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市建设美学范文

城市建设美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建设美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市建设美学

第1篇:城市建设美学范文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5X(2012)02-0014-06

在现代社会,没有任何一个对象像城市一样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也没有任何一个对象像城市一样汇聚了人艺术创造的巧思,并主宰着人的审美经验和价值判断。从这个角度看,将城市作为美学研究对象,不但在理论上是正当的,而且也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但同时,在现代社会,也没有任何一个对象像城市一样激起人巨大的心理矛盾:对城市的心理迷恋与情感疏离,满怀梦想与沮丧焦虑,物质丰裕与精神饥渴,工作的快捷高效与忙碌中的顾此失彼,构成了永远无法克服的对立。正是因此,人的城市体验并不是纯审美的,而是爱恨交加的,甚至对城市持严厉的批判态度,更能获得公众的心理认同。

在理论层面也是如此。西方社会自古希腊始,它的文化和文明是建立在城邦基础上的,所谓“公民”即专指城市居民。历代思想者关于未来社会的审美想象,也大多以城市为范本。比如,柏拉图的理想国、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康帕内拉的太阳城,以至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其格局基本被城市性的空间形态限定。但是自18世纪启蒙运动始,现代思想者却更多关注城市生活的负面价值,即对个体自由的干预。尤其是马克思关于“异化”问题的论述,更成为20世纪西方者反工业化、反城市的理论武器。与此比较,在东方,尤其在中国传统农耕文明的背景下,城市生活的世俗性和对人性的压抑也被充分强化。其中,作为文化代言者的士人阶层,历来对城市生活抱有敌意。“田园将芜胡不归”,其审美理想总是指向田园化的乡居生活。从这种情况不难看出,在西方现代和中国古典时代,城市的审美价值向来被定位为负价值。西方因城市生活与个体自由的对立而反城市,中国则因人工的营造物背离人的自然本性而反城市。正是因此,城市作为美学的研究对象,在中西方美学的理论遗产中,都找不到主流性的论述。如果说存在着一种城市美学,也只能说是以城市批判为背景的“反美学”。

1986年,美国学者阿诺德・伯林恩特(Arnold Berleant)发表了《培植一种城市美学》一文,自此,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在美学领域获得了学科自觉。尤为重要的是,他与此前的本雅明、芒福德一致,对城市价值的定位是正向的,是以肯定的方式将城市作为关注对象的。这种建设性的城市观,是城市美学诞生的必要条件。但令人遗憾的是,检视1986年以来东西方城市美学的研究状况,总体而言,可谓效绩不彰。这是因为:首先,就人文科学对城市的观照方式看,美学具有天然的局限。它既缺乏城市文化研究的宏阔和综合,也缺乏城市设计实践的具体和可操作性。也就是说,这一学科悬浮于宏观的城市文化研究与具体的城市设计实践的中间地带,至今没有以自身为中心形成学术资源的有效聚拢。其次,阿诺德・伯林恩特是一位环境美学家,这决定了他对城市的考察,更多关注的是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而非城市自身的美学构成。这种研究是的、边缘性的。而中国当代城市美学的研究者,又大多是沿着阿诺德・伯林恩特的道路,从环境美学向城市美学顺延,这就决定了阿诺德・伯林恩特的问题,同样成了中国当代城市美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再次,按照传统的定位,美学是感性学,城市美学的研究对象则必然是作为感性形式的城市景观。但对于一座城市来讲,景观固然重要,但其“可居”的重要性永远要大于“可观”。如果城市之美的构成仅被限定为视觉形式,那么这种美学就必然是表象性的、肤浅的。据此来看,环境问题、景观问题,均不是城市美学的核心问题,而是次生性的边缘问题。

那么,一种建设性的城市美学,它所要解决的核心理论问题是什么?

首先是城市与人性的关系问题。城市,就其现实而言,表现为以高楼大厦为表征的物化形态,但其本质却是精神性的,是奠基于人性的。对于城市而言,这种人性就是人的群体性或群居本性。人类从早期家庭、家族式的聚集到宗族、国家,这诸种社会组织的出现,均可视为人的群居本性的制度形式;而村落、集镇、城市,则是这种本性的物态形式。据此来看,所谓城市,虽然其钢筋水泥化的物质形式是机械的、僵硬的,但其存在的依据却是活性的、柔软的,有人类最本己的情感在其中渗透弥漫。这中间,如果说传统家庭、村落、集市只是在相对狭小的空间内满足人的群体性需求,现代城市则显然是将这种需求进行了放大,并展示为让人叹为观止的物质奇观。只有看到城市的诞生与这种人求的无法分割的关联性,才能确立城市美学的存在根据,并因此将其定位为对城市的审美肯定。当然,就人性的特质而言,它不仅有群体性,而且有个体性。城市对人群体欲求的超限度满足,必然又会对人的个体自由构成威胁。这正是西方秉持个体主义立场的现代学者总是将现代城市作为“反美学”案例进行抨击的心理动因。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这些城市化进程的激烈反对者却无一不居住在城市,而且也是靠现代城市的文化生产机制使自己反城市的思想得到传播的。这种自相背反的状况,可能并不足以证明其美学立场的虚伪,但却足以说明这类理论的极端和偏至。据此,全方位地兼顾人性的需要,也就成了城市发展的目标。

其次是城市与人的幸福的关系问题。如上所言,城市是人的群体求的物化形式,人欲的正当性即是城市存在的正当性,人从中获得的满足则是城市可给予人的基本审美满足。在现实生活中,人的心理欲求的多元性,总需要系统化的物质配置给予支持。比如,衣食住行的需要使商场、餐馆、住宅、交通工具的出现成为必然,人际交往的需要使街道、广场以及咖啡馆的重要性得到凸显,休闲的需要则衍生出公园等日益繁多的公共娱乐设施。可以认为,人欲所在,便是城市物态化的配置所在。当这种配置无微不至地触及人的每一种需要,并给予人从肉体到精神的全方位满足的时候,城市的美的特性也就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彰显。在现代社会,城市作为人工制品的汇聚之地,它的每一项生产都以满足人的需要为目的,并包含了人类最卓越的巧思和创造能力,所以这些人工制品,从巨型的摩天大楼到置于桌边的一把汤匙,无一不是为人的幸福而产生的器具,也无一不是人的创造力的伟大证明。正是在此意义上,人工劳动实践的成果,应该得到比自然造化更高的肯定。

再次是对人工美的评价。城市在营造过程中体现的合目的性和对人力的肯定,使人工之美在现代社会获得了最富表现力的形式。从城市的历史看,早期的城市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以商业贸易为目的形成的人口聚集,其形态往往是杂乱无章的,可称为自然城市;二是以宗教神权或世俗王权为中心形成的城市布局,它往往以严整的秩序象征权力的至高无上,可称为专制城市。在现代社会,城市人口日益膨胀,这使城市管理及规划变得日益重要。同时,现代民主观念的普及,使市民成为城市的权力主体,也成为城市规划最核心的满足对象。这中间,如果说精神自由和生活幸福是市民关于城市的基本欲求,那么,作为自由之象征形式的美,也就必然成为现代城市设计所要达至的目标。也就是说,从自然城市到专制城市,再到美的城市,是城市的发展趋向。这中间,美的自由本质使其成为现代城市的精神本质,美的形式则是自由的感性显现。正是在此背景下,城市中的人工营造虽然是物化的,但它的美,本质上却依然彰显着自由精神。

又次是城市与艺术的关系。现代城市与自由精神的关联,极易使人想到艺术。西方社会自启蒙运动以来,艺术一直被视为自由的最高形式。所谓自由精神,甚至可直接等同于艺术精神。从这点看,城市营造的目的与艺术是一致的。但是在现实中,城市与艺术又明显是两码事,即:前者是现实中物理性的实物,后者是画布上呈现的幻象。自19世纪中期以后,工业革命浪潮极大地提高了人改造现实的能力,人不仅可以通过艺术创造自由而虚幻的精神世界,而且可以通过劳动实践再造现实,并使其成为自由精神的表象形式。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命题,正是要将美的原则从精神性的艺术,进一步贯彻到整个自然界。在此,人按照美的规律建造的“作品”也就具有了两种形式:一是精神性的作品,即艺术;二是物质性的作品,即作为泛艺术存在的工业品。这种现象在现代城市中的重要反映,就是城市不但逐渐摆脱原初的自然性,成为人工美,而且更进一步成为艺术品。艺术因此也不再是纯粹的精神产品,而成了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物态现实。

第2篇:城市建设美学范文

玛丽亚蒙特梭利是20世纪享誉全球的幼儿教育家,她创立了科学、可行、独特的幼儿教育法蒙特梭利教育,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蒙氏教育精髓与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工作指导纲要》一脉相承,用于现代儿童的教育有各种优势,它既重认知又重社会性发展,既重智力,又重非智力因素,是一种理想的儿童早期教育模式。它利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儿童成长的过程、规律、法则,打破学科限制,与其它领域教学相融合,将立体化活动内容贯穿始终,倡导适应儿童天性的教育,反对以成人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提出幼儿期的教育应该以动作发展及感官训练为主,关注幼儿综合素养的提升、团体合作能力与个性化的发展,使儿童通过自己的直接经验和自我教育逐步发展,培养自主、专注、秩序、持续的学习工作习惯。

蒙氏教育的理念、方法和理论具有科学性和普遍性,把蒙氏教育的真正价值充分体现在幼儿教育美术的改革与发展上,用科学的教育来建构幼儿潜在的创造力、独立性、自制力和自信心,彰显蒙氏教育的特色与优势,让孩子在自然发展为基础,自主管理教育的环境下进行美术欣赏和美术创造活动,在宽松、自由、和谐的氛围下培养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最终促进其人格和谐发展。

二、地方高校学前教育美术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课程理念误区

传统的艺术教育以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而把艺术课程人为分割成音乐、美术等学科来教学,无疑是以知识为本的,美术作为实施德育、智育的手段,作为完成某一中心任务的从属部分,但没有自身的独立地位和体系。学前教育专业配备的美术教师基本都是纯艺术出身的美术专业教师,往往简单地把美术教育同等于技艺教育,缺乏对幼儿心理、教育方面的知识,美术教师虽有着过硬的美术专业知识,但通常只是单纯普及美术知识与绘画基础理论,把教学重点放在绘画、设计的技能技巧培养,较高的专业标准与要求,经常使初学者失去学习的兴趣。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

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课程一般沿用传统的美术教育理念、方式及内容,缺乏适应新形势下的实用教材。传统授课方式下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强调对自然的模仿和再现,大量使用灌输法,使幼儿机械地接受,忽略了幼儿造型能力发展和身心发展规律,妨碍幼儿思维的主动发展,扼杀儿童潜在的自我创造意识,幼儿个性难以充分发挥。加之学校安排的美术课时有限,无法深入讲解,定制好的教学内容犹如蜻蜓点水,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达不到预期效果,使知识和美术技能严重脱节,严重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这样呆板乏味滞后的课程设置是不能够达到当下教育教学的要求。

(三)教学评价不完善

长期以来,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学评价观念陈旧,评价标准机械、呆板,忽视学生的自我评价,没有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灵活多变、体现能动性、主体性的评价的方式方法。一味强调学生作业的完整性,用优、良、中、差的严格等级来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不可避免地带有片面性,没有考虑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及美术学科的教学规律,与美术学科多元、独特的自身规律不相适应,严重地制约了学生爱美的天性及学生的心理成长、兴趣爱好的自由发展及求知欲。

三、地方高校学前教育美术的改革

蒙氏教育理论和方法对于我国学前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可借鉴之处。在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应该正确把握蒙特梭利教育法之精髓取其精华,为我所用,要将美术课程整合观与蒙氏教育有机结合,把课程整合观融入生活、融入教学、融入游戏。

地方高校学前教育美术是为了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美术综合素质,强化未来幼儿教育工作者职前美术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使之具有良好的艺术修养和艺术感知力,便于今后对幼儿进行心理、思想、情操和人格的素质教育,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协作精神及动脑、动手、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他们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因此,我们应积极探索,以蒙氏教育的新理念为指导,认真研读世界各大美术教育体系,以融合性思想,多元化美术艺术元素的渗入,挖掘发展幼儿潜能的教育模式,全面提升美术课程质量。

(一)教学思想、理念的更新

蒙氏教育打破了学科限制,顺应儿童认识事物的心理顺序而将相关艺术课程进行了综合。在美术教育中,既要注意造型教学本身的体系和系统,也注意到各科间的相互联系,及美术活动与各种其他活动的联系,与整个教育的联系;不仅注意幼儿美术知识经验的积累、技能技巧的练习,而且注意发挥幼儿的创造性、独立性、自主性,重视情感因素在美术教育中的作用,以及美术教育对幼儿情感的培养;不仅注意幼儿集体的美术活动,而且重视个别儿童的兴趣、需要与个性的发展。根据学前教育美术专业特色,课程设置应符合大众化、实用性、寓教于乐的特点,既不能机械地传授知识,也不能只是简单地让其掌握美术技能,而应该是在美术这门学科中学会观察、思考和创造。把握学前教育美术教学的基本规律,增强学生对美术基础知识的了解,加强学生的艺术修养,认识美术和生活的关系,有效组织教学,创设环境,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不断进行学习,走个性化、合作式、创新型道路。

(二)教学内容、方式的整合及应用

蒙氏思想倡导适应儿童天性的教育,反对以成人为中心的传统教育,强调以孩子为课程组织的中心、动作发展及感官训练为主,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利用发展性、实践性、创造性原则因才施教,避免整个教学变成标准化、机械化的操作,流于形式,阻碍了孩子的发展,避免成人功利化的美术教育取向,在心理学、教育学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知道,对学前儿童实施合理的美术课程,促进他们美术才能的发展。

1.理论与实践结合优化课程结构

进行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时,要处理好当前需要与长远发展的关系,尊重学前儿童的个别差异,设立可持续发展的弹性美术课程。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引导学前儿童积极参与美术实践,在实践中发展和培养他们的美术能力和兴趣,让学前儿童通过多种感官通道进行美术活动,避免纯理论和纯抽象的思想内容说教。美术活动是一种手、脑并用的实践操作活动,利用美术这种艺术活动本身所具有的创造性,发展学前儿童的创造力,丰富教育内容,帮助学前儿童积累多种经验。

2.加强师资队伍素质

学前教育教师除具备艺术素质外,应具有语言、逻辑、分析、写作等方面的能力,还要密切关注学前教育发展新动向,使教学内容贴近学前教育学生实际,在课堂教学中穿插运用,为学生将来从事学前美术教育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同时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思路,加强校际间合作交流,邀请学前教育专家和有专业教学经验的幼儿园艺术教师请到学校讲课或辅导,了解实际教学需要,到幼儿园观摩学习、互相探讨。

3.建立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

开设校本实用教材,在课程内容上通过基础知识和拓展练习、不同美术门类之间的交叉融合,运用现代教学媒体教学,力求做到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和实用性相统一。此外,还要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文化习俗,发掘当地独特的美术资源,对时尚前沿与民间美术的有效补充,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艺术魅力。针对课时少的问题,除加大美术课课时外,还可以采取短期作业与长期作业结合的方式来弥补。

(三)教学评价的完善

第3篇:城市建设美学范文

关键词: 压铸模设计 多媒体教学 教学理念

压铸模设计是常州工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拓展课程,也是学生毕业后就业的一项专门技术。作为专业拓展课程,压铸模设计教学时数为32学时,教学内容涉及到大量的机械机构及其工作原理,并包含了压铸工艺和模具设计方面密集的知识点。我在本课程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有效解决了教学时数少而教学内容量大的矛盾,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把握正确的多媒体教学理念

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是教学的真实需要。在多媒体教学中,应该具有正确的理念,即合理把握教师、学生和教学媒体诸要素应有的地位与作用。

(1)教学媒体的地位与作用

多媒体课件是多媒体教学的主要辅助工具。课件可以减少教师板书、挂图或更换投影的时间,可以解决教学时数少而教学信息量大的矛盾。并且课件可以向学生提供图、文、声、像等综合信息,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多媒体课件内容丰富、直观生动,便于学生深刻理解教学内容。但是,课件不能代替一切,课件设计不合理、使用不当反而会降低教学效率。

黑板是传统的教学工具,但在多媒体教学中仍然是不可缺少的。在黑板上板书,增删方便,根据需要可以随时书写,即时重现特点突出,可以弥补在课堂中课件内容固定不变的不足,在师生互动中具有独特的作用。

(2)教师的地位与作用

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师的作用不仅是教学内容的讲解,而且是课堂的组织管理者和引导者。教师要对每堂课事先进行设计,并且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研究和改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设计合理地利用教学媒体,组织教学中师生的互动,引导学生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以完成学习任务。

(3)学生的地位与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整个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参与者。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组织与引导,通过对多媒体信息的探究、发现、理解获得知识并最终形成能力。教师的讲解引导、课件的综合信息刺激等目的都是使学生这个主体发挥作用,来完成学习这个任务。

2.设计实用的多媒体课件

课件的品质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良好的课件能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发挥多媒体课件的教学优势。因此应该重视多媒体课件的界面设计和内容设计。

(1)课件界面的设计

多媒体课件应该具有简洁美观的、风格统一的界面。简洁美观的界面给学生友好的感觉,始终一致的风格使学生能将注意力快速集中于教学内容。设计花哨的界面和风格多变的界面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干扰学生的学习过程。

界面的色彩设计给人的感觉应该是轻快明晰。前景色与背景色的搭配不要使人感觉灰暗沉闷,防止学生过早视觉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昏昏欲睡。例如,黑色的图文可以搭配白色或淡黄色的底色。

相关的图文应该安排同页。配图的文字,应该是经过教师精心推敲而设计的,字句要精炼。若将大段大段的参考教材的内容搬上课件,则不利于学生快速捕捉重要信息,会干扰学习的思路,也不便于学生做笔记。

界面中文字大小应当适宜。字号太小,教室内最后排的学生可能看不清文字;字号太大,则每行显示的文字势必太少,不便于组句。字号通常以20―28号为宜。

(2)课件主要内容的设计

表达课程涉及的设备、工艺和模具的图形是课件的主要任务。因此,将参考教材中有关图形制作为图片是课件的主要内容之一。对一些复杂的结构与零件,还可以采用流行的三维建模软件建模,取其不同方位的投影制作图片,便于学生理解复杂结构的局部细节。

对于液态金属充填型腔的过程、各种机构的动作过程,可以采用Visual Basic设计二维动画程序,程序简单,易于实现。用动画展示这些过程,直观易懂。动画也是课件的主要内容之一。

拍摄短片记录压铸生产的真实情景是课件的另一主要内容,也是最重要的内容。本课程课件中的短片,记录了常州日升有色铸造有限公司熔化车间熔化合金的生产过程,压铸车间完整的压铸生产过程,车间内打开在地面的模具,模具车间的加工设备,以及压铸模制造过程,等等。学生在短片中了解压铸生产的装备、压铸工艺过程、模具加工设备与加工过程等,如同身临其境。课件中的真实情境短片是零距离工程师培养的得力工具。

3.多媒体课堂教学的要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合理有效地组织各个教学要素以发挥作用。在多媒体课堂教学中,有几个要点要给予重视。

(1)注重创造生产实践情境

将课堂教学内容置于社会生产实际的背景下,使课堂教学贴近生产实际。合理使用多媒体课件、短片等提供的音像信息营造气氛,使学生在愉快中、在与学习内容一致的氛围里引起共鸣。在贴近生产实际的媒体信息情境中,有效激发学生的体验、探究、发现的欲望,引起积极的联想,唤醒学生以往记忆中的相关知识与感受,获得新的认识、新的理解,使学生通过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获得自身的提高与发展。

(2)重视不同媒体的搭配使用

多媒体课件内容是事先设计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课件内容是不变的,单纯播放多媒体课件难以应对课堂教学的各种变化情况。因此,教学中不能依照课件“照本宣科”,更不能以播放多媒体录像代替讲课,让学生在课堂上看电影。在课堂教学设计阶段就要确定讲课的主体思路、课件的播放顺序与细节。注意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的搭配使用。以多媒体展现教学内容的重点环节、难点环节和知识拓展环节,而在师生互动、问题深入探索环节可以黑板板书书写关键词、归纳要点、勾画简单图形等。屏幕投影与黑板板书应该做到有机结合,二者之间的转换要有自然的过渡导语。

(3)注重课堂教学的互动交流

互动交流是多媒体课堂教学中活跃课堂气氛、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措施。教师应该有效发挥出应有的主导作用,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是“课堂节目”的主持人,而不是多媒体课件的播放员。第一,教师应该锤炼自己的表达能力,注意其表情、手势和语调对学生的感染作用,使学生得到鼓励与启发。一些优秀教师针对某一重点问题的重点讲述常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第二,教师讲课的形式要依据教学内容而变化,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恰当引导学生。每次课可以通过选定的典型问题、情境等导入课程教学;可以通过框架式、树式结构等形式展开教学;也可以在上课伊始,由教师设问展开教学,步步向教学目标靠拢。第三,重视学生的反应。教师应该从学生的眼神、面部表情或点头动作捕获对教学的反馈信息,判断讲授效果和学生理解的程度,在教学上作出反应。

4.结语

合理地组织工艺装备设计专业课的多媒体教学,能够有效地增大课堂教学容量并显著地提高教学质量。多媒体课堂教学能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学习轻松主动,激发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第4篇:城市建设美学范文

关键词:美术考古;社会文化;学习兴趣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该课程重点是中国美术考古范畴,对西方美术考古有部分涉及。自2010年起我院开设美术考古学院选修课已6学期,每学期2个班各20学时,每班近40名学生。从选课人数和开课情况来看,学生对其还是很感兴趣的(按院规定选课人数不足不开班)。通过与学生交流,他们选择这门课大致有3个方面原因:考古学有神秘感,很好奇;对考古故事和传奇感兴趣;受网络小说(《鬼吹灯》《盗墓笔记》等)影响。根据高职学生特点,教学中需减少枯燥理论,增加课程知识面和趣味性,调动学生兴趣。

二、课程建设思路

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和兴趣点组织课程,让学生在课上带着兴趣开阔视野、学有所获、完善知识体系是该课程的基本思路。

学生对美术考古更多是带着好奇心理,希望了解考古是什么。实际上真正系统地学习美术考古内容对于学生而言是枯燥的,需要掌握大量知识。而教学中不能简单按照美术考古的内容讲知识和理论,需要调动学生积极思考。课程重点应从文化的层面来展开,在对美术遗物和美术遗迹理解的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根据材料表达自己的观点。

对学生要进行科学引导。比如要让学生弄懂盗墓和考古的差别,了解正确的考古方法。同时应全面介绍美术考古的范畴。从交叉学科的角度,分别介绍来自于美术和考古学的研究方法、田野考古工作流程,如:踏查、钻探、探方、整理、报告撰写等。同时可借助视频资料增强直观性,近来纪录片如《考古中国》《敦煌》《故宫》等都是很好的学习资料。给学生继续探究的方向是必要的,应列出参考书,指出学科的发展趋势和方法等。

三、课程组成及内容选取

课程教学设计应遵循降低难度,提高学习兴趣的原则,搭建美术考古学知识框架,为学生进一步探究打基础。课程内容组织为以下的结构:

1.基础理论

(1)美术考古学知识框架。

美术考古学基本概念;

文化:军事、饮食、服饰、家居、丧葬;

观念:萨满、佛教、道教、生死观;

制度:等级制、文官制度、礼乐制度、昭穆制度。

(2)美术考古学研究对象。

美术遗迹:壁画、雕塑;

美术遗物:绘画、雕塑、碑刻、工艺美术、其他。

(3)美术考古学方法:类型学、地层学、图像学、文献研究、科技考古、考古学文化、田野考古工作流程。

2.分类研究

(1)中国古代青铜器:青铜时代、冶铸工艺、装饰工艺、装饰纹样。

(2)中国古代墓葬艺术:概念、分期、陵寝选址原则。

(3)礼仪美术。画像石:二桃杀三士、要离、孔子见老子、秋胡妻、孟轲母、泗水捞鼎、荆轲刺秦王。

(4)中国古代典籍。

3.拓展学习

考古发掘简报解读。在内容的选取和组织方面尽量通俗易懂,减少过于艰深和枯燥的概念,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动脑思考。

四、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原则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引导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研究意识。可布置三项作业内容:美术考古个案分析、青铜器型图、课堂笔记。通过这些项目加深学生印象,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为今后进一步学习作好铺垫。

参考文献:

第5篇:城市建设美学范文

关键词:环境行为;行为活动;设计

一、环境行为学简述

(一)环境行为学特点

环境行为学研究的是人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这个相互作用过程中,人改变了环境,反过来人的行为也会受到环境影响而发生改变。环境行为学是涉及人类行为和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科学,它包括那些以利用和促进此过程为目的的并提升环境设计品质的研究和实践。对应这个定义,环境行为学友两个目标:一是了解“人—环境”的相互作用;二是利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复杂多样的环境问题。

(二)环境行为学研究方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评价是人类思考的一种能力,或者说是一种思维活动的方式。评价研究通常集结行为信息,运用心理学的方法,描述环境场所及外部的因素和对行为的影响。“人塑造了环境,反过来环境也会对人产生影响。”现在,城市公共空间环境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日益关注的问题,引起设计者和普通市民的关注。改善城市公共空间环境,提高人们的活动质量,不仅需要高水平的环境设计和管理人员,而且需要高素质的环境使用者,这是形成环境可持续发展得必要条件。提高人们对自身及其所处环境的认识,建立和谐的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环境—行为研究的永恒主题。

二、城市公共空间与人的活动

(一)城市公共空间人的行为心理需求

通过对马洛斯需求层次的分析,可以将人们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行为心理需求概括为以下三方面:安全性需求;舒适性需求;社会交往需求。

1.安全性需求

安全性需求比生理性需求更高一级,在城市商业中心区人们基本的生理需求得到满足后,他们将进一步寻求安全性需求。在商业中心区公共空间中,人们首先考虑的问题是其空间的安全性,因为安全性是他们开展各种活动的基本保证。不安全的或存在潜在危险的城市公共空间,都会给使用者的心理造成影响,降低他们对其公共空间的使用时间,抑制他们在其公共空间中的活动,从而降低其公共空间的活力。

2.舒适性需求

在城市公共空间的安全性得到满足后,人们将进一步寻求在其公共空间舒适性的需求。城市公共空间舒适程度越高,则人们在其公共空间的活动时间越长、活动类型越丰富,反之则相反。高品质的城市公共空间,应该从人性化角度出发,为适于使用者的开展丰富的公共生活营造舒适的公共空间,为人们的公共活动提供舒适的环境。

3.社会交往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同时,人们对社会交往的需求越来越高。人们在城市公共空间的社会交往,不仅是他们的公共生活的需要,也是他们的精神生活的需求。人们通过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社会交往,不仅可以交流思想、增进感情、益于身心健康,而且还可以促进其公共空间公共活动的多样性。

(二)城市公共空间人的行为活动

借鉴丹麦建筑师扬·盖尔的《交往与空间》中的户外活动类型,城市公共空间的活动有三种类型: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

1.必要性活动

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必要性活动可以在各种条件下发生,是使用者在不同程度上都要参与的活动。因为这些活动是必要的,使用者没有其它选择的余地,它们的发生很少受到商业中心区公共空间物质环境的影响,在各种环境条件下都可能进行,相对来说与其空间环境品质的高低关系不大。

2.自发性活动

城市公共空间中的自发性活动只有在其物质空间环境允许的情况下才会发生,是使用者对其空间环境品质行为心理反映的最直接的表现。因为这些活动是自发性的,使用者有很大的选择余地,它们的发生受商业中心区公共空间环境品质的促进或抑制,与其空间环境品质有密切的关系。

3.社会性活动

城市公共空间中的社会性活动是使用者与其他使用者共同参与进行的活动,它的发生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由必要性活动和自发性活动发展而来的。这就是说,改善城市公共空间中引必要性活动和自发性活动的空间环境品质,就会间接地促进社会性活动的发生。

(三)城市公共空间人的行为体验

在城市公共空间发生的活动中,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占主导地位,而这两种活动又都可以看做是休憩行为。休憩行为同时又是一种行为体验过程,这种行为体验过程就是使用者在休憩地从事信息交流与身体运动的过程,它包括生理体验、心理体验、社交体验、知识体验、自我实现体验及其他体验等六种体验方式。

人们在城市公共空间的生理体验和心理体验是初级体验;社交体验和知识体验是基本体验;自我实现体验和其他体验是高级体验。任何一种行为类型都伴随着一种甚至几种行为体验发生。必要性活动通常只能发生初级的行为体验;自发性活动则在初级行为体验的基础上还伴随着发生基本行为体验;社会性活动除了上述两种体验以外,有些还可能发生高级体验。

三、基于环境行为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

城市公共空间的景观设计主要包括包括绿化、水体、雕塑、标识、等的设计。

(一)绿化的设计

绿化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构成要素,增加城市商业中心区中的绿化空间可大大提高公共活动的质量。绿化可以给人们带来愉悦、舒适的心理感受,绿化多的地方往往能激发人们开展休憩或者交流等活动的欲望。绿化不仅可以活跃气氛,净化空气,赋予空间自然趣味,而且可以为行人遮阳避雨、美化空公共间景观,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公共空间场所等,从而使人们获得身心两方面的舒适感和愉悦感。

绿化是人们在城市公共空间开展步行、休息、交往活动的重要视觉“焦点”,因此在设计中要注意对它的形态、色彩、意义的表达,这样才能产生令人赏心悦目的感受。可以利用可以使用高大浓密的树木,形成购物者良好的休息环境,利用成片的草地可以增加场所感,营 造休闲、娱乐、交往的场地。

(二)水体的设计

水体是城市公共空间中最有趣味、最活跃的景观的元素有着重要的作用,不仅给人带来视觉上的美感,给整个公共空间带来生机,而且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与人们的行为活动有着密切联系。在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中,可以利用人们亲水性心理特点,合理运用水体设计构造公共空间景观,为公共空间增添活力的,并且赋于公共空间生机和魅力,吸引人们聚集,引发各种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

(三)雕塑的设计

雕塑是城市商业中心区外部空间景观设计中常用的景观要素,它不仅是公共空间的点缀,也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文化、社会、经济,极具地域特色。雕塑在城市公共空间中不仅可以强化空间的作用,而且作为视觉焦点可以加强人们对公共空间感知,吸引人们驻足停留。同时,雕塑还可以调节城市公共空间环境气氛,使得公共空间更具吸引力。

在城市公共空间的雕塑设计中,应该从雕塑的趣味性和参与性角度出发,增强人的行为活动和雕塑的互动,形成充满活力公共空间,吸引人们开展各种自发性和社会性活动。在雕塑的具体设计中,要考虑雕塑的体量、比例、材料、色彩、动势等因素,使之与所处的城市公共空间和谐统一,又能突出特色,使人们可以与其产生互动。

(四)标识的设计

标识是指能使人容易记忆的,代表一定事物之间关系的记号,为人们提供事物之间的交流信息,帮助人们理解事物,也有标示地域范围、目的或方向等作用。好的标识可以使人产生良好的心理感受,使公共空间更具生机与活力,对人的行为活动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反之,不良的、冗余的标识容易使人产生不良的心理感受,对人的活动的产生消极作用。因此,在城市公共空间标识的设计中,应该从人们的行为心理出发,考虑设置各种标识,如路牌、交通标志、指示牌、地图等的使用,为他们的行为活动提供方便。

在具体的标识设计中,通过合理布置标志设计,通过文字、图形等视觉传达的方式来起到传达作用,并与商业建筑设计和公共空间组织相呼应,形成有节奏韵律感、变化统一的空间氛围。对一些重要商业建筑出入口处,标识的设计应该强化公共空间的视觉感知效果,对人们的行为产生引导作用,有助于形成场所感、增强公共空间特色。另外,在公共空间转折点或道路交叉口及其它人流集中的场所设置标识,应该注意它所在空间的尺度,合理设置,以便于人们观看和使用。

四、结语

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已经成为现代城市公共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目前,我国城市公共空间在规划建设、更新过程中,往往过于注重商业效益,从而忽视了对人们行为心理需求的考虑,不能满足人们开展多种行为活动的需求,造成其公共空间品质下降。因而,论文基于环境行为学理论研究城市公共空间,从人们的行为心理与行为活动出发,充分考虑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建设与更新,目的在于研究如何营造满足人们行为心理需求的城市公共空间。

【参考文献】

[1]邹涛.基于公共生活视角的城市公共空间研究[D].同济大学,2012

[2]周密.城市商业中心区外部空间活力研究[D].重庆大学,2007

[3]李皓.以环境行为学观点探讨城市公共空间活力营造[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

第6篇:城市建设美学范文

关键词:城市景观;理论;发展前景;美学

城市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景观设计作为城市建设的有机补充,已经成为城市文明变迁中不可或缺的要素。美学和城市理论等学科的交叉点正越发引起人们的关注。通过对城市景观设计的现状分析,从而阐述景观美学的原则和对城市景观未来前景的展望,有助于我们创造出人工与自然有机融合、适宜人居的城市环境。

一 城市景观设计的现实状况

城市是一个复合型系统,是人类进行各种生产、生活活动的物质空间。在这个大空间里,凝聚着人类的聪明才智、情感和对现实生活的追求。城市景观空间的设计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在这一个浩瀚无垠的空间中,两者之间可以产生深远的影响:人的主观意识始终引领城市景观的形成,并且对于已变化着的城市景观施加不可替代的影响力;城市景观则昭示着五花八门的信息,支配着人们的日常行为活动,并不断丰富和发展人们的生活内容。城市的形成固然与多方面因素有关,城市景观的持续变迁和发展都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制约与限制,人们总能依据现有的需求和状况创造出符合时代特征的景观;与此同时,每一个正要建造的城市景观又不能忽略掉时间的意义。城市景观美学的实质就是人们用客观世界表明自己的思想和灵感,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们每一个时期的价值观念和价值选择。城市归属于自然,这同时是一个城市走向现代化的关键内容。城市虽然是人工修建的,但人类始终无法彻底改变城市周围的自然环境,天然的环境可以构成景观,以此作为城市文明的一大补充。作为城市自然载体的景观往往排斥外来的自然因素,在工程技术和园林艺术的支配下,借助于相当有限的空间场地、种类繁多的植物构建起实现多种功能的广场、道路、公园或住宅小区等人工景观,已经逐步成为体现城市景观美学的工程。

二 城市景观的美学原则

城市是人类利用自然规律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重要成果,是人类社会的核心。从美学的视角上看,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景观美学在城市建设中的内涵标志,怎样更好地处理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已成为景观美学的理论研究核心。在当前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形势下,国家已经深刻地认识到城市建设、发展中,要走人与自然协调、和谐发展的新道路,两者绝非对立的关系。针对目前国内景观美学的发展态势,我国城市建设需要人们齐心协力打造适合人居的绿色家园。毋庸置疑,自然环境是人类在地球上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人类活动影响最深刻的城市也是以原始的地质地貌、山川河流和树木植被为基础开发而来的。现阶段,城市人口大爆炸,人们更加注重“返璞归真”,回归原有的自然景观,而不是单纯地改造自然印痕,这也是尊重自然景观的生动写照。也就是说,城市景观需要不断注入自然元素,促进人工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和谐共处,尊重并加强城市的自然景观色彩,力争尽可能多的增添自然景观要素,以便于美化城市,适量淡化城市的人工影响效应。

城市景观是一个城市各种因素的联系纽带,它不能依据城市地壳的地质、地貌的特征与城市之外的天然因素取得联系,结果出现一些与当地文化景观不相切合的景观,针对一个环境而言,假若没有做到自然生态学的原则是毫无用处的。事实上,人们为了有效地营造某一个城市特色景观,引入了为数不少的外来植物,这不仅仅会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侵占当地原有生态动植物的生存繁衍的土地和环境,还会产生巨额的管理费用,增加城市管理的成本。此外,城市景观的美学原则一直就要求不能只为了满足一时的效益而损害打破整个生物多样性的平衡状态,显然,目前的城市景观美学设计需时刻坚持与社会需求和环境紧密结合。

三 城市景观美学的发展前景

人类社会进入18世纪以来,随着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所创造的大量财富,原有的村落或者较为肥沃的耕地逐渐形成了以钢筋混凝土为主要构造的新景观,这是世界在迈向新产业文明的一个标志,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然而,原有的草木丰盛的大自然变成了城市,没有秋天的落叶飘落,在车水马龙下,只有人们繁忙的脚步进进出出功能各异的大厦,也失去了夏天繁星闪烁的那一片天空,一年四季景观基本上并无显著改变。甚至在城市的闹市区,一年中很少见到蔚蓝色的天空,却总伴有云雾缭绕的空气。城市空间也变得非常异常狭窄、拥挤,几乎很少听到鸟语、闻到花香,山林和乡村在建设城市的过程中也“不翼而飞”了,自然环境的优美景观正在渐行渐远。展望城市景观的未来发展前景,首先就是使自然回归城市,让城市中多一些自然元素,在这方面,我国国内的大城市做的比较好。比如上海在新市区——浦东新区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商务大厦旁边设置了中心绿地,在美化城市环境的同时也减缓城市的热岛效应,成为城市文明中一道独特的、靓丽的风景线。从城市景观美学的立场上看,喧嚣的城市需要有自然的衬托,若没有大自然花草树木的点缀,城市即使建设得再繁华也只是“徒有虚表”、缺乏绿色的生机活力。为此,景观美学认为,城市化绝不是单纯的摩天大楼,而是在建造高层建筑的同时,也要同时将保留自然和生态两项内容考虑在内。城市景观不只是意味着外观形式,还需结合当地的地域风格,灵活地改造自然,兼顾生态的多样性,唯有如此,才最符合城市景观的美学观点。

四 结语

城市景观美学能够在世界城市化发展迅速的今天帮助人们精准地定位城市个性,结合生态的区域环境和独到的历史文化传统,在建设城市的过程中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也是我国城市建设面临的紧迫课题。

参考文献

[1]章建刚.通往城市批评的美学之路——当代城市景观美学的三种资源[J].世界哲学, 2011(04).

第7篇:城市建设美学范文

关键词:生态城市;自然资源;文化背景

引言

城市建设是社会发展永恒的主题,而随着人们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视,当前城市发展中已经开始出现生态化和人文化的特征,伴随着城市发展思想的转变“生态城市”这一新的城市发展理念不断被人们认识和接受。生态城市发展理念的产生反应了人们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关注,是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必然结果,而生态城市建设能够提升城市品位、提高城市文明建设水平,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纽带。研究生态城市建设途径,能够推动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和发展。

一、生态城市基本理论探析

1.生态城市的概念和内涵所谓的生态城市就是生态城市是根据生态学原理综合研究城市生态系统中人与“住所”的关系,并应用科学与技术手段协调现代城市经济系统与生物的关系,保护与合理利用一切自然资源与能源,提高人类对城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修复、维持和发展的能力,使人、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互惠共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生态城市的基本内涵,那就是从生态学的角度审视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通过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减少城市发展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实现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

2.生态城市的特点相比传统的城市发展模式,生态城市的特点可以说非常突出,生态城市抛弃了传统干的煤、石油等非清洁能源,而是大量使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并且实现清洁能源的可持续供给。在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上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即在城市社会与周边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实现功能上的协调共生的关系,在自然与人的共同推动下不断完善这一共生系统,实现在城市发展中达到促进和保护自然环境的目的,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3.生态城市建设意义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掀起了创建生态城市的浪潮,城市发展开始步入一个崭新的轨道。根据《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 )》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仍将处于城市化的高速发展阶段,我国城镇化水平2010年约为47%,到2020年为56%~58%。2可以说城市建设将成为今后我国十年内一个社会主题,伴随着城市建设开展也将使我国背上沉重的能源、矿产资源负担。而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在减少城市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危害,生态城市建设通过应用太阳能、风能等新型能源实现能源循环利用的目的;通过使用一些可再生资源减少对钢铁、水泥等容易对自然环境产生重大危害的资源利用,达到减少对自然环境不利影响的目的。这样的城市当中城市能源节省、人与自然和谐,人们的满足人们对于大自然的渴求。

二、生态城市建设途径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应该充分考虑到我国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合理定位生态城市的建设目标,选择合适的生态城市建设途径,只有在保证目标和途径合适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基于此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要对生态城市建设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生态城市规划并不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次全新的发展规划,也并不是抛弃原有的城市在新位置从头开始一个新城市设计,而是在城市原来发展规划、水平、特色的基础上,按照生态城市的建设要求对城市功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建设、改造和完善。要想达到这一目的需要城市建设部门按照生态城市的建设要求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才能实现。在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当中,要充分考虑到城市的原有风貌和特点,在此基础上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一体化运作。比如说某城市定位于江北水城,就应该以城市周边水域规划设计为主,集中精力进行水域污染治理、水域周边森林绿化建设、环境改造等等,并且城市水域规划应该与城市原有的规划设计相融合,体现出城市建设 、经济发展、生态建设相融合。

2.以生态学和景观学为基础进行生态城市建设在生态建设当中应该以生态学和景观美学作为指导,进行城市生态绿化的全面规划和实施。这就需要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人员根据城市原有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特色统筹城市的各类建设,实现城市发展的路网化、林网化和水网化。而景观美学是以生物的多样性为基础,充分考虑到景观建设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在景观美学的指导下生态城市建设可以根据植物特性和生态原理进行合理的配置,并且从景观艺术的角度使植物景观与城市原有风貌在色彩、形态、姿态等方面协调一致。尤其是在植被配置上,从城市生态发展的角度选择合适的树种、用多种混交的方法实现生态复杂的营养结构,以此保持城市复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在这一过程当中规划设计人员应该“注重常绿树与落叶树的比例与搭配,按照多种植物不同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相互作用与影响,注意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的搭配,根据各种植物之间的平面距离、立体结构(乔木、灌木、草本与地被植物)及其轮廓线变化等合理配置丰富的植物种群。”

3.突出森林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作用森林在生态系统当中有独特的作用,森林被称为城市的天然氧吧,他能够吸收城市发展中的产生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这样能够有效降低城市二氧化碳的数量,调节城市气候状况。并且森林具有保持水土、含蓄水源的作用,这对于解决城市地下水水位下降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要想充分发挥森林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4.大力建设城市公共绿地系统城市公共绿地系统要本着见缝插针的原则,依托城市周边防风防沙带、公共交通护林带、城市公园建设和休闲广场建设等建设工程,以林木为主体大力进行城市公共绿地建设。在这个过程当中应该严格贯彻“新城区先建绿、后建城,旧城区先扩绿、后扩建”公共绿地建设的原则,提高城市绿地覆盖率,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5.应该大力进行城市绿荫廊道建设公共景观建设包含众多的内容,当然这也是生态城市建设重要措施,在当前的生态城市建设当中市区道路绿化建设是一项重要内容,在道路两边的绿化建设当中以“大林地、小片林、微地形、多景观”为的原则,在两侧可以使用一些高大乔木作为绿化的主体,配合乔木、灌木和花草点缀其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景观系统。

6严格生态破坏补偿保护系统城市生态环境的失衡大多是因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牺牲了环境利益,其本质是因为经济发展与环境破坏之间的关系没有得到妥善处理。要想真正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当前最好的方法就是依托环境管理构建生态补偿机制。“必须用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让生态环境保护的受益主体向生态环境保护的实施主体和受损主体支付一定的经济补偿,以调动各方保护生态环境 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按照“谁受益、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依法征收生态环境补偿税费。要大力推进低成本、低代价的绿色产业,实现绿色增长。”从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机制中出发,平衡各方发展中的环境利益,最终解决城市发展中的环境问题。

第8篇:城市建设美学范文

关键词:生态型城市;城市规划;建设途径

Abstract: The ecological city is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modern city, but also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man and nature of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demand,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building, ecological city can meet the people rising housing demand. Ecology city? Ecological city is the real intention? How to build ecological city? And so on all sorts of understanding. But it is because know the blind spots and errors, will inevitably lead to the emergence of such and such mistakes on the job.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onnotation of ecological city planning and standard, put forward to build zoology city specific pathways.

Key words: Ecological city; city planning; construction way

引言

城市建设是社会发展永恒的主题,而随着人们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视,当前城市发展中已经开始出现生态化和人文化的特征,伴随着城市发展思想的转变“生态城市”这一新的城市发展理念不断被人们认识和接受。 “生态城市“不仅已经成为不少城市追求的目标,而且已经成为公认的城市发展方向。我国已有很大一部分城市已经把建设生态城市、改善人居环境作为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但什么是生态城市,其真正内涵是什么,以及如何建设生态城市,在很多地区还存在着认识上的不足,在实际的工作中也难免会出现偏差。

1.生态城市的内涵

生态城市应是资源高效利用、环境和谐、经济高效、社会兴旺、发展持续的,社会—自然—经济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人类居住区。生态城市既要能保证城市经济的持续增长,更要保证城市发展的质量;既要满足城市发展对资源环境的需求,更要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应做到环境清洁优美、生活健康舒适、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尽其利,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生态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城市生态化发展。

2.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

2.1利用新能源,节约有限资源

生态型城市的规划标准首先即是新能源的有效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有限资源的消耗。城市的交通和建设过程中应体现节约消耗的基本原则,不仅在规划中体现节约能源的观念,更要在建设中体现出来。并且新能源的有效利用并不需要以消耗更多的经济资源为代价,而是在一定的范围内合理利用。以经济和资源的大量消耗换取的环境效益并不是建设生态型城市的真正目的。

2.2绿色建筑,绿色城市

生态型城市的建设离不开新能源的利用,同样也离不开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绿色建筑应在确保工作生活设施完善的基础上实现从城市建筑和住宅建设的科学、生态、环保,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全面贯彻和谐自然的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和循环发展的经济。绿色城市设计和规划不仅仅是对城市的绿化,而应形成从建筑的设计和思考、人们的出行方式和经济的发展方式等各方面充分体现。

2.3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环境自净能力

传统城市的一个重大的问题是废弃资源的处理,那么生态型城市的建设应具有废弃资源的循环利用能力和环境的自净能力。生态型城市应建立垃圾和污水的循环利用程序和方式,实现资源的重复利用,在节约资源的同时增强城市的自净能力。生态型城市的建设应在资源的重复循环利用上投入充足的资金,其投入和设施的建设也应遵循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和谐社会原则。

2.4注重生态城市的系统性和实用性

生态城市应是一个整体的系统过程,由于生态型城市建设涉及社会领域的各方面,而城市生态规划和建设应注重整个城市的环境效益,在发挥城市的各项经济发展、居住生活的一般功能方面还应注意生态城市的系统,使生态城市的建设成为具有整体的系统。在对城市的整体性规划的同时也应注重生态型城市的实用性。无论生态城市的建设有怎样的理论标准必须可实行程度,使生态型城市的建设成为实际。

3.生态城市建设途径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应该充分考虑到我国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合理定位生态城市的建设目标,选择合适的生态城市建设途径,只有在保证目标和途径合适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基于此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3.1要对生态城市建设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

生态城市规划并不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次全新的发展规划,也并不是抛弃原有的城市在新位置从头开始一个新城市设计,而是在城市原来发展规划、水平、特色的基础上,按照生态城市的建设要求对城市功能方面的内容进行建设、改造和完善。生态城市规划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城市的原有风貌和特点,在此基础上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一体化运作。

3.2以生态学和景观学为基础进行生态城市建设

生态建设中应该以生态学和景观美学作为指导,进行城市生态绿化的全面规划和实施。这就需要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人员根据城市原有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特色统筹城市的各类建设,实现城市发展的路网化、林网化和水网化。而景观美学是以生物的多样性为基础,充分考虑到景观建设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在景观美学的指导下生态城市建设可以根据植物特性和生态原理进行合理的配置,并且从景观艺术的角度使植物景观与城市原有风貌在色彩、形态、姿态等方面协调一致。

3.3突出森林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森林在生态系统当中有独特的作用,森林被称为城市的天然氧吧,他能够吸收城市发展中的产生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这样能够有效降低城市二氧化碳的数量,调节城市气候状况。并且森林具有保持水土、含蓄水源的作用,这对于解决城市地下水水位下降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要想充分发挥森林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应该做到:大力建设城市公共绿地系统;大力进行城市绿荫廊道建设。

3.4 城市交通规划的生态化

我国城市的普遍特点是:人口众多、道路网络稀疏,人均拥有道路面积低,小汽车等私人机动车发展迅速。私人机动车的增加,特别是小汽车拥有量的大幅上涨,使得私人交通对城市环境的污染逐渐严重。公共交通优先正是实现城市交通规划生态化的措施,是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重要方法。公共交通优先的含义就是:在整个城市交通体系中,要树立公共交通优先的意识,在法律和政策上扶持公共交通,在体制改革上率先引进竞争机制,做好规划和管理的研究,使得公共交通优越于其他交通方式,从而达到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目的。在规划阶段提倡公共交通优先,就是要优先考虑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优先落实公共交通发展用地,优先制定公共交通专项规划,在与其它规划的关系中明确其地位。

4.结语

生态城市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是一门正在发展的城市建设文化。其具体内涵是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其各项内容的具体指标也是随着人民群众对居住环境要求的日益提高而提高。总之,生态城市建设已经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趋势,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结果,当前我国城市规划设计当中应以生态城市为建设目标,实现城市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泉、叶兴平. 城市生态规划研究动态与展望. 城市规划.2009

第9篇:城市建设美学范文

1 本土文化艺术语境——传统美学理论的 “三位一体”

1.1 中国传统美学理论的学术特征以及本文研究范畴

“美学”一词是翻译西方学术的产物,由于中国传统重视人文知识的整体性,在中国的本土知识传统中并没有形成美学这样一个专门的学科领域[1]。与由科学性的理论语言进行表述的西方美学相比,中国传统美学常常借诗性话语传达出哲人的审美智慧,与“哲学化”的西方文论形成鲜明对比。其中,古典画论、园论、书论是长期艺术实践中的总结,构成了我国传统美学理论的理论框架。

本文以较具代表性的画论、园论为对象,通过对传统美学理论审美观照的再认识,期望在浩瀚的传统美学理论中发现些许传统审美意识,应用到西南山地城市空间构成中,以丰富基于本土文化艺术语境的西南城市理论研究。其中画论主要涉及南朝宗炳《画山水序》、南朝谢赫《古画品录》、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北宋郭熙《林泉高致》、清初石涛《画语录》等;园论主要以明末计成《园冶》为代表。

1.2 中国传统美学高超的形式美追求

中国传统绘画作为传统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2]。伏羲氏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而画八卦,被视为传统绘画之胚胎[3]。八卦符号能够清晰的反映出古人对形式的理解和形式美的追求(图1)。中国古代画论认为创作过程是立意、为像、格局三者互相联结的对立统一体系。在传统绘画理论中,常将构图称为“章法”,谢赫称“经营位置”,顾恺之称“置陈布势”,把章法、布局、构图融为一体,就是为表现内容和主题,在一幅画面中对各种形象加以组织、安排,最终构成一个既符合形式美,又符合内容需要的完整画面,并认为这也是创造意境的关键所在(表1)。

1.3 中国传统美学深远的意境美追求

“意境”是中国传统艺术理论中一个居于核心地位的美学范畴,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深层审美心理。李泽厚称意境的创造,是抒情诗画以至音乐、建筑、书法等艺术的目标和理想。自魏晋以来的古典书画理论,就不乏对意境生成的诗性描述以及具体艺术手法的阐述。近现代宗白华先生将意境结构总结为3点,即道、舞、空白。其中,道即是一种“秩序的网幕”,有机和谐的形式,进而表现出意境;“舞”即是表现韵律的形象;空白是画家用心所在,无笔墨处却是飘渺天倪[4]。宗白华称中国审美的最高境界是“提神太虚”,从世外鸟瞰的立场观照全整律动的自然,其空间立场是在时间中徘徊移动,游目周览,集合数层与多方的视点谱成一幅超象虚灵的诗情画境[5],此情此景其实即是意境的客观表达(表2)。

1.4中国传统美学朴素的生态美追求

中国传统美学基于本土哲学思想根基之上,生发出源源不断的朴素生态美学观念。以现代生态美学观点视之,仍然可作为研究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优秀素材[6]。宗炳认为圣贤们能够理解自然之道,因而他们通过勾勒物像来感受自然之大美;石涛认为画之法,统一于自然之本质。郭熙将自然山水“拟人化”,对自然的感知有如一种以己度人、推己及人的交往关系。生态美在中国古典园林美学中的体现更为直接,《国治》中的描述既阐明了中国传统园林的创作手法,同时表达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因地制宜的生态学思想(表3)。

1.5 传统美学理论中存在着“三位一体”

中国传统美学呈现一种诗性形态、经验形态,具有包容性强而理论性弱的特点,但中国传统美学同样能给我们提供多方面的启示,如上文画论、园论中显现的形式美、意境美、生态美即是中国传统美学这一美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者三位一体,共同包含于传统美学的理论体系中。形式美是实现生态、意境追求的基础,意境美是传统美学追求的核心,生态美是基于本土哲学体系之上的朴素认知,对生态美和意境美的追求反馈并指导形式的经营与建立(图2)。另外,建立在大量传统素材基础上的传统美学为我们提供了可操作的创作技法和手段。把传统美学的观念及技法移植到西南山地城市空间塑造活动中,可以在西南山地城市空间塑造研究中衍生出一种传统美学语境,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丰富西南山地城市空间的探索。而从形式、意境、生态3个角度出发的传统美学观来认知西南传统山地城市,必然能够清晰地呈现传统西南山地城市美学建构特点。

2 西南山地城市建设的传统美学审视

2.1 西南传统山地城镇的传统美学特征

吴良镛先生曾言:“中国传统城镇的构成明显区别于西方城镇,有独特的美学原则,可惜,学者们对此尚未予以系统的整理。”“寻找失去的地方城市美学,不仅在于对一些历史名城的维护,更重要的是发扬东方城市的蕴藏。”[7]。西南地区由于独特的山地地形及气候等自然地理因素,历史上形成了若干别具特色的城镇,这些城镇在融合自然环境、传承地方文化的过程中,形成了西南地区独特的城市营建思想及技术特点,如历史文化名城凤凰、重庆磁器口古镇等。对这些代表性传统山地城市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明显发现其中蕴含着深刻的传统美学特征。

2.1.1 西南传统山地城镇的形式特征——要素 丰富,形式协调

吉伯德说,城市中一切看到的东西,都是要素,西南传统城镇也是如此,它由不同层次的空间要素结合而成。从性质上看,可将空间要素分为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其中物质要素包括建筑如一般民居建筑与其他建构筑物等,开敞空间要素如巷道、院落等,而每一物质要素也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8]。古镇中包含如此大量的形式要素,但每一种形式要素都与整体古镇的空间特点相统一,要素丰富的形式同时形成了古镇引人入胜的空间特色。古城建设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较深,很多充满人文情趣的古街、古镇和古老建筑等形成了富于历史传统氛围的物质形态环境(图3)。

2.1.2 西南传统山地城镇的建构特征——构成 有机,生态和谐

自古聚落选址便有“依山傍水”的观念。早在春秋战国时,管仲就对城市选址有了精辟的论述,《管子·乘马篇》中载:“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阜而水用足,低毋近水而沟防省”,《度地篇》中又载:“圣人之处国者,必于不倾之地,而择地形之肥饶者;乡山左右,经水若泽。”这些思想是从居住、防灾、资源等城市功能的角度深刻影响了古代城市的山水格局。但从传统美学角度观察,这些传统城镇无论是与自然形胜的结合,还是建筑建造的理念与技术,都符合传统美学领域的既有认识,传统城镇整体格局散发的美感以及建筑构造特色已经成为他们吸引人们的重要因素。宏观结构构成的山水相间,山环水抱,建造技术手段的“扶弱不扶强”、“量其广狭,以方补缺、随曲合方”以及如台、吊、挑、跨、错等处理手段[10],都表明西南传统城镇民居在特定环境条件下,在不对地形大动干戈的条件下,很好地解决了建筑功能与造型需要,达到在功能和视觉上的美学效果(图4)。

2.1.3 西南传统山地城镇的景观特征——山水 城景,意境深远

西南传统山地城镇的自然风貌与人文景观具有高度统一的艺术性,其城镇景观的精华部分普遍具备意境美。意境美追求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11],西南传统山地城镇依据传统美学价值取向设计,必然受到意境理论的影响。山地建筑群体空间组织起伏有致、鳞次栉比,给人一种愉悦的节奏韵律美。另外丰富多彩且颇具人文内涵的景观风貌,构成了传统山地城市特有的审美意境体验,如凤凰古城以“八景景致”载于史册,历代文人更以诗词绘画灵动描绘其景观状态,从而“景致”成为承载古代城镇意境美的重要表述。意境美的建立使传统西南山地城镇具有了升华的意义,丰富了引人流连的情趣,增添了城市建筑实体的价值,使人们体验的已不单是眼前的空间实体,更是“景外之景”与“象外之旨”。

2.2 基于传统美学的西南山地城市建设的 问题审视

改革开放、土地有偿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社会经济制度的逐步深化推进致使西南山地城市乃至全国城市的发展建设机制发生根本性变化,多元投资主体成为影响城市形象演进的主要因素。另外,城市生长置身于全球化大背景之下,各种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风格、不同“主义”的建筑纷至沓来。新与旧,国际主义、后现代主义、高技派、野兽派等等建筑丰富了城市建筑美学的评价语境,然而更加表现出美学语境多元化之后带给城市的形式混乱(图6)[12]。2.2.2复杂问题片面应对之后的意境缺失雅典提出城市具有工作、生活、游憩、交通四大功能本无可厚非,但机械的功能分区割裂了各功能之间的共享与联系。综合的城市问题更多被采取头疼医头式方法通过单一技术手段片面应对。如重庆两江的滨江路建设,在实现高效交通功能的同时也占据了最好的滨江岸线,高架江边的宽阔干道把人与江彻底割裂,无游憩功能可言,城市意境更无从谈起(图6)。2.2.3技术至上审美侵犯之后的生态破坏由于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山地建设用地局限以及技术进步,山地开发强度不断增大,地形改造粗暴,植被日益减少,山地城市逐渐丧失了生态之美(图6)。这种城市建设对自然环境的侮辱,正是加拿大现代环境美学家艾伦·卡尔松所谓的“审美侵犯”(AestheticAffront),人们在大量改变自然环境原有自然审美特性的同时,并未建立起具有崇高审美价值的人类影响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