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学的学科基础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心理学;理论;技术
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可以综合应用自己所学到的各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来支持信息技术的学习,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在这个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努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等等,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由于社会的需要,信息技术课程也成了一门急需普及的基础课程,但是许多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往往会感到入门难,深入学习更难,这无疑是给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实,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法可以运用很多心理学知识,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质量。
一、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感兴趣的原因
中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和对实践操作类课程的愿望,促成了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浓厚兴趣。再加上信息技术的很多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应用比较多,这也是学生喜欢信息技术学科的又一原因。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上信息技术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便是他们对这门学科感兴趣的最大体现。
二、提高信息技术课课堂教学效果的心理学基础
在采用任务驱动法的课堂教学中,必须更好地激发和鼓励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维持学生的成就动机。要想让学生的学习达到教师的预期效果,必须让学生有成就感,即必须激发并维持其成就动机。所谓成就动机是指个人愿意去做,去完成自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达到完美地步的一种内在的推动力量。简言之,即为追求成就,希望获得成功的动机。其主要有三方面构成,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认知内驱力是一种掌握知识、技能和阐明解决学业问题的需要,即一种指向学习任务的动机,求知的欲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指因为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附属内驱力是指一个人想获得自己所附属的长者的赞许和认可,取得应有的赏罚分明的欲望。
三、信息技术课堂中应用心理学的具体措施
1.激发和维持学生的成就动机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和求知欲
创设“问题”的情境就是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也是任务驱动法的一种策略。这个过程就是“协调―探究―深思―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课堂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还应当有适当的梯度(即从易到难、由浅入深、从简到繁、循序渐进地安排)、密度(指一节课内讲授的分量要适当)和难度。
(2)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作为真正的任务驱动
任务驱动法是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广泛采用的教学方法。学生带着自己感兴趣的有用的任务进行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所以学习效率高,学习积极性高,学习效果好。
(3)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在开展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对自己学习效果的了解是很有必要的。学生通过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而去发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知道之前的学习过程在哪个环节偏离学习目标,明白接下来该做什么等等,这就要求教师及时地将学习结果反馈给学生。
(4)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表扬与批评
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和作业效果予以表扬和适当的批评,可以使学生获得被关注的心理满足感。进行正确的表扬和批评应注意以下几点:(1)要使学生对评价有正确的态度。只有对分数持正确的观点,分数才能起积极的激发学习的作用。(2)评价必须客观、公平和及时。若评价不公正会使评价产生相反的结果。(3)评价必须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与性格特征,对自信心差的学生应更多一些鼓励与表扬,对过于自信的学生则应更多地提出要求,在表扬的同时还应指出不足。
2.运用悬念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有实验数据显示,学习与注意力之间,有极具意义的交互关系。当注意力最高时,所显示的学习兴趣也越高,注意力最低时,学习兴趣也最低。中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时,往往喜欢上机操作,对课堂理论知识的教学感到单调,尤其是在学习理论知识时表现突出。如果教师采用传统的授课方法讲授理论势必会显得单调,如果教师采用设置“悬念”的方法,先给学生留下一些“疑问”和“悬疑”,然后通过理论的学习来找到这些“悬念”的答案,将会取得很好的效果。比如,教师在讲计算机病毒时,学生可能不理解,计算机怎么会“生病”呢?计算机病毒和我们通常所说的病毒有什么不同呢?学生可能带着这些疑问,去上网或者查阅相关书籍,弄清楚它们二者之间到底有什么不同。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学生怀着极大的好奇心,一定要把二者的区别找出来,于是预期的教学效果达到了。
3.创造条件满足学生各方面的心理需求
在任务的设计上,不但要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而且要从课内向课外延伸,努力创造条件,满足学生各种心理需求。每个学校都建立了有关心理辅导的网站,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应该指导学生学会使用这些网站的内容,进行自我心理测试,学习心理自我调适的方法,并且告诉学生如果在学习生活中遇到问题需要心理辅导老师帮助时,可以在这些网站上跟心理辅导中心的老师进行交流,这样彼此不见面,可以最大限度地解除学生的心理负担,许多面对面不好交流的问题也能在网上解决。
4.教学过程中注意个体差异
由于学生心理发展存在着差异,所以对待信息技术课的学习态度方面也存在着差异。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针对那些对信息技术课教学内容已经产生心理饱和的学生,任务驱动的教学可以灵活设计:
(1)课堂教学中采取分层推进的方法
所谓分层推进就是指要让学习上有不同要求、不同基础的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目标,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发展,努力使学生向更高的目标不断推进。
(2)开展社团活动或者让学生自己组建兴趣小组
社团活动的开展可以让学生学会协作学习,提高他们的集体意识。在活动中,学生可以展示自己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所做的作品。而开展兴趣小组,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定方向,选择自己的组友,共同探讨,取长补短。
(3)定期举行阶段性校内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市、区信息技术比赛
通过各种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有成就感的同时,持之以恒,不断进步。
部分学生比较喜欢玩游戏、聊天。信息技术课并不像其他课那么紧张,它应该是轻松的,学生可以上网。但上网的目的是浏览网页、新闻或者查资料。对于一些上网实践课,一定要有要求,帮助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上网时间,适当限制他们接触网络的次数和时间。
总之,只要我们抓住信息技术课教学的最佳切入点和任务驱动法的设计策略,运用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技术,将方法和操作进行有效的整合,不但能够较好地完成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任务,而且,在潜移默化的教学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促进了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彦.如何提高中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J].山西电教,2007(4).
[2]秦毅.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中的运用[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3]陈鼎明.在信息技术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11).
关键词:新课程 中学数学 教学理念 应用探讨
面对新课改,作为一名初中数学老师须肩负起教育使命,积极贯彻落实数学教学新理念的指导思想,用于体现在数学教学任务中且注重成效,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全面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能发展[1]。以下是笔者本人就对教学新思路在课改中具体运用提出的几点参考意见,请给予赐教。
一、借助数学合作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新课改中着重强调了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地位,教师应改变过去传统教学中那些学生被动听的满堂灌、填鸭式方式,大力提倡自主、探究等新方法在课改教学中的具体运用,通过充分尊重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加以正确激励、引导和帮助,发挥出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特别是合作式的学习方式,可借助情景的创设达到对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教育目标培养。比如:在讲解等腰三角形时,教师可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让小组中的成员分别划出一个60°的角,然后将三个角拼成一个三角形……,通过这样从实践转化成理论的合作学习,让学生很轻松的明白到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和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的推理, 从而在轻松中掌握到了数学知识技能,教师也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在这种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基础上,每位学生在小组中有自己明确责任分工,发挥了个人特长,学生间在相互帮助中的共同学习也调动了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消除他们以往心里的自卑感和紧张的学习压力。老师再抓住合作学习中小组间的竞争,汇报学习成果,积极发表见解,对回答不完整的本组其他成员作补充说明等课后及时的评价与总结,这样在无形中锻炼了同学们的归纳、表述能力,同学间在沟通交流增进了彼此间友谊也发挥出集体智慧,加强了团队合作意识。
二、通过创新数学学习手段,充分培养学生个性发展
在新课改标准中,强调要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为目标,提倡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而发展个性创新式的学习,首先得数学教师要提高自我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吃透教材内容,掌握其精髓实质。而后才能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提供广阔地伸展空间,引导思维能力朝向想象力、挑战心、好奇心等方向发展充分展示出自我。在这一具体运用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从多角度、多方面的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等客观因素,在保证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的原则下,以全新的思路重新对以往的教学法进行定位,通过变革课堂教学结构过程创新学习手段,调整重“优秀生”、 远“学困生”的惯性做法。特别是正确对待学生错误或失败的问题,改变过去对学生错误轻者罚重写多遍,加大练习,重者罚站立思过,写检讨书等等的惩罚手段,导致学生叫苦,老师作急,类似现象继续在后重演,师生关系也趋于紧张的结果。要换一种思维,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错误找准教学契机点,纳入教学内容中,结合现实实践生活,让学生深刻体会到错误产生的根本点在那,更重要的是意识到错误产生后果的严重性。例如:解这样一道应用题:货船从甲地驶向乙地用了2小时;从乙地返回甲地用了3小时,其中已知水流速度是3千米/小时,求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为让学生弄清顺水、逆水行船和水流速度,教师可结合骑自行车上学时,在顺风中骑车轻松,逆风骑车困难的亲身体验,告诉学生这就是风速的影响。通过教学实践让学生明白到为什么要做错这道应用题,原来是没有分清楚什么是顺水逆水行船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养成做事勤动脑子善于发现的细心、认真、负责的个性。
三、挖掘数学显隐学习资源,培养学生自主实践能力
数学知识本是来源于现实生活的实践中,只有细心挖掘学生的生活周围中到处都有数学,到处都存在着数学思想,关键是针对新课程下,老师如何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将挖掘数学教学课程中显性与隐性的学习资源,去联系更多的生活实际,通过开设课堂内外动手操作,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生活化,更好的建立起对抽象数学理论的形象及逻辑思维能力,更好的掌握与巩固数学知识。比如说,老师借助在教学任务中,通过旁引数学发展的历史,名著成就、方法等内容,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和数学成果。比如对“圆”的发明人祖冲之父子刻苦学习的讲解,让学生在听“故事”中不但能学圆周率的知识,而且激发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思想[2],也激励学生自主的去在数学学习实践中,勤奋钻研,努力奋斗的学习动力。
四、结束语
总之,在新课改下教师要结合教学任务转换教学理念,学会在日常课堂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选定学生喜闻乐见形式的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学会数学,同时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寻找生活中的数学,并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的价值,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为后继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最终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的新课改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 职业中学 计算机基础 课程改革
一、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变革,中职教育成了一种以培养行业需求的中等实用型人才为主的教育。这种教育方向决定了中职学校对生源挑选的宽松性,也决定了中职生普遍存在学习基础差、厌学情绪重、自我约束力弱、心理易损等现象,这直接影响到学生后期的学习和发展。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大多较低,很多学生根本不了解系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重要性,当接触到系统的计算机课程学习时有很强的抵触情绪,缺乏兴趣。我们应当看到,大部分学生存在积极的一面:他们选择中职学校都是想以中职学校为新的起点,重新开始,学习技能,成材立业,因此,中职学校教师要摒旧纳新,转变教学观念,针对中职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计算机应用行业是目前世界上发展最快的行业,我国计算机教材内容更新速度却普遍过于缓慢,导致计算机的许多新技术、新知识不能及时出现在教材上。陈旧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体现不出职业教育的先进性,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教学手段单一,不能有效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师生缺乏互动。有些学校没有足够的计算机和多媒体设备,上课时教师只能采用传统的板书教学方法,无法生动形象地讲授操作过程。这样不仅达不到显著的教学效果,反而容易使学生养成不积极思考的坏习惯,缺乏创新能力和主动学习能力。有些教师为了驾驭课堂,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整堂课都采用课件演示教学法。虽然加大了课堂信息量,更直观形象,但是由于缺少师生间互动,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积极性仍然没有得到充分调动。
二、应对措施
1.研究学生心理,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设施,注重恰当使用教学方法。
教师在备课中“备学生”这一步非常重要,必须对一节课全盘考虑,做好安排。只有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师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心理活动和谐共鸣,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应重视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的结合,善于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和各种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针对课程的不同情况采用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分层教学法等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生动灵活地表现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上机操作技能,注重考核评价过程。
足够的实践练习是提高学生操作技能的前提,学生上机实践的课时应占到总课时的三分之二左右。教师必须精心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特点而实用的操作内容。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勤于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把握好进度,分层次推进。要将过程评价、动态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同时做好记录和评价结果。重点考核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关注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文化素养及社会责任感的形成。
3.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协作能力。
营造民主、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中职生在初中阶段学习中屡遭挫败,对课堂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教师在课堂上要为学生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平等讨论、相互补充,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感受成功的愉悦,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协作能力。
4.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学能力。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大胆质疑、勇于探索的强大动力。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教师要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获得更多、更新、更有用的知识,真正体现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5.鼓励学生大胆设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要在注重设计与布置学习任务的同时,注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采用探索式和任务驱动式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大胆设想,萌发创新意识,产生创新的欲望和兴趣。以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为核心建构的学习结构,将极大地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1)激趣。在学习新知识前,先给学生展示利用该课所教授的知识创作的实例,让学生知道该课知识可以应用到现实生活中的哪个领域(最好是学生感兴趣的领域,例如:编辑学生自己照片或漫画创作等),让学生意识到掌握本课知识是非常重要和有用的,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充分感受到新知识的强大功能,激发学习兴趣。
(2)讲解。在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后,紧接着讲解新知识,这时学生会听得比较仔细、认真,会很容易地接受新知识。例如在讲解《网络图形设计》中的“消除红眼工具”时,我使用的实例是学生提供的自己家宠物的照片,由于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讲解时就可以抓住学生要急于学习怎样使用“消除红眼工具”消除照片中的宠物狗的眼睛中的红块的迫切要求进行讲解,选择技术的操作方法,这时学生就会聚精会神地听老师的讲解,并且能够很快地学会操作。
(3)练习。学生在这个年龄段思维比较活跃,在经过激趣和讲解环节后,学生都非常希望得到动手实践的机会,这时放开对学生电脑的控制,让学生动手练习,这样能够达到比较好的效果。要注意,练习的时间不能太长,应该讲一段,练一段,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有利于课堂纪律的管理。
(4)展示。作品展示是计算机课堂中的必备环节,它不仅是对本课新知识掌握程度的测试,而且可以得到及时反馈,提高教学质量。学生总是希望得到表扬和赞赏,他们学习某一知识,总希望看到自己的成绩,特别是能得到老师的表扬或其他同学的羡慕,将激励他们树立自信心,感到自豪和骄傲,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例如在完成某一实例后,选取某几个做得比较好的学生,在全班同学的面前展示作品,在作品展示的同时也要夸奖,激发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使他们成为其他学生的榜样。被表扬的学生的成绩得到老师的承认、肯定和赞扬,学习起来就会信心百倍,兴趣盎然,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
6.提高教师个人业务素质
由于计算机领域更新速度快,各种新的教法及手段层出不穷,这要求教师要勤于钻研计算机专业技术,紧跟时代,探索灵活多样的教法,了解现行的职业教育体制、法规、政策,保证自身知识水平、业务水平和道德修养的不断提高,以增强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效果,稳步提高教学质量。
三、改革评价和考试办法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评价和考试应取消笔试,考试内容全部在计算机上完成。可采用“按模块分阶段”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考试办法,充分利用计算机考试系统,按知识点的结构模块,分阶段考试,通过第一阶段过关考试者才可申请第二阶段的考试。学生在一个学习阶段应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确保熟练掌握每个模块。这样学生操作计算机的能力才会明显提高,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改革计算机基础课程,能够丰富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扩大学生的视野。通过学习,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搭建一个知识平台,利用计算机工具让学生为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高中计算机教学;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6-0046-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6.025
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计算机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计算机教师必须要秉承新课改精神,改变传统“一言堂”的教学方式,不断拓宽学生的视野,改变学生对计算机的片面认识,让计算机成为提升高中生学习效率的有利帮手。同时,还要使高中生形成基本的计算机素养,掌握计算机应用知识和技能,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但是,当前高中计算机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课堂教学质量,比如计算机教师责任心不强,没有制定明确的教学计划;高中生对计算机不重视,在计算机课纪律性较差;师生互动效果不佳,往往是计算机教师利用几分钟时间讲课,剩余的时间给学生自由活动。那么,如何发挥高中计算机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计算机教学的有效性呢?本文将进行深入分析。
一、明确计算机课堂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效率
一堂高效的计算机课必须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能够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指明方向。缺乏教学目标的计算机课堂,学生如同一盘散沙,课堂教学效率较差。高中计算机教师要从实际学情出发,优化教学效率,提高高中生对计算机的重视程度,让计算机课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乐园。比如讲高中计算机《接收和管理电子邮件》时,我首先进行了学情分析:高中生对网络并不陌生,但是大部分学生仍然停留在聊天和上网查资料上面,对于电子邮件的使用较少,即使是QQ邮箱也很少使用,计算机教师应该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让高中生了解电子邮件的便利性。因此,教学时我制定了明确的教学目标:了解电子邮件是网络使用中的基本功能;学会搜索不同网站提供的电子邮件的深层次功能;熟悉网页形式的电子邮件的使用。然后我教高中生免费申请电子邮箱并利用电子邮箱发送信息,这一堂计算机课学生学习得非常认真。
二、构建高效开放的教学情境,渲染学习氛围
创设教学情境对于高中计算机教学而言同样有效,通过构建高效的课堂情境,有利于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渲染浓郁的学习氛围,让高中生在计算机课堂充分展示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讲Word的相关知识时,为了让高中生对办公软件有更深层次的了解,能够运用Word进行日常的文件处理,培养高中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在教学时创设了探究式的教学情境: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对文字进行处理的问题。例如通知、报告等,使用Word更加简单和快捷。可以请学生仔细思考Word给我们的生活都带来了哪些快捷和便利?这时高中生都踊跃发言,有的说我们使用的教材就是利用Word排版编辑的,有的说我们看到的很多表格是通过Word制作的。然后我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播放了Word的发展历程,通过教师的引导和高中生的实际操作,促进了学生对文字处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拓展学习思路
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数字化的推广,高中计算机作为与信息技术结合最为紧密的学科,理所应当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时代性和前瞻性特点,拓宽学生的学习思路,提高高中生的课堂参与热情。比如讲Excel的相关知识时,为了让学生了解Excel软件的基础知识,我利用信息技术制作了内容丰富的电子课件,将视频、音乐、图片等教学材料融合于一体,加强对学习技巧的指导,使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接触电子表格。首先,我在电子课件中给学生展示各种电子表格,并且这样进行引导:同学们,这些电子表格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应用到,下面我们一起进行学习。然后我在电子课件中给高中生详细地展示Excel的操作步骤,包括认识Excel窗口、输入数据、单元格的对齐等等。我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将实际生活与信息技术结合的精神和积极尝试计算机功能的热情。
四、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提高学习兴趣
高中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表现欲望,高中计算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让高中生找到学习计算机的乐趣,充分发挥主人翁意识,提高活动的参与兴趣。同时,高中计算机教学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增强高中生的生活经验,为高中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帮助。比如我定期组织高中生进行“班报设计大赛”,要求高中生利用所学的计算机知识,通过排版、编辑、剪切、填充等技术,制作出独具特色的班报,展现高中生的风采。再比如我开展“数据处理比赛”,给高中生提供一些复杂的数据,要求高中生利用表格的知识去分析和处理,高中生在各种活动中丰富经验,增长知识。如今,高中生面临高考的压力,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到数学、语文、英语等学科的学习上,学生容易感到身心疲惫,所以,高中计算机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教学活动的方式帮助高中生活跃思维,增长见识,使高中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五、挖掘高中生的计算机天赋,锻炼实践能力
高中生对计算机技术并不陌生,他们当中有很多学生具备丰富的计算机知识,拥有较高的计算机天赋,因此,高中计算机教师必须要善于挖掘高中生的计算机天赋,注重计算机的综合性和人文性特征,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锻炼实践能力。我与学校进行沟通,为高中生开设了网上讨论区,学生可以在网上交流学习经验和情感体验,也可以在网上进行学习互动和在线解答等。但是需要高中生结合学校的实际,为网站制订一份守则,以规范高中生的行为。我给高中生提供了一些参考,高中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都很用心,所书写的守则很具有实效性。这些措施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应用水平。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物理教学;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
自从实施了新课程,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不再单纯地将教学放到第一位,而是关注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并试图减轻学生的负担,努力提高学生课程接受能力,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质量,着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从新课改的实际出发,谈谈自己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方式方法,希望能为从事初中物理教学的同仁提供参考。
一、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法
在目前的初中物理教学中,许多老师为了追求升学率,经常加班加点地给学生补课,这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会阻碍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最终只能培养出高分低能的受到应试教育伤害的学生,这样的教学方式完全违背了新课改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教师必须抛弃旧的应试教育的思想并转变到素质教育的教学探索中,用探索的方法来教导学生学习。在教学评价中,从部分知识掌握的情况,确定教学效果,通过看学生达到的水平以及精神状态的变化来确定教学成效。对教育质量的衡量也不能单纯地以学生的成绩来评定,而是通过改变教育观念、
全面提高综合能力素质来评价教学质量是好还是坏。
二、改革教学手段,运用教学媒体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教师必须从观念上进行更新,改变现有的陈旧的教学方法,把教学改革的实施思维纳入日常教育教学中,并采取创新方式进行教学。
随着现代教学媒体的大量使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使用视觉图
像、动态演示等,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缺点,给学生不断思考的空间,可以使学生通过不断的思考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软件从事教学,编制初中物理的课件在课堂上进行演示,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通过使用计算机图形、音频、视频等结合教学,从教学效果来看,还是卓有成效的。
三、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接受能力、知识消化能力都是不一样的,而且学生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所以对于不同的学生,教师应该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平时学生成绩较好、自我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采取指导的方式,
在具体问题上也可以适当增加训练难度,培养学生使用多种解题方式进行解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对于学习态度比较端正,学习也很努力,对于资质正常,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教师应该多与学生谈心,从学习方法、学习质量等方面去调整教育他们,并引导他们主动完成一些物理实验,以增强他们对学习的责任感,并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对于少数学习存在严重问题的学生,尽量采取鼓励的方式,从基础上进行知识的传授和启蒙,以保持良好的课堂纪律。
四、重视科学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科学探究式教学是新课改教学改革的热点。采取科学探究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物理课程学习和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对策并动手解决,通过对资料的查询以及相互的交流活动,去获得学习的知识、技能和方法。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教师必须改变过去的主辅关系,从教学的主体转变为辅助教学,而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通过利用网络、教辅书等教学工具,重点培养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应善于挖掘材料,利用物理实验的教学部分,和学生共同探索,通过实验演示对需要的实验结果进行验证性实验,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预测,为学生创造一个重新发现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可以掌握知识、方法和技能。
五、重视学法指导,提高学习效益
1.预习指导
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是学习成功的重要前提,这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无论是对眼前的学习需求,还是未来工作的需要,都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所谓的预习指导,就是指导学生在没有学习之前,先进行阅读、预览、理解,对定理、公式等重要内容不仅要记住,还要特别留意结论的推理过程。在预习后提出一些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在新课程学习时一字不漏地把需要掌握的内容进行理解,这样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
2.听课指导
有了充分的准备,听课会更加容易和高效。在听课时,要对所学的知识进行重点分析,对教师讲解的解题思路要后进行笔记记录,对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自己要进行总结,同时要注意思考,并对问题进行大胆的联想和猜测,寻求新的解题方法。
3.复习及作业巩固指导
指导学生功课就要让学生结合重难点,阅读材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并回忆课堂教学的内容,要提高认识,强化记忆,并独立完成作业。对作业的书写,教师要进行规范的要求,要引导学生认真按照格式书写,字迹清晰,需要绘制图形的必须按要求进行绘制。
参考文献:
(一)实践教学效果较差。在“工学结合”的思想指导下,不少高职院校虽然积极开展了各种各样的管理学实践教学,但由于种种原因,效果较差,主要表现在:1、校企结合难度大。主要原因是找不到校企结合点,学生到企业不能真正顶岗实习,大部分到企业实习的学生只是在企业做普通工人的工作,成为企业急需的临时工(有时是因为订单多、赶货而急需更多的工人),谈不上管理技能的训练。2、校内实训薄弱;在利润驱使下,大部分高职院校尤其是民办高职院校表面上很重视管理学的实训,但真正能投资模拟管理实训室的学校较少。3、实训教师极其缺乏。大部分高职院校都缺乏有经验的管理实训教师。
(二)互动式教学理念没有得到正确贯彻。互动式教学相对于单纯的接受式学习来说,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专题讨论、辩论、演讲、小组学习、社会实践等师生共同参与的方式,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互动学习。目前,这种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高职院校管理学课程中还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实行。
二、提高管理学课程教学效果的措施
现存的这些缺陷必然要求对管理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使高职工商管理教学能够设计出更符合职业需求的专业特点的教学方案,具有浓厚的工商管理教学特色。针对上述问题,应从以下方面进行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
(一)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组织教学内容。高职院校管理类营销专业应培养“实用型人才”,非学术型人才;以培养中基层管理人才为主,毕业生能够作为现实工作中业务主管、部门经理等职位的后备人才,通过一段时期的适应和锻炼,胜任这些工作。这些方面的才能和素质,从管理学的角度看,主要是指适应社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文字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等,这些能力的培养有赖于强有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因此,既要注意培养具体的管理方法、技巧,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重视实践教学。为了让学生感受真实的管理环境,学会分析、解决现实中的管理问题,实践教学环节必不可少。
(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在管理学课程的教学工作中,充分运用现代的教育技术手段,包括PPT课件、Flas、相关音像和录像资料等开展教学活动,利用电子教案、情景剧、管理游戏等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环境和条件的改善,一方面可以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更多的资料来源;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同时,还可以丰富课堂气氛,寓教于乐。教学内容表现形式生动、形象,全面调动学生的感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采用游戏、活动等多种类型的交互式教学,能够适应高职层次的教学需求。
(四)将最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引入课堂。管理学理论是一门发展非常快的学科,为了处理好课程内容的基础性与前沿性,也为了弥补教材的滞后性和局限性,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实践教学模式。一方面选择一些知名企业作为管理学科学生的校外教学实践实习基地,组织和安排学生走出校园,深入企业和社会接受实践的锻炼;另—方面定期或不定期邀请校外专家和企业家走进校园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企业管理的热点和前沿问题。
(五)注重师生互动与交流,形成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除讲授、提问、学生分析、讨论等常用的方法外,结合管理学课程的特点,适应管理职业的要求,探索并完善以参与式、体验式、交互式和模拟教学等实践教学为基本形式的多种方法。主要有:头脑风暴法、多媒体教学法、案例分析法、管理游戏、管理沙龙等。
一、面对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实施差异化设计
做老师的都希望班上的学生个个都优秀,但现实是不可能的,学生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个性差异。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接受知识的能力各不相同。《新课标》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设计的时候,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至少要考虑不同类型学生之间的差异,设计出符合不同类型学生所需要的学习方式。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虽然不可能针对每一个具体的学生备课,但至少针对几类学生背好课,不至于让很多学生听不懂,一堂课下来只有少数几个学生获得发展,大多数学生只做陪读的角色。每个班级里的教学进度、教学任务是肯定要统一的,但每类学生的学习内容,练习t的作业以及老师对他们的指导方式可以不同,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就必须使那些没上课就会做作业的学生以及上了课还不会做作业的学生都有事做,都能学到新的东西,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二、怎样进行学生个性差异的教学设计
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如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体现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这一新课程理念呢?下面就以《物体浮沉条件及其应用》一节为例,谈谈怎样进行学生个性差异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成绩中下的学生能说出物体的浮沉条件,优秀的学生能利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探究物理知识的方法。
3、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找到生活中有关浮沉条件运用的例子,使学生认识到真理来自实践,进而突出对中下等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
1、创设教学情景。利用多媒体播放我们国家潜水艇的浮和沉的视频;老师再做一个演示实验:将乒乓球按水中,松手后上浮直到漂浮于水面,将小铁钉放水中,松手后沉入水底。
老师引导学生提问:像潜水艇那样,物体在水中上浮、下沉或悬浮在任何深度,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2、鼓励学生猜想,并将学生的猜想写在黑板上。
有些学生说: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密度大的沉底,如,铁制品。
有些学生说:与物体的外形有关,做的像船一样的,就浮在水面上。
有些学生说:与物体的大小有关,大的沉,小的就漂了。
有些学生说: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沉,小的漂。
3、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老师可以选择一些学生的猜想让学生进行探究,在巡视指导的时候要多关注学习一般的学生。本实验需要选择好器材,假如选择的器材不同,有可能出现相反的结论,这在学生交流的时候,要给予适当的点拨。
让学生阅读书中牙膏壳的实验,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做牙膏壳的浮沉实验,学生通过实践,在不改变牙膏壳自身重力的前提下,通过改变外形实现浮与沉。在此活动中,老师要重点加强对学习一般的学生的指导工作。在此活动的基础上出示这样的思考题:如何让鸡蛋在水中实现上浮、悬浮呢?这个问题有一定的深度,尽可能的采用讨论,让学习较好的学生回答。
4、再组织学生做鸡蛋在水中实现悬浮、上浮的探究活动。老师在指导的时候,重点对学习较差的学生进行辅导。
5、归纳物体在液体中浮沉的条件。结合上面两个探究活动以及二力平衡知识,让学生讨论:物体在具备什么条件的时候上浮?悬浮?下沉?对于实心的物体,它们在液体中上浮、悬浮、下沉时,它们的密度与液体的密度有怎样的关系?
三、处理好教学设计与生成性的关系
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过于强调备课的作用,缺乏灵活处理课堂教学出现新情况的能力,不能很好的把握教学的生成性。事实上,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上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有时候甚至完全打乱老师原有的教学设计,这时候需要老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经历实现教学的有效调整,体现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比如,在《模拟大自然中雨的形成》探究活动中,大多数学生用教材上的器材与步骤进行探究活动,但有些学生提出:不用开水,用温水也可以做实验,具体做法是:向锥形瓶里加少量的温水,然后再取一个干燥的蒸发皿并盖在锥形瓶上,再在蒸发皿里放置一块冰块,也可以看到“雨”点滴下。很多学生对此提出问题:这种方法产生的雨滴是不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是不是水蒸气先变成了冰,然后再熔化形成的雨滴?这一个突如其来的问题,打破了老师原有的教学设计。老师要冷静下来,及时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作积极的评价,然后引导学生的思维,尽量使每一个学生思考:雨的形成,需要什么条件,经历哪些物态的变化?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分析用冰块实现模拟降雨与教材上的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最终使学生得到:都是水蒸气的温度下降发生液化的原因。
【关键词】新课标 初中物理 教学设计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真正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是新课程的根本理念,这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放下架子,走进学生的心理,了解学生的需要,从而进行引导、启发,创建和谐、宽容的课堂氛围。
1.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心理和思维特点
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特点有:①直觉层面的兴趣,容易被生动有趣的物理实验现象所吸引,只停留在现象的表面,不会探索其现象的内在原因;②初中多数男生具有较强的操作兴趣,但实验结束,兴趣也就随之消失;③部分学生有探究事物因果关系的兴趣;④少部分学生能够概括认识,他们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喜欢做一些难度大的综合性习题。同时初中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具有思维定势、思维片面和形象思维的特点。
2.新课程标准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的原则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的改革,而课堂改革又着眼于课堂教学设计。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是以物理教学的任务和建构主义的物理学习观为依据进行设计的,应遵守以下四条原则:
2.1 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教育核心的职能是要促进个体的人的发展,教育改革亦是以学生发展为宗旨,即“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而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生们主要是“听中学”、“看中学”,即学生听教师讲解、看教师提供的教具、图片或录像,在听或看的过程中思考、记忆。而新课程提侣“做中学”,这是美国进步教育家杜威侣导的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在实验操作中和深入实际的生活中去学习,这就是以“学生为中心”。
2.2 整体建构的原则。这里的建构原则包括课堂内容的建构与结构的建构。
2.2.1 课堂内容的建构。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应将每个知识点与技能孤立、分割开,而是将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以及每个知识点嵌入在整体知识的适当部位,从而实现三维目标的达成。因此要求物理教师应具有完整的知识结构,明确该知识点在整体中的地位,明确该知识点在生活和社会中的实际应用。只有这样,才能使前后知识相互连贯,使学生学得明白、学得主动。
2.2.2课堂结构的建构。物理课堂结构的建构不等同于若干个教学环节的顺序安排,或者将四十分钟作简单的划分和确定,而应对教这一具有特殊性的活动过程加以考察和确定。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学生认知的过程。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首先不能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这一原则,其次要重视课堂教学方法和学法的指导。不同的教学方法体现不同的教学思想,一堂课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从而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如将物理课堂的四十分钟划分为0.5+2.5+1结构。即课前五分钟通过听写、提问、练习等手段回顾与木节课内容有关的旧知识或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课中25分钟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教师的示范、讲解、板书以及多媒体课件的使用结合学生活动、实验等等,完成木节课的教学任务。课后10分钟将通过练习等方式,检测学生本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实现三维目标的达成。
2.3 及时反馈补偿的原则。在进行物理教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学生可能会产生的疑惑、会提到的问题,即课堂信息的反馈,并要做好补偿措施,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保证教学进程正常进行,避免错误的思维模式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例如,讲过浮力后,教师说:“既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要受到浮力的作用,为什么有的物体漂浮在水面,有的物体却沉到水底呢?”很多同学都做出了正确解释,个别学生转不过弯来,我们可以通过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力与运动的关系,得出物体能否运动、向什么方向运动,不是由一个力决定的,而是由它所受到的合力决定,即虽然物体受到浮力作用,同时也受到重力作用。同时也为学习浮沉条件做好准备。认知规律是客观的,个性差异也是难免的,整体调查和个案处理在所难免,故教学设计中反馈补偿是非常重要的。
3.新课程标准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的策略
3.1 解读教材特点,优化教学内容。教材中的内容是新课标规定的“课程内容”,它既具有基础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弹性,能让不同潜质和能力倾向的学生得到较好的发展。因此,这就要求教学设计者必须依据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加工与处理教材,通过各种教学方式,转化成学生易接受的信息。我认为,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注意以下方面:本课时哪些教学内容应达成,哪些内容应删除,哪些内容应从略,哪些物理知识应补充,木节教学的重、难点是什么,以及通过哪些方式和手段突破教学重、难点,结合哪些内容落实学生的三维目标,如何处理好联系中的基础与提高的关系,如何针对不同学生提出质与量的关系等。只有这样,教师才不会被教材束缚,并在教材的基础上,将新课程理念落实到教材的处理中。
3.2 改进备课方式,创新教学设计。采用共性教案与个性教案相结合的方式。在集体智慧汇集的基础上,既减少了劳动的重复,又彰显了个人教学特色和教学风貌,同时对新教师的快速成长也起着促进作用。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是教学反思,对提高教学者的水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名教师的成长绝大部分来源于教学反思。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应增加“课后反思”这个环节,是教师对教学活动的再认识,审视和分析其教学行为。通过理论分析与反思,不断矫正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和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
一、学习目标设计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该根据物理教学大纲的要求,对学生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价值等几个方面进行重点培养。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分清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的知识体系和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完全依靠课本的知识进行讲授,而是保证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所突破。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积极的引导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并将知识和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能够了解到当今物理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应用地位;其次,重点培养好学生对物理知识和物理现象的观察实验能力,通过练习让学生能够自己分析和理解并解决简单的物理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对教学的主体学生的社会特点进行全面的分析,根据对不同阶段学生的知识水平进行全面的分析,保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掌握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点,并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积极的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求知态度,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能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还要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还要对学生进行辩证主义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等,通过教育让学生能够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最后,教学要因材施教,分析好学生的主体区域特色,用当地存在的现实问题对教材中没有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补充和教育,并且还要保证设计出来的教学方案具有可行性,能够全面突出教学的主体。
二、学习条件设计
初中阶段的教育主要是义务教育,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全面的素质而设立的一种教育形式。在初中阶段的教学过程中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理想、道德、文化和纪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的突出教学的主体,需要我们从教学主体发展资源和处理好教学主体学习环境两方面问题上出发进行教学条件设计。对教学主体发展资源进行处理,要求在设计过程中具备一定的选择性。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完全依赖教师,应该添加与物理现象相关的知识,尤其是要保证知识和实际生活相联系。做好实验教学设计,合理的使用现代科学技术,补充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而教学主体学习环境的设计,需要我们摆脱传统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全面体现出教学活动的参与性,为学生创造一个生活多样的教学情境。
三、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针对教学主体活动也应该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保证学生都能够有效的参与其中。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采取引导和启发的教学模式,从教学主体的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出发,以典型的案例代替传统的说教。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对知识的掌握应该准确,课堂教学形式应该多样化。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用发现的眼光看待学生,对学生使用鼓励教育和赏识教育。同时,还需要针对不同班级的实际情况,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教师要对教学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不足有解决的对策,通过与学生及时的进行沟通获取学生的信息反馈,从而对设计中存在的错误和不足的地方进行修正,保证教学设计能够充分的展现其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