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范文

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

第1篇: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范文

[关键词]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高校实验室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2-0062-01

1.引言

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促进了高校实验室教学与科研活动的蓬勃开展,提升了高校实验室对国家科技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但同时也使实验室安全工作面临着日益巨大的压力和严峻的挑战。高校实验室是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必要场所,实验室安全管理是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学校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能否顺利进行,国家财产免受损失,师生员工人身安全,对高校乃至整个社会的安全和稳定都至关重要。

近年来,高校由于师生在实验中操作不当、设备老化、消防不到位等原因导致爆炸、火灾所引起的重要资料被烧毁、人员伤亡等事故时有发生,造成的损失无法估量。另外由于管理疏忽和缺少防盗监控系统等原因,实验室时常发生设备失窃现象。因此,加强对实验室的安全管理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2.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内涵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是从属于高等学校的校园安全大系统,针对高校实验室的任务和特点,遵循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客观规律和基本原则,对教学和科研实验活动中涉及到安全问题的各要素、各环节等进行全面系统的总体设计和构建,形成结构和功能最优化的实验室安全管理系统,该体系应该包括组织机构、制度保障、教育宣传、安全检查、技术防范。

应急预案等主要建设内容。在该体系中,组织机构和制度保障是核心,教育宣传和安全检查是关键,技术防范和应急预案也必不可少。

3.国外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

国外对于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设置了完善的组织机构,且角色众多,各司其职,为实验室安全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如香港高校一般都成立了由行政副校长负责的安全与环境防护方面的校级委员会,同时设立“安全与环境事务管理处”进行日常管理。各学院(系)配备安全协调员或安全主任,各实验室有安全责任人。美国高校均在校级层面建立了管理机构。

4.内地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构建

内地高校近年来在实验室安全管理方面已有所加强,但与美国和香港高校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相比,仍存在安全意识淡薄、组织领导不力、安全制度不全、安全监督不到位、安全设施不足等问题,因此,为促进我国内地高校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现结合天津师范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实验室的具体实践,借鉴国外高校的先进经验和措施,阐述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组织机构、制度保障、安全检查等主要建设内容。

4.1 组织结构

组织机构是落实实验室安全管理各项制度和工作的重要保证。高校必须成立由主管校长领导下的专门机构(天津师范大学国有资产管理处)来实现对实验室安全工作的统一组织和领导,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职责明确、无缝链接的校、院、实验室3级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在管理的每个阶段、每个环节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制,形成实验室群策群防、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4.2 制度保障

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是促进安全管理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必不可少的核心内容。高校要在符合党和国家政策、法律和法规的前提下,切实加强安全管理制度建设,注重制度的科学性、规范性、全面性、前瞻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制定出一套严格、有效的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使每一位安全的管理者和执行者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4.3 安全检查

开展实验室安全隐患的排查与整改是一项非常关键的管理工作。天津师范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按照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组织机构,建立了包含3个层面的检查机制,实验室安全隐患排查的主要内容包括,(1)学院检查:学院办公室在主管院长的带领下,定期组织开展学院所属实验室安全大抽查,每学期至少4次。(2)各系检查:在院、系两级管理体制下,实验室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改的主体工作应该在各系,其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安排检查的内容和次数。(3)实验室自查:实验室安全负责人对本实验室的安全状况定期进行自查,能整改的隐患尽量在内部解决,如无法进行整改,及时将自查情况上报学院。

5 Y语

近年来构建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已应用于学院管理工作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实验室安全隐患不断减少,实验室工作实现了“零安全事故”目标,促进了平安校园和和谐建设校园。但是,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需要在各部门协同努力下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才能真正建立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确保学校和谐稳定大局,保障学校教学、科研等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五一,滕向荣,冯建跃.强化高校实验室安全和环保管理建设.教学科研保障体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9):1-3.

[2] 阮俊,金海萍,冯建跃.关于高校实验室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改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9):190-192.

[3] 廖庆敏.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之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168-170.

第2篇: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范文

【关键词】实验中心;安全管理;思考

当前,社会对人才需求越来越注重实践动手能力和协作创新能力。为适应社会的这种转变,高等学校主要通过各级各类专业实验室来实现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由此,国家对实验室建设的教育投入也有所倾斜,学校自身对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水平越来越重视。随着各级各类院校的实验室建设水平逐年提高,实验室的硬件设施和实验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和提升。但与之相适应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却由于种种原因参差不齐,致使很多专业实验室都存在各种安全隐患。安全无小事,如何将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有效提高,做到防患于未然,确保广大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国有资产免于损毁,将是实验室工作者亟需思考的问题。

天津美术学院作为一所专业性艺术院校,从学分制改革之初就将实验教学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分制改革进程中,着力推行以大学科资源整合为背景的实验中心改革、建设。学院将设计学科服装染织实验室、产品与模型实验室、计算机教学实验室、漆工艺实验室、金属工艺实验室、动画实验室等相关专业实验室整合,成立设计与新媒体艺术实验教学中心,对各个实验室进行统一管理和资源共享。实验中心建设之初规模扩大了、功能健全了,但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停留在整合前以实验室为一孤立单元的分散管理,从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上那已形成上下合一齐抓共管的安全管理机制,致使一些安全隐患一直未得到有效解除,安全漏洞就像一颗定时炸弹,在人们安全意识不断松懈的时候突然引爆,造成巨大伤害,从而影响广大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

实验室安全管理效能直接与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学院的发展与稳定密不可分。影响实验中心安全因素涉及设备使用安全、水、电、防火、防盗、三废处理等环境安全和实验师生人身安全等诸多方面。

一、实验中心安全管理现状

设计与新媒体艺术实验教学中心下属各个实验室既有大型渲染农场等三维、平面输出设备也有传统艺术制作工艺使用的手工工具。中心成立以来随着学院上下各级对实验室安全管理重要性的认识逐步加强,通过不断的建设和调整,实验中心安全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管理水平逐步提高,具体表现在:

(一)根据不同实验室实际情况加强安全管理措施

实验中心下属计算机教学实验室、平面输出实验室等大多数实验室电子、电器设备占实验室设备的主流,这就涉及到用电安全问题,中心专门制定电器设备安全使用管理规定,要求所有电器设备前端闸口安装漏电保护装置,并严格规范漏电保护装置电器特性和闸口负载;对于大型机密仪器设备,师生上机操作前必须经过培训和严格考核后方能上机操作,避免因误操作造成设备损坏;对于需要师生动手操作且存在危险性的机电设备(如:机床、电锯、砂带机)等,在设备明显的位置张贴安全操作守则,学生上机前先认真阅读守则后,在实验教师的指导下上机操作,设备周围标示黄色安全警示区,避免实验过程中因操作不规范和人员拥挤造成人身伤害;对于有些实验室特殊设备如易产生粉尘、颗粒物等空气污染设备学院投资建立排风除尘过滤装置,减少粉尘污染对人体伤害;对于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废液,因处理过程相对复杂且投入较大,为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实验中心与社会企业签订合作协议,由专业企业来完成对具有强酸、强碱等有毒有害液体进行无害化处理。

(二)加强相关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实验中心根据相关实验室安全管理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安全知识普及和强化,聘请具有丰富安全管理经验的老教师和消防部门安全宣讲员进行安全知识普及和逃生讲解。学习因电器设备、可燃气体、液体引起的火灾初期扑救措施。安全防护知识的普及使实验室管理人员和相关教师增强应对安全突发事件(如因各种原因引起的火灾等)的处置能力,有效减少因各种灾害造成的学校财产损失,降低对广大师生所造成的人身伤害。

(三)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运转机制

随着实验中心安全管理的不断细化,中心根据各实验室的安全管理特点制定安全管理规范,并以规范为准绳对进入实验室的教师和学生进行安全管理,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中心定期检查消防设施、更换灭火器材。在安全机制上建立长效的安全检查奖惩制度,组织各实验室相关人员和部分优秀学生干部定期对各实验室进行安全检查评比,并详细填写安全检查记录。对于检查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且屡不整改的将取消年终评优资格。以奖惩的举措来促进实验中心相关人员安全意识的提高。

二、存在问题

实验中心在对师生开放共享过程中安全管理措施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不断健全、实验室相关人员和教师的安全意识逐渐提高。随着实验中心的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功能设施不断更新,实验中心安全管理暴露出了一些新问题,这为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具体情况如下:

实验中心开放共享设备安全使用不规范;安全责任不够明确,安全管理规范在某些实验室落实不到位;部分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安全意识淡薄;实验室安全设施大部分属于事故发生后扑救设备,主要是灭火设备,缺乏提前监控预警系统,和应急处置机制。

三、加强实验中心安全管理的措施

(一)制定完备的实验室设备设施安全使用规范

实验中心在开放共享过程中,设备的安全规范使用一直是一个突出问题,尤其是大型精密仪器的安全规范使用,稍有不慎将造成仪器设备损坏,从经济上给学校带来巨大损失,影响科研教学进度。随着实验室设备规模的不断扩大,新型设备在教学科研中的使用,为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产品模型实验室新进了一台高精度三维打印机,该设备属于高端精细设备,对环境温湿度、电力有严格要求。中心一方面要根据中心对大型仪器设备的要求对其进行常规安全规范管理之外,还应根据这一精密仪器的电器特性制定专门的操作流程和使用管理规定,确保此设备在安全使用管理规范下对广大师生开放,充分发挥其在教学科研中的价值。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实验设备安全使用规范是实验中心开放使用管理的标尺。

(二)利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实验室安全监控预警

随着环境监测传感器技术和网络监控设备的发展和普及,实验中心应依托现有数字化校园网络环境构建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利用传感器技术实现对各个实验室设备运转情况检测,实验环境中的水、电、火灾隐患的监控预警,防患于未然,实现全方位立体化的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如通过烟雾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漏水传感器、电流检测传感器等设备实现对机房环境的安全监控,当机房中产生烟雾、某区域温度上升到一定阀值,或在管道周围有漏水情况放生时,传感器将通过网络向安全监控系统发出监控信息,收到监控信息后系统将发出相关警报。提示实验室管理人员关注安全状况,实验室相关人员根据警报提示到现场查证,确保将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阶段。

(三)建立各级负责人安全责任制

建立由上到下的逐级安全责任制,由主管校园安全的校长到相关实验室管理人员,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将责任落实的相关人员个体,提高其安全责任意识,调动其安全管理积极性。从而形成责、权、利明确的安全管理体系。

(四)全面加强广大师生的安全教育

在近年来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实验教师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广大学生的安全认知状况却参差不齐,有一部分学生安全意识淡薄,应急处理能力差,这给实验中心开放安全运转带来很大隐患。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全面加强广大师生的安全教育将是有效提高其安全防范意识的有效途径。即使安全管理制度再健全,安全监控设施再完善,如果参与实验中心设施使用的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想要实现实验中心的安全运转,也将是杯水车薪。因此,参与实验室使用和管理人员安全责任感高低将对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有效实施起到决定性作用,加强广大师生的安全教育将是一个常抓不懈的工作。

三、结语

各类学校的实验室安全管理由于各自的特点不同,安全管理的制度措施也不近相同。随着人们安全实意识的增强实验中心安全管理水平将得到有效提高,电子信息和安全监控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必将推动安全管理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只有在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下,广大师生才能安心进行科研实践,学校也才能够为社会输出更多的优质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 褚金花,张淑华,张杰,等.抓住机遇促实验室建设与管理[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增刊),2006.

[2] 王敏,王地,关怀.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创造良好实验环境[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增刊),2011.

[3] 王凤旭,吕印良.高校计算机实验中心的安全管理探讨[J].科技视界,2012,4(12).

第3篇: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范文

关键词: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3.247

1 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不仅是指实验室自身的安全,还包括实验室工作人员、教师和学生的安全,以及实验室废弃物给他人带来的危害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等等[1]。近年来,随着实验室仪器设备数量和种类的大幅增加,使用率也大幅度提高,增加了实验室事故隐患[2-3]。近几年,尽管对于实验室安全问题一再强调,但事故仍然时有发生。例如,2015年12月18日,清华大学实验室因所用氢气瓶意外爆炸,导致一名实验人员死亡。由此可见,实验室的安全关系到高等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如何通过加强高等学校实验室的安全和防范意识,确保高等学校实验室的安全,是一个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重要问题。

2 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

2.1 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薄弱

高等学校无论是领导、教师还是学生对实验室管理都不同程度存在着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薄弱的现象,主要表现为缺乏安全使用化学药品试剂和仪器设备的知识及有不良实验工作习惯等[4-5]。有的高校教师和学生没有危险化学品和特殊仪器设备的作业资格却进行实验;有的验室对危险化学品的保管和钢瓶的存放不规范,对实验后的废液处理不及时等都构成了实验室的安全隐患。

2.2 易燃易爆药品存放及使用不合理

实验室中易燃易爆药品的存放和使用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高校的财产和师生的人身安全,如果对实验室中的易燃易爆药品存放和使用不当,极有可能引发爆炸,甚至火灾等安全事故。有的高校实验室没有指定存放易燃易爆药品的仓库和管理人员,有的高校直接将易燃易爆药品存放于教学楼中,有的高校仓库面积过于狭小,没有分类存放和管理。

2.3 消防设施落后

高等学校实验室应该配有必备的消防设施,例如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火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气体灭火系统和防毒面具等消防器具。有的高校实验室尽管配备了一定的消防,但是由于没有定期检查更换。尤其是老旧实验室,由于高校对其消防设施资金投入不足,消防器材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达不到要求,原有的消防设施也因多年没有得到维修保养而无法使用。

3 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对策

3.1 增强师生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

为了加强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实验室教师和学生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高校必须从思想上改变以往只注重实验教学和科研而忽视实验室安全的工作态度,对进入实验室的教师和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全校师生对安全工作的认识,坚守以防范为主的安全原则,只有增强高校师生的安全和防范意识,才能防患于未然,确保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3.2 加强易燃易爆药品存放及使用

高校实验室中的易燃易爆药品应配专人专管,并且对于易燃易爆药品的存放、使用和管理等环节应该有明确的跟踪记录和检查。库存的易燃易爆药品一定要定期检查,包括仓库中的温度、湿度、通风情况及周边环境等,特殊药品要按照规定进行隔离,防止震动后发生爆炸事故。使用易燃易爆药品的教师或大学生要具备危险品作业资格,使用过程一定要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3.3 加强消防设施标准化建设

高校实验室出现的安全事故往往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因此,加强消防设施标准化建设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高校要严格按照公安局的标准建设实验室的消防设施,对于陈旧的消火栓和气体灭火系统等消防器具要及时更换或定期检查,对于实验室的布局和耐火等级、消防设施的配置标准、消防安全标志等[10],要根据相应的标准加强建设,确保高校实验室的消防设施万无一失。

4 结束语

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是高校教学与科研工作的重要保证,也是人们关注的重点。由于高校实验室人员流动性大,实验室使用频繁,且存有大量易燃易爆危险品,因此,无论是上级领导还是岗位管理人员都必须重视实验室的安全问题,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加强管理力度,认真落实安全措施,营造安全的高校实验环境。

参考文献:

[1]庄众,赵军,路贵斌.高校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实践与探讨[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08):229-231.

[2] 程敬丽,毛黎娟.美国大学化学实验室的管理与启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07):176-178.

[3]王妍.浅谈高校实验室安全防护工作对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0,29(09):183-185.

第4篇: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范文

关键词:化工实验室 安全事故 安全管理

近年来伴随着化工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也引起了广泛关注。由于在化学实验中经常使用各种易燃易爆、有毒、腐蚀试剂,玻璃器皿以及各种电器设备,操作过程中极易发生事故,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因此做好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不断提高人员的安全素养,提高各类人员操作技能,直接关系着企业研究人员的人身安全和企业财产的安全,也是科研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一、 化工实验室常见安全事故及预防措施

1.火灾及爆炸事故及其预防

化工实验室因为储存和使用易燃易爆化学药品,所以存在火灾和爆炸危险。引起着火、爆炸主要是由于同时具备了燃烧的三个条件,即存在可燃物质、助燃物质及点火源。此外密闭器皿与大气压力超差,化学或物理反应时的区域内压力发生急剧升高或降低也是引起爆炸的主要原因。

1.1易燃易爆物质的分析

化工实验室储存和使用各种化学药品,实验室中化学反应所产生的大量气体和热量易形成火灾和爆炸事故。

易引起火灾、爆炸事故的化学品可分为以下几类:炸药类物质,如 三硝基甲苯、三硝基重氮酚等;常温下自行分解导致燃烧和爆炸的物质,如某些氮化物、有机过氧化物等;遇水或水蒸气反应引起的燃烧和爆炸物质,如金属钠、金属钾、三氯化磷、五氧化二磷等;受到摩擦和撞击或氧化剂影响引起的爆炸物,如硫磺、樟脑、松香等;低沸点有机易燃液体,如乙醇、汽油、石油醚等;易燃易爆气体,如氢气、乙炔气等;房间内的可燃物质,如窗帘等。

1.2火源分析

实验室内的明火和电器火花是最主要的火源,也是导致实验室火灾、爆炸事故的主要因素。

1.3预防措施

首先,要合理存放和使用易燃易爆物质。

实验用易燃、易爆药品、气体的存放、使用是否合理,直接关系着企业财产和研究人员的生命安全。杜绝将试剂库兼作实验室,电冰箱贮存低沸点的易燃化学药品等违规现象。在实验室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不用或少用化学危险品。

其次,要加强实验室通风。

从安全的角度出发,通风后可燃物质在空气中的浓度一般要少于或等于爆炸下限的1/4,对易燃易爆又有毒性的物质,还要考虑到操作人员长期工作而不致引起中毒。

最后,要注意消除火源。

1.3.1加热易燃液体应尽量不使用明火,可采用过热水蒸气或密封电炉及其他加热设备。

1.3.2严禁在易发生火灾,爆炸的危险处使用蜡烛、火柴和白炽灯照明,而应用手电式充电灯。

1.3.3实验室内严禁吸烟。

1.3.4实验室用的电热板、电炉、烘箱等放在木制台面上时必须用耐火材料衬垫。

1.3.5防止电气火花。特别要注意电冰箱不是防爆的,不能贮存乙醚等易燃溶剂,以免造成二次事故。

2.中毒及其急救

化工实验室的毒物中毒都是化学试剂中毒。一般通过三个途径:呼吸道中毒;消化道中毒;通过皮肤黏膜吸收引发中毒。见表1。

几种化工实验室化学中毒及急救例子见表2。

3.化工实验室常见外伤及急救

常见外伤及急救:

具体见表3:

二、化工实验室安全管理

化工实验室的安全是化工企业实验室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验室良性运行的保障,是化工企业进行科研的前提条件。实验室安全管理最核心的内容就是人员管理、化学药品的管理、实验仪器、设备的管理。

1.人员管理

首先,要对实验人员进行基本操作技能的教育;其次,要对实验人员进行安全知识的教育;再次,实验人员要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最后,要建立完善的实验室使用申请制度和登记制度以及安全检查制度。

2.化学药品的管理

首先,要建立化学试剂、样品的分类存放制度;其次,要建立危险试剂、样品的保管使用制度;最后,还应规范实验废液的排放。

3.实验仪器、设备的管理

首先,要建立仪器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其次,要建立仪器设备操作使用制度。

三、结束语

化工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操作难度大的工作,只有在实际工作中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完善实验室的安全体系,才能使实验室的危险因素降到最低,减少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化学实验的安全进行,为化工企业的科研工作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保证。

参考文献

[1] 马慧平.化学药品库和实验室火灾爆炸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 [J] . 石油安全通讯,2000, 1,26-27页.

[2]刘珍.化验员读本(上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3.

[3] 刘浴辉,向东.2011.从牛津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看操作性的重要作用.实验室研究与探索,30(8)

第5篇: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范文

关键词:实验室;安全教育;微信平台

近日,我校入选福建省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省政府对我校的支持力度加大。随着学校教育经费投入的增加,我院实验室建设规模和水平均上一层次。实验室承担的科技攻关项目日增,教学科研任务繁重,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也面临更大挑战[1-3]。据统计实验室安全事故90%以上都是由于人为主观原因引发的[4],因此,如何开展科学有效的实验室安全教育[4,5],保证实验室正常有序的顺利运行,保障师生的安全健康,已引起高校和社会的高度关注,成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的重要课题。微信于2011年推出后,在大学生中普及的程度非常高,不少高校开始利用微信进行教育和管理工作。重庆科技学院孙宝光等[6]认为使用微信平台构建大学物理实验考核系统,开展移动互联学习,是保障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质量的理想选择。北方工业大学郑丰[7]探讨了基于微信的高校实验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陕西师范大学李永丰等[8]探讨了“微信+二维码”的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模式。长治学院靳力鼎等[9]研究了微信公众平台环境下的高校实验室消防教育。鉴此,我院构想建设实验室安全教育微信平台,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实验安全和环保的重要性,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奠定基础。

1实验室安全教育现状

1.1安全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各高校几乎都存在重教学科研,轻安全管理等安全意识淡薄的思想弊病。高校实验室存在的安全问题并不直观突出,“看着没事,出事了才有事”,所以实验室安全工作被忽视,对安全管理工作敷衍了事[10]。不正确的安全观念和态度导致了一些图省事的违章操作,比如对“三废”未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对他人人身健康和房屋基础设施都造成重大损伤。

1.2安全教育体系不全

我国的国民安全素质教育有待加强。我国历来对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少生命安全的人文关怀,大家对安全意识培养不重视[4]。由于中小学阶段学生安全知识与能力的培养不够完善,安全演练的开展条件缺失,大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依然没有树立安全意识。此外,缺乏科学的实验室安全知识教学体系。本科阶段大部分是学生边做实验老师边强调实验要领,安全知识直观性差、普及率低且教育效果不佳。随着实验室开放需求的增加,各种实验安全隐患日益凸现,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安全稳定[10]。到了研究生阶段,实验室安全知识还需要一些专业知识的补充,仅靠贫乏的内容和单一的形式,无法让学生从安全教育中真正获得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1]。

1.3安全文化氛围缺失

目前高校教师的评价体系都是针对教学与科研成果,未涉及实验室安全文化的建设。实际上实验室安全文化素养是实验室工作者的职业素养内容之一,高校教师应努力提高职业安全素养,对人文环境多一份责任感,不局限于关心论文和成果[10]。这也有助于推进教学科研工作方法改革,促进研究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作为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高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将知识转化为文化,包含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安全文化,直接关系到生命或生活[11]。而实验室安全文化氛围的培育一直被忽略,一般校园文化活动仅限于学生科技创新或学生会常规活动等。营造实验室安全文化氛围,培养在校生的安全观念,将会推进整个社会的安定稳定。

2安全教育微信平台的应用优势与内容设置

2.1安全教育微信平台的应用优势

传统的实验室安全教育内容,包括在实验室通道或室内悬挂实验室安全守则等,内容相对枯燥,学习交流形式单一,难以调动师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实验室安全教育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进行传播,其优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首先,微信使用率高,方便快捷。微信平台下载注册简单,使用没有限制,信息传送及时。其次,微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平台管理者可以发送文字、图片、视频等,也可利用通信功能进行交流讨论,激发师生学习兴趣,培养安全意识[12]。

2.2安全教育微信平台的内容设置

为了让学生全面系统地学习实验室安全知识,促进实验室安全工作长效机制的建立,安全教育微信平台可设置实验室安全资格准入、仪器设备数字化培训、事故应急预案的虚拟培训等知识模块。

2.2.1实验室安全资格准入设置

我院实验室内使用的化学品繁多,实验条件包含高温高压等,实验室安全资格准入制度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基础性和根本性制度。通过实验室安全资格准入模块的设置,强化师生安全责任意识,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包括安全教育及考试系统。安全教育材料分为实验室安全基础知识、化学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辐射安全、生物安全、激光安全和实验室废弃物的安全管理等。另一部分是与专业对应的考试软件,考试结束后自动进行评分,取得实验室安全准入合格证书后方可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学生接受新事物能力强,熟悉且乐于接受网络的灵活性和开放性,以此方式开展的实验室安全教育效果显著[12,13]。

2.2.2仪器设备数字化培训设置

截止2017年,我院仪器设备总值达4500万元,其中超过30万的仪器设备有24台,将近1500万元。大型仪器设备的操作培训也是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考虑到本科生对大型仪器设备操作不熟练易造成仪器损坏,部分仪器设备学生仅是进行有限的简单操作,对大型仪器设备的培训未达到实践教学目的,为此我们在拟建的安全教育微信平台中设置仪器设备数字化培训模块,兼顾仪器设备的安全操作和人才培养的双重需要[14]。仪器设备数字化培训遵循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分为视频操作、模拟操作和在线分析等。在视频操作中详细展示各仪器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视频结束会弹出相关问题。操作人员作答后才能进入虚拟仿真环节,仿真环节如果操作失误会出现模拟故障现场,故障处理完毕才能恢复操作,直到进入在线分析阶段,最后是实验讨论环节。整个过程类似于游戏中的过关,大大调动了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为实际的设备操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加深了学习者对设备原理和操作过程的理解。

2.2.3事故应急预案的虚拟培训设置

实验室安全事故包括实验室化学品泄漏、实验室化学品火灾爆炸、触电事故和突发性停水停电事故等。传统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宣传手段是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文字介绍,广大师生对安全事故无法仿真体验,知识技能在实际运用中无法得心应手。虚拟培训不受时空限制,避免潜在危险,调动训练积极性,提高培训效率。利用基于实验室安全事故虚拟系统的三维可视化功能和虚拟操作如交互功能,并配以一定的声、光效果,使受训者身临其境。在场景和体验设置中通过多场景自由选择,自由行动辅助以心理引导,一直到受训者逃离事故现场危险区域,并向虚拟老师报道,完成整个体验,得到全面事故应急技能训练[15-17]。

3结论

实验室是教学科研的重要场地,实验室的安全教育是其高效安全运行的保障。充分发挥实验室安全教育微信平台使用便利、互动性高和扩展性强的特点,强化广大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提高安全技能,是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管理方针的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贾贤龙.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现状分析与对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2):193-195.

[2]耿明华,孙尔康,应安明,等.高度重视严格管理做好实验室安全工作[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5):278-282.

[3]武晓峰,闻星火.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分析与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8):81-87.

[4]周利刚.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模式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8):238-240.

[5]贾小娟,史鑫,董君枫,等.高校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实践探索与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9):196-198.

[6]孙宝光,张启义,谭仁兵.基于微信平台的大学物理实验考核系统构建与使用[J].物理实验,2016,36(5):22-24.

[7]郑丰.基于微信的高校实验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教育教学论坛,2016(9):238-239.

[8]李永丰,魏春玲,钱召强.生物类专业学生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的认知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5,29(6):668-672.

[9]靳力鼎,王玉婷.微信公众平台环境下的高校实验室消防教育研究[J].长治学院学报,2016,33(2):34-35.

[10]李丁,曹沛,王萍,等.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3):274-277.

[11]牛焕双,张润杰,刘滨.以安全文化建设促进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9):199-205.

[12]郭万喜,高惠玲,唐岚,等.高校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3):198-200.

[13]袁哲,,徐飞.高校实验室安全准入模式的探索[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6,35(2):71-75.

[14]刘艳,李帅,周毓麟,等.网络环境下大型仪器设备培训数字化资源建设浅谈[J].教育教学论坛,2015,50:7-8.

[15]杜宝江,查亮,林灵.消防安全教育虚拟火灾逃生体验舱系统的设计[J].系统仿真学报,2017,29(2):453-461.

[16]朱红青,秦晓峰,杨成轶,等.煤与瓦斯突出事故虚拟仿真系统[J].煤矿安全,2014(6):89-91.

第6篇: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范文

关键词:高校语音实验室;安全管理;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5-0013-02

高校语音实验室安全管理是高等学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教学的必备条件,是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高校语音实验室安全管理关系到高校教学质量和人才的培养。然而,目前不少高校语音实验室安全管理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就存在的这些安全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对策粗浅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高校语音实验室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制度不健全、责任不明确

有些高校语音实验室管理制度不健全,责任不明确,致使责任难以落实。有些高校语音实验室隶属于不同的管理机构,实验室建设体系不完善、制度不健全,没有完整、科学且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有些高校则根本没有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而是将仪器设备的购置和语音实验教学的管理隶属不同的管理部门,二者缺乏统一协调的管理,以致出现问题需要解决时,相关部门会出现关系不好、职责不明、互相推诿的现象,难以保证语音实验室管理科学合理、规范、高效地运行,不利于优化高校实验室教育资源和管理。

(二)经费不足,设施陈旧

由于物价上涨等原因,语音实验室实验器材价格上涨,但有些高校的语音实验教学经费增之甚少,甚至没有增加,实验经费严重不足。由于实验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致使语音实验室的安全设施陈旧落后,线路老化,消防设备配备不足,且许多早已过了使用期,火灾隐患重重。乱设防盗、防护门窗,安全过道乱堆物体,致使安全通道受堵。一旦发生意外,没有施救条件和逃生通道,后果不堪设想。

(三)语音实验室技术人员队伍结构不合理,专业素质不高

受传统观念和我国教育机制的影响,语音实验教学一直得不到重视,地位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有些高校语音实验室技术人员队伍的数量不足、整体专业素质不高、技术力量薄弱,实验设计能力低下和应急处理能力差,实验室工作人员中高学历、高职称比例少之又少,年龄结构不合理、队伍很不稳定。许多语音实验室技术人员职务结构、职称级别、学历结构偏低,其职称评定和待遇不高等许多问题致使大部分实验室技术人员不能够安心在实验室工作,想方设法调离实验室,造成了语音实验室技术人员数量不足,工作不稳定,不仅很难调动现有语音实验室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很难吸引优秀人才投身到语音实验技术队伍中来,进一步加剧了语音实验技术人员的短缺。

(四)卫生环境差,学生破坏行为严重

不少大学生实践知识少,纪律观念和责任感不强,造成了他们素质的缺陷,主要表现为缺乏社会公共意识和公德意识,不注重公共卫生,不珍惜他人劳动成果,肆意破坏学校公共财物。当前,大学生可以任意出入语音实验室,完全不管鞋上干净与否,带进很多灰尘和沙粒,遇到恶劣天气,情况更糟糕,满实验室里一片泥泞。不少学生根本无视语音实验室的规章制度,私自携带食物和饮料进入实验室,乱扔垃圾,这都给语音实验室环境的保持和安全带来极大的困难和隐患。有的学生私自拔插硬件、安装软件、修改系统或CMOS配置、割破电线、拧坏耳机、偷走电脑零部件,在桌子、记录本、墙壁上乱写乱画等现象常常发生。

二、解决高校语音实验室安全管理存在问题的主要对策

(一)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规范管理

一是高校语音实验室要根据自身办学条件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加强语音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用科学的方法,创新和改革的理念,为高校实验室教学质量提供强有力的保证,才会把高校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水平推上一个新台阶。二是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规范管理为高校语音实验室安全管理提供必要的理论根据,使语音实验室管理有章可循,是使高校语音实验室管理走向正规化、规范化、科学化的重要保证,有利于高校语言实验室教学的规范运作,方便加强对实验教学的质量监控和评价。

(二)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语音实验室技术人员队伍

建立一支事业心强、专业素质高、应急处理能力强、年龄结构合理、队伍相对稳定的语音实验室技术人员队伍,是科学管理语音实验室的根本保证。激发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能力是有效管理语音实验室和实验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语音实验室技术人员不仅要对语音系统设备的技术进行维修和维护,而且还要对设备使用者的操作使用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和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尊重语音实验室技术人员,让其拥有在职称评定、评优、外出进修等方面同等待遇,提高其工作积极性。二是通过学历深造、外出进修、短期培训等方法,培养出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实验技能的高级实验技术人员,增强其自信心,提高业务水平和能力。三是加强思想教育,增强实验室技术人员的责任心,树立热爱本职工作、遵守规章制度、尽职尽责为广大师生服务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三)加大资金投入,更新设施

各高校应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需求,主管实验室的行政机构对实验经费进行统一规划和调配,不断加强对实验室建设工作的领导。加强对高校语音实验室的资金管理,要有一个合理的相对稳定的比例加大资金投入,以便及时更新语音实验室设施,避免实验设备的重置和闲置,保证语音教学的顺利进行,使语音实验室建设整体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保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的落实,推动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加强课堂教学和学生实际动手、动脑能力的结合,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更好的服务。

(四)不断提高语音实验室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素质

不断提高语音实验室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素质,让其学会正确使用语音实验室设备是提高语音实验室使用效率和安全的重要保证。教师一般在不固定的语音实验室教学,所以他们必须学会正确、灵活使用多种语音实验设备,学会及时排除一些基本故障。要经常对使用语音实验室的教师进行全面的现代教育技术和现代教学手段等方面的培训,以不断提高他们的现代教育技术素质和水平,以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因此,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现代教学手段等方面的培训,以提高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素质,使其学会灵活使用多种语音实验设备的操作技能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是高校语音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是保证语音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五)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

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教育方式,要在高校语音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学会避险技术,遵守语音实验室的规章制度,爱护语音实验室里的一切设备,以新时代优秀大学生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要做好下面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安全教育。在学生进入语音实验室前要进行安全教育,让学生知道语音实验室的环境,了解具体语音实验的操作要求、流程、禁忌和危险应急处理方法,并请专业人员对学生举行消防演练,讲解消防知识、灭火常识等,让学生掌握安全知识,提高安全责任心。二是遵规守纪,爱护设备。严格遵守语音实验室的规章制度,爱护实验室的一切设备和财物。学生上语音实验课时,应按要求有序进入教室,按要求操作设备,不得随意摆弄和破坏桌面器材,保持实验室内的清洁卫生,严禁乱写乱画、随地吐痰和乱扔废纸、果皮等杂物。

总之,我们应该重视高校语音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和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用科学发展的眼光进行改革和创新。我们要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规范管理,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语音实验室技术人员队伍,不断提高语音实验室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素质,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加大资金投入,更新设施。高校语音实验室管理和建设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它需要高校相关机构和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密切配合,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补充完善,科学管理,勇于创新,才能源源不断地为国家培养出一批又一批高素质人才,提高我国高校科研水平和学术地位。

参考文献:

[1]廖庆敏.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之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168-170.

[2]王晓琼.对进一步完善高校实验室管理的思考[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7,9(5):66-67.

[3]王海燕.高校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出路[J].科技创新导报,2010:212.

[4]崔鹏.加强高校实验室的科学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26,16(9):246-247.

[5]张景兰,陈东来,吴国江.高校实验室管理探索[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1,3(2):37-38.

第7篇: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范文

关键词: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3-0014-02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教育的投资逐年增多,针对高等学校实验室软件和硬件建设的投入均有很大增加,实验室建设的速度和数量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与此同时,各级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的逐渐增加,每年入学学生人数持续增长,使得实验室的开放时间延长、流动人员增多,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如仪器设备短路起火、有毒气体泄漏、随意丢弃固态和液态废弃物等事故时有发生。

一、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意义和目标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市场对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高等学校为了培养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不断进行深入的教学改革,实验课程在日常教学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实验室成为教学工作的主战场,实验室的管理工作也被放到了一个突出的位置,其中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尤为重要。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关系到广大师生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教学和科研活动能否顺利开展,对高等学校的安全稳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受到学校各层领导的高度重视。近年来,高等学校由于师生防范意识较弱、实验室设备老化和危险化学试剂遗失等原因导致的国有资产丢失、火灾和人员伤亡等事故时有发生,对国家公共财产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实验室急需建立一整套切实有效的管理制度,防患于未然。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建立一个以合理的运行经费为支持,能够使师生获取最大的安全保障,经过危险承受能力测评的实验室,以减少日常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保障广大师生的健康和安全,满足师生对安全工作环境的需求。

二、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改革建议

在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方面,参考国内外高等学校的管理方法,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改革建议。

1.排除实验室的安全隐患。针对前期已经发现的实验室安全隐患,组织实验室的相关负责人进行深入分析,建立实验室安全隐患排查备忘录,提出解决的具体方法并限期整改,指定具体的跟踪负责人,在整改期间查看安全隐患解决的进度如何,进展是否顺利;解决的效果如何,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如果没有,是什么阻碍了问题的解决;商量讨论出具体有效的解决措施;整改报告是否提交给上级主管部门。

2.确保仪器设备的安全使用。制定一套系统完整的实验室仪器使用规则,使用实验仪器之前仔细检查实验仪器是否有损坏,使用实验仪器后必须详细填写使用记录,清除残留的化学试剂,确保仪器设备没有被腐蚀;对于那些含有有害物质的仪器设备,是否已经粘贴了相关危险标识;对于可能发生的危险事件,是否已经制定了相应的预防方案及急救措施;仪器设备是否有相关的专业人员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查;实验设备中供水系统是否进行了定期的水质检查。

3.确保防火措施的有效到位。消防安全通道禁止放置任何物品,定期对防火警报、应急灯和烟雾监测器进行维护和检查;在明显的位置张贴相关的安全防火标识;定期组织实验室进出人员进行消防演练和相关安全教育;实验室不同条件下需要的灭火器是否准备齐全;有无专业工作人员定期对灭火器进行检查;灭火器是否有按照要求放在指定位置,数量是否足够;易燃物是否按照要求放在指定位置。

4.实验室“入”的管理。实验室的所有实验人员在进入实验室之前,必须经过相关的实验室培训,具体内容可包括: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学习,认识实验室中各种类型警示牌的意思,大型仪器设备的操作,实验操作技能,安全防护措施的使用等。如果涉及特殊领域,没有统一培训可选择,可由实验室管理人员指派一名具有资质的专业人员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培训。对新进入的人员进行严格的考核,考核合格后,再经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允许后,方可进入实验室进行日常的工作学习,若不合格不允许进入,必须经过重新培训和考核;在实验室所有门上安装门禁系统,本单位内部人员进出实验室需要门禁系统记录出入,非本单位的外来人员进出实验室,必须进行签字记录,被允许后方可进入。

5.配备确保实验室及实验人员安全的设施和物品。学校实验室应该配备全面的安全应急设施及物品,如防火墙、灭火器、烟雾报警器、紧急呼叫器、急救箱、洗眼器、消音降噪设备、通风设备、实验室换气设备等。尤其是化学实验室和生物学类的实验室,应配备防护实验人员身体各个部位的用具,应用于颈上部位的常见物品有防毒面具、护目镜、抗紫外眼镜、降噪耳机、耳塞和各类型口罩等;应用于手部的常见物品有高温手套、绝缘手套、乳胶手套和PE套等;应用于身体的常见物品有常规实验服、防静电实验服、防酸碱实验服等;应用于足部的常见物品有防酸碱鞋套、防滑鞋、绝缘鞋等。

6.实验设计方案的安全审核。高等院校实验室中制定实验方案通常由导师和学生共同商议制定,但是由于导师和学生缺少对实验室的全面了解,计划进行的实验操作在现有实验室的条件下无法提供或是对实验室和实验人员有极大的安全隐患,所以实验室管理部门十分有必要对导师和学生制定的实验方案进行审核。应先由导师与学生一同制定实验方案,以书面形势提交申请,交实验室管理部门进行安全审查,若无问题通过审查即可进行实验操作;若发现存在安全隐患,需要进行整改,再次审查通过后,方可进行实验操作。对使用剧毒或易燃易爆化学试剂的实验方案,需执行更加严格的审查程序,比如,涉及哪些剧毒或易燃易爆试剂、如何进行控制、是否需要增加相关专业培训,通风设备是否能达到要求、反应过程存在哪些潜在危险、急救设施和物品是否能满足要求等。

7.化学试剂的安全管理。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应做好药品标识,安排双人双锁进行管理,并且必须做好使用人员的使用记录。以下是不同的危险化学药品及其存放要求。

8.废液废固的回收和处理。一般来说,化学实验室和生物学类实验室产生的实验废液废固的数量和种类均较高,其中好多有毒或是易挥发的废液废固是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因此及时回收和处理实验室中的废液废固是十分必要的。首先,高浓度的实验废液如果直接排入下水管道中会对排水管道造成腐蚀,更有甚者会对周边地区的地下饮用水造成污染;其次,实验废液废固如果没有及时处理很有可能在存放的过程中进一步发生不可知的化学反应。因此,必须严格执行废液废固处理的相关管理规定,根据废液废固的种类分类回收处理,及时处理废液废固,严禁长时间在实验室中存放废液废固。

9.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和检查。实验室的每一台实验仪器设备都必须配备安全指导书;第一次使用前,必须安排厂家专业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每次使用前后,都必须进行安全检查;每次使用时,都必须按照要求,依次填写各项内容,进行书面登记;需对电气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安全检查,如果通过检查,可继续使用,如果没有通过检查,则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维修或废弃。

10.安全事故的应对措施。实验室安全事故无小事,高等院校是人员密集单位,尤其应该注意应对安全事故的方式和方法。高等学校应该根据自身办学特点,有针对性地给不同类别的实验室建立一套完整的安全事故快速响应机制。根据安全事故的类型,采用合适的安全事故快速响应机制,能及时救助伤者,可以有效地将损失降到最小。如若遇到安全事故发生,事故的全过程必须形成书面报告,提交给实验室安全委员会和上级主管部门,召开会议总结经验,做出相应的整改方案,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随着我国各级高等学校办学规模的逐步扩大,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的任务量也随之增加,实验室所承载的工作内容更加复杂,对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也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实验室安全管理也不断面临新的问题。但是,无论怎样变化,实验室的工作都必须满足师生的学习、工作需求,确保他们的人身财产安全。伴随着国家对实验室软件和硬件建设投入的不断增大,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也正朝着标准化、专业化和多元化方向发展,提供给师生更加全面的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廖庆敏.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之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01):168-170.

第8篇: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范文

关键词:实验室管理;设备管理;档案管理;安全管理

计算机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了计算机教育事业,以计算机为教学工具,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是现在教育事业中重要的一部分。高校实验室是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将知识应用于实践的重要场所,也是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实验室的科学管理是建设好实验室的重要保证,也是维护学校正常开展教学工作的重要保障,因此,建立具有设备管理妥善、实验室安全高、实验室资料有序管理,使实验室的资源能更充分的利用势在必行。

三亚学院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主要任务是保证教学计划内的实验课程的完成,为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科学、合理、高校的利用实验中心的资源,保证教学效果。实验中心的成员是建设和管理好实验室的基本队伍,实验员的业务水平、工作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实验中心建设、管理和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科学的实验室管理方法需要实验室成员的努力,通过一名实验中心的实验员的工作经验,浅谈以下几方面的管理心得。

1、实验室计算机设备管理

为提高实验室设备的使用效率和保证实验室一起设备的完好率,保证实验教学顺利进行,需要实验室管理员的科学管理,同时也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为此,通过管理经验,结合实际,本人觉得设备管理过程最重要的有一下几点:

第一,填写学生上机登记表,若机器出现问题,以便实验室管理员查清楚损坏机器者。

第二,教学使用仪器设备过程中造成的损坏,经查明原因,若个人造成的损坏应由个人赔偿,若查明不清是否是个人损坏的,则由班级负责用班费赔偿。

第三,学生每次开机前,先检查计算机是否完好,开机后软件是否正常运行,如遇问题,不得擅自处理,应上报实验室管理员,让技术人员处理。

第四,学生上机应在教师指导下,按要求使用软件,不得开启去本课程无相关的软件。

第五,严禁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安装、修改、删除、对硬盘进行格式化等操作,禁止学生使用电脑过程中安装游戏软件。

第六,安装硬盘保护卡,避免由于学生误操作引起计算机系统不稳定,,甚至计算机系统崩溃的情况,以及防止计算机病毒入侵。

第七,安装还原精灵,以便保护电脑操作系统和文件。

第八,下课后,学生应按正常关机将电脑关机,摆好鼠标、键盘,和将实验室凳子摆放整齐,并随手带走桌面上废弃物。

2、实验室档案管理

实验室管理是一个多方面管理的综合系统,要把实验室管理工作做好,必须将每一个环节都做好,实验室档案管理也是实验室管理工作中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实验中心教学档案管理和是实验中心仪器设备档案管理。

2.1实验中心仪器设备档案管理

建立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可以及时向管理资产部门提供重要和准确的信息,如设备的数量、设备的面值和设备的总价值,实验室需要专门负责资产管理的实验员记录好实验仪器设备的准确信息和原始数据,对每一批进入到实验中心的仪器设备要做到账、物相符,认真记录好设备的相关信息,如设备的名称、设备的规格、购置日期、单价等信息,做成相应的表格,如设备一览表,当相关部门盘点资产时可以及时提供准确的数据。专门的设备管理员也利于及时掌握仪器设备的变动情况,如遇设备的报废、设备的调出、设备的转移的情况,设备管理员应需做好报废、调出、移的手续,并保留好相关书面确认单,以便能够及时调整账目,刻刻做到账物相符。

2.2实验中心教学档案管理

做好实验中心实验教学档案管理工作能使实验中心实验教学进行规范化管理,使实验中心实验教学能有目的、有组织地从设定教学计划到实施有序的进行,实验中心需将相关实验教学文件归档,包括实验室实验教学课程安排计划,教师的实验大纲和实验指导书,学生的实验报告、社会实践报告、实习报告、实习鉴定表等资料。

(1)实验中心教学课程安排表需根据各个学院提供上来的实验教学教师的课程表来安排,不能和学院实验教学教师的课程相冲突,按每学期分类归档。

(2)教师的实验大纲和实验指导书需在每个学期结束前上交一份到实验中心,管理员按每学期分类归档。

(3)学生的实验报告、社会实践报告、实习报告、实习鉴定表等资料由实验课教师分别按专业、年级、学年、学期、班级分类收集,学期末将这些资料上交实验中心,实验中心进行分类归档。

3、实验室安全管理

3.1做好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特殊意义

计算机实验室的安全隐患主要是消防安全问题,实验室的消防安全关系到保证学校公共财产不受损失,更关系着上课的学生和管理人员的人身安全。高校实验室发生的安全事故时常可见,如:1987年北京大学生物楼发生火灾,烧毁了实验室仪器设备,经济损失达到7.4万元。福州大学计算机系微机实验室起火,烧毁苹果微机40台,空调8台,仪器设备经济损失达5.5万。2008年5月8日,某学院实验室实验设备长时间供电,实验设备老化、失灵,引发火灾,原因是实验室的仪器在用电过程中,长时间未拨下插头,造成仪器发热着火而酿成火灾。因此,实验室安全管理是实验室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切实做好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预防不必要的安全隐患,保障财产安全、人员安全、维护实验室教学科研工作正常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3.2实验室安全隐患

计算机实验室有以下原因易导致发生安全隐患:

(1)计算机实验室里摆放电脑设备多采用木材桌子,木材桌子本身是可燃物,如有电脑在使用过程发生烧坏现象,可引起火灾。

(2)实验室内用电线路多,都常设在地板、隔墙后面及吊顶中,若发生故障,难于检查维修。由于计算机长时间连续工作,也可能造成绝缘损坏、电源和某些元件接触不良而发热引起火灾。

(3)计算机设备的正常工作温度是15到30摄氏度以内。若实验室温度过热,将导致电脑频繁死机,致使元件损坏。

(4)计算机设备是一种电子产品、带电设备,由于长时间带负荷运行,若电子元件及电缆电线老化及发生短路等情况,随时可能引起火灾。

(5)有吸烟的学生不小心把没有熄灭掉的烟头接触到有塑料的电线或者垃圾桶里的可燃物品,将导致发生火灾。

3.3实验室安全管理措施

(1)建立完善的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

管理规定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规定是安全管理工作程序化、规范化的客观前提,没有管理规定,安全防火管理就无章可循,结合实验中心的实际情况,建立可行的安全管理规定,如《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创新创业综合实验室管理细则》,此外,还要加强实验室的检查和监督,对遵守者应当表扬,对违反规定者,应当给予相应的处罚。

(2)提高安全意识,提高实验管理员的安全防火技术

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需加强实验人员和学生的安全意识,实验室管理人员要熟悉和了解实验室的各种设备,做好维护和检查工作,指导学生正确使用仪器设备。

(3)加强实验室管理员的责任心

注意实验室的通风按热装备,实验室应安装窗帘保护电脑设备不被阳光直射,减少其化。网络布线和电源线要避免横跨人行通道,减少对线路磨损。

(4)严禁吸烟和带食物进入实验室,不准在实验室内随地吐痰、乱丢纸屑,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卫生、通道畅通,避免纸屑堆积遇到机器发热而引起火灾。

(5)实验室要配备轻便消防器材,灭火器等消防用具要摆放在明显、易于取用的位置,定期找专人检查,确保有效。

4、总结

以上是从一个实验员的角度介绍了一些实验室管理方法的体会,管理好实验室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也是一个考验实验员的过程。管理好实验室需要实验员不断地改进,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使仪器设备得到充分的利用,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同时改善实验室的教学效果。(作者单位:三亚学院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

参考文献:

[1]徐谨,郭子新.实验室档案管理初探[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1-93

[2]洪建超.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与维护[J].甘肃科技,2009

[3]温光浩,周勤,程蕾.强化实验室安全管理,提升实验室管理水平[J].实验室技术与管理,2009

[4]俞利君,李可丰.探讨一种合适的计算机实验室管理方法[J].学术探讨,2009

[5]乔兴旺,曹端,李洋,向东,张洪武.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实践与探索[J].实验室技术与管理,2007

第9篇: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范文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和应急管理是密切关联的,都是围绕着实验室安全工作展开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是在实验室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考虑如何维持常态并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而应急管理则是对实验室事故的应对和管理。所以,安全管理做得好就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或者降低应急管理的难度。二者明显的区别在于,安全管理的重点是确保安全,不让事故发生,重在预防;应急管理则是在事故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后如何应对,把事故的破坏降到最低[7]。

2一些高校实验室应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008年12月29日,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年仅23岁的学生SheharbanoSangji在实验过程中发生火灾,因应急处置失当,造成三度烧伤,18天后死亡。2011年12月27日,美国洛杉矶地方法院判决Sangji的导师PatrickHarran和UCLA有罪(罪名为“故意违反职业健康和安全标准,致人死亡罪”)。这可能是美国第一例因科学实验室事故而受到的刑事指控。UCLA的事故将为更多的科学家和实验室管理者敲响警钟,更加严肃地对待实验室应急管理问题。在2010年12月期间,黑龙江省某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27名学生和1名教师因使用4只未检疫山羊进行实验而感染布鲁氏菌病,2011年1月已有部分学生出现症状,因应急处置不当,直至3月校方才检查,确诊感染了布鲁氏菌病,直到9月5日,该校才向媒体通报此事。黑龙江省教育厅最后确定此次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是校方的责任。这2起由国内外媒体分别披露出来的高校实验室事故及处理结果,不仅为高校的实验室安全敲响了警钟,同时也凸显出高校实验室应急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1应急管理理念的缺失

高校实验室的应急管理存在着许多理念上的缺失,主要表现在:(1)缺少危机意识,不能做到居安思危,认为只要实验室的安全工作做得好,就不需要进行应急管理;(2)对实验室应急管理的重要性关注度不够,不愿意投入所必需的人力、物力和资金;(3)把事故发生后的处置过程当作应急管理的全部内容,忽视了应急工作的日常管理;(4)认为应急管理只能是被动式管理。正因为如此,使得实验室管理者不能有效地预防事故的发生,及时准确地处理实验室事故,从而造成事故的恶化,加大了处置难度。

2.2应急管理体制不健全

大多数高校内部虽然也成立了正式或临时性的应急管理机构,明确了职责、认定了分工,但是多数没有考虑实验室应急管理的特殊性。实验室安全的应急机构不应该是松散型组织,在机构设置、工作内容、人员构成上应该具有相应的稳定性、专业性和延续性,这样才能够有效地吸取事故处理后的经验教训,避免应急机构形同虚设,仅仅充当了上传下达“接线员”的角色。

2.3应急管理机制不健全

通过政府主导的应急实践,现有应急机制已基本包括预防机制、预警机制、信息报送机制、信息机制、善后恢复机制、调查评价机制、应急保障机制等。目前,各高校实验室一般都制定了应急预案,但普遍存在预案雷同,如出一辙的现象。究其原因,这些应急预案多是在北京奥运、国庆等特殊时期在上级主管部门要求下仓促制定的,这就造成可操作性不强,而高校内部各部门出于各自利益和责任的原因,相互推诿,缺少配合,不能有效地整合应急资源,也给事故的预防、处置留下许多“三不管”地带[8]。在实验室事故发生后,信息报送和方面,许多实验室也没有明确从制度上规范化,善后恢复和调查评价方面,往往只重视事故的处理而轻视了事故后的恢复、评价、总结,这也使实验室再次应对事故的能力无法得到提高。2.4应急事故专业性应对的欠缺虽然高校是对公民高等教育的单位,但并不等于就自然掌握了正确的实验室安全知识,能够正确处置实验室事故。实际上,很多教师、学生虽然长期在实验室工作,但是对实验室的安全以及防护缺乏了解,因为实验类型的复杂性,一旦发生事故,往往会无所适从,缺乏专业应对、处置。

3完善高校实验室事故应急管理的对策

3.1加强应急管理安全教育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危机意识是应急管理的起点,作为高校的实验室管理者应该把危机意识融于日常的实验室管理工作中,同时,还需要培养师生进入实验室的危机意识。通过对师生危机意识的灌输,来提高高校师生对实验室事故发生的警惕性,真正做到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作为实验室管理者应该充分重视实验室事故危机意识的普及教育,部分高校开展的实验室安全准入机制,对拟进入实验室的师生进行安全教育,考核通过后方可进入实验室,这是一种很好的尝试。安全教育的基础内容是自我防护、救护知识和技能,掌握实验室安全操作的基本技能,这对于应对实验室事故及减少事件的负面影响至为重要[9]。

3.2健全实验室应急管理体制

高校实验室事故应急管理的组织体系一般由决策系统、实施系统、咨询参谋系统及其他辅助系统组成。应急管理的决策中枢系统应由学校的党政领导核心成员组成,其职责是针对突发事件进行决策并统一指挥。应急管理的实施系统应当包括各院、系以及相关的行政部处,必要时还应联合政府的组织和力量,职责就是具体开展危机控制及善后处理等工作,日常工作可以由实验室管理部门承担,提供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指导实验室开展风险评估、危机预警、危机应对演练和危机预案制定等工作。应急管理的咨询参谋系统,其职责主要是发挥其高校的专业技术优势,对应急的决策和处置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应急管理的辅助系统主要是指高校内部那些提供辅助支持的部门,如后勤部门、校医院等,由它们提供后勤保障。一些高校在健全实验室应急管理体制的过程中做了一些很好的实践。部分高校成立了实验室安全防护应急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实验室事故的应急管理工作,明确各部门的职责,确保“横向到边,竖向到底”的无缝管理,避免事故发生时相互推诿,还分别设立了如辐射安全、生物安全、试剂药品等专业安全防护技术小组,加强对实验室专项安全的应急管理提供技术指导。

3.3健全高校实验室应急管理机制

3.3.1完善应急预案,增强预案的可操作性

实验室安全事故处置是否得当,很大程度取决于应急预案的完善与否。好的应急预案能够控制事故的发展,同时将损失和影响降到最低。根据高校实验室事故多发的类型,可以分别制定火灾类、触电类、中毒类、爆炸类、放射类、生物感染类、物理伤害类等方面的应急预案,内容应该涵盖事故发生后的应对措施,需要联系的关键机构和人员电话,平面图等内容[9]。应急预案的重点是可操作性。校、院、实验室应该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制订相对应的应急预案,确定“3W+2H”原则,即由谁负责(who),在哪里集中(where),做什么(what),需要多少人参加(howmuch),怎么做(howdo),都应该具体明确。所有人员根据应急预案各司其职,按照预案进行处理[6]。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

3.3.2提高应急演练的实效性

好的应急预案,需要放到实际工作情境中去检验、评估、完善。这就需要应急演练。应急演练的目的就是:考查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对于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修订;评估演练中的缺陷,提高应急管理实战能力。为了达到应急演练的目的,在准备阶段,应该结合实验室可能存在的风险和危害制定演练方案。演练避免形式主义,找出实际存在的问题,演练结束后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反思,找出原因,及时整改。

3.3.3建立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

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应该作为高校实验室应急管理的首要环节。对于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可以根据实验事故的危害系数,实行不同级别的准入机制。准入对象应包括所有需要进入实验室的人员,诸如教师、学生、保洁人员、安保人员等。实验室应组织师生开展实验室安全培训、应急演练,使师生掌握自我防护和应对事故的能力,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对于不同的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可以各有侧重。据了解,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已成为美国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高校强制性专业安全课程,所有学生必须经考核合格、签订安全承诺书、穿戴必要的安全防护品方可进入实验室[10],在制度上保障应急管理理念深入人心[10]。

3.3.4健全应急管理安全风险评估机制

因为实验本身未知性、探索性的特点,造成实验室存在一定的危险,需要实验室管理者,特别是实验室主任,必须组织制定成熟的实验操作规范,特别是对于初次实验需要进行安全风险预评估,对实验对象、实验环境中的相关指标等因素进行分析,科学评估安全信息、评价安全风险的严重程度,拟定出相应对策[11]。

3.3.5完善信息沟通机制

畅通的信息系统可以有效传达准确的真实信息,为学校领导做出正确决策提供信息支撑,协调各方力量,及时处置实验室安全事故。在实验室事故发生后,需要及时与师生以及媒体进行有效沟通,通报相关情况,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负面影响,避免事故扩大化、复杂化。

3.3.6做好应急管理调查评价

实验室事故发生后,应及时做好善后处理工作,尽快恢复原有的教学科研秩序,特别是对放射类、生物安全类实验事故处理完毕后,作为管理者应该及时对事故后实验室恢复的情况进行评价,必要时还可以请专业机构进行第三方检测,确保恢复到正常水平,避免因没有完全恢复而造成二次事故或其他不良影响[12]。应急管理调查评价不仅包括事故本身原因的调查,还包括对实验室应急管理的评价[13]。发现实验室应急管理过程中的不足与缺陷,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使应急管理在实践中不断调整与完善。良好的应急管理评价是应对实验室事故处理能力的总结和提高。

4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