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市建设规划范文

城市建设规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建设规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市建设规划

第1篇:城市建设规划范文

第一条  为加强城市建设管理,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把贵阳市逐步建设成为经济发达、文化昌盛、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国务院《城市规划条例》,以及国务院关于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建设发展和规划管理的重要依据,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执行,不得擅自改变。市人民政府认为确需改变时,必须按法定程序办理。

第三条  贵阳市城市规划局(以下简称市规划局)是全市城市建设规划管理的主管部门,按照十分珍惜与合理利用土地的方针和城市发展的长远和近期规划要求进行建设管理。

贵阳市规划区域内的各项建设活动,由市规划局实施统一的规划管理。

第四条  新建小区和外围城镇,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按照先地下、后地上的程序,搞好市政基础设施和各种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

第五条  旧城区的改造,应按照规划成街成片地逐步实施。对分散的旧房,则分别情况,加强维修,合理利用,逐步改造。

第二章  建设工程的审批程序

第六条  凡新建、扩建、改建各类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及各类管线工程的单位,应在领取建设许可证后,方可动工。

建设单位办理建设许可证,按以下审批程序进行:

1.向市规划局提供申请报告、依法批准使用土地的征拨文件或使用权证件、计划任务书、投资计划抄件和建设用地1:500地形图。

2.经市规划局审查同意发给规划红线图后,方可进行建筑设计。

3.审批建筑设计、查验工程桩线后,发给建设许可证。

第七条  城镇居民和村民个人修建房屋,应向市规划局(含两城区的派出机构)或三郊区的规划管理机构和农房管理部门办理申报手续,领取建设许可证后方可修建。

申请建设许可证须提供经居委会或村委会签署意见、街道办事处或乡(镇)政府审查同意的申请报告和房屋产权、合法用地证件以及房屋位置图、设计图。

第八条  成片建设、大型公共建筑,以及市区、花溪、乌当、白云区政府所在地主干道两侧临街建筑、文物古迹、风景游览保护区建设工程的选址定点,由市规划局审核,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九条  建设工程凡涉及交通、消防、人防、环保、环卫、卫生防疫、防汛、市政、绿化、工商、房管、文物管理等有关部门规定时,须按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条  凡经批准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方案,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随意更改;确需修改的,必须经原审批单位批准。

第十一条  重要建设工程和隐蔽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将竣工图和有关资料报送市城市建设档案馆归档。

第三章  房屋工程的规划管理

第十二条  凡规划道路红线范围内、河道两侧规定的保护距离内以及低于防汛标高的地段,均不得修建永久性建筑物。

第十三条  凡规划安排近期建设的地段,以及文物古迹、风景游览保护区,都必须按照规划要求进行建设,这些地域的原有建筑物,除危房可以维修、加固外,不得扩建、改建。

第十四条  新建、扩建房屋的长度和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各类耐火等级建筑的最大长度,不得超过防火设计的规范要求。

2.住宅建筑的间距,按建筑高度计算,确定高度与间距之比。新开发区,面对面不小于1:1.2,不开窗的山墙对采光的纵墙面,间距最少不得小于8米,山墙对山墙不得小于6米;旧城改造区,面对面间距不小于1:1,特殊情况根据地形、路段、交通、消防、采光、通讯等具体情况,由规划管理部门审定。

3.非住宅建筑的间距,由规划管理部门根据建筑物性质和有关规范具体确定。

4.建设单位原有住宅区内改造修建的住宅建筑,按规划规定间距的一半确定拆除范围。

第十五条  临街和沿规划道路红线的新建筑物,包括底层最外凸出部分的室外花台、踏步、采光井等,不得侵占道路红线。建筑物的上部(除雨棚外)不应占用道路红线的空间尺度。

进出车流、人流较多的公共建筑,应按规划退离道路红线,并留出人流集散地和停车场地。

第十六条  凡规划要求设置的商业服务网点,必须按要求的规模修建,并不得随意改变其使用性质。

第四章  市政及其他工程的规划管理

第十七条  新建、扩建、改建的市政工程及其他工程,应符合下列规定:

1.道路、广场、立体交叉桥、人行天桥、各类管线和地道的标高座标、平面布置、纵横断面,以及立电杆、栽行道树、安放雕塑艺术品等,均应符合城市规划要求,统筹安排。

2.在施工中与原有地上地下设施发生矛盾时,建设单位必须报市规划部门,由规划部门与有关单位商定。

3.新建道路的各类地下管线的敷设和检修应同步进行。新建道路竣工后三年内不得破路。特殊需要,须经有关部门批准,并加收掘路费二至五倍。

第十八条  贸易市场、环卫设施、人防战备等其他工程的选址、定点,必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要求。

第十九条  河道建设,应确保防洪安全,并与周围景观相协调。

第五章  临时建筑的管理

第二十条  经批准修建临时使用的工棚、料库、围墙、周转房、商业服务网点、货棚、售货亭、书报亭、广告牌以及其他建筑物、构筑物,均属临时建筑。

第二十一条  临时建筑使用期限为两年,需延期者应重新申报。施工期间搭建的临时工棚,应在工程竣工后立即拆除,不得改作他用。

凡城市建设和整顿市容需要,临时建筑均应无条件自行拆除,一律不予补偿。

第二十二条  市区内主要干道临时建筑,由市规划局审批。市区主干道以外的临时建筑,由市规划局在南明、云岩区的派出机构审批。花溪、乌当、白云区的临时建筑,由各区建设规划管理部门审批。

第六章  违章建筑的处理

第二十三条  凡未领取建设许可证或不按建设许可证所规定的内容修建的建筑均属违章建筑。

第二十四条  凡属违章建筑,视情节轻重,对违章单位或个人处以土建造价1%-10%的罚款,并限期拆除;对受罚单位主要负责人处以50-300元的罚款。

第二十五条  市规划局是全市检查处理违章建筑的业务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处理违章建筑的办法和规定。

违章建筑的清理、拆除工作,市区主干道由市城管监察大队负责,其他由区城管监察中队负责,规划、公安部门和街道办事处协同执行。

第二十六条  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单位和个人,可以在收到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又不履行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七条  凡监督、制止、检举违章建设或贯彻执行本办法有显著成绩者,由市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十八条  凡违反本办法的城市建设管理人员,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行政处分,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所指的市区主干道为:中华路、中山路、延安路、瑞金路、花溪大道(太慈桥以东)、遵义路、枣山路、解放路、外环城东路、都司路、北京路、浣纱路。

第三十条  市人民政府根据本办法可制定相应的行政规章。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的具体应用由市规划局负责解释。

第2篇:城市建设规划范文

关键词:城市规划;问题探索;生态城市

近几十年来,随着城市化脚步的加快,城市的人口密集、交通堵塞以及资源短缺的问题已经成为阻碍城市发展和影响人类生存的严峻问题,因而,建设生态城市就是当前全人类亟需解决的问题,而生态城市的规划和设计不仅要高标准、高质量的完成,而且要付出精心的准备,才能解决城市建设规划中的难题。

一、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水污染问题严重

由于现在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和我国工业发展速度的急剧加快,水污染的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又由于我国对水污染的治理上还不能做到全面有效,因此,有大量的污水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就直接排掉,致使水质严重的污染。据资料显示,在全国能够监测到的河流中,有80%的河段不再适合作为饮用水饮用,有50%的地下水受到严重的污染。

(二)城市大气质量严重恶化

城市工业的飞速发展以及城市交通的四通八达,不仅增加了化石燃料的使用,也致使燃烧生成物排放到大气中,包括粉尘、碳氧化物、硫氧化物以及臭氧等污染物的排放,致使大气层遭到严重的破坏,使得全国的很多城市都出现酸雨,也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也间接的威胁了人类的健康和生存。

(三)垃圾泛滥成灾

人类的生活产生了大量的生活垃圾,工业的生产产生了大量的工业垃圾,可以说,垃圾、废物每时每刻都在生成,在我国,有大约70%的城市是包围在垃圾之中的。当然,这种恶劣的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这些垃圾不仅影响了城市的美观,同时也侵占了大面积的土地,也不利于土木的兴建,除此之外,垃圾的堆积还严重影响了水体的质量和土壤的成分,更加不利于环境的保护和人类的生存发展。

(四)噪声扰民情况严重

随着我国城市工业、交通运输的发展以及当前文化娱乐事业的不断兴起,噪声扰民的现象也与日俱增。这种无形的污染对人类的身心健康有着严重的影响,虽然经济的发展对国家的进步和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工业的进步,交通的发达以及文化娱乐事业的发展只是能够满足人类的物质需要,至于人类的精神需求却不能很好的保证,因此,噪声的污染对于人类来说是一个长期的问题,解决噪声污染对人类的健康是有益的。

(五)缺乏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文化遗产是对一个国家历史发展的见证,然而在我国的城市建设中,忽略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随意的拆除破坏具有文化历史的古迹,导致了国家文化遗产的流失和破坏。早在很多年前,北京旧城的存废问题就引发了轩然大波,但最后还是因为城市的建设将这一伟大的建筑夷为平地,也正因为如此,这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的文脉和记忆就消失殆尽了。然而,在很多西方国家,就很少存在这种现象,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对历史建筑的保护意识就比我国做的要好很多。因此,为了做好城市历史和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不仅要树立强烈的保护意识,而且还要加强监管制度,从城市起初的建设和规划开始就做好保护工作,并建立起合理的规范制度,以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

二、未来城市环境建设的几个转变

(一)从污染治理的需求上升到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的需求

城市的垃圾和废物的排放会影响城市的环境,以往的环境治理只是因为有治理的需求而没有真正考虑到人类生存在这种环境下是否对人类生理和心理健康有严重的影响,因此,在未来的城市环境建设上,污染的治理不再停留在简单的垃圾处理,而是要上升到有益人的生理及心理健康的高度上来考虑这一问题。

(二)从物理空间的需求上升到人的生活质量的需求

在以往的城市环境规划中,影响环境的污染物的处理只是停留在物理空间的需求上,在对于提升人类的生活品质上没有过多的思考,因为,环境污染不仅影响人类的身心健康,而且对人类的生活质量也有着不小的影响,换言之,在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上,在未来的城市建设规划上,要更加考虑到提高人的生活质量的需求。

(三)从城市美化的需求上升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现今城市建设规划的实施不仅需要从城市美化的角度出发,而且更要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依托,建立健全城市建设规划体制,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能在美化了城市之后,对城市的环境留下潜在的污染威胁。

(四)从城市绿化的需求上升到生态服务功能的需求

在解决了城市美化的需求以后,就要考虑到如何加强城市的绿化,在满足了城市的绿化需求以后,就要上升到城市生态服务的功能的需求上,只有这样,在未来的城市建设规划上就能够与时俱进,加快城市的发展脚步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三、科学编制生态城市规划

现在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就是如何能够对城市进行科学的生态规划和编制,建设一个生态城市不仅仅要有一个高质量、高水平且科学的编制规划,同时还应该要做好生态城市的设计,要在设计、规划以及实施的过程中对自然生态进行充分的利用。生态城市规划的编制,就是要建立一个由环境、社会以及经济共同构成的城市体系。因此,在进行城市规划时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用科技创新改善涉及人居环境的相关领域

城市不仅仅是人们居住和进行经济活动的集聚地,同时也是各种污染所集中的地方。因此对城市进行建设规划就一定要坚持以改善人们居住环境质量为核心,要对规划布局和气象环境之间的关系、对生态环境于基础设施建设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的研究,对城乡建设过程中可能会造成的污染努力进行控制。在建筑用钢、建筑节能、智能交通、污水资源化以及住宅产业现代化等方面加强科研攻关,要加大技术推广的应用力度,同时加强技术的集成,对制约人们居住的环境质量进行改善。

(二)城市建设规划要具有特色

曾经的多具特色、风格各异的城市景象已经不在了,取而代之的则是较为类似的高大的玻璃窗、点缀的假石、喷泉、各式各样的路灯以及罗马柱的高架桥等等,几乎已经成为了现代化城市的标志。在逐渐趋同的形势下,曾经的城市记忆已经渐渐被遗忘了,但是高楼大厦并不等于现代化建设,拿来主义和照搬照抄的城市建设思维只会令城市的特色和传统文化逐渐的丧失掉,这样的城市就缺少了活力和灵魂,同时城市也没有了自身的特色,缺少了发展的竞争力。

因此每个城市的建设,都应该要根据自身独有的地理环境,包括物产资源、山水特征、气候特征以及地质资源等,这些都是具有特色的地理文化,同时城市的风俗习惯、审美情趣以及生活方式等人文精神也同样是城市设计中应该考虑的重要影响因素,因为这些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内容都是由城市的发展所沉淀的独特的文化。

(三)用绿化建设大力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生态城市的环境建设主要就是加强城市的绿化建设,这也是生态城市的基础性工作,因此一定要采取较为有效的措施,增加城市中的绿地面积,大大的提高城市的整体绿化水平。要对城市进行绿地系统的制定和规划,一定要严格的对绿化用地面积进行规划,对绿化的布局进行合理的安排,要增强城市的绿化隔离带的建设,要形成花、草相结合,点、线、面相连接的绿化地带,进一步推进城市的绿化建设,一定要遵守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要结合当地发展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

(四)加强公众监督,扩大公众参与力度

要对城乡的规划进行科学的制定和严格的执法,同时,这些也是保障城乡规划得以全面实施,进一步提高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水平的根本保障。同时,还应该要进一步增强城乡规划和建设的透明度,通过加强公众的参与程度,进一步强化规划建设的法律地位。

1.要建立并健全城市规划建设的公示和公布的制度,进一步提高城市编制和规划的透明度,在编制阶段进行实地的考察和调研,相关的利益团体都要参与到其中,参与到各个不同的阶段。城市的规划建设方案一旦经过批准,就要立即向社会公众进行公布,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对规划的详细内容进行了解,而向社会公众公布的途径可以是多种形式的,包括新闻媒体、杂志期刊以及网络,尤其可以利用互联网的快捷与丰富的信息量向广大社会公众公布城市规划的制度,同时也能够让广大网民进行适时的监督。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强规划编制的外部监督工作,要对决策过程中各个方面的意见进行广泛、综合的听取,主要包括公众团体、学术机构以及行政机构的意见,同时还应该避免个人甚至是主管机构的主观因素对决策的结果造成影响。社会的监督力量能够大大的促进相关决策的合理性,严格防止个人意志甚至是长官意志的盲目膨胀。

2.要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工作,同时推进合理的工作模式,要坚持以城市规划管理的相关地理信息系统为技术平台,要坚持以窗口式的办公作为运行模式,要坚持规范并完善相关的制度,进一步提高办事的效率,强化社会的监督力量,防止腐败滋生的现象。

3.要对政府的规划信息的公布、方式进行规范,规划相关的法规和法律,要进一步明确并规定公众参与到规划编制中的义务和权利,要保证公众参与的法定渠道,保障公众参与的法律地位,明确公众参与的方法,同时还要对具有建设性的意见进行及时的采纳和反馈,进而完善规划的监督、管理以及决策,要形成设计者、决策者、开发商以及群众之间的良性互动和信息循环。只有这样才能够进一步实现规划编制全过程的科学化、民主化以及公开化,从而对各方的利益进行协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体现公众的意志,进一步强化城乡规划编制法律的严肃性,进而树立法律的权威性。

四、结语

建立生态城市,是21世纪人类努力追求的重要目标,生态城市的建设是实现现代城市建设规划的重中之重。总的来说,就是要努力实现城市建设的系统化、自然化和人性化,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政策,科学的规划城市建设。

参考文献

[1]郭湛.锡山市的新城建设及若干问题分析[J].城市规划,2009,(5).

[2]张庭伟.1990年代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及其动力机制[J].城市规划,2008,(7).

第3篇:城市建设规划范文

【关键词】绿色生态;海绵城市;建设规划思路

引言

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规划设计非常重要。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中,针对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规划,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更是明确指出必须要深入推进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在后期工作中必须要充分考量经济发展质量,正确对待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间的关系,这对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相关内涵概述

目前,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绿色建筑得到了广泛普及与推广,绿色化也由开始的单体逐渐转向区域融合,相应的绿色建筑技术实现了由单项应用到综合集成的转变。基于此,绿色生态城区建设模式应运而生。而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建筑、交通及产业配置等是绿色生态城区的重要评价标准,以节约资源,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的,对城市开发、功能及新城等区域规划要合理,将绿色化建设理念与规划设计、土地出让等前端发展行为相机和,全面实施绿色城区建设。所谓的海绵城市,就是指城市像海绵,具有吸水、蓄水及释水等功能。在顺应环境变化,应对天灾时,弹性非常好。建设海绵城市时,必须要依照生态优先原则,采用影响较小的开发设施,与人工措施相结合,促使城市顺利排水防涝的基础上,尽可能积存、渗透并净化雨水,提高雨水资源使用效率,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其中,影响较低的开发主要为场地开发中,为了确保水文特点前后开发一致,采用源头与分散式等方法,促使原始径流、峰值及峰现时间等水文特点保持不变。

2规划背景分析

2.1传统给排水规划的束缚

在以往城市规划中,给排水途径以自来水取水、管网供水排水、雨水收集、城市自来水厂与污水处理厂等为主,对给排水系统的节能与节水功能、海绵城市建设及水循环再利用等不够重视。这种城市局限性的规划,与大规模生态城市建设相背离,因此在城市规划与实施中,以水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前提下,对其进行补充与改良是十分必须必要的。2.2城市排水问题现代城市建设中,城市水环境影响比较大,主要表现为:①随着城市开发规模的扩大,不透水下垫面比重加大,雨水径流量也不断变大,提高了对应峰值流量,使得城市极易聚集暴雨径流量,从而引起城市内涝。②各类不透水下垫层上降落雨水后,对油脂、重金属等污染物进行冲刷与收集,流入城市雨污水管道,这些水资源没有经过有效处理,便直接流入河流、地下水资源等,造成面源污染。③如果不透水下垫面是连在一起的,天然土壤与植被的吸取与蓄存能力较差,城市近地面空气水分补给不足,就会造成干岛效应。

2.3绿色生态城区发展需求

绿色建筑日益形成规划,以生态理念为主的绿色生态城区,在城市总规划与相关控制规划中,在节约资源与环境友好型城市原则引导下,依据城市发展空间布局、道路与基础设施建设配套产业等内容,也就是将绿色理念与绿色生态城区前端规划设计相结合,促使绿色节能建筑得到普及与推广。

2.4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意义

海绵城市规划设计,生态与经济双重效益非常显著。从生态角度来看,一方面使得城市降雨洪水危害得到缓解,市政基础设施排水压力下降;另一方面,对收集到的水资源进行净化,并再回收利用,尽可能实现资源节约目标,生态环境得到保护。

3规划设计思路分析

3.1绿色生态城区功能与规模划分要合理

相较之传统城区,绿色生态城区对用地规划比较重视,此措施对城区建设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使得城区建设格局更加合理。如果再详细划分其功能,在总用地中确保居住于公共建筑用地超过50%,合理区分居住与公共建筑用地,增强城区建设的系统与科学性。目前,在一些地区全部用地量中,工业用地仅仅为15~25%。

3.2对海绵城市建设程序做好规划

在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发展中,对其建设程序进行规划时,要在城市总规划引导下,有计划、针对性的对规划程序进行细致化,即先有效评估建设场地实际情况。必须要注意的是,要严格开展评估操作,评估内部必须要以地形、流域、地质及植被等为主,为获得全面、真实性的评估结果奠定基础。在依照此项评估结果,合理划定城区雨水排水流域,明确各流域满足条件、可利用的绿色雨水相关基础设施扥技术。再对各流域差异进行分析,依照此分析结果,合理规划上述措施,合理确定与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相关的范围与街坊区域。最后,对各项指标值进行合理划分,做好检测,有效控制并处理场地内外排放出的雨水与污染物。总体来讲,对城市建设各程序的规划,与城市建设各计划与目标的制定相一致,在此基础上,才能确保有计划、针对性的开展工作,促使工作人员操作效率从根本上得到提高。

3.3合理制定规划措施

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中,制定相关措施,工作人员要在充分考虑总规划的基础上,兼顾各项具体要点。具体来讲,就要要对生态敏感区域进行优先保护。对于城市天然海绵体来讲,水生态敏感区域是非常重要的,必须要将河流、湿地及沟渠等部分的管控列为禁建区范围,合理制定城市发展蓝线,加强雨水系统开发,确保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与城市水体间的有效衔接,以免水体遭受二次污染。其次,实施集约式城市开发。在此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要对城市生态空间做好规划,确保其合理。但在开发的同时,生态环境保护也不能忽视。例如,不能将原有山体、水体等列为规划范围,对其进行重点保护,倡导集约式城市开发,以防出现无序开发建设。明确城市边界,规划城市规模的基础上,加强开发监控,以免发生被破坏情况。再次,基本透水面积要有保障。目前,部分城市面积硬化情况比较严重,一定程度上,不利于雨水渗透,因此相关工作人员,要根据土地用途与性质差异,合理制定绿地及透水铺装率等参数指标,确保城市有透水功能正常。最后,地表径流控制姚合理。依据城市分区特点,对雨水排水区进行科学划定,对自然径流通道进行优先保护,做好检修,合理设置并建设植草沟与雨水湿地等,为雨水汇集奠定基础,实现与地表径流汇集的目标。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城市总规划要积极响应海绵城市建设大环境下,规划要精细,从宏观上做好控制。为海绵城市建设编制专项规划,制定强制性与鼓励性指标,确保能够顺利实施规划。绿色海绵城市建设,对传统治水思路进行不断优化与完善,市政排水系统对暴雨抵御能力得到增强,已成为解决我国城市旱涝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建设海绵城市,城市建设与生态格局相结合,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新渠道,为海绵城市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春梅.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思路探讨[J].江西建材,2017(01):15.

[2]张腾召.绿色建筑生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思路探讨[J].门窗,2016(09):40~41.

[3]杨静.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思路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6(05):71~72.

第4篇:城市建设规划范文

城市的规划发展是城市建设的目标,也是城市建设管理的依据。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经济增长点的提高和人口数量的增加,使城市也面临着环境压力和资源短缺现象。环境保护与城市建设发展不协调,使城市环境遭到破坏,环境污染严重,城市的生态环境受到影响。1.1在城市发展建设中对环保重视不够。在城市发展建设中有些领导对环保工作重视不够,只顾经济效益,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认识不足,使城市的远期发展面临严重的问题。现代化的城市发展中,各种大规模的工程开发和建设在持续的进行中,工程企业以及相关部门只注重企业建设带来的经济效益而对城市建设中的环境保护认识不足,尤其是一些小中型城市以及城镇的发展建设中,为了提高城市的建设速度,只重视工程的建设发展,在这种状况下忽略了对城市中的环境保护工作。另外,环境保护工作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和财力支出,在城市的建设中,由于人力资源的欠缺和财力的不足,就会对城市的环境保护工作忽视,把主要的目标应用于城市的建设中。1.2城市的空气污染严重。目前,空气质量已经成为城市环境评估的一项指标,是城市人们居住环境的重要衡量标准。城市的发展规模越高越好,城市的空气质量差,也会给城市带来一定的社会影响力。由于城市发展中大规模大范围的投资建设项目的增加,使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尤其是空气污染问题破环了城市的环境和人们的健康,因此,在城市的建设中对环境的问题要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引起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城市中的重工业不断增加,这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排出各种有毒有害气体。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汽车数量的增加,车辆行驶中会排出大量的汽车尾气,使空气受到污染。在我国的许多大城市都严重存在着空气污染,各部门对空气污染造成的生态环境被破坏所做的改善工作效果不显著。为了使城市的环境保护更加完善,空气污染的治理改善将是一个重要难题。1.3水污染问题严重。由于城市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加以及工业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污水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使大量的污水及工业排出的废水直接排入水体中,导致城市水环境的严重破坏。近几年我国城市的水污染面积有明显的扩大,大部分的河流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污染,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用水,造成我国很多地区出现缺水现象。城市的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在不断扩大,加大对水资源环境的保护,不仅可以提高城市的环境水平,同时对饮用水源的安全也提供了保障,是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重要环节。1.4固体废物污染。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产生了大量的固体垃圾废物,并且每年都在逐渐的递增。对垃圾的处理问题直接影响了城市发展建设的水平。对发展中的城市,城市的整体设计规划就要做好对垃圾的处理工作。当下,不少城市包括对新城区的建设过程中,垃圾的解决问题依然是城市建设的重要问题。在城区建设的过程中对垃圾的处理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垃圾不能及时清理,不仅会引起传染性疾病,而且还会给水源及空气造成二次污染,使城市规划中存在着环境治理问题,阻碍了城市的发展建设。

2城市规划建设中做好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措施

2.1市规划建设中要加强对空气污染的治理力度。城市建设的空气污染主要来源于重工业工厂的有害气体和汽车尾气的排放,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要改进工厂落后的生产方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积极实施集中供热手段,减少烟囱的排放量,提高了空气污染的控制方法;增加城市中公共交通设施,尽量减少家庭汽车的排放量;扩大城市的绿化率,在城市的街道两旁及工业区可以种植抗污染性较强的树种,提高植物的净化效果。其次就要做好对城市建筑物的合理设计,根据城市的气候及周边环境,进行城市廊道公园等的设计,基于这些都能够有效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2.2城市建设水污染的改善。水污染的来源主要为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两种。对生活污水的处理主要是有机物,而对工业废水的处理可以分为很多种类,结合城市建设水污染的严重程度,加强对水源的保护措施。城市要建设废水处理厂,采用净化手段对污水进行处理,要引导居民节约用水,对使用过的水源进行重复利用。2.3城市建设固体废物的清理。对城市建设固体废物的清理可以采用焚烧、生物处理以及填埋处理等方式进行,在填埋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土地资源,减少因填埋而造成的污染,对固体废物的清理要结合固体废物的种类进行处理与利用,合理控制固体废物的产量,使其尽可能的资源化。2.4加强对环境保护的认识程度。对于城市规划的各种建设工程,都要以环境保护为出发点。在城市规划和发展中,要加强对环境保护方面的认识,使环境保护能够深入到城市建设的各个领域,要把城市的发展方向和设计理念与环境保护保持协调一致性,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城市建设和规划发展能够长期的持续下去,真正意义的实现生态环境建设目标。在城市规划发展中要积极处理固体废弃物及水污染的治理问题,从各个方面协同处理好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的问题,科学合理的开展城市规划目标,切实保障固体废弃物的再利用以及水资源的使用。

城市规划建设要与环境保护共同发展,才能进一步实现生态环境城市的目标,城市建设中的环境保护工作是对城市远景规划的统筹安排,也是对城市环境进行治理改造的有效方法,在城市规划建设的目标指导下,实现城市建设中对环境的保护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娇娇.环境保护规划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J].河南建材,2016(5):68-69.

第5篇:城市建设规划范文

关键词:热力管网;布置;敷设;

中图分类号: O414.1 文献标识码: A

在现代城市规划建设中,热力管网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集中供热是现代城市建设中所采用的减少环境污染、增加热能利用率的关键。随着近年来城市空气污染的日趋严重,我国各城市加快了集中供热改造。一部分改造是在原有供热管线基础上连接集中供热主干线实现供热管线改造,另一种方式是在扩建城区或旧城区改造中重新设计与敷设热力管线。根据城市规划建设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改造与建设方案。通过热力管网的科学布局减少管网热力输送中的热量损失,提高供热效率的同时减少煤炭消耗、减少燃煤造成的空气污染,以此实现我国节约型社会的构建、实现我国环境保护目标。

一、城市热力管网布置及敷设类型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热力管网的布置应根据城市供热负荷的需求、发展规划以及具体地形等因素进行确定。在我国多年的热网管线布局及敷设中,枝状管网设计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结构。通过枝状管网结构为现代城市供热提供可靠、灵活的热源输热干线。通过枝状管网结构减少供热半径及接粮损耗,以此提高供热效率。在城市热力管网敷设中,地上敷设和地下敷设是主要的敷设方式。地上敷设主要应用于工业园区,而地下敷设主要应用于城市小区供热。地下敷设能够有效减少敷设施工对城市交通的影响,减少架空敷设对城市市容的影响。在现代城市规划建设中地下敷设是城市热力管网建设的主要方式。

二、热力管网敷设的基本规范

城市街道上和居住区内的热力网管道宜采用地下敷设,优先采用直埋敷设,穿越不允许开挖检修的地段时,应采用通行管沟敷设,当采用通行管沟困难时,可采用半通行管沟敷设。蒸汽管道采用管沟敷设困难时,可采用保温性能良好、防水性能可靠、保护管耐腐蚀的预制保温管直埋敷设,其设计寿命不应低于25年。直埋敷设热水管道应采用钢管、保温层、保护外壳结合成一体的预制保温管道。地下敷设热力网管道的管沟外表面,直埋敷设热水管道或地上敷设管道的保温结构表面与建筑物、构筑物、道路、铁路、电缆、架空电线和其他管道的最小水平净距、垂直净距应符合有关规定。整体混凝土结构的通行管沟,每隔200m宜设一个安装孔。安装孔宽度不应小于0.6m且应大于管沟内最大一根管道的外径加0.1m,其长度应保证6m长的管子进入管沟。当需要考虑设备进出时,安装孔宽度还应满足设备进出的需要。地上敷设热力网管道穿越行人过往频繁地区,管道保温结构下表面距地面不应小于2.0m;在不影响交通的地区,应采用低支架,管道保温结构下表面距地面不应小于0.3m。套管敷设时,套管内不应采用填充式保温,管道保温层与套管间应留有不小于50mm的空隙。套管内的管道及其他钢部件应采取加强防腐措施。采用钢套管时,套管内、外表面均应做防腐处理。当自来水,排水管道或电缆与热力网管道交叉必须穿入热力网管沟时,应加套管或用厚度不小于100mm的混凝土防护层与管沟隔开,同时不得妨碍热力管道的检修及地沟排水。套管应伸出管沟以外,每侧不应小于1m。地下敷设管道安装套筒补偿器、波纹管补偿器、阀门、放水和除污装置等设备附件时,应设检查室。检查室应净空高度不应小于1.8m;人行通道宽度不应小于0.6m; 干管保温结构表面与检查室地面距离不应小于0.6m;检查室的人孔直径不应小于0.7m,人孔数量不应少于两个,并应对角布置,人孔应避开检查室内的设备,当检查室净空面积小

三、热力管网的布局与敷设

3.1热力管网布局的基本原则

在现代城市建设与发展中,城市集中热力管网的布局应以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根据城市主体规划的要求进行热力管网的布局与设计。在此基础上,根据城市地形地势确定热力管网的走向。根据城市规划中热力需求以及供热需求等因素建立科学的供热体系。以城市供热需求为基础,确保公路管线走向的合理性。减少城市供热管网分散、缺乏设计造成的热力损失。另外,在城市管网布局中还应根据城市供热需求、室内温度需求等确定相关参数。考虑城市地形因素在管网设计中还要确定管线高低差,以此减少管线压力、流动等造成的能源消耗。在此基础上,现代城市热力管网布局中还应考虑住宅小区以及商业建筑对热力供应需求的差异,针对供热需求确定管线直径以及管线走向。针对热力供应管线首末端温度差,热力管线设计中还应对管线压力、管线枝网以及管线直径等进行设计。以保障供热温度为中心进行热力管网的设计与布局,以此实现现代城市集中供热、缓解城市空气污染的目的。

3.2现代城市热力管网布局设计

根据城市热力管网布局基本原则以及城市热力管网设计需求,现代城市热力管网的布局设计中应从以下几个步骤保障设计目标的实现。首先,在城市热力管网布局设计前应对城市综合规划进行了解,以城市规划为基础确定城市热力管网供热实际需求。根据电厂所处位置确定城市集中供热管线的走向及高低差,以此保障供热效果。在确定基础走向后,设计小区供热管线的进出点。针对小区地势走向确定的进出点减少供热压力,保障供热效果。利用地势差减少逆流对供热效果的影响,提高区域供热效果。在此基础上,热力管网的布局设计中还应针对小区高层、多层所需压力进行管网的布局与设计。针对高层热力管网压力需求高、流量需求的特点确定住宅小区内部的管网管径,同时利用主干线进入位置保障供热效果。通过科学的布局使城市集中供热管网设计目标得以实现,保障城市供热温度。

3.3热力管网敷设及施工管理要点

在城市集中供热管网敷设中,地下敷设是城市热力管网敷设的主要形式。地下敷设方式减少了架空敷设对城市市容的影响。目前,应用较多的地下敷设又分为直埋敷设和有沟敷设两种。有沟敷设是将管线敷设在地沟内,这样的方式减少了管道的荷载,有效保障了管道的安全。直埋敷设是将管道直接埋设在土壤中。这样的敷设方式使的管道需要承受来自地面的荷载。两种方式总,直埋敷设方式一起施工简便、造价低的特点在我国城市热网建设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多数城市供热管网的建设汇总也普遍采用这种方式。受直埋管网特点影响,直埋管网的建设中需要对管网基础以及回填沉降进行有效控制。在直埋管网施工中,强化基础的夯实以及回填材料的选择。以减少管网施工后沉降及荷载对管线的影响,进而保障管线的使用安全。

四、分析热力管网施工管理

在现代城市热力管网建设中,管网施工管理是保障管网设计目标实现的关键。针对我国集中供热施工管理现状,现代城市热力管网施工企业在管网敷设中应遵循管网敷设的基本原则及管理重点。针对城市集中供热管网敷设需求,确定热力管网施工管理重点。在此基础上结合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科学的施工管理体系,以科学的施工管理企业为基础指导热力管网的施工管理工作,确保热力管网施工质量,保障现代城市供热目标的实现。在热力管网施工中,施工企业还应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以岗位职责体系为基础规范热力管网施工过程中各岗位工作,保障施工质量。

五、结论

对于一座城市来说,设计仅仅是基础和前提条件,更重要的是规范管理。根据热力管网建设需求确定管网设计方向、根据城市地势以及住宅小区的地形确定管网进出点,通过这样的方式减少地势对管网供热的影响,保障供热质量。

参考文献

[1]孙剑秋.城市供热管网设计与施工[J].电力工程资讯,2011,2.

第6篇:城市建设规划范文

关键词: 城市规划;落后城市; 建设管理; 可持续发展

中途分类号:TU984 文献标志码:A

城市规划建设的开展应该基于城市的经济发展、文化背景、政治色彩以及环境发展等多方面的因素,是一项全面性、整体性的工程。

城市规划建设在相关的法律法规基础上进行实施。主要包括城市建设用地以及各项建设活动,城市规划建设的内容包括编写城市策划、审核批准以及执行管制等多方面的工作。

一、落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建设的进度已经远远超过了计划速度,许多城市规划建设预计在二十年之内完成,事实上只用了五年时间就已经竣工。这种脱离计划的城市规划建设,导致城乡建设的严重背离,城郊地区的管理混乱,以及城市规划建设不完善,严重的破坏了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问题。除此之外,许多城市建设规划的监督体系不完善,不按照规章制度办事的现象屡见不鲜,大量占用城市绿地,建筑垃圾随处堆放,公共建筑的样式大同小异等都是目前我国城市建设规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

1.2、许多落后城市在进行规划建设过程中经常模仿大中型城市,失去了当地所具备的环境特色、文化气息、乡土风情,景观设计出现同质化1。城市规划建设过程,应该根据建设项目所在位置的环境特征、人文因素、资金投入、设计师的创造性以及建筑物功能要求等因素来进行设计,而不是一味的去模仿、复制其他优秀的城市规划。

1.3、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除了做到景观的美观之外还应该给居民创造出和谐、亲切、充满人文关怀、生活气息浓厚的生活环境。真正做到城市规划设计的功能要求。这就要求在对设计过程中,就要结合居民的生活进行设计,而不是一味的追求豪华、壮观。

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建议

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出发。根据具体情况研制出一套符合当地情况的城市规划意见。然后根据自身实力进行规划设计,制定各项单项目标,认真分析问题的根源找出对应的解决措施。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规划,来应对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探讨。

2.1、城市规划建设应树立权威性。

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首先应该形成一种规范执法的氛围,当城市规划建设完成时候,就应严格按照规划落实,这就要求规划设计应该具有超前性,并且应充分体现出其严肃性、权威性、严谨性、高标准性、全面性、细化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城市规划在执行过程有章可循。

2.2、城市规划建设应具有全面性。

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其全面性。具体来说,城市规划的基础设施建设应完善,并且能充分保障城市功能的完备性,能够有效促进城市的发展,加快城市进步的进程。因此,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应从全局出发,进行整体的城市总规划,然后进行城市的分项规划3。

2.3、城市规划建设应保持其文化特点。

在进行城市规划过程中应对当地的文物古迹、名胜古迹进行保护。并且在设计过程中应与当地的文化相呼应。规划过程应体现出当地的风土人情、文化背景、历史底蕴,形成一个独具一格、风格鲜明的城市环境。除此之外,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加大绿化设计的力度,在城市规划中来保护生态环境。

2.4、现代规划理论学基础

立足人们普遍的审美观念,注重环境的和谐,在充分满足人使用功能的基础上,体现地方特色,凝练文化底蕴,合理布局,以体现景观的和谐性,使景观空间和功能与环境相协调,营造城镇和谐的城市环境。

现代的城市规划过程中应该恢复之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之后将景观设计以及自然环境、地域文化背景相结合。设计过程中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2。

2.5、城市规划建设应独具特色。

城市规划过程应该彰显出本地的特色,因此在规划过程中应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环境资源等各方面因素,坚持本土设计理念,最大程度的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结合,使得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和谐统一、交相呼应的城市环境。使得城市规划设计保持了当地的文化、历史、环境等元素,容易获得城市居民的认同感,同时具有本土特色。

2.6、城市规划建设应加强管理。

为了有效确保城市规划建设的效果和质量,就必须加强管理工作。笔者认为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首先应该建立健全城市规划管理体制;第二,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第三,加强城市居民的意识,可以通过宣传教育来实现;第四,营造独特的城市规划理念。

可以通过培养一支优秀的具有经济知识、城市规划只是以及管理经验的团队,城市规划设计应该实现科学的管理体系,严格控制城市规划的质量,通过奖惩机制、目标责任制度来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和综合素质,逐步提高城市现代化的建设速度和信息化水平和法制程度4。

2.7、小城市规划的参数控制

为了合理确定城市的详细规划的参数,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应该参考许多的依据,比如说该城市的规划用地情况,周围的环境、总体规划、区域位置、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土地使用率等,只有在综合了上述各方面的情况的基础以后才能合理控制城市详细规划的参数,并且尽可能做到科学化、合理化、人性化。除此之外,在进行参数控制时还应该充分考虑到该城市的风格以及地域特色,并协调好之间的关系。再者规划设计的参数控制需要考虑当地的生态环境、气候特点等,并且在规划时尽可能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并且建立完善的配套设施,方便居民的生活,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5。

笔者认为在进行城市的分割时应对公共绿化带进行分割较为合理,原因之一是以绿化带属于居民共同的活动范围,其二可以发挥公共绿化带的最大价值。在进行城市详细规划的参数控制过程中考虑到居住区的长远发展,应该将绿色生态社区理念融入到规划设计中国,最大限度的降低污染,并且根据该城市实际地形建立绿化系统。

三、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可持续性发展。

随着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得到了不断地进步和改善,城市的布局也日渐合理,城市规划建设的水平也不断提高。为了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当前的城市规划建设不仅要想着现代化、信息化的水平发展,还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促进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同步发展。因此,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应保护当地的自然环境环境,体现文化内涵,保证城市规划建设具有长远性、战略性的意义,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进行开发指导规划过程中应该坚持以交通规划以及土地使用规划为核心,以概念规划为基础。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应追求精品工程的理念,以打造精品城市为目标。

结束语: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是促进城市快速发展的基础,城市得以合理规划的前提,是高效全面发展的城市建设的重点,也是信息化发展的现代城市建设的必经之路。文章中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对落后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通过城市规划建设实现具有文化特点、独具特色的城市环境,给人们带来更美的精神享受。

参考文献:

[1]周国艳. 城市规划实施有效性评价:从关注结果转向关注过程的动态监控[J]. 规划师,2013,06:24-28.

[2]周建军,刘寿华,姚懿. 制约中的创造:走向科学务实的城市规划管理──益阳市城市规划实施管理与体系建构之探索[J]. 规划师,2000,01:71-74.

[3]任致远. 论我国城市总体规划的历史使命──兼议21世纪初城市总体规划的改革[J]. 规划师,2000,04:84-88.

第7篇:城市建设规划范文

关键词:城市规划:发展分析;城镇;生态城市

Abstract: Urbanization is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human society development today; it is the most important symbol of the social leve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a country and region. For China's urban construction, there are still many issues to be resolved,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are good or bad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the city building. Since the late 1980s to the early 1990s, because of the sustained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the cities and towns construction has also entered a rapid development stage. Since the mid-1990s, the overall level of urban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h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Key words: urban planning: the development of analysis; town; ecological city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引言

我国的城镇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小城镇的发展,极大的推动中国现代化步伐。城镇化是当今人类社会发展必然的趋势,它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但我国的城市建设仍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尚待解决,城镇规划和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城市建设的成败与否。自80 年代的后期到 90 年代初,因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并快速发展,城镇的建设也进入了快速的发展阶段。90 年代的中期至今,城镇建设和发展的总体水平有着明显的提高, 但是随着城镇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出现了缺乏城镇的特色,环境污染等问题。 从中国城镇的建设与发展历程来看, 它的过程与许多的发达国家发展的极为相似, 但是中国的城镇化只不过才一二十年,尚未能从西方城市的发展历史中吸取经验。过快的城市化,人口流动的加速等因素,使得中国城镇在十几年内出现了许多诸如工业污染、结构松散、城市用地发展无序等各种发展中的问题。如何使我国的城镇建设在本世纪走上健康且持续的发展之路,将是我们每个规划管理工作者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二.我国在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的城市建设开始比较晚,任务重时间紧,且在加快城市化进程中海报存在着不少问题,具体有下面五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城市建设的资金缺口大,严重地制约着城市的发展进程。资金不足已成为制约着城建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的国土面积大,而区域地貌非常丰富,建设的难度比较大。近些年来,国家逐渐加大了在城市改造方面的资金投入,但老城区的改造,是普遍采取的 “配套建设,以路带房,以房补路,综合开发”等方法来筹措资金,但是从总体上看,筹资的渠道是不合理的。第二,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却没有跟上,加之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差,各项的服务设施并不全面。因为城市的土地宝贵,银次惜土如金,舍不得拿出一点点土地来搞公用设施建设和环境绿化,该种情况在城市的中心区黄金地带的表现尤为明显。城市的绿地太少,并缺乏现代的气息;加之公用设施太少,和服务功能不健全等因素。 第三,城市的建筑形式单一,从而缺乏现代气息和文化品味,历史是的文化名城特色并没有在城市的建设中体现出来。而在城市建设中,怎样体现出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并做到历史风貌和现代文明的和谐统一,将是摆在城市建设面前的又一个新课题。城市的道路建设存在着规划和设计并不合理的情况在,有些地方并跟不上现代化的发展需要,有些地方却夸大城市发展对道路体系的要求,而盲目修建,将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第四,城市规划、城市运行与城市建设三个阶段间的管理并没有有机结合起来。而不考虑运行服务的盲目规划和开发,将会使城市的规划建设成果没有被更好地保护起来。第五,城市规划的严重滞后于城市的发展,又没有及时地制订出控制性的规划,这便使乱占乱建现象比较多的出现,严重地影响了城市的对外整体形象。

三.城市规划的基本方案分析

城市的建设和管理将是一个高度综合且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必须从政府的机构、管理的体制、城镇居民和设计管理人员的素质、建设的投资等多个方位考虑:第一,要建立好综合协调的管理体制,并适应现代的城镇建设和发展需求。因为政府的换届而被一次次地修改,城镇的政府组成城镇建设的管理专家委员会,并由委员负责对于城镇的发展与建设做出科学且合理的规划。不能受到政府的过度干预,而它做出规划应该体现出政府的意图。而政府应该是城市规划的强有力的执行者而且是组织和协调各个政府部门城市的经营者,这样一来可避免政府的短期行为与盲目建设。 第二、更新城镇的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的观念、以促进城镇空间和环境的健康发展。 1、要加强对城镇的环境研究:要对地区的社区、不同的地位和地段作出综合且明确的分析和评价,特别是要做出区位的特点差异的特色评价,并作为城镇建设的创作依据。 研究地区建筑的文化特征,研究地段、地区的更新符号,使它在原有的建筑风格基础上做出的新的表现形式。而且要注重不同层次的空间设计,这就要求设计者要从大的行为特点,人的活动规律,而作出符合地区特点的设计,在城市空间表现形式越有特点,就越具有城市的整体意义。 要注重特殊地段的特殊设计,并强化出这些地段的特征。要抓住地区和地段的设计特征并对城市整体景观和特征景观加以确认,这便结构城市的属性。 2、要提高设计管理者的水平。要知道发展的关键是人才,在城镇建设的发展过程中必须有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作为基础,从而,有指导性的城镇发展规划对城镇的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第三,城镇建设有四个重要的环节 1、城镇的中心是城市的设计重点 城镇中心为城市结构体的核心应具有组织的城市生活,统率运动系统的整合机制。而在城市镇中心建立一种城镇空间,将为人们提供出能进行多种社会活动的场所。从而,城镇中心的实体环境和空间的结构必须按一定的空间观念和社会需求建造。 首先,是我们要更新城市中心的外部空间设计观念,舍弃建筑中单一方向的城市道路布局,并确立外向沿街与内向街区的广场相结合的空间设计理念,同时要改变行政中心封闭和单位圈地,而与市民隔绝的现状,使它成为属于大众的开放的城市空间,从而提高土地利用率,丰富了城市中心的空间开拓前景。 其次,城镇中心的设计必须继承和完善原有中心结构,并强化中心主体的职能和空间的逻辑,反应出一个城市的文化、历史、和生活方式将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特色。加之,市中心的综合改建必须与中心的交通有组织的相结合,使市中心的设计具有足够的弹性,并能够适应不同时期的发展需求和交通的组织方式改变。 2、交通方案的选择将影响城镇空间和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 现代化城镇中心设计应消除城市的交通与中心的冲突。 而步行街区是在现代城镇中心通常设计的基本的要素和方法之一,和步行街的基本思想结合,形成了步行城市轴线的设计,这种方法可增强城市的性质和空间结构并渲染出主题。 3、居住空间的环境从总体形象上将很大程度上反映着城市的面貌,而在我国城市中,有的住宅及其形成的建筑体的环境是居住区的最总体的形象,它是对城市面貌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结束语

从上述理论所知,我国城镇的建设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的机遇,同时也将面临着诸如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基础薄弱、城镇就业和经济信息化、市场化、城镇的管理民主化等因素带来的巨大挑战。而机遇与挑战并存是目前我国城镇建设将面临的最主要的现实条件, 每个城镇的建设管理者应认清形势,并紧跟时代步伐。而且城镇政府需要通过科技的创新和体制的改革,来加快城镇的基础设施和现代化建设,从而提高城镇居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而在城镇的建设中应本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分清主次,要根据轻重,统筹规划,把有限的技术和资金用于改善城市环境和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上,以此保证城镇走上健康且持续发展的道路。

五 参考文献

【1】尹杰钦城市建设规划编制的几点思考《城市化建设》 2000年05期

第8篇:城市建设规划范文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龙头,科学编制和调整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健康发展的关键。面对大桥经济时代的到来,必须加紧做好**城市特色研究、市域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编制等工作。

(一)加强城市特色研究。城市特色是城市地域、历史、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是城市品牌形象的客观展示与个性魅力之所在。当前,长三角各地都在积极营造城市特色,**也应依托自然和人文优势,营造以海洋经济为特色的现代化港口旅游城市,塑造“海天佛国.渔都港城--中国**群岛”品牌。一是凸显**海岛自然环境特色,营造“港、景、渔、岛、桥、海”的独特景观。二是凸显城市布局特色,**群岛总体形成“一主三副”的城镇体系,**本岛形成网络状的城镇一体化发展格局,中心城区形成定海、新城、普陀三组团和老塘山、朱家尖二点滨海城市形态。三是凸显**历史文化特色,保护和发掘定海历史文化名城和以普陀山为核心的佛教文化。四是凸显城市轮廓线与街景特色,形成定海文化广场、沈家门滨港路、新城中央商务区等城市核心区域景观。五是凸显标志性建筑及景观特色,形成一批以新城大厦、定海港务大楼、绿城大酒店、中昌国际大厦、新城体育中心等为代表的高档次建筑。六是凸显**生态及园林绿化特色,保护本岛中央山体“绿心”,营造连岛工程及沿线景观带,提高城区绿化水平。七是凸显城市建筑特色,合理规划设计市区建筑形态和色彩,形成色彩明快、大气、和谐,与现代化海岛生态城市相符的建筑风格和城市风貌。

(二)编制市域空间规划。市域总体规划是按照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将整个市的行政区域作为城市规划区进行统筹规划,实现城乡规划的全覆盖。要从传统的城市概念和模式跳出来,树立城乡一体的“大城市”理念。突出“全市一盘棋”的思路,抓紧修编市域总体规划,统筹布局城乡居民点、产业发展空间、生态保护空间、农田保护空间和区域基础设施廊道,统筹布局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规划期内,我市发展的目标总体定位是国际化港口大市,国家重要的临港型产业基地、海洋开发基地、旅游基地、现代渔业基地。构建海洋经济强市、海洋文化名城、海岛花园城市、海岛和谐社会。**本岛及大桥相连岛屿是城市发展的主体区域,要根据“南生活、北生产”的格局,规划建设人口、产业、基础设施、资源、环境统筹发展的“大城市”。本岛中部天然山体作为绿色生态隔离区,使本岛保持良好的生态空间。要把北部工业集聚带纳入城市的总体规划,实施钓浪、钓梁促淤围垦工程,依托白泉、马岙、小沙、干石览、展茅等城镇区,打造带状临港工业带。“南生活”形成“三组团二点”城市结构,即规划期内城市建设按照定海、新城、普陀三个城区建设,形成**的中心城市,朱家尖、老塘山为二个发展点。定海城区加强城市的内涵发展和旧城改造,建设成为现代化的海岛港口城市;新城要加快建设步伐,增强集聚力,成为我市中远期的政治、文化、教育、服务中心,现代化的海岛生态新城;普陀城区继续向东港开发区拓展,突出沈家门渔港特征,展现渔都风情,建成全国著名渔港、国家重要的海洋开发基地;老塘山大力发展临港产业,成为我市重要的粮油贮运加工基地;朱家尖为普陀山国家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休闲度假基地。

(三)编制综合交通规划。从接轨大陆、覆盖城乡的要求出发,积极推进城乡交通路网和公交一体化。规划建设临城至螺门公路、长峙至岙山公路、北向沿海大通道、定海至马岙公路,在**本岛形成一环四纵的快速通道及完善的城乡道路网络。按照公交优先的原则,研究制定城乡公交发展战略,切实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加快公交站场建设,增加公交运行班次,提高运行速度,缓解城乡居民和外来旅游者乘车难的问题。新建综合性公交车站3个、区域性公交车站11个、渔农村四级站23个。到2010年,基本形成结构合理的城乡公交网络系统。其中定海、新城、普陀城区之间基本形成以大运量快速交通为骨干、城乡公共汽车为主体的公共交通体系,城市公交在城市总出行中的比重达到20%以上;农村公交实现中心城区至乡镇、乡镇至社区的两级网络,新型社区客运班线通达率达到100%,城乡客运一体化覆盖率达到80%。要把城市轨道交通作为**远期城市公交发展的重要内容,规划、控制好相关通道。

要科学预测连岛大桥贯通后,对于外来车辆的接纳能力。连岛大桥设计车流量为每日2.4万辆,按每万辆30公顷停车场标准计算,**本岛及周边相连岛屿需要配套建设停车场地72公顷。其中朱家尖蜈蚣峙码头需建30公顷。同时,在朱家尖南沙、沈家门城北、新城、盐仓、金塘、长峙、鲁家峙等地规划建设相应的停车场。盐仓、沈家门城北等停车场与定海、沈家门老城区之间,宜采取公交短途接驳方式,保证高峰期人流能够“进得来,出得去”。

二、高标准建设城市

围绕提升城市功能和形象,打造城市特色和品牌的要求,全面推进城市建设。重点是加快推进新城市政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定海旧城改造工程,加大环卫设施建设力度,精心打造连岛大桥及本岛主干道沿线景观带。

(一)加快新城市政设施建设。20**年至2009年,市城建委初步安排资金9.54亿元,全面实施29项市政设施建设工程。完成海客道一期二期、海华道二期三期、沧海道三期、海景道三期、高云路二期、岛城路二期、宝岛路、金岛路四期五期、怡岛路一期、星岛路三期五期、绿岛路二期三期、富丽岛路一期、临纬五路、临经六路延伸段、高云水库支路、CBD步行街一期工程和翁山公园二期、田螺峙公园及新城公交枢纽站建设。推进苍海道四期五期、海涵道一期、怡岛路二期、港岛路三期、海涵道一期、岛城路长峙段、海景公园等工程。

(二)加快新城配套设施建设。由建设单位投资28.67亿元,实施高星级酒店、商务办公楼、体育设施等14项配套工程建设。其中绿城大酒店、财富大酒店、花园大酒店、烟草办公大楼、电力调度大楼、建设大厦、移动公司办公大楼、新城体育馆和市人才公寓竣工并投入使用。推进香格里拉大酒店、中昌国际大厦、永邦商务大厦、中奥能源写字楼、新城体育场等建设工程。

(三)实施定海旧城改造工程。进一步完善老城区功能,提升城市品位。20**年至2008年,市城建委投资8900万元,全面完成沿港东路景观改造、东山路二期、气象台路二期、东河中路改造、鸿毛湾地块道路配套等工程。逐年实施老城区背街小巷、破损路面、低洼地段改造、路灯维修、绿化补种、河道清淤等工程。

(四)推进环卫设施建设工程。20**年至2009年,投入资金8500万元,全面完成团鸡山垃圾填埋场扩容一期工程、新城3号垃圾中转站和9号污水泵站、新城和盐仓粪便处理厂、盐仓(新城)餐厨垃圾处理厂、定海建筑垃圾堆放场、新城至小干污水管线、新城环卫管理用房、甬东垃圾滚装船码头建设,新建和改造城区公厕56座,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场,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改善城市环境,奠定坚实的硬件基础。

(五)打造连岛大桥沿线景观。大陆连岛工程及接线、329国道和定沈线等本岛主干道景观,是反映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的重要窗口,也是展示**作为港口旅游城市特色和品位的重要载体。目前,这些道路沿线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山体破损、建筑杂乱、绿化缺损、环境脏乱等问题,损害了城市的形象和品位。要全面实施大陆连岛工程及本岛主干道景观建设工程,力争到2009年大陆连岛工程贯通前,基本建成交通顺畅、环境优美、整洁大气、绿色生态的富有**特质海岛风情和现代气息的景观交通线。一是强化规划管治。精心编制《**大陆连岛工程沿线景观建设规划》,作为工程实施的指导依据。道路两侧严格“绿线”控制管理,确保绿化美化建设用地。按照空间形态完整、色彩和谐的要求,加强沿线城镇、村庄规划管治。严格审查沿线新建建筑物、构筑物及其它设施,注重与周边景观相协调。景观建设与沿线新渔农村建设相结合,切实加强村民建房的审批管理和指导服务工作。保护大鹏岛、册子等地的古村落、古民居。二是沿线绿化造林。道路两侧绿化造林按照《**市人民政府批转市农林局关于绿色生态**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组织实施。突出“生态”和“景观”两大功能,使主干道沿线有路皆绿,树木成线,林带成网,绿化成片。三是重要节点整治。整治主干道15个重要节点。其中大陆连岛工程及接线段包括沥港、东堠、册子、岑港、双桥等;白沈线包括东皋岭隧道、临城鼓吹山及接平东线处等;329国道包括鸭蛋山码头、定海青岭、临城惠民桥、勾山浦西、东港、蜈蚣峙码头、朱家尖南沙等。四是山体宕口复绿。全部关闭并治理沿线可视范围内的露天开采矿山,主要包括金塘、岑港、双桥、白泉、临城、勾山、沈家门等地采石场。积极推进“青山白化”治理工程,采取覆土绿化、易地迁埋等多种方式,限期整治沿线有碍观瞻的坟墓。五是周边环境整治。拆除主干道景观建设工程范围内有碍景观及违法搭建的建筑物和构建物,进行绿化美化。清除沿线积存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粉刷美化可视范围内影响景观的建筑立面,清理和规范沿线户外广告,改变破乱现象。实施“夜景亮灯工程”,保障夜间交通安全,美化环境。

三、高效能管理城市

伴随着大桥经济时代来临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城市管理的事务日趋繁重,“多、杂、细、碎”的特点时刻考验着城市政府的科学行政能力。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改革城市管理执法体制,创新城市管理模式,强化综合治理措施,实现城市和谐发展。

(一)改革城管执法体制。实施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城管执法部门集中行使城市规划、市容环卫、市政管理、城市绿化、环境保护、工商行政、公安交通、城市河道管理等8大类的全部或部分行政处罚权,解决城市管理中存在的多头执法、职能交叉等问题。设立市、区两级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依照各自职责权限,相对集中行使城市管理行政处罚权。原由市城建监察支队承担的定海城区的行政处罚职能整体划转给定海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负责新城及**经济开发区滨港(A)区的执法工作。定海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负责定海辖区内(除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管理区域外)的执法工作。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整编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监察队伍。市、区公安机关派员进驻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构,保障城市管理执法工作。

第9篇:城市建设规划范文

【关键词】:近期建设规划;编制

Abstract: City construction planning is the overall planning of city in phased implementation schedule and action plan; it is to implement the important step of city planning. In this paper, taking Jincheng city construction planning practice as an example, the recent construction planning method, preparation of key undertook discussing.

Key words: the recent construction planning; compilation

中图分类号:TU984.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5-0020-02

1前言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晋城在新起点上谋求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时期。为了分阶段依法有序实施城市总体规划,科学指导“十二五”期间城市建设和管理,特编制了晋城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2晋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实践

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东枕太行,南临中原,西望黄河,北通幽燕,区位适中,交通便捷,是山西通往中原的重要门户。2010年晋城市中心城市现状建设用地约51.74平方公里,人口约50万。

本轮近期建设规划规划年限为2011-2015年。规划范围为晋城市中心城市范围。规划期末中心城市建设用地约68.8平方公里,人口约65万。

2.1规划思路

科学客观地进行前期研究,为此次近期建设规划提供技术支撑。

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政府、城市发展等多个方面对规划的要求,加强对近期发展目标与发展策略的研究,着重解决近期面临的重大问题。

确定重点开发地区、重点改造地区和重点生态保护地区,尤其加强对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的研究。策划和安排重大建设项目,并研究其资金来源、投资主体和投资估算等,对重点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项目着重考虑。

研究规划实施的条件,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和建议。

2.2技术路线

突出总体规划的延续性;调整总体规划的“焦距”;强调建立以近期建设规划为核心的操作体系。在对《晋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总体把握的基础上,结合“十二五”规划和城市的发展目标,确定城市近期建设目标、规模、发展策略、建设内容和建设时序。

建立规划的多部门合作机制和公众参与机制,使多部门合作和公众参与成为制度化、法定化的程序,取得广泛认同和支持,成为全社会行动的共同纲领。

健全城市规划的实施机制,注重规划成果的可操作性,成为指导近期城市建设的政策纲要和决策依据。

完善城市规划的协调机制,将“十二五”规划和各部门的规划在“城市建设”这个平台上进行整合和完善,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重点地区和重大项目的协调推进。

2.3城市近期建设重点地区

通过对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发展现状和趋势的综合分析,本次规划明确划分城市近期建设重点地区为以下三类:重点开发地区、重点改造地区、重点生态保护地区。

(1)重点开发地区

重点开发地区是对提升城市功能和促进产业发展有重要作用的地区,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地区。确定城市重点开发地区的目的在于集中有限的城市建设资金进行重点开发并形成规模效应,保证投资省、见效快、环境好,并综合协调城市建设各系统以引导城市空间结构和功能结构的合理发展。

重点开发地区的各项开发建设应统筹安排,充分发挥城市的集聚效应。在土地开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等方面应给予优先安排,城市公共投资要重点投向这些地区,引导和吸引社会投资在这些地区积聚,在土地政策方面要优先保障这些地区的土地供应,对于鼓励发展的支柱产业的用地应政策倾斜。

表1近期建设规划技术路线

(2)重点改造地区

重点改造地区是指区位重要,但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组织不畅、用地混乱、综合环境较差的地区。其目的在于改善局部环境,完善设施和置换陈旧功能,挖掘建成区潜力,以提升城市整体功能,保持产业健康发展,为城市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

对于重点改造地区,在土地供应方面,应以服务产业转型和环境改善为目的。要提高公共设施、道路广场、绿化等公益性用地比例,限制工业用地的投放;加大环境改善和基础设施项目的土地开发基金投资;促进现有建筑功能的转换和更新;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鼓励产权交易,激活三级市场。

(3)重点生态保护地区

重点生态保护区是指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蓄洪水、防风固沙、维系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的区域,需要国家和地方共同管理,并予以重点保护和限制开发的区域。

对于重点生态保护地区,应采取治理优先、重在控制,先行、逐步推进的策略,坚决制止生态破坏行为。严格控制生态保护地区的各类开发建设行为,防止城市建设、陡坡开垦等行为对其形成新的破坏。

2.4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1)加强规划宣传、强化规划监督、维护规划的权威

(2)强化城市规划年度实施计划的地位,确保近期建设规划实施效果

城市规划年度实施计划是对近期建设规划五年任务进行的年度分解。要通过城市规划年度实施计划对近期建设规划实施过程进行跟踪和评估,要通过城市规划年度实施计划实现城市规划与城建项目年度计划和土地出让年度计划的有效衔接,使规划形成政府合力,加快近期项目落地。

(3)逐步建立和完善近期建设规划的动态更新机制

在近期建设规划规定的建设时序内,如发生重大发展条件变化或规划到期时都应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按照法定程序对近期建设规划加以适时的滚动调整。逐步建立和完善近期建设规划的动态规划和调整机制。

(4)进一步强化“上下联动、部门合作”的城建工作机制

近期建设规划要加强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部门规划的有效衔接,实现了部门规划的整体合力。同时,规划还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使近期建设规划更具科学性、可操作性和权威性。

(5)建立多渠道、多元化、多层次的投融资机制,广开财源,加大城建资金投入

(6)量力而行,突出重点,把握关键

在城建资金的使用上要向关乎民生和完善城市功能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城市公益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上倾斜。把握好理想与现实、需要与可能的关系,认真谋划好、建设好每一个项目,保障城市快速有序发展。

3规划编制创新

(1)突出规划重点,强化政府引导

本规划重点加强对关乎民生和城市功能完善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城市公益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研究,突出政府、公共投资对城市发展的引导与示范作用,强化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

(2)加强部门和公众参与,统筹多方利益

本规划加强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部门规划的有效衔接,实现了部门规划的整体合力。同时,规划还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使近期建设规划更具科学性、可操作性和权威性。

(3)前期研究扎实,项目论证充分

为使规划切实可行,前期分别从政策背景、现状调研、回顾评价、编制研究四个方面进行了专题研究,并采用基于需求为导向的行动方案、基于城市综合效益最优化的项目策略、基于理性决策的动态规划等规划理念,增强了近期建设项目的可行性。

4结语

要真正建立起城市总体规划的动态管理和滚动调校机制,引导城市建设合理有序的进行,仅靠编制以五年为周期的近期建设规划是不够的。笔者建议,应该在近期建设规划完成后,加强对规划实施的跟踪与反馈工作,在此基础上组织编制城市规划年度实施计划,使近期建设项目能够有序地实施。

参考文献:

1.王富海,陈宏军,邹兵,施源.对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思考与探索.城市规划通讯.2002.18

2.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市近期建设规划(2006-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