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会计电算化含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问题对策
随着中小企业对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加快了中小企业现代化管理的进程,是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表现。会计电算化实现了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提高了财务信息录用的准确性,加快了工作效率,减少了财会人员的工作量,避免了财务数据的人为干预,是企业进行市场决断的重要保障。所以中小企业要加强对会计电算化的重视,快速适应市场发展的变化,实现财务管理的高效性。
一、会计电算化的含义
会计电算化是利用信息技术,现代化会计技术,以先进的计算机为工具,对各种会计信息收集、处理、存储、分析和传送的人机系统,又称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会计电算化是在计算机发展的基础上,利用数据信息化的一种财务手段。会计电算化在中小企业的应用,促进了企业的现代化发展,是企业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管理的重要表现。会计电算化充分的结合机器和人力,把企业财务信息通过计算机进行数据记录、账表核算和资金流统计,这样的工作不仅减少了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简化了很多繁杂的环节,避免了人工手工操作带来的误差,而且保证了财务信息的安全性,使得整个财务系统更加智能化和便捷化。在企业进行市场经济时,能够通过有效的财务系统进行分析和决策,从而为企业的效益和稳步发展带来积极的作用。
二、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观念陈旧
由于我国中小企业原来大部分都采用的手工财务管理模式,这种会计模式在企业的发展中形成了固定的流程和财会氛围,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在会计电算化采用后,不能很快地在企业中找到适合的方法。加上很多企业管理人员对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没有充分的认识,造成陈旧的财务管理观念根深蒂固,不能很好的改革。这种观念,使企业领导不能意识到会计电算化不仅能够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还能根据会计信息系统,分析市场发展的趋势,为企业的市场决断提供及时、准确的参考信息,这也是现代化企业发展改革的必要措施之一。
(二)与会计电算化相适应的管理制度不健全
虽然会计电算化以及在中小企业普及,但是并没有对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进行改革。而只有企业的管理制度与流程想匹配,才能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会计电算化与传统的手工记账在财务数据处理、报表审计、信息核查和工作流程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而中小企业却沿用了传统的会计管理制度,这就造成会计电算化管理流程存在矛盾,在实际工作时,出现很多不适用的标准要求,使得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的脱节。这样不健全的制度,会造成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应用降低,不仅不能高效地位企业提供财会信息,还会影响企业正常的财务管理。
(三)会计人员计算机操作及网络应用水平低
企业的会计管理由原来的手工记账到会计电算化,不仅对企业是一种改革,对会计人员也提出了挑战。会计电算化的工作是借助计算机媒介,通过会计管理系统对企业财务数据进行统计和管理。所有,会计人员要改变原来手工记账的技巧,提高对计算机操作和软件的应用。但是由于会计电算化普及的时间短,重视程度低,很多会计人员计算机操作及网络应用水平比较低,在处理计算机问题和网络数据管理时,缺乏专业的技术知识支撑。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影响了工作的效率,降低了财会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也为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造成了隐患,给企业的财务决断产生一定影响,甚至误导了企业对市场的判断。
三、中小企业对会计电算化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建立良好的管理体系
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的有效应用,要有完善的管理体系做保障。只有建立了良好管理体系,才能让会计工作有章可循,才能让会计人员的工作有条不紊,实现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细化。实行会计电算化后,会计核算工具与程序、会计数据与信息的表现形式、会计档案的保管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会计电算化的管理分为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会计电算化的宏观管理包括制定发展规划和管理制度、会计核算软件的评审、人才培养和理论研究等;会计电算化的微观管理是指企业在建立了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后所进行的组织和管理工作,主要包括设立新的职能部门、对原有部门的调整和制定完备的用户组的管理策略等。
(二)培养综合型会计人才
会计电算化的应用,提高了对工作人员的要求,所以企业要给予会计工作人员充分的学习空间。在实际工作中,会计电算化改变了传统的手工会计,使得很多员工出现了不适应,一方面很多手工会计技巧和方法在会计电算化过程中不适用,一方面要对计算机会计系统有熟练的操作。而员工在短时间很难掌握会计电算化的要求。所以为了保证会计工作的有效性,企业家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综合性培训,并定期对其进行考核,让会计管理人员能够适应经济发展对技术人员的要求,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企业。
(三)提高对于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重视
中小企业要充分认识会计电算化的优势,重视市场对会计电算化的急切需求,只有快速的适应时展的变化,改变对财务会计的观念,才能调整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为企业的财务工作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只有企业存在对市场变化的前瞻性,重视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求,才能把发展会计电算化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四、结束语
会计电算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所以我国中小企业加强会计改革的力度,分析会计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并不断调整策略,提供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适应本企业的发展,才能让会计电算化的优势更好的服务于企业的需求,从而保证企业的市场竞争的过程中有准确有效的财务分析保证,实现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晓梅.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对策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04)
一、会计电算化的含义
会计电算化是利用信息技术与现代化会计技术,以计算机为工具,对各种会计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存储及分析,高效率提供各种会计信息,使会计从单纯记帐、算账、报账、核算型向预测、决测的经营管理型转变。会计电算化已成为会计工作的一个重要手段,正确理解会计电算化含义,对强化会计电算化管理工作尤为重要。
1.从开展会计电算化的目的来认识.
会计电算化不仅能使广大财会人员从繁重的手工操作中解脱出来,减轻了劳动强度并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使财会人员有精力去研究财务工作,更重要的目的是通过计算手段和管理决策手段的现代化,提高会计信息收集、整理、传输、反馈的灵敏度和正确性,提高会计的分析决策能力,更好地满足管理的需要,为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和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2.从应用计算机会计业务的程度上来认识。
由于各个单位具体情况不同,会计电算化的程度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会计电算化程度越高,则越能满足管理的需要,越能为提高经济效益服务。在企业的实际工作中,会计电算化一般表现为以下几种应用方式;第一,单项业务电算化,由计算机代替手工处理某一项业务;第二,多项业务电算化,几项业务有机地组织起来,由计算机处理;第三,整个会计信息系统电算化,将所有的会计业务组织起来由计算机进行系统处理;第四,整个管理信息系统电算化,就是把所有的会计业务和所有的管理业务有机地组织起来,由计算机进行系统分析。
3.从管理角度来认识
单位的管理工作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会计工作作为整个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电算化工作必然要与其它部门电算化工作相互协调。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是整个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必须引起企业领导的足够重视。
4.从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开发应用来认识
首先,会计电算化的决策,主要包括会计电算化目标的确定,可行性研究,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应用程度的决策,会计电算化的信息系统选择;其次,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包括实施队伍的组织,实施费用预算,硬件及系统软件的配置,会计应用软件的开发和购买,系统的调度、试运行及验收;最后,电算化后会计工作的组织与管理,主要包括电算化后组织机构的建立与调整,电算化后内部管理制度的建立与调整,以及其它日常管理等。
二、推行电算化管理,建立和完善会计工作新体系
1.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加强网络系统的管理。实施会计电算化,必须建立和完善会计工作新体系。新的财务核算体系的建立,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电算化网络财务系统,这样就要求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网络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整体人员素质。首先,根据网络财务系统的核算要求,认真分析各岗位的任务及特点,把人员按其在网络系统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划分为网络管理、系统维护、数据稽核、数据输入,并明确各岗位工作任务,制定岗位责任制;其次,做好人员的培训工作,了解并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常识,软件的全部功能,操作方法及常见的故障预防,特别是会计电算化方面的最新进展,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并形成一定的知识储备;再次,把电算化会计管理作为一项很重要的事情来抓,加强会计档案管理是电算化会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提高整个财务管理水平的关键,这不仅包括凭证的编号、录入、传递、处理等过程的管理,又涉及到人的管理,使人与物的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套会计档案的管理,使整个网络系统能安全地运行,保证会计数据的完整、准确,包括软件的环境维护,硬件使用和维护及计算机病毒的预防等。
2.抓好运行管理,不断创新。运行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数据的准确性和电算化的全面推广。在运行过程中,要做到认真制作凭证,保证数据准确无误。切实抓好运行调试工作,争取做到每完成一步都要对其结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直到数据完全正确为止,通过运行和不断改进,使其更加符合现代化管理的要求。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必要性;环境约束;策略选择
[中图分类号]F231.4 [文献标识码] A
一、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的目标和必要性
(一)会计电算化的含义
会计电算化,是计算机技术和现代会计相结合的产物,是以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在会计中运用的一种简称,是用电子计算机来代替人工记账、算账、报账、代替人脑完成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和决策的全过程。随着会计电算化的不断发展,其含义也得到了进一步延伸,它不仅涉及会计信息系统的理论和实务研究,而且还融进了相关所有工作,如会计电算化的组织与规划、实施与管理、会计电算化人员培训、会计电算化制度的建立、计算机审计等内容,也就是把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现代化数据处理工具和以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数据库以及计算机网络新兴理论和技术应用于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中,以提高财会管理水平和企业经济效益,进而实现会计工作的现代化。
(二) 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的目标
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目标,是应用企业财务会计原理和成本与管理会计方法以及计算机技术对传统手工会计的处理方法、流程及对会计数据的搜集、存储、处理、传输和报告方式进行改造后而建立起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在传统的会计中,会计人员将反映各种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审核、确认,然后,编制记账凭证,工作量十分庞大,并且容易出错。而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应用,减少了重复性、机械性的劳动,不仅可以使用互联网技术使企业与企业、企业与个人、企业与社会、企业内部之间的各种原始凭证能够从书面变成电子的,而且原始凭证的传递将从手工的或磁盘的方式变为网络的方式,财务信息系统也不再集中在财务部门搜集原始凭证,而完全可以分散在客户、供应商、政府部门、企业员工、企业内部其他部门、企业下属机构等,使原始数据能够快速和准确的搜集。实施会计电算化解决了手工会计计算中的记账不规范、不统一、易记错、记漏等问题,提高了核算质量,使得会计工作更规范。
(三) 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必要性
开展会计电算化是时展的必然,是会计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实现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在现代化大生产中,企业的规模日益扩大,社会分工进一步发展,各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复杂,从而使沟通这些联系的信息量急剧增加。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企业要在国内国际的竞争中获胜,就必须获得国内外人才信息、技术信息、金融信息、市场信息、商品信息和材料信息,并及时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如果这些工作再由手工、半手工的方式来完成,已远不能满足需要。而需要用现代化的工具——电子计算机来处理。所以会计电算化在会计的改革与发展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它的应用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工作负担,使会计数据处理更具准确性、及时性。宏观管理系统所需的大量信息不需手工输入,不仅不会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还会大大提高数据管理系统的效率,从而实现企业的现代化管理。
二、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会计电算化缺乏认识
我国会计实行电算化起步较晚,人们还未充分认识到电算化的意义及重要性。一是多数单位电算化应用于代替手工核算,仅仅是减轻会计人员负担,提高核算效率,并没有认识到建立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的重要性,在软件更新以及硬件投入等方面支持力度不够;二是许多企业领导对会计电算化存在片面认识,仅把会计电算化认为是企业现代管理的标志,当作树立企业形象的一种手段,把计算机作为主要因素,把财务人员作为次要因素,不重视会计人员的培训。使现有会计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地为企业决策及管理服务。
(二)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不健全
会计电算化对会计核算、管理方法等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必须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体系,以确保会计电算化的正常运作。但是,一方面许多相关人员对会计电算化的一些规章并不了解,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就容易违规。另一方面,有些企业没有制定会计电算化操作人员的权限限制措施,如操作员密码公开或不设密码,为越权使用和数据篡改留下隐患;还因有些企业没有处理好实施会计电算化后人员职能的转换问题,也没有建立专门的会计电算化机房,没有制定相应的上机操作制度,导致会计电算化的管理混乱,会计人员岗位职责不明确。
(三) 会计信息系统安全性和保密性差
企业的财务数据属于商业机密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而在会计电算化系统环境下,电子符号代替了会计数据,磁性介质代替了纸介质,从而会计信息安全易受到威胁。目前,我国不少企业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安全性、保密性重视不够,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如一些会计电算化的具体操作者未能按照一定程序操作或对计算机病毒的侵入防范意识不强,未能采取有效措施预防病毒和黑客的入侵;在会计档案形成和保管过程中存在很大风险,容易导致会计资料的丢失或错误的出现,甚至导致会计信息泄密。
另外许多软件缺乏操作日志记录功能,对操作人员、操作时间和操作内容没有具体记录,出现问题不便于追究责任。数据库也缺少必要的加密措施,还有一些商业软件为了占领市场,为用户提供修改以前年度账目等功能。这些都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四)会计电算化档案工作管理缺失
企业虽已实施会计电算化,但因为实施时间不长,财会人员和企业领导对于会计电算化档案的组成内容了解不够,缺乏管理会计档案的经验。很多企业只是将打印出的纸质档案存档,存储会计档案和会计资料的磁盘未能及时归档,导致不少的会计档案被人为破坏或自然损坏,从而影响会计档案的完整性,甚至造成企业财务信息泄密。
三、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策略选择
(一)提高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
提高企业领导认识是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关键。企业领导应认识到实施会计电算化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认识到会计电算化辅助企业高层的重要性和全面、及时、准确提供信息的优越性,以便更好地领导企业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另一方面必须认识到会计电算化不仅改变了会计核算方式、数据储存形式、数据处理程序和方法,扩大会计数据领域,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而且改变了会计内部控制与审计的方法和技术。从表面上看,会计电算化只不过是将电子计算机应用于会计核算中,减轻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会计核算速度和精度,以计算机替代人工记账。而实际上,会计电算化决不仅仅是核算工具和核算方法的改进,而是改变了会计工作组织人员分工,促进会计人员素质和知识结构以及会计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全面提高,节省会计人员的时间和精力,转变会计工作职能,推动会计理论和会计技术的进步,提高整个会计工作水平。
(二)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的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电算化管理制度是会计电算化工作有序进行的重要保障,为了电算化会计工作顺利进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制度:
1. 建立电算化岗位责任制
在会计电算化实际工作中,要明确制定各职能组及各成员的责任。可以根据内部牵制制度和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对会计岗位实行必要的调整和重新划分。电算化的工作岗位可以分为基本会计岗位和电算化会计岗位,基本会计岗位可分为会计主管、出纳、会计核算、稽核、会计档案管理等岗位;电算化会计岗位是指直接管理、操作、维护计算机及会计软件系统的工作岗位。
2.建立电算化操作管理制度
为了使电算化工作有效的实施,就必须明确规定上机操作人员的操作内容以及对密码的严格管理、按会计业务流程操作软件、按正确程序打开和关闭财务软件、填写上机操作记录、及时备份和查杀病毒。原始凭证经领导签字方可录入计算机,会计凭证必须连续编号,现金账和银行账必须日清月结,按有关规定装订凭证等。
3. 健全人员和数据管理制度
人员管理制度主要是对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人员的任职资格进行规划并划分职责。而数据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数据输入输出的管理、备份数据的管理、存档数据的管理和保密规程。
(三)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为了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建立相关的制度和实施相关的措施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财务数据是绝对保密的,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建议软件公司应研发数据安全性好、保密性能高的财务软件产品,以保证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1.预防计算机犯罪
应对日益猖獗的计算机犯罪,国家应制定并实施计算机安全法,在全社会加强对计算机安全的宏观控制,政府主管部门还应进一步完善会计制度,对危害计算机安全的行为应依法定罪,为计算机系统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2. 增加电磁屏蔽
制定计算机机房管理制度,制定机房防火、防水、防盗、防鼠的措施,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对策。
3.强化内部控制
在信息网络环境下,某些内部人员的恶意行为及工作人员的无意行为都可能造成会计信息的不安全性,有必要建立内部控制制度。
(1)实行用户权限分级授权管理,建立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岗位责任制度。(2)制定相关的制度和措施,加强对病毒、“黑客”的安全防范(3)从电算化网络软件的设计入手,增加软件本身的限制功能。(4)建立良好的会计信息资料的备份制度,对重要的会计资料要实行多级备份。(5)强化审计线索制。(6)建立进入网络环境的权限制。
4.办公数据的保密与保护
为了保护数据的安全性,在进入系统时可以加一些诸如用户口令、声音检测、指纹辨认等检测手段和用户权限设置等限制手段,另外还可以采取硬件加密或把系统作在芯片声加密等机器保密措施,并实施专机专用、专室专用等办法,来保护数据安全。
(四)做好会计电算化归档工作
会计电算化档案存储在磁性介质或光盘上,应采取“AB备份”进行数据的备份,并且每份上要注明形成档案时的时间和操作人员姓名,存放在两个不同的地点,以防地震或火灾等意外情况引起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毁灭与系统的不可恢复性。会计档案备份应粘贴标签加以收存,并远离磁场,注意防火、防潮、保持室内的清洁等。对采取磁性介质保存的档案,还应定期进行检查、复制,防止由于磁性介质的损坏而使会计档案丢失,从而造成无法挽救的损失。此外还应注意电算化会计档案与对应的财务软件版本的一致性。因为在不同的版本软件形成的会计档案其会计数据的结构有所不同,从而可能造成会计档案不能被调阅或产生其他的错误。
会计电算化的目的是通过建立电子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实现会计工作的现代化。实现会计电算化对企业效益的提高和改善公司的管理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电子商务的迅速兴起,一些先进的、现代化的事物不断出现,对会计电算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建立符合现代化企业发展需求的新型财务系统变得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 肖勇.我国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J].冶金财会, 2007(7).
[2] 黄丽华.我国会计电算化进程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南昌高专学报,2006(1).
[3] 熊鹰,谭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方向[J].辽宁经济, 2007(11).
[4] 陈祥喜.浅谈我国目前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其未来发展趋势[J].商场现代化,2007(4).
[5] 王景新.会计电算化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风险管理;对策与建议
一、会计电算化概述
1.会计电算化的含义
会计电算化是计算机技术与会计工作相结合的产物,它帮助企业实现了运用专业的会计软件指挥现代计算机设备来代替传统的手工会计业务处理,高效准确地进行记账、报账、查账工作。与此同时,会计电算化还在传统会计业务处理的基础上丰富了会计工作的内容,比如可以分析整合会计信息,做到事前预测,事中监督,从而有利于企业做出准确的判断决策,提高其经营管理水平。会计电算化推动了会计理论与技术的创新以及会计观念的更新换代,促进了会计工作现代化的进程。
2.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现状
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会计电算化已经成为了企业会计工作的重要工具。同时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的突飞猛进以及会计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会计电算化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会计电算化在我国的起步时间较晚,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企业开始认识了会计电算化,随后开始逐渐深层次的了解并慢慢的运用到企业的会计工作中。1996年,我国的企业会计电算化发展到创新提高阶段,全国各大企业开始广泛的应用会计软件实施会计电算化。直至今日,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已经逐渐成熟与完善。
二、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风险分析
1.会计电算化的系统风险
会计电算化系统正常且稳定的运行是企业会计工作顺利实施的保证,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会计电算化系统仍然存在着不少风险。其中数据风险和系统故障风险占据着主要地位。会计电算化虽然从一定的程度上节省了人力,但是一些原始的数据和信息仍旧需要人工去输入,这时,如果人工输入的数据存在错误,将会导致会计电算化系统计算出来的数据存在错误,最终得到错误性结果。这种关联性与反复性的错误就是会计电算化系统存在的数据风险带来的。由于会计电算化是计算机技术与会计工作结合的产物,其工作过程由计算机设备来进行操作,所以计算机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就成为导致会计电算化另一风险的原因。例如计算机硬件发生故障,可能会导致已保存的数据丢失,给企业带来损失。
2.会计电算化操作不规范导致的风险
会计电算化背景下的会计工作需要同时精通会计专业知识与计算机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然而当今社会却十分缺少这种专业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大多数会计工作人员只能掌握一些基本的应用软件的操作,对于会计软件的操作规范不熟悉,十分容易产生操作失误、录入信息有误、利用职权徇私舞弊等现象,会计电算化的规范化运作并没有完全实现,从而对企业产生消极影响。
3.会计电算化安全防范不当导致的风险
网络安全是当今社会主要的安全问题之一,对于建立有局域网的企业来说,网络安全问题,尤其是财务方面的会计软件安全问题极易出现,并且极易传播。网络病毒和黑客侵袭,数据传输与备份过程遭遇外来病毒入侵等问题都会导致企业的经济损失。
三、会计电算化风险管理对策
1.及时更新维护电算化软件
会计电算化相关软件是企业会计工作的基础,也是企业会计电算化风险的主要来源。因此,守好会计软件这一关对于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顺利实施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企业应当购买应用成熟安全并且适合企业实际需要的会计软件,在安装使用之前,要对操作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与考察。其次,在软件的使用过程中,要进行实时的监控维护以及病毒查杀,同时为了更有效地进行工作,还需要定期对会计软件进行更新。
2.培养高素质会计人员,加强其对电算化的认识
虽然说会计电算化从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工,但是会计工作人员仍是会计业务操作的主导者。因此,会计工作人员应当积极的顺应时代潮流,熟练掌握会计应用软件的操作,并且精通系统维护、网络安全、程序更新等技能,成为计算机知识与财务专业技能同时具备的复合型人才。
3.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制度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会计实践 影响
会计工作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是加强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和应用。相对于西方国家而言,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起步比较晚,从上世纪70年代末至2013年已三十多年,经历了尝试阶段、自发发展阶段和稳步发展阶段、管理型会计软件发展阶段。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通用化的财务软件得到广泛应用。
一、会计电算化前言
1.概念。会计电算化通过电子计算机代替手工记账与算账。它是一门集计算机学、管理学和会计学为一体的综合学科。它在一定范围内代替人处理会计信息并完成分析、预测及作出判断。它具备大储存、快运算、快捷查询、编制简单、数据准确等优点。
2.对会计实践的影响。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会计实践存在影响。首先更改手工会计数据处理方式。一般一项会计核算工作传统上需要多人合作完成。由于计算机可以精确地完成手工无法胜任的复杂计算,因而能够让会计核算更为细致深入。会计电算化可以使繁复的核算工作简单化,还能使得准确性得到提升。它也充分发挥了会计参与管理的职能;其次.对会计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会计电算化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会计组织体制,具体表现一方面使得会计工作的主要依据体现在各种会计数据上;另一方面,会计电算化的推广同时也相应地带来了新的岗位及新的员工需求。这就意味着人才需要同时精通计算机与会计知识;再次. 会计信息处理功能提升。在现代高速发展的时代,会计信息在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经济效益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会计电算化能准确地记录社会经济活动的细节,保存传播会计信息,提炼系统化、条理化、针对性的信息;最后改革会计的内部控制制度。会计电算化出现以后,计算机可以通过一种特殊程序专门进行内部控制工作。这种计算机化的操作的控制面从原来的组织文档,扩展到了软硬件和运行环境。控制方式变化为组织、手工、程序控制三者结合。
二、会计电算化存在问题及根源分析
1.存在的问题。(1)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有待提高。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开展包括人员管理、操作管理、档案管理等各种管理制度。一些中小企业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因为不完善而普遍存在问题,如人员管理存在岗位职责没有明确;操作管理无操作规程等。
(2)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偏低。目前会计部门对于会计电算化仍然无法实现全面普及,主要归结于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偏低,表现为会计工作人缺乏熟练操作电脑的技能,计算机工作人员不懂会计知识,软件运行过程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因而,对于会计复合型人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
(3)培训教材有待更新。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体现在硬件上计算机运行速度上的提高也体现在软件上计算机系统的更新换代。市面上流通的计算机教材多为几件前淘汰的计算机系统下的操作和运用,运用这些陈旧的知识和教材培训出来的员工无法真正运用实践中去,其实用性并不强。
(4)缺乏再培训和定期考核机制。多数单位的会计工作人员很难跟上信息时代飞速变化的脚步。会计从业人员应该多多进行计算机培训。即便是拥有计算机基础的工作人员,因其水平与实际要求还有一段差距,也需定期进行再培训和考核。以确保适应社会上不断前进的信息技术。
2.存在问题的根源。(1)基础教育不全面。只有由熟谙计算机软件开发、财务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来开发,才能开发有意义的电算化系统,较大程度实现人脑和电脑相互结合。计算机专业人士是会计软件的主要开发者。开发会计软件人员没有具备完善的会计财务知识,即便拥有卓越的计算机技术,却无法完全实现软件的会计功能。
(2)没有普及会计电算化。企业领导层认为会计电算化完全是财务部门的事而完全忽视了会计电算化在公司内部的推广。多数单位的管理部门认为会计电算化就是给财务部门配置计算机来代替传统的手工记账打字而忽视了对计算机系统会计软件应用和计算的培训。将手工记账和计算机记账混为一谈大大削弱了会计电算化的普及进程。
三、针对问题的解决对策
1.优化会计电算化的运行环境。首先、强化对预算收支和凭证的审查。输入和输出的数据都需做到真实可靠、合规合法。其次,内部控制优化。电脑的使用不会并不会削弱原本工作中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为了完善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必需将原有的手工控制盒,计算机上的系统控制相结合。再次,优化财务管理的形式和方法。计算机是一种先进的工具,若要这个工具能够顺利地成功应用于财务管理,就必须改变财务管理的形式和方法,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利用计算机者这一高速度高储存量的优点,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财务管理运行。最后,培养优秀复合型人才。一是企业对会计人员进行电脑管理培训是企业实现会计电算化一个捷径。二是企业在引进会计电算化人才同时,要积极培训有计算机基础的会计人员。形成了充足的人才队伍,就能加快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2.企业领导要重视。建立以财务会计员工为本的经营理念。二层含义:首先,电脑是会计工作的工具,良好地会计电算化的工作运行环境需要会计师,电脑部门员工,和其他全体工作人员一起创造的;其次,会计电算化的核心工作人员应该是单位的专业财务与会计从职人员。会计制度的订立,财务数据的分析处理和预测需要专业的会计财务知识。
四、结论
会计电算化是企业信息化的基础。会计电算化是企业信息技术的发展的先行者。我们应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不断加快和完善对会计软件的开发。努力推动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进程,使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更加蓬勃、健康发展,从而加速实现企业信息化这一愿望。
一、会计电算化的现实状况
当今,会计电算化牵涉到的工作量庞大,所以会计电算化被列为了会计行业中最为复杂的一项工作。而会计电算化这项工作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方方面面的问题,本文把这些问题加以归纳总结,最终得出的结论如下:
1.人们对会计电算化缺乏足够的认识。当今社会中,真正用到会计电算化来操作财务工作的企业依然是屈指可数。其根本原因是:人们还没有真正认识到会计电算化所具备的现实意义。长久以来,中国国内各家企业中的财务人员已经习惯了手工操作这种极为传统的工作方式。 尽管这种方式的实际效率偏低,但是却是一种极为有效又可靠的财务工作方式。加之会计电算化真正进入中国的时间还很短,绝大多数人对这种新兴的财务工作方式还不够信任。因此,许多企业还不愿意接受会计电算化这种新兴的财务工作方式。
2.会计人员还缺乏较高的电算化工作素质。目前,那些长期习惯了传统财务工作方式的财务人员在电算化工作上的素质明显偏低。其根本原因是:电算化工作都是依赖计算机完成,这便要求财务人员必须有较高的计算机工作水平,而当今的很多财务人员在计算机操控上的水平较为低下,这便让他们难以适应会计电算化这种新兴的工作方式。为此,软件提供商会为财务人员安排专业化的工作培训,对一些年轻的财务人员来说这种培训是有效的,但对一些年龄偏大的财务人员来说这种培训起到的效果依然较小。
[文秘站:] 3.软件提供商的数据保密技术还有待提升。当前,软件提供商研究了一些加强数据保密性的相关技术。这些技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用户的口令加密;二是指纹辨认的加密;三是用户权限的加密;四是声音识别的加密。但这些加密工作对企业的现实财务工作来说还远远不够,其根本原因是:当企业突然遇到停电情况的时候,财务数据会大量丢失而无法恢复,假如企业不幸遭受到病毒的攻击,那么财务数据可能会全部泄露,这对企业来说将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4.会计电算化的现实应用还存在巨大的局限性。现实中,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这两项工作是密不可分的。这是因为两项工作涉及的数据具备同源性。换而言之就是:从财务会计中生成的各类数据可以被管理会计所应用,管理报表就是财务报表经过处理而形成的。纵观当下,会计电算化工作明显缺乏完整性,即便某些企业已经应用了会计电算化这种新兴的工作方式,但这些企业往往把电算化工作局限在财务会计中,而没有把电算化工作延伸到管理会计中,所以会计电算化的现实应用还存在巨大的局限性。
5.审计电算化还有待加强。由于会计实现了电算化处理的方式,所以会计的审计工作也实现了电算化这种新兴的处理模式。现实中,中国国内各家企业中的审计人员已经习惯了手工操作这种极为传统的审计工作方式。同时,企业中的大多数审计人员都不大愿意接受审计电算化这种方式,所以审计电算化的现实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阻碍。即便是某些企业的审计人员愿意接受审计电算化这种方式,但由于其中不少审计人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太低,所以真正实现了审计电算化的企业依然是寥寥无几。
6.会计电算化专业软件缺乏足够统一的标准。当前,会计电算化专业软件还没有制定一个足够统一的标准体系。于是,各家软件商制造的电算化软件也就五花八门。因此,即便同一个行业的公司,实际用到的电算化软件也可能差异巨大。这种差异尤其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使用方法的巨大差异;二是数据接口的巨大差异。这两种差异又引起了电算化工作的诸多不便,其中最典型的问题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报表汇总极其不便;二是数据传输极其不便;三是数据查询极其不便。因此,会计电算化专业软件急需制定一个足够统一的标准体系。
二、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
1.网络财务将取得良好的发展。网络财务既属于会计电算化的一个分支,也属于电子商务的一个分支。它的本质是:把因特网充分融入到财务管理这项工作中,从而把业务管理、财务管理两项工作合理的融合起来。一旦企业实现了网络财务之后,网络财务的具体功能便能在企业中充分运用起来。这些功能尤其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远程化操控的功能;二是会计核算的功能;三是财务的在线控制管理功能;四是电子单据的处理功能;五是电子货币的结算功能。
网络财务也可以看成是信息化办公的一种模式,只是网络财务的落脚点在财务部门的具体工作上。结合上述谈到的网络财务所具备的几种现实功能,本文认为:网络财务作为会计电算化的一个重要分支,将在未来的时间里逐步覆盖中国的各家企业,让“网络财务”“会计电算化”的相关理念深入到各家企业中,让电子化财务这种新兴的工作方式逐步替代手工财务这种传统的工作方式。
一、会计电算化教学存在的困境
会计电算化的直观含义就是计算机与会计的融合,其实不然,会计电算化是一门融会计学、管理学、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的综合性学科。在当前的中职教育过程中,这门课程的教学力度有所加强,但依旧还面临很多的障碍。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学生以及教师的认知问题。教学理念还比较陈旧,还采用常规模式进行会计电算化教育。以传授会计电算化知识为主,对学生的主体地位考虑不多,没有结合素质教育理念对中职会计电算化教育进行改革。在新课改背景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要学会如何使用各种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来提高会计业务的管理水平,而不是简单地掌握各种会计电算化知识。另外,教学内容比较单一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在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理念决定了教学内容也比较单一,比如很多会计电算化课就是对一些基本的教学内容进行重复教学,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各种知识的单纯记忆,这种教学模式就是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注重教师的教育和学生的理论学习,但并没有重视学生的实际联系,会使得学生认为中职会计电算化课十分乏味无趣,最终失去学习兴趣。会计电算化教学最关键的一个内容就是实践教育,尤其是要给学生更多的实践学习机会,而不仅仅是各种理论知识的讲解。在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借助多媒体、计算机等设备,改变教学方法等,以提高会计电算化教学水平。
二、会计电算化教学创新策略
(一)加强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育的主旨是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应用所学到的各种理论知识对各种会计业务进行快速、高效、准确地解决,尤其是在信息技术时代背景下,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学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融合,这门学科与传统的会计学之间有很大的区别,有很强的实践性。科学的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会计电算化知识,并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以及知识掌握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应该要重视实践教学,而不是只注重对各种简单理论知识的学习,应该要将实践教育当作一个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的重要途径。可以通过加强对实验教育的重视,来实现教学目标。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该要加强对会计电算化教学教育的重视,尤其是要注重对学生对各种会计业务的解决能力、对各种计算机能力的培养,加强会计电算化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融合发展的力度,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借助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实现对各种会计问题的解决。
(二)加强会计电算化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教学力度
当前的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重视理论知识而忽略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的现象,在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中要让整个课堂变得更加具有实践性,意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不仅是对各种理论知识进行验证,更是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因此在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中要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教学力度,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提出一些问题,应该设置更多开放性的问题和任务,由学生自愿组合成组,通过自己查阅资料并且进行问题的解答或者任务的完成,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锻炼学生自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教学目标。在课堂上可以模拟实际情境,比如设置企业会计管理的情境,让学生对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并且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比如在企业会计管理过程中,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很容易出现会计失真、会计信息遗失的现象,针对这些问题,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加强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
(三)加强校企合作
在当下的中职院校教育中,实施校企合作加强实践教育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趋势。校企合作对于中职院校本身以及企业来讲都具有重要作用,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素养,在一定程度上为中职院校的综合能力素养的培养提供了平台,同时有助于企业的发展。学生在学习之后要进入到社会中进行更多的学习,企业则成为一个重要的平台,是学生学习状况的一种重要展示,也是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一个平台,当前中职院校教育过程中采用校企合作方式,可以有效地促进企业的发展。在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中,中职院校要根据市场以及企业的发展需求,制定相应的培养计划,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理论学习能力,然后加强对各个企业之间的联系,建立合作机制,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使得学生在各个企业进行实习的时候可以将这些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工作中,从而对自己的会计业务水平进行提升,并且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三、结语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会计事业
一、会计电算化的含义
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中,并用电子计算机作为工具替代手工记账、算账、报账等,实现对会计信息的收集、整理、输出、分析、预测、决策等,它是一门融合了现代会计技术、现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集会计学、信息学、计算机学、管理学等学科知识为一体的综合性边缘学科。会计电算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以计算机为主体的当代电子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也就是说是运用会计软件完成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的会计工作过程。广义的会计电算化使指与实现会计工作电算化有关的所有工作,包括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与应用、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会计电算化的宏观规划、会计电算化的制度建设、会计电算化软件市场的培育与发展。
会计电算化的出现与发展,使会计核算方式、数据处理程序和方法有了很大改变,它优化了会计信息质量,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同时也改变了会计内部控制与审计的方法和技术,推动了会计理论与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完善,促进了会计管理制度的改革,是整个会计理论研究与会计实务的一次根本性变革。会计电算化是将电子计算机应用于会计核算工作中,以计算机替代人工记帐,减轻会计人员的繁重工作,提高会计核算的精确度。然而,会计电算化改变的不仅仅是会计核算的方式和技术,还引起了会计工作组织和人员分工的改变,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也同时需要会计人员素质和知识结构的提高。会计电算化是一个变化、发展和创新的过程。会计电算化已经成为会计发展史的一个里程碑,它对会计及会计工作都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二、我国会计电算化的产生与发展
(1)初始发展阶段。在国外,会计电算化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1954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第一次运用计算机计算职工工资,开始了利用电子数据解决会计实务的新征程。而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相对于国外起步较晚,发展较慢一些。我国会计电算化起步于二十世纪70年代,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首先进行了会计电算化的试点工作。随后,召开了以总结工作经验和成果为目的的 “财务、会计、成本应用计算机问题研讨会”。会上提出了把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称为“会计电算化”的这一概念,标志着会计电算化在我国的起步,同时也加快了会计电算化在我国会计应用的步伐。
(2)自发发展阶段。1983年至1986年这个阶段,是会计电算化的自发发展阶段。这期间,会计电算化在全国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当时,计算机在国内市场上的大量涌现,推动了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开展。大量的公司在此期间纷纷开发新技术,研制新软件。但由于当时我国计算机在经济管理领域中还处于初级阶段,会计电算化工作也缺乏相应规范的政策与制度,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开展难见成效,进程缓慢。至此,我国开始总结会计电算化的实践经验与教训,逐步开展理论研究工作,培养全方位发展人才。
(3)稳步发展阶段。 1987年至1996年是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稳步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我国财政部和中国会计学会号召全国大力开展加强会计电算化的管理工作,会计电算化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与运用。同时,会计电算化也走向了制度化,组织化的发展道路。各地各企业都制定了规范的制度与措施,使会计电算化工作有了制度上的保障。不仅如此,会计电算化也取得了技术上的支持。财务软件市场和产业初步形成,由于认识到会计电算化在今后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大量企业都购买或自行开发会计财务软件,实现了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的新局面。这阶段,在大中专院校的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开设和人才的培养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4)创新提高阶段。1996年至今是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创新提高阶段。这一阶段,由于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大量开展以及在全国的大力推广,会计电算化市场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各软件公司也逐步壮大,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国外与国内的软件公司争相开发新产品、新软件,以立足于国内市场。目前,财务软件用的最多的当属用友软件,而用友软件也在不断的开发创新,满足会计工作的新需求。此阶段的会计电算化的人才培养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会计电算化方向设立的研究生、博士生正逐年增多。
三、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会计电算化已经基本普及,应用范围较广,多数的企业都采用了电算化核算方式。提高了会计质量与水平,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为企业的经济管理提供了重要支持。但总的来说,还存在以下方面的不足:
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各企业的实际情况有所不同,导致会计电算化应用范围小,普及率较低,致使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不平衡,一般是经济越发达的地区,效益越好的企业,会计电算化水平越高。东部发达地区大多数企业都实现了企业会计电算化,而西部地区却普及率不高。
目前,会计电算化方面的人才严重缺乏,现有的人才并不能满足当前的市场需求。实行会计电算化的企业需要的既要懂会计知识,也要懂计算机知识。而目前,这种复合型人才供不应求,一些经过培训的电算化人员虽懂得一些计算机专业的知识,但却不能灵活的掌握与运用会计数据分析与预测。
商品软件市场的发展有限,缺乏高层次高质量的财务软件。目前,市场上的财务软件不管是哪一种类型,其信息采集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大部分软件在使用方法上存在巨大差异,兼容性差,给用户带来很多不便。而有些企业的开发者为了自身利益,不顾现实需求,盲目开发,造成软件功能低,版本升级更新困难。
会计电算化管理体系不够健全。目前,我国的企业缺乏严格而有力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与措施,我国颁布的有些法规过于死板,阻碍了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许多单位领导及个人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不够重视,缺乏相应的监管力度。从而使会计电算化管理体系出现一些问题,反而效率与质量得不到提高。
会计国际化进程问题欠缺思考。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剧,电子商务与信息网络的高速发展,资金流转迅速,竞争激烈。企业为自身发展,应加强产品更新,技术改造。而依照当前我国的会计软件水平,很难与国际接轨。
四、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完善与趋势
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虽取得巨大的进展,但通过以上问题的分析,我们会发现我国的会计电算化还不容乐观。我们应该做出更大的努力,完善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同时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为企业经济发挥出重要作用。
提高会计电算化普及程度,对其予以高度重视。虽然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已基本普及,但还有一些地区和企业没有应用。其次,企业及个人也应该充分认识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单位领导应全面认识会计电算化,作出正确决策,制定相应制度,促进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大力加强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人员的知识水平与业务水平。人才是会计电算化的核心,人才对于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至关重要。只有培养既具有会计知识和计算机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才能满足市场的不同需求。
完善商品化会计软件市场,提高会计软件质量。由于目前我国的会计软件参差不齐,种类多样,我们应该努力改善会计软件的质量,满足用户的需求。让会计软件向智能化、专家系统方向发展。
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制度与政策,加强会计电算化管理体系。会计电算化要拥有配套的法规,符合会计准则与制度,才能满足其一致性与安全性,为其提供制度保障。企业还应采用新的管理手段,制定与组织新的管理办法,向管理一体化方向发展,使会计电算化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积极调整我国的会计政策、法律法规,使会计电算化能够加快国际化进程,与国际接轨。
会计电算化的最终目标—“网络财务”。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跨国公司等新的经济组织出现,需要企业改善其经营管理方法与策略,以应对目前的态势。所以这就必然要求会计软件的网络化。这就是“网络财务”。的确,“网络财务”将成为会计电算化发展又一座里程碑。所谓“网络财务”是基于Internet技术,以财务管理为核心,业务管理与财务管理一体化,支持电子商务,能够实现各种远程控制和事中动态会计核算与在线财务管理,能够处理电子单据和进行电子货币结算的一种全新的财务管理模式,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财务的实行,将会改变财务会计工作的空间与模式,有利于信息多元化,会计核算及在线财务管理,以取得更大的经济利益。
五、结束语
我国会计电算化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缓慢发展到迅速普及的过程,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也应该看到存在的不足与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而且与国外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为此,我们要总结经验与教训,进行深入探讨,要积极努力,勇往直前,运用各种方法、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以推进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使其愈加成熟与完善。大力发展培养复合型人才,培养开发计算机软件的人才,提高会计人员的电算化水平,培养一批既懂计算机知识又懂会计知识的人员,加大对会计人员的管理力度,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水平。会计电算化人员要为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也要不断改进和完善会计电算化制度中的一些法规和条例,以保障会计电算化的制度化。为了完善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加速其向国际化迈进,我们也要吸取国外的一些先进经验,不断总结、进步,争取早日与国际接轨。
一个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崭新的会计电算化时代即将到来。21世纪的会计应是一个革命的会计电算化系统,而不是一个在原有基础上修修补补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应当是在现代会计模式基础上,利用国际上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设计全新的、符合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会计电算化,并能为今后企业经济管理事业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黄亦平.高级会计电算化[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2]孙莲香.财务软件实用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制度修改越发完整,我国用人单位从经营模式慢慢转变成管理模式,为了能够得到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断的尝试摸索。为了跟进时代的步伐会计的工作方式也进行了修改,此时的会计电算化所具有高效化、规范化、系统化和信息化的特点,并且联系掌握了网络高等的科技学术,于此有效增强会计管理效率和发展。现代企业认为会计电算化功能快速便捷所以积极在社会上推广利用,这样可以让其功能更完整的管理现代用人单位。在高速信息发展时代,对信息资料渠道快慢的了解就是能够提前知道消息就有更多的机会,在会计中资料信息是多种多样的,会计电算化不但可以完完整整集合资料,还可以做到同步运用记账,很及时的上报最新最完整的资料信息让管理层能够做出准确的决策,更容易做好全部的准备。
可是因为社会普及不到位所以会计计算方式对信息不发达的偏远地区用人单位还保留有人工记账的方式,对用人单位来说,成本控制管理存在很多地方的繁杂,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成熟,新时期的来临,为了可以快速修整管理增加工作效率这一重点,有发展眼光的大公司看到了计算机发展的优势所以全部加快开发并且改造成本计算的方式,不仅如此,相对传统的劳动力计算方式,择取会计电算化简单快速的算法,能够很快改正所有财务资料的落后和重叠。
二、会计电算化的优势
会计电算化引领我国会计事业的新走向,促使我国会计的工作速度和进展获得快速成熟,充分完善了现代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现代化和信息化,破而后立会计事业的传统观点。因为会计电算化功能好用而被推广使用,快速的减小了会计劳动人员的工作力度和负担,会计工作质量的速度得到保证,并且还及时上报反馈财务信息。计算机可以有条不紊的整机分类杂乱无章的原始资料,整合归纳数据进行计算,结算得出初始结论再进行下一项,整个运算流程都有电脑工作,所以会计人员只需要输入信息非常简单方便,电脑会由软件自动程序而主动进行对账计算等工作,用最短的时间内整理好并反馈给管理层需要的资料,这一进步在年终的时候有足够的影响。
假如会计还运行着人力记账的传统阶段,大型用人单位的会计工作就不简单了,计算机只需要极短时间内就可以解决人工计算好的几十倍,不仅仅是时间上的优势,资料正确度也是人力记账模式所不能媲美的,如果想查询财务资料内容,只要点击鼠标就可以搜索到自己需要的资料,不再费力的翻阅麻烦的会计账本了。
三、会计电算化在现代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我国发展中的科技和不完整的经济制度,会计电算化有些隐患会慢慢出现在在操作上,假若不重视这些忧患,会计电算化日后的操作慢慢会在用人单位中将安全隐患体现出来。
1.会计电算化解释偏颇。由于产生了会计电算而化解放了劳动力,提高了工作质量,不仅仅是很多人错误理解会计电算化的含义内容,所以管理层人士将许多自己的任务都堆积给财政人员让他们做,就是没有公司全部人的默契配合,对资料任务的不熟悉处理,很容易造成消极的影响情况。
2.会计电算化的保密工作较弱。众所周知,计算机网络有利有弊,在高速操作运用的前提下,其资料的安全性能存有一定的风险,因为业务的需要,会重复使用企业的重要数据资料,如果不重视安全措施,企业核心重点的商业机密很有可能被泄露出去,会给公司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3.对会计电算化专业型精英需求量大。本着新兴产业的发展,所以会有很高的要求来培训人才的教导,社会已经不满足手工会计师傅,哪怕技术再高超。因为用人单位更需要不仅有技术还要会吸纳新的概念和资料的复合型人才,能够熟练操作会计电算化有效管理财务会计计算方面的人才才是公司需要的,能够将会计电算化的功能发挥到最大化,攻克技术难题并多方面开发其他功能,避免波及工作的进程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