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基本心理学常识范文

基本心理学常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基本心理学常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基本心理学常识

第1篇:基本心理学常识范文

关键词 药家鑫案 应激反应训练 法律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1 由“我”和药家鑫的案例来引出

2013年10月16日,我行车右转时, 一声碰撞使我意识到右侧倒车镜“可能”刮蹭到了机动车道上行驶的一辆电动车,然而,我的第一反应并没有停下车,而是心存侥幸地“迅速”右转至一巷内。当电动车主追赶上来,我的第二反应是进行了认真的道歉,并下车查看,最终以一定金额的赔偿了结。事后,我却发现,作为一名大学法律教师的我,居然在面对交通事故时,也没有理性的第一应激反应,亦是选择了“逃逸”。这使我不禁想起了药家鑫案。2010年10月20日,大三学生药家鑫在行车过程中撞到了骑电动车的张妙,因不良的应激反应以及怕其日后纠缠的错误判断,对被害人连捅数刀,致其死亡。此案于2011年3月23日在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中央电视台等数十家省级媒体及400余名大学生到场旁听。药家鑫表示后悔,他曾学习优秀,且有自首情节。但最终,法律没有给药家鑫机会,4月22日, 西安市中级人民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药家鑫死刑。5月20日,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维持一审判决。6月7日,经我国最高人民法院核准,药家鑫被执行死刑。

我的“幸运”和药家鑫的“不幸”都不是偶然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我们可以从“我”和药家鑫的两个具有相似性但又有区别的案例出发,从人的三种基本心理活动来进行对比分析。

2 由人的应激反应和心理过程来分析

人的心理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这三种基本的心理活动分别反映了三种基本关系(事实关系、价值关系和行为关系)。人为了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首先感知和了解各种事物的事实关系,其次要掌握这些事物对于人的价值关系,再次要掌握每个行为的价值关系并且判断、选择、组织和实施一个最佳的行动方案。第一步由认知活动来完成,第二步由情感活动来完成,第三步由意志活动来完成,因此从认知到情感,再从情感到意志行为活动,是一条基本的、不可分割的人类自控行为的流水线。三个步骤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即任何一个环节的偏差,都可能影响到最终的结果。因此,我们需要通过一些心理训练的技巧来进行这个过程的不断修正,以做出正确的选择。

药家鑫案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法律的启示,同时也暴露出了我们每个人在面对交通事故的心理应激反应。以“我”和药家鑫案所反映出的应激反应来看,首先,我和药家鑫的第一应激反应并没有多大的区别,均是选择了“逃逸”,并且在第一阶段的体验中也都是不良反应,即惊恐,担心和侥幸等等。而重要的区别是在于我们的第二反应不同,即在第二阶段的情感体验中,对法律常识的较多认知能够使我及时将消极的情感转化为了积极的情感,其中我也运用到了某些心理训练的技巧,如思维阻断、自我谈话技术和认知重构。但是在药家鑫的第二应激过程中,由于他对事实的认知和法律的认知都比较弱,也没有相关的心理认知—情绪性应激控制技巧的介入,所以使得他无法转化消极情感。但最关键的是此时意志力的重要作用,我正确地运用了我的意志力控制了我的行为,而药家鑫却因为意志力的偏差,走向了极端。

由此可见,在两个案例的比较中,从心理活动的过程上看,丰富而正确认知,积极的情感,和强大的意志力是多么的重要。现代医学和生物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应激反应和人的心理活动的过程是可以通过一定的训练进行完善的。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特别是针对大学生进行一定的心理应激训练和法律教育,从而避免一些类似于药家鑫案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

3 由加强应激训练和法律教育来完善

生理学家认为,应激是由各种各样的紧张刺激,即应激源,所引起的一系列非特异性的反应,分为积极应激与消极应激,而某种活动是产生积极的应激还是消极的应激,这之间有一定的界限,受个体认知评价,情感和意志的影响。同一件事,不同人会有不同的感受和对待方式,而产生这种区别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受心理活动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引入一种介入机制,而“认知—情绪性应激控制训练”就是目前国际上流行的一种新的心理训练方式,这种训练包括以下几种方法。方法一是,“思维阻断”,即当发现自己头脑中出现消极思维时,利用一种刺激或线索来使其中止。二是,运用“自我谈话的技巧”,即将消极的思维改变成积极的思维,即在现实中每当消极的自我陈述出现时,立即用相应的积极自我陈述将其替代。三是,“认知的重构”,一般而言,个体倾向于以一种片面、苛刻的眼光看待世界。例如,在药家鑫案中,他当时的想法就是过于片面和极端狭隘的,他认为农村人都非常难缠。

当然,出现这样的问题,最重要的还是基于两点,一方面是当今90后的在校大学生普遍意志力较差,即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较差。另一方面是,独生子女一代大多是温室里的花朵,生活中受过的自然不良应激较少,当不良应激发生时,大多数人不知所措。所以,学校可以多组织一些应激训练,比如说像地震、火灾疏散练习,或者医科学生的急救训练等等。同时,除了组织大学生开展心理应激训练,还应加强大学生的法律教育,普及与日常生活中息息相关的法律常识。例如,以药家鑫案为例,一起简单的交通事故,为何演变为了故意杀人的犯罪呢?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对法律构成和法律后果认知的缺失。如果药家鑫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撞人行为仅仅是过失行为,甚至都不需要由刑事法律来进行评价,那他的第一应激反应带来的恐惧就不至于使他做出后来的极端行为。而对比“我”的案例,恰恰是因为我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对法律评价的后果有比较清晰的认知,所以能够做出相对正确的选择。因此,要教育当代大学生,在面对消极应激时,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正确的认知,积极的情感和强大的意志力,从而做出理性的选择。

参考文献

第2篇:基本心理学常识范文

现代社会是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我们需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努力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当代中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表现意识等方面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尤其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学习竞争压力的增大,新旧观念不断撞击,各种新现象、新矛盾纷至沓来,使如今的学生在不同程度上产生心理障碍和精神疾患的机会增多。在校生因病休学、退学的病种中,心理疾患已大大超出其他疾病,名列榜首。更令人悲叹的是在校生自杀事件、离家出走事件时有发生。这些都向我们表明了,我国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已十分严峻,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已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

中学心理教育是根据中学生生理、心理发育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首先,心理教育是教育本身应有的内涵之一。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全面发展包括身心两方面都要健康发展。当前中学教育要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心理教育占有一定的重要地位。其次,现在人们逐渐达成了这样一种共识,健康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身体健康,还包括良好的精神状态,健全的社会适应能力。当教师、学校乃至整个社会都逐渐形成了这样一种新的健康观念时,就迫切需要中学开展心理教育。最后,中学生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如妒忌、自卑、任性、孤僻、逆反心理及至犯罪、自杀等,也迫切要求学校开展心理教育。

开展青少年心理教育,不仅对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改善素质教育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安定团结,提高全民素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心理作为人的整个精神世界活动基础,其健康状况如何在诸素质的培养中具有特殊意义和作用。只有通过心理教育,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其他素质才能得到充分和健全的发展。总之,我们不得不承认心理教育的重要性。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我们必须走出重知识教育,忽视学生心理健康,良好个性培养,巨大潜能挖掘的教育误区,把心理教育尽快纳入学校教育的日程上,并当做一项重要任务下大力气去抓。

二、心理教育的几种形式

学校工作是心理教育的中心环节。心理教育政策的落实,工作的开展,最终要归结到学校一点一滴的具体工作中去。开展学校心理教育有两条途径:一是面向全体学生,通过一定的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学习、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其健康发展。二是针对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适当的心理治疗,防止心理疾病,使其保持心理健康。这两条途径的功能互补,各有侧重。学校应以此为依据,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心理教育。目前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

1.开设心理教育课程

将心理学的基本常识直接引进课堂,是学校实施心理教育最直接的一种手段,它为所有学生能直接接受基本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保证。心理教育课程应包括学习辅导、人格辅导、生活辅导、职业辅导等课程。同时,可以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有所侧重,如对高一学生就应侧重“学生适应新环境,改变学习态度与方法”的心理辅导。

2.团体心理辅导

团体咨询是指对同类心理疑问或行为问题的学生进行教育的一种形式。具体来说,就是在心理咨询老师的主持或参与下,小组成员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自由讨论,利用团体的相互影响、启发、引导和帮助,形成团体的共识和目标,产生良好的心理暗示效果,使学生对自己的问题有所领悟和了解,进而改进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3.个别心理咨询

学校个别心理咨询工作首先要宣传心理咨询的意义,改变在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鼓励需要的学生进行个别咨询。其次,设置心理信箱,成立心理咨询室,开设心理热线电话,多渠道开展咨询工作。既可采取学生与教师直接面谈的方式,也可以通过心理信箱让学生不记名反映问题。

4.学科渗透

第3篇:基本心理学常识范文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和证券市场的日趋活跃,“股票热”在带给人们热望、炽情和惊喜的同时,也留给人们许多焦虑、恐惧和忧心。1992年5月12日,上海市浦东路陆家嘴一位姓康的股民因承受不住股票下跌所造成的6000元经济损失在家自缢身亡,引起社会普遍关注。

股票交易有人赚就会有人赔,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常识。为什么一点小小的股价波动和并不算惨重的经济损失竟会导致康氏的轻生呢?主要原因是精神脆弱和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他并不是被经济包袱压倒的,而是被心理包袱压倒的。长期以来,中国人习惯于过低水准、低风险度的日子,不适应那种整日令人提心吊胆,且充满风险和刺激的生活。股票交易是一种风险活动,它的最大特点是不可预料性和风险性。倘若你抓住了机会,或许很快就会赚上一大笔;可稍不留神,也可能会赔上血本。这正是它的神奇魅力之所在。因此,要承受可能出现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后果特别是赔本后果,必须以风险意识作为心理支柱。

树立风险意识的基本心理要求是,从一开始就充分预感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特别是输个精光的结局,并且在心理上作好接受各种结局的准备。同时树立敢于“冒一点风险”的意识。马克思早就指出,如果什么事情都要保险绝对成功才可去做,那么创造历史也就太容易了,天下哪有此等容易的事!美国一位叫琼斯·皮特的弄潮儿便是在股票交易的风浪和旋涡中发了大财,他的格言是:“对于成功的投机者来说,股票价格的大起大落永远是件好事。”具备敢于冒险的心理品质,才有可能把风险变为良机。

依据心理韧性的三种品质选择对策

心理韧性,指的是承受心理负荷并化解精神压力的能力。它是一种对待心理挫折的抵抗力。心理韧性强的人往往可以承受来自环境的无情打击而保持正常的行为;心理韧性差的人蒙受挫折后,人格系统就会受到损伤,从而失去整体协调性,产生各种心理障碍,进而无法正常地接受和适应环境,甚至精神崩溃、人格分裂。

股票市场是残酷的,处处都存在陷阱的威胁,时时都折磨着投资者的情感;股票交易又是疯狂的,一些人为获得高额利润,不惜采用卑劣手段玩弄花招,操纵市场。缺乏心理的韧性就无法经受多种严峻考验,在股市的风口浪尖上战胜强手。心理韧性主要包括三种基本品质:

(1)自信心。它是人们对未来的憧憬,以及不畏艰难实现这种憧憬的热忱、毅力和决心。它是意志型人格的主要心理特征。从事风险事业,关键要有自信心,尤其是在股价大起大落、人心不稳的时候,独具慧眼才能出奇制胜。相信自己才能头脑清醒。

在现实社会中生活,确立自信心的关键是取得必要的成功经验。然而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经验。心理学研究表明,挫折经验过多的人具有较强的心理防御机制,自信心往往不足,一旦遇到挫折,他们会人为地夸大劣势和不幸,沉浸在懊悔、忧愁、沮丧的气氛中,产生无价值、无勇气和绝望感。他们遇事容易怀疑自己的能力和判断,轻信别人的意见。这类人最好投资风险小的债券或房地产,若一定要投资股票,必须首先请内行帮助选择种类好的股票(比如高新技术企业、房地产业的股票),最好采用长期贮存股票的方法,成功的可能性比较大,勉强地去炒股票是危险的。

第4篇:基本心理学常识范文

【关键词】经济社会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12(a)-0155-01

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以社会、人类、环境的协调统一、持续发展为特征,其中尤为重视人的发展。人的发展,主要指人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其中情感的发展是人类发展过程中最为本质的东西,对人的一生发展意义深远。列宁也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情感是主体活动的心理动力,情感状态影响着主体能力的发挥,影响着主体活动的效果。”情感发展是人发展的重要方面,同时也是促进人智力发展的原动力。当今社会的发展表明纯粹的知识型和技术型的人才已经不能满足需求,这对我国教育,特别是对人才的培养重要阶段一一高中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设置尴尬因素影响,高中生对政治的关注很少,甚至出现务实而不谈政治的极端现象。高中阶段是人生成长的重要时期,年龄范围大致是15-19岁,这个时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迅速发展,这些能力的运用都是伴随着一定的价值导向性,认知系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明显增强。同时认知水平得到较大提高,能对自己的思维进行自我反省、自我调控,思维的目的性、方向性,准确性和效率性显著提高。高中生思维能力基本上完成了向理论思维的转化,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有了很大的发展,抽象逻辑思维占据了优势地位。

在高中教育阶段,人格塑造面临由波动向稳定过渡,运用纯粹的理论分析的方法渐成主流,无论是社会学基于尊严和价值而定义的人格,伦理学开启道德和品质视角的人格,还是心理学认为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与反映个体整体精神面貌的人格,在实践领域均很难明晰高中生人格教育的目标[2]。特别是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校、家庭等社会各方面更多的关注高中学生的学习成绩,关注情感的培养少之又少,而实际上情感对高中学生行为的影响力巨大,待问题出现时,往往已对社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关注学生的“情感问题”,不仅得到了教育专家的重视,也引起了社会、学校、家庭的广泛关注。

1 理论意义

情感作为个体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它是个体的基本心理要素之一,是对于外部因素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态度体验。政治情感培养作为情感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和分支,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重要体现,在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卓有成效地开展政治情感培养,是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三维目标”的延伸,为更好的促进‘‘三维目标,,的实现,达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有机统一提供了有益补充。

2 现实意义

首先,政治情感是高中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情感是公民形成正确政治观点、政治信仰的基础,对树立健康的政治观有重要意义。高中教育绝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信仰和力量。政治情感培养是高中学生个性发展和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在学生品德形成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第5篇:基本心理学常识范文

体育教学目的是高中《体育教学大纲》的重要构成部分,它是整个大纲构建的目标体系的最高层次,是确定教材内容的主要依据,也是用以检查和评估体育教学质量的标准。

高中新大纲所规定的体育教学目的具体内容共三项。

1.全面锻炼学生身体,增进学生身心健康

在初中体育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和基本运动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2.掌握体育的基础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使学生进一步获得体育、保健的基础理论知识;

掌握从事体育锻炼、体育娱乐、卫生保健和其它社会体育活动的必要技术、技能与方法;

增强学生的体育、保健意识,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体育、保健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陶冶学生情操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教育,提高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

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创新、合作和应变能力,以及自立自强、坚毅勇敢、顽强拼搏和开拓进取的精神;

培养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和文明行为,使学生建立健康的审美观点,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

这三项内容是高中体育教学目的的整体,它们之间是互相联系和融合的。高中体育教学目的是整个高中各年级、各项教学内容和教学管理、评估的出发点和归宿。根据高中体育教学目的,确定编选教材内容的原则,构建了各年级体育教材内容的教学目标和年级的教学目标。各项教材内容,按其特点,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提出了纵向发展的系统性和层次性。年级目标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关文化科学知识基础、身体的发展状况和掌握技术动作的水平,按年级层次确定了年级的综合目标。各项教材纵向系统的年级划分,将同一年级的内容归纳在一起,确定为年级的综合目标,其目标体系如下。

二、高中学生体育教学目的具体内容

高中学生的体育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主要组织形式,体育教学目的完成得好坏,直接影响着学校体育目的的完成和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也影响着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优秀的新生和为国家培养优秀的劳动后备力量。

体育课程作为一个学科,同各种教学以及学校的各项教育活动相配合,共同完成高中的教育目的。

现对高中体育教学目的的三个方面,就自己的学习体会概述如下。

(一)全面锻炼学生身体,增进学生身心健康

在初中体育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这条目的,强调了“在初中的基础上”,说明体育教学目的的连续性,身体的发展不是截然分开的。同时也强调了“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在体育课程中和体育教学中的反映,要求全面地锻炼学生的身体,增进学生身心健康。

身心健康是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意思。在有的人看来,往往把没有病视为健康的标志,这是传统的、很低的标准。没有病固然是健康身体的起码条件,但对一个身心健康的人来说,必须是健壮的同时还要具有健康心理。身体是否强壮,或体质的好坏,是由遗传和环境、营养、体育锻炼、劳动、生活与卫生习惯等所决定的。遗传是先天决定的,但不是固定不变的。营养、正常的生活制度、卫生保健措施,特别是科学的体育锻炼,会促进身体的健康成长。

高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后期,向青年的过渡期,正是从身体的正常发育期,向健壮型发展时期。改善健康状况,增强体质(身心发展),仍然是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

1.体育锻炼与高中学生的生长发育在高中体育教学目的中,为什么仍提出正常发育的内容?人体从胚胎到成年,不仅表现在人体重量和体积的增加(即生长),而且构造和机能同时发生从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质的变化,表现为发育),这种正向的生长发育的变化,在高中阶段并未结束。经常地参加体育活动,不断地促进各器官系统的发育,并使其强壮,对高中学生具有现实的意义和长远的意义。高中《体育教学大纲》的教材内容,选编相当数量的基本体操和基本活动,就是为了达到促进身体正常的、更好的发育所安排的。

2.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和人体基本活动能力高中《体育教学大纲》的体育教学目的提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的要求,这里指的“进一步提高”是与初中相比较而言的。身体素质、基本的运动能力和生理机能之间的关系如何呢?身体的各种素质,其中包括速度、灵敏、力量、耐力和柔韧等主要素质(还应包括主要身体素质以外的一些素质)。身体素质是人体机能能力的表现形式,它是衡量一个人体质状况的重要标志之一。但是,这些素质又是在神经系统(大脑皮层)的指挥下,通过肌肉的活动表现出来的,也是内脏器官(特别是心脏、肺脏)功能的反映。其表现形式是人体的各种活动水平和能力(动作的质量),如跑得快、跳得高、投得远等能力的表现,虽然有技术、技能的问题,但其基础是身体素质水平的反映。

人体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人体内部各系统虽然都有各自的功能,担负着不同的任务。但是,它们之间并不是毫不相关的、孤立存在的,而是密切相关的。包括体育在内的一切生命活动,都是整个机体高度协调配合发展的结果。因此,从生理的角度来看,没有身体各器官和身体各系统的功能普遍提高,就不可能有某一系统的单独提高。只有在整体提高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提高身体的总体水平。当然这并不否认某一活动器官的发展,也会起促进身体整个水平相对发展的作用。

3.提高学生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人的机体的发展与周围的环境有密切关系。生物体与生物环境相适应,这是一切生物(包括人在内)生存发展的基本原理。机体与环境的统一的主要表现之一,是机体对环境的适应。适应并不是消极的“迁就”,而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进行日光浴、深呼吸、游泳的锻炼,对寒冷和酷暑的适应,都是高中学生体育教学所追求要达到的重要目标。

4.要重视培养健康的心理新的健康观包括心理健康。为了完成某一身体活动的目标,例如,跑完1500米的全程,除了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社会发展在各个领域人才的需求,对心理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例如:航天飞行,几个人甚至一个人在宇宙度过相当长的时间,要经受难耐的寂寞;到南极考察要经受寒冷和艰苦的磨炼;一次又一次的科学实验;等等。这一切都与顽强的意志这种健康的心理有关。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标准都包括哪些内容呢?这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而且难用定量的量表加以评价,一般认为应包括以下几项。

(1)智力发育正常。正常的智力是青少年能够正常生活和学习的基本心理条件之一。智力发育是否正常,也是衡量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

(2)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这里讲的人际关系,就是个人与家庭成员、教师、同学之间能否建立起良好的关系。

(3)心理特点与年龄相符合。所谓心理特点与年龄相符,即心理特征的表现与同龄人是一致还是超常?高中学生的心理受年龄、社会、教育和家庭的影响,尽管不可能完全相同,但他们的心理状况正向成熟发展。为了当前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顽强拼搏的精神,开拓进取的态度,同他们的思想有关,与心理发展也有密切关系。在教学活动中,从个体与群体的比较中,即可发现学生心理表现的异同,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4)行为协调,反应适度。青年的心理与其自身的行为表现应是和谐统一的。如果高中学生的行为表现仍十分幼稚或特殊的“老套”,都是心理不健康的反映。

(5)良好的情绪。青年正处于积极向上、朝气蓬勃、活泼愉快的时期,也正是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如果忧心忡忡、恐惧焦虑、心理压力很大,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必然影响身心的发展。

通过体育教学,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活跃学生生活,培养他们生动活泼、顽强勇敢、坚韧不拔的精神是高中体育教学目的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掌握体育基础知识、技能,提高学生体育意识和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高中体育教学这一条目的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要使学生获得体育和保健的基础理论知识;第二,要使学生掌握体育和卫生保健的基本技术、技能,提高他们的学科能力;第三,对体育兴趣、爱好和体育意识的培养。从这条目的内涵来看,其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我们必须对其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它反映了结合高中学生的特点,体育课程的基础性和与初中相比的“高层次”性。

1.对高中学生体育基础知识的要求提高了

在本条内容中,理论知识用了“基础”,技术和技能用了“基本”,这两者是否有区别呢?这两个词在有的地方用法和意思是相同的,例如,作为一种事物的“根本”等。但严格的说又是有区别的,基础带有面的意思,如房基或打地基,只能说基础不能说基本。此外,基本又带有主要的意思,例如,“基本完成了……”,还含有没完成的地方。而基础是比较肯定的、必须具有的意思,一般与知识联系起来用,多用“基础”知识。

新大纲对学生体育基础理论知识的要求提高了,既考虑其基础性又提高了要求,主要围绕对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科学方法的运用,体育学科能力的形成与发展。理论知识不仅在课堂上集中讲授,而且在实践活动中,要结合操作方法、运动原理,向学生讲解。

体育基础理论知识,包括体育常识,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运动文化以及卫生保健知识。

2.重视体育基本技术、技能的培养和训练

学习和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技术和技能,是体育教学的目的之一,尤其是对高中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有人认为体育课不必学习运动技术,只要活动起来,身体受到锻炼,精神得到满足,就达到了“体育的目的”。表面看来,这并没有什么大错,但是这里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即活动或运动的合理性和规律性。我们都认为学校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不同,在体育教学中不一定学习过于繁杂的竞技技术和追求运动技术的细节,但是,只要参加体育运动,就有运动技术的问题。至于那种否定体育教学是一门学科的教学,把体育课降低为一般体育活动的思想,更没有正确认识体育作为一门必修课程的意义。

关于技术和技能的关系问题,这里需要进行一些解释,因为这两者是有一定区别的。

什么是技术(这里指运动技术),也可称为身体练习的技术、动作技术:是指在学习和练习动作时,所做的动作符合人体科学原理,能充分发挥人体的潜力,合理而有效地完成动作的方法。

什么是技能(这里指运动技能):是指学生按运动技术的要求,通过反复练习,较好地掌握了某种运动动作的方式,形成动作系统,并能充分运用自己的体力去完成,这即是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

按心理学的解释,技能即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智力动作方式和肢体动作方式的复杂系统。

这里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技能是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和技术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练习形成的。技能又分为较低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高级的技能亦称熟练技巧。

只有掌握了运动技术和技能,经过反复练习,才能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不学习技术动作怎么能运用技术进行反复的练习;不反复的练习怎么能形成技能,进而用以锻炼身体。参加体育锻炼促进身心发展的结构如下图式:

附图{图}

上图可以说明学习技术,经过不断的练习形成技能与促进身心发展的关系。对高中学生应在初中已学的基础上,对技术动作提高要求,并逐渐形成技能,提高锻炼身体的效益。

高中学生在强调对学生进行体育价值观的教育的同时,仍然要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并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这里提出的“提高学生的体育、保健能力”,笔者体会是指体育这一学科的综合学科能力,包括掌握技术动作、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自我设计、自我锻炼、自我调控、自我检查评价以及自我卫生保健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陶冶学生情操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中始终应十分重视的教育目的。其中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核心问题。这一教育目的的实现是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潜移默化地渗透和行为指导进行的。还应把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提高到国家、社会对青年一代的期望联系起来,进而进行体育的价值观、人生观的教育。

社会主义教育是由我国的教育总目标和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需要决定的。当前体育理论界研究讨论的运动项目的目的论与手段论之争,同样涉及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高中教育应通过各学科教学,进行基本观点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把学生和锻炼同自己的社会责任相联系。体育教材内容有理论有实践,包括体育的社会文化、生理和心理学知识、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相关的操作技术与行为,都应以完成教育和体育教学目的为准则,脱离教育、教学目标,单纯把参与田径、体操、球类、民族传统体育、韵律操和舞蹈的“活动”作为终极的个人兴趣和目的,不符合我们社会主义性质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

体育教学是组织起来的班级集体活动。教学中因材施教,加强对教材内容的选择性,是在群体教育活动中进行的。我们要反对“一刀切”或“齐步走”,但这不是反对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的依据。体育教学中的群体活动是本学科的特点,在体育活动中每时每刻都要发生人与人、即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联系;教学比赛中的个人与群体、这一小群体与另一小群体之间的较量;技术与战术的运用;等等。上述一切都是在充分发挥个人聪明才智和运动能力的同时与集体发生关系。发挥群体的作用,进行集体主义教育,不是限制学生个性的发展;同样,发挥个人的特长,重视个性发展,不是发展学生的个人主义。因此,对高中学生进行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等优良品德的教育更应加强。

新大纲明确地提出了“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及自立自强、坚毅勇敢、顽强拼搏和开拓进取的精神”。这反映了教育改革培养目标的时代特征,对高中学生提出的自立、自强、勇于开拓进取的创造精神。这里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关于“发展学生个性”问题。什么叫个性?通常是指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它是由人在适应或改变现实环境的活动中形成的各种意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但是,问题并不是这么简单,它是由多层次、多侧面结构复杂构成的整体。这些层次有:(1)能力——完成某种活动的潜在可能性特征;(2)气质——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3)性格——完成任务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特征;(4)活动的倾向特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对于体育教学来说,发展学生的特长,是发展个性的一个方面,但不是全部,而且更重要的不是简单的结果,而是一系列的心理过程的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的倾向和完成“任务”的态度与行为。只有把发展学生的个性作为教育、教学目的重要内涵之一,才能有效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就要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把学生视为主体,把教与学看成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不仅重视教师的教法,更要重视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学法。

怎样看待发展个性与群体教育活动的关系呢?有的人往往把发展学生个性与重视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对立起来,这是一个误区,这两者的关系是不矛盾的。社会观察和科学实验证明,离开社会群体,离开人际关系,个性是不可能形成的。个性属于社会范畴,它存在于通过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通过社会参与并与群体的人际关系表现出来的。“群体中的人际关系是以微观的形式而存在的,但它又受宏观的社会关系系统所制约的。”其基本图式是:

─────────

───────│在群体中通过交往而│──

│宏观的社会关系││││个性│

───────│形成的微观人际关系│──

─────────

参考文件:

1.《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

2.《九年义务教育初中体育教学大纲》

3.《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

4.《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供试验用)》

参考书:

1.《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学习指导》,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王焕勋主编:《实用教育大词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3.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词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4.潘菽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

5.瞿葆奎主编:《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学文集之一),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6.陶景@①等主编:《学校体育大辞典》,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7.吕达著:《中国近代课程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8.[日]松田岩男著:《体育心理学》《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卷)编写组编译(内部参考)。

9.《中学体育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第6篇:基本心理学常识范文

音乐本身是一种听觉感知后所创设的艺术享受,在幼儿园里音乐是需要通过听、唱、表演等音乐实践来开展的一门音乐艺术教育活动,其感受与表现重在通过音乐作品的聆听、联想、想象、演唱、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来发挥其教育功能。作为一名普通的幼儿教师,我非常喜爱音乐教育活动,在带班中也曾不停的探索、寻求好的一些方法,在努力中也取得过一些较好的教育成果。这种情节一直伴随着我,虽然我现在已经从事幼儿园保育方面的管理工作,但依然关注幼儿的音乐教育。我发现今天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似乎忽略了些什么,而忽略的恰恰是孩子应该获得的。就像盖高楼必需得打好地基,得准备好砖、瓦、泥等材料。

记得有次观摩教学,一位老师特别准备了一堂音乐教学活动的展示。艺术课程的教学活动在进行中相对是有难度的(要有足够的音乐知识储备、一定的教学经验、紧凑丰富的教学内容、有趣活跃的方法),在活动中教师过多地依赖电教设施(DVD、课件)完成了一节音乐活动,虽然结束后大家都一致好评:“教学方法新颖、教学目标达到、幼儿也初步掌握了一些简单的音乐知识等”,但在我看来她缺少了一些教师有关音乐的基本常识(比如:音乐常规培养,歌词的领会,幼儿基本技能,动作的传授等)技能的体现。这些直接影响了教师运用自身良好的技能去感染和带动幼儿参与音乐、表现音乐,影响了幼儿创造力的发展。在进行幼儿音乐教育的活动中深深感到,教会幼儿单纯学习唱歌、跳舞是不难的。如果要做到使幼儿有能力感受音乐艺术内涵的“情”,有能力表现音乐艺术的“美”,就必须教幼儿掌握必要的基本技能。可现在教师教给孩子的一些基本点很少,甚至一节课结束都没有传授任何基本知识,过去我们一些很好的教育形式也较少使用了,这令我很担忧。当然,在音乐教育中,对音乐的独特感受也是需要教师传递的,当音乐不能以感受为基础,只剩下技巧的时候,音乐那独有的动人艺术魅力也就不复存在了。 幼儿将在枯燥的技能训练中最终失去对音乐的兴趣,如果是这样,我们的音乐教育又有何益处呢?

因此,长时间一些围绕教师在音乐教育中如何与孩子产生共鸣、怎样带动感染幼儿、如何教、教给幼儿什么、教到什么程度等问题,使我在困惑中有了一些思考。

1音乐教育成效的需要是音乐技能的培养

教师在教幼儿唱歌前必须要教幼儿唱歌有准确的音调、正确的节奏、吐字清楚、会用动听的、感情充沛的歌声,有理解、有感受的表达歌曲内涵的情感,这是幼儿应当掌握的唱歌的基本技能。否则,唱出的歌曲“有声无情”,难以感人。对于幼儿音乐所需技能:听的、唱的、动的、表演的多方面技能,当然,也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适合他们接受能力的技能培养。不同的技能有不同的培养方法和要求,对于幼儿不能小学化、成人化,不能急于求成,需要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根据幼儿的需要和接受能力,循序渐进的培养。如何培养幼儿动听的歌声是一个很重要环节。

1.1音乐的节奏:节奏是体验音乐美感的重要来源,它包含生命、感情和意义。教师应鼓励幼儿从实际的音乐中获得对节奏的印象、经验,逐步形成节奏的内心感觉。如:中班《小鼓咚咚响》模仿小鼓声音“咚”的单音节象声词,然后逐渐增加“咚哒”。幼儿会发现图画中有〈*〉,表示音乐节拍里有一个声音;图画中有〈* *〉,表示音乐中节拍里有两个声音。用图形对应单一的象声词“咚”或“咚哒”,这样比歌词更容易使幼儿感觉这个节奏变化的现象。击鼓的“咚-咚-”声训练“×-|×-|”节奏;石英钟“嗒、嗒、嗒、嗒”的走动声训练“× ×|× ×|”节奏;小闹钟“嘀嗒、嘀嗒”的走动声训练“×× ××”节奏;

母鸡下蛋后“咯咯嗒”的叫声训练“×××”节奏,由易到难,逐日积累。

1.2音乐的旋律:旋律是音乐的灵魂和基础。 幼儿也是通过歌唱或是演奏来体会旋律的流畅、优美,各种不同的音高、调式的变化等等。如果把听到的声音借由图画中线条的起伏来表示,就把抽象的声音变具体化了,这样幼儿所学习到的旋律将更为深刻,所以教师应借助这些音乐图画设计一些有趣的活动,增进对旋律的敏锐感觉。如大班音乐《蝴蝶的飞舞》,让幼儿看图画讲故事,并跟随音乐将蝴蝶飞舞的路线用线连起来。在听到很‘舒缓’的旋律时,带领幼儿用较慢的速度来描绘旋律线,手中的蜡笔会跟随旋律的高低起伏将小蝴蝶的路线从上而下,从下而上缓慢的连接起来,从而更充分的体验那流淌着的高低抑扬的旋律。借有这些活动,幼儿更容易用歌声将内心的旋律唱出来,可以让他们真正懂得什么是旋律。

1.3音乐的表情:表情是音乐中所要传达的情感(喜怒哀乐)。在幼儿的音乐教学中我们可以先让他们去找寻、去表现,比如说高兴,大家互相欣赏彼此高兴时的表情;还可以做生气的表情,然后讨论一下还有什么表情是什么情况下会有的?比如,很伤心、很兴奋、很幸福……大家来尝试做各种表情,幼儿可以彼此分享多姿多彩的生活经验。

在音乐教学中要引导幼儿真正感受到音乐的内涵,就是要他们体验音乐中体现的是活泼的或笨重的,紧张的或舒缓的,雄壮的或温柔的,通过音乐图画他们会被带入音乐的场景中,真正融入音乐。如,中班《春天天气真好》中又活泼采蜜的小蜜蜂、蹦蹦跳跳的小兔子、也有安静等待的花朵;小班《动物狂欢节》中,有威武的狮子,吵闹的公鸡,笨重的大象。大班《静夜思》中,用蓝调体现的音乐表情是略带忧伤的,用一个诗人的背景体现那种思乡的情绪。让孩子用各种方法领悟音乐表情中所蕴含的乐思,有助于他们体验不同的感觉,培养敏锐的感知能力。

1.4音乐的色彩:用严谨的理论来创造出感性的听觉、感官、想象。有的辉煌,有的忧愁,有的大气磅礴,有的缠绵悱恻。音乐中的音色就像是图画中的颜色。音色是音乐中最有启发性的元素,每一个音色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像每个人说话的声音都是各具特色;再幼儿音乐教学中,经常用猜猜我是谁来玩游戏,这里可以是不同的小朋友的音色,也可以是自然界中的风声、雨声、鸟声。此外,还可以用各种乐器做各种生动活泼的游戏。这些使用方法不是教师强行灌输的,而是幼儿在自己不断感受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他们会有成功感,会增强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为以后的活动奠定了基础。

2增添音乐的特有情趣是设计好教学语

在音乐活动中教学语、节奏语、手势语、体态语也是至关重要的。

活动组织的音乐教学语,是在音乐活动中起点缀性的音乐语言,如活动前后师幼问好等常规,就可用音乐的形式来表现,放一段欢快的音乐让幼儿做律动,表示音乐活动开始了,既可突出音乐活动的特点,又可激发幼儿的兴趣,还可间接传授知识。

节奏语,即用拍击身体动作来表示,用在活动中,可以使幼儿感受音乐速度、力度等,培养幼儿节奏感,这对歌曲进行打击乐可发挥较大的作用。

手势语,即用老师的手势代替语言,它可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通过手势可更加容易和直接地向幼儿及时传递和表达出内心的情感以入歌曲的内涵。

体态语,体态语通过教师的动作表情传递给小朋友,能起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效应,一般来讲,主要是眼睛和脸部的各种神态和表情,它以无声的语言向幼儿表露和传递内心的情感。炯炯有神的坚定的目光和洋溢欢欣的笑脸,能使幼儿情绪激昂,精力倍增。

3借教师品质能力传递“快乐音符”

音乐教师应具备的基本心理品质能力音乐教学的实施是通过音乐教师心理活动的控制来完成的,在此教育实践中的各种心理现象统称为音乐教学心理。在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以其特有的心理品质与学生的特殊接受心理形成了音乐教与学的过程,并将科学的心理学原理合理的运用到教学中,才能使音乐教学质量得以保证。

第7篇:基本心理学常识范文

关键词:芳香植物;城市公园;研究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在人口集中的大城市,环境美化、香化更显得重要。合理发挥芳香植物在园林植物配置中的作用,运用嗅觉作为视觉感受的有益补充,能够使园林的艺术效果得到更加完整的表现[1] 。

1芳香植物简介

芳香植物是兼有药用植物和香料植物共有属性的植物类群,也是具有香气和可供提取芳香油的栽培植物和野生植物的总称。芳香植物可释放大量具有可挥发性的有机物,其化学成分复杂,含有烃类、醇类、酚类、醛类、酮类、醚类、萜烯类、以及半萜烯类等各种芳香族化合物和低级醋类化合物。这些气体经由人体呼吸系统或皮肤毛孔进入人体后能起到防病、强身、益寿的作用。芳香植物除了它的药用价值外,它还含有香气成分,并且这种成分是可以作为精油被提取出来用于医药、食品加工、化妆品等各个行业中。同时在近代的科学研究中还发现,它除了含有许多药用成分和香气成分以外,还含有抗氧化物质,抗菌物质以及天然色素等成分。由于近代化学工业的发展,化学无所不能的神话几乎统治了近半个世纪,芳香植物的开发与利用的研究被中断了很长时间,然而今天人们对化学合成品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疑虑,以至于让我们不得不必须重新认识芳香植物。

2 芳香植物的应用历史

在公元前4500年,古埃及就开始对芳香植物进行开发和利用。当时,大部分医生已经知道平静的植物花园能够稳定病人波动的情绪。到了后来,希腊、罗马人将芳香疗法发扬光大,当时的医疗浴池一直流行至今,并逐渐演变成本世纪流行的“SPA”。中世纪就是一个使用芳香植物和香料从瘟疫中拯救了人类的时代。尽管中国、埃及和希腊、罗马人早已知道利用芳香植物,但仅限于利用芳香植物的本身。直到13世纪,人们才开始尝试利用蒸馏法从植物中提取芳香油。16世纪,欧洲人从芳香植物中提取精油,如松节油、迷迭香油、穗薰衣草油等获得成功。19世纪以来,芳香植物的发掘和利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迅速扩大。中国对芳香植物的利用,早在《诗经》、《楚辞》、《尔雅》和先秦诸子著作中就已有所反映。战国时代已用芳香植物蒸肉、掺饭食和浸酒,以增进菜肴、主食、酒浆的香味。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列有芳香类56种,此外还有很多芳香植物分别收录于该书的蔬部、果部和木部中。至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已发现芳香植物350多种。分布地区几遍全国,其中有些省区已成为重要芳香植物的栽培基地。如江苏、安徽的薄荷、留兰香,广东的茉莉、岩兰草、香茅,广西的桂花、八角、肉桂,福建的白兰花、金合欢,新疆的薰衣草、云南的依兰香、四川的柠檬,山东的玫瑰以及贵州的香柏、桂花等等。

3芳香植物作为景观植物的优点

大部分的芳香植物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因此,芳香植物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园艺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大部分地区都创建了别具特色的芳香植物园,如法国的普罗旺斯,薰衣草花田一年四季都有着截然不同的景观、富良野市因其半个多世纪的薰衣草种植历史成为北海道内知名的观光城市。而我国的台湾地区为发展其芳香旅游产业,先后建成了南投台光香草园、台中熏衣草森林、云林顺智香草园等等;南京中山植物园利用芳香植物组织建成了国内规模最大的盲人植物园;2011年开园的上海辰山植物园的盲人植物园是其建成的26个专类园之一;同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创意园展区的多伦多大学展馆名称被定位芬香花园,以展现花的芳香为主。

芳香植物可以对人体预防和治疗疾病起到辅助治疗作用,能让人们恢复精神,改变心情、强化注意力,对人体起到降压、镇定等功效。经过日本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发现将特定芳香气味导入工作场所能消除工作人员的疲劳紧张,减少操作失误。除此之外,芳香植物的香味还可以帮助人们改善心肌功能、镇痛、抑制炎症、降低高脂血症等治病。足以可见,芳香植物是一种天然保健植物,对人体的身心健康都是利大于弊的。

而早在2005年,全国高科技健康产业工作委员会组建成立了芳香保健专业委员会,规划制定了一批芳香植物种植及相关产业等高科技农业开发项目,如今已经落户在北京的平谷区、大兴区及河南的鲁山县等地区。

4广州城市公园芳香植物的应用现况以及相关意见

根据作者观测及了解,在我国广东省广州市区内的公园中,芳香植物的种类不少,但某些芳香植物在应用上的比例和搭配方式不是很合理,目前,广州城市公园在利用观赏芳香植物作为主要配置树种时,往往仍然以传统的常见香花植物为主。如:桂花、白兰、九里香、四季米仔兰、鸡蛋花等等,缺乏变化性、多样性。特别是桂花,数量特别多,基本上随处可见。而其它的芳香树种,如茉莉、海桐、假鹰爪、夜合花、茶花、栀子、夜来香、玫瑰等应用的比例相当少,没有充分利用芳香植物的资源。而且芳香植物的花色基本上以白色为主,色彩单调、平淡。因此,作者认为,在规划广州城市公园绿化建设的时候,适度调整芳香植物的比例和搭配方式;增加芳香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主要选择地上部分具有芳香气味、姿态优美的植物,同时配置一定比例的其它植物,做到三季有花、四季有景、天天有香的绿化目标。在芳香植物的周边还可以树立相关的宣传栏,向游客介绍芳香植物的常识。其次,还可以针对芳香植物的香气特征而建成保健绿地。如栀子花的香味对于人们肝胆疾病有一定的疗效,而茉莉花的味道则能够理气解郁等等,芳香植物不仅能够洁净空气,营造气味芬芳的生活环境,还可以消除人们的心理障碍,加快人们疾病的康复,消除疲劳,增强人体的活力和免疫系统。

针对夜间的公园建设,可以在公园中种植具有驱逐蚊蝇功能的芳香植物,如薄荷、茴香、薰衣草、天竺葵等等,也可以种植一些在晚上盛开的植物种类,如桂花、晚香玉、栀子花等等,或者种植花色是白色、黄色等颜色较为鲜艳的芳香植物。通过这样的规划种植,让人们夜间在公园中休息也能够欣赏到芳香植物的独特之处,心旷神怡。

总而言之,在规划芳香植物在城市公园的应用时,需要为芳香植物园林提供有力的保障,定期为植物进行检查和保养。其次,可以向我国其它地区,或国外成功应用芳香植物的经验和例子进行借鉴和学习,提高对于芳香植物的应用品位,增强对园林建设的认识,最大限度地发挥芳香植物在园林中应用的效果和优点。

5 结言

运用芳香植物营造城市公园景观是一项专业性要求较高的重要项目,能够影响芳香植物的设计和功能发挥的因素有很多,这就需要设计者对于公园所在的区域、人们对于公园的需求以及当地的气候进行详细的了解和分析,加上其它地方成功应用芳香植物的实例经验、相关的科学理论等等,才能够充分发挥芳香植物作为景观植物的功能相应,为人们做出无限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朱亮锋.李泽贤.郑永利.芳香植物[M].广东南方日报出版社,2009

2 殷倩,俞益武,薛丹,哀建国,张倩.芳香植物资源在园林保健中的应

用现状及研究进展[J].北方园艺,2012(5)

3 张彦博,钟国华,胡美英.植物挥发性有机物数据库的建立及应用[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1

4 王英慧,李为争,游秀峰.30种芳香植物材料对有翅桃蚜的驱避活性

测定[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