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学的基本原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学生管理; 基本原则; 高校; 新时期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16. 074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16- 0120- 02
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文化多元化、社会多样化的发展,给世界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高等教育也不例外。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与过渡,高等教育规模日益扩大,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办学主体多元化,对象普及化,这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加之,大学生思想活跃,市场经济的冲击,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以及社会的转型,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这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同样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综上,以至于很多人都认为大学生太难管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太难做了。笔者认为,学生管理工作因其对象是人,而人又是主观的,是能动的,是个性化的,因而对其相应的管理工作就具有复杂性和艰难性。然而,无论人是怎么主观能动和个性化,无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怎么复杂和艰难,其某些基本原则是必须坚持的。
1 责任与道德
责任与道德是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的最基本要求。大学是大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场所和经历。大学除了传授知识之外,还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心理、情感、性格等养成与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应高度重视学生管理工作之于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和意义,秉持“以学生为本,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和意识,以父母之爱和父母教育子女之责任,贯彻“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准则,在学习、生活、情感、心理、思想道德等方面关心学生,力争做到教育家杨贤江先生的“全人生指导”思想。与此同时,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还应具备高尚的道德。古语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人师表”等,无不体现了对教育工作者道德品行的期待和要求。此外,学生具有向师性。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作为直接与学生接触,与学生相处和服务学生的专职人员,其道德品质对学生具有榜样示范作用。同时,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取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权力的力量与征服是短暂的,被征服的对象则是不服气的,而道德的力量与威信则是长久的,被征服的对象亦是心悦诚服的。这亦好比“以德治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也应“以德治人”。因为一味地“以法治人”只是工具和技术层面的约束与惩戒,不得人心。而“以德治人”则是人心工作,是赢得尊重和信任的前提和基础,更是人格魅力和道德力量的征服。
2 人本与服务
人本即以人为本,具体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传统上抑或习惯上,学生被视为教育过程中被动的客体,是需要教师填充的容器,是被教师改造的对象。教师则是主导教育过程和学生改造的主体。以致教育中,经常是只见教师,不见学生;只见物,不见人。学生的兴趣、需要、个性、地位等皆被成人的意志强行扼杀和摧残。随着人们对教育研究和认识的深化,以及心理学、哲学等相关理论的丰富,学生被视为教育的主体之一,与教师一起构成教育过程的交互主体,学生是人,是发展中的人,是与成人一样拥有兴趣、需要、个性和平等人格的人。因此,教育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与理念,尊重、教育、服务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具体到学生管理工作,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应改变传统的认识习惯与思维定势,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贯彻“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行为准则,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解学生之所需,从学习、生活、情感、心理、道德、交际等各方面给学生以“全人生指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和生动活泼地发展。与此同时,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以学生为本”是教育的新理念。因此,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应视管理为服务,视高校学生管理为服务教育教学和学生发展的基础工作和基本过程。
3 期望与公平
著名的霍桑效应揭示了期望、关注和心理暗示之于人的努力和发展,以及企业绩效和生产效率提高的重要作用与意义。用霍桑效应关照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启发意义与借鉴价值不言而喻。众所周知,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与期待。学生同样渴望教师的关注与期待。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和教师对于学生的一份关注、一个期望和心理暗示都会激发学生的热情与动力,都会给学生以鼓舞和方向,都会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激励着学生朝向预期的目标与理想前进,完成“丑小鸭”到“白天鹅”的华丽变身。同时,公平亦是教育追求的价值标准和理想目标。教育公平问题更是全球性话题与课题。促进教育公平,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义务。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自是如此。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管理者应摒弃以经济、门第、权势、关系、人情为标准论学生的势利倾向,树立“有教无类”和“教育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与理念,公平、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以学生的家庭出身、经济状况、权势关系等区别对待学生,只以学生的个性差异与特点开展因材施教。
4 激励与创新
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最为关键的因素,被视为现代管理的主要职能之一。它对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动机,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组织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激励的起点是激发人的没有得到满足的需要,其实质是追求双向满足,即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也满足个人需要。学生管理工作亦是如此。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应高度重视激励之于学生管理的重要作用与价值,积极学习各种激励理论,了解学生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动机,引导学生产生面向组织目标的行为,在此基础上,评价行为,并根据评价结果,综合运用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方法激励学生,以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满足个人需要。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没有创新,人类社会就没有进步与发展。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文化多元化、社会多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以爆炸式方式急剧增长,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市场需求急速变化,企业竞争日益激烈,创新不仅成为组织生存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更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国际竞争的关键和核心。高校作为生产知识、创新知识的高深学府和思想工厂,在培养创新人才,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功能和地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要高度重视创新之于大学生和国家社会的重要价值与意义。一方面,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以新的思想、新的理念、新的方法追求管理创新、方法创新和思想创新;另一方面,通过活动、实践、制度、文化等方式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奠定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1] 高宝英.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以人为本”的内涵与实践[J]. 思想教育研究,2010(11).
关键词:心理学应用;技术基础;技术思想;技术手段
心理学研究包括了基础部分和应用部分。心理学的应用是通过技术的方式来进行的,这就涉及到心理学应用的技术基础、技术思想和技术手段。对于心理学的应用研究来说,强化心理学的技术考察是非常重要的学术目标,在心理学的方法论的探讨中,就包含了关于心理学应用技术的考察[1]。这涉及到心理学研究有关技术理念的生态学的方法论[2],也涉及到心理学研究划分的类别与优先的顺序[3]。心理学的应用研究有特定的理论、方案和领域的问题[4],心理学的技术研究有需要关注的核心问题[5],心理学的技术应用有独特的途径和方式[6],例如心理学研究中的体证和体验的方法[7]。
一、心理学应用的技术基础
科学是科学共同体采取经验理性的方法而获得的有关自然界和社会的规律性和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技术也是一种特殊的知识体系,一种由特殊的社会共同体组织进行的特殊的社会活动。不过技术这种知识体系指的是设计、制造、调整、运作和监控各种人工事物与人工过程的知识、方法与技能的体系。
科学的目的与技术的目的不相同。科学的目的与价值在于探求真理,弄清自然界或现实世界的事实与规律,求得人类知识的增长;技术的目的与价值则在于通过设计与制造各种技术工具或人工事物,以达到控制自然、改造世界、增长社会财富、提高社会福利、增加人类福祉的目的。
科学的对象与技术的对象不相同。科学的对象是自然界,是客观的、独立于人类之外的自然系统,包括物理系统、化学系统、生物系统和社会系统。科学就是要研究它们的结构、性能与规律,理解和解释各种自然现象。技术的对象则是人工的自然系统,即被人类加工过的、为人类的目的而制造出来的人工物理系统、人工化学系统、人工生物系统和社会组织系统等。
科学的语汇与技术的语汇不相同。科学与技术在处理问题和回答问题时所使用的语汇有很大的区别。在科学中只出现事实判断,从来不出现价值判断和规范判断,只出现因果解释、概率解释和规律解释,不出现目的论解释及其相关的功能解释。因而,科学只使用陈述逻辑,技术回答问题就不仅要使用事实判断,而且要进行价值判断和规范判断,不仅要用因果解释、概率解释和规律解释,而且要用目的论解释和相关的功能解释。
科学的规范与技术的规范不相同。科学与技术有不同的社会规范。科学共同体的基本规范有普遍主义、知识公有、去除私利和怀疑主义等四项基本原则,技术的发明在一定时期内却是私有的,属于个人或专利人。科学无专利,保密是不道德的,而技术有专利,有知识产权,泄漏技术秘密、侵犯他人专利、侵害知识产权等,都是不道德的,甚至是违法的。
有研究指出,技术哲学问题涉及下列六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技术的定义和技术的本体论地位;二是技术认识的程序论;三是技术知识结构论;四是常规技术与技术革命;五是技术与文化;六是技术价值论与技术伦理学[8]。
学术界一直存在着技术“中性论”与技术“价值论”之争,技术到底是价值中立的还是负载价值的,这是一直都没有厘清的问题。之所以有这样的争论,主要源于对技术本质的不同理解。换句话说,技术中性论者与技术价值论者眼中的技术可能是根本不同的,两者之间存在着“知识分裂”,这一点可能是造成技术中性论者与技术价值论者不能达成共识的根本原因。
在技术中性论者看来,技术即工具、手段。技术中性论者并不否认技术的应用和技术的应用后果是有善恶之分的,是存在价值判断的,但技术本身作为技术工具、手段却是价值中立的。中立的技术工具只有效率高低之分,而不应从善恶等价值尺度出发去衡量,即应该把技术本身同技术应用区别开。
技术价值论主要表现为社会建构论和技术决定论两种观点。从社会建构论者对技术本质的理解出发,自然会得出技术是负载价值的结论。现代技术自主地控制着社会和人,决定着社会发展和人类命运。技术成为一种强大的力量,左右着人类的命运,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无须依赖人类的力量和社会的因素,技术有着自身独立的意志与目的,负载着独立于人的客观价值。
技术价值论主张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统一。从过程论的观点来看,显示技术最初表现形态的技术发明不是单纯的手段,而是合目的的手段,手段承载了人的目的,因此也就承载了人的价值。体现在技术手段中的人的价值也是潜在的,是没有成为现实的价值,因此技术发明不仅体现了内在的客观价值,同时也体现了外在的社会价值。从技术发明到生产技术是技术形态的又一次转化,技术发明转化为生产技术的过程,是技术的社会价值实现的过程,即技术原理与技术发明中所承载的潜在价值转化为现实的过程[9]。
二、心理学应用的技术思想
关于现代科学心理学的不同研究类别和研究类别的不同顺序,研究者可以有不同的设想和设计,这决定了心理学研究的定位和发展。当然,在科学心理学的研究中,原有的关于研究顺序的理解和认识曾经给心理学带来了影响和促进,但也给心理学带来了不利和阻碍。所以,重要的是了解原有的研究顺序,并且给出应有的研究顺序。
在心理学的演变中,心理学的理论研究、方法研究和技术研究的顺序曾经有过不同的变化。首先是理论、方法、技术的顺序。在这个顺序中,理论占有首要的位置或支配的地位。理论的范式、框架、假设、主张、观点等,成为了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部分。其次是方法、理论、技术的顺序。在这个顺序中,方法处于首要的位置。方法的性质、构成、设计、运用、评判等,成为了心理学研究的支配的部分。在这样两个不同的甚至是对立的研究顺序中,技术都处在末位。显然,技术被认为具有附属的性质,具有从属的地位。这在心理学的当展中,是应该受到颠覆的。
心理学研究应有的顺序是技术、理论和方法,这是技术优先的思考。心理学研究的技术优先,重视的是心理学研究中的价值定位、需求拉动、问题中心、效益为本。价值定位是指心理学研究者及其研究都应该有非常明确的价值取向。原有的实证主义心理学的研究,主张价值中立,或者价值无涉,研究者必须在研究中持有客观的立场。但是,技术中心则必然要有价值取向。需求拉动是指心理学的研究是人们现实生活的需要所拉动的,越是发达的社会,越是高质量的生活,就越是重视人的心理生活及其质量。满足人的心理需求,是心理学研究的根本目的。问题中心是指,心理学的研究必须要以确定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为核心。效益为本则是指心理学的研究必须要考虑怎样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在技术、理论、方法的顺序中,技术是由理论所支撑的,理论是由方法所支撑的。因此,所谓的技术优先并不是脱离了理论和方法的单纯的技术研究。
那么,心理学研究者关于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理解,或者说心理学研究者关于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定位,就应该有一个重要的根本转变,即从以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转向以心理生活为研究对象。心理现象是已成的存在,心理生活则是生成的存在。心理现象的研究是研究对象与研究者的绝对分离,研究者通过自己的感官观察得到的就是心理现象。心理生活的研究则是研究对象与研究者的相对统一,研究者就是生活者,生活者通过自己的心灵自觉来把握、体验和创造内心生活[10]。对于心理生活来说,最为重要的是生活规划、规划实施和实施评估。人的心理生活是创造性生成的过程,是人建构出来的结果,是人自主创造出来的。
其实,人的心理不是自然生成的,不是遗传决定的,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人的心理是后天形成的,是创造出来的,也是生成变化的。把人的心理看做是已成的存在与看做是生成的存在有着根本的区别,心理学研究应该着重于生成的存在。或者说,人的心理意识不仅仅是已成的存在,更重要的是生成的存在,心理学的研究不应该仅仅着重于已经存在的心理意识,而更应该着重于创造生成的心理意识。在心理科学的推动下生成和创造出来的心理生活,才是合理的和优质的心理生活。
三、心理学应用的技术手段
有研究者认为,应该确立现代心理技术学的研究门类,即应用现代心理学原理及心理测验、测量、统计等技术手段,研究实际社会生活中个体和群体的心理问题。就个体来说,这是人员心理素质测评技术。人员心理素质测评是对人的心理属性的量化研究,就是运用心理测量、测验的方法对各类人员进行心理过程与特质的测量和评价。就群体来说,这是社会心理测查技术。社会心理测查是对群体的心理倾向性进行测量与调查。心理倾向主要包括社会需要心理、对人与事的态度、群体人际关系等。就个体和群体的心理失常来说,这是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心理咨询通过心理商谈,使咨询对象的认知、情感、态度等有所变化,从而能适应环境并保持身心健康。心理治疗则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矫治心理和行为障碍、精神(心理)疾病。就经济是个体和群体的社会活动中心来说,这是经济心理技术[11]。
有研究者阐述了心理技术学的构成,认为心理技术学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应该包括如下三个子系统:实验心理技术系统、心理测量技术系统和心理训练技术系统。实验心理技术系统的实验手段包括仪器、设备、器械、实验装置和相应的实验设计与数据统计方法,现代实验心理学除运用自身不断创造的先进仪器外,还广泛使用相关学科的先进仪器进行研究。心理测量技术体系包括智力测量体系、人格测量体系、非智力因素测量体系、能力倾向测量体系和神经心理测量体系等。心理训练技术系统又分为三个子系统:心理硬技术体系、心理软技术体系、心理技术经济体系。心理硬技术体系运用现代各种物质性技术手段,如物理、工程、生化、医学、生理、计算机等领域的物质手段,综合利用,构建心理学服务体系,提高服务的物质化水平。心理软技术体系是将心理科学知识转化为应用的技能与技巧,不能是经验的东西,而是要建构成套的完整技术体系。心理技术经济体系是要进行心理技术的开发,培育心理技术的市场,增强心理学自身的应用功能,增进心理学自身的发展动力。同时,心理技术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又会提高心理指导和训练的技术水平[11]。
人的心理不是已成的存在,而是生成的存在。所谓已成的存在是指,人的心理就如同自然天成的产物,是现成如此的存在,是客观不变的对象。所谓生成的存在是指,人的心理不过是后天建构的结果,是朝向未来的存在,是共同合成的结果,是不断变化的过程。那么,如果从生成的方面来看,人的心理生活与人的心理现象有着根本的不同,心理生活是人自主建构的,心理现象则是自然天成的。所以,心理现象是已成的。生成心理生活的根本方式就是人的心理体验,心理体验不是现成接受的结果,而是心理创造的建构。
实证与体证是相互对应的,实验与体验是相互对应的。这就是说,现代科学心理学中的实证的方法是与本土传统心理学中的体证的方法相对应的,现代科学心理学中的实验的方法是与本土传统心理学中的体验的方法相对应的。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后,实证的方法和实验的方法就成为了确立和保证心理学科学性的最为基本的准则[13]。这成为考察西方心理学研究进展的一个重要方面[14]。实证和实验方法的运用也成为对文化心理进行研究和考察的核心。这体现在关于文化与自我的研究之中[15],体现在文化心理学研究中的质化研究方法的运用中[16],也体现在文化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原则、基本理念和理论假设之中[17]。那么,除此之外的另类方法或内省方法则被列入非科学的范围之中。受到连带影响,传统心理学体验和体证的方法也就没有了存在的根基。因此,发展中国心理学的重要任务是对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进行扩展。
中国本土的文化传统倡导天人合一、心道一体,即强调不要在人之外或心之外去寻求所谓客观的存在。道就在人本身之中,就在人本心之中。那么,人就不应该到身外或心外去求取道,而应该返身内求。所以说,人是通过心灵自觉或意识自觉的方式,直接体验到并直接构筑了自身的心理。中国本土文化中的心理学传统所确立的是内省的方式,这种内省方式的一些基本原则成为了理解体证或体验方法最为重要的内容。这就是内圣与外王,修性与修命,渐修与顿悟,觉知与自觉,生成与构筑。
但是,体验的方法则有所不同。所谓的体验就是人的有意识心理把握心理对象的一种活动。这不仅仅是关于对象的认知,不仅仅是关于对象的理解,也包含关于对象的感受,包含关于对象的意向。体验的历程也是人的心理的自觉活动、自觉创造和自主生成,人通过心理体验把握心理自身时,可以是一种不去分离感知者与感知对象,不去分离认识者与认识对象的活动。在这样的心理活动中,人是感受者,也是体验者。
体证或体验的方法体现了如下特征。首先,体验是一体性的。体验就是人的自觉活动或心灵的自觉活动,因此,体验并没有分离研究主体与研究客体。体验不同于早期西方心理学的内省。内省严格说来,仅仅是对内在心理的觉知活动。这是独立的心理主体对分离开的心理客体的所谓客观的把握,是把对外部世界的观察活动转换成对心理世界的观察活动。因此,体验实际上就是心理的自觉活动,通过心理体验所把握的就是心理自身的活动。其次,体验是真实的。实证的科学心理学一直强调研究的客观性,强调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当作客观的对象,甚至不惜把人的心理物化。体验实际上强调的不是客观,而是真实,真实性在于反对以客观性来物化人的心理行为。当然,体验应该是客观性与真实性的统一,客观性是对虚构性和虚拟性的排斥,而真实性则是对还原性和物化性的排斥。体验通过超越个体的方式来达到普遍性。再次,体验是生成性的。实证心理学把人的心理看做是已成的存在,或看做是已经如此的存在,心理学的研究就是描述、揭示和解说已成的心理存在。实际上,人的心理也是生成的存在,是在创造和创新中变化的存在。那么,体验就不仅是对已成的心理进行的把握,而且也是促进创造性生成的活动过程,正是通过体验,人能够创生自己的心理生活。最后,体验是整体性的。人的心理直接以个体化的方式存在,个体的心理是相对独立和完整的。但是,在心理学的研究中,这种个体化或个体性就变成了一种基本的原则,即个体主义的原则。这在很长的时间内支配着心理学的研究,包括对群体心理和社会心理的研究。实际上,人的心理的存在内含着整体的存在。在中国本土的心性心理学看来,道就内含或隐含在个体的心中,这就是心道一体的学说,是心性的学说。那么,体验或体证就是体道,就是证道,就是弘道。这是心理生成、心理创造、心理建构的历程。
[1] 葛鲁嘉. 对心理学方法论的扩展性探索[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4-89.
[2] 葛鲁嘉. 心理学研究的生态学方法论[J].社会科学研究,2009(2):140-144.
[3] 葛鲁嘉. 心理学研究划分的类别与优先的顺序[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15-19.
[4] 葛鲁嘉. 心理学应用的理论、方案和领域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169-172.
[5] 葛鲁嘉. 浅论心理学技术研究的八个核心问题[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34-38.
[6] 葛鲁嘉. 心理学技术应用的途径与方式[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8(5):66-70.
[7] 葛鲁嘉. 体证和体验的方法对心理学研究的价值[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116-121.
[8] 张华夏,张志林. 从科学与技术的划界来看技术哲学的研究纲领[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2):31-36.
[9] 张铃,傅畅梅. 从技术的本质到技术的价值[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11-14.
[10] 葛鲁嘉. 心理生活论纲──关于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另类考察[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112-117.
[11] 杨鑫辉. 略论现代心理技术学的体系建构[J].心理科学,1999(5):455-456.
[12] 罗杰等. 论建构中国心理技术学体系[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110-113.
[13] 郭本禹(主编). 当代心理学的新进展[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176-177.
[14] 叶浩生(主编). 西方心理学研究新进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8.
[15] Markus,H.R., & Kitayama, S. Culture and the self: Implications for cognition, emotion, and motivation[J].Psychological Review, 1991(2):224-253.
[关键词]科学精神 人文精神 心理学 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1-0042-03
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内涵及其关系
人类文明开化之初,人文与科学同源共生,和而不同。作为儒学经典的《易传》中存在大量类似“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将人文与科学统合思考的论述。作为先秦儒学教育核心的三事(正德、利用、厚生)和三物(六德、六行、六艺)则体现了将科学寓于人文,以人文为重心的教育思想。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逐渐从人文中分化并独立了出来,成为强势主导学科。20世纪以来的科学技术更是彰显了其作为双刃剑的威力,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描绘了一幅既令人憧憬又令人担忧的画面。科学技术本身价值中立,“科学不断发达究竟会带来怎样的结果,若用伦理上善恶的概念来说,就在于科学是被善用还是被恶用。科学所造成的各种恶果,不能仅用科学本身来根治”。[1]现代科学的昌盛亟须人文的复兴。科学与人文是文明的一体两翼,断其一翼或失其一翼,都不利于文明的整体进步。[2]因此,现代教育应促进科学与人文的共同繁荣,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和谐发展。
科学与人文的思维方式和现实关切点不同:科学求真,人文求善;科学体现工具理性,人文体现价值理性;科学训练思维,人文涵育情感;科学辨析因果,力图解释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规律,人文评价是非善恶,致力于涵养道德情操和融洽社会关系。[3]因而在人类科学和人文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有着鲜明的差异。科学精神是指人类在科学实践的历史过程中凝练和升华出来的共同信念与行为规范,它蕴涵着丰富、深刻的内容:实事求是、反对臆测的求真精神;独立思考、勇于质疑的批判精神;追求真理、批判谬误的理性精神;开拓创新、涤除僵化的进取精神等。人文精神是指以人为中心和出发点,高扬人的主体性,肯定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崇尚人格尊严,追求个性自由和解放;提倡民主,主张平等;肯定人类的生活创造活动及其成果,鼓励对现世幸福的追求;反对神秘主义,高扬理性。[4]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又是相需互发的。人类在科学精神的指导下不断探索未知世界,利用所发现的客观规律与发明的科学技术服务于社会生产、生活,这是一个以人为出发点,最终又落实于人的过程,亦是人文精神的实现过程。没有人文精神指导的科学实践,最终只会变成没有灵魂的技术狂欢。诚如爱因斯坦所言:“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关心人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5]中国哲人也认为真善非二,至真的道理即是至善的准则;即真即善,即善即真;从不离开善而求真,并认为离开求善而专求真,结果只能得妄。[6]
二、心理学专业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协调培育的必要性
(一)是提高心理学专业大学生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
杨叔子院士指出:“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残缺的人文,人文有科学的基础与科学的精髓;没有人文的科学是残缺的科学,科学有人文的精神与人文的内涵。”并进一步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就会落后,一打就垮,受人宰割;而没有民族传统,没有人文文化,就会异化,不打自垮,甘愿受人奴役。”[7]作为未来社会发展和建设的中坚力量,高等教育所培养的大学生应该既具有科学素养,又饱含人文精神;既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又具有完善的人格和道德情操。在心理学教学中,只有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充分融会贯通,才能不断提高心理学专业大学生的培养质量。
(二)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和未来发展的必然要求
心理学史家把冯特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心理学实验室,把心理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把学科独立同实验室的建立联系起来有着特殊的考量,就是将心理学定位为自然科学。自此,心理学主要受到科学主义取向的支配,但由于科学主义取向的先天缺陷,其始终为人文主义取向的学者所诟病。这直接导致了心理学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分野,前者包括内容主义、构造主义、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和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等,后者包括意动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和超个人心理学等。
科学主义取向为心理学的独立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其局限性也日益暴露出来,在诸多层面制约了心理学的发展,甚至可以说在心理学领域弥漫着它所带来的“胜利的灾难”。科学主义心理学的哲学基础是实证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其研究的基本原则是客观主义、定量分析、还原主义以及方法中心。[8]这导致了对心理现象主观属性的忽视、心理整体性的支离、人的尊严与价值感的丧失、人的社会性本质的抹杀,其研究视野下的人变成了没有情感、个性和生活的孤立客体,心理学也就变成了“没有心理的科学”。因此,科学主义取向不能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统一范式。人文主义心理学是在对科学主义心理学的批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文主义心理学的哲学基础是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其研究的基本原则是历史性原则、具体性原则和问题中心原则。人文主义心理学用整体的观点和方法研究人的心理,强调人生的独特价值和意义才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主张从精神和社会文化方面去理解人。其人性观和整体心理观弥补了科学主义心理学的缺陷。但人文主义心理学的理论普遍缺乏实证的检验和支持,常被奚落为心理学研究“史前模式”的重现,被诟病为“诗人或哲人的心理学”。因此,人文主义取向亦不可能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统一范式。
诚如反对科学主义,倡导科学精神,反对人文主义,倡导人文精神一样。心理学应在人文精神的视野中重视科学研究的价值,在科学精神的规范下实现人文关怀的理想。由于研究对象和任务的特殊性,未来心理学在保持自然科学取向的同时,亦将充分体现人文科学的取向;在深化自然科学取向关于“事实世界”研究的同时,亦将继续探索人文科学取向的“价值世界”。科学主义心理学所坚持的客观准则、定量分析及其研究方法以及人文主义心理学所强调的内省、移情和理解等主观方法,在未来心理学研究中将通过扬弃实现更加合理地整合。从对人的本质的完整理解和描述到实证的分析研究,再从实证的分析研究到对人的本性的完整理解和描述,应是未来心理学理论构建需要遵循的基本思路。对心理学专业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协调培育是由心理学兼涉自然和人文的学科性质所决定的,也是两种研究取向走向融合的必然趋势在心理学专业教学方面的客观要求。
(三)为推动心理学本土化提供人才保障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心理学研究只有充分尊重人的社会性才能更好地进行人文关怀。人类的心理现象固然有跨文化的一致性,但心理现象的文化差异性亦是心理学研究中值得关注的问题。中国心理学受益于对科学方法的重视近年来发展迅速,但中国心理学界对心理学的人文研究取向关注不够,主要表现为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当前社会形态下个体和群体心理的系统研究不够充分,有影响的本土化心理学理论不多,不能充分满足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心理学界提出的理论和实践的要求。心理学的本土化需要心理学研究人员自觉推进,更需要在高校心理学教学中培养一批既具有求真务实、严谨规范的科学精神,又具有以问题为中心、关注现实人生的人文精神的高素质心理学从业者,为推动中国心理学的本土化进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保障。
(四)心理学实践应用的现实需要
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各种原因,心理学被割裂为科学主义心理学和人文主义心理学,很多心理学从业者也给自己贴上了科学主义取向或人文主义取向的标签。但这样的人为分割在心理学的实践应用中将会充分暴露出其褊狭和幼稚的一面。心理学实践应用问题的解决既需要科学精神倡导的客观、量化和严谨,也需要人文精神高扬的历史性原则、具体性原则和问题中心原则,任何厚此薄彼的观点都是不可取的。因此,在高校心理学教学中促进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是心理学实践应用的现实需要。
三、心理学专业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协调培育的路径
(一)以科学规范人文,以人文引导科学
规范、严谨的科学精神是提高人文实践活动水平和效率的保障。高校心理学教学应注重对大学生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系统训练,从课题选择、研究设计、数据收集、结果分析和结论概括等方面培养大学生在心理学研究中的科学精神;从问题解析与表征、理论解释、方案选择和系统思维等方面培养大学生在心理学应用实践中的科学精神。例如在社会心理调查的实践教学中,大学生经常出现研究结论的“过度概括”问题:从某一被试群体获得的研究结论被过度推广到其他被试群体;从某一研究情境做出的结论被过度推广到其他情境。教师应在教学中及时纠正这些有悖科学精神的做法,并以此为切入点塑造学生的科学精神。
人文学科的教育是培养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但如果把人文学科的教育视作人文精神培养的唯一途径,则是把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割裂开来,其结果仍然是人文精神的落空。人文精神的培养应寓于各门学科的教学中,在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同时,塑造学生的人文精神。在高校心理学专业教学中,教师要强调心理学的研究应该以现实生活中的人为中心,在关注研究的信度和内部效度的同时,应该注意提高心理学研究的外部效度和生态效度,以服务人的现实生活为目的,从而塑造学生在心理学学习和研究中的人文精神。例如在教学中对心理学实验室研究如何体现人文精神,教师就应该启发学生的思考。由于实验室研究强调严格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控制,因而相对其他研究方法在“科学性”上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实验情境是人为创造的,且对变量进行了严格控制,实验情境的真实性因此受到破坏,使被试者的心理与行为表现与自然情境条件下的心理与行为表现相去甚远。这就极大削弱了研究的外部效度,使在实验条件下获得的结果是否仍能从自然情境中获得、是否适用于自然情境成为问题。而心理学实验研究生态化的思想,是以探索现实生活中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为基础,以服务人的现实生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实验室固有的严格性移植到真实环境中去,这是将心理学研究中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有益探索。
(二)问题中心的应用实践教学
问题中心的应用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协调发展的最直观形象的方法。人的心理与行为活动具有客观规律,这需要运用科学方法加以探索。同时作为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人与物理和化学等学科的研究对象不同,人是有意识和思想的存在物,既是研究主体,又是研究客体,这就需要以人为中心合理运用内省和移情等主观方法进行探索。在心理学的应用实践中,科学精神是客观、精确和严谨的保证,人文精神是尊重人的主体地位的保证,两者缺一不可。例如在心理咨询的实践教学中,教师要使学生意识到心理咨询工作首先应建立在掌握人心理与行为活动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尊重心理诊断的客观性,重视咨询技术的适用症状范围和干预措施的严谨性,从而保证心理咨询工作的科学性。同时心理咨询师需要注意每个来访者都有其独特的成长经历和环境,每一种心理问题都是主体与环境等各种复杂因素交互作用的历史沉淀在来访者身上的具体显现,这就需要以问题为中心,通过倾听、共情等方法进行充分的人文关怀。
(三)将杰出的心理学本土化研究引入教学
心理学的本土化研究是指对中国社会文化情境中的中国人心理与行为规律的研究。杰出的本土化研究必然是科学化的精品、民族化和人文化的典范。例如,王登峰关于“中国人人格的七因素模型”就是心理学本土化研究成果中的翘楚,它既注重了研究的科学性,又突出了人的文化差异性,凸显了科学与人文并重的精神。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搜集和整理卓越的心理学本土化研究成果,在教学过程中从研究的科学性和人文性的角度向学生阐述此类研究的价值。
(四)教师教学活动的示范作用
教师的教学活动对学生的专业学习来说是一种更加直接的观察学习过程。在心理学的专业教学中,教师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设计和具体的教学过程应遵循学生专业学习的教育心理规律,依照科学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还应充分进行人文关怀,以人为本,把学生当作教育的主体和中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索,主动建构知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尊重与融合,对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协调培育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 参 考 文 献 ]
[1] 冯天瑜.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第三卷)[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211.
[2] 肖海涛.论人文为科学导向[J].现代大学教育,2005 (5):25-28.
[3] 杨冬梅,闫晓荣.大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协调培育的现实需求[J].阴山学刊,2011(1):117-120.
[4] 李承贵.中国哲学与儒学[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237.
[5] 许良英,赵中立,张宣三.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 [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447.
[6]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北京:昆仑出版社,2010:8.
【关键词】广告心理策略;网络广告;翻译
一、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在国际产品纷纷进军中国市场的同时,广告这一传统媒介也挺进网络世界,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应。网络广告翻译,至此也进入译者的工作日程。目前对于广告翻译的研究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翻译理论,营销学和广告心理学。一则广告能否成功取决于它是否正确运用广告心理学的原则,广告的翻译语言也和广告心理学息息相关。我们在探讨网络广告的翻译时,不能脱离广告心理学的基本原则。广告心理学是以理论心理学中的学习,记忆,动机,知觉等方面的原则为基础的(张春兴,623),一般认为,广告对消费者心理的影响力主要表现为以下五种功能:报道功能;唤起需要的功能,说服功能,促使行动的功能,扶植信用的功能(方梦之,毛忠明:179-180)。广告的不同功能与心理学的不同原则共同决定着不同的广告策略,本文将结合网络广告翻译的具体实例来进行探讨。
二、根据具体心理制订具体翻译策略
1.广告注意心理策略与记忆心理策略
消费者对产品的注意,可分为随意注意与不随意注意。而在人们接触广告与日后购买行为之间可能有相当长的时间间隔,这要求将注意转化为消费者心中的长期记忆。其中,随意注意是由预定目的发出的,而不随意注意是指既无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屠采撷,219)。比如,为某高校制作招生方面的电子宣传册,可借用网络这一低成本但是却无远弗届的媒体,大量投放到学生们进行网络互动的热门站点或教育门户站点之中去,使用鲜明的设计方式引起他们的注意,则能很好地在学生这一受众群体中达到所欲求的效果——引发他们报考此高校的欲望。此外,制作精美的电子宣传视频,在学生群体喜爱的网络视频中进行插播,也可以很好地引起他们的不随意注意。只有先诉诸他们的不随意注意,才能引发他们关注相关的正式招生广告,进行学习,形成与购买欲望更紧密相关的随意注意。美国宝洁公司飘柔洗发水曾用过这样一句广告语:Started Ahead。这句话译为“成功之路,从头开始”,既简洁清晰,表达了原文的字面含义,同时传达出了其中“head”的深层双关含义,尤为难得。此外,可以设计一些有节奏、有韵律的广告语,或使用易于领悟的习惯用语、成语等。如美国耐克公司的广告“Just do it”,麦当劳公司的“I’m lovin’ it”,雪碧品牌的“Obey your thirst”等,都既琅琅上口,又充满青春活力,易于影响其以年轻群体为主的目标受众,在翻译中也很好地保留了其易于记忆的有力的修辞。
学生群体找对象和找商品,都讲究“眼缘”,即第一印象,在心理学中也叫首因效应。它虽是一种抽象的主观感受,但直接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任何广告宣传,只有较好地诉诸于消费者的感觉,才能收到良好效果。以学生为对象,宣传商品或者宣传学校形象,也不外如是。在设计企业与高校电子宣传册的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生群体对信息的兴趣有明显的主次之分,广告设计者必须善于突出主题。根据我们的调查研究发现,制作该类网络广告有以下规则可循:1.宣传资料的长度要适中,文字、图片、视频的数量大致可采用3:4:1的比例,以较多图片来诉诸受众的第一注意,但文字也要起到简明的说明效果,且每页的字数最好不要超过200字,标语则最好在10个字以内;2.中英文对照的宣传资料的宣传效果明显高于纯中文宣传册,而后者又明显高于纯英文宣传册;3.要认真学习明暗对照、浓淡结合的广告设计技巧,且要熟练掌握简单的动画与配乐制作方法,静中有动,静中有声,刺激受众的感觉器官,使其不会很到阅读疲劳。总之,只有充分运用好注意的心理功效,才能让消费者对商品有所了解。并产生积极的认同。
2.广告情感心理策略
学生群体处于心智的发展阶段,总体上是一个充满情感的受众群体,其消费与选择心理更容易被情感左右。例如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勇夺"首金"令他们感到自豪;面对大自然的湖光山色,会觉得愉悦;而生活中的麻烦事,又会引起他们的烦闷、不安……而一则广告也会激起学生群体的各种情感。比如,当他们看到"潘婷"广告中女模特那一头健康亮泽、富有弹性的秀发时,心中自然而然会流露出一种喜欢、羡慕的感情;而当某矿泉水的广告词“处女般的纯真”出现在荧屏时很多学生则产生了一种尴尬情绪,为此,厂家应及时作出调整。在日常生活中,情感和情绪经常互相通用。但严格说来,只有涉及到带有暂时性的情感体验如喜悦、愤怒、伤心、恐惧等才被称为情绪。情绪不仅人有动物也有,而那些诸如爱国主义、集体荣誉感、责任感等对现实的稳定态度的体验则常用情感来表示。它是在情绪的基础上与理性的作用下在社会诸关系形成进程中发展起来的,是只属于人的。我们可以说,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而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故翻译时,情感词的选用必须慎重。在为企业制作网络广告的翻译实践中,本小组发现,虽然广告的宣传对象是一家远在美国的医药集团,但由于空气污染、食品安全等同时也在成为中国人最关心的问题,并因之与学生群体密切相关,因此在广告的制作中可联系学生心理生理健康、中国有机农业现状,及“最美司机”的抢救等社会热点,唤起受众的情感共鸣,即便不能拉近企业与消费者的时空距离,也能拉近彼此心灵的距离。
三、结语
广告不仅依赖于艺术,同时也依赖于科学。恰当把握消费者心理,成功运用广告心理学策略,使国外很多广告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其成功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但正如笔者过去所指出的,全球化的步伐有多么剧烈,与之相伴的本土化诉求也会多么强盛。作为中西方知识交流渠道的翻译,天然就与进行中西方商品交换的商业活动有着极大的相似性。作为“商品”的翻译,是处于不断的交换和流通中的符码,它是一种在本土社会生产关系中被生产和消费的意义,从而使价值走向使用价值(伍澄,496)。广告的翻译需要牢牢抓住中国特色,了解中国受众群体的所思所想,面向网络,面向未来。
【参考文献】
[1]方梦之,毛忠明.英汉-汉英应用翻译综合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2]屠采撷.心理学策略在广告中的影响与应用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10):219-220.
[3]伍澄.迈向跨语际实践的商业翻译[J].经济生活文摘,2013(4):495-496.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由于它的核心思想是反对当时心理学界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分析的性本能决定论和行为主义的环境决定论,所以它被称之为现代心理学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本质是善良的,或至少是中性的,并且这种善良的或中性的本性是天生就有的或似本能的。人是有自由的意志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只要有适当的环境,人们就会力争达到某些积极的社会目标。它主张心理学应该更多关注于人的价值与尊严,研究人的自身发展的潜能,强调心理学应当研究自我的纯主观意识,着重探讨个体的自我知觉和自我对事件的解释。这种理论认为,人在充分发展自我潜力时,力争实现自我的各种需要,从而建立完善的自我,并追求建立理想的自我,最终达到自我实现。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教育思想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在人本的核心思想下提出了自己的学习和教学观,并且深刻地影响了教育界的改革,它的教学理念也给我们学校的教学以深刻启示。他们强调以人为中心,突出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中心地位,提倡一种非指导的教学原则,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模式。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教育思想是以人本主义的人格观为理论基础的,包括学习观和教学观。
其一,学习观。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学习的基本原则是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情感、想法和意愿,相信学生能够教育自己、发展自己,而学习的过程就是个人充分发挥自己潜能的过程。教师必须和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在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下主动学习。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经验世界当中,学习本质上就是经验的学习,人天生具有不断接受新经验的内部学习动机,所以学生应该把经验的生长作为中心,以学生的自发性与主动性为学习动力。他倡导学生的“自发学习”和“自由学习”,他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研究在《自由学习》一书中归纳出下面十条学习原则:
1.人类天生具有学习的潜能;
2.当学生正确地认识到自己学习的内容有用处时,意义学习就发生了;
3.当某些学习对学生自我具有一定威胁性时,这种学习往往会受到学生的抵制;
4.当改变自我的学习威胁性比较低时,这种学习比较容易发生;
5.当学习对学生的自我威胁性非常小时,学生就会利用各种学习的机会来知觉周围经验,这种学习将进展更为迅速;
6.大量的学习将是通过在做的过程中来学习的;
7.当学生尽责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时学习效果更佳;
8.当学生用自己的理智和情感都共同参与到其中的学习是最为持久和深入的学习;
9.当学生将自我批评和自我评价作为最主要的依据,而他人评价放在次要地位时,独立性、创造性和自主性就得以发展;
10.在现代社会中,最有用的学习是了解学习过程,对经验始终持开放态度,并将它们结合到自己的变化过程中去。
其二,教学观。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当是学习的促进者,帮助学生去发现自己的禀赋与天性,让学生意识到每一门学科都有它有趣的一面,学生通过发现它的乐趣汲取知识。教师要照顾学生的方方面面,使他们的基本需求都得到满足,使他们快乐成长,意识到生命的美好。只有学生的需求情感不受压抑,自我创造潜能才能发展和实现。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具体做法如下:
1.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担学习中的责任,一起制定课程计划和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内容;
2.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这些学习资源来自学生本人的经验、书籍、经济和其他材料。鼓励学生将个人的知识纳入学习资源当中;
3.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一种促进学习的良好气氛,让学生感受在这种氛围中他是受到关心和理解的。并且将这种气氛由师生间逐步扩大到同学之间。在这样的气氛的促进下,学习会更加深入,学习进度更快;
4.让学生自己制订学习计划,或者与别人共同制订,共同探寻学习的兴趣;
5.学习的重点放在学习过程中的连续性而不是学习的内容,重视的是教学的方法而不是教学的结果;
6.学习的目标应该由学生自己确定,对学习的评价也由学生做出;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8.82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8-181-02
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咨询的一个崭新理论和视角,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丁·赛里格曼于20世纪末提出的。它的提出和兴起,将传统心理学的切入点转移到追寻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和人格特征。积极心理学,更加追求主动地去发现和应对人们的心理问题,变被动应付为积极预防,不断地挖掘人们心理中的向善人格和正能量。目前,高校大学生群体中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数量不断攀升,常见的类型包括人际障碍、情感危机、适应不良和生命淡漠等,如马加爵事件、药家鑫事件以及大学生跳楼自杀事件等。2005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高校有关部门要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并将此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因此,大力开展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大大减轻大学生学业、经济、就业和生活方面的压力,有利于调节个体自身的消极态度和负面情绪,有利于追求和感受正面、积极和乐观的情绪体验,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中需要把握的原则
(一)主动预防原则
在高校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中,主动地、正面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引导和教育,包括生命意识教育、人际社交教育和临危处理教育,充分发挥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观能动性,大力培养大学生积极参与、亲身实践的认知意识和价值观念。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始终坚持主动引导和积极预防的原则,最大程度地挖掘和激发大学生个体所蕴藏的潜能,不断增强大学生对于心理危机的免疫力、判断力和抵抗力,力争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控制并解决在萌芽状态。
(二)以人为本的原则
积极心理学的核心和关键点在于注重人的价值,倡导人的发展,注重个体自身潜能的发挥,注重自我调节和自我成长的实现。因此,在高校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原则,将学生的成长成才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和人格品性的不断提高与显著完善。
(三)全员参与的原则
高校的积极心理教育的宗旨是帮助并促进全体高校大学生心理潜力的全面开发和挖掘以及积极心理品质和人格的全面发展,它的服务对象应该是在校的全体大学生群体,而绝非是那些被认定为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因此,在积极心理教育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团体参与的程度和实效,参与方式可以有多种,包括开设专业课程、编排心理话剧、心理知识竞赛、论坛讲座、体验活动、朋辈帮扶、媒体宣传和氛围营造等。
二、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过分注重大学生心理中的消极成分,教育过程较为被动
当前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部分还是在沿用传统的心理咨询和指导模式,依然停留在被动的日常接访工作里,在教育和咨询过程中,把大量精力集中在心理问题学生的困惑和情绪上,工作的重点往往落在如何治理和解决已经发现的大学生心理问题上。这种方式的教育和咨询,只有出现了心理偏差和危机的学生才会受到学校的关注,实际的教育效果并不高,且难以对潜在的心理问题学生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预警和及时干预。
(二)容易引发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对象和教育者之间关系的对立
在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教育者往往以解决教育对象的心理偏差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没有真正做到以教育对象为本,没有真正坚持以教育对象的成长成才为服务宗旨,教育过程中,也缺乏相应的人文关怀和情感共鸣。这样的教育方式,容易造成教育对象心理上的阻抗和排斥,不利于教育对象和教育者良好关系的建立,也不利于教育对象心理危机的排除和解决,从而直接影响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
(三)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的办学和管理中缺少必要支持,难以形成合力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的办学和管理过程中,被认为是简单的开设一门课程,或者建设一个心理咨询服务站。在日常的教学和管理中,高校其他部门、教师教学和学生社团,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参与度较低,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缺少必要的关心和支持,没有形成一个齐抓共管、多措并举的管理和工作机制,难以形成全校合力,以至于有部分高校依然存在着只有个别心理学专业教师和心理咨询师在为全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且工作量繁重,效果不佳。
三、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应对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中的对策建议
(一)坚持“预防为主”,重视培养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
根据积极心理学研究领域专家的分析,他们对于心理健康的内涵界定有崭新的理解,即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不仅仅是指那些在心理、思想上没有发生偏差的人,更重要的是需要具备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完善的人格特征、乐观的处世品格和追求人生美好事物的向往。只有这样,高校大学生才能在激烈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展示出良好学习科研面貌的以及高效的工作生活姿态。积极心理学的观点还认为,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应始终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的教育方针,充分发掘大学生的内心潜能,促进培养起其积极、乐观、豁达的人格品质。
(二)坚持“以人为本”,融合师生之间的教育指导关系
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出发,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做到坚持“以人为本、为学生服务”的宗旨,努力改善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中所存在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紧张的、对立的教育咨询关系,重新建立起一种和谐的、温暖的师生教育指导关系。按照积极心理学的观点认为,教师在教育和指导的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觉察和体验到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改善和自我成长,能够以尊重、真诚、热情、耐心的态度,积极帮扶学生培养和发展健康、向上的心理。
(三)坚持“机制为先”,构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和谐校园的文化建设,还关系到校园安定稳定的办学氛围,更关系到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彻底地、有机地融入到大学高等教育的整体中。通过整合设施建设、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文化引领、学生社团和专业服务等各方面的要素资源,构建起一套完善的、系统的、科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充分发挥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大功效。
四、结论
马丁·赛里格曼提出的积极心理学,以预防为主、以人为本和全员参与为基本理念,来探讨人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并已经逐渐演化成当前世界教育心理问题研究的一个理论前沿。因此,将积极心理学的内在思想和基本观点运用到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的预防及应对策略上,逐步改变传统的心理教育和咨询中所存在的消极模式,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 .
[2]孟万金、官群.中国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编制报告[J].中国特殊教育,2009,(08):71-77.
关键词:色彩心理;儿童房;儿童房色彩设计
一、儿童房与色彩设计
1.儿童房
儿童房是孩子的起居室和游戏区域。它是儿童生活的最小空间,看似渺小但却极其重要。因为从孩提时代开始,儿童房就陪伴孩子开始了他的人生,并在它的陪伴下走过生命中最重要的历程。
2.儿童房装饰设计
为什么花了那么大的精力和财力去做的儿童房,结果不仅没有打造出一个舒适安逸的儿童房,反而加重了儿童性格的一些异
常现象?
研究者认为,“家”是成长的起点,也是人格形成的地方,儿童房设计不仅仅是普通的室内装饰设计,它关系到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的健康成长。由此可见,色彩设计在儿童房设计中的重要性。
二、儿童色彩心理对儿童房设计的影响
儿童色彩心理学认为:色彩与孩子的心理及情绪,有着重要的关联性,色彩偏好与性格有很大关系,孩子对色彩的选择,甚至可以透露出他的情绪是快乐还是忧伤。儿童色彩心理学者通过大量的研究,总结出了如何运用色彩揭示儿童的内心。
1.色彩心理与年龄
据实验心理学的研究,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类生理结构也在发生变化,色彩所产生的心理影响也随之改变。这主要是因为婴儿出生后,对大千世界都产生好奇和新鲜感,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成熟,对色彩的感觉也就相应的越稳重和柔和。
2.色彩心理与性别
自然界中所有的颜色都是美丽的,且没有性别界限。但是,大多数人都会把黄、橙、红、粉红、紫等暖色调归类为女性色调,将蓝、绿、银、灰等冷色归为男性色调。而实际中,根据爱娃博士的统计,更多的男性喜欢红色,不喜欢蓝、绿的男性都比女性还多,而不喜欢黄色的女性也比男性还多。很多时候,人们凭着感觉给色彩贴上了性别标签,这种性别制约和偏爱受到世俗、文化、认知等各方面的影响。主观上来说,我并不赞成这样的印象划分法,有时候会盲目地制约部分人的喜好,颜色在某种程度上应该是无国界无性别无距离和平等的,国际同性恋标志的六色彩虹旗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三、儿童房色彩设计的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形式美与使用功能相结合
儿童房是孩子休息、玩耍和学习的地方,孩子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这个空间度过。因此,它的舒适度直接影响孩子的生活,儿童房色彩设计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来进行。
设计当中,还要注意儿童在色彩上的领域性、私密性和个人空间等,使其能够最大程度地达到舒适度,真正意义上实现“以人
为本”。
2.色彩与材料的结合
专家表明,儿童房的色调最好以浅色为主。金属材质的危险性较大且缺乏亲切感。因此应多关注市场上的环保材料,建议多使用环保的原木色材质,可以产生温馨且回归大自然的亲切效果,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
3.儿童房色彩细节设计
地面——采用低明度低彩度的颜色,可以产生稳定感。如果空间面积较小,可用浅色扩张空间感,如白色、米色。建议使用木地板,有利于儿童爬行活动且不受凉。
顶棚——采用较高明度的颜色,可以产生开阔和轻盈感。白色反光性较强,淡色系会带来温馨感,如淡黄色。
墙面——多采用柔和、淡雅的灰色系作为背景衬托家具,配色应考虑与家具的协调性。
家具——家具不宜多、杂,色彩不宜超过两种。体积较大的家具不宜用太过鲜艳的颜色,而应保持柔和的色调,以减少刺激,有利于心情的放松和平静,保持睡眠以及形成固定的习惯,还有利于稳定个性的养成。除此之外,家居的形状不可过于锐利,防止儿童活动时磕碰。
四、结语
通过对儿童色彩心理学的研究,我们发现,不是所有的儿童房设计只要漂亮舒适就好,还要参照具有一定科学性的儿童色彩心理学理论,根据孩子自身的状况来设计,才能打造出真正适合的儿童房。
每个儿童都像是一朵朵颜色各异,形态不同的花蕾,需要在各自丰富绚丽的环境中静静成长才能完美地绽放!
参考文献:
[1]傅宏.儿童青少年心理治疗[M].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
[2]彬彬.设计心理学[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3]徐磊青,扬公侠.环境心理学[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4]桑标.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生命教育;教学策略
纵观近年来的社会新闻报道,大学生对生命的漠视已然成为了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不仅给学校和家庭带来了很大程度的伤害,同时也给社会的安定和谐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因此,近年来大学生的生命教育问题已然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重视。而在这一背景下,针对当代大学生开展积极的生命教育,将积极心理学的思想融入到现代的生命教育中,往往在强化大学生自身的生命意识和心理素质的同时,能切实有效的帮助其明确生命的重要意义,且积极心理学的引导也能使学生在生活中保持乐观的态度,帮助其提高自身在社会的适应能力。
一、当代大学生所表现的心理特征
1.有较强的自我意识渴望认识世界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以及教育的不断强化,当代大学生往往表现出较强的思维能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其自身的自我意识。在这一背景下,大学生往往会给予自身的转变充分的关注,并且在认识事物方面也表现出强烈的渴望以及极大的兴趣。也因此,对于社会现象的了解大学生总会表现出非常强烈的主动性。2.有较强的自主意识渴望生活独立在进入大学之前,学生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都会受到来自家长和教师的多方面约束。而进入大学之后,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形成自主意识,他们渴望生活的独立、渴望能为自己做主,更希望自身得到完善的发展。3.有较强的交往意识渴望人际关系的构建由于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且多年来受到学习压力的影响,因此其自身并不具备较高的人际交往能力。而进入大学之后,生活和学习等多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学生逐渐形成了较强的交往意识,并且渴望能与周边的人建立起和谐的人际交往关系。
二、我国大学生现阶段在生命观方面的现状
1.生命价值意识的缺乏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以及教育的不断强化,我国当代大学生逐渐形成了强烈的自我意识。然而,也正由于大学生在自我意识方面的强化,使得其在自我认识方面出现了分化,而这往往会导致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现实与理想之间矛盾的产生,如果这一矛盾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则会导致大学生一些消极情绪的产生,而这些消极情绪的不断深化,将会造成大学生生活学习中消极懈怠的现象出现,并且还会通过一些不良的行为来逃避现实中的困难。这也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在生命认识方面价值意识的缺失。2.对生命意义的认识不足就现阶段来看,当代大学生对生命的意义往往有着错误的认识,甚至有部分学生在生命的认知方面产生了一定扭曲的心理,而这往往是导致大学校园中暴力事件、自杀事件等现象的产生。这些事件的本质都充分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对生命意义的认识不足,以及他们对待生命的漠视,而这些事件的产生不仅会造成无可挽回的后果,同时还将给学生家庭和学校带来极大的损害,甚至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3.当代大学生缺乏有效的生存能力我国大学生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往往要面对来自学习、生活、就业等多方面的压力,这也就要求我国的大学生能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强化自身的社会及生存能力。然而,从现实的情况来看,我国大学生在社会生存方面的能力往往显得非常薄弱,不仅不具备有效的风险处理的技能,同时还缺乏良好的风险规避的意识,这不仅造成了其自身的能力无法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同时也可能将其自身置于危险的境地中。
三、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基本原则
1.发展与预防相结合积极心理学提倡以发展性的眼光来干预大学生的心理危机。与传统的问题修复式教学模式不同的是,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生命教育强调通过发展人的积极品质来应对心理健康问题,促进大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因此,高校教育者在开展生命教育时,应始终坚持发展与预防相结合的原则,提前做好预防措施,时刻保持发展性的眼光,并已发生的或潜在的危机进行及时地干预与预防。2.认知与体验相结合积极心理学注重运用已有认知从积极的角度来解释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并不断探索生命的意义。高校在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时也应遵循这一理念,既要引导学生理性、科学地认知生命,以理解生命教育的本质和内涵价值,也应为学生创造实践体验的机会,使其更好地领悟生命的意义,培养他们生命中积极情感态度的生成。3.系统化教学生命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化工程,需要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的共同参与,并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教学体系,进而最大程度地发挥聚合优势,在学校中逐步构建起完善的生命教育系统,营造出良好环境氛围。在这一背景下,无论是教师、家长还是学生自身都应当积极参与到生命教育当中,以共同完成这项系统化的教学任务。
四、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基本教学策略
1.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师资力量进行不断优化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师资力量进行不断的优化是能保证大学生生命教育切实有效落实的基础条件。这也就要求我国的大学生生命教育能与学校学生培养的最终目的之间形成有机的结合,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引导下,不断的对生命教育的教学方式进行完善,以当代大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和人格品质等方面的培养为目的,来对学校的生命教育师资团队进行优化,强调教师自身知识能力和责任意识等多方面的提升。而要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师资力量实现不断的优化就要求教师能转变自身的教育理念,并加强自身对积极心理学的认识,进而在实际的生命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更加有效的引导。2.科学合理的对生命教育的课程进行设计课堂作为学生培养的重要场所,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运用也能有效促进生命教育在大学生培养中的落实。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下,我国的大学生培养也应充分利用课堂所具备的积极作用,对课堂教学的课程体系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在保证教学针对性的同时强调理论实践之间的相互结合,进而对学生进行更加有效的引导。要注意的是,在积极心理学的引导下,大学生生命教育还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心理情况等以学生为中心对课程的内容进行修改与完善,并将素质教育、思政教育等多方面的内容与生命教育之间进行有机的结合,以对学生的思想意识和心理素质等进行更加积极的培养。3.运用新媒体来完善大学生的生命教育新媒体所具备的广泛性和时效性为我国当代大学生的生命教育提供了更加有效的条件。这也就要求在大学生的生命教育中,教师能充分对新媒体加以运用,以更有效的方式来对以往的教学进行转变,以采用更加多元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在互联网络信息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大学生表现出了对互联网络极大的兴趣,在这一背景下,我国大学生的生命教育也可充分利用学生对互联网络喜爱的优势而将新媒体充分的运用到大学生的生命教育中,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下利用新媒体获取更多的生命教育信息,并深入的对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进而是生命教育变得更加具有针对性。4.将人文关怀的理念融入到大学生生命教育中将人文关怀的理念融入到大学生的培养工作中,能对大学生情感体验加以激发,并通过情感的引导使大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这也就要求我国大学的教师能明确人文关怀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并在自身的教育中对人文关怀充分的利用,在积极心理学的引导下对学生的积极思想进行调动,以帮助他们树立更加正确的生命价值观。而要将人文关怀理念切实有效的融入到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就是要求教师在对学生的培养教育中能注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在生命教育中以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为依据采用更加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并以积极心理学为引导强调学生引导中的积极性,进而对当代大学生的生命意识加以强化。
【参考文献】
[1]王佳利.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生命教育探析[J].煤炭高等教育,2013(6)
【关键词】师德;教育;快乐
当代的教育终于在“性”“养”之间找到了平衡,因此,我们的教育前提已然确定,那就是人的本性。刘惊铎教授说:“道德的本质,就是要在生活和人际交往关系中尊重每一个人,使每一个人都体验到适当的快乐、愉悦。”那么,评价我们的教学行为是否道德,或言,我们教师是否道德,其中一个标准就是我们的教学行为是否让学生体验到适当的快乐和愉悦。
一、学海不必泛“苦”舟
我们有“学海无涯苦作舟”的教育传统,这几乎完全把求知、学习看成是痛苦的事。而事实上并非如此,那些被外人看作是“痛苦地”投入到学习中的人,他们因为发现了学习的意义,明确了学习与自己的关系,并切身体验到学习为自己带来的快乐、自尊和力量感,那么,即便是再苦再累他们也浑然不觉而甘愿投入并沉浸于这种物我两忘的学习状态。这就是著名心理学家西卡森特米哈伊所说的“心流体验”――一种幸福的状态。幸福在人对自认为有价值的目标的忘我追求中,个中的快乐,局外之人因为难以体会,反认为是受苦。没有忘我的投入就没有学业的成功,但“忘我”是种快乐而并非痛苦。
二、苦尽未必甘来
我们教育还迷信“苦尽甘来”的原则,似乎“苦秧结甜瓜”能印证传说中的某种福报。而事实上,有些痛苦是绝对的,苦过之后顶多是不苦,甘甜滋味未必会随着痛苦的结束而如期到来。心理学的大量研究结果证实,控制人的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部位分别位于人的左右大脑皮层。积极情感体验能力的发展是需要提供必要的积极刺激的,痛苦刺激只能发展消极情感。儿童在童年的各种不幸事件并不是成长的佐助,更不是未来的福音。相反,消极的体验会催生扭曲的认知图式、情感图式,进而形成悲观、消极、暴虐、自私等人格倾向,严重的还会形成分裂型人格。同时,快乐不仅是人追求的目标和行为的原始动机,也是人发展过程中的宝贵资源。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森研究发现积极情绪具有扩展功能,一是扩展人的认知能力――快乐使人更聪明;二是扩展人的生理机能――快乐使人更健康;三是扩展人的社会能力――快乐能促进社会交往;四是扩展人的德行能力――快乐能使好人更好,能使坏人不那么坏。总之,只有积极才能发展积极,只有快乐才能发展快乐,这是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原则,也给我们教师进行道德的、积极有效的教学提供了心理学依据――快乐的学习才能存进学生健康地成长!
三、教育的快乐“处方”
快乐既然是生活的目的,当然也是教育的目的。本・沙哈尔在《幸福的方法》一书中为我们教育开具了两全其美的“处方”――快乐的当下与美好未来的完美结合!它启示我们:用道德的方式才能培养有道德的人,用快乐的方式才能培养快乐的人。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学校和人生中最重要的做事动机是做事中的快乐,对成果的快乐,并且明白这种成果对集体的价值。在唤醒和强化青年人的这些心理力量中,我看到了学校被赋予的最重要的使命。仅是这个心理根基,就会引导人们对最高级的人类财富,即知识和艺术家般的技艺的快乐的渴望。”让每一个学生都快乐这是学校教育的使命,也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责任,更是教育的根本目的。让我们的课堂充满求知的快乐、交往共生的快乐,这是教育的艺术,也是实施有效教育的必要手段,更是教师高尚人格与高尚师德的体现。
四、结语
教育的使命呼唤着微笑着工作的老师!没有微笑,爱就不易被理解和接受,而不被理解和接受的爱也就不是真正的爱。没有对学生、对工作发自内心的爱,就不会有发自内心的微笑。没有爱的工作,就是在制造心灵的毒药。一个热爱工作的老师,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热爱学生的老师,也一定是个乐观面对工作、生活,微笑面对学生的老师,也一定是一个善于制造欢乐,善于播撒欢乐的人。爱是师德的核心,而微笑是爱最贴近人、最熨帖人心的形式,因而它也是师德的表现形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