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篮球控球基本功训练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中考;篮球;运球;上篮;训练方法
篮球半场运球上篮是篮球运动项目中一项基本技术,是篮球教学的重难点,同时也是中考体育考试项目之一。这项运动主要考察学生的运球、控球技术和投篮技能,并不追求运控球和投篮技术的高超。中考体育对篮球半场来回运球上篮有着明确的规则说明:考生持7号篮球在半场篮球场(标准全场篮球场规格为26m×15m)以半场中线与边线的交叉点为起点做单手向前运球运动,到达篮下投篮;投篮完成后运球至另一侧,脚踏中线与边线的交叉点后,往回再次运球投篮,投中后运球回到起点;运球过程中不能出现走步、滚球跑、推球跑,否则记为违例,并根据步数累计扣分。
篮球运球上篮在中学体育教学以及学生的课余活动中很普及,同时也深受学生喜爱。但是受制于中考来临等学业上的压力,学生们训练时间很有限,因此大部分学生的运球和上篮技术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常见的篮球半场来回运球上篮常见的错误主要有脚步动作不清晰,具体体现在运球与跨步收球动作不连贯,跑动中跨步接球与第二步制动起跳衔接不好,腾空后身体前冲力过大。因此而出现运球走步等为例行为。如何在有限时间内,通常只有体育课上,提高学生的运球和上篮技术,就成为我们当前体育课程探索和亟待解决的重要任务。
从篮球半场来回运球上篮的规则可以看出,这项运动主要分运动起球、运球、投篮、折返跑等技术环节,其中最为关键的技术是“三步上篮”。因此,我们的训练方式是首先按照分解动作单独训练,然后再组合练习,主要的训练项目及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原地运球训练
原地\球是篮球运动的基本功训练,是主要培养学生的“球感”,让学生在训练中形成对篮球的形状、轻重、弹性和空间运动的速度和方向变化的一个整体感知。具体方法是要求学生双脚分开,脚跟与肩平行,双腿呈马步式微微弯曲,上身略微前倾。双腿保持不动,双手拍球。这项训练能很好地防止学生在篮球半场来回运球上篮中出现的手滑、丢球、看不住球等现象。在训练中,要避免学生精神过于紧绷,提醒学生注意放松双肩、手指、手臂,灵活控球。
当学生逐渐适应篮球后,还可进一步要求学生不断缩短手掌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也就是进行低空运球训练,提高学生对低空运球的控制能力。待学生此项训练熟练之后,还可进一步开展对墙运球、胯下8字运球等训练,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控球能力和身体反应能力。
这项训练相对单调乏味,在课堂中也可以开展小组活动或者竞赛,比赛谁的运动时间长,双手交换运球时间长等,提高和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趣味性。
二、行进间运球训练
行进间运球是篮球运球训练的第二项运球训练,指的是学生在走动、跑动、转弯、闪躲等运动过程中的运球训练,这项运动建立在原地运球的基础之上。只有原地运球的基本功扎实,才能有效开展这项训练,否则学生会养成不良的控球和带球习惯。我们可以在每次训练行进间运球训练之前,把原地运球训练当作热身活动,不仅可以奠定良好的运球基础,还可以提高上课的效率。
此项训练可以按照高运球――快速高运球――低运球――胯下运球――运动转身――绕障碍物运球的顺序循序渐进推进。练习时除了教师标准示范外,还可以选出学生代表逐个演示,让大家观摩并且评价优劣,以指导学生更好地调整和完成自己的动作。绕障碍物运球是行进间运球的最后一项也是难度最大的一项训练,主要是训练学生对于突况的灵活的控球能力和应变能力,可以再细分为固定障碍物运球训练和动态障碍物运球训练。绕障碍物运球训练不仅能预设真正的篮球竞技情景,能够训练和提升学生的综合运球技巧和应变能力,还能提高学生课堂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三、三步上篮训练
“三步上篮”是篮球半场来回运球上篮中最关键也是最难攻克的一项技术。初中体育教材中也解释了“三步上篮” 的动作要领――“一大二小三起跳”,指的是首先双手抱球跨出一大步,第二步打垮之后再接着跳第三小步为起跳上篮做准备,最后条腿蹬地腾空,一只腿屈膝上抬,双手举球或单手托球屈腕屈指柔和地拨球入篮。
“三步上篮”训练可以首先通过教师示范讲解和观看优秀运动员的视频资料让学生形成对这项运动的一个整体感知,让学生建立对“三步上篮”的初步认识。有了先前的原地运球和行进间运球训练的基础,此项训练主要是把所学的技术进行组合和整体训练。可以组织学生排成两列小队,逐一进行上篮训练。先练习三个跨步,主要让学习控制好跨步的步幅。逐一解释“一大”中的一大步目的是在实战中摆脱防守方的防守,因此要求步幅动作大。“二小”中的两个小步目的是为起跳做准备,因此只有步幅较小才有利于调整身姿方便起跳。应当让学生反复训练与体会这项训练的动作要领。接着让学生练习投篮的,感受并反复操作利用手腕和手指的力量将篮球送进篮筐的动作要领。最后,整合这一系列动作并反复练习,主要训练并掌握“三步上篮”的动作节奏。
总之,篮球半场来回运球上篮考试是一种综合性的篮球运动技巧,它不仅需要学生掌握良好的原地控球能力、行进间运球能力、三步上篮技巧,让学生在中考体育中取得好的成绩,同时也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身心素质和应变能力。因此,在中学体育课程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高效地学习和掌握好基本的篮球运动技巧,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身心素质和对体育运动的热爱。
参考文献:
[1]孙民治 主编. 现代篮球运动教学与训练[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2]韩国太. 篮球教学训练游戏[M]. 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3]何晓涛,邓露生. “半场往返运球上篮”技术分析与训练[J].中国学校体育,2012(S1).
篮球兴趣小组活动的开展有助于丰富小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因此学校要做好小学篮球兴趣小组教学计划工作。下面是小编带来关于小学篮球兴趣小组教学计划范文的内容,希望能让大家有所收获!
小学篮球兴趣小组教学计划范文篇(一)学校成立了各个活动小组,由于是刚成立,各个小组成员的基本素质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所以要求教师对于这次活动队组的成立和发展制定一个全面和长远的教学计划。我带的是篮球队,制定了以下教学计划:
第一步:先让学生产生和加深对篮球的学习兴趣和了解篮球的基本常规知识。
同学们一定知道每年举行的历时几个月的“NBA”职业篮球赛,代表了世界最高水平,最佳技艺,吸引着全世界篮球爱好者,给学生准备美国职业联赛的精彩片断纪录。吸引学生,引发学生兴趣。
让学生了解篮球基本常规知识和价值。 篮球运动的起源及演变,趋势是快,高,全,准。篮球运动的场地与器械。了解以下知识:篮球,蓝板,篮球场,篮球网,蓝框,篮球架。其次是它的价值,既锻炼身体的价值。让学生明白篮球运动是由跑,跳,投等人体基本活动所组成。其中包括基本技术和战术。经常参加篮球运动,可以提高跑,跳,投等基本活动能力,发展灵敏,速度,力量和耐力等身体素质,促进青少年身心的正常生长发育和内脏器官的发展。
第二步:掌握一套适合篮球运动的活动操,篮球操。扩胸运动,体转运动,俯臂运动,跳跃运动,原地运球运动。
第三步:掌握篮球基本技术,包括进攻技术和防守技术。持球练习,感知球性。原地运球,基本运球方式,跨下运球。行进间运球,行进间运球急停急起,三步上蓝,行进间运球体前变向,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双手胸前传球,单手肩上传球。接传邱转身投篮,行进间运球单手肩上投篮,防守动作练习。
第四步:篮球规则知识:带球走违冽-——:走步。 脚踢球与拳击球违列。垂直原则,阻挡,推人,用手拦阻,带球撞人。3秒,5秒,10秒,30秒规则。使球出界和掷界外球违列,球回后场违列。
第五步:学习篮球场上的战术安排
区域联防2——1——2
第六步:安排学生打比赛。
小学篮球兴趣小组教学计划范文篇(二)篮球运动是由跑、跳、投等人体的基本技术、战术组成的,是在快速、多变、激烈对抗的复杂情况下进行的一项综合性的体育活动。它能全面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并通过教学与训练,更好地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等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由于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篮球,所以为了丰富开展学校的业余文化生活,活跃学校的气氛,发展学生的篮球技、战术水平、增强体质、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特制定东街小学篮球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一、活动指导思想:
高举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及科学发展观,落实上级教育体育工作会议精神,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1、抓好思想作风建设,狠抓纪律;
2、提高身体素质:重点提升队员的体力、身体对抗性以及手腕力量;
3、狠抓基本功:重点抓投篮、一对一防守、传接球、移动;
4、以赛代练:每周争取1-2场以上的教学比赛,通过比赛提高队员技战术水平。
二、活动发展目标:
1、组建校篮球兴趣小组。
2、加快学校各年级梯队的建设。
3、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团结互助、共同提高的良好风气。
4、全面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发展学生的篮球技、战术水平。
5、不断提升篮球训练的新理念,科学训练,全方位提高篮球训练的质量。
6、狠抓基本技术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基本技术,为今后继续提高打下扎实的技术基础。
三、活动训练内容:
1、身体训练:
(1)力量:四肢力量与腰部力量为主。
(2)速度耐力:专项素质结合快速运、传接球练习、球场各种跑与防守训练。
2、投篮:
(1)罚篮。
(2)近距离篮底擦板投篮。
(3)三分线外远投。
(4)中锋要掌握转身投篮动作。
(5)各锋、卫队员要有自己的熟悉投篮点。
3、篮板球:
(1)强化篮板球意识、掌握原地起跳抢篮板球动作。
(2)提高弹跳力,学会先挡人后抢篮板球。
(3)注意抢到篮板球后第一传的处理能力。
4、积极防守:
(1)提高个人防守能力,不断提高封堵快攻路线、积极抢断、补位、调位的防守技术。
(2)掌握各种防守步伐练习,防守重心要降低,移动速度要快,学会扬开双手去扩大防守控制面积,做好防投、传、切的准备。
(3)掌握半场、全场紧逼人盯人防守的方法及方法。
(4)注意战术的变化,巩固和提高区域联防(2—3、2—1—2)
5、快攻和防快攻:
(1)注意培养学生发动快攻的时机,并打成功率。(抢到篮板球的发动、对方得分底线球和发边线球出现紧逼的情况)
(2)长传快攻和短传快攻相结合。
(3)造成以多打少(3—2、2—1)和以少防多的方法。
(4)快攻一传的接应与前锋快下位置选择的配合。
6、阵地进攻:
(1)增强个人进攻能力,首先要敢主动进攻。
(2)阵地进攻内外结合,以外线为主,大胆突破及中远距离投篮。
(3)多运用小配合练习(掩护、策应)。
(4)组织后卫的发动配合。
四、训练总体思路:
1、以培养学生兴趣为主,从基础的技术入手。
加强球性练习。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加强学生对篮球的认知。
2、在篮球练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养成合作的习惯、发展体能。
3、了解篮球的基本规则,对一般的技术动作能熟练掌握,作到不犯规。
能运用一定的技战术打出一定的配合。
五、活动时间、地点及人员安排:
1、时间:每周一的课外活动到放学时间。
2、地点:学校篮球场。
3、人员:学校篮球兴趣小组成员。
领队:何文菁 队长:郇镕
六、活动训练安排:
第一至三周:
1、组建兴趣小组。
2、纪律以及安全教育。
3、绕篮球场运球10圈,鼓励做动作。
4、分组自由投篮练习。
内线队员(以篮下投篮为主)与外线队员(中远距离为主)分开练习。
环球篮定点跳投,篮下打板,罚球线成队投篮前进后进比赛,3分钟中距离投篮破记录赛。
教师对投篮动作进行指导。
5、移动。
滑步练习:学习横向滑步/侧向滑步;4点滑前移动触球,5人一组,轮换练习,低重心快速滑前;30度角随球三点滑前移动,移至人篮之间,做防守姿势;横场影子相随跑;
6、篮球场折返跑。
5人一组,共4组。要求全速跑比赛。
7、原地控球练习。
8、放松练习。
第四至六周:
1、绕篮球场运球10圈,鼓励做动作。
2、分组投篮练习。
自由分散原地跳投;成队学习45度角跨步接球即停跳投,注意脚步动作,脚尖指向球篮等;3分钟中距离投篮破记录赛。
3、复习滑步移动技术,4点滑前移动触球。
学习侧身跑,后转身跑,变向跑,注意眼睛看来球方向。
4、纵场传接球上篮(2人/3人),2人时加一人进行一防二练习,只防有球者。
5、学习抢断球。
2人一组,持球者背对,自抛球跳起接球转身,防守者上前抢球。注意上前一步手前伸,手腕用力打球;3人一组传球断球练习,断球者位于侧后约2米。
6、篮球场折返跑。
5人一组,共4组。要求全速跑比赛。
7、原地控球练习。
8、放松练习。
第七至九周:
1、绕篮球场运球10圈,鼓励做动作。
2、投篮练习。
2人一组,外线运球挡人后分球投篮;运球即停即起投篮;3分钟中距离投篮破记录赛。
3、运球过障碍柱上篮/跳投。
4、休息
5、纵场3打2攻防演练。
进攻第3人在过半场后加入。
6、篮球场折返跑。
5人一组,共4组。要求全速跑比赛。
7、原地及行进间控球练习。
8、放松练习。
第十至十二周:
篮球基本功练习(一)
1、原地低、高运球,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
2、行进间直线运球,原地单手传、接球。
3、行进间变向运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4、多项球感练习。
5、半场比赛。
第十三至十五周:
篮球基本功练习(二)
1、原地低、高运球,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
2、行进间直线运球,原地单手传、接球。
3、行进间变向运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4、多项球感练习。
5、全场比赛。
第十六至十七周:
投篮训练(一)
比赛、调整、休息。
第十八至十九周:
投篮训练(二)
比赛、调整、休息。
小学篮球兴趣小组教学计划范文篇(三)为了活跃学校的气氛,发展学生的篮球技、战术水平、增强体质、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本学期篮球训练计划如下:
教练:秦岭
训练时间:每周周五下午课外活动时间
一、训练指导思想:
① 抓好思想作风建设,狠抓纪律;
②提高身体素质:重点提升队员的体力、身体对抗性以及手腕力量;
③狠抓基本功:重点抓投篮、一对一防守、传接球、移动;
④以赛代练:每周争取2场以上的教学比赛,通过比赛提高队员技战术水平。
二、训练方法:
第一周:
1、组建兴趣小组。
2、纪律以及安全教育。
3、绕篮球场运球10圈,鼓励做动作。
4、分组自由投篮练习。
内线队员(以篮下投篮为主)与外线队员(中远距离为主)分开练习 。
环球篮定点跳投,篮下打板,罚球线成队投篮前进后也进比赛,3分钟中距离投篮破记录赛。
教师对投篮动作进行指导。
5、移动。
滑步练习:学习横向滑步/侧向滑步;4点滑前移动触球,5人一组,轮换练习,低重心快速滑前;30度角随球三点滑前移动,移至人篮之间,做防守姿势;横场影子相随跑;
6、篮球场折返跑。
6个每组,共3组。要求全速跑
6、放松按摩(回家洗热水澡)
第二周:
1、绕篮球场运球10圈,鼓励做动作。
2、分组投篮练习。
自由分散原地跳投;成队学习45度角跨步接球即停跳投,注意脚步动作,脚尖指向球篮等;3分钟中距离投篮破记录赛。
3、复习滑步移动技术,4点滑前移动触球。
学习侧身跑,后转身跑,变向跑,注意眼睛看来球方向
4、休息10分钟
5、纵场传接球上篮(2人/3人),2人时加一人进行一防二练习,只防有球者。
6、学习抢断球。
2人一组,持球者背对,自抛球跳起接球转身,防守者上前抢球。注意上前一步手前伸,手腕用力打球;3人一组传球断球练习,断球者位于侧后约2米。
7、篮球场折返跑。
6个每组,共3组。要求全速跑
8、放松按摩
第三周:
1、绕篮球场运球10圈,鼓励做动作。
2、投篮练习。
2人一组,外线运球挡人后分球投篮;运球即停即起投篮;3分钟中距离投篮破记录赛。
3、运球过障碍柱上篮/跳投
4、休息
5、纵场3打2攻防演练。
进攻第3人在过半场后加入。
6、篮球场折返跑。
6个每组,共3组。要求全速跑
7、放松按摩
第四周:
投篮训练(-)
第五—六周
投篮训练(二)
调整、休息。
第七周
重新挑选下一届队员,准备下一年的比赛。
第八——十八周
篮球基本功练习
1、原地低、高运球,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
2、行进间直线运球,原地单手传、接球。
3、行进间变向运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4、多项球感练习。
5、半场比赛。
小学篮球兴趣小组教学计划范文篇(四)一、教学理念:
篮球运动是在快速、激烈、对抗的情况下进行的一项综合性体育活动。其具有竞争性强、趣味性浓等特点,深受广大中学生的喜爱。它能全面锻炼身体,主要是发展学生的跑、跳、投等基本活动能力,提高灵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和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团结合作等优良品质。
篮球技术水平的巩固提高依赖于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爱好和基本功的情况的好差,而在基本功的练习当中,因其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实用性,由此也吸引了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近年来,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篮球教学也应从形式、教学、内容安排上进行改革。从片面追求投篮命中率、力量训练,忽视基本功教学的误区中走出来,重视基本功的教学,使学生通过基本功的篮球技术练习,为提高篮球技术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终身受益。
二、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为篮球,是体育与保健的内容。球类是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它具有良好的综合健身作用,能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和拼搏精神。篮球教材由基本技术、简单战术和教学比赛三部分组成,基本技术在整个教学内容中比重较大。重点是学习和初步了解各种基本动作。因此,将章节重点确定为基本技术动作的掌握,难点基本战术的配合。
三、教学目标:
1、运动技能目标:
1)了解练习的方法,明确篮球运球、传球、投篮的技术原理及作用。认识篮球运动的目的是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增进健康。
2、身体健康目标:
1)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发展学生的灵敏、速度素质,提高协调性及快速反应能力。
2)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一般的篮球比赛规则及遵守规则。
3、心理健康目标:
1)培养学生积极进取、顽强拼搏、强烈的竞争意识及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强化学生的情感,提高想象、交往能力,发展学生个性和心理素质。
2)在竞争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与同学协调配合。
4、运动参与目标:通过篮球教学,让学生明白体育活动是促进身体发展和健康的重要手段,从而引导他们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基础。
5、社会适应目标:在学习中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参与竞争能力,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正确对待成与败。为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练奠定基础。
四、教学方法:
1、本章节主要以“愉快教学法、情境激励教学法”作为指导思想,以发挥学生的认识能力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为目的,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自始至终在师生的共同参与活动中愉快、轻松、活泼地进行教学,力求体现“重参与、育兴趣、练技能”的教学特色,以达到优化后的教学效果。
2、坚持循序渐进和教与学同步互动的教学方法,通过视频演示现场传播,即体现教学的整体性和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学中教,在教中学,学习过程是自己实践完成学习任务的。
五、学法说明:
高中学生的年龄为17、18岁,该年龄段的学生正处在生长加速期,朝气蓬勃、富于想象力,有很强的求知欲,而学生作为个体,又具有其独立性,要具有较强的耐受挫折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己想象力、创造力等能力的舞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教学比赛,表现现代人追求成功,尝试挑战、靠努力和奋斗赢得胜利,超越自我的心理倾向。也可使学生心里积聚的压力得到宣泄,心情愉悦,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困难和挫折。
六、课时安排:
最新学校训练的方案
一、指导思想:落实校长校长负责制,认真学习“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重要思想,在训练中坚持依法治教,以德治教,加大教学,训练有素,理论联系实际,体育科组分步实施训练教学目标;订出计划,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训练教学质量,力争今年六月份参加市小学生足球赛取得好成绩。
二、训练目标: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期望,学校开展足球项目专项训练,目的是增强学生的体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经过训练,建立足球运动的基本技能概念,熟悉球性和控球本事,体会动作要领,初步掌握足球最基本技术和游戏方法,发展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培养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等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的团体主义精神。
全面提高学生足球技能水平,训练的时间安排为:星期一——星期五:早上:6:30——7:30午时:4:20——5:00校男子足球队在本学期的的工作计划主要分为以下几步:
第一步:继续认真挖掘有潜力的新队员,为队伍输入新鲜血液,壮大队伍,作到新老结合,保证队伍的持续发展。
第二步:加强思想工作,让其明白锻炼的必要性以及为校争光的荣誉感,使之有意主动投入。
第三步:注重球队作风建设,严抓纪律,认真做好考勤工作,建立奖罚机制,调动学生训练的进取性。
第四步:本学期的训练工作主要是围绕着培养足球技术,基本功,提高身体素质,提高足球的整体水平。
推进我校素质教育,提高足球氛围,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同时更期望这支队伍在比赛中不断提高,取得优异成绩,为学校社会培养更多的足球人才。
训练任务:
一、培养队员良好的心理品质及思想品德,在学习技术技能之前先学习做人道理,从思想上重视教育。
二、根据队员年龄段特点,提高队员身体健康水平,根据足球专项运动的特点,改善队员的身体形态,提高机体的运动本事,发展综合的运动素质。
三、培养队员的团队精神,足球运动是一项团体项目,需要每个队员努力,才能取得好的成绩。
四、教会队员进行专项运动训练组织、指导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队员独立进行自我训练的本事。
三、训练资料:
(一)提高队员训练作风,比赛作风,严格纪律性.培养良好体育道德作风,严格训练质量.
(二)提高队员的全面身体素质,重点发展速度灵敏.协调.爆发力等素质.1.学习掌握跑的正确技术.2.提高速度所需要的肌肉力量.3.提高完成各种技术动作所需要的灵敏协调本事.
(三)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技术(重点传,接技术)逐步发展学生个人技术特长.
1.提高活动中控球本事.
2.正确掌握传接球技术.
3.提高技术运用本事.
4.注意发现学生特点加以培养.
(四)提高队员的战术本事.重点是个人战术和局部战术.1.明确个人攻守的职能,进攻和防守原则.2.提高个人战术意识和局部2对1,3对2本事.3.确定基本阵容,初步构成3-2-1全攻全守的基本打法.
(五)主要训练手段.1.身体训练:各种快速跑,耐久跑,负重柔韧等练习.2.技术训练:各种个人颠,控球练习,1对1攻守2-3跑动中传接配合,抢截球等.3.战术训练:2对1,2对2,3对2对抗攻守,半场攻守练习比赛.。
备注:
1、此次训练均为学生自愿参与,自愿报名参加训练。
2、每堂训练课都必须奉着“安全第一、健康第一、全面发展”的原则进行,严格球队作风,纪律严明,认真刻苦训练。
3、训练本着“以人为本”,以适合同龄队员心理,生理理解本事为提前,进取推行“欢乐体育”和“健康体育”让学生进取主动的投到训练中。低中年级以班为单位利用好课外活动时间和大课间有专门教师指导进行足球活动,并在活动中发掘好的苗子,做好校队的输运工作。
最新学校训练的方案
指导思想:
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发展学生及田径队员的身体素质,学习和改善专项技术水平,培养田径队员的综合素质及本事,提高训练成绩,努力把交界一中的田径队训练工作做得更好,力争在今年的区田径会及全镇运动会上取得优异成绩。
训练目标:
(1)、增强队员的体质,全面恢复队员的体能。
(2)、经过训练巩固提高队员参赛项目的基本技术、基本技能。
(3)、经过训练提高队员的各项专项成绩,各项目也争取在去年的基础上取的更好的成绩。
训练时间:
三月八日至六月一日。
训练重点:
重点抓短跑、长跑、投掷、跳远、跳高、三级跳远等项目的训练,以争取在区运会上获得好的成绩。
训练时间:
周一、二、三、四、五第七节课及放学。
具体时间:
午时:14:30~16:30。
训练地点:
田径场、篮球场。
训练方法:
每周重复训练法,椐学生身体恢复情景酌情加大训练量。
训练对象:
初一至初三年级田径队队员。
训练资料:
一、素质训练:小步跑、高抬腿、纵跳、交叉步跑、后蹬跑、蹲起、跨步跑、行进间压腿、行进间踢腿、蹲走、侧身跑、后退跑、加速跑等。
二、速度训练:50米、100米、200米、400米。
三、力量训练:单足跳、蛙跳、三级跳、立定跳、跳台阶、俯卧撑。
四、耐力训练:800米、1500米、3000米、领跑、记时跑等。
五、反应训练:加距离触地往返跑、反方向起跑训练、听信号做起跑练习、听哨音做跑停练习。
六、柔韧性训练:压肩,压腿、劈叉。
七、专项训练:二级蛙跳、100米、1000米、800米、铅球(初三)。
训练安排:
星期一速度训练:
1、准备活动:
A:绕篮球跑圈。
B:压肩。
C:30米小步跑、高抬腿、交叉步跑、行进间踢腿各两组。
D:绕篮球全场“8”字形跑两组。
2、测试:100米两组或100米往返跑一组;200米、400米往返跑一组。
3、绕篮球场慢跑一圈放松。
星期二力量速度训练:
1、准备活动:
A:绕篮球跑圈。
B:拉韧带练习。
C:30米单足跳、30米蛙跳各两组。
2、测试:铅球、铁饼、跳远、三级跳远、跳高、纵跳30下。
3、放松跑。
星期三耐力训练:
1、准备活动:
A:5分钟。
B:拉韧带练习:压肩,压腿。
C:原地30秒小步跑、高抬腿各两组,蹲起50下两组。
D:800米、1500米、3000米、分组交替活动。
2、400计时跑:两组。
星期四专项训练:
1、准备活动:
A:领跑。
B:行进间拉肩、踢腿各两组。
C:30米行进间小步跑、高抬腿、跨步跑。
2、项目:全面训练(分组反复加强恢复)。
3、放松练习。
星期五调整训练:
1、调整训练:绕篮球场跑道慢跑。
2、活动身体各关节。
3、30米小步跑,高抬腿(40秒)跑,跨步跑30米各2组。
4、深蹲跳20个X2组,俯卧撑20个X2组(女生)男生20个X3组。
关键词:运动技能;终身体育;“5W”程序;发现与纠正错误;
篮球是我国最受欢迎的体育运动之一,群众基础好,伴随着电视转播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精彩激烈的NBA和CBA产生的巨大影响力,使篮球备受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学生的喜爱。作为学生最喜爱的球类运动之一,掌握了篮球运动技能与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观念的形成有着相当紧密的关系。
1 掌握运动技能的价值
“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是养成锻炼习惯的重要条件,学校体育教学必须重视学生对体育运动技能的掌握。运动技能的教学过程既是知识、能力的运用过程,更是诱发体育兴趣、提高体育意识、加深运动情感体验、逐步培养锻炼习惯的过程”[1]。试想,如果学生连最基本的运动技能都不会,又何谈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呢?虽然,具有一定的运动技能,不一定就能长期坚持锻炼并养成终身体育习惯,但运动技能是终身体育习惯养成的必要基础这一结论却是无可非议的[2]。所以1999年颁发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就非常重视学生的“运动技能掌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关注的是学生通过身体活动,去实现健康目标;重视的是如何通过体育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和增强体能,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新课程的目标可以解读为通过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爱好,吸引广大中小学生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从而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水平,进而形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篮球教育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掌握篮球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的过程。“篮球教学以各种形式的篮球技术、战术等内容作为增强学生体质、培养终身体育意识观念的一种特殊教学手段。而‘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过程是‘兴趣――喜欢――爱好――参与――终身从事’。 [3]”篮球运动本身具有简单易学,趣味娱乐和竞争对抗的特点,非常有利于通过篮球教学激发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进而逐步树立“终身体育”观念。
2 及时发现与纠正错误在促进学生掌握篮球运动技能中的重要性
“篮球技术教学主要有四个环节,既讲解、示范、组织练习和纠正错误。[4]”在篮球教学中学生技术掌握和提高的速度存在差异,因此看到学生在学习篮球技术过程中出现错误动作时,教师应当正确对待,有意识地加以预防和纠正,并应当尽力帮助他们完善技术,改正错误动作。如果学生的错误不能被及时发现并得到纠正,就会形成错误的动力定型,影响到学生掌握篮球运动技能,甚至可能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教学中预防和纠正错误动作,不仅是正确掌握体育知识、运动技术动作的需要,也是有效地锻炼身体、让学生体验到快乐的重要条件,毛振明教授指出:“体育中的乐趣主要来自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提高了技术……”[5]。如果让错误动作形成动力定型后才去纠正,就可能要付出比学会相应动作多成倍的时间和精力,容易使学生失去玩篮球的兴趣。所以,及时发现学生错误的篮球技术动作,并给予有效地纠正,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经常进行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是衡量一个教师篮球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优秀的体育教师明白学生在学习篮球过程中常常会犯两类错误,即认知错误和运用错误。认知错误是指由于学生动作概念不清楚,不明白技术动作到底如何进行而造成的,也就是他们在做技术动作的过程中脑子里尚未形成正确完整的动力定型。运用错误的出现不是因为队员没有掌握动作技术,而是他们在做一个已经掌握的动作时产生的错误,出现了动作变形。区别这两种错误没有捷径,只有通过教师良好的观察分析,而区别这两类错误并进行纠正也是执教的艺术。
3 什么是“5W”程序
篮球比赛可以划分为以下3种局面:
(1)本队掌握控球权时;
(2)对方掌握控球权时;
(3)控制权转换时:失球或控制球后的瞬间。
不同的学生面对这3种比赛局面会有不同的场上表现,也就是说不同的学生会运用不同的篮球技术去解决问题。那么,学生当时运用某项篮球技术是否合理?以及效果如何?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该项篮球技术?这些问题教师可以运用“5W”程序来观察分析后做出解答,即:
WHO:谁
WHERE:什么地方(场地那个区域)
WHAT:出现什么情况
WHEN:什么时刻(注:本方控球时刻,对方控球时刻还是攻守转化时刻)
WHICH:哪个、哪几个因素造成的
4 利用“5W”程序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
教师要首先判断学生的错误属于技术认知错误还是技术运用错误。教师观察分析学生的最好场合是在比赛中或在有防守的练习中,因为在这两个场合中,学生完成一个篮球技术动作要面临的大量复杂的困难局面,可以最直接地反映其能力状况,学生对篮球运动技能的掌握情况也就可以得到最好的分析。教师运用“5W”程序观察学生所运用的篮球技能,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描述:
(1)学生在练习或者比赛中什么地方出了错?
(2)出错的学生是谁,他是什么位置?
(3)问题何时出现的?
(4)问题在场地的什么区域出现的?
(5)有与学生或环境有关的其它特殊原因吗?(比赛的重要性、学生的个人身体状况、场地状况等?)
教师通过“5W”程序仔细观察,看学生是在练习和教学比赛中频繁地犯同类错误还是仅仅在比赛过程中犯错误。如果错误动作仅仅在比赛过程中出现,说明队员犯的是运用错误。对于运用错误,应当寻找原因,为什么学生很清楚什么是正确的技术动作却还是会犯错误呢?是技术动作还没有动力定型,是比赛过于紧张,还是受到防守的影响?纠正技术运用错误,在加强学生基本功训练的同时,努力提高学生的篮球意识,增强他们对比赛的阅读能力。教师可以多安排一些攻守对抗性比较强的练习或者教学比赛,让学生多面对对抗激烈、不断变化的比赛场景,逐渐克服紧张发蒙和不知所措,提醒学生时刻清楚自己、同伴和对手所处的位置,根据特定的场景合理地运用技术动作。
如果是动作认知错误,就需要帮助学生重新学习正确的技术。纠正技术认知错误,需加强对技术的理解,对技术的理解越透彻,越有助于纠正学生的错误。对技术的理解不仅要知道如何正确地做动作,还应通过“5W”程序帮学生分析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技术认知错误。学生在动作学习掌握过程中产生动作错误的原因有四种,分别是运动生物力学方面的原因、生理方面的原因、教育心理方面的原因和外部客观条件的原因[6],针对产生错误的原因使用相应的教学方法进行纠正。
5 篮球教学过程中纠正错误动作时的注意事项
首先,纠正错误技术动作时,应循序渐进地去改正,让学生每次只掌握一个技术要领,不要试图让学生同时掌握两个以上的技术要领。例如,某个学生不能很好地完成抢防守篮板球的技术动作:用身体将对手阻挡在外,然后再抢球。这时,教师应当让学生先学会其中的一个技术要领:用自己的背部抵住对手的胸部将其阻挡在外,同时自己占据一个有利位置,然后再掌握另一个要领:把手臂高高举起奋力跳起抢球。有些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技术,主要原因就是想同时掌握两个或多个技术要领。你应当帮助学生学会将技术分解,然后要求他们分别掌握。
其次,纠正错误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组成部分,但不必时时不停地为学生纠正错误动作,对于青少年而言,一次纠正一个错误更有利于学生掌握技术。教师在确认是哪个错误导致了另外错误的发生,在此基础上,先纠正第一个错误,后面的错误自然而然纠正了。通常还应该先纠正容易纠正的错误,小的错误得到纠正就有可能带来很大的改善。
再次,教学过程中常犯的错误是在纠正错误技术时提供了不正确的反馈和建议。纠正错误时不要仓促用事,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错误的反馈和建议会适得其反。如果尚未确信导致错误动作的原因,或者不确定如何来纠正错误,教师应该继续运用“5W”程序去观察分析,直到确定为止。
最后,利用简洁而准确的反馈纠正错误。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不要用冗长的语言详细解释什么是正确的技术动作。在纠正学生错误的时候要给予足够的反馈,对于那些解释和纠正起来都非常复杂的错误,可以尝试下面的方法:解释并演示应当如何做动作,不要模仿学生的错误动作;讲解引起错误的原因,即使它并不明显;如果正确动作不容易理解,可以向学生解释为什么建议选用你所教的动作。
6 结论
运用“5W”程序分析,蕴含着学生学习篮球技术非常有价值的实质内容:一方面,可以帮助教师识别学生在特定比赛局面下采取正确的篮球技术行为的能力――本方控球、对方控球和攻守转换瞬间;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在比赛中明确和承担位置职责的能力,有利于及时发现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尽快地掌握篮球运动技能。在剖析学生掌握篮球运动技能存在的问题时,要遵循这样的思维路线和程序:从观察学生入手――运用“5W”程序――分析学生运用篮球技术时存在的问题――判断出是技术认识错误还是技术运用错误――通过针对性的训练方法――纠正学生的技术错误――提高学生的篮球运动技能。
参考文献:
[1]陈鸣,余健.运动技能与锻炼习惯[J].北京体育大学学
报,2003,26(3):403-404.
[2]邵伟德.学校体育学科中运动技术、运动技能和终身体育
习惯等概念之关系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
27(1):83-84.
[3][4]王家宏主编.球类运动―篮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2006:38-45
[5]毛振明.何为“快乐体育”和“主动体育”[J].中国学校
体育,1995(4):39.
[6]李祥主编.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论文摘要:对前锋移动进攻战术的形式和方法进行了论述,指出了前锋队员在进攻战术中的作用,并就移动进攻的教学中战术能力培养,以及前锋在移动进攻中的战术运用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办法和意见。
篮球进攻战术多种多样,衡量某种战术形式好与坏,先进与落后,要看其是否能够突出本队特点与优势,是否有针对性,能否提高进攻能力,也就要看这种战术形式所表现的实际效果。上个世纪50年代,篮球进攻速度缓慢,中锋多站于三秒区两侧,活动范围小,外围队员能力相对也有限。神投手并不多。这样,进攻的战术格局决定了每次进攻后,全队有充裕的时间回防。70年代开始,进攻节奏加快,随着科学的训练方法,中锋的技术大有改进,再也不是死站篮下,中、远距离投篮普遍为各队采用。原有的固定配合进攻由于其移动路线和配合方法比较机械呆板,易被防守者所预测而遭到破坏,成功率不高。因此必须有另一种战术形式来补充,移动进攻战术也随之产生。70年代以来,美国一直采用移动进攻战术,现在,这种战术已被愈来愈多的国家采用。学习和先进的移动进攻战术体系,对我国篮球战术教学改革。缩短同世界强队的差距有一定作用。
一、前锋移动进攻的内涵、表现形式
(一)前锋移动进攻的含义。移动进移战术指人与球没有具体或固定的配合路线,前锋只是通过二、三人的基础配合,在不断运动中完成联合运动。移动战术本身有着顺序排列的内在规律,而且又存在着相互联系的内在因素。比赛中,前锋与无球队员、有球队员及球的移动就组成了战术的基本结构。移动进攻的教学、前锋的移动是战术的前提,移动应反映整个进攻战术共同遵循的移动规律,而不是个人自由行动。否则,就会出现进攻上的错误或混乱,移动方式和范围应视球队的实际水平和队员特长来确定。
(二)前锋移动进攻的表现形式
1、移动方向。前锋移动进攻战术发动的时机,受前锋队员移动的影响,队员移动的方向越多,进攻的速度就越快,战术的结构越精密,灵活越大。
2、其它队员移动。其它队员移动包含有球队员移动和无球队员移动,队员是在没有预定指令的情况下,按照场上的情况变化和自己所处的位置,积极地穿插移动,对前锋发动进攻,有很大的帮助。
3、多传。多传球能使发动的攻击点增多,利用调动和调整队员移的位置,获得进攻机会和增加有攻击力的移动点。
4、“动”体现了战术特点。战术要求队员完成配合任务是在动中采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完成的。因此,每次传球后或运球过程中均需移动。可做空切、掩护、换位、穿插、策应或移动后重返原位。切忌站着不动和停留观望及被动地等待机会。
二、教学要求与方法
篮球移动进攻战术的形成,有其自身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是技、战术与动的有机结合而形成的。只有在教学中提出严格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才能使队员的技、战术得到和谐的发展。
(一)前锋战术运用的均衡性。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性的运动项目,必须充分地体现集体的力量。集体的配合和集体的智慧。篮球战术能力是提高技、战术的重要环节。比赛中的每一个行动都属于战术性的活动,有其明显的目的。前锋在同伴间的战术配合中,战术衔接和变化的作用,关系到战术实现的成功与否。所以在战术教学期间,前锋要有效地利用全队力量,提高战术运用能力。
(二)严格的战术结构。教学中要善于诱导和培养启发性思移,移动进攻战术是充分发挥移动灵活性。合理运用技、战术的能力。如果单纯地按照,组织练习方式和要求被动地接受练习,仅仅掌握一般的战术方法是达不到理想目的的。必须重视前锋创造性的运用技,战术的能力。首先应考虑整体移动和个体移动的结合;其次是特殊处理,前锋队员在移动或配合中受到阻碍和破坏时,能及时捕捉点滴有利于配合的时机和攻击机会,应具有处理这种特殊情况的快速思维能力和战术行动能力,以便配合或攻击不能完成时,由其他队员采取应变行动来替代。要充分体现战术结构的严密性。
(三)攻击点的全面性。教学或比赛中,场上进攻机会其有不可预见性,只能根据防守的变化而选择和作出相应的判断,移动进攻战术的攻击点和攻击手,是每个队员必须掌握的技、战术基本功,人人具有攻击力,个个教师是攻击手,处处都有攻击点,这样前锋的移动进攻才能更具威力。
(四)移动的熟练性。对各位置、场区、路线的移动,须达到战术熟练、配合默契的程度。使队员明确移动进攻的每个战术因素都在“动”中进行,一次配合不成则立即考虑下一步的行动方案,不仅要求有动的连续性,而且要求行动的敏捷性和熟练性。应懂得移动技术怎样才算是正确的,针对练习中出现的问题或错误,首先问他们是如何想的?这样想为什么不对?应该如何行动?通过“想”、“判”、“练”的结合,学生不仅知道了行动方面的错误,而且懂得了出错的根源所在,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从而提高了移动的准确性和熟练性,克服移动中的盲目性,更好地利用移动的速度、变化、方向和身体的掩护动作,提高移动进攻的质量。
(五)身体素质全面性。前锋的移动进攻战术能否完成,技、战术意识是一个主要因素,然而没有相对的身体素质作保障,再好的战术也难以完成,因此在教学中,应对队员的力量,速度及协调性,柔韧性和耐力素质加以重视,在进行战术的教学过程中,应注重队员的身体素质练习,以确保战术意图的实现。
三、移动进攻的配合选择
选择什么样的战术配合,体现了战术运用的好坏程度,同时,也直接影响着战术配合的实效性。
(一)二、三人的基础配合。前锋移动进攻战术是从固定战术中脱台出来的,移动进攻的战术基础,即是掩护、策应、传切、突分等的配合。其配合的本质仍是相同的,只是这些配合都必须在不断运动中完成。选择最能发挥前锋特点,简便易行、快速、灵活的二、三人的配合,形成若干种移动进攻打法。
(二)提高二、三人配合的对抗能力。在比赛中主要表现在无球队员之间和持球队员之间的对抗上,他们都是以争夺进攻的焦点且攻防相互转化,以获得进攻机会而进行的。如:无球队员之间的对抗,一个无球队员为摆脱防守,获取进攻的时机,移动总是采取先下压后突然,拉出或忽起插向篮下。若摆脱不了防守,借助假动作,变速变向,或转向反切,或交叉错位等动作来接球投篮。投篮后还要冲抢篮板球,争取第二次进攻机会或封堵一传等。一个进攻单元结束就意味着下一个单元的开始,由攻转守含封堵一传、夹击抢板队员,断球等行动、空切、策应、保护、突分、投篮等动作组成。完成一系列动作,都体现在对抗能力上。发扬敢打敢拼、勇猛顽强的精神,辅以观察判断、应变反应、准确及时、灵活多变的战术思维能力,构成实用性极强的对抗配合体系。
(三)促进配合精确度与提高战术质量的相关值成正比。移动中配合的精确度愈高,战术质量也就越高。要求队员根据临场瞬息万变的复杂情况进行分析判断,针对变化的情况及时地、合理地采取相应行动对策,并迅速准确地考虑对手、自己、全场的人员分布,然后明确自己的战术意图,选择战术手段。在教学中,应要求队员首先理解技、战术的各个环节、特点、变化的规律,并结合场上具体情况进行预测和判断,以期能准确地判断出其行动意图,从而提高配合的精确度。
移动进攻对场上队员没有固定的分工和落位站立,而根据防守时的位置变化,由防守转为进攻时,获得控球权后,谁在前面谁领先,谁在后面谁推进球,谁在最后谁跟进。对前锋更是如此,决不限制他们在进攻中技术的全面发挥,这样的教学指导思想,使采用移动进攻战术的每个队员进攻的距离缩短了,行动时间缩短了,速度和效果就提高了。
四、结论与建议
首先前锋移动进攻战术是有计划地在技术教学和战术教学阶段不断强化下形成的,一个队员从开始接触篮球活动起,就要不断地采取各种途径和手段进行培养,不断变换形式和方法,逐渐渗透,使其战术能力得到提高。另外对前锋不要限制他们在进攻中技术的全面发挥。这样的教学指导思想,使采用移动进攻战术的每个队员进攻的距离缩短了,行动时间缩短了,速度和效果就提高了。
参考文献
[1]刘勇.八一男篮成功秘诀[J].篮球,1999,(3).
[2]汪国栋.论中国男篮发展方向[J].武汉体院学报,1998,(4).
[3]郑尚武.我国男蓝的技战术打法与其战略目标定位的关系[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