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学如何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我来自安庆一所普通的中等职业学校,我们学校主要是培养的是专业技术的实用型人才,他们毕业后便直接面向社会,投入生产一线,他们大多15到18岁,处人们常说的“青春期”,大多数孩子都是在初中阶段因学习成绩跟不上,影响升学率而被过早地被划成“另类”的学生,他们的学习习差、厌学现象较为严重;在家庭方面,家庭状况比较复杂,大部分孩子是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主要由爷爷奶奶负责养育,只要他们吃满穿暖就可以了。另一部分孩子呢,以前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而对孩子的兴趣、爱好与实际能力几乎不予考虑,加上中考失利,往往会使这些学生产生自卑和压抑的心理,严重的自暴自弃,甚至离家出走。种种因素使他们的综合调节能力明显欠缺,个性心理倾向不够稳定,情绪化情感用事。在学习上表现为“不愿学、不好学、不乐学、不勤学、不善学”。《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建立融洽的师生互动关系,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和态度,激发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尝试,勇于实践,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心。”这里包含着许多心理发展的需要。由此可见,在英语教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教学心理学,将心理学元素与中职生现状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们自主学习,树立自信心。
一、树立教师人格魅力,协调好师生情感
情感是大脑皮质和皮质下中枢神经协同活动的结果。大家都知道,如果学生喜欢一位老师,就越愿意听从他的教导,更爱上他的课。反之,受到学生讨厌的老师,不仅学生不想上他的课,甚至因厌恶见到他而产生厌学情绪。因此,老师首先要注重形成自己的个人魅力,来吸引学生。首先教师要注重外表,干净整洁的上课堂,更要有爱心,尊重、平等地对待他们,不要用“有色眼镜”看待他们。我们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县城,一个班上有百分之九十的学生住校,有的孩子从未离开过家,他们在生活上、学习上、精神上都特别渴望得到关怀和爱护,尤其是当他们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这种要求和渴望就更加强烈。所以教师用爱心温暖学生、感化学生、实现情感交融是增进师生感情的最佳途径。
二、课堂上和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沟通,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华尔特所指出的:“教师工作本质上就是推销工作。因为教师要想方设法说服学生,使他们相信教师所教授的这一学科是有价值的、值得学习的。”有效的心理沟通是教师成功教学的前提和保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在一种愉悦、宽松、自由的“心理安全”的氛围中学习,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就教学内容、价值观等等有益的问题展开讨论,使学生敢说、愿意说,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和良好的课堂气氛。
三、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
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是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这种倾向是和一定的情感联系的,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较强的延续性。在高一刚入校时,我都会问学生:“DoyoulikeEnglish?”大部分学生的答案都是:“No.”我问他们:“Why?”有的学生说英语很难,根本听不懂;有的学生说英语没有什么用......为了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我觉得教师可以将西方历史、文学、政治等等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讨论。比如:Unit12是关于节日的内容,教师可以结合中国三大节日拓展到西方四大节日,让学生课前预习,查阅资料,了解圣诞节、感恩节、复活节和万圣节的历史和习俗等等。在每一单元,教师都可以加入这样的元素激发了他们的兴趣,让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题,开阔了他们的视野,久而久之学生有了积极探索的愿望,愿意花时间,不怕困难的学习。
四、合理设计教学目标,正确使用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的特点而定,他们喜欢具体形象的思维,喜欢自由自主的学习方式,教师还因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合理设计教学目标和使用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各方面的能力。1、结合信息化进行教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获得知识如果只靠听觉,3小时后保留70%,3天后保留10%;如果只靠视觉,3小时后保留72%,3天后保留20%;视听结合,3小时后保留85%,3天后保留65%,而我们使用的信息化技术扩大教学容量,针对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任务。如基础模块下册Unit1旅游。课前让学生自己分组,互选partner,了解北京的旅游景点,每组选择一个景点,查找资料,详细了解景点,还可以让自主性比较强的一组学生准备课件。课上学生展示课件,充当景点导游介绍景点。将所学的知识与现实联系,使他们觉得英语有用好用。2、激励式教学法的运用课堂上,教师的微笑,鼓励的眼神,不经意的表扬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思维就会被激活,注意力会处于高度醒觉状态,学生的积极性也被大大得调动起来。因此,“welldone!”“great!”“it’sperfect!”“wonderful!”“good,verygood。”等这些激励性的话语应该成为我们课堂出现频率最多的语言。总之,只有针对中职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教学心理学进行英语教学,因材施教,讲究科学的教学方法,重视英语教学的训练,才能收到实际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曲昭臣.浅谈教育心理学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心理健康教育,2010(4).
关键词:幼儿心理学;大班教学;教学效果
随着国家对高职院校的重视力度不断加大,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也在随之扩大,教一个50~80人的班级屡见不鲜。班级规模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教师的课堂教学管理、教学方式的运用,最终影响教学效果,故提高该课程的大班教学效果成为许多专业教师都在研究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主要对60人左右的学前教育学班级存在的弊端进行剖析,从而对提高幼儿心理学课程的大班教学效果给出相应的对策。
一、大班教学存在的弊端
1.大班上课,活动空间的限制直接影响了教学方法的使用
大班上课座位排列只能采用秧田式排列方式,学生活动空间的限制直接影响到教师教学方法的使用,使教师不得不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对于小组教学、游戏互动等能有效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方式却是望尘莫及,难以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2.大班上课,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互动的积极性较低
大班课学生较多,教师的视野范围无法覆盖到所有学生,不同位置的学生所听到的教师讲课声音的清晰度不一样,加之教学方法的限制等因素,教师难以因材施教,极大地阻碍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致使部分学生感到被冷落而使他们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下降。
3.大班上课,学生容易受到他人不良课堂行为的影响
上课迟到、玩手机、交头接耳等不良课堂行为成为大班课的普遍现象,也是大班授课教师感到头痛的一个问题。部分学生的不良课堂行为致使原本还想听课的学生由于受到附近其他同学的干扰而无法专心听课,有的甚至加入他们的联盟,对教学管理及教学效果带来很大的阻碍。
4.大班上课,人数较多,实践活动较难开展
幼儿心理学课程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但其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运用儿童心理学知识解决教育活动中的实际问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无疑是增强该门课程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故给学生提供见习的机会,将理论及时应用于实践,并从实践中理解理论知识能对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但大班授课人数较多,安排见习困难重重,难以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针对以上大班教学存在的问题,笔者根据自身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增强幼儿心理学课程大班教学效果的可行性建议:
二、提高幼儿心理学大班教学效果的对策
1.教师要塑造自身良好的人格特点
(1)教师人格魅力的影响
幼儿心理学课程培养的是合格的幼儿教师,这无疑对讲授该门课程教师的人格魅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叶圣陶先生说:“教师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豁达的人文关怀、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扎实深厚的专业功底、风趣幽默的语言魅力,无一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及良好人格的塑造,对其终身的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
(2)教师人格魅力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始终注重自身人格魅力的塑造,以身作则,信任、尊重、热爱学生,用“爱的教育”让学生和教师产生心灵的和谐共振。笔者对教学内容的准备、教学方法的运用及学生作业的批改等各教学环节认真负责的态度深刻感染了学生,使得他们不得不对自己的学业负责,最终促进了学生自我发展,提高了教学效果。
2.充分利用罗森塔尔效应在大班教学中的作用
“罗森塔尔效应”又称为“期待效应”,产生于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一次有名的实验中。该效应对我们的启示是:作为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学生时要不忘给予他们积极的心理暗示,充分利用激励机制,时刻让学生树立信心、保持希望,让他们发挥自身优势,挖掘自身潜能。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了该效应,一改多数教育者对大班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课堂表现积极性差、兴趣难培养、课堂行为欠佳等刻板印象,而是始终相信大班的学生一定有自我实现、自我发展的需求,相信他们也会做得很好,带着这种坚定的信任,笔者不断给予他们真诚的激励和肯定。在上课时对学生投以期待和鼓励的眼神,课下交流中不吝啬赞美言语的使用,作业批改时更是充分利用了这一效应。
笔者重视每一份作业的评语,把对学生的肯定和真诚的期待毫不吝啬地表达出来,对学生作业中不足的地方采用建设性建议的方式提出,比如多利用“如果再……就会更……”等诸如此类的表达方式。如此一来,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的是改进的方向而不是纠结于出现的问题。虽然批改60人作业并写出有针对性的评语很耗费时间和精力,但这是教师和学生心与心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渐渐地学生上课的专注力、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及对该门课程的兴趣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平时听课坐在后排的同学最后将座位移动到了第一排。“罗森塔尔效应”在幼儿心理学课程大班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提高了该门课程的大班教学效果。
3.将培养合格的幼儿教师作为幼儿心理学课程的主要教育目的
幼儿心理学课程是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重要内容,故以使学生取得教师资格证为目的的教学成为许多专业教师的主要教学目的。教育目的体现着教师对教学的态度,教师的态度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态度。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向学生强调该课程的实用性,明确学生的学习目的绝不仅仅局限于考得教师资格证,更重要的是要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从更长远的角度来说是要为祖国下一代能够身心健康地发展做好储备力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始终将“授人以渔”作为教育的主要目的。笔者的教学态度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从事幼教工作的意义,并树立了学生对该门课程的信心。学期末学生在谈到对幼儿心理学课程的体会时写下了这样的感触:“一个好的导师很重要,一个有好的敲门,多为学生考虑的导师更重要。”
4.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
大班教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难以实施小组教学、游戏互动等重要教学方法,加之幼儿心理学课程的理论性较强,一些原理概念较多,为了能让学生简单易懂,案例教学及多媒体教学无疑成为幼儿心理学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
(1)灵活运用案例教学法
笔者在幼儿心理学教学过程中重视案例教学法的运用,频繁使用自己的女儿及幼儿园儿童实际生活、学习中生动形象的案例来丰富教学内容,并不时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儿时的心理行为特点来对某个阶段幼儿的生理心理发育特点进行解释,使抽象的原理、概念变得简单易懂,使各种心理现象及成因以一个个鲜活案例的形式储存在头脑之中。与此同时,笔者还对如何根据幼儿的某个心理特点进行科学的教育进行了大量的案例解说。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有效地结合起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幼儿心理学的兴趣。例如,在讲到强化理论时,笔者列举了自己在育儿过程中运用强化原理来塑造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案例及幼儿教师在幼教工作中时常会用到的强化方法,并对其进行辩证地分析,从而使学生清楚地理解并懂得了正强化、负强化和惩罚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又如,讲到如何利用幼儿形象记忆的特点来增强幼儿的记忆效果时,笔者举了一个“教自己女儿有尿尿该怎么办”的例子。为了使不到两岁的女儿记住睡醒时有尿尿要下床去小马桶尿时,笔者利用了幼儿形象记忆的特点,亲自把女儿带到床边,一边解释一边用行动给女儿演示,如此反复示范,这个生动形象的记忆就深刻地印在了孩子的头脑中,下次在床上有尿尿时便知道如何去做了。在讲到幼儿的直观行动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的概念时,笔者举出幼儿生活中的实例来进行解释,既使学生明白了两种思维的概念,又使学生学会运用幼儿思维的特点开展教育工作。诸如此类的举例极大地丰富了整个幼儿心理学课程的教学过程,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大家感受到幼儿教育的魅力所在,使学生对幼儿教育工作从毫无头绪状态转变为有了明确的方向感。在学期末许多学生谈自己对幼儿心理学课程的体会时写下了这样的感触:“幼儿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但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并没有进行填鸭式的教学,而是有技巧地将课本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一门枯燥的课程被老师讲‘活’了。”
(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在幼儿心理学课程中使用多媒体教学除了能方便向学生展现教学内容之外,更能利用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并茂这样的特点生动形象地向学生展现某阶段幼儿在家庭及幼儿园中的学习、生活场景,让学生更能直观地了解该阶段幼儿的心理行为特点,并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有效弥补大班教学较难实现幼儿园见习的缺失。例如,笔者向学生呈现《幼儿园》纪录片视频资料,看完之后让学生在课堂上对片中不同年级的幼儿心理行为特点及教师教育方式等内容进行分析、讨论,同时教师给予科学正确的引导,既丰富了学生对幼儿园教学的感性认知,使学生了解了幼儿的实际生活学习情况,又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再如,笔者讲到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内容时,向学生播放《幼儿人际交往的敏感期》视频资料,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幼儿社会发展阶段的人际交往特点,对如何针对其特点开展教育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笔者对如何提高幼儿心理学课程在大班教学中的教学效果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提出了自己的研究对策。重点强调塑造教师良好的人格魅力以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充分利用罗森塔尔效应挖掘学生自身的潜能,树立其自信心;合理利用案例教学及多媒体教学,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相结合,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最终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甘素冰.幼儿心理学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J].广西教育,2010(6).
关键词:体育心理学;体育教学;应用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学生的锻炼有时是被动的,是在愁眉苦脸的“出汗”情况下,我认为难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只有在轻松愉快的心理条件下接受知识,进行锻炼,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那么如何了解学生在体育课中的心理,提高学生上好体育课的自觉性呢?
1、寻找合适的心理负荷,对完成体育课的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内外因两个因素,什么是心理发展的内因呢?从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来看,它一方面是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另一方面是学生可能产生学习新事物的动机、兴趣和需要。外因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这就是环境和教育。如教材的安排、场地的设置,教学方法的选用等等。体育教师的职责在于通过良好的,适当的外部条件,引起学生自身的内部运动,使她的知识、智力、体力、心理向更高的阶段发展。体育教师在精心设计一堂好课时,既要考虑到教材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又要注意到教材的趣味性,尽量使学生能主动、生动、活泼地上好体育课,从而达到“欢欢乐乐出一身汗”的教学目的。
2、正确的学习目的和动机是上好体育课的保证。动机是人参加体育活动的心理因素,目的是参加体育活动所要追求的结果,良好的学习动机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条件,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学习动机水平高,学习效果就好,反之就差。所以体育教师要注意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新颖性,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欲望。增强他们对活动的参与意识,同时也应根据学生急于求成的心理特点,将动机和目的结合起来,把学习的结果及时地反馈给他们,使他们一方面能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另一方面也能看到自己的优点和进步,激发上进心和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进取心,荣誉感和集体主义感,从而为学生的学习树立信心,使他们从心理上得到满足,为他们进一步的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3、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是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体育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方法,就是自信心的培养,自信心是学生掌握体育技能、技巧过程中,从思想上确定自己学会课堂上所要求的动作,并能顺利达到预期目的的坚强信念,也是学生完成教学任务必备的心理条件,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经常见到有的学生,特别是女学生进行跳箱等项目学习时,存在着胆怯心理和畏难情绪,这主要是缺乏必要的自信心,因而影响完成动作的质量,相反,他们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下,充满自信心时,动作掌握的速度就会很快,水平也迅速提高,因此取得明显的学习效果,所以体育教师要使学生掌握体育动作、技巧的自信心,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地自信心呢?首先要做好引导,教师的讲解,示范动作是体育教学的主要方法,要让学生开动脑筋,反复地琢磨 ,反复地练习,正确地评价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以增强自我反馈的调节能力。其次,要提出要求,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在教学中提出适当的要求,既不能急于求成而超越每一个学生的可能性,也不能迁就学生的畏难情绪,放低课程大纲的要求,要求适度是培养学生自信心的一个重要条件,再次,要耐心热情,体育教学是一项耐心细致的教学过程,教师既要从严要求,又要循循善诱,要诚心、热情,适当予以鼓励,切忌冷嘲热讽和挖苦,否则会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导致丧失自信心。体育教师的重要职责是帮助学生在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尽快地、正确地学习和掌握体育运动知识和技能。而知识和技能是形成和发展学生自信心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要善于启发,一方面分析动作特点和规律,另一方面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完成动作的自信心是达到教学目的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应必备的心理条件。
4、意志的培养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坚定的自信心要靠顽强的意志来支撑,如果一个人有了自信心,而没有把自信心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话,那么想达到的目标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只有把自信心与克服困难的意志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有不少学生在学习新的体育知识技能时,兴致勃勃充满自信心,由于克服困难的心理准备不足,在比较复杂和有一定难度的技术动作面前,出现恐惧、焦虑的情绪,对自己能否完成此项技术动作或强度产生疑问。在这种情况下,体育教师应及时把握他们的心理活动,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加以引导,使他们的坚强意志充分地发挥出来,最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关键词:音乐教育;心理学;教育学
一、音乐心理学内涵
(一)音乐心理学基础知识
音乐心理学源于欧洲对于心理领域研究的成果,它将音乐艺术与现代社会人类心理学相结合,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对现代高校学生心理完善与健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研究不断深入,该学科的心理学开始逐渐系统化、专业化,并且引导高校学生通过对音乐艺术的学习与训练,形成与提升审美能力,在生活与学习中进行艺术的、审美的思考。从而使人生变得丰富、充实[1]。
(二)音乐学科中心理学与教育学的联系
音乐教育属于教育事业中不可忽视的一门学科,也是我国高校教育事业一部分,其目的在于增强高校学生艺术感官体验,以及生动的表达能力,引导高校学生使用艺术眼光、艺术思维对生活进行思考与反思,从而建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寻找生活的意义。
1.在音乐教育学中,心理学是其思想核心
音乐是一门关于人的艺术,而音乐教育的对象也是人。因此,人是音乐教育学与音乐心理学的核心,对人的心理进行研究便成为音乐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环。虽然,我国高校教育在体制、观念、思想等方面不断进行改革,但不变的依然是对高校学生的心理教育。如此,才能提升高校学生综合素质,为社会发展培养高水平人才。
2.音乐心理学中,教育学是其应用关键
在新教育形势下,专家学者对音乐心理学不断研究,并取得一定研究成果。但是,对高校音乐教师来说,如何应用研究成果,如果对高校学生进行音乐心理学教育,让学生在该学科学习中真正获益,这也是急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由此,不得不将教育学应用于音乐心理学之中,从教育原理、教育方法层面,对该学科心理学的应用进行有效指导。
二、音乐心理学与该学科体系
音乐学科体系十分复杂,不仅仅包括心理学与教育学,还涉及到社会学、美学等其他学科,综合性极强[2]。因此,音乐心理学与该学科其他分支关系密切。
(一)音乐体系中的社会学与心理学
音乐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是音乐社会学的研究重点。但是,该学科社会学无法对音乐创作、发展与社会的联系进行独立研究,需要结合心理学才能将研究有效进行下去。
(二)音乐体系中的美学与心理学
音乐能够对高校学生进行审美方面的陶冶,为提升其艺术情操奠定基础。但是,音乐美学对高校学生如何起作用、怎样起作用无法进行把握,这就需要该学科心理学发挥作用。
三、如何完善音乐学科中心理学与教育学的融合
(一)改善音乐教学模式
将音乐心理学与教育学进行融合是该学科的一个创新,因此需要改善音乐教学模式以适应学科发展,这也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3]。改善音乐教学模式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音乐教育理论的改善,这需要相关从业人员对该学科心理学与教育学进行专业研究,对传统、保守教育观念进行针对性更新;另一方面是音乐教育实践的改善,高校音乐教师是音乐教育一线人员,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学生学习情况和艺术水平。因此,为改善音乐教育方法积累经验,奠定基础,使改善音乐教育实践成为可能。
(二)对高校学生进行针对性音乐教育
在学习能力、艺术鉴赏力和性格等方面,每个学生都各不相同,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对高校学生的音乐教育不能一概而论、如法炮制。需要高校音乐教师了解、分析学生音乐才能之后,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育与指导。如此,才能提高高校音乐教育的有效性,做到音乐心理学与教育学真正融合。
(三)注重音乐教育实践
音乐本身就是一门抽象的艺术,它需要通过实践才能使人们感受到音乐艺术的伟大[4]。同样,高校音乐教育对学生的教育成果也需要通过实践才能得知。一方面,音乐教育使用旋律、节奏、音调、音色等感官刺激对学生产生作用,这需要通过高效音乐教师的教学实践来完成;另一方面,学生使用音乐知识与音乐原理,创作音乐、感受音乐,这需要通过学生的音乐学习实践来完成。因此,音乐教育实践成为音乐教育的检验标准,被广大教育人士所关注,成为完善音乐学科中心理学与教育学融合的重要手段。
四、结语
一、创造必要的渗透条件
(一)新型的师生关系
心理教育认为人的本性是积极向上的,具有生长与进取的潜力,教育的目的在于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健全发展。它要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首先是和谐的。这是指师生间的情感联系,“爱”是其核心,有了“爱”,师生原先的“我”“你”关系将会置换成“我们”,从而使师生心灵沟通,共享成功之喜悦,共担挫折之烦恼。其次是合作的。这意味着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教师的作用在于,“你不会学习,我来指导你学习;你不愿学习,我来吸引你学习”。
再次是互动的。教学过程是一种师生交互作用的过程,师生互动的性质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学活动的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先进的教学观念
首先是主体性的学生观。教师要把学生看作是具有成长潜能的生命体,其内部蕴藏着主动发展的机制,教学的目的在于开发学生的潜力,驱动主体发展机制,促进其成长。
其次是发展性的教学目标观。现代教学着眼人的终身发展,即要教给学生终身受用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一定的教育技能
实施课堂心理教育,教师还须具备一定的教育技能。大致有:了解学生的技能──通过观察、作业分析、谈话等形式,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兴趣特长、内心世界等;教学设计技能──运用现代教学思想,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设计教学,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教学应变能力──教学过程中,对偶发事件特别是学生提出的问题做出积极反应,有灵活处置的能力。
二、掌握渗透的操作要领
我们认为,有效的心理教育应该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找准学科个性任务与学生需养成的心理品质间的结合点,使心理教育技术与教学技术互补。语文教学中的心理教育,必须构筑在发展学生语言的基础上。语文课堂教学渗透心理教育的操作要领有这样几个方面。
(一)整合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体系决定着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质量规格和水平。传统的教学目标多偏重知识的授受,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如今,素质教育已启示并要求我们对教学目标进行整合。教学目标是一个多元的体系,涵盖认知、智能、情意三个领域,这为心理教育的学科渗透提供了良好的背景。比如,教学第十册《丰碑》一课时,除了应明确认知、智能目标外,教师还应从渗透心理教育的角度着手,引导学生感受军需处长不朽的人格魅力,加速学生情感的升华,获得求知的动力,受到完美人格的熏陶。
(二)创设参与情境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任何知识、技能乃至情意因素,只有经过主体内化才能养成,这就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杜威说过,兴趣是学生成长中才能的信号与象征,显示着最初的能力。因而,创设情境,引导兴趣,无疑是吸引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策略。教学《守株待兔》时,为了让学生明晓“不能把偶然当成必然,不要存有侥幸心理”的道理,课末教师设计了一个让学生“劝农夫重新拿起锄头”的情境,学生在想象、表演中受到了教育。
(三)进行行为实践
知、情、意、行是一个整体的不同侧面,其中,行为实践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有助于学生在亲身实践的体验中强化对事物的认识,深化对事理的理解。比如,结合教学革命历史题材的课文,就可以组织学生瞻仰烈士陵园,诵读烈士诗文,讲述烈士故事,还可以考察本地哪些地方是以烈士英名命名的。所有这些实践活动,都会给学生以震撼,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激起为中华腾飞读书的志向。
三、把握渗透的主要内容
语文教学历来崇尚“文道统一”,心理教育其实仍可归之于“道”之列,这也就为它在语文课中的渗透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土壤。我认为,语文学科渗透心理教育必须紧紧抓住以下主要内容。
(一)锻炼坚定的意志意志
是人们为了达到有意识提出的目标而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所做的持续努力,对个体的学习、工作有着巨大的影响。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中人物耐挫、抗挫的品质,进行心理教育渗透。例如,讲述童第周不甘落后发愤读书的《一定要争气》一课,描写牛顿不顾嘲笑刻苦钻研精神的《做风车的故事》一文,都是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人物坚定意志,获取潜在力量的好教材。
(二)培养活跃的思维
学习过程是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思维是学习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凭借教材中具体人物的思维实例启迪学生,比如《小马过河》中的辩证思维,《田忌赛马》中的求异思维。另一方面,还应该指导学生抓住课文语言深悟文字所蕴内涵,在具体的智力活动中渐渐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三)陶冶积极的情感
情感是构成人格稳定而独特的心理因素。青少年学生的情感正处于急剧变化时期,其情绪状态带有很大的情境性。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赋予的人物的积极情感因素,引导学生体验、共鸣,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像《我爱故乡的杨梅》中的乡情,《曼谷的小象》中的友情,《春蚕》中的母子情,《圆明园的毁灭》中的爱国情,都是极好的范例。
(四)练就自我心理修养的能力
历史是认识过去、认识社会、认识人生的一门学科,而认识过去、认识社会、认识人生可以说是每一个人都不能回避的生存问题。而且学好历史就与生活的范围、乐趣、感受等有直接的或间接的关联。从这样的意义上讲,我们真是生活在历史中,历史也是我们自己的生活。对历史的认识和感受,并不仅是职业历史学家或社会科学工作者所必需的,而且是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一个受过教育的公民都应具有的。如果我们把历史教学的意义与所有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树立更加全面的历史学习价值观,使学生通过历史学习,不但学会做人、学会关心,而且学会学习、学会观察、学会思考,进而学会发展、学会生活,那么历史教学就一定应是素质教育中不能缺少、不能轻视、不可替代的有机成分。而这些又是培养一个健康的人所必须的。
那什么又是健康的人呢?两个方面:一是身体健康,二是心理健康。
历史课程是一门传统的学科课程。在当代教育理论及课程理论的指引下,历史课程也面临着改革的趋势。历史作为一门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是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陶冶人文精神,加强思维能力的训练,注意健全心理尤其是情感的培养。这些都需要对以叙述历史知识为主要特征的历史课程加以改造,特别是要更新设计历史课程的观念。
在历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学《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学科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而中学历史学科的特色决定了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但又该如何在课堂中真正做到把两者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呢?
第一,历史教师要整体把握课程的结构和内容,强调历史和其他人文社会学科、自然学科的联系与融合,特别注意选择学生感兴趣、能体现多学科整合的主题开展历史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使学生从不同的视角探究事物发生的原因、影响和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兴趣和团队精神。例如:九年级课程中的“学唱《国际歌》,收集犹太人被害的历史史实”等活动。八年级课程中的“收集反映近代服饰、建筑、交通、习俗等的有关材料,描述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了解祖国的五十六朵花朵――各民族服饰及风俗习惯”等。
第二,选择那些对于现实社会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进行心理教育,更能为学生所认同。基于此。我们要突出历史知识的现实性与借鉴性,使所取的心育素材更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如让学生了解夜郎文化通过――夜郎真的自大吗?这一成语故事让学生去收集和夜郎文化有关的相关历史资料。再如让学生讲述参观遵义会址,黔灵公园英雄纪念碑等。
第三,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的审美心理,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唤醒学生沉睡的求知欲,鼓舞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获得成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完整人性,激发其学习潜能的重要保证。
审美情感是指审美过程中直接产生的知觉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主观情绪的反映。由此可见,历史教学中的审美情感则是指学生通过历史学习,由审美对象(包括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所引起的审美感受,显著地表现为感情上产生的强烈反应。学史必有情,才能明辨是非、美丑、黑白、可否,学史更应该发志,才能真正感悟历史,使富有情感、兴趣的感性层面发挥到美的极致,而所有这一切都必须有审美素养的积淀。例如,二战后的日本,经济面临崩溃的边缘,然而在短短的几十年当中,在“科教兴国”战略的指导下,日本充分把握了有利的国内外形势。完成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对每一个有责任感的社会公民来说,他的审美情感会充分调动起来: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的主客观条件有那些?对我国当前经济的发展有何启示?同样,经济发展后的日本,其政治野心和军事野心也随之膨胀,他同样给我们以情感的碰撞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基础是什么?日本政治、军事的发展对世界会造成什么影响?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来自日本的阻力主要有哪些?这种对历史哲理的吸纳能驱动学生积极情感的萌发。
【关键词】 创新能力;重组课堂
一、创设多种教学情境,培养创新能力
众所周知,如果教学过程中毫无“波澜”,那么一节课下来根本没什么效果,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 创设多种教学情境,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一定难度的问题,使学生既感到熟悉又不能单纯用已有的知识和习惯的方法去解决,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这样就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证明,在教学中教师经常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去思考、去发现、去攀登,可以激发和强化学生的求知欲望,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创设“拾极而上”的情境。一个数学知识整体理解或解决较为困难,可分解为几个比较简单的知识,然后逐层推进,逐步深入,让学生理解知识或解决问题有一种“拾极而上”的感觉,就会一步一步地跟随老师,全神贯注,直至知识的完全掌握。这种知识的由浅入深的过程实际就是知识的形成过程,思维的构建过程。
2.创设“欲辨忘言”的情境。欲辨忘言即让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状态。教师对某一知识进行适度的剖析、引导和提示后,让学生自己思考和处理,这时很多学生是一种似懂非懂、欲进不能、欲罢不能的心情,教师利用这种情境可指明知识的关键、强化思维的严密和问题的难点,使学生快速获得知识。在课堂上经常创设这种问题情境能使学生产生急切的求知欲望,并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之中。
3.创设“悬念丛生”的情境。悬念激发是一种积极的学习心理机制,它是学生对所研究的数学问题感到不满足或疑惑不解时产生的,对大脑皮层有强烈而持久的刺激作用,它能使学生一时猜不透、想不通,又丢不开、放不下,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
4.创设“山重水复”的情境。山重水复即为学生设置一定的障碍。适当的障碍可激发优秀学生的求胜心理,进而获得学习的动机和兴趣。障碍激发学习动机有两层涵义:一是教学内容能使学生“跳一跳,够得着”;二是教给学生思想方法让其自己操作处理,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获得“柳暗花明”的惊喜。
二、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创新能力
学习动机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 。学习动机一旦形成,它不仅使学生对所学的东西有一定的指向性。比如,用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去学习,对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上课能集中注意力去吸取知识等,而且也有一定的动力使学习过程中的注意状态、兴趣水平保持下去,在遇到困难时有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可见,对于教师来说,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并采取一定的教学手段,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才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关键。
那么,教师将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来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1.充分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激发数学学习兴趣。求知欲和好奇心是人与生俱来的特性,处于求知阶段的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尤为强烈,合理和巧妙地利用这一特性可起到激发兴趣的良好作用。
2.有效开展竞赛活动,激发学习动机。心理学认为,竞赛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荣誉感,形成强有力的成就动机。小学生好胜心强,富于进取,这种进取精神往往在学习竞赛中表现得更加强烈。在教学中应不失时机的组织课堂竞赛,使学生在竞赛中引起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开展竞赛活动。
3.及时反馈学习成绩,运用评价手段,升华学习动机。研究表明,学生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会产生很大的激励作用,而且反馈越及时效果越好。学习结果的反馈,就是将学习的结果信息提供给学生。因此,教师及时向学生反馈学习成绩,使学生及时获得自己学习情况的信息,能对自己的学习及时强化和矫正。
三、有效的课堂提问,培养创新能力
要想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求老师一定要设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在问题设计时,教师不仅要考虑提什么样的问题,还要考虑为什么提这样的问题,使每一个问题既为活跃学生的思维服务,又成为完成本课教学任务的一个组成部分。问题的设计可以从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比较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创造想象能力等几方面入手,使问题具有较好的启发诱导性、清晰的层次性。 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应该考虑好并做好充分的准备,以便教学时及时调控,保证课堂上学生的思维不偏离正确的轨道。其中有两个方面最为重要:第一,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反应、回答应有充分的估计并事先想好应对的策略;第二,考虑问题的提出是否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设计问题时,要考虑让每一个学生参与思维,坚决杜绝优生活跃、差生兴趣不高的相象,使得各层次、各类型的学生在课堂上都有自己的位置,各尽所能,各有所得。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要求老师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来让学生“动”起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参与到思考中来,这样才能有利于进一步培养他们创新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罗琼.浅谈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几条途径[J].德阳教育学院学报.2002(04)
一、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
传统教学是以教材和课堂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一直偏重于传授学科中固有的知识,而对这些知识是如何创造出来的,以及如何创造性地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往往从不过问。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满堂灌、填鸭式地进行教学。虽然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重要学科,但在教学中很多教师却忽视实验教学的直观性和重要性,教学中不但忽视学生实验,连教师的演示实验都从来不做,教师只是在黑板上讲实验,而让学生背实验,忽视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最终培养出来的往往是“有知识,无能力;墨守成规有余,创新精神不足”的学生。
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研成果,并运用于教学中;要有独到的见解,能够发现和运用行之有效的新教学方法;不能墨守成规,按部就班,要打破应试教育中的传统做法,废除苦拼硬干、题海战的做法。在教学中,教师一要加强实验教学,充分利用好幻灯机、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手段,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永不知足,永不安于现状”的精神。二要教会学生用巧妙、速效的方法解题,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与信息,并能举一反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例如,学习用盐酸除去不溶于水的氧化物和碱及碳酸盐后,让学生思考如何除去水壶中的水垢,怎样检验厨房中的一包白色粉末是味精还是纯碱等。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不但要注重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更要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探究与活动中,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多方位、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保证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个性的发展离不开他所生活的环境,个性是在与他的生活环境相互刺激的过程中形成和培养的。环境如果不断刺激一个人作出主动的、独特的反应,为他提供个性发展的机会,他的个性自然会得到较为充分的发展。在创新思想的前提下,教师不是权威,而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朋友、知己,要与学生在平等的条件下,用自己的激情吸引学生一起投入学习活动,教学中做到用亲切、平等、商量的口吻与学生一起交流,如“你能告诉老师你是怎么想的吗?”“你发现了什么?”“谁愿意说说?”“你还有不同的解法吗?”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敞开心扉,和老师一起去探索,去发现。
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改善师生的关系,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情感、意志和行为方式,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应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形成探究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形成一种以创新的精神汲取知识、运用知识的性格。教师要把以讲教材、传授知识和训练技能为主的封闭式教学变为以增长知识、发展能力为主的开放式教学;要把传统的、严格遵守常规的“我讲你听”式的课堂氛围变为生动活泼、民主平等、主动探索的课堂氛围。
三、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情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化学科学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和对化学知识及规律的拥有欲,才可能激发创新潜能,才可能产生创新欲望。教师可以利用集色、态、味、光、声于一体的化学实验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刺激来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在学习《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时,我把生物学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知识引入课堂,使学生在了解二氧化碳性质的同时,也充分调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化学世界。课堂上学生阐述了二氧化碳带给人类的利与弊,深刻讨论探究二氧化碳的应用。在学习《水的净化》时,我把化学知识与环境科学的形成结合起来。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环境污染的资料、图片、数据等。课堂上,让学生根据搜集到的资料,分析水污染的原因、危害并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这样几百字的教材内容变成了几千、几万字的资料,书本由薄变厚,知识由少变多,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走进了生活,在感受水资源宝贵的同时,增强了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
现代的教育手段使教学由平面到立体,由静止到运动,由文字到声音、图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带给学生的除了丰富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种创造的意识和空间,有助于课堂教学走向生活,走向科技,与现实紧密联系。如在学习《离子》一节时,我制作模拟课件,播放核外电子在原子核外运动的模拟图像,让学生在欣赏中由宏观世界进入微观世界,这大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激情。又如对于一氧化碳的毒性,很多学生想象不出中毒的样子,此时我们完全可以利用电脑动画演示一下头晕等中毒的情景;还有水通电分解的过程,分子怎样分解成原子,原子又怎样结合成分子等同样可以进行动画演示,化抽象为形象。另外,我还有目的地让学生走上讲台,用课件、绘画、实验等学生喜欢的形式发表自己学习中的体会,展示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从中充分开拓学生的创造力,以及展现学生在创造背后所隐藏着的鲜明个性。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培养了学生获取信息、运用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创造了超时空的化学课堂。这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创新的情趣,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四、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实验设计是一个令学生动手动脑并可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过程。通过学生自己思考设计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创新设计的能力。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实验设计时,可引导学生阅读资料、查找一些实验的小窍门、实验药品及仪器的代用品等以开阔学生视野,启迪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如在讲完启普发生器原理后,我给出底部有孔试管、具支试管、广口瓶、长颈漏斗、U形管等实验器材,让学生设计出与启普发生器原理相同的装置。
学生积极踊跃地设计出了如上图所示的装置,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实践证明,注重实验的创新与探索,给学生留出思维的空间,增加学生独立设计、独立操作实验的机会,是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总之,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从各方面入手,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只有利用现有条件,想方设法地去进行各式各样的、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海云.利用开放性习题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2(11).
[2]池梅蓉.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3(10).
[3]高剑南,王祖浩著.化学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上接第120页)
果子教师已经为他们准备好了。例如,在研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学生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电路图,教师就直接说明了如此设计只能得到一组数据的电流与电压,还需要通过设置一个滑动变阻器来观察电流的变化。如此表达就显得越俎代庖而没有生机,事实上这个方案可以衍生很多话题。
图1
1.电压不变而改变电阻,电流会有什么变化?
2.电阻不变而改变电源的电压,电流又会如何改变?
3.为了获得同样的电流,如果电阻变大了,电压应该怎样变化……
这些话题是教师始料不及的,如果一定要自己表达,就会僵化学生的思维而使教学效果低下。有时候,教师也会因简单的总结而误入思维的沼泽。为师者,何不大气些,把智慧增值的空间让给学生呢?
五、“袅袅余音可绕梁”:延伸拓展亦留白
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更多的是在课外。在一节课的结尾处留下精心设计的“空白”,也就留下了悬念,吊起了学生的胃口,让学生在课后也欲罢不能,这就能使学生保持不断探究的兴趣,并为下一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一、教师应首先更新教学观念,从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圈子跳出来,具备明晰而深刻的创新教学理念,教师应具有创新精神和不断进取精神。传统的教育观的基本特点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中心,过分强调了老师的作用,而新的教育要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线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及创造精神,把教学的重心和立足点转移到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上来,引导学生想学、会学、善学。
(一)人们往往对创新认识上有些误区。一提到创新教育,往往想到的是脱离教材的活动,如小制作、小发明等等,或者是借助问题,让学生任意去想去说,说得离奇,便是创新,走入了另一个极端。其实,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等等都是创新。一个人对于某一问题的解决是否有创新性,不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是否别人提过,而关键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对于这个人来说是否新颖。例如:在讲解三角形内心的时候,由教师提出问题“再三角形内部,是否能找到一点到三角形各边距离相等?”。学生能根据以前所学的知识回答出是三角形各角平分线的交点。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创新过程。
(二) 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有利于创造的学习环境。教学环境应当为每个学生提供自由思想的空间,让学生大胆的想象甚至可以异想天开。学生能否具有一定的对学习内容自主选择的自由,也是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创新教育的关键。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愉悦、和谐、民主、宽松的人际环境,教师应该努力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去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创设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产生探究新知兴趣、积极主动地去追求人类的最高财富――知识和技能,从而使学生感到“课堂上没有老师的威严,没有答错题被老师斥责的忧虑,更不会有被同学取笑的苦恼,可以在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中探索创新,大胆地质疑,发表自己的想法。”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这样的环境学习,才能思路开阔,思维敏捷,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从而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三) 教师应该改进教学方法。传统教育中“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显然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只有通过发现式、启发式、讨论式等先进的教学方法,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激发积极的思维,采取启发、引导、积极参与等方法,指导学生独立思考,寻找问题的可能性答案;培养学生敢于批判、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勇气和能力。
二、好奇心、求知欲与创新思维是紧密相连的,它们是创新思维的起点。好奇心可以唤起创新的意识,激发创新的动机,推动人们进行创新思维活动。因此,培养创新能力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兴趣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好奇心的培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主动去探索数学的奥妙。数学兴趣不仅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而且还使学生在集中精力获得知识的同时,努力地去进行创造性的活动,成为创新的动力因素。数学由于其高度的抽象性、严谨的逻辑性、结论的确定性和应用的广泛性等特征,决定了数学教学的难度,往往使学生视如畏途。然而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材料的兴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都是要从教学素材中选取通俗生动的事例,采用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使用一张薄纸对折若干次后,“可与珠穆朗玛峰试比高”来引起学生的学习指数函数的兴趣。“星期天以后的第22000天是星期几?也能引起学生对二项式定理的兴趣,等等。在兴趣的形成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起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而成为创新的动力。
(一)每个学生都有“好胜心”和“求知欲”,我们可以利用他们的这一点,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中出示恰如其分的出示问题,让学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问题高低适度,问题是学生想知道的,这样问题会吸引学生,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引起认知冲突,引发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学生因兴趣而学,而思维,并提出新质疑,自觉的去解决,去创新。教师创造合适的机会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比如:针对不同的群体开展几何图形设计大赛、数学笑话晚会、逻辑推理故事演说等等。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找到生活与数学的结合点,感受自己胜利,体会数学给他们带来的成和快乐。
(二)生活中大量的图形有的是几何图形本身,有的是依据数学中的重要理论产生的,也有的是几何图形组合,它们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在教学中宜充分利用图形的线条美、色彩美,给学生最大的感知,充分体会数学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在教学中尽量把生活实际中美的图形联系到课堂教学中,再把图形运用到美术创作、生活空间的设计中,产生共鸣,使他们产生创造图形美的欲望,驱使他们创新,维持长久的创新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