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实验室环境管理办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自1980年成立以来,在市环保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先后完成了基本设施建设、机构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和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任务,使科研、发展与建设同步推进。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和21世纪初期,奠定了市规模较大、学科较全、科研成果较多,为市环境保护事业提供科技支持最为有力的地区级综合性环境科学与技术研究机构的地位。
20多年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的科研机构已发展为9个研究所、中心和实验室,即大气环境研究所、水环境研究所、生态环境研究所、环境规划研究所、环境评价所、环境工程所、固体废物管理中心、科技信息中心、综合实验室。科研能力及部分实验仪器设备能够基本满足社会的空气、水、生态环境及固废污染控制、环境管理、环保技术与产品开发等研究的需求。同时形成了一支在省内外环保科技领域具有较大影响的科技人才队伍,研究成果多项获国家、四川省、市科技进步奖,并为市出台的环境保护规章与规范性文件,以及专项规划等的制订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技术支持。
经过多年特别是近几年的努力,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在队伍建设上有了长足发展。现有科研与辅助人员近100人,其中教授级高工4人,高工12人,研究人员中多名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年龄结构逐渐合理,专业配置逐步完善。在以科研工作为中心的前提下,各项工作得以稳步推进。
二、牢记历史责任,正视工作不足
党的以来,是我国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而在建设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就是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问题。党的“十六大”为我国环境科技发展指明了目标,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我们要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贯彻落实“五个统筹”、“五个坚持”,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保障。特别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努力实现“建设中国西部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综合实力最强的现代特大中心城市”的“三最”战略目标中,作为环保科技工作者,我们对解决环境问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负有重大的责任。我们将以循环经济理念作为相关重点科研方向,为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环境科学技术支持。我们始终认为,经济发展不能破坏环境和人的健康,削弱社会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我们社会发展的长远大计。因此,我院把坚持生产发展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统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形成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作为科技工作重要的指导思想。我们始终以保护环境为已任,以科学技术为先导,全面提升科技能力,努力实现单一管理型研究方式向以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重大战略部署和中心工作的战略性、前瞻性重大环境问题的认识、管理、决策的创新型研究方式的转变,以提高政府在环保科学决策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在发生重大环境问题的认识和跟踪上,建立相关机制,开展相关问题的研究与判断,提出对策和解决方法。在开发和推广生态工业与循环经济产业链接技术上,引导资源高效利用,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市经济发展正处在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环保任务十分艰巨和繁重。对照新形势对环境保护工作的要求和我们肩负的历史重任,我们认为在工作中还存在不少差距和不足,应从多方面加以解决。一是人才建设,需要培养更多影响力较大的学科带头人;二是学科发展,需要对最新动向掌握更及时更全面;三是实验室建设,需要加大力度,购置更多的先进仪器设备;四是体制和机制建设,需要进一步调整,以适应形势;五是科研经费,需要稳定投入渠道。
三、坚持大胆改革,促进科技创新
2004年,我院按照市的统一部署,在实行人事制度改革的同时,紧紧围绕以科技发展为中心,对院体制、运行机制及科技创新等进行了大胆改革,并在实施中不断调整和完善,运行情况良好,达到了预期效果,实现了在改革中稳步推进,在推进中不断发展。一是在整体发展上,迈向规模化。2004年将原科研所改为科研院,扩大了规模,提高了层次,为科技工作上台阶提供了更好的条件;2005年经批准,市固体废物管理中心成立并在我院挂牌,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有利于市固体废物污染控制的研究处理和规范管理。二是在体制建立上,实行“一院两制”。针对财政拨款的严重不足和院发展需要,将院部门分类别设置,即设科研专门部门,属非营利性部门,使科研力量相对集中,保持了一支精干高效的研究队伍,保证为政府环保决策、环境管理服务提供技术支持和从事公益性研究任务的完成,研究中的保障经费由院提供;设科技服务部门,实行半企业和市场化管理;设行政后勤部门,主要为科研工作做协调管理服务。三是在制度创新上,突出实效性。建立了《科研课题管理办法》、《科技人员技术考核标准》、《科技人员业务考核办法》、《质量管理手册》、《绩效考核办法》,以及逐步建立以聘用制为基础、竞争为核心的用人制度和符合现代管理需求的分配制度等。四是在人才建设上,实行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积极派送人员到国内外培训、学习。近年来,共培训人员200多人次,投入经费近100万元,并广泛引进社会高层次人才。五是在学术交流上,努力营造科研氛围。院定期不定期地组织内部学术交流,还经常与大专院校、兄弟科研院所进行广泛交流。
四、加强基础研究,增强服务能力
随着形势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环境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领导和职工深刻认识到要能很好地为市政府环境管理提供高质量、高层次的技术支持,必须洞晓国内外环境管理科学发展动态,掌握相关基础理论和现代科学技术,才能提供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实用性的服务。为此,我院非常注重选择市环境管理,特别是市在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集中优势科研力量攻关。近年来,组织申报和承担了市及所属区、市、县一系列重点科研项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近年来,市在建设发展中实施了一系列的重大战略举措,如走在全国前列的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实行“项目年”、创“实现工业新跨越,增创服务新优势,开拓现代农业新局面”等,使得战略实施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更为突出。既要发展经济,又不破坏环境,要求必须在两者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也就是要找到环境的承载力,才能保证发展是健康和可持续的。对此,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承担并完成了大量的市环境管理的规章、规范性文件、专项规划和管理办法等编写工作,主要有:“市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规划”、“市有机食品发展规划”、“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市重点小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沱江、岷江段污染防治规划”、“市十一五生活垃圾处理规划”、“市水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市固体废弃物管理办法”,以及辖区内区、市、县的相关课题等,不少课题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为政府管理提供了很好的服务和技术支持。
“市大气质量现状调查和污染控制对策研究”,该课题对市的工业布局、电力行业、机动车、扬尘等污染源提出切实可行的控制对策,研究成果整体水平居国内前列,其中大气颗粒物理化特征分析、污染源解析和大气污染控制对策等研究达到国际同类研究工作的水平。
“市危险废物现状调查及污染控制对策研究”课题,对市危险废物的产生量、贮存量、处理能力及情况等摸清了底数,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和措施,研究成果达国内先进水平。
“市中心城区水环境管理及决策支持仿真服务系统”研究项目,是我院利用航天仿真技术在城市环境治理与仿真科技的结合方面开创了成功先例,该研究成果在系统性、综合性和创新性方面均在国内同类研究处于领先水平,将为市政府进行水环境治理提供动态的、科学的、定量的决策支持与咨询服务。
近年来,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国际上普遍关注的热点之一,也是我国生态环境管理的重要方面。“市府南河(城区段)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研究”课题,对建设城市水生生态环境,拓展城区水域环境的多种功能,以及提高城区水域的景观、休闲和娱乐等其他功能,进一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建成生态城市打下了良好基础。
“袋装食用菌固体废料再利用的示范研究”课题,取得了解决农村面源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达到了资源再利用的目的,同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实现了很好的环保价值和经济价值。
“市沙河上游小区域污水治理方案研究”课题,主要针对沙河上游的区域内不能进入排污管网的污水,提出了小型污水处理技术推荐方案,该方案对实施市沙河综合整治工程重大项目中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此外,研究成果还有:“市危害废物现状调查及污染控制对策研究”、“市机动车大气污染健康影响评价研究”、“新型高效絮凝剂的开发研究”、“秸杆综合利用有机肥种植蘑菇”、“市循环经济发展对策研究”、“市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调查及保护对策研究”等。
关键词: 有机化学 实验室 规范化管理
实验室是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场所,是师生及科研人员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进行教学实验和开展科学研究的主要场所。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实验室工作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实验室工作水平成为反映高等学校教学水平、科研水平与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其中有机化学实验室与无机、分析、物化等实验室相比,具有相同性,更具有特殊性,主要表现为物品的特殊性,尤其是危害性药品,直接危及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和环境保护。加强对有机化学实验室特殊性的认识,采用合理化的管理方式,在保证安全无污染的条件下,使实验教学工作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有机化学实验室各要素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紧密配合于有机化学教学,主要从性质、制备及合成等方面加强学生对该门学科的直观了解,以达到巩固和加深理解课堂内容的目的。有机化学实验室是由试剂药品、仪器设备、人员、安全、环境、实验教学等要素组成。实验人员主要有实验课教师和实验学生,实验学生是实验活动的主体;试剂药品和仪器设备是实验教学顺利进行的物质保障,由于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制备等实验所需用的药品及合成产物等不同于其它实验室,使得有机实验室的试剂药品和仪器设备具有特殊性;安全能保障实验室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清洁卫生的环境有助于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所以有机化学实验室的各项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使教师和学生能积极高效地从事实验活动。
2.有机化学实验室物品的贮存管理
2.1化学试剂药品的贮存管理
实验室内的各种试剂药品的存放都必须条理化、科学化。化学试剂药品的管理工作看起来简单,其实是涉及面很广的科学工作,由于化学实验试剂药品品种多,很多试剂药品又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危险试剂药品应存放在专门的库房里,要求库房要远离人群、住宅、重要建筑物等。对于从库房领回到实验室及实验没有用完的药品,要妥善保管,以确保实验室的安全。[1]因此,管理人员必须研究不同试剂在不同季节的不同特性,做好此项工作,掌握各种试剂的不同性能,从而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合理的管理,以提高科学管理的主动性。
有机化学实验室有很多危险药品,分为固态和液态两大类,大多具有易燃、易爆、易挥发、强腐蚀、有毒等危险性,所以这些药品的贮存管理是有机实验室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确保实验室安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方面,这就给实验室药品的贮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有毒且易挥发的药品必须贮存在通风橱内;易挥发且遇明火即燃的液体,像乙醚、丙酮等,应单独存放,并注意阴凉通风,特别要远离火源;强氧化剂如氯酸钾、硝酸盐、高锰酸盐等,当受热、撞击或混入还原性物质时,就可能引起爆炸,这类物质除应贮存在阴凉通风处外,更不能与还原性物质或可燃性物质放在一起;强腐蚀性药品如浓酸、浓碱、苯酚、甲酸等应盛放在有塞的玻璃瓶中,瓶塞要密封,并且不能放在高位架上,防止碰翻造成灼伤;一些无机盐如钡盐、铅盐、锑盐也具有毒性,要妥善贮存。[2]为了方便查找药品和试剂,本实验室在贮存试剂药品的各个橱柜贴上目录单,目录单包括药品名称、规格、库存量,并做相应的电子目录单,以便根据使用和借出的量及时更改目录单。
2.2低值耐用品和固定资产的贮存管理
循环水泵、多用途旋转蒸发器、冰箱、供箱等大型仪器应固定在离电源插座近的地方,不要轻易移动。电炉、电热套、显微镜、磁力搅拌器等仪器使用后,要检查、维修,并集中放置。[3]为了方便使用和年底的清点对帐,本实验室根据低值耐用品和固定资产的帐单进行了汇总并做成电子文档,如电热套有四种型号,列出型号、厂家、每种型号总台套数、现有台套数、借出情况及存放地点。这方便了实验室的日常管理,也能及时找到学生和教师需要的仪器,大大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实验室工作效率。
2.3玻璃仪器的贮存管理
在有机化学实验中,除性质实验外,制备或合成实验基本上使用标准磨口仪器。玻璃仪器极容易破碎,因此必须采取合理化的贮存方法,本实验室采取分类存放保管,并用标签标明,小心放置在橱柜里,必要时垫衬废纸或其它软性衬物,如分液漏斗、恒压滴液漏斗等的配套活塞在使用清洗后,必须加衬废纸,并用橡皮筋固定,以防搞混、碰碎或者活塞打不开,使用后的磨口仪器要将各部分拆开,认真清洗。
3.有机化学实验室物品的合理化使用
3.1低值易耗品的合理化使用
对低值易耗品进行量化管理,首先要进行清仓,摸清库存,确定合理的库存储备。[4]实验室以前采用每次实验发放玻璃仪器的方法,无法找到毁坏者,使得玻璃仪器损坏严重。为扭转低值易耗品破损严重的情况,加强学生的责任心,本实验室对于常用的玻璃仪器如烧杯、漏斗、圆底烧瓶、三角瓶等,施行分发给学生管理的责任制,每位学生有一套常用的玻璃仪器,每次实验后施行自我检查、组长检查、教师监督及学期末的清点。这样的责任制增强了学生爱护公物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减少了玻璃仪器的损坏,有效地延长了仪器的使用寿命,节约了资金。在每次实验结束后,要求各组学生认真清理自己的仪器,损坏者要填破损单,重新补齐。仪器破损单由指导教师根据损坏情况签署赔偿比例,按仪器原价的30%赔偿,学期末汇总破损单,按班级计算。每学期认真填写低值易耗品的申请单,做到根据教学大纲确定选开和必开的实验项目,按操作说明认真考核和记录每项实验所用实验材料的消耗量,记录每项实验所用低值易耗品的数量。这种强制的量化管理办法,可以逐渐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减少浪费、节约资金,推进实验室的管理工作。
3.2药品的合理化使用
根据有机化学实验室药品的特殊性,我们加强了药品的合理化使用,采用微量或半微量的方法。对于危险品和贵重类药品,严格确定实验用量,要求学生必须按量称取,实验结束后,必须认真检查验收并及时归位,以防危险品外流,发生意外事故;对于易挥发的有毒药品,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操作,以保障学生安全和防止污染环境;对于强腐蚀性药品,必须戴乳胶手套,以防灼烧,造成伤害;对常规性药品则采取机动灵活的管理办法,对于用量比较大的药品,提前准备好,放到实验室前的准备台上,供学生公用,实验结束后,将剩余的药品和试剂及时整理归位,并在药品目录单上及时更改数量。有机实验有很多制备、合成实验,本实验室为了加强循环使用和节省原料,设计了实验进度表,如:先进行苯胺的合成实验,将制备好的苯胺做为乙酰苯胺制备的原料,这样制备的苯胺就可更好地被其它实验利用,也为实验室节约了药品,避免了浪费。实验室将合成实验的产品用于性质测定实验,如:乙酸水杨酸的制备,可将制备出的乙酸水杨酸用于熔点测定实验。本实验室还加强了与其它实验室的合作,将制备的物质提供给其它实验室使用。这样不仅为实验室节约了药品,加强了药品的循环使用,还加强了各个实验室的协调合作,使各实验室成为紧密联系的整体,让学生明白有机实验不仅能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更能让他们制备合成的物质有实际的运用价值,增强了学生做实验的主动性。
4.有机化学实验室安全及环境的合理管理
有机化学实验室有众多的师生在其中工作,若不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的安全、环境管理,极有可能造成实验室的混乱。有机化学实验室中,放置有大量的药品、玻璃仪器及其他仪器,容易引发燃烧、爆炸、毒害等事故。为了保证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正常进行、师生的人身安全、实验室的安全,环境就必须实行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5]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管理:(1)制定相应的安全守则、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加强安全防范措施,如配备灭火器材、防爆器材、急救药箱等。(2)采取通风橱、抽风设备等,以达到室内空气清洁卫生,为师生创造良好的实验环境。(3)为了确保实验室内有害物质不造成水源污染和室外污染,实验室施行“三废”处理措施,实验室放置专门收集废液的容器,分类收集固体废弃物、有机废液、无机废液,定时做统一处理。(4)环境卫生值日制度,每次实验结束后安排值日生负责实验室环境卫生工作,值日生必须切实负责整理好公用仪器、药品、整理台面、清扫地面和清理水槽。
5.有机化学实验室帐目的合理管理
要有合理的帐目管理,定时进行清点、对帐、补帐、核算。要认真如实地填写实验项目卡、实验室使用记录本、实验室日志,及时填写低值耐用品、固定资产的借出记录。还要督促教师填写实验室日志,学生及时填写玻璃仪器赔偿记录。
综上所述,有机化学实验室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很强的、极其重要的工作,本文仅就其中的几个方面做了一点简单的总结。
参考文献:
[1]刘德文等.实脸室管理[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6.
[2]庄前昭.实验室管理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3]王丽群,袁乐平.改革实验材料管理制度的设想[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1994,(1):66-68.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环保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提高检测水平是关系检测站生死存亡的大事,这就要求监测人员开拓思路,改变以往质控的狭隘思想,从以往质控的狭隘思想,从监测的源头到报告的发出每一步都要进行质量控制,对每一个相关的监测人员都要进行控制,对每一台仪器都要进行控制,只有这样才能使监测质量越来越高,使监测站的工作得到更大的发展,使环境监测更好地为环境保护工作打好基础。
1 环境监测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监测基础工作薄弱
这个问题一直是制约监测发展的重要因素,包括科研能力不强、技术储备不足、监测手段落后、拔尖人才匮乏。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科技含量较低,数量少,使用频率高和故障率高,几乎没有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的仪器设备。
(2)监测能力建设不足,地区间发展也很不平衡
由于历史原因和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环境监测能力建设还有所欠缺,区域间能力建设差异比较明显。多数三级站人员业务素质不高,装备条件较差,开展工作十分困难,监测运行经费得不到有效保证;部分二级站的建设远远达不到标准化建设的要求。
(3)监测质量保证的考核管理办法不够健全,部分质量管理制度未能很好落实,个别同志对单位自我发展的能力信心不足,缺乏市场竞争的理念。环境监测人员经费、仪器设备更新和维护费、环境监测技术研究经费、办公费等正常的公益性事业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4)综合分析水平仍需提高 当前我们提供的监测报告质量参差不齐,现状多、变化原因少;缺乏综合性、系统性、规律性分析。由于历史及多种原因,目前在职人员中真正符合思想好、作风正、懂业务、会管理、学历高条件的实验检验人才、综合分析人才、学科带头人和复合型人才较缺乏,致使环境监测工作效率不高、环境质量综合分析水平不能完全满足环境管理需要。
(5)环境监测质量不能完全满足环境管理 大部分环境监测仍采用室外手工采样、实验室仪器分析的方法,从采样到分析,由于工作程序和样品运输等环节较多。各个环节不同程度存在着与《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和《质量管理规定》不相一致的问题,使环境监测质量不能完全满足环境管理的需要。
2 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对策
2.1 加强质量管理人员管理
质量监督员要具有与其所承担的工作相适应的技术知识、专业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监测站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确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明确质量职责,组织制订质量管理的中期、远期发展规划,通过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实现既定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正确贯彻执行国家标准方法和技术规范,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配备先进监测手段。 同时重视和控制质量成本,减少质量损失,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和效益。
2.2 完善质量管理制度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质量保证的根本。 首先,应明确管理机制、管理职责、主要工作内容和基本要求等,使质量管理工作有制度可依,改变目前制度与实际情况不符的状况。 应建立定量考核、同步监测和质量巡检、抽查等制度,逐步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化建设。 其次,应尽快完善各个监测业务领域的质量管理制度,并加强各类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 改变目前各个监测领域质量管理制度建立不均衡的情况, 特别要弥补自动监测系统等新领域的空白。 第三,尽快建设规范化的环境监测质量评价模式,特别是要强化全程序监测质管理理念, 将质量管理评价模式从实验室内的量控制扩大到包括设计、采样、分析、审核、质控所有相关环节、甚至扩大到整个监测站。
2.3 应用 TQC 技术,提高监测工作管理质量
全面质量管理(TQC)是一门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技术,其含义为:“企业全体职工及有关部门同心协力,把专业技术 、经营管理 、数理统计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建立起产品的研究设计、生产制造、售后服务等活动全过程的质量保证体系, 从而用最经济的手段生产出用户满意的产品。 ”其基本核心是强调提高人的工作质量,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达到全面提高企业和社会经济效益的目的,其特点是从过去的事后检验和把关为主转到预防和改进为主。 由于环境监测工作从制订监测计划、布点、采样、分析、数据处理到结果报出等与企业生产有着相似的过程,其产品为监测数据或报告。 因此,运用 TQC 的管理方法进行监测质量保证工作也应是可行的、有效的。
2.4 完善环境监测网络体系建设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四级环境监测站,通过近几年的努力,环境监测软硬件建设都得到了较大的加强, 对监测各种环境污染因子形成了一定的监测能力,对强化环境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多头管理、系统的结构布局规划的缺失以及监测网络建设的滞后等因素的影响,这些监测站还缺乏有效的组织和整合,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环境监测网络和具备相应的网络运行功能,其潜在的作用功能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还不能完全满足当前环境管理的实际需要。 因此,要强化环境监测工作,完善我国环境监测网络体系,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必须按照“统一归口管理和指导,系统分类规划和设计,法规制度配套完善,职责任务上下厘清,合理配置社会监测资源,运行稳定高效”的总体思路进行。
2.5 加大实验室投入,提高监测数据的可信水平
由于环境监测分析大多数都是微量分析, 所以监测数据的质量与实验室环境有很大关系。 当然,除了改善实验室环境,还应该加强实验室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也就是说,实验室不仅卫生条件要好,而且还要做到布置合理,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条件要满足环境监测技术要求。
3 结语
影响环境监测质量的因素主要受样品的采集、保存、管理与运输过程,分析测试使用的仪器,选用的分析方法及测试环境以及监测技术人员素质等诸多方面的影响。要提高环境监测质量,必须加强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确保监测数据的有效性和精准性。提高环境监测技术人员的工作责任心,避免人为的偶然误差和过失误差。确保环境监测更好地为政府决策和环境管理服务,为蓬勃发展的环境保护事业铸就更加夯实有利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国家环境保护局.环境保护法规和科学知识学习手册[S].中国环境科学版社出版,1992.
关键词:环境标准;人体健康;制定;改进
中图分类号:X5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2-0008-01
1 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工农业生产总值不断升高,与此相对应的环境问题也日渐突显,随着公众对于环境问题的愈发重视,环境标准也就越来越多的受到大家的关注。在面对环境质量标准的限值时,部分群众会提出是否符合标准就能够保障人体健康的疑问,本文将对此问题展开讨论。
2 环境标准的定义
要找到环境标准与人体健康的联系,首先要明确环境标准的定义。
环境质量标准一般定义为以环境基准为依据,在考虑自然条件和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综合分析后所制订的,由国家有关管理部门颁布的具有法律效力的限值。
3 环境标准的制定与人体健康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要求为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创造适宜清洁的环境,制定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以保护公众健康和公共福利。 《环境标准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 第3号令)也提到:楸;ぷ匀换肪场⑷颂褰】岛蜕缁嵛镏什聘唬限制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和因素,制定环境质量标准。
可见我国环境标准的制定必须以保障公众健康为前提,以2012年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为例:在其征求意见稿的编制说明中明确提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作用是环境空气质量管理的目标,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辖区内大气空气质量负责,通过加强管理,采取措施,使环境空气质量达标,从而达到保护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目的。从SO2、TSP、NO2、O3、CO、Pb等污染物的修订结果来看,都从环境基准(动物毒理学、人体毒理学、流行病学)的基础上分析了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4 我国环境标准如何制定
中国的环境标准制订工作始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多年的发展和修订,已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环境标准体系。作为环境标准的依据,环境基准是指环境中污染物对特定保护对象(人或其他生物)不产生不良或有害影响的最大剂量或浓度,或者超过这个剂量或浓度就对特定保护对象产生不良或有害的效应。美国、俄罗斯、英国、荷兰、加拿大、日本和丹麦等发达国家很早就开展了对于环境质量基准的研究,并建立较完善的环境基准体系。
但我国至今没有环境空气污染物基准文件,在制定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时,主要参考国际上的环境空气质量基准研究成果,尤其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空气质量准则(AQG)、美国环境空气污染物基准研究成果。而事实上,中国在自然地理条件、生态系统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等方面都与发达国家存在差异,使得现行环境标准难以适应我国环境管理工作的需求,虽然可以利用各地方标准加以平衡,但对环境“过保护”或“欠保护”的现象仍普遍存在。“欠保护”不能保证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的持续安全以及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同样,“过保护”不仅白白浪费了资源,还严重影响了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5 标准制定过程的逐步改进
自2007年以来,我国已先后开展了一系列与环境基准有关的国家级科研专项,全国范围内的、系统的环境基准研究工作正在逐步展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等相关研究所和部分高校已开始涉及环境基准的研究,2011年10月份经科技部批准建设,依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成立的“中国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成为目前国内较权威的环境基准研究机构,与国外相关机构相比,虽然该实验室更偏重科学研究领域,在环境基准研究成果集成及整体方面的作用尚显不足,但对于我国环境标准体系的修订、完善以及环境管理效果的整体提升均具备里程碑意义。
此外,我国在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制定中加大了公众参与力度,许多法规和规章草案在通过和颁布之前都引入了公众参与讨论和评价的机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相关项目的环境风险。以《编制说明》为例,2009年环境保护部就修订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的有关问题,以环办函[2009]956号文件的形式向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共计193家企事业单位、部门以及环境保护部网站征集意见。然后,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相关单位人员进行研讨,尽最大可能保证标准限值的客观性与科学性。
6 结语
必须要承认,环境标准的制定确实存在一定的问题,与我国部分地区经济落后、政策的不明确以及科研能力建设的不足有着密切联系。
当然我们也看到,《环境保护法》、《标准化法》、《环境标准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正逐步规范环境标准管理工作,明确环境标准的制定规则。国家层面的环境标准制定系统也开始不断完善,我们有理由相信环境标准与国人健康等效的新局面就在不远的将来。
参考文献:
[1]毕岑岑,王铁宇,吕永龙.环境基准向环境标准转化的机制探讨[J].环境科学,2012,12(33):4422-4427.
[2]周启星.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J].2010,26(1):1-8.
发展:科学定位奠定基础
“资金短缺、技术人员不足、办公场所紧张!”谈起环科院成立之初的情形,院长叶向东提到。作为新生的环境科研机构,环科院发展之初不仅要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还要不断充实自己的力量。
面对困难与挑战,环科院上下团结一心、艰苦创业,用前瞻性的眼光、开拓性的步伐,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守得云开见月明,经过五年来的默默耕耘,如今的环科院,环境规划、标准的编制,得到了行政部门的充分肯定;规划环评工作,已经在业界树立起了良好的口碑;污泥处理、污水处理厂工艺改造、土壤修复、大气污染防治研究等工作,也均有不俗的表现。环科院业已成为广东省环境管理决策的重要技术支撑单位。
在五年的发展历程中,环科院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抓手、以科研水平提升为导向、以咨询服务为保障,积极开展人才的内培外引,狠抓平台建设和内部管理,逐步建成了一支人才架构完备、学科覆盖全面、业务水平优良的技术队伍。目前,环科院共设有环境科研中心、低碳与生态研究中心、咨询研究中心、辐射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清洁生产中心、环科院公司等共10个机构。此外,广东省环境科学学会秘书处、广东省环境管理标准化委员会、广东省环境保护厅清洁生产促进中心、中英低碳合作研究中心、广东省区域大气质量科学研究中心等区域性环境技术服务平台均落户于环科院。
回首建院之初的艰难处境,如今环科院不仅机构健全,而且人才队伍建设也有了飞跃性的发展,大气、生态、规划与政策、标准、环境咨询、环境工程等方向上的科技人才队伍更加全面,结构日趋合理。全院现有在职人员160人,其中正高级人才5名、副高级19名、各类中级22名,各类注册专业技术人员接近30人,全院博士以上学历人才16名,硕士48名,硕士及以上人才占全院人员比例达58.7 %,本科以上比例达93%。
现状:技术创新打开市场
国内首个面向城市群区域的大气复合污染治理计划――《珠三角清洁空气行动计划(2010-2012年)》;国内首个区域环境保护一体化规划――《珠三角环境保护一体化规划》;国内首批制定并实施的地方排放标准(广东省印刷、制鞋、家具、汽车行业VOC排放标准);“污泥深度脱水与干馏碳化集成技术”;制革行业清洁生产技术……
五年来,环科院立足于为广东省环境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坚持以“科学研究为主体,技术服务为支撑,产学研相结合为突破口”为核心战略,在各个环境技术服务领域均取得了骄人的业绩,高质高量地完成了众多环境科研项目,为广东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有效的科学依据。
五年来,环科院紧密围绕广东环境保护工作要点、广东环境保护领域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前瞻性思考和研究,组织相关技术团队在规划引导、污染减排、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等多个层面开展各类科研项目近百项,并积极与国内外高水平科研院所开展科研合作,国家级高层次科研项目比例呈现逐年增加趋势,科技自主创新水平取得显著提升。当前环科院共承担国家科技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环保部公益项目或标准5项,广东省科技厅重大课题4项。
通过项目、课题研究,又进一步带动了环科院科研水平的提升。如今,环科院在区域环境规划、环境政策创新、环境污染防治、环境标准制定、区域生态保护与建设等多个领域的核心竞争力逐步凸显。例如:2012年5月,经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广东省环境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47)正式落户环科院,全面负责广东全省环境管理标准化的技术归口工作。2012年底,环科院通过公开竞聘,获得国家《印刷包装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项目,这标志着环科院在VOCs排放标准制定方面已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环科院目前还作为第一编制单位正在编制我国《电镀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为我国电镀工业的污染防治工作建立规范,这表明环科院在电镀工业上的污染防治研究得到了国内同行的充分肯定。环科院的“污泥深度脱水与干馏碳化集成技术”,为日益突出的城市污泥问题提供了一条解决之道,该技术已获得了广东省科学进步奖的一等奖,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在技术服务方面,环科院围绕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十二五”环保规划、珠三角环保一体化、全省污染减排等重大决策部署,坚持“强化科技支撑作用,走差异化发展道路”的发展思路,注重服务质量,加快服务进度,优化服务费用。目前,战略、规划环评业务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清洁生产审核服务成绩斐然,环境工程研发战果频传……整体服务效能稳步提高,综合信誉不断提升。
展望:提升档次做出品牌
五年来,环科院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业务范围不断扩大,科研水平不断提升。不过,叶向东也坦言:“目前环科院人才队伍相对年轻化,科研上还缺乏领军人物。能力建设、科研水平等方面,与省内外一些老牌研究机构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所以,未来的环科院仍需继续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苦练内功、提升档次、树立品牌。
在科研机制创新方面,为提升科研自主创新能力,环科院制定实施了《科技创新项目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通过自主设立科技创新项目基金的方式,对具有市场前景、能够解决现实问题的项目,投入资金扶持发展。首期工作中,环科院共投入150万元支持了四个科技创新团队的科技项目,内容涵盖了规划环评、大气治理、土壤修复、污染损害评估等当前热点难点问题。
在人才管理方面,按照“公开选聘,择优录用;特需人才,特殊政策”的选才方针选拔人才,并设立专家委员会,对每个岗位的人才选拔严格把关。在人才使用方面,环科院则设立了一套人性化的方式,即根据每个人的实际工作能力,实行高聘低聘等模式,只要工作能力过硬,即使没有很高的职称,也同样可以享受高待遇,这大大激励了员工的工作热情与研发动力。此外,环科院还积极打造员工成长平台,逐步加大人员的培训力度,为员工设立了各类专项培训基金,确保岗位技能培训,并积极推动人才“走出去”战略,积极组织技术骨干赴欧美及台湾地区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各类考察交流近十余批次,港澳地区项目合作更加频繁,大大开拓了科技人员的国际视野。
摘要 随着我国环境质量需求与环保力度的不断加大,环境检测任务逐渐增加,现有的政府公共检测和企业国行监测的僦力供给将难以满足回益增长的检测需求,推进环境检测社会化是缓解这一矛盾的重要途径。针对当前我国社会化环境监测领城存在的问题,建议应着力规范和完善社会化监测服务市场,强化资质认证、加强行政监管、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并推进现有政府监洲部门职能转变,从而促进社会化检测机构的良性发展,使其成为我国环境检测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环境监测;社会化;检测机构;资质认证;行政监管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对环境信息的诉求逐渐提高。与此同时,相关环境决策的民主化进程加快,环境管理透明度增加,政府与公众对环境监测信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此带来的环境质量与污染源的监测任务日益增加。然而,繁重的监测任务使得政府的环境监测部门超负荷运转,现有的环境监测能力供给难以满足民众和环境管理不断增加的监测需求。近年来,一些地区以试点等形式,尝试将部分环境监测项目委托给社会化环境监测机构,通过引入社会市场力量以缓解环境监测业务的供需矛盾,这是积极探索环境保护新模式、建设先进环境监测体系的必然要求。
加快环境监测事业社会化进程的重要意义
环境监测社会化是对现有监测力量的有力补充
当前,我国环境监测任务主要由政府环境监测部门(主要负责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应急与其他环境监测)、企业环境监测部门(主要负责企业自行监测)承担。随着环境监测工作的数量、质量要求不断提高,日益繁重的监测任务与现有监测力量相对不足的矛盾不断加剧。
首先,对于政府环境监测部门而言,一方面,从环境质量监测来看,最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增设了细颗粒物浓度和臭氧8小时平均浓度等监测项目;另一方面,从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来看,针对污染源的监督性监测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据估算,从“十一五”到“十二五”,国家重点监控污染企业数量从8000家增加到15379家,地表水国控断面数量增加了1.3倍,扣除监测信息化、仪器设备精密化等因素的作用,“十二五”期间城市监测站承担任务总量比“十一五”前期增加了3~5倍。此外,随着未来对土壤、地下水等污染控制工作的开展,环境监测、评估工作的力度与频度将变得更大。
受编制、经费等行政资源的制约,现有的省、市、县监测站基本上无法及时满足所有的监测需求,超负荷运转不仅加重了监测人员的负担,也带来监测质量下降的风险。与此同时,随着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力度进一步加大,未来监测机构可能更加不堪重负,这种供需关系的缺口变大迫切需要引入社会化市场力量。
其次,对于企业自行监测而言,当前的监测力量也严重不足。自动在线监测设备成本高昂,一般只有大型企业才有能力承担。而对于手工监测,由于当前对排污单位自行监测的手段和技术水平缺乏有效约束,除了少数大型企业建设有通过计量认证的监测实验室外,绝大部分中小企业的手工监测手段比较落后,难以保证监测数据质量。社会化环境监测机构可以作为企业环境监测部门的重要补充甚至替代力量,承担排污企业部分甚至全部的环境监测工作。
专营的社会化监测有助于提高监测水平、降低成本
现行环境监测体制不能使监测资源得到最优利用。作为完全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监测站的主要工作是执行上级制定的年度监测任务,缺乏一定的经济激励,也缺乏动力对监测成本进行优化并推动监测技术的发展。对于企业而言, 《国家重点监控企业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办法》出台后,企业排污自测的强制性和规范性进一步提升,而企业开展自行监测一方面受仪器设备、运维成本高的限制;另一方面自身专业化水平低,自然会寻求专业化监测力量的帮助,尤其是数量众多的一般性污染企业。然而,由于市场机制的引入,专业化的环境监测机构直接面对市场竞争,往往会优化自身的资源配置、提高监测效率,并通过完善的激励体系鼓励技术人员进行技术的革新,进而带来环境监测成本的不断下降。
社会化监测可以保障环境监测信息的相对独立性
对于污染源监测而言,为了降低运营成本、逃避相关法律法规约束等,企业内部的环境监测可能难以保障数据的真实性。虽然有些环境监测站承担着部分企业委托的监测任务,但其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身份,不利于保障监测数据的公信力。然而,社会化监测机构独立于政府环境监测部门和污染排放企业,其自身信誉是其进行监测活动的立身之本,使得社会化监测机构可以站在相对客观独立的立场上开展监测活动,并尽可能保障信息的真实可靠。在我国,已有部分社会化监测机构在面对企业要求监测数据造假等情况时,主动向当地的环保部门进行报告,有效地保障了政府对企业污染排放行为的监管。
我国环境监测社会化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的环境监测社会化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部分省市开始引入一些有监测能力的社会化监测企业承担监测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2008年,长沙市环保局对机动车尾气检测实行了社会化运营改革,委托专业公司作为第三方运营试点公司对机动车尾气进行检测;2010年,北京市环保局对申请监测任务社会化环境监测机构进行了能力认定;2011年,山东省环保厅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社会化试点工作。虽然一些地区对于环境监测社会化制度做出了积极的探索,但总体而言,我国的环境监测社会化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着社会化监测机构的进一步健康发展。
缺乏强有力的行政许可和行政监管,难以做到有法可依
针对社会化环境监测机构的管理,北京、山西、四川、江苏、云南等地纷纷出台了有关能力认定的管理办法,这有助于提升社会化机构的业务水平。譬如,2009年北京市环保局制定了《北京市社会化环境监测机构能力认定管理办法(试行)》,针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直属环境监测机构以外的、从事环境监测业务的社会化监测机构的能力认证过程进行了规范。虽然办法中对各种与能力认定有关的事项进行了规定,如要求申请单位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实验室认可证书》(CNAS)或国家、北京市《资质认定计量认证证书》(CMA)之后,才具有申请的资格。然而,由于该办法出台时并没有相关上位法的行政许可规定,因此能力认定本身不具备行政许可的效力,而只能作为一种企业自愿的行为。截至2012年,北京有70余家社会化环境监测机构,其中仅有20余家机构通过了北京市社会化环境监测机构的认定。由于管理办法缺乏约束性,造成了社会化监测机构的监测规范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相关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社会化监测机构的发展速度缓慢
2010年,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将节能环保产业列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首位,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用于指导和推动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从国家到地方,纷纷出台了一些相应的优惠政策,但是这些优惠政策多针对能源利用、环境保护等领域。相比较而言,侧重环境监测行业的有关优惠政策略显不足。由于环境监测行业刚刚起步,又缺乏相应的政策扶持,导致社会化监测机构的发展进程较缓,社会化监测机构的工作能力没有得到有效挖掘。
现有多数监测机构的规模偏小,迫切需要培育大型监测企业
目前整个监测行业多以小型企业为主,大型龙头企业偏少。根据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环境监测仪器专业委员会的统计,2013年国内总资产低于1亿元的监测企业数量占总量的比重高达65%.总资产高于10亿元的大型企业仅有7家,占比仅为10%。
环境监测信息的质量对于环境管理的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社会化机构应具有良好的监测能力并具备进一步发展的潜力,这对单一监测机构的规模与能力提出了要求。然而,大多数从事监测业务的小型企业受自身条件的制约,监测质量与过程控制相对较差,技术研发能力相对较弱,其监测能力与监测质量仅能基本保障环境监测要求不高的初级阶段,而不能满足未来我国环境监测任务更多、监测技术更高的要求。
推进我国环境监测社会化进程的几点建议
建立资质认证并加强人员培训,以及专业的社会化环境监测认证制度
规范社会化监测机构对于加强环境监测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应强化对环境监测社会化机构的资质认证效力,考虑到环境监测任务的特殊性,在现有计量认证的基础上,应建立专门的环境监测社会化机构认证制度。建议由环保部门或专业的技术部门对相应环境监测机构的资质进行认证和审查,对社会化监测机构可承担的监测项目范围、可监测的污染物种类、资质认定有效期、退出机制等作出明确规定。通过严格规范准入条件,保障社会化监测机构的监测质量。
同时,强化对监测人员的资质认证。美国环保署(EPA)及各州环保局早期忽视了对监测人员技能的考核,后来逐渐意识到监测工作的专业性和复杂性,要求所有环境监测人员和检查人员需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对于我国社会化监测而言,环保有关部门应加强对监测人员的培训、考核,所有从事社会化监测的工作人员,必须考核通过后持证上岗。
加强行政监管,保障环境监测社会化的有序运转
通过严格的监管,推动环境监测社会化工作的制度化、体系化、规范化。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应强化对社会化监测机构的监管,会同相关部门共同出台相关政策和管理办法。在社会化监测机构定期上报材料的基础上,对机构的监测水平与质量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并公示监督检查结果,加强监管过程的信息公开与信用记录制度。例如,对曾被投诉或举报、有不良记录等的监测机构进行重点监督检查。同时强化责任追究制度,对监测结果有误、弄虚作假等被查证的违法行为进行严厉处罚,提高其违法成本,促进监测企业自觉守法、规范其监测行为。
推进现有监测部门职能转变,充分调动社会化机构的监测能力
在美国,EPA直属的实验室和各区域部门实验室主要负责开发、制定标准分析方法,推行质量保证/质量控制(QA/QC)计划等。随着社会化监测服务的发展,我国政府环境监测部门应加快职能转变,从具体监测工作的参与者转变为监测标准、方法的制定者与社会化监测服务的监管者。
具体地,我国现有政府环境监测部门应从日渐繁重的监测任务压力中解脱出来,在行政许可的基础上,逐步将社会力量可以承担的监测工作通过委托、采购等方式交由社会化监测机构。在美国,EPA甚至委托社会化监测机构对企业进行监督性监测,这大大地减轻了环保部门的人员压力,同时也可以使监督性监测更有效率。政府环境监测部门的主要职能则转变为主要承担环境监测公共服务的准人资质许可审查和日常监管工作、对监测技术人员进行业务考核、对社会环境监测机构的业务水平进行评估,从而使社会化环境监测机构成为在环保部门有效管理下的市场化运作部门。
落实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重点培育一批大型社会化监测机构
针对环境监测这一细分领域,应进一步完善财税等相关优惠政策,帮助社会化监测机构成长,进行环境监测服务市场培育。对符合条件的社会化监测机构,提供资金支持,在贷款、上市融资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2014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见》,提出要通过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创新金融服务模式等方式强化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领域的政策引导和支持。2015年,环保部《关于推进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提出扶持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发展。这些政策的,对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的未来发展具有良性引导作用,今后需要进一步将有关政策具体化、落地化。
考虑到环境监测服务对监测技术、监测能力的要求,应重点扶持具有一定实力基础、具备相应业务水平的大型社会化监测机构,保证监测数据的质量,并以其为核心,带动产业的整体发展。例如,在现有空气质量监测、烟气在线监测等不同的监测领域中,分别选取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大型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同时,进一步标准化、规范化环境监测服务市场,随着政府环境监测部门强化资质认证与行政监管,能力较弱的小型企业将逐步被淘汰,为大型社会化监测机构加速并购、占据市场提供便利条件。
逐步有序开放社会化环境监测服务市场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X83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环境监测工作开展的最终目的是保证人类能够维持正常生活环境、合理利用各项资源,促进产业经济提高的同时,做好环保、质监建设等工作,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宏伟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环境监测工作结果要结合四个方面去体现:其一,结合国家环境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科学评价环境质量结果。其二,结合污染分布状况,确定主要污染源的位置,或判定污染源成因,为环境监管组织活动的开展提供执行依据。其三,逐步积累监测资料、技术文件等资料,为环境质量控制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丰富的总量控制监测资料。其四,通过实际样本监测数据的分析积累,为完善、更新、制定国家相关环境建设法规、标准等提供有力依据。由此可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的开展,是确保环境监测工作执行结果的必要前提。
1、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通过污染源的判定、污染物数据的收集采样、相关数据技术参数的科学定量分析等研究,确保环境监测质量结果,才能确定环境监测报告最终评价是否完整与可靠。目前,国内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1.1实验室质量管理与控制未能立足实际
实验室内环境质量控制工作要以实际环境监管采样数据为准,即通过数据的采样、收集、分析等工作,才能将进一步分析出数据的监测误差控制在可控范畴内,以保证监测数据结果的精密度与可靠度。虽然,目前国家环境监测工作经过近二十多年的努力与付出,取得了不少行业工作成果,但在获得成果的同时,环境监测业务流程中仍然伴随不少问题,值得业界人士关注。首先,目前有不少环境监测实验室未能高度重视质量控制工作,常表现为质量控制工作流于形式。其次,不少环境实验室或上级监测站点仅仅在质量控制工作中比较重视常规考核,而相对忽视实验室实践技术、监管能力的开发与培养。再者,许多监测工作相关组织活动的开展,未能量化、定量分析数据指标等,仅体现为以点带面,笼统分析各项数据。因此,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执行结果体现不尽人意也成为必然。
1.2监测网络健全程度不足
就目前的国内环境监测网络完善问题而言,我国环境监测也未能形成一个相对完善、具备统一标准的环境监测网络。如,不少重点水域的水质监测、交通、渔业等组织监管单位的监管网络,拓扑结构职能发挥常常重叠监测。同时,各组织部门、单位的监测站虽然能够获取相关监测数据,但由于监测网络未能完善建立,或未能实现同一监管,都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监管执行、质量控制工作开展等无法实现同步与协调。此外,不少重要监测数据的分析未能实现地域性共享与信息资源共享,从而导致大量数据闲置与浪费。以水质污染监测为例,国家在《水污染防治法》中23条明确强调,重点地方排污单位必须要安装水污染物自动排放及监管设施,同时要求和环保建设主管行政单位的监控设施形成区域设备联网,以促进设备能够正常运行。但是,由于区域地方相关管理体制的落后、以及技术条件的限制,在不少地方区域范畴内,也未能完全具备监管设备联网控制的技术条件。
2、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发展对策
环境监测必须要准确系统地阐明环境质量的现状及变化趋势,准确全面地获得污染物的排放状况及其对环境质量影响的环境信息,必须进一步强化环境监测的技术支持、技术监督和技术服务职能,为环境执法和科学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为此必须强化自身质量建设和监督评价机制,强化质量管理。因此提高监测信息的质量、加强全面系统的质量管理工作,已是当前环境监测工作中的一项迫切任务。
2.1强化质量意识
全面提升质量管理意识,是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的前提。要通过培训、宣传以及实际工作等多种渠道来提升质量管理意识,推进质量管理工作。首先,提高管理层质量管理意识、理顺监测工作和质量管理的关系,是做好质量管理工作的关键。在各种质量体系中都明确规定了最高管理者的责任,并将最高管理者主持管理评审作为必要工作程序,其目的就在于发挥领导者的作用,保证人、财、物各方面资源的配备,切实将质量管理工作纳入环境监测和环境管理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其次,要强化全员参与意识,树立体系化和制度化管理理念。质量管理工作与监测设计、规划、资源配备以及布点、采样、检测、数据处理、审核、综合分析、评价等各个监测环节相关,需要全体监测人员的共同努力。第三,要进一步健全质量管理机构、配备专门的质量管理人员,且要保证质量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和工作经验,并根据监测领域的拓展和需要,不断加强质量管理理念、管理技能和方法的培训,增加工作交流机会,为抓好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提供保障。
2.2完善质量管理制度
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是质量保证的根本。首先,为形势发展的要求和当前工作的需要,应尽快修订和完善5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管理规定(暂行)6等制度,明确管理机制、管理职责、主要工作内容和基本要求等,使质量管理工作有制度可依,改变目前制度与实际情况不符的状况。而且要根据这些制度,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或实施细则,进一步规范工作程序和管理方式,保证全国一盘棋。应建立定量考核、同步监测和质量巡检、抽查等制度,逐步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化建设。同时,还应该应用制度的监督管理、法制约束能力,树立监测信息的法律地位,加强法制观念,保持监测结果的严肃性,促进质量管理工作的发展。其次,应尽快完善各个监测业务领域的质量管理制度,并加强各类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改变目前各个监测领域质量管理制度建立不均衡的情况,特别要弥补自动监测系统等新领域的空白。第三,应加快适合我国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管理考核P评价制度或体系的研究,并尽快形成规范化的评价模式,特别是要强化全程序监测质量管理理念,将质量管理评价模式从实验室内的质量控制扩大到包括设计、采样、分析、审核、质控等所有相关环节、甚至扩大到整个监测站。
2.3促进质量体系有效运行
质量管理工作涉及环境监测的各个环节,是对环境监测全程序实施监督和质量评价的系统工程。质量体系是包含了上至最高管理者、下至基层员工、涉及整个监测工作全程序的自我监督和自我完善的机制,并且通过例行监督评审、复审不断得到持续改进。促进体系的有效运行是做好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各级环境监测站,无论级别如何、现有设备水平和人员条件如何,都应该紧紧抓住这一手段,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和效能,将与监测技术和监测质量相关的所有制度、要求以及领导的管理理念和意愿,融入到质量体系文件之中,并通过体系的监督机制,全面提升监测站的整体管理水平和业务水平。
2.4完善监督机制
环境监测是典型的个人活动,是生产者在指定的控制条件下进行的独立活动。因此,完善监督机制和建立质量管理制度同样重要。应进一步建立健全监测质量监督和考核机制,建立质量管理的考核和评价体系,开展质量巡查、同步监测、实验室比对、质控考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检查等多种形式的质量监督活动,逐步形成较为全面和完善的监测质量评价体系和监督机制。
2.5拓展质量控制领域和手段
应尽快拓展质量控制领域,将新的监测领域,如在线监测系统、自动监测系统、快速检测仪器、应急监测以及有机污染物监测等纳入质量控制的范畴,并尽快开展这些领域的质控技术研究。质控技术在保留平行样测试、加标回收、明码和密码样的测定以及质控图的基础上,应扩大到布点、采样、数据与质量分析等整个监测程序。应开展采样设备、监测仪器及标准传递设备的量值溯源和标准化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规范标准和管理。
2.6健全质量管理保障措施
首先,要保证资金投入,特别要保证质控实验室的配备,保证仪器检定、标准样品或考核样品购置、组织或参加能力验证及实验室比对、实现第三方审核或评审等费用。国家应将其纳入固定年度计划并专项使用。其次,应加大环境标准物质开发力度,尽快建立研究体系,弥补海洋、生态、生物、大气降水、有机污染物等领域标准样品的不足,扩大现有标准物质的适用范围。应积极拓展研究渠道、提高研究能力和水平、加快开发速度,适应环境监测工作的需求。第三,应进一步完善监测标准和技术规范,系统地清理、修改和完善现有环境监测标准、技术规范,有计划地填补新监测领域监测标准和技术规范的空白。第四,应建立环境监测仪器设备准入制度和相应的技术规范,尽快改变目前仪器质量良莠不齐、测试原理不统一、准确性和稳定性有差异、不同系统之间缺乏可比性和市场服务不规范等问题,从监测硬件上把好质量管理关。质量管理是环境监测中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是保证监测数据满足/五性0要求的重要措施,也是近年来各级领导关注的工作之一。加强和完善质量管理工作,需要多方面的支持,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体环境监测工作者为之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 认证认可,实验室,资质认定,认可
中图分类号 O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9-0132-02
中国实验室的认证认可工作是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而逐步推进的,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由国务院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实施的实验室资质认定工作;二是由国务院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授权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开展的实验室认可工作。本文从我国实验室认证认可制度入手,结合实验室的实际工作,探讨实验室认证认可制度及其作用,并对实验室做好认证认可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1实验室认证认可制度概述
1.1 资质认定工作的起源和发展
实验室的资质认定工作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计量法》及其实施细则中的计量认证(CMA),2003年颁布的《认证认可条例》明确对实验室的能力实行认定制度,条例规定:凡是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实验室,经认定后,方可从事相应活动。2006年2月21日《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定:为行政、司法、仲裁机关和社会公益活动、经济或者贸易关系人提供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实验室,必须通过资质认定。
目前,我国实验室资质认定工作已涉及到质量监督、环境监测、医药卫生、建设工程等众多领域,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3年6月,我国获资质认定证书的实验室已达28128家。取得资质认定的实验室,在为社会提供科学、准确、可靠的公正数据同时,保证了各方的正当利益,在为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全民质量意识、国家经济建设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2 实验室认可工作的起源和发展
1994年9月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成立了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CNACL),开始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实验室认可体系。2002年7月4日,中国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实验室认可委员会(CCIBLAC)和CNACL经改革、合并为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CNAL),统一负责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认可及相关工作。2006年3月31日,原中国认证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CNAB)和CNAL合并,正式成立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CNAS是根据《认证认可条例》的规定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并授权的国家认可机构,统一负责对认证机构、实验室和检查机构等相关机构的认可工作。
目前,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制度已经融入国际认可互认体系,并在国际认可互认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CNAS是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ILAC)和亚太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APLAC)正式成员,并签署了ILAC-MRA(多边互认协议)和APLAC-MRA。目前我国已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35个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认可机构签署了互认协议,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54个实验室认可机构签署了互认协议。截至2012年4月底,CNAS累计认可各类认证机构128家,实验室4972家,检查机构340家。
2实验室认证认可制度的作用
2.1 提升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
实验室认证认可对实验室的管理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资质认定和实验室认可分别要求实验室根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和《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建立、运行质量管理体系,并要求持续改进,使实验室的质量管理步入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实验室通过参加能力验证,进行比对实验,提高实验室检测能力和技术水平,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实验室通过进行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验证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实现管理体系的全面运行和持续改进,大大提升了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
2.2 增强实验室综合实力,提高市场竞争力
通过资质认定和实验室认可,实验室提升了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增强了实验室的综合实力。同时,获得资质认定的机构具备了法定的资质,获得CNAS认可的机构,具备有国际承认的检测能力,盖有CNAS认可章的检测报告被全球46个国家61个机构所承认,这些资质是信誉的保障,是进入检测市场的通行证,是拓展市场的主要手段,也是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保证。
2.3 推进国际互认,促进对外贸易
实验室认可是对外贸易的信誉保障,目前,中国认证认可体系在国际认可组织的影响力不断得到提升,受到了国际同行的重视和好评。带有CNAS认可标志的检测报告在多边互认协议签约认可机构所在国家或经济体具有同等的可信性,为中国检测、检查和认证结果取得国际承认搭建了平台,在促进对外贸易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4 支撑政府监管职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认证认可作为国际上普遍采用的行政辅助工具,可以促进政府转变管理方式,降低行政风险,提高管理效能,建设服务型创新型政府,我国已有30多部法律法规明确规定采用认证认可制度,它为政府职能的落实提供了技术与制度保障。从实验室角度看,通过资质认定的实验室可为行政机关做出行政决定、司法机关做出裁决、仲裁机构做出仲裁决定等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并确保数据和结果的准确性、可信性和权威性,能够为政府行政、监管提供技术支撑,进而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
3对实验室做好认证认可工作的几点建议
3.1 全员参与,提高对质量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部分实验室人员对管理体系不够重视,认为那只是质量负责人等少数人的工作,导致自己的实际工作与管理体系完全脱节,应通过实验室资质认定和实验室认可这个载体,不断增强全体员工的法律意识和质量意识,要求全员参与,将管理体系融入到个人的日常工作中去,确保其运行的有效性,使实验室的各项工作进入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轨道,才能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和自身竞争力,为社会提供更好的公共检测服务。
3.2 加强监督,确保认证认可工作的持续有效
有效性是认证认可公信力的基础,是决定中国认证认可乃至全球认证认可业能走多远的关键。为确保实验室认证认可的有效性,加强监督是必不可少的,监督包括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内部监督由实验室授权的监督员对新进人员、在培人员、检测人员等施行,内部监督结果形成内部监督报告输入管理评审;外部监督检查由地方认证监督管理部门和认可机构定期或不定期进行,通过监督抽查、现场评审等形式进行,发现的不符合项应限期整改。可见,加强监督有利于实验室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的持续提升,有利于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3.3 注重预防,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不管是为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政府部门服务的实验室,还是为市场、贸易相关方服务的实验室,由于涉及到各方的利益,实验室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加强自我保护非常重要。风险防范不是指回避应承担的责任,应该说公正、科学、规范的管理和服务是风险防范的最有效武器。实验室应针对性地制定、实施相应风险防范措施,风险防控措施应至少包括风险分析、敏感检测结果报告、检测结果复检、安全防护与管理、应急处理预案、质量安全事故责任追究等内容。
参考文献
[1]刘卓慧.实验室资质认定工作指南[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6.
[2]刘畅.实验室认可简介[J].家电科学.2006(8):32.
[3]师红云等.积极参与实验室认证认可,促进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10):181-186.
[4]李善光.浅谈实验室认可的必要性[J].科学观察.2008(6):47-48.
环境保护通过组建全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加强环境监测数据质量,各网络成员单位通过做好数据处理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确保监测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管理现状,并结合问题提出了今后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监测网络;辐射环境;管理现状;发展对策
前言
作为辐射环境监测工作的一项重要组成,辐射环境监测是国家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我国核技术的利用,尤其是在日本“3•11”福岛核泄漏事故发生之后,社会各界对于核与辐射监测工作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辐射环境监测的重要性显得十分突出。为此,为了做好辐射环境监测工作,满足环保新形势的发展需要,需要不断发展辐射环境监测网络,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科学性。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管理现状,并结合问题提出了今后的发展对策。
1辐射环境监测网络的建设背景
1983~1990年,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组织开展了“全国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研究”,该调查采取了严密的质量保证措施,为我国辐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打下基础。1999年环境保护部着手规划全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目前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的辐射环境监测网络构架体系。2007年,环境保护部开始分阶段实施“全国辐射环境监测项目”,全面启动了全国辐射环境质量监测与辐射事故应急监测工作。
2我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管理的现状
当前,在环境保护部核安全管理司的指导下,我国的辐射环境监测网络管理不断完善,辐射环境监测网络成员单位按照我国辐射环境监测程序的要求,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的完成辐射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工作。
2.1网络组织机构
我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主要包括8个国家级辐射环境监测监管机构,31个省级辐射环境监测机构,106个地市级辐射环境监测机构,形成了国家、省和部分地市三级监测网络体系。其中环境保护部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负责全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工作,组织实施全国辐射环境监测项目。31个省级辐射环境监测机构负责省级辐射环境监测网络的管理,地市级辐射环境监测机构结合辖区内实际情况,做好基本的辐射事故应急监测工作。
2.2队伍建设现状
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开展辐射环境监测的保证,截至2011年底,国家级辐射环境监测监管机构共有795人,省级辐射环境监测机构总人数1029人,具有辐射监测上岗证736人,通过辐射监测、辐射防护、环境评价等方面的业务培训,使得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得到提高。
2.3质量体系建设
通过实验室国家认可和计量认证工作,辐射环境监测网络成员单位形成了全过程控制的质量管理体系,形成一个不断实施质量改进的自我完善机制。目前,大多数辐射环境监测机构已通过国家级计量认证和实验室国家认可。
2.4制度建设
辐射环境监测保证的前提是完整细化、操作性强的制度,根据全国辐射环境监测工作的要求,加快做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制度建设,颁布了多项政策文件与技术规范,开发辐射环境质量信息系统软件,编写了一批培训教材,进一步强化辐射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工作。为了提高网络运行的效率和质量,环境保护部还制定了一大批管理办法和规范,确保国控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代表性、可靠性以及科学性。
2.5质量控制方法
常用的质量控制方法主要有方法确认、校准仪器设备、空白试验、测量检出限、绘制和检验校准曲线、平行样与加标样分析、绘制质量控制图、进行能力验证等。当前,辐射环境监测网络拥有多台强制检定的监测仪器,检定结果全部合格;实验考核结果偏差均保持在20%以内。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通过开展能力验证和国际比对活动,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切实提高技术人员的辐射环境监测技术水平。
3当前辐射环境监测网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实验室质量控制某些环节存在问题
在全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实施情况检查过程中,成员单位对于室内分析测量的质量控制较为重视,对于室外操作质量控制不够重视,样品重视不够,所采集的样品缺乏代表性。
3.2监测标准研究相对滞后
与辐射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相比,辐射环境监测标准相对滞后,制约了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在用的辐射环境监测方法中,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急需清理和修订;与监测方法相配套的质控技术相对落后,缺少必要的质控措施,没有形成系统的质量控制体系,相应的国际标准研究滞后,质量控制模式较单一。
3.3仪器设备检定工作存在困难
辐射环境监测工作起步晚,仪器设备的检定工作存在困难,放射性标准物质品质单一、种类少,不能满足监测介质、项目以及质控工作的需要。
3.4队伍建设滞后,缺乏高级技术人才
截止到2015年底,全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人员比2014年同期增加了452人,但是高级技术人才缺乏,并没有增加,目前的人才队伍很难促进辐射环境监管事业的迅速发展,停滞不前,必定代表着退步与落后。另外,各级辐射监测机构定位不清晰,国家区域发展不平衡,应急监测能力不足等问题也是制约我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质量管理水平提升的关键要素。比如目前华东、东北、华南的监测能力尚可,但西南、华北、西北等地域的监测能力则相对落后;还比如在应急监测的设备方面、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都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4提升我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质管水平的思考
(1)要构建科学全面的辐射环境监测网络体系。辐射环保事业越来越被大众所关注和各级政府的重视,随之建立的各类辐射环境监测网络的单位将越来越多,当前我国的辐射环境监测网络体系如下:省级辐射环境监测机构隶属于环保系统,已经逐步扩增加至地市级环保境监测机构,有的甚至将其他部门、企业的辐射环境监测机构也纳入了进来。这方面我们要借鉴先进的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美、日等国在辐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上,都成立了国家级的辐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和技术中心,经过环保部授权,对下面各级辐射环保机构实施具体指导,强制要求执行统一标准的检测方法、质量控制技术和技术规定,并要求各级的辐射环保检测机构必须获得其资质认证,必须接受其定期的培训、考核、质量巡查和实验室比对能力验证,必须接受其有效评估和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检查等质量监检活动。国家辐射环境监测质管和技术中心主要负责制定全国中长期的辐射环境监测网络质量管理规划,为环保部在这个方面实施科学、准确的决策提供具有前沿的、有价值、有意义的参考。
(2)建立统一的信息化质管平台。建立统一的信息化平台是确保各级辐射环境监测信息流转顺畅的保证和支撑,我国要建立环境监测质管要素管理数据库这个统一的平台,引入数据质量审核制度,规范统一的录入标准要求,把各级机构的技术人才资质情况、机构的资质等级、仪器的检定信息和分析检测方法等信息录入其中,实施动态的共享和检索使用:①可以使环保部全时掌控面上整体情况,实施科学决策;②其他授权机构也可根据权限适时掌握情况,便于加强自身管理和建设;③可以监督网络人员持续做好质量管理,是网络的运转更加顺畅和规范,从而使数据流通道更加疏通。
(3)积极探索与外界的合作机制。我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质量管理要根据未来的发展需求,积极开展走出去活动,积极探索其质量管理对外合作,在市场认真筛选一些优秀的合作对象,结构共同合作的基础,发挥各自的长处和优势,实现信息和各类资源的共同享有,互惠互利。其主要内容应包括:①要积极与具备放射性标准物质生产资质的机构展开合作,分步骤建立国家级的自己的放射性标准物质生产基地,解决放射性标准物质单一、基体简单的问题;②要积极与国家法定计量部门展开合作,进行环境监测设备检定技术的研究,从而分步骤建立国家级的自己的辐射环境监测设备校准检定实验室;③积极融入全球,努力加入全球性的放射分析实验室网络,通过参加各类环保研讨、样品比对活动提升辐射环境监测网络的技术水平。
(4)做好质量保证技术研究。质量保证技术主要针对应急监测、连续自动监测等领域提出的,也是针对当前辐射环境检测质量保证技术比较落后的情况提出的,其主要内容包括:①加强对干扰因素下的异常值研究,比如:连续自动监测系统常常会因为停电、超控制限等问题引起异常值,要着重研究其处理判别技术;要注重研究雷电、冰雹、暴雨等极端恶劣条件下的连续自动监测系统判别处理技术;②要进行快速监测技术研究,要着重研究突发放射性污染等条件下质量保证和控制技术,要着力研究便携式监测仪的质量保证技术;③要有统一的辐射环境监测网络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内容要涵盖方案设计、采样、布点、运输、分析测试、前处理、数据处理、数据诊断、分析评价、信息传输、报告编制等;④要量化评价指标,研究评价技术,建立完整的规范的质管评价体系,以此衡量和监督辐射环境监测单位高标准做好质量管理工作;⑤要加强国际化的研究。就是在这方面要打破技术壁垒,建立与国际标准一致的标准规范,甚至是参与国际标准制订,利于我国标准转化为国际标准。
(5)努力建立科学的质管体系。目前我国这方面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有:《检验和校准实验室的能力的通用要求》,其中15款管理要求、10款技术要求是具体标准要求,实验室只要申请对组织管理、业务能力、技术水平、样品管理、设施和环境监测的要素评审,并顺利通过国家认可,就可以按照准则合法开展监测服务,就可以参与国际间的合作和交流,就可以享受一些合法机构享受的权利。
5结束语
随着环境保护事业的不断发展,隶属于其的辐射环境监测网路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升,辐射环境监测质管正朝着组织构建网络化、管理程序规范化,技术水平标准化,装备不断现代化和质量系统统一化的目标大步迈进。这要求我们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必须坚定信心,努力完善辐射环境监测网络的质量管理体系,认真扎实做好辐射环境监测数据的保障工作,确保数据的可靠和准确,不断适应现代化、定量化、科学化的环境管理要求。
作者:石伟力 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辐射环境监督管理站
参考文献
[1]黄仁杰,张荣锁,沈钢.我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质量管理现状及发展对策[J].辐射防护,2009,09.
[2]刘华,赵顺平,梁海燕.我国辐射环境监测的回顾与展望[J].辐射防护,2008,11.
[3]李翠薇.环境监测仪器的发展现状及其虚拟化对策[D].重庆大学,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