台进行总结’指导学生正确理解讨论专题,并能够在理解中医基础理论基本概念基础上,从中医的病理生理角度进行中医专题分析。鼓励学生自主思考问题,勇于积极表达不同意见,激发学生能从兴趣出发深入思考专题,调动学生学习中医基础知识的主动性。

4讨论式教学法在中医学基础教学中的必要性

国际21世纪委员会提出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认知、学会合作、学会共处,适应社会发展”。目前,中医学基础的授课对象是刚入学的新生,他们普遍缺乏相应的中医专业基础内涵培养过程,所以,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容易感觉兴趣缺失和动力不足,很大的原因是由于教师的课堂授课方法无法吸引他们的学习。经实践发现,在中医教学各个阶段的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主动讨论和展示学习能力的多种机会能使他们的学习水平和前景取得最大的成果。讨论式教学法在中医学基础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师作为“导演”,对学生的中医思维加以引导和启发,学生则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有意识的中医思维探索及建设活动。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问题一思考一探索一解答”的积极状态。学生主动思考问题,会从各个角度、各个侧面来寻求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基本规律的实质,如果学生就这些不同观点和看法展开讨论,就会引起学生对中医学的高度兴趣和注意,从而产生自主性、探索性和协同性的中医基础理论学习。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