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或许,这从深层次上说明我们整个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还比较低,从金融领域讲,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制度安排和业务模式还有待完善”,在稍早前于广州召开的“创新与发展——中小企业融资论坛”上,广发银行董事长董建岳在谈到银行应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服务效能时,开门见山地指出了银行在中小企业业务发展方面应该有的方向。
银行服务中小企业要防止战略趋同
从商业角度,中小企业发展潜力巨大,直接关系着中国经济的未来,这无疑是银行业务的一片“蓝海”。于是,现在无论是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还是城商行、农商行,都纷纷提出“服务中小企业”的口号。但是,这种“一窝蜂转向中小企业”的做法,是否对所有的银行都能行得通?是否能够真正服务好中小企业?资源配置是否科学?
“其实,长期以来,我国银行业在市场竞争中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定的业务格局,不同类型的银行都有自己服务的主要客户群,例如大型银行主要侧重服务大项目、大客户,发放中长期贷款和基本建设项目贷款。而中小银行包括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和农信社,则以服务中小企业,提供中小项目信贷、贸易融资和流动性贷款为主”,董建岳说。
他指出,银行业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建立起多元化、多层级的银行服务体系,各家银行应确立与自身实际情况相适应的战略定位,强调错位发展、构建差异化的竞争优势,服务好自己的目标客户群。反之,如果没有区别,所有银行做所有的业务,正如现在大小银行都去做中小企业业务,这种资源配置方式必定是低效的,对客户的服务也做不到专业。
“所谓术业有专攻,商业银行在业务发展的方向上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大型银行与中小银行要避免战略上的趋同。以前银行有“垒大户”的现象,现在又扎堆中小企业,我个人认为都同样不是理性的发展思路”,董建岳强调。
银行服务中小企业要走专业化道路
目前中小银行服务中小企业做得怎么样呢?“实事求是讲还不够好”,董建岳分析,因为多数中小银行的转型还没有到位,也不是所有银行做中小企业金融业务都能做得好。这是因为中小企业金融业务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在银行传统的信贷模式中,营销人员和信审人员常常是大中小型客户一起做,但正是这种经营的模式制约了中小企业金融业务的发展。一方面,做大客户既省时省力,又具有相对较高的收益,业务人员不自觉地就提高了中小企业客户的准入门槛;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具有“短、频、急”的特点,对银行审批效率要求很高,在传统的信贷模式下难以得到较好的解决。此外,传统信贷模式难以有效区分不同类型客户的风险,也不利于银行经营的稳健性。
“所以,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一定要走专业化道路,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具体来讲,商业银行要建立中小企业金融专营服务模式,包括专营网点机构、专业团队、专业产品、专业流程和管理制度、专业IT技术以及实现风险管理的专业化等等”,董建岳说。
“在这里,我想重点说一下做好中小企业金融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董建岳强调指出,风险管控不好,做中小企业金融业务只能是“死路一条”。他具体分析道,商业银行不仅需要在各级机构建立专职风险管理团队、制定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采用先进的IT系统加强定量分析,而且也要全流程加强精细化管理,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比如,在贷前认真做好调查工作,确保发现中小企业真实的融资需求;贷中加强对信贷资金的监控,防止资金被挪用;贷后管理好客户的回款资金,确保及时归还银行贷款。我想,只要风险管理达到了专业化水平,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就不会存在太大问题”。
银行服务微型企业要走集约化道路
目前,数量庞大的微型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尤显突出和强烈。然而,微型企业贷款普遍呈现金额小、笔数多、银行人力成本高等特征,尤其是部分微小企业自身还存在现金流不稳、财务管理不健全、缺乏有效抵押物、经营不甚规范等问题,这使得微型企业融资难上加难。
对此,董建岳指出,针对微型企业融资问题,银行要设计区别于传统信贷业务的专门解决方案,“如果对微型企业只有几十万元的贷款要花费与大型企业几十亿贷款一样多的时间和人力,我想无论是对于银行还是客户,都是无法接受的。对银行来说,这笔贷款的收益可能还无法覆盖成本。对客户来说,可能因为程序太复杂,时间太长,效率太低,从而抑制客户的金融需求”。
“所以银行要做好微型企业的金融服务,关键是要在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上下功夫。目前情况下,微型企业金融业务最好的办法是向零售业务靠拢,通过标准化产品、快捷流程和灵活机制实现业务快速批量处理”,董建岳说:“当然,也要把握好微型企业金融服务风险管理的尺度和方法,通过‘大数原则’及‘收益覆盖风险’机制,同时适度提高风险容忍度,积极完善微型企业授信‘尽职免责’和不良贷款快速核销制度,为微型企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此外,董建岳也指出,直接融资市场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商业银行应当给予足够重视。因为2011年我国以股票、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为主构成的直接融资所占比重由2001年的4.5%提高到30%左右,直接融资占比大幅提升,非金融企业债券的发行规模达2.21万亿元人民币;PE投资金额290亿美元,较2010年增长48%;VC投资金额89亿美元,较2010年增长58%。“因此,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银行不再是企业资金的唯一来源”,他提醒说。
“对包括广发银行在内的很多中小商业银行来说,服务中小企业既是遵循国家的政策导向和监管指引的行为,也是实现自我发展的真正的内在需求。脱离了内在的动力,转型就是一句空话”,董建岳强调。接着他介绍了广发银行的具体做法。
论坛围绕“金融危机后商业银行发展战略与金融创新”主题展开讨论,博士后代表报告了各自的研究成果。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肖翔、银监会研究局王清容、招商银行博士后工作站负责人罗开位、中信银行研究规划部总经理张春子、民生银行调研处处长宋飞、《金融时报》理论部主任刘文林、《上海证券报》首席编辑邹民生,以及工商银行黄旭、建设银行许秋起等与会领导、专家围绕报告论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主持了本次论坛。
会上,《新金融》副主编王辰博士宣读了“2009金融专题研究”博士后征文获奖博士后名单。本次博士后征文活动得到了各大银行、证券公司、社科院和高校博士后工作站的大力支持和响应,共收到了应征博士后论文70多篇。经过专家评审委员会的匿名评审和投票,共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5名以及入围奖7名。《新金融》期刊向各博士后工作站和获奖博士后表示祝贺和感谢。
一、后危机时代的中国银行业:风险、机遇与战略
张忠永(中国民生银行博士后工作站)
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起源是美国的次贷危机,而根本原因是全球经济的严重失衡。具体表现为需求与国际分工的不匹配、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过度分离,而且危机治理措施只能缓和而不能根治危机的根源。
危机对中国是一次巨大的“外部需求冲击”,直接对实体经济产生重大冲击,并向金融和银行领域传导。但随着各国处理危机的政策起效,我国环境逐渐改善;2008年以来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收效良好,中国经济在“保增长、促内需、调结构、防风险”下正在实现次高速发展。
这一过程中,中国银行业面临的短期风险主要是:在对政府刺激计划积极配合、进行巨额放贷过程中的操作风险,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信用风险,投资决策失误带来的信贷风险,存量贷款因经济下滑而违约率上升等。从长期来看,每次危机的真正摆脱都不是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功劳,而是新的经济结构和新的经济驱动力的出现的结果。因而全球经济再平衡、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和寻找经济发展新引擎的过程中,中国银行也面临着更大风险。这一风险对内可归结为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和方向问题,对外则是中资银行“走出去”、提升在国际银行业地位的问题。
而中国银行业发展的机遇,在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银行服务升级与客户质量改善,也在于中国银行业生存的国际和国内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后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一要提高风险管理能力,确保经营稳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以应付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公司风险和金融生态环境风险。二要提升基础能力,构筑现代银行服务新平台。必须在市场开拓、产品创新、客户服务、组织流程、科技运用及人才素质等基础能力方面减小与国际领先银行的差距,真正建立起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和专业化服务能力。三要紧盯中国经济发展动态,及时调整战略。中国经济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会表现出政府主导与市场深化、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而且伴随着金融深化和脱媒的进程,银行的主要客户和市场都可能发生很大的转变,要求银行必须具有灵活的市场开发机制、业务创新机制、个性化服务机制等,并不断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时刻抓住经济发展的潜力部分。
二、构建提升商业银行产品创新能力的驱动机制
李小平(中国建设银行博士后)
与金融服务经济的现实需求和国外先进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品种较少,缺乏特色和优势产品,产品研发的市场反应速度慢,产品研发深度不够,无法满足客户的差异化需求。切实提升产品创新能力是商业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客户,提升竞争力,实现可持续盈利的必然选择。金融创新是金融发展的动力,也是深化金融改革、实现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金融产品的创新是金融创新的核心内容,可以从三方面构建一个产品创新驱动力模型。
一是战略业务输入驱动。产品创新只有从属并服务于商业银行整体业务发展,才能使创新不会脱离银行业务发展而成为空中楼阁。因而商业银行必须把握经济金融发展趋势,进一步细化自身业务战略,形成全行可以统一理解的新产品开发规划,明确产品创新的目标和方向,实现战略业务驱动产品创新。
二是管理实现驱动。完善的管理机制是实现产品创新过程的有力保障,为此,商业银行应该从构建完善的产品创新组织架构、组建产品和客户双经理制的专家团队、建立明确的产品创新责任体系、建立产品创新考核激励机制、搭建产品与客户管理的信息平台等方面,建立和完善促进产品创新的管理机制,通过完善的组织管理驱动产品创新实现,提高商业银行产品创新能力。
三是技术方法支持驱动。任何创新特别是产品创新是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商业银行在做好产品创新规划,加强创新管理制度建设的同时,要探索加速产品创新的技术方法和模式,从技术层面驱动产品创新。如完善流程化研发方式,寻找产品研发新模式和技术支持平台,构建产品标准体系,产品研发新模式,新技术和新理论支持等。中国商业银行可以通过金融产品创新能力建设,提高金融服务和竞争能力。
三、 抓住历史机遇 设计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有效路径
李建军(中国银行博士后工作站)
金融危机之后,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变革需求,加之我国经济实力增强的内在要求,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加速。虽然目前人民币已经开始发挥贸易结算功能,且通过货币互换大规模的走向国际市场,但现阶段人民币国际化现状表明还存在以下问题:如跨境贸易结算制度还须进一步完善,资本输出中人民币使用不足,金融资本市场还没有被充分利用等。
构建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要有“一个核心”:使人民币与我国经济地位相适应,而非取代美元。“两个发展阶段”:先是在2020年前后,实现人民币的完全周边化及进入准区域化,使人民币成为周边国家和区域内最主要的结算和投资货币;再是到2030年前后,彻底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使人民币成为世界经济中最主要的贸易结算、投资和储备货币之一。
为此可采取以下五方面的具体措施。一是采取有效措施,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结算中的使用。如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议价能力,扩大人民币结算的规模;设计有效的人民币清算体系,疏通人民币回流渠道;建立政府间的合作和交流机制等。二是扩大在对外援助、贷款和对外直接投资领域人民币的使用。我国可用人民币向金融危机中缺乏资金的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和低息贷款,进行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民间资本和国内企业参与相关项目的投资和建设。三是建立健全成熟开放的资本市场,扩大人民币在金融投资领域的使用。不仅可以开放国内资本市场,打通人民币投资渠道,还可以利用香港作为人民币离岸市场。四是将互换协议从紧急救援模式转化为日常支援模式,更有效地为人民币国际化服务。如可促进把互换的额度作为种子基金用于贸易融资等。五是争取逐步提高我国在IMF中的地位。包括让人民币成为SDR的篮子货币,提升中国在IMF投票权比例等。
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我国商业银行的一项长期战略业务
吴博(交通银行博士后工作站)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是我国应对金融危机、推进人民币区域化及时而重要的举措,但现状表明这一试点进展并不顺利。这既有试点企业不熟悉流程,出口退税、报关等相关政策不完善,对银行、企业、地域严格的限制政策等内部因素,也有美元汇率走稳,人民币不可自由兑换,资本账户没完全开放、投资回流渠道缺失等外部因素。
商业银行通过“清算行”模式和“行”模式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短期内商业银行可能因此项业务而面临风险和损失,如减少了传统的外汇汇兑收入,面临信息系统升级、整合的压力,需对结算企业的贸易真实性进行审核,在新业务办理过程中可能产生操作风险,以及可能面临来自境外的法律风险和信用风险等。
但长期而言这对商业银行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业务,这首先有利于中资银行业务结构多元化、开辟新的盈利空间,而且随着人民币在跨境贸易中结算比例越来越大,这些新的盈利空间会被逐渐打开。其次,提供人民币结算是商业银行服务水平的丰富和完善,有助于商业银行以优质服务吸引更多优质的国际业务客户。再次,商业银行可以此为契机扩大进行国际化经营,发挥人民币业务的先天优势,提升国际竞争力。
建议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应放弃短期盈利预期,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作为一项战略性业务进行长期准备。具体而言,应通过挖掘现有试点企业扩大内部需求,通过在人民币流通程度较高的境外区域培养客户、增设境外重点区域分支机构、扩大境外参加行清算网络、提供贸易融资等培育外部需求,进一步拓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
五、改善风险监管,促进金融创新
王桤伦(中信银行博士后工作站)
在“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国际银行业遭受重创,银行倒闭风潮涌现,并购重组此起彼伏,金融创新受到抑制。国内银行业也难以独善其身,利差收窄对银行盈利能力形成巨大压力,传统的“以量补价”的经营策略在信贷投放迅速扩张过程中积聚了新的风险隐患,表现为一是银行逆周期的信贷规模扩张会在一个经济周期后沉淀很多资产质量风险,二是流动性风险的隐患也不容忽视,三是贷款规模的迅速扩张使得资本也同时被迅速消耗,对商业银行的后续发展形成严重制约。
尽管世界经济已经度过了“最坏的时期”,为中国银行发展带来了重要发展机遇,但全球经济金融的不确定性因素依然较多,商业银行依然面临全面风险管理、资本管理、盈利能力和金融创新与监管等方面的挑战。同时在经历了金融危机的洗礼后,国内经济的转型发展将给银行带来许多新的机遇。一是经济企稳复苏并长期向好,中国经济的稳步发展将为中国银行业的盈利增长创造有利的条件;二是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新兴行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三是居民理财意识提升,促使银行业及时调整原有的经营模式和服务方向;四是商业银行“走出去”进行国际化经营的机遇。
后金融危机时代商业银行的发展策略包括:第一,重新审视并制定转型战略,改变传统上依靠资本消耗的增长模式,提高中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第二,提高全面风险管理水平,制定和实施明确的风险战略,强化政策制度和风险文化建设。第三,重视对经济资本的管理,自主地用有限的资本制约银行规模的无限扩张,强化资本有限性和有偿使用的观念,更加注重效益、质量、规模的协调发展。第四,优化盈利结构,通过发展零售业务优化业务结构,通过发展中小企业客户优化客户结构,通过发展中间业务调整收入结构,通过降低风险资产比例、提高主动负债优化资产负债结构。第五,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提高创新能力,从提升核心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出发,完善创新的组织机制,强化创新支持保障体系。
步入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银行业的金融创新,既要有国际视野又要立足中国国情,要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为根本,以适度有效为基本出发点,以有效的风险控制为前提,以审慎的风险监管为保障。有效金融风险监管下的金融创新有以下要点:要培育客户风险防范能力,银行要提升金融创新的风险控制能力,政府要加强金融创新保障作用,监管当局要发挥创新引导和监督作用,以及要推动国际监管体系改革与合作。
六、金融危机、金融脱媒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孙兆斌(交通银行博士后工作站)
资产负债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生存发展的根基和生命线。面对全球金融危机蔓延与金融脱媒趋势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面临相当严峻挑战。金融危机在短期内增大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难度,可能面临较为严重的信贷资产安全性问题,并存在增加资本金和贷款损失拨备的要求,从而影响到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另一方面金融脱媒则在中长期要求银行建立更高效的资产负债管理体系,以适应金融脱媒条件下商业银行生存发展的基础和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实现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是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资本充足率管理并存的模式,本质上仍未跳出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框架。这一模式在推动银行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业务实践的不断推进,其缺陷也日渐显现,一是难以有效处理安全性、流动性与盈利性的关系,二是本质上属于静态资产负债指标管理,三是这种模式脱胎于信贷资金管理,与经营业务直接相关的仍然主要是存贷款业务管理,对于中间业务、国际业务以及日益丰富的表外业务等虽有涉及,但重视程度仍嫌不够。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转型的目标应该是建立现代资产负债管理体系。这是一种风险限额下的协调式管理和前瞻性的策略选择管理,以计量和管理各类市场风险、实现科学的预期获利以及优化经济资本配置为基本管理内容,依赖以缺口分析、久期分析和情景模拟为代表的管理技术,借助于FTP与RAROC两个主要管理工具,分离业务经营中的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引导产品合理定价、准确切分不同业务单位的利润贡献,战略性、前瞻性地引导各条业务线的收缩和扩张,实现风险与收益的最优平衡。
借鉴中国经济改革“渐进性制度变迁”的成功经验,立足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账户的特征和相互关系,资产负债管理转型必须立足于负债与资产账户的改善。具体而言,应在改善负债结构、扩大主动负债比重、着力提高资产多样性、强化资产配置能力的基础上,构建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机制,实行资金全额集中管理,逐步建立现代资产负债管理体系,提升资产负债管理能力,控制风险,实现价值最大化,推动中国银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七、私人银行的价值主张――实践回顾与方向选择
叶菲(中国工商银行博士后工作站)
私人银行商业模式的核心问题是私人银行的价值主张是什么,即它能够为客户提供哪些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或服务。对2007年和2008年以来国内私人银行业务创新的回顾发现,首先,国内私人银行产品借鉴了“核心-卫星”策略,核心资产由客户全权委托私人银行进行相对低风险、稳定和长期的投资;卫星资产的投资则是由私人银行对客户提供投资咨询建议,客户自行进行短期的、相对高风险资产的投资决策。其次,通过“私募基金阳光化”等进行积极管理的股票投资。再次,有选择地推出了一些投资海外证券市场的理财产品。另外,还推出本金保护类等结构性产品和另类投资产品。各家银行为满足私人银行客户需求进行大量的服务创新尝试,但存在两个主要问题:第一,推出产品和服务虽多,但比较分散,主线并不突出;第二,产品归根结底是为客户资产配置服务的,但如何配置仍然缺乏明晰的框架。
不同于按照职业或资产规模的普通分类方法,我们可以从需求差异角度把高净值客户分为两大类:财富创造型客户和财富增值型客户。财富创造型客户财富主要表现为企业价值,他们关注的是银行能否提供适当的投、融资解决方案以帮助企业发展,而不是银行理财产品给可投资金融资产带来的增值;他们的个人行为往往带有浓重的企业行为色彩,放置于银行的个人资产某种程度上也是企业流动资金的一部分。私人银行应当为他们提供整合化的公司金融解决方案,为此一是要从产业生命周期视角了解客户企业,二是要通过发挥银行的作用,替企业整合母集团内部资源、金融同业资源以及客户信息资源,创造更大的企业价值。
财富增值型客户希望通过资产配置实现存量财富的保值、增值,对资产收益率比较敏感。然而,我们发现很多客户的资产配置并不合理,客户的投资决策并不完全依赖理性的判断,情绪和认知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私人银行可以突破传统的均值-方差模型,依据财富配置框架(WAF)为他们进行多目标的资产配置。
财富配置框架(WAF)认为私人客户面临三类风险,一是使个人生活水平下降的个人风险(personal risk),二是资产价格波动带来的市场风险(market risk),三是追求提升财富阶层引致的志向风险(aspiration risk)。相应地,在资产配置时,应当将资产分为保护性资产(protective assets)、市场资产(market assets)和志向资产(aspiration assets),通过三种资产之间的配置来实现私人客户资产配置的多元化目标。
八、考虑银行监管资本的存款保险定价研究
杨继光(招商银行博士后工作站)
存款保险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存款者的利益和金融业的稳健经营,起源于美国,目前世界上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此项制度,并成为一国金融安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比较流行的两种存款保险定价方法,一是期权定价法,将存款保险看成是保险人针对商业银行资产发行的一份看跌期权,它应用市场指标来评估银行资本与资产的价值,比较适合对上市银行存款保险定价的估算。二是期望损失定价法,首先估计银行破产时的资产损失率,然后通过“存款/资产比率”换算成单位存款的损失率,再乘以估计的银行破产概率,得到存款人遭受损失的概率意义下的期望平均值,并将其作为制定存款保险费率的依据,也可用于非上市银行存款保险的定价。以上两种方法均未能刻画银行资本持有状况对存款保险费率的影响,而事实上银行资本充足率是存款保险机构制定保险费率的重要参考指标。
(一)合理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保持信贷总量与实体经济发展的需求相适应。各金融机构要根据“总量适度、审慎灵活、定向支持”的货币政策要求,围绕市委、市政府经济工作目标,积极向上争取相应的信贷额度,保持信贷投放合理适度增长,不断满足实体经济发展的信贷需求。力争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信贷关系的小微企业数量每年增长10%以上,中小企业贷款和涉农贷款在全部贷款中比重均不断上升、增速高于全部贷款增速,全市信贷投放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贷存比逐年提高1—2个百分点。
(二)突出信贷定向支持的重点,优化信贷结构。结合实际,加大对县域经济、“三农”、民生工程、重点建设项目的信贷投入,让信贷资金真正流入到实体经济中。各金融机构要围绕市委、市政府总体战略部署,支持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支持生物医药、造船、窑炉、电子、林纸一体化等新兴产业发展,促进医药化工、纺织服装、建筑建材、机械、粮食加工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支持农业经济发展,巩固和提升传统农业优势,积极培育和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种养大户、粮棉油生产基地建设和特色农业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水平提高;支持新农村建设,加大对“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信贷投入,促进农村消费升级;支持现代服务行业发展,抓好对旅游、文化、物流、商贸、餐饮等行业的信贷支持,促进第三产业升级;开展金融扶弱工程,继续做好就业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大学生“村官”创业贷款、助学贷款等民生金融服务工作。
(三)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满足流动性需求。人民银行要充分发挥存款准备金、再贷款、再贴现、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对支农力度大、涉农贷款占比高的地方法人机构、“三农”金融事业部,争取执行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对涉农信贷投入大的金融机构在支农再贷款方面给予资金支持;对省金融重点支持企业签发的商业承兑汇票,优先办理再贴现;健全利率定价机制,完善利率管理规定,用好用活优惠利率政策。
二、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壮大金融机构力量
(四)继续推进金融开放战略。吸引有实力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以及其他专业性金融机构来设立分支机构,实现10家县级农村信用社全部组建为农村商业银行。鼓励、引导辖内金融机构向下延伸服务机构,并争取外资银行的进入,建立为各类经济主体服务的更加完备的银行服务组织体系。
(五)稳步发展其他金融组织。做好证券、期货、信托、租赁、财务公司的引进工作,扩展证券募集、信托投资、产权股权投资等融资渠道。积极与保险公司总部开展战略合作,支持具有创新能力的市场主体加快发展,培育一批专业化程度高的保险公司,提高保险服务经济社会的广度和深度。
三、加强金融服务及创新,提高金融服务质量
(六)改进信贷管理,提高实体经济服务质量。金融机构要从实体经济的特点出发,改进和完善适应实体经济发展的授信和信贷管理体制。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贷款管理责任制,在强调风险防范、明确责任的同时,建立相应的贷款激励机制,适当提高贷款不良率容忍度。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实体经济,尤其是有市场有效益的小微企业,要充分利用风险溢价机制,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给予相应的利率、收费优惠。
(七)进一步优化外汇服务平台。着力推进进出口核销改革,为涉外企业提供优质、快捷、便利的外汇服务;健全完善外汇管理体制,向外汇管理局县(市)支局下放外汇管理权限,便利涉外企业就近办理外汇业务;以英山县成为全省首批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为契机,积极支持农产品出口;鼓励涉外企业参与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实现涉外企业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全覆盖。
(八)全面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不断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通过完善支付清算设施、扩大信贷支农服务、提高金融服务便利化程度、优化农村金融服务环境、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和金融知识普及力度,为新农村繁荣提供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普惠制农村金融服务。实现支付清算系统、ATM机布放乡镇、POS机安放乡镇、转账电话覆盖到村,信贷支农服务、国库收支联网服务、人民币流通服务的覆盖面达到100%的目标。
四、增强金融市场融资功能,扩大融资渠道
(九)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大力培育上市资源,积极推进企业上市。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平台,优先推动具备竞争力的企业上市融资。积极推动市场并购重组,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和支持企业通过买壳或收购控股上市公司实现上市。
(十)引导企业通过债市融资。支持企业运用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可转换债等多种债券融资工具解决资金问题,加快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的发行进度。鼓励多个中小企业,以产业集群、工业园区企业打包方式,发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集合债券,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十一)完善金融市场中介体系。探索组建区域性担保公司、专业性担保公司和再担保公司等担保机构,积极探索动产抵押、权益质押等多种担保形式。鼓励区域担保公司控股、参股、兼并中小型担保公司,支持担保机构联合担保,增强担保机构担保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完善担保机构风险补偿机制。积极支持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信用评级公司等中介服务机构的产权制度改革和组织制度创新,提高执业能力和服务水平。
五、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打造“信用高地”
(十二)加大信用环境建设力度。各级政府要把信用环境建设作为政府工程来抓,在保护银行债权、防止逃废银行债务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在办理贷款抵押担保、评估、登记等涉贷收费项目和处置抵贷资产上落实有关收费优惠政策。大力开展农村信用工程、企业信用工程、社区信用工程、区域信用工程,推动信用体系建设,促进地方金融生态环境改善。
(十三)抓好多层次、宽领域、广覆盖的银企对接活动。人民银行继续加强与市直相关经济主管部门和县(市、区)的信息沟通与合作,在金融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上形成良性互动,为银行和企业搭建多种对接平台。鼓励各金融机构自主开展专业化、小型化、有实效的信贷产品推介和活动。
当前,化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提升小微金融服务水平,是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项目之一。同时,解决“倒贷”问题,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也是题中应有之义,监管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银行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开展小微企业续贷业务。目前,银行对小微企业续贷有哪些顾虑,又开展了怎样的探索和创新?
经营有困难,财务不规范,信息不透明 小微续贷难度不小
一般程序上,企业在银行贷款到期时需先还清贷款,然后再重新申请并等待贷款审批到账。由于贷款到期时资金周转困难,小微企业不得不引入民间借贷等高成本过桥资金先偿还银行贷款,再继续向银行申请贷款。一旦续贷不成功,借助高成本资金“倒贷”的小微企业就可能背上高利贷,导致经营状况恶化甚至倒闭。
对于小微企业续贷问题,2014年中国银监会的《关于完善和创新小微企业贷款服务 提高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的通知》提出,鼓励银行对流动资金周转贷款到期后仍有融资需要又流动资金不足的小微企业,符合条件的可提前办理续贷,不需要先还款后贷款。
江苏银监局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股份制银行监管处处长朱广德说,现阶段小微企业仍然面临着较大经营困难,加上其普遍存在经营信息不透明、财务制度不规范等问题,如何准确识别优质企业,判断企业是否满足续贷条件,是续贷业务发展中面临的突出困难。
“小微企业财务不规范,不利于银行信贷管理,如果小微企业利用续贷业务隐瞒真实经营与财务状况,或者短贷长用、改变贷款用途,会放大银行信贷风险。”江苏海安农村商业银行行长黄建新说,由于续贷业务是在小微企业贷款到期前申请、授信,所以对于抵(质)押权到期的抵(质)押贷款,在小微企业续贷后,需要先对原贷款的抵(质)押物解押,重新做抵(质)押登记手续,在此期间会造成抵(质)押悬空,容易出现法律纠纷,增加操作风险。
也有银行客户经理认为,续贷业务可能会淡化小微客户信用观念,导致客户在还贷方面意愿下降,对银行贷款的归还造成不利影响;也可能存在银行个别客户经理利用手中权力向需要续贷的客户谋取不正当利益,或者为不符合续贷条件的小微企业提供续贷而掩盖风险。
此外,朱广德说,小微企业续贷业务中,有些需要政府部门、担保企业、评估机构等多方达成一致才能执行,部分手续办理烦琐,造成银行对续贷业务发展意愿不高。
推出续贷新品,延长贷款期限 商业银行主动作为
从事装饰材料批发及工程安装业务的方旭武,因资金周转困难,导致民生银行南京分行130万元到期贷款难以及时还上,在民生银行南京分行客户经理的帮助下,经营正常的方旭武办理了转期续授信业务,不需归还本金就完成了续授信,解决了资金难题。这种银行续贷业务的推出,使得小微企业经营资金可以不“断档”。
据了解,当前银行在为小微企业提供续贷服务方面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探索和创新。比如,民生银行南京分行对符合条件的小微客户“免还续贷”“额度续期”,实现“转期续贷”,今年1月份至5月份,已为888户小微贷款客户提供15.85亿元的“免还续贷”转期支持;江苏银行很早就开始研究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业务,并推出“一年授信、三年循环使用”的“小快灵・快易贷”以及“小快灵・转期贷”业务。转期贷针对贷款即将到期的小微客户,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将原贷款期限延长至新的借款周期。再比如,华夏银行的“年审制”贷款、兴业银行的“连连贷”、重庆银行的“小微企业贷款专项续贷业务”等都是不需还本的续贷业务。
“江苏启东农村商业银行针对小微企业续贷推出了流转贷业务。在流转贷业务中,小微企业到期归还部分本金,最少10%,最多30%,其余部分本金以借新还旧的方式安排,实现贷款全额续贷。”江苏启东农村商业银行行长钱海天说,之所以要求小微企业归还部分本金也是基于其现金流的考虑,如果现金流特别差,意味着可能会出现风险。“流转贷的期限可以约定,流动资金贷款续贷期限一般不超过1年。同时,为节省小微企I成本和时间,贷款抵押合同可以签3年,3年内还款再借,不用再做抵押。”
浙商银行发展研究部分析研究中心总经理杨跃说,近年来为解决小微企业“倒贷”问题,商业银行加大了贷款周期,用2年、3年或更长的放贷周期替代传统的1年期限,减少小微企业续贷压力;通过特色产品支持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创新随借随还产品,提高小微企业资金使用效率,并运用互联网技术,提高线上服务能力,通过客户自助网上提还款等功能提升续贷小微客户的体验。
分享数据,共享征信,尽职免责 防控风险稳妥推进
为持续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效,2017年银监会下发《关于做好2017年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积极落实续贷政策,并明确银行业金融机构可根据自身风险管控水平和信贷管理制度,自主决定办理续贷业务的范围。所以,并非所有小微企业都能获得续贷支持。
“流转贷重点支持制造业领域小微企业的转贷需求。”钱海天说,商贸流通业审慎开展,固定资产、消费用途以及建筑行业贷款等不属于流转贷范围。
出于风控考虑,在具体实践中,银行从经营状况、征信以及担保等多个方面设定续贷标准和条件。比如,海安农村商业银行要求小微企业需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主业突出,经营稳定,财务状况良好,在原贷款期限内未发生欠息、挪用贷款等不良记录,经征信系统查询无重大违约和违规行为等记录,且贷款担保有效等。有的银行还关注小微企业主有无不良嗜好以及是否涉及民间借贷和诉讼等。
“所以,如果银行发现小微企业有逃废债务或恶意欠息,资不抵债、濒临破产,贷款担保已出现如抵押物实际价值下降等对贷款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情况,将停止办理续贷业务。”某银行人士如是说。
关键词:中国银行业;改革;发展
Abstract:By the global economic and financial crisis,in the next five years,the pattern of world economic and financial development will undergo a major change,the global banking industry will also occur structural adjust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China’s economic and financial environment facing the banking sector,and China’s banking sector reform and development in this period.
Key Words:China’s banking sector,reform,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F830.3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1674-2265(2010)01-0042-06
“十二五”时期,世界经济将迈向复苏,中国经济也会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在本次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的重创之下,“十二五”时期的世界经济金融发展格局将发生重大变革,全球银行业也将由此而发生根本性的结构调整:一是去杠杆化将可能进一步延续,银行业的规模不可避免地会有所缩小。二是危机对全球经济格局造成的根本性影响,将使世界银行业的区域格局难以实现原有轨道的回归,世界银行业将可能进入“战国”时期。三是商业银行的服务模式会发生变化。无论是美国的混业监管模式,还是法国、意大利的功能性监管模式,以及英国的统一监管模式,在本次危机中都暴露出其缺陷。当然,危机也彰显出中国的机构性监管存在不足。所以,“十二五”时期世界各国会重新建构监管模式,这将导致银行的服务模式发生重大变革。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定位“十二五”时期的中国银行业改革开放?如何规划和推进中国银行业未来五年的发展?等等问题,就成为当前决策部门和监管当局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十二五”时期中国银行业面临的经济金融环境
本次全球金融危机延续已近三年,尽管各国政府都采取了积极的拯救措施,而且各种积极因素不断显现,以致于许多人认为后危机时代已经来临,但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衰退仍在困扰全球,世界经济前景仍不明朗,危机带来的创伤在短期内尚难以痊愈,“十二五”时期世界经济格局和中国的经济金融运行将由此发生深刻变化。从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看,由于本次危机影响的长期性和不确定性,“十二五”时期世界经济格局将会发生以下变革:一是世界消费和储蓄的平衡关系以及世界市场格局会发生重大变化;二是实体经济发展将越来越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世界范围内的企业并购和产业重组浪潮将再次兴起;三是低碳经济的发展,将引致世界经济发展模式发生变革;四是新兴经济体的世界市场份额将会上升,世界经济结构非均衡格局有所改善;五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提速,由美元、欧元、日元、人民币、黄金、特别提款权等多种货币相互制衡的国际货币格局将逐步形成。
静态地看,世界消费和储蓄平衡关系的变化即美国高消费、低储蓄格局的打破,将对中国对外贸易出口产生巨大的影响。危机之前,国际市场对中国的需求是持续增长的。危机爆发后,这种局面已成为昨日黄花。在外需缩减、出口动能减弱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发展必须更多地依赖内需,必须通过内需的增长来弥补出口的下降。同时,发达国家对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视将对中国带来严峻挑战。尽管目前中国在风能、太阳能等领域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而且产能很大,但是,中国的环境污染和减排压力也非常大。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因经济快速增长而产生的环境保护欠账不少。基于外部压力和内在的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发展低碳经济将会纳入“十二五”规划,成为中国政府的政策选择。从实体经济发展看,由于重归实业将成为发达国家的选择,所以,“十二五”时期中国的实体经济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在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中国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将遇到其他新兴经济体的有力竞争,而高科技产业和新兴产业则会受到发达国家的挤压。鉴于中国政府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会在短期内退出,未来一段时期,中国经济仍将保持持续向好的发展势头,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会继续得到提升,而且在全球经济格局调整中的话语权将逐步增强。由此,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中,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的地位将逐渐被认可,“十二五”时期的人民币将有望成为国际货币,这不仅可以使中国分享国际铸币税,提升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而且将改善中国的贸易条件和对外投资条件,扩展中资金融机构的成长空间,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
从国内的情况看,一些深层次的制度性改革将在“十二五”时期加速推进,长期性问题与短期性问题的解决将会得到兼顾。经过30年持续的经济增长,中国的经济实力大大提高,但本次金融危机使中国经济增长中深层次的制度性和结构性问题表现得更为突出。因此,切实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把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紧密结合起来,推进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保护弱势人群,及时有效化解社会发展潜在的动荡因素,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进步,将是“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尤其是本次危机使得中国的决策层和学术界对传统的经济理论进行了重新审视,许多新的观念将会得到不断强化。比如,市场以及市场机制并不一定能高效地对经济金融活动进行调节;放松管制并不一定能够带来市场的高效率,市场失灵是一种常态,对市场实施管制是必要的;金融创新带来的价值并不总是正面的,等等。这些观念的强化,将使得政府的经济决策管理思维模式发生较大变化。
基于以上分析,“十二五”时期的中国经济发展将可能发生以下演变。首先,国家主导型的市场经济体制将逐步弱化,大企业型与企业家型相混合的市场经济体制将逐步确立。其次,消费将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内需的扩大将推动经济增长方式实现根本性转变。第三,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将加速推进,建设更为强大的工业体系依然是“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心内容。第四,在加快工业化进程的同时,城市化将成为政府的战略选择,城市化进程将大大加快,由此带动内需的快速增长。第五,以改革和创新为动力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将成为“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主题。第六,在发达国家“去杠杆化”的浪潮中,中国经济将加快“加杠杆化”的进程。第七,金融创新是“十二五”中国金融业发展的主旋律。第八,金融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第九,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审慎推进,积极参与国际金融体系重建。
受“十二五”时期经济发展演变的影响,这一时期中国银行业的经营与发展将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首先,世界经济格局的调整将使得中国银行业的发展速度减缓,经营国际化的风险也会有所放大。其次,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将使得企业更趋于多样化和大型化,商业银行的风险识别能力面临挑战,企业倒闭、兼并带来的风险将会增大。第三,在大城市发展进入极限的情况下,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载体将集中于二、三线城市。这些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发展潜力、企业规模、技术水平、诚信文化等相对较薄弱,这将对中国银行业的风险管理能力提出挑战。第四,尽管新能源、新技术、低碳经济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增长点,但目前还没有发现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驱动力,而由于配套设施、宏观调控等不足,新兴产业将会出现低效、低附加值和过剩的风险。第五,中国人口红利日趋衰竭,老龄化进程加快,投资和消费能力都受到制约。同时,市场化、对外开放等经济发展动因的边际效应减弱,在世界经济有可能出现的长波萧条期,国内外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都会传导到中国的银行系统。第六,在经济金融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的背景下,“走出去”是中国银行业的必然趋势,但从中国银行业目前的管理素质、创新能力、客户基础、业务结构、竞争能力和国际化经验等来看,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必然会伴随许多风险。第七,从商业银行自身的素质看,尽管已有的改革成就卓著,但公司治理还不完善,内控机制仍不健全,基础管理比较薄弱,风险管理和控制能力有待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也需要提升。
当然,“十二五”时期中国银行业也面临着一些机遇。比如,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的演变将为商业银行开展国际、国内业务提供很多新的机会。再如,商业银行的金融生态环境将会不断改善,中国银行业的经营环境将更加成熟和稳定,商业银行的经营质量将会由此得到提高。
总的看来,“十二五”时期的中国银行业将面临国际和国内全新的经济金融环境,传统的经济模式、发展方式、经营结构和管理体制将很难适应这些新的变化,所以,加快经营模式和发展方式转型,进一步扩大银行业的对外开放,继续强化和改进金融监管,从而不断提高中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将是“十二五”时期中国银行业改革与发展的主题。
二、“十二五”时期中国银行业改革发展的基本定位
(一)加快商业银行经营转型,巩固和提升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地位
尽管本次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但对银行业的直接影响是比较小的。而且,中国银行业的实力和国际地位有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已经进入了世界1000家大银行的前十名并囊括了前三甲。尽管这种排名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危机造成的短期效应,但它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中国银行业的稳健程度和未来的发展潜力。能否继续巩固和提升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地位,将是“十二五”时期中国银行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任务。
基于国际国内经济金融环境演变的不确定性和中国银行业现有的发展水平,“十二五”时期要巩固和提升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地位,必须实现商业银行的经营转型。按照制度经济学的观点,转型就是制度变迁,是用一种制度或制度安排来替代原有的处于非均衡状态的制度或制度安排。具体到商业银行经营转型,是指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即推动商业银行业务、利润和价值增长的各种经营管理要素投入及其组合方式的转变,其实质是指商业银行依赖什么要素,借助何种手段,通过怎样的途径,来实现业务规模的扩张、营利能力的提升和银行价值的增长。从本质上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经营转型的方向就是要彻底摒弃单纯追求规模与数量扩张的外延式增长方式,向多元化价值增值型的内涵式增长方式转变,彻底摒弃高资本消耗、低产出效率的粗放型经营模式,向以结构调整、机制优化为基础的集约型经营模式转变。从内涵方面看,商业银行经营转型既涵盖业务结构、客户结构、产品结构、财务结构,也包括治理结构、组织结构、管理架构、业务流程的变革。其中,结构调整是经营转型的核心,包括客户结构、业务结构、产品结构、收入结构、组织结构、人员结构等。完善机制是经营转型的关键,要充分运用机制的力量去推动经营转型,不仅要研究单个机制的完善,还要研究机制之间的相互推动。控制风险是经营转型的根本,经营转型的进度和深度必须建立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之上。
从经营转型的目标看,最根本的目标是构建集约化经营、内涵式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商业银行。具体而言,成功的经营转型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主动适应外部经济金融环境变化,提供全面、优质、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减少社会交易成本,促进社会财富稳步增长,推动中国金融业持续性发展,促进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二)继续扩大对外开放,提高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水平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取得了显著成绩。从“引进来”方面看,截至2008年底,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4家大型商业银行先后引进9家境外机构投资者,24家中小商业银行引进33家境外机构投资者,3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引进3家境外机构投资者,共引进资本327.8亿美元。此外,26家非银行金融机构引进25家境外机构投资者,引进境外资本11.2亿美元。而且,在中国境内注册的外资和合资法人银行机构共30家,有25个国家和地区的75家外资银行在中国设立了116家分行,在华外资银行资产总额达到13448 亿元,外资银行已经成为中国银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走出去”方面看,截至2008年底,5家大型商业银行共有78家一级境外营业性机构;共收购(或参股)5家境外机构,涉及收购金额约71.3亿美元。这些境外机构分布在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业务范围涵盖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等多种金融服务领域;中小商业银行海外布局也开始起步。“十二五”时期,中国银行业必须适应经济金融全球化的要求,加快“走出去”的发展步伐。
首先,这是提升中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目前中国的一些商业银行虽然也在全球主要金融中心拥有营业性分支机构,但参与国际市场的广度与深度还很有限,中国银行业海外机构总资产占全部资产总额的比重还不到4%,远低于欧美大型银行40%左右的水平;而且业务范围有限,客户基础薄弱,还没有充分融入当地市场成为主流银行。在即将到来的国际银行业“战国”时代,如果中国银行业不尽快提升国际竞争力,将难以赢得生存发展空间。其次,这是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近些年来,中国企业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最近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速达60%左右。即使在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的不利形势下,对外投资依然保持了较快增长。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08年中国非金融类直接投资418.6亿美元,同比增长68.5%。企业跨国经营活动的蓬勃发展,迫切要求商业银行跟随其到境外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此外,近年来中国居民出境旅游探亲、留学经商等日趋频繁,对转账支付、消费信贷、信用卡刷卡等跨境金融服务的需求随之大幅增长。面对市场需求的变化,中国银行业如果不能加快国际化发展,不能提供高效、优质、全面的跨境金融服务,就无法满足中国企业和居民纷纷走出去后的金融需求,最终会面临客户流失的风险。
从引进来的角度看,“十二五”时期要进一步优化引进外资银行的素质和质量,要积极引导外资金融机构向中国金融发展相对不足的农村地区发展;要引导外资金融机构向内地城市发展,鼓励其优先在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开展业务;要在审慎监管的基础上,在合规的前提下,逐步放开外资银行独资设立或合资参股财务公司、消费金融公司以及汽车金融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
(三)进一步强化和改进银行监管,确保中国银行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十二五”时期要进一步更新银行监管理念、健全监管制度,找准监管切入点,有所为有所不为。要完善监管措施、区别对待金融衍生业务。要改变重事前准入、轻事后监管的严进宽管模式。除对需要审慎发展的投机和虚拟性较强的金融创新业务实行审批制外,大量的业务准入可以通过建立事后监督控制机制,实施动态监控,集中防范创新业务的系统性风险。同时,坚持严格的跨业监管、跨境监管,确保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内控体系改进能够与金融创新和市场变革同步。优化监管环境,提升金融消费者认知能力。既要明确“一行三会”的功能和职责,避免监管交叉和监管重叠,又要适应金融业混业经营的趋势,通过联席会议等方式完善金融创新监管协调机制,避免监管空白和监管缺位,不断增强监管的敏感性、及时性、专业性和有效性。
三、“十二五”时期加快中国银行业改革与发展的建议
(一)商业银行必须适应环境的变化,进一步明确发展战略,实现经营模式和发展方式的转型
1. 重新审视并制定经营转型战略。本次全球金融危机表明,中国银行业依靠资本消耗的传统增长模式已经走到尽头,商业银行必须从这场危机中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把握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脉络,增强经营转型的前瞻性和系统性,尽快寻找一条高效、资本节约型的发展道路,切实提高中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2. 强化风险管理。要提高全面风险管理水平,健全内部治理结构,制定和实施明确的风险战略,强化政策制度和风险文化建设。在银行各业务条线之间要建立“防火墙”,隔离不同业务间的风险,防止局部的风险蔓延成为系统性风险。积极开发内部评级系统,全面覆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各类风险,依靠风险量化技术,对风险与收益进行量化管理;开发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风险的全过程的动态、实时监控。完善内部审计管理体系,构建科学、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模式,严格实行分级授权、分级管理制度,完善集体决策制度,完善岗位自控、部门互控、稽核检查等防线,确保内部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
3. 加强资本管理。要高度重视对经济资本的科学管理,自主地用有限的资本制约银行规模的无限扩张,加快运用RAROC或EVA等风险调整收益的方法,强化分支机构对风险资产的自我约束,强化资本有限性和有偿使用的观念。面对经济不确定性条件下的信贷超高速增长,商业银行应更加注重效益、质量、规模的协调发展,注重长期资本管理,提高银行资本质量及压力时期的缓冲资本准备,避免重蹈欧美银行的覆辙。通过建立内部风险模型,测算出银行经营活动面临的潜在损失,并综合考虑监管要求、股东回报和承担的风险等因素后,估计银行需要的资本总量,恰当选择次级债、混合债等资本工具,在资本配置过程中保证资本被分配到最能发挥其作用的领域,并将风险调整业绩衡量与奖励挂钩。
4. 优化盈利结构。在当前复杂的形势下,要通过优化资本配置引导业务健康发展,通过发展零售业务优化业务结构,通过发展中小企业客户优化客户结构,通过发展中间业务调整收入结构,通过降低风险资产比例、提高主动负债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具体而言,在客户选择上,对公业务从主要依赖大型公司客户逐步向优质大中小客户协调发展转变。在资源配置上,从以规模主导的经营模式向以经济资本管理为中心、真实利润为主导的经营模式转变。在业务结构调整上,从以对公业务为主的业务结构向对公和对私业务协调发展的业务结构转变,在公司业务和零售业务、大公司业务和中小企业业务之间形成相对平衡的业务结构,通过产品创新、渠道整合、联动营销等方式实现业务的协调发展。在收入结构上,从传统风险收入为主体的盈利结构向以风险收入和收费收入并重的业务结构转变。
5. 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提高创新能力。要采取有效措施识别、计量、检测、控制金融创新带来的风险,将创新活动的风险管理与其他传统业务的风险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制定和严格执行有效的风险管理程序和风险管理措施。要从提升核心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出发,完善创新的组织机制,强化创新支持保障体系。积极推进体制创新,强化综合化、个性化产品和服务的创新,通过引进和开发等多种途径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创新。要培养一批对市场具有灵活反应能力的员工,及时了解、满足客户的需求,设计市场需要的产品。做好资金内部转移定价工作,理顺前台销售、研发和定价、后台部门之间的协作创新流程。稳步推进综合化经营,开发跨市场、跨机构、跨产品的金融业务。
(二)监管当局要正确处理银行监管内部以及与其他相关监管的关系,不断提升银行监管的前瞻性和中国银行体系运行的稳健性
1. 正确认识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的关系。在全球银行业面临结构性调整的过程中,银行业监管的改革尤其是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之间的矛盾与协调至关重要。创新和监管是一种博弈,它讲求平衡而非输赢。一切创新活动都必须置于有效的监管之内,既要有效创新、突破,又要预测、防范风险。要通过有效的日常的监管和监控,把金融创新作为金融发展的原动力,同时把金融创新带来风险的可能性控制到最小。目前,商业银行自上而下的架构层次已经不能适应全球化市场的风险管理要求。银行监管者应充分认识到危机的系统性,从全面的角度而不是从局部的或者单个机构的角度来观察风险。
2. 正确认识金融管制与金融监管的关系。金融管制与金融监管是两个不同概念。管制有控制的意思,有权属之义,不仅有法律授权下的管理权,还有实际所有权下的控制权。监管没有控制的意思,即没有实际所有权下的控制权,但有法律授权下的管理权。管制是一种直接的、强制性的控制,监管则是一种间接的、强制性的监督和管理。而且,管制的范围要小于监管的范围,管制是出于强硬的管理动机以控制金融风险,而监管是为了防范金融风险、稳定金融秩序、保护投资者、熨平市场运行。
因此,我们必须正确理解金融管制与金融监管的关系,在非常态下,监管当局可以对商业银行的经营、创新与发展进行更多的管理与限制,主要侧重于对商业银行市场准入的限制和全面风险的管控。在常态下,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的经营、创新与发展应给予鼓励、支持和指导,主要侧重于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的提升和业务的稳健发展。目前,中国的金融监管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了金融监管与金融管制的界区,导致了监管过度、监管真空和监管冲突等问题的发生。因此,在“十二五”期间,我们必须正确理解和处理金融管制与金融监管的关系。
3. 正确认识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的关系。进一步加快对外开放是“十二五”时期中国银行业发展的主题,在继续注重“引进来”的同时,更应加快“走出去”。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要妥善处理好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的关系。中国银行业的开放不但包括对外开放,也包括对内开放,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经过多年努力,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已经取得很大的成绩,外资银行在经营地域、客户、业务等方面均实现了“国民待遇”。但对内开放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加快中国银行业对内开放有利于优化中国的银行体系,有利于促进银行业的市场竞争,有利于促进中小企业摆脱融资困境,有利于规范和疏导民间信用组织和地下金融活动。因此,“十二五”时期监管当局应逐步放松有关行业准入标准,推进银行业对内开放进程。一是放宽优秀中资银行在地域和业务方面的市场准入;二是放宽民间资本对银行业的准入,允许其依法投资或入股银行业金融机构;三是“改造”与“新建”并举,积极发展中小民营银行。
4. 正确认识货币政策与监管政策的关系。作为调控和管理金融活动的两大政策手段,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和中国银监会的监管政策在目标取向上是一致的,两者也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银行监管所创造的安全且富有效率的金融体系,是实施货币政策的重要条件;而独立的货币政策所创造的稳定的货币环境,也是有效实施监管的最为关键性的市场环境。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短期目标差异、信息共享缺乏、机构协调不畅等诸多原因,两者存在着政策效果相抵甚至冲突的可能性。譬如,为了促使经济走出低谷,央行力推宽松货币政策,但由于在下行周期监管政策自然趋紧,资本充足率、不良资产关注程度等方面要求提升,对银行的贷款扩张能力以及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等形成明显的制约,部分抵消宽松货币政策的效果。为此,“十二五”时期应通过建立有效的组织协调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沟通、推动两者人员互相学习交流等方式,避免两者政策冲突,提升协调互补力度。尤其是在现阶段,通货膨胀以及资产泡沫风险逐渐显现但适度宽松货币政策退出时机尚不完全成熟,应充分认识到货币政策与监管政策两者操作空间的差异性,高度重视两者的协调,在维持宽松货币政策基调不变的基础上,通过适度收紧监管政策,积极防范金融风险。
5. 正确认识资本监管与风险监管的关系。《巴塞尔资本协议》实施以来,资本监管在中国银行监管中日益处于核心地位,资本充足率成为监管当局调控银行信贷规模和银行业稳健运行的主导工具。当然,应充分认识到,资本监管虽然是银行风险监管的核心,但并非风险监管的全部,更不能代替其他风险监管。从此次全球金融危机来看,促发并导致危机蔓延、银行倒闭的关键在于流动性风险,是流动性不足而不是资本充足率较低导致了银行失败,所以,加强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的监管,应当成为“十二五”时期银行监管的核心与关键,监管当局要在继续推动资本监管水平更上一层楼的同时,高度重视流动性风险、战略风险、声誉风险等风险领域,努力搭建起一个全面风险监管体系。
(三)政府部门要适应国际国内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加快职能转变,为商业银行经营转型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1. 加快政府转型。“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将实现根本性的转变,实现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挑战不是经济社会本身,其关键在于政府转型,即实现经济运行机制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确立政府在公共服务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通过政府转型形成规范的公共权力行使的制度框架。政府部门尤其要尽快转变“以追求GDP为主要目标、以扩大投资规模为主要任务、以上重化工业项目和热衷批租土地为主要途径、以行政推动和行政干预为主要手段”为特征的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
2. 调整金融市场体系结构,建立多层次且相互联通的金融市场体系。多层次且相互联通的金融市场体系能够为商业银行提供调整资产负债结构、业务结构和收入结构的广阔平台,建议建立各金融市场联结机制,改变目前金融市场分割的局面,并逐步对商业银行开放资本市场,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基础上,扩大商业银行的经营平台。建立多层次的银行体系,通过制定银行业发展规划,形成多层次银行体系,让不同层次的银行服务于不同的客户群体,避免商业银行的同质化竞争。
【关键词】银行业;营改增;税制改革问题
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方案,从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试点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工作,至此,货物劳务税收制度的改革序幕拉开。“营改增”税制改革是将以前缴纳营业税的应税项目改成缴纳增值税,对产品或服务的增值部分纳税,减少重复纳税的环节。目前我国的金融业“营改增”仍未正式实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改革时间越来越近,无论是经济社会还是银行业本身,都需要做好改革到来的准备。本文对银行业在税收政策改革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
一. 税率的确定
确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是银行业“营改增”的一个核心问题,基于我国目前的国情,“营改增”税制改革的目的是“结构性减税”,而不是“全面减税”,同时借以提升现代服务业的核心竞争力;银行业的税收是政府财政的一大税源,银行业税收对财政收入来说十分重要,既要降低银行的税收负担,又能体现出各个行业之间的均衡发展,同时还要具有较高的效率不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设定什么点位的税率才能达到如上目标尤为关键。按照总体税负不增或略有下降的原则,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是改革后的金融业税率为6%,由于银行业自身的特殊性,主要靠利息差及金融获得收入,对基本设备等原材料的投入相对其他行业来说比较少,如果银行业只允许抵扣设备和原材料等进项税额,采取的税率若高于6%,可能导致银行业的税负在一定程度上的提升,违背了“营改增”税制改革实现“结构性减税”的初衷。
二. 征税对象的划分
银行业作为虚拟经济,自身业务较为复杂,在具体计量成本收益等方面存在诸多困难,银行金融业务增值税进项税额较难准确计量,且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不同,金融服务业的成本核算无法像企业的进项税额计量一样,这给银行业征收增值税实际操作带来了不便;手续费、利息收入、金融服务、贷款业务、货币兑换、金融衍生产品等名目繁多,哪些购买的服务可以抵扣税收也是难点,征税对象如果实现不了有效区分,进项税额抵扣的确认和操作将存在难度,特别是抵扣不到位的话,银行业的“营改增”税制改革就实现不了避免重复征税的目的。
三. 税收征管
对税收征管职能部门而言,在当下经济增速有所放缓,发展较为乏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作为税收收入较为重要的银行业,在“营改增”后,由国税局还是地税局来进行征收管理将成为一个问题,作为原有的地方税种,银行业“营改增”后的税收若仍由地方税务局负责征收管理,按照原有营业税的税收收入比重来确定一个基础,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分配,则不会大规模的影响现存的税收征管系统,但是会导致职能分工不清;如果由国税局负责征收,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给地方政府,如同之前的增值税分配方法,则有益于职责分工明确规范,并且有利益于税收的长远发展,但随着“营改增”税制改革的进行,国税局的工作量会相应增大,可能会出现其他交接运作等新的问题。在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方面,现行使用金税系统进行增值税管理,而金税使用发票进行管理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诸如开票设备的更换、发票种类的划分等相关问题,还因为开具的发票量过于庞大,存在人手不足、供应不足、操作不畅等问题;在发票系统使用方面,由于目前的银行业数据管理是以票抵税,如果改成增值税之后,发票抵扣难以有效衔接,可能导致出现数据上的冲突。
四. 银行管理系统的调整
在现代企业的管理经营中,大多是通过Erp系统处理的,由于银行金融业务繁多,征收增值税后很有可能需要重新更新系统,相关财务系统也要发生相应调整,比如在财务核算报告系统中增加增值税相关科目,在客户信息系统中增设纳税人类别标识,在定价系统中分类列示价款信息与税款信息等,短时间内操作难度较大;同样,增值税发票的开具对银行的业务流程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在会计核算方面,需要修订应税业务的核算办法和建立发票开具复核制度等等,以降低错开发票的操作风险和虚开发票的风险。
五. 银行进项税额抵扣
在银行业“营改增”税收改革后的初期,银行可获取的可抵扣项并不多,可能税负的压力比之前要大;在银行服务方面,个人客户是主要客户,但他们无法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会出现进项税额难抵扣的情况。存贷业务收取的利息不仅包含银行创造的增加值,还包括贷款的资金成本,以及对违约风险和通货膨胀的补偿,进项税额抵扣问题也会导致增值金额的计算困难。同时,银行业可以抵扣的内容较少,在利息、金融服务和资本市场服务等业务方面,利息占比较大,对利息支出做进项税额抵扣时,这部分的发票很难获得;再如企业购买的原材料、零部件等有形实物同样很难开具发票,进项抵扣内容不清晰。
六. 银行营业成本的增加
“营改增”税制改革后,银行很有可能要配备相应的税务管理人员,基层经营网点也需要处理增值税发票,银行业涉税业务的费用可能出现较大幅度的增加;另一方面,受增值税价税分离的影响,银行业账面营业收入将有所降低,预计营业利润将会有所下降,NIM、净利差、贷款收息率、成本收入比等财务指标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此外,“营改增”税制改革后,收入、成本费用等财务报表项目按照不含税金额进行披露,相应数据口径需进行调整,财务报表披露的项目及金额也将发生变化,这些有都可能增加银行企业的营业成本。
由于金融业“营改增”对整个金融行业的影响非常大,核算也十分复杂,因此,如果无法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短期内可能会影响银行业乃至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这也是金融业“营改增”税制改革政策迟迟未出台的原因之一。但纵观国际社会具有较为科学的银行业税收制度的国家,“营改增”税制改革是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实现收入价税分离,满足下游实体企业抵扣进项税金的需要,打通增值税链条,提升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因此,我国银行业“营改增”税制改革势在必行。逐步稳步的推进银行业营业税改革,适度调整相关的税率和计税依据,消除重复征税问题,完善各项配套措施和办法,让银行业提供持续稳定增长的税源,更好地配合并促进公共财政体制建设,为社会提供均衡的金融服务。
参考文献:
[1]魏陆.中国金融业实施增值税改革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
[2]付靖国.我国银行业税制改革研究[M].河北经贸大学,2013,06.
[3]谢恒,韩克勇.我国商业银行税收负担与税制改革研究[J].福建论坛,2010 年 7 期.
[4]段涛.新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税制改革的思考[J].湖南社院学报,2011 年 3 期.
[5]丁卯,我国银行业纳入增值税征收范围必要性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2.5.
一、金融危机对农村信用社业务经营的不利影响
经济下行除了一堆让人不能乐观的数据外,还直接表现为企业经营销售困难,减产、关停增多,期货、股市、楼市等投资风险增大,工人收入减少,社会消费水平下降等,其中对农村信用社业务经营产生一定影响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外部金融环境趋于恶化。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失业人数增加带来治安案件的上升,部分返乡农民工、失业人员无业可就,无事可干,少数人因生活无着而实施盗窃、抢劫、诈骗等铤而走险,这些都对金融资金的安全和案件事故的防范构成了威胁,对安防设施简陋、位置偏远的信用社挑战更大。
(二)信贷资金风险性增大。农民务工收入的减少,部分中小企业的产品在市场的销售价格停滞甚至下降,经营成本上升,盈利空间受挤压,甚至出现亏损,还款资金来源难以保障,市场风险、信用风险、道德风险等系列的风险可能叠加并转移到农村信用社,案件“双降”及贷款收回不容乐观,大要案可能重新抬头,不良资产可能增加。
(三)农村信贷市场供需不对称。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户信贷需求特征发生了较大变化,规模化种养、“公司+基地+农户”联合组织、专业合作社组建、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利用、链条化生产和消费类的新兴产业的贷款需求逐步增长,小额农贷在量上不能满足其需求,农业专业合作化组织、“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链等新兴组织的发展又不成气候,处于前期探索阶段,结构失衡、市场前景、经营效益等彼此问题目前尚不能定论,尚不成型,加之抵押物缺失、有效担保不足和需求大额化、风险不确定等,易形成贷款需求方的“贷款难”与农村信用社的“惜贷、惧贷”现象,造成借贷双方的较为突出的供需矛盾。
(四)经营利润增长放慢。当前,存贷款利差是农村信用社主要的经营收入。为刺激经济增长,国家频频下调利率,虽然存贷款利率同时下调,但存贷利差却在缩小。20__年9月,央行第一次降息后,一年期存贷基准年利率的利差为3.06%,比20__年3.33%降低了0.27个百分点。同时,有效信贷需求不足又会使农村信用社信贷投放难以大幅增长,如果营销不力的话,反而会缩水。这对于“以贷为本”,中间业务乏力的盈利途径单一的农村信用社,将面临净息差收窄和资产质量恶化的“双重”压力,盈利能力将直面拷问。
(五)市场竞争热化升温。随着农村金融改革纵深推进,邮政储蓄银行成立及其小额农贷产品的推出,农业银行重返基层农村市场及其“惠农卡”的面市,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的“雨后春笋”般兴起,加之金融危机的催化,农村信用社“一农支三农”的格局已被打破,农村金融市场群雄逐鹿,市场竞争“白热化”。同时,受贷款资金使用限于辖内的监管政策影响,农村信用社内部竞争相互渗透交织,客户资源尤其是优质客户已十分稀缺。市场份额的差异折射出“渠道”策略, “竞争”时代全面来临。
二、金融危机带给农村信用社的机遇
理性分析当前金融危机带给农村信用社业务经营的影响,也存在一些难得的机遇。
(一)银行同业资金组织竞争压力减轻。在经济金融危机的前期,由于总体经济不景气,客户投资谨慎,再加上资金存放银行也有不菲的利息收入,社会资金向银行回流的速度加快。存款回流使得经营实力进一步增强,激烈的资金组织压力减缓,也使农村信用社有更多的时间用于业务拓展、经营转型、内部管理提升等工作。
(二)信贷政策调整有利业务营销拓展。为保经济增长,国家连续出台经济刺激方案,农村信用社可采取强化营销、利率下浮、适当放低准入条件等措施,加大力度拓展业务,促进信贷业务的有效发展,提高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主流地位。
(三)对业务经营转型形成进一步倒逼。信贷需求不足,经营利润增长放慢,这要求农村信用社不得不加速推进业务经营转型,切实改变业务营销模式和业务增长方式,加快拓展有效信贷需求,加快发展中间业务,确保经营利润不出现大幅下降。
三、应对当前金融危机的建议与措施
面对经济金融危机,要紧密结合自身业务经营实际和经济发展实际,主动调整经营策略,尽量控制不利影响,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促进各项业务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一)立足经营实力提升,抓住有利时机组织存款。随着资金回流加快,银行同业间存款竞争相对弱化,农村信用社要抓住这种有利时机,加强对优质客户的维护,大力组织存款。一是掌握资金流向特点,拓宽存款来源。了解掌握社会、客户的资金流向变化,积极开展综合营销、联动营销,对公做大系统存款、财政存款,提高企业贷款回笼率;稳固扩大优质客户群体。加强与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证券公司合作力度,拓展营销同业存款,提高同业存款市场份额。二是掌握同业竞争动态,主动采取针对策略。收集分析同业竞争手段,有针对性的采取加大客户营销力度,从其他金融机构营销存款。三是加强重要客户维护营销。适当扩大客户维护面,充分利用重要客户系统支撑,抓好客户的指派与签约,确保重要客户的培育、拓展、营销、维护、管理落到实处,提高重要客户的忠诚度,壮大重要客户群体。以产品综合营销为手段加强个人客户维护,努力促进客户存款在农村信用社体内循环。
(二)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创新信贷业务。加大对返乡农民工创业的支持,对他们实行贷款优先、利率优惠、额度放宽、简便手续等多种优惠,帮助支持农民工学习知识技能,为返乡农民工打通创业致富的关节要道;加大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加大对道路、
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投放力度,助推城乡统筹发展;加大对小城镇建设的支持,对市场硬件、供水设施、房屋等重点支持;加大对城镇周边经商办企业的个体工商户的支持,突出商贸流通环节,将服务领域拓宽至农、工、商、科教、卫生等众多行业,将客户对象扩大到低、中、高不同层次客户;大力支持农业专业合作社、“公司+农户+基地”经济组织、设施农业、科技农业、现代种养业等有规模的现代农业集群和涉农龙头企业,促进农业专业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推行中小企业自助担保循环贷款,合理扩大授信额度,一次核贷,循环使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贷款难问题,帮助中小企业“御寒过冬”。这样,在结构的优化中,既扩大贷款总量的突破,又优化资产结构,降低风险。
(三)创新中间业务。在做好工资、粮农直补、保险等业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点多面广的优势,积极开发中间业务,逐步开办或扩大代收水电费、电话费、学杂费和民政补助款、扶贫款、保险、委托、信息咨询等低/:请记住我站域名/风险、低成本业务,提升市场份额占比和金融服务影响力;开通网上银行、电话银行、自助银行服务等业务,并向品牌化、标准化、个性化、系统化推进,以适应农村各类经营者对结算票据流通、资金融通、金融中介、投资理财服务等方面的更高要求,尽可能为农民群众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提高经营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