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安全应急预案管理范文

安全应急预案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安全应急预案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安全应急预案管理

第1篇:安全应急预案管理范文

康沟水库位于茹河系黄家河支沟,距离固原市20km,属原州区河川乡境内。流域面积35.90km2,多年平均降水量460mm,主要降水集中在6~9月,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其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71.80%,多年平均径流深38mm,多年平均径流量136.40万m3。

水库于1972年4月建成,为黄土均质坝,经两次加坝,现坝长550m,坝高20.90m。主要建筑物为坝左肩泄洪建筑物及输水建筑物各一座,泄洪建筑物为坝左肩2孔3.0m×4.80m开敞式溢洪道,包括进口段、闸室段、陡坡及挑流设施,输水建筑物包括进口段、输水水塔、坝下涵管及输水明渠,与坝后泄水陡坡相接。

2防洪标准及险情影响

水库为小型水库,设计洪水标准为3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300年一遇。根据康沟水库实际险情的范围情况,允许最高水位应控制在1 679.58m,库容为147.17万m3,最大泄量111.11m3/s。超过该水位,将出现垮坝,超标准洪水导致漫顶溃坝,或库区发生烈度大于Ⅷ度以上地震灾害。

当突发事件发生后,一旦出现险情,危及左岸兰宜公路,影响下游河川乡政府及3个行政村的570人,耕地1 100亩,同时对崾岘水库造成严重威胁。

3安全管理应急预案

3.1应急组织体系

3.2政府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原州区人民政府为水库大坝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主体,由政府主管区长任总指挥,政府副区长、水利局局长、扬黄灌溉管理局局长任副总指挥,成员单位有发改局、水利局、财政局、农牧局、公安局等部门。水库大坝安全管理下设办公室,水利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3.3水行政主管部门原州区水利局为水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组织、协调、检查、监督、指导水库大坝安全管理的日常工作。局长任副总指挥,协执政府建立应急保障体系;参与并指导预案演习、预案实施的全过程;完成应急指挥机构交办的任务。

3.4水库主管部门或业主水库主管部门为原州区水利局,负责预测与预警系统的建立与运行;组织预案的演习;筹措编制预案的资金;参与预案的全过程;完成应急指挥机构交办的任务等。

3.5水库管理单位康沟水库管理所为水库管理单位,管理所人员负责险情监测与巡视检查、抢险、应急调度、信息报告等工作,参与预案实施的全过程;完成应急指挥机构交办的任务等。

3.6应急指挥机构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河川乡政府为水库大坝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河川乡乡长为地方行政首长作为应急指挥机构的指挥长。下属康沟水库管理所、康沟村支书、主任及预备役。

3.7专家组专家组由水利、气象、卫生、环保、通信、救灾、公共安全等不同领域专家组成。主要负责收集技术资料,参与会商,提供决策建议,必要时参加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

3.8抢险队伍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参加水库大坝安全管理防汛抗洪的义务,防洪抢险队伍要坚持专业队伍与群众队伍相结合,实行军民联防政策,武警和民兵是重要力量,做到组织严密,调度灵活,行动迅速。群众抢险队伍由康沟村支书、主任任组长,由附近村村民组成的20人抢险队伍。群众抢险队伍提供劳动力,主要完成技术设备要求不高的抢险任务。由水利局职工组成50人的专业抢险队伍,主要完成急、难、险、重的抢险任务。

4预案运行机制

4.1预测及预警

4.1.1气象、水文部门应组织对重大灾害性天气进行联合监测、会商和预报并做出评估,及时上报原州区政府和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机构。当预报即将发生严重灾害时,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机构应及早预警,通知有关单位做好相关准备。

4.1.2预警信息的、调整和解除。依据预警的划分标准,以及仪器监测和巡视检查结果,规定预警信息的条件、时间和范围;规定预警信息上报和通报的内容、范围、方式程序、频次和联络方式等;规定预警信息及调整,绘制流程图;规定预警信息的解除范围、方式、程序等。

4.2预案启动

4.2.1预案启动条件①直接启动。当水库大坝遭遇如下情况,并将造成重大或特别重大损失,发出红色警报,可直接启动预案:遭遇超标准洪水;地震或地质灾害造成大坝溃决或即将溃决;上游水库溃坝造成大坝溃决或即将溃决;工程出现重大险情,大坝溃决或即将溃决;战争、恐怖事件、人为破坏等其它原因造成大坝溃决或即将溃决;库区水质污染,严重威胁居民生命安全及生产生活或严重破坏生产环境。②会商启动。当水库大坝遭遇如下情况,损失一般或较大,发出橙色警报,应在会商后决定是否启动预案:工程出现严重险情,有可能造成大坝溃决;监测资料明显异常,对大坝安全不利;水情预报可能有超标准洪水;地震或地质灾害有可能造成大坝溃决;上游水库溃决,有可能造成大坝溃决;战争、恐怖事件、人为破坏等其它原因造成大坝溃决;库区水质污染,影响居民生产安全、生产生活及生态环境

4.2.2 预案启动程序。①直接启动。康沟水管所将水库大坝溃决或即将溃决、严重污染等突发事件的信息立即报告应急指挥机构指挥长;应急指挥机构指挥长接到报告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发出启动预案的命令,预案启动。②会商启动。当水库大坝出现可能导致大坝溃决险情或水污染等突发事件时,水库管理单位应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程序报告;应急指挥机构根据险情报告,召集相关部门与专家组会商决定是否启动预案;当决定启动预案时,应急指挥机构指挥长应在规定时间内发出启动预案的指令,预案启动。

4.3应急处置

4.3.1险情报告、通报。险情报告、通报的程序由康沟水管所报原州区防汛办,原州区防汛办再上报固原市防办、自治区防办。

4.3.2应急调度。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制定相应应急调度方案,确定各种紧急情况下的调度权限,调度命令下达,执行部门与程序及有关单位责任人、联系人的联系方式等。

4.3.3应急抢险。针对可能导致溃坝的突发事件,制定抢险预案,包括抢险原则、抢险方案、抢险队伍、抢险物资及其储备等。规定通知、调动抢险队伍的方式以及抢险队伍到达现场的时间及任务要求。

4.3.4应急监测和巡查。①在水库大坝蓄水达到或超限水位时,康沟水管所要及时上报防汛指挥部,同时要对大坝、溢洪道、输水建筑物等关键部位加强监测,特别是要对闸门及启闭设施每年进行汛前、汛后检修,保证闸门不锈蚀。②当水库大坝出现险情时,康沟水管所应在第一时间立即向下游预警,由河川乡康沟村支书和主任首先安排和组织水库大坝下游群众撤离。并组织抢险队伍迅速处置险情,同时由康沟水管所和河川乡政府报告出险部位、险情种类及进一步采取相应措施。

4.3.5人员应急转移。根据气象预报,按照防汛预案,乡政府及时通知水库下游各行政村沿河人员转移到安全地带。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充分利用农户现有交通工具进行转移,根据水库下游沿河移民居住情况,利用由近到远的转移方式进行撤离。规定人员转移警报、形式、权限及送达方式等。

4.3.6临时安置。应急转移人员的居住生活、卫生、医疗、交通等基本生活保障措施,由河川乡政府、民政局等单位负责。

4.4应急结束根据气象预报、洪水情况等有关情况,确定突发事件结束,由原州区防汛抗旱指挥部上报固原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固原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下达结束应急预案指令,原州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具体负责。

4.5善后处理根据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有关规定,对突发事件的伤亡人员,参加应急处置的工作人员,受灾群众与有关单位的财产损失,紧急调集、征用有关单位及个人物资进行抚恤、补助或补偿的办法,由河川乡政府和水利局收集资料,报请原州区人民政府,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4.6调查与评估事后由水利局、农业局、民政局、气象局等单位联合组成调查组,在第一时间内通过实地查看和走访等方式对水库突发事件的起因、性质、影响、责任经验教训和恢复重建等问题进行调查评估。

4.7信息信息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要向社会简要信息,随后初步核实情况、政府应对措施和公众防范措施等,并根据事件处置情况做好后续工作;规定信息的授权单位,与发言人名单、联系方式。

5应急保障

5.1组织保障

5.1.1防汛指挥部指挥长:根据洪水标准不同,由固原市政府副市长、原州区政府区长对防汛抢险负总责,签发进入防汛紧急状态命令、人员调度命令,重大问题决策等指令。水利局局长负责洪水调度的实施及抢险的直接指挥。

5.1.2成员单位:气象局负责气象预报;交通局负责抢险车辆及道路畅通;民政局负责洪灾后灾民安置及灾情普查;公安局,负责抢险救灾中的社会治安;卫生局,负责抢险人员及受灾群众伤病救治及灾后疫病防治;还有农牧局、电信局等单位。单位负责人为成员。

5.1.3确定水库应急抢险专家组组成。抢险专家组组成:原州区防汛抗旱指挥部指挥长、副指挥长、水利局局长、副局长、水利局总工、高工、工程师等专业人士联合组建。

5.2队伍保障康沟水库防汛抢险队伍由河川乡政府负责,由康沟村支书、主任组建以本村民兵预备役为主的抢险队伍20人,抢险队伍的职责是在水库出现险情时集结待命,随时对坝体出现险情的部位进行加固抢护。

5.3物资保障分为现防洪标准以内险情需备抢险物资、对超过现洪水标准的险情需备和可征调的抢险物资三种。

第2篇:安全应急预案管理范文

关键词:建筑施工,突发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管理

 

1 建筑施工危险源的识别、评价

1.1建筑施工危险源的识别

建筑施工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是建立应急体系和编制应急预案所必需的基础信息,通过对建筑施工危险源进行识别,力争从小的危险源中发现大的危机,避免其发展演化为突发安全事件,并对识别出的危险源进行评价,对有可能演化为大的突发安全事件的危险源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加强重点检测,并制定应急预案。建筑施工危险源识别是指从施工生产活动中,识别出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物质损失、施工作业环境破坏、相邻建筑物移位等意外的潜在不安全因素,并判定其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别,事故直接原因及其过程。在危险源识别过程中要借助于一些技术和工具,这不但会提高识别效率,而且可以规范操作、不易产生遗漏。危险源识别技术和工具主要有Delphi法、情景预测法、头脑风暴法、安全检查法、分解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图解法等方法。。在危险源识别过程中,可结合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综合运用这些技术和工具[1]。

1.2 建筑施工危险源的评价

建筑施工风险源被识别后,要进行脆弱性分析,以确定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哪些地方容易受到破坏,最终提供这些信息:受事故严重影响的区域;预计位于脆弱带中的人员数量、工种以及可能波及的外部人员情况,如居民等;可能遭受的财产破坏,包括基础设施,如供水、供电等: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在进行脆弱性分析的基础上,必须进一步评价事故发生时,对施工现场及周边造成破坏或伤害的可能性,以及可能导致的实际破坏或伤害程度,以确定风险源的严重性,否则无法为安全风险管理以及应急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决策层要高度重视建筑施工危险源的分级评价。为了使分值尽量客观,减少主观方面的影响,参加评价的人员除项目决策人员、现场施工安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现场操作人员,还应请项目外部人员参加,如建设单位管理人员、监理人员以及相关专家等。

1.3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信息库的建立

建立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信息库不仅有利于企业应用和分析信息,而且为今后的应急管理设立了良好的信息平台,使企业对项目的进展作出正确的预见。重大危险源信息库也是一种应急防范的良好方式,建筑施工企业可以对项目的内外环境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便于从危险源识别和评估分析的结果中发现问题,及时调整组织的机制和施工人员的不良行为。通过提高建筑施工企业自身的能力来消除突发安全事件生长的土壤,这也正是应急管理所要实现的最根本目标[2]。

2 建筑施工企业突发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又称应急计划,是政府和企业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为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降低事故损失而预先制定的有关计划或方案。它是在辨识和评估潜在重大危险、事故类型、发生的可能性及事故后果及影响严重程度的基础上,对应急机构职责、人员、技术、装备、设施、物质、救援行动及其指挥与协调等方面预先做出的具体安排。应急预案是突发事件的应急基础,开展应急救援的“底线”。它明确了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使应急准备和应急管理不再无据可依、无章可循,有利于培训和演习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做出及时的应急响应,降低事故后果[3]。

建筑施工企业应急预案的编制必须基于工程项目风险分析的结果、企业应急资源的需求和现状以及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此外,预案编制时应充分收集和参阅己有的应急预案,以减少工作量和避免应急预案的重复和交叉,并确保与其他相关应急预案的协调和一致。通常,应急预案的编制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成立预案编制小组。施工现场重大安全事件的应急救援行动涉及不同部门、不同专业领域的应急各方,因此需要建筑施工企业组织一个专门的预案编制小组,统一组织施工现场有关部门和企业有关部门制定应急预案。。第二,进行风险识别与风险评估。风险识别应分析本地区的地理、气象等自然条件,施工对象、施工方法等的具体情况,总结本地区、本企业以及建筑行业历史上曾经发生的重大事故,将其分门别类,每种类型分成不同级别,分析这些事故灾难的机理,明确影响这些事故灾难的因素有哪些,最终识别出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灾难。施工现场风险评估的目的就是通过分析重大事故灾难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发生时对施工现场及周边可能导致的实际破坏或伤害程度,来确定是否要进行相应的应急准备。第三,具体措施的制定根据前面分析的结果,针对突发事件涉及具体的应对措施,这些措施可以采用标准操作,也可以采用建议形式。第四,应急机构及其人员职责的确定预案编制过程中,人员职责的确定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启动预案时,不同的环节或方面需要不同的人员去执行和实施。明确人员职责是成功实行应急救援活动的重要保证。第五,应急能力评估依据危险分析的结果,对己有的应急资源和应急能力进行评估,包括企业及施工现场应急资源的评估,明确应急救援的需求和不足。应急资源包括应急人员、应急设施和设备、装备和物资等;应急能力包括人员的技术、经验和接受的培训等。应急资源和应急能力将直接影响应急行动的快速有效性。。预案制定时应当在评价与潜在危险相适应的应急能力的基础上,选择最现实、最有效的应急策略。第六,评审与为保证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与实际情况相符合,施工现场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必须经过评审,可以由项目部及施工企业组织进行内部评审,专业性较强的应急预案还应组织有关专家评审,必要时请地方政府有关应急机构进行评审。应急预案经评审通过后,要履行批准手续,按有关程序进行正式和备案。第七,演练与调整应急预案经批准后,应急机构应开展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开展应急演习和训练,从中查找问题并加以改进,提高预案的合理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演习应急预案是企业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在应急预案的演习或实施过程中,通过参与者的信息反馈,及时对预案进行调整与修改是非常重要的,对演习过程中发现的任何一个小环节上出现的问题都要认真对待,因为小的失误也可能导致整个应急预案在实际运用中失败。施工现场在各个时期都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危险源的状况会有所改变,人员也经常调整,因此也需要及时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定与修改[4]。

参考文献

[1]王兰宇.常见建筑风险的防范[J].科技资讯,2006,14

[2]王红星.建设工程风险管理[J].安徽建筑,2007,6

[3]李乐.建筑企业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体系的探讨[J].知识经济,2010,4

[4]姜国庆.浅谈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09,11

第3篇:安全应急预案管理范文

[关键词] 安全应急; 管理; 信息系统; 建设

[中图分类号] tp39; tu7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07- 0059- 03

1 引 言

为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完善应急预测预警、信息报送、辅助决策、指挥调度和总结评估等应急管理工作,严格企业安全管理,及时排查治理安全隐患,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安全生产事故,加强安全应急信息系统的建设已成为实现上述管理目标的必要手段。

从应急业务本身特点来看,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指挥需要上级机关、国家主管部门参与决策。因此,企业需要建立应急管理平台,使参与应急救援指挥的各部门都能够基于该平台开展救援任务下达、作战指挥部署、救援分析决策、指挥意图展示等工作,从而为实现快速的应急救援指挥提供保障。

从应急管理现状来看,突发事件情况下现场灾情、事故发展态势、周边信息难以获取。企业需要将生产环境和实际状况真实再现,基于此真实场景进行灾情的模拟,将获取的灾情信息直观展示,在突发事件情况下快速定位到现场场景,为人员快速疏散提供帮助。

因此,无论是企业的日常安全监管和应急管理,还是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都需要一个基础可视化的信息平台进行信息的直观展示和有效管理,为企业的安全平稳运行提供有力的保障。

2 需求分析

应急管理需解决平时针对应急预案模拟演练的有效性,突发应急事件发生时应急响应的速效性,并验证应急预案的实用性。

充分利用现有信息系统,进行信息整合,实现信息综合管理,为突发事件发生时的应急响应提供支持。

需要将装置区域、设备设施以及管线清晰直观展示,并关联查询详细属性信息。

需要建立一套隐患动态管理机制,将厂区内各隐患从排查、整改到消除全过程管理起来,及时有效消除装置存在的隐患。

需要将日常设备检修维护信息统一储存管理,便于直观查询调阅。

3 系统建设

3.1 系统设计策略

系统设计策略参见图1。

3.2 系统总体架构

三维应急管理系统是安全应急管理的现代化管理手段,是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系统层次结构如图2所示。

本系统是建立在三维gis平台基础之上的,将厂区设备、设施管线各类基础数据进行采集、整合与植入,包括基础地理要素、设计施工数据、厂区运营数据、周边社会经济信息等。完成三维gis平台建设和基础的数据整合后,就可根据业务需求建设三维应急管理系统,开发其上的各个应用模块。同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可以扩展其他业务,如设备完整性管理、相关外系统的信息集成。

该层次结构充分考虑到系统的灵活性和未来的扩展性,无论是扩展更多的地理场景、业务数据、专业模型,还是开发更多的应用系统,都能借助平台提供的各类服务来方便快速地完成。

3.3 系?a href="baidu.com"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陈呒仄松杓?

拥有web服务器,3d-gis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及数据库服务器。服务器的描述为:

3.3.1 web服务器

以web的形式数据、进行数据交互。web程序操作快捷、方便,集成支持系统功能和集成其他服务器功能灵活,可以超链接的形式集成支持系统web服务器,也可以com组件、网络等形式集成应用服务器、3d-gis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功能。

3.3.2 3d-gis服务器

存放地理信息数据、数字场景数据、各种模型等。为空间量计算等gis操作功能提供支持。

3.3.3 应用服务器

进行用户登录的认证管理,可根据负载来自动调整用户使用的服务器。提供系统的自动升级功能,当系统的版本改变时,可以进行客户端的自动升级功能,不用每个客户端进行重新安装。

3.3.4 数据库服务器

安装数据库软件,存放除地理信息数据以外的所有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管理,如:生产工艺流程、危险源、应急预案、历史灾情、系统配置等,并

对所存数据进行同步管理操作。

3.4 数据库设计方案

各业务系统通过地理信息共享平台(中间层)访问数据层,实现信息的共享、交互、集成。数据层包括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设备监控数据库、动态业务数据。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包括各类地图数据、遥感影像数据、周边社会环境数据。业务数据是指各业务部门日常工作流程所产生的数据。

三维应急管理信息系统是个复杂的大系统,一方面需要在应用层与数据层之间加入中间层,从技术层面上进行信息采集整理、信息分析处理、信息输出,实现空间数据的共享、融合;另一方面需建立一整套完整的数据组织标准、数据维护标准、数据管理标准,保证地理信息共享平台的正常运行。中间层还需要提供系统安全管理、系统性能监控、均衡网络负载、标准数据交换等功能,在应用层与数据层之间建立一条安全、可靠的“访问通道”。使用sql server 2005标准版,可满足系统对数据库的安全性、高性能、可靠性的要求,且实施性价比高。后期系统的可扩展性好。

4 系统功能及要求

4.1 地理信息及场景全息化展示

4.1.1 三维地理信息构建

三维场景中的厂区建筑、设施设备等均采用实体建模,用户可以实时查看关注实体的地理位置,并可以编辑和拖放,便于用户根据生产规划调整和改扩建项目情况自行更新场景信息,提高系统使用维护效率,降低维护成本。系统支持实时地理信息查询、标绘等功能,用户可以在三维场景下进行道路、建筑物、区域等信息的标绘。

4.1.2 工艺流程信息管理

系统提供工艺流程可视化制作工具,不仅可以显示整个工艺流程的线路、流经设备的名称和属性参数,而且可以通过对工艺流程动态演示的方式实现对员工的生产工艺培训。通过生产过程中的主要设备、工艺流程的查看功能,了解介质名称、流向等信息。

当突发事故发生时,可以通过工艺流程的动态演示查看与事发设备相关联的设备、管线、阀门等,以便于应急指挥人员根据事故情况及时关断受影响的工艺过程,避免次生、衍生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

4.1.3 设备设施可视化管理

系统可对厂区内设备设施进行管理。将设施设备分类管理,可在三维场景中查询设备设施的地理位置、基本属性等信息,通过系统设备编辑器实时动态编辑设备属性信息。可对任意设施或装置提供多种查看方式,包括隐藏外层、透视、超视图浏览等。在三维场景中系统可以显示地下设施的位置,在场景中点击目标对象就会将地表其他覆盖物隐去或半透从而实现直观查看的效果。

4.1.4 地质灾害区域查询

对厂区内容易遭受大风、暴雨等气象灾害的地点,可以在系统三维地景中标绘其位置或影响范围,实现逻辑信息可视化。通过录入历史灾情信息和可能引发灾害的气象条件进行地质灾害预警,当可能有恶劣天气出现时,系统可根据前期标绘的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易发地点、灾害条件,自动筛选排查可能发生的灾害,并可自动锁定报警地点。

4.1.5 空间测量标绘

系统可通过对图进行空间量测等操作,支持地表距离、直线距离、投影距离测量,地表面积、投影面积测量,高度、坡度、北向夹角测量等。

4.1.6 系统设置维护

系统提供丰富的管理维护功能,可以对系统中所有信息进行实时的日常维护,实现数据同步;还可以根据实际角色需要进行设置管理;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当灾情发生时数据能够及时更新。

4.2 日常安全生产管理

4.2.1 安全设备设施信息管理

通过系统可直观地查看厂区内的消防设备、设施的位置,用户不但可以查询消防水、消防炮等设备的属性信息,还可动态展示消防设备的有效作用半径,为突发事故的应急救援提供决策支持。

4.2.2 重大危险源信息管理

将企业内的重大危险源信息进行分类汇总并保存,用户可以在三维场景下全方位、多角度地定位查看危险源的空间分布,如查看储罐等重大危险源的基本属性信息及图片。在查看重大危险源的基本信息时,可随时调阅相关联的应急预案。

4.2.3 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估

系统提供两种风险评估的方法。一种是通过集成的火灾、爆炸、扩散专业事故后果评价模型,结合厂区的实际天气状况、事发设备类型、事故类型等分析出重大危险源的事故影响范围和后果

。另外一种是根据企业的安全预评价报告,将某些重大危险源的泄漏扩散、火灾爆炸事故的危险评价结果进行集成并可视化展现,用户只需选择关注的区域、设备、事故类型等,系统会给出模拟计算的结果,并结合三维场景进行可视化展现。

4.3 全息化应急预案管理

系统可提供专门的全息化预案制作工具,结合真实的三维可视化场景,可将文本预案进行全息化制作,并将全息化预案进行保存和动态展示。在平时可作为预案培训教材,并在突发事故情况下辅助应急指挥人员正确下达指令,快速、有效地应对突发事故。

企业上级部门或当地政府安全监管部门也可以通过各自的三维应急平台查看企业已制订的各种预案情况,并可通过预案推演验证预案的合理性。

4.4 应急响应与辅助决策

4.4.1 应急资源查询管理

应急资源查询管理模块可以对企业内应急人员和机构、应急装备物资、周边应急救援力量、救援专家信息、应急避难场所等进行管理及可视化查询显示。通过系统分类列表可以定位查询和显示某一类或某一个应急救援机构及应急物资情况,并以着色、闪烁、图标、动态标牌等方式立体展示应急资源的数量和分布情况、救援力量的分布和救援路线、道路封闭情况等信息。

4.4.2 现场灾情三维再现

系统可将整个救援过程进行全息化制作,并传给不同的人员。通过上报的事故信息以及对应的三维画面,分公司、总公司的领导、专家及其他应急相关人员能够及时、详细地了解现场情况,结合历史类似事故的处置措施及结果,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

4.4.3 救援路线寻优

系统提供路由分析功能,可按时间最短、路程最短等方式规划出最佳的应急疏散及救援路线,同时三维显示需疏散区域及应急避难场所,通过将所规划路线与事故推演结果进行对比,对可能受到影响的道路会做出警戒提示。

4.4.4 灾情推演与辅助决策

系统可模拟火灾、爆炸、气体泄漏扩散事故,通过集成专业的事故后果分析数学模型,根据事故情况和实际环境参数进行灾情推演,在系统中输入灾情发生的位置、事发物质的特性,结合风向、风速、温度、湿度等气象信息,可通过数学模型分析出事故的爆炸范围、扩散范围、死亡半径、重伤半径、安全距离等关键数据,并能够通过三维画面展示模拟分析的结果。根据事故状况,可以提出初步的行动方案,并可对周边的环境、建筑物的影响进行风险分析,为事故救援决策提供依据。

4.4.5 救援评估

在事故应急救援过程中,系统可以记录现场汇报的事故灾情、应急决策信息、应急资源调配过程、现场应急行动过程、应急决策指令等重要信息和经过,并实时更新伤亡人员数量、财产损失数量、调用应急力量的名称和数量等,在应急救援(或应急演练)结束后可以将上述记录的信息再现为一个完整的事故发展过程,可以为事故救援评估或演习点评提供参考依据。

4.5 无线视频远程监控系统集成

无线视频监控系统的信息集成到三维应急信息展示平台后,可借助该可视化平台实现视频监控设备的可视化查询,在三维场景中调阅相应的视频监控画面,还可控制监控设备的云台参数。通过与平台的全息视频监控画面进行对比显示,可弥补在突发事件或恶劣天气情况下真实视频监控画面不清晰,无法快速掌握监控范围内设备设施信息的缺陷,为突发事件的快速救援指挥提供有力的支持。

4.6 dcs系统集成

通过集成dcs系统的实时数据信息,实时监测相关设备参数的实时数值,可在平台中直观看到实时数据的分布情况及分类,查看重大危险源的实时数据,为事故应急救援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5 结 语

通过三维安全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了应对突发事件的的应急联动机制;提高了企业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的整体管理水平,适应企业高速发展带来的应急管理新需求;有机整合现有应急信息资源,建立统一、集成、可控、共享的应急信息化协同平台;基于“平战结合”的理念,利于平时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和应急状态下的快速应急响应; 集成实时数据,使安全应急与生产紧密结合; 提供可扩展应用的三维平台,为建设“数字企业”,促进“两化融合”奠定了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1] 李永丽. 应急平台建设若干问题研究[d]. 长春:吉林大学,2010:27-43.

[2] 李娜. 基于soa架构的应急管理信息系统

分析与设计[d]. 济南:山东大学,2009:30-57.

第4篇:安全应急预案管理范文

关键词:高校学生;安全管理;应急处理

作者简介:赵光伟(1981-),男,河北保定人,三峡大学机械与材料学院,讲师;余海洲(1978-),男,湖北荆门人,三峡大学机械与材料学院,讲师。(湖北 宜昌 443002)

基金项目:本文系三峡大学重点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201200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8-0215-02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来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在校大学生的数量已经稳居世界之首。由于大学生群体的普遍年龄在20岁左右,社会经验普遍不足,缺乏必要的自我安全防范意识。另外,不同成长背景、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的学生生活在一起,各种安全突发事件时有发生,既会危及人身与财产安全,也损害了高校良好的社会声誉和形象。因此,加强对大学生安全防范教育与管理,积极预防并及时有效地妥善处置各种突发事件,不仅关系到广大师生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高校的稳定与发展,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高校突发事件的归类分析

高校学生安全突发事件是指直接或间接危及到学生身心健康、生命或财产安全的各类突发意外事件。此类事件的特点是在高校内部突然发生并迅速发展,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对高校的教学、科研、日常工作以及形象声誉等产生较严重的负面影响,需要快速响应并妥善处理。

1.心理健康安全问题

心理健康问题引发的安全突发事件,如自杀、谋杀、打架斗殴、偷窃等,在所有安全问题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此类问题起因也多种多样,如学业压力、情感问题、就业压力、身体健康、遗传因素等。

2.消防安全相关问题

由于高校人数多,居住密度高,部分学生消防安全意识淡薄,违反学校管理规定的事情时有发生且缺乏基本消防安全常识,因此存在引发火灾的隐患。主要表现为学生在宿舍里因用火或用电不当而引发火灾事故。如一些学生违反学校管理制度违章使用电器、私自乱接电源、胡乱丢弃烟头、擅自使用炊具等。

3.交通意外事故

此类事件主要是指在高校内部或高校周边,由于学生和部分司机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淡薄和思想麻痹,而引起的严重交通意外事故。

4.治安类

主要是指高校内部及周边区域发生的侵害高校学生财产与人身安全的各类刑事案件。此类问题严重扰乱了高校正常的教学与科研等日常工作秩序,给高校师生带来了心理上的压力、阴影,甚至恐慌。

5.意外事故类

主要是指大学生在正常的学习、实验或活动中发生的事故,如某些学科存在较危险的实验、各种体育活动、集体出游、工厂实习等。

6.网络安全类

此类安全事件分为两方面:第一,主要是指高校学生受到互联网上散布的虚假、有害信息的影响无法正常工作;第二,是指互联网受到病毒或者黑客等攻击,丢失资料、账户密码或者其他个人信息,从而无法正常工作。针对此类事件,高校应该有相应的措施,并且要禁止学生参加此类违法活动。

7.公共卫生安全事件

主要是指学生食堂或其他餐饮部门发生大规模的食物中毒、学生中间发生大规模的传染疾病等。

8.财产安全类

主要是指学生财产、物品被盗、被骗或者被抢劫,从而影响学生的日常学习,并给其他学生带来心理上的影响。

二、加强高校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理的措施

1.加强安全教育及普法宣传,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

安全教育的核心目的是提高高校学生的安全意识与基本防范技能,从而减少上述各类安全突发事件的发生,维护高校正常的工作秩序。该方面重点包括以下内容:

(1)改革教学培养方案,把安全教育课程纳入到教学体系,并配套相关教材。安全教育教学内容的核心是针对上文提到的八类安全事故展开,授课形式不拘泥于课堂上的讲授模式,而是要注重效果打动学生内心。可以采取模拟演练、案例讲座分析、召开班会讨论、举行知识竞赛、观看教育宣传影片等多种形式进行。总之,安全教育要规范且深入人心,使每一个学生的安全意识都得到切实提高。

(2)成立专门的职能部门或组织分管安全教育,确保安全教育工作顺利进行。高校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需要成立专门的职能部门全面负责,应建立一个领导有力、机构健全、信息畅通的工作和运行机制。

(3)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加强网络安全及法律法规宣传教育。互联网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知识、获取信息和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因此网络安全是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高校应该重视网络相关法律的宣传,提高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使学生能够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财产账户、专业资料等,并对常见网络犯罪、网络诈骗手段有辨别能力。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展呼唤网络文明、净化网络环境等宣传教育活动,倡导文明、健康的网络生活。

(4)加强并普及消防安全知识教育。高校火灾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最主要的原因是部分高校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淡薄,麻痹大意,因此高校需要不断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重视消防知识的普及与宣传,防患于未然。另外,还要举行消防事故模拟训练,锻炼学生在事故发生时的逃生与自救能力。

(5)加强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心理问题可引发一系列的高校安全问题,因此心理安全教育也是安全教育的重点内容。只有当学生拥有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才能把时间与精力投入到学习、读书、运动等积极向上的活动中。高校应坚持有针对性的进行各种心理安全知识教育,使学生具备丰富的心理知识,健康的人格与心态,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挫折应对能力等。除了上述的普遍教育外,还需要结合专业心理咨询,对个别学生进行疏导教育,建立心理安全预警系统,实施心理危机干预,达到教育和预防的双重目的。

2.建立健全学生安全工作制度,消除校园安全隐患

(1)建立健全学生安全工作制度。安全工作制度包括组织机构、值班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首先,组织机构方面要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的安全工作。各学院、系部、实验室、办公室或行政机关的部门各科室,都要建立安全责任制度,保证学校每一个物理区域都有专门的安全负责人。其次,工作制度方面要建立一系列的工作规范,定期进行检查与报告、审批与整改、认定与追究等工作。

(2)建立健全校园安全检查制度。校舍安全方面,定期对教室、宿舍、食堂、机房、供电线路、消防设施等重点部位进行一次安全隐患排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食品卫生方面,定期对食堂进行检查,并定期督促炊事人员进行身体检查,防止流行病、传染病的发生;设备检修与隐患排查方面,高校应定期对校园内的消防设备、电水气供应设备、体育运动设备、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消除安全隐患,确保高校教学、实验、科研、工作和生活等安全。

(3)建立健全学生安全信息管理制度。学校管理人员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校园学生安全信息,全局掌控与调度工作人员,是十分重要的。要想掌握高校学生的安全信息,就需要有通畅的信息渠道。高等学校可以建立以下三条学生安全信息渠道:一是从学生宿舍长班级干部班主任或辅导员学院学生工作部门校学生工作部门和保卫部门主管校领导的纵向学生安全信息渠道;二是建立从学生宿舍宿舍楼栋值班室公寓管理中心校学生工作部门和保卫部门主管校领导的学生安全信息渠道;三是建立从教学楼及活动场馆教学楼与场馆值班室学校保卫部门和高校学生工作部门主管校领导的学生安全信息渠道。以上三条主要渠道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构成大学校园的学术安全信息渠道,以保证学生的安全信息时时畅通。

3.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措施方案

(1)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与“建立健全学生安全工作制度”侧重于预防安全突发事件的发生,此阶段的重点工作是不断加强宣传、教育、管理,真正提高学生的危机意识并认识到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同时,提高学校安全管理部门与管理人员(值班室人员、班主任和辅导员、学工负责人、保卫人员、校主管领导)的安全防范意识。

(2)突发事件处理阶段。处置学生突发事件和安全事故,需要建立健全校园安全快速反应机制。首先,校园安全快速反应机制,要针对前文提到的八类安全突发事件制定不同的应急预案。一旦出现相应的突发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事态的发展,抢救在突发事件中受伤者,制止因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财产损失。

(3)突发事件的善后阶段。突发事件的善后处理,是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认真做好善后处理工作,尽快恢复高校校园的正常教学秩序,避免由于处置不当而造成的次生、衍生的突发事件,避免事情进一步扩大。首先,通过快速反应机制控制住突发事件的发展势头并制止进一步损失之后,应尽快着手调查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并依法(规)做好责任认定和初步处理意见。其次,及时向突发事件各相关方面相关信息,做到信息公开透明,避免不必要的误会与猜忌。最后,突发事件常会对当事人或者旁观者造成很大的心理冲击,从而造成心理压力甚至心理恐慌。因此,需要学校宣传部门配合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及时进行疏导与治疗,从而尽快恢复突发事件影响人群的身心健康,恢复正常学习与工作。

三、结束语

总之,高校安全与稳定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学生安全教育是一项系统且复杂的工程。学校必须高度重视,一方面要不断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面对安全事故的处理能力以及事件发生后的恢复能力,另一方面要不断增强学校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与善后处理能力。这样,高校的安全与稳定才会得到更有力的保障,才能为社会培养更多的身心健康的高素质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谭福强,李魏,叶芳.论新形势下高校校园及学生安全管理制度建设[J].三峡大学学报,2011,33(Sl):4-6

[2]童隆.高校学生安全与稳定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J].社科纵横,2008,23(3):255-256.

[3]赵经磊.高校学生安全现状及实施安全教育的途径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8,(21):66-68.

第5篇:安全应急预案管理范文

一、领导重视,认真落实防汛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根据市防汛指挥部及上级交通运输部门的安排,我局主要领导亲自部署,提出早安排、早落实,务必抓细、抓实的具体要求。为做好系统防汛工作,召开了防汛工作专题会议,制定和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2021年汛期全市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工作的通知》、《市交通运输局防汛抢险应急预案的通知》及《关于迅速集中开展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大检查暨交通运输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通知》并报市交通运输局、市应急管理局、市防汛抗旱办公室备案。从4月下旬开始我局着手进行汛前准备工作,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各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各单位、股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加强对防汛工作的领导和协调。针对单位和人员的调整,及时完善了防汛预案,并积极落实。各单位分别组建了抢险队伍,准备了充足的防汛抢险物资,确保各项防汛措施落到实处。按照防汛指挥部的安排,全系统共组织190人,成立了5个抢险队,共准备编织袋2500余条、铁锹50把、粗细麻绳300根、雨衣190件、安全帽190顶、救生衣190件、防水电筒100把等物资和各类警示标志标牌、警示桶、警示带,另外充分考虑抢险需要,还准备了抢险用客、货运车辆、工程机械、医疗救援设施等,以确保今年特殊情况下的安全渡汛。

为确保汛期期间安全平稳,在汛期来临前,我局对辖区道路桥梁及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全面排查和整治,2021年3月对我市3座危桥(幸福桥、三江桥、清道桥)进行全面加固的工程,共计投入资金330万元。

二、认真抓好落实,进行安全大检查。

为保证安全度汛,做好防汛工作,局防汛工作领导小组对各单位的防汛工作准备情况进行了全面的督查检查。从检查的情况看,各单位对防汛工作都高度重视,不仅成立了领导小组,而且对防汛工作都作出书面安排,将责任落实到单位、股室、人头。各单位按照分派的物资种类和数量,足额配备,派专人进行管理,保证在第一时间能够拿得出、用得上。在进入汛期前,要求所有涉河、临崖施工在建单位停止施工、撤离河道,严格落实防汛期间的相关工作要求。

5-10月以来,省安委会、市交通运输局、市应急管理局相关领导在汛期期间前后对我局进行了11余次汛期安全生产工作督查检查,针对在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提出的要求,我局认真组织落实整改并及时回复。

防汛工作期间,我局安委会领导小组共带队安全专项检查43次,发现一般安全隐患17处,整改安全隐患17起,组织开展了2次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在活动开展期间共发放类宣传材料1500余份、宣传袋1000余个、悬挂横幅12余幅,张贴宣传标语50余张,宣传展板3块,参加各安全生产法规、知识培训学习360余人次。开展了1次大型交通防灾减灾暨汛期综合应急演练,共计150人参加。邀请了消防支队教员组织开展了1次消防教育培训演练,局属各单位共计80余人参加,确保了汛期交通行业安全稳定安全。

三、落实隐患整改,确保运输安全、道路桥梁畅通。

(一)汛期期间和气象部门保持信息互通,密切关注天气情况,视天气变化情况,协调客运班线运营。对沿山易发地质灾害的班线进行密切监测和巡查,一旦出现险情、极端天气等立即停班,严禁冒险行车。

运输管理部门汛期期间,对全市客运企业(包括城市公交车、出租汽车公司)、客运站点、危险货物运输企业、普通货物运输企业、维修行业、驾培学校开展安全生产检查220次,查出安全隐患45处,整改45处。

(二)公路管理部门汛期以来共出动检查组589组,出动巡查人员1170余人次,排查出安全隐患92处,整改隐患92处,投入资金约103.1万余元。

(三)路政管理部门汛期期间联合交警部门超限执法,共调查处理超限及抛洒滴漏车辆749辆,查扣抛洒滴漏违法行为的货运车辆213辆,罚款22.8万余元;查扣超限超载车辆536辆(路面查扣148辆),监督卸(转)载货物2295吨。

四、强化行政领导负责制,加强汛期值班。

第6篇:安全应急预案管理范文

关键词:旋挖钻机 施工应用 安全管理

一 、前言

随着桥梁及城市地铁建设的迅速发展,钻孔灌注桩运用在桥梁及城市地铁基础建设工程中日益增加,同时也促进了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快速发展。近几年来,旋挖钻机施工的灌注桩是一种较先进的施工方法,该机采用动力头装置,具有轴向压力及扭矩大的特点,并具有功率大、钻孔速度快、移位方便、定位准确、垂直度高、质优高效、环保等优点。适用于工期紧、场地小的工程项目。旋挖钻机也是大口径桩基施工中最理想最高效的成孔设备。

二 、工程概况

哈尔滨市阳明滩大桥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西部松花江干流上,因主桥穿越松花江阳明滩岛而得名,工程于2009年12月5日开工建设,为哈尔滨市首座悬索桥(双塔自锚式悬索桥),全长7133米,其中桥梁部分长6464米,地基岩土主要以可塑或硬塑状中偏低压缩性粘土、亚粘土、中间夹有中密-密实状态的粉砂层及中密-密实状态的亚砂土层为主。主桥基础和跨松花江大坝桩径为φ2000mm,引桥桩径为φ1200mm,深度都为60m以上。桩基全部采用旋挖钻机进行施工。

三、 设备特点

用于桩基施工的旋挖钻机有中国南车TR360D和意大利土力SM870,两种钻机适合大桩径,桩长深、粘性土、粉质土、砂土、砂等地质的施工。钻机通过钻斗的旋转、削土、提升、卸土,反复循环而成孔。

四、旋挖钻机施工应用

(一) 旋挖钻机规格型号的确定

根据工程所处位址的地质情况、施工工期、施工场地、桩长桩径等因素,选用不同规格的旋挖钻机进行施工作业。

(二) 施工准备

1、施工图纸、地质报告、地下管网的会审,测量放样,施工场地平整,机械设备、材料的进场。组织技术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收集与施工相关资料,采用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法,使桩基施工工序保持连续、人员和机械搭配合理有序。

2、施工主要设备:旋挖钻机2台,配备泥浆泵, 25T~75T汽车吊2-3台,斗容量在1.5立方以上的挖掘机1台,50装载机2台等设备。

(三)施工工艺

1. 桩位确定、钻机就位、护筒埋设

施工场地平整处理,保证旋挖钻机作业场地平整、夯实,避免在钻进过程中钻机产生沉陷。

桩位确定后,利用十字线放出四个控制桩位,并以四个控制桩为基准进行埋设护筒和钻孔时桩位校对。

护筒埋设:护筒由厚度8-10mm钢板制成,护筒直径比桩基孔径大200-250mm,每节护筒长度2-3.0m(根据地质情况确定护筒的长度),护筒高出地面20cm左右.以防止杂物、泥水流入孔内。 旋挖钻机在埋设护筒时,首先由钻机在桩位钻孔,深度大于护筒1m左右,再于钻头本身自带的扩孔器,根据护筒直径的大小进行扩孔,扩到护筒长度3/4即可停止,用旋挖钻机的副卷扬吊起护筒,垂直吊放到扩好的孔内,校准桩位,再由钻头对护筒进行下压至规定高度。其间要由人工进行辅助配合。

2. 泥浆坑开挖,泥浆制作及指标

根据桩的位置及体积合理确定泥浆坑的位置及大小,达到一坑能用多桩的目的,然后做好防塌、防渗及安全防护处理,再根据不同的地质选定不同基质的彭润土,按施工泥浆比重的要求掺入相应剂量的火碱和纤维素进行造浆。因钻机施工中泥浆可以防止孔壁坍塌、抑制地下水、悬浮钻渣等作用,为此泥浆是保证孔壁稳定的重要因素。由于地基岩土中又夹有粉砂土层、亚砂层,地面水位较高的特点,调制出良好泥浆的各项性能指标尤为重要。泥浆各项目指标如下:相对密度:1.05-1.20,粘度:18-22s,砂率≤4%,泥皮厚度:

3. 钻孔施工

本工程所采用双层底门的捞砂钻斗。旋挖钻机就位后,首先调整桅杆垂直度,钻头下面中心对准四个控制桩所引十字线的交叉点,进行桩位校对后放下钻杆,往护筒内注入调制好的泥浆,然后进行钻孔施工。钻头进行正时针旋转,斗齿开始削土,当钻头遇到地质较硬时可使用钻机的动力头对钻杆进行加压,使旋转钻斗对土层产生压力,将土削入钻斗内,当仪表显示筒满时,钻杆反转使钻斗底门关闭,提升钻斗将钻渣卸于堆放地点。提升和降落钻杆时操作手一定要速度均匀缓慢,不能使泥浆产生太大的冲击力,来撞击孔壁。同时钻机施工过程中要保证泥浆液面始终要高于护筒底部,保证水压正常才能保证孔壁的稳定性。通过钻斗的旋转、削土、提升、卸土和泥浆撑护孔壁,反复循环直至成孔。

五、旋挖钻机的安全管理

旋挖钻机是一种现代化的桩基施工机械,施工环境比较恶劣,场地狭小,钻机本身重量大,重心高,施工时地下情况很难预料,并且旋钻机在施工中伴随有起重作业,所以旋挖钻机在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和日常养护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1、钻机行走的便道和施工平台要求很高,操作人员如果不慎,违反操作规程,极容易发生旋挖机的下陷、倾翻等事故,钻机行走之前,必须检查路面压实情况,禁止在左右两边和前后地基虚实不一的情况下行走,并应与沟渠、基坑保持安全距离;钻机严禁在倾角超过15度的斜坡上行驶,在斜坡上行驶时,桅杆必须后背调整角度使其垂直于斜坡,禁止钻机在斜坡上侧向行驶;场地未能满足要求时,应铺设厚钢板,保证钻机安全。钻机行驶时要慢行,并密切留意钻机垂直度的变化,万一发生倾斜时,要立即调整钻机,用钻具往钻机倾斜的方向顶压,保持钻机的平衡;

2、钻机施工期间的操作安全:操作手要严格控制钻斗钻进、提升速度,避免钻头进尺较大,造成缩径和埋钻事故。钻斗升降速度保持在0.75-0.80m/s.当钻斗粉砂层或亚砂土层时,其升降速度应适当缓慢。由于旋挖钻机本身护壁能力很差,进尺过大,会造成钻筒与孔壁之间护壁效果不好,提升钻头提升力增大,如果过快,会使其下部产生较大的负压力作用,致使产生吸钻现象,从而造成孔壁缩径,缩径严重会使钢筋笼无法下放,甚至发生塌孔的现象。

3、旋挖钻孔桩是由要多台机械相互交叉,共同作业的施工。所以作业时要有专人指挥,各操作人员要步调一致,相互配合。

⑴、开工前必须详细了解施工地质状况及地下管网、地下构建筑物的埋设、地上建筑及线网架设情况,是否符合施工要求,严禁冒险施工;

⑵、作业前检查各转动机构是否正常,主要部位连接螺栓有无松动,仔细检查桅杆上的部件,特别是钢丝绳,磨损情况应符合规定,保证不会有部件或工具落下伤人;

⑶、钻机的拆卸、安装、更换钻具时,要有专人指挥,起动钻机开始作业时,要察看旋转半径范围内是否有人或其他障碍物。

⑷、起重伤害这类事故是旋挖钻机最常见的事故之一,所以重点说一下起重安全。旋钻钻机在施工的同时要伴随着钻杆的升降起重作业,施工时需要起重机配合进行埋设钢筋笼、灌注混凝土,旋挖钻机转场时需要大量使用起重机,极易发生起重伤害事故。所以起重安全至关重要。旋挖钻机的钢丝绳、牵引器、滑轮、钻头销子等相关构件要做到一日一查、定期保养。首先在购买时就要选择质量过关的,钢丝绳要防旋转的,其次要做到定期检查;钢丝绳有无破丝、断股、乱绳等现象,牵引器有无卡滞,连接钻杆和钻头的销子有无裂纹、弯曲等现象;发现不正常要及时维修、更换,杜绝孔内坠落等安全事故发生。要定期用高压油枪往牵引器里打压锂基脂,能起到、密封作用,防止发卡搅断钢丝绳。延长牵引器的使用寿命(因为牵引器的工作环境大部时间是在泥浆里并伴随旋转)。

⑸、旋挖钻机施工中还要预防机器伤害事故、高处坠落、泥浆淹溺、燃油爆炸、桩基坍塌,钻机下陷倾覆、触电事故、火灾等事故的发生。

4、全面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及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预案,建立严格的管理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执行“两定”(定人、定设备),“三包”(包使用、包养修、包保管), “四会”( 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制度。配备固定操作人员和负责司机,建立严格的检查保养制度,现场所有机械管理人员、机械操作人员(司机)及维修人员必须经过正规培训,持证上岗。严禁无证人员管理和操作机械。要坚持“养修并重,预防为主”的原则,坚决杜绝“拖修欠保,以修代保,只修不保”和“重用轻管、只用不管”的短期化行为,达到通常所说的“四项要求”:整齐、清洁、、安全。发现隐患及时维修检查,杜绝钻机带病运行。

六、结语:

旋挖桩工艺是一种先进的桩基施工工艺,旋挖钻机的效益高、质量好环保等优势得到了公认,他的应用领域会越来越广泛;旋挖钻机的安全管理是一项长期坚持、细致周密的工作,科学的管理应用旋挖钻机,对推动工程质量更好、速度更快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第7篇:安全应急预案管理范文

关键词 电力工程 施工安全 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TAM73 文献标识码:A

1 完善施工技术管理系统的重要性

电能是现阶段现代经济社会建设发展应用作为广泛的能源之一,其工程建设也由此受到相关工作人员的广泛关注与重视。许多惨痛的教训表明,电力施工的事故几乎均发生在施工项目中并与项目部安全管理不力或疏忽大意有关。而在电力工程实际施工作业中,应力求电力工程项目建设及运行质量与运行稳定性,从而确保终端用户电力需求得到安全且可靠满足的过程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及其所发挥的关键意义。

2 施工环境的安全保障

在电力工程施工设计之初,应首先当对作业环境进行全面实地的技术和安全考量。为了加强施工现场的标准化和精细化管理,保证施工作业的正常、安全的进展,电力工程每个项目在施工前都应有安全技术方案,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尤其像目前,西电东送等各大型电力工程,要穿越大山、大河、冻土等各种险峻地理环境,在施工前,一定要对架设电网等基础设施,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消除或控制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隐患和不安全因素,防范事故的发生。而对于山脊间的施工,需要凿岩、爆破等特殊处理的情况,应提前做好现场防护处理。而在特殊时节、特定的区域间地理环境,应及时做好防台风、防雷击、防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促成事故的预防措施。

3 施工现场以及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

3.1 施工现场客观环境的安全管理

在当下的项目施工过程中,大多以机械化操作为主,但施工安全管理的主管因素还在人。所以,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对施工操作现场的安全情况应当有着较为清晰的认知和了解。而且,在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应该加强监督作业,对于现场的不安全因素进行登录造册,并且加强日常的排查工作。针对设计之初的安全技术方案,结合现场实际安全情况,积极制定、完善安全技术措施,严格安全技术交底。

在项目施工现场,应当结合实际作业环境,坚持现场的作业前后“5S”,对于各种不安全因素,及时发现并及时治理,做到整改措施、责任、预案的及时到位。由于电力项目施工的特殊性,在项目施工后应加强检查,严把质量关,认真落实危险点的控制,落实施工安全的技术和规范。

3.2 项目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

对于作业人员,注意加强日常的安全意识,通过思想认识和定期、不定期的安全监察,督促作业人员安全思想的提升。在安全管理和安全制度上,要有系统的检查和落实。在实际作业中,应针对现场安全状况,积极开展危险点辨识以及预防活动。及时发现、制止和纠正违规行为,逐步完善安全管理的缺陷。

4 强化对电力施工安全的重视

4.1 电力施工项目企业的安全管理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大型基础建设的增加,电力工程项目与日俱增,从事电力工程施工项目的企业也随之增加,而电力工程的庞大和工期的时效性,在同一项目或者同一现场,常常会是两家或者更多的企业同时施工。这就造成了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责任划分不明确,管理不到位现象。多数也正是由于各项安全责和任管理的不落实,造成了安全事故的发生。而且,个别企业没有细化的策略或者安全管理规范。其结果必然使得安全工作流于形式。多数企业也没有全面、真是的现场安全信息,对安全工作疏于防范,直到有安全事故出现,才后悔莫及。

电力工程施工安全是电力项目的最为根本要求,安全管理师项目管理成功的基石,是项目效益的前提。在实际作业过程中,处理好项目安全与效益,项目安全与施工进度等其他工作关系至关重要。无论从电力工程施工企业自身考虑,还是从电力项目工程施工的特殊性考量,安全管理在企业发展中举足轻重。一个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良好的安全作业环境在电力项目工程中必不可少。

4.2 电力施工项目人员的安全管理

作业人员安全素质的参差不齐,使得项目施工过程中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因此,在实际施工作业前,要加强对施工的一线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和岗位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其在安全生意识,使他们自觉遵守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自觉按照安全工作的规程作业,逐步培养其遵章作业的良好习惯,营造一个较高安全意识的作业氛围。针对特别事件,全面宣导和思想引导为主,保证电力作业施工的安全进展。

5 电力施工的协作管理和部门调控

针对不同的施工现场,和施工项目,一般工程开展后,总有多个施工单位或者部门同时作业。电力材料投放、基础建设施工,电网架构、电力线路铺设、电力工程对接、电力项目调试等,大多是多工种、多部门同期作业。一般来说,循序渐渐,在不影响前一工序作业的前提下,全面开展,保证施工安全和施工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确保工程的时效性。各个小项目单位,均应遵守上级主管部门制定的项目施工流程管理和各项现场施工规章制度,确保机械作业和人工作业的相互融合。各个小型项目单位,在施工作业过程中,也应该全面协作,大局为重,结合项目工程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布置作业场地,保证项目工程施工作业的全面协调和顺利进展。

6 结束语

电力工程技术的全面发展,是电力工程的高效科学应用的基础,也是社会的全面发展。在实际的电力工程项目施工作业过程中,理论结合实际,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施工技术和安全管理的理论依据,全面、高效的确保电力工程施工作业的顺利开展。全面贯彻、实施电力工程安全管理制度,保障电力工程施工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项目本身的安全。逐步完善各项施工作业技术的协调和各个作业单位相互间的配合和各项监管制度的良好实施,从而保证我国电力工程的安全稳定开展和电力工程项目的高速、高效,科学合理的开展和运行。

参考文献

[1] 最新电力工程施工工艺与质量标准手册.2010.

[2] 庞南生.电力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2013.

第8篇:安全应急预案管理范文

关键词:农药;安全管理;技术应用

一、农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农药管理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有:

1、管理法规和标准亟待修订。一是《农药管理条例》在实际实施中,反映出一些设计上的缺陷,如生产环节缺乏质量管理规范,经营环节缺乏许可制度,使用环节缺乏监督和管理制度等,而且有的内容过于笼统,操作性不强;二是《农药管理条例》与其它法规存在交叉,如《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商标法》等,有的甚至存在矛盾,如毒性的分级和标识,《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和《农药管理条例》的规定有较大出入。

2、政府管理部门众多,相互间衔接、协调不够。农药是一个特殊商品,生产经营使用管理涉及农业、发改、工商、质监、专利、环保、卫生以及公安等多个政府部门。各个部门都从各自的职能出发,进行农药生产经营的管理,但由于部门之间缺乏协调,造成了很多问题。加上一些地方和管理部门对农药市场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执法意识淡薄,工作中缺乏有效组织和部署,致使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屡禁不止,给守法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了不利影响。

3、品种结构不尽合理,生产总体水平不高。主要表现为“三多三少两高”,即生产企业数量多,但企业研发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强的企业少;产品数量多,但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少;产品产量多,但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高的产品少;在农药产品数量中,复配产品和相同产品比重高。

4、登记资料要求不够完善。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农药登记的门槛偏低。二是目前我国农药登记审批主要是对提交的资料进行毒性评价,对于农药安全性和风险性评价,仍处于初步阶段,缺乏经验和数据积累。三是农药登记的相关技术保障和手段不到位,完成登记试验的方法和实验室条件不够完善,与国际接轨的试验标准体系和管理制度还有待建立健全。四是登记制度需要完善,我国现行的药效试验、临时登记和正式登记3个阶段的登记制度,在安全性管理方面存在漏洞,临时登记产品过多,目前处于临时登记的产品约占80%。

二、农药安全管理技术应用

近年来,随着国际农产品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世界各国对农产品贸易中的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了保障人类健康和环境发展,各食品安全标准及合格评定程序应运而生。例如,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BRC(英国零售业联盟审核标准)、IFC(国际食品标准)、欧洲良好农业规范认证等,些标准和认证方面促进了农业标准化的发展和农产品完整生产体系的形成;另一方面,由于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这些标准对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出口贸易实质上形成了变相限制,成为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一种新形式。农业投入品的使用,就是其中一重要的原因。

1、熟知39种农药禁用或限用

为确保农药安全生产、销售和使用,切实保证农民利益,我国自上世纪50 年代起就开始对农药生产实行计划管理。2007年12月,我国对《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办法》进行了重新修订,加了对于新药审批、农药标识等主要问题的监管力度,并对禁止和限制使用农药名录及农药最大残留限量(MRL)进行了补充和修订。到目为止,我国共有23种农药禁止使用、16种农药在部分作物上限制使用,所有这39种农药都已详细列出。比如:禁止使用六六六、滴滴涕,甲拌磷、蝇毒磷等14种高毒农药不得用于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上,三氯杀螨醉、氰戊菊酯不得用于茶树上等。

2、正确选择和使用农药

在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和农业生产中,农药的正确选择和使用,加上其他方面的控制,如交叉污染等的控制措施,是控制农产品农药残留的有效方法,也是生产出符合食品安全的农产品的有效保障。除了主观有意选择和使用违禁农药以外,农产品生产者没有正确掌握如何选择符合国家和市场要求的农药及其他相关方面的安全知识,也是造成我国农产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

目前,我国市场上的有些农药产品不够规范。例如,有的农药没有“三证”,有的农药包装标签上的活性成分与实际内容物不符,有的农药包装上没有安全间隔期等。

除了上述的原因外,一些农产品生产者在如何正确地选用农药过程中,并不完全掌握相关的知识。如,有的不了解国家在使用农药上的规定,往往凭经验和同行的介绍来选择和使用农药。有的生产单位选择农药人员的专业知识不够,缺乏专业培训,没有及时进行知识新。有些单位即使有具备专业知识的农技员,但又缺乏食品安全知识,也不能有效掌握正确选用农药的知识。

但是,即使以上各个方面都做得很好,在农残检测中可能还会出现问题。这些问题有可能来自交叉污染、农药的漂移和农药的历史残留。其中,农药的漂移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不少农产品生产者的地块与他人的地块紧邻,也不清楚他人的地块使用哪些农药,那么漂移污染的风险就很高。

3、生产的产品符合标准

针对我国目前农药生产、销售、标签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GAP操作者需要至少做到以下几点,才能满足GAP生产的要求。

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IMP)的利用。GAP操作者要在分析基地历史病虫害发生情况的基础上,积极做好当前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综合运用农业防治技术、物理防治技术和化学防治技术,建立系统性的病虫害防治技术体系,在减少作物损失的同时,尽量减少农药用量。

严格按照国家禁止和限制使用农药清单的要求选择农药。选择农药时,还要根据国家对农药标签的规定,对农药的真假进行辨别,以防购买到假冒伪劣农药。

为了保证GAP生产的产品能够满足该标准的要求,GAP操作者必须依据《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和《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的规定进行用药,严格遵守对农药种类、使用量、使用次、安全间隔期等规定,以保证GAP产品的质量。

由于我国农药生产和销售市场还存在一些问题,加之农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农药使用机械和技术较为落后,导致我国农场品生产中依然存在使用剧毒农药、农药残留量超标等现象。为了防止上述问题的出现,GAP操作者必须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培训内容应该至少涵盖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国家禁止和限制使用农药种类、农药命名和标签使用规范、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和农药最大残留限量的规定等内容。

根据GAP操作的相关要求,企业要针对农药的选择和使用,建立系统性的管理文件,并详细记录虫情预测预报、药剂种类选择、药剂施用、剩余农药处理、农药保存等各个操作环节的具体措施,以规范本企业的农药施用,并在发生问题时能够及时追溯和改进。

第9篇:安全应急预案管理范文

【关键词】 安全干预模式;安全管理;手术室;效果

DOI:10.14163/ki.11-5547/r.2016.04.217

手术室为医院实施手术与抢救重症患者关键场所, 其护理工作繁琐, 手术风险高, 及时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采取有效干预方式十分重要[1]。为探讨手术室安全管理行安全干预模式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本研究以回顾性方式重点分析本院150例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150例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 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80例)。对照组男女比例40:30, 年龄18~79岁, 平均年龄(35.20±12.50)岁, 手术室护士学历:3名中专, 8名大专, 6名本科;观察组男女比例45:35, 年龄19~79岁, 平均年龄(35.22±12.53)岁, 手术室护士学历:4名中专, 7名大专, 6名本科。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行手术室常规干预:主要包含手术室消毒、清洁, 手术器械严格按照无菌化操作, 做好出入人员登记与手术后药物支持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安全干预模式, 主要包括:①风险识别干预:定期组织护士学习, 使其掌握常见的护理风险识别关键点、预防措施与处理方法等, 强化护理风险意识。②划分管理职能与明确考核制度:管理小组成立, 以辅助护士长管理及考核, 明确各自责任, 定期召开会议, 汇总问题与探讨解决方案。③规范安全核查与安全记录:术前护理人员积极主动与患者交流、沟通, 了解其基本情况, 且保证医疗器械安全性, 仔细登记手术所需器械。

1. 3 观察指标和判断标准[2] 观察两组差错事故、安全风险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情况。自制满意度评分量表, 内容包括护理态度与护理效果等, 满分100分, ≥80分为满意, 60~79分为较满意, ≤59分为不满意。满意度=(满意+较满意)/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差错事故、安全风险对比 观察组差错事故与安全风险发生率分别为5.00%(4/80)、15.00%(12/80), 对照组分别为20.00%(14/70)、45.71%(32/70), 观察组差错事故与安全风险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满意、较满意、不满意分别为60例(75.00%)、18例(22.50%)与2例(2.50%), 满意度为97.50%(78/80), 对照组分别为35例(50.00%)、11例(15.71%)与24例(34.29%), 满意度为65.71%(46/70),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近年来, 随着医疗技术提高, 手术室的风险管理受到医院普遍关注, 提高手术室医护人员风险意识, 强化风险护理管理, 可以减少诸多风险因素给患者造成伤害, 有利于护理质量提高, 保障患者安全[3]。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差错事故发生率5.00%与安全风险发生率15.0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0%与45.71%(P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71%(P

综上所述, 手术室安全管理行安全干预模式的应用效果显著, 有利于降低差错事故、安全风险发生率, 改善患者预后, 并提高护理满意度,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何利君.护理团队在手术室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3, 32(5):1060-1061.

[2] 徐晓燕.细节护理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3, 19(29):3663-3664.

[3] 黄小莲.手术室风险管理与安全隐患预防探讨.中外医疗, 2012, 31(14):133-134.

[4] 肖群艳.手术室护理安全干预机制的应用与体会.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3, 35(5):279-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