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会教育的内涵范文

社会教育的内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会教育的内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会教育的内涵

第1篇:社会教育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 英汉民族 言语交际方式 差异 社会内涵

一、引言

言语交际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进化的历史产物,它从不同角度反映出不同民族的社会风貌,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不容忽视。英汉言语交际方式作为一种载体,从多个角度为我们展现了世界上两个较大民族的社会结构、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二、英汉民族言语交际方式的社会内涵比较

1.群体倾向型社会与个体倾向型社会

中国人在言语交际中几乎处处透着“谦虚”味,如得到别人夸奖时总会说“哪里哪里”或“我还不够好”之类的话。请人吃饭时,明明是杯盘交错、水陆杂陈,也得谦虚地对客人说“没什么菜”,而英语民族人却对此难以理解,甚至认为这是虚伪的表现。中国人说话之所以谦虚味十足,绝大部分是由于中国文化的思想内核是群体意识,每个人都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人,而不是单独的个人。千百年来,中国社会一直处于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移民现象较少,人们习惯于群居,而且希望能和自己的亲朋好友永久地居住在一起。在中国农村,在很小的一个范围内聚集几十到上百户人家是不足为怪的,北方的一些城区的四合院也很好地体现出中国人爱集体生活的倾向。一旦人们把自己归属于某个特定群体时,与这一群体所有成员之间保持和谐关系就显得至关重要了,为了避免群体内部发生纠纷,人与人之间的言语交际总是显得很谦让,高傲自大的言语行为是不为群体所接受的。而美国则一向是个流动的社会,早在欧洲殖民时期,美国人就开始不停地迁移了,殖民地的人民一旦发现不能适应某地的生活,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搬离原地。因此,在美国人的一生中,他们生活的群体总是处于不停的变更中,若是他们决定去别处寻找一种更好的生活,即使是亲情的羁绊也丝毫不会打消他们搬离的念头。由于美国人很少归属于某个固定群体,因而他们更多的是关心自己,少有群体意识,他们不会害怕破坏群体的和谐,说话时不会像中国人那样谦虚地说“我不行”,而是说:“YES,I CAN DO IT !”

2.纵向(等级)社会与横向(平等)社会

中国人往往会根据说话对象的年龄、性别、地位的不同在交流时选用不同的词汇,这是由中国的等级制度决定的,如果说话时不分年幼尊长,则会被认为没有教养,同时也是对别人的一种不尊重。一位在中国呆了两年的外国人在街上遇见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时,便走过去很确信地问:“爷爷,您几岁了?”弄得老人家啼笑皆非。在中国,问老年人年龄通常要问“您高寿?”或“您老人家多大年纪啦?”只有问小孩才说“你几岁了?”而在英语民族,人们在进行言语交际时很少会考虑使用尊敬语,“How old are you?”的问法是没有年龄之分的,同时,不管是对长者还是年幼者都可以用“you”来指代,孩子可以直呼老师和父母的名字。因为英语民族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不仅是在英语国家影响广泛的《圣经》中宣称“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美国的“天赋人权”说也充分体现了平等的观念。

3.高语言环境社会与低语言环境社会

所谓的“高语言环境”是指不仅仅依靠言语和词汇的意思来判读说话者的真实意图,更多的是要借助环境和其它方面的因素来判断。如:当一个人对你的问题回答为“是”的时候,“是”可能意味着“是”,但也可能意味着“不是”、“不一定”或“不知道”,而“低语言环境”则指主要借助言语的意思来判断说话人的真实想法,此时“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

相对于英语国家的人来说,中国人说话更为含蓄,很多时候是通过言语之外的各种信号来传达内心想要表达的真实信息,也即,中国人说话重面子,擅长于拐弯抹角的艺术。据说有个人为了向朋友借点钱又不想让别人知道,就对朋友做了一连串看起来颇意味深长的手势,他用手指了指天,又指了指地,然后指了指朋友,最后又指了指自己,他想表达的意思是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此人的朋友要是位外国人的话,定会被这种拐弯抹角的交际艺术给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然而,对于英语民族人说,最能让他们引以为豪的思维习惯就是他们能够毫无保留地说出自己最真实的看法和想法,他们认为坦率直接的对话是节省时间避免误会的好办法,拐弯抹角说话会使人感到为难,因而他们很少采用一些迂回曲折的方法来表达十分简单的意思,或者用暗示的方法让别人去猜,“yes”就是“yes”,“no”就是“no”。中国人若因对薪水不满而提出辞职,理由却往往是因为太忙或什么的,而西方人则会去找老板商量商量看行或不行。不过,在实际交往中,为了不显得过于无礼与唐突,他们会进行委婉的拒绝,如:“I’m afraid...”;“I’d love to,but...”等。同时,西方人一般不直接评论一个人的身体情况和他的长相,如:“你胖了!”“你有什么病?”之类的。对于别人的穿着、家庭发表评论,仅说一些表示赞赏类的话。也就是说西方人在坦率与诚实的同时,尽量避免伤害对方。

三、结语

一个民族的说话方式体现了该民族的社会文化,承载着丰富的社会内涵。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日益频繁,在中外之间架起一座文化桥梁是非常重要的。研究不同民族言语交际方式差异及其深层的社会内涵,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各国的语言文化,彼此间多一些相互理解,少一些冲突,从而更顺利地开展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Hall,Edward T.The Silent Language[M].New York: Donbley and Company,1987.

[2]Lado,Robert.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M].Michigan: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57.

第2篇:社会教育的内涵范文

(一)校外教育的涵义

在我国,校外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视为学校教育的延续和补充。它与正规教育中的学校拥有共同的教育对象,但二者在办学方式、招生方式,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及教育对象的稳定性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对校外教育概念目前存在几种理解和认识。一种认识可以称之为是狭义的校外教育,把校外教育看作是由专门的成建制的校外教育机构进行的教育,如有的学者认为“校外教育是指少年宫、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青少年科技馆、少年之家等校外教育机构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另外一种认识可以称之为广义的校外教育,如有的学者认为“校外教育是指在学校以外广阔的时间和空间里,学生通过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和丰富多彩的社会政治活动、科学技术活动、公益劳动、社会服务、文化娱乐活动、体育活动,以及个人的课外阅读、栽培花草树木、自我服务等等所接受的教育。”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校外教育是非正规教育的代名词。所谓的非正规教育,是指在正规的学校教育之外,不管教育形式如何,但学生需要通过报名注册方可上学的教育。非正规教育包括与学校教育相对应的各种校外教育,如文化馆、文化宫、少年宫、博物馆、展览馆和图书馆等,也包括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成人的继续教育、青少年教育和社会文化生活教育等。上述关于校外教育概念的表述,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发现上述概念有以下共同点。首先,校外教育是在学校教学计划之外,在各类校外教育机构在课余时间开展的教育活动;其次,校外教育的对象普遍认为主要是青少年,兼顾成人教育;最后,校外教育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二)社区教育的涵义

社区是指一定地域空间的人们的生活共同体。社区教育是以社区为单位,为开发社区生活,以其居民为对象实施的集体教育活动,因而被称之为社区教育。在我国,对于社区教育这一概念,目前存在两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一种观点通常从“社区”这一概念入手,详细阐明社区的重要性,以“社区性”为突破口,进而确立社区教育的必要性地位。教育部在2001年《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经验交流会议纪要》中对“社区教育”下了这样的定义:社区教育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充分利用、开发各类教育资源,旨在提高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区域性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社区教育是具有“全员、全程、全面”特点的区域教育,与各类正规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和合理的分工,在对各类教育进行整合的基础上,当前侧重于对社区内各类教育进行延伸、补充。总体上说,虽然目前对社区教育内涵的诠释众说纷纭,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阐述社区教育的不同方面,但是对其区域性、强调其对象的全面性、突出其功能的社会性、体现教育社会一体化的特征已达成共识。另一种观点则从教育学的角度出发,将“社区教育”的重心放于“教育”这一概念,“社区”只是这类教育的一个特征,更多关注于社区教育的目的、方式方法、作用等等。其代表性的观点为:“社区教育的内涵应是在一定的社会区域内,把生活和教育结合成一体,发挥社区成员作用的、利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并为了社区的共同发展和社区生活的向前、向上而进行的一种全方位、全民的和终身的教育。”根据社区的界定,则所谓“社区教育”,已不是以往教育学中社会教育的概念,也不仅是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它是一个大教育观的概念,既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也包括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还包括学前教育、青少年教育、继续教育,乃至终身教育。所以,社区教育是指以社区全体成员为对象,集各种教育层次、类别,以及内容、方法、组织形式的全方位教育体系,其目的就在于利用社区的所有资源,教育社区的所有成员,提高他们的素质、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促进社区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是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的一种新颖教育。

(三)社会教育的涵义

对什么是社会教育,到目前为止对其内涵和外延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教育大辞典》的解释是:“广义指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并行的影响个人身心发展的社会教育活动;狭义指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对青少年和人民群众开展的各种文化和生活知识的教育活动。”有研究者从社会教育的对象的角度加以界定,认为“社会教育是学校与家庭之外的社会文化机构及其有关社会团体或组织对社会成员,特别是青少年所进行的教育。”有研究者从社会教育内容的角度进行界定,提出“社会教育是以社会各界人士为教育对象,以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为内容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还有的研究者从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比较的角度进行界定,认为:“社会教育是学制系统以外的,以政府推动为主导的,社会团体和私人推动为辅助,利用和设置各种文化教育机构与设施,对全体国民所实施的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综上所述,可以认为,社会教育是指有意识地培养人,并使人身心和谐发展的各种社会活动。

二、校外教育、社区教育和社会教育实施的主体、对象和内容

(一)校外教育的实施主体、对象和内容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少年宫为主体的校外教育机构一直是由政府出资兴建,投入运行经费,形成了一套管理和运行模式。从机7构的行政管理来看,校外教育具有弹性化的组织形式和灵活多样的管理模式。中国的校外教育机构可分为综合性与专门性两类。综合性的校外教育机构目前主要指政府主办的校外教育机构(如儿童活动中心、少年宫、少年之家、儿童活动站等),这些机构属于教育厅(教委或教育局)、共青团、妇联、文化局或者科技局管理,其中以前三者为主。专门性的校外教育机构是专门为开展某项活动而设立的。如儿童图书馆、儿童阅览室、儿童影剧院、少年科技站、儿童铁路、少年农科站、少年业余体育学校、少年儿童广播站等。校外教育实施的主体也即上述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青少年科技馆、少年之家等校外教育机构。校外教育的对象是儿童和青少年,他们平时在学校中接受教育,在课余时间,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所喜爱的专业和活动,在校外教育机构接受各种培训和指导。1995年,原国家教育委员会、文化部,原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全国总工会、、全国妇女联合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联合的《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机构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校外教育的内容应包括:思想品德教育、科学技术普及教育、体育运动、文化艺术教育、游戏娱乐、劳动与社会实践教育。

(二)社区教育的实施主体、对象和内容

社区教育实施的主体是领导主体,具有官方性,对象是社区全体成员。我国目前存在五种社区教育管理模式:一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模式;二是“学校——社区互动型”模式;三是社区学院模式;四是自治型社区教育模式;五是媒介型社区教育模式。离退休干部、企业界人士、专家学者、学生家长都可以成为社区教育的实施主体。社区教育是满足社区成员教育需要的,提高他们的新思想、新道德、新知识、新能力的全民教育,是一种“区无不学之户,户无不学之人”的教育,每个社区成员既是社区教育的对象,又是社区教育的主体。社区教育的内容可以说包罗万象,有研究者对我国社区教育的内容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把我国社区教育内容的变化按照时间顺序可以分成了3个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到1993年,社区教育包括中小学的思想道德教育,学校、家庭、社会(社区)三结合教育,社区教育服务的对象主要是中小学,并且是一种单向性教育;从1993年开始,社区教育的内容还包括职业教育、文化生活教育、科普教育、法律教育、卫生保健教育等,该阶段主要开展成人教育;21世纪初,以“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区”理念的提出为标志,实现了社区教育研究范式与内容的转向。

(二)社会教育的实施主体、对象和内容

社会教育实施的主体很广泛,无论它的创办者是政府、团体或私人,只要它是对社会成员实施了影响的教育活动,就是社会教育的实施者。广义地理解,一切社会活动和所有人都可以成为社会教育的实施主体,狭义的实施主体是指由政府、公共团体或私人所设立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社会教育的对象是对社会全体成员,而不是针对其中的某个特殊群体。社会教育的目的就是施教于全体国民,这决定了只要是对社会全体成员施以影响的各种活动的主体,都可以看作是社会教育实施的主体。社会教育的内容包括了社会生活中一切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与广义教育无大异。

三、校外教育、社区教育和社会教育概念间的关系

校外教育可以看作是社会教育的一部分。从教育对象来看,校外教育的对象是青少年,社会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国民,很明显,校外教育的对象包含在社会教育之中。从教育的内容和范围来看,校外教育的内容和范围都可以包括在社会教育之内。从实施的主体看,校外教育的实施主体包含在社会教育所实施主体之内,可以理解为校外教育和社会教育使整体和局部的关系。社区是学校、家庭、社会的联结点,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延伸和补充,是“三位一体”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民教育、终身教育日渐深入,社区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和延伸,成为学校教育的校外实践基地,校外教育和社区教育的关系日益密切,二者的边界也日渐模糊。校外教育的社区化是校外教育的一个发展趋势,社会单位教育开始蓬勃发展,成为校外教育的主要力量。社会教育不一定以某一区域为限,是全社会进行的,具有广泛的区域和对象。社区教育则侧重区域性。社区教育使社会教育在特定的地域和范围即人们所居住的社区所进行的社会教育。社区教育实际上包括在社会教育之内,但不等于社会教育的全部。

四、问题与建议

(一)校外教育概念有待拓展

一直以来,我国校外教育沿袭的是50年代由苏联移植过来的社会主义模式,完全由国家包办一切,教育部门完全依靠国家投入来开办校外教育。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进行,这种单一结构、单一渠道的校外教育办学方式远远不能满足现实的校外教育发展的需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审视校外教育的发展历程,反思校外教育界定的历史局限性,应该给校外教育下一个更加明确的定义。当前校外教育的内涵没有说清校外教育是什么,也没有明确校外教育要做什么。

(二)社区教育概念有待细化

社区教育内涵界定及定位至今不够清晰,发挥作用受限。社区在地域上如何界定,社区和行政区域如何划分和对应等许多问题都没有明确。不管是校外教育、社区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存在管理上职能重复、责任不清等问题,因此,当前应当尽快完善上述各方面的法律法规,明确各自的权力和义务。

(三)社会教育概念不甚明确

第3篇:社会教育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幼儿社会教育 职业准备 教育能力 学前教育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5-0006-02

教育具有强大的力量。卡西·西奥多·雅斯贝尔斯说:“我们的安全掌握在原子强国的手中,但是我们的道德政治和精神的未来,以及历史上作为民族存在的价值,则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因此国家所能做的一切,以及将来仍然最具有政治意义的事,还是教育。教育所要唤醒的是人的潜在本质,能让儿童逐渐认识自我、认识知识和探索道德。”莫兰也指出,教育应该对人格的自我形成和学会成为公民做出贡献,而在一个民主制度中,公民是通过他与祖国休戚与共的关联以及对祖国的责任来确定的。社会教育不能代替全部的教育,但是在人生的幼儿阶段,社会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幼儿时期的社会教育能够使儿童真切地体验到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它是一种陶冶情操的教育、做人的教育和生活的教育。鉴于此,幼儿教师在进行这方面教育时,应具备以下职业素质:

一 树立科学的幼儿社会教育观

不管是幼儿园一线的教师,还是将来要从事幼儿园教育的准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树立起科学的幼儿社会教育观。幼儿社会教育观,是指对于幼儿社会教育活动开展的基本观点,如对幼儿社会教育目标价值取向的认识、对幼儿社会教育活动性质和任务的认识,以及对于幼儿社会教育规律的把握等。

1.成人支持下的发展观

儿童社会性、人格的健康发展需要成人提供良好、适宜的教育环境。高质量的幼儿教育对幼儿社会性、人格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实践证明,幼儿时期适宜的社会性教育能够有力地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爱心、责任感、自控力、自信心和合作精神等社会性、人格品质的发展,接受了适宜社会性教育的幼儿以上各方面发展水平都要显著高于没有接受过类似教育的幼儿。相反,不良的幼儿教育则容易使幼儿形成消极的社会性及人格品质。对早期教育环境中缺乏成人的关爱与发展支持、缺乏情感互动与交往引导的幼儿更容易出现孤僻、冷淡、退缩、依赖、攻击性及破坏性强等适应性不良问题,严重的可能会产生情感、人格方面的障碍。

因此,在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环境和教育影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作为幼儿成长过程中的引导者,

必须具有自觉的教育意识、树立坚定的教育信念,给予幼儿适宜的物质支持和精神支持,促进其社会性不断发展。

2.成长取向的目标观

受我国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知识学习的教育目标观在幼儿教育中还较为流行。反映在社会教育领域就是重视规范和规则的学习,对于形式的追求远胜过内在品质的培育。实质上是没有给社会教育以应有的地位和尊重。传统意义上的知识学习强调的是幼儿外在行为的改变,它更倾向于追求量的累积。但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讲,更应当保护和培植他们身体及精神的发育成长,把幼儿各方面的潜能挖掘出来,这才是基础教育的重心所在。

因此,幼儿社会教育的目标应该是成长取向的,成长取向就是社会教育要面向生活,教育要以幼儿的健康成长为主要目的和任务,最终把幼儿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

3.融合视野下的方法观

这里说的融合包涵三层含义:(1)幼儿身心发展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科学研究表明,幼儿年龄越小其身心素质分化程度就越低,幼儿的身体和心理,以及身心内部各因素之间都相互制约、相互联系,所以作为幼儿身心发展的外部主导因素——即幼儿社会教育也不可分割。(2)幼儿教育各领域是一个整体,相互渗透。幼儿园课程中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五大领域是相对划分的,各领域的内容是相互渗透的,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所以幼儿社会教育是和其他领域的教育相互依存和制约的,总是整体作用于幼儿的发展。(3)幼儿社会教育的外在力量是一种综合的合力。幼儿园的教育离不开家庭、社区以及社会各个方面的合作和影响。只有当幼儿园的教育与其他方面的教育形成合力的时候,幼儿才会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因此,幼儿社会教育反对狭隘的教育观,应怀有一种宽广的教育视野,整合各方面的教育力量,融教育于幼儿的生活,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二 掌握广泛的相关知识

作为一个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教育工作者来说,需要掌握许多相关的知识。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1.有关自我的知识即教育者的知识

幼儿教师首先必须对自身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和客观的评价。包括对自身的文化素养、兴趣爱好、态度能力、经验积累等方面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这种自身的社会性发展的知识有利于教师在接受新事物、新理念时,正确作出判断,有针对性地补充自身的不足,有利于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客观地评价自己的教学行为,不以自身的喜好去影响孩子的学习。

2.有关幼儿的知识即学习者的知识

幼儿教师面对的是3~6岁甚至0~3岁的婴幼儿,幼儿所处的年龄段决定了他们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幼儿阶段是人一生中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许多能力的关键期都在这一年龄段形成。因此,作为专业的幼儿教师,必须对其教育的对象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掌握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特征及认知特点,尤其是要全面吃透幼儿社会性发展过程中的各种规律、因素,以及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指标要求,有针对性地组织各种社会教育活动。

3.有关社会教育方面的知识

幼儿社会教育与其他领域的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教育者应具备关于教育的一般的原理、原则、规律和方法方面的知识。但社会教育又有其自身的特性,正确理解和掌握幼儿社会教育的内涵、目标和内容;幼儿社会教育的方法和途径,还有影响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各种因素及其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相关理论知识等都是进一步学习所必须要掌握的。

三 提升教育能力

教育能力的内涵很广,这里主要是指进行幼儿社会教育活动时应该直接具备的基本能力。

1.开发和利用生活资源的能力

幼儿园社会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幼儿鲜活的生活世界。深刻把握幼儿的生活是进行幼儿教育的前提。幼儿的生活包括主体外生活和主体内生活。主体外生活主要是指文化习俗、环境气候、政治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影响儿童时而产生的生活;主体内生活主要包括教师、幼儿(自己)、同伴、幼儿园等因素在互动时而产生的生活。教育者应能借助自身的教育智慧,综合各方面的条件,深刻挖掘各种资源教育价值的能力。使幼儿社会教育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2.教育活动的组织能力

教育者能根据教育教学的基本法则和幼儿的具体情况,对教育活动进行科学的筹划与安排,并能根据设计方案熟练实施教育活动的能力。教育活动是流动的、变化的,因而活动的设计不是静态的、程序化的,而是以幼儿为本,充满人文关怀的。幼儿是活力四射、具有丰富个性的,因而活动的开展不是照本宣科、一成不变的,而是适应个性要求、合理生成的。

3.教育研究的能力

教育研究能力是指对教育现象和问题进行分析和综合,并能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能力。它是教师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准、创造优质教育的保障。在幼儿社会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会面临许多的问题和挑战,如何使社会教育顺利进行,如何使幼儿能健康发展,最终依赖于教师解决问题的品质。如需要教师细致的观察幼儿的能力、敏锐的发现问题的能力、科学有效地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需要教育者进行研究性的工作和在工作中进行研究,从而不断使幼儿快乐、幸福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1991

第4篇:社会教育的内涵范文

一.目前我国幼儿园社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年来,我国在幼儿园社会教育方面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与进步,并且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与体系,但是由于社会教育的复杂性,再加上起步时间较晚,所以,至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 对社会教育认识不足,将其简单化、表面化虽然很多幼儿教育工作者已经认识到了幼儿社会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在幼儿园也开设了幼儿社会教育课程,但从思想与观念上并没有真正的对其加以重视,没有摆正社会教育的位置,与语言教育、数学教育等基础教育相比,仍然处于次要地位。

一方面,说明我国的幼儿教育仍然功利性较强,过分强调智力教育。另一方面,说明社会教育的内容相对宽泛、复杂,实施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我国很多幼儿园都对社会教育认识不足,提出的相关的社会教育目标多以强制与灌输的语气提出来的,如认识、遵守、懂得等,这都使幼儿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

众所周知,幼儿园社会教育应把发展幼儿的社会性为首要前提,幼儿的社会性是互动的、双向的发展过程。幼儿不应只是一味地被动接受,而应该作为社会教育的主要参加者,行使其主体性,发挥幼儿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而目前普遍存在,对社会教育相对忽视,部分幼儿园认为社会教育主要应该在家庭中实施与开展,也有的幼儿园认为社会教育只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一个非常不起眼的课程,只要让幼儿接受集体生活的规范即可。这种思想与观念上的欠缺,直接导致幼儿参与和体验社会生活的机会大大降低,不能积极主动地去丰富和发展自己的集体生活体验,这样会使幼儿只知道教师所教授的书面知识与道理,很难去真正理解其中的真谛,使社会教育流于简单化、表面化、虚假化。

(二) 课程设计过于死板,制定内容要求偏高在我国很多幼儿园对社会教育的课程设计存在很多缺陷与不足,一些课程设计没有认清社会教育自身的特点,设计得过于死板。某些幼儿园对社会教育课程设计过分强调计划性、组织性、结果性,教师在制定好的具体目标指导下,严格按照其教学方案开展社会教育活动,这直接导致了所开展的教育活动过于刻板、激发不起幼儿对社会教育的兴趣与热情,国外的幼儿园社会教育,教师只要从宏观上把握其课程目标,至于活动的具体内容与设计都带有很大的随机性,这该引起我国学前教育工作者的集体反思。此外,有些幼儿园则没有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所制定的目标、内容等要求偏高,不能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如,在社会情感教育方面,目前很多社会情感教育都是首先从爱他人开始的,并且是命令、要求式的,然而在课程设计时,教师并没有预留让幼儿感受到爱的空间与时间,甚至有时,期待通过一次半次的教育活动就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而实际上,教师应该教育幼儿如果想要真正爱他人,应该首先从爱自己,并爱自己的家人和周围的人,使幼儿明白自己为什么去爱,给幼儿搭建一个爱的平台,这些都是教师在课程设计中所忽视的。

(三) 幼儿社会教育方法落后,对幼儿个性品质的某些方面重视不够我国很多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方法都比较落后,不能跟上社会教育本身的步伐,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师是实施教学方法的主体,而我国大部分幼儿教师接受的培训或教育都是被动式的,都养成了拿着笔和本,用感官去学习的习惯,被动的接受什么是正确的行为准则。教师的经验与经历直接决定了其采取何种教学方法。而我国目前幼儿社会教育主流的教学方法都忽视了对幼儿个性品质的培养,教师对幼儿某些个性方面的发展缺乏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对幼儿的自信心、受挫能力、判断力等都不够重视,在相关教学活动中都很少提及,即使有所涉及也都没有一套有效的方法去指导。此外,教学方法的单一,也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幼儿社会态度的培养。现在某些幼儿园过分强调幼儿的知识性、规则性,没有去认真研究培养幼儿对社会一些现象的兴趣起因,缺少行而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改进策略

我国幼儿园社会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直接影响着社会教育的成效。因此,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改进策略:

(一) 强化幼儿社会教育观念强化社会教育观念,首先教师要认识到社会教育的重要性,把握社会教育的内涵与外延,从根本上转变对社会教育的误读,把幼儿社会教育摆到应有的地位。我国一些根深蒂固的封建文化直接影响着幼儿社会教育的开展,一些传统观念容易让幼儿失去个性、失去自我主导力与判断力,阻碍了对幼儿个性的培养,这样进一步导致了幼儿主体精神与独立思考的欠缺,因此,教育工作者要对我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注意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此外,社会教育的价值不仅仅局限于对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促进幼儿顺利融入社会,顺应社会文化环境,还在于要从思想上转变对幼儿相关社会需要,形成带有社会性的价值观,促进幼儿积极主动的适应社会,快乐地成长。当然了,转变幼儿的社会观念不单是教师方面,家长乃至全社会都应对幼儿的社会教育加以重视。

第5篇:社会教育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博物馆;讲解员;素质;社会教育

博物馆作为非营利性的社会服务机构,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随着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在精神文化领域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对博物馆在管理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标准。讲解员的自身素质及形象直接影响着博物馆的社会形象和公众地位,所以博物馆要把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讲解员工作作为工作开展的基本要素,要采取创新机制和方法提高讲解员队伍的文化素养和业务技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

一、博物馆树立社会教育形象的意义

博物馆作为社会宣传教育机构,其主要工作职责是进行社会教育工作。博物馆开展社会教育工作,就要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起良好的社会教育形象。社会教育形式多种多样涉及到各个领域。博物馆要想得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就要把社会教育工作做好,充分利用馆内自身的优势,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公益活动,树立起在政府及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讲解员的素质对博物馆树立社会教育形象的影响

(一)讲解员的思想素质对博物馆树立社会形象具有重要作用

博物馆要树立社会教育形象,就要让人们对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有个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博物馆的管理层也要通过各种方式得到社会的认可,作为博物馆从事宣传教育工作的讲解员,对做好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形象具有重要的作用。讲解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形象,讲解员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对思想素质好的讲解员能为博物馆的良好形象而努力工作,并且积极参与社会教育的宣传工作,在参观活动中出现的各种突发问题能够想办法及时解决,从不受外来不利因素的影响和诱惑。

(二)讲解员的文化素质对博物馆树立社会教育形象具有重要的作用

讲解员的文化素质是博物馆树立社会形象的基本条件。讲解员的文化素质是指讲解员在文化知识及专业知识、文化修养、语言技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讲解员要对博物馆内所有展示的文物和资料有充分的了解,对自己负责区域所列的文物更要熟悉掌握。讲解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和了解国家的时事政治,要进行多学科知识的学习和在讲解活动中运用,尤其观众在参观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讲解员能够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给予有条不紊的解答。讲解员还要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应急能力,对有不可预知的应急事件发生时,讲解员要能及时的采取紧急防范措施防止事件进一步扩大,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提高博物馆讲解员的素质方面的相关措施

(一)提高业务能力

讲解员要热爱本职工作,用积极的工作态度和热情投入到讲解工作中,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严格按照工作职责规范自己的言行。讲解员为了加强讲解效果,需要不断丰富自身的文化修养,要对各民族的风土人情、民风民俗、经济文化等情况了解和熟悉,对涉及到的地理知识、历史人物、自然环境等领域的知识也要不断进行充实,使讲解内容丰富具体,形象生动。讲解员要坚持在平常的生活中加强对语言方面的训练,包括语音、语调、语速的掌握和调整,使自己的发音更具感染力和亲和力,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开展创新的讲解服务

博物馆的参观人群不论在年龄、职业、民族文化水平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讲解员要根据不同的人群特点采取不同的讲解内容和讲解方法,开展创新的讲解服务。例如,对老龄群体参观博物馆,讲解员就要用浅显、通俗的词语组织讲解语言,要注意语速和声音的掌握,语速要稍微放慢。对待外国友人,讲解员就要用准确、流畅的英语,分析对比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性,将文物的历史文化与艺术作品内涵生动形象地展现给外国友人,充分展示我国的悠久文化历史。另外,讲解员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学习相关的礼仪,充分展现讲解员的外在素质形象。因此,博物馆讲解员要不断创新讲解技巧,提高外语水平,为观众提供更加满意周到的服务。

(三)创新交流环节

博物馆的管理理念已经从传统的管理模式逐渐开始转变,形成从“物”到“人”的质的飞跃。博物馆讲解员要坚持“以观众为中心”的工作理念,在实际的工作中加强与观众的互动交流,从而提升观众的参观热情。博物馆讲解员的主要工作目标就是让观众在回顾历史中,了解当代中国文化现状。讲解员要提高服务理念,满足不同观众的合理需求,增加与观众的交流,使观众在愉悦的交流氛围中得到精神和思想上的陶冶。讲解员要注意讲解的形式,尽量避免背书式的讲解,在实际的参观活动中,可以把文物与我国文化联系起来进行讲解,并要与观众形成亲密互动,讲解中可以适当的增加提问的环节,让观众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提高了观众的满意度和较好的社会效益。

(四)提高应急能力

博物馆每天接待大量的参观人群,随时会出现各种突发事件,为保障博物馆的安全工作,需要对博物馆加强管理。在参观讲解的过程中,讲解员要善于发现周围各种不安全因素,提高安全责任意识,提升自己的应急能力。针对出现的各种突发事件,应及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防止事件扩大化。博物馆要经常进行应急事件的演练指导工作和安全教育工作,加强安全管理力度,保障公共安全,确保博物馆能够正常运行。

四、结语

随着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博物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提高博物馆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加强讲解员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开展创新的讲解模式,为观众提供优质的讲解服务,使观众受到了文化的熏陶,提高了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形象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张万利.浅谈博物馆讲解工作田[J].大众文艺,2011(22).

第6篇:社会教育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幼儿社会教育;《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独生子女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3-0004-02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的重要精神和内容,2012年10月,教育部颁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的颁布意味着中国学前教育顺应了世界的潮流,并与世界接轨。《指南》旨在指导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指南》指明了社会领域教育的核心价值与方向,对杜绝我国幼儿社会教育中出现的“独、灌、利”现象有积极意义。

一、幼儿社会教育应严禁“独”

有形的“独”:我国20世纪70年代开始推行计划生育。1979年,我国开始实行独生子女政策。第一批610万孩子领取了独生子女证。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提出:国家稳定现行生育政策,鼓励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在近二十年左右的时间独生子女逐渐增多。在我国的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相当多的夫妻愿意只生育一个孩子。即使已经实行了单独二胎政策,许多夫妻也放弃了要二胎的打算,原因不外乎是生二胎的各种成本很高,或者是希望自己唯一的孩子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但从长远来说,对于社会的发展、家庭的发展,独生子女政策也在经受着各种挑战。对于这种“独”,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但是这种客观的现象在有诸多优势的同时,也有一些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因素。家庭中缺少兄弟姐妹,给孩子也带来了不利。如张德民根据调研发现了独生子女的自身独有的特点:性格比较独立,自我意识很强;心理脆弱;性格孤僻叛逆。这种有形的“独”是一种客观存在,但由于有形的“独”造成的无形的“独”就值得关注了。

无形的“独”:心理上的“独”。马克思认为,每个儿童从出生的那一时刻起就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中,特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构成了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构成了其身心发展的重要内容。因为人无论如何是“天生的社会动物”。但现实生活中,依然存在教育上的“因噎废食”,因害怕孩子和同伴发生矛盾而吃亏,而选择让孩子被迫呆在家里,造成孩子没有玩伴而感到孤独,这是人际关系的“独”。也有幼儿存在性格上的“独”,处处以自我为中心,无视他人的感受,因此“小霸王”、“小公主”增多。如笔者亲眼目睹因为一点小事就对照顾她的奶奶大吼着说:“我要杀了你”的极端幼儿,这看似是一句“气话”、“玩笑话”,但其中也有诸多“内涵”,如反映了孩子的唯我独尊、自私自利,这种不顾及他人感受,随意发泄自己情绪的做法是相当有危害的。而类似的案例也不是少数。一个身上充满各种“独”的特征的人必定不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是保证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一个具备良好社会性的人,必定是一个具备诸多亲社会行为的人,而不是身上充满行为印记的人。

社会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特征之一。《指南》指出幼儿阶段是人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幼儿学习怎样与人相处,怎样看待自己,怎样对待别人。幼儿只有通过与社会、环境、他人的接触,才能逐步认识、掌握一些社会行为规范,慢慢发展出一些适应社会的能力。目前,随着独生子女增多,越来越多的家庭教育存在问题。不当的家庭教育造成孩子的各种“独”特的行为及心理特征,这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作为社会化的基础性阶段幼儿社会教育应严禁各种“独”,切忌只重视物质条件、忽视心理的良性发展,而应善于培养幼儿的优良社会品质,让幼儿在健康、和睦中感受良好的人际互动,感受愉快、良性社会化的阳光雨露的滋润。

二、幼儿社会教育应严禁“灌”

传统教育理念将儿童的大脑视为一个“容器”,将为权威,成人似乎知道一切,想要把一切东西都“灌”给幼儿。幼儿社会教育受此影响,也出现了“填鸭式的教育”。在幼儿社会教育实践中也出现了诸多偏差。

首先,是对幼儿社会教育注重说教缺少实践,甚至显得刻板。成人往往道理讲一大堆,拼命让幼儿记住社会规范、社会礼仪不能有任何偏差,其实有时幼儿的实践机会并不多。幼儿的思维具有形象性的特点,单一的说教很难让幼儿掌握某种良好的行为,往往需要幼儿在真实的或模拟的情境中重复多次,亲身去体验才能掌握。在目前复杂性视野的社会背景下,很难用非此即彼来形容一件事,但幼儿社会教育存在这样的刻板现象,如幼儿听老师话就是“好孩子”,否则是“坏孩子”,殊不知,幼儿与老师发生争执正是幼儿有主见、有见解的表现,这也正是一个人良好社会化的前提,否则岂不是成了“墙头草”。幼儿阅读中有时也存在刻板的“对”、“错”、“好”、“坏”之分,如成人告诉幼儿灰姑娘的妈妈是坏人,殊不知,灰姑娘的妈妈也是一个充满母爱的妈妈,只不过她还不能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别人的孩子。

其次,幼儿社会教育存在不一致性。教育最重要的是言传身教,但成人往往言语不一,只是强烈地要求幼儿做到,对自己要求却比较松,最后造成事倍功半。社会教育,其实就是做人的教育,是指导幼儿逐渐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为什么在幼儿园是彬彬有礼、热爱劳动的好孩子,回到家里却成为啥事都不做的“娇小姐”、“小少爷”呢?为什么父母千万遍的“教育”,孩子却依然我行我素呢?原因即在于幼儿社会教育存在不一致的现象。家长看似是在“教育”孩子,其实只是在逼迫孩子成为理想中的样子,强迫“灌”给孩子一些所谓“好孩子”的标准,而自己本身却没有给孩子做个好榜样。

其实,幼儿本身就是一部最鲜活的教材,幼儿自身的生活是幼儿社会教育的内容,也是幼儿社会教育的重要方式。只有服务于幼儿,为其创造更好生活的社会教育才是最有意义的社会教育。

《指南》明确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同时,《指南》倡导:幼儿的社会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来的。成人应注重自己言行的榜样作用,避免简单生硬的说教。幼儿社会教育必须适合幼儿的思维特点和学习方式,不能盲目硬灌,以免造成对幼儿时间的巨大“浪费”,而应加强对幼儿生活的关注。

三、幼儿社会教育应严禁“利”

越来越多的家长的功利心越来越强,导致对孩子的社会教育“利”字当头,殊不知“利”字旁边一把立刀。有幼儿家长为了孩子在园多受老师关注,引导幼儿在生日当天给老师送礼物,或者趁着节日给教师送卡的也大有人在。这无形当中给孩子诸多不利影响,会暗示孩子以后在社会中为了达到目的可以走各种不当捷径。学前教育中优质教育资源有限,不少优质的学前教育资源也有点仗“优”择生源的现象,甚至对幼儿的父母职业都有要求,父母职业越好,就越有可能被接收。这就会造成父母是农民或者从事所谓较低层次职业的幼儿被排斥在优质教育资源之外。在这种教育功利化的背景下,幼儿社会教育从一开始就不公平了。家长将自己功利化人格投射到孩子身上,为了孩子未来高人一等,从早期教育开始就让孩子掌握更多显性知识,而对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人际互动等却相当忽略。《指南》指出:单纯追求知识技能学习的做法是短视而有害的。学前教育是具有公益性的,诸多功利化的现象不利于幼儿良好社会性的发展。

《指南》指出: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为幼儿创设温暖、关爱、平等的家庭和集体生活氛围……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及文化的熏陶中学会遵守规则,形成基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幼儿生存的世界日益复杂化、价值观日益多元化的今天,社会教育理应承担起培育未来社会公民的重任。社会大环境是幼儿最大的隐性老师。只有大环境是和谐的,幼儿才能发展出健康的社会。和谐的大环境、幼儿和谐社会性的发展,这应该也是所有幼教工作者的梦,我们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张德民.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研究[J].新课程(下),2013,(6).

[2]王晓芬.流动儿童早期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现状――基于江苏省N市6所示范园的调查[J].学前教育研究,2013,(7).

[3]马晓红.从复杂性视野看幼儿社会教育[J].学前教育研究,2010,(1).

第7篇:社会教育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NPO;上海;流动儿童;社会教育

中图分类号:C913;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14)02-0076-07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社会结构悄然转型,即逐渐由传统社会转向现代社会、由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由封闭社会转向开放社会。其中大规模的社会流动是社会转型的重要表征。转型中国社会流动的主要形式是农村人口大规模流向城市,并且“家庭化”人口流动趋势十分明显,城市流动儿童的数量急剧上升,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应运而生。流动儿童一般是指随父母移居城市,并在迁入地居住半年以上、未取得城市户籍的、14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在2012年的《中国儿童慈善需求研究报告》中指出,全国14周岁以下流动儿童的数量达到1833万,且有三成的流动儿童曾感到压抑和被歧视。他们在由农村通往城市的迁徙过程中往往出现超龄入学现象,跨地区或跨学校的不连贯学习生活易造成学习成绩较差、与同学关系疏远、厌学倾向明显、电子游戏和网络上瘾比例高、对城市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等特征。从政策层面而言,各级政府对此均非常关注,制定和实施了多项问题应对的法规政策。2001年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要重视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采取多种形式,依法保障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该决定正式确立了中国流动儿童教育的“两为主”原则,奠定了政府主导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基本框架。总体而言,政府多项法规政策的着力点集中在学校教育体制、内容及形式的改革方面,学界同仁为此对流动儿童的学校教育近年亦做过不少讨论。

不过,不论是政府还是学界,对流动儿童社会教育的关注和讨论尚少。社会教育,广义上指一切社会生活影响于个人身心发展的教育。狭义上通常是指家庭和学校以外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实施的教育,是以公共社会生活为基础、以个体主动参与社会活动和经验性体验为特点、促进个体社会性发展的教育活动的总和,是社会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而采用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种种教育实践活动。从教育内容上,社会教育可细分为公民教育、能力教育、素质教育等类型。近年随着中国社会体制改革和社会建设的兴起,非营利组织得以大量呈现,其中有不少非营利组织选择以流动儿童的社会教育服务为志业或核心业务。这些非营利组织在城市中究竟开展了怎样的流动儿童社会教育?发挥了怎样的功效?存在怎样的经验与困境?又该走向何方?这些是本文着力探究的方向和目标。本文主要依据NPO与政府的关系类型,将NPO分为政府主导型、政府倡导型、政府包容型三类,选取上海三个具有典型性或代表性的NPO,即政府主导型的L组织、政府倡导型的J组织、政府包容型的R组织,试对其从事多年的流动儿童社会教育服务做一考察分析。

一、NPO与流动儿童社会教育类型

(一)政府主导型NPO与流动儿童的能力教育

能力教育以人的素质与能力为基础和核心,力倡让学生独立承担起学习和能力培养的责任,开展自主性和探索式学习,培养生活和从事实际工作的综合能力。能力的内涵不只是知识,而是集知识、技能、自信、自强和价值观于一体的综合体现。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自主承担责任、自主决断、自主选择和向实践学习,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和培养能力的主要途径。L非营利组织,2003年注册于上海浦东新区,是中国大陆首家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机构,从治理结构和实际运作上看,是一家政府主导型的NPO,政府认可其提供的直接回应民生的社会服务,为此给予大量的财力、物力及项目支持。L组织曾获全国先进社会组织称号,使命旨在通过专业及人性化的社工服务,回应儿童、青少年及家庭、长者及特殊群体的不同需求,改善其生存环境,并在服务过程中培养具有爱心、公正、公平和道德责任感的专业社会工作者,为创建平等、友爱、和谐的社会做出贡献,促进中国本土社会工作的发展。青少年服务是L组织的重要服务领域,流动儿童的社会教育服务是其特色,其中“阳光童年”服务项目是其特色品牌。该项目缘起于2006年,持续至今,主要以民工子弟学校为平台,开展社会工作者日常驻校服务,主要覆盖浦东新区8所民工子弟学校师生,大型活动覆盖浦东新区20余所民工子弟学校学生,近500名民工子弟学校学生直接受益。社工通常在学校开展个人问题辅导、小组辅导、团体活动、成长与教育课堂、校际活动、免费体检和健康推广、教师小组工作、贫困儿童援助等多种服务,在内容上重点关注流动儿童的专题辅导和能力发展,主要包括提升流动儿童的情绪与行为的自我管理能力训练、抗逆力成长训练、理财和职业规划能力训练等,诸如开展“理财让未来更美好――农民工子弟理财教育”、“寻找未来的我――新市民职业发展训练营为例”等专题培训活动。“理财”和“职业发展”等能力培训,针对了流动儿童在后义务教育阶段的发展性需求。

(二)政府倡导型NPO与流动儿童的素养教育

“素养”是人的趣味、品质、个性、思想、心胸、情怀、创造力等精神层面所达到的一种境界,是直达人的灵魂的内在修为,相对“素质”而言,更具人文精神、人格意义和心灵指向,是“素质”经由心灵的涵育转化,由“知”到“识”、由“技”到“能”、由“才”到“品”的升华过程。素养教育涵括了政治素养、道德素养、文化素养、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媒介素养、信息素养等教育。J社团是一家致力于为贫困青少年尤其是来沪务工人员子女提供优质和免费课外教育的非营利组织。最早缘起于一个为上海民工子弟学校提供支教服务的大学生志愿者支教队。2006年这些志愿者组织一群流动儿童成立了“放牛班的孩子”合唱队,在当地颇有影响,并于2008年成功注册成J志愿者服务社,是政府倡导、社会创新的典型NPO,即政府给予诸多荣誉和肯定,但并不热衷对其的资金或项目投入,负责人一度被评为中国最具公益人格创业新锐。该组织为流动儿童开设了合唱、英语、舞蹈、美术、各种器乐培训以及实践活动等课程,借助“放牛班的孩子”合唱团、“小草要唱歌”月刊及“回乡之旅”项目等载体,发掘流动儿童的艺术潜能,提高流动儿童的艺术素养。“放牛班的孩子”合唱团平均每年参加公益演出及专场音乐会近20场;“回乡之旅”项目是指每年暑假,J社团都会组织三四十名流动儿童学员前往他们自己的故乡,进行别具风格的巡回演出和社会考察。“小草要唱歌”相当于J社团的内刊,每月邀请资深媒体记者开设讲座,培训社团小记者,通过一份每半年出版4至5期的小报,联系不同背景的孩子,让他们认识社会和了解社会。J组织的愿景朴实明确,即希望“因为J,昂贵的课程费用不再是阻挡农民工子女学习琴棋书画的绊脚石;因为J,获得素质教育对于外来务工家庭也不再是奢望”。该组织因此堪称上海流动儿童艺术素养教育的典型。

(三)政府包容型NPO与流动儿童的公民教育

公民教育旨在培养合格的公民,传统的公民教育注重的是通过“课程-课堂”环境中关于公民身份的教育,是一种被动的、狭隘的公民教育。广义公民教育则是指在现代社会里,培育人们有效地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生活、培养明达公民的各种教育手段的综合体,强调主动公民教育,即在加强学生在学校与社区生活中的参与的基础上,强调通过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正规与非正规等各种教育途径之问的互动与合作,以培养知情的、负责任的参与型公民。R社团2000年筹组,2004年正式登记注册,是比较富有草根精神的非营利组织,鲜受政府项目支持,系政府包容型社会组织。该团体主要是通过志愿者活动为社区普通居民尤其是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社区环保、社会教育等服务。其中“太阳花”项目是R社团长期服务流动儿童的特色社会教育项目。该项目旨在帮助5-12岁的流动儿童整合更多社区教育资源,促其成长为具有良好行为习惯、身心健康的小公民。其具体服务目标细分为七个层次,即希望流动儿童通过参加太阳花项目活动得到以下收益。最低期待:流动儿童和志愿者一起开心地度过了一段时间;第二层次:流动儿童在活动中学到了一些有用的知识,在今后的学习或生活中能有些许帮助;第三层次:流动儿童通过参加活动促进了学习成绩的提高,比如英语和语文等课程,活动中获得的知识成为了功课的预先准备或事后巩固;第四层次:活动使流动儿童对知识和智慧的好奇心得到了激发,自此能够成为一个主动学习的人,能够通过不断学习在今后的生活中解决一系列挑战;第五层次:活动使流动儿童了解了大量的所谓现代城市生活的行为规则和生存技能,能够有条件作为城市居民在都市里成功生活;第六层次:流动儿童在活动中学会了通过民主参与、协商沟通、互相妥协等方式解决资源分配和公共事务决策,成为一个有素质的公民;第七层次:流动儿童在活动中领悟到了谦逊、自信、自强、宽容、爱心等等人之美德,成长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真正的人!尽管一些低层次的目标,比如获得知识、提高成绩、学习城市生活规则和生活技能等与前述L、J组织的能力教育和素养教育有所重合,但就其高层次目标而言,比如第六层次、第七层次的目标,很能体现R社团公民导向的价值使命,其流动儿童社会教育项目的核心乃通过公民小课堂形式,为流动儿童进行公民化教育。

二、资本・素质・氛围:NPO社会教育功能

作为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并列的现代三大教育体系之一的社会教育,是一种活的教育,它的深刻性、丰富性、独立性、形象性远非学校教育可比。社会教育在内容上具有广泛性,形式上具有灵活性,项目选择上具有自愿性,参与程度上具有自主性等特征,教育效果明显和巩固。上述NPO的社会教育实践在社会资本生产、综合素质提升和社会支持氛围塑造三个方面,发挥了积极的功能,促进了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方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一)NPO社会教育与流动儿童的社会资本生产

从农村流入到城市的农民工,相对市民而言是社会弱势群体,经济基础、职业地位和收入水平偏低,随迁的农民工子女即流动儿童通常面临物质和文化的双重贫困。非营利组织,尤其是公益性非营利组织一定程度上承担了继第一、二次分配之后的“第三次分配”的职能,即广大社会资源的聚合及分配。上述从事社会教育的NPO概莫能外,首先为上海的流动儿童整合了大量的物质资源或有形资源。财力方面,政府职能部门每年购买L、J、R非营利组织社会教育服务的项目经费,六成以上需要直接投入到流动儿童的直接服务。此外,三家组织虽不具有直接接收社会募款的权力,但通过与有筹款权力和能力的组织挂靠,也基本上能筹到部分社会款项用于流动儿童的社会教育。人力方面,非营利组织拥有丰富的志愿者的力量优势,从事社会教育的上述三大组织的志愿者绝大多数都是都市年轻白领,他们提供的志愿服务对流动儿童来说,亦具有相对的亲近性。物力方面,L、J、R非营利组织都设有设施比较完备的活动空间或平台。

单靠非营利组织自身的社会资源整合说到底还是有限的,非营利组织存在的根本意义还是创设或搭建社会互动和社会资本生产的平台,即参与者能够依托组织载体或借助组织平台进行合作互动,以促进社会资本的生产。L、J、R三个组织基本上都是立足社区,为社区流动儿童搭建了学习、沟通、交流的平台。流动儿童及其家长在这个平台里或在参加活动的时候相识相知,搭建了邻里互助网络,强化了邻里社会关系资本。不少志愿者与流动儿童结成对子,建立了联系网络。就宏观社会资本理论而言,信任、网络是社会资本的特征及生产基础,L、J、R三大非营利组织的社会教育服务得到流动儿童及家长认可,相互存在较好的信任基础。

(二)NPO社会教育与流动儿童的综合素质增进

NPO社会教育形式新颖,以快乐和游戏为基本元素,以体验式和参与式为主要工作方式,通过荣誉、兴趣和团队小组的方法,尊重青少年在活动中的体验感受,项目参与轻松愉悦,使青少年在参与过程中更加快乐地成长和形成自我认知,深受青少年喜欢。L、R、J组织的兴趣小组、户外拓展训练等,均能吸引流动儿童的积极参与。在R非营利组织服务对象的走访中,流动儿童对R社团组织的户外活动也表示出很高的热情。说到能与大学生志愿者或都市白领志愿者们一起玩游戏,非常兴奋,有小小的成就感。户外开放式的启发性教育释放了流动儿童的自信,他们可以不拘束地自由展现他们的特长。在互动过程中,诸多组织工作者和志愿者们都大为惊讶,这些来自乡村的贫困流动儿童中存在诸多的音乐、舞蹈等潜质及吃苦耐劳、合作互助的优良品质。J社团的“放牛班的孩子”合唱团亦可佐证,其组织流动儿童反复的合唱训练和排演,赴全国各地参加公益演出和专场音乐会,一方面增加了流动儿童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另一方面强化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和组织能力等。R社团在城中村社区建立流动儿童自管的图书室,每周开放一次,规定凡是生活在本城中村内或附近的流动儿童都可以免费申请办理图书借阅证,借还图书均由流动儿童轮流负责登记和收集,流动儿童的管理能力得以发展,公共服务意识得以提升。流动儿童的网络上瘾现象比较严重,三大组织均程度不等地开设了正确合理对待网络的知识讲座或活动,增进了流动儿童对网络世界虚幻性的认知能力,拓展了信息查找、评价、获取的技巧,提高了流动儿童的网络媒介素养、信息素养、科学素养等。

(三)NPO社会教育与流动儿童的支持氛围塑造

实践中的流动儿童教育受社会主流教育价值观、教育习俗及城市文化的诸多影响。在不少城市,流动儿童不是被视为需要平等对待的义务教育的对象,而是被当作城市教育体系的入侵者,他们并没被赋予与城市儿童相同的发展权利和发展机会。有学者认为城市原住民对流动群体采取的是“经济吸纳”和“社会拒人”的双重态度,这种态度决定了流入地对流动儿童教育需要的应对方式,而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城市教育价值观和教育习俗扭曲了人们对流动儿童教育需要的职责担当,损害了流动儿童的发展条件。NPO是以使命为先或价值为本的社会组织,旨在推动流动儿童社会教育发展的NPO成功吸纳了一批批有爱心的志愿者参与其中,包括流动儿童的家长及所在社区的其他人员。R组织在流动儿童聚集地的城中村所建的图书馆,成为社区公共文化的象征,是社区重要的公共空间和地标。每次在图书馆旁临时举办大型活动,流动儿童的家长、社区其他人员、社区周边单位成员,包括本地人,都不乏积极参与者,或出力或提供物品等,近似于大型的社区志愿活动。总之,非营利组织针对流动儿童的社会教育服务给予周边人群以积极影响,这种志愿精神、包容精神可谓新型社区或城市文化的象征,催生了城市文化的更新,推动了社会歧视或排斥的减少以及社会正义环境的逐步改善,促进了社区或城市社会的共融,从而间接地推动了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

三、NPO流动儿童社会教育的反思与发展

学校教育是个人实现社会流动的重要途径之一,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社会平等,与此同时,学校也是一个生产与再生产社会与文化不平等的主要场域,因为教育是社会精英阶级为抢占较好职业位置而排斥其他社会阶级的工具,即教育具有维持精英再生产的能力。就流动儿童的学校教育而言,有研究表明:就读于公办学校的流动儿童,其成长的过程存在显著的“天花板效应”:一方面认同主流价值观,渴望向上流动;另一方面则制度性地自我放弃。而专门的流动儿童学校则盛行“反学校文化”,通过否定学校的价值系统、蔑视校方和教师的权威而获得独立与自尊,同时心甘情愿地提前进入次级劳动力市场,加速了阶级再生产的进程。两类机制虽有差异,却殊途同归地导向阶级再生产而非社会流动。由此,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对的社会教育体系是一种必要的补充,更需要有所作为。就如何进一步发挥NPO社会教育之积极功能,兹提三点建议供讨论:

(一)NPO社会教育服务的专项购买及公开

从社会教育发展较好的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上看,社会教育更多被视为一种“急难帮助”,而受到政府相应政策的大力支持。社会教育是为解决社会问题由国家及其机构推行的一种自上而下的社会照顾,是透过社会而实施的一种社会帮助。社会教育措施及实施依靠建立社会制度和专人负责完成。中国国内的实践也表明,流动儿童社会教育的发展亟需依赖政府政策的支持和非营利组织这一社会载体的壮大。在新管理主义盛行的今天,项目制开始成为当代中国新的国家治理体制,政府购买非营利组织社会服务的机制正在形塑之中,上海是国内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机制实施较早的城市。政府购买社会服务预算是多数非营利组织经费的主要来源,是组织存在的基础。笔者长期跟踪的L、J、R三大组织在实际运行中却经常遭遇经费瓶颈,或资金短缺,或资金不能及时到位,或项目经费来源变动频繁、缺少稳定性等。非营利组织负责任人常常面临生存困境,经常为朝不保夕的经费发愁。

这一方面是源于有关政府部门对NPO社会教育不够重视,缺乏相应的制度安排和长期的财政预算,也就是说每年政府发包的有关社会教育方面的项目及经费偏少,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就非营利组织关于流动儿童的社会教育服务单独列成财政专项。与此同时,政府的统筹、协调与监督对流动儿童社会教育也是必要的,青少年福利性或公益性场馆可以逐渐采取社会化运营方式,委托成熟的NPO来运营,或向其开放;另一方面政府发包项目、考核项目的机制还不够成熟,在实践过程中,部分地区的服务购买或项目发包,很大程度是基于对机构具体负责人的信任,而非对组织的信任,并非完全坚持采购制度上的原则条款。这种“以人为中心”的购买方式难以支持非营利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政府购买流动儿童社会教育服务的资金比例或数量最好能制度固化,以免因领导的变更而发生变化,同时在具体的采购服务中需加大项目竞标的公开性和评估的科学性。

(二)NPO与流动儿童家庭、学校的协同互动

社会教育是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并存的三个基本教育形式之一。三者尽管其实施主体有很大不同,但在总的教育任务与目标方面,一致性逐渐加强,各自承担的教育内容、分别实施的教育方式也逐渐在各有分工的互补性的基础上增强了支持性和融合性。三者是相辅相成的综合体系,任何一方的孤立或缺损都不会导致流动儿童利益的最大化,只会产生消极影响。实践当中,NPO关于流动儿童的社会教育服务有时过于追求差异性,进而导致教育整体性的割裂。诸如一定程度上代表青少年社会福利和利于底层移民子女城市适应的素质教育如果处理不当,亦可能挤占太多流动儿童知识学习的时间,或者让流动儿童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产生误解,进而对应试考试和学业产生消极影响。部分非营利组织提供的社会教育服务有时成为流动儿童及其父母眼中的鸡肋,甚至成为流动儿童父母心中的顾虑,亦是事实。

导致整体性割裂的一重要原因在于NPO组织自身对流动儿童所在学校的教育及家庭教育缺乏调查和深入理解、对自身的角色定位不合理、机构人员专业性弱。家庭是未成年人社会化的关键场域,而学校以其独特的地位,可以在城市化进程和流动人口社会整合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能有效地促进流动儿童和流入地社会的良性整合。NPO的社会教育有其自身的限度,在整个流动儿童教育体系中说到底是个辅助者或补充者角色,其无法取代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教育的最高目标是使人们能够达到自我实现和过负责的生活,社会教育与正规教育相区别,强调精神能力的感召作用,自我帮助意志的唤醒是社会教育的核心。NPO流动儿童社会教育的目标不是怜悯和溺爱,而是为了培养他们自我帮助的勇气,达到自助的目的。为此NPO从业人员的专业性之一便是避免让流动儿童对社会教育服务产生完全依赖。总之,流动儿童社会教育需要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较为实质性的连接、合作与互动,以避免冲突,更好地发挥整合效应。此外,从微观技术的层面说,作为第三方的学校社会工作,旨在协助处于不利地位的学生,以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协助学生与学校、家庭、社区建立良好关系,以增进教育的功能;协助学生获得一种实用的知能,以适应现代生活之需要;协助学生获得一种适应变化的能力,以便继续学习;促进学生社会化人格的正常发展。这与流动儿童的教育有非常高的契合度,不失为提高NPO社会教育专业性、增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融通合作的枢纽。

第8篇:社会教育的内涵范文

1科学启蒙教育资源分析

科学教育的资源很广泛,上至宇宙星空、风雨雷电,下至花鸟虫鱼,人类社会以及人们在与自然和谐相处表现的理智和应变等,可以是所见所闻,还可以是吃、穿、住、用、行等,应遵循科学性、趣味性、生活性、践行性等几大原则,在实际现实生活中选取典型的有代表性能够贴近孩子的内容来开展科学启蒙活动。根据一般分类我们可以大致分为学校教育资源、家庭教育资源、社会教育资源等。

1.1学校教育资源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对于科学启蒙教育来说我们所称学校教育资源,特指学前幼儿(幼稚)园、中小学办学必不可少的人财物等资源。人力资源是指教职员工、学生群体、组织;财力资源是指各项经费;物力资源指财力的物质化,包括周边环境和可运用的物化条件,如学校的小山、池塘、科技场馆等。学校教育资源具有多样性、动态性和相对有限性等特点。

1.2家庭教育资源家庭教育资源是泛指可为孩子家庭生活、邻里游戏、自助教习的物质类、精神性各种资源。现代家庭不乏先进的教育理念、深厚的文化内涵、舒适的可供儿童实践的环境,对儿童科学启蒙来说都是宝贵教育资源。可以分为主观性和客观性2个方面:主观性家庭教育资源是指家庭文化、家长学识及早教意识、家教经验与教训、家长的职业特长、业余爱好等等;客观性家庭教育资源是指家庭经济、信息条件、生活设施,相关的有教育意义的物品、器具以及的职业场所等等。家庭教育资源具有开放性、丰富性、随机性、整合性等特点。

1.3社会教育资源社会教育资源,广义上泛指一切影响于孩子身心发展的社会生活的全部有机构成;狭义上则指学校、家庭之外的一切文化教育设施及相应的人、财、物、自然环境与社会组织等资源。包括图书馆、纪念馆、博物馆、科技馆、展览馆、艺术馆、体育馆、运动场等场馆,戏院、电影院、陈列室、书店、音乐厅等设施,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报刊、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普教育基地、科研院所、实验室、科技专家等科教文卫体社会教育资源;青少年宫、文化宫、社会实践基地、社区各类设施等工(会)青(年团)妇(联)社(区)系统社会教育资源;科技协会、“关工委”等社会教育资源。具有广泛性、开放性、灵活性、公益性等特点。

2优化资源配置践行科学启蒙教育

各种资源的综合利用,使得科学启蒙教育异彩纷呈,资源利用需要一定的机制保证。学校要形成完整的资源开发利用机制,高效开发利用科学启蒙教育资源。其一,在国家、地方和校本教材的建设中,按照“就近选择,注重体验”原则,有机地融合家庭和社会资源,形成教育特色;其二,研究家庭、社会资源各自特点,积极主动引导带动家长、社区有效开展科学启蒙;其三,发邀请函倡议书、颁导师证辅导员制、教育基地挂牌等,激励倡导家庭、社会科学教育活动长期有效运行,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多方位稳定、发展的合作关系。家庭及社会有关方面也要从国家利益的高度出发,建立和完善资源开发利用机制,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杠杆机制”、科学管理“互动机制”,实施活动“安全机制”,评价“激励机制”,促进家庭及社会有关方面高效开发利用资源。形成三方互动、沟通机制,创建科学启蒙教育工程,三方拧成一股绳,使科学启蒙教育资源更丰富、达到最优化。

2.1立足学校教育主阵地,立体开发利用学校教育资源校园从来都是教育的主阵地,在科学启蒙教育中也是应有之义,我国应该充分认识到人才培养的系统性和层次性,重视中小学科学教育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战略地位,树立科学教育从源头抓起的战略思想。从考试评价体系、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配置以及政策法规上赋予中小学科学教育充分的重视,确保中小学科学教育的基础地位。学校应该从坚持科教兴国战略高度出发、担当百年树人、教书育人的责任,建设科技教育为主线的校园环境;充分发挥班级板报、壁画、宣传栏在科技教育中的文化氛围作用;必修课、选修课等课程教学中注重科技知识、技能的渗透,体现示范性;活动课、教育实践中注重科技能力的培养。善于设计科学教育活动过程;善于组编和运用科学启蒙教育教材;善于组织学生的兴趣志趣;善于及时吸取与处理来自教育对象的反馈信息,丰富科技启蒙教育教学系统。如在科技小著作教学过程中“明白什么是科技生活”、“深刻感受科技生活”、“淡化作文的难度,强化写作的吸引力”、“激发写作兴趣”。“每门功课都应该这样开始,使它能引起学生真正的爱好,做法是向他们证明,它是如何美好,有用、快意,是如何需要。”兴趣从来使教育事半功倍,我们应增强意识,真正让学生在学校打下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争相小发明。

2.2助力家庭教育社区科技大气候,充分挖掘家庭社会教育资源科学启蒙教育强调家校互动,重视家庭教育资源。革除科学启蒙教育内容广而不深的弊端,从立足实践的角度诠释科学,旨在对科学启蒙教育做清晰的界定,减少教学中的混乱与困惑,在校园资源观落伍的同时,家庭、社会资源观也面临挑战。应该走出思想误区,充分挖掘、利用各种资源,对孩子进行科学启蒙。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科学启蒙教育对于学校、家庭、社会任何一方面都不可能单独胜任,必须有机结合才能取得功效。应树立共同教育的大教育观,本着“立足校园,放眼社区”的思想,敞开教育之门实施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教育,密切家校联系,优化了科学启蒙教育同步化。将家长与幼儿的合作成果通过展示栏宣传壁一一展示,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现自我、突出成就感与荣誉感,从而构建起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大教育模式。首先,开拓视野,着眼于科学启蒙教育所有领域,充分利用校园家庭、社会教育资源,丰富科学教育内涵及意义;其次,担当主角,教师作为家庭、社会科学启蒙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主导者及领航人,对指导协助资源立体化开发利用有不可替代的责任。走进社区深入研究、精心梳理丰富的科学启蒙教育资源,充分挖掘家庭社会教育资源,启动立体化开发利用措施,使之切合教育实际。

2.3加快教育资源整合,深度开发利用资源学校根据科学启蒙教育的实际需要,鼓励各科教师进行合作,针对同一教育主题,从多学科角度多维度解读。比如对于“运动”,物理老师侧重力与速度;生物老师侧重从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等的肌肉和骨骼运动机理;化学老师则可以从分子、原子的微观世界分析。多学科背景、各异的思维方式,协同合作进行启蒙将使受教育者与教育者相得益彰,拓展视野、变换视角、活跃思维。“请进来”——家庭、社会科学启蒙教育资源进校园;“走出去”——学校走出校园,依托社区、家庭全方位、宽领域开展科学启蒙。在家里,学生可充分利用生活用品、废旧品,物尽其用,添置必备工具,如放大镜、望远镜、磁铁、锤子、钳子等,在教师适当方式(网络、电话、家访等)的指导下,家长和孩子一起做“零起步、低成本、大智慧、促成长”的科学探究,开展“身边的”、“透明的”、“动手的”、“好玩的”、“探究的”科学实验,使科学教育渗透于家庭生活中,让儿童在生活中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在探究中培养科学素养,在操作中培养动手能力,同时体现“废物利用、变废为宝”的环保理念,培养环保意识。在社区,则依托科技启蒙教育主题教育资源,组织儿童进行生动活泼的科学探究实验,如自制电铃、风车、望远镜、放大镜,制作标本等小发明创造;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科技实践活动,如走进大自然进行科技采风、观察天象、生物奇趣,举办科普讲座,开展科技小论文、科普小调查活动。

第9篇:社会教育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博物馆;社会责任;教育;文化;发展;

博物馆作为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蕴含有广泛的藏品,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当前,随着博物馆免费向大众开放,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走入博物馆,接受文化的熏陶。博物馆所肩负的社会责任也日趋增加,它不仅要承担起社会教育的重任,还要发挥出促进社会发展、改善民生以及促进城市文化的建立等。而博物馆的社会责任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对这一课题进行一次浅显的探究。

一、博物馆的社会责任之一社会教育

当前,博物馆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场所,它以丰富的藏品资源和文化价值吸引着人们的到来。丰富的藏品是博物馆的重要资源,也是衡量博物馆的一项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博物馆实现社会教育功能的重要承担者。将博物馆的藏品与其社会历史背景相联系,突破空间和时间的界限,那么其涵义将更加丰富,也更有利于社会教育功能的发挥。因此,将博物馆藏品所蕴涵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信息传达给大众,实现与参观者的精神交流,对其产生社会教育的作用。

通过讲解员对藏品进行介绍说明,这是博物馆发挥社会教育功能的重要方式,同时也可以通过文字说明或者视频演示的方式将信息传达给受众。在对藏品的知识内涵进行介绍时,应当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说明,如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审美价值以及对现实的意义等,在博物馆藏品意义与观众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此外,通过对藏品的介绍,要使人们认识到它们的社会文化和稀有性,主动承担起对这些藏品的保护责任,博物馆在进行社会教育的同时也将社会责任传承下去,构建和谐社会。

二、博物馆的社会责任之二改善民生

广大人民群众都有接受文化的权利,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博物馆是文化的传授者,与改善民生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博物馆应成为改善民生的积极力量,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首先,要逐步改变文化困乏的局面,实现文化上的人人平等,关注广大基层群众的文化状况,积极推行博物馆免费政策,降低人们的文化经济负担;其次,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使人们认识到优秀文化的积极作用,将文化变为广大民众的智慧源泉,促进人们主动走进博物馆,在这个艺术殿堂中接受优秀的文化;再次,要关注弱势群体的文化生活,为他们提供特殊的文化服务。通过一系列措施,博物馆完成了普及优秀文化的责任,树立起良好社会正气,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大大改善了民生。

三、博物馆的社会责任之三社会发展

随着博物馆逐渐免费开放,为博物馆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自我发展的同时,博物馆还应注重提高服务水平,培养人们的文化生活,提高人们的人文素质,促进社会的发展。因此,博物馆应当首先解决存在的一些问题,如部分博物馆基础设施较为薄弱,无法承载较多的人流量;博物馆的消防设施不健全,存在安全隐患;还有部分博物馆基础服务设施落后,不能满足特殊群体的服务需要等。面对这些问题,博物馆应当进一步提高服务理念和服务水平,完善各项基础设施。

促进社会发展,对博物馆来说就是搭建起良好的博物馆与大众之间的桥梁,营造博物馆和观众之间的和谐氛围,不断促使博物馆文化与民众文化需求协调统一,通过博物馆事业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博物馆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使博物馆在民众文化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当前,提高服务水平和大众的满意度,就是促进社会发展、为社会服务的最好体现。

四、博物馆的社会责任之四城市文化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当今社会,任何一个城市的发展都离不开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城市文化的发展又需要博物馆的支持,因此,博物馆应关心城市文化的发展,推动城市文化的不断进步。对一个城市来说,文化底蕴决定着这个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只有具有良好的文化底蕴和文化氛围,才能真正提高城市的地位。博物馆在改变落后的文化局面,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同时也是博物馆社会责任。应重视对博物馆的建设和藏品的收藏保护,使博物馆成为人们心灵的精神家园,优秀文化的扩散地,不断弘扬积极向上的博物馆文化,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从而增加城市文化底蕴。可以看出,博物馆已经成为城市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五、结束语总之,博物馆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在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促进城市文化和社会发展等多个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当重视博物馆的建设,并不断提升服务理念和服务水平,使博物馆更好的承担起社会责任,服务大众,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作者单位:廊坊博物馆)

参考文献:

[1]陈秉钊.历史文化:保护与再生中的情理观[J],建设科技.2007年第11期。

[2]竹内诚著、王铁军译.根植于所在地区的博物馆活动[J],沈阳故宫博物院院刊.2008年第6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