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美术学理论基本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论文摘要:案例教学法在我国高等师范教育教学中得到一定程度的运用,但在美术理论课程中,案例教学法的研究和运用比较少,缺少理论性指导和可资借鉴的实践经验。运用案例教学可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的典范来呈现实际教学中可能发生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实际教学情境做出判断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在我国高等师范教育教学中已得到一定程度的运用,但在美术理论课程中,案例教学法的研究和运用比较少。缺少弹论性指导和可资借鉴的实践经验。运用案例教学可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的典范来呈现实际教学中可能发生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主动探究学习,进而把握之中的基本原理、问题解决技巧等,促进学生的实践体验,进行评价反思,培养学生对实际教学情境做出判断的能力。
一、案例教学法概念的界定和理论研究
案例教学法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撰写或编辑起来的原始材料、案例报告或案例研究,包含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是对一些实际教学情境的描述。高师美术学理论类课程中的案例教学法可界定为:以一些典型的美术教学现象为媒介,以问题为向导,分析体验再现的、真实的美术教学情境,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与自主学习的开放式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在美术理论课程中的运用研究具有理论和现实两方面的意义。
美术理论课程中实施案例教学的理论依据主要有建构主义学习论和后现代教学观。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已知识经验的过程,将主体原有知识经验与新的学习活动相互联结,进而成为内化的知识经验。美术理论类课程案例教学通过创设美术教学论、中外美术史、汉画像石艺术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活动,将美术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与教学实际情境结合,从而建构起自己的亲身体验与内化知识。小威廉姆e.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预测的教育领域是一个复杂的、多元的、不可预测的系统或网络,永远处于转化和过程之中。在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师生关系、评价手段等环节案例教学都依据后现代课程观的理念,教师与学生在共同探究有关课题的过程中相互激发提升。
二、美术理论课程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模式
案例教学法在美术理论课程中的应用需要将案例课程的设计、案例课堂运用的基本过程和案例教学的评价与反馈,作为相互关联的部分,引导学生把美术教学理论与技能运用到教学情境中。案例课程的设计首先应明确教学目标,比如,录像案例《苏州园林》的教学目标为,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让学生了解苏州园林的艺术价值和其中蕴涵的人文精神。案例在教学中施行的步骤包括案例引入、创设问题情境、案例呈现、案例讨论、诠释与总结。案例教学在本质上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探究性学习,案例教学可说是随着系列问题不断深入的思维激发。教师首先向学生呈现要展开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以问题为中心观看案例并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录像形式的案例比较感性鲜活,可在学习的初级阶段运用;案例教学进展到更深层面时,可使用凝练的文字形式的案例。在条件允许下,可以运用人物角色扮演、视频播放、实地调查、艺术作坊考察、参观博物馆和美术馆等新型的案例呈现形式。
三、案例教学法在高师美术理论课程中的开发运用
美术教学论课程包括美术教学的前提、美术教学理论的基础、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的演变、中国学校美术教学的历史、美术教学设计、美术教学的内容及方法、美术教育评价、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美术教学研究、美术教师专业化成长,通过案例教学,可以丰富学生对美术教育教学原理的认识。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生在开始接触美术教学论时会对定义、原理等抽象概念感到枯涩、乏味,由此学习兴趣缺失。引入案例教学,在感性切入的基础上原理更简明清晰,使教学原理和教学实例一体化,具象与抽象结合,达到理论与实践统一;可使学生体验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所培养的学生不仅具备教育教学知识,而且具有实际的教育教学技能;可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学教育教学实际景况。通过教学录像等创设现实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学习经验丰富的教师怎样进行课堂教学。
中外美术史是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本科专业的必修课程,是提高学生美术理论水平和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系统的介绍中外美术的整个发展过程,及各个时期优秀的美术作品,涉及绘画、雕塑、工艺、建筑等艺术形式,重点放在绘画部分。使学生了解中外美术史的全过程,并学会分析评价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美的鉴赏能力。通过对中外美术史历程中若干问题的讨论,引发学生对中外美术史料的把握以及对美术发展规律的探讨的兴趣,掌握美术史学习和研究的方法,为以后进一步研究美术史以及从事艺术创作奠定良好的基础。结合教学,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课程设计、课题研究等实践活动,播放中外美术史视频资料、图书馆阅览画册,以及参观博物馆和美术馆等。
唐代绘画是中国古代艺术的黄金时代,革故鼎新,形成了恢弘豪放、雄健宏大的风格。以唐代人物画单元探究学习为例开展案例教学,可分为兴趣导入、分组探究、实践体验及信息搜索、展示探究成果、相互评价五个阶段。兴趣导入:了解唐代人物绘画发展概况,搜索相关书籍做好笔记,并分组;各小组接受学习任务,并制订学习计划。分组探究:各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校园局域网上教师提供的学习材料,以及因特网上查找的信息,了解唐代人物画文化背景知识及技法;各组将获取信息整理归纳并为制作演示文稿作准备。实践体验及信息搜索:学生通过教师的唐代人物画师生互动网页,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一幅唐代人物画进行临摹,对唐代人物绘画进行切身感受;学生对信息资料进行分析,并制作成演示文稿。展示探究成果:各组发言人通过多媒体制作的演示文稿,展示自主探究学习成果:学生通过发言人的讲解体会唐代人物画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并解答由发言人提出的本组研究的问题:根据演示文稿对唐代人物画不同风格的发展进行比较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相互评价:最后各组展示实践活动的成果,谈谈对人物画现代地位的亲身体会,发表自己对人物画与不同艺术题材之间相互作用的看法,畅谈振兴人物画的想法;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最后教师做总结。使全体学生对唐代人物画这一艺术的理解更深刻。本案例通过系统的对唐代人物画的探究学习,结合情感体验,使学生了解唐代人物画的基本特征,使凝聚着数千年来中国文化精髓的艺术精神得以传承与发扬。重点对历史政治画与绮罗仕女画进行探究,教师采用有效的情境设置,学生通过调查、比较、分析等探究性学习,掌握绘画艺术风格,进而进行临摹与创作,培养学生审美情操。
汉画像石艺术赏析主要讲述中国汉画像石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介绍汉画艺术的产生、发展及其规律,分析汉画艺术的内容和形式,分析汉画艺术的美术史意义,为进一步研究汉画艺术奠定深厚的基础。有利于学生理解本民族和i徐州地区的艺术传统,提高民族自信心,从而培养学生自觉发扬民族传统,弘扬民族文化的精神。对徐州地区的文化特色,汉画像石做赏析式讲解,教学内容应注重科学性、应用性、实践性。结合教学,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课程设计、课题研究等实践活动,播放汉代画像石视频资料、图书馆阅览画册,以及参观国内画像石博物馆等。例如学习徐州地区汉画像石的艺术风格和代表作品,包括徐州狮子山楚王陵汉墓、徐州汉画艺术馆经典藏品、徐州白集画像石墓的图像配置和观念信仰和徐州茅村画像石墓考察与研究;学习作为传统文化元素的汉代画像石艺术在现代社会的古为今用,从袁运生的油画作品看汉画像石在中央美院教学的具体应用为案例,探讨汉画像石艺术在现代社会的产业化开发。充分利用徐州本地区丰富的楚汉文化艺术资源,在实地考察中加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与关注,提高作为文化传播者与传承者的文化自觉性。
对案例教学的评价不应只限于课程教学结束后的终结性评价,而应采用多种评价形式,在教学活动中采取过程性评价,绝对评价、相对评价与个人内评价相互结合,自我评价、互相评价、教师评价与校外评价共同进行,从而对教与学的双向活动进行有效的调节,使学生内在素质得到成长,教师持续反思提高教学技能与智慧,促进优质课程的生成。
参考文献:
一、音体美教学工作目标
以学校教学总体目标为指南,制订让学生掌握音体美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体美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音体美的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培养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二、提高音体美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1、增强备课的实效性,优化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模式。积极推行“备课研讨”、“旧案新备”“备课抽测”等制度,引导教师在钻研教材、优化设计和提高备课效能上下工夫。
2、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促进学生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同时,也要重视特长生的培养。
3、加强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的书籍。如:新课程标准、教育学、心理学、本专业学科的有关书籍等,学习后写读书笔记,读书心得。
4、加强音体美学科教师的技能,技术的练习。如:体育教师的体操前滚翻、篮球的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音乐教师的发声练习、乐器弹奏能力、舞蹈编排能力、美术教师的素描、写生等等。
5、加强教育管理方面的学习。如:如何与学生交流、如何评价学生、如何调控班级的学生等等。
6、每位教师争取做到研究一个教育教学方面的小课题,以此带动教师教科研的能力,解决教学实际当中的问题。
7、继续搞好校本教研活动,注重校本课程的开发利用
三、注重兴趣小组的训练
1、扎实抓好平时各兴趣小组的训练工作,争取多创精品节目,并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如参加各级各类演出或比赛)来展示这些节目。
2、在普及学生常规体育活动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努力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建立自己有特色的体育传统项目,在某一个单项上形成自己的优势。
四、具体活动安排
(1)每周四下午课外活动时间,音体美组进行理论学习,每次由一名教师带领大家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大家聆听后发言、谈体会感受,记录在学习笔记本上。
(2)每周五下午放学后集体备课。选择同一教材进行研讨、准备材料、共同发言,形成一份大家集体智慧的教学案例。
(3)每周
二、
[关键词]素质教育;美术教育;改革;综合素质;研究型
美术教师不仅仅是传授一种绘画技巧,更重要的是思维和语言,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发现美、创造美。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主要培养的是中小学美术教师的师资力量。在高专教育中,学校往往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技巧训练,而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实际教学中很难胜任中小学美术教师的工作。因此,在高专教学中应该重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
一、拓宽师范生的知识面,提高综合知识素养
高师美术教学中由于片面关注了专业技能技巧的训练,导致了美术专业师范生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过窄的结果。这对于今后从事以综合性课程为主的美术基础教育工作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在高校教育中要运用选修课、必修课、实践课等多元的方式,将美术教育专业知识、技能训练和学生综合性知识素养的学习有机地统一、综合实施,才能达到培养较高素质全面发展的新型中小学美术教师的要求。
美术以它特有的方式把握现实,反映社会生活。在高师教育中培养师范生的综合素质应注重以下几点:1.美术基本功的训练。包括造型能力的训练和色彩学的认识。造型能力是创造美的重要表现,师范生可以通过平面的、立体的等诸种造型方法的训练,提高自身的造型能力,这一点是高校比较重视的技能训练。但色彩学也是不应忽视的,多研究绘画的色彩学,多进行实践配色,掌握色彩的规律及它对心里特征的影响,为美术教育工作和教育创新打下好基础。2.开展美术创作实践活动。让学生多进行创作,可以克服美术教学中的公式化和概念化,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我们所酷爱的世界,无处不充满着宝藏,是我们取之不竭的创造题材。体验把自然美、社会美创作成艺术形式美之过程,促使师范生获取丰富的艺术创新经验。3.师范生还必须加强艺术设计的学习和运用。21世纪是设计的时代,艺术设计最能体现当代高科技时代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精神。艺术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并与其它学科相交叉的学科,它涉及的领域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等诸多学科领域,因而,他就具有与纯美术不同的特点。艺术设计是通过美的物品、美的环境来美化人们的心灵,提高人们的素质,使人们能从精神上、心理上得到极大的审美享受。在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和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蕴涵着艺术设计,人们从这里更能够较容易的理解和认识美的存在和美的意义所在,所以,通过艺术设计教育更容易使师范生增强审美的意识,提高审美的能力。那么从教育的角度看,没有艺术设计教育的美术教育,是不完整的。充分认识艺术设计教育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和意义,给予艺术设计教育在美术教育中应有的地位,发挥其特有的作用和功能,使美术教育更加完善和具有科学性是时代的要求。4.要拓宽美术教育师范生的知识面,仅仅停留在美术方面的研究还是不完善的。还要了解与艺术相关的文化艺术的美学特征。而不同时期美术作品与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宗教、民俗等有密切的关系,需要师范生进一步的去探索,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
二、培养师范生的审美素质
我国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一直存在严重的误区,美术教学往往把培养专业画家的教学方法用来培养中小学美术教师,使师范生只注重专业技能的训练,而忽略了教育学、心理学的学习,这样培养出的美术教师,即使有较高的绘画技巧,但并不是一个合格的、懂得如何教孩子的美术教师。新颁布的九年义务制《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能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对社会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并培养他们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这就需要美术教师具有较高的美术审美能力和审美素养,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激发学生美的向往。
审美能力主要有审美感受力、审美想象力、审美理解力、审美鉴赏力、审美表现力、审美创造力等。而作为审美能力中重要的审美感受力,更需要在职前学习阶段得到关注和熏陶。高校可以多开设一些美术欣赏课,使学生在对绘画的品位、欣赏和反思中提高审美能力,成为一个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人,这样才能在今后的中小学美术教育工作中自如的引导学生捕捉美、感悟美、创造美。
三、培养师范生美术教育研究能力
在学校中美术教育起到传递美术文化,同时又承担着促进受教育者成为社会化的人,成为全面发展的有健全人格的优秀人才教育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就需要高等师范美术教育教学体系转变到培养懂艺术教育学、心理学的学术研究型美术教师。师范教育阶段要初步掌握必备的教育科学理论,既要了解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知识,还要掌握美术学科教育教学理论,这是美术教师理论知识结构的重要方面。
美术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美术教育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和“术”的教育。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美术教育,既使其掌握基本知识,能认识和欣赏美,又掌握基本的技能技巧,能够表现美和创造美。其中,美术中的情感教育比之技能技巧的培养更为重要。
一、情感在艺术中的重要地位
列夫・托尔斯泰认为,艺术是传达情感的工具。他说,作者体验过感情传染给观众或听众,这就是艺术。但艺术作品中的情感决不能脱离思想和理智,只有将三者合而为一,艺术作品才真正具有感人的魅力。美术作为一种艺术,更能体现情感特色。
艺术家的艺术作品虽源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物体,但它并不局限于物体的外在感觉,它和艺术家内心情感相互碰撞后就发生了质的变化,而成为艺术家心中创造的物象,它包含着某种超越物象的东西,而非观者眼中的个别具体的物体了。如果一味地钻进了作品形体的牛角尖,专门去研究“像”与“不像”,“真”与“不真”,把艺术家创作的形体当作现实生活中的摹本,把“画”当成了照片,就降低了作品的内在情感,降低了作品中蕴含的真正的美感!
二、美术基础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欠缺
在近些年的美术教学中,不难发现,学生作品中真正感人的东西越来越少,国画这样,油画也如此。这无疑传统教学模式、方法带给学生思维方面的某种欠缺,同时也显示出学生自身修养和情感创造力的贫乏。
在日常的美术教学中,美术教师的作用往往只局限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教他们透视法则,颜色搭配、布局、构图等等的诀窍,让他们学会画得不走形、不走样,让他们照着石膏像、水果等静物的样子正确地画下来。如此一来,学生创作的作品只是一种材料技法的展示,一种小工匠的转移摹写,观者所看到的也只是画得很细的标签艺术。这无疑是美术教师不重视学生的情感训练的结果。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没有一件艺术作品,单靠线条或色调的匀称……能够打动人的。”我国东晋时期的顾恺之也提出“以形写神”的理论。他们都强调了画不但要形似,更要神似。通过形象所表达的不仅是视觉所直接看到的事物的外貌或外形,更包含视觉无法看到,但可以用心感觉到的,领会到的内容和意蕴。优秀的艺术作品,必须是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完美的艺术形式的有机统一。这就要求学生必须依靠自己的理解力和想象力对物象进行再加工,而不是机械的模仿,一味的求“真”、求“像”。
三、美术教师的职责
爱因斯坦认为,发展独立思考的判断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该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的专业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强化、升华。知识只有运用才能转化为才能。
首先,对学生进行形象思维的训练,向学生提供独立发展自身心智源泉所需要的训练。艺术作品的智力追求在于使学生有意识地掌握知识经验的各个方面。让学生感觉到世界万物只有很少的几个基本形状。
其次,对学生进行观察能力的训练,即训练学生的眼睛,用眼睛去发现、观察那些未被人发现的自然,观察现实生活中的美,从而训练字的情感。素质教育要求,美术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技能的培养,重点应该是创造意识的启迪,在美术教学中注重激发绘画的强烈愿望,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友善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去看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去想别人想不到的事情,引导学生抒发他们内在审美情感,从而创作出“唯一”的作品。能突显个性,彰显特色的作品。
第三、对技巧和事实的传授要适应学生的发展阶段。绘画不是奴隶般的复制,实实在在的知识需要用相当的敏感来介绍,不能超越学生发展的阶段,把技术的诀窍硬塞给他们。教师要掌握学生的需要,从实践要求中自然而产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在艺术创作中要培养学生自发的创造力而取代机械的训练。通过美术教育,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因材施教,传授适龄、适材的知识技能,从而培养出有特色的学生,画出有特色的作品。
总之,出色的教师不仅是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倾囊相授,而是凭一个优秀园丁的智慧去观察、判断,在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帮助,通过美术教育去努力触及学生的心智和情绪,在他们日常生活中发展色彩、形式和线条意识及情趣,帮助他们成为具有批评趣味的个体,从而大胆表现物理世界和情感世界的独特感受。
河北美术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美术高校,是我国独立设置的九所美术学院之一,是河北省一所省属专业本科美术高校,也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园林式单位。
二、招生对象和报考条件
1、取得2016年河北省普通高考报名资格的考生,各专业均无限制生源类别。
2、美术与设计类考生要求:身体健康,无色盲,色弱。
3、编导类考生要求:身体健康、五官端正、形象较好。
三、招生专业和计划
2016年拟计划招生600人,分三大类共12个单独考试招生专业。具体如下:
专业类别
专业名称
层次
计划数(人)
学制(年)
科类
美术与设计类
环境艺术设计
专科
150
3
不限
城市园林
专科
30
3
不限
视觉传达艺术设计
专科
60
3
不限
动漫设计与制作(游戏美术设计)
专科
60
3
不限
服装设计
专科
40
3
不限
工业设计
专科
30
3
不限
首饰设计
专科
30
3
不限
雕塑艺术设计
专科
40
3
不限
艺术设计(油画、绘画方向)
专科
40
3
不限
书法类
艺术设计(书法篆刻方向)
专科
60
3
不限
编导类
电视节目制作
专科
30
3
不限
摄影摄像技术
专科
30
3
不限
注:最终专业和计划以河北省教育考试院公布为准。
考试范围及内容
考试分为文化基础和专业综合测试两部分,总分500分。
所有专业文化基础测试内容均为语文、数学、英语(三科一张卷),总计300分,每科100分,测试时间120分钟,试卷内容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大纲命题。
专业综合测试:
美术与设计类专业:专业综合测试内容为创意说明和创意图案,总计200分,测试形式为笔试,时间120分钟。
书法类专业:专业综合测试内容为书法临摹和书法创作,总分200分,测试形式为毛笔书写,时间180分钟。
编导类专业:专业综合测试内容为由学院组成专业综合测试专家组,对考生的专业潜力、语言表达、沟通能力、逻辑思维、礼仪修养、自我展示等方面进行考评,总分200分,测试形式为面试,时间为每个考生5分钟。
四、志愿填报时间、方式及缴费
在河北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志愿填报时间内,考生登录河北省教育考试院网站(网址:hebeea.edu.cn),点击进入“河北省部分院校单独考试招生志愿填报系统”进行志愿填报。
考生凭本人身份证,按我院通知的确认时间,到学院缴纳单独招生考试费(150元/人)及现场确认、领取准考证,逾期未缴费的考生视为自动放弃单独考试招生资格,特殊情况可与学院招生办联系。一经缴费由于自身原因未参加考试及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不退考试费。
四、考试时间
考生依据所领取的准考证上规定的考试时间参加考试。文化基础测试时间为上午9:00-11:00,专业综合测试为下午14:00开始。
五、录取原则
录取工作坚持公平竞争
、公正选拔、公开透明的原则,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对体检合格的考生,按文化基础考试和专业综合测试成绩总分划定分数线,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总分相同情况下专业综合测试成绩分数高者优先录取;若按以上方法仍遇相同分数,则按文化基础测试中语文、数学、英语单科成绩顺序进行排序,即先看语文,若分数相同,则再看数学,若分数相同,再看英语。
六、收费标准
七、毕业生待遇
与统招录取的学生享受相同的待遇,毕业后由学院统一颁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专科学历证书,办理就业报到证及就业协议书。
八、学习深造
学校以学生为中心,致力于为学生打通快捷方便的深造渠道。
九、联系方式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空港工业园区北环港路111号
邮政编码:050700
联系电话:0311—88651148、88596153、
传真电话:0311—88596153
学院网址:hbafa.com
专业介绍:
服装设计
能独立进行服装设计创作构思和产品策划,能从事流行趋势分析、流行时装设计、服装市场营销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环境艺术设计(室内方向)
本专业重点培养环境艺术设计与管理人才。毕业生可在装饰设计、家具制造、施工管理等企业从事室内设计、设计制图、施工管理等工作。
环境艺术设计(室外方向)
培养具有景观建筑设计和城市环境设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能从事别墅、公园、广场、商业步行街、居住区、风景旅游区等区域环境景观的设计、施工、管理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城市园林
培养具有园林建筑设计、城市绿地系统设计、城市公园设计、植物造景等基本知识与技能,能从事园林建造、公园风景区及庭院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维护以及园林植物的培育等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艺术设计(油画、绘画方向)
主要培养研究和掌握绘画理论知识与创作能力,培养具有一定的艺术思维及文艺理论素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具备绘画艺术创作、教学、研究等方面的能力,能在文化艺术领域的创作、教育、研究、出版、管理等单位从事相应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工业设计
培养具备扎实的艺术理论基础,能熟练掌握工业设计制作软件以及产品设计全过程,从事工业设计创意、产品设计、工业产品模型设计与制作、产品包装及教研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首饰设计
主要培养具备有较强的首饰艺术设计基础和艺术鉴赏能力,了解珠宝玉石款式及特性,熟悉首饰制作与镶嵌工艺流程及质量评价标准,有较强的首饰设计创新能力和市场观念的设计人才。
动漫设计与制作(游戏美术设计方向)
培养能够从事游戏策划、游戏原画设计、游戏造型设计、游戏动作设计、游戏特效等相关游戏美术制作工作,能够在2D游戏以及手机游戏研发公司担任一线游戏美术制作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
艺术设计(书法篆刻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书法艺术人才,要能够全面系统了解中国书法文化知识和熟练掌握书法基本技巧,并能初步进行书法创作与理论研究。
雕塑艺术设计
培养能够熟练运用泥、木、石、陶、金属等材料进行具象及抽象立体造型能力,在室内外及城市公共环境雕塑等造型领域从事雕塑设计创作的高素质创新应用型人才。
视觉传达艺术设计
培养学生运用互动媒介和美学理论进行设计学习,使学生既具有从事较高层次创意设计的能力,又具备从事整体设计策划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毕业后从事新闻媒介广告部门、设计公司以及企事业单位从事广告经营管理、广告策划创意和设计制作、市场营销策划及市场调查分析工作。
【关键词】信息化;网络化;翻转课堂;环境化学;教学设计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以多媒体和网络平台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推动下,高等学校日益进入信息化教学时代。学生通过网络学习资源获取知识和信息越来越丰富,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新概念也越来越冲击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1]。如何运用校园信息化资源,让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为教学服务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教学工作者们需要研究和探讨的重要问题[2-4]。教学模式的创新是适应信息化环境的核心问题,具体表现为基于班级授课制,强调知识传递、以教定学的知识传授模式逐步让位于基于信息化环境的强调问题中心、以学为主的整合探究模式。本文以环境化学课程为例,强调以学习者的学习活动为中心,充分利用教育系统内部组织教学资源外,更要利用信息化环境中优质的资源与服务支持学习者的线上线下学习和课内课外学习实践活动。构建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环境化学课程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在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基于教学对象的特征,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设计教学活动和学习环境,最终支持学习者有效达成学习目标的系统活动。教学设计以解决实际的教学问题为宗旨,是连接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翻转课堂,就是在信息化环境中,课程教师提供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学生在上课前完成对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观看和学习,师生在课堂上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自2010年开始,我校环境化学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了有效的探索与实践,逐渐形成环境化学课程自身的特色教学[5]。在教学中,本课程以“学生学会学习”为中心,坚持“科研促进教学、结合地方发展需求”两项原则,以“发挥网络作用、以项目教学为核心,以小组学习为形式、强化实践教学”三种策略有机融合,优化信息化教学方法与手段,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发展终身学习能力。一方面,基于取得的教学成果,提炼基本的教学模式、策略与方法;另一方面,努力探索并实践新模式、策略与方法,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果。
1 基本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
课程教学团队提炼了现阶段本课程的基本模式:“讲―验―观―研”四步循环模式。其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学思统一,知行合一,熟练掌握基本的知识体系,然后结合案例教学,项目分析,提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课程基本知识理论的教学品质。“讲”即指教师对核心理论知识的“精讲”。这是学生有效获取理论知识的重要环节,这个环节主要发生在课堂环境,教师基于课程的重点、难点对核心理论进行的阐述与应用分析。“验”即指学生进行的课程实验,这个环节主要发生在实验室,实验项目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并结合特色教学要求设计,这是锻炼学生动手能力以及激发其学习兴趣的关键。“观”即指学生跟随指导老师到一些环境污染问题较严重或环境保护工作做得较有成效的实地进行见习,在见习中锻炼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课堂或实验室学习到的知识有真正的“用武之地”,这个环节是联系课程实验和后续创新研究的纽带。“研”即指学生进行的创新研究,这个环节主要发生在实验室,但此时与课程实验不同,比课程实验更进一个层次。它是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科研兴趣结合学科前沿和地方特色设计实验方案,然后由学生探索完成实验,这是一个循序渐进和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2 形式多样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的模式、策略与方法凸显自主性、前沿性与合作性,主要开发了三种新模式:案例研讨模式、专题讲座模式和任务驱动模式。这对完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增强学习效果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为了增强教学实效,理论教学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基于取得的教学成果,我们探索并实施了“案例研讨”、“专题讲座”、“项目任务驱动”的新模式。
2.1 案例研讨模式
案例研讨模式的主要环节是:呈现案例(不同层次水平的经典案例:视频或课件等)小组研讨(小组讨论案例所承载的环境化学重点理论及实践应用技能)代表发言(分享组内和组间有意义的信息)小结反思(教师或其指派的主持人)。
2.2 专题讲座模
主要依托课主持国家级、省级和外专项目等专家学者,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课题组和外籍专家的的科研成果,在科研v座中重点介绍课题研究的目的、方法手段和成果等,通过多学科前沿知识前瞻行的引导,旨在培养学生在科学的道路上“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胸怀。
2.3 项目任务驱动模式
项目任务驱动模式的主要环节是:布置任务(课前教师布置有关教学的任务或问题,如给小组布置“为什们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只发生在春季?”教师通过网教平台提供文献资料、网上资源信息平台,学生分团队讨论,自主线下学习,汇报(小组派代表汇报任务完成情况)小组自评和他评(小组间相互评论各组完成任务情况)学生相互提问,教师点评和小结。
3 多形式、立体化的实践教学的模式
构建多形式、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是本课程教学设计的重要特色,其中开发实践教学模式、策略与方法是基本的形式。我们依托大学生创新和创业训练项目,大连民族大学大学生太阳鸟科研计划、华信理化杯大学生生态环保论坛、校外企业实训和全国挑战杯大赛等,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构建“课堂学习+课程实验+实训实习+创新实验+行业竞赛”的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
4 信息化师生互动教学模式
本课程教学紧密联系教育实际,充分利用各种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以课程网站的建设和学科学习应用网站的开发为契机,推动教师和同学们进行课内外的合作、互动和交流,构建起了“留言板”、“讨论园地”、“谁来答”等交互平台,使学生之间自由交流经验、体会、提出见解和主张,教师既可以参与其中,又可以提出仲裁和建议,线下也可以通过QQ、E-mail和微信等网络工具有效延伸。师生可以在课外针对课程学习、当前影响重大的环保事件、身边的环保问题等进行交流和探讨。构建了一个开放性学习环境,提高了学生的信息化学习意识,尤其是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意识,有效地促进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5 多维度的考评措施
课程内容的多样化教学设计也促进了课程考核内容的立体化。学生的成绩考核主要突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运用基础理论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考核,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作业环节突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能力。课程的作业形式突破了传统的纸笔考试,形成了口头作业、书面作业、实践作业相结合以及个人作业与小组作业相结合的作业形式,如课堂讨论、小组报告和研究论文等,使学生在建构环境化学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分析和应用能力。
2)调整期末考试的内容和题型,凸显实际问题分析和应用能力的要求。为考察学生对环境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能力、对具体情况的分析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编制试卷的过程中,注意将影响重大的污染事故或当地的环境问题与课程的知识点结合,要求学生在阅读案例材料的基础上立地做出分析,以考察学生运用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阅卷中主要依据分析过程和思路的清晰程度及运用环境化学理论知识的能力评定成绩,不拘泥于结论的一致性。
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在网络环境下实现了环境化学课程学与教要素的转变:教师角色将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学生地位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课本内容由教师传授知识的内容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即学生以课本为纲自主地学习,课本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内容,多媒体网络环境传播手段的交错应用,不仅拓展了学习的时空观,而且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操作能力同步发展;而教学过程也不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知识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杜鹤民,张淑梅.基于自组织理论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讨[J].美术教育研究,134-136.
[2]王浩.面向终身教育的泛在学习教学设计模式探析[J].科技与教育,2011(5).
[3]康艳红.《环境化学》网络课程群建设的方法与实践[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9(3):460-462.
一、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更新教学观念。
学期一开始,全组老师认真学习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各教研组及时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工作计划、教学进度,并在实际工作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得到贯彻和落实。经常进行相关的理论学习,展开讨论,提高认识水平,并用以指导教学实践。组内老师经常阅读《科学课》、《中国美术教育》、《中国音乐教育》、《中国学校体育》等杂志,自学研讨,并经常交流心得,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外出学习、听课的老师,回来后能热心地向组内其他老师介绍学习内容与经验。每次教研活动有中心发言,对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疑难、困惑或经验、建议,全组老师一起积极热烈探讨,对改进教学水平有很大程度启示和帮助。
善学才能善研,善研才能善教,这已成为我们教研组教师的共识,不光如此,我们还注意用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本学期,我们教研组老师认真撰写了多篇教学反思和教育叙事。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工作,认真探讨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做好课堂教学常规工作
1、争取每节课前做好充分准备:
(1)认真钻研教材和教参,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甚至课本上的每句话都弄清楚,以便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自如地掌握知识的逻辑,适当补充教学资料,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水平,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充分考虑自己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思考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等。
2、确保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尽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学习,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虽然平时大家课时量大,但依然尽自己最大努力,认认真真备好、上好每一节课。
(1)把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欲望的激发,当作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来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但这种好奇心有时只是停留在好玩、新奇的表面层次上,我们注重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亲身体验和自行探索、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动力,有利于学生学习习惯和品质的培养。
(2)把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情感,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来抓。
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进步与成长,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在抓好基础知识即科学课本知识,学生们共同提高的前提下,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做出不同的要求,对那些反应较快、能力较强而注意力不够集中的学生,多注意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对那些反应较慢、能力较弱的学生,更多地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大家充分发挥自身的个性,施展各自的创造才能。
三、开展有效的综合组教研活动
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研讨课的听、评活动,是本组的中心工作,也是工作的难点。因为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教师坐在一起共同研讨一个课题,的确存在专业知识方面的障碍,但作为普通教育,其教育规律、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手段都存在一定的共性。本学期研讨课确定以如何制定有效目标为导向,采用分学科集体备课,让老师们共同探讨如何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某些问题。每位教师都参与了课堂教学活动。每位教师都能不畏年龄、教龄等客观因素上的束缚,课前充分准备,教学理念新、课堂设计新颖、师生互动强、亮点多;学生的学习兴趣浓、热情高、参与广、收获大。展现各自独特的魅力。全体教师个个都积极、主动、认真的参与听课、评课。我们的评课老师,尤其是作中心发言的老师都是本着对同事、对学课认真负责的精神和态度,对每堂课进行客观、公正地评价,而我们的执教老师也都是抱着学习和提高的心态,非常谦虚地接受不同的评价意见或建议。达到了“开展研讨课,促进各学科教师专业成长、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四、积极开展社团活动
在学生的课余活动中,我们带领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让学生在各项活动中发散思维,发展个性。美术组的“漫画社团”、信息组的“动画社团”、科学组的“航模社团”、体育组开展的“游戏社团”和“足球社团”音乐组开展了“合唱社团”都深受孩子们喜爱,在各项比赛中叶取得了一些成绩。
本学期综合组所获成绩汇总:
音乐组:钱丽红老师在天宁区教师教学基本功大练兵活动(学科专业素养大赛)中,荣获小学音乐学科二等奖;两位老师认真辅导学生参加比赛,在区学生红歌比赛中获三等奖。
信息组:石巍老师的《条形统计图》课件获得省教育教学软件制作大赛三等奖,撰写的论文《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活用知识迁移》获得省教育学会论文评比二等奖
科学组:两位老师辅导的学生在常州市中小学生航空模型比赛中,获得一个二等奖、两个三等奖。在常州市科技创新大赛中,辅导的学生作品获二等奖5名、三等奖2名。
体育组:在天宁区小学生国际象棋比赛中,获团体总分第四名;
天宁区小学生围棋比赛中,获团体总分第五名;在天宁区小学生足球比赛中,获男子甲组第二名。
关键词:透视知识 教学效果 体会
前言
近几年,笔者致力于对透视知识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教学,基本掌握了透视知识的重要性和发现学生学习透视知识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出现问题的原因。通过针对学生在学习透视知识时存在的较多问题而采取利用身边资源进行透视知识的创新性讲解,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学习透视知识的重要性
中学生学习透视知识具有重要性。首先,透视学理论是中学生所必修的课程,它是一门技法理论课程,能够奠定中学生的技法基础。绘画对中学生的基本功有较高的要求,而学生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则是深入研究绘画的奠基石和进行绘画创作的源泉。其次,透视知识是优秀视觉艺术家所必须具备和掌握的基本知识。透视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思维,对透视知识的更好掌握,可以使视觉艺术家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所以我们说,透视理论是优秀视觉艺术家所必须掌握的技能[1]。
二、学生学习透视知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透视学课程是人教版初中美术教材中的一部分,教师将透视知识更好的传授给学生,对学生的绘画进步有着重要意义。然而教师在教学中存在较多的问题以及学生学习绘画透视知识时有较多的疑惑,致使透视知识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着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以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已经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和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但在透视知识教学中,仍然有许多教师采用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而施教。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随机应变能力较差。课堂教学中,随时可能会出现“小插曲”,而这些“小插曲”对透视知识的讲解有着良好的帮助,如果教师不能随机应变,将“小插曲”引入透视知识的讲解过程中,则浪费了教学资源,也错过了提升学生理解力的最佳机会[2]。
三、学生学习透视知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学生在学习透视知识中存在较多的问题具有许多原因,主要有学科因素、教师因素、学生自身因素三方面的原因。第一,学科因素。透视知识理论的抽象思维较强,学生难以理解,但透视知识理论是中学生所必须学生的科目之一,致使学生在学习中存在较大的困惑。第二,教师因素。首先,教师的教法不得当,未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其次,教师未能有效利用身边的资源,致使教师错过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激发学生求知欲的良机。因此,学生不能收获良好的学习效果。第三,学生自身因素。首先,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透视知识更多的是为了应付考试,而不是为了提高自身素养,因而学生对透视知识没有深入学习和有效探究。其次,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强,中学生的整体绘画水平相对较弱,由此,针对比较抽象的透视知识理论的学习,其学习能力明显较弱,导致学生难以理解透视知识理论 [3]。
四、教师巧用身边资源以创新讲解透视知识
在透视知识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观察法、演示法、对比法实现教学,无论利用哪一种教学方法,都可以在自己的身边寻找到可以利用的资源,以开展创新性的讲解。
1.教师观察法授课中巧用的身边资源
利用观察法进行透视知识的教学,可以利用的身边资源有许多,例如:门、窗子等。笔者在实践教学中,选用教室的门作为教具,对学生进行透视知识的讲解。教师走进教室上课之前,轻轻的推开教室的门,并反复将门开合几次,并问学生教室的门有什么变化吗?很快就有学生对问题做出了回答,并在教师的逐渐引导之下,学生得出一个结论:物体与眼睛的距离不同,视觉所呈现的图像也有所不同,这就是透视现象。于是,在不经意间,笔者的教学任务完成了,而学生对透视现象的理解也更加深刻[4]。
2.教师演示法授课中巧用的身边资源
在平行透视知识的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粉笔盒等身边资源进行透视知识的讲解。透视知识理论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不利于学生的理解,进而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化抽象为形象,选用身边资源粉笔盒而开展创新性的讲解。将粉笔盒贴在黑板上面进行上下左右的移动,学生发现:无论粉笔盒怎么移动,学生始终看到的是粉笔盒的一个正面,而底面和侧面不是正对着学生的。这就是平行透视的原理。通过利用粉笔盒这个身边资源,不仅提高了教学的效果,而且加深了学生对透视知识的理解。
五、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教师巧用身边资源以开展对透视知识的创新性讲解,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首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在学习绘画过程中,教师如果采取单纯的讲解,而学生一味的练习绘画,不会激发学生学习的渴望,学生也不会收获良好的学习效果。但教师对学生提及身边的事物时,学生会集中注意力,想要知道教师讲什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其次,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学生一旦有了学习兴趣,可以开展更为深入的学习,并且学习效果会更具有效性。教师利用身边资源,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这正是学生在不断学习的过程。最后,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巧用身边资源进行透视知识的讲解,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不但学生得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而且教师也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结论
通过提高透视教学效果的实践,笔者体会到:在透视知识教学中,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教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身边的资源可以随时当成自身的教具,关键就在于教师是否具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并充分利用身边资源而加强对透视知识的讲解,增强学生的理解力和强化学生的记忆力。教师通过创新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充分的透视知识认识和理解,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严密谨慎的科学态度。
参考文献
[1]张莉莉.暗示教学法在学前儿童绘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3.
[2]朱博文.支架式教学在中班幼儿绘画教育中的应用及其效果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3.
【关键词】美术;信息技术;兴趣;传承和交流;观察;创新精神
在素质教育响彻祖国大地的今天,以及新课程的实施,有效整合学科之间的联系成为时展的必然。美术与信息技术学科的整合正好迎上了这个机会,其实各学科之间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只要把这种联系有机的整合好,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服务于学生。美术教育同样如此,提高全民艺术素养关乎民族的发展与未来,怎样做好艺术教育应该是全民的义务和愿望,更是我们艺术教育者的责任;怎样做好美术与信息技术学科的整合成为我们当前的有待解决的课题。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取得的独特作用,开始关注美育的教学,关注青少年的成长,因为青少年的美术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关乎民族的发展与未来,也是优秀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的时代需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习惯以及敢于创新的生活态度,成为年轻一代家长对教育的共识;从而美术教育也受到了空前的重视,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进入了重要的发展时期。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目前我国还处于应试教育阶段,评价的机制和方法还是以成绩论英雄,以至于中小学阶段美术教育还有许多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地方,如课程综合性和多样性不足;美术与信息技术课程的整合有待推进,过于强调学生的考试科目,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我将谈谈美术与信息技术学科整合带来的好处。
一、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特别是欣赏课,需要展示大量图片,供学生观赏,仅仅书本上的几副插图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利用多媒体播放幻灯片,并加以文字说明,效果非常好。美术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效率:表现在绘画课,往往是教师示范一次,学生再画,或教师边讲解,学生边画。这样就会造成基础较弱的学生跟不上进度。利用多媒体播放名师绘画视频,让学生掌握方法步骤。然后练习,教师辅导,效果会更佳。趣味性:可以利用多媒体上活动课、手工课,甚至播放学生喜欢的动漫作品或电影等,会增加美术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激情。通过课程整合,有助于美术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体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使得美术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成为了一种新趋势、新方法,达到与美术课程的完美整合,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审美素养。
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图像作为一种有效而生动的信息载体,越来越广泛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通过美术和信息技术课程的整合,也是资源的整合,加上现代电脑美术的出现,进一步拉近了学科之间的联系。充分运用好美术的媒材和形式,通过信息技术展示现代视觉艺术,增强学生多种感官的冲击、有效增强了学生审美教育的机会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增强了学生学习美术课的热情和动力等。
通过观摩录像、画册,对中外优秀的美术作品进行欣赏和讨论,就避免了过去老师一人讲的局面,也增强了视觉效果,同时还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比如莫奈的《睡莲》、齐白石的《虾》、毕加索的《公牛》等组画的对比欣赏,既增强了视觉效果,又增长了知识,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生讨论、发言的积极性。通过摄影作品的欣赏学习,拉近了艺术与生活的距离,增强了学生参与的激情和愿望。欣赏中外画家的美术作品,还有利于继承传统的优秀文化,增强爱国主义情怀,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丰富的教学资源
过去的美术教学,一本书、几张画片等,就是一节课,想想我们来自农村的学生,许多人看都没看到几张画,怎样提高欣赏?甚至于在他们头脑里还没有形成对美的正确判断,就被扼杀在美的摇篮里。现在好了,有了美术与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学习的资源。丰富的资源有助于养眼,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机会。在教学中,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应用多媒体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通过图形、声音、视频等来直观地呈现事物和现象,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与互动,来达到教学目的丰富多彩、生动活泼,从而使这节课达到既有趣又有意义。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精神是社会成员最重要的心理品质之一,美术教学过程的情趣性、表现活动的自由性和评价标准的多样性,提供了创造活动最适宜的环境。通过美术课程培养的创造精神,将会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技术性活动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最基本的实际活动,而美术课程向学生提供了技术性活动的基本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和善意实践的心理品质。在美术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美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美术活动提高其综合实践能力。教师即鼓励学生收集信息、交流讨论、最好是让学生自己组成一个学习小组,组内成员具体分工,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使学生达到努力探索的精神。在生活方面,我将广告、招贴画、摄影欣赏引入美术欣赏教学,将这一艺术形式引入课堂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鲜明独立的创造个性。扩大欣赏中的“阅读”量,让学生接触大量的美术作品,积极地参与鉴赏活动,增加美术创新与鉴赏的实践经验,在丰富而广泛的欣赏实践中,接触美术文化所呈现的生动性、丰富性,对于美术欣赏水平的提高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四、总结
美术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既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去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丰富学生的观察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随着当前教育的不断发展,为现代美术课程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为美术现代化教育带来了挑战,教师要不断探索美术教育规律,拓展学生的思维和提高学生的美术信息素养。总之,美术与信息技术学科的整合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湖南美术出版社
[2]美术教学参考(美术鉴赏)湖南美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