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画画的相关知识范文

画画的相关知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画画的相关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画画的相关知识

第1篇:画画的相关知识范文

关键词:经济改革;相悖;市场化指向

中图分类号:F1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8—0027—04

一、与市场化改革取向相悖的经济现象

多年来,我国经济改革中与改革取向相悖的现象值得高度关注和认真研究。与经济改革相悖的现象指许多经济改革的方案在实施后,并没有按照原来的预想发挥作用,或没有完全按照预想的路径推进,而是产生一定程度的变异,最后演化或嬗变成为另外的东西,甚至这些新产生的东西反而成为新一轮改革的对象。由于我国经济改革的总体设计是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所以此类现象可称为与市场化指向的经济改革相悖的现象。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比较典型的与市场化指向的经济改革相悖的现象主要有:

(一)国有产权制度的市场化改革中出现的国有资产被侵吞的非市场获利现象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当私营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及市场竞争机制发挥的范围扩大后,按照传统模式经营和管理的大多数国有企业,尤其是地方的中小国有企业纷纷面临风雨飘摇的局面。及时调整国有企业承包制的改革方向,转而对国有企业进行与现代企业制度接轨的股份制改革,成为当时改革的“突破口”。其中“抓大放小”是当时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针之一。但在政府行政权力的干预和支配下,一部分中小型地方国有企业在改制过程中,有不少国有资产被当地政府低价变卖,被廉价转化为一些与政府官员有联系的新权贵阶层的私有财产,成为一部分社会成员通过不健全的市场交易所得的私人财富积累的“第一桶金”。也有一些企业承包人在利用不规范的承包制经营获利后,又通过“近水楼台”的优势取得企业股份制改造的利益,轻而易举地将企业公共资产转变为私人资本。这种国有资产流失的同时还伴随大批企业职工被低价“买断工龄”,非自愿地离开企业而下岗、失业的现象,据统计其动态数量达3000万人以上。这次经济改革相对我国农村家庭承包制改革,被认为是一次“非帕累托改进”的改革类型。由于对原国企职工缺乏足够的经济补偿,使大批原国有企业职工成为这次改革的利益绝对受损者。客观地讲,这次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对传统国有企业经营体制的股份制改造,对民营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但也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引发社会冲突、社会贫富差距扩大,形成城市新贫困阶层的重要因素。其后来的结果同最初的“多赢”设想有很大的偏离,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改革中与产权制度改革相悖的现象。其他类似的改革还包括: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价格“双轨制”改革,集体乡镇企业改制,政府机关的公车改革,等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国有、集体公有资产流失和被非法侵占的情况。

(二)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改革中大型国有企业对市场的高度垄断现象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面对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和加入世贸组织面临的挑战,配合国有企业“抓大放小”的举措,进行了一系列大型国有企业改制和重组工作。经过多年努力,最终形成一批大型股份制国有企业。这些国有企业主要分布在石油、金属、能源、化工、金融、通讯等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但我国利用行政手段组建这些经济“航母”的同时,却采取排斥非公有制经济进入的政策,即利用非市场竞争的方式来实现企业规模化的扩张,最终演变为排斥自由、平等竞争的市场垄断现象。然而,我国迅速形成的大型垄断企业并不是依靠技术进步和自由市场竞争形成的,而是主要依靠政府的策划和组合而成。在我国市场化导向的经济改革中,行政化的市场垄断组织本来应是改革的对象,但在实际改革中却自觉不自觉地使其演变成一种市场化的产权制度改革不应有的结果,其带来的负面效果是明显的。目前,我国多数大型国有企业的垄断经营的基础是孱弱的,如其对财政的贡献与所拥有的经济资源条件并不相称,垄断经营的利润增长严重依赖产品价格的上涨,企业的资金筹集享有政府的特殊照顾,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官商不分”弊端突出,企业内部分配差距悬殊,企业劳动关系畸形化,等等。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大型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一旦有关的经营领域向社会全面开放,这些企业依靠垄断维系的市场地位将面临严峻挑战。当前,对行政垄断性国有企业的新一轮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已被提到议事日程。

(三)增加多元化供给的改革中产生的政府公共产品供给和服务的不合理“退出”现象

市场化改革的一个主要特征在于改变计划经济体制的政府单一的供给主体格局,以实现社会产品的多元化供给体系。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需要退出的是适合私人企业的产品与服务供给领域,对公共产品、服务的供给还需要有所加强。然而我国的许多政府机构在许多领域的改革却偏离了正确的方向,行政性收费泛滥,许多行政审批演变成交易关系。最典型的是教育体制改革,国家在一段时期事实上采取“教育产业化”的政策取向,在大力发展民营教育机构的同时,将本应由政府公共产品提供的成本转嫁给普通居民,导致部分低收入家庭丧失获得教育公共服务的权利,形成教育不公现象。一些农村家庭还出现因子女受教育经济负担过重而致贫的现象。又如。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公路有偿使用制度的改革,其本来意义在于解决政府财政的公共设施投资能力不足问题,通过引入社会资金或政府贷款方式来加快公路、桥梁等建设,拉动经济增长。如果按照原来的改革设计,一旦贷款等投资通过收费被全部回收后,公路应恢复公共产品的性质而取消通行费的收取。但在地方政府的利益驱动下,却将贷款公路收费长期化、常态化。这样的做法既增加企业的物流成本和居民的经济负担,又扭曲了公路、桥梁等公共资源的性质。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收费公路里程最长的国家,通车里程超过10万公里,约占全世界收费公路里程总数的80%。为消除这些与改革相悖的现象和减少其负面效应,需要进行新的改革方案设计。

(四)为实现土地等经济资源配置市场化而产生的政府与民争利现象

市场化取向的经济改革要求对土地等自然资源的价值进行重新认识,对土地等自然资源的利用收取地租和补偿费用,以及建立土地等交易市场来优化资源配置。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以来,开始对城乡国有土地的划拨制度进行改革,转而实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本世纪以来对城市国有土地实行市场化的“招拍挂”的多元出让模式。但在政府作为国有土地产权所有者的利益主体的背景下,土地的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却逐渐演变成为地方政府的逐利手段,甚至将土地收入作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据统计,2012年全国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高达2.35万亿元。政府利用土地供给市场的垄断地位而不断抬高经营性用地的出让价格,又利用城乡二元化的歧视性土地制度安排,通过征用方式将农民的土地低价收购再高价拍卖,从而谋取高额的土地收益和稳定的土地收入。在很大程度上,城乡土地资源的市场化改革被作为政府与民争利的工具。此外,土地的市场化改革还是近年来城市房价暴涨的重要推手,进一步加大了农民工市民化的难度。政府的资源性产品市场化改革,形成了“土地财政”的利益驱动机制,进一步演变成地价上涨拉动房地产价格畸形攀升的格局。而中央政府不得不采取一轮又一轮的调控措施来控制房价,如对一线城市商品房的“限购、限价、限贷”等手段。客观地说,我国土地供给的市场化改革的正面效应是明显的,但在很大程度上又被与改革相悖的负面效应所抵消。如,目前政府为了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问题,将较大比例的土地供给重新回复到划拨或限价供应的模式;城镇住房供给又进入到“双轨制”的模式,这也与改革初期对住房等生活资料采取私有和家庭所有的产权制度的设想存在很大差异。

二、与市场化改革取向相悖的经济现象产生的原因

(一)缺乏对改革相悖现象进行系统理论分析的工具,尤其缺乏对各利益主体的应对策略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工具

目前,在涉及改革的经济学理论中,制度经济学主要研究制度变迁的动力、成本收益方面的问题,很少涉及和研究与改革“相悖”的问题。按照中国国情进行的前所未有的经济改革,很大程度上缺乏理论支撑,往往只能边实践边摸索,通过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推进改革。因此,这种类型的改革模式缺乏“一揽子”的系统设计,也缺乏综合的过程演变的评估,在政策的设计上难以周全。在很多情况下一旦发现问题,改革已经演变成另外的结果,部分或完全脱离最初的预期设想。同时,许多国外市场化的改革机制在中国国情背景下往往“水土不服”,而经验主义的借鉴、套搬做法又通常会发生失误。一些改革试点的经验往往具有局限性,取得的成功需要具备许多条件,缺乏普遍、全面推行的机理,而盲目推广只会使改革由正面效应为主嬗变为以负面效应为主。

(二)改革按照“单向思维”的利益调节机制的模式开展,对改革后新的利益集团形成与对策复杂的预期结果估计不足或缺乏认识

经济改革成败的核心是利益关系的合理调节,取得突破的关键是改革成本的分摊和改革收益的合理分配。但过去改革方案制定者对利益博弈的设想往往是,既得利益者的反应要么被迫同意(妥协模式),要么极力反对(抗衡模式),而没有考虑到人们还有因势利导并加以变异的相悖模式。如,一些强势的利益集团往往一开始就将改革向有利于自身利益的方向引导,即使是有利于他们的改革措施,他们也会按照“趋利避害”的原则,以其他的方式保护或强化自身的既得利益;或者将一些对己有利的措施,以改革的新生事物面貌出现,最终在变革中保留甚至强化其既得利益;或者以“偷梁换柱”的方式掩人耳目,将旧的体制变相长期维持下去。事实证明,一些既得利益主体和利益集团往往利用与改革相悖的博弈方式,达到否定改革的目的,使其成本最低而收益最大。这种应对策略通常比公开对抗改革对自身更为有利,甚至有的改革方案在强势利益集团的抵制和博弈下,长期无法出台而搁浅,或者最后以无改革的面目出现。

(三)改革缺乏“自下而上”的程序和推动机制,许多改革方案的制定缺乏对弱势利益主体的保护和支持机制

我国推行的许多经济改革采取高层智囊的意见和政府精英的主观设计。这些改革方案往往很难真正抓住改革的本质特征和把握好利益关系调整的方向。如,我国的许多法律、法规的制定,在程序上往往都是由政府部门代为草拟,自然产生了维持部门利益的倾向,以及对行政权力的争夺和再分配的特征。目前学术界提出改革的“顶层设计”思路,主要是想摆脱部门利益和利益集团的制衡,但仍然没有摆脱“自上而下”的改革方案设计路径。因此,许多“自上而下”的改革往往缺乏广泛的社会支持的基础,实施成功的可行性往往很低。如,许多改革举措没实行多久,就发现问题一大堆,又因为处理不了而被搁置起来。有许多改革的纲领性文件貌似完美,但一到具体实施时就发生变异,最后演变成与最初设想差异极大的东西。

(四)改革采取的渐进式制度变迁方式,一定程度上拖延了改革的推进时间,或错过改革的最佳时机

从整体看,我国的经济改革主要采取渐进式的推进模式,无疑有许多优点可圈可点。但这种改革的推进模式也产生许多弊端,如先易后难的改革步骤往往将一些“硬骨头”拖到最后,造成进一步深化改革取得突破的难度加大;由于渐进式改革往往回避矛盾,处理问题的办法也不彻底,往往使一些旧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又产生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并盘根错节地交织在一起。一些渐进式改革的方案也往往囿于传统的意识形态框架或制度安排,思想并没有真正解放,从而无法使改革进一步得到根本性的突破。如,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就反复陷入对生产资料公有制主体地位的认识的争论,经过多年的推进,在实践中才逐步得以修正,形成目前的主导意识。其中,因为改革的渐进式推进,也给改革发生相悖现象提供了时间机会,给利益集团应对提供了条件。这也许是有关政策设计者始料不及的情况。

三、解决与改革取向相悖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对制度变迁和改革机理等的研究

改革是前所未有的创举,没有现成的理论可以借鉴。一些原本出自理想目标和良好愿望的改革却产生相悖的现象,甚至演变成与最初设想对立的情况,这些问题在经济学理论体系中还缺乏专门的研究。如果我们不能科学认识其规律,今后的改革也难免会重蹈覆辙。目前,虽然在制度经济学、产权经济学、契约经济学和福利经济学等领域有一些理论和分析方法可以借鉴和运用,但结合我国经济改革的实践需要,其关键是加强各利益主体对改革的应对策略和经济理机理的研究,以及与改革相悖的后果的纠错机制的研究。如,我国公路收费的常态化,就与一些政府违背最初的设计原则的行为有关,应从作为利益主体的政府对公路收费的行为改变人手,来加以纠正和防范。

(二)对行政权力加以严格限制和界定

我国市场化指向的经济改革具有明显的政府主导特征,其优势不言自明,但弊端也十分明显。其中,经济改革出现的相悖现象往往都与政府的行政权力过度介入有关。如,国有企业垄断集团的形成,就有政府在组建大型企业的同时限制非公有制经济进入的因素。因此,改革要严格限定政府行政权力的范围,大幅度减少行政审批和对市场的直接干预。尤其要通过制度建设,严格限制政府官员对改革方案制定的利益性介入,防止一些官员利用参与改革方案的制定和运作进行“寻租”活动,防止职务腐败的行为发生。同时,大力加强立法和监督,对有关改革的行政权力给予法律性规范。

(三)对强势的利益集团和群体的与改革相悖的行为与倾向进行有效约束

改革所带来的利益调节机制往往是针对既得利益集团的。这些既得利益集团对付改革的措施既有阻止,也有相悖。对此,要阻止强势利益集团利用博弈的机会,对改革方案的制定施加影响和控制发展方向,对改革的方案设计尽量由与利益调整无关的人员和独立机构来完成,改革要充分体现对弱势群体基本利益的保护,加强对目前已形成的强势利益集团的改革。如,对垄断企业进行分拆和多元化的产权重组;对私有化经营的公共资源进行国有化改制,如对私人投资的盈利性收费公路进行补偿性的政府回购;对财政税收制度进行改革,减少地方政府的卖地冲动,开辟地方政府新的财政收入来源。

第2篇:画画的相关知识范文

关键词:施工项目;四控;成本控制;控制因素

Abstract: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ject management, "safety", "quality" and "progress" and "economic" four main elements of the control management we usually called "four control". And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project management to realize is "four control" of the "economic" elements must be carried out under the key management link.

Key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s; Four control; Cost control; Control factors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 言

项目在管理实施过程中,“安全”、“质量”、“进度”和“经济”四个主要要素的控制管理我们通常称为“四控”。项目成本管理,是我们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作为项目管理者要实现“四控”中的“经济”要素下所必须实行的关键管理环节,通常也是项目获得良好经济效果及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体现。

在我国,通常把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划分为相互联系的六个环节,即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工程成本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项目经理对项目部内部经济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

1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1坚持成本最低化原则。项目部需在施工前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技术节约措施,对在施工中将采用的先进工艺和技术以及各种代用品均做好周密策划,反复验证,促使工程成本降低。

1.2坚持全面成本控制原则。全面成本管理是全企业、全员和全过程管理,亦称“三全”管理。成本控制工作要随着项目施工进展的各个阶段连续进行,应使施工项目自始至终置于有效控制之下。

1.3坚持动态控制原则。工程项目是一次性的,成本控制应强调项目的中间控制,即动态控制。

1.4坚持项目目标管理原则。目标管理的内容包括:目标的设定和分解,目标的责任到位和执行,检查目标的执行结果,评价目标和修正目标,形成目标管理的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

1.5守法原则。在坚持成本最低化的同时,必须保证所采取的“节流”手段合符国家规定的相关法律法规。

2项目成本管理的控制因素

2.1技术。技术系统是项目成本管理主控因素的核心,施工活动的关键是技术性活动,确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与施工工艺是技术系统的重要内容。

2.2管理。项目资源管理,包括人、材、机、工等要素管理,我们可简单归纳为“人”和“物”的综合管理。

2.3资金。投入太多会造成浪费,投入不足又会影响施工进度与工程质量,管理者全盘计划与生产要素的投入是相伴发生的,是一个投入和产出的系统。

3工程项目成本核算方法

 加强项目成本核算工作,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3.1根据成本计划确立成本核算指标。成本核算工作的第一步是确立成本核算指标,为了便于进行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指标的设置应尽可能与成本计划相对应并使其及时反映执行情况。

3.2成本核算主要因素分析。项目成本核算的对象应该是可控成本。比如线缆由企业统一采购,铜材市场价格是不可控成本,不作为成本核算的因素。对于主要因素的分析方法,可以采用排列图法、ABC分析法等。

3.3成本核算指标的敏感性分析。对主要成本核算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是设置成本控制界限的方法之一。

4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应对措施

4.1组织措施。项目经理是项目成本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全面组织项目的成本管理工作。应及时掌握和分析盈亏状况,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工程技术部是整个工程项目施工技术和进度的负责部门,应尽可能采用先进技术,以降低工程成本;经营部负责合同实施和合同管理工作,负责工程进度款的申报和催款工作,处理施工赔偿问题;财务部负责工程项目财务,及时分析项目的财务收支情况,合理调度资金。

4.2技术措施。一是制订先进的、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以达到缩短工期、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目的。二是在施工过程中,努力寻求各种降低消耗、提高工效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等降低成本的技术措施。三是严把质量关,杜绝返工现象,缩短验收时间,节省费用开支。

4.3经济措施。

4.31加强人工费控制管理,充分利用施工定额进行成本控制管理。改进劳动组织方式合理使用安排劳动力,减少因窝工浪费而增加人工费用,从而使人工费得到有效控制。

4.32加强材料费控制管理。材料采购应选用公司“合格供应商名录”中的供应商,并制定科学的招标方法,通过“货比三家”定价、签订供货合同等方式,确保材料质量,降低材料价格。要严格按计划和进度进货,严把数量关、质量关,在材料的发放上严格执行限额领料制度,设计变更要及时做好材料计划供应和调整工作,库存材料要做到日清月结,定期清查盘点,帐物相符,保持库存真实性。材料使用制定“节奖超罚”的措施和考核办法,鼓励节约用料,杜绝浪费和外流。

5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过程中容易产生的问题分析

5.1过于关注产品性能,忽略了产品的经济性(成本)

我们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往往只从自身利益出发,而没有从业主角度考虑整个项目的成本考虑。而设计工程师往往因为产品而设计项目功能,这就容易陷入对产品的性能、外观追求尽善尽美,却忽略了许多因素在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没有充分考虑到设备产品在市场上的价格性能比和针对不同客户的不同使用功能。

以某政府大楼智能化项目为例,设计工程师在对其中的视频系统方案进行设计时,没有针对政府办公大楼这样一个特定的应用场所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而是应用了当时最流行的流媒体终端技术。最后业主只能提高预算。而在与审计单位进行结算沟通时,他们提出目前仅需要满足最基本的使用需求即可的意见。最后我们的报价被砍掉20%,间接造成实际成本的增加。

因此我们的成本管理应是建立在项目具备针对性的前提下的。

5.2 关注表面成本,忽略隐含(沉没)成本

以某保密项目为例,在该大楼的保密室信号屏蔽系统设计过程中,我们挑选了价格最便宜的一种产品。但在该设备进场过程中,保密局提出相关保密产品须提供必要的产品检测证明文件等资料。而这恰恰是我们先前所没有预料到的。为此,我们最终只能通过正规程序进行相应的产品送检、模型实验等工作。我们最终的采购成本比市场平均水平要高出20%左右。

因此我们在项目成本控制过程中,应动态的根据不同控制对象的特点进行预期评估,以免造成后期成本支出的增加。

5.3为节省成本,不惜牺牲安全

这是我们在项目管理过程中经常会见到的现象。

在广州XX宾馆智能化项目中,需对会议厅天花内无线网设备进行隐蔽安装。由于现场不具备脚手架进行施工,按原安排,应采用钢管移动平台方式施工。但工头为了提高效率,节约成本,在实施时,安排工人用扶梯上,然后爬到安装点进行安装。此过程工人没有佩带安全绳装备,最后由于风管支架脱离,工人从高处坠落,造成骨折。而风管和天花也由此受到损坏。最后我们除对伤者进行紧急治疗之外,还须对其它专业单位进行相应赔偿。

因此,我们在项目管理过程中,首先应以“安全第一”为根本。切勿以牺牲人的安全作为项目成本管理的环节考虑。

6结束语

综上所述,项目成本管理是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为了保证完成项目所花费的实际成本不超过其预算成本而展开的项目成本估算、项目预算编制和项目成本控制等方面的管理活动。实际上,尽管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不确定性,但是只要在项目成本管理工作方面树立正确的思想,采取适当的方法,遵循一定的程序,严格按照项目管理的要求做好估算、预算和成本控制工作,将项目的实际成本控制在预算成本之内,是完全可能的。

参考文献

1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全国一级建造师职业资格考试用书编写委员会编著,2010年4月出版,第69-76页。

2 《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基础》,电子工业出版社,中国软件评测中心编著,2004年2月出版,第185页。

第3篇:画画的相关知识范文

关键词:电视剧文化;未成年人;价值观

电视剧文化对未成年人价值观的影响一方面离不开电视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对未成年人的“吸纳”,另一方面也离不开未成年人作为受众去主动接触和涉入电视剧。在2006—2014年连续9年安徽未成年人的调查中,未成年人在选择对自己价值观影响最大的传媒的排序为:“电视”(40.44%)、“网络”(37.83%)、“刊物”(7.56%)、“报纸”(6.75%)、“其他”(4.46%)、“收音机”(2.94%)。“电视”作为大众媒介对未成年人的“吸纳力”占据主导地位。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电视与网络的融合趋势愈发明显,电视剧文化对未成年人价值观的影响应置于融合的趋势去审视。未成年人选择看电视剧的频率以及平均每天看电视所花费的时间可以直观地看出未成年人接触和涉入电视剧的程度。在2013—2014年的调查中,未成年人选择“经常看”(42.59%)和“偶尔看”(41.19%)电视剧的比率达到了83.78%,选择“很少看”和“不看”比率分别为12.31%和3.91%。经常看电视剧一方面会加深对电视剧剧情的了解,同时也会不自觉地受到电视剧中所折射的价值观对未成年人已有价值观的冲击和侵蚀,这种冲击、侵蚀程度会随着未成年人看电视剧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加剧。在2013—2014年就“未成年人每天看电视所花费的时间”的调查中,各选项的比率依次为:“两个小时以上”(27.17%)、“一小时到两小时”(22.87%)、“半小时到一小时”(17.34%)、“半小时以下”(19.30%)、“不花时间”(13.32%)。总的来看,未成年人每天会花一定的时间去看电视。姑且不论未成年人所看的是什么类型的电视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进,电视剧文化对未成年人价值观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

一、电视剧文化对未成年人价值观的影响过程

研究电视剧文化对未成年人价值观的影响过程,一方面有利于具体理解电视剧文化如何影响未成年人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电视剧文化对未成年人价值观形成与发展影响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一)未成年人的收视行为与涉入程度

电视剧文化对未成年人产生影响的原点在于未成年人对电视剧文化的接触,具体表现为未成年人的收视行为与涉入程度。在收视行为方面,2013—2014年调查数据显示,未成年人选择“经常看”和“偶尔看”电视剧的比率为83.78%,平均每天花在电视上的时间大于一个小时的比率为50.04%,大部分的未成年人与电视剧文化有较为密切的接触。在涉入程度方面,2014年的调查数据表明,近八成以上的未成年人认为电视剧对自身价值观产生了影响。收视行为与涉入程度是未成年人接触电视剧文化的原点,也是研究影响过程关键的第一步。

(二)未成年人对电视剧内容映射观念的认同和内化程度

电视剧文化内含着一定的观念和价值取向,未成年人对观念和价值取向的认同和内化程度,是影响过程的中间环节。这一环节既发端于未成年人对电视剧文化的接触,又进一步影响着未成年人在电视剧文化熏陶下的行为表现。电视剧文化对未成年人价值观的影响需要借助电视剧这一内容载体得以呈现。电视剧内容映射着一定的观念,未成年人收看电视剧的过程中会通过自己的外部行为,表现出对电视剧内容映射观念的认同。在2014年对未成年人就“你有过看电视剧感动到哭出来的时候吗?”的调查中,各选项比率依次是:“有”(66.42%)、“没有”(27.15%)、“不知道”(6.43%)。66.42%的未成年人看电视剧会感动得哭出来,感动得哭出来侧面反映了未成年人对剧情的认同,在情感层面达到了共情效果。对于电视剧内容映射观念的内化程度并不仅仅取决于收视时长、时段,还依赖于有效的收视活动。所谓有效的收视活动,是指未成年人在对剧情内容知晓和对电视剧内容映射观念认同的基础上,将电视剧内容映射观念通过意识、情感、态度、信念固化于内心的一种活动。在2014年对未成年人的调查中,62.20%的未成年人认为:对于一个知识点,在电视剧中被演绎出来的比老师在课堂上讲解得更让人印象深刻。印象深刻不完全意味着已经将知识点固化内心,但是在电视剧中被演绎出来的知识点能够凭借其作为传媒的特性(诸如:直观性、生动性等)展现出来并易于被未成年人所接受,其特殊的功效不容忽视。

(三)未成年人“受动”行为的表现欲和连续性

恩格斯说:“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1]这段话表明,人类的发展需要人类思想觉悟的提高,思想觉悟是制约受动行为的关键要素。未成年人“受动”行为是指在实现有效涵化的前提下,未成年人的外化行为受到电视剧映射观念的影响和制约。在电视剧文化中,未成年人思想觉悟的改变更多的是未成年人在收看电视剧后在价值观上所发生的改变。2014年的调查数据表明,近八成以上的未成年人认为电视剧对自身价值观产生了影响。在未成年人“受动”行为的表现欲方面,2014年调查数据表明,48.78%的未成年人会有模仿电视剧中某些角色行为。模仿电视剧中角色行为就是未成年人在收看电视剧后,受到电视剧中角色的影响,遵从角色的形象、心理、意图,刻意表现角色的行为,是一种“受动”行为的体现。真正发挥优秀电视剧文化对未成年人价值观形成与发展的影响,还要求未成年人“受动”行为的连续性,这种连续性并不是盲目、刻意模仿电视剧中的角色行为,而是在优秀电视剧文化熏陶下,未成年人不好的行为习惯得以纠正,好的行为习惯在“受动”行为下进一步固化。辩证地看,“受动”行为与人类思想觉悟并不是单一向度的思想觉悟制约受动行为,而是人类在受动行为中人类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会促进思想觉悟的提高。未成年人在电视剧文化影响下的受动行为,也会随着未成年人见识、学习能力、甄别能力的提高对电视剧中映射观念会发生更高层次的认知,进而影响到自身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

二、电视剧文化对未成年人价值观的影响特点

电视剧文化对未成年人价值观的影响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

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人的个性、习惯、价值观在不同程度上是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通过耳濡目染而不知不觉地逐步形成的,这就是所谓的潜移默化。”[2]在2014年的调查中,62.20%的未成年人认为,对于一个知识点,在电视剧中被演绎出来的比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的更让人印象深刻。未成年人将电视剧中对知识的演绎融汇于自己对知识的吸收和消化过程中,在这一过程中,电视剧对知识的演绎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到未成年人对知识的理解以及对知识在理解上的加工,使未成年人更易接受知识。同样,电视剧对价值观的演绎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未成年人对价值观的理解以及对价值观在接受上的强化,使未成年人更易接受价值观。未成年人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未成年人作为个体的成长以及自身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的发展。电视剧文化对于未成年人价值观影响深远持久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对未成年人的成长、交往方式等方面。在2013—2014年的对老师、家长、中学校长、小学校长4个群体就“电视剧对未成年人成长的影响大不大”的调查中,各选项的比率依次为:“大”(63.60%)、“不大”(19.23%)、“很大”(10.04%)、“没什么影响”(4.27%)、“不知道”(2.86%)。这4个群体的大部分人认为电视剧对未成年人成长的影响大,甚至很大。此外,未成年人与朋辈群体的交往有助于未成年人形成正确的社交观。“未成年人之间最常见的交往方式是‘在一起聚会聊天’(53.76%)、‘到对方家里玩’(35.16%)、‘逛大街’(28.72%)。和同龄人一起畅所欲言是他们学习之余最轻松的事情。”[3]电视剧成为未成年人与朋友、同学交流沟通的一个重要载体。在2014年对成年人就与同学讨论电视剧情况的调查中,各选项的比率依次是:“偶尔讨论”(45.77%)、“经常讨论”(28.62%)、“很少讨论”(18.46%)、“从不讨论”(7.15%)。超过九成的未成年人会和同学讨论电视剧中的内容,通过讨论不仅有助于未成年人交流彼此对电视剧中内容的看法,同时也会进一步加深与同学之间的感情,有助于未成年人形成正确的社交观。

(二)“知沟”与前象征文化交融

“知沟”理论是由美国著名传播学者P•J•蒂奇诺提出,“其基本的理论假设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和信息的获取量因个人社会经济地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如今‘知沟’现象呈现扩大化的趋势,究其原因除了个人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信息的选择性接触、理解和记忆等以外,对媒体的接触也是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4]。在2006—2014年连续9年的调查中,40.44%的未成年人认为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传媒是电视,电视已经成为未成年人生活、学习中最重要的媒体。2013—2014年调查数据显示,未成年人选择“经常看”和“偶尔看”电视剧的比率为83.78%,平均每天花在电视上的时间大于一个小时的比率为50.04%。电视剧文化不仅内含一定的价值观,同时蕴藏着丰富的知识和信息。未成年人看电视剧的过程也是一个知识和信息的学习积累过程。在2014年对成年人就看电视剧过程中,有没有学习到以前没学过的知识,各选项的比率依次是:“有时学到”(48.13%)、“经常学到”(24.96%)、“偶尔学到”(20.65%)、“从没学到”(6.26%)。93.74%的未成年人认为在看电视剧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学习到自己之前不知道的知识。前象征文化是由玛格丽特•米德提出,她认为“前象征文化是指由年轻一代将文化知识传递给生活在世的前辈的过程”[5]。未成年人虽然在认知水平、价值观念呈现不稳定态,但未成年人在接触电视媒介过程中会吸收学习到新的信息、知识、观念,而且未成年人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度和敏感度较高,容易接受新事物。家长、长辈所秉持的旧经验往往不能适应新的形势,这就促成了未成年人与年长一代的“知沟”。“知沟”现象的背后深层次原因不仅是未成年人对媒体的接触,更重要的是未成年人在价值观形成与发展过程中,长辈尤其是家长与未成年人之间缺少真正的交流与对话。家长应承认自身的不足,虚心向未成年人的优点与长处学习,承认他们对某些新事物所具有的敏感性和适应性。未成年人也可将自己了解掌握的新知识和信息传递给家长,家长与未成年人可以就彼此共同关心的信息进行讨论,这样不仅有利于未成年人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同时也会拉近家长与未成年人之间的心理距离,有益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

(三)“涵化”的双刃性

涵化是电视剧文化对未成年人价值观的影响方式,涵化效果的发挥依赖于未成年人的收视行为和涉入程度。涵化的双刃性一方面表现为涵化效果符合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另一方面表现未成年人过度收看和涉入电视剧造成的消极后果。在理想的涵化效果下,电视剧文化在影响未成年人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符合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未成年人收看电视剧后不仅是知识和信息的学习与积累,更重要的是价值观念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是扭转与新生相交融。既扭转了未成年人自身存在的错误价值取向,同时蕴藏在整个电视剧中的价值取向也让未成年人新生合理的价值观念。未成年人过度收看和涉入电视剧,除了影响到未成年人自身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外,更重要的是在收视行为和涉入程度与涵化效果呈现出一种正相关的假设前提下,未成年人尚待健全的价值观念会受到电视剧中一些不良信息的冲击。在2013—2014年对中学老师、家长、中学校长、小学校长就“以未成年人自身的判断力能够自觉抵制电视剧传递的不良信息”的调查中,选择“能够抵制”占16.67%,选择“难以确定”占27.99%。55.34%的受访者认为以未成年人自身的判断能力,不能自觉抵制电视剧传递出的不良信息,过多地收看和涉入电视剧中的不良信息易造成未成年人价值观念上的混乱。

三、电视剧文化对未成年人价值观的影响效果

电视剧文化对未成年人价值观的影响效果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教育媒介作用日益凸显

未成年人对传媒的敏感度很高[6-7]。未成年人收看电视剧不仅丰富了自身的知识和信息,同时在价值观念上得到一定的嬗变。电视剧作为一种影响未成年人日常生活的重要媒介,其重要性日渐显现。在2013—2014年对中学老师、家长、中学校长、小学校长就“是否采用电视剧作为教学(育)手段”的调查中,各选项的比率依次为:“采用过,但很少”(60.40%)、“没有用过”(20.37%)、“经常采用”(19.23%)。79.63%的受访者表示采用过电视剧作为教学(育)的手段。电视剧作为媒介,凭借其生动形象性、及时性、易于接受性和覆盖面广的特点,其作为教育媒介的作用日益凸显。在学校中,未成年人接受经电视剧作为教育媒介加工的知识与价值观念,其更易理解与接受。在家庭里,家长教育未成年人通过使用电视剧的手段,使未成年人对于家长讲述的大道理理解起来更加具体,对于未成年人自身不良行为与习惯的认识更加透彻。

(二)传导思想中掺杂消极性

一部电视剧传导的价值观应是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和社会发展要求的,然而在电视剧市场中出现了诸如过度娱乐化、低俗化泛滥的现象,更有些格调不高的“抗战神剧”在荧屏肆虐。在2013—2014年对中学老师、家长、中学校长、小学校长就“电视剧对未成年人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的”调查中,各选项的比率依次是:“利大于弊”(41.03%)、“弊大于利”(36.47%)、“其他”(22.50%)。总的来看,电视剧对未成年人的积极影响占主导,但不容忽视电视剧给未成年人带来的弊端和不良影响。造成电视剧传导思想中掺杂消极性现象的原因,除了电视剧市场本身出现的诸如过度娱乐化、功利化倾向之外,未成年人自身对电视剧内容的甄别能力和审美水平存在差异也是关键诱因。提高未成年人的甄别能力和审美水平是有力促进未成年人价值观形成与发展的重要举措。

(三)潜影性与间接织

优秀的电视剧作品会对未成年人产生触动,甚至会改变未成年人原有的价值观。但总的来看,电视剧文化对未成年人价值观的影响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未成年人在收看电视剧过程中,会对电视剧中的角色、内容产生兴趣,在情感上容易产生共鸣,在观念上产生一定的认同。共鸣和认同感的产生都是电视剧文化对未成年人渐进式的潜在影响结果。此外,电视剧文化对未成年人价值观的影响在一定程度有间接教育的作用。大部分的未成年人是为了休闲娱乐的目的收看电视剧,在收看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着电视剧中传导的价值观念与思想立场。电视剧作品的说教显然是不能征服未成年人的,它必须兼具了情感性和艺术性,能够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效果,这样才能真正对未成年人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代际间话语权的失衡

未成年人收看电视剧,一方面未成年人的知识和信息容量增加,而且未成年人习惯用电视剧中的新潮语言和词汇同身边的朋辈群体交流,以彰显自己的个性与时尚;另一方面未成年人的父母为了维持家庭的生计,辛勤工作,很少有空闲时间收看电视剧,与未成年人之间的共同话语减少,未成年人与父母之间的心理距离也愈来愈远。未成年人与父母的共同话语和有效沟通减少,实质上是代际间话语权的失衡。正视代际间话语权的失衡需要依靠父母和未成年人双方的努力。作为父母应重视与未成年人沟通与交流的差异性,向未成年人学习,努力缩小差异性;未成年人自身也要理解父母,换位思考,转化交流沟通的方式,实现与父母的有效交流,使父母能及时真正了解自己的思想动态和观念变化。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53.

[2]张轸.思想的潜移默化与教书育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8(1):41.

[3]王学梦,叶松庆.改革开放条件下青少年价值观的现状与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0(4):8.

[4]叶雷.大众传媒的发展对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影响[J].思想•理论•教育,2003(9):41-42.

[5]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39.

[6]叶松庆.当代未成年人的道德观现状与教育2006—2010[M].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17.

第4篇:画画的相关知识范文

【关键词】组织文化 7S 范式

一、组织文化主要理论

(一)基本的潜在假设

在生命起源的最初人类面对世界属于一片未知,对于事物没有明确的了解,人类通过对于自然环境的不断观察形成了世界的初步概念。人类在生存过程中学习、进步、摸索、传承的过程中面对事物的看法进行不断修正。在生活过程中积累经验并且顺从自然规律的去需求生存的技能,通过简单的技能进行积累。

对于一个企业或组织,在企业或组织形成之处组织的创始人员面对组织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摸索式的进行完成,在摸索中进行积累经验,寻找规律,寻求更有效的,更快捷的解决办法,对事物进行解决。摸索中寻找的方法并被组织中大部分人群接受成为整个组织的行为方式。

(二)信奉的信念和价值观

在组织中,组织的创始人面对事物总结并归纳其解决方式、方法。这些解决问题的流程进行传承,通过学习等行为传授给组织中新融入的群体成员。组织对于事物的管理流程、行政流程等一系列行为进行规范化。将此作为组织中的信念和价值观,通过信念和价值观并予以传播。通过信念价值观的事项具体的规范面对事物的准则,规范行为流程的事项,形成主导地位。并且可以通过对信念和价值观审核新成员融入组织的进程,观察其工作中的行为方式是否与信念和价值观相符合,如果相符合说明新成员已经融入组织,成为组织中一员。

(三)文化的人工成分

文化作用于人类日常生活,通过改变人类习惯、生存方式、生活环境、语言、行为方式、民俗等等方向。

对于一个团体中一个组织文化则关乎到一个团体的行政方式、组织环境、团队配合等等一系列事项。组合文化决定一个组织的管理方式,导致在不同的环境下形成不同的领导方式。以及形成不同的结构,包括组织结构与办公地点的结构。影响组织中的各种行事风格,包括组织中的各种活动(周年庆祝、新社员入职、新生培训、老员工晋级、节假日活动庆祝等等)。组织文化可以作用于组织中微观形态,改变组织中员工的心理状态、心里活动等一系列活动。

二、7S模型

7S模型是对企业中组织文化进行进行检测的评估方法。在组织文化中7S模型可以很好的检测出一个组织文化中的优点与不足,在检测过程中明确的发现组织文化中存在的漏洞及其改进的方向。7S模型通过结构(Structure)、制度(Systems)、风格(Style)、员工(Staff)、技术(Skills)、战略(Strategy)、共同价值观(Shared Valueds)维度对组织文化进行全面的分析、诠释。

(1)风格。直接影响组织文化管理风格、成员激励、互相作用、组织氛围。管理者通过不同的风格对于组织进行不同的管理。由于管理者的风格不同,可以通过风格控制整个组织的集权或分权形式,并且加强组织管理效率。对于管理者的风格不同的管理者之间存在很大的分歧,对于每一位成功的管理者都有自己独特的管理风格,管理风格因人而异。

(2)员工。人力构成及成员能力、专业化程度、信念、需求与动机、直觉与态度、行为方式。在实施略的过程中需要合理的调制人员、调节人员、分配人员。每一位员工在工作所起到的作用不同,对整体战略起到不同的作用,通过调节人员在不同的岗位,不同的职位针对每一位员工做出不同的管理方式,或激励或责罚等不同方式的管理计生员工效率。从员工自身增加效率,提升组织整体效率,完善组织中存在的缺点。

(3)共享价值观。组织文化的核心因素。共享价值观作为思想作用于整个组织文化中,组织中成员同意共享价值观后,会对组织效率进行提升。共享价值观是理想状态中员工工作中心理状态,当共享价值观表现在每一个员工身上后,组织文化发挥最大的作用,通过文化对组织进行管理。共享价值观可以增加员工工作期间的积极态度,减少员工工作中负面情绪等作用。

(4)制度。决策、业务处理框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制度通过组织中领导者的风格决定,不同的风格形成不同的管理制度。通过不同的制度对组织进行有效的管理,通过制度对组织的各事项进行管理,运用制度、条令等员工日常约束条件管理组织中的成员。通过制度对组织中的各个部门进行细节调节。

(5)结构。执行战略的框架。工作设计、任务分配、层级关系。组织结构是一个组织生存基础。组织通过组织结构加强对整齐的控制力,通过组织中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控制整个组织的平衡性。通过控制组织中的目标、协同、人员、职位、相互关系、信息等要素有效的排列组合方式。通过组织结构合理的做到集权与分权之间的关系,平衡组织中的俱全分权问题。加强管理者对组织的控制能力。

(6)战略。组织的长期方向。决定基本性格,影响其他文化要素。战略是一个组织根据自身内部整合和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做出的针对自身发展做出的长期计划。根据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环境以及不同环境背景做出不同的规划,企业根据自身的内部环境整合,明确自身的优缺点,根据自身情况合理的规划自身发展状态。

(7)技术。软技术、管理技术。在管理过程中组织需要明确员工需要何种技术完成整个工作,并且定期对员工的技术进行培训,不断的通过技术丰富员工工作中的应变能力,不同的突发事件通过技术的不断学习可以进行及时的面对并予以解决。同时技术也包括管理技术,在不同的管理过程中管理者通过不同的管理技术增加员工的管理项目。

第5篇:画画的相关知识范文

关键词:班级文化 价值观 思想道德

前言

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是学校管理的一个基本组成要素,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起到一种积极的推动作用。积极健康的班级文化为一个班级的班风、学风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精神动力与核心价值。中学生正处在思想行为多样、道德品质健全的阶段,缔造积极的班级文化,培育健康的价值观,将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1.建立积极健康的班级文化,树立健康价值观

班级文化是指班级在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的管理下所制定的适合本班的学风和班风发展的各项文化条例,以约束学生的言行举止。班级文化归根到底是一种终极关怀,包括人格、精神、道德准则等等。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首先是作为一个人独立存在,既是生理上的人,也是心理上的人,文化上的人。他们的心理状态、思想道德品质等都受到集体文化氛围的影响和制约。反过来,班级里每一个成员的心理状态、思想道德品质也影响到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作为班主任,应该追求一种理念,追求一种过程,保持班级永恒而纯洁的活力。在班级内,各位教师传授知识是基础,寓教于乐是特色,培养学生确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才是最终目的。学生们青春、激情、活泼、睿智,他们个性鲜明、互帮互助、亦师亦友,把艰苦和情趣结合在一起。教师把班级变成舞台,传播知识、传播欢乐、传播友谊,引领着一群青春激情、团结向上、与教师友谊深厚的学生为着共同的理想而奋斗。除了教给学生知识、技能等东西外,教师还应执著地追求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激流勇进、积极向前”的人生态度。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拥有强有力的精神支柱,精神面貌才能焕然一新。

2 运用心理规律建设班级文化,有效培育健康的价值观

2.1培养学生对班级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让他们形成优秀思想道德品质

根据马斯洛动机理论可以知道:一个人的行为都是由一定动机引起的。动机是推动个体活动的动力,是行为的一种内在因素。它随着个体的发育成长会逐步出现从低到高五个层次的需要,其中最基础的是生理和安全的需要。在满足这种基本生理需要之后,更深层次就是一种归属与爱的需要。班主任要经常把班级取得的成绩、领导对班级的良好评价、家长的充分肯定以及科任教师的良好印象及时与学生交流,培养学生对班级的认同度,让他们产生自豪感,感到在这个班里学习,是非常荣幸和骄傲的,形成强有力的归属感,并为之奋斗。同时对班级不良行为和思想给予指出,进行反复不断的心理刺激,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2.2 利用从众心理,让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健康的价值观。

从众是指个体不知不觉受到团体的压力,而在知觉、判断、信仰及行为上表现出与团体中多数人相一致的心理行为。一般来说,各方面处在中间状态的学生居多,这些处于中间状态的人在日常学习中是积极还是消极,取决于班主任如何引导。我在进行班级文化建设时,巧用从众心理,充分发挥班刊与宣传栏的作用,大力宣传优秀的、向上的文化和精神,促成大家在行动、信仰、价值取向上的一致性。我还通过以主题班会的形式让学生们各抒己见,培养健康的消费观,让不良行为和思想在班上逐渐失去了市场,从而实现了班级文化建设,健康价值观得到了良性循环。

2.3 重视心理强化,让健康的价值观之花常开。

强化理论认为,如果一个人某项行为得到上级的肯定或奖酬,他就会更努力工作,如果这种行为没有得到相应的嘉奖,他就可能会放弃努力。在班级文化和思想道德建设中,对于直接、间接做出贡献的学生,对有利于形成健康的价值观的人和事,都应给予肯定和奖励。若不这样,就等于宣布健康的价值观没有价值,学生的积极性就会消失。因此,作为班主任,及时表扬或激励与班级文化、健康的价值观相一致的思想和行为,有意识地纠正与班级文化、健康的价值观相背离的行为非常重要。

3. 实施形式多样的班级文化活动,让健康的价值观充分展示并使之延伸

3.1 学生的全员参与是班级文化活动和形成健康的价值观的关键。

笔者根据学生普遍认同和接受的文化心理要求,与语文教师联合开展了“班级是我家,文明靠大家”的征文比赛、演讲赛、手抄报比赛、教室美化设计大赛等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校报、校广播、体育比赛、元旦晚会等组织参与工作,鼓励学生参加记者、编辑、播音员的竞争,既让他们学到了采、编、播的能力,又让他们充分展示了自己青春的魅力,让他们有成就感。其中黑板报和墙报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班级的眼睛”,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施展才能的舞台。所以,为办好黑板报和墙报,充分发挥其作用,班主任应采用学生轮流或小组轮流的形式,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从而来表现自己的观点,表现自己的理想,表现自己的美感,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个性,让有限的教室空间充满无限的教育资源,让健康的价值观发扬光大。

3.2 让爱心融入班级文化的核心,融入健康的价值观。

学生在学校、班级里学会做人的道理,同时促使了自身心理上的健康和成熟。这种健康班级情感文化应该是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班级中的成员人人热爱集体,又被集体所爱;人人赞美别人,也被别人赞美。教师要善于不断地抓住时机,发现教育的切入点,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他们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培育浓厚班级的情感文化。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活动、心理交流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中,让爱与被爱在学生的心里扎根发芽,形成一种积极向上、健康高雅的班级文化氛围以及“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精神境界,让爱心融入健康的价值观。

第6篇:画画的相关知识范文

任何企业构成的基本元素都是员工,员工作为个体存在是促成企业工作系统正常运作的重要构成成分。而一个成功的企业,内部的员工不仅在工作中有自身不同的特色并提供重要的点子,同时也必然能够进行搞笑的团队配合,遵守企业工作团队的各种规定、制度、行事原则和方式。在这一点上就引进了企业员工“组织社会化”的概念。企业员工“组织社会化”是指在整体系统团队中,员工个体为了适应团队整体的行事原则、价值观念、思想观念、发展方向而做出的对自身个体行事方式原则的适当调整,达到符合团队规定,进一步实现高效的团队效应。

【关键词】

企业员工;组织社会化;实现;创新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外经济竞争不断激烈,人才在企业发展、创新科技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人才培养甚至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知识和科学技术的主要理论实践来源。因此,企业发展必须重视人才的招聘培养。但是当前我国企业人才资源中存在如下问题:新员工对企业环境无法快速适应,人才个性化程度过强,导致新员工无法很好地配合团队工作,新员工个人工作效率远远高于团队组织工作效率。因此,面临当前企业员工组织社会化程度低,团队配合绩效差的窘境,企业相关人力资源部门必须对企业应聘者严格把关,加强人才团队精神意识培养,提高企业员工组织的社会化程度,使新员工尽快融入企业团队组织工作中,保证团队配合效率。本文就企业员工“组织社会化”的重要性以及具体实施措施进行探讨分析。

1 企业员工组织社会化的内涵及重要意义

1.1企业员工组织社会化在当下新时期的新内涵。“组织社会化”可分为“组织”和“社会化”两个部分,“组织”的概念很容易理解,因此理解“组织社会化”的前提就是先弄懂什么是“社会化”。“社会化”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85年,被德国著名社会学家Simmel解释成某一种该群体形成的过程。在此之后,各国心理学家以及社会学家又对其概念进行了更广阔更详细的阐释。综合多方面学者的研究成果来看,企业员工“组织社会化”是指在整体系统团队中,员工个体为了适应团队整体的行事原则、价值观念、思想观念、发展方向而做出的对自身个体行事方式原则的适当调整,达到符合团队规定,进一步实现高效的团队效应。

1.2企业员工组织社会化在经济发展新时期的重要作用。首先,市场经济中任何企业个体作为存在于社会经济中的社会消费产品提供主体,在经济活动中的产品设计、成品生产、货品流通、售后客服各个环节中都需要完美的团队配合来完成产品销售以达到经济和社会效益。企业员工在各个环节中都是不可短缺的链条,员工个体才智只有与团队组织结合起来才能在企业中发挥出最大的潜力,带来最大化的利润成果。其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全球化的不断增强,企业员工必须具备组织社会化的基本观念和意识,企业员工组织社会化有利于企业员工更好的积累团队经验,提升团队合作中的个体素质,更好的推动企业工作发展。最后,企业员工组织社会化是新时期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要求,市场经济中,企业的兼并整合要求企业必须不断提升自身实力,保证企业自身不被社会经济的激烈竞争所淘汰。只有企业员工加强组织社会化程度,完善自身在团队工作中的素质和能力,才能推动企业不断完善自身的发展。

2 企业员工组织社会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代企业内部从业人员组成结构不平衡,年轻人占比重大。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一批批毕业后的大学生在工作需求下很快就分配到工作岗位中去。一方面,大学生有着很强的接受能力,对事情的应变能力较快,思想新潮多元也能跟得上时展的步伐,善于创新思想,为企业的发展和道路的创新提供了很大活力,有利于开拓企业新的发展方向。但另一方面,大学生毕业后刚刚步入社会,工作时间短,工作经验少,而企业的决策还需要经验丰富的从业人员来进行,所以大学生在企业团队工作中对一些工作事务的理解不够到位,建议偏于个性化,不符合企业团队的整体发展,对其进行相关教导时又时常会产生不满。

3 如何具体实现企业员工的组织社会化

3.1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加强对企业员工自身素质的考核与培训。首先,要对企业从业人员进行集中测试,采用笔试和实践的考核方式双管齐下,重点考核企业员工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身调整能力,明确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水平。在考核后,采取综合评估方式,结合员工的平时业绩和工作态度做出综合评价,最后选出那些考核不及格的从业人员进行集中训练。首先加强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通过上级开办培训班加强从业人员的组织社会化自身调整能力和水平,让从业人员深入工作基层,全面充分考察企业工作的各个方面,提高从业人员的见识和知识广度。定期开展企业团队工作探讨研究会议,定期评选优秀工作模范,刺激从业人员的好强心,提高企业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在团队中的自身调整能力。

3.2加强企业组织队伍的内部配合,坚持用经验引导示范从业人员。重视那些有经验的、资历深,工作时间长的年长从业者们,实行“一帮一”的工作政策,让每一位有经验的工作人员去引导经历尚浅的年强从业人员,做到工作经验的相互分享,共同为企业团队工作的建设献出自身的一份力量。定时召开新老工作人员的经验交流会,进行最新阶段的工作交流,及时传播工作思想,帮助新一代企业从业人员尽快适应团队合作,提高工作效率,正确无误地开展企业团队工作,增强员工组织社会化能力。

3.3企业建立公司内部严格的员工管理机制。严格的公司制度是规范员工工作事务原则的主要有效措施。现代企业应标明自身对员工在企业组织社会化进程中应积极履行的义务,保证企业员工在团队合作不顺利、出现意见分歧时能够根据公司内部有效调理进行具体管理判断。建立公平公正的企业内部从业人员管理制度,促进企业团队合作的进一步发展。

综上所述,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员工要加强自身对组织社会化的深刻理解,为了适应团队整体的行事原则、价值观念、思想观念、发展方向而做出的对自身个体行事方式原则的适当调整,达到符合团队规定,进一步实现高效的团队效应,促进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健敏.王碧英.国有企业新员工组织社会化内容的维度研究[J].心理学探新. 2009(01)

第7篇:画画的相关知识范文

关键词:信息化;人力资源经济师;职业素质;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9-000-01

引言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以人才竞争为核心的今天,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对人力资源经济师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这项职业人才提出了诸多挑战。新时期,我们应该正视信息化对人力资源经济师职业的影响,并从中找寻积极部分,从而将积极影响作用发挥到极致,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这也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所在。

一、人力资源经济师职业受信息化的影响分析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已然迈入了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渗透与应用,对人力资源经济师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职业消退

信息化背景下,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全局重组成为了时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很多企业都进行了人力资源管理改革,开始推行电子商务模式,使人力资源管理各环节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减少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同时还简化了原本繁琐的工作程序,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历史证明,任何新事物的出现,都会伴随着旧事物的消退。信息化使得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不断创新,不可避免地造成传统人力资源经济师职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人力资源管理受信息化的影响,工作实效有着显著的提升,而且成本控制更加科学合理。然而,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优势依然不容忽视,毕竟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判断能力是有限的,此时依旧需要人力资源经济师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补充。正是因为如此,传统人力资源经济师职业虽然在消退,但是他们长期积累的经验不可丢弃,根据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优秀人才始终不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被遗弃。

(二)提出新的要求

在信息化的影响下,传统人力资源经济师职业消退,在青黄不接的时期,大量的新型人力资源管理职位出现了空缺,例如数据库管理员等。为了更好地适应工作需要,新型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应该主动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努力做到训练有素,重视自身综合素质提升,将所学的新理念和方法运用到工作实践中,遵循经济市场运行规律,保证自己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同时,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客观地意识到信息化带来的积极影响,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逐渐从传统单一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中解脱出来,塑造新形象。人力资源经济师职业受信息化的影响,面临着重重机遇和挑战。为了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长久生存下去,人力资源管理员要紧抓机遇,主动迎接挑战,树立正确的危机意识,并在此动力的驱动下,努力完善己身,通过培训、学习等,使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利用自己的知识、技能、经验等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二、信息化背景下人力资源专业管理人才培养

作者结合上文对人力资源经济师职业受信息化影响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两种信息化背景下人力资源专业管理人才的培养策略,以供参考和借鉴。

(一)加强专业培训

如上文所述,受信息化的影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模式出现了新的变化。那么,面对人力资源管理新一轮的改革,相关工作人员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与人力资源改革精神保持一致,通过不同途径,学习信息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积极向优秀的人才学习,不断积累新经验。而企业也需要加强对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培训,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适当加大此项工作的投入力度,努力营造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成长环境,认真分析他们工作中的足与不足,量化职员评价标准,并建立与之相符的制度体系,用以规范人力资源管理行为,同时为专业培训工作开展提供依据。就当前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而言,其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加强职业素质提升,这是其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保证信息数据分析、合理的有效手段。具备良好素质、技能的员工才能被称之为人才,才能在工作上游刃有余。

(二)提高工作实效

时至今日,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各领域信息之间的流通加速,它正在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渗透到实际工作和生活当中。人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俨然成为了现代企业竞争的核心。而人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重要素,应该得到企业应有的重视。具体而言,企业应该在遵循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原则基础上,认真学习不断涌现的新理论,在原有理论的基础上寻求创新,努力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内“开疆扩土”。这种新形势下,人力资源经济师所面临的压力是空前巨大的。人力资源经济师应该准确地认识到理论是实践的基础这一客观规律,在学习思路和方法上力争突破与改进,扩大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面,提高对信息化技术的认知和掌握层次,在工作实践中进行检验,对于存在不足的地方,及时予以改进,从而藉此来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实效,最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信息化对人力资源经济师职业的影响是深远和巨大的。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化技术将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由于个人能力有限,本文的研究可能存在不足,因此,作者希望其他学者和专家持续关注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并认真分析其对人力资源经济师职业产生的影响,从而提出更多促进人力资源管理优化与创新的建议。

参考文献:

[1]陈霞.对人力资源相关问题的探讨[J].现代交际,2015(11).

[2]梁彩兴,刘冬蕾,朱园园. 基于多元化雇佣方式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4).

第8篇:画画的相关知识范文

【关键词】通讯工程 一体化 项目管理 组织管理模式

一体化项目管理的重要是对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从而使得网络工程的各方面运行效率得到大大的升高,使得企业的经济效益有所提升。现如今对于工程管理的难度系数越来越大,在这之中,通讯工程显得尤为突出。而这就需要我们加大对通信工程项目管理上的不足之处加以改善,从而使得通信工程的管理的组织模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猛烈竞争下长期拥有强大的竞争力。通过对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以及对不适当的招标模式进行改善,以解决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的组织模式下所存在的问题。这这些将更好及有效的加大发展通工程项目管理的组织模式。

一、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概论

近些年中,在我国各大报刊中常常见到一些项目事故的发生,即使有一部分的项目管理人员采用了很多的项目控制方法,但这其中所能起到的作用并不明显,仍旧存在着许多问题,而且这一问题有很大一部分都直接或者间接的与项目的控制方面存在联系。

(一)一体化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在项目的执行过程中一般会缺少对项目的管理理念,另一方面是项目虽然存在监管理念,但是在项目的各方面控制相结合的能力比较弱。第二,在项目的控制过程中,控制者只单单注重项目和经济环境之间所存在的联系,而在对于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方面没有足够的重视,使之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相对应的问题。第三,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各类企业在项目管理方面已经拥有一些较为有效的管理方法,但是在外部的影响,制度建设以及项目的管理水平的影响下,导致这些方法不能有效的实施,得不到应有的效益。

(二)通信工程一体化项目管理模式概述

一体化是将业主和项目管理承包商的优势相互集合而成。譬如,业主在其功能,工艺以及政府的审批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并将这些优势与项目管理承包商在经验,管理体系以及人力工具资源等优势相互结合,而这必将对项目的工程建设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个完整的项目在实施的计划以及一系列完整的执行体系下正常运行,使全部的工作人员按照此程序去执行工作,从而实现程序、体系的一体化。一体化项目的管理将会使项目统一进行,使各专业间拥有充足的交流以及互动,使之成为一个多方操作的单元。

而在通信工程方面,交换工程,WLAN共程以及宽带接入工程,无线工程,传输工程和前期配套工程将实现项目一体化管理。并对无线工程,传输工程,交换工程以及前期配套管理的日常管理工作进行整体策划,并协调管理工作。管理人员需对交流,无线,传输,配套资源进行核实对证,从而达到网络建设需求以及运营商的市场发展,从而使工程建设拥有其目的性与效应性,使得提高通信工程的整体建设的进度,按照计划有效的实施,使得工程项目高效完成。

二、通信化建设一体化管理组织模式的发展

(一)一体化管理过程

项目规划:首先对项目工程的任务进行分解,派发各类专业负责人,并制定出整体的网络项目规划,使各专业负责人协同制作年度与月计划书,并通过一体化管理模式,消除各类专业由于建设计划不一致所产生的问题,以免引起工程建设进度受阻的情况发生。与此同时,前期规划中有监管人员的参与,则将使监管人员提高对整体网络构架的了解。并使监理单位在实施阶段发挥更高更有效的作用。

(二)项目的实施

监理单位各专业工作人员共同制定各类工序的实施方案,并且通过一体化项目的管理,各类专业制定针对性的计划书,在实施的过程中保持一致性,使其发挥出工程建设的最大潜力,以致使工程建设的效率有所提高,由于监理单位内部处理了工程建设之间的协调问题,减少了工程人员的复杂的请示汇报过程,从而降低了工程管理人员的责任,使专业间协调效率增大。

(三)项目管理的反馈

为保证一体化项目管理体系可长期进行,则需要在一体化管理中引进各种反馈,其中主要内容如下:①为保证工程顺利的实施,实现定期对整体项目的进度以及质量,资金等方面的监查。②对于项目工程进行如期例会,对各个区域的专业负责人对其管理的区域的进度以及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对所提出的问题给予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从而保证工程的可持续行进行实施。

三、结束语

通信工程管理项目一体化管理组织模式对于传统模式对设计项目的分专业管理的信息传递方式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以及提高对通信工程管理的效率,使之具有特殊性,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本文通过对通信化一体化项目管理模式进行深入的探讨与剖析,从而增大我国通信工程一体化管理模式应用效率。

参考文献:

[1]池晨.初讨一体化的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组织模式[J].经营管理者,2015,(10).

第9篇:画画的相关知识范文

关键词:规划编制规划管理单元余姚市

中图分类号:F1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中国城市规划编制与管理体系中的重要内容,2008年1月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将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的地位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规划管理中的作用也不断增强。在新的形势下,余姚市规划部门结合管理需求,对控规的编制、管理和实施进行了创造性地研究和实践。本文就余姚市控规编制的技术内容及管理的发展变化进行分析。

一 、我国控规的发展历程

从《城市规划法》到《城乡规划法》,控规的法律地位不断提高,在规划管理中的作用也不断增强,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或划拨的必要条件,是指导城市建设的直接依据。

从控规发展的历程来分析,我国控规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1980年代的控规理论研究和探索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从引入土地分区管理概念规划开始,经过上海、广州、南京等城市的探索和实践,逐步完善控规编制内容和方法。二是1990年代控规编制的成熟与规范阶段。从1991年到995年建设部颁布实施了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实施细则,明确了控规的地位、内容和要求,使其走上了规范化的轨道。三是20世纪初至今关于控规与管理相结合的再思考和再实践阶段。这一阶段又含有两个小阶段,以《城乡规划法》颁布实施为界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自2008年起进一步明确了控规中的刚性与弹性指标控制内容要求,更有效的指导城市开发建设。

二 、余姚市控规编制概况

(一)我国规划编制体系的发展分析

1978年中央召开了第三次全国城市工作会议,我国的城市规划工作得到全面恢复。1980年原国家建委出台了《城市规划编制审批暂行办法》、《城市规划定额指标暂行规定》,1990年国家建设部颁布了《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成为指导我国城市规划编制的重要文件,经过改革开发20多年的探索,我国建立了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编制体系一般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

(二)余姚市控规编制情况分析

自余姚市规划局成立,经过近十年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控规编制单元+控规详细规划”两个阶段、“法定文件+技术管理文件”两个管理文件的控规编制体系。目前,余姚市中心城区的控规已完成了一半以上,还有近十个编制单元正在规划编制进行中。

至2012年底,余姚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完成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有三十多个,通过对已编控规的研究分析,其编制时间跨度较长,按其编制时间段大体可分为两大类:

一是2008年以前完成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包括余姚城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余姚城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余姚城区中部控制性详细规划、余姚中国塑料城区块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国轻工模具城二期控制性详细规划、余姚东南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阳明科技园区西拓控制性详细规划。其规划成果包括文本、说明书、图纸、图则四部分,经批准后的文本、图则应作为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实施管理和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法定依据,说明书及图纸作为文本的有效说明。

针对这阶段控规,可归纳以下几个特点:

1、规划范围有重叠,而规划指标不统一;

2、各控规内容差异较大,不利于规划管理;

3、与各专项规划衔接程度强弱差别较大,不利于规划的实施;

4、一次性控规,不利于控规的局部调整,与城市发展要求有一定差距。

二是2008年以后完成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包括余姚经济开发区城东新区规划调整、329国道(姚北段)周边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余姚市化纤厂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范围、高铁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等控制性详细规划等。主要是基于《宁波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基础上进行的控规编制,其规划成果包括法定文件、技术管理文件和附件三大部分。法定文件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法定控制内容,包括法定文本和法定图件;技术管理文件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技术控制内容,包括技术管理文本、图纸和图则;附件是对规划内容和规划过程的必要补充和说明,包括研究报告、规划编制与修改情况说明等。

针对这阶段控规,可归纳以下几个特点:

1、与上位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衔接相对到位;

2、规划范围实现无缝对接,有利于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更合理及资源共享;

3、规划编制更规范、统一,规划内容更全面,并提出了控制单元规划,有利于下一步的规划调整,符合城市发展需求;

4、强调了规划的动态调整问题,更方便规划的实施管理。

三 、余姚市新一轮控规的思考

随着《余姚市中心城区总体规划(2008-2030)》的完成,标志着余姚市城市建设和规划管理进入了全新的阶段。总体规划的空间布局,发展部署需要加快落实,城市规划各项工作需要全面梳理、协调和完善,对城市规划区实现控规全覆盖提出了迫切要求。为此,余姚市开始进行了新一轮控规编制及相关工作。

(一)新一轮控规编制的主要思路

基于对过去控规编制的经验总结,新一轮控规的主要思路是:根据城乡规划法、余姚市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和城市规划管理的要求,明确控规在城市规划编制体系中的地位,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准确把握控规划的内容和深度要求。合理确定控制指标、处理好控规的刚性与弹性的、强制性和指导性指标的关系,对涉及全局和社会民生的城市公益性设施要进一步严格控制管理,对依赖市场发展变化,暂时难以确定的用地,增强控制的灵活性。同时,协调、整合、吸收相关规划和研究成果,统一管理依据。

(二)新一轮控规编制的支撑工作

1、进一步完善规划框架体系,统一规划编制与管理平台

近几年来,余姚市的城市开发建设较为迅猛,各层次城市规划编制工作也开展的相当顺利。但就根据总体规划的宏观控制要求转化为微观控制的转折性规划编制这一层面,多年来一直是我市规划编制中存在的一大难题。随着规划程序的日渐完备,越来越多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编制完成,对同一地块而言,有可能会有多个不同的规划都对该地块提出控制要求。这些控制要求,有的相互矛盾,有的相互关联,而对于规划管理人员来说,常面对众多规划信息却无所适从,因此,很有必要在控规层面将相关信息整合、梳理、协调后纳入,在消除矛盾的基础上建库上网,组建一个基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检索”管理平台。因些,市规划管理部门提出了“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单元”这一新课题,目的是要建立一个“规划、管理、检索”平台,为规划编制与管理工作提供保障,更加全面、合理有效的衔接、落实各层次规划,进一步完善规划框架体系,建立统一规划编制与管理平台。

相关热门标签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