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非遗文化传承的问题范文

非遗文化传承的问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非遗文化传承的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非遗文化传承的问题

第1篇:非遗文化传承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衡阳;传承;衡阳花鼓戏;非物质文化遗产;城市文化软实力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3-0166-02

当今世界,是以城市为主导的世界。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其规模日益扩大,占据的空间达到前所未有之高度。而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社会进步的诉求和动力会有所不同。在现代化的起飞阶段,人们首先拼是的自然资源和物质财富的积累;在工业化的中高级阶段,人们拼的是管理与制度建设;而到了向后工业化社会转型时期,人们拼的是文化和创意。进入21世纪,文化软实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强弱,并最终决定城市竞争的成败。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有助于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有助于提高城市发展质量,有助于促进城市经济增长,有助于扩大城市影响力。因此,城市历史文脉的传承、个性与特色的塑造,正是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成为我们国家当前的重要发展战略。

戏曲文化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尤为重要,衡阳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千百年来积累了大量的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衡阳花鼓戏音乐文化是衡阳传统文化中一朵耀眼炫目的奇葩,是千百年来衡阳文化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当前衡阳的文化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优秀的传统戏曲文化遗产来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一、衡阳花鼓戏的历史背景及其发展现状

(一)衡阳花鼓戏的历史背景

花鼓戏是湖南最具影响力的地方戏, 它的曲调优美动听, 形式生动活泼, 语言通俗易懂, 表演艺术朴实、明快, 并能很好地反映现实生活, 20世纪前期在湖南广为传播, 也深受湖南人民的喜爱。

衡阳因地处南岳衡山的南面而得名,它位于湖南省中南部,湘江中游,地势从南向东北倾斜,除部分山地海拔1000米以上外,多丘陵地形的生活环境决定了传统的衡阳地方小戏,创作体现了山间劳作和生活的民间歌舞形态,如:“采茶戏”“灯会”等。衡阳花鼓戏的历史起源最早追溯到南宋时代,史籍上记载有“州民为百戏之舞”,它的形成与江南地区的民间小戏——“灯会”“采茶”“傩舞”密切相关。衡阳花鼓戏的雏形是一种叫“车马灯”的民间歌舞,由一丑一旦表演,后来又增添了“二小戏”、“三小戏”、“多角戏”,据说“三小戏”在清朝咸丰、同治年间十分流行。衡阳花鼓戏的最终形成年代现在已经找不到确切记载,据推断应该是清朝后期,大约是在清同治年间。衡阳花鼓戏是湖南省的主要地方剧种之一,旧称“衡州花鼓戏”,是一种流行于湖南省湘南地区的民间小戏剧种。1954年,湖南省文化局将其命名衡阳花鼓戏。1983 年,在撰修《中国戏剧志·湖南卷》时经过专家的论证协商,将流行在湘南各地的花鼓戏统称为衡州花鼓戏,从而成为湖南花鼓戏的一个重要流派。

(二)衡阳花鼓戏的发展现状

衡阳花鼓戏整体上经历了两个阶段,分别是“口传身授”和“半灯半戏”。早期的衡阳花鼓戏的传统剧目多无固定脚本,小戏的小调唱词是固定的,旋律全凭演员即兴创作,而大戏只有故事梗概。因此同样的戏,演员不同,表演形式不一。这就是“口传身授时期”。到了清末民初,衡阳花鼓戏引进了衡阳湘剧的南北路,即小生、小旦、小丑唱花鼓调,老生、花脸唱南北路,直到建国初期。这就是衡阳花鼓戏的“半灯半戏时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飞速发展, 经济全球化使得传媒工具多样化。从20 世纪80 年代到90 年代初期各种电讯工具的广泛使用,到今电子网络通讯的多元化发展,使得民间传统艺术衡阳花鼓戏的演出市场受到了很大冲击。特别是近些年来, 外来文化给人们精神上带来的冲击,尤其是在城市生活环境的多样化创建过程中,使花鼓戏的观众又少了许多。与此同时, 另一种形式的艺术如明星演唱会等,在很多都市快速滋生,一发不可收拾。而花鼓戏剧院却从来没有出现过这种盛况。以前, 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 花鼓戏都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城市发展带动了农村的发展, 城市对花鼓戏的冷落, 逐渐地向农村扩张, 农村的花鼓戏盛况也大不如前。再加上由于欣赏花鼓戏的城市和农村观众年龄日趋老化, 观众也比以往少,花鼓戏的市场发展前景令人担忧。

二、衡阳花鼓戏对提升衡阳城市文化软实力的价值体现

(一)文化艺术价值

衡阳花鼓戏的高台教化作用来自于民间的题材,它体现了民间的质朴,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塑造爱憎分明的人物形象,在群众的是非与价值取向上有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这是一种精神的导向,这一点充分体现了以城市精神为核心的价值创造力。

衡阳花鼓戏的发展和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分别是表现手法和新曲目的拓展提高上,相对稳定的音乐性能和特有的风格特色,使各种不同类型的衡阳花鼓戏会因为新的曲种的增加而更加丰富充实,这一点充分体现了以城市创意为核心的文化创新力。

衡阳花鼓戏的剧团也有三大块,分别是国家剧团、民间剧团和业余剧团。它不仅满足了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城市的文化建设发展,这一点充分体现了以聚集民意为核心的城市凝聚力。

衡阳花鼓戏的推广工作也有多个方向, 比如成立花鼓戏协会、花鼓戏艺术讲座、创设花鼓戏学习班、组织各类花鼓戏交流和演出,还可以创办自己的刊物、对群众普及花鼓戏知识,这一点充分体现了以城市品牌、形象等构成的城市影响力。

衡阳花鼓戏不仅是湖南省同时也是中国的传统民间艺术奇葩,不同时期的作品分别反映着衡阳各个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不同特征, 是衡阳各个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真实写照。而且衡阳花鼓戏在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大潮中承担起的重要责任,对衡阳花鼓戏进行研究具有很重要的历史价值, 会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衡阳的过去,这一点充分体现了以城市和历史遗存构成的城市识别力。

(二)经济价值

与大多数地区一样,队伍参差不齐、创作激情不高、文化艺术活动少,成为发展衡阳市群众文化艺术的阻碍。从衡阳花鼓戏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上出发,衡阳花鼓戏的经济价值显得格外突出。储备文化艺术养分,就能增强平衡发展文化艺术和繁荣商业的能力,促进经济的发展,这是一种软实力的发展。城市必须平衡发展文化艺术和商业的能力,尤其是重视文化和艺术的独立价值,才能形成对发展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动力。如果把衡阳花鼓戏产业化,城市发展能够容纳衡阳花鼓戏的多样性、接受各种有个性的花鼓戏人员,就能保持衡阳花鼓戏本身的独立性,就会增加文化艺术创造价值所带来的城市魅力和影响力,而这一切就不是单单仅靠经济发达和很高的GDP所能替代的了。当然,要把衡阳花鼓戏产业化发展成果转化为对衡阳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支撑,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助力条件,比如大力投资衡阳花鼓戏产业化进程,成立花鼓戏协会、花鼓戏艺术讲座、创设花鼓戏学习班、组织各类花鼓戏交流和演出,还可以创办自己的刊物、对群众普及花鼓戏知识等等。这种转化应当是城市中的各个阶层人士、各领域的企业及各个部门的政府共同的使,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最大的经济价值。

三、衡阳花鼓戏在传承发展中的保护对策

(一)加强衡阳花鼓戏的理论研究和保护工作

衡阳花鼓戏不仅是湖南省同时也是中国的传统民间艺术奇葩,不同时期的作品分别反映着衡阳各个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不同特征, 是衡阳各个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真实写照。而且衡阳花鼓戏在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大潮中承担起的重要责任,对衡阳花鼓戏进行研究具有很重要的历史价值, 会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衡阳的过去。所以加强对衡阳花鼓戏的理论研究,保留中老年艺术家的剧目,恢复和保存其他优秀的传统剧目,筹建“衡阳花鼓戏档案”和“衡阳花鼓戏保护中心”, 采取良好的保护措施是很有必要的,只有对它采取了好的保护措施,才能使它得以传承, 一代代流传下去,让这一深受人民喜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独放魅力。

(二)加强衡阳花鼓戏自身剧目和曲目的创新

虽然我们需要对衡阳花鼓戏进行研究和保护, 但并不意味着一味保守地去保护。如果对新文化进行排斥甚至是抵制, 那么只能使衡阳花鼓戏的传统剧目离我们越来越远。有句话说得好:“一个事物要发展就需要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去适应我们社会发展的需要”。衡阳花鼓戏剧目和曲目上的创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音乐结构上的创新,第二是演唱方法上的创新。衡阳花鼓戏的创作者和编曲者应该根据当代不同的生活环境来决定衡阳花鼓戏的音乐结构。比如剧目上的创新:可以把表现厚重的历史文化和鲜明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把地方特色和深刻揭示人类共有心灵结合起来;把追求高品位的艺术美和满足人民群众审美需求结合起来;把作家的主体创作与群众策划结合起来。曲目上的创新:把伴奏乐器多样化组合,把表现的主题旋律从过去的悲彩转型为喜剧色彩。

(三)加大资金投入

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实际资金是不能使衡阳花鼓戏继续发展的。对衡阳花鼓戏采取的行动,不仅应该从精神方面给予支持,更应该在物质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应该把衡阳花鼓戏的扶持事业视为重点建设项目。帮助他们解决部分活动经费问题, 给他们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给剧团提供一定的周转资金,同时还可以设立花鼓戏保护协会与发展资金委员会,这样在推广工作方面,才能显出成效。

衡阳花鼓戏作为湖南省的重要地方戏曲之一,不仅深刻的体现着衡阳地区乃至三湘大地的曲艺文化的精髓,同时也深刻的反映了生活在蒸湘大地的广大人民群众对曲艺文化的需求和热爱,同时,衡阳花鼓戏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传统文化的财富。保护和发掘衡阳花鼓戏不仅仅是为了保护而保护,而且应该是在接纳和吸收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成果的同时,努力探究出衡阳花鼓戏新的价值所在。这不仅对于丰富和完善中国戏曲史、中国音乐史以及挖掘湖南民间文化艺术等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于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的发展都将具有巨大的影响力。

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2YBB034)《新形势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策略——湖南地方高校对花鼓戏的传承模式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第2篇:非遗文化传承的问题范文

进入21世纪,当今社会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经济的全球化以及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在当今社会经济转型期的背景下,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因此我们要通过提升我国文化的软实力,来提升我国的综合实力。正因如此,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后,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而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传承的一部分也慢慢地走进人们的视线,越来越多的公民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一种自觉的保护意识。我国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非物质性、活态性、复杂性、整体性、健身性、民族性、传承性等特点,它所代表的是我国上下五千年对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因此,对加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已成为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

1 相关概念的界定

究其概念而言,概念是构成人类思维的逻辑细胞,是思维的最基本单位,认识事物的首要问题就是认清事物的概念。概念是把抽象事物更为具体化,从而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事物本身。没有概念,就无法形成思维,也就不会有科学。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定义: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①口头传说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②表演艺术;③社会实践、礼仪、节庆活动;④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⑤传统手工艺〔1〕。而这里面包括很多体育非物质文化的元素。笔者认为概念的界定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才能对概念进行最好的诠释。概念的界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目前国内学者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问题还没有达成一个共识。笔者在查阅资料的时候发现很少有学者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进行界定,以致到目前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郑州大学体育学院的李凤梅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和通常对体育文化内涵与特征的理解,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认为被某一区域人口或固定群体主要用于健身、娱乐、祭祀、竞技等目的所遗存的各种身体活动形式和知识, 以及与之相关的实物、器具和文化空间〔2〕。北京体育大学的刘洋认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体育文化表现形式及文化空间〔3〕。而笔者认为体育的非物质文化就是指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以及周围环境下,各个社会群体或个人进行的民间体育锻炼,以达到强身健体、丰富人们生活为目的的娱乐活动。

2高校传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一个国家的文化是民族的血脉,自从有了人类的文明,文化就应运而生,文化也就成了人民的精神家园。任何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都离不开教育,教育具有传授知识与技术、传播文化的功能,而高校则是对文化传播的主要场所。高校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大学体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面镜子。首先,高校作为文化传播的主力军,肩负着复兴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高校中有丰富多彩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供开发和传承,同样也是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必然要求。其次,对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重要因素是人,而高校是我国优秀人才的聚集地。在这些人才聚集的地方,对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更容易产生共鸣。邵玉萍认为把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到高校课堂中,有利于增强大学生们的民族认同感,也符合高校文化多元性的要求,同时利于青年学子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最后也能促使传统体育教学的反思,深化教学改革〔4〕。于宏亮认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高校体育教育中,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及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发挥积极作用。高校作为服务地方文化、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在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方面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和影响力〔5〕。对于把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高校中去,一方面可以更加理解我国的历史,还可以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另一方面体育非物质文化还可以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达到增强体质、锻炼身体的效果。高校作为我国培养优秀人才的地方,对文化的传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高校中传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我国体育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3高校传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功能

3􀆰1传承功能

在高校中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不仅是为了技能的传授,更主要的是把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体现出来,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并从中体会这些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并且在传承的过程中去进行创新,以及在保护的过程中认识到怎样把我们祖先留下来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运用到当前社会中去,在当今社会怎样去传播、发扬。

3􀆰2健身功能

体育锻炼本身就能提高和改善人体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大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阶段,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加其心肺功能,增强学生体质。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而言,体育的非物质文化就是指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以及周围环境下,各个社会群体或个人进行的民间体育锻炼,以达到强身健体、丰富人们生活为目的的娱乐活动。从概念来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具有健身性。例如武术类项目不仅能陶冶情操,还可以锻炼身体娱乐身心。因此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传承具有健身功能。

3􀆰3社会化功能

所谓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6〕。高校是学生即将面临社会的最后的校园生活,也是学生步入社会生活的过渡阶段。在高校中不仅要让学生提高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还要求学生全方面地发展。高校中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对校园生活以及促进学生社会化最好的补充。在高校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可以使学生有公平竞争、顽强拼搏以及创新意识,增加学 生的社会交往、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个体与社会之间的交往,从而达到社会化的目的。

3􀆰4心理功能

高校传承体育非物质文化并不仅仅让学生加入到保护和传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去,更应该了解到体育非物质文化的内涵,使学生积极参加到体育锻炼中,体育锻炼是人们根据需要自我选择,运用各种体育手段和方法,并结合自然力和卫生措施,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调节精神,丰富文化生活和支配余暇时间为目的的体育活动。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心理活动具有良好的功效。短时间的体育锻炼即可产生积极良好的情绪,主要表现为降低焦虑水平、减少抑郁、改善心境状态以及减少紧张和应激等。而进行长期的体育锻炼则能够显著提高健康幸福感,而且可以治疗抑郁和焦虑,长期的体育锻炼,使大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出现良好的积极情绪,提高自信心,从而改善大学生的消极情绪。消除大学生心理上的自扰和互相摩擦,协调同学间的人际关系,从而体现校园体育非物质文化的心理疏导功能。

4高校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策略

4􀆰1构建高校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新模式

文化的传承需要一个媒介,而高校在传承文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的教育是多方位、全方面的。在高校中传播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明确教育目标。首先,要使学生明白什么是体育文化、体育思想,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思想。其次,指导学生关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含义、特点以及保护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培养他们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觉保护的意识。最后,充分挖掘和开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并结合高校体育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创新和保护。

4􀆰2区域内结合地方高校开设相关课程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应该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来区别对待,在本区域内结合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到高校体育中去。在高校中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并不是一味地接受和保护,可以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简化、创编。把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到高校课程里,开设相关课程、俱乐部或者学生社团,调动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于文化的认识,让学生有机会学习到我国优秀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在开设课程的同时,需要配备相应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材,使学生在深入了解并掌握技术、技能的同时,还能学习到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发展演变和文化内涵。

4􀆰3注重师资力量的培养

在高校中开设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程,就必须配备相应的教师队伍。目前我国学校体育课很大程度上都是技术技能的传授,没有从文化的角度把体育非物质文化的思想贯穿到技能的学习中去。因此这就对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现行的体育教师进行培训或外出学习,提高教师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并且可以对教师的培训工作进行资格认定。从教师的自身做起,言传身教。把一些民族传统体育的项目引入到学校,来传承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但可以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还可以增加教师对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提高他们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意识,而且还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对于我国优秀文化的认识。

4􀆰4引进来、走出去

所谓引进来就是把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引进到学校聘请为学校的名誉教授,并不定期地给学生讲课。一方面传承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可以增加学生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入认识,另一方面也是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走出去就是让学生外出实习,或者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源地进行学习、观摩。深入了解我国优秀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渊源、发展现状,并且和民间艺人、大师进行学习交流。

5小结

在当今社会中,把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到大学校园将是一种必然趋势。因此,在区域内选择一些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结合引入到高校体育课堂中,不仅是对我国优秀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还可以使学生了解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提高学生保护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觉意识,并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开发与创新,充分挖掘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李凤梅􀆰论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与保

护原则〔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1(04):24-26.

〔2〕刘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路径研究以“达瓦孜”为个案〔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2.

〔3〕邵玉萍􀆰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校教

育传承保护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11(6):

115-118.

〔4〕于宏亮􀆰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高校体育教育

专业课程体系的探讨〔J〕􀆰教学研究,2012(9):137-138.

〔5〕郑航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6〕王秀强􀆰我国百年名校校园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

展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0.

〔7〕程利群􀆰对当前高校体育文化建设若干问题的思

第3篇:非遗文化传承的问题范文

对于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中华民族需要学习。但是如果从文化的角度来看,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仅仅只有数百年,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却已经传承了五千年,既然老祖宗把传统文化传承了五千年,那么就一定有他的道理,古人甚至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然而今天,中国的传统文化却已经开始出现了断层,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由以下几点原因造成。

1、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人开始沉迷于网络。在整个互联网上,充斥着各种游戏、娱乐等相关信息,自制力较差的孩子们往往容易被这些游戏和娱乐所诱惑,甚至不能自拔。而中国的传统文化所讲究的是静心修学,这跟浮躁的互联网时代恰恰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整体浮躁的社会风气是造成中国传统文化断层的重要原因所在。

2、这跟中国的教育体制也有着密切的关联。今天中国的语文教育,在很大程度已经抛弃了过去的传统文化,只是时不时地在课本中穿插一些唐诗宋词。就拿80后、90后来说,已经很少有几个人能够背诵出《论语》、《老子》等一类传统经典来,为了应付四六级英语考试,他们在大学时期的相当一部分时间耗在了背诵英语单词上。

3、从整个家庭教育的环境来看,各个家长都已经是跟风似的给孩子报各种班。在他们看来,别的孩子都在学舞台、学钢琴、补习英语、奥数等,可是我们家小孩没学,他们就会觉得自己的孩子落伍了,于是盲目跟风。在他们看来,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孩子们来说已经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因为学校里压根儿也不考。

4、西方以及日韩文化的大量入侵以及各种流行元素的迅速蔓延,这严重挤压了整个国内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情人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似乎比传统的七夕、元旦更有味道,钢琴、吉他等西洋乐器亦比古筝、琵琶等民族乐器更为流行,长期如此,传统文化岂能不断层?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成互联网企业历史使命

过去,学习传统文化只能依托于线下的教学和书籍。但是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学习传统文化就能够借助各种互联网平台,而非仅仅只是局限于线下书本和教学。今天大部分用户的时间都放在了电脑上和手机上,那么借助互联网的力量传承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就成为了互联网企业的历史使命,于是以百度为首的互联网巨头开始借助自身平台的力量助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就拿这次端午节来说,百度搜索首页的logo就换成了具有端午节色彩的新logo,通过借助有着“中国最年轻造龙师”之称的莲羊的手笔,将百度logo换成了极具端午色彩的龙舟。自古以来,龙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和代表,据说为了此次logo能够更形象地传递中国非遗文化,百度甚至不惜花费大量精力,通过屈原故乡秭归文化旅游局找到秭归最古老的龙舟原型——秭归龙舟。事实上,这些年,百度一直在借助其平台的力量助力中国非遗文化的发展。

每逢节日之际,百度搜索都会更换具有中国特色的logo。此前百度在重要节日之时,就曾把搜索logo换成了具备传统文化特色logo,比如中秋节的嫦娥奔月、七夕节的鹊桥相会、春节的《大闹天宫》人物形象等。此外,在2013年,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还牵头成立了“中国民营产业商会”并担任会长,并一直在推动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一方面,百度通过将中国最年强的造龙师与传统的龙舟文化结合在一起,将百度logo换成了极具特色的龙舟,以一种全新的方式,使得中国的传统文化散发出了全新的光彩。同时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呈现出来,又是另一番景象。甚至让我们在看到百度龙舟logo的时候,不免想起当年屈原的故乡湖北秭归。

另一方面,目前百度搜索拥有超过6亿的网民用户,这对于非遗文化的传播范围来说,也是极其广泛的,也让更多的用户了解了非遗文化。而百度每天拥有超过50亿次以上的搜索需求,对于非遗文化的传播更是具备了持续不断的推广。

由此看来,在百度的带领下,中国的非遗文化正在通过互联网的力量逐渐渗透到每一个网民的内心深处。而从百度频频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动作来说,百度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也较为深刻、独到。尽管对于百度等互联网平台来说,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他们的历史使命与责任,但是在百度等巨头的推动下,整个国内的互联网+传统文化产业实际上也正在成为一个新的大风口。

互联网+传统非遗文化正在多个领域爆发新机遇

目前,传统非遗文化还没有完全走向市场,整个领域实际上还具有非常大的市场机会,并且在多个垂直细分领域都还存在创业者的新机会。

一、非遗O2O电商领域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线上线下结合的O2O电商模式还是具有一定的市场空间。目前在国内,已经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电商平台在开始运作了。此前百度糯米已经通过其平台推出了非遗有价产品的专题活动,而在去年,国内唯一官方授权的非遗类电商平台e飞蚁也正式上线。

从非遗传承人和企业的角度来看,这类O2O平台通过借助互联网的渠道优势为非遗传承人和非遗企业构建全方位的线上推广,他们只需要通过付出自己的手艺劳动,就能够借助线上平台获取一定的收益,同时也能够借助线上平台弘扬自己的手艺文化。

从电商平台的角度来看,目前国内真正从事这来产品的电商并不多,电商平台很容易能够建立自己的独特差异化优势,并能在天猫、京东称霸下的中国电商市场格局杀出了一条阳光大道来。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随着人文层次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尤其是艺术爱好者喜欢收藏一些具备传统文化价值的产品。但是很多消费者却苦于很难通过线下渠道找到非遗大师们的作品,互联网平台打破了这种信息障碍。

当然,O2O电商平台需要打破的是一个信任问题,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他们很难辨别非遗产品的真假,这就需要电商平台具备足够的权威来确保非遗商品的真实性。

二、非遗旅游领域

目前整个国内的旅游市场,人文景观旅游正在不断受欢迎,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日益增加。但是如何将这类旅游景点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这还需要一个探索的过程。比如目前百度地图已经开启了非遗城市、非遗博物馆等标注,同时还增加了非遗礼品的索引,能够让消费者通过百度地图找到附近的非遗文化产品。

互联网创业者搭建平台可以通过与非遗文化当地人进行合作,把整个非遗传承人所在的地区建成一个集合餐饮、娱乐为一体化的文化旅游度假地,然后在这个旅游地点,当地人也可以把自己的非遗类艺术品进行出售,形成一个线上线下结合的非遗旅游度假消费中心。

从旅游的角度来,这是一种特色的差异化旅游。非遗文化的旅游具有多方面的价值,一个是它的审美价值,很多工艺品、表演艺术以及民族服饰,都是历史上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一个是它的历史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历史悠久,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是以前时代流传下来的历史财富;还有一个则是它的文化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鲜活的文化,具有原生态的文化基因。

不过目前国内很多非遗文化旅游却被滥用了,大量民间传统文化器物和艺术品没有对其进行精心设计而被随意地改成旅游商品,这严重扭曲了该艺术品的本意。与此同时,许多表演艺术不是真正的传承人在表演,甚至有的表演还加了某些不健康的内容,从而丧失了祖先传续的原始韵味和文化底蕴,变成了平淡的商业表演。如何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来纠正这个被盲目开发的旅游市场,能够让非遗文化旅游释放更大的市场价值。

三、非遗电影产业

其实,对于非遗电影来说,这既是一个巨大的产业,同时也是对于传统非遗文化的一个极好传播,通过电影,能够借助影像记录文化风俗、记录更为丰富的信息。

目前,在国内的电影市场,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都已经涌入到了电影行业。从电影的制作、发行、电影票销售一直到电影衍生品,巨头们都在开始一步一步渗透和布局。那么,对于他们来说,如何将电影与非遗文化相结合起来,这里面必然会产生新的市场机会。

四、非遗线下活动

通过借助线上平台作为导流,可以举办各种线下的非遗展览,比如美食节、服装节、非遗产品展览等。对于平台来说,在为非遗继承人和非遗企业提供线下展示的同时,平台也获得了一定的收益,同时还可以收取前来参观用户的门票。

对于用户来说,他们通过参加这种线下非遗活动,能够更深入了解到中国的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还能够通过线下活动认识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的朋友,非遗文化社交甚至也可以由此开启。

同时对非遗文化的继承人和企业来说,通过这种线下活动也能够更好地推广和宣传自己的非遗文化作品,让更多的用户了解自己的非遗文化。

五、非遗线上知识平台

目前百度知道、百度百科等产品都已经推出了与非遗文化相关的知识问答、数字博物馆等,对于大多数想要学习和了解非遗文化的用户来说,线上平台同样还存在相当的市场机会。

第4篇:非遗文化传承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乡村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4-000391-01

旅游的基本属性是文化,不管旅游的内容还是旅游的形式都承载着文化的精神。从这一层面可看出,乡村文化是乡村旅游的核心,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又是乡村文化的主要内容。乡村旅游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着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内在关系。

一、乡村旅游与非遗

最近出现一种新的旅游形式,即旅游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两者相结合。这种旅游方式具有文化性、地域性、典型性、稀缺性、真实性等特点,牵动效果显著,广泛影响相关地区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非遗作为一种文化,包含民间文学、戏剧和曲艺、音乐、舞蹈、民俗等多个种类,这些文化状态一般存在于乡村地区,比如,以北京太平鼓为代表传统舞蹈,以成都面人为代表的传统美术等。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要深入利用当地文化特色,通过当地的特色文化来吸引消费者前来观光旅游,进而起到增加乡村旅游中文化底蕴的作用,使游客在乡村旅游的过程中体验文化,最终达到乡村旅游和非遗深度结合的目标,实现在乡村旅游过程中继承和保护非遗,同时又通过非遗来带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二、乡村旅游中非遗的利用现状

当前,已经开发利用了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的利用形式主要包括:政府牵头组织策划在传统节假日、艺术节或申遗纪念日进行一系列表演活动,市场生产经营和非遗相关产品,当地居民自娱自乐等方式。尽管当前乡村旅游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和传承已经取得了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利用率低

现在只有小部分非遗等级高,具有较大的知名度,其它极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率普遍较低,知名度不高,甚至不被外地人所熟悉。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些表演艺术种类大多以当地居民自娱自乐的方式存在,利用率较低,一般散布在各乡间村落里,不仅没有和乡村旅游相融合,也没能较好的促进当地文化建设。

2.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失传

随着建设现代化城市的步伐加快,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空间产生了变化,传统的文化活动逐渐离我们远去,无人继承发展,使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在消失的边缘。比如说,通州的运河船工号子,现在唯一的传人是位于永顺镇盐滩村的已86岁高龄的赵庆福,缺少后人传承发展。并且,依靠漕运儿存在的运河船工号子,如今已失去了载体,没有了生存空间,加上人们对他缺少足够的认识和研究,面临失传。

三、乡村旅游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方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乡村旅游的一个新的发展创新点,可以提供乡村旅游发展的新契机。针对乡村旅游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现状,结合非遗的特色和类别,归纳总结出几种乡村旅游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方式。要注意,不同地区应按照当地乡村旅游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灵活选取,选择适当的利用方式。

1.展示与体验方式

非遗的展示与体验利用方式指的是将其进行展示,针对有条件实施体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适当让游客在现场进行文化体验,最终使游客参与到非遗的传承中来,并且通过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来为当地旅游业吸引外地游客。对吸引力强、知名度高、级别高并且展示时间非固定的非遗文化项目,可以通过建造非遗文化主题博物馆的形式,在博物馆展示和非遗有关的物质载体,并在博物馆内进行定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场展示。在乡村旅游中适合通过体验来传承的非遗主要包括戏剧和曲艺、音乐、舞蹈和杂技等,这些项目都具有容易体验的特性,游客可以亲自体验学习这些项目,促进文化的传承。

2.旅游商品方式

以传统美术、传统医药和传统技艺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它们的技艺本身不能引起游客的足够兴趣,并不能吸引游客的到来。针对这种类型的非遗文化项目,可以利用生产非遗有关的商品来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旅游商品化方式指的是把非遗项目中的有关艺术形式经过大规模集中工厂化生产加工制造出来的商品作为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在乡村游客集中的地方进行销售该商品,达到通过售卖旅游商品来增加当地乡村旅游收入,并且实现在乡村旅游中继承发展非遗文化的目标。

3.旅游节方式

非遗与物质遗产的最大区别是无形性,要使乡村旅游充分利用这种无形的文化,就要一款合适的介质。比如,非遗文化中的民俗就需要凭借乡村旅游中的旅游节来展现起文化形式,通过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来传播民间文学。另外,展示时间相对来说固定、名气不高的非遗文化,也需要通过开展旅游节活动进行展示体验,使更多的旅游者了解认识这一非遗文化项目。在旅游旺季,将当地乡村旅游资源和非遗文化相结合,举办盛大的乡村旅游节,使游客在游玩过程中有机会参与旅游节,感受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旅游节活动追溯历史,使游客在乡村旅游过程中体验各地民俗。并且,随着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当地百姓的经济收入也不断增加,进而使他们感受到传承文化带来的好处,不断激励他们继续表演民俗,更好的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旅游节发展乡村旅游中要注意,举行乡村旅游节活动时不能太片面,非遗文化项目和乡村旅游一定要结合起来,举办一系列的活动。如果不这样,会造成旅游节活动的吸引力减少,前来观光旅游的人较少,达不到定期开展旅游节的条件。

四、总结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可以实现消费者在旅游时求知识、求不同、求美景和休闲娱乐等各方面的要求。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乡村旅游宝贵的文化资源。按照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内容,进行科学规划与创意设计,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乡村旅游结合起来,实现文化和旅游相融合,有利于做出文化品牌,传扬优良的文化传统,实现乡村旅游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共赢。

参考文献:

[1]刘丽丽.北京郊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在乡村旅游中的利用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6:56-62.

[2]侯瑞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新农村建设[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

[3]罗春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业中的有形化利用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7.

第5篇:非遗文化传承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文化馆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一、文化馆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现状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和游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客观认识历史、开展文化创新、保护文化多样性等有重要意义。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以及人民意识形态和观念的转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正受到威胁,大批有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遭受破坏,甚至濒临灭绝,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刻不容缓。

(二)文化馆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主要内容

文化馆主要围绕国家提出的“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工作方针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1、普查与申报。普查摸底是开展非遗保护的基础性工作,主要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进行调查,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并建立完善的档案和数据库。在此基础上,通过整理、撰写资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传承人进行申遗。

2、抢救与保护。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研究员刘锡诚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归根到底,是对传承制度、传承环境和传承人的保护”②。对于濒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开展抢救性保护工作。通过开展科学记录、鼓励传承人带徒传艺、举办非遗文化表演、展览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3、传承与发展。文化馆主要采取开展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举办各类活动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研究等手段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在尊重非遗文化的自然发展规律的前提下,科学合理有效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文化馆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保护意识不强

当前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人绝大多数是老一辈观念保守的老人,他们对政府对非遗文化保护政策不了解,对非遗文化保护缺乏深刻认识,思想上顾虑重重,难以将技艺发扬光大。另外,人们普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淡薄,忽视对非遗文化管理和传承的现象严重,使得文化馆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困难重重。

(二)专业人员缺乏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非常复杂繁琐,加上非遗文化自身的复杂性和脆弱性,容易受到人为损坏,挖掘、收集、建档、开发保护等工作均需由专门机构和专业人员完成。虽然很多地方已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但专业人员非常少。如河源市多个县区设立了非遗保护中心,但均仅有一名编制,非遗保护工作主要依靠文化馆临时负责保护和实施工作,且多数文化馆业务干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为半路出家,缺少专业的知识和专业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缺乏经费支持

由于历史原因,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分布在农村地区,对它们的普查、建档、保护、传承以及研究、开发都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经费欠缺严重制约了普查和保护工作的开展。如河源市和平县由于非遗保护经费欠缺,自2007年至今只有21个非遗项目成功录用为市级非遗保护项目,其中猫头狮等2个项目录用为省级非遗保护项目。

(四)传承工作不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后继乏人,一些传统技艺面临灭绝。当前传承非物质文化的方式基本都是师傅传徒弟的形式,传承形式单一、范围狭窄。在不能获得国家足够投资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和项目传承人对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动力不足。③

三、文化馆如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发挥作用

(一)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非遗保护环境

1、运用新闻媒体和自媒体进行非遗宣传推广。运用报纸、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进行宣传,如2014年河源市和平县文化馆通过邀请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文明密码》栏目组拍摄《席床生日节》、《猫头狮》、《全牛宴》三个非遗专题节目,广泛推广了该县代表性非遗项目,凝聚了社会保护非遗共识。同时,充分利用自媒体,通过建立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公众微信、微博等普及非遗知识,提高群众保护非遗意识。

2、积极组织非遗展演、展览和交流学习活动。及时公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展览、积极举办和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表演赛、文博会等活动,向群众展现民间非遗的魅力,营造良好的文化遗产保护氛围。

3、在开展挖掘、普查工作中进行非遗保护宣讲。在开展挖掘、摸底普查工作的同时开展非遗文化保护意义和价值的宣讲活动,让传承人和广大群众形成保护意识。

(二)加强队伍建设,强化非遗保护工作基础

1、建立保护机构,配置专业人员。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争取地方党委支持配置足够专业人员,形成责任明确、运转协调的工作机制。

2、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和能力。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有力推动保护工作的开展。

(三)加大经费投入,确保保护工作顺利开展

1、加大资金投入。积极争取政府和上级单位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投入,建议和争取政府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2、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金。多渠道筹集资金,争取政府支持,通过政策引导等措施,鼓励个人、企业和社会团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资助。

(四)建立传承机制,形成规范非遗传承体系

1、积极申报非遗项目和传承人。认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普查和建档工作,全和完善非遗项目传承人的管理工作,积极申报国家、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和传承人,确保各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薪火相传。

2、组织帮助培养传承人。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把具有民间特色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编入相关教材,邀请传承人到学校开展教学活动,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学校教育是全民参与保护的最有效方式之一。④另外,鼓励和支持传承人通过开展培训班或兴趣班等形式带徒讲习、传授技艺,举办各类展览、演出活动为他们提供展演平台。为避免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断层,建立一支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专业队伍,使濒临灭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至于消亡,为传承起过渡作用。

3、完善传承人激励机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根据需要,要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传播活动提供必要的传承场所和经费。每年可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突出贡献的传承人给予适当奖励。另外,我们可借鉴国外的做法,对具有重要价值的无形文化遗产的传承者或保持团体授予“人间国宝”荣誉称号并确定其责任和义务,获得认证后,可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大力保护和财政支持。⑤

(五)合理开发利用,促非遗文化可持续发展

1、发展“绿色产业”。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开发其潜能,发展“绿色”旅游产业。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包装成体验性、参与性和观赏性的旅游项目,如河源地区可将客家山歌表演、特定节日的民俗表演等穿插在旅游景点中。

2、向知识产权转化。通过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入研究,编辑成册,出版书籍。对历史文化意义重大、代表性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戏剧、电影等拍摄,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成知识产权。

结语

我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弱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任重道远。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攻坚克难,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护和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二条;

[2]张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论文摘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09(12);

[3]王天祥,刘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和困境.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4):P13;

[4]春潮.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吉林体育学院报,2010(6):P139;

第6篇:非遗文化传承的问题范文

一、校本课程开发要和当地社区资源相结合

社区作为一定地域内的人群共同体,是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基地,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每个社区自然条件、人口条件、经济条件、社会条件及历史文化传统等不同,形成了自身特有的文化。社区文化既满足了社区居民的需要,也为他们之间的共同活动提供了规则和约束。这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文化背景和课程资源。

作为传统渔区,坎门有着丰富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渔区文化,经过漫长岁月的涤荡、沉淀和传承,留下了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国家级非遗坎门花龙、省级非遗坎门鳌龙鱼灯舞和坎门渔民号子、市级非遗坎门贝雕和船模等108项。坎门海洋非遗文化作为重要的资源,具有内涵的丰富性、利用上的便捷性、资源形态的多样性等特点。丰富的非遗文化既是过去坎门的一个缩影和沉淀,更是今后坎门发展的一笔财富。无论是学校的德育工作还是学科教学,无论是技能的培养还是育人氛围的营造,均可从中获得资源的支持。坎门二中是玉环县一所偏僻的海岛农村初中,所在的坎门钓艚社区为玉环著名的渔业社区,渔区文化浓厚且具特色,拥有国家级非遗“坎门花龙”、著名的渔家女俱乐部、“鱼龙灯舞”传承人曾焕祥师傅等。学校与浙江海岛特色村――东沙,仅一村之隔,所在社区的百姓长期从事渔业生产,拥有丰富的渔业技能技术,过着独特的海洋民俗生活。历史的积淀,使学校所在渔区和周边社区有着厚重而多彩的海洋文化。借助海洋非遗的载体,联合船模馆、海洋气象站、浙江省文化村东沙海岛村等,挖掘多种地方资源,为学校进行海洋文化特色校园创建和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二、校本课程开发要和学校特色发展相结合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建构什么样的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办学理念的核心内容。学校的办学理念是通过课程来实施的。而校本课程建设是学校发展的着力点。校本课程的实施,可以彰显学校的文化品位,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

为了传承当地的海洋文化,坎门二中在挖掘海洋文化资源、培育海洋文化意识方面有着独树一帜的特点。学校围绕“以素质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思路,从学校实际状况出发,结合学校所在社区、渔区文化和本校学生的身心特点,积极响应“国家、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号召,深入挖掘坎门渔区的地方文化,开发校本课程,引导学生了解、学习和传承坎门地方文化,开展传承具有海洋特色的民俗文化,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增加校园艺术氛围,提升学生综合素养,进一步落实课改精神和强化学校办学特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学校成功申报了“浙江省非物质文化传承教学基地”和中国教育学会“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首批试点学校,以此为平台,提高学校品牌影响力,扩大海洋民俗文化及相关海洋知识的普及面。

三、校本课程开发要和学校教育科研相结合

教育科研是探索和认识教育本质及规律的重要途径。教育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只有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去了解、分析、研究各种教育现象和问题,逐步探索、揭示、掌握教育规律,才能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益。教育科研是提升学校品质的关键,同时,也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教师只有在工作中边实践,边反思,边总结,边提升,才能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坎门二中用科研来促进学校的海洋文化特色发展,已逐步建立、完善了一整套科研管理机制,明确了以校长、副校长、非遗传承办公室和教科室主任为首的教育科研领导小组,由专人统一管理科研工作,并确定了每个课题的负责人与核心组成员。学校承担的课题有浙江省规划课题《鱼龙舞动青春――坎门海洋非遗文化进校园的实践研究》,台州市重点课题《“坎门鱼龙灯舞”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探索》,台州市规划课题《以坎门渔民画为载体的初中美术地方课程开发的探索》,玉环县规划课题《以玉环渔民号子为题材开发初中音乐地方课程的实践研究》。学校的科研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有检查、有总结、有行政管理和科研经费保障,档案齐全。学校力求在课题的引领下,以科研带动校本课程的开发,获得更高水平的发展。

四、校本课程开发要和特色社团创建相结合

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关注学生,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对课程的需求,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是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学生社团是在自愿基础上自发组织而成、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群众组织。社团活动课程化,既深化了学校社团的内涵,又丰富了课程,彰显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的兴趣得到引导和升华。

坎门二中通过社团活动、特色课程双轨并行,带动学科的渗透,开发出相应的校本课程,实现海洋非遗文化的教育价值。学校自2012年起创建了非遗传承特色社团,传承海洋非遗文化。主要的非遗传承社团有鱼龙灯社团、海乐社团和美技社团。学校教导处结合丰富的坎门海洋非遗资源和地方传统文化,制订了校本课程开设计划和社团活动时间安排表,一学期按18周进行。每学期,每个社团都有相应的主要传承的非遗项目,开展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社团活动,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坎门二中实施的校本课程有“坎门鱼龙灯舞”“坎门渔民画”和“玉环渔民号子”,其中“坎门鱼龙灯舞”被评为浙江省第二批精品课程。学校还编写了海洋读本《海洋防灾》《韵味坎门――坎门乡土文化及海洋知识读本》和乡土非遗传承宣传册等。

“非遗进校园”校本课程的授课有相应的教学内容和进程,比如鱼龙灯舞主要有五大单元组成:“鱼龙出宫”“串游四海”“激流勇进”“蛟龙戏珠”“鱼跃龙门”。每一单元又分龙灯舞和鱼灯舞的动作要领和来源说明,集历史与动作为一体;每节课前,指导教师都认真准备,保证教学有序进行。学校还聘请有多年“鱼龙灯舞”、渔民号子排练经验的民间艺人曾焕祥作为课程指导顾问,确保“非遗进校园”的有效开展。

五、校本课程开发要和师生实际情况相结合

学校文化是课程,教育活动是课程,教师行为也是课程,学校的一切因素都应成为学校课程体系的一部分。从教师角度看,课程是专业化发展的内、外部动力的统一体。钟启泉教授说:教师即课程。从学生角度来说,课程是机会――全面发展与个性成长的机会。有什么样的课程,就有什么样的机会。校本课程开发要满足学生的需求,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基本任务,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充分发挥其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作用,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特长和个性。

坎门二中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依托地方资源和师资优势,结合学校所在社区、渔区文化和本校学生的身心特点,培养学生的体艺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学校开发和实施的“坎门鱼龙灯舞”校本课程,与体育特性相结合,在传承具有海洋特色的民俗文化的同时发挥其强健身体之功能;开发与实施的“玉环渔民画”校本课程,与美术特性相结合,在传承具有海洋特色的民俗文化的同时发挥其审美绘画之功能;开发与实施的“玉环渔民号子”校本课程,与音乐特性相结合,在传承具有海洋特色的民俗文化的同时发挥其欣赏歌唱之功能。

第7篇:非遗文化传承的问题范文

为认真贯彻落实这一重要精神,更好地发挥各类学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和传承中的积极作用,探索传承新机制,推进杭州市富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发展,2012年4月,区文广新局、区教育局在中小学启动了富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创建工作,2012年下半年,区文创办、区文广新局、区教育局在职业高中启动非遗文化元素产业化平台建设。经过三年多的探索,已有越剧、剪纸、根雕、瓦刻、皮贴画、香袋、龙舞、孝道文化、竹纸文化、罗隐传说、鼓亭锣鼓、梅花锣鼓等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12所学校得到有序传承,创建了12个非遗传承教学基地。

学校教育是非遗传承的重要途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民族智慧的象征,是民族精神的结晶。然而,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和农村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变,与传统农耕文明相适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快速消失,面临被现代化进程淹没的危险。如何保护和传承非遗,是值得人们深思的一个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的民间文化,作坊式的“师傅带徒弟”是最主要的传承方式。师徒制的传承方式,不仅数量少、成才慢,且知识结构窄、文化层次低,难以吸引到新鲜血液。学校教育的对象是人,学校教育是文化传承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是文化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从教育的视野去研究非遗保护和传承问题,是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

非遗保护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文化的多样性和重建正确的文化价值观,这一初衷决定了只有在青少年心中播下非遗保护的良好种子,构建非遗传承的长效机制,才是保护非遗最为深刻和有效的办法。而求知欲旺盛的青少年一旦接触这些凝结着各民族生存智慧结晶和生命精神积淀的非遗文化时,会被它们丰富的形式、杰出的成就及意义非凡的内在价值所撼动,增强他们的探索和学习欲望,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正因如此,富阳区一些教育者很早就自觉地把非遗项目引进校园。比如,富春四小从2006年就开始探索如何将传统越剧表演与社团活动相结合,开始了越剧传习活动,培育戏曲新苗。2009年,该校成为浙江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2013年被授予浙江省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先进集体。

非遗进校园的几种模式

近年来,富阳区在非遗进校园的实践探索中,呈现出三种不同的模式,即专业模式、课程模式、社团模式。

专业模式

职业高中突出非遗技能专业特色,结合学校专业设置,开展校企合作,建立名师工作室是非遗技能传承的有效途径。富阳区职业高级中学自2012年起在区文创办扶持下,投入60万元,建成了根雕传承人培养实训基地、根雕作品展示室、根雕产品生产工作室、根雕校外实习基地等一批教学基地。为了解决师资问题,学校实施“筑巢引凤”策略,建立名师工作室,招聘名师来校任教和传授技艺;另一方面选派本校教师和优秀毕业生去参加师资培训,目前已建立起专兼职结合的师资团队。学校还和高校联合办学,实施3+2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学习根雕的学生拓展发展空间。

课程模式

将非遗文化作为校本课程引入课堂,建设校园特色文化,这是富阳区非遗进校园的第二种模式。三桥小学以瓦刻作为教学传承项目,考虑到这一课程对操作要求较高的实际情况,课程从三年级开始进行,针对不同年级的认知水平和操作技能,设置不同的具体要求。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又逐渐提炼出了瓦刻教学的五种课型:实录汇聚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瓦刻欣赏和以作品展示为主的欣赏课、以基本技能练习为主的训练课、以专题拓展为主的创作课、参观学习的活动课和以装饰为主的整理课。

社团模式

学校成立各种非遗项目的社团,让学生们根据兴趣自由选择,这样既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还可以习得民间传统技艺。富阳区许多学校采用了成立社团传承非遗文化的模式,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富春二小的剪纸社团、富春七小的舞龙社团、城镇职高的香袋社团等,时常被邀请参加文化展示展演,代表学校参加省、市、区组织的比赛活动与展示活动,或者去周边学校交流。

学校传承非遗的实践探索

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材内容、教师队伍等会使学校形成自己独特的学风和学习氛围。在创建非遗传承教学基地的实践中,学校从引入何种非遗项目、达成何种目标、如何进行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师资队伍、如何编写非遗教材等方面都应进行深入探索。

明确培养目标

学校在设置非遗项目时首先要考虑它的育人功能。富阳区城镇职高引进的非遗项目是香囊制作技艺,学校提出“小香囊,大产业”的目标,成立了“香囊技艺传承与产业化建设联合体”,融入学校计算机平面设计、医药、电子商务、金融事务四个专业,通过教师教学、学生实践,对学生进行文化创意思维能力、创新设计、制作技艺、市场营销策略特别是网络营销、成本核算等技能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除了传授现代化知识外,学校还通过香囊这一载体传播和传承传统文化,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使学生认识到非遗对国家的重要意义,形成传承和保护非遗的积极态度,最终转化为自觉传承和保护非遗的行为。

纳入课程建设

开发和设置非遗教育课程是实现学校非遗教育目标的一条重要途径。富春四小在开展“越剧艺术进课堂”的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主要通过课堂教学主渠道进行渗透。在学校音乐课中加入了越剧学唱、赏析的内容;美术课中,也加入了越剧服饰欣赏,戏曲头饰欣赏、设计、制作等内容。在各个有关越剧的课堂教学中完成了教学目标、教学课时、教学计划、教学教案、教学反思各个环节的认真落实,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越剧教育中来,了解越剧、欣赏越剧、表演越剧,从而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提升艺术素养。另一方面,富春四小将越剧特长生组建成社团,形成梯队,系统学习越剧表演的“四功五法”,通过越剧专业演员进行教授,确保了传承活动的专业性。

组建师资队伍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教师队伍和质量决定着学校非遗教育传承和保护的成败。富阳非遗项目传承学校都非常重视教师队伍非遗相关知识的在岗培训,纷纷将民间艺人和非遗传承人聘为学校荣誉教师,让其在学校实施非遗教育并且培训在岗教师。富春二小把学习剪纸作为校本课程纳入正常的美术课教学之中。从一年级开始,分年级、分学期确定学习内容,并将学习剪纸的成绩纳入学生美术成绩考核。学校聘请了剪纸传承人每周三下午到校给剪纸社团教授剪纸课,两名美术老师也参与学习。传承人已经在学校授课三年,两名美术老师本身就有很好的美术功底,经过传承人的指导,早已驾轻就熟,可以自己创作剪纸作品,并胜任学校的剪纸教学。富阳区12处非遗传承教学基地,都有非遗传承人担任荣誉教师,学校有专职教师从事非遗教育,组建了一支非遗教育的专兼职队伍。

编写非遗教材

教材是学科的支撑,是学科内容的载体。12所学校在非遗传承教学实践基础上,都编写了校本教材,为非遗教育的持久性发展打下基础。以三桥小学校本课程《瓦刻》为例,教材主要以美术学科为基础,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教材分上下两册,内容涵盖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4个学习领域。在教学过程中还特别强调:创设文化情境,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

注重环境建设

第8篇:非遗文化传承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地域文化;乡土资源;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45-0017-03

【作者简介】王笑梅,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江苏南通,226353)校长,正高级教师。

说:“中华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江苏南通滨江临海,长江文化与海洋文化的碰撞交汇,孕育了丰富繁荣的地域文化,仅进入国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就有二十多个。近两年来,我们创造开发南通非遗地域课程,让孩子与美相遇,与传统文化相遇,培养家国情怀,提升审美素养。

一、近距选择“乡土资源”:走近南通非遗文化

我们先期阅读了《南通文化研究》等书籍,遍访了南通地区的非遗传人,全力寻找符合卓越标准的课程资源。经过两个多月的寻访,我们把南通板鹞风筝、南通仿真绣、通州蓝印花布、南通剪纸、南通木版年画、南通木偶等六项非遗项目,作为卓越课程开发的重要资源。我们激发儿童对中华民族文化和南通地域文化的认同感和历史责任感,探寻南通文化艺术古老的生命记忆,传承最原生态的文化基因。经过深入研究和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精选出的六项非遗项目具有三大特质。

1.南通非遗文化具有“一体化”特质。

南通非遗文化是一种复合文化,它包容了文学、音乐、美术、科技、表演、印刷等多个领域的文化,汇聚美好的事物,给所有孩子无限的可能性,从而能够联通全域,拓展学生的生活空间,指向于“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学生的整体性发展提供了优质的资源。

2.南通非遗文化具有“生活化”特质。

非遗文化合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像蓝印花布原本就是用来做衣服、印手帕的,生活气息特别浓厚;南通木刻年画,是南通地区节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地域风俗。这些资源让学生内心产生的深刻共鸣,也就是朱永新教授所说的“在最好的状态下,精确规划的课程应该与随机出现的教育问题紧密结合,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或文化范式”。

3.南通非z文化具有“嬉乐化”特质。

像南通板鹞、南通木偶本身就是儿童手中的玩具,板鹞可在奔跑中放飞,木偶可在巧妙地牵引下表演。它们富含嬉乐元素,与小学生喜欢游戏的心理特点极为匹配。

4.南通非遗文化具有“生命化”特质。

非遗文化以学生的生命发展为本位,以开放的心态迎接每一天的相遇,时时处处充满惊奇、触及灵魂、生命在场。我们采用打深井的方式来筛选、精化课程资源,像朱永新教授所说的那样做到“小而透”。通过长线化的穿越,让学生的生命发生质的变化――细腻起来、雅致起来、敏感起来、灵巧起来、慧智起来。

二、立体开发“校本课程”:探索南通非遗课程体系

开发了南通非遗卓越资源,我们专门成立了学校蕊春非遗研习所。汇聚艺术教师的力量,吸纳南通地区的非遗专家的智慧,深度研究南通板鹞、南通剪纸、蓝印花布、仿真绣、木偶、木版年画六个艺术类非遗项目。学校自主开发了相匹配的系列校本教材“南通非遗研习教材”一套六本,为每个非遗研习项目配备了独立的、个性化的研习工坊,配备了专业的研习导师。导师们带着弟子们,参观相应的博物馆、展览馆,拜访民间艺人,感知非遗历史文化,领略非遗艺术价值,欣赏非遗作品意蕴,尝试学习制作工艺……学生们尝试制作板鹞、学刻年画、创意剪纸、玩转木偶、飞针走线、描绘扎染……在了解、欣赏、实践中理解南通非遗文化,感受本土风情,激发爱乡情怀,传承非遗艺术,激活创造灵感,一批南通非遗文化的传承人正在一点点孕育。与此同时,研习所将南通板鹞、南通剪纸作为全校的普及项目,利用综合实践活动周的时间,组织全校学生学扎风筝,学刻剪纸,将南通非遗文化的种子播撒进每一个儿童的心田。

在立体化开发南通非遗卓越课程的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六种策略:

1.重视全学习的“一体化”开发策略。

南通板鹞、南通剪纸、蓝印花布、仿真绣、木偶、木版年画等六个非遗项目,涵盖了语文、数学、音乐、美术、科学、综合实践等多个领域与课程。我们在开发南通非遗课程的时候,注意分课程之间的联通与兼顾,进行一体化的整体规划与系统开发,让南通非遗课程保持全信息,便于学生展开“全学习”。我们研发组采用串联的方式来进行融通,比如板鹞的绷面采用蓝印花布,更具南通特色和艺术美感。鹞面的装饰采用南通剪纸,喜庆、鲜艳而美观。

2.重视自适应的“个性化”开发策略。

为了让南通非遗课程真正成为适才适性的课程,让所提供的学习环境、实例或场域,更有助于学生在学习中自主探究,形成自主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我们采用开放式的“我―你”合作开发范式。也就是师生同步开始自己的课程设计与畅想,合成课程开发初步纲要之后,让学生参与课程内容的选择,尽量把学生喜欢的内容编入教材。例如,学生对使用各种小玩具改制如皋木偶,以及采用流行的动画片造型制作木偶特别感兴趣,我们就在如皋木偶项目分课程中加入了这两个内容。传统南通板鹞风筝的纹样更多使用仕女或者武将的图像,而学生们在创作时设计成生动活泼的动物图案,在童心的视野下,风筝的古朴化作了童话的清新与灵动;蓝印花布一改往日梅兰竹菊的传统纹样,将人物、动物、植物乃至生活用品等大胆引入,甚至连古诗词的文字也进入了蓝印花布的纹样。非遗课程真正成为适合儿童的课程,儿童把自己的童年生命融入了经典文化。

3.重视综合实践的“游学型”开发策略。

南通非遗课程所涉及的南通非遗项目,都是复合型项目与实践性活动。因此,综合实践的运行范式都适合于南通非遗课程的实施。为了让南通非遗课程充分释放综合实践活动的发展,为了继承古代的游学传统,我们在开发非遗课程的过程中,采用了定向游学的策略。一是让非遗课程的导师背起行囊,走进作坊,拜非遗传人为师,正规地学习非遗项目。二是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知识与技艺之后,带领他们走进非遗工厂,体味原汁原味的南通非遗氛围与制作工艺。

4.重视实景学习的“田园嬉乐型”开发策略。

课程改革的趋势是为学生提供实景学习机会。“实景学习”是基于“实物、实情和实地”的学习。南通非遗课程致力于为学生的实景学习提供适当的支持与服务。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我们把南通地域的相关实景纳入课程视野。我们相信,学校在窗外,课程在窗外。我们把学生带到蓝天之下,带到田园之上,围绕南通非遗项目主题,创设必备的情境,让学生自由地嬉戏。而课程研发组的成员,则开始资源的捕捉和专业的观察,不断丰富课程的活动化项目内容。像板鹞课程如何化知识为活动,我们就采用了田园嬉乐型的开发策略。研发组特地举办了江海板鹞节,带领学生走进江中小岛,使用岛上的自然材料制作板鹞、装扮板鹞,然后在开阔的江边放飞板鹞。实践证明,田园嬉乐型开发,有利于激荡游戏精神,放飞诗性畅想,激扬儿童生命。

5.重视传统美学的“体验型”开发策略。

南通非遗项目和南通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南通木刻年画、南通剪纸都是南通风俗的重要载体。为了让儿童在非遗课程中更强化民俗体验,更接地气,我们通过走进真实场景或创设匹配情境的方式,让学生关注民俗,获得真实而丰富的体验。同时,在民俗体验的过程中,接受传统美学的熏陶。像南通木刻年画中的门神,是以丑为美的。结合传统美学来进行民俗体验,借助地域文化的力量来协同完成美育课程的教育目标。

6.重视因时而变的“微格型”开发策略。

我们在继承的同时也应时而变,采用微格创造型的开发策略,对南通非遗项目实施适度的改创,进一步适合现代儿童的喜好,更好地发展儿童的创造力,真正让非遗项目研习成为儿童自然的生活、完整的生活。

(1)升级改造型。非遗项目历史悠久,如何让现代的研习更有价值,我们注重注入新的科技引子,使其具有现代气息。例如,在板鹞上涂抹发光材料,让其在夜间“亮晶晶”;在板鹞上采用音控装置让哨口协同发出完整的音阶,甚至演奏简单的乐曲。

(2)替换材料型。非遗研习所工坊的研习,受制于空间和学生的基础,完全采用古法制作困难较大。我们采取“以古为常,以变为补”的开发策略,在保留古法技艺与流程的基A上,对一些材料进行适当的替换。如木版年画,传统工艺是在木头上刻写,而教师在引入课堂时将原材料更换成塑料泡沫,成本低、易雕刻、安全系数高、效果好。

(3)凸显工艺型。部分南通非遗,在国内有类似的姊妹项目。我们在开发的过程中,为了凸显南通的地域文化,采用的策略是凸显主工艺。南通剪纸最大的特色是它的主工艺“刻”,因此,我们在开发的过程中就着重围绕这一主工艺来加以设计、开发,很有特色。

(4)融合简化型。如何让一些工艺较为复杂的非遗项目在研习所落户生根呢?一个可行的方法是适当简化、有效融合。蓝印花布课程,我们在编写花型设计这一块的教材内容时,就适度简化了花型,并把卡通动物和简洁的剪纸造型搬上了蓝印花布。

(5)生活提取型。艺术创造来自生活。南通人赶海踏浪的独特地域生活方式,成为儿童剪纸的珍贵素材;校园经典园林建筑延月亭,儿童也用灵巧的双手剪出它厚重笃实的剪影。

三、渐进形成“卓越影响”:放大非遗课程效应

近两年来,我们通过开发非遗校本课程,帮助儿童完善生命的激情、直觉、意志等智力因素,提升儿童思维品质和感知、体验、想象能力,唤醒和激活儿童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潜能,引领儿童“向真、向善、向美、向上”,提升审美品位,构建精神家园,逐渐形成“卓越影响”:

1.放大“非遗效应”,拓展校本课程的开发空间。

南通板鹞风筝,全国绝无仅有。平整如板,以六角形为基础,从七连星到十九连星,硕大无比。板鹞外形古朴、绘画精细,鹞面装有数十乃至数百只大小不一的哨口,放飞时,具有奇妙的空中音响效果。我们把教室按照板鹞制作流程分为搭框架、描图画、涂色、装哨口等几个区域,让民间艺人、美术老师、班主任一起参与开发研讨,拓展了开发空间。

2.形成“操作路径”,探索校本课程的开发策略。

南通木刻年画张贴于门上,既能营造新年喜气,又藉以祈福、消灾,表达在新一年中美好意愿。它构图简洁、着色单一,体现着一种复合美――它以自己独有的方式,彰显了寓美于丑的艺术魅力。我们探索“民间艺人采风――美术教师探索――特长学生尝试――群体普及推广”的操作路径,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感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重视“融合教育”,形成校本课程的整合思维。

如皋木偶以杖头木偶表演为主,演出中夹带皮影、布袋和提线等表演形式。我们把学生们喜欢的指偶、布偶也融入其中。学生们尝试着举、拉、捻、走,练得兴致勃勃。

4.创办“蕊春研习所”,凸显校本课程的艺术特色。

第9篇:非遗文化传承的问题范文

IT手段助力

非遗博览园立足于对全人类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把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与打造特色文化产业有机结合,它既是国际级文化主题园区、国家级文化产业重点项目,也是每两年一届国际非遗节的永久举办地,同时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常态展示和生产性保护基地。

整个国际非遗博览中心由IBM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GBS)应用创新服务团队参与执行设计,充分展示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据了解,这个项目实施时间紧,从进场到上线,总计不到90天;同时,博览中心牵涉到创意、设计、软件、硬件、装饰、展示、多媒体、非遗内容等超过10个专业;各专业之间相互依赖,并行施工,项目管理难度大。

IBM全球企业用户体验中心解决方案专家李英杰表示,国际非遗博览中心项目对系统的稳定性、展示效果、展示内容和运维保障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博览中心作为长期运营的公众场所,需要持续稳定运营,接待大量参观者。如何保证系统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保障重大参观日的顺利接待,在软硬件发生故障时快速恢复,都是平台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确保展览精彩

展示馆利用多媒体技术,配合雕塑、图文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展示。为了更好地营造展示效果,烘托气氛,展馆需要根据展示的不同内容自动调节展示环境,如灯光的关闭、明暗,控制音频设备和视频设备的相互切换、配合等。对于一个长期运营的展示馆,其展示的内容需要不断更新,在如此大的展馆内方便、快捷地更新多媒体展示内容,将是展示馆具有长期生命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