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先进制造技术与高端制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无锡开大机电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无锡按照“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高端化”要求,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能源和新能源机车、新材料、高端纺织及服装等七大先进制造业,加快培育智能制造新模式。鼓励先进制造业率先开展智能制造,围绕“设备互联、数据互换、过程互动、产业互融”等方面加快智能化改造,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售后服务中的深度应用,建设一批示范智能工厂(车间)。
二、机电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体系设置与教学模式问题
1.课程体系设置问题。课程体系设计方面模块化结构不利于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中缺少适应本地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的智能控制系统、工业应用软件、先进数控机床操作、工业机器人操作等课程,而学校作为办学点只能设置全部课程中的专业方向选修课,缺少专业核心课程设置的自主性;2.教学设计和组织问题。教学设计较少能结合企业工作过程实施场景教学,在教学设计中进一步融入智能制造新环境的更少;3.课程考核的主体单一,方式较为松散,技能考核要求不与先进制造企业实际要求接轨。
(二)与企业合作水平落后的问题
1.与校外先进制造业企业实训合作不够深入,学生专业实训课由具有丰富先进制造业企业经验的技能专家授课偏少,没有形成安排实验实训课进企业的定期实训计划。2.与校外先进制造业企业的专业培训合作不多,主要是教师利用寒暑假时间自己寻找企业参加岗位实践,系部联系企业安排专业教师参与企业岗位实践的机会较少,专业教师承担校外企业专业理论与技能培训的也较少。3.机电专业向先进制造业企业提供科研成果的能力尚显不足,教师的科研成果主要以论文形式发表,没有与企业形成研产联动。4.机电专业还没能建立与企业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机制,在与先进制造业企业的课程开发方面是空白。
三、完善机电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基于无锡产业结构调整需要
(一)建议完善课程体系与改进教学模式
首先,系部应该积极建议学校与省校就机电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进行调整,围绕无锡在制造业结构调整方面的要求,在专业核心课程设置中增加智能制造技术、智能制造信息技术应用、高端数控机床操作、工业机器人操作等新课程,适当增加其他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训课时,同时相应减少文化课程的计划学时。在专业群通用课中开设智能制造专业英语课程和先进数控机床信息系统课程。其次,教学设计要充分结合课程的发展特点兼顾学情融入智能制造工厂(车间),实施基于企业工作过程的场景教学,强调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教学组织要实施碎片化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穿插既能紧贴课程又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课程考核要在全面考查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突出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和技能的考查,应采用考试+过程性考核+实训考核的模式,专业理论知识应恢复实行卷面考试,过程性考核主要分阶段测验学生的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实训考核主要考查技能,学生的综合成绩由三方面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按合理比例组成。此外,对学生技能证书考核可考虑引入企业方参与,选择符合先进制造业企业实际技能要求的职业技能证书来考核学生。再次,机电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目标要更加适应本地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培养先进制造、智能制造所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创业型人才。
(二)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实现校企合作发展
首先,机电专业应与原有合作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在保持邀请企业专家进课堂、让学生进企业观摩学习的基础上,就校企人才培养开展深入合作,形成学生技能培训进企业、企业技术人员培训进课堂的双向定期合作机制,在学校和企业分别设立专家工作室和教师工作站,由双方人员共同组成课程导师团队,对合作项目实行教学和培训。其次,扩大与校外先进制造企业的合作,特别是与智能制造升级的企业,系部应积极联系,安排专业教师参与企业岗位实践,承担企业科研项目。再次,机电专业应探索启动与先进制造企业进行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的合作项目,优先与具有智能制造研发实力的企业洽谈合作,将企业的实际生产流程引入课堂教学环节,将生产技术与实际技能融入课程内容。最后,机电专业要率先适应校企深度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发展方向要求与先进制造企业合作制定满足企业实际人才需求的个人定制培养方案,实现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供给与需求的直通车。
(三)进一步提高师资专业水准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生产业;制造业;协同性
一、引言
京津冀都市圈正在成为我国最具实力的经济增长极,在国民经济整体格局的战略地位越来越重要。但目前北京产业结构为“三二一”型,天津为“二三一”型,具有比较大的差别,。因此本文分析京津地区生产业与制造业发展的协同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北京生产业与制造业对天津生产业发展的影响
本文选取1995-2015年京津生产业与制造业产值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北京生产业与制造业对天津生产业的脉冲响应分析图见图1。左图显示,天津生产业对来自北京生产业的冲击有较强响应,在第一期达到最大负值,从第二期才开始呈现逐渐加强的趋势。在第三期之后,这种冲击的响应表现为持续正向。由空间邻近理论知,距离越近、交通越发达的城市之间彼此影响越强,天津是距离北京最近、交通最便捷的城市。北京以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而天津则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所以北京生产业能够带动天津生产业的发展。右图可知,天津生产业对来自北京制造业的冲击有持续正响应,在第二期达到最小值0,从第四期开始一直保持相对稳定的正效应。北京要实现制造业的大力发展,必须要剥离出中低端制造业,而天津以其区位优势和现代制造业中心优势承接了大量有利于其未来发展的北京制造业,因此北京制造业转移必定会促进天津制造业的发展,而天津制造业的发展必定会给予其生产业更多的发展空间.
三、北京生产业与制造业对天津制造业发展的影响
北京生产业与制造业对天津制造业的脉冲响应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由左图可知,天津制造业对来自北京生产业的冲击有持续较强响应,在前两期为负响应,从第三期开始呈现逐渐增强的正响应。因为,在短期天津制造业离不开交通运输、仓储等服务业的支持,而这些大多由本市提供。但北京利用其首都优势和知识、人才等优势而拥有的高层次生产业在长期会对天津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服务,因此北京生产业利用其强大辐射力确实会促进天津制造业的大力发展。从右图可知,北京制造业对天津制造业一直都存在稳定的促进作用,但这种促进作用并没有呈现持续增强的趋势。因为,天津承接北京的制造业只是将北京制造业挪到天津来生产,并没有根据天津的自身需求而进行进一步的自主创新,缺乏相应的政府政策导向,使得这些制造业在北京或是在天津发展都是无差别的,因此这种北京制造业的转移对天津制造业并没有起到持续增强的促进作用。所以,本文认为,要想通过北京制造业转移来大力促进天津制造业发展,就必须要选择承接适合天津的制造业,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研发和创新,使其发展成有天津特色的制造业。
四、政策建议
本文就北京和天津的生产业和制造业如何保持长期协同发展提出如下三点建议。
(一)北京应着重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业和“高精尖”服务型制造业
北京应该积极谋划产业的集聚发展,确定某一个或几个主导产业,通过对主导产业的扶持发展,从而再去带动相关周边的生产业的联动发展。应充分利用中央商务区以及金融街来发展商务服务业和金融业,聚集我国金融的核心力量;还应充分利用中关村科技园区来发展研发产业和信息服务业。但是,北京的雾霾、土地、环境以及人口的压力仍会持续增大,在向“服务型经济中心”转变的进程中,必须剥离出大量中低端制造业,保留并培育“高端、高附加值、高标准”制造业,这样才能打造出劳动力较少、产量不大、附加值高的“高精尖”产品。由微笑曲线的价值链理论知,北京制造业发展的终极目标就是建设并打造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品牌,为北京制造业服务化成功转型提供机遇。
(二)天津应着重发展先进制造业,为生产业发展提供市场
天津应抓住北京制造业转移这一难得的机遇,积极“引进来”具有发展潜力的大中型企业,利用企业的雄厚资本和先进技术提升制造业的技术效率,为天津制造业“质的飞跃”创造条件。同时,天津必须大力引进创新型人才,增加技术创新投入,掌控科技发展主动权,从而实现制造产业的技术化和信息化。这样,天津的制造业就能不断向价值链高端攀升,成长为先进制造业,大胆“走出去”参与市场竞争。天津应充分利用滨海新区先进制造业产业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依托自由贸易区和港口优势,实现国际物流、金融租赁、信息技术等生产业的集聚发展,为天津制造向天津创造转型提供服务。
(三)天津与北京的制造业和生产业应采用协同错位发展的模式
在制造业方面,北京发展“高精尖”服务型制造业,天津发展先进制造业,两地就能实现很好的错位发展。两地中低端制造业在向河北转移时,不是单一的污染制造业转移,而是一种绿色转移,才能实现京津冀制造业的协同发展。在生产业方面,北京应集中发展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和品牌设计等价值链高端产业;天津应集中发展国际物流、国际商贸等体现港口优势的价值链中高端产业。此外,天津和北京的生产业实现错位协同发展之后,就能以更高效率为河北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服务保障。制造业转移不是单一的污染产业转移,应该实现一种绿色转移,从而促进京津整体制造业的转移升级。天津和北京应积极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努力促进北京研发中心、天津先进制造业中心的建设,协同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参考文献】
[1]郑吉昌,夏睛.论生产业的发展与分工的深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22(2):13-15.
[2]李薇,陈阵.生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特征———基于北京投入产出表的实证分析[J].管理现代化,2014(5):34-36.
天津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攻坚战,不断提高供给侧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一是向创新驱动转型。出实招,大力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为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设立60亿元的贷款风险补偿资金,补贴标准由去年的50%提高到70%;推动制造业企业加快装备改造升级,市政府筹集资金30亿元,通过融资租赁方式支持千家中小企业加快装备升级改造,拉动投资600亿元;实施科技型小巨人升级版行动计划,每年投入50亿元,到2020年,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0万家,小巨人企业5000家。通过这一系列扶持计划,天津涌现了一批创新型企业和产品,如飞鸽自行车从传统自行车升级为智能自行车,价格翻了10倍,一次订单40万辆;海鸥手表增加了北斗导航等新功能,成为智能终端,价格提高了2―3倍,借助科技使“老树发新芽”。
二是向高端制造转型。这些年,天津按照高端高质高新的要求,培育了一批中高端产品,如大火箭、空间站、高性能服务器、高档数控机床、高速离心机、高速机车、大型子午线轮胎装备等,形成了一定的产业优势。但是一些核心零部件、关键技术和基础材料还受制于人,系统总成技术还比较落后。“十三五”期间,要按照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定位的要求,着力培育航空航天、集成电路、高性能服务器、海洋工程、特高压输变电、大型工程机械、高速轨道交通、高档数控机床、自动变速器10个国内领先的高端装备。
三是向智能制造转型。天津把智能制造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通过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方面开展试点示范。天河一号滨海工业云被国家列为“工业云创新示范工程”,4家企业成为国家级两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如,天津长荣印刷面对传统业务增速趋缓的局面,推进智能化改造,开发了“云印刷”技术,实现了个性化的定制,利润大幅提升。“十三五”期间,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国制造+互联网”的要求,打造5个智能工厂和100家数字化车间,实现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人性化服务,全面提升供给侧的质量和效率。
“美国超过70%的创新源于制造业。中国也大体如此。提出制造强国,不是简单扶持哪个产业,引领哪个技术,而是强调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激发创新,用创新带动国家竞争力的提升。”工信部规划司副司长李北光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积淀,中国已经是全球当之无愧的制造业大国,也是全球实体经济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正是在这一基础上,《中国制造2025》对中国从“世界工厂”所代表的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给予了清晰的界定和规划。
目前中国已经建成了一个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产业规模占整个世界制造业20%左右,但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品牌质量水平还不够高,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仍然处在“大而不强”的位置,这就需要通过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来引领和带动整个中国制造业的发展。
对此,中国工信部部长苗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制造2025》针对当前中国制造业面临的瓶颈,提出了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强化工业基础能力等九项战略任务和重点,并明确了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等五项重大工程。
“其中智能制造是一个主攻方向。”苗圩说,当前中国正在组织开展有关智能制造重大工程的研究计划,预计花三年时间,选择重点领域,选择一些地区、行业做试点和示范探索,推进智能制造发展。
此外,中国还将从体制机制改革、创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完善金融扶持政策、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等多个方面,保障和支撑制造业发展。
目前,中国企业已经摩拳擦掌,做好了迎接《中国制造2025》的准备。在以制造业集中著称的中国珠三角地区,人们已经提出和实施了一批机器人替换、无人工厂、智能工厂的市场计划。
工厂位于顺德的东莞沁峰机器人有限公司工程师陆俊君说,这家企业研发的用于电子行业的自动组装机器人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单价从最初的10万元人民币降低到了6万元人民币,成为中国许多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实现智能化改造、减少用工成本和提升产品质量的利器。
在中国企业和经济学者看来,也正是因为结合中国制造业自身的特色、立足于激发先进高端技术和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全面活力,“中国制造2025”并不是“工业4.0”等国际先进制造业发展构想的简单翻版。
苗圩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朱高峰表示,《中国制造2025》面向制造业全行业,不仅学习德国经验,也参考了美英等国在先进制造方面的理念,“比如与德国工业4.0相比,机器设备数字化、智能化,而我们不仅要推进智能制造,通过互联网来提振产业,更要补上从2.0到3.0发展的课。”
【关键词】航空港 高端制造业 发展战略
一、引言
2012年8月河南省政府出台的《河南省“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将高端制造业纳入战略新兴产业的范畴;2012年12月国务院出台的《中原经济区规划》明确提出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积极培育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2013年3月国务院批复的《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对高端制造业的支柱行业做出了具体说明。这为河南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工业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河南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抓住这难得的历史机遇,正着力建设与航空物流业和现代服务业协调一致发展的航空港高端制造业园区,意图使之成为郑州临空经济、郑汴新区经济、河南省域经济乃至中原区域经济的重要载体和新的增长极。在郑州临空经济的各期规划中,高端制造业产业都被作为园区发展的重点。但是同时不能忽视的是郑州航空港发展高端制造业还需要面对很多问题,比如缺乏核心技术、研发投入不足、集聚程度不高、高新技术制造业发展不理想、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等,企业数量少、缺乏世界级知名品牌、人才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还很突出。郑州航空港高端制造业的集聚与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这种情况下,对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高端制造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发展环境、发展战略进行研究非常必要。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高端制造业发展战略研究”(2013B316)中更进一步明确了高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国内外高端制造业发展经验总结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调查,国际市场战略正在发生调整,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加速向中国转移。全球爆发金融危机,大多数跨国公司选择向中国大陆转移,而且是转移高端制造业。
从国内看,高端制造业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北京、上海、深圳、天津等一线发达城市,都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取得飞速发展。例如,在短短的几年里,生产出全球最快的高铁,并迅速实现产业化,是一个让世界刮目相看的奇迹。高铁每年的投入都在8000亿元以上,2009年平均每天投入在30亿元以上,高铁产业已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崛起,带来交通运输业、装备制造业、新材料、新科技、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同时带动相关服务业的发展。高铁产业、物联网产业具有庞大的商机,推动了制造业的转型和升级,推动了高端制造业特别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后危机时期,全球产业重新布局,我国必须抓住机会,做好经济起飞的准备,推动制造业的升级和结构调整从而推动高端制造业的发展。
从国外看,奥巴马明确指出:美国要重新回到“制造业时代”。这意味着美国未来将会把主要精力放在高端制造业的发展上。高端制造业是支撑美国经济发达的主要原因。美国政府一直把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放在国家战略高度,将高新技术研究与应用作为发展高端制造业的核心,走以科技政策为核心推动经济发展的道路,并推出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来推动高端制造业的发展。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也分别推出各自的新兴战略性产业加以扶持。目前,高端制造业已经成为许多国际大都市制造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伦敦、巴黎、纽约、东京和首尔等大城市都在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同时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提升制造业,以促进制造业的高端化。
表1给出了国内外高端制造业发展经验的概要总结,表2给出了国际上有特色的航空港经济发展模式。
表1 国内外高端制造业发展经验总结
表2 国外比较有特色的空港经济发展模式
三、郑州航空港高端制造业发展环境
表3 郑州航空港发展环境的SWOT分析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作为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极,其发展无疑需要良好的产业来支撑,这一方面来自于既有的内部条件,另一方面来自于内部条件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性预期。这就需要对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既有的内部条件和面临的外部发展环境进行全方位的分析,探索如何利用自身的内部优势最大可能地抓住有利的外部环境,同时尽可能地避免内部劣势和外部威胁对自身的不利影响,从而找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竞争优势。目前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分析主要采用构造SWOT矩阵,通过SWOT分析可以帮助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把资源和行动聚集在自己的强项和有最多机会的地方,这对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产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见表3。
表4 2011~2012年河南省高端制造业主要指标变化情况
备注:表4每一个指标下面左边是2011年数据,右边是2012年数据。
由于郑州航空港发展规划于2013年3月获得审批,其发展情况和对应指标变化目前不易获取,故通过表4和图1列出全国和河南省高端制造行业2011~2012年部分指标的变化情况以供参考。容易发现,除了通用设备制造业,其他高端制造行业的相关指标都呈现增长趋势,有了航空港经济实验区的引擎作用,河南省高端制造业未来必然呈现良好态势。
四、郑州航空港高端制造业发展战略
(一)重点领域:郑州航空港高端制造业的发展重点
1.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适应重大工程建设需求,以提升重大装备的高端制造和整机配套能力为方向,突破核心主机和关键辅机工艺技术,扩大优势产品规模,提高系列化水平,重点发展轨道交通装备,大力发展智能电网和智能制造装备,积极发展航空装备、卫星应用产品等,促进制造业智能化、精密化、绿色化发展。“十二五”期间,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25%以上,成为中西部地区重要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
2.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抢抓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加速发展的机遇,坚持承接产业转移与培育新兴服务业态并举,加快建设体现技术升级换代的智能终端、新型显示、半导体照明生产基地,积极发展物联网、云计算、高端软件、新兴信息服务等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推进电子信息产业跨越式发展。“十二五”期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50%以上,成为中西部地区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3.生物医药产业。充分发挥我省市场和资源优势,强化龙头企业带动和技术创新驱动,扩大和提升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和水平,重点突破生物制造产业关键技术,增强生物育种企业育繁推一体化发展能力,加速构建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现代生物产业体系。“十二五”期间,生物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成为全国重要的生物产业大省。
4.其他制造业。比如,新能源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材料产业、节能环保产业。
(二)产业集群:从中原经济区角度培育高端制造业关联的产业集群
按照统筹规划、发挥优势、突出特色、集聚发展的原则,围绕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依托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园区30个左右,加强规划政策引导,完善配套服务功能,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企业集中集聚,重点培育发展一批特色鲜明、链条完善、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为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具体有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集群、信息服务业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生物育种产业集群、太阳能产业集群、新型合金材料产业集群、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超硬材料产业集群、节能环保装备产业集群、智能电网装备产业集群、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三)配套平台:建立高端制造业关联的发展平台
1.航空港电子商务平台。2013年3月国务院批复的《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中明确,将开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综合改革试点,在进出口通关服务、结售汇兑等方面先行先试,加强与国内外知名电商的战略合作,搭建安全便捷的商业交易应用服务平台,建设全国重要的电子商务中心,研究探索建设跨境网购物品集散分拨中心。以电子商务推动传统商业模式创新,实现实体购销渠道和网络购销渠道互动发展,推动名牌名店商业街区建设。在郑州临空经济的各期规划中,电子商务产业和跨国贸易都被作为园区发展的重点。但是同时不能忽视的是郑州航空港发展电子商务和跨国贸易还需要面对很多问题,比如对关键技术的研究不透彻、信息共享难度大、供应链金融发展不理想、研发投入不足、没有形成完整的跨国交易需求链等,企业数量少、缺乏世界级知名品牌、人才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还很突出。郑州航空港跨国贸易和电子商务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航空港物流中心。发展郑州航空物流是利用郑州机场特有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的最直接途径之一。航空物流的发展不仅可以满足经济实验区日益增长的航空货运需求,还可以反过来促进机场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增强郑州机场的竞争能力。物流产业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率先形成或集聚会影响郑州的临空经济格局,而相关产业的空间分布、生产集中反过来也会对航空物流市场的培育、发展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航空物流产业的发展对于省域经济的发展和中原经济区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3.航空港协同创新平台。协同创新指围绕创新目标,多主体、多因素共同协作、相互补充、配合协作的创新行为;其主要形式就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特别是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产业、地方政府进行深入融合,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与模式;特点是参与者拥有共同目标、内在动力、直接沟通,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资源平台,进行多方位交流、多样化协作。
五、结论
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典型城市以及发达国家高端制造业发展经验,结合郑州航空港发展高端制造业的大环境,提出了具体的发展战略:第一,将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等列为发展的重点领域;第二,从中原经济区角度培育高端制造业关联的产业集群,比如智能电网装备产业集群、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第三,建立高端制造业关联的发展平台,比如航空港电子商务平台、航空港物流中心、航空港协同创新平台等,特别地,在临空经济背景下,产业链条的构成、知识与信息的共享、人才结构配置等显得尤为重要,培育和发掘应用型人才成为关键路径,协同创新平台更成为应用型人才发挥光和热的重要场所,也是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发展的催化剂和加速器,必然能够为郑州航空港经济发展和中原经济区建设发挥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谢里,罗能生.中国制造业空间集聚水平及其演变趋势[J].科学学研究,2009,(12).
[2]陈建军,黄洁,陈国亮.产业集聚阎分工和地区竞争优势,来自长三角微观数据的实证[J].中国工业经济,2009,(3).
[3]白重恩,杜颖娟,陶志刚等.地方保护主义及产业地区集中度的决定因素和变动趋势[J].经济研究,2004,(4).
[4]路江涌,陶志刚.我国制造业区域集聚程度决定因素的研究[J].经济学(季刊),2007,(6).
几乎与此同时,中国GDP占世界比重,自1820年32.9%的顶峰一路滑落,直至1990年触底。而后从1.83%的最低点开始陡峭急升,2014年达到13.3%,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成就这一人类史上发展奇观的原动力,也正是中国大规模先进制造能力自之后的沦丧和改革开放之后的重振。
一国对先进制造业的追逐,称之为“为大国的命脉而战”,在任何市场中,在争夺经济的制高点时,决定胜负的力量通常掌握在控制战略要素的生产者手中,他们不仅影响到技术创新,还影响到贯彻和实施技术创新的能力,即制造产品的能力。
王者归来
伴随着全球化的迅速扩张,以债券、股票和金融衍生品为主的金融交易,在封闭的金融领域内部形成了天文数字的金融资产名义数量虚拟增值。没有实质商品、劳务和投资基础的虚拟经济,或者说脱离甚至排挤实体经济的“以钱生钱”的金融异化,成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最引人注目的全球化现象。
1978年以来,世界经济年均增长3%左右,而国际资本年均增长25%左右。据国际清算银行和世界银行数据显示,1990年全球虚拟资产达到50.04万亿美元,是全球GDP的2.19倍;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2008年,全球虚拟资产“爆炸”到865.03万亿美元,是全球GDP的14.2倍。
像秃鹫一样肆无忌惮地追逐更高利润的美国华尔街和英国伦敦“金融城”,成为这场“金融大爆炸”的“原爆点”,驱动发达国家竞相走向以资本市场为主体的虚拟经济发展,将制造业作为垃圾产业和夕阳产业转移到成本低的东亚发展中国家,本土实体经济呈现“空心化”。美国甚至高达70%的就业人口转向金融和金融服务业。
物极必反,对经济发展规律的漠视,必然会受到其铁面无情的惩罚。1970~2011年间,与资本狂欢相伴的是,全球发生了147次银行危机。其中,1980年至今,世界经历了6次重要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其频度和烈度实属罕见。
尤其在最近的两次金融危机――全球金融危机和欧元区金融危机――重创了全球经济系统的核心国家后,随着时间推移,这些金融危机看起来越来越严重,影响范围越来越遍及全球。
正是经历了超乎想象的灾难式经济溃败,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形势出现180度的大逆转: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从束之高阁的“供品”,变成了稳定政局与破解危机的“良药”。
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告诉我们,发达强健的实体经济是一国应对危机、摆脱困境的关键。金融偏离实体经济而自我循环,很容易生出金融泡沫。危机爆发后,美欧国家之所以至今难以脱身,重要的原因就是实体经济的孱弱,包括先进制造能力的退化。
“逐鹿”先进制造
多年来中国一直致力于发展实体经济,中国经济基础和发展战略自始至终没有脱离以工业制造为核心的实体经济。
依靠坚定的国家意志,过去20多年来,尤其是本世纪初加入WTO后,中国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按照联合国统计数据显示,1995年中国工业规模总量不足0.4万亿美元,2013年则超过4万亿美元,中国工业规模增长了10倍。由此计算,中国工业占全球比重,从1995年的不足4%上升到2013年的20%。短短11年间,中国连续将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和日本甩在身后。
美欧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绝非发展低端制造业,而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向高端制造发展,通过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尤其加大信息技术对新能源、生物技术和新材料等产业发展的渗透融合,重新夺回世界制造业的优势地位。
未来10年将是美欧“再工业化”重建高端制造业的10年,这不但会缩减我国制造业对外出口空间,而且随着贸易摩擦的日益加剧,强烈冲击中国工业制成品对世界其他市场的出口规模。
任重而道远
中国虽然已经是制造业生产能力世界第一的国家,但不能不清醒认识到,我们离“制造强国”目标还有相当距离。
目前,中国制造业仍然没有摆脱“大而不强”的现状,人均工业增加值不及制造业强国美日德的1/3。而且,总体技术水平落后,自主创新能力弱。2013年我国高端芯片进口额2322亿美元,超过当年石油进口额。
国内每生产一台CDMA手机,要向美国高通公司交10美元专利费,而几乎所有支持中国新4G标准的高端手机都采用高通芯片。更有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显示,我国优质、低耗的先进工艺普及率不足10%,数控机床、精密设备不足5%,且90%以上的高档数控机床、100%的光纤制造装备、85%的集成电路制造设备、80%的石化设备、70%的轿车工业装备,都依赖进口。
中国工业资源能源消耗量大、利用效率低仍然有待改善。据测算,2010年,单位GDP能耗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与此相反,在国际产业价值链中,中国制造处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的“制造-加工-组装”环节,在消耗大量国内资源和大量排放污染物的同时,所获利益却甚少。
尤其令人担忧的是,近几年,在外需持续萎缩与内需增势放缓相互叠加,有效需求不足与产能过剩矛盾相互作用下,我国实体经济总体上很不景气,工业发展中面临诸多困难,多数工业企业经营效益出现下滑,实体经济异化潜在风险加大。
中国企业联合会的“2015中国企业500强”报告显示,2014年国有五大银行以占500强营业收入的6.39%,创造了35.6%的净利润,而266家制造业企业40.1%的营业收入,净利润仅占18.8%,五大行利润近乎所有制造业企业利润的两倍。
这意味着我国制造业与金融业之间的效益“鸿沟”继续扩大,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严重倒挂。统计数据显示,1999~2002年我国虚拟经济规模维持在10万亿元左右,与GDP维持着1倍左右的比例。2003年一跃超过20万亿,自此迅速扩大,到2009年已达122.5万亿元,为GDP的3.7倍。
中国制造业在“大而未强”时刻,外有强邻环伺,内有“脱实入虚”隐患,何去何从?自古华山一条路,唯有向上,美国工业发展的经验教训,将是砥砺中国制造走向强大的最好“磨刀石”。
不要失去创新能力
(产业前瞻与关键核心技术)重大研发需求及
指南修改建议征集工作的通知
各设区市科技局,国家高新区管委会,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推进战略高技术部署和前瞻性新兴产业发展,着力构建自主可控现代产业体系,现面向全省开展2021年度省重点研发计划(产业前瞻与关键核心技术)重大研发需求及指南修改建议征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重大研发需求征集
本次重大研发需求征集主要面向新材料、人工智能、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等我省优势领域和前沿领域,聚焦制约我省自主可控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关键材料、重大装备和核心技术,梳理一批省内企业亟需通过技术攻关予以破题和解决的重大研发需求,作为今后计划项目组织实施的重点方向予以优先部署。各企业提交的重大研发需求应目标明确、场景清晰、参数具体,并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说明。
1、问题描述。说明期望通过技术创新解决的具体技术瓶颈和技术难题,要求内容具体、指向清晰,有明确的性能参数指标,并充分描述说明现实应用场景,并包括自然条件、工况环境、成本约束等边界条件。
2、研发意义。从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构建自主可控产业链、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等角度,结合本行业、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说明开展研发攻关的重要意义。
3、研发建议。如已形成较为成熟的思考,可提出具体建议,如可能的技术路径、技术方案要点,以及推荐牵头实施的单位或专家(不局限于省内)等。
二、指南修改建议
1、加强战略高技术部署,聚焦我省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集群,进一步凝练需求、突出重点,对现有省重点研发计划(产业前瞻与关键核心技术)指南产业前瞻技术研发领域技术方向进行增补完善,提出具体修改意见。新增技术方向需附说明材料,已有技术方向可以提出调整或删除建议,并简要说明理由。技术方向增补完善突出以下三点:
(1)对接国家科技创新有关规划部署,结合地方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重点增加本地区有条件及优势进行布局,有望在近年内获得重大突破,引领未来产业发展,且现有指南未涵盖的前瞻技术方向。
(2)聚焦地方优势产业整体提升及产业转型升级要求,以提高技术供给质量为重点,对现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领域的技术方向进行增补完善,重点增加完善地方及产业发展亟需突破的关键核心技术方向,提高指南技术方向与我省产业发展需求的契合度,强化科技对产业高端攀升的支撑作用。
(3)注重技术方向的有效性,对属于陈旧、淘汰的技术方向,或与现行产业发展趋势明显不匹配的技术方向,可建议删除。
2、请各设区市科技局、国家高新区管委会,围绕产业前瞻技术研发方向,结合当地特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加强2021年重点项目的前期组织,依托省级以上重大创新平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创新型领军企业,组织产业链上下游相关单位,以加快产业前瞻技术研发为主攻方向,科学凝练项目主题,遴选出共识度高、前期基础好的重点项目建议。
(1)充分发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创新组织作用,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由联盟技术委员会组织研发实力强、创新水平高的联盟成员单位及产业链上下游相关单位,研究凝练项目主题,提出重点项目建议。
(2)加大跨区域资源整合力度,围绕地方最有条件、最具优势的领域,由龙头骨干企业根据产业发展的前瞻技术方向,在全国范围内吸引行业内一流高校科研院所参与合作,以形成重大标志性原创成果为目标,凝练项目主题,提出重点项目建议。
(3)充分对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以及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重点产业的关键技术瓶颈,加强重点项目组织和谋划,为后续申报国家重点专项培育优质项目源;围绕我省已承担的国家重大项目,以支撑专项实施和推动成果落地为目标,组织优势单位对相关配套技术及装备开展针对性研制,凝练项目主题,提出重点项目建议,为推动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在江苏落地奠定基础。
重点项目建议每个设区市科技局、国家高新区管委会限报8项。
三、其他事项
请各单位根据通知要求,提出指南修改建议及重大研发需求,并按附件格式和要求填报相关材料,加盖公章后于11月20日前由各设区市科技局汇总报至省科技厅高新处,同时将电子版发送至jskjtgxc@163.com。
联系人:施笑南 张竞博
联系方式:025-83363239 83379768
附件:1、2020年度省重点研发计划(产业前瞻与关键核心
技术)项目指南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2020年10月30日
附件1
2020年度省重点研发计划(产业前瞻
与关键核心技术)项目指南
省重点研发计划(产业前瞻与关键核心技术)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创新性技术为目标,开展产业前瞻性技术研发、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抢占产业技术竞争制高点,引领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高新技术产业向中高端攀升,为加快构建自主可控现代产业体系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一、产业前瞻技术研发
本类项目重点支持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具有较强带动性的产业前瞻技术,提升产业技术原始创新能力,引领新兴产业创新发展。
1.定向择优任务专题
1011高质量大尺寸(6英寸及以上)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制备技术
研究内容:开展硅基和碳化硅基的大尺寸(6英寸及以上)氮化镓材料外延生长技术研究;开展大尺寸氮化镓单晶材料的生长技术研究;实现氮化镓材料的电学性能调控,针对光电子和微电子应用,分别实现高电子迁移率、半绝缘和低电阻率的氮化镓材料制备,并完成相关器件的性能验证,支撑第三代半导体产业的创新发展。
考核指标:(1)实现6英寸、8英寸硅衬底上高质量氮化镓基外延材料生产,位错密度达到107cm-2量级,翘曲度<30 um,AlGaN/GaN异质结二维电子气浓度>9E12cm-2,迁移率>2200cm2/V·s。
(2)实现6英寸氮化镓单晶衬底制备,衬底TTV<20 um,表面RMS<0.3nm,厚度>600 um,位错密度达到105cm-2量级,电阻率在0.01~109Ω.cm可调控。
1012 T1100及以上碳纤维材料制备技术研发
研究内容:开展T1100及以上级别的新一代碳纤维制备技术研究,突破T1100高品质原丝纺制技术、均质化预氧化碳化等关键技术,研发大通道外热式预氧化炉、宽幅高温碳化炉等关键生产装备。
考核指标:拉伸强度≥7000MPa,拉伸模量≥324GPa,批次内离散系数≤3%,批次间离散系数≤5%,断裂伸长率≥1.9%,含碳量≥95%,纤维直径≥5um,纤维规格≥12K。
2.高端芯片
1021 基于RISC-V架构CPU及第三方IP研发集成、微控制单元(MCU)、数字信号处理(DSP)、5G通信用射频芯片等高端芯片的设计技术和电子设计自动化(EDA)的平台设计技术
1022 高压功率集成电路、新一代功率半导体器件及模块等先进制备工艺及装备制造技术
1023 多芯片板级扇出(Fanout)封装、多芯片系统集成(SiP)封装、三维封装等先进封装测试技术
1024 大尺寸低缺陷高纯度单晶硅片、高功率密度封装及散热材料、高纯度化学试剂、高端光刻胶等关键材料制备技术
3.纳米及先进碳材料
1031 新型纳米传感器等微纳器件和纳米改性金属、二维纳米材料等新型纳米结构、功能材料制造与应用技术
1032 氮化镓、碳化硅等第三代半导体器件制备与应用关键技术
1033 大丝束等碳纤维低成本制备及复合材料设计应用技术
1034 高品质石墨烯宏量制备技术及改性、跨界应用技术
4.区块链
1041 共识算法、智能合约等区块链核心算法、开源软件及硬件
1042 高性能分布式存储、区块数据、时间戳等区块链存储核心技术
1043 非对称加密、多方安全计算、可信数据网络、隐私保护、轻量级密码等区块链加密核心技术
1044 区块链金融、区块链溯源、区块链物流、区块链数据共享等区块链应用技术
5.人工智能
1051 无监督学习、神经网络、类脑计算、认知计算等核心技术及软件
1052 AI视觉算法、自适应感知、新型交互模态、AI开源软件等应用关键技术、软件及系统
1053 嵌入式人工智能芯片、神经网络芯片、图形处理器(GPU)芯片等人工智能专用硬件和模组制造技术
1054 智能脑机接口、智能假肢、智能可穿戴设备等可移动智能终端关键技术
6.未来网络与通信
1061 多网络协同组织、可软件定义多模式无线网络、边缘环境网络功能虚拟化等新型网络关键技术与设备制造技术
1062 6G移动通信、毫米波与太赫兹无线通信、窄带物联网(NB-IoT)、光通信、北斗导航通信、微纳卫星星座等新一代信息网络关键技术与设备制造技术
1063 量子秘钥分发、量子光源、量子中继等量子保密通信核心技术及关键设备研发
1064 网络空间信息安全、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安全防护及保密关键技术
7.智能机器人
1071 多模态人机自然交互、通用机器人智能操作系统、机器人联邦学习等关键技术及软件
1072 人工触觉皮肤、高精度驱控一体化关节、新型精密减速器等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制造及检测关键技术
1073 医疗及康复机器人、外骨骼机器人、足式行走机器人等服务机器人整机设计制造关键技术
1074 高精度重载机器人、先进工业机器人、特种作业机器人等工业机器人整机设计制造关键技术
8.增材制造
1081 记忆合金、金属间化合物、精细球形金属粉末、高性能聚合物等增材制造材料制备关键技术
1082 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高精度阵列式打印头等增材制造关键设备设计制造技术
1083 4D打印、复合材料打印、移动式增材加工修复与再制造等增材制造先进加工工艺及关键设备制造技术
1084 面向制造领域的高效率、高精度、低成本、批量化增减材制造关键技术和设计制造软件系统
9.数据分析
1091 云存储、离散存储等海量数据存储管理技术
1092 高性能计算、云计算、边缘计算等核心技术
1093 数据挖掘、非结构数据自动分析、数据可视化等数据处理技术
1094 面向生产制造、能源管理、智能交通等场景的大数据应用软件及系统
10.先进能源
1101 高效低成本N型双面电池(TOPCon)和薄膜电池等新型高效太阳能电池及高可靠性低成本发电组件关键技术及工艺
1102 页岩气、核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新一代清洁能源关键技术
1103 可再生能源制氢、高效储氢加氢、安全用氢等关键技术
1104 能源互联网、微能量收集、新一代储能等关键技术
11.智能与新能源汽车
1111 辅助和无人驾驶、车路协同、智慧座舱、能源管理等智能化控制关键技术
1112 分布式驱动电机、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固态激光雷达、车物互联(V2X)底层通信等关键技术及部件
1113 固态锂离子电池、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氢燃料电池等高功率密度动力电池、高性能充电系统等关键技术及部件
1114 新能源汽车整车集成及轻量化设计及制造技术
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本类项目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优势产业发展所需的关键核心技术,为推动产业向中高端攀升提供技术支撑。
1.新材料
2011 高端光电子材料及先进显示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2012 特种高分子、特种陶瓷、特种分离膜、金属有机框架(MOF)、生物可降解材料等新型功能材料制备技术
2013 高温合金、钛铝合金、海洋用钢、高端轴承钢、高性能纤维等新型结构材料制备技术
2014 新材料高通量计算方法及软件、高通量制备、表征及评价等材料基因组关键技术
2.电子信息
2021 国产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工业控制软件、嵌入式软件等高端软件及硬件关键技术
2022 激光显示、Micro-LED等新型显示器件、工业级插件和连接器、有色金属氧化物(ITO)靶材等核心电子器件制备技术
2023 真空蒸镀机、高品质化学气相沉积(CVD)装置和湿法工艺等核心关键设备设计制造技术
2024 虚拟增强现实、数字媒体等先进数字文化科技关键技术
3.先进制造
2031 磁悬浮轴承、高端液压(气动)件、高精度密封件、微小型液压件等高性能机械基础件制造技术
2032 激光加工、精密铸造、高精度光学器件加工等先进制造工艺及装备制造技术
2033 高端数控机床、大吨位智能化工程机械、高精度智能装配装备、智能化大型海工装备、航空发动机等大型整机装备设计、控制软件及系统集成技术
2034 网络协同制造、按需制造、产品自适应在线设计等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及软件系统
4.新能源与高效节能
2041 薄片化晶硅电池、钝化膜及钝化发射极、背面电池(PERC)等高性能低成本太阳能光伏关键技术
2042 10MW以上风电机组、低风速整机等先进风机关键技术
2043 大容量柔性输电、远距离特高压输电、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与消纳等智能电网关键技术
2044 三废高效洁净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微界面反应、新型余废热高效利用等节能减排关键技术
5.安全生产
2051 安全生产信息化、灾害事故监测预警、危险气体泄漏检测及精准定位、生命探测等灾害预警侦测关键技术
2052 危险环境作业、安全巡检、应急救援等机器人,高机动救援成套化装备等安全生产智能装备制造技术
2053 便携式自组网通信终端、远距离透地通信及人员精准定位、井下水下远距离救援通信等应急救援通信关键技术
2054 危化品贮槽应急堵漏、危险气体泄漏安全环保处置、险恶环境灭火救援等灾害应急处置关键技术
6.其他非规划创新的关键核心技术
2061 除上述所列技术方向外,其他满足我省经济社会重大需求且技术创新性高、突破性强、带动性大的非规划创新关键核心技术。
中图分类号:F5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7-0023-03
一、机遇
2013年12月,省委、省政府正式印发的《南通陆海统筹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中明确提出,力争经过5年左右时间基本建成国家级陆海统筹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个新定位,是对南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极大支持,也为南通各县(市)区的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注入了强大动力。
在“江海联动、港城互动、轴向带动”的空间开发理念下,港闸区作为南通市区重要的城市组团,成为南通未来发展的重点区域之一;通州撤市改区极大地拓展了南通的城市空间,为港闸向东、向西发展提供了拓展可能;沪通铁路建设则使得港闸区在南通市的地位更加凸显,真正成为融入苏南的桥头堡和连接苏北的门户地区。
二、港闸区域经济现状简析
(一)优势
1.交通区位优势:随着沪通铁路建设以及轨道交通以及多座跨通吕运河大桥的建成,港闸区对内对外交通优势进一步增强,战略地位大大提升,对外将成为南通中心城区融入上海、对接苏南、辐射苏北的前沿地区和门户地区,对内则成为南通城市建设的主战场和新热点。
2.产业基础优势:港闸区历史上是中国民族工业的发源地,当前,船舶制造、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电力等传统产业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电子商务、服务外包、软件、现代物流等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也迅速发展,为港闸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二)瓶颈
1.产业价值瓶颈:(1)工业结构偏重,产业整体处于价值链低端环节,产业链不完善,自主创新能力较弱,附加值较低,而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新医药、节能环保、物联网等新兴产业仍处于培育阶段。(2)高端服务业仍然匮乏,服务业对区域经济贡献仍然偏低;服务业集聚发展的态势已经形成,但仍需要进一步提升,以形成中心效应。
2.发展空间瓶颈:产业布局分散,产业集群效应尚未发挥,随着“主城区”战略的实施,目前工业发展空间受到挤压,迫切需要整合和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三、 产业发展与升级的思考
应充分发挥港闸区“枢纽之区”、“靠江靠海靠上海”的独特优势,依托“工业强区”的雄厚基础和“市北新城”的全新定位,在“产业共生,产城融合”的指导思想下,构建中心引领,板块推进的产业体系。
(一)产业发展战略
1.结构—双轮驱动战略:顺应产业和城市发展趋势,推动港闸由工业主导向高端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转型,最终实现服务业引导制造业发展。
2.空间—产业集聚战略:坚持高端制造业向园区集中,现代服务业向中心集中,高效农业向成片地块集中,实现产业集群效应、中心效应和规模效应。
3.价值—转型升级战略:根据产业发展不同阶段,推动产业实施四大转型升级路径,即工艺升级,产品升级,产业链环节升级和产业链整体升级。
(二)产业体系升级的构建路径
1.深化跨江合作,打造百亿级生产业板块。在原有的冶金和电力能源两个传统产业下,重点发展6大先进制造业。按照主导产业做强策略、传统产业升级策略、新兴产业培育策略、落后产业退出策略,打造南通乃至长三角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1)船舶与海工产业
以南通船舶配套工业集中区为载体,加快产业集聚和产业升级,努力把港闸区沿江和沿九圩港沿线打造成我国船舶与海工造、修、拆、配一体的L 型产业特色走廊。
(2)智能装备产业
通过加大培育、扶持和招商力度,重点实施优势企业培育、产业链招商、装备制造与服务增值联动、创新驱动发展四大策略,塑造知名的智能制造品牌,推动港闸区由传统机械制造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智能装备制造转变。
(3)纺织服装产业
围绕提档升级,重点实施品牌塑造策略、产业集群策略、自主创新策略、信息化提升策略等四大策略,推动行业向品牌化、信息化、高端化、集群化方向发展纺织服装产业。重点发展混纺产品和高档面料、纤维新材料、高性能产业用纺、高端家用纺织品、品牌服饰五大领域。通过完善产业链和业态升级,提高产业附加值,推动港闸区纺织服装产业由低端业态向高端业态转变。
(4)信息通信产业
在现有产业基础上,把握信息通信产业发展趋势,重点引进和培育产业链关键环节和高附加值环节,努力把信息通信产业培育成港闸区新的支柱产业。顺应产业技术和市场发展趋势,抓住产业转移机遇,重点发展高端计算机、集成电路、新兴元器件、现代通信和网络设备等四大领域。通过重大项目的实施,带动区域产业的迅速崛起,重点实施产业链组团招商、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群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等四大策略,提高产业竞争力。
(5)生物产业
顺应产业技术和市场发展趋势,抓住产业转移机遇,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工程和生物服务五大领域。在现有医药产业基础上,通过招商引资和自主培育双轮驱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产业国际合作、扩大产业发展规模、推动产业重点突破、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构建产业支撑体系,建设长三角重要的生物产业节点和增长极。重点实施科技招商与项目招商双轮驱动、产业集群发展、龙头企业培育、产学研合作等四大策略,着力推动生物产业的快速发展。
(6)节能环保产业
在现有产业基础上,顺应产业技术和市场发展趋势,重点发展节能设备、节能产品、节能服务、环保设备、环保服务等五大领域。创新产业经营模式,努力实现产品由低端为主向更加注重高端发展转变、企业由以产品经营为主向总承包一体化经营转变、园区由企业集中向创新集群转变、产业由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向先进制造业与节能和环保服务业互动并进转变,把节能环保产业培育成港闸区新兴的支柱产业。重点实施招大引强、集群打造、需求引领、自主创新四大策略,推动节能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
2.整合岸线资源,打造百亿级海工船舶配套产业板块。港闸区拥有“一江三河”的独特水运优势,拥有十多公里长江岸线和近百公里内河岸线,是市区岸线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围绕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提升产业竞争力,重点实施产业链升级策略、产业集群发展策略、招大引强策略、协作配套策略等四大发展策略,顺应产业技术发展趋势,重点发展船舶高端配套产品、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海洋工程装备三大领域,实现由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转变,由船舶修造向海工装备转变。
3.发挥枢纽优势,打造百亿级物流产业板块。充分发挥区内公、铁、水、空联运的要素集聚效应,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目前园区内的物流产业以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为主要物流形态,已经依托南通火车站建设了2.1平方公里的站北物流园,吸引了林森、宝湾、铭源等一批物流企业入驻。
在现有基础上,应着力引进和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集团,重点发展工业物流、电子商务物流、商贸物流、会展物流、城市配送以及供应链管理、物流总部、物流培训、物流金融、物流软件、物流信息服务等物流服务业,把高端物流业打造为港闸区物流的主导业态。通过引进和培育高端物流业态,加大现代化物流载体建设,将港闸区打造成为长三角领先的重要高端物流基地。实现物流产业的集聚发展和转型升级,尽快形成超百亿级的产业规模。
4.建设品质新城,打造百亿级商务服务业板块。
南通为实施大市区发展战略,已全面启动五大新城建设,港闸区的市北新城将打造成新城建设的先导区、产城融合的先行区和文明宜居的示范区。以完善“商办住游购娱”等城市综合功能为目标,突出商务服务业这一重点,着力打造“宜居宜业新市北,创新创业现代城”。以科技服务业与企业总部为主要产业业态,以“总部经济”、“创新经济”、“办公经济”、“楼宇经济”为主要经济形态,以市北科技城为主要支撑载体,打造长三角北翼生产业第一园区。
要加快市北科技城生产业集聚区建设,应瞄准“长三角北翼生产业第一园区”发展目标,着力招引商务服务业态和企业总部项目。通过加快吸引国内外大中型企业的地区性总部或职能型总部,积极引进和培育一批金融类、法律类、咨询类、广告类、财务类、科技类、鉴证类服务机构,加强商务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努力建成区域性商务服务高地。
四、实施建议
(一)实施产业转型工程
1. 制定产业升级方案:传统产业升级方案、新兴产业培育方案、主导产业做强方案、现代服务业提速方案。
2.建设产业发展载体:建议港闸区近期重点推进港闸经济开发区、船舶配套集中区、港闸高新区(含市北科技城)、市北新城核心区、站北物流园、南通1895 等七个功能板块的建设,为产业落地提供空间与载体支撑。
3. 搭建产业服务平台:加快建设技术服务平台、公共服务平台、金融服务平台等三类产业服务平台,提升产业区竞争力。
4.制定产业招商计划:招商引资是港闸区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建议港闸区各个功能板块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力度。
(二)制定保障措施
1. 规划保障
一是争取南通市在产业、经济、城市以及重大项目等规划中,将港闸区以及港闸区的重点功能板块列入重点,争取土地、资金、税收、财政、重大项目等方面的支持;二是高度重视规划的严肃性和、约束性和权威性,保证规划真正落到实处。
2. 空间保障
一是争取上位规划扩大港闸区建设用地范围,并预留足够的发展备用地;二是在用地指标上给予倾斜;三是结合“退二进三”,通过土地利用规划修编,确保用地性质调整;四是按照“存量调整优化,增量集中提升”的总体思路,制订产业集约用地的导向政策。
3.招商保障
转变招商理念,加快从“单项目招商”到“产业链招商”、从“小企业招商”到“旌旗招商”、从“土地招商”到“无地招商”的转变。
4.项目保障
一是先进制造业项目保障,围绕主导产业,跟踪国际500 强和国内100 强企业的战略投资动态,加快引进一批投资大、附加值高的旗舰项目;二是现代服务业项目保障,加快引进一批具备资金、品牌、运作能力的旗舰型项目;三是高效农业项目保障,以“现代农业科技园区”为主要建设形态,以“植物工厂“为主要经营业态,加快农业园区建设。
5.政策保障
一是加大产业政策导向,实施“一松一紧”策略,即对符合港闸发展方向的产业,要创造“宽松”的准入与发展环境;对不符合港闸发展方向的产业,实行“紧缩”的政策。二是加强产业政策聚焦,加快制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优惠政策与指导意见。重点从财政、技术、招商引资、市场开拓、名牌培育和保护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针对重点培育的产业,设立专项产业引导与扶持资金。
参考文献:
[1] 南通陆海统筹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解读,[EB/OL],20140307
[2] 港闸区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2014
[3] 陈明,付奇,南通:陆海统筹争当苏中发展领头雁[J],唯实(现代管理),2013(10)
作者简介:张永莉(1970-),女,贵州贵阳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高铁时代下的区域产业加速一体化
核心区域产业将率先一体化。随着京津、武广、郑西、沪宁等一批城际高速铁路的通车运营,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内部的联系更加紧密,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协作更加明确。在现阶段,高铁建设可能会有一定的“虹吸效应”出现,但表现并不明显,目前高铁连接的区域投资环境都在不断改善,区域间存在一定的比较效应,相对发达的地区可以利用积累起来的品牌优势做强总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先期可以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营造较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实现产业发展后来居上,目前中国产业的梯次转移已经成为一个趋势,东业西移,南资北移已经成为事实,各个区域应该充分发挥高铁带来的区域发展机遇,变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这不仅有利于区域间分工和协作,有利于形成比较好的区域联动发展效益。总的来说,各区域要顺应国内高铁带来的区域经济发展变革情况下,紧抓全球服务业转移和国内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在全国一盘棋的大局之下,积极根据本地的特色产业优势,谋划未来。
长三角:以上海为龙头,加速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地域协同分工,形成有序的产业等级体系。作为中国最大经济体,长三角区域拥有完善的区域交通体系,具备高度外向型经济和国际化氛围,随着沪宁、沪杭高铁的开通,以及京沪高铁的建设,长三角的区域辐射和带动作用将进一步增强,长三角应继续强化上海的核心地位,壮大南京和杭州两个次中心,积极培育和发展苏州、无锡、常州和昆山三级中心,同时形成细分市场分工明确、结构合理、协调合作的现代服务产业体系和先进制造产业体系。
聚焦重点领域,提升产业竞争力。长三角地区已经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新格局,良好的区域环境促进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转移扩散,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格局中,要重点强调不同等级城市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细分市场的定位,通过差异分工和区域合作,深化每个城市的产业的重点领域。上海逐步形成为制造业总部服务的知识型服务业,杭州形成以现代商务休闲、文化创意产业等产业为核心的高附加值产业体系,宁波以现代物流商贸和电子商务为主的商贸产业体系,苏-锡-常等城市形成完善的先进制造业产业体系。
确立上海现代服务业中心的目标,推进全球营销。上海发展现代服务业具有明显优势,在协同分工的基础上,要树立上海现代服务业在亚洲乃至全球的全方位运营和管理中心地位。制定专项扶持计划,鼓励和协调公私合作,通过中央政府、行业的国内外企业以及服务供应商通力合作构建相应的生态系统,将上海打造成为面向跨国企业的全球服务和研发交付体系的重要一环。在3-5个新兴领域建立先发优势,成为行业全国和世界的典范。从寻找跨国公司合作到通过整合行业内多家小规模企业进行国内行业整合,利用合作、联盟和并购快速建立规模,为高附加值现代服务业提供支持以及获得全球化能力,为跨国公司的全球运营模式提供创新基础,这些扩张能够促成现代服务业品牌的全球营销和带来更多的业务。
珠三角区域:搭建平台,深化粤港合作,加快发展生产业
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强大的计算机产业支撑,完善的加工制造业体系,为珠三角发展金融服务业、物流、创意产业等服务产业提供了巨大的配套发展空间,珠三角地区初步形成以深圳和广州为龙头,粤港澳三地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的高度开放的生产业中心。但在进一步深化区域合作的过程中,珠三角生产业也面临着突出问题,比如与港澳的区域交通联系、信息化建设、劳动力的业务技能和外语能力、人才的储备、政府管理服务水平等,在与港澳对接的过程中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把基础平台和服务平台建设好,才能在承接港澳服务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深化信任合作和拓宽业务范围,充分用好用活区域优势。
以生产业发展为新契机,深化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作为全球知名的制造基地,珠三角正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制造业需要提升结构和进一步增长,同时,服务业作为珠三角地区后续发展的强大动力,更是面临需要加快发展的紧迫形势。如何通过促进国际服务产业转移和加速国内制造业的服务内需释放,并与制造业更高阶段成长形成良性互动,对于珠三角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全局意义。利用好区域优势,结合国家生产业政策的区域指向,珠三角地区要以生产业发展为新的契机,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积极推进建设以生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的主体产业基地,成为保持珠三角区域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培育产业集群,壮大企业规模。加强珠三角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和示范区的建设,强化载体功能,引导生产业的集聚发展,培育生产业主体,加快引入一批国外龙头企业建立分包中心和承接基地,提升接包能力和业务渠道,积极承接其全球服务产业转移和国内企业转型升级的服务需求,积极支持本土企业的发展,鼓励扶持企业开展国际资质认证,鼓励有发展能力的中小专业服务企业通过兼并、收购、重组、联营等方式,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尽快壮大规模,重点培育一批规模较大、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管理水平较高、发展潜力较大的生产业企业。
环渤海区域:强化北京、大连等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突破高端服务业
北京、大连等中心城市在环渤海地区内发展高端服务业具有明显的优势,也是带动整个地区产业发展的引擎。但是,北京、大连、济南为中心的京津冀、东北地区和山东半岛的经济腹地范围的高端服务业发展基础薄弱,且大部分城市面临重工业化的困境,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动力不足,区域可持续发展存在诸多问题。针对区域状况和产业基础,环渤海地区的区域战略为:强化北京、大连和济南的产业的服务功能,带动天津、沈阳、大庆、青岛等城市的产业发展,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打造高端产业研发联盟。依托重点功能区和产业园区建设,拓展高端服务业发展空间,巩固逐步打造环渤海地区高端产业研发联盟,建立主要行业的互信网络的研发联盟,中心城市与腹地范围城市的产业形成资源互补,充分挖掘消费电子、汽车、清洁能源、生物技术、文化创意、高端旅游等细分市场,展示从事高附加值业务上的能力,向客户提供新的价值。同时,承担政府信息化的重大责任,升级公共及私有部门 IT设施,积极参与全国信息化建设。
努力打造全国高端服务业人才高地。环渤海地区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综合技术能力强,创新环境优良,国际化程度高,是培养高端服务业人才基地的最优选择。环渤海地区应紧紧抓住自己的教育资源和软件产业发展优势,面向服务市场,积极推进人才工程,创办新型学校和培训机构,利用先进的师资力量,强化语言和IT技能的学习,打造全国高端服务业的人才高地,为区内和国内的其它地区培育更多优秀的高端服务业人才。
中西部区域:以高铁节点城市为依托,加速区域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