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城市建设的概念范文

生态城市建设的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城市建设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态城市建设的概念

第1篇:生态城市建设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低碳生态城路径方法建设模式

[Abstract] The global climate change has become a focus of world concern, low carbon development mode to reduce the human life and production activities of the carbon footprint as the goal to get attention.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city, low carbon city theory and construction practice,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different regions of the world city in different development backgrounds of the common experience and unique experience, proposed the construction model and measures of low carbon ecological city suitable for me in the city.

[keyword] low carbon ecological city; path; method; construction mode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2008年是世界的“城市化年”,人类历史上首次有50%的人口集聚在城市[1]。未来,城市人口将继续增加,城市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将越来越凸显,综合研究大量的国内外城市发展案例发现,低碳生态城市遂成为世界各国城市良性发展的首要选择。

一、低碳生态城相关理论和实践发展概述

1.生态城市和低碳城市发展概述

(1)生态城市发展

国内外关于生态城市的理论研究与行动实践按发展的时间顺序可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以前的思想萌动阶段;20世纪初到20世纪70年代的生态学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的生态城市理论研究阶段。生态城市的建设实践活动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工业化国家公害泛滥成灾时期,公害严重的国家开始通过严格的立法和环境教育的普及推进大规模的城市生态化建设。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各国的经济得到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导致人与自然的矛盾不断加剧。环境危机深刻化、全球化,很多国家在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同时开始加强城市的生态化建设。20世纪9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各国的共识,生态城市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2)低碳城市发展

低碳的概念最初在经济发展领域产生。英国在2003年《能源白皮书》中首次正式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2]。随后,低碳理念由经济发展领域扩展到社会生活领域。人民开始致力于“低碳社会”的建设,力图通过改变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实施低碳技术和新的制度来保证温室气体排放的减少。2007年“低碳城市”的概念开始得到关注 [3],我们定义的低碳城市是“城市经济以低碳产业和低碳化生产为主导模式,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以低碳社会为建设蓝图的城市。低碳城市发展旨在通过经济发展模式、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在保证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实现有助于减少碳排放的城市建设模式和社会发展方式[4]。

2.低碳生态城市的理论和实践

生态城市与低碳城市在核心思想上是一致的,都是关注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但前者关注自然环境、人居环境等多个方面,而后者则主要关注全球气候变化。低碳生态城市的概念是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仇保兴博士在哈尔滨举行的“2009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论坛”上首次提出来的,他将低碳经济和生态城市这两个关联度高、交叉性强的发展理念进行了复合,并将两者的目标相结合,提出了建立起低能耗、低排放、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发展模式。

二、国内外低碳生态城市成功实践案例的分析及总结

笔者通过分析大量国内外成功的建设实践案例,总结出不同区域的国家和城市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普遍共性经验和独特个性特征(表1)。

表1不同区域生态城市建设总结 [5]

1.北美洲国家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过程及典型特征

北美洲国家经历了20世纪60年代公害频发的情况后开始强化对土地的调控管理,一系列重要环境法令的颁布实施,在加强城市的生态建设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立法先行与立法创新,注重运用市场机制和通过公民诉讼制度自下而上地推动城市环境问题得以解决是美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特色。

2.南美洲国家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过程及典型特征

在南美洲的生态城市建设实例中,巴西的库里蒂巴和桑托斯堪称世界性的典范,把城市设计、规划和管理合为一体,实现土地利用与公共交通一体,关注社会公益和市民教育,是南美洲生态城市建设的典型特征。

3.大洋洲国家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过程及典型特征

大洋洲的城市也经历了高度的城市化过程,但没有经历后工业负面影响,他们普遍具有先天优美的生态环境。政府制定并不断修订环境保护标准,并借助奥运会等有利的契机使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上了一个全新的层次。以旅游产业等作为经济依托的大洋洲城市把建设生态城市作为提升城市竞争力、经济增长点的重要举措,生态城市建设早已成为全民化的参与项目。

4.欧洲国家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过程及典型特征

欧洲的城市在经历了城市环境恶化、郊区化和逆城市化等现象之后,多数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末就意识到了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性。从1973年第一个环境行动计划提出到2008年布鲁塞尔“市长公约”的提出,低碳生态城已被默认为未来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环境法治和公众参与意识强,政府的城市发展战略与区域性战略的有效结合,是欧盟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的特色。

5.亚洲国家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过程及典型特征

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等差异使得亚洲的生态城市建设区域差异性较为明显,基本可以划分为以日本、新加坡和中国为代表的三个典型区域。

(1)新加坡

新加坡在刚摆脱殖民统治之后城市曾一度面对拥挤不堪、污染严重和人居环境差等情境。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新加坡逐步制定并实施严格的环境、土地和规划法律制度,起到了十分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作用。因此,通过精心的城市规划和严格的环境法治建成生态环境优美的花园城市国家是新加坡的特色

(2)日本

日本也曾受到生态退化、公害事件频发等情况的威胁。如今,日本已从“公害列岛”转变为世界上环境立法最全面的国家之一,日本的城市规划中,与土地及城市建设等相关的法律就有200多个,2000年颁布的《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使日本成为循环经济法制先进国。以高新科技为支撑和通过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有效规范城市的低碳生态化建设是日本的特色

(3)中国

从1984年12月上海“首届全国城市生态学研讨会”到2003年《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等相关规范的颁布,中国也经历了短暂的生态城市建设过程,生态城市建设各具特色。我国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主要有两种模式[6]:一是新建的生态城,如深圳的光明新城、天津的中新生态城等;二是已有城镇向低碳生态城镇的转型,如青岛、威海、珠海、贵阳等城市。

三、我国建设低碳生态城的规划优势与策略

1.我国建设低碳生态城的优势

综合研究国内外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案例,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得出我国城市发展建设低碳生态城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我国正处于城市化转型的工业化过程,低碳生态城市的概念不断的充实和完善,我国应把握城市转型的关键时期实现低碳生态城市发展建设的成功。

第二,中小城市应明确在疏解大城市主城区人口和交通压力方面的关键作用,在现有城市基本条件的基础上,实现已有城镇向低碳生态卫星城的成功转型。

第三,我国原有的园林城市、山水城市等城市发展形态为低碳生态城奠定了良好的文化底蕴。山水城市形态强调山水与城市和谐共存,使山水景观成为城市永续的、不断增值的资源,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素和低碳生态城建设的基础。

第四,各个地区的地理地质状况、气候情况和资源条件等存在的地区性差异决定了我国的低碳生态城发展模式的多样性。

2.我国建设低碳生态城的规划策略

结合国外低碳生态城市成功案例的建设经验和我国城市发展的现状,借鉴国际经验,得出多层面推进中国低碳城市发展的路径与方法:

(1)重视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的作用

法律、政策上的保障可以相对比较快地提高和完善,且作用明显。当前我国的法制尚不健全,相对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应该继续加大国家层面上的法律和政策支持,鼓励相关地方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使法律趋于生态化。

(2)重视城市规划在低碳生态城建设方面的作用

从国外的建设经验来看,各国都十分重视城市生态规划、完善城市规划立法,充分发挥城市规划的核心作用。因此,我国的低碳生态城的规划也应该为未来的城市空间布局、交通网路、产业发展等重大问题提供科学合理的战略指导。

(3)低碳生态城的建设与城市建设一体化进行

从国际经验来看,应将生态目标的实现融入到城市建设过程中,通过统筹安排和科学规划,使城市建设、经济建设和低碳生态建设协调发展,发展城市经济的同时实现节约能源、降低污染、保护生态的目的。

(4)重视低碳经济产业发展、开发清洁能源

根据世界经济的发展形势,合理布局产业结构,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和绿色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开发新型清洁能源,注重能源技术的应用和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

(5)环境教育的普及

借鉴各国成功案例的建设经验,我国政府应积极支持环境教育,加强环境道德、生态文化、生态文明的建设,培养公民的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参与意识。

(6)重视城市间、区域间和国际化的合作

实践证明,城市和区域是密不可分的,低碳生态城的建设只有在区域和国际范围内分工协作、协调发展,才能最终实现共同的低碳生态化目标。

四、结语

低碳生态城的建设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必的经之路,已成为世界未来良性发展的首要选择。在建设低碳生态城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充分借鉴先进国家的成功经验,也要认识到我国特殊的城市发展形势,针对当前我国城市发展现状,提出适合我国城市的低碳生态城的建设模式和相应措施。

参考文献

[1]仇保兴.我国低碳生态城发展的总体思路[J].建设科技,2010,(Z1):12-17

[2]熊青青,吴健.10措施建设低碳城市[J].城市住宅,2010,(Z1):68-69

[3]戴亦欣.我国低碳城市发展的必要性和治理模式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19(3):12-18

[4]庄贵阳.低碳经济引领世界经济发展方向[J].世界环境,2008,(2):34-36

第2篇:生态城市建设的概念范文

对于生态园林城市的概念,目前业界内尚且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只存在一些基于园林城市和生态城市概念演化而来的解释性的概念。比较被业内认可的是《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暂行)》中提出的生态园林城市概念,该概念指出:生态园林城市指的是一种以人为本、以自然环境为依托、以资源流动为命脉的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社会和谐发展的人类居住形式。从以上的概念中不难看出,生态园林城市的核心在于自然生态环境的构建,其强调了自然生态环境建设优先的理念,以环境建设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植物景观在学术界内具有明确的概念,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与应用。植物景观主要指的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将植物与水体、山石、建筑以及小品等其他的景观元素通过一定的艺术表现手法合理配置且发挥园林植物功能的系统所具有的外在表现形式。

2基于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植物景观形成机制

基于生态园林城市的植物景观形成机制主要受到该城市在所在区域的地理环境、气候情况、乡土植物以及地域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这四种因素在园林城市建设中的植物景观形成中相互交织、互相联系,互相作用。以下将对这四种因素进行逐一分析,来阐明基于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植物景观的形成机制。

(1)城市所在区域的地理环境对植物景观形成的影响作用。在生态园林城市植物景观构建设计时,设计者需对城市的整个地理环境进行掌握,充分地利用城市现有的地形、山水以及天然植被等地理因素,因地制宜进行植物景观的设计。

(2)城市所在区域的气候情况对植物景观形成的影响作用。一个城市的气候条件会决定其主要植物群落的生长情况,而一个城市自有植物群落的生长状况会对其植物景观的形成产生根本性的影响。例如,对于常年光、热持久,雨量充沛的城市,其大高位芽植物的生长会非常茂盛,因此在这样的城市中,其植物景观的特征必然会受到气候的影响,而呈现出亚热带阔叶林地带性植被的特征。

(3)城市所在区域的乡土植物对植物景观形成的影响作用。乡土植物是一个城市中适应性最强、资源最多的植物群落,也是植物景观构建过程中首选的材料。因此不论哪一个城市,其在进行植物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必然会带有显著的本土植物的特征,也必然会大量的应用本土植物,因此本土植物是影响植物景观形成的一个关键因素。

(4)城市所在区域的地域文化对植物景观形成的影响作用。一座城市的地域文化是历经历史积淀而来,且具有鲜明的特征。地域文化会对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人们的喜好、习惯、审美等产生深厚的影响。因此,植物景观设计者在进行景观设计之初,必然会综合考虑这座城市人们的喜好、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等因素,从而对植物的种类以及配置形式进行确定。

3基于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植物景观优化建议

(1)深入挖掘本土植物资源。在进行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加大对城市所在区域乡土植物资源的应用和开发力度。将当地的本土植物资源作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大力开发应用效果好、能够广泛被地方居民认可的景观植物,以此来使当地城市的植物群落结构得到极大地丰富和发展。在进行本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要将重点放在植物能否很好的适应城市特殊生态环境的问题上,加大对抗污染、抗虫害、耐干旱、耐寒冷、管理粗放等优良的本土植物品种的开发和引入应用力度。

(2)注重营造植物景观空间。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植物景观构建中,需注重植物景观的空间营造。而在植物景观空间营造的过程中,设计者需将所建设的绿地景观的具体功能和性质作为切入点,在不同空间搭配设计不同的植物景观,与该绿地景观中的其他景观要素共同形成能够给人以不同听觉、视觉、嗅觉,甚至心理感受的植物景观,以此来对其所在绿地景观的主题和意境进行良好的传达和表现。

(3)丰富植物群落生态结构。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植物景观优化过程中,要注重植物群落生态结构的丰富性。植物群落生态结构的丰富性主要包含垂直空间的层次丰富性、平面空间的层次丰富性以及时间维度上的结构丰富性等三个方面。这就要求,植物景观设计者要根据不同城市的绿地需求功能以及绿地性质,采取不同类型的植物景观群落。例如在城市道路绿地中,不要单纯的设计为单层或双层的植物群落,这样会使得整个绿地的视线效果太过简单。应该在道路绿地中,适当的进行局部分带或者是利用围墙段,引入应用一些开花植物,以此来丰富道路绿地的植物景观群落结构。与此同时,在进行植物景观设计时,设计师要注意四季景观的兼顾设计,要以几种具有良好观赏性的植物作为绿地景观的主要基调,然后穿插应用一些能够分别在春夏秋冬四季进行观赏的植物,使其在时间维度上具有丰富的结构性。

第3篇:生态城市建设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生态城市建设;评价方法;建议

“生态城市”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七十年代由国际教科文组织提出的。 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的建立并不意味着永远不变,必须辩证的认识指标体系的运用,从实际出发,切不可夸大其发挥的作用。社会是进步发展的,生态城市也是不断改进的,因此指标体系的建立并不意味着永远不变,必须结合生态城市发展的实际,做到与时俱进,使生态城市的指标体系得到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城市的概述

1、生态城市的定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生态城市的概念是这样表述的:生态城市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社会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四者保持高度和谐,城市环境及人居环境清洁、优美、舒适、安全,失业率低、社会保障体系完善,高新技术占主导地位,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最大限度的发挥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有利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稳定、协调、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所谓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是通过人为构造的经济、社会、生态持续发展的系统。

2、生态城市的内涵 。根据上述概念,笔者认为生态城市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生态社会:以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强调社会组织效能的有效运作;体现社会的公平,减少城乡收入差距与社会贫富差距是最主要的目标。(2)生态经济:城市发展需要经济的支撑:一方面,新形势下经济发展定位从“国富”到“民富”的转变;另一方面,生态经济强调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强调经济的多样化和发展特色化。其中,循环经济成为现代生态经济主要内容, 3R行动,通过构建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益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3)生态文化:生态文化是以“非人类中心主义”为哲学指导思想,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协同进化,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形态。生态文化强调对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历史遗迹的保护,并将文化渗透到各个层面。

(4)生态环境: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历史环境与未来环境的和谐。 (5)生态人居:城市的主体是人,城市规划建设的最根本目的就是满足人的需要。《雅典》提出将居住作为城市的首要功能。建设居住功能完备、环境优美、安全便捷的居住空间。

二、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的研究

将生态城市建设具体到某一个城市,必须提供相应的具体指标来进行衡量,建立的指标体系可以让居民了解当前城市的环境发展状况,同时可以监测当前的环境发展势态,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为生态城市的建设决策提供相应的依据。

1、生态城市指标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结合实际,根据现有的经济、社会以及环境的发展理论,将指标尽量定量化;其次参考发达国家生态城市建设的指标值;再次根据已有的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来规定特定城市的指标值;最后,参考国内城市的现状值作趋势延展。根据上述原则建立起符合自身城市发展的指标体系,做到从实际出发,立足实践,使生态城市按照指标获得良性发展。

2、生态指标体系的选择。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的选择要经过专业的论证才能进行推广,指标体系的选择必须进行严格的筛选,其中筛选可以以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技术等方法进行严格的论证,通过这些方法的使用可以保证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的正确性和可行性。经过论证选出合理的指标体系,经过最后的审查检验过程方可推广使用。

3、常见的生态指标体系。主要分为自然生态指标、经济生态指标和社会生态指标;将城市指标体系分为不同的层次,主要有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其中三级指标涉及比较详细准确的定量数据,随着统计资料的不断完善,三级指标会得到不断地补充和完善。(1)在自然生态指标中,三级指标主要有: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地下水质标准度、大气中TSP浓度、噪音的平均影响度、大众对环境的满意度等;绿化情况的三级指标主要有城市森林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公园绿地所占比重等;垃圾处理的三级指标主要有:生活垃圾的循环利用率、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率等。(2)在经济生态指标中,三级指标有:城市的人均GDP等;经济结构的三级指标有:三大产业所占城市产业的比重、高新信息技术产业占总产值的比重、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收入水平的三级指标有:恩格尔系数大小、可供自由支配的资金占总资金的比重等;经济效益的三级指标主要有:单位GDP能耗、单位GDP污染排放量等。(3)在社会生态指标中,三级指标主要有:失业率、合作医疗保障率、传染病发病率、犯罪事件发生率住房保障率等;科学教育的三级指标主要有:科研经费占GDP的比重、万人在校学生数等;资源配置的三级指标主要有:人均生活用水量、人均生活用电量、燃气普及率、万人商业网点数、基尼系数、恩格尔系等。

三.生态城市建设的评价方法及其建议

1、生态城市建设的评价方法。生态城市是一个多功能、多层次、多目标的评价对象。运用多目标综合评价法,采用相对统一和规范的定量化的科学指标分值来表示目标条件的优劣,并在考虑目标重要程度的前提下进行加权求和得到总分值,按总分值的高低评定城市的生态文明程度。

2、生态城市建设评价的建议。(1)生态城市建设评价必须兼顾生态和效益的统一。每一个城市结合自身的资源等优势来发展生态产业,加速生态城市的建设,比如太阳能产业的发展,必须充分分析太阳能产业发展的生态和经济效益,如果太阳能产业耗能大于生态方面的收益,那么发展太阳能产业是得不偿失的。发展任何一种生态产业,建设任何一种形式的生态城市,必须平衡生态和效益的关系。(2)生态城市建设评价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尚处于探索时期、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加强生态城市建设的经验总结和创新,脚踏实地、循序渐进的进行。所实现的生态城市必须是:能源是清洁的、有害气体必须得到无害化处理等等。从根本来讲,必须结合当地的实际,循序渐进,遵循时展的规律。(3)生态城市建设评价不能忽视文教、宣传、保障等全方位的发展。在发展生态城市的过程中大多数的城市会忽视文教对于生态城市建设的作用,生态城市不仅仅是环境上的生态,生态城市的建设必须提升到居民文化精神上的生态化,所谓文化精神上的生态化就是提高公民在日常生活中生态城市建设的意识,做到生态城市建设的公民化,落实到公民的日常生活中去。其中公民文化精神的生态化离不开宣传的作用。必须加强城市居民的养老、失业等保险率,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保障体系建设。

结束语

国内生态城市理论实践都还处于探索阶段,随着对其认知的逐步深入,结合城市的实际及其发展趋势,将对指标体系及建设评价进行不断的修正和完善,使其最终能够真实地反映生态城市建设的程度,并且指导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永昌等.生态城市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9(5)

第4篇:生态城市建设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 生态城市;城市建设;法律制度

【中图分类号】 X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2-012-2

十报告提出了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生态文明建设被放在了突出地位上,使其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城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直接体现,符合时展的潮流。生态城市日益成为我国城市建设的热点,也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生态城市的界定

(一)生态城市的理论基础

1.生态文明观。随着经济的发展,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会带来巨大的损失和严重的后果,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的矛盾不仅直接影响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而且严重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正是这种认识,推动着人类文明将要进行一场深刻的变革。它预示着人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文明时代,即生态文明时代。

生态文明,从广义上讲,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狭义的生态文明是指人类用更为文明而非野蛮的方式来对待大自然,努力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维护生态安全,它着重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要达到的文明程度,主要研究涉及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

生态文明是一种新型的文明模式,在内涵上,它与以往的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既有继承关系,又都不相同。生态文明建设在新世纪成为中国一项全民事业和重大决策,以生态文明观为指导,才能科学地建设生态城市。

2.生态城市观。城市是人类活动高度集中的场所,是人类生存、发展以及对资源、商品和服务进行消费的主要场所和集散地,也是对环境影响最大的地方。城市化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对自然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减少污染物排放,走新型工业化和城市生态化道路,促使城市进行生态良性循环,构造可持续发展模式,成为全球关注热点,生态城市的思想正是在这种形势下产生的。

生态城市作为一个正式的科学概念,是在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生态城市理论在绿色思潮的影响下,社会观念急剧变革,人们日益强调“人本主义”、“回归自然”等理想和愿望,在此种情况下,生态城市在全球各种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势下,基于对现代主义城市规划的批判,基于人类生态文明的觉醒和对传统工业城市的反思应运而生。生态城市观体现了人类生态文明的觉醒,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于解决当今城市中普遍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二)生态城市的科学内涵

生态城市作为一种新的城市概念和发展模式,是人类生态价值取向的结果,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向。前苏联亚尼科斯基认为:“生态城市是一种理想的城市模式,是按生态学原理建造起来的人类聚居地,它可以实现社会、经济、自然的协调发展,以及物质、能量、信息的高效利用,其所有的生态要素都进入一种良性循环,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也都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我国黄光宇教授认为,“生态城市应该是一种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关系和谐的城市生态系统,以可持续发展为特征,运行机制生态化,伦理价值公平化,文化传统延续化,同时也是一定区域内的社会、经济、自然综合体”。虽然各家观点不尽相同,但都强调了城市发展过程中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就其本质而言,生态城市是一个包含了自然环境和人文价值的综合性概念,是一个以人为主导,自然环境为依托,资源流动为命脉,社会、环境、经济统一协调的复合系统。其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和谐、高效、持续发展。

二、生态城市建设的法律环境需求分析

(一)生态化的法治理念

生态城市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各种条件的配合与支持。法治理念是根植于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必然性要求之中,它是法治的灵魂,体现了法治的精神实质和价值追求。法治理念虽然只是诸多社会要素之一,但由于法治本身的特点,对社会环境中的其他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政策、道德因素都起到引导和制约的作用。而生态城市建设依赖一定的社会环境,良好的社会环境可以为生态城市建设创造更好的条件,因此,法治理念需要生态化,将生态思想融入法治理念,为构建生态城市营造良好的氛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对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要求不同,现在的法治理念已经不能很好的引导我国法律的制定并着实解决现实生态问题以及生态城市的建设,应当加强法治理念的生态倾向,增加对生态理论的重视,融入法治理念,贯彻于各项工作,最终为建设生态城市服务。

(二)生态化的立法原则

生态城市建设战略方针确定后,就应该通过正确的策略原则来贯彻执行。我国对于生态的保护主要是以对环境的保护为主。城市作为一个特殊的、开放的、人文的生态系统,要想全面保障其生态化建设,就必须要以生态价值观为出发点,秉持一定的理念及原则作为指导。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的健康,生态城市建设的立法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我们应及时修正我国生态环境立法的基本原则,确保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成为所有相关法律的指导思想,确立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经济发展与资源开发相协调的原则,以更好地保障生态城市建设。

(三)生态化的法律制度

生态文明的法治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不能只停留于文件上和形式上,坚决避免因为短期和局部利益的吸引而朝令夕改。生态城市建设要通过一系列规范的法律制度加以贯彻实施。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建立由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等构成的较完整的法律制度框架,对传统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及相关立法进行总结反思,立足现实的同时面向未来,系统全面地处理环境、经济、人文各方面之间的关系,设计城市生态综合发展的制度保障,以适应当代中国对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和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要求。

三、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法律制度

(一)国外生态城市建设法律制度

从20世纪60年代末起,一些国家开始制定法律来推进城市生态化建设。目前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大都拥有完善的环境法制和严格的城市规划法,公民具有很强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参与意识,许多重视生态建设的城市都通过城市建设规划管理措施和一些环保法律法规,保持城市开发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协调。

美国在1969年制定的《国家环境政策法》是一部综合性环境成文法,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并且形成了命令控制、排污控制、技术强制和市场控制这四种模式,创造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克服了忽视环境利益与环境价值的传统发展战略的弊端,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欧洲1973年的第一个环境行动计划中讨论了城市可持续发展政策,之后建立了相关环境管理机构。随着生态法规的颁布,公众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有关生态城市建设的科学技术、政府管理和公众行为等均达到了较高水平,污染控制与节能措施以及可更新能源得到更广泛的使用,经济发展与城市生态逐步协调,公民能够普遍积极地参与其中等。在专项立法方面,欧盟针对气体和粉尘排放通过了将近20个法规和指令,针对臭氧层的保护通过了九个公约、决议和指令,并制定了多项法规以促进成员国在空气污染防治合作,形成了相当完善的法规体系。

日本有很多城市较早开始进行生态化建设,北九州市从 1997 年开始实施的生态城市建设计划,主要内容是环境产业建设、环境新技术开发、减少垃圾、以及实现循环型社会。从日本的环境立法目的来看,日本比较重视建立综合性的基本环境计划和协调机制,采取行政控制与市场调节等多元化机制结合的方式,制定严格的环境标准,并且强调公众的参与和公民环境权益的保护,同时还参加了一些国际公约,最终确立了在整体环境观指导下的综合性环境基本法模式,逐步建立了比较健全的环境法律体系。

(二)我国生态城市建设法律制度

我国目前关于生态城市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主要集中于环境保护方面与城市规划建设两个方面。国务院于 1973 年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并颁布了《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1994 年,我国政府批准了《中国 21 世纪议程――中国 21 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并有一系列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如《森林法》、《草原法》、《渔业法》等。目前我国已制定了9部环境保护法律、15部资源管理法律、20多部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行政法规、近百部环境保护行政规章,以及300多项环境标准。此外,我国还加入或签署了一系列环境与资源保护的国际公约。自20世纪90年代起,在我国的一些法律中开始反映生态经济的理念,其中生态经济是一种尊重生态原理和经济规律的经济。

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需要加快立法,完善法律制度;推进政府法制层面、企业层面以及公众层面的生态城市建设创新,形成政府、企业与民众相结合的建设模式。生态城市建设是系统性与和谐性的有机统一,应当尽快建立我国的“绿色GDP”指标考核体系,推进政府行政的全面创新。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强化政府、企业和公众的环境责任、守法意识和监督意识。借鉴美国使用绿色税收和绿色收费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经验,尽快出台有利于生态城市建设的财税制度。除了基本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外,还应大力推进以生态经济为核心的政策法规制定和实施,同时普及公众环保意识和生态建设参与意识,营造崇尚法治的社会氛围,激发全民参与生态城市建设的积极性等一系列完善的生态城市建设的法律保障体系,使法律成为推进城市生态化建设顺利进行的根本制度保障。

四、结束语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现呈燎原之势,许多城市都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并付诸实践,生态文明是绿色的象征,是生命的象征。当前我国生态城市实践与国外相比,仍存在着在许多方面的不足,在城市化进程中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以最小的资源环境投入,谋求社会、经济最大限度的发展,推动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在生态城市实践中充分体现我国在历史、文化与传统上的优势,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城市是今后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张灿.论我国生态城市建设法制保障[D].贵州:贵州民族大学,2011.

[2]于丛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问题研究[D].济南:山东农业大学,2012.

[3]翟玲玲.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法制保障体系构建研究[D].兰州:西北民族大学,2009.

[4]刘爱军.生态文明与我国环境立法体系的完善[J].法学论坛,2007,(02).

[5]金鉴明,田兴敏.城市的明天――构建生态城市的探讨[J].自然杂志,2006.

第5篇:生态城市建设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生态城市; 生态规划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the city's environmental and ecological problems caused more and more people's attention, making the ecological city construc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ity, some overseas cities have put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ty plan, and into practice, and to a certain extent, has obtained the certain of succes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systematic ecological city planning of the basic concepts,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developmen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logical city planning, and summarized the ecological city several development tendency, an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typical examples, illustrates the ecological city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he experience.

Keywords: ecological city; Ecological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的人口急剧增加,城市资源日益枯竭以及环境的破坏严重,打破了城市原有的生态平衡,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不断地下降,为了维持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人们必须重新的审视和分析当前城市规划建设的体系,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促进城市区域的协调发展,通过借鉴城市生态系统的运行方式,加强城市生态系统的循环,实现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同时,充分利用城市周边的自然环境,创造舒适的、适宜人类居住的生态城市。

二、生态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

生态城市作为一个崭新的概念,生态城市规划要以科学,切合实际的城市生态建设为目标,把建设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的城市生态系统作为城市规划的对象,综合运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科学、合理的手段规划设计出生态系统内的各种关系,寻找出一个最佳的生态位,规划出人与城市生态系统协调发展的最优化方案。

生态城市规划是在城市、环境、生态规划的基础上,依据国家的方针、政策,并结合城市的自身条件,协调好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合理的布置生态城市的建设体系,生态城市规划就是要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经济、环境、资源),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城市规划的发展现状

(1)国外生态城市规划的发展现状

自从20世纪70年代俄科学家首次提出了生态城市的概念之后,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开始不断的探索和研究生态城市的基本理论的和方法,如今已有诸多国家参与生态城市建设的计划开始付诸行动,并在在一定的程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向巴西的库里蒂巴,美国的伯克利,澳大利亚的阿德莱德,以及亚洲的日本、新加坡等,它们从土地利用、社区管理模式以及城市空间的绿色等方面,为各国的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了可靠的参考。

(2) 国内生态城市规划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近年以来发展尤为迅速,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结合现代生态生态学的基本理论观点和国外生态城市规划实践的成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索,提出了适合我国的城市规划的建设理论和方法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然而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生态城市规划建设起步较晚,一些相关的政策法规还不够完善,缺乏实践方面的经验,而且由于片面的追求经济的发展,使得城市规划的功能结构单一,城市的生态建设严重不足。为了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和谐、创造舒适的人居环境,必须大力发展生态城市的建设。

四、生态城市规划的发展趋势

(1)发展紧凑型的城市,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所谓紧凑型城市是指采用密集开发的策略,把人们的住所建设在其工作和所需的各种社会服务设施的周围,着重强调城市在时间、空间的内在紧密性。紧凑型城市的建立,一方面,减少了资源的浪费,使得土地资源得到了充分合理的利用,另一方面,一些关于城市生态化的措施也能确保顺利的实施。

(2)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以减少私人汽车的使用。为了切实有效地解决人们过度使用机动车所引起的环境问题,一些获得巨大成功的生态城市通过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有效减少了私人汽车的使用率。巴西的库里蒂巴市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尽管城市人口急剧增长,但是在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并没有引发交通堵塞的现象。

(3)重视城市生态网络建设,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国外一些国家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质量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如享有世界“花园城市”美誉的新加坡,充分利用水体和绿地来提高本国的城市生活质量,由于城市生态生态系统网络的建设,使得城市居民的生活与生态系统的得以紧密结合。

(4)大量运用绿色技术,使用可再生的绿色能源。从国外城市生态系统的建设的实践经验可知,城市作为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重视城市的各种资源,同时推广使用可再生的绿色能源,建筑节能、可循环的材料也有利于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五、生态城市规划的典型案例分析

巴西的库里蒂巴市被世人认为是最接近生态城市的城市,该市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规划出的城市受到全世界的美誉,特别是发达的公共交通系统尤为让人称道,同时废旧物品的回收、循环利用、节约资源的一系列举措同时受到相应国际机构的嘉奖,1990年联合国授予库里蒂巴“巴西生态之都”、“城市生态规划样板”的称号。库里蒂巴的城市规划建设具有一套自己独特的做法,首先沿着交通沿线对城区进行大范围的改造;确立“以人为本的”的思想,确保优先发展的设施顺利的实施;增加绿地和公园的面积,改善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同时,充分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社会公益方面,通过建设图书馆系统,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提供各种简单使用的培训技巧;最后,在社会公众的教育方面,在全社会普及与环境相关的知识,提高他们保护环境的自觉意识。

六、国内外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经验总结

(1)制定合理的生态城市建设目标和发展措施。 生态城市的建设作为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依据各国城市的发展的情况,规划出相应的发展模式和建设措施,如丹麦的哥本哈根。

(2)编订科学的、系统的生态城市建设规划。编制城市规划时应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生态城市的建设已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的一部分,将生态城市建设纳入城市整体建设之中。

(3)依据不同的国情选择不同的城市规划模式。由于各国的国情,自然状况以及社会条件的不尽相同,因此,应该规划出适合自己城市的情况的建设道路。

(4)强调生态城市规划的重点。生态城市的规划应重视区域的协调发展,同时,建设城市的绿色生态网络,增加公共绿地和公园的面积,从而改善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如亚洲的新加坡。

(5)保证充足的资金支持。由于生态城市的建设作为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政府依然是生态城市建设中的资金的主要的承担对象,因此,需要政府与企业加强合作,提高公民的参与意识,并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

七、结论

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由于不同的国家地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以及历史条件等诸多因素的不同,生态城市的建设的重点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要根据自身城市的特点,从理论和实践上不断探索生态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内在联系,将可持续发展思想融入到生态城市的建设中。本文简要介绍了生态城市规划的概念,国内外的发展现状,未来的发展趋势,国内外的经验以及典型的实例分析,使我们加深了对生态城市规划的了解,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杨锦滔.长沙市生态市建设与规划研究.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 沈超.借鉴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做法探讨.城市观察.2011

第6篇:生态城市建设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 生态城市 规划 建设

城市规划和建设决定着城市的布局,体现了城市公民的精神面貌、审美状况,文化内涵等,因而城市规划设计显得十分的重要和关键。人们由于长期注重城市经济发展而忽略环境问题导致如今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引起了广大公众的注意,生态城市的构想已经呼之欲出。生态城市的规划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如何将生态建设与城市经济发展持平是我们在进行规划的过程中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1 我国生态城市规划和建设的现状

随着环保意识的逐渐深入人心,生态城市的建设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城市规划设计师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设计中,开始将绿色植物和城市建筑物紧密结合起来,以发挥绿色植物减少噪音、防尘、净化空气、减弱紫外线辐射的作用。近年来,很多大型城市如上海、广州、天津等城市都已开展生态城市的建设,并且多次举行国外交流。国内很多城市规划设计者们针对城市生态规划做出了系统的规划和设计,总体上,生态城市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仍有一些方面不如人意,具体表现如下:

1.1 缺乏统一的生态城市建设标准体制

当前,很多发达城市都已开始城市的建立并规划了相关的标准。但是生态城市建设的标准还未完善。生态城市建设标准是用于指导城市生态建设,实现城市标准化的法则。城市规划建设标准虽然和生态城市建设标准不太一样,但是其在结构和本质上有着一定的相似点。生态城市建设标准应将城市建设标准作为其基础,使其相互结合,适当整合,由此制定出符合该城市的生态城市建设的标准。

生态城市规划的执行深受生态城市标准的影响和指导。但是由于现在的建设中,生态城市建设的标准尚未确定,对城市的发展轨迹和生态建设缺乏指导性的作用。同时,生态城市建设应具有动态性,应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城市的发展需求逐渐做出适当的调整[1]。

1.2 公民意识不强和参与性不高

虽然环境的重要性在每个人的心中已经根深蒂固,广大公众都已明白空气质量的对身体和生活的关键性,但是大多数公民对生态型的概念较为陌生,了解不太清楚,理解不够深刻。公民一般都会认为城市生态建设是城市管理者的责任和业务所在,于自身并没有多大的关系,自己似乎只是其中的旁观者。因此在整个城市的生态建设中,往往由于公民参与的积极性较差而缺乏公民的实质参与和支持。城市在缺少群众基础这个主体的前提下会导致在施工的过程中困难重重。

1.3 缺少合适的功能定位

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是生态城市建设的综合规划,包括多方面部门及人才的参与。城市在生态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并不是单纯的牵涉到城市规划部门,还关系到其他部门之间的合作如水利部门、土管部门等部门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但是在工作的过程中,各部门之间往往由于分工不明确导致在管理制度上出现不合适的衔接。

2 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原则

2.1 经济生态的原则

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必须要以经济发展为前提,在经济的发展下,提出生态与经济共同发展的理念。当然,不能只单纯的注重经济的发展而造成环境的污染,同时也不能单纯的看重环境而懈怠经济的发展。

2.2 自然经济的原则

随着人类经济的发展,自然环境受到污染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人们在实际的生活过程中也日益感觉到城市环境污染所带来的后果。生态城市是指从社会心理和自然生态两方面区创造符合人类要求的绿化城市。在规划城市时,应考虑城市化建设对生物以及生态要素的影响。

2.3 社会生态的原则

人类是整个城市的主导体,人的思想观念决定着城市的发展动态,城市的演化直接受人们的文化观念和社会行为的影响。因此,在生态城市的建设中应优先考虑人类的需求,满足社会生态的原则。

2.4 复合生态的原则

生态城市融合了历史、社会、经济、文化等,是一个人类与自然环境的高度复合的有机体。城市生态系统是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可以诱发人的创造精神和生产力。城市仍然是大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规划时,必须要将其和整个区域生态统一起来,进而进行整体的规划。同时在城市生态建设的过程中,可适当的向公民灌输和普及一些环保知识。

首先,生态建设不同于城市建设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增加了绿化建设,城市绿化建设以居民地绿化,道路绿化,防护绿地,生产绿地,为主包括公园、风景林地、游园、街头绿地的建设为主,是整个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其次,应适当的推广低碳的概念。低碳是属于生态城市的范畴,是针对建设生态型城市而展开的,通过减少碳排放进而达到城市-人-自然环境三位一体的和谐居住体系。再次,加强水资源防治工作和节约用水观念的普及。水资源的缺乏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注重,工业的发展导致大量水源被污染,生活用水以及饮用水已经供不应求。如何解决水资源的问题也是生态城市在建设中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城市应加强污水的防止力度,同时大量普及节水知识,引导每位公民都行动起来,积极保护水资源,争取建立防污节水型城市。最后,应加强城市的综合治理。城市的快速发展往往与环境的要求背道而驰,人们在过分要求经济的前提下总是易于忽略环境问题,殊不知环境问题已经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如人口密度过高,空气污染严重以致现在大型城市频繁出现的雾霾现象、环境脏乱等问题。因此,城市在朝着生态型发展时应积极的加强综合治理的力度,同时加强公民的环保意识,减少大气污染,避免城市中心区开发过度的现象发生[2]。

3 生态城市建设的保障机制

3.1 制度的保障

生态城市的建设已经不单单是城市规划这一单一的问题。在鼓励资源的再用,能源的节约中,不仅有政府的参与,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还涉及了经济的发展。因此,政府在生态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应加强制度的保障,对进行一些再循环的企业应进行适当的鼓励政策,同时对一些化工企业乱排污染物的现象要进行严惩,争取建立绿色环保的城市建设体制,这样才能保障生态城市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3.2 资金的保障

城市的发展与建设离不开资金的保障。政府在实施的过程中应成立生态城市建设的专项资金以保障建设工作如期完成,同时可以将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有机的结合起来,如将水资源污染治理,水土保持等国家专项资金与城市生态建设相结合,共同用于环境的保护,进行资金的统筹安排,从而建立多元化融资体制。

3.3 科技人才的保障

人才和科技是社会进步的支撑者。只有科学技术的提高才能加速科技成果的转换,加速人才的培养,科技的发展才能加速生态城市的早日实现。城市生态化的建设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如能源的再次利用、水资源节约系统、废物资源化、清洁产品的开发等都需要科技和人才的投入。因此,注重人才的培养以及科技的创新是影响城市生态化建设的潜在因素,也是人们最容易忽略的部分。但是我们应时刻牢记生产力水平是城市生态化建设的重要标志,同时其依赖于先进科学技术的发展[3]。

3.4 思想意识的保障

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已经被人们所熟知,渐渐的深入人心。生态城市的规划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的理念,进而将其投射于城市的发展之中的。在城市生态的发展过程中要求我们进行思想上的转变,思想上的转变才能正确的引导行为上的改变。因此,要将单纯的物质主义朝着经济与生态共同发展的方向进行转变,将单纯的追求城市的现代化朝着环保与高科技的协调发展。同时要加强公民的生态意识,努力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引导公民正确的消费习惯和行为习惯,争取做到全民参与。

4 生态城市建设的思路

我国现在生态城市的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需要改善的方面仍然很多。生态城市所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即可持续发展与人类生存之间的矛盾。同时人们的思想意识、城市的人口密度都会影响城市生态化建设的进行,在编制城市生态建设规划的过程中,应全面考虑,合理制定出符合城市发展的布局、生态功能、经济功能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教育,知识的教育不仅可以用于人才的培养,提高人们的综合素养,同时还可以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二是加大环保投资力度,在加大投资力度的同时应完善立法,是打击污染环境行为的有效措施。三是注重城市的生态承载力,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城市的生态承载力,必须要二者统筹兼顾,均衡发展。四是适当控制人口密度的发展,提高公民的居住环境条件,加强人居环境内涵的建设[4]。

5 结语

在以往城市的发展中,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生态尝试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生态城市的建设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和品质,同时还能帮助人类和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城市的建设有助于我们把握城市未来的发展动向,实现城市在新时代下的跨越。

参考文献:

[1]朱锡平,陈英.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与中国城市发展[J].财经政法资讯,2007年(第2期):20-31.

[2]焦民顺.对生态城市规划和建设相关问题的思考[J].山西建筑,2009年报3月,第35卷(第9期):11-12.

第7篇:生态城市建设的概念范文

近年来,在城镇化加速过程中,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取得长足发展。总结各地经验,生态城市建设的模式主要有:以绿化和宜居为主题的园林城市、山水城市、山地城市、宜居城市、森林城市、绿色城市等;以“低碳减排”为主题的低碳城市;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及“无害化”为主题的集群式、循环型、低碳化的工业园区等。尽管生态城市建设模式不同,但在当前条件下都面临共同的挑战,主要是生态城市建设与汽车快速发展的矛盾、与大规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矛盾、与城市间大气污染协同防控的矛盾等。

上述矛盾虽然普遍存在,但在不同城市和地区的表现及程度却大不相同。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性和协调性,加强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的衔接,提高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评价体系的科学性,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特点,建立多元的生态评价体系。不能用一张蓝图来规划不同的城市,也不能用一把标尺来衡量不同的城市。只有这样,才能处理好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各种关系和矛盾。要加强理性思考,特别是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和不同生态条件的角度出发,观察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可能和发展目标,从而制订科学的生态城市建设评价体系。

第一,对建制城市的考察和评价需要有历史的观点,评价视角要与城市的发展阶段相适应。生态城市是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高级城市形态,是城市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一般来讲,城市规模较大,往往意味着这个城市已经走过长期的历史演化过程,向生态城市演进的时机更为成熟,转化也更为自然。因此,参照系不可能是原生态,只能是“人工生态”;评价时要顾及城市的历史和现实,不可能“推倒重来”。

第二,评价视角要与城镇化的合理概念相适应。现在人们谈论的城镇化率,都是城市中的常住人口或户籍人口概念,这样会导致人口流向的过度集中化。我们应参照发达国家城镇化率的计算标准,即以非农就业人口作为城镇化率的统计口径。这样,在我国大量存在的建制镇和非建制镇中的非农就业人口就被统计进城镇化率。非农就业人口比重占多数的镇也应进入生态城市建设的规划或考虑范围,使评价视角更具多样性。这就要把一部分“镇”――未来城市,纳入生态城市建设评价的视野。应把目前建制镇和非建制镇中非农就业比重已经超过半数的居住中心作为未来城市建设的类型,并以此为对象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生态建设评价方式与指标体系,目的是为防止这些未来城市继续走以往城市发展的路子,其生态标准应当高于目前的老城市。

第8篇:生态城市建设的概念范文

本次沙龙活动得到中央和地方有关部门领导、专家学者、生态业界相关人士的广泛关注,国家信息中心常务副主任杜平,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副司长谢极,国家节能中心主任李仰哲,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巡视员孙桢,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低碳生态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李迅,财经界杂志社总编吉喆,环境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所所长张林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副主任谭纵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分院绿色建筑与生态城研究中心技术总监汤民,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水系统规划设计研究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孔彦鸿,世界银行城市发展专家曹星,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王春连,广州科创节能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锦宁,天津市华彩电子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树华,以及《财经界》杂志社特邀的嘉宾,与生态城市相关的官员、相关行业协会、学会,生态节能企业的负责人,生态节能研究室、院科系负责人等共计40余位代表参加。

沙龙在《财经界》杂志总编吉喆的欢迎辞中正式开始。他说:“作为发改委主管、国家信息中心主办的《财经界》杂志社,我们对生态城市的关注由来已久,我们有义务和责任为我国的城市生态建设摇旗呐喊、出谋划策。”

我国城市建设如何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如何引入低碳、环保、绿色的建设理念,事关我国小康社会建设,事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深入发展。吉喆希望借助此次沙龙活动,组织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就生态城市的未来发展展开深入讨论,针对我国城市生态建设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全面的探索,吸纳世界各国在这方面的经验教训、思路和成功实践,从而探索出符合我国现状的生态城市建设之路。

国家信息中心常务副主任杜平在致辞中对赴会嘉宾利用周末出席本次活动表示敬意,他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参加沙龙活动。作为国家信息中心主办的财经界杂志,杜平希望《财经界》杂志社能够更早一点、更敏锐一些来观察、来讨论生态城市这一问题。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存在很多问题,不以生态化发展为理念的城市建设带给我们相当多的教训。杜平说,在我国“十二五”期间,特别是十召开以后,生态城市,特别是以生态为理念的这种发展模式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宣扬,以更好的推荐和实践这一理念。本次沙龙活动是大家达成共识,进行思想交流碰撞的场合,在未来发展中推崇生态城市发展理念,将是国家之幸,民族之幸。他希望参会嘉宾能够各抒己见、开诚布公地阐述各自理念,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展开讨论。

作为本次沙龙的主持人,李迅表达了对生态城市内涵的四点认识,生态城市是我国城市建设追求的目标,是追求的过程,更是一种发展模式,也是一种价值理念。

生态城市这个概念的提出大概已有40余年的时间,在1971年联合国的一个叫做《人与生物圈》的规划中提出,宣扬以生态理论来引导城市、社区和村落的建设规划。他认为生态城市是我们城市建设追求的目标,生态城市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尊重自然、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强调资源的多元多样、循环利用,还有一点就是强调人的感受,讲究一种和谐性。一个城市是不是生态城市,是用脚来投票的,谁愿意到这个城市生活,它就相对来说是一个生态城市。

第9篇:生态城市建设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生态城市;现状;建设途径

1 引言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同时也带来了生态环境的问题。随着社会经济和环境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对生态保护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1]。为使城市自然、经济、社会和谐共存、持续发展,我国政府提出了“生态城市”的发展模式。目前所倡导的建设“生态城市”,进一步促进了从高碳城市向低碳城市的转变,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生态城市的概念是在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研究计划中首次提出的。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不少学者对生态城市的内涵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目前,国内外对生态城市的共识概念是:生态城市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指导城乡发展而建立的空间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环境整洁优美,生活安全舒适,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经济发达、社会进步、生态保护三者保持高度和谐,人与自然互惠共生的复合生态系统[2]。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城市与传统城市相比,主要有以下几大特点:包括和谐性,生态城市的和谐性重要的是反映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基础上,具有合理的生态结构,城市体现出生态系统的健康与和谐;可持续性,体现为自然、社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高效性,生态城市能提高一切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大程度的减少资源的消耗,使有限的物质和资源循环利用,降低能耗,最大限度获得效益;整体性,不单独的追求经济效益或是环境的优良,注重整个生态系统的整体效益,谋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统一与同步发展。

2 生态城市建设的现状

我国生态城市的建设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较快。在1984年,江西省宜春市就进行了生态城市的规划与建设,经过20多年的发展历程,截至2011年2月有230个地级以上城市提出了以“生态城市”为建设目标,占全国比重的801%[3]。但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着很多问题,由于前期的发展经验不足,意识落后和政策上支持不到位,过度强调发展经济,导致城市的发展结构单一,生态基础差,城市的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超出承载负荷,形成总体环境的低质性。这就为后续的生态建设带来很大的不便。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

3 生态城市的建设途径

3.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

通过加大宣传的力度和方式,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使人们知道自己在环境

中的位置和环境责任,改变传统的消费方式,倡导绿色低碳消费模式,推进全社会厉行节约,节能减排,提升居民参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自觉性。逐步引导到居民日常的生活方式,增强自我调节能力,从而保障城市生态系统的运行[4]。

3.2 发展生态经济,调整产业结构

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但同时也带来的严重的环境问题。以前粗放的传统经济模式,造成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能源消耗高,形成生产系统的弱势性和低效性。因此建设生态城市必须注重循环经济和低碳发展理念,调整城市的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从根本上改变城市旧有的粗放发展模式。

3.3 发展生态技术,增强产业持续发展能力

生态城市建设中要始终注重科技创新,以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和海洋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新的生态技术革命正在兴起和发展,对资源和能源进行可再生利用,投入少量的能量,产生较低的污染或无污染,要与高新技术企业、高等院校研究所建立好良好的合作机制,共同研发生态技术对废弃物集中回收处理和资源化再利用再循环技术攻关。此外还要吸收、合作、直接引进国外先进环保技术,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逐步走上清洁生产、绿色消费之路,给生态城市建设以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3.4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科学的规划要考虑经济、社会、环境的各个方面,要把生态建设、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综合考虑。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根据发展需要和资源条件。完善规划,确保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避免无序发展,资源浪费,污染恶化。合理布置居住区、商业区和工业区的位置,以人为本,统筹城乡规划建设和城乡环境治理,建设现代化生态城市[5]。

3.5 环境污染综合整治

环境质量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和条件。实施区域内污染源的综合整治,对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企业要责令限期整改或关停,加大处罚力度。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的工业准入门槛。要求企业采用能耗低、污染少的清洁生产工艺,保证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以建设清洁舒适、环境优美的生态城市。

3.6 重视城市间、区域间的合作

加强城市间、区域间的合作和交流,努力促进实现技术与资源共享的跨区域流动、优化重组和互惠共生。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应承担相应的生态义务和责任,实现整体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协调发展。

4 结语

生态城市是依据生态学原理提出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城市,必须以科学、发展和变化的观点,来探索生态城市建设问题,不断探索、研究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努力推动城市稳步、合理的朝着低碳、生态、绿色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梅红霞.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生态城市建设-以淄博中心城区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8):31~32.

[2] 于洪存,贾玉鹤.沈阳市生态城市建设的必然性研究[J].环境科学导刊,2011,30 (2):12~14.

[3] 李 迅,刘 琰.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城市规划学刊,2011(4):2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