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隔代教育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翻转课堂古代汉语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578(2017)11-0032-02
古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核心课程,该课程通过对语音、汉字、词汇、语法、修辞、古书的注解等方面的知识和理论的系统讲授,使学生具备扎实的汉语言表达能力、文言文阅读能力、一定的科研能力;同时,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也可以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知识,增强学生的语言文化素养。基于以上培养目标,古代汉语课程的讲授应以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但是与此相反,古代汉语课程一直沿袭着传统的教学模式、授课方法和考核方式,教学效果不如人意,要打破这种局面,真正使古代汉语课堂活起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古代汉语的学习中来,在学习和探究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古代汉语课程教师必须紧跟时代潮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研究现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接受模式,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笔者所在的学院是河南省第二批示范型应用技术类人才高校,学校自办学以来在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教学改革等方面一直引导和鼓励教师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为首要目标。古代汉语课程是我校汉语言文学(创意写作)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改革和探索,近年来,笔者结合学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在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理念的引导下对对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
1教学内容的改革与探索
应用型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创意写作)人才的培养目标与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有较大差异,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分析能力和一定的研究能力,学生毕业之后或从事中文教育工作,或从事相关的科研工作,故在课程设置和内容选择上更注重学术性和研究性;而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意写作)侧重于培养具备突出的创意写作能力和新媒体应用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之后能够从事文化宣传或创意策划与写作等有关的工作,故在课程设置上更加注重应用性和实践性。作为创意写作方向的专业基础核心课程之一的古代汉语课程,其教学内容也必须减少学术性、研究性的内容,降低内容的难度,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由于专业课程设置的需要,古代汉语课程总课时被压缩至80课时(两个学期),因此,古代汉语课程必须重新调整授课内容,适当降低课程的难度,调整理论内容的比重,适当增加实践环节的比重。
汉字部分:重点讲解汉字“六书”、古今用字、汉字形体的演变三块内容,侧重培养学生分析汉字的能力;兼及汉字文化分析和介绍,使学生了解汉字文化内涵。
词汇部分:重点讲解古今词义的异同、本义与引申义、同义词,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古代汉语的词义,理解古今词义之间的发展与传承。
语法部分:重点讲解词类活用、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帮助学生梳理古代汉语的基本语法现象,提高语言分析能力和阅读能力。
修辞部分:重点介绍合叙、连文、变文、倒文、委婉等古代汉语独有的辞格,提高学生欣赏古代语言的能力。
音韵部分:简单梳理古今语音演变的脉络,使学生了解古今语音的继承与发展;介绍古代的诗律,提升其分析古代诗歌的能力。
训诂部分:简单介绍古书注解的内容、方式和方法,使学生简单了解古书注解的作用及意义。
2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所谓翻转课堂,又称‘颠倒课堂’‘反向教学’,是通过对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的颠倒安排,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并对课堂时间进行重新规划的新型教学模式。”[1]这种模式特点在于,教师不用在课堂上讲授知识和理论,而是把讲授内容提前发放给学生课下观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进一步的探究,解答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这样可以督促学生主动思考和学习,通过课堂讨论和提问获得对知识的深层次的认知。笔者认为,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是必要的和可行的:
其一,可以解決课时严重不足的窘境。古代汉语课程难度较大,教师在较短的课时内,一味采用单向讲授的方式,会使部分学生无法跟上,导致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影响课堂学习效果。如果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可以把部分课程内容拍摄成微视频,对难点进行重点讲解和分析,学生在课下可以反复学习,教师通过线上、线下的辅导和课堂上的答疑,“翻转课堂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内容的留存率,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提高了学习效果。”[2]教师可以把一些难度较低的内容的教学资料、参考资料和练习等上传至云课堂和微助教等平台,学生课下自学即可,这样可以大大节省教师的授课时间,解决了课时不足的问题。
其二,能够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古代汉语课程如果采用单纯的课堂授课形式,课堂气氛死气沉沉,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大学生玩手机现象严重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教师的教学模式及方法单一,课堂枯燥乏味。翻转课堂的实施使学生参与到教与学的环节中来,增加了课堂的互动环节,能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微视频中,教师把传统的呆板的知识点变成了生动形象的微视频,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从课堂走进了ppt,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仍然可以感受到教师的独特的人格魅力,避免了传统视频给人的距离感。
其三,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方面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学习的自觉性,在课下有一定的自主完成新的学习内容的能力,并能思考自己对问题存在的困难和疑问。在课堂上能与教师积极的互动和交流参与程度较高,能够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但是并非古代汉语课程的所有内容都适合用翻转课堂,翻转课堂适用于课程难度一般的教学内容,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和自学材料基本能够掌握和了解所学内容。例如,音韵部分的内容难度较大,不适用翻转课堂,而汉字部分可以采用,例如汉字形体的演变一节:教师可以制作一段20分钟左右的微课,简单介绍本课程的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讲解汉字演变的基本过程,让学生在课下观看。教师可以在微信平台上给学生预留问题和辅助学习材料,让学生在观看的同时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教师随时在线上进行了解,总结和归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课堂上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发言、讨论,最点评和总结。
这种教学模式对教师有较高的要求:首先,要求拍摄出高质量的微视频。教师要充分设计好微视频的内容,对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有准确的把握和生动形象的展示,而非简单的课堂情景的再现;其次,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有充分的理解和认识,要对课堂研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充分的预设,对课堂有较强的掌控能力,能够随时将课堂讨论拉回主题,同时也需要学生能够高度配合教师的要求;第三,要有完善的监督与评价措施。学习不能全靠学生的自觉,适当的激励和督促也是提高学习效果的一个必要手段。为保证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监控和评价措施,对学生线上线下的学习状况进行监督和测评。
3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探索
在翻转课堂的理念下,古代汉语的课堂不再是教师一人的天下,教师可以将课堂教给学生,给学生事先布置一些任务,让学生在课下充分准备之后,分组以ppt的形式进行公开汇报或陈述,师生可以针对所讲内容进行提问,教师最后进行总结。例如《鞌之战》一文,文章出自《左传》,语言简洁凝练,人物形象生动,且有丰富的古代文化知识教师可以安排学生疏通文选文意,在疏通全文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的通论知识和理论,分析文章中的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现象,进而分析文章中出现的古代文化现象(古代战争文化、古代姓氏文化、交际文化)。教师可安排学生讲授1个学时(讲授内容由師生共同协商),讨论30分钟,小结15分钟。在授课的过程中,参与陈述的学生、听课的学生不同程度地被调动起了学习的积极性,共同讨论,共同分析,课堂效果明显与以往不同。
创意写作方向开设的课程大多有剧本写作、小说写作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挥创意写作方向的特长,把情节生动的文章改变成电影或话剧剧本,由教师提前布置给学生,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教师进行审核,审核成功的剧本甚至可以利用学院编导专业的优势,将剧本拍摄成视频,此举不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丰富的想象力,而且也促使学生积极查找文献资料,锻炼了学生的语言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较好地体现了创意写作方向的培养目标。
4考核方式的改革与探索
古代汉语课程的考核往往是期末闭卷考试为主,试卷内容大体是一些死记硬背的内容,于是,“学生形成了‘考试背笔记、考后全忘记’的学习弊病,这样的考核方式无益于能力的提
升”[3]。要真正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古代汉语课程的考核方式也必须注重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考核和评价,而不是单一的闭卷考试形式,只有如此,才能不断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才能促使学生自发学习,也才能真正考查教与学的真正效果。
4.1过程性考核
过程性考核也可以理解为形成性评价,即教师通过课堂提问、全班讨论、小组交流、阶段测验等形式,过程性考核将教学和学习融为一个整体,能够动态地掌握学生的学生状态和学习效果,并及时反馈出师生教与学存在的问题,一方面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让老师了解教学的效果,另一方面也促使教学双方进行及时的调整和改进。结合上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变,古代汉语平时成绩的设定可以分为课堂测试、课后作业、实践环节、课堂表现(全班讨论、小组交流)等环节进行考核和评价。
4.2终结性考核
“期末考试作为一种主要的评价手段,一方面能够检验学生知识记忆程度、贯通运用程度、评价创新程度,让学生了解自己在学习中的成功与失败;另一方面也是促进教学改进的有效方式”[4]。对于我院学生而言,期末考试要在测试学生对基本知识和理论掌握程度的基础上,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理论的能力,简而言之,也就是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因此,试卷中体现综合知识和能力的比重应战40%—50%左右,体现基础知识和理论的比重占50%—60%左右。
在应用型本科的古代汉语教学中,我们应改变观念,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为学生今后的良性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
[2] 周桂桐,张志国.中医药课堂教学设计[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228.
[3] 汪银峰,周晓彦.“古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6(9):181-187.
【作者简介】1.汪颖华,江苏省宜兴市城南实验小学(江苏宜兴,214200)教导主任,一级教师,无锡市语文学科带头人;2.庄婷,江苏省宜兴市城南实验小学(江苏宜兴,214200)副校长,高级教师,无锡市语文学科带头人。
文艺理论家朱光潜先生曾说过:“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应该从读诗入手。”因为诗比其他的文体更纯粹,读诗可以让人领悟人生、感悟文学,所以“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的媒介”。[1]现代诗歌以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等特征,成为优秀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课标的每个学段也都对现代诗歌的教学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另外,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安排的一些现代诗歌都放在每册书的前几篇课文中。
现代诗歌的教学不能就诗论诗、就段论段,而应立足“大概念”对诗歌教学进行整体架构。“大概念”反映了客观事物一般的、本质的特征,把所感觉到的事物的共同特点提取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一个共同的概念。基于“大概念”的现代诗歌教学将不再仅仅着眼于有关诗歌知识的旁枝末节,而是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从语言、意象、情感、结构等方面去整体架构课堂的教与学的活动,循序?u进,由浅入深,引导学生浸润在诗歌的世界中。
一、反复诵读,品味语言
汉语言本身具有音律美,诗歌更是强调平仄合韵,抑扬顿挫的美感。“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学习诗歌时引导学生在诗歌的语言中浸染,音韵、节奏、形象一切尽在诵读中。学生合着诗歌的节奏,熟读成诵,然后回忆、理解、消化,最终将诗歌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1.诵读,品诗语言的音韵。
只有不断诵读,我们才能真正领悟现代诗歌的内蕴。朱光潜先生说:“写在纸上的诗只是一种符号,要懂得这种符号,只是识字还不够,要在字里,见出意象来,听出音乐来,领略出情味来。”[2]诵读是走进诗歌灵魂的必经之路,将诗歌中的情感用心揣摩,用声表达。诵读,不能仅仅发出声音,而更应读出情感和语气,读出节奏韵味。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一遍又一遍地反复读,或者为读而读,它需要教师不断地予以方法的指导,由表及里,由外而内,读出节奏,把握声韵,品出意味,悟出情思,逐步提高学生诗歌品读与鉴赏的能力。
在教学苏教版五上《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时,朗读前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白整首诗的基调应该是清新明快的。开篇激情满怀,走进绿色大自然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朗读的时候,语速应该略慢些。此刻走进大自然,一切都是新鲜的、有趣的,大自然正向我们徐徐揭开其秀美而又神秘的面纱。在节奏、轻重、缓急、情感等方面可以这样处理:
祖国?M敞开了?U绿色的大门(清风徐来)
给孩子一片?U清凉的绿阴(满心愉悦)
去吧,?U去呼吸山水间?M芬芳的空气(激情洋溢)
去吧,?J?U去打开大自然?M绿色的?M课本(心潮澎湃)
2.推敲,悟诗语言的精妙。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说的是诗人在创作古诗词时对语言的推敲,现代诗歌也是如此,其语言或富含哲理、含蓄隽永,或凝练传神、充满情感,往往言有尽而意无穷。教学中,应引领学生在诗歌描绘的世界中虚心涵泳,切己体察,切实在诗歌的语言中品悟,得语言之真滋味。
读中品,品中读,只有反复诵读,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领悟。叶圣陶先生说:“惟有不忽略讨究,也不忽略吟诵,那才全而不偏。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一种可贵的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3]
二、发挥想象,再现意象
意境是作者在诗作中所创造的一幅画面,是读者获得审美趣味的基石。怎样由意象进入意境,把握意蕴呢?“重演”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在现代诗歌教学中可以将原本简洁明快的文字,单个独立的形象进行想象、重组,从而构建整体形象,准确把握内涵。
1.虚实相生:在想象中明朗。
社会生活广阔,诗人不可能将所有的内容都融入诗中,因此,诗人往往用“实”表现“虚”,或用“虚”表现“实”。虚实相生,相互映衬,是诗歌创作的一条艺术规律。诗中的“虚”就是思想感情,诗中的“实”就是景物形象。为了能够实现从“虚”中见“实”,在“实”中悟“虚”,展开想象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文艺评论家谢冕先生在《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中说:“文学的欣赏活动,凭借语言这种无所不在的符号来进行,从符号再返回丰富的世界中来,这是一种再创造。诗歌的欣赏活动更是一种确切意义上的再创造。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想象活动。”这实际上说的就是通过想象去把握诗歌的意象,并且丰富地再现诗人创造的形象。
2.前后相应:在重组下清晰。
诗歌具有形象性和跳跃性,诗人要在短小的篇幅中表现丰富的内容,往往只能点到为止,即所谓的“言有尽而意无穷”。因此,教师除了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还必须适时地点拨和适度地拓展,将诗歌意象进行理清、重组,寻求诗句之外包含的不尽韵味。一首诗歌,作者所采用的意象有时是单个,有时有多个。如果是单个的,我们要进行重组,发现其前后意象的不同,知晓作者的情感之路,因为意象其实就是诗人情感的化身;如果是多个的,我们更要将这些进行重新排列,要知道作者为何如此安排,更要知晓情感移动的方向。
同样以《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为例,诗人在文中列举了一个个鲜活的意象:翠竹、果园、鸣禽、野花、青山、绿水……如果放在每个自然段中,这些意象都是独立的,而我们的教学应该跳出段落看整体,当这些意象完全融合在一个场景中时,它们完全变了,都映在青山绿水这样富有诗意的环境中,我们所看到的不是一片竹林、一个果园、一群鸣禽、一丛野花……它们应该是一个整体,置身其中,鸟语花香,心旷神怡。
三、知人论世,升华情感
循着现代诗歌的痕迹,我们回归诗歌创作最原始的状态、初期阶段去看诗歌所表达的内涵,即可用“胚胎学”来解读诗歌的源头。何谓“胚胎学”?它是研究有机体的发生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诗歌的创作受到社会背景、生活环境、文化元素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这就注定了我们学习诗歌必须“溯源”。
1.追时代背景,明创作取向。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子这句话是说,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平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苏教版六下《长江之歌》这首现代诗歌的教学中,学生发现作者没有实写长江的景象,而是用第二人称,将长江作为一个抒情的对象来赞美她。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追溯创作的源头。1981年秋,作者胡宏伟坐火车经过南京长江大桥时,看到宽阔的长江,翻滚的浪花,心头涌上两句词:“你从雪山走来,你从历史走来。”但再往下便没词了。那么他后来的创作灵感是如何如水流泉涌的?知晓了相关背景,当学生再读整首诗歌时,对祖国母亲,以及?L江的热爱,就喷涌而出了,它不需要多加渲染,只是一种情感的自然流露,而且这种情感会与日俱增。
2.晓创作心境,赏诗境趋向。
心境会给诗人创作活动的各个环节和过程涂上一层情绪的底色,不管是对生活的观察,诗料的选择,还是在作品的构思,情感基调的定位,乃至创作方法的使用,审美理想的表达方面,都与心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走进诗歌,首先要走近诗人,走进他所处的年代。
当学生知道《我们爱你啊,中国》(苏教版六上)的作者不是一位诗人或作家,而是一家公司的副总裁时,不禁对这位作者有了更多的追问:是什么促使他创作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歌?
3.读代表作品,释风格趣向。
纵观古今,作者的创作风格往往由其独特的人生经历所决定。诗歌中总是传递着诗人个体对于人生的领悟。每个诗人都有其独特的创作风格。虽然小学阶段出现的现代诗歌不多,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引导让学生了解诗人的人生经历,体会其常见创作风格。
在学习苏教版三上《让我们荡起双桨》时,学生应该了解“词坛泰斗”乔羽。教师可以读《乔羽论》,知晓他不一样的人生,不一样的传奇,认识这位敬重的“乔老爷”,了解他幽默风趣的性格,特别是他贴近生活的艺术创作风格,再将内容转化到课堂,找到三年级学生需要知道,能够领悟的知识。
四、关注结构,体会秘妙
“结构论”可以帮助我们研究某样物体、模型等的大致框架。文学大家给我们留下了大量文质兼美的优秀诗篇,其精美既体现在形式上,包括它的语言、音韵、节奏和修辞律,更重要的是诗篇表现出的完美的表达形式,恰当贴切的表现技法。教师可以用“结构论”的方法引导学生去探究诗作言语的秘妙。
1.全盘扫描建筑美。
教学时,如果让中高年级学生留心现代诗歌的结构,他们不难发现,《走,我们去植树》《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我们爱你啊,中国》《长江之歌》等很多诗歌都会采用总分总的结构,甚至有些诗歌开头、最后两个自然段是相似的,或者开篇第一句和最后一句是一样的,即常用的反复手法。
2.局部聚焦灵动感。
由于农村隔代教育已占据着家庭教育中的大部分内容,幼儿与隔代教育者长期生活接触并直接对幼儿造成影响。为此本文通过对农村幼儿不良行为习惯的表现及成因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寻出相关解决策略。
【关键字】:隔代教育、农村幼儿、不良行为习惯
在福清市三山中心幼儿园工作期间,我们接触到的家长就是主要以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为主,经了解乡镇及农村的年轻父母大部分外出打工,幼儿也自然而然的全权托给祖辈来照养,显然在农村隔代教育问题突出,且占据了家庭教育的大部分内容。
李颖和李敏(2007 )提出留守幼儿人数众多,而且比较容易出现社会性发展异常,如性格缺陷,情感冷漠,情绪不稳定,行为偏差,生活学学习惯差等问题。此文采用个案研究目的在于对一个年龄阶段隔代教育下的幼儿进行行为习惯的观察及研究,并突出一些有效纠正策略。
我采用的是文献研究方法,辅之以个案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对其有一定的了解,再根据自己工作期间对隔代教育的幼儿的观察,及做个别的访谈和个别幼儿行为习惯的观察,并把所访谈所观察的资料做记录整理。
案例:小桐(化名)今年5 周半,父母都在英国打工,出生到现在都由爷爷奶奶照顾,由于他在日常生活中各种行为表现引起了我的注意,因此我对他进行更仔细的观察并访谈记录。如:霸道任性,要是他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就大哭大闹,并往上翻滚,发脾气摔东西,甚至打人骂人。他奶奶说有次他要吃零食没有答应他,小桐就在床板上跳、跺,后来拿东西硬生生的把床板弄塌了;也观察到他吃零食狼吞虎咽,吃饭时却要连哄带骗的追着喂;总是缠着爷爷要买各种玩具,才会来上幼儿园或者做作业等。父母只是每天视频中短暂的交流,老师沟通后父母第一反应就是发视频责骂孩子,并没有深入的去找到问题根源,骂一骂就过去了,孩子的发展受到很大的不良循环影响。
一、隔代教育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影响
(一)概念界定
隔代教育是指父母不在的情况下有祖辈抚养的教育方式。隔代教育水平的高低、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家庭的教养水平和质量。
(二)隔代教育下幼儿不良行为习惯的表现
幼儿时期是启蒙时期,尤为重要。根据本人观察获得的资料发现,幼儿在隔代教育下不良行为习惯的表现有如下几方面:
1 、生活习惯上
幼儿在玩耍的时候不管地上脏不脏就随地而坐;吃零食的同时也玩玩具或者游戏,手脏了也无所谓,甚至流鼻涕都直接擦手上也不洗等。
2 、同伴交往中
他们是家里的小霸王,可出去外面被其他小伙伴欺负却不敢吭声;往往以“我”为主,其他小伙伴的感受并不在意;与父母接触少交流少,缺乏安全感而爱哭。
3 、饮食习惯上
祖辈都是从贫困的时代生活过来的,又加上心疼溺爱幼儿,想吃什么不吃什么全由幼儿来选择决定,造成其偏食、挑食;有些幼儿贪食,祖辈就顺从他们,不加纠正等。
二、深究因果
幼儿不良行为习惯的产生有果必有因,针对幼儿行为的表现,本人作很多了有关文献查阅的研究,并结合个案资料,加上自己的看法得出隔代教育下幼儿不良行为习惯产生的原因有:
(一)祖辈因素
1 、教育方式不当
祖辈往往非常疼爱孙辈,当孙辈产生不良情绪时候也是用一味满足来作为教育策略,并没有意识到幼儿的不良行为习惯就是由此慢慢衍生而周而复始的恶循环,最后难以纠正。
2 、教育思想观念落后,固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健康教育领域总目标体现价值取向:注重健康行为的形成。他们在教育孩子只重视养不重教,认为孩子只要吃好穿好就行了,其他的等孩子长大再说,比如在日常幼儿园教师进行沟通孩子某些行为习惯,往往得不到祖辈家长的理解和重视,总是敷衍的回答,不曾做出任何措施或改变。
(二)父母因素
1 、外出工作居多,距离远
比如在福清的乡镇和农村很多年轻父母出国打工赚钱,而且祖辈健在,有能力照看孩子,所以农村幼儿大部分在祖辈的教养下生活着,隔代教育几乎占据了家庭教育的内容。
2 、亲子情感交流少
由于父母长期没有与幼儿接触,对于孩子日常行为习惯不了解。幼儿在缺少父母为榜样学习的对象时,行为出现不良就得不到及时纠正和改进。偶尔的视频聊天并不能全面了解孩子的成长,长期下去幼儿对父母的情感会慢慢疏远,甚至排斥,而其不良行为习惯也将危害一生。
3 、与祖辈沟通少,且方法不当
当看到自己的孩子出现不好的行为习惯时当然忧心,对于祖辈的不当教育有的各种顾虑而不敢异议,而有的是没有讲究方法与祖辈沟通,直接指责,导致家庭不和睦,加重形成各种偏差行为习惯。
(三)幼儿自身因素
由于幼儿年龄小,身体各方面发育还不完善,缺乏认知和辨别能力,再加上爱模仿的特点,他们对外界的一切无选择的接受,而且不能意识到自身行为是否合理,从而使不良行为习惯逐步养成。
三、如何在隔代教育下培养良好的幼儿行为习惯
(一)父母方面
父母是家庭教育的主角,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无法代替。
1 、多与幼儿交流,增进亲子感情。父母应该以正确合理的行为来淡化其不良行为,让孩子模仿学习,不能因为日常少陪伴而愧疚,产生一味包容的教育观念。
2 、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同伴关系氛围,让其融入集体生活,在同伴玩耍交流中,慢慢地从他们身上知道自己的行为习惯是错的,从而改进自己的行为习惯。
3 、重视学前教育,与幼儿园及教师密切联系,及时了解幼儿最近发展状况和变化,从而能够提供恰当的帮助来改善幼儿的行为习惯。
4 、平时回家多慰问祖辈,与祖辈沟通,尽量维护家庭和睦。
(二)祖辈方面
1 、转变教育观念
祖辈方面主要就是先转变观念,通过各种渠道(与老师交谈、与其他家长取经、听相关的讲座等),提高自身的素质,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
(三)教师方面
1 、进行正面引导,比如教师可以教唱关于行为习惯的儿歌,在日常生活中边唱边做,慢慢的他们会根据儿歌中引导的步骤养成好的习惯。
2 、与家长及监护人及时沟通,家长监护人的要求要与教师一致,这样才有利于幼儿良好行为的巩固。
3 、榜样鼓励,通过形成同伴之间互相学习的氛围,树立榜样作用,鼓励幼儿纠正不良习惯,养成良好习惯。
综上所述,幼儿在农村隔代教育下,不良行为习惯的产生及养成,已是当今社会一个严峻的问题,必须引起关注与重视。隔代教育下的幼儿的教育方法和策略还需要我们继续关注和研究,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学前儿童健康活动与指导》[M].
[2]刘筱筱. 农村山区幼儿园如何应对隔代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7 年第11 期.
[3]王启泉. 隔代抚养的隐忧[J]. 2004.
[4]潘小燕. 幼儿不良行为形成的原因及矫正措施[J].牡丹江教育学报,2007 第5 期.
[5] 李敏*李颖.预防“留守幼儿”社会性发展异常的几点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07 第六期.
[6]中国学前教育网. 让老人带孩子到底好不好[J],父母才是教育孩子的主角[J],隔代教育如何做到“三赢”[J].
[7]关于农村幼儿家庭[J].山东教育(幼教版).
[8]余逸群. 隔代教育de弊端[J].
[9]吴颖. 浅谈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J].2007.12.
[10]《幼儿教育指导纲要》健康领域[M].
[11]邓美娇. 对农村隔代教育的忧思[J],2005 第218 期.
[12]现代家教(2002 ).
【关键词】隔代抚养 社会化 策略
影响个体社会化的因素有很多,如家庭的抚养、学校的教育、社区的影响、同伴交往的发展等。幼儿的活动时间几乎全部在家庭中,家庭教养方式是影响幼儿社会化的重要因素。家庭教养方式是抚养人在教育幼儿的日常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行为倾向,是抚养人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综合体现。
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由于工作需要或迫于生活压力及离婚率的升高等各种因素,年轻父母无暇照顾子女,便将其交由(外)祖父母抚养,而(外)祖父母由于对(外)子女的喜爱,又赋闲在家,也欣然承担起这项责任。隔代抚养的家庭教养模式越来越成为我国普遍的社会现象。根据已有的调查数据显示,在我国大多数城市中,家庭祖辈参与或直接带养和教育孩子的比率极其之高,例如,在北京,大约有70%的祖辈参与教育、抚养孩子;在上海,近一半以上的小孩都是交由祖辈进行教育、抚养;在广州,祖辈参与带养的比率达到52%以上。此外,完全由祖辈进行抚养的孩子约为28%左右。①
虽然隔代抚养解决了幼儿的监护问题,但由于祖辈观念陈旧、教育方法简单等方面的问题,难免会导致幼儿出现各种不适应的症状。可以说,隔代抚养的教养模式导致了幼儿家庭的教育功能弱化,是一种不稳定的抚养和教育方式。这种方式使得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得不到父母的呵护和关爱,易受不良因素的影响,产生认识和价值上的偏差,以及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等问题。②
概念界定
隔代抚养。伍新春(2009)在第一届“家庭教育高峰论坛”的分论坛上提出,目前幼儿家庭抚养形式可分为父母抚养、隔代抚养与共同抚养三类。父母抚养指子女的教养以父母为主、(外)祖父母偶尔辅助照顾的抚养方式;共同抚养指子女的教养责任由父母、(外)祖父母共同承担;而隔代抚养指子女的教养责任大部分由(外)祖父母承担,父母与孩子接触较少(如周末或偶尔回家照看),甚至是完全不顾的情形。
幼儿社会化。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交往过程中,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获得情感、性格、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等,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的过程。幼儿社会化是幼儿在与他人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掌握社会规范、学习社会技能和社会角色知识,获得社会需要、态度、价值,发展社会行为,并以独特的个性与人相互交往,相互影响,适应周围社会环境,由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并形成幼儿心理特征的过程。
家庭教养是影响幼儿社会化的最基本动因,是幼儿社会化的基础。在隔代抚养的家庭中,对幼儿教养的效果,不仅取决于(外)祖父母的教育动机和教育内容,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外)父母的抚养方式,良好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幼儿的社会化。隔代抚养家庭中,由于(外)祖父母的某些原因,幼儿在社会化过程中容易在行为习性、健康依恋情感的建立和同伴交往等方面产生问题。
隔代抚养产生的原因
隔代教养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大致有两类情况。
父母角色丧失。即父母已经去世,或父(或母)虽在世但不承担抚养责任,需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抚养者。比如父母离异,父亲或母亲一方为了重组家庭,将孩子交由爷爷奶奶抚养,或父母接受刑罚不能再尽抚养义务等情况。
父母角色缺位。即父母均在世,但为了给家庭创造更好的经济基础或其他因素而将子女交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抚养。隔代教养者大多属于此类情况,尤其在在农村较为常见。随着社会的变迁,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农民为了增加收入,纷纷进入城市打工赚钱,由于条件限制,又不能将子女带在身边,便不得不交由父母抚养,由(外)祖父母承担起抚育教养的重大责任。另外,城市当中父母外出工作、祖辈为儿女奉献的传统观念、“隔代亲”等因素也是产生隔代抚养的原因。
由于不同原因产生的隔代抚养,对幼儿社会化的发展也有不同的影响。比如,父母角色丧失和父母角色缺位对家庭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祖辈在抚养幼儿中产生的问题也会有所差异。本文对隔代抚养问题的探讨主要指父母角色缺位导致的幼儿社会化问题。
隔代抚养对幼儿社会化发展的影响
隔代抚养对幼儿行为习性的影响。邓长明和陈光虎(2003)的实证研究证明,隔代抚养儿童行为问题出现的概率要大于父母抚养的儿童。汪萍等人(2009)对隔代抚养和父母抚养的1~3岁幼儿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隔代抚养的幼儿和在社会适应、智力等发展区域均落后于父母抚养,这证明隔代抚养方式对幼儿心理行为发展有不良的影响。幼儿控制和调节自己行为的能力比较差,很容易受其他事物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活动方向,因而行为表现出很大的不稳定性。(外)祖父母在照顾(外)孙子女时有许多优点,比如耐心、细心等,但缺点也比较明显。主要表现在:
其一,祖辈由于年龄、观念和知识的限制,对孙辈的教养往往只停留在“养”的层面,“教”的内容却很少。(外)祖父母的抚养一般只停留在照顾孙子女的衣食起居方面,而对孩子合理情绪的培养、良好习性的养成却关注较少。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吃饱喝足”即可的养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幼儿的发展需要。对于幼儿来讲,他们正处于模仿、学习的关键期,但控制和调节自己行为的能力比较差,很容易受其他事物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活动方向,(外)祖父母缺乏正确导向的抚养方式致使幼儿自我生活能力发展不充分,在按时吃饭、睡觉等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中存在着问题。
其二,中国传统社会中一直存在着“隔代亲”现象,(外)祖父母对子孙有时会过份宠爱,他们往往更容易满足孩子的要求,认为无论如何不能委屈孩子,自己只要能做到的就要替孩子做,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孩子容易变得任性,不知道忍让。另外,由于祖辈对子孙的溺爱,做事情常常喜欢“包办”,(外)孙子女对世界试探性的尝试行为常被制止,比如幼儿在刚开始学习吃饭、穿衣、与他人交往时通常是具有一定困难的,(外)祖父母觉得这是自己轻而易举的事,常会替(外)孙子女做这些事而让幼儿失去尝试的机会,这样让幼儿在以后发展中容易出现做事半途而废,没有长性。同时,有些祖辈由于思想观念的影响,对幼儿的教育方式往往比较“专制”,要求幼儿完全服从自己,凡事由自己决定,不能从幼儿的心理发展特征出发,培养幼儿认知、判断和选择的能力,这样的教养会让孩子变得无主见,出现遇到左右为难的事情犹豫不决、遇到困难退缩等问题。以上因素都会影响幼儿生活技能、处理事情技能的获得。王玲凤(2007)的研究已经证明,隔代抚养幼儿与父母抚养幼儿相比,易表现出更多的情绪问题、行为障碍、性格缺陷、人际交往缺陷,且适应性较差。
隔代抚养对幼儿依恋情感的影响。在幼儿的各种情感形成中,依恋情感是最先得到发展的。幼儿依恋一般指幼儿和他的照顾者(通常为父母亲)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感情关系。它产生于幼儿与其照料者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是感情上联结的纽带。依据依恋情感的品质,常将其分为安全依恋、焦虑―抵抗的非安全依恋和焦虑―回避非安全依恋,安全依恋为这三类中最具适应性的依恋风格。具体形成哪种依恋风格常常与抚养人的抚养风格有关系。
首先,在隔代抚养模式下,幼儿最先面临的问题是依恋对象的转移,在此过程中,父母退居第二位,(外)祖父母取代父母的角色,这种角色的转移增加了孙辈成长的压力。孙辈在适应角色转换的过程中,容易对祖辈、父辈角色界定不清,产生角色冲突,并在幼儿心中会造成一定的情感混乱。另外,(外)祖父母容易依据自己的经验安排(外)孙子女的生活,关注子孙也常常会从自我出发,对孩子的某些需要常常忽视或不敏感,会使得儿童相信对需要的传达不会影响到抚养人,导致儿童缺乏对世界的探索行为减少,在陌生环境中显得无安全感,形成焦虑―抵抗或回避的非安全依恋风格。
其次,老年人由于精力所限,不喜欢吵闹,在抚养幼儿中常希望他们能安静,只要孩子不哭闹,随便他们做什么,甚至对孩子长时间看电视也不予管教,这不仅不利于幼儿语言、智力的发展,而且对于幼儿正常情感的形成极为不利。加之老年人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较弱,观念不能随时代更新,知识水平有限,通常对于幼儿心理发展不了解,一方面溺爱孩子,另一方面为了树立权威感,在孩子哭闹时易采取恐吓或惩罚的方式。这些因素均会给幼儿的心理带来负面影响,幼儿可能会把人类交往被体验为是无规律的,无法形成连贯的交际模式,造成“紊乱依恋”。
隔代抚养对幼儿社会往的影响。(外)祖父母代表着一代人观念文化,在与(外)孙子女交往中传递着有关的社会性知识,影响着幼儿的信仰、价值观和行为准则。随着幼儿的成长,其与外界接触的渴求增多,隔代抚养的家庭中,祖辈是与幼儿接触最多的人。在幼认知发展的敏感期阶段,他们不仅需要通过与家庭成员的交往获得家庭归属感,还需要与社会他人交往获取社会角色、社会规范等方面的知识。幼儿在社会往中可以了解社会的规范及其对个体的约束,可以尝试扮演多种角色。然而,祖辈的抚养方式相对谨慎,出于安全考虑,他们倾向于幼儿在家中玩耍,尽量减少其外出活动。这样,儿童接触社会、他人和与同伴交往的机会较少。这不利于其学习与他人合作、协商;不能很好地通过同伴的行为对其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强化,来增加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控制或减少侵犯,对于幼儿的社会技能和策略的学习也是有害的。
隔代抚养的应对策略
父(母)子(女)的互动能够促进孩子性别角色的发展、社会适应性、学业成就、健康情感的建立等,而幼儿期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父母亲角色的长期缺位应引起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在特定的社会时代背景下,隔代抚养作为我国一种特殊的现象,仍将持续存在一段时间。若要确保隔代抚养家庭的幼儿健康成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祖辈自身观念、知识更新―隔代抚养问题解决之根本。隔代抚养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祖辈的观念相对陈旧、知识缺乏,与时代有脱节。良好的抚养观念会使孩子表现积极的性格、心理和行为特征,如独立、合群、听话、自信、能干、有主见、有礼貌等。(外)祖父母应该认识到,在自身接手抚养(外)孙子女的时候,自己的角色已经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辅助角色转为主导角色,自身的观念、行为,对幼儿的管理方式都将对幼儿的发展产生深刻、深远的影响。作为儿童的主要教养人,不能仅仅满足于让孙子女“吃饱穿暖”,还应提供必要的教育。孙辈因为年龄太小,心智尚不成熟,在和祖辈的互动中虽处于主要地位,但却不是主动地位,祖辈应多主动与孙辈沟通,多鼓励幼儿自我表达,耐心观察幼儿的同伴互动情况,为幼儿提供丰富的互动环境与积极的引导等等。幼儿在与人交往中,社会性逐步得到发展。祖辈不是(外)孙子女的者,应该放手让孩子学习做事,在他们做得不好时给予鼓励和指导,当他们做得好时给予表扬,遇到困难时给予鼓励和帮助,这些都会有效地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另外,祖辈应通过各种途径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学习,比如幼儿在不同时间段处于不同的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在相关时间对幼儿进行着重教育等。在幼儿无哭闹、不听从长辈指示时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研究表明,在隔代抚养的家庭中,如果在(外)祖父母能够给予幼儿足够的尊重、理解、安全感和自信心,对幼儿提出的问题耐心、清楚的解释,幼儿安全型的情感依恋便不亚于一般幼儿。③
家庭结构完善―隔代抚养问题解决之基础。在一部分家庭,隔代抚养属于无耐之举,比如在农村,父母外出打工,无能力将子女带在身边,不得不将其留在家中由爷爷奶奶照看,但也有一部分家庭是观念所致,比如中国传统认为儿孙绕膝乃人间天伦之乐,“隔代抚养”是家族繁衍的大事,“隔代亲”、“隔代抚养”的问题更加突出,许多(外)祖父母从孙辈出生那天起几乎包下了养育的所有事情。
从现实状况来看,无论哪种形势下形成的隔代抚养模式都会引发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牺牲孙辈的健康发展为代价的。已有研究指出,隔代抚养的家庭属于结构不完整的家庭,不完整的家庭结构容易引发儿童产生心理问题,导致偏差行为。因此,无论是父辈还是祖辈,都应树立后代教育第一位的思想。传统的中国父母努力工作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为后代创造财富,希望后代能够生活幸福,而子女的健康成长是幸福生活的起步。除非万不得已,否则对孩子的抚养都应尽量采取以父母为主的抚养方式,保证幼儿既有父母爱,又有(外)祖父母疼,共同促进幼儿健康人格的形成。
社会扶助―隔代抚养问题解决之保障。在我国,隔代抚养已不是个别现象,而是一个普遍问题。但是,在不同的隔代抚养幼儿的家庭中,孙辈成长的社会环境、家庭的经济条件、祖辈的抚养方式和思想观念、父母对于家庭的支持力度等都有所不同,有些状况家庭可以通过努力改变或改善,但有些方面却需要政府给予支持。
从大的方面来讲,政府相关部门在政策立法与执行上,有妥善的配套法规,避免执行上的不切实际,造成资源上的浪费与效率不显,使得真正需要帮助家庭得到救助。在具体措施的实施上,政府有必要对不同原因导致的隔代抚养家庭进行摸底、分类,有针对性地提供帮助。比如一些父母对于抛家弃子外出工作也深感无奈,为了家庭,他们无其他方法可寻。对于这样的家庭,政府应多提供一些就近就业的机会,让父母能够在工作之余有机会多回家照顾孩子。
从小的方面讲,村委会或社区可以组织老年人参加针对孙辈健康成长问题的讨论会,互相沟通、借鉴经验。一般家庭的祖辈文化程度不高,无法通过网络、媒体等现代手段获得育儿知识及寻求帮助,这就需要政府相关部门为其提供帮助。这就需要藉由村委会或社区组织专门人员深入与隔代抚养家庭建立关系,提供一帮一的扶助。另外,村委会或社区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提供幼儿娱乐活动的场所,鼓励幼儿共同活动,促进其通过同伴交往学习社会规范。
(作者单位:铁道警察学院科研处)
【注释】
①周宗奎,孙晓军,刘亚,周东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②周念丽,徐芳芳:“父母育儿缺失对农村幼儿社会化发展的影响”,《学前教育研究》,2012年第11期。
一、隔代抚养家庭教育的一般特点
1、容易对幼儿过度照顾、过度疼爱和过度放纵。过多的保护体现在拒绝挫折、拒绝负面教育、粉饰和掩盖事实,使孩子无法了解生活中不尽完善的一面,不能客观的、全面的分析和对待问题。过多的呵护剥夺了孩子独立承担困难与挫折的机会,而这恰恰是形成良好意志品质与行为准则的必经之路。
2、幼儿人际交往范围较为狭隘。人际交往的较为狭隘使他们没有同胞的经验,缺乏伙伴关系,不懂得长幼有序,模糊性别概念,以致在社会适应中自我中心,无法与人合作,缺乏同情心,甚至于性别错位。
3、祖辈和父辈共同对幼儿的过度要求。现代人承受着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职位的升迁、岗位的变动、复杂的人际关系、违背意愿的处世妥协、繁杂的家庭事务使得成年人工作倦怠、情绪波动,没有成就感,个人预期得不到满足等等,于是把个人价值的实现寄托于下一代,以逃避现实。
4、祖辈和父辈对幼儿教育理念的冲突。由于代沟的存在,导致祖辈和父辈在教育观念不一致,导致对幼儿施加的教育影响不同,甚至是相互矛盾的。现在孩子身上不少问题都反映在我们教育方法上,要么“放任自流”,要么“高压政策”。
二、隔代抚养幼儿心理形成环境的特殊性
1、家庭地位的特殊性。由于祖字辈在过去的工作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可能疏于对于自己的子女的培养教育,因此他们把他们对于自己的儿子女儿的愧疚、责任、关爱等等全部转化为对于自己孙子孙女的爱,因而对于现在的幼儿来讲,他们很可能面对着来自比自己的父母更为疼爱的爷爷奶奶的疼爱。使得现在的幼儿在家庭中的地位更为突出和重要。
2、生活空间的特殊性。现在,幼儿大都被限制在整齐划一的单元楼房里,由于父母一般工作很忙,他们大多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料,出于对其安全的考虑,同时由于邻里关系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迁,幼儿很少有与邻居小朋友交往的机会,大都被限定在家里。他们的交往对象主要就是自己的爷爷奶奶。
3、社会期望的特殊性。现在的幼儿往往是一人系两个家庭三代人的“荣耀”、“希望”于一身,因此他们面对着来自爷爷奶奶的经常性的“期望压力”,往往使孩子成为他们实现人生理想的工具和继任者,好比愚公移山中的子子孙孙,一代一代往下传承和寄托着上辈的人生理想,他们得学钢琴、学绘画等,使孩子讨厌学习,使孩子的童年失去了色彩。
三、隔代抚养容易形成的幼儿心理问题
1、意志品质薄弱。由于祖辈对幼儿的过度照顾、过度疼爱,使得祖辈往往越俎代庖,遇到困难有爷爷奶奶,使得意志品质薄弱,幼儿不擅于坚持,做事往往半途而废,没有长性,对左右为难的事情不能果断选择一种解决的办法,做事遇到困难往往不耐烦,不能克服困难坚持到底,一旦失去了祖辈的支持,他们会觉得无所适从, 行为处事能力低。
2、情绪稳定性差。由于祖辈对幼儿的过度放纵,在稍微违背幼儿意思的时候,幼儿容易爱生气,爱发火,不能很好控制自己的情绪;
3、自我中心。由于其特殊的家庭地位,一些幼儿往往会形成自我中心、惟我独尊的心理倾向,而缺乏我只是社会中一员的思想意识,他们往往自私与任性,为所欲为。
4、孤僻。一些幼儿由于平时交流的对象主要是爷爷奶奶,因此与人交往的机会缺乏,没有伙伴玩耍,也很少与同龄人交流,交往能力差。长期下去,容易形成常常独来独往的心理个性,喜欢默默地做自己的事情。有问题也不与人交流,因此,如果不良情感得不到释放,很容易产生抑郁的心理状态。
5、逆反和易攻击性。幼儿由于缺乏他人意识,唯我独尊,不会与人合作和交往,个人意志和“自由”第一,容易形成逆反的心理特点,同时由于他们孤僻,再加上家长的有时故意的娇宠放纵,难以接受别人对他说“不”,极易导致他们为所欲为,稍不如意就以“攻击”的手段来发泄不满情绪,甚至发展到以攻击他人为乐趣的地步。
四、隔代抚养幼儿心理健康的培养
1、养理念和模式。时代的变迁、教育背景的不同以及阅历的差异等使年轻一代往往和年老一代的价值观念、教养方式不一致,这就需要幼儿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首先要就幼儿的培养教育达成共识,可以经常就孩子的教养问题召开家庭会议,讨论、确定和形成一个统一的孩子教养的思路、目标、原则、方式、方法等。
2、合理定位幼儿家庭地位。要使孩子认识到,他们不是太阳,他们没有特权,他只是社会中的一员,别人与他同样重要,同样有自己的情感,同样需要尊重。当家里有什么事时,让孩子也来参加决策,培养民主的家庭氛围,家庭中的任何人都有作为家里一员的权利和义务。要爱孩子,但爱要理智。
3、充实丰富幼儿生活和情感体验。应当在幼儿的生活、学习中培养幼儿的健康心理品质。幼儿生活的内容应该是丰富的,有恰如其分的学习、劳动,有适当的游戏、娱乐。成人可经常带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幼儿切身体验,融入社会, 要从小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放手让儿童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儿童的童年生活既是愉快的,又是收获满满的。
一、农村学前儿童家庭结构分析
家庭结构是指家庭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这种状态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模式。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农村学前儿童的家庭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主要有主干家庭、核心家庭、隔代家庭、单亲家庭、再组家庭这几种家庭结构模式。主干家庭是指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和儿童构成的家庭。核心家庭是指由夫妻双方与一个或两个学前儿童所组成的家庭,这种情况一般都是夫妻双方或一方在当地就业,共同养育和教育孩子。隔代家庭一般是指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跟孙辈居住在一起,由祖辈代替孩子父母履行监护责任,这种家庭一般是孩子的父母外出打工,由于条件限制无法将孩子带在身边,有的仅在过年过节时回家团聚,甚至有的几年都无法回家看望和教育孩子。单亲家庭是指父母离异或者父亲、母亲一方过世所形成的家庭模式。再组家庭是两个残缺家庭重新组合构成的,孩子与父母之间有可能无血缘关系。
二、农村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在教育理念上: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较深,对现代教育理念了解不足。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社会,但是传统的教育观念仍然根深蒂固,比如有的父母认为“黄金棍下出好人”、“不打不成材”,认为孩子年龄小,给他讲道理是讲不通的,只有通过打带来的疼痛感让孩子记住规则。另外,由于农村的年轻父母外出打工,现在隔代教育现象严重,爷爷奶奶缺乏对现代教育的认识,只管对孩子的生活加以照顾,更不懂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不知道如何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帮助。
(二)在教育目标上:重成才教育,轻成人教育。
我国学前教育目标明确提出要对儿童进行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孩子身心和谐健康发展。但在具体实施中,由于家长的成长经历、受教育水平、教育观念等的不同,很多家长更加关注的是孩子知识拥有量的多少,对于孩子的品德教育不重视,导致孩子不遵守社会规则,不懂礼貌,肆意妄为。
(三)在教育内容上:重智力开发,但缺乏对智力的科学认识,同时轻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重文化学科知识的传递,轻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对于智力概念,目前还未有一个统一的明确界定。在我国,一般认为,智力是一种偏重于认识方面的能力,它由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与思维力五种基本心理因素构成。在广大农村,很多家长简单地以为记忆力好就是智力水平高,所以从小就培养孩子背诵儿歌、诗词等,但是对于孩子的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的培养却相对缺乏。非智力因素,从广义上说,是指除智力因素以外的全部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及道德品质,狭义说来是指与智力因素活动关系密切并共同影响智力活动效率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因素。其实,一个人对学习的兴趣,面对困难的意志程度及其性格往往会影响孩子智力水平的高低。比如一个性格急躁、没有耐心的人,那么他的注意力的持续时间就不会长,这将对他的学习产生不良影响。一个对学习内容缺乏兴趣的人,他的观察力与想象力就会受到影响。
在教育内容上,农村的家长往往特别重视学科知识的传递,从小就让孩子学习拼音、识字,计算。我们经常会见到这样的现象,幼儿园放学回家的孩子第一件事就是拿出作业本写字,做计算题。而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却做得不到位,我们从媒体报道可知,农村学前儿童在家误食农药、溺水、被电击、烫伤的情况时有发生,甚至还有幼女被的案件。另外,有的农村家长不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在隔代家庭教育中,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一味地溺爱孩子,造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自私、不尊重老人等。在单亲家庭中,孩子缺乏父爱或母爱,让孩子的家庭生活不完整,往往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自卑、胆小、怯懦。
(四)在教育方法上:重言传,轻身教。
在生活中,家长对学前儿童的教育主要是通过给孩子讲解,比如注意清洁卫生,遵守交通规则等。家长会经常给孩子说:饭前便后要洗手,要天天刷牙等。但是我们看到的却是这样的现象:家长把孩子带进卫生间洗手,自己却不洗手就上了餐桌。在家里,爸爸妈妈给孩子说:过马路要走斑马线,要看红绿灯。而事实是这样的:在送孩子上幼儿园的路上,看到没车的时候,即使是红灯,某些家长也会牵着孩子冲过马路。试想:这样的教育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五)在教育要求上:家庭成员的要求不一致。
教育要求的不一致,是影响孩子成长的主要因素。在现实中,容易出现祖辈与父辈要求的不一致,也会出现父母要求的不一致。尤其是在主干家庭中,祖辈对孩子宠溺有余,约束不足,一方面父母对孩子高标准,严要求,另一方面爷爷奶奶对孩子宠爱有加,导致孩子在父母面前一个样,爸爸妈妈面前一个样,让孩子缺乏是非判断能力。由于成长经历、对教育的认识、环境因素的影响等也会导致父母对孩子的要求不一致,中国一直有“严父慈母”,也有“虎妈猫爸”,一个松,一个紧,这也容易导致孩子无所适从。在再婚家庭中,由于缺乏血缘关系的一方为了维护家庭的和谐,往往也会出现和稀泥的现象,导致对孩子的教育不严格。
(六)在家庭教育的外界支持上:缺乏相关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持。
在家庭教育上,很多家长的教育经验要么来自于自己的父母,要么来自于周围环境的影响,同事、朋友的交流,而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在隔代家庭教育中,祖辈的交友范围相对较为狭窄,对于现代教育缺乏充分认识,同时更没有得到外界的相关指导。我国《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明确指出,把家庭教育指导按照0-18岁分成5个阶段,其中的0-3,4-6岁的指导就属于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对这2个阶段的家庭教育指导内容作出了具体规定。该《大纲》还提出指导中的“多向互动”原则,家庭教育指导者应建立指导者与家长、儿童,家长与家长,家庭之间,家校之间的互动,努力创造相互学习、相互尊重、相互促进的环境与条件。虽然有规定,但是对于农村的现实来看,工作并未落到实处,没有专门的家庭教育指导人员开展相应教育。
三、解决农村学前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对策
(一)更新家长教育理念,提高对教育的科学认识。
家长的教育理念将直接影响家庭教育水平。现在的学前儿童的父母都是“80后”甚至是“90后”,他们说很容易接受新思想与新观念,现在主要缺乏的是学习、了解新的教育理念的渠道。因此,各地方教育机构、社区可通过开展专题讲座,借助网络平台等手段,让家长实时了解我国教育的发展现状,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而达到更新教育理念,提高对教育的科学认识。
(二)扩充家庭教育内容,智力教育与非智力因素培养齐头并进,同时兼顾安全和心理健康教育。
智力因素对于一个人的学习及发展有很大影响,同时非智力因素会对人的发展产生影响,且二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因此,家长在注重孩子的智力因素的发展时也应该注意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而且培养应从小抓起。智力因素的培养表现为培养孩子的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及思维等。家长可以通过跟孩子讲故事、玩益智游戏、看动画片等实现。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主要表现为从小就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发展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培养其积极、健康的情感,磨炼孩子的意志,塑造良好的性格。家长可通过扩大孩子的交往,带领孩子参加一些募捐、看望老人院的老人的活动,培养其爱心与同情心;也可大胆放手让孩子进行各种尝试,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在平时的各种活动中多激励、表扬,激发其学习动机;同时给予孩子一些有难度的任务,当孩子遇到挫折时不是立刻帮助解决,而是让其自己解决,培养其坚强的意志品质。
对于农村学前儿童家长而言,安全教育是一个重大突出的问题。由于家长看管不力或者是缺乏相关教育,导致孩子被电击、误食农药、溺水、被拐卖、被猥亵、等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各位家长首先应该有安全意识,同时要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时刻警惕,这样才能有效避免惨剧的发生。地方政府、教育部门可以通过广播、家庭教育讲座、家长会议等形式指导家长进行安全教育。同时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不能只关注孩子的吃喝拉撒,培养孩子的学习主动性、自信心,使孩子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三)纠正家长的不良教育方法,家庭成员之间步调一致。
对于学前儿童而言,其思维是具体形象思维,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应主要通过给孩子一个具体的情景的方式进行教育,可以通过陪孩子看动画片、带领孩子进入现场等方式,通过家长的身教让孩子进行模仿。比如家长教孩子乘坐电梯注意安全、过马路注意安全,教孩子注意防水、讲卫生等,都可以通过家长的优秀示范行为开展。不能只通过给孩子讲道理的方式进行,因为对于0-6岁的儿童来说,有些道理他们是不能明白的。另外,家庭成员应该召开家庭会议,讨论对学前儿童的教育问题,达到对孩子的教育要求做到步调一致,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四)地方政府借助教育机构的力量,落实对家庭教育的指导。
[关键词]留守儿童;幼儿教育;问题;农村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34-0071-04
[作者简介]王海纳(1990―),女,四川蓬溪人,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2013级在读硕士。
全国妇联2013年的《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指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已达610255万。其中学龄前儿童增长速度最快,学龄前农村留守儿童(0~5岁)2342万,占农村留守儿童38.37%,比2005年增加757万。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6~11岁)和大龄留守儿童(15~17岁)数量比照2005年,共减少514万。因此,农村留守学龄前儿童应受到重视。目前,国内多数学者关注农村留守儿童义务教育的问题,对留守儿童的幼儿教育方面研究还不是太多,本文基于农村留守儿童超过百万的江西省为例,主要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幼儿教育展开研究和探讨,旨在通过问卷和访谈等方式,了解农村留守幼儿的教育现状,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一、农村留守幼儿教育的基本现状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把子女留在农村的那一部分孩子。从调查情况来看,江西抚州留守儿童的父母亲都在外务工的比例高达80%,大约43%属于留守幼儿,多由家中老一辈的人抚养教育。幼儿教育是指对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从广义上说,幼儿教育是指凡是能够影响幼儿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方面发展的有目的的活动,如幼儿在成人的指导下看电视、做家务、参加社会活动;狭义的幼儿教育则指幼儿园和其他专门开设的幼儿教育机构的教育。幼儿园教育在中国属于学校教育系统,和学校教育一样,幼儿园教育也具有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所没有的优点,如计划性、系统性等。本文的幼儿教育是狭义上的概念。
(一)留守儿童的幼儿教育尚未得到普及
据对抚州市东乡县杨桥镇的调查,从父母在外打工情况看,父母都在外务工比例最高,占32%,其次为父亲单方在外务工,占19%,母亲单独在外打工比例为5%,三者合计比例高达56%,说明杨桥镇农村留守儿童比例相对较高。在抽样学生样本中,男生占535%,女生占465%,男生比例大于女生。上过幼儿园的比例为39%,说明杨桥镇留守儿童入园率低。从未上幼儿园与上过的学生学习情况比较得出,上过幼儿园的学生学习优秀率达205%,比未上过的优秀率高出15个百分点,未受过幼儿园启蒙教育,学习成绩处于中下等的学生比例竟高达5574%。可以得出幼儿园教育对留守儿童的今后学习教育有着重大的影响。然而,从农村留守儿童对上幼儿园的态度来看,有54%的儿童不喜欢上幼儿园,留守幼儿入园晚,平均年龄在5周岁,3~5岁普遍由监护人代管,在监护人看来,幼儿太小入园学不到什么东西,到了5~6岁,要上小学怕跟不上,要进入幼儿园打好底子。普遍存在没有让适龄儿童接受幼儿教育的意识。
(二)农村以隔代监护为主,文化水平不高
通过对问卷中4~6岁监护人与儿童关系的分析可得出,笔者调查的172名监护人样本中,有138人属于隔代监护;有20个孩子属于单亲监护类型,其中有7人由父亲单独照料,有13人由母亲单独照料;有9人属其他监护类型(包括有亲戚、朋友或者雇佣人员代替照料);有5位幼儿的监护者没有填写这个问题,即监护类型不详。其中,高中及以上学历只有10人,初中学历57人,小学毕业的有89人,小学肄业有16人。留守儿童中监护主要是隔代监护,而且他们监护人的文化水平大都是小学或者初中水平,高中及以上学历所占比例较小。
(三)监护人对幼儿教育关注不足
监护人与幼师的联系相当缺乏,172被调查者当中,高达116人表示不会和老师联系,只有少数人会每周联系老师一次,有36人明确表示只有偶尔会和老师交流。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对幼儿的教育关心程度很低,有66%的监护人从不联系老师了解幼童上学情况,每周联系一次的监护人只占512%,每月一次的只有765%的比例,偶尔会联系的占2118%。从结论来看,在农村,幼儿受教育情况很不受监护人的重视。
(四)农村幼儿园数量少,办园条件差,入托费用高
农村幼儿园数量少,留守儿童去幼儿园的路途遥远,多数幼儿园的校车并不规范,存在安全隐患,并且幼儿园的教育设施不齐全及教育质量低下。入园费用对于留守幼儿的父母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对于农村留守家庭来说,主要收入来自家中青壮年的在外务工收入,农村家庭一般都有两个留守孩子,也就是说,光学费一年可能需要支出2000多元,所以对3~6岁的孩童,很多监护人选择不送他们去上幼儿园。多数家长一般也不太询问4~6岁儿童的幼儿教育情况,他们更多关注的是孩子的身体健康问题。
二、农村留守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究
(一)缺失父母的关怀和照顾,家庭教育不足阻碍农村幼儿教育发展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位启蒙教师,家长对孩子的关注和照顾,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失的,对其身心健康、人格和智力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幼儿期是儿童是非观念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幼儿教育是儿童学习的开端,是必须夯实的基础阶段。目前在农村,很多年轻家长自孩子一出生就把他们交给父母抚育,迫于经济压力外出打工,无法参与子女从小的培养和教育,也没意识到自己与孩子直接亲子缺失问题的严重性。3~6岁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对孩子上幼儿园接受幼儿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足够认知。农村留守儿童有很多是从小就跟着爷爷奶奶或其他长辈生活,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很有限,对于孩子生活和学习上的关心也有时鞭长莫及。正是由于这种亲情的缺失,很多留守儿童从小就养成了孤僻、内向、自我的性格,他们不喜欢和陌生人打交道,一开始就拒绝离开家去上幼儿园。
(二)隔代监护存在缺陷,阻碍农村幼儿教育发展
在农村,隔代抚养虽然让很多年轻父母毫无后顾之忧地外出务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据调查,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大都是自己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大多数年龄在50~60岁之间,他们既要承担繁重的田间耕作,还要承担繁琐的家务活,老人无力接送孩子、照顾孩子。由于家庭缺乏劳动力又无其他经济来源,照顾留守幼儿在一定程度上也给祖辈造成极大的苦难和痛苦。因此,迫于经济压力,很多监护人选择不让留守儿童接受幼儿教育。另外,不少祖父母能够做到的是注意幼儿的人身安全和管好幼儿的吃穿冷暖,对孩子的感情、智力等发展无法关注,也无力顾忌,他们也没时间关注孩童的幼儿教育。尽管祖辈对孙辈疼爱有加,管好了吃穿和冷暖,但由于文化水平低,早教观念滞后,缺乏教育观念和新方法,对孩子的过分溺爱,使一些小孩养成随心所欲、霸道、自私、自我的性格。倘若孩子闹着不去幼儿园,监护人会随他的意愿,也不把事情放在心上。大多数监护人缺乏有意识的家庭教育,难以给予幼儿更好的精神营养,这势必会影响幼儿的全面发展。
(三)农村幼儿园管理与设施不完善,幼师质量数量无保证
在农村,有些地方群山连绵,人口稀少,受生源少、交通不便等条件所限,有些村子会有一个幼儿园,而有些村子却没有,导致很多孩子无法入园。现在农村的幼儿园大都是当地人自办的私立幼儿园,国家财政也没有给予财力支持,很多幼儿园只能因陋而简,管理不规范,多是以谋利为目的,不顾上级主管部门的规定,随意创建幼儿园,教学质量无法保证,交通工具随意拼凑,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同时,农村的师资力量非常欠缺,农村幼师待遇低,基本权益得不到保障,导致幼师队伍大量流失。由于4~6岁的幼儿有其特殊性,要求专业知识的新型幼教队伍来支持农村幼儿教育事业,只有数量有保证,教师有保障,才能为留守幼儿提供个性化,针对性的教育,才能从生活上学习上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爱护。
(四)政府不够重视农村幼儿教育
在农村全面免除农业税后,在地方政府财政吃紧的情况下,对发展幼儿教育没有给予专门的财政拨款,对于农村幼儿园的创办没有实行有力的监督。在农村地区,没有完善的农村留守儿童福利保障体制,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村留守幼儿基本上享受不到政府的补贴。并且有些地方政府忽视学前教育,投了钱也显不出明显政绩。造成幼儿教育投入不足,公办幼儿园缺乏,在农村家庭留守儿童需要托管产生需求的情况下,对于民办幼儿园的监管松懈。放任其发展。对于经济发展缓慢的地区,大量劳动力流出,致使留守儿童问题突出,政府也未采取相关措施发展当地经济,引导人们在家园创业致富,改善劳动力外流的现状。当地教育部门也没有制定相关的农村留守儿童幼儿教育方案,对幼儿教育的事业缺乏统筹规划。
三、解决农村留守幼儿教育问题的对策
(一)父母要对留守儿童的幼儿教育关怀备至
在教育问题上,父母角色不可替代。在农村,父母在为生计忙活的同时,不能忽视孩子从小的教育,必须强化对子女的教育意识。《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也明确指出:儿童不应当与他们的父母分开,除非得到有能力满足他们福利的政府的照顾。要让父母充分意识到,为了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父母的关怀和教育不可缺失。父母应尽量不和孩子分离,对孩子既不能过分溺爱,事事包办,也不能放任不管。即使和孩子分开也要经常保持联系,关注孩子的健康和学习情况,不能造成亲情隔膜。
(二)监护人要转变观念,重视留守儿童幼儿教育
对于儿童的幼儿教育,按理来说监护人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来满足孩童的求知欲,监护人自身要不断提高自我的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但这一要求,对于农村来说很不现实,毕竟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一般都是上一辈,他们文化水平有限,继续接受教育辅导也很困难。所以,对于隔代监护的情况,我们要求监护人在幼儿教育这一问题上必须转变自己的陈旧观念,要意识到幼儿教育对孙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监护人要积极支持孩子上幼儿园,同时监督孩子按时学习,培养孩子去学校接受教育的兴趣,提高他们上学积极性。
(三)完善农村幼儿教育设施
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作为进行义务教育的铺垫,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幼儿教育的财政补助,鼓励、支持和引导农村民办幼儿园的建立,同时也要建立和规范公立幼儿园。国家应当将学前教育纳入公共教育服务职能,把学前教育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提高投入比例,形成以政府办园为主体、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化办学格局。在农村,要想尽一切办法引进优秀幼师,加强城乡幼儿教师的流动和交流,提高农村幼师质量。针对留守儿童较多的村镇,要建立儿童基础设施较为齐全的活动中心或幼儿园,让留守幼儿在集体活动中驱除孤独,减少“留守”带来的伤害,促进留守儿童各方面的正常均衡发展。
(四)加快建设新农村的步伐,促进劳动力就地就业或就地转移
政府要不断引进资金建设新农村,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消化剩余劳动力,促进和带动本土特色的经济发展,让本地农民能在家门口工作,同时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家创业,已到达减少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实现发展农村经济与解决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相互促进,使更多的孩子有机会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接受父母的照顾和教育,减少一些因为和父母分离而产生的亲子关系淡薄等社会问题。
(五)完善城市务工子女的入学教育机制,建立“就地入学”的管理服务机制
针对外来务工子女在城市里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城市的政府及教育部门应积极采取措施应对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对处在接受幼儿教育的农村儿童来说,他们离开农村,但相应的教育经费没有随之转拨,所以儿童所在的城市入园地就缺乏一定的教育经费保障,因此对于教育经费预算的管理要进行改革,突破城乡限制。其次,在户口流转问题上,对于在城市务工人员的子女来说,他们也应该拥有享受教育资源和接受平等教育的机会,就是出于户籍限制,带来了农村和城市的教育不公平的问题。因此,政府要改革户籍制度,破除城市儿童与农村儿童的界限,减免学费或取消公办幼儿园的“借读费”“赞助费”。
参考文献:
[1]范先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7)
[2]全国妇联课题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EB/OL]http://acwfpeoplecomcn/n/2013/0510/c99013-21437965html,2013-05-10
[3]全国妇联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节选[J]中国妇运,2008(6)
[4]和建花,谭琳,蒋永萍全国农村留守幼儿的状况、问题及对策学前教育研究,2009(1)
[5]庞丽娟,张丽敏,肖英娥促进我过城乡幼儿园教师均衡配置的政策建议教师教育研究,2013(5)
[6]赵兴民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实质与解决路径[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
关键词:社会转型;农村家庭;代际关系;失衡
中图分类号:C9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8)-12-0023-02
一、转型过程中农村家庭代际关系失衡现象
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农村家庭,家庭结构和功能发生了分化和解体,血缘关系的凝聚力因此减弱,现代社
会中契约化的人际关系极大地冲击着传统的血缘纽带维系的家庭关系,使代际关系中原有的双向平衡的抚养和赡养关系被打破。
1.代际关系重心下移,老年人地位边缘化
第一,父辈的权力和权威日益减弱,子辈的(经济等)实力和独立性越来越强。现代文明是属于年轻的文明。年轻一代能很快地掌握现代化的信息、生产、生活技能,家庭话语权已经从老一辈转移到年轻一代。第二,家庭利益分化,亲子之间出现新的矛盾。一方面子女由于社会竞争的压力,工作事务繁忙,无暇或无能力或不愿尽心意照顾父母;另一方面父辈又过度重视子女的教育和成长,将有限的精力、时间和关爱都给予了子女,这种“养老不足,爱子有余”的代际重心下移的现象,将导致老年人家庭地位日渐衰微,也就是说老年人地位边缘化。
2.隔代抚养现象增加,儿童教育问题堪忧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体制的改革,社会人口流动增加,大量年轻父母外出务工。但尚未改善的户籍管理制度又使这批人的待遇和福利与城市居民不相等同,于是其子女不能在城镇接受教育。按照保守的估计,目前留守儿童不会少于2000万,而且还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留守儿童”的数量仍呈急剧上升的趋势。这批“留守儿童”绝大多数是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隔代抚养的。由于隔代抚养儿童远不及亲子间教育那样有针对性和富情感性。同时,快速变化的时代也对隔代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隔代抚养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巨大的影响,他们的教育状况、生活状况、心理状况令人担忧。
3.代际互动出现错位,中间一代逐渐“失落”
每一位老人都希望子女孝敬,子女也本应尽孝敬老人的责任和义务,以回报老人对自己养育之恩。但是现在中间一代不但不尽养老责任,甚至有的自身经济状况就不好,他们还需要父母的经济支持和父母为他们照料孩子、操持家务,农村老人群体自身就是一个无论在经济支持、日常生活照顾方面,还是在精神慰藉方面,均需要社会和家人给予关爱的弱势群体。然而,老人们不仅得不到自己儿女的悉心照料和心理安慰,而且还要发挥“余热”,去超负荷而又超出自身能力所限地照料孙辈们。中间一代在转型过程中把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推给了老年一代,代际互动出现错位。
二、农村家庭代际关系失衡对亲子两代人的影响
代际关系的失衡使中国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受到严重的冲击,由此还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代际关系的失衡还对年轻一代的社会化不利,它不利于培养出具有健全人格的年轻一代。
1.对养老的影响
家庭养老的实际是代际交换,从目前来看,在农村的家庭养老中,父代农民处于代际交换的劣势,他们不但背负着沉重的家庭负担,在年老养老时也只能依赖于子女的自觉,从而使自身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农村普遍的社会现象是亲代对子代有极大的付出;反之,子代对亲代的赡养、照料和慰藉却是越来越少。在赡养不足的情况下,伴随着经济发展对传统代际关系和思想的冲击,赡养脱离的现象又可能出现,赡养脱离是指子女躲避或不承担养老责任的一种行为,赡养脱离可以有几种表现:第一种情况,忽视赡养责任,有些子女事业太忙或与父母分居两地,常常忽视自己对父母的赡养责任,将赡养责任简单归结为付帐单;第二种情况,躲避赡养责任,养儿防老是中国传统家庭观念,但有些子女千方百计摆脱赡养父母之责,不赡养父母,对父母生活情况不闻不问,出现所谓富而不养的问题。
2.对子代社会化的影响
家庭是个体出生后接受社会化的第一个环境,家庭的教育和影响对人的一生社会化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个人早期的社会化内容,如基本的行为规范、基本的是非和善恶表转以及友爱、尊敬等基本的情感体验,都是在家庭早期社会化中完成和确立的。其次家庭对个人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生活习惯等的重要影响甚至延续一生。因此家庭的代际关系失衡,将严重影响子代社会化的健康发展。亲代对子代极大的付出,使他们不体谅父母的辛劳,把父母对自己的爱看作是理所当然的事,在父母的过度关爱下,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极端个人主义,过于自我,追求享受,害怕吃苦,娇惯任性;缺少关心、体谅、尊重他人的习惯,缺乏自信,缺乏经受挫折的承受能力,在挫折面前容易悲观、失落,依赖性强,自立于社会的能力就弱,成为只会享受权利而不愿履行义务的一代人,并使代际矛盾扩大,代际冲突加剧。
三、构建农村家庭和谐代际关系的着力点
1.加快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步伐,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作用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是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根本办法,应该尽快建立政府、社会和个人三位一体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同时,发挥农村社区基层的作用,加强基层组织的养老服务功能,适当的组织部分社区成员开展针对老年人的服务。尤其是留守老人,因为他们缺少子女的照料,尤其是在生活和精神方面进行照料,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然后开展针对性的活动,比如精神上,留守老人有强烈的孤独感,当地社区可以针对性的开展一些与留守老人的交流活动,并促进留守老人间的交流,为他们排忧解难,解开他们的心结。
2.加大对“孝文化”和“尊老”等观念的宣传力度,增加道德约束力
建立有效的宣传机制,强化传统美德的教育功能。宣传孝文化,弘扬尊老、养老、敬老的优良传统,同时在道德教育中突出尊老、养老、敬老的内容。这不是要求年轻一代对父母的命令言听计从,也不是宣扬封建家族的等级观念,而是把传统孝文化中对老人的敬养意识,加以再普及并使之发扬光大,可以开村民会议等形式进行宣传,不仅向年轻人宣传,以加强其对赡养老人义务在道德和法律中的必须性的理解;还要向老年人进行维护老年权益方面的宣传,使老年人能以轻松的心态接受子女的回报,以积极的姿态争取自己晚年的幸福生活。
3.引导家庭成员进行角色定位、明确责任
要建立良性的正向的代际关系,需要老年一代、中年一代、青少年一代共同努力,明确各代责任、提高适应社会变迁的适应能力,加强代际间良性互动。尤其中年一代需要进行角色定位,扮演好各自的角色,增强家庭责任感。在均衡的代际关系中,代际关系的重心支点处于中间位置,即中年人是代际关系重心支点的承担者。因此中年一代,要做好支点,明确自责任,发挥承上启下的协调作用。要认识到,儿童、青年、老年,这只是时间意义上的概念,随着生命的进程,人人都将进入老年,关注父母的今天,就是关注自己的明天。在社会文明进步的过程中,应该给曾经为社会进步作出过巨大贡献的老年人,也包括自己的父母,给予他们应有的关爱和帮助。
参考文献:
关键词:德育;小学;思想品德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3-0117-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33.076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之为人在于德”“德才兼备、以德为先”,都毫无疑问地指明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和指向性。创新学校德育教育工作,是每一个德育工作者所肩负的责任。
一、农村小学思想教育分析
(一)农村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的情况
农村家庭教育几乎一片空白。现在农村大多学生的父母在外务工,监护人是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属,其本身教育程度有限,还要参加生产劳动,有的要同时监管几个家庭的孩子,可谓身心疲惫,力不从心,或是俳徊于隔代教育溺爱的误区,因而针对学生进行重点关爱和教育。
(二)教育观念落后
现有部分学校虽然接受了一些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但只是零碎的、孤立的,思想意识仍然停留在重智育轻德育的层次上,全面发展只是一句口号。
(三)缺少实践活动
缺少开展主题演讲活动,通过追忆革命先烈的英雄故事,引导学生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类似活动。环境熏陶更为匮乏,无法规范日常行为。难以开展入学教育、养成教育、爱心教育、孝心教育、礼仪教育、感恩教育等。少先队大队部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检查评估制度,并组织学生自主管理更是形同虚设,礼仪教育开展得少,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家长也认为学校搞活动是形式,常挂于嘴边的一句话是“有那功夫不如多教几个字”。长此以往,学生也忽视了对教师劳动成果的尊重,各项活动不配合,不仅仅是受条件的制约了。因此,原本就思想较为落后,刚刚燃起的兴致与各种计划、设计全部毁于一旦。
(四)思想教育的意识较原始
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可以促进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净化社会风气。由于我们学额少,居住分散,各校不集中,而且在校的学生多为留守儿童、单亲,孩子一年都见不到爸爸妈妈,这一特殊性就阻碍了积极开发利用家庭教育资源,优化家庭教育环境的发展,孩子的教育停留在隔代的教育层面,所谓的教育不过是让孩子吃饱、穿暖,至于什么思想教育、行为教育完全没有,有的也是停留在“听话啊”一句话上,这能代表什么呢?
二、农村小学思想教育缺失的原因
(一)重视不够,监管不力
农村小学的管理工作侧重于语文、数学、英语学科教学管理;侧重于对教学常规的管理;对小学德育工作管理仅限于工作计划列出几条,强调一下,无具体的指导意见、实施办法、督查措施、考评细则。同时对辖区小学德育工作考核监督不力,甚至于不把德育工作纳入考核评估之列,正常的业务检查、对学校的评估、对校长的考核评估、对教师的考核评估、教师的晋级评优等德育的指标体系几乎为零。
(二)农村小学条件有限,德育教师配备严重不足
因为种种原因,许多农村小学学校师资力量缺乏,一名教师要同时教几个班级的课程,更不要说什么专门的思想教育。多数村小的思想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班主任兼课,好一些的上课情况也就是照本宣科,一节课四十分钟只用十分钟草草了事,其余时间放任自流。
(三)应试教育的影响
在村小,部分校领导和教师以及学生家长停留于考试分数至上的思想,认为只有分数高才是教师教得好,学生学得好,一切以分数为准,定论学生的学习。在学校,其主要表现为重智育,轻德育,忽视体育和美育,分数就是一切。
三、改进的方向
(一)上升思想,强化认识,确认思想教育的紧迫感
思想教育是提倡全面发展的前提与保障,一味地追求分数忽略了学生素质的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是什么人才?只会计算?只会写字?还是只会读书呢?新世纪需要的是德才兼备的人才,德在前,可见其重要性,如果没有感恩、孝道、没有自信、爱心,那样就缺失了做人的本质,因而,必须把思想教育作为教育的首要任务。
(二)创新活动形式
以重大节日为教育契机,如:学雷锋纪念日、三八妇女节、清明节、劳动节、六一儿童节、党的生日、教师节、国庆节等等,开展不同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参与其中,感受活动氛围的同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寓教于乐的效果必定大于说教的效应。
(三)加大投入,缩小差距
尽管国家在努力实施公平教育,但在一定时间内教育不平等现象是无法消除的。有些教育教学设施,在城里学校都宣布淘汰,而乡村学校还没走进课堂。师资力量更是如此,城市学校人才济济,编制多多,而乡村学校却师资匮乏,优秀教师更是凤毛麟角。身为工作在村小一线的教师,一方面要付出常人所不能付出的力量,吃苦在前,不追求利禄,接受现代教育信息,让城里孩子能享受到的教育资源农村孩子也能享受。另一方面要花大力气提高自身师德修养和业务素质,缩小日益拉大的城乡教育差距,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教育。
(四)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特别是农村小学生,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都欠缺,对一些抽象的道理根本就没有概念。对教师讲的事情总感觉很遥远,与自己无关,常常是上课讲,下课忘。因此,对农村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应该抓住身边的人和事。从他们熟悉的人和事说起,就事论事,因势利导,从而收到水到渠成的效果。另外,生活条件的不同、待人接物的不同、身边人影响的不同,致使学生自身思想参差不齐,这就决定了德育目标、内容、方法的阶段性和层次性。学生来自不同家庭,来自不同村屯,所见所闻自然不同,一时间想完全统一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就是纸上谈兵,作为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树立榜样,教会学生明辨是非、善恶与美丑,注重情感教育,让学生从内心接受,真正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其原因是什么等等,切勿命令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