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探究性学习的过程范文

探究性学习的过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探究性学习的过程

第1篇:探究性学习的过程范文

关键词: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教学过程

实施素质教育、贯彻新课标成为当今基础教育的主旋律。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初中历史教学仍不尽如人意。由于“考试”这根指挥棒在教学评价中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和学生都希望通过便捷的方式获得好成绩。这样,历史这门思辨性很强的学科被当作是单纯的、复述性的学科,而少有探究的成分。这样的历史学习把学生的认知与情感体验人为地分离,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热情。上述问题的解决,是实施新课标、推动历史教学改革的关键,而改变过去过于强调接受学习,倡导探究性学习可以作为解决问题的切入点。

一、历史学科探究性学习的理论依据

(一)探究性学习的内涵及理论基础

历史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历史学习的问题或任务出发,通过主动探索、发现、体验,学会对各种历史资料的收集、利用,从而作出自己的解释。在此过程中,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和技能,发展历史探究能力,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二)初中历史教学实施探究性学习的可行性

新课标的指导、新教材的支持、历史学科的特点以及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为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的实施提供了可行性。《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对课程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有这样的要求:“注重探究式学习,勇于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学习解决历史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学习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的问题,培养对历史的理解力。”

二、初中历史教学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实践探索

(一)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原则

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与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设计需要考虑的几个基本要素。此外,促进初中生历史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还应以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和过程结构为依据。笔者认为,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原则是:

1.依据初中生的心理特征。

初中生有着独特的心理特征。他们富于想像,思维活跃,有发展抽象思维的要求,但仍偏重于形象思维。他们有一定“以史鉴今”的意识,思维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有所增强,但容易产生偏激,辩证思维较弱。初中生的情感世界十分丰富,有着朴素的爱憎观和较大的可塑性,同时,逆反心理也越来越强,对单纯的说教有明显的抵触、不信任情绪。初中生对于古今中外的历史并不陌生。但对历史发展中规律性、本质性的东西把握不够。

2.结合历史探究性学习的特点

探究性学习具有主体性、合作性、实践性、体验性、开放性等特征。主体性是学生参与探究性学习的自身状态;合作是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外在机制;实践性与体验性是探究性学习学生主体性的具体表现;开放性突出了探究性学习的外部环境和学习资源。

3.把握探究性学习的过程结构

科学探究遵循的典型呈现或模式是:形成问题、搜集数据、提出假设、检验假设、交流结果。历史探究性学习过程以科学探究的过程为参照,具有本学科的特点。

4.立足初中生历史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对课程目标的规定包括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历史探究性学习中,如何从课程的三维目标出发设计教学并付诸实施,关键在于精心设计学习的过程,摆正学生在学习中的位置。

(二)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的教学实施途径

促进初中生历史探究性学习的教学实施途径主要有三种:

1.常规课堂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

渗透于常规课堂教学的探究性学习是最为常用、最易开展的探究性学习形式。历史课堂探究性学习的开展,关键在于:(1)教师将“探究”的思想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精心设计探究问题或活动任务。(2)为学生创设民主、平等、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自由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2.历史活动课中的探究性学习

历史活动课是新一轮课改倡导的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形式,也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方式。它遵循“以活动促发展”的现代教学理念,在教师指导下,按常规的教育内容和进度,以课堂为基本阵地,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期引导学生在历史活动中体验,在历史活动中成长。新版历史教科书每一册都安排了不同的“活动课”,目的是通过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历史活动课的开展,既可以历史教科书的建议为依据,也可以从课文中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进行。

3.课下自主探究性学习

课下学生的自主探究包括:通过读书、上网等途径收集历史资料,以参观、访问、调查等形式探究历史问题,动手仿制历史文物、制作历史小报、撰写历史小论文、制作历史课件等。课上的历史探究活动以课下的自主探究为基础,课下的探究活动是课堂学习的延伸和有益补充。课内外的探究性学习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课下自主探究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使学生在乐中学、趣中学、动中学、做中学,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初中历史教学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反思

在促进初中生历史探究性学习的教学实践中,从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积极性、主动性到学习的方法、成绩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教学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需要反思的问题。

总之,历史探究性学习是改变学生原有历史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进历史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怎样开展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进行了尝试。应该承认,历史探究性学习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落实学生主体性等方面,起到了明显的作用。但是,历史探究性学习的顺利开展,目前仍面临一些亟待解决问题,需要历史教师为之努力。

参考文献:

第2篇:探究性学习的过程范文

教育的使命是开发人的创造潜能。初中学生天真可爱、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具有发明创造的潜能。那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挖掘、培养学生的创造潜能是新课标下教师教学的重点。下面就本人在探究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尝试、体会、收获作一简单分析。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打开思维的大门

兴趣是培养学生对科学及身边事物产生探索意识的基础。积极的情绪能提高人的活动能力,并能激发人的探究心理。学习兴趣是学生想学乐学的基本情感,是创造力发展的必要条件。只有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由被动学习逐步转变为主动自主学习,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如何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兴趣,是教师首先要考虑的核心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抓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对知识充满好奇心这一心理特征,对教学环节、方法及课堂的讲授进行精心设计,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力争将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使学生乐于参与到“教”与“学”的活动中来。

教学过程中学生最感兴趣的便是大家熟悉的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果能经常启发学生用已有的生物学知识去解释生活中出现的现象,学生就会感到知识的价值,进而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初中的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旺盛,对一知半解的或理解错误的事物、现象等更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样可以从现象入手,促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进入质疑状态,从而激发了学生内在的学习兴奋点。如: “为什么下雨过后蚯蚓会大量爬出洞穴? 移栽幼苗的时候为什么要带土坨? 一次施肥过多为什么会造成烧苗?为什么在适宜条件下绿豆能萌发而大米粒不能? 为什么相同时间内慢跑比打篮球耗氧量大? 为什么婴儿总是伴随着啼哭降生? 为什么人在完成吞咽动作的同时不能进行呼吸?”等等。有了这样的兴趣作为引导,学生就会不断地在学习中思索,在思索中探究,从而逐步地培养乐于思考的习惯,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另外在授课中也要充分利用多种直观教具或动手做一些小实验,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变复杂为简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适时举行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知识竞赛或辩论赛等,也是集中学生注意力,增加学习新鲜感,活跃课堂气氛,拓展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

实践证明,培养学生探索新事物的兴趣,对学生创造力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它能增强学生的创造动机,提高观察事物的敏感性,也能帮助学生增强克服困难的决心和信心,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

二、科学观察,大胆质疑,发散思维

善于观察是探究问题、认识问题的第一步。可以说敏锐的观察力是创新思维的起步器,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也不会有创造。绝大多数学生对生物有着浓厚的兴趣,也乐于去观察相关的生命现象,但观察时往往漫无目的,空有一份热情,没有思考的意识,这样思维仅停留在事物的表面,失去了观察的真正意义。所以在探究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习惯和能力,注重引导学生仔细认真、有目的、有顺序、有比较、有主次的观察,提高观察的效率,并能在深入细致的观察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学启于思,思源于疑。”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如果通过细心地观察后,学生能够从中产生疑问,有一种“心欲求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情绪,那么学生的求知欲会更加的旺盛,学生的思维也会很快进入主动、积极、愉快的获取知识的状态中,学生很自然地成为了知识的积极探求者。

如学生通过自己亲自发豆芽,认真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提出了许多有价值且超出课本的问题 “蚕豆萌发所需的水最多时间最长,黄豆、红豆次之,绿豆最容易萌发需时也最短,种子萌发时的需水量是和其体积成正比吗?” “种子萌发长成小苗后发现其根深深地扎入了吸水纸中,这和植物根的吸水性有关系吗?” 再如学生通过观察发现“韭菜和韭黄都是由韭菜种子发育而成,为什么韭菜是绿色的,而韭黄是黄白色的?” “幼小的蚯蚓没有环带,而成熟的蚯蚓具有环带,环带有什么作用呢?” “为什么腌制后的黄瓜比腌制前的软?碟中的汤汁是从哪里来的?”等等。学生在观察中发现问题、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并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不断追求深入,才能使学生更好地领略知识的浩瀚,才能最终深化学生的思维过程。

三、整合资源、自主探究、延伸思维

实施探究性学习意在让学生亲自体验科学知识的获取过程,在主动学习、合作学习中发现问题、寻找规律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学生是学习及自我发展的主体,教师要尽量给他们创造充足的自主学习的空间,让他们多观察、多思考、多分析、多讨论,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而教师只是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必要时给以解释,但不能全部灌输,要进行有保留地适时得当地点拨,要授之以“渔”,使学生勇于突破自己的思维定势,提高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大的效益。

在教学中,凡是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观察思考、分析讨论等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让他们自学,充分利用身边的各种资源、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不断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强化探究学习的动机。在教学中,教师要以鼓励和信任的态度对待学生,看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争取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大胆地、尽情地交换各自的看法,不拘泥于形式,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让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提高学习潜能和创造能力。

例如,在“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这一实验中,全班同学以实验小组为单位,都能主动提出本组的探究问题、作出假设,并且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再根据自己的方案,亲自动手实验,亲自体验,整个过程中教师没有干预。实践证明学生在利用自己掌握的生物学知识、技能去探究解决相关问题时,兴趣浓厚,情绪高涨,合作愉快,而且成果显著,摆脱了对教师过多地依赖,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提高了他们分析、判断、推理、创新等多种思维能力。

四、融会贯通、创新优化、拓展思维

绝大多数学生都喜欢自己独立完成生物实验,亲自触摸、观察、思考、体验,然而过去的生物实验,课题、过程、材料、工具等都对学生做了限制和规定,学生只是机械地完成教师规定的任务。现在新教材则提供了大量的自主探究实验,给学生更多的自和选择权,让学生的聪明才智、学习潜能有了发挥的场所,可以说探究学习越来越显现出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构建基础知识和培养创新能力等方面的独特优势。

在生物教学中,对于一些比较深奥的生物学知识,如果通过具体的实验来揭示,对增强学生的感性体验、化解难点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好处。例如,在“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的内容中,呼吸的原理一直是教学中抽象性强、难理解、易错解的难点,而且初一的学生没有相应的物理知识基础,所以知识理解接受起来都相对困难。如果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相应的模型,通过实践亲自体验,学生会在操作、交流中渐渐理解其中的道理,同时创造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也都得到了培养。

学生的大脑并不是一张白纸,他们积累了许多生活经验,再加之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他们在探究中往往会涌现出很多的奇思妙想。为了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某些探究活动中,教师应允许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自己设计探究方案或优化教材中提供的方案。

例如,在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时,学生常常会提出肥料、土壤、阳光、空气、水分、温度等6个因素。虽然肥料、土壤、阳光等条件根据常识及生活经验分析能够排除,但最好仍然安排他们针对这些因素亲自动手做对照实验来验证假设,并用理论知识解释,究竟为什么这些因素不是种子萌发的必备条件,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另外,在探究空气因素时,为了能够更好地体现以空气为单一变量的对照原则,全体学生又通过讨论交流,重新对该实验设计进行了优化 (第一,使用刚冷却的凉开水;第二,在水面表层滴植物油,使水与空气隔绝) ,使水中溶解的氧含量降低到最少。这次探究挖掘出了学生巨大的潜能,教师更应相信只要留给学生充足的空间,他们定能展开思维的翅膀遨游于知识的海洋。

五、讨论交流、总结评价、升华思维

课堂上适时组织小组讨论是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有效途径。每个学生由于兴趣爱好及生活环境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特点。有些内容对某些学生来说是熟知的、容易理解的,而对另一些学生来说则是陌生的、难以理解的。所以教师要多创造小组合作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相互启发、相互帮助完成自主学习。当学生获得大量感性材料而尚未得出结论时组织学生讨论、分析综合,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当学习过程中出现了难点,学生不易理解时组织讨论,虽然有时讨论会陷入困境,但学生经历了研究和思考,思维也会在探索的道路上得到发展。有时学生可能产生争论,但通过集思广益,学生的思维能够得到从发散到集中的训练。另外,新课程中有许多资料分析的内容,如单靠学生个人进行分析,有时较难弄懂,而如果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互相启发、讨论交流,从各个角度多向思维,就能较快理解、掌握资料所包含的信息,提高资料的阅读分析能力。通过多次实践证明,学生能在与他人交流中建立积极的心态,灵活多变地解决所提出的问题,并将这些问题的内涵扩展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中,淡化了学生对老师的依赖,逐步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索的习惯,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形成。

第3篇:探究性学习的过程范文

>> 开放与远程教育学术性支持服务的职业化思考 我国远程教育理论研究的有益探索 远程开放教育非学术支持服务的研究 我国远程教育评估研究现状综述 远程教育个性化学习支持服务研究 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研究 论混合学习对我国远程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影响 远程教育中的学生支持服务探究 我国远程教育学术期刊文章的计量分析 现代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对学校教育的启示 试述远程教育中学习支持服务构建的重要性 谈对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内涵的认识 基于网络的高校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研究 现代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研究 远程教育环境下学习支持服务工作模式的研究 我国远程教育资源建设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 我国远程教育发展研究 浅谈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浅析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刍议我国远程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发展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4. 陈伟.成人高等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的探索[J] 中国西部科技 200823 82-83

5. 熊文.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质量的软性影响因子及评价模型[J]中国成人教育 2009 20107-108

第4篇:探究性学习的过程范文

【关键词】高中物理;探究性学习

近几年来,基础教育更是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对他们的能力要求是越来越高。为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新形式,在教学中不时采用探究性学习,把学生作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转变成主动的学习,使他们在探究物理知识的奥妙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与喜悦,不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探索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探究性学习既是一种教学方式更是一种教学思想,它为素质教育改革带来了新的闪光点,并积极地进行研究和探索。

一、探究性学习的特点

夸美纽斯的直观性教学原则认为,学生要掌握真正的、确实的知识,就应多从实际中去获得。探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亲力亲为,为此,探究性学习具有它特有的特点:

一是探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探究学习的内容是开放的,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能够培养其某方面的能力的都可作为探究内容,不必仅限于教材。探究获得的知识是开放的,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探究,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尊重他们的独特见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尽量给学生留下自由发挥的空间,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二是探究性学习强调主动性。在探究性学习中,不论是问题的提出、方案的设计、收集资料和信息处理、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等都由学生主动去探索并完成。整个探究性学习教师只是起着引导和适时的指点,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方案和见解,让学生自己完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一探究的关键环节,让学生摆脱对教师的依赖,从而培养起独立工作的能力。

三是探究性学习注重过程性。通过探究性学习目的是让学生亲自体验科学知识的获取过程,从而培养他们主动学习、善于去发现问题、优化探究方案、寻找内在规律,培养他们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树立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在对学生探究性学习进行评价时也应该注重对学习的过程进行评价,在整个探究过程中的表现最为重要,通过自评、同学评和小组互评后,最后由老师给出鼓励性的评价。因此应体现探究性学习的过程。

二、高中物理探究性学习的误区

探究性学习作为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受到老师们的欢迎,在高中物理课堂中广泛被开展。但是有些老师缺乏对探究性学习的真正认识,缺乏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使得高中物理探究性学习走进了一些误区。

一是注重研究形式,忽视学习内容。为了让自己的课堂有新意,体现学生积极参与,对学习的内容不加分析地盲目采用探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其实,高中物理虽然是一门实践性的自然科学,它里面包含着很多值得探究的知识,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探究,有些知识采用接受性学习进行就可以了。如万有引力知识、电磁学部分里的左右手定则采用接受性学习比较好。

二是探究的过程虎头蛇尾,只注重开端,轻视过程。有的教师刚开始同学生一起确定探究课题、设计探究方案,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但在具体实施探究的过程中,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过多干涉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完全放手,学生探究成了什么样也不过问。结果不是探究不出结果,就是学生为了完成任务东拼西凑、篡改数据,迎合书上的结论。

三是教师缺乏有效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讨论或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把握不准那个度,把探究课变成了无序的发言堂。一次好的探究课必须要有教师的全程指导,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给予技术指导和方法引导,灌输科学精神,通过一次次的探究性学习,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教师并不是甩手掌柜。

四是在学习评价方面只重视个别培养,忽视整体发展。学生的知识结构、智力、接受知识的能力都不相同,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不应只关心能力强的学生的探究结果,更应该关注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他们更需要老师的肯定性评价来增强学习的信心,让学生广泛参与。

三、高中物理探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的注意事项

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回归到了物理概念的建立过程和规律的提炼过程以及应用过程上来,通过现象或提出的问题,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探究性学习最重要的是要讲究效果,不能为了探究而探究,做表面文章,热闹了课堂气氛,却冷却了学生的思维。在探究学习中一定要慎重选题,讲究方法,遵循探究规律,做到有的放矢。

首先要做到体现学生为主、教师为指导的原则,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在探究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给予充分的探究机会,尊重他们的不同见解,让学生敢于探究。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时要精心设计物理情景,正确选题,难易适度,操作性强,便于探究。所选课题需要学生创造性地运用已学过的知识,采取多种方法才能解决。虽然整个探究过程以学生为主,但教师必须全程跟踪,协调组员关系,对学生的不同实验结果要及时给予指导,激发理性思维,查找原因,让他们体会到物理学家在探索物理规律的过程中充满的艰辛,道路的曲折。在课堂探究活动中,教师一定要把握好自主探究与课堂秩序的关系,把握好独立思考与合作讨论的关系,培养他们尊重科学、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精神。

其次要转变探究性学习的评价方式。评价要面向全体学生,从各个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去评价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亮点,用赏识教育的观点去评价学生,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对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点滴进步都要给予肯定,鼓励他们不断努力。在探究教学中可以采用以课堂发言、学习小组的自评和互评、实验操作过程这些方面进行评价。

总之,在实施探究性学习时一定要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走出以往探究的误区,讲究探究的实效,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重。

【参考文献】

第5篇:探究性学习的过程范文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的核心价值;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究;养成合作与共享的个性品质

Discussed shallowly the zetetic learning activity the value is at

Liu Qiong

【Abstract】In the new curriculum system, the zetetic study has become one most to be able to manifest the modern education idea, the most active teaching method. In zetetic study, because studies the question, the research way and the method vary, therefore it breaks the original discipline teaching the closed state, puts in one kind of tendency the student, open, in the initia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not only this kind of open study, the change is the place which and the content the student studies, more importantly, it provides to the student the more knowledge acquisition way and the channel, raises one kind of open thought.

【Key words】Zetetic study core value; Raises student’s creativity; Prominent student’s independent inquisition; Fosters the cooperation and the sharing personality trait

新课程改革很关注对学生探索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探索性学习;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要让学生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可见,新课程改革把指导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作为改革重点之一。当前, 在新课程体系中,探究性学习已成为一个最能体现现代教育理念、最具有活力的教学方法。要准确把握研究性学习在我国新课程计划中的地位作用,作为教师, 我们应当不断地学习和探索,“在前进中思考, 在思考中前进”,反思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对自己而言, 将是一次心灵感悟,更将是下一次自我尝试和飞跃的新起点, 立足新课程, 积极思考, “一切为了孩子, 为了孩子的一切”。 让我们带着激情在今后的教学中, 实践探究性学习, 为学生营造自主、发展的空间, 让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这就要求教师们需要对探究性学习的价值有比较清晰的认识。

1 对探究性活动的理解

探究性学习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从广义理解,探究性学习泛指学生仿照科学研究的过程,进行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

从狭义看,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研究性学习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自我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这种课程形态的核心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主动探究式的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一种新的尝试和实践。

2 探究性学习的意义

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在于让学生通过运用必要的知识、技能和生活经验,经历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过程,逐步学会学习。它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方式,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

探究性学习在不同的学段有不同的侧重。小学阶段的探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探究兴趣,促进学生智慧潜能的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方式为着眼点,创设一种适合学生兴趣和自我发展的开放性学习时空,为学生提供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理解与生活相关的自然问题或社会问题,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和应用于实践的机会。

3 探究性学习的价值所在

探究性学习课程不仅仅是转变学习方式,还是通过转变学习方式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它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具体生活,为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创造空间。因此,探究性学习无论是作为一种学习方式,还是作为一种课程形态,在教育课程改革中都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价值。对于学生而言,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价值所在:

第一、保持独立的持续探究的兴趣。兴趣是学习和探究源泉,探究性学习就是保持或发展儿童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使它不会因后天繁重的知识学习而丧失。这是学生乃至长大成人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有所创新和成就的重要心理品质。

第二、丰富学习的体验。探究性学习关注的重点是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延长或深化学习过程,相对于简约化的课堂知识学习,它更强调学习过程中深刻的、充实的、探究的经历和体验,体验丰富而完整的学习过程。

第6篇:探究性学习的过程范文

关键词:探究学习 教学活动 教学方法

一、探究性学习并不是像一些人理解的那样很深奥,也不是作为科学家才能研究的方法

尽管它们在思想,内容,过程和方法有相似之处,但作为教学领域里的概念,其必然要与教育价值联系在一起。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按照自己的方法而不是书本上的样子来进行学习,来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以学科的基本结构为内容。以不断探索为步骤的一种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培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并得出结论。

二、在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能简单地将科学探究和探究性学习看成一回事,也不能将科学探究移植到教学活动中来

我们主张将探究性学习放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来,而不能让学生自由展开活动,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能特别地强调操作方法和技能,像小科学家那样培养。它应该是在教育学、心理学基础上的再加工,探究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的基础之上。

在我们强调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并不是说老师不做任何事,因为学生的探究活动只停留在一种较低的水平上,无法完成一些要求较高的探究活动。要实现探究性学习的转变,老师要进行有效的,严格的指导。教师在进行探究性活动中要根据学生不同层次的需要进行指导,尤其在方法和手段的有效性上进行指导。探究性学习是较高层次的学习方法,对老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对广大的老师来讲要有思想和心理准备尤其是要有教学方法转变的准备。

三、我们在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活动中,有一种倾向,认为探究性学习就是实验教学。这是一种认识上过于狭窄的表现

第7篇:探究性学习的过程范文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 高中语文教学 实施策略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探究性学习的含义

探究是一种活动,探究性学习则是以探究这种活动为基本特征的学习方式。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对学生而言,探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他们,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的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积极学习过程;对教师而言,探究性学习又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或途径,引导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处理信息、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所以,探究性学习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

二、探究性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的必要性

(一)探究性学习对学生语文学习的促进作用

学生学习语文的内在动机是对它的兴趣,而探究性学习可以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既加深了学生对文本内涵的理解与掌握,又促进学生对知识价值的反思;探究性学习可以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更广泛地掌握语文技能,提高学生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探究性学习能给予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充分的思维空间,探究活动倾向于横向与纵向的研究,这样就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在很广阔的天地中翱翔,自由思考,自由探究;探究性学习的方式鼓励生生互动、同伴质疑与讨论,利用集体思考的力量,相互启发、相互激励、相互诱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发学生全方位认识这个问题,就给学生学习语文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二)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探究性学习提出的要求

新一轮基础教育的改革经过几年的施行,已经从考试改革、课程改革、教材改革,发展到开始发动教学模式改革――以“探究性学习”为标志,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所以,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和以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发展,实现教育方法从“粉笔+讲解”向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转变,是当前语文教学共同追求的目标也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

(一)把握高中语文学科特点,巩固探究性学习的基础

1、重视阅读,牢固树立“阅读即探究”的思想

学生主要通过阅读文本来获得语文知识,培养情感与价值观,所以阅读文本是探究活动的物质基础,只有抓住了阅读文本的特点进行探究,才能让学生领会祖国语言的丰富多彩,才能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才能让学生深入地与文体交流和对话。学生与文本发生深层次信息交流的阅读才是最好的语文探究性学习。语文学科有自己的特殊性,阅读是传统语文教育遗留下来学习语文最根本又最有效的方法,比如学生个性化阅读探究方法、比较阅读探究方法等。

2、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高中生已经具备了较为成熟的思维能力,而探究性学习需要学生积极思索,不断创新,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思维方式有许多种,其中发散思维、辨证思维、创新思维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学的探究性学习的三大思维策略。

探究性学习是围绕阅读文本而进行的过程,需要不断的去发散学生的思维,伸长联想的空间,从课本知识到课外阅读,从古代到现代,从音乐美术到影视录像,从民间俗语到诗词典故。在丰富联想的基础上容易找到知识中的空白,思维中的矛盾,从而发现问题,找到探究的目标,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二)师生共同参与,营造探究性学习的氛围

1、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语文课程的探究内容非常丰富,是语言文字和人文内涵的结合,是开放而有创新活力的,而探究的过程也讲究情感的投入和发展。学生也只有在宽松活跃、自由愉快的氛围中才能积极思考,深入探究。所以,创设一定的情境,既有利于语文课程的生动展开,也有利于学生探究学习的有效实施。

2、教师引导,学生自学

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起着引导的作用,所以教师应该立足文本,引导学生探究。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容,把握文本本身的思想情感及写作技巧,咀嚼语言在文章中的含义及作用等,同时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培养起学习语文的一定的方法技巧,树立起正确的情感与价值观,提高语文素养。当然,在探究时,一方面要与语文文本相结合,话题不能游离于文本之外,另一方面要与学生实际相联系。学习《过秦论》一文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探究秦灭亡的原因,文章酣畅淋漓的论述风格,但一定要给学生适时引导,以免学生把语文课上成历史课,仅仅去探究这篇文章的历史观,而忽略了文章的文学性的体现。

(三)拓展迁移,挖掘探究性学习的方法

1、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探究性学习提倡让学生自主探究。具体可以采用下面的几种自主探究方式:首先,在语文文本矛盾处挖掘探究的沃土。

高中语文教材中常常有一些看似矛盾其实合理的地方,学生围绕这些矛盾大胆探究,是寻找探究切入点的方法之一。《祝福》中有这么写祥林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这句话看似矛盾,其实学生在自探究的过程中会发现,这样的矛盾恰好衬托了祥林嫂的悲惨命运,也有力的控诉了封建礼教与封建迷信对她的无情的压迫;其次,扣住情境,进行换位的思考。课文是作者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产物和思想轨迹,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抓住自己感兴趣的地方,或借用文中角色,或引入相关角色,或充当某些角色,去换位思考。语文教学经常采用的角色扮演就是其中的一种。

2、师生、生生合作探究

探究性学习需要学生深入地思考,仔细地研究,更需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寻求答案,共同寻找事物的规律。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率,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正确处理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学习的关系,这不仅强调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究,更要强调教师要在引导的基础上,与学生共同合作,不仅珍视探究中教师自身的个人观念、独特感受和体验,引导学生积极反思,同样,也要珍视探究中学生的个人观念、独特感受和体验,这样才能体现师生之间相互倾听、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第8篇:探究性学习的过程范文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探究性学习 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On Application of Inquiry Learning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Stage

SUN Yumei

(College of Education,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Nanchong, Sichuan 637000)

Abstract Inquiry learning is a kind of self-study-based learning model, which cultivates students' ability to identify problems, ask questions, and solves problems; develop students' innovative spirit and practical ability. Ou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in rapid development stage, to carry out exploratory learning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to adapt to the needs of social development, but also an indispensable stage in term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inquiry learning; innovative spirit; practice ability

1 探究性学习的具体内涵及特点

探究性学习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学习有着它独特的含义。我国传统意义上的学习一般只要求学生在课程上听,老师在讲台上讲就行了,很少涉及到学生的自主思维和实践活动。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学习过程中、社会现象中,自然现象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并且能够应用知识,能够学会学习,提高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探究性学习相较于传统意义上的接受学习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探究性学习具有综合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要是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整合知识资源,做到各个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培养了学生的科际整合意识。第二,探究性学习具有自主参与性。比如研究的选题要学生自主选择,研究的方法要学生自主探究摸索,研究的对象及研究报告的撰写也要学生自主参与。第三,探究性学习具有经验性和研究性。经验性是指在研究过程中,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参与行为,将已有的经验和研究经验重新整合,逐步丰富自己。研究性是指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研究,不能只是被动接受,要主动思考。总之,在探究性学习中我们要牢牢把握探究性学习的内涵,防止探究性学习流于形式,要脚踏实地地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意识及能力,为他们以后的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探究性学习在职业教育阶段的开展现状

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探究性学习的开展。在美国教育中,探究性学习很早就开展了起来,并将探究性学习融入课堂之中。在日本的教育大纲中,已经把探究性学习放在了课程学习的一个基础位置上。在西方国家,比如法国,探究性学习已经分布于他们的初中、高中、大学等各个教育阶段,并且已经形成了相互衔接的课程体系。

相较于国外而言,我国的探究性学习开展得比较缓慢。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开展探究性学习,在中学教育阶段,学校也新增了综合实践课,但是在课程的开展上效果却是不尽如人意。首先是很多老师不知道应该怎么来上好综合实践课。其次是在课程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被有效地激发出来。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并将探究性学习纳入职业教育中来,但是在我国的职业教育阶段,探究性学习的开展还远远滞后于普通教育。在职业教育体系中,探究性学习还停留在“倡导”阶段,并没有落到实处。在课堂上,即便是要开展探究性学习,也是老师利用在普通中学的教学经验,在自觉不自觉的过程中开展。在职业教育体系中,探究性学习的开展没有得到政府机构的行政命令,又没有相关部门的有力指导,更没有对职业教育阶段如何开展探究性学习有一整套的实施方案,仅凭个别老师的相关经验就在课堂上开展探究性学习显然是不行的。总之,职业教育还是我国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职业学校的探究性学习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是处于一种个人的摸索尝试阶段,在未来的职业教育中对于如何开展探究性学习则显得任重而道远。

3 职业教育阶段开展探究性学习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第9篇:探究性学习的过程范文

【关键词】高中政治 探究性学习 问题 关注

传统的接受性学习在一段时期内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处于强势地位,这是探究性学习开展和实施过程中的第一障碍。因此,教师观念的转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探究性学习以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为标志,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尽快摆正自己的位置,充分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和平等的参与者。探究性学习着眼于强化学生的实践意识,作为参与者的教师应参与其中,拓宽加深自己的知识领域,给学生提供学习直接经验并在探究实践中获得积极情感体验的途径与机会,从中掌握翔实的资料,了解他们的探究过程及遇到的问题,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在政治学科探究性学习中,各个探究专题的内容、角度、方法、目标和涉及的范围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有些甚至是跨学科的。无疑要求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科学观念,注重学科间的横向联系,学习相关的学科知识,掌握科研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

政治课探究性学习的内容几乎囊括了所有领域,教学的空间与内容、学习方法与收集信息的渠道和思维方式与师生关系都是开放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走出狭隘的课堂,融入开放的、自然的、社会的大课堂,以开放、宽容、严谨、科学的态度去影响学生,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否定,提倡师生之间的辩论,共同探讨正确的答案,更好地帮助学生养成科学的价值取向。

探究性学习的方式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具有耗费时间和精力、不能立竿见影的特点,往往不能使之成为教学方法的主流,这就使应试教育中传统的教学方法仍处于主要地位。即使有些教师为了培养学生能力尝试使用探究式教学法,但也不能持久。因此,教师要有长远的眼光,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能浅尝辄止,不能为“探究”而探究,不能追求形式。不论是具体的一节探究课,还是培养学生的长期探究意识,都要保证足够的探究时间,不以“少数学生完成了”代替“大多数学生也完成了”,不以“少数学生适应了”代替“大多数学生适应了”。

部分教师缺乏对合作、探究学习的本质理解,往往只注重形式,而很少考虑学习的内涵、实质、应用条件等,将课堂教学中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等同于“满堂问”,盲目追求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数量,表面上气氛活跃,实则使探究性学习流于形式。在政治课探究性教学中,如何将探究性学习的理念植入课堂,给学生提供自我发展的无限空间,关系到学生自身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实施探究性学习,就是给政治课注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就是要求教师在转变观念的基础上积极学习、积极、探索。

探究性学习方式不是对接受性学习方式的全盘否定,某些知识只有通过教师的讲授学生才能感知和理解。可是,有的教师为了体现探究性学习,几乎把课堂全部交给学生,整堂课都是讨论,很少进行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其实,以探究为本的教学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掌握科学内容、科学方法和科研能力。虽然探究很重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教师都应该追求一种单一的方法来教科学。所有的教学方法都有一个适用空间的局限,没有一种万能的教学模式能一统天下。正如所有的课都采用讲授法是不可取的一样,我们要避免“一刀切”地运用探究性学习。两种学习方式在教学中要因“课”制宜,取长补短,互相渗透。

开展探究式教学,教师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做到心中有数,切忌匆忙上阵。要设计好探究的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明确探究的问题是什么。设置的探究问题,可以是实际的,也可以是一个假设性的,但在设置时既要考虑探究的对象,也要注意探究的内容。探究问题不宜太大,超出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能力,还要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切忌忽视对象、选题过大。探究的问题一旦确定,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些参考资料,或于课前要求学生自己去查阅相关资料,让学生心中有数、有话可讲。教师也要预测探究中可能出现的新问题与新观点,预设解答的各种可能、方法,以便适时妥当地加以点拨、指导。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情况,把握探究的动态与进程,适时给学生的讨论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指导,以免学生用错误的观点进行辩论,或者偏离主题。同时,探究过程要有可视性,探究方法要有可操作性。每次合作探究结束,教师要做小结,切忌没有点评草草收场。

探究的过程就是不断修整方案、不断完善假设的过程。历经的阶段不同,就有不同的探究性学习方式,其探究的难度也不同。探究有难有易,这就要求教师针对不同的教学材料、教学对象、教学环境采用恰当的探究性学习。如果教师对合作、探究学习缺乏必要的筹划调控技能,课堂的节奏、密度与效果就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如果教师有较强的课堂教学组织能力,探究性学习的课堂探究氛围就浓而不闷,学习气氛就活而不乱。

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写好探究日记,及时记载探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有效反思探究成败,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也为日后的深层次探究提供经验。

为了建立探究性学习的长效机制,教师还必须通过多种方式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的理解、关心与参与,与学生一起开发对实施探究性学习有价值的校内外的教育资源,为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

总之,探究性学习能否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顺利展开,能否为新课改注入一股新鲜活水,能否在提高学生素养的基点上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有用人才,关键在于教师要更新观念,积极实践,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创设宽松、愉悦的氛围,让所有学生获得全面的、充分的和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