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关系范文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关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关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第1篇: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关系

Abstract: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urban planning and architectural design to reve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ity planning and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shows that they have the relative independence, continuity and integration of development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action, etc. Is put forward in practice, necessity and the inevitability of urban designers and architects to cooperation.

Key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Relationship between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引言

城市规划设计是一门正在完善和发展中的综合性学科。一方面,它有其相对独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另一方面,其具体的方法和操作技术又与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城市规划等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何正确地掌握并处理好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对于体现一个城市的风貌、展现城市生活模式与社会文化内涵有积极的意义。因此,本文将阐述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从而使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在实际操作中能相互协调,共同创造出高品质的城市景观环境和空间环境。

一、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设计的区别

城市规划设计是在宏观上对城市经济、社会、空间的综合布置具体安排和科学管理。而建筑设计是针对某单建筑而言,是对城市规划、法律条款、区域规定进行具体落实。对二者进行区别对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和建设和谐社会有着重大意义,明确二者的区别以便对二者进行合理结合从而创造出更优美、和谐、宜人的城市居住环境。二者的不同点具体如下:

确定性不同

建筑设计是由开发商提出具体的设计目标及要求,再由设计师由相关的专业知识结合地理环境、风土人情等提供各种满足设计目标的备选方案以供选择,可以说建筑设计是一种由问题找答案的过程,而城市规划设计却没有具体的备选方案。城市规划设计不是简单的按建筑设计去找答案,而是自己要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以此作为建筑设计的目标。

设计的复杂性不同

在建筑设计中大多以象征意义为主,设计师具有形象思维能力即可,面对于一个城市规划设计师不仅要有形象思维,还要有高度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总揽全局对城市进行系统、合理的规划。现代的城市规划设计不仅仅是对物质、工程的规划,而是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发展规划与环境规划。所以对规划师的专业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为了追求高质量、高效益的规划,城市规划设计都由各专业人员协作完成。

3.任务的综合性

建筑设计的过程是对答案的搜索过程,设计程序也是从一般到复杂的过程。而城市规划设计则不同,它从工作的开始就要考虑多目标的衔接,是城市基本要素关系的建立与处理、系统分析与综合的过程。在面对城市居民的需求时,各要素间还存在着矛盾,因此,城市规划设计必须妥善处理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又因规划的单一性,所以城市规划设计工作无“模”可套、无“法”可推。

4.目标的超前性

一般情况下,每栋建筑物设计前其性质和功能都己确定,建筑设计基本上是一次终极目标的静态设计。但城市规划设计却没有终极目标的稳定性,其规划的整个工程都是对末来目标的探讨,并在社会发展与进步中进行修改调整,它是一种动态设计。

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设计的关系

1.建筑设计应服从城市规划设计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口的不断增长,因而城市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而城市以空间与环境利用为基础,由建筑、绿化、道路、水系、人文风景等共同组成的服务于人的空间地域系统。人在任何时候都在领会城市,城市提供给人们的各方面感受便是城市空间,我们对城市空间进行分析及设计,使人活动的区域空间和各区域空间之间的关系协调,就是城市规划。而城市规划设计是动态地解决和协调各类建筑之间的联系、建筑群的整体形象,以生态的、可持续的观点延续城市的历史,展望城市的未来,因此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城市规划设计对城市的有序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建筑作为城市构成的基础要素之一又必须服从于城市内容,他们之间在空间上是点与面的关系,好的建筑如同凝固的音乐,是城市的灵魂,但建筑也不能脱离城市环境,必须与城市环境相融合,因此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设计同等重要。

2.建筑设计与场地设计应协调

建筑设计不仅仅是对单个建筑物体的设计,还牵涉到场地设计问题。场地设计是为满足一个建设项目的要求,在基地现状条件和相关的法规、规范基础上,组织场地中各组成要素之间关系的设计活动。其根本目的是通过设计使场地中各要素和谐,其中,建筑物是场地设计中的核心内容,与其它要素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分析如下:

(1)从工作内容上看。场地设计即是整个建筑设计中除建筑物单体的详细设计外所有的设计活动,一般包括建筑物、交通设施、绿化景园设施、场地竖向、工程设施等的总体安排以及交通设施、绿化景园设施、场地竖向与工程设施的详细设计。

(2)从建设流程来看。实际建设流程中,一般首先是业主确定一个建设项目,并取得了相应的用地,然后再委托建筑师来设计,建筑师是在业主所提出的设计任务和基地条件的基础上开始工作的。设计者在进行具体的设计前要做细化和完善设计任务的工作,包括项目的组成内容,并对这些内容的规模、形式等一些有关问题做出较为明确的认定,同时要与业主协商,以取得一致的意见。

3.场地设计应服从城市规划设计

城市规划对场地设计的要求:一是体现在城市总体规划对于城市用地的发展方向和布局结构的控制上;二是体现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因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是具体性的,对场地设计有更直接的影响,场地设计对控制性详细规划之中的土地使用和建筑布置等各项细则必须做出恰当的切实反应。它们会对场地设计尤其是布局形态的确定构成决定性影响,分析如下:

(1)对用地性质的规划。具体建设项目的选址上,控制性详细规划限定这一项目只能在某一允许区域内选择基地地块;对用地进行开发的场地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限定该地只能做一定性质的使用。

(2)对用地范围的控制。规划是由建筑红线与道路红线共同完成的。

(3)对用地强度的控制。是通过容积率、建筑覆盖率、绿化覆盖率等指标来实现的,通过对容积率、建筑覆盖率最大值及绿化覆盖率最小值来限定,可将基地使用强度控制在一个合适的范围之内。

(4)对建筑用地范围的控制。由建筑范围控制线来限定,即基地允许建造建筑物的区域。规划中一般都要求建筑范围控制线从红线退后一定距离。

(5)要求规划中对建筑高度、交通出人口的方位、建筑主要朝向、主人口方位等方面的要求,在场地设计中也应同时予以满足。

三、正确处理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设计的关系

1.重视城市规划设计对建筑设计的指导作用

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末的百余年中,现代建筑与城市规划设计所呈现出的是一场颠覆性变革,其间充斥着无数由逐渐演变而引发的突变,突变而构成的嬗变。“嬗变”是一种发展、一种由矛盾双方交锋而产生的推进状态,一种呈螺旋式或波浪式的上升或前进动势、一种总体上积极的趋向,是实践的作用及其相互间渗透的结果,更是在人类起源、成长、壮大进程中的一种必然性的体现。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相互激发既促成嬗变,又产生巨大的动能,影响波及广泛,对建筑、城市及整个社会进程和人类发展都发挥强劲的推动作用。在新时代的召唤下,现代建筑设计、城市设计也必将与规划、景观设计及相关领域密切结合朝着人性化、多元化、复合化、互通化、生态化、长效化等更优化的设计方向。

城市规划的实质在于合理利用城市的土地和空间资源,协调城市功能布局以及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其着眼点远离建筑物质形态而偏向于社会的整体平衡。城市的建设大都还是由许许多多的、彼此并不一定相关的个体项目构成。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对城市社会的空间环境设计,改善人们的生存空间的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城市设计作为一种在定性、定量图文结合方式下的弹性控制方法,可以直接指引到具体建筑单体的设计层面。城市建设是一个整体的系统化过程,特点在于设计城市而非设计建筑物,它是弹性而非具象地引导建筑设计,从总体上引导土地的合理利用,保障生活环境的优良品质,促进城市空间的有序发展,同时为政府和规划管理部门提供一种长效的技术管理支持。

2.立足建筑设计,做好城市规划

建筑是基础,城市规划对建筑设计起着引导作用,通过规划将建筑组合形成有机的建筑群体空间,因此在对建筑进行设计时应考虑以下问题。

(1)结合环境。处理方法是先从城市区域规划设计出发设想建筑与大环境的结合:建筑的整体轮廓上,与周围的现有建筑呼应,立面上虚实对比、色彩处理与环境格调相协调,流线上符合环境的肌理。然后从人的感觉出发想象建筑局部小环境的处理。通过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来感受塑造空间。

(2)造型。应有自己的风格,整体性强、简单中体现复杂,不变中起变化。这方面本人喜欢板材效果,直接、明了、轻佻。

(3)理性。承传历史文脉,用抽象化的手法引用或延续历史的痕迹。

这方面最重要的是把视线集中在人的视觉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思考,视线所能及范围内着重考虑。高层建筑顶部以及多层不上人屋顶等视线不能及处采用简洁处理,体现一定秩序,满足可能的俯瞰效果,并从墙面倾斜、局部层高处理等来控制人的视线和控制小环境。如曲面玻璃可将天空反射向地面,使局部低层或镂空引进阳光等。

建筑作为城市的重要构成要素,同时也反映出城市文化和历史。重要的标志性建筑是一个城市的象征,它的好坏对一个城市的形象有着很大影响。所以在建筑方案设计时不仅要关注建筑物本身,而且还应关注其是否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即要在城市规划设计的指导下对建筑进行设计。

结语

综上所述,在设计领域中,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是两个有着共同交集的设计集合,它们在许多理论和观点上是一致的。但是,由于二者在城市建设中,处在不同层面,担当着不同角色,各自有着不同的利益,往往会产生矛盾。只有认真研究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相互合作,实现建筑与环境及城市一体化的现代化城市设计。

参考文献

[1]于元飞,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之我见[J].网络财富,2010(7)

第2篇: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关系

城市建筑设计是建设城市的前提,同时也是城市外在特征之一。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速,并由此导致全国兴起城市建筑风潮,城市景观得到极大丰富。需要注意的是城市建筑设计不可随意发挥,必须注重个体和整体协调发展,即注重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只有处理好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间的关系才能促进我国城市化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形象。

1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城市规划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包含范围广泛,当前仍旧处于不断完善中。城市规划设计主要内容是对城市发展过程进行规划与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等,促进城市和谐发展。单就城市规划设计来说有一定独立性,具有自己独特的原理和方法,主要解决城市主体面同线之间关系。建筑设计主要是在城市规划基础上结合建筑需求及建筑目标进行施工方案设计,包含建筑方案、施工工艺、成本控制等多方面内容。建筑设计同样具有一定独立性,主要解决城市点同面之间的关系。由此可见建筑设计是城市规划的组成部分,存在一定联系又有本质区别。管理方面城市规划设计由行政管理部分展开监督,并由相关执行单位展开工作。建筑设计同样有行政管理部门监督,但建筑设计具有更强柔性,变数较大。只有妥善处理城市规划设计同建筑设计间的关系才能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2正确处理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城市规划设计主要是对城市空间进行分析设计,即对人们活动区域进行合理规划,使之满足人们的各项需求,达到结构上合理化。建筑设计主要是解决人们对住房的需求,满足实用、经济、美观等各方面需求。建筑设计在外观上需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在外部形态上需要满足时代风格要求。城市建筑设计需同城市规划设计相协调,城市规划主要是动态协调各类建筑的关系,建立城市整体形象,通过可持续发展理念延续城市历史,并促进城市未来更好发展。

2.1 科学对待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主要针对社会空间以及物质空间发展历程实践化,囊括了城市发展所有空间因素以及时间因素,因此城市规划设计应从社会发展到策划维护过程的各个部分展开分析。城市规划发展过程中出现多种类型,发展愈加全面综合,包容性不断增强。城市规划由原先单一形态逐渐发展成为当代综合设计模式。城市规划设计中不仅需注重城市功能分区,还需要对交通线路、建筑物尺寸、朝向、材料、空间等行综合分析,将城市规划各项组成部分集中分析,使其形成一个统筹整体,设计人员在规划过程中不仅需进行物体本身设计,还需将该物体同其相关部分结合分析。城市规划设计质量与初期设计方案关系紧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城市规划设计是后期城市建设的基础,城市建设将规划设计作为依据,因此必须注重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性,谨慎科学对待。

2.2 建筑设计服从城市规划设计

建筑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往往将一栋建筑放置于既定环境中成为一个整体,再将这一整体放到城市规划中,即建筑设计人员在设计建筑过程中需将该建筑与整体协调性考虑进去。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不断加速,建筑设计得到长足发展,出现了各种建筑设计手段,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可自由发挥自己的才能,设计出各种样式新型风格建筑。但一味追求新奇往往造成建筑同整体环境格格不入,违背了城市规划设计的初衷。建筑设计理念若脱离城市规划理念不仅造成城市功能分区难以实现,还造成建筑本身游离于城市规划设计体系之外,缺乏与周围环境的联系。

当前我国很多新型建筑都使用最为先进的设计理念,在风格上独树一帜,使用最好的建筑材料,很多设计人员认为这样便会体现建筑本身具备的艺术价值。就艺术行为而言,过分追求新奇往往适得其反,建筑本身特色无法发挥,不仅使得城市规划失去意义,还造成建筑不够和谐,忽视周围环境的作用。很多艺术特色都是自然流出,而非通过人为手段强加进去。因此建筑设计首先需服从城市规划设计要求,在此基础上进行艺术创新,不仅节约大量建筑成本,还能促进建筑设计同城市规划设计协调发展,符合时代特征。

2.3 建立建筑设计方案评审制度

当前很多城市的象征都是建筑物,因此建筑设计对城市整体形象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必须建立建筑设计方案评审制度。一些大型建筑方案设计完成后应由相关方组织专家团队对建筑节能型评审,审核建筑方案是否符合城市规划设计要求。其次是对建筑方案本身进行审核,方案是否合理,设计思想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是否符合度各项自然灾害预防要求,成本控制是否合理,是否符合预期目标要求。只有通过严格审查才能得出好作品。进行建筑物评审时不仅要注意建筑物本身设计是否合理,还需将其周围环境联系起来综合考虑。

3建筑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协调统一

结合历史经验来看优秀的城市规划设计需要同大环境结合起来,优秀的建筑设计同样不能脱离整体而存在,需将其放置到相应环境中才能发挥其艺术价值。建筑需与周围环境紧密结合,在色彩、轮廓等因素上综合对比,符合环境机理,以人性化角度处理城市规划设计同建筑设计的关系。

最后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以及建筑设计过程中需通过各种现代手段传承历史文化,将我国一些特色文化延续下去,例如在我国一些古建筑群中进行建筑设计时就需考虑文化传承因素。其次在建筑过程中需考虑视线因素,从视觉上看出城市规划秩序,满足可能的俯瞰效果。

4结束语

城市规划设计是城市发展的前提,只有做好城市规划才能保证能够城市化协调发展。建筑设计是对城市中各建筑施工提供方案,建筑设计师城市规划设计的组成部分,城市规划设计是基础,建筑设计是在满足城市规划设计基础上的局部提升。促进城市规划设计同建筑设计协调发展,为我国城市化进程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第3篇: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关系

从我国现代化城市整体建设的角度进行分析,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设计之间具有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密切联系。建筑设计为城市规划设计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而城市规划设计对建筑设计则具有科学的指导性意义,城市发展至今,已经演化成为复杂的动态运转的巨系统。城市规划在这样的发展过程中,毫无疑问充当起了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协调者。若把城市作为学术研究对象来看,那么建筑则是这个运作系统内部重要的组成因子。

一、城市规划设计在城市整体建设工作中的作用

(1)计划作用。城市规划设计方案是根据城市整体建设工作的总体设想和宏伟蓝图来制定和执行的,并结合城市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实际情况。

(2)有效促进城市整体建设工作的稳步进行城市整体建设工作包括的内容较多,涉及到城市政治、经济、文化、人文、治安等诸多方面,而且具体工作的执行需要多个职能部门的共同参与与协助。而城市规划设计方案中将各项工作具体化,并且将建设职责落实到具体的部门或单位,有效保证了城市整体建设工作的秩序,进而促进整体建设工作的稳步进行。

(3)对城市建设的调控作用。城市规划设计对城市建设的调控作用是多方面的,突出的主要在两方面:对城市各项公共设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调控;对城市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整合的调控。城市规划设计对城市建设的调控过程,既有近期调控,也有中期和远期调控。经济实力强的城市,规划调控的城市公共设施、基础设施很快实施,可作短期调控:经济实力薄弱的城市,则需考虑对项目的用地进行中、远期调控。

二、建筑设计在城市规划中具有如下几点作用:

(1)建筑的整体功能,决定了城市的不同功能区的划分。城市总体规划中需要合理确定城市功能区,《雅典》中将城市功能划分为居住、交通、工作、游憩,而城市功能实现,均要依赖于建筑功能来体现,建筑的有机组合,也可以形成新的功能。居住建筑作为城市居住区基本组成单元,在建筑设计中巧妙构思,合理组织居住流线,有助于城市居住区功能优化。

(2)建筑的安全性,决定了城市整体的安全级别。经过汶川大地震、玉树泥石流等几次全国性的特大自然灾害,目前城市安全摆在了突出的地位。城市防震等级需要建筑的安全性来体现,建筑设计中,对于建筑结构的考虑,需要尊重居住者的安全要求,建筑防火、建筑防水、建筑防震都是在结构设计时需要重点考虑的,我们的建筑设计师要明白,在设计建筑的时候,不仅仅要考虑建筑外形的艺术美感,同时需要考虑建筑的安全性,这也是对一个合格建筑师职业道德的要求。城市规划中,关于抗震防灾的相关要求,要合理的建筑设计来完成,这样看来,建筑设计更像是规划的承载者。

(3)建筑的艺术效果,决定了城市整体的风貌景观。建筑的艺术效果与城市的整体风貌息息相关,城市规划中有专门的城市色彩规划、城市风貌规划、城市景观规划以及城市设计。作为规划,只能从宏观上规定城市景观的基本风格和局部片区的城市设计意向,具体城市的整体风貌很大程度上需要建筑来体现。景观也并不是与建筑相对立的城市构成元素,优秀的建筑往往成为了城市景观的重要构成之一,诸如:悉尼歌剧院的设计,建筑仿生形态设计,为悉尼市增添了生态的相关元素,成为悉尼市的标志性建筑,城市的最为重要的地标建筑。建筑的风格有助于形成城市的整体意向,诸如宏村的相关徽派民居村落的建筑形制的保留,为宏村的旅游发展战略提供了最基本的支持。城市景观规划离不开建筑设计,好的景观设计理念需要通过建筑设计来具体落实。

三、科学协调和处理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设计的关系

(1)科学分析城市规划设计的整体方案。城市规划设计是一种设计社会空间和物质空间健康发展进程的社会实践,因此城市规划设计应该包括从策划到维护的所有内容。在城市规

划设计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类型。一个城市建设的好坏与城市规划设计水平的高

低有着直接关系,因为城市规划设计是城市建设的基础,也是建筑设计的依据。在我国一般一个城市规划设计经批准后,要执行十年以上,在批准城市规划设计时一定要采取科学认真的态度。

(2)重视城市规划设计对于建筑设计的指导作用。城市规划设计的实质在于合理利用城市的土地和空间资源, 协调城市功能布局以及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 故而其着眼点远离建筑物质形态而偏向于社会的整体平衡,是一种强调总体协调、彼此相关而不突出个体的政策过程取向。

(3) 立足于建筑设计,提升城市规划设计的总体质量。建筑是基础,城市规划设计对建筑设计起着引导作用,通过规划将建筑组合形成有机的建筑群体空间,因此在对建筑进行设计时应考虑环境问题。,具体处理方法是:①从城市区域规划出发设想建筑与大环境的结合:建筑的整体轮廓上,与周围的现有建筑呼应,立面上虚实对比、色彩处理与环境格调相协调,流线上符合环境的肌理。②从人的感觉出发想象建筑局部小环境的处理。通过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来感受塑造空间。

(4)加强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实施与管理。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空间的肌理不断有新的变化。现代中国城市形成了新的空间机理特征,具有了工业区、居住区、商业区、行政区、文化区、旅游区等功能划分,每个区内的建筑密度、高度、体量、布局方式等也都有所差异,形成了整体的不均质、粗犷的空间肌理,并在不同的空间层次上都有新的变化。这说明空间肌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与社会、生产、生活和技术相适应。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能否实施到位在城市建设活动中是至关重要的,在好的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如果不能按预期的设计意图进行实施也只能是“一纸空文”,这不仅是对设计工作的不尊重,也有碍于城市的健康持续发展。

(5)建立健全的城市建筑设计方案评审制度。重要的建筑是一个城市的象征,它的好坏对一个城市的形象影响也是很大的。应该尽快建立、健全建筑设计方案评审制度,组织一些专家对建筑设计方案进行评审,一是看建筑设计方案是否符合城市规划设计的要求;二是对建筑设计方案本身进行评审,看它的设计思想是否符合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选出好的设计。在对建筑设计方案进行决策时,不仅要关注建筑物本身,而且还应关注其是否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决策制度,这里的关键是提高管理者的决策水平,把握正确的价值取向,不能把独一无二、标新立民作为取舍的唯一标准。

四、结束语

城市建筑设计在城市整体规划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而且也是成为衡量城市规划设计方案是否科学、合理的关键指标,因此,在我国现代化城市的发展与建设中,建筑师及规划管理部门都要深刻认识到建筑设计和城市的整体布局的内外在联系,保障城市整体规划方案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并且发挥重要的时代意义。

参考文献:

1]徐铭华。如何扬长避短,办出特色―城市规划系《建筑设计与原理》课程教学的思考[J]科学之友,2010,(8)。

第4篇: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 建筑设计 关系 建议

一个城市的建筑是这座城市的基本细胞,也是组成城市的重要的因素,同时还是一个城市的重要标志,尤其是城市的高层建筑,近几年来我国城市的建设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尤其是2000年以后,全国各地都在大兴土木,各个城市一座座的建筑犹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拔地而起,争奇斗艳。但是存在这么一个问题,一些城市的建筑如果单看建筑本身会让人感觉很舒服,如果将其放置在整个城市的大环境内就会显得非常的不和谐,那么我们到底应怎样处理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二者之间的关系呢?

1、城市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以及作用

城市规划设计(Urban Planning)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其主要的内容是对城市形象进行一个宏观的掌控,其主要强调的是户外空间的一体化,以及各建筑之间的排列组合,而不单单是孤立地看待空间中的某一个个体,一般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时,必须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考虑城市的整体空间结构,局部地区的空间结构是城市整体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符合城市空间的整体规划,需要将其纳入到城市的整体空间里面去,而不能只考虑部分区域的功能和局部的结构组合的需要,不管一个个体的建筑设计的有多么的精美,它永远都离不开周围环境的束缚,根本不存在脱离外部环境而存在的建筑。二是要对城市中的绿化环境要进行合理规划、组合,尽量使环境表现自然,而不是刻意的渲染。三是不要让城市里新建造的建筑和周围建筑形成较大的反差,产生格格不入的情况,以免给人一种不和谐的感觉。

2、建筑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

从广义上来讲建筑设计是指对单一的建筑物或者是对整个建筑群所做的设计工作,这需要各方面的科学技术人才之间的密切协作,建筑设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所有建筑的前期规划以及设计阶段都不能脱离经济性这一重要指标。建筑师要充分地让建筑体现出其自身的个性,满足人们对美的需要,满足整个城市的文化传承需要,相信一座城市里一个成功的建筑必能引领一个时代的潮流。对于一座城市里面的单一建筑的评判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建筑方案本身,看建筑的设计是否符合任务的要求,二是要从城市规划的角度看他是否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看建筑是否能够与周围的环境相融合,只有当建筑真正的融入到周围环境当中去,才是真正成功的建筑作品。

3、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相互关系

3.1建筑设计应服从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就是动态地解决好各类建筑之间的联系以及建筑群的整体形象,以生态的、可持续的观点延续城市的历史,展望城市的未来,城市规划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建筑的问题,建筑设计一定要服从城市的规划设计,建筑师在设计单个或者是群体建筑时,必须要考虑建筑的大环境以及开发地盘的小环境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的设计也在不断地变化着。在建筑创作产业不断繁荣的同时,也存在着令人堪忧的问题,比如说很多的建筑师在建筑创作时缺少了对人文的关注、对环境的关注。只是一味的追求“新、奇、特”,而忽略了建筑物周围所处的环境问题。例如希腊的爱琴海上有一座叫伊特拉的小岛,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光临,特别是摄影家和画家,这座小岛也被称为“艺术家之岛”,整座岛上的建筑物之间十分的简洁。几百年以来,岛上的居民始终遵守着一个规则,就是所有建筑均不超过三层,所有建筑的外墙均为白色,这种对自然的热爱,已经形成了一种设计理念。可见,在城市规划设计的指导下,注重建筑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协调,即使是最简单的建筑设计也能取得好的效果。

3.2 建筑设计应该和场地设计相协调

对建筑物的设计不能仅仅的考虑单个建筑物体,还需要考虑牵涉一些场地设计问题。场地的设计是为了满足建设项目的要求,从工作的具体内容上来看,场地设计一般包括建筑物、交通设施、绿化景园设施、工程设施等的总体安排以及交通设施,绿化工程的详细设计。从建设的流程上来看,在实际的建设流程中,首先是由业主确定一个建设项目的主题,取得相应的建设用地,然后委托设计师来设计,建筑师开展工作是基于业主所提出的设计任务和基地条件。

3.3场地的设计应服从城市的整体规划

(1)对用地性质的规划。对于具体的建设项目选址,控制性详细的规划限定这一项目只能在某一允许区域内选择基地地块;对用地进行开发的场地设计,控制性详细的规划限定该土地只能做一定性质的使用,不能随意的使用。

(2)严格控制好用地的范围,将建筑红线与道路红线共同完成。

(3)控制好用地的强度,将基地的使用强度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

(4) 对建筑的高度、交通出入口的方向、建筑物体的主要朝向等在场地设计中也应同时予以满足。

3.4立足建筑设计,做好城市规划

?? 建筑是一座城市发展的基础,城市的规划对建筑设计起着引导的作用,通过规划将建筑进行组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空间,这方面最重要的就是需要将视线集中到人的视觉范围之内。高层建筑顶部不仅要采用简洁处理,体现出一定的秩序,还应满足可能的俯瞰效果,并从墙面倾斜,通过对局部建筑的高层进行处理等来控制人的视线。建筑物作为一座城市的重要构成要素,还应该反映出城市的文化和历史。因此,在对建筑方案进行设计时不仅需要关注建筑物的本身,而且还应关注该建筑是否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4、正确处理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4.1科学的对待城市的规划设计

在城市规划设计时必须要强调将城市的各个建筑物联合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设计者不仅需要考虑物体的本身设计,而且还应该考虑单一的建筑与其他建筑之间的关系。一个城市建设的好坏与该城市的规划设计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城市规划设计是城市建设的基础条件,也是建筑设计的依据。在我国,一般一个城市规划一经批准后,就要执行十年以上的时间,因此,在批准城市规划设计的时候必须要以科学认真的态度对待。

4.2建立完善的建筑设计方案评审制度

一座城市中的重要建筑是该城市的标志和象征,标志建筑的好坏对城市的形象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因此,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建筑设计方案评审制度,组件一个专家组对建筑设计的方案进行评审,一方面是看建筑设计的方案与城市规划设计的要求是否相符合;另一方面是要对建筑设计方案本身进行审查,看建筑的设计思想与设计的任务书要求是否相符,只有建立一个完善的评审制度才能确保建筑的质量。设计师在对建筑设计方案进行选取的时候,不仅要关注建筑物的本身,还要看建筑是否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不能为了突出建筑物的个性,而标新立异,设计出一些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建筑。

结束语: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巨大的建筑设计市场对于建筑设计人员来说既是机遇同时又是挑战,设计人员一定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采用科学的方法避免建筑设计与规划设计由于设计中的不协调给城市整体环境造成的缺憾,在实际的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过程中,只有加强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两者之间的沟通和联系,才能使城市的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达到和谐统一的目的,最终使城市的经济等其他方面得到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克炎,马会军.谈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2).

[2]石志珉.基于生态理念下城市规划编制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J].中外筑,2010,(4).

[3]李迎春.城市交通规划设计中立交与周边建筑及环境的关系探讨[J].城市道桥与防2010(5).

第5篇: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园林城市;绿色空间系统;规划设计。

创建"园林城市"要求城市生态环境、景观风貌、城市文化等方面的综合改善和提高。"园林城市"建设是一个宠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先行制定科学有效的规划设计。

一、创建"园林城市"需要切实有效的规划理论和方法。

现行城市规划理论、方法在指导"园林城市"创建中具有局限性。

(一)"园林城市"建设规划非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所能替代。

首先,当前城市总体规划对绿化环境研究局限在绿化用地系统,易忽视其它用地绿化环境。我国城市园林绿地相关指标均远低于世界有关组织推荐的合理指标。鉴于我国城市用地紧张,城市内增避大片绿地是不可行的,为创建"园林城市"而占用郊区耕地的作法也得不偿失。因此,必须挖掘城市绿化空间潜力和提高绿地综合效益。其次,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理论对城市绿地作为居民主要游憩空间功能的认识不足。城区绿地的主要功能是调解城市生态环境和作为居民接触自然的游憩空间功能。

(二)园林绿化、城市规划、环境工程等专业应加强相互渗透、协调。城市空间规划时常出现以下现象:(1)绿化规划设计缺乏艺术文化特色和供居民游憩利用价值的植被空间;(2)囿于场地铺装图案、雕塑小品造型和建筑立面装饰设计,而缺乏环境保护规划缺少对空间机能和绿化调节效益的考虑。

(三)现有城市规划设计理论对城市居民室外休闲生活内容、规律和活动空间的研究不够。当前,人们发展已改变原有单纯的"家庭--工作单位"式空间流动模式,并热切于走出居室、走向充满绿色和阳光的大自然--游憩、娱乐、运动和交流。加强对人类活动与城市环境相互影响机制的了解,加强对社会休闲生活与社会文化建设相互影响机制的认识,城市由物质文明观念向生态环境、精神文明观念转变的人文主义思想。

综上所述,城市环境综合建设需要探索和运用具有操作性的理论和方法,对城市园林绿化、城市环境卫生、居民活动、景观风貌、城市文化等各方面进行系统研究。

二、城市绿色空间系统概念的建立。

我们认为城市绿色空间系统是以绿色植被为特征,要求环境优美、空气清新、阳光充沛、人与自和谐相处的人工自然环境,是城市居民进行室外游憩、交往和交通集散的城市空间系统。它具有以下涵义:

(1)可持续发展观念:"绿色"作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词、被国内外普遍认可,相对于"森林"、"田园"等提法,确切地表明了现代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理念。

(2)是城市工业、商业、基础设施、交通、仓储等城市设施集中的用地空间以外的开放型用地空间。

(3)人文主义思想;绿色空间系统包括绿化、自然环境和空间内人群行为的双重意义。

(4)整体环境观念:对城市环境各种要素(物质、形式、精神)的整体综合研究。

a、物质要素--植物、阳光、空气、水、设施、人;

b、形式特征--形状、大小、规模、质量、功能;

c、精神风貌--艺术、气质、文化意韵。  (5)系统观念:相对于现行城市绿地规划理论中的"点、线、面"用地概念,针对城市空间不断立体竖向发展的态势,提出"点型、带型、场型"空间概念。并将各种类型空间作为有机联系的大系统,综合运作规划学、园林学、环境学、建筑学、生态学、行为学、社会学、美学、工程技术等学科理论知识,对城市空间进行系统研究和规划设计。

城市绿色空间系统规划是在城市发展战略或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指导下相对独立的规划体系,和城市总体规划同步进行,与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环保环卫规划、风貌特色规划、城市设计构成互补关系。从宏观到微观可分为城市绿色空间系统规划、绿色空间系列规划和环境环境设计三个层次。每一层次含空间性质、功能、生态质量、绿化、环保环卫、人群行为、艺术特色、景观风貌等研究。其规划内容包括以下八个方面主要内容:

(一)制定城市绿色空间系统建设总体目标。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制定城市空间系统在不同发展时期的生态环境质量、绿化水平、社会服务、特色风貌等目标。借助"3S"等新技术,在定性基础上逐步高度定量化,使目标体系具有可操作性。

(二)城市人群休闲行为的研究与预测。对城市居民和外来旅游者,进行调研和趋势预测:

(1)价值观、心理需求、文化取向;

(2)人口规模、人口特征(年龄、职业、性别、消费等);

(3)人群在城市绿色空间系统中流动、集散、停留时间等规律;

(4)休闲方式选择与休闲文化取向。

(三)绿色空间序列规划。对城市空间进行调整,形成"点型、带型、场型空间"相结合的空间系统。绿色空间包括;公共绿地、城市滨水地带、运动场、游乐园、城市广场、主要街道、大型建筑庭院、居住区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等。规划要从用地规模、空间规模、空间序列组织、空间视线、环境效益等方面综合研究,做出定性、定量规划。

(四)绿色空间功能规划。绿色空间功能规划包括生态效益功能、活动利用类型(游憩、娱乐、运动、集散、停留、展示、分隔、交通)、和人通、文化艺术表述等各项功能。规划要对城市各主要空间作出系统的主次功能认定。

(五)绿色空间系统特色风貌规划。在总体特色风貌目标控制下充分考虑绿色主要空间进行艺术风格、文化主题等方面规划。

(六)绿化规划对"点、带、场"空间进行全面的绿化指标控制。基于各空间功能、生态指标、建设条件确定各空间绿化指标时效要求。绿化指标包括绿化覆盖率、绿地率、绿视率、郁闭度、叶面积系数等。绿化规划要对各主要空间植被特征加以规划定。

(七)空间环境规划。对城市主要绿色空间环境的人口容量进行测算,制定小生态环境目标(空气、湿度、温度、土壤、尘、噪音、风等)和环境保护治理措施。

第6篇: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关系

Abstract: Urban Planning for a certain period of time the city'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patial distribution, land us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n integrated deployment of the specific arrangements and implementation management. Architectural design are microscopic, usually in urban construction. There is a close link between the two: urban planning is the premise and pilot of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architectural design is the concrete implementation of town planning in the space. Thus,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study of urban planning and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and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is pap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planning and architectural design, discussed, and correctly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made ​​a few remarks.

Key words: City planning; architectural design; relationship

中图分类号: TU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引言:现阶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建筑作为最终城市景观的核心要素,直接对城市的整体形象和景观产生影响。在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过程中,只有加强两者在实际工作中的沟通联系,正确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取得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和谐统一,最终达到社会、经济等方面的良好效果。

一、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概述

所谓城市规划设计,是指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空间布局、土地利用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是对城市整体空间的分析与设计。是对人活动的区域空间以及各区域空间关系的协调,是动态地解决和协调各类建筑之间的联系以及建筑群的整体形象,以生态的、可持续的观点延续城市的历史,展望城市的未来,是一种空间地域的规划,属于宏观层面,总任务是为各种活动(或土地利用)提供空间结构,这种规划也称“实体环境规划”。

建筑设计是城市规划设计在空间上的具体落实,满足建筑物室内空间的使用、经济、美观的要求,同时在建筑物外部形体上,体现一定时代特征风格,并与周围环境、城市历史文化以及城市控制性规划相协调的结果。总的来说,建筑设计是一种微观层次上的空间地域上的规划,以建筑单体室内外或建筑群落的空间特性为主要关注对象。

二、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

城市规划设计是一门逐步完善和发展的综合性学科,在具体规划设计实践中安排城市发展规划与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的相对关联,它具有相对独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主要解决的是城市的面和线问题。建筑设计则是在城市规划的前提下,根据建设任务要求和工程技术条件进行全面设想,并根据其功能具体确定建筑物的空间组合形式和详细尺寸,构造及材料做法,它主要解决的是城市的点和面问题。城市规划设计主要是通过建筑设计、景观设计来实现的。城市规划管理主要是对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进行监督、管理,并对二者之间发生的矛盾加以协调解决。

总的来说,城市规划设计是动态地解决和协调各类建筑之间的联系、建筑群的整体形象,以生态的、可持续的观点延续城市的历史,展望城市的未来,对城市的有序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建筑作为城市构成的基础要素之一,必须服从于城市规划,它们之间在空间上是点与面的关系,好的建筑是城市的灵魂。但是建筑设计不能脱离城市整体环境,必须与城市环境相融合,建筑设计必须要服从城市规划设计。

三、关于正确处理二者关系的几点看法

第一,科学对待城市规划设计

可以说,城市规划设计是一种设计社会空间和物质空间健康发展进程的社会实践,因此,城市规划设计应该包括从策划到维护的所有内容。在城市规划设计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类型。现阶段,城市规划设计内容日趋综合,规划设计方法的包容性更强,已逐渐从单纯注重形态的设计发展到综合设计。在城市规划设计中不但要注重城市的功能分区,交通流线,而且还要注重建筑物的体量、尺度、比例、造型、色彩、材料以及空间等。

城市规划设计最基本的特征是将建筑物以及其它不同的物体进行联合,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在进行规划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必须考虑物体本身的设计,而且还要考虑一个物体与其他物体之间的关系。一个城市建设的好坏通常与城市规划设计水平的高低有着直接关系,因为城市规划设计是城市建设的基础,也是建筑设计的依据。在我国,一个城市规划设计经批准后,通常要执行十年以上,因而,在批准城市规划设计时必须要采取科学、谨慎、认真的态度。

第二,建筑设计要服从城市规划设计

第7篇: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关系范文

论文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城市规划设计领域正经历着一场从传统模式向信息化模式转型的深刻变革,本文从宏观量化分析和微观规划设计两方面对此进行了前瞻性分析,以期为城市规划工作者适应信息时代的变革提供参考。

Key words:information times; urban planning desig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bstract:Along with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apid development and its widespread application, the urban planning design is experiencing a profound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traditional pattern to the informationization pattern,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wo aspects from the macroscopic quantification analysis and the microscopic planning design to carry on the forward-looking analysis, and provides the reference to the urban planning designers in this information times.

1信息技术与城市规划设计

信息技术是以信息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信息的运动规律和应用方法为主要研究内容, 以计算机等为主要研究工具,以扩展人类的信息功能为主要目标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技术学科。在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新技术革命中,信息技术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军事、科学研究、文化教育乃至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重大作用。

城市规划是根据城市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目标对城市建设实施全过程控制的过程,这一过程除决定于城市规划管理体制及规划设计和管理人员的素质外,还决定于对城市历史、现状信息的把握,信息的分析、处理和利用。当今时代已逐步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带来了一场深刻的信息革命,它对社会和经济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对城市规划也不例外。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米切尔(William J.Mitchell)认为:“信息时代产生的新的城市结构和空间组合将会深刻地影响我们享受经济机会和公共服务的权利、公共对话的性质和内容、文化活动的形式、权力的实施以及由表及里的日常生活体验。”(《City of Bits》,1995)目前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规划设计领域的各个方面,各种新的城市规划分析、设计和表现技术层出不穷,城市规划设计领域正经历着一场从传统模式向信息化模式转型的深刻变革。

2宏观层面

2.1城市产业发展预测

经济地理学中的生产力布局理论认为:产业是城市核心和支柱,城市在本质上是一、二、三次产业的聚合体。由于不同产业在土地利用方式上的差异,因此各项产业用地在空间上呈现出不同的分布特征。如在城市中心区往往分布着付租能力最强的商业、办公等第三产业用地,在城市边缘区和郊区则分布着以工厂为主的第二产业用地,在城市远郊区则是从事第一产业的农业用地。这说明城市各项产业用地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和空间分布特征是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形成的根本依据,在城市产业构成和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乃至城市的整体空间结构之间存在着一种基本的耦合关系,即城市空间结构实质上是城市产业构成在空间上投影的产物。一定的城市产业空间构成必然与一定的土地利用方式相对应,通过对城市产业发展的研究,能够使规划人员把握城市空间演化的基本趋势,制定出科学的规划方案。

在收集城市历年来各种产业发展数据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经济学、运筹学、统计学等学科知识,人们可以建立起城市产业发展的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机的模拟运算,就能预测未来一段时期内城市各种产业的发展状态,并可逐年将预测数据与实际发展数据进行对比,将其反馈回预测系统,对原有模型加以修正,以更准确地预测未来城市产业的发展。这一过程中涉及到大量数据的收集和处理,由于受专业知识、时间、精力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以往规划人员对此几乎无从下手,只能采用相对简单可行的趋势外推方法进行估算,因而难以真正把握住城市产业发展的整体趋势,也就难以制定出科学的规划方案。在今天,规划人员既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与经济学界的专家相互协作,展开对城市产业发展的研究,也可以直接采用已经开发成功的计算机模拟程序来对城市产业发展进行预测,以分析城市产业空间布局演化的基本趋势,为城市土地利用和空间布局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

2.2 城市人口预测

人口预测是指根据一个国家或地区现有人口状况以及影响人口发展各种因素的发展趋势的假设,对未来人口发展状况的测算。人口预测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是国家制定未来人口发展目标和生育政策等有关人口政策的基础,对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就规划设计而言,人口的数量、构成和空间分布直接决定了未来城市发展的规模、对各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量以及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构成。在宏观层次的规划中,上述表现的更为明显。如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总用地面积、人均建设用地等一系列重要规划指标的确定都是以城市人口预测为基础的。虽然人们早已认识到人口预测对于规划设计工作的重要性,但在信息技术手段相对匮乏的时期,规划人员无力进行大量人口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通常采用的方法是用几种经验预测法分别进行预测,然后进行相互比较和校核,再进一步确定未来城市人口规模的取值。这种方法虽然简便易行,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受到规划人员自身业务水平、长官意志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规划设计人员往往难以客观准确地确定人口预测模型中各项参数的取值,参数取值的随意性大。这往往使人口预测流于形式,缺乏必要的科学性。

信息技术的应用为规划人员摆脱上述困境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以厦门市城市空间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发出的人口地理信息系统为例,该系统建立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基础上,它将传统的人口预测技术和近年来蓬勃发展的GIS技术 (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结合起来,不仅能够快速准确地预测未来城市人口在数量上的增减变化,而且能够分析城市人口在空间上的变化规律和演化趋势,从而便于规划人员进行城市总体规模、城市空间布局等重大问题的论证研究。

2.3 城市交通预测

交通预测是通过对大量观测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数学模型进行演绎,预测交通量变化的一种技术手段。通过交通预测,可以确定各条道路的交通荷载,即交通量的大小。通过交通预测可以进一步确定道路的断面形式、宽度等关键要素。因此,交通预测是城市道路网规划的前提和基础。而道路网的形式又进一步影响和制约着城市土地的利用方式,对城市整体空间布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决定城市总体空间布局的基本因素,因此,科学的城市规划必须以准确的交通预测为基础。

在信息技术尚不发达的时期,交通预测仅仅是少数经过专业训练的专家才能胜任的工作,对于大多数城市规划人员来说,虽然他们已经认识到交通预测对于规划工作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缺乏交通预测的专业技能,在实际工作中,他们往往倾向于采用相对简便的经验预测法,而不是进行更为准确的量化分析。例如在城市路网规划中,他们常用道路网密度作为路网规划的依据和标准,而在具体的道路设计时则参照类似地区通过经验类推来确定道路断面的形式和宽度等。这种做法虽然有其合理性,但缺乏足够的科学依据,并难以摆脱个人经验的影响,其本身并不能成为一种科学的规划方法。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借助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交通预测中数学模型的建立与反馈修改过程都可被编成自动运行的程序。在进行交通预测的时候,人们只需将观测到的交通数据输入计算机中,或者利用现代化的监视设备和数据搜集仪器完成数据的自动输入,就可以进行交通量的预测。持续更新的观测数据被不断地反馈到预测系统中,系统通过将观测数据与预测数据进行对比,自动完成对预测模型的修正,实现动态地实时跟踪预测。由此可见,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大大提高了交通预测的精度和效率,而且降低了交通预测的难度,使规划人员在无需精深掌握交通预测专业技能的前提下,就能准确地进行交通预测,为城市道路网规划和总体空间布局规划提供可靠的依据,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

3微观层面

3.1场地分析

场地分析是规划设计的起点,在以往,规划师主要借助地形图来分析场地的坡度、植被、径流等特征,并通过现场踏勘获取直观感受加以进一步核实,然后据此绘制诸如坡度、植被之类的专业分析图进行场地特征的分析。整个过程基本上都在设计人员的头脑中完成,需要设计人员具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图形表达能力,工作量大且沟通不便。随着计算机三维表现技术的日益成熟,现在规划设计人员可以利用多种三维建模软件进行地形建模,将抽象的现状图转化成具体生动的空间模型来进行场地的分析。目前应用较多的建模工具主要有Arch view、3DMAX、3DViz等,其中Arch view是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软件,它要求用户具有一定地理信息系统方面的专业知识,且对输入数据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属于专业化的建模软件。3DMAX、3DViz都与AutoCAD保持着良好的协作关系,二者能直接应用AutoCAD文件进行三维建模,而不需要用户掌握额外的专业技能,因此比较而言,两者较Arch view建模更为简单易行,应用更为广泛,属于大众化的建模软件。以利用AutoCAD与3DMAX进行现状地形建模为例,只要将AutoCAD现状图中的等高线进行简单地分层处理,然后输出到3DMAX中,直接应用“地形”(Terrain)命令即可生成现状地形模型。现状地形三维空间模型的建立为规划人员展开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个基础性的共享平台,规划人员可利用现状地形三维模型展开一系列诸如高程、景观视线等方面的深入分析研究,从而大大提高规划设计工作的效率。

3.2成果表达

在传统规划设计中,最终的规划成果通常是一整套专业化的图纸,其中大部分图纸都是平面图纸,透视图寥寥无几。这种基于平面的表达方法,对于大多数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公众来说,过于专业化的图纸往往显得晦涩难懂,难于理解蕴涵其中的真实意图,因此公众也无法对规划方案展开积极有效的评论,结果必然造成公众与规划设计人员在沟通上的困难。由此可见,在传统规划设计中,规划成果表现手段的匮乏在客观上抬高了公众参与规划的门槛,由于规划方案无法有效地吸引公众的注意力,引起公众的兴趣。公众在事实上自觉或不自觉地置身于规划设计之外,真正意义上的公众参与无从谈起,从而就使规划设计仅仅局限在少数专业人员的圈子里面,“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无形中变成了一句空洞的口号。

三维建模、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等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城市规划提供了直观而生动的成果表现手段。规划设计人员通过运用3DMAX、3DViz等建模软件,可以将规划成果在电脑虚拟空间中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并可进一步将其制作成为静态的透视图或者沿一定路径进行游览的三维动画,从而使人们在规划方案尚未实施之前就能看到其形象。相对于传统表达方式而言,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规划成果的表现不仅能完全真实地反映规划设计的全貌,而且通过声音、图像等多媒体处理技术,能非常直观地将规划方案呈现在公众面前,吸引公众的兴趣,鼓励他们对规划方案展开全面讨论,这对增强公众参与规划的积极性和规划方案的进一步完善都不无裨益。

4面向信息时代的城市规划设计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城市规划设计提供了较为详尽的第一手数据资料和多种分析与表现的工具和方法。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及其在城市规划设计领域的广泛应用,从宏观到微观,从技术到方法的各个层面都给传统的城市规划设计以更多的启迪,城市规划工作者应在可能的条件下充分运用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方法,积极开展面向信息时代的城市规划设计方法研究,切实增强城市规划的科学性,为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孙世界,吴明佳.信息化城市的特征——关于信息化条件下我国城市规划的思考[J].城市规划学刊.2002.1.

[2] 王颖.走向信息社会的居住生活与环境[J].城市规划学刊.1997.1.

第8篇: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关系范文

建筑物的整体设计必须从城市规划的目标出发,确保城市规划设计的质量要求,所以设计者在对建筑物设计时需要将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的关系考虑在内,这样设计出的建筑物才能被社会认可。文章介绍了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并从如何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展开了讨论,提出了具体协调两者关系的措施。

关键词:

城市规划;建筑设计;评审制度;建筑质量;建设基础

1概述

建筑是城市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全国各地的建筑业逐渐兴起,各种风格的建筑层出不穷,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前景。而对城市规划的设计为城市更好更快地发展提供了建设基础,它包含了对城市建设的项目的规划和施工以及维修等各个方面,合理的规划设计对建设质量具有很大的影响。如何对建筑物进行设计也必须依据城市规划的要求,与城市建设的风格相适用。因此,必须科学地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使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有机结合,促进两者的共同进步。接下来具体对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具体内容以及重要意义进行了阐述,然后对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提出相关的建议。

2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简介

2.1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含义

城市的规划,首先对城市的空间与布局格调提前分析并做出合适的计划,从而使土地被合理的利用,各个建设也得到综合全面发展,进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利用城市规划,我国的建筑、园林的建设发展空间得以扩大。在具体的规划过程中,要遵循整合、社会、安全以及经济四项基本原则,使得资源被充分地利用,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也满足人们的需求。而建筑设计具体指的是设计工作人员在对建筑物进行建设时需提前做好调查,例如任务要求、施工条件、问题分析等都要进行详细的了解,并依据这些制定合适的图纸、文件以及问题解决的措施。进而确保建筑物的实用性以及美观性。

2.2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间的联系

城市规划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用性,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涉及多个领域例如建筑以及景观设计等,它考虑到城市中具体需求,同时也要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建筑设计主要以建筑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具体工作的实施时必须将城市规划作为主要的设计依据,争取保证相关的技术和建筑物的功能符合规定的要求,并严格控制建筑材料的质量以及结构的形式。总之城市规划的设计基础主要为建筑设计,一方面提高了建筑的质量;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城市规划的设计规范要求。

2.3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间存在的差异

2.3.1设计目标的不同:对于城市规划来说,设计只考虑城市的发展以及人们的需要等多方面,目标不明确。目标比较多变,调控性大,整个设计为了满足规划的要求时刻在发生变化。因为城市的规划不是只针对一个问题来解决而是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的方案。然而对于建筑设计是对特定的建筑物的设计,设计的相关部门提出设计任务以后,设计的目标需要通过专业的技术来实现,并不断的改进和完善,进而向设计目标靠近。

2.3.2设计过程的不同:对于城市规划的设计过程,必须紧随城市发展的需要进行改进,整个过程所需的时间较长,对提出的问题逐渐解决,必须综合考虑城市各个领域的因素。建筑设计却只是围绕一个问题进行解决,整个设计过程本身因素的考虑比较少,只要建筑按照设计方案定期完成就可以。

2.3.3设计任务的不同:城市规划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国家的相关要求,对城市的整体建设和基础设备考虑全面,确保满足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的日益增长的需求。对于建筑设计来说,它的主要任务来自于建筑的任务书。设计人员利用专业的知识对建筑物的设计不断进行完善,从而完成设计任务和建筑目标。

3正确处理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关系的有效路径

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具有不可断开的联系,因此必须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的具体过程中,必须采取合理科学的设计方案,确保二者之间独立又紧密的关系,最终促进建筑物的设计质量以及满足城市规划的具体要求。

3.1对城市规划进行科学设计

城市规划作为一种社会实践,使社会和物质空间都得到广泛的发展,在城市规划的具体过程中,设计的内容由单纯的形态发展到综合性的设计,注重多方面要求,例如材料的质量、色彩、造型等。具体的空间发展形态的变化如图1所示。对城市规划进行科学性的分析,必须做到与社会的大融合,保证居民的日常生活的居住和消费等需求。最终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进程。近年来,对城市的规划设计的相关内容越来越综合化,采用的方法和技术也多种多样。设计者要考虑到物体本身以及与其他的建筑物可不可以合理共存。

3.2建筑设计需依赖城市规划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建筑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许多设计工作者对单体以及群体建筑物进行设计时,对周围的环境没有充分的考虑进去,只是一味的追求独特性。比如,在哈尔滨城市的中华巴洛克建筑,在装饰上非常的美观,结合了国外建筑的设计理念。然而装饰太过华丽,使得建筑物本身的独特结构没有体现出来,具有的文化底蕴丢失了。对于北京的长安街的设计也同样如此,在造价合理以及设计装饰方面都比较专业,但只是表现出了建筑本身的艺术价值,却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最终失去了美感。因此建筑的具体设计还是要在城市规划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建筑物和环境的和谐。

3.3制定对建筑设计的评审制度

对建筑设计制定的评审制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城市的伟大形象。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制度,才能得到优质的建筑物产品。城市的规划和建筑设计的项目,当建筑的质量高时,使得城市的发展更加迅速以及健康。若建筑的质量不能达标,则不能满足城市规划的具体要求,进而使居民不能有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对建筑设计的审核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对城市的规划具有积极的作用,通过本行业与多个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交流,从而完善建筑设计的审核制度。时刻检查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是否达到了规定的要求,保证建筑物高质量。一方面对建筑的设计方案检查使其符合城市规划的具体要求;另一方面建筑物本身的设计方案也要时刻进行改进和评审。确定了建筑本身的质量,同时与周围的环境也达到了和谐的关系。针对以上的叙述应该不断提升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掌握正确的价值取向,实施好领导的指导作用,进而保证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设计之间的关系得到充分的协调与发挥。

3.4严格对设计质量进行控制

为了确保施工设计的按时施工,一方面设计一定要合理;另一方面质量也要得到保障。对建筑工程的资料和要求全面的进行考察研究,制定出合理的计划。专业技术人员制定出精细的设计大纲并通过相关人员进行审核,通过以后才能实施方案。这样可以保证施工的质量达到标准。施工完成之后,必须及时地进行检查,及时检查存在的质量缺陷,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

3.5使建筑工作者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

要想做好城市的规划,技术人员必须在工作中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才能实现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城市规划的好坏与设计者的工作的执行能力密不可分。城市的规划就是对各种功能的合理分配,设计人员要对具体的工作者分配好每个工作岗位的具体任务和需要所付的责任。以前的工作者存在大量的问题,对当地城市的人文和地理了解得不清晰,最终会导致设计的不合理而影响城市的整体规划。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在设计阶段确定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在实际的操作中要认真、细致,以免出现纰漏。同时要时刻保持创新的精神,合理地对现有的规划进行改进。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学习外国先进的设计理念,从而在结构和空间上都能得到创新,促进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间良好的关系。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对建筑设计的要求也逐渐增多。而在城市的规划过程中,与建筑设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小矛盾尚待解决。因此在对城市管理进行规划时,必须与建筑的设计相融合。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保证工程造价合理的同时也要提升建筑的质量,从而与城市的规划目标相适应。不断对建筑设计进行完善,使得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大大提升。将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的关系正确处理好,进而有利于建设出更和谐美丽的城市。

参考文献

[1]全国城市规划执业制度管理委员会.城市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侯琳.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协调发展探析[J].科技风,2012,(5).

第9篇: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城市规划;思路;理念

一、城市规划的意义分析

城市是国家或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和发展的主要载体。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而城市规划是引导和控制整个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基本依据和手段。城乡规划是一项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很强的工作,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广泛领域。城乡规划是城乡建设和发展的“蓝图”,是管理城市和乡村建设的重要依据。提高规划工作的水平,把我国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好,对于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城市规划体现了政府指导、管理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政策导向。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城市规划以其高度的综合性、战略性、政策性和实施管理手段,在优化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配置、合理调整城市布局、协调各项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有效提供公共服务、整合不同利益主体的关系,从而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维护城市整体和公共利益等方面,发挥着日益突出的作用。一个城市的建设和治理水平取决于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并以之为依据,指导城市开发、建设和治理;城市的合理发展,首先必须通过科学的规划,明确城市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和发展格局,在规划的指导和调控下,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城市的发展目标。随着城市社会经济活动规模的扩大和城市系统整体功能的复杂化,对城市规划的要求不断提高,城市规划的重要性也更加突出。

二、城市规划的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大多是按照资料的收集和研究社会经济状态分析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确定城市规划的目标根据目标分解为具体指标按照以上问题提出不同的规划方案研究不同方案的利弊确定总体规划按照总体规划进行分区规划具体规划近期实施方案制定建设规划的治理这些程序来进行的。把规划的重点放在了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的规划和治理上,把城市规划的着眼点放在了城市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上。虽然在有关城市规划的法规中提出了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但在实际操作时由于缺乏必要的保证措施和有效的实施手段,往往忽略了资源和环境的问题,而把主要注重力放在人口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上,这就给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三、城市规划的理念分析

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应贯穿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观早在 1992 年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得到全球的共识。可持续发展是指经济、社会、人口与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既满足当代人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又不损害满足子孙后代生存发展对大气、淡水、海洋、土地、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和环境需求的能力。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我国人口众多,许多资源相对短缺,经济建设过程中面临着沉重的资源环境压力。由于我国大中城市人口密集,社会经济活动高度集中,城市建设与治理的任务繁重,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与西方国家相比更为突出,在城市规划中贯彻可持续发展思想就显得尤为重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应在城市规划中满足如下要求:确立与可持续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与规划方法体系;在规划环节保证城市发展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体现“科教兴市”对城市发展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在城市总体规划中体现资源、环境对城市发展的客观约束作用。满足上述要求就可实现城市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四、城市规划的思路分析

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在城市规划中除了包括常规的规划内容之外,还必须综合考虑城市发展的资源与环境问题,猜测在不同政策方案下,城市系统的发展水平和资源环境状况,在环境容量与环境承载力两个要害指标的约束下,制定城市的发展方案及相应的发展对策建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需要对城市规划的内涵进行必要的拓展,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下城市规划的新思路。城市规划是一个反复迭代的过程,假如城市规划的初步方案突破了城市的环境承载力及城市的资源供给力,则要求进行相应的需求治理,对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进行控制,据此在环境指标和资源指标下得出一个新的城市规划方案,再与环境承载力和资源供给力比较,直至满足为止。这种城市规划新思路要达到的基本目标是综合需要与可能,建立一个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的城市系统;同时必须考虑城市环境承载力和城市资源供给力,将城市的资源环境消耗确定在一个合理的限度之内。根据研究目标设立了两个决策作用点:城市交通环境承载力和城市资源供给力,城市环境承载力即城市环境对污染承载能力;城市资源供给力即城市的资源对城市发展的供给能力。对于任何区域,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城市的资源利用和城市的环境污染都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限度将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规划思路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规划内容不局限于城市本身的发展,而是将与之关联的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诸多因素纳入规划过程,在保证上述因素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的前提下,寻求城市适宜的发展规模、发展速度与发展方式;在规划的开始,就把对城市环境的分析、城市的资源分析和城市发展的需求分析一并考虑,由此得出平衡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初步方案。整个规划的出发点不仅是以往的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土地及空间资源的关系,而是强调城市环境承载力和资源供给力。这是可持续发展观念对城市规划提出的新的要求。资源环境体系的基本承载力是决策城市规划方案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控制点,即规划方案中建议的城市规划不能突破城市的环境承载力和资源供给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环境污染的排放因子和经济发展的资源消耗特性会相应发生变化,导致环境承载力不断增大和资源供给力的加大,以及城市系统答应发展规模上限的扩大。可见,环境承载力和资源供给力指标的引入,保证了城市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这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上述规划思路充分考虑到客观条件对城市发展的约束及科技进步对城市发展的能动作用,以此作为规划工作的出发点,将有助于从规划环节保证实现城市的内涵型、集约式发展以及“科教兴市”战略的贯彻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