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哲学与人生的感悟范文

哲学与人生的感悟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哲学与人生的感悟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哲学与人生的感悟

第1篇:哲学与人生的感悟范文

关键词: 中职《哲学与人生》 生本味 生活味 活动味

有些学生认为,哲学学起来无用也无味,甚至存在畏难情绪。那是他们没有真正领悟到学哲学、用哲学的意义,没有把哲学置于人生发展的历程中来理解、考量、应用,未能学以致用。笔者认为,中职《哲学与人生》教学应注重在指导学生学习哲学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坚持以生为本,有效结合学生对人生、生活的体验、感悟和理解,在身体力行的生活实践中应用哲学,感悟人生道理,增长人生智慧,明确人生发展的方向和意义。

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彰显生本味

中职教学应贯彻生本教育新理念,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坚持“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等理念。面对中职学生,教师要把他们视作具有鲜活生命和个性的个体,他们的学习、进步、发展是我们从事中职教育教学的宗旨。

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笔者在中职学生中开展《哲学与人生》教学,摒弃过去纯粹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学习状态,更多地关注学生能通过哲学课程的学习,主动参与课堂,在师生互动中张扬个性,增强生命活力,获得切身体验和感受,尊重人格、理解需求、挖掘潜能,获取主动学习、发展的持续动力。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定教”的教学原则,力求引导学生做到导学习重点拨、先活动后学习、教师少讲学生多学等具体要求。如在第五课《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教学中,笔者采用了这样的导学教学步骤:引导明确学习任务—分组讨论—交流共享—解决学习问题—拓展延伸。具体要求学生,先于课前对“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学习能力做必要的预习,课堂上结合教师的导学预设开展课堂中的小组间讨论,可在同一小组或临近小组之间共享讨论成果,再由小组分别推举学生代表发言,其他学生认真聆听,并对学生代表的发言进行质疑,提出观点。要特别注重的是生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他们相互合作开展学习,真正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激发学习兴趣。课后布置学生写作小论文《我看人生挫折》的延伸拓展是不可忽视的环节,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效的重要途径。坚持以生为本,就必须处处为学生着想,为他们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关注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发展,从而有效改变以往中职生在哲学课堂无所事事、昏昏沉沉的不良学习姿态。

2.在合作中学习,注重团队精神。

中职生学习基础较差,在面临课堂学习时往往积极性不高,而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却相当强,在以活动形式为主的课堂中却表现出极强的表现欲,并且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较强,这给我们一个启示,即针对中职生的哲学课堂学习,我们应注重引导学生多在活动中参与互动学习,避免枯燥沉闷的哲学说教,并在活动中锻炼团队合作,充分发挥团队的作用,使得个体和团队素质得到适当发展。笔者曾在中职学校校际交流课中,以“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为课题开展了一次公开教学活动,主要形式为通过教师列举典型案例、创设情境,并将学生分四个学习小组,组内以学生代表为小老师,在教师设置的案例和情境引导下循序渐进地开展讨论学习、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积极性和主动合作精神都得到很好的发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注重探究性学习,增强参与哲学课堂的动力。

在中职哲学课堂中,教师只有真正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在哲学课堂中创设有效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质疑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在参与质疑、分析、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增强参与课堂的动力,掌握获取解决问题的技巧和方法。在探究学习活动中,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都有话可说,都有所收获。如在“如何区分新旧事物”、“如何对待人生发展中的顺境和逆境两种境遇”等教学问题中,笔者很好地引导学生结合已学知识,开展探究学习,由他们发现、质疑、分析解决问题,收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二、哲学即是生活,课堂教学充盈生活味

1.贴近学生,贴近生活。

中职《哲学与人生》课程体现了鲜明的生活味,课程内容设置充分把哲学原理广泛地结合中职学生生活实际,从第一单元到第五单元都始终围绕中职生人生道路的多个视角,如唯物论与人生选择、辩证观点与人生态度、认识论与人生实践、历史观与人生理想、创造与实现人生价值等。因此,中职哲学课堂教学必须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增添教学的生活趣味,充实哲学教学的时代感,让学生感受到哲学就在生活中,生活即是哲学。笔者认为,中职哲学要让学生喜欢,要让学生勇于参与课堂,更重要的是结合学生实际开展课堂活动。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实践和认识的辩证统一关系原理之后,笔者指导他们结合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实际,做到知行统一,从而很好地解决了“在知行统一中体验成功”的教学问题。相反,教师如果不从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出发,学生对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毫无体会感受,那么哲学课堂可能就显得动力不足、苍白乏味。

2.让时政进哲学课堂,让学生当自己的老师。

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密切结合学生的学业和就业,针对学生的学习特征、心理素质、实践能力,关注国内外大事等,适时引时事政治素材进课堂,把哲学学习与自己身边的社会生活相融合,让课堂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哲学就在生活中、就在自己身边,增强学生积极应用哲学原理和方法解决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并且,笔者经常借助哲学课堂教学,积极鼓励学生主动搜集一些社会时政热点、学生或学校身边发生的事件,并在学习小组中适当筛选,选择出较有代表性的话题由学生代表在课前10分钟进行演讲,锻炼学生表达和表演的能力,让学生当自己的老师。有的学生讲得相当好,还能够结合所学的哲学知识进行点评,赢得学生的阵阵掌声。

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与实践,体现活动味

1.注重实践性,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中职哲学课堂不应变成纯粹的哲学理论说教,而应努力将学生的“人生”与“哲学”相结合,让学生在学哲学中有效利用哲学,为自己的人生之路做指导。在这一点上,中职《哲学与人生》课程内容设置较合理,主要以哲学学习指引人生,以人生实践体验哲学。笔者认为,哲学学习是为学生的人生实践服务的,教师应通过学哲学强化对学生学习、择业、就业过程中面临的人生问题的指导作用,发挥哲学学习的实践性意义,使得学生既能掌握基本的哲学原理和观点,又能在现实生活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选好人生路,走好人生路作为《哲学与人生》的课堂教学重点。如在第八课《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教学中,笔者充分应用案例教学法,针对第四个教学环节“识别假象、把握本质、明辨是非”,列举了现实生活中诸如“科学算命”、电脑测字或测姓名等“伪科学”,发动学生积极思考,探究其中的哲学道理。在学哲学的过程中有效结合生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这是哲学学以致用原则的真正教育意义。

2.学习和实践活动多样化,注重在活动中学哲学。

中职《哲学与人生》课堂教学可以通过教师优化课堂教学,采取多样化的形式变得丰富多彩。笔者主张,学哲学不应是单纯枯燥的理论罗列,应在充分挖掘和利用有效的教学形式,特别是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哲学效果更显著。首先,充分利用《哲学与人生》教材中现有的体验探究活动素材,如教材插图、体验与探究、拓展与延伸等教学资源,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效结合哲学基础知识的学习,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在课间活动中轻松解决了哲学问题,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笔者特别关注哲学课堂中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尽可能对课堂活动教学进行有效拓展,延伸学生的学习实践空间,如积极指导学生结合中职生开展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实习工作等形式,引入哲学课堂,以他们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的切身体会作为哲学课中的有益素材和资源,丰富哲学课堂教学。此外,还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典型案例充实教学内容,结合社会实践活动谈谈体会感受,进一步领悟哲学意蕴,通过参加座谈会、听报告会反思哲学道理等,丰富哲学教学活动的形式,增强教学效果。

总之,中职《哲学与人生》教学具有鲜明的生本味、鲜活的生活味、多样的活动味,只有靠教师的细心体验才能感受到,只有在教师热心教育并具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勇于突破、勤于摸索,才能捕捉哲学教学中的各种有益信息和课堂资源,不断提高中职哲学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杨湘洪.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政课教学新模式[J].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1).

[2]李晓慧.中职“哲学与人生”案例导课艺术性探索[J].教师(中),2010(12).

[3]梁文侠.哲学与人生[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8.

第2篇:哲学与人生的感悟范文

Abstract: Philosophy is the foundation of all disciplines. It is about Marxism, making people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 with the right perspective, so it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life. In school education, schools have a duty to train students to establish correct outlook on life and guide the students with a positive attitude for the future. Philosophy has basic influence on a person's life.

关键词: 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方法

Key words: philosophy and life;course;teaching method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4-0238-02

0 引言

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学生的教育工作越来越受到家长和社会的重视,特别是素质教育,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基础。本文主要讲述了哲学这门课程的内容、为什么要探索研究哲学与人生的教学方法及进行哲学与人生教学的方法。

1 探索研究教学方法的重要意义

1.1 好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学习。无论是学习或者做任何工作,主观能动性对结果具有重大影响,人从事某项活动如果是发自内心的追求,是个人的目标前进方向,他定会为之努力,才能从中挖掘自身潜能,而好的教学法就可以促使实现潜能的发挥。学生的学习应该以学生自己的人生目标,自我发展为方向,意识学习的重要性,使自己自主地投身学习,树立学生自我理念,时学生主动与教师的指引有效结合起来,注重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这对教学工作具有基础作用。

1.2 正确的教学法可以提高课堂的时效性。正如所推崇的,实践是基础,只有通过不断实际实践,才能慢慢增长对事物的认识,人类的发展也是一个由实践到认识的过程。而探索研究正确的教学方式正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它要求学生通过原有的认识,再进行探索研究,达到由感性到理性,有表面到本质的认识。以学生为中心,在加强对学生教导知识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尤其是现实课堂上,通过老师的指引和启发,发现新的问题,积极主动学习知识,并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的问题。培养其实际工作能力,不断开拓学生思维。

1.3 研究教学方法可以增强老师的观念,使老师向专业方向发展。学习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学生应该主动吸取新的知识,而不是被动接受,根据已有的理论知识去理解和研究新的事物,知识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一个人知识的丰富与否要看他与外界的沟通程度,理解程度和吸取程度。世界具有多样性,不同事物的知识结构层次不尽相同,学生在学生接受教育需要一个适于学校的良好环境,才能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投入到学校,老师需要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中心,学生是主体,发挥老师的引导作用,逐渐消除老师教课累,学生又被动痛苦的现象。

2 探索研究进行正确教学的方法

2.1 有效利用教材,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哲学思维。在《哲学与人生》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拥有正确的思维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学生需要掌握用哲学的观点去看待问题,这就需要老师必须深深掌握教材,把教材研究透彻,不仅要参照大纲的教学要求,同时,要注重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可以在备课时翻阅各种文献和资料,老师与老师之间进行深入地探讨与交流,制定一套适于自己的教课方案和方法,有自己独立的教学特点,不盲目追从。比如:在培养学生哲学时,引导他们从浅入深的分析现象,分析现象发生的原因及其相关的因素,进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指引学生要客观地认识自己,寻找自身的缺点,摒弃错误的思想,寻找正确的价值取向,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老师需要注意培养多沟通的好习惯,多与老师就具体问题进行分析讨论,从中发现学生的思维问题,及早改正,树立正确思维模式。

2.2 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将哲学与实际生活紧紧联系起来。哲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其他学科是培养学生某方面的能力,而哲学指引着人生的大方向,拥有正确的哲学思想,才能把握正确的认识方向,也才能实现自我人生价值。老师在哲学课堂讲课时,引导学生用自身来感受哲学,将哲学与自己的人生联系起来,贴近自身的现实生活,将学所的哲学理论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哲学基础知识,分析哲学与人的紧密关系,指导学生做出正确的判断与人生选择。分析客观事物现象与本质,用哲学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可以对学生提出适当的要求,要求他们分清善恶,区分真假,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2.3 教师加强对专业方向的把握,结合课堂内外,改善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借助媒体播放、故事典例、心理上的疏导以及积极向上寓言故事等方式进行探究,使课堂内容新颖并具有实践意义。以此来增加这门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和实际效果。第一,媒体播放式教学方法。将课程的内容制作成课件,使之生动形象,大部分学生对单纯的依靠老师讲解产生厌倦感,反之采用了这种将声音、影像或者动态图案的方式恰当的结合到一起,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愿意主动的接受课程内容,激发出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进而取得满意的学习效果。第二,故事典例式教学方法。筛选一些无论是日常生活中还是学习人所周知的典例,有效的将典例引出的问题或人生的哲理进行融合,使学生对照自身情况,经常总结成长中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去糟取精,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使学生在实践和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创新,逐渐的引导学生对哲学知识以及人生准确认识。第三,心理上的疏导式教学方法。该门课程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应该第一时间了解学生情绪的波动,并且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定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心理测试,课间同学生聊聊天,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帮助学生敞开心扉,摒弃自卑、对自己的能力不自信的心理,彻底走出心理误区。

2.4 形成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和重心。步入了大学后的学生,因为其专业的不同,其性格特点也有所不同,根据专业的特性,老师深入分析他们的思想特征,引导他们培养自我意识,教育他们自身的思想是主体,是指挥一切活动的中心。对遇到困难不能勇敢面对的,要鼓励他们采取积极的思想去面对,要不断培养自己的自信心,我们要正确分析这种自信的来源,对自己进行反思,通过不断地发现,从中感悟,逐步取得进步。

2.5 提高自身的哲学素养,不断完善自己。许许多多的哲学老师不仅负责哲学的教学也分担其他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所以,老师在完成教育教学的任务目标前提下,也应该自身拥有环境资源与周期的同时多进行沟通,交流教学的经验,相互交换意见,督促对方哲学素养提高,在学校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安排老师参加哲学教育方面的培训活动,通过交流和培训,不断探索好的教学教育方法,促进哲学教育工作的改进。

3 结束语

哲学是对人的思想精神进行正确指导,是对心灵的净化,哲学培养人拥有正确的人格,培养人形成良好的素养,做好哲学教学工作对社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各学校应该重视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重视哲学。老师需要通过实际的实践教学过程不断探索和挖掘好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主观积极性,激发他们的热情,提高积极性。当今社会是快速发展的社会,教育部门应重视学生的个人素质教育,关注学生的生活,结合现实社会的各类现象,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养成一种对国家的责任感,成为祖国未来的栋梁。

参考文献:

[1]袁少柏.中职德育课新教材《哲学与人生》的分析与评价[D].广西师范大学,2013.

[2]李宁.浅谈探究教学法在《哲学与人生》课程中应用的研究[J].新课程(下),2013(11).

第3篇:哲学与人生的感悟范文

学习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学生应该主动吸取新的知识,而不是被动接受,根据已有的理论知识去理解和研究新的事物,知识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一个人知识的丰富与否要看他与外界的沟通程度,理解程度和取程度。世界具有多样性,不同事物的知识结构层次不尽相同,学生在学生接受教育需要一个适于学校的良好环境,才能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投入到学校,老师需要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中心,学生是主体,发挥老师的引导作用,逐渐消除老师教课累,学生又被动痛苦的现象。

2探索研究进行正确教学的方法

2.1有效利用教材,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哲学思维。在《哲学与人生》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拥有正确的思维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学生需要掌握用哲学的观点去看待问题,这就需要老师必须深深掌握教材,把教材研究透彻,不仅要参照大纲的教学要求,同时,要注重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可以在备课时翻阅各种文献和资料,老师与老师之间进行深入地探讨与交流,制定一套适于自己的教课方案和方法,有自己独立的教学特点,不盲目追从。比如:在培养学生哲学时,引导他们从浅入深的分析现象,分析现象发生的原因及其相关的因素,进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指引学生要客观地认识自己,寻找自身的缺点,摒弃错误的思想,寻找正确的价值取向,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老师需要注意培养多沟通的好习惯,多与老师就具体问题进行分析讨论,从中发现学生的思维问题,及早改正,树立正确思维模式。

2.2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将哲学与实际生活紧紧联系起来。哲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其他学科是培养学生某方面的能力,而哲学指引着人生的大方向,拥有正确的哲学思想,才能把握正确的认识方向,也才能实现自我人生价值。老师在哲学课堂讲课时,引导学生用自身来感受哲学,将哲学与自己的人生联系起来,贴近自身的现实生活,将学所的哲学理论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哲学基础知识,分析哲学与人的紧密关系,指导学生做出正确的判断与人生选择。分析客观事物现象与本质,用哲学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可以对学生提出适当的要求,要求他们分清善恶,区分真假,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2.3教师加强对专业方向的把握,结合课堂内外,改善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借助媒体播放、故事典例、心理上的疏导以及积极向上寓言故事等方式进行探究,使课堂容新颖并具有实践意义。以此来增加这门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和实际效果。第一,媒体播放式教学方法。将课程的内容制作成课件,使之生动形象,大部分学生对单纯的依靠老师讲解产生厌倦感,反之采用了这种将声音、影像或者动态图案的方式恰当的结合到一起,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愿意主动的接受课程内容,激发出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进而取得满意的学习效果。第二,故事典例式教学方法。筛选一些无论是日常生活中还是学习人所周知的典例,有效的将典例引出的问题或人生的哲理进行融合,使学生对照自身情况,经常总结成长中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去糟取精,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使学生在实践和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创新,逐渐的引导学生对哲学知识以及人生准确认识。第三,心理上的疏导式教学方法。该门课程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应该第一时间了解学生情绪的波动,并且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定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心理测试,课间同学生聊聊天,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帮助学生敞开心扉,摒弃自卑、对自己的能力不自信的心理,彻底走出心理误区。

2.4形成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和重心。步入了大学后的学生,因为其专业的不同,其性格特点也有所不同,根据专业的特性,老师深入分析他们的思想特征,引导他们培养自我意识,教育他们自身的思想是主体,是指挥一切活动的中心。对遇到困难不能勇敢面对的,要鼓励他们采取积极的思想去面对,要不断培养自己的自信心,我们要正确分析这种自信的来源,对自己进行反思,通过不断地发现,从中感悟,逐步取得进步。

2.5提高自身的哲学素养,不断完善自己。许许多多的哲学老师不仅负责哲学的教学也分担其他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所以,老师在完成教育教学的任务目标前提下,也应该自身拥有环境资源与周期的同时多进行沟通,交流教学的经验,相互交换意见,督促对方哲学素养提高,在学校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安排老师参加哲学教育方面的培训活动,通过交流和培训,不断探索好的教学教育方法,促进哲学教育工作的改进。

3结束语

第4篇:哲学与人生的感悟范文

《季羡林谈人生》由数十篇千字随笔组成。以前看到谈论人生的文章,大都是“主义”一统,“口号”满篇,而季老先生用非常朴实的话语谈论了人生绕不开的酸甜苦辣、进退荣辱,语言朴实无华,但从一个“看惯了人生百态,明了了世间春秋”的世纪老人笔下绘出,渐觉启迪之意非同寻常。下面是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季羡林读后感,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季羡林读后感1无意中,看电视里一闪而过的新闻,得知季羡林老先生去世了。于是,立刻到网上搜索最新的消息,确定季老在这个潮湿的季节,确实已经安然地走了。联系到这几日阴霾、多雨的天气,仿佛早已预示着这样一位学术大师将要随着潮湿的空气一起飘飞。只是,惊闻季老离去的消息,我还是忍不住在心底悄悄地感伤着、缅怀着。

真正开始认识季老是2006年的《感动中国》节目,清晰地记得颁奖典礼的时候,厚重的奖杯是记者特意送到季老病房的。季先生出身农家,早年是在清华大学念的西洋文学系,之后去德国留学,归来后常年在北大任教。在语言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季老熟练掌握多国语言,研究翻译了梵文著作和德、英等国的多部经典。季老笔耕不辍,虽已耄耋之年,但是乐观的生活态度,也让我们看到了他做学问之外的另一种生命形态。

去年的这个时候,对我来说是个失意的夏天,偶然在图书馆读到了季老的《季羡林谈人生》,一个下午都沉浸在这位耄耋老人的人生感悟之中。朴实的文字,纯真的情感,这恰恰也是季老文字的精髓所在。记得钟敬文先生有过如此评价:“浮花浪蕊岂真芳,语朴情醇是正行;我爱先生文品好,如同野老话家常。”而我在此刻却无法对季老的文字做出任何评价,因为,我的年纪、我的阅历即使运用再华美的语言,在季老的文字面前都将是苍白无力的!

看季老谈人生,论价值。看这位不平凡的老人写出“不完满才是人生”的感悟。生活中,多少人追求完美?又有多少人真正拥有了完美?现实就是如此残酷,就像生活中诸多的不如意:家庭的变故,学业的低谷,亲人的离开,朋友的误解……是那个下午,在季老的文字中,我读懂了人生,懂得了:人生就像是一种角度的折射,学着去透过阳光的角度去看自己的人生,看自己拥有着的一切。我们不能盲目地陷入完美的误区,从而成就一段并不完美的人生。其实不完美才是人生,不完美的人生才更易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正如屈原,在流放的路途中写出了惊叹世人的《离骚》,正如很多的文人,都有着难得的旷达一样。季老也同样用自己朴实无华的文字,教会了我如何去看待一段属于自己的人生,收获一份属于自己的幸福。

虽然季老走了,但我始终记得,那个盛夏,是他教会我如何看待人生。

季羡林读后感2前些年,社会上对季老炒得特别热!一会有人说他是国学大师,一会有人说是国宝.后来季老自己出来将四顶帽子一起都摘掉了。说心里话,我由此特别特别地敬佩!在现在人们都在玩命地追求名利时他却视名利如粪土!如此说的人特别多,真正做得到的人又有几个?

当时人们如此地关注这位老人,说白了,其实就是奔着他的大名声来的。说来,这不得不令人觉得世间很多事很可笑也很无奈!

我很早就有一本季老的《谈人生》这本书,但是我翻了翻,最终还是没有看。当时我觉得文字特别平实,平实得一如身先街坊的老大爷在对你语重心长地讲道理,我觉得文字太老,语言也不是我平时所喜欢的那种特别有激情的那种,我想,大概是因为老人的文章都是如此。平淡、朴实,没有华丽的装饰点缀。而且观点也很老人,像是将世间一切都看穿、看透了似的。我就不想看了,认为年轻人还得看一些冲劲足的文字!

但是,最近季老辞世,同期辞世的还有任继愈,我和朋友一起缅怀季老和任老时,生出了不少感慨!季老一生是平实的知识分子形象,从来就不张扬,晚年竟如此地受社会关注,是社会上真的认识到他的非凡和成就了吗?还有任老,他走了,很多人才知道中国还有一位任继愈!作为学者,耐得住寂寞是学者的优秀品质,而社会如此功利,又是社会的悲哀呀!

回到家里,我又一次拿起季老的书,在小区的花园木椅上静静地读,非常安静,没有人打扰,我的心也很平静,读来竟如品甘露!里面多么平实的话竟有许多让人回味的哲理。不用心去体会是不可能感知的!那么,为什么我以前看不进去呢?我想是因为我浮躁的缘故。就像是在大街上遇到一位老人,你不愿意认真去注视,去用心交流,你不会发现他竟是一位高人!

季老是一位高人,我曾经错过了,现在,我追寻,还不晚。

季羡林读后感3最近仔细品读了《季羡林谈人生》,感慨颇多。面对人生,我也许还真能做到从容不迫,淡泊名利。

从小,我就习惯一种平凡,一种朴素。面对繁华,面对奢侈,我从没有什么羡慕,即使穿着太过普通,我觉得只要洁净,就可以了,从没有想过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或是清丽可人。后来,我又终于拥有了一份我非常热爱的职业,面对职业的苛求,我与伙伴们一起切磋,一起争鸣,一起策划,可谓得心应手。捧着浸着油墨清香的教科书品读,就觉得是在与一位高尚的智者交流,常常忘了已是夜深人静,满天繁星。

人的一生,包括了各个年龄段,不同阶段会遇到不同的人生课题。大师的话题可谓老少皆宜,如提出人生成功的定义:天资+勤奋+机遇。前者是天生的;后者有偶然性,可遇而不可求;只有勤奋,自己可以牢牢把握,以之创造不凡的业绩与美好的未来。浅明的道理,即使学童也能理解。而大师自身的勤奋,更是最好的示范。

大师谈人生,不落俗套,大处着眼,不局限于修身养性的小节。他说,人生的根本问题是解决好三个关系: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人与人的关系;三是自身思想、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这三个关系处理得好,生活才能愉快;否则,生活就有苦恼。他特别强调,对于生活在21世纪的新一代来说,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尤为重要。自西方产业革命200多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热衷于‘征服自然’,破坏了生态平衡,遭到了大自然的报复,危及自身的生存。实践证明,‘天人合一’与大自然共存共荣的东方道德观念,是正确处理人和自然关系的根本准则,中国人在学习、引进西方科学技术的同时,必须打破妄自菲薄的崇洋媚外思想,大力奉行‘送去主义’,向西方输送东方文化的精粹,让‘天人合一’的世界观,让凝聚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汉语,传播到全世界。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人当然不能不注重自己的形象与价值。行为端庄,可远观不可亵玩焉。是周敦颐笔下的君子形象,也是我追求的人生境界。这样才上不负父母的教诲,下不愧子女的法效。于己内心坦荡荡。记得有人说过,名利于我如浮云。也有人说过,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每读此言,心里油然而生一种豁达,一种超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感物而动,因物悲喜虽然是人之常情,但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对于圣贤,我们这些平凡人确乎相去甚远,但见贤思齐,不断地修身养性,实在是我们为人处世之本。年近不惑,再读季老的人生感悟,更加觉得,一个人真应该好好的珍重人生。

季羡林读后感4季羡林谈人生,是季羡林(季羡林: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谈人生问题的短文的汇集,是他在望九之年发出的人生感悟。耄耋之年,正是人生的一个极为特殊的阶段。世事沧桑,从这样一位智识老人口中道来的人生感悟,如陈年佳酿,沁人心脾。令人爱不释手的是,季羡林的人生感悟,是以十分简洁、通俗的百姓语言娓娓道出的,通篇难以找到时下一些教科书式的人生哲学教材中充斥着的概念和说教。

在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季羡林赞成张载“民胞物与”的世界观,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观点。把自然界看作是人类的伙伴,对自然界的利用要使用和平的手段,而不是强制的手段。也就是说,是利用自然,不是征服自然。否则,人类会受到大自然的报复或惩罚。

在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上,季羡林提出:“能为国家、为人民、为他人着想而遏制自己的本性的,就是有道德的人。能够百分之六十为他人着想,百分之四十为自己着想,他就是一个及格的好人。为他人着想的百分比越高,道德水平越高。百分之百,所谓‘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绝无仅有。反之,为自己着想而不为他人着想的百分比越高越坏。”对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属,还是朋友,都应该有一个二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实意相待,不允许弄虚作假。忍者,相互容忍也。

在个人心中思想与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上,季羡林的化解之法是,惟有消灭私心,“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正是基于这种人生观,季羡林对人生具体境遇的态度,无论是对人生的不完满、世态炎凉,还是对爱情、老年等等的论述,都显得豁达、宽容、乐观和实用。人生在世,每个人都应该认识和实现自己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这个意义和价值基于平实的真理。季羡林的人生哲学也许不是无懈可击的,但却是平实而真挚、引人向善、切实可行的。

人民大道被丛丛的树叶所簇拥着,连滤过的阳光也是绿色的。

在天一书店的路上,远远看见两位老人在行乞,记得很久以前他们也在,穿着朴素而破旧的衣服,脸庞干洁,微黄却不失笑容,我都会在他们的塑料碗上放上一些硬币,我不用理会他们是否骗我,一位活了近半个世纪的人心中早已形成了自己的尊严,他们会出来行乞一定有他们自己的苦衷,我会尽我所能来帮助他们。

虽然我没遇见过,但我对那些游手好闲的人深恶痛绝,也许是出自本能,他们拥有双手却不努力工作,拥有头脑却不努力思考,拥有双脚却不脚踏实地,这种人更应该被指责,相比于那两位老人,早已步入垂暮之年,生活自理已成难事,行乞只是一种不得已的手段,他们理应被我们所尊重,去帮助。

我们一些人常抱怨自己的人生。环境时,却挤得出时间去几趟KFC,逛几次ktv,从他们身上我看不出什么好得到的,我想他们才应该被指责,被批评。

但我常常只听过乞丐被鄙视,却从未听说他们这类人被鄙视的。

季羡林读后感5决定买一本《季羡林谈人生》,感觉自己的知识特别是智慧太单薄了,而且做事情的时候很迷茫和彷徨。希望能从智者那里学习智慧。

耄耋之年,正是人生的一个极为特殊的阶段。世事沧桑,从这样一位智识老人口中道来的人生感悟,如陈年佳酿,沁人心脾。令人爱不释手的是,季羡林的人生感悟,是以十分简洁、通俗的百姓语言娓娓道出的,通篇难以找到时下一些教科书式的人生哲学教材中充斥着的概念和说教。

在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季羡林赞成张载“民胞物与”的世界观,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观点。把自然界看作是人类的伙伴,对自然界的利用要使用和平的手段,而不是强制的手段。也就是说,是利用自然,不是征服自然。否则,人类会受到大自然的报复或惩罚。

在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上,季羡林提出:“能为国家、为人民、为他人着想而遏制自己的本性的,就是有道德的人。能够百分之六十为他人着想,百分之四十为自己着想,他就是一个及格的好人。为他人着想的百分比越高,道德水平越高。百分之百,所谓‘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绝无仅有。反之,为自己着想而不为他人着想的百分比越高越坏。”对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属,还是朋友,都应该有一个二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实意相待,不允许弄虚作假。忍者,相互容忍也。

第5篇:哲学与人生的感悟范文

1 人生难得潇洒,潇洒是超脱,潇洒是追求,潇洒是投入,潇洒是真实。

2 人生本来就不潇洒,正因为逆境重重,潇洒才更具有价值。

3 一个超脱的人可以把地狱一样的生活过得像天堂,反之,不超脱的人可以把天堂般的日子过得像地狱。

4 征途的回顾常常会使人发现真理。

5 命由已作,相由心转,真诚乃为人之本,愿力能创造奇迹。

6 快乐,并不在终极,而是在理想的追求之中。

7 退后一步自然宽。

8 重感情而不被感情所困。

9 不负孤独才可能有伟大的性格,在孤独中炼就成功的素质:独立,独思,独断,独行……在孤独中培养美的性格:自强,自尊,自信,自爱……

10 天才总是以其聪敏寻找障碍,恰恰障碍才可能创造天才。

11 要战胜外界的困难,先得战胜内心的怯懦;能够成为自己的主宰,才能扼住命运的咽喉。

宛如花开花落,宛如云卷云舒;

宛如空谷幽兰,宛如清品淡菊

正如《感悟》扉页上写的,用这四句话来形容莞云这样一位女子,是再贴切不过了。著有《感悟》、《爱与成功》、《心灯》等书的莞云,怀着跨世纪现代人责无旁贷的使命感,以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极富感染力的演讲,打开了千万年轻人的心灵之窗。

执着的信念 发自心灵的温柔

莞云,原名薛明明,是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的研究生。全国书市上作者签名售书,莞云的签名会破例延长四个小时。她的《感悟》发行量之大,令人惊讶。这样一个看起来温柔、亲切的女子到底凭借什么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心?

莞云热爱写作,写作是她的生活动力,这些年来更是成为了她的生存方式。莞云在湖南乡村躲着写《感悟》续集时,查出自己得了重病。夜深人静时,想到医生的话语,生命的脆弱,不禁潸然泪下,于是在一张小纸片上含泪写道:“所有的朋友,我爱你们!也许有一天,我也和这世上的所有人一样,将与我所热爱的这个世界告别。这本书就将是我送给你们的一份最真诚的礼物。但愿她能带给你幸福,使你的人生从此与众不同……”拖着沉重的病体,莞云依然坚持每天不停地创作。在冬天的乡下,她几乎是裹着棉被、抱着热水袋、守着药罐进行创作。对着每一天升腾起来的太阳和月亮,莞云真实地感悟到了让灵魂与万千读者对话的喜悦。读者也为她书中崭新独到的观点、诗化而富哲理的文笔、震撼心灵的激情以及可歌可泣的人生传奇深深地感动着。

这位集写作、演讲、心理咨询、教育、文化企业于一身的才女,在《爱与成功》一书的扉页上记录着她深爱的一首小诗:

“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了你的意志/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双腿/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智慧/感激蔑视你的人/因为他醒觉了你的自尊/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会了你该独立/凡事感激/学会感激/感激一切使你成长的人!”

廖廖数语,便把她的性情、气度乃至底蕴和盘托出。莞云或许还不具备哲学家的洞察力,但我要说,她确实精彩,这精彩并不在于她历尽坎坷,承受压力,而在于她的心灵并没有因为世事的不公、沧桑而剥蚀、阴暗、残缺,相反却因此变得更加纯洁、恬静、充满魅力。

失落的感情 璀璨的事业

记忆纷杂,有璀璨的年华,亦有不堪回首的往事,模模糊糊地在脑海闪过,如同一幅幅定格的画面,没有底片,无法冲洗。

对于个人情感,中国人一向羞涩,美好的、怀念的、悲伤的……或独自回味或暗自流泪,总之都深埋心底。不愿在他人面前谈及。莞云却将自己一段失败的感情经历写进了《感悟》。她很勇敢,也正是因为她的勇敢和真诚让读者感到亲切。原来以为,情感文字无非就是琼瑶式的撕心裂肺。安尼宝贝式的灰暗,莞云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文字的魅力。感情的魔力。

她与恋人相识于一场演讲会上。这位身高1.80米的哲学才子英俊潇洒,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缝,说不出的迷人。“英俊少年”全新意识的演讲俘虏了莞云的心。23岁的他不仅外表俊朗,而且已经有了20多本著作、两百多篇论文。他微不足道的一句话,在莞云看来都是一道温暖的阳光照进心里。和哲学才子的相处。是莞云生命中最鲜亮、最灿烂的时光。两人把臂同游,信誓旦旦。他曾经向莞云表白:“你具有世界上最热烈的爱、最可爱的性格和最迷人的才华。在我一生中,你是第一个出现,也是最后一位。将来即使再有,我也将闭而不纳……”他的信像熊熊烈火激荡在莞云的心里。

当这对恋人从内地来到深圳时,莞云拿着男友的求职信,像寻找自己的幸福一样跑遍全城,使他很快就在大学的讲台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然而,这段痴爱如同透明的水晶花瓶在红尘中摔得粉碎。

莞云困惑了。在那个分离的夜晚,她一路淋着雨,一个人傻傻地走到了海边。痴坐到天亮。之后。三天三夜,她茶饭不思。

云开雾散之后,莞云心情朗净。仿佛重生。

有一种情绪可以经年不变,贯穿生命始终;有一种情绪积淀成了一种底色,生命的底色,是黑是白还是灰色都不重要,关键是已经涂抹不掉了。洗之不褪,褪之不却。莞云对于生活的感悟,对于男女之情的感悟。体现了她在成长中对周围生活和事物的认知,是那样的亲切,亲切到几乎一切都可以触摸;又是那样真诚。真诚得随时让你心动。最难能可贵的是,它是那样热情,就像一面在风中舞动的旗帜。上面写满了作者的生命积累和收获。

不论是《感悟》、《心灯》、《爱与成功》还是《爱与智慧》,每一本书的出现都让读者看到了一个在不断成长的莞云,现实而又充满理想。《感悟续集》的出版后。也像《感悟》一样畅销,首发30万册;《超越感悟――突破你自己》出版,莞云被誉为“21世纪中国的卡耐基”,被评为“中华英才”;《心灯》的出版后再次畅销全国。台湾称她为“继琼瑶以后中国最红的女作家”。

看着莞云那一个个跃然纸上的文字,就像和自己的灵魂对话。面对自己灵魂的时候是亲切的、是清醒的、是凉爽的、是静谧的、是安详的、也是幸福的。灵魂深处的莞云,是清新的空气、是阳光下的露珠、是雨后的彩虹、是雪山的光芒、是婴儿脸上的笑容。没有世俗的阴晦、没有世间的浑浊、没有人与人的繁杂、没有心理的烦恼和头脑中的忧郁,那么爽朗、那么自然。

超越自我 仁者无敌

《感悟》使莞云成了青年心目中的明星。人们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这么一个成功的女人四五年前也常常泪水洗面,特别多愁善感、烦恼,读书的时候,同学们说她最大的缺点是“不会团结”。“不会处事”。可现在。莞云变了。

每天都有人打电话、来信想和莞云交朋友,有读者称莞云是他们“一生中最可信赖的人”。还有什么比这个更享受、更自豪的呢?“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人们总认为:名人,特别是名女人。常树敌多,遭嫉妒多,是非多。而莞云小姐没有敌人。

今天的莞云没有被鲜花和掌声陶醉,在进行大量的心理咨询实践后,她不断推出新作。围绕心中的理想,她要建立中国第一所莞云成功心理学校。

第6篇:哲学与人生的感悟范文

【关键词】哲学思考 哲学素养 知行合一

步入高二,同学们将要学习《生活与哲学》这门课程,它设置的目的在于教会学生运用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奉献社会、尊重科学、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为了达到“知行合一”的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从日常的生活和实践中寻找富有哲理的典型事例,让学生学会运用哲学的思维模式进行思考、总结、反思,从中感悟哲学道理,提升哲学素养,启迪自己的人生。

典型案例一:对水土流失的哲学思考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最基本的资源和劳动对象。但由于人类的不合理使用,破坏了土地资源,导致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经济损失严重,危及人类的生存发展。

对于这一问题,我主要是运用“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来启发学生思考。

在教学中,通过设置不同的环境污染的情景,让学生扮演政府工作人员的角色,让他们学会处理污染事件,并从中谈感想。

同学们深刻体会到: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把握客观规律。

通过对以上教学案例的学习和反思,培养学生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思考,学习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培养他们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的哲学素养,这对于他们日后走上工作岗位会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典型案例二:对“扶与不扶”的哲学思考

自从“南京彭宇案” 之后,“扶与不扶”的讨论在舆论媒体中屡见不鲜。有人从法律角度分析断案是否科学,有人从社会角度分析此事的社会影响,同学们也是众说纷纭。在教学中如何利用所学哲学知识对学生进行引导与思考,让学生在遇到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不再纠结于“扶与不扶”呢?

我采用的是单刀直入的教学模式。

情景设置:

(一)当我们认为“人定胜天”时(价值判断),我们的选择是“征服自然”(价值选择)。

(二)当我们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时(价值判断),就会尊重客观规律,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价值选择)。

问题:当我们认识到扶一个不幸倒下的老人是有意义时(价值判断),你会怎么做?

学生甲:总有一天我们也会变老,谁都不敢保证自己以后是否会不小心摔倒在路边。所以我选择扶。

学生乙:这是一个良心问题,我会扶,但是怎么扶是个技巧问题,比如我会拍下证据或找证人。

学生丙:我始终坚信一句话,“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那这个世界将变得更加的美好。”

通过讨论,部分同学还是有些担心,但大多数同学的思想境界还是很阳光的。这让我很欣慰。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就一气呵成,跟学生讲了以下的概念和观点――价值、价值判断、价值选择、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同学们也领悟到:“这人倒了咱不扶,那人心不就倒了吗?人心要是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来了!”

通过以上教学案例,主要是教会学生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人与社会的关系。通过教学,我和同学们都深深感到在新形势下传播、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公民的道德素质,营造崇尚道德、践行道德的良好氛围的重要性。

典型案例三:在个人和社会的辩证关系中寻找人生的支点

邰丽华是位聋哑姑娘,却靠不懈的拼搏和奋斗,逐渐成长为舞坛上的一名新秀。她勤奋敬业、勇于攀登、乐于奉献,让我们见证了残疾人敢于超越常人的人生奋斗轨迹。

而在我们的学生当中,存在着一些不良现象:考试舞弊;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我行我素,大声喧哗;大扫除时能躲则躲;跑操时也常缺席等等。

针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我就想着该如何帮助孩子们走出自我的空间,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他人的尊重呢?

在讲授《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这一框题时,我就适时选取学生中存在的种种不良现象作为情景进行教学,让学生了解邰丽华的成功轨迹,发现她的闪光点,并结合同学中存在的不良现象找出差距。

通过引导,同学们从邰丽华身上能感受到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努力奉献的人也是幸福的。只有走出自我的狭隘天地,努力为他人和社会奉献的人,才有可能拥有真正的幸福。

总之,哲学是我们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思想智慧,是人类美好生活的向导。学习哲学,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激发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奉献社会,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学好哲学,终身受益!教好哲学,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生活与哲学课程标准.思想政治4(必修).

[2]傅佩荣.哲学与人生[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2.

第7篇:哲学与人生的感悟范文

[关键词]中国茶道 ;老子 ;《道德经》 ; 静品心法

[中图分类号〕H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89(2016)02-0113-05

传统文化犹如江海,波澜壮阔,源远流长;诸子百家好比山花,姹紫嫣红,分外妖娆。在中国文化的群山中,老子无疑是最高的一座。老子《道德经》内涵深邃、词句洗炼,其精炼的九九八十一章,以“道”为核心,凭借优美的五千韵文,勾勒出一个自然、豁达、飘逸的宇宙观和人生观的宏大框架。对中国几千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堪称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亦是中国茶道的重要源泉和灵魂所在。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缘,孕育了古朴而精深的茶道。中国茶道是修身养性、追寻自我之道,如何从小小的茶壶中体悟宇宙之奥妙?如何从淡淡的茶汤中品味人生?如何通过研修中国茶道来涤荡精神、锻炼人格、超越自我呢?

中国茶道与道家思想的渊源

茶之源在中国,茶道之魂在华夏。茶,原本仅是用作解渴治病之物,在唐代,经过茶圣陆羽的发扬与传播之后,渐渐从物质生活中凸显出来,成为精神生活的重要元素,特别是融入宗教哲学思想后,茶,便从物质的茶,演变为精神的茶道。据陆羽《茶经》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茶道兴于唐而盛于宋,饮茶方式在唐代逐渐由药饮和煮饮,发展成为细煎慢啜的品饮,进而演进为艺术性、哲理性的茶文化。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唐代《封氏闻见记》如是说:“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是现存文献中对茶道的最早记载。

茶乃万物之精, 万品之华, 清而不浮, 静而不滞, 淡而不薄。中国茶道在产生发展过程中以海纳百川之势,不断演进,广泛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最早与茶结缘,茶从产生之初就与道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从魏晋南北朝时期茶道的萌芽, 到中唐时期茶道的最终形成, 处处打上了道家思想的深刻烙印。一方面,茶是汲天地灵气的自然圣物, 人乃宇宙精灵, 人与茶之间的交流,代表着人与天地灵物的交流,茶的品性中蕴含着道家淡泊宁静、返璞归真的神韵, 亦可作为追求“天人合一”思想的载体, 于是道家之“道”与饮茶之“道”和谐地融为一体;另一方面,中国的茶文化无处不浸润着道家的思想, 茶与“道”结下不解之缘,共同融汇而成中国茶道的精神元素。

中国茶道是人类品茗活动的根本规律,是从回甘体验(滋味)、茶事审美(品味)升华到生命体悟(真味)的必由之路。中国茶道蕴含了丰富的道家精神,体现了历代茶人对自然之趣的执着追求。道家“无为而无不为”的理念, 自身与天地、宇宙合为一气的目标, 在品饮之中亦可得到充分发挥。在精神追求方面, 茶与道家思想有颇多相通之处。茶事活动中,倡导用本地之水煎饮本地之茶,强调茶与水的自然和谐。茶,终于寂静;水,终于无言。水漫,茶透,只是一个过程。品茗时,茶人强调“独啜曰神”、“独品得神”,以达到“天地与我并生, 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庄子・齐物论》), 追求“天地大美”之境,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通过品茗去感悟茶道、天道、人道。就茶道精神而言, 真正的茶人胸怀宽广, 虚怀若谷, 与自然完美契合。于芬芳的香气中, 细细品味茶汤的滋味, 不知不觉, 茶与我俱忘,达到大道无我之佳境。中国茶道之要旨, 于无形之处尽显其精神。因为道家“天人合一”与“道法自然”等思想融入了茶道精神之中,在茶人心里充满着对自然的热爱之情,蕴含着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强烈渴望,所以茶人最先领略大自然的奥妙,文人雅士置身于幽谷深林,煮泉品茗,观云听籁,与自然融为一体,达到“思与境偕、情与景冥”之境界。

茶道是茶与道的结缘,是形而下的物质载体与形而上的精神理念的有机融合。茶之精神蕴涵于道中,道融合在茶中,二者互融互通。茶通人生之道, 品茶悟道, 亦是提升人生境界的不二法门。道是无形的,难以表达、描述和超越的,所谓“道可道,非常道”,而茶却是有形的,可以品饮、体验和感知的。因此,茶道研修为人们接近道、体验道和感悟道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

何为“静品心法”

茶通六艺,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载体。茶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结缘,孕育了古朴而精深的茶道。中国茶道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内容丰富而内涵深邃,虽历经千年,仍具有蓬勃的生命力。修道,贯穿于中国古代先贤的几乎全部精神生活,如抚琴、焚香、书法、品茗等。修行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

茶道研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是自然之真、人文之善与艺术之美的有机统一。在茶道研修中,静与美常常相得益彰。中国茶道正是通过茶事活动创造一种宁静雅致的氛围和一空灵舒静的心境,当茶的清香静静地浸润人们的心田之时,茶人的心灵便在虚静中逐渐空明,茶人的精神便在静中升华净化,在静中与大自然融涵玄会,达到道家所追求的“天人合一”之境界。唐人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中写道:“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清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这首诗里的“唯有文字五千卷”,指的便是老子《道德经》。

老子《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的精髓,亦是中国茶道精神的重要思想源泉。道家倡导“无为”、“静修”,通过饮茶能使“静修”得到提升,所以茶是道家修行时的必需之物。“静虚则明,明则通”,“无欲故静”,人无欲,则心虚自明,因此道家讲究去杂念而得内在之精微。老子有云:“致虚极,守静笃”一个人内心没有虚静过,就无法懂得万物的变化,就不能看到万物的本真。庄子说:“水静则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道家先哲都认为致虚、守静达到极点,可以观察到世间万物成长之后,各自归其根,归根称之为“静”,因此,“静”成为中国茶道研修之必备要件。自古及今,受老子《道德经》的深刻影响,历代茶人在茶道研修中尚“静”。“静”能悟道,“道”不是学出来的,而是悟出来的。

道家的“虚静”之道与茶之“静”、“性”相通。人们一旦发现茶的“性之所近”――近乎人性中的清、静、虚、淡的一面时,也就决定了茶的自然本性与人文精神的结合成为一种实然形态,换句话说,也就决定了一种新的文化形态的出现。茶人需要的正是这种“虚静”、“醇和”的境界,惟有这样才能驱除内心杂念,品出茶中所蕴含的茶道精神,品茶调心,以茶入道,达到“清净虚明”、“超然物外”的茶人境界。

“静”乃中国茶道入门的第一课,不“静”,就不足以生慧,也就不足以悟道,技艺也难以提高。在品茗之中感悟到一个“静”字,就可以洞察万物,了然于心,洒脱豁达。善于静观,就能在静中观察世间诸种现象的根源;善于静思,就能透过纷繁的人生现象,把握生活的本质;善于静悟,就能了解人生的真谛,领悟真正的哲理。有了静的工夫,加上重德,便可以使人获得内心的丰富、精神的愉悦和灵魂的安详,使广大茶人真正体悟到生活之美与生命之美的和谐统一。

静者,清心澄虑也;品者,细细体味也,即用冷静、清净之心思考、品味人生。所谓静品,即茶人为寻求内心的宁静所采用的品茗之法,即不动摇,无乱象,静静品味,是一种寂静的境界。欲提升自己的人生品质者,心必定要处在静的状态之中,由静而生的是人性最清净的思想,这种思想充满智慧,日常生活中若能如此静思静品,自然就不会犯错造恶。因此,静品是心灵不受污染,真正静寂,虚漠,达到心无烦恼的境界,惜茶之人宜时时保持冷静之心,去思考茶与生命的真正意义所在。

静品心法是通过品茗活动来享受生活、完善人格、体悟人生的茶道研修方法,是将中国茶道的精神理念在生活中付诸实施的知行合一的过程。静品心法其实就是茶者品茗之法,它源于中国几千年优秀的传统文化,是茶人在茶事活动中总结出来的思维方法,是茶人在平静如水、回归本真的状态下,对社会和人生展开的思考,从中提炼出对茶事生活具有借鉴意义的理念或方法。静而能品,品而能参,参而能悟,悟而能道。唯有静心,方可品出其中真味;唯有细品,才能读出其言外之意,茶道心法,就是懂得如何去“品”。

茶道是茶人的精神信仰,是茶人探索生命真谛的心灵之路。静品心法便是茶者探索生命真谛过程中所得的心得体悟。茶者以品茗方式来解读《道德经》其结果必然是:慢品,细读,精研。本文所做出的解读,是一种茶席边的智慧,亦是茶人将自己的生活体验投身于茶的理解之上。“一物二性”、“三位一体”、“对辨参悟”是中国茶道研修的三大定律,亦是静品心法所运用的主要茶道哲学思维方法。在潜移默化的体验、分享、感悟中,探寻老子《道德经》对于人生的启示。

一物二性:中国茶道研修的方法论

一物二性,相对的二,绝对的一,这是宇宙间普遍存在的客观规律,亦是中国茶道研修所倡导的主要方法论之一。因为“存在”,而“有”宇宙、世界和万物。因此“存在”被称为“一”。老子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宇宙是存在、是系统,是“一”,世界是存在、是系统,是“一”,我亦是存在、是系统,是“一”,万事无物都是存在、是系统,是“一”。哲学意义上的“一”是普遍性,是一切事物的存在,是永恒存在的“一”。“一”既是万物的基础,也是变化的源泉,亦是和谐的整体。

“二”是指事物内部对立的两个方面。宇宙充满对立,矛盾无处不在。“一阴一阳谓之道”、“万物负阴而抱阳”,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一切都在对立之间产生,一切都在对立之间演变,一切都在对立之间发展。所谓“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道德经・二章》)在茶道哲学领域,概念总是相伴相对而生:沉浮、甘苦、有无、难易、长短、高下、前后、美丑、损益、刚柔、强弱、福祸、荣辱、智愚、多少、生死、成败、攻守、进退、静噪、重轻等等,一系列对立统一的概念皆蕴含一物二性之理。

一物二性,洞悉事物两个方面的辩证关系,即天地自然界的运动规律是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亦是构成事物千变万化的基石。以茶汤为例,普遍存在甘、苦两种不同的滋味。陆羽《茶经・五之煮》中记载:“啜苦咽甘,茶也”。喝一口,茶先是给人以苦涩的感觉;咽下去之后,却徐徐有甘甜的回味,这就是茶的味觉特性:苦后回甘。茶之苦,不是单调的苦;茶之甜,也不是肤浅的甜。茶之甜藏于苦中,茶之苦酝酿着甜。

苦与甘,原本是对立的两种滋味,却有机地并存于一碗茶汤之中,显示出茶汤的不寻常之处。苦中作乐、苦后回甘、化苦为甘的转换机制,引发人们以更为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的诸多苦难与磨砺。人世间芸芸众生,何尝不似沉浮的茶叶?“经历水与火,生命得丰富”,茶道之中,茶叶的起伏与沉浮,茶性的收敛与包容,茶杯的热与冷,茶香的浓烈与清淡,乃至于茶壶的拿起与放下,都是一物二性法则的重要体现,不经历风雨的人就像温水沏茶的叶子,只在生活的表面沉浮,浸泡不透生命的芳香。相反,只有那些栉风沐雨的人,如被沸水冲沏的茶叶,在沧桑的岁月中几度浮沉,才会散发出最沁人的清香。

茶如此,人生如此,茶道研修亦如是。

三位一体:中国茶道研修的思维特征

“三位一体”是中国哲学特有的辩证思维方式,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同样,“三位一体”也是中国茶道研修的方法论――静品心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文化在不断发展演进的历史进程中也不断生长出鲜活的新形式。随着佛教由印度的传入与被改造,它融合本土儒家、道家文化因素而形成了中国佛教,数千年来,儒、道、佛三位一体,在互相争鸣中互相获得各自发展的养料,共同推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繁荣。

《史记・封禅书》中曾将“三位一体”译为“三一”, 认为“数始于一,终于十,成于三”这个“三一”,在中国上古文化中,本意指“天一、地一、太一”,是对天地神和宇宙原始的笼统称谓,其所谓的“一”有原始、至上的意思。老子有言:“吾有三宝,持而盈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老子认为,正因有“慈”,所以才可能有长久的“勇”;正因有“俭”,才可能有长久的“广”;正因“不敢为天下先”,才可能“成器长”。老子两千多年前提出的“三宝”,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有的“三位一体”、“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

何谓“三位一体”?为何会一体分三位?怎样三位而共有一体?在《道德经》中,老子运用一分为三的思维方式, 围绕着“道”这一中心概念的逐步展开, 构建起了充满辩证思维的哲学体系。它论述了“道”为“一”、为“无”、为“无为”、为“自然”的三位一体的哲学内涵;“自然”为老子哲学体系的开端;“道”的“万物得一以生”、“反者道之动”、“物壮则老”、凡事“守中”的一分为三的作用和意义;由“道”的三位一体入手论证宇宙的起源, 世界的形成,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的规律,构建起独树一帜的、充满着辩证思维的哲学体系。毫无疑问,这也成为了中国茶道精神的重要源泉。

《道德经》的核心是一个“道”字,从某种意义上说,老子哲学体系是从“道”发端的,是以“道”作为其最高范畴的,老子的“道”充满了辩证法和三位一体的思想,老子的哲学体系是以“道”为中心概念推导演绎出来的辩证概念体系。沿着《道德经》的思路,定义“道”为天地万物的本体和宇宙形成的最初推动力,宇宙万物的演变都是“道”的不断运动变化的结果。道家之“守中”有三:一是时间维度,要求顺势而为;二是空间维度,要求抱一守雌,变化有度;三是在时空的交互相容上,要求道法自然,变在其中。从“道”的本质属性上讲,亦是“合三为一”的。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世间有四“大”,分别是“道”、“天”、“地”、和“人”,其中,道是思想观念性的,是无所不包的世界本原,而其他三样是物质的,是“道”的产物。“道”自然是先其它三大而生的,简言之,由“道”而天、地、人,“道”是先世界而存在的世界本原。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是老子描述的创世纪的过程。这个道是老子的命名,为宇宙中的初始能量和源头智慧,活生生的存在,极富创造力的无上智慧。从道中生出万物的一体,这是终极的实相,万物一体,都是一体,一个东西所变化,没有分别。一生二,是指从一体中演化出二元对立的事物,二元对立后出现的是三位一体,这是更加精致的划分,时间分为过去、 现在和未来,空间分为这里、那里、这和那之间;人是身、心、灵的完美组合,身为物质层面,心是精神层面,灵为灵魂信仰层面,身、心、灵三位一体,共同构成了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同样,在人类的核心价值的追求层面,人的认识活动追求真,意志活动追求善,情感活动追求美,真、善、美三位一体。

对辨参悟:中国茶道研修的实践原则

当我们对于老子的哲学思维有所体悟,就可尽晓茶道与哲学的思辨之关系。“对辨”是一种哲学思维方式,当有一个概念提出时,就有另一个概念与之对应地产生。哲学本身正是通过两个极端的产生过程及其所表达的矛盾来展现问题的内涵,来展现问题的矛盾斗争的力量。中国茶道研修亦如此。

“参”是人与天地之间的感应和对话。“参”是研习的过程,“悟”是通过研习从内心去得到认知和感悟。“参悟”指参透领悟,即通过思考明白了事物中蕴涵的道理,掌握了事物运行的规律,不为俗物或表面的现象所误导。“参悟”是东方文化所倚重的方法论,注重知行合一,将研习的心得体会在实践中进行检验和确认。参悟什么呢?参悟天地之大道,参悟人生之真理。《道德经》第四十八章有云:“为学日增,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乃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为学是做“加法”,学识与日俱增;为道是做“减法”,减而减, 直至无我,就与道相通。参悟的形式,有顿悟,有渐悟;有解悟,有证悟。正如庄子所言“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所以,“品茗”就与“参悟”自然而然发生了联系。

事茶爱茶,爱茶事茶,惜茶爱人,这是中国茶道的核心理念。生命源于一呼一吸间,茶的生命存在于一闻一品间。所以每一个会饮茶的人,都要先闻茶香,观茶色,最后再品茶味。闻茶香,观茶色是净化人的心境,使人脱离喧器浮华,品茶味是净化意境,使人参悟大道,达到无相无我之意境。如布袋和尚契此一样,刹那间放下布袋,即放下一切尘缘琐事,静下心来,安享茶带来的片刻洒脱盈满。“欲达茶道通玄境,除却静字无妙法。”此一语道破“静”字对品茗的意义。

中国茶道,不仅承载着茶人的健康而和美的生活方式,更是承载着中国传统哲学的精髓。茶道是茶人的精神信仰,是茶人探索生命真谛的心灵之路。静品心法则是探索生命真谛过程的不二法门。

古人云:茶如隐逸,酒如豪士。酒以结友,茶当静品。古往今来,无论是羽士、儒者,还是高僧大德,大都把“静”作为茶道修习的必经之路。因为静则明,静则虚,静可虚怀若谷,静可洞察明鉴,体道入微。因此,静是人们明心见性、洞察自然、反观自我、体悟大道的无上妙法。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中国茶道,正是通过茶事创造一种宁静的氛围和空灵的心境,涤除玄览,经寂虚漠,茶香熏道,道法自然。在虚静中与大自然融和、交汇,从而达到“天人合一”之境。

“一物二性”、“三位一体”、“对辨参悟”,这三大茶道研修定律一起构成了静品心法的基本内涵,这套独到的茶道哲学研修方法将为广大茶人开启一扇遇上茶、爱上茶,并终身服侍茶的大门,满足茶人一生的信仰和追求。以茶为媒,使得难以言表的道从此不再遥不可及,以茶载道,使茶人得以在平静、柔和的氛围中去体验、感知道,进而品茗悟道,感受中国茶道精神的独特魅力。这便是谈茶论道,由茶入道,品茶修道,因茶悟道的过程。心即茶,茶即心,茶等的是一个懂他的人,人等的是一杯倾心的茶。一杯茶在手,人缘、茶缘、善缘尽在其中。在此仅摘一片绿叶而探讨之。

中国茶道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内容丰富而内涵深邃,虽历经千年,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参考文献〕

[1] 吴远之.茶道九章[M].北京:中国书店2015.

[2] 吴远之.大学茶道教程[M].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2013.

[3] 楼宇烈.老子道德经集注[M].北京: 中华书局2011.

[4] 释德.静思茶道[M].台北: 慈济大学人文丛书2008.

第8篇:哲学与人生的感悟范文

但我校最近开展的《德育课堂教学开展实践活动情况》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仍然有接近80%的学生较少或基本没有参加课堂活动的机会。由于活动设计简单、不新鲜、不刺激、缺乏挑战性,活动任务比较复杂,难以完成,小组活动出现“浑水摸鱼”的不公现象,课堂秩序比较混乱,教师难以调控等,导致学生不喜欢参与实践活动。有71%的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积极性一般,随大流,很少或不参与。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从优化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形式、活动过程、活动评价五要素入手进行了探索,进一步提高了实践活动教学的有效性。

一、优化活动目标,促教学效果检测

教学目标在教学和教学设计中的作用可以概括为导教、导学、导评三种功能。教师在从事教学设计时首先要使自己的教学目标定位适当,尽可能用可以观察和测量的行为术语清晰地陈述目标,这是教学行为科学化的决定性的第一步。

德育课实践活动教学过程中,如果活动目标定位过于抽象、要求模糊甚至脱离学生实际,导致活动游戏化、娱乐化,为活跃课堂而活动,活而无实,流于形式,教学效果无从谈起,活动目标也就形同虚设,丧失了导教、导学、导评的功能。因此,我们认识到提高实践活动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必须优化活动目标。

例如,在酒店专业上的《创业是就业的重要形式》一课中,笔者通过创设“读烹饪专业的小王毕业后开餐馆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的情境设计活动,设计了如下三维目标:认知目标——学生通过情境活动能够说出创业者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和能力以及创业的意义;运用目标——学生能够比较正确地分析情境,能够准确说出开餐馆不同阶段所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然后准确分析创业者应具备的能力和心理素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进行自我探索,能够初步从本人实际出发,将自身实际与未来的职业选择联系起来,感悟创业对职业生涯发展的意义。这样定位三维目标优点有几个:

1.活动目标具体明确、可测量。跟“了解”“理解”“掌握”这些不可捉摸的词语相比,“能够说出”“正确分析”这些行为动词更加具体明确,可观察、可测量,教师根据学生的活动表现就可以判断这些目标是否实现。

2.关注目标主体和梯度,体现活动设计的层次性。“学生通过……能够说出”“学生能够正确分析”“学生能够感悟”,以学生为行为主体设计教学目标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并且“从认知到解决实际问题到感悟创业的意义”的目标设计由易到难,层层深入,体现了目标设计的梯度及活动设计的层次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3.树立三维目标的整体意识,重视情感态度目标。本活动目标以“学生通过情境活动能够说出创业者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和能力以及创业的意义”为认知基础,通过运用目标“能够准确说出开餐馆不同阶段所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强化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在于达成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从本人实际出发,将自身实际与未来的职业选择联系起来,感悟创业的意义”,三者环环相扣,达到了内在的统一,突出了德育课程的德育功能。

二、优化活动内容,促学生学有实用

教学内容来源于教材内容,但教学内容不等同于教材内容。很多教师正是因为一味地照搬教材内容,而不去研究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往往教学效果不理想。即使使尽浑身解数开展各种活动,也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问题就在于活动内容脱离学生生活和专业实际,学生感觉学而无用,所以动力不足。因此从学生的生活和专业实际出发,整合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精选学生现实需要的活动内容,使学生学有实用,是提高活动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例如,《创业是就业的重要形式》的教学对象是酒店专业的学生,笔者整合了教材内容,设计了模拟开餐馆的活动,让学生通过探究“读烹饪专业的小王毕业后开餐馆在准备、经营、亏损、成功阶段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 ,体验创业的艰辛,学习创业过程中会遇到的实际问题和解决方法,为将来就业和创业作好心理和技能的准备。又如《讲究求职技巧》实践活动课,教学对象是缺乏社会经验、急需求职技巧及面试经验的中职一年级学生,笔者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了求职访谈活动、模拟面试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了求职的技巧,获取了面试经验,为将来求职面试打下了基础。模拟开餐馆,求职访谈与模拟面试活动,内容贴近学生专业和生活实际,学生觉得很实用,自然而然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社优化活动“五要素”提高实践活动有效性

三、优化活动形式,促学生学习兴趣

笔者在《让别人悦纳我们》一课两讲的教学实践中,第一次设计了案例分析活动,针对案例“小兰的姐姐找顾教授审阅论文”设计了两个问题“小兰的姐姐为什么使顾教授不高兴?她的问题出在哪里?” “交谈礼仪的内容与要求是什么?” ,但学生对这种单一的思维活动不感兴趣,课堂上出现了“活”而不“动”的尴尬局面;第二次笔者对活动形式进行了优化,创设了“小强倒霉的一天”系列生活情景,通过角色扮演、演绎故事并分析问题,学生在“玩中学” “演中学”,书本知识不知不觉在“玩”中“演”中认识、领悟,轻松有趣味,学生也就动起来了,活动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由此可见,与单一、枯燥的活动形式相比,模拟类、展示类、表演类、游戏类、竞赛类等活动形式更符合中职生的口味,更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只要是围绕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参与精神,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选取的活动形式都是可靠的,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大胆使用。

四、优化活动过程,促学生人人参与

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高低,是衡量活动教学是否有效的重 要标准。活动过程过于单一,导致大部分学生没有机会参与;活动环节过于繁杂,引起学生反感不乐于参与。因此只有根据活动内容设计紧凑的活动环节、合理的活动过程,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做到人人参与,才是有效的教学。

例如,在《哲学与人生》课程“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教学中,笔者设计了让学生“描述二十年后的自己”的活动,让学生分析自身的条件、思考人生的选择、设想自己的未来、进而理解人生的发展有多重可能,必须从自己的现实条件出发,选择人生的道路,让学生初步树立起哲学与人生密切相关的理念。在活动设计时,笔者对活动过程进行了优化,具体操作如下图所示:

笔者设计的几个活动环节可以归纳为前置任务——情境导入——参与活动——成果交流——点拨提升——课后延伸。活动过程清晰明了,层层深入,中职二年级的学生,对人生这个严肃的问题通常还没有开始认真的思考,因而,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展活动,以学生为主体,用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前置的活动任务,活动水平和素质不同的学生都基本能够完成,再通过成果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启发,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思考选择人生道路的问题,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这样的活动环节清晰明了,层层深入,活动过程轻松有趣,人人可以参与。

五、优化活动评价,促学生积极投入

中职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特别是参与实践活动容易“一哄而上,一哄而下”,作为管理者的教师在课堂上嚷嚷“不要吵了,停下来……”,宝贵的45分钟就这样不知不觉溜走。如何使活动“活而不乱” ,是每位德育教师重视的问题。

第9篇:哲学与人生的感悟范文

一、班主任为什么应该是人生导师。

学生作为求学者,要求两门学问,一是科学的学问,二是人生的学问,这就是所谓的学知识和学做人。科学的学问通常被称为科学知识,人生的学问被称为人生智慧。我们一般把会学习科学知识的人叫聪明人,把人生经验丰富的人叫做有智慧的人。聪明人不一定就有智慧,有智慧的人不一定都很聪明,有时甚至在常人眼中看来有些笨拙,故有“大智若愚”一说。科学知识和人生智慧虽然有联系,但两者本质上不是一回事,它们常常遵循着不同的逻辑。例如,科学强调精确,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不能模棱两可,学习要严谨,不能马虎,但日常生活不能太求精确,太求精确就是机械,太机械人就痛苦,幸福生活的人通常抱着“这样可以,那样也行”的心态。“随缘”就是一种人生智慧,它能去除挑剔和苛求,增进个人对自身和环境中难以改变之处的接纳,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再如,在科学计算中,1―1=0,一个苹果送给别人自己就没有了,但现实生活中,肯给予的人,得到的总比失去的多。有人生智慧的人深谙“舍得”之道,“己所欲,施与人”,晟终成为物质和精神的富有者。还如,几何学里有一条公理:“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但人生的成功路径大多不是直线,非要走直线,往往四处碰壁且与终点无缘。“弯曲”也是一种人生智慧,懂得弯曲,便有了多样化的选择,学会迂回,才是真正的走捷径。只知道用科学思维去解决人生问题,便是人们常说的“书呆子”,是缺乏人生智慧的人。

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对个体学习科学知识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个不掌握基本科学知识的人,在现代社会难以生存和发展。所以当今学校无不重视对学生的科学教育。同样,急剧变化的现代社会对个体人生智慧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学校必须更加重视对学生的人生辅导。令人担忧的是,由于认识上的片面性,加之科学知识在升学考试中的统治地位,重科学教育轻人生辅导的现象普遍存在且十分突出。这种错误倾向严重误导了青少年的成长,造成了大量的教育问题。有一个大家熟悉的古老的故事:有一天,一位哲学家坐渔夫的船过河。行船途中,哲学家问渔夫:“请问,你会数学吗?”渔夫答:“我不会。”再问:“你会物理吗?”渔夫答:“我不会。”还问:“你会化学吗?”渔夫答:“我不会。”哲学家感叹道:“这样你就失去了一半的生命!”此时,河面上刮起了大风,船被掀翻了,渔夫问哲学家:“请问,先生你会游泳吗?”哲学家答:“我不会。”渔夫感叹道:“这样你就失去了整个的生命!”这个故事的题目叫《哲学家和渔夫》。在科学尚未分类的时代,科学知识依附在庞大的哲学体系之中,哲学家就是指科学知识很渊博的人。从今天的眼光看,故事的编创者并不否定科学知识的作用,而是试图告诉人们,对个人而言,科学知识固然重要,但还有比它更基础的东西,就是一个人在人生长河中游泳的本领,一个人在现实社会中生存发展的能力,也就是人生智慧。这个道理其实并不深奥,即使在科学昌明的今天,普通人在他们的生活中需要运用的科学知识并不复杂和专业,他们面临的更多是情绪管理、人际关系、自我发展等需要运用人生智慧去解决的问题。即便是专业技术人员,他们同样无法回避这些问题,而且这些问题解决得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其专业技术效能发挥的程度。就科学知识和人生智慧的重要性和掌握的难易程度而言,有人提出“小聪明”和“大智慧”的观点。个人学习科学知识从根本上讲是为增进其人生成就和幸福服务的。

二、班主任从哪些方面做人生导师

人生是立体多面的,良好的人生发展需要多方面内在资源的支撑。人生辅导是“全人教育”,其内容十分丰富。

例如,帮助学生成为具有发展智慧的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悦纳自己,珍惜人生,有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善于结合自身特点和社会需求确立远大的理想和具体的奋斗目标,能统合身心能量,利用环境资源,克服懒散懈怠,抵御不良诱惑,超越各种挫折去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

再如,帮助学生成为具有情感智慧的人。引导学生用积极理性的信念看待各种生活事件,掌握合理宣泄情绪的各种技巧,养成表达情绪的习惯,掌握正确表达情绪的技能,积极表达关爱、欣赏、感激、歉意等令他人愉悦的情绪,学会无伤害地表达愤怒和不满,善于运用情绪力量激发建设性的行为,善于体验平凡乃至艰苦生活的快乐和幸福。

又如,帮助学生成为具有交往智慧的人。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主动性,学会有技巧地展示、表现自己,养成换位思考的习惯,提高理解、洞察他人心灵世界的能力,形成沟通习惯,掌握并熟练运用沟通技巧。能大胆、策略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妥善地拒绝他人不合理的或自己难以满足的要求,适时、技巧地弥补友谊裂痕。能建立、维持并不断深化亲密友谊,有较强的说服能力,并能吸纳别人的合理意见,优化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能妥善处理人际冲突。

还如,帮助学生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人。一个人的人格特征决定了他的思维方式、情感体验和人际关系;决定了他所选择和营造的环境;决定了他的人生发展命运。健全人格是心理健康和社会成就的基石。教师要善于透过学生的外在行为表现发现其内在人格缺陷,精心设计针对性强的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变懒惰为勤奋、变自私为助人、变狭隘为豁达、变冲动为理智、变挑剔为宽容,使人生奠基时期的教育影响成为其终身受益的财富。

三、班主任怎样成为合格的人生导师。

人生导师的角色对班主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首先,班主任自身必须是一个极富人生智慧的人,一个事业有成而又生活幸福的人。学生的人生需要教师用自己真实的人生来辅导,班主任的榜样示范就是一部最好的人生教科书。人生辅导既要重言教,又要重身教,言教基于身教,身教

诠释言教,言教说理,身教导行。班主任在“教育人生”中展示的人生态度、敬业精神、情感生活、人际关系、人格特点等无不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即便是言教,也不是讲大道理,而是对学生问题解决策略的具体指导。这是对班主任人生智慧的真实检测。只有真正有智慧的班主任才能洞悉问题的形成原因,指导学生有效应对,使学生既解决了问题,又获得了成长。如果班主任自身就是迷误的、缺乏智慧的,自然就无力相助,甚至以讹传讹,误导学生。前段时间,朋友的女儿来我校就读,因为报到较晚,三人间的寝室住满了,只能住四人间的寝室。她就埋怨,说是交一样的钱,享受的待遇不一样,自己亏了。班主任就用先来后到、服从安排等道理教育了她,她心里还是不服。我了解情况后,跟她讲:“大学室友是人生的重要资源。我们同学聚会谈得最多的就是寝室里的故事,越谈越激动,越谈心贴得越紧。别人大学四年只有两个室友,你有三个室友。这不是亏了,而是赚了。这道题不能用除法算,而要用乘法算。”她心悦诚服地接受了。看来学生不是不讲道理,而是你能不能讲出令他信服的道理。如果班主任自己就没有一个智慧的得失观,在自己的生活中就是一个经常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人,自己的认识和学生处在同一个水平,自然只能用规章纪律来强制学生,又怎么能提升学生的智慧。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