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体育课程主要内容范文

体育课程主要内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体育课程主要内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体育课程主要内容

第1篇:体育课程主要内容范文

关键词:高速铁路 实用性体育 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5(c)-0206-02

1 研究目的意义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高级建设人才基地,不同类型的学校,专业不一样,未来职业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也不一样。这就要求大学体育课程既要考虑时展需求的全面性,又要考虑学校自身专业需求的实用性。因此,学校开设的体育课程就必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对传统的教学内容及方法进行有效改革,注重个体差异与不同专业的需要,发展具有职业特点的实用性体育,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有效提高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培养具有综合内涵和能力的人。

高铁乘务专业职业性体育课程改革不是采用传统的学科理论来编制课程教学纲要和实施大纲。而是要突出实用性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用工作任务来引领理论,是要根据乘务职业岗位一般身体素质、特殊“身体—心理”素质、特殊岗位体育知识和岗位适应能力需求特征,来设置工作任务,进行课程内容设计。

2 设计教学内容的原则

课程目标的实现依赖于课程内容的设计,所以在体育教学中,课程内容的设计是最关键的问题。因为我们想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把体育所包含的所有内容告诉学生是不可能的,甚至把教学大纲中要求的课程全部详细地教给学生也不可能实现。所以,就要对体育课程内容做合理的规划,依据课程目标规定的范畴,来设计体育课程的内容。(1)设计学科中最有用、最有价值的知识;使学生能尽快掌握,学有所用。(2)设计能有效参加体育健身与运动实践活动的内容,以及设计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态度的课程内容,以便使体育融入到生活当中。

2.1 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

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作为设计教学内容的基本出发点,同时重视课程内容的体育文化含量。

2.2 选择性与实效性相结合

根据学生特点、地域、气候、场馆设施和器材等情况设计内容,力求少而精,讲求实效,并注意与中学基础相连贯和衔接。

2.3 科学性和可接受性相结合

教学内容反映本学科的新进展、新成果。要以人为本,遵循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适应教学对象,为学生所用,便于学生课外自学、自练。

2.4 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

汲取世界优秀体育文化,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体现时代性、发展性、民族性和中国特色。

2.5 充分体现职业特色的要求

高铁乘务员的工作要求学生不仅要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要有较好的仪表、礼仪素养。按照“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体育课要为实现高铁乘务专业的培养目标服务,使学生更好地就业。

3 高速铁路实用性体育教学内容

高速铁路实用性体育教学内容应该是综合化的体育教学内容。把身体素质为主要内容的课程转向体育实践、体育理论、余暇体育、健康课程等紧密结合的多功能、综合性的大课程。把思想教育、体质教育、健康教育、技能教育、娱乐教育、心理素质教育融为一体,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3.1 基础体育教学内容

学生参加体育课的学习,不仅为了健身,也是为了健心。因此,基础体育教学内容的设计要精简竞技体育内容,降低其难度和要求。由于竞技体育内容大多对身体素质要求很高,技术的结构比较复杂,学生很难掌握,且易发生运动损伤,使很多学生对此望而生畏。因此,基础体育教学内容的设计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减少竞技体育的内容,降低动作技术难度,突出体育课程健身与娱乐的功能。内容要少而精,易于掌握,易于开展,利于终身锻炼,并且效果明显。

体育学习具有鲜明的生活教育色彩,体育课程内容必须反映社会发展的要求,适应社会发展趋势。体育课程内容的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和实际从事体育运动的能力,并能为学生走向社会继续进行体育锻炼服务。因此,体育课程内容的设计一定要注意既要打好基础,又要选择学生喜欢的、社会上比较普及的,并具有很好的健身效果的项目进行学习。

为此,在进行教学时,应设计趣味性、竞争性、普及性为一体的体育项目。如球类运动、体育舞蹈、健美操、游泳等。

3.2 职业体育教学内容

学生在校接受就业前教育时,对他们进行职业性体育、终身体育教育是学校体育课程建设的中心任务。为此,在进行基础体育教学的同时,还应增加对学生所学专业和未来职业相适应的特色体育的知识和内容的教学。使学生树立职业性体育意识,培养学生适应就业所需的职业体育能力。有利于学生进入社会后在高效率、快节奏的劳动竞争或职业转换中发挥良好的体质基础。

职业体育教学内容设计应紧紧围绕高铁乘务专业的特点,塑造学生端庄形象,提升学生前庭器官的稳定性,减缓晕车等职业素质。因此,应设计一些能培养气质,提高学生稳定性的体育项目。如形体训练、技巧动作等。

3.3 发展职业体能

第2篇:体育课程主要内容范文

关键词 民间体育游戏;学校体育教学;应用价值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调查法、实践研究法、数理统计法以及逻辑分析法对山西省太原市“草根”体育游戏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通过对游戏活动的主要内容的收集,并对其进行教材化的处理,有机的与学校体育教学相结合,探索其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1.山西省太原市“草根”体育游戏活动的主要内容

游戏的形式各异,种类繁多,内容也是五花八门,但总体上可以分为心智游戏和活动性游戏两大类。活动性游戏又称为体育游戏,是以跑、跳、投等身体练习为基本内容,通过一定的规则和组织形式所构成的健身、娱乐方式。活动性游戏具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是目的性,即任何活动性游戏都有一定的目的;二有虚构和假象成分,人们扮演着各种不同的社会角色,而这些角色与个人在现实生活中的角色毫无关系;三是有竞赛的因素和一定的情节。

通过对山西省太原市的六个主要城区及周边农村的部分不同年龄的居民进行访谈调查,记录并整理 “草根”体育游戏的种类和玩法。共收集民间体育项目、民间体育游戏项目:顶拐拐、迈十步、翻架架、拔河、袋鼠跳、两人三足跑、背夹球接力跑、简易保龄球、酒瓶套圈等50项。

2.对山西省太原市“草根”体育游戏的教材化处理

太原市的“草根”体育游戏作为体育课程资源内容,属于身体练习资源,主要以身体活动为主。一般来说,身体练习是体育手段的各种具体动作,它是人们为了增强体质、娱乐身心或提高运动水平而采用的身体活动内容。身体练习是体育课程的主要内容。与其他课程不同的是,体育课程学习的结果主要表现在体能的增强、运动技能的掌握和行为态度的改变等方面。

在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教材化处理的过程中,要考虑四个基本原则:(1)趣味性与游戏性原则。(2)教育性与文化性原则。(3)适应性与可行性原则。(4)生活性有实用性原则。

二、“草根”体育游戏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1.有利于建构和形成学校特色体育

目前大多数学校、教师的体育课程设计忽视民间文化的教育价值。因此,重视和加强体育课程资源整合是当前发展学校体育,形成教育亮点的必要途径。根据许多学校场地不足的特点,我意在探索以民间体育游戏为载体的体育教育特色,把民间体育游戏引入学校体育教育中。

2.有利于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

随着现代生活的忙碌,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中小学生经常玩一些电动玩具,电子游戏,很少在户外进行体育游戏,学生之间的自发游戏、合作游戏也越来越少。丰富的民间游戏和趣味性体育游戏具有多样性、娱乐性的特点,能增强学生的体力,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促进其的健康发展。

3.是挖掘和创造新的体育项目的源泉

民间体育游戏是探究体育起源和发展各阶段诸形态的活化石,是挖掘和创造新的体育项目和形式的源泉,反映各民族意识和多方面活动的文化财富,与现代体育交相辉映,是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4.具有独特的文化性、娱乐性、教育性

民间体育游戏是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民间体育游戏以其独有的文化性、娱乐性、教育性在促进少年儿童身心发展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民间体育游戏反映了中华民族某一区域所共有的、习尚的行为、思维、感情和交流的模式。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流传和发展,民间体育游戏已经成为华夏优秀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民间游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社会的价值认同,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实现了人们对幸福感和满足感的追求。

三、结论及建议

1.结论

(1)民间体育资源比较丰富,学生有较高的参与积极性,但是,学生参与民间体育游戏活动人数少,参与项目类别少,民间体育游戏在学校体育中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是对民间体育游戏项目关注力度不够认识不足使其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约。

(2)体育专职教师对民间体育游戏项目进校园态度积极,并肯定了民间体育项目对学生身心健康的作用不亚于其他体育项目。但是师资队伍、场地器材和民间体育资源还需要进一步整理、开发。学生普遍对民间体游戏育项目很感兴趣,可是缺乏相应的认识。

(3)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对其关注度不足,政策及资金投入欠缺。学校对民间体育游戏项目重视程度不够高,基本上没有纳入教学计划。大多数情况下的开展源自予体育教师个体的认识,没有相应的专门性的教材,使大多数的体育教师即使有相应的教学愿望也难以以开展。

2.建议

(1)教育有关部门组织民间体育游戏项目开发的专题性研究

(2)体育师范院系加强对体育教师进行民间体育游戏项目相关的教学。

(3)对民间体育游戏教材内容进行建设,鼓励教师进行民间体育游戏的调查、筛选,并进行相应的改编创新,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探索。

(4)学校鼓励专职体育教师在教学中采用民间体育游戏项目进行教学,增加对民间体育游戏器材的资金投入。

(5)加强民间体育游戏所需器材、设施、场地研究,引入入现代技术使其跟上时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文展.论民族民间体育游戏的理性回归[J].考试周刊,2010(46):144-145.

[2]廖军.舟山市民间体育游戏作为新课标的资源若干问题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9.

[3][付宏山.河南省城市高中体育课程资源中民间体育项目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08.

第3篇:体育课程主要内容范文

1体验式训练的主要内容与可行性分析

1.1体验式训练的主要内容

体验式训练诞生历史较为悠久,最早由军事训练演变而来,属于现代教学中全新的教学学习方式。体验式训练教学,在设计课程时,会专门突出其针对性及挑战性,通过不断构建各种类型的常见与活动方式,使得学生个人或者团体均能够得到充分锻炼,并在训练过程中逐渐养成迎难而上的积极态度,强化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1.2体验式训练的可行性

体验式训练教学法,能够对学生身心健康、团队合作能力等多方面综合素质进行全面深入式锻炼,具有宝贵价值。随着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事业的发展,体验式训练教学法凭借其新颖的教学观念及教学方法得到了广泛欢迎,为高职体育课程教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事业。体验式训练的实质,是利用身体活动作为手段,综合考虑对象情况,调整训练项目与内容,从而使学生素质充分满足时代要求。

2体验式训练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2.1应用实践构思

选择某高职院校的1654名大一新生作为本次实践应用研究的对象。以2课时为一期,对所有学生进行连续性的十期体验式训练教学作为本次应用研究的全部内容。体验式训练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充分培养学生人际关系、团队合作意识、环境适应能力及坚定的性质,在教学过程中对上述内容进行全面跟进记录,根据学生情况,不断调整体验式训练的具体内容,从而同时满足学生身心健康教育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养成两方面要求。

2.2方法

在制定体验式训练方案前,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共找到40多篇高职体育课程中应用体验式教学的参考文献。结合参考文献与本校实际情况,制定了完善的教学方案。使用问卷调查法,对所有学生在接受体验式训练教学前后的情况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期望值、学习感受、学习建议等等多个方面,对本次体育课程体验式训练教学实践的质量、学生满意程度等进行考察。

2.3最终结果

本次十期体验式训练体育课程完成后,统计问卷跟踪式调查的结果发现,93.56%的学生,均认同在体育课程教学当中融合体验式训练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95.87%的学生对体验式训练教学模式拥有较浓厚兴趣;92.38%的学生在本次体验式训练教学当中感到自身价值在团队合作过程中得到体现,这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大部分学生在本次教学实验中自信心得到有效提高,此外,在本次体育课程体验式训练当中,觉得团队综合实力得到有效提升的学生仅占84.52%,可能是由于本次教训内容未充分结合学生团队情况导致的;约有97.87%的学生在本次教学中,感受到了团队归属感。

3体验式训练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实际应用策略

高职院校传统式体育课程教学,大多运用的是充分整合集体式教学与学生个别指导的模式。在此情况下,体育课程同学生能力的交流仅是单方面灌输,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课堂主导地位削弱,同现代教育相背离。体验式训练教学,则利用实际项目,并通过学生亲自参加,使得学生在自主设计学习方案、深入体验的同时,交流分享教学方法与感受,实现实质性提高。体验式训练学习模式,按照理论、活动实践、总结、迁移、提升、最终得到结论的模式,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乐趣,高职体育课程教学,应当高职教学的挑战性、教育性和职业实用性融合在一起。

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教学,大部分依旧使用传统式教学模式,包含教学准备、基础教学和教学总结三大部分,三部分组成的分段式教学,充分整合了学生习惯。与之不同的是,体验式训练在教学时,直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当中,注重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使得学生的相互交流更加密切,相互之间更为了解,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在体育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把在原有课中可进行的体验式训练项目引入课堂,包括60秒挑战、99秒极限等等,也包括20人21条腿或齐眉棍等场地类体育项目整合成课堂许?教学内容,从而使得原有的教学内容更加充实,具有较强的职业性。

第4篇:体育课程主要内容范文

关键词:水平四;体育课;常规;要求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一、体育课课堂常规的定义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中,体育教师和学生都必须遵守“行为准则”或者“行为规范”。

二、体育课课堂常规和要求

体育课课堂常规和要求,应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定,主要内容包括学生、老师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也要依据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来确定。

(一)体育课前的常规和要求

1.教师课前的常规和要求

(1)体育教师课前要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器材、备学情、备教案、备教法、备学法等等;了解班级的总人数,男女性别比例,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等等。

(2)体育教师课前的要求:穿运动服、运动鞋。

2.学生课前的常规和要求

(1)课前五分钟整理好着装,检查本节课所需要携带的体育器材,在教学楼下由体育委员整理好队伍,并与班主任沟通班级的请假情况,清点人数后,带到体育教师指定的位置;体育委员提前和体育老师联系,确定上课地点,了解场地的安全情况;从教学区带队走向体育场地的时候要做到安静,不追逐打闹和嬉戏,保持好队形,步伐整齐统一。

(2)学生课前的要求:上课必须穿校服和运动鞋;因病、事不能上体育课时,必须本人向体育老师请假,本人不能请假的,必须有班主任的签字请假条;上课不许戴帽子、围巾、手套、墨镜(夏天)和尖锐利器,不允许带书本、作业、杂志、手机、零食、游戏卡片和游戏机等电子产品进入课堂。

(二)体育课中的常规和要求

1.教师课中的常规和要求

(1)教师在接受体育委员报告出勤人数以后,记录好学生的出勤情况,向学生问好,安排好见习生的工作,开始导入本节课的主要内容、重难点,然后按计划进入教学状态并指出这节课易出现的安全问题。

(2)体育教师课中的要求:要求导入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声音洪亮;提出课后学习的要求,安排下节课的内容,布置学生课后归还器械和场地整理工作,体育委员带队回班。

2.学生课中的常规和要求

(1)学生上课时,要认真专心听讲,仔细观察教师的动作示范,并积极思考,自觉遵守课堂纪律,掌握老师所教的内容。

(2)不得随意移动或者损坏已经布置好的场地和器材,如有损坏或丢失,按学校体育器材管理相关规定进行赔偿;未经体育老师的同意不得擅自离开教学区域上卫生间或者和其他班级、年级的

同学做其他的活动;不得随意嬉戏打闹,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时,在没有老师的安全帮助下,不得做与所学内容无关的、过于危险的动作,避免危害事故的发生;在练习期间如果出现身体不适的情况,及时向老师报告;不允许在自己的活动范围内留下任何垃圾;不得随意早退;所有人(特殊情况除外)都必须按规定参加阶段、期中、期末和素质达标测试考核,缺考的必须参加补考。

(三)体育课后的常规要求

1.教师课后的常规和要求

(1)教师每次课后都要及时总结经验,写好反思;对缺课的学生做进一步了解,必要时给予补课或辅导。

(2)教师课后的要求:及时反思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优点,存在的不足积极向老教师或者骨干教师虚心求教,查阅相关书籍,积极学习和思考并改进。优点可以向其他老师共同分享。

2.学生课后的常规和要求

(1)课后学生利用大课间活动、社团活动等课外时间对所学的内容加以巩固,利用学校图书馆和网络等资源查阅相关书籍和视频,进一步掌握更多的知识来提高自己。

(2)课外练习时,对于有危险的动作必须在有老师或者同伴能保证安全和帮助的情况下去练习。

结论与建议: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课堂常规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良好的教学常规,不仅能提高体育课的质量,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也能提高学生、教师的安全意识,避免事故的发生。

第5篇:体育课程主要内容范文

一、加强学习,积淀智慧底蕴

教育专家指出:学习是教师维持其职业生命连续性的重要手段,是教师实现其职业生命价值升华的必要、重要通道。所以,体育教师除了学习体育理论知识、研读体育专业著作外,还必须在哲学、教育心理学、文学、艺术、医学等方面有所涉猎。要不负众望,要有所创造、有所发展就必须读一些“垫底”的书(摘自教育家朱永新语)。通过系列学习,可以让我们体育教师掌握最新的体育理论知识与技术技能,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水平,使自己始终保持满满的“一缸富有生命力的活水”。也只有这样,我们在室内体育课教学时,才能有的放矢,才能让学生的智慧与自己的智慧激情碰撞,释放出室内体育课的精彩。

二、整合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虽是一门专门的学科课程,但对于其他学科来说,与信息技术整合却可以起到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之效。室内体育课教学,我们一般以体育常识、卫生保健、安全知识等为主要内容,若是光凭一张嘴来讲解,学生往往缺乏学习兴趣,打不起精神,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学习动力、兴趣、积极性,严重影响了室内体育课的教学效果,有违体育新课标教书育人、强身健体的初衷。我在教授足球的带球突破过人这一技巧时,把学生带进了教室,整合信息技术,实行室内体育课教学。课前,我把学生喜欢的世界球星马拉多纳、贝利、梅西带球过人的精彩片段进行了剪接,制成了教学课件,给学生慢动作展示球星带球过人非凡技术,并附上详细的技术要领讲解,在让学生领略世界级球星风采的同时,轻松领悟带球过人的动作要领;图文并茂的知识讲解,让学生们学习兴趣大增,他们跃跃欲试、蠢蠢欲动,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三、就地取材,丰富教学内容

新《小学体育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是顺利实施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可以发挥课程资源的教育优势。”因此,室内体育课教学时,我们应打破时空的限制,充分挖掘、利用起教室内的现有资源,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材施教,充分利用课桌、板凳等进行室内体育课教学,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此外,我们还可以将桌凳进行合理摆放,变成简易的双杆、山羊,让学生原地支撑、模拟练习;将桌凳混合摆放,拼成简易的“海绵垫”,让学生进行仰卧起坐、俯卧撑的练习;也可将桌凳摆放成“迷宫”“单边桥”,让学生模拟闯迷宫、过单边桥,训练学生的灵敏性、协调性。游戏时,我们应教育学生遵守游戏规则,避免不安全状况的出现,让学生在室内体育课中既得到身体的锻炼,又受到思想品德的教育,达到练体、育人的双重教学效果,一举多得。

四、即时评价,达到教学目的

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对课程设计和组织实施的科学程度进行诊断、并确定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它是不断完善课程建设的重要依据和途径(引自小学体育新课标)。结合室内体育课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室内体育课评价时,采用即时评价更为适宜。评价时,我们要以人为本,以积极评价为主,让学生在享受成功的同时,收获自尊、自信,满足自我需要。如在室内体育课对学生的仰卧起坐、俯卧撑进行评价时,则可适当降低评价标准,不看重数量,只注重动作质量;“不错”“好极了”“很好”“继续努力”……应成为即时评价的常用语。而对游戏项目等进行评价时,则着重对学生的参与热情、合作态度、规则遵守等进行即时评价,使每个学生都受到激情鼓舞,激励他们以最佳的精神状态、崭新的竞技面貌参与到室内体育课的学习中去。

第6篇:体育课程主要内容范文

关键词:初中女生;体育锻炼;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4-046-01

初中女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开始表现出一些女性的心理、生理特点,主要表现为腼腆、害羞、自尊心强、爱清洁等。她们上体育课时,往往不是很积极。因此,培养初中女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很关键。本文分析了当前初中女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并提出提升女生参与体育锻炼热情的方法策略。

一、初中女生体育锻炼的现状

我国自从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对于高等院校一直十分重视其素质教育。其中的体育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其地位已经越来越得到相关研究人员的认可与重视。作为实现体育教学的重点部分,初中女生的体育锻炼已经成为了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节笔者将对于初中女生的体育锻炼现状进行分析:

首先,初中女生对于体育课程不够重视,虽然体育课程在目前的初中考核之中已经成为了必修课程,同时在考试之中,其成绩一般也会列入学分,最终影响学生的总体成绩,但是,在实际教学当中很多学生对于初中体育课程仍旧出于种种原因显得不够重视。去上体育课程,一般也是出于无奈。

其次,初中体育教学的教学目标难以达成,在我国初中的体育教学当中,其教学形式往往还停留在“教者发令,学者响应,身顺而心违”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其中部分学生,在面对体育课程的出席率上,甚至会找出种种理由请假或逃课。而这些行为与我国教育部出版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具有较大的不同,《纲要》之中指出“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的目标。这一目标给学校体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体育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锻炼能力,使学生养成自觉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必要的基础。

再次,初中女生对于体育课程兴趣缺失。从一般大学的体育教师的教学实践之中,我们可以发现,教师往往最头疼的就是初中女生的体育锻炼。一方面,初中女生对体育课兴趣不大,自身对于参加体育活动,锻炼身体的积极性又相对较低,在思想之中“健康第一”的意识不足,在体育课中迟到、早退的现象严重。她们在体育教学中,即使参与教学活动,也往往是身到心不到,经常采用“走马观花”式的学习方式,这样不仅使教学质量难以保证,而且也不利于形成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

二、对于初中女生体育锻炼兴趣培养的相关建议

首先,学校应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学的地位。学生对于体育教学的不重视,往往是因为在众多课程之中,体育课程无论是从教学形式,教学内容,还是从考试方式等方面来说,都不如专业课程正规,同时其学分数也一般相对较低,所以学生在本着得过且过的思想,在学习之中精神不集中。这就要求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提高体育教学的体育,增加体育的课的课时,以及学分数量,在教学之中,重视对于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的实施情况的监管。同时定期对于体育课程进行考核,增加其教学评价环节。使得学生在思想上重视体育课程。

其次,体育教师应转变教学方式,在以往的教学环节当中,往往是教师教授知识,学生学习知识,教师示范教学动作,学生在旁边观看,模仿,学习动作。这种教学模式往往显得过于呆板,使得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无法集中精力在学习上。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对于体育课程之中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的习得。这就要求教师教学之中,学习更多的先进的教学方式,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真正做到使得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再次,因材施教,初中女生对于体育课程兴趣不高的主要原因,是对于教师的教学内容不感兴趣,从而在主观上不愿意参加体育锻炼。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根据女生的特点,选择教材内容与教法方法,针对男女有别的特点合理安排女生的运动量,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从初中女生的特点来说,她们对体育课具有求趣、求健、求美以及喜欢韵律等特点。所以,在教材内容、教法手段、运动量的择、安排上,既要充分考虑她们的心理、生理特点,同时也应该考虑到初中女生的兴趣点,激发她们学习的热情,以及参与体育锻炼的欲望。

此外,改进体育课程的结构,对于传统的体育课程来说,一般的体育课程教学结构可以分为“三段式”,即“读”为第一阶段,“理”为第二阶段,“练”为第三阶。但是这种教学结构往往会阻碍学生的发展,束缚学生个性的解放。所以教师应该将体育课程分为教学准备阶段,基本阶段,选择阶段,结束阶段。其中选择阶段应该根绝学生的需求选择性的济宁锻炼方法的传授。加强与学生互动,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最后,重视学生反馈。在学校的教学评价体系之中,学校应该尤为重视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评价。所以,作为体育教学或者体育课程的研究人员,教师应该更为科学的制定教学评价体系,其后根据学生对于教学评价的法规,修正自身的教学方案,尤其对于学生之中的女生群体,应更为重视。根据学生的意见选择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针对性的加强学生参与体育课程的热情。

参考文献:

[1] 李业幸,石丹青.如何提高初中女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02)

[2] 翁 薇.初中女生膝关节运动损伤的实证研究[J].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2008(03)

[3] 邓广南,曾祥萍.21世纪初中女生形体美探析[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09)

第7篇:体育课程主要内容范文

【关键词】新课标 初中体育 课程改革

中学体育教学应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当前,体育教学要求日益提高,通过对《课程标准》的研究,针对学生情况,作为主导地位的教师,应采用何种教学方法解决问题. 提高教学质量,成为越来越多人关注的焦点。首先正确理解体育课程的性质,是把握体育教学改革正确方向的前提,自从中学体育课程改名为《体育与健康》之后,有人认为体育教育已经发展为健康教育。

一、正确理解体育课程的性质应该把握以下几点要求:

1、体育课程必须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服务。

2、体育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不是以知识传授和智力游戏为主要手段。

3、体育健康的知识技能方法既是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实现课程各项目标为主要载体,而且掌握这些知识、技能方法,也是《课程标准》要求达到的一项目标。

4、体育与健康课程虽然强调多种内容、多种功能和多种价值整合,但仍是以体育为主的一门课程。

5、初中的健康教育内容由体育品德与生活品德及社会生物科学等相关课程共同完成. 体育课程主要学习与体育密切相关的健康教育知识。

只有深入研究体育课程的性质和要求才能更好地了解课程标准,才能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灵治运用,从而达到提升体育课的质量。

二、让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地位。

《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但学生身心处于发育过程,发育尚未成熟,有些体育课程教学中不能一切都以学生兴趣为中心,应该引导学生的兴趣成为情趣,进而掌握运动技能,为终身体育打下扎实基础,那种让学生喜欢什么学什么,爱怎么样学就怎么样学,能学到什么程度算什么,实际上是放弃了教育的职能。

“学生是以接受别人经验为主的学习主体”. 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快速高效地掌握前人的经验。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我们要积极掌握提倡“探究学习“使学生知道知识来源掌握获取知识方法,但并不是所有的体育知识技能都让学生去探究和发现的。只有把学生个性的发展融洽在教学任务中必须要符合学生成长规律,必须要依赖良性的教学管理,才能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对传统教材进行现代化和改造,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爱好。

新课程改革的内容选择还要以传统教材为框架,对内容进行优化和改革,改变过去那种纯粹为了学习某项技术运动或提高某项身体素质而教学的思想观念。如:铅球、跳高、蹲踞式起跑、前滚翻等趣味性较差,技术要求高,难以掌握,又无益于终身体育的项目可只作介绍或通过简化规则,简化技、战术,降低难度要求,改造场地器材等手段开发出新的课程内容,以游戏的形式、比赛的形式来组织教学,在学生“玩”的过程中讲解一些动作要领,提出一些动作要求,让学生更好地“玩”让学生既掌握了最基本的动作方法,又“玩”得开心。降低难度,简化规则,简化技、战术是新课改对传统体育教材的需要,这样做学生既掌握了动作,又增强了信心,培养了兴趣,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选择与确定体育活动内容十分重要。要精选既受学生喜受,又对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有较大价值,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作为学习内容。另外还应根据学校的场地、设施等条件,确定一些课程内容范围,让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和兴趣、爱好进行选择。学生自己喜欢了就会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从而全面发展体能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培养积极的自我价值感,发展个性,养成良好的身体锻炼习惯。有了良好的锻炼习惯以后,就更加有利于培养终身的体育观。

四、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主导作用。

引导学生落实《课程标准》是的目标任务。针对学生的特点和兴趣因材施教。学生大致可分为以上四种:成绩良好和较差的,对某些项目感兴趣和不感兴趣的。针对这几种情况采用不同教学的方法,进行教学,不能认为学生成绩差或不感兴趣就放弃教育。由此提出二个问题进行探讨。

1、关于运动技能学习问题。过去的体育课程教学比较重视技能学习,对学生学习能力培养重视不够,随着教育改革和学校体育改革不断深入,逐渐认识到了“学会学习”和“学会健体”的重要性. 但是有人认为“会学”比“W会”更重要. 学生是否掌握运动技能无关紧要,关键要学会如何锻炼,如何运用体育知识、技能,把运动技能学习与体育锻炼能力,人为地割裂开来和对立起来。

2、关于学生运动兴趣问题。

过去的教学对学生兴趣关注不够,从而影响了学生锻炼的积极性,为此《课程标准》有针对性强调,并指出“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前提”。但本人认为“教学必须从学生兴趣出发,以学生兴趣为中心”把学生运动兴趣当作教学的唯一依据的说法,从而忽视对体育知识;技能教学和对意志的培养的忽视,是错误的。

第8篇:体育课程主要内容范文

一、体育课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初中生正直青春期,身体生长最快速的时候,身高、体重、声音等等变化得都是非常快的,这时候,在营养跟的上的基础上,主要的还是需要锻炼身体的,常常听人说到,打篮球会有利于长高个,其实这是有一定依据的,初中时期的锻炼,更有利于骨科的拉伸,生长。

当然,伴随着身体那种自然而然的变化,更让人小心翼翼的是伴随青春期的心理变化,我们都知道,青春期的孩子比较敏感、叛逆,因为一些小事就会想不开,这时候除了老师苦口婆心的开导,也需要一些课堂外的活动,让学生真正的身心愉悦,有了好心情,才不会使青春期的自己变得敏感。同时,体育锻炼本身可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自己的优良品质。

初中不同于小学,教学深度和广度都发生了一些变化,课程增多了,科目的难度也加大了,随之而来的就是作业量的增大,如果没有一个好的身体,应对如此繁琐的课程,身体多少是吃不消的。初中是个特殊、重要的时期,讲究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体育课显的尤为的重要。

二、体育课有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了解

我国是一个综合型的大国,在各个领域都很突出,2008年,我国在北京举办了首届奥运会,更高、更远、更强的口号震惊海内外,对体育的重视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对于一些专业比赛,基本的赛事规则和技术我们都是要懂得的,这些,都应该是我们在体育课上学到的。同时在体育课上,老师对于一些体育器材、国内外体育历史的讲解,也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

通常,一节体育课的开始是热身,围绕操场跑两圈,活动一下筋骨,其次就是课堂的讲解,以篮球课为例,老师要先把这堂课的主要内容说一下,比如,三步上栏的学习,投球要注意哪一个点等,老师需要边讲解边演示,学生在一旁观看,但是,讲解的内容不要太多,对于技巧要层层递进,讲解一部分后,让学生自己练习一下,掌握一下技巧,学生感觉学会了,才会有对下一步学习的求知欲。在短暂的练习结束后,学生休息的时候,老师可以很轻松接着的把下一步技能讲解、演示一遍。不松不紧,顺其自然的完成这堂课的任务。

体育课毕竟不太同于文化课,相对于文化课而言,体育课还是会起到一个放松的作用,不用在课堂上脑子一根筋,生怕错过某个知识点,在体育课上,不太懂会走神落下的,都可以在练习的时候得到补充,前提是,不管是什么?n程,都需要遵守纪律。

三、体育课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体育课使孩子放松身心的同时也能够学到专业的技能,的确很重要。其实更重的是体育课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经常锻炼的人聪明。这句话不是空穴来风,更不是对体育课的奉承,它是经过科学研究和现实调查得到的依据。经常体育锻炼的人有利于血液循环,有利于脑部组织的发展,可以使脑皮层的厚度增加。经常体育锻炼的人,免疫系统比较强大,为智力的提升提供保障,使人的的思维更加敏捷,提高记忆力。

体育课还可以让学生学到一些最基本的防护技能,比如,怎么防止肌肉拉伤,怎么治疗肌肉拉伤这些都是基本的体育防护技能。对于一个经常跑步的人需要注意什么等等的这些,都可以在体育课上,老师和学生休息闲聊时,学到手,应用在自己、家人、朋友的身上。

体育课带给我们精神层面的东西也特别的多,我们在学习体育课的时候,会被老师讲解的体育人物的精神所感染,在进行体育锻炼的时候,我们就会本能的激发自己那种坚韧的精神,就更能够理解我国在举办奥运会提出更高、更远、更强的口号的意义,这种精神是体育带给我们的,但并不只是体育精神,这种精神还会渗透到骨子里,不管面对的是学习上的难题还是生活中的困境,都会让我们勇往直前,那种精神是体育课带给我们的本能。

总结:

第9篇:体育课程主要内容范文

论文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 公共体育课 教学改革

1体育课教学的指导思想定位

体育课程应以身体练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顷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

2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2.1“搞活”教学组织形式

体育课教学组织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强调一个“活”字,让学生广泛参与,在参与中增长智慧和创新能力。在课堂内,可以更多些讨论式、座谈式、游戏式的教学活动。这样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可以使每个学生真正置身其中,在与教师交往,与同学的交往中做到经验共享.学会合作和发现自我。

2 2教学方法的运用

“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强调健康教育应贯穿于体育课教学实施的全过程,以培养学生健康意识和体育习惯为最终目的。为此,征教学方法的运用上,要强调充分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正确引导和解决学生存运动锻炼中遇到的疑惑和困难,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并且充分考虑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

2.3教学手段的研究

2.3.1推动创新人才培养教学方法

提倡教学过程“精、简、广、通”,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培养自我锻炼习惯的能力。采用小团体教学法也可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即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营造积极生动的教学氛围,知己知彼,教与学相辅相戍,相互促进。

2.3.2全面采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广泛使用为教学手段的更新注入了活力,充分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从技术上保证了“少而精”与“博而通”相结合的教学要求。在课件创作、实践和完善过程中,要整体策划,使理论内容与实践内容相结合,注意启发性和交互性以及表现形式多样性。

2.3.3建立体育教学网站,实现多渠道信息传播

设计注重灾用性、综合性和智能性,逐步实现了解网上教学.网上答疑、课件自由点播等多种功能,使课内课外的教学活动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3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

3.1构建系统的科学的教学内容体系,以“健康第一”为本,以培养终身体育思想为目标,不断完善体育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改革是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因此,教学内容的选择既要重视它对人体生物学改造的价值,又要考虑它对体育素养和教育所起的作用,防止不必要的重复,充分体现民族性、娱乐性、健美性、健身性的原则。教学内容的充实是体育健康课程实施的关键环节,要大力改变高校体育较单一的教学内容,增加体育教育的含量,使高校公共体育具有多重性。

3.2重视理论课程建设

在教学中贯彻“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教育思想,紧紧围绕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健康教育、余暇体育、课余训练等主要内容,确立“腱康为本,重在健身”的体育教育理念。使学校体育教育能够满足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体质、不同类别学生的需要,同时要使其达到体育教育的社会化和个体化的有效统一。

3.3课外体育与公共体育课相统一

以公共体育课为先导,将课外体育与公共体育课统一起来使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形成“综合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的延伸,是学生自我教育的途径。体育课是培养学生体育习惯、理念、技术的过程,而课外体育则是实践的课堂。我们应该将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综合体育课”观。

4体育课质量监督系统改革

4.1完善制度。以评估促发展

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和严格执行制度是实现体育教学质量监督的有效措施,我们应该完善传统的教学质量评估方案,转变观念,评估不是目的,而是促进教师不断发展的手段,即以教师发展为目的的评估,以评估者和被评估者的彼此信任为基础,开展开放型的评估。

4.2加强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网络建设

教学质量信息包括教师教的质量和学生学的质量信息,以及学生进入社会,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各高校要加大收集反馈信息的力度,全面衡量来自学生、教师、社会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以反馈信息为指导,加强体育教学的管理。

5教师队伍建设改革

5.1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与提高

体育教师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体育课教学质量。重视师资力量的培养和提高,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5.2加强教师培训,促进教师知识结构的可持续性发展

在新形势下的教师的科研和创造能力已经成为制约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这就要求教育主管部门加强在职教师的培训,并使培训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不断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此外,在保证正常教学秩序的基础之上,鼓励教师外出访学、继续深造,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创造出国学习交流的机会也不失为一种加强教师培训的可行的措施。

5.3以竞争促学习,以奖励促进步.注重教师个人能力建设

加强教师能力建设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要建立健全教师考核制度,在学校中建立一种以能力为主的评价体系,使风险与效益并存,这样才能促进教师的自主学习。

6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