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非遗传承的困境范文

非遗传承的困境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非遗传承的困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非遗传承的困境

第1篇:非遗传承的困境范文

何谓民族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中指出,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在历史上创造,并且以活态形式原汁原味传承至今的,具有民族文化财富的表演技术类、工艺技术类和节目仪式类的传统文化事项[1]。何谓民族非遗传承?它指的是对民族非遗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以促进我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提高。在新时代语境下传承民族非遗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第一,非遗文化特别是民族非遗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时展中沉淀下来的精神价值与思维方式,是少数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以及文化的图腾。传承这一文化即传承民族精神。第二,民族非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民族非遗文化是保持文化多样性的应有之举。第三,在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等技术优势,以及“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政策红利的加持下,我们理应“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而民族非遗是中国故事与中国文化的最佳载体,也是“怀旧”与“创新”的完美融合。第四,新时代背景下大学这一“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理应发挥文化传承的重要功能与职责,与中国西部乡村开展“校地共建”,通过大学师生对民族非遗的传播与发展,充分唤醒民族非遗传承的“文化自觉”,帮助中国西部乡村(以贵州为主)脱贫致富,共同实现“文化自信”,创造“美好生活”。民族非遗传承的现状和困境民族非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其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传承与发扬至关重要。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非遗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和壮大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20年,我国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全国人民开始走向共同富裕。在此背景下,民族地区一定要找到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的“突破点”,才能实现人民期盼的“美好生活”。在这一背景下,高校作为“先进文化的生产地”,利用智慧与技术帮助民族非遗传承与发扬,成为其当前义不容辞的责任。随着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深入,贵州从江地区侗族受到了一定的冲击,民族文化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民族歌谣、曲艺、传说等开始失传;精湛的民族工艺和建筑开始衰微;传统民族医药失去了市场;有利于培养人类美德的传统礼仪和习俗被逐渐废弃,等等。民族文化即将受到现代文化、外来文化和市场经济等方方面面的影响。其一,文化断层。根据团队调查,在侗族人口占比超过90%的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西山镇陡寨村,大量青壮年人口纷纷外流,在返乡时兴建楼房,并将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与生活观念带回去;侗寨里麻将声、广场舞等现代休闲娱乐方式逐渐增多,而凝结着原始劳动风貌与情感的侗族原生态音乐和节庆活动却日渐衰落;1990年后出生的孩子受生活环境的制约,接受的现代科学知识教育较多,对侗族的节庆风俗、服饰穿戴、侗歌等知晓甚少。由此,传统侗族文化失去了基础的传承对象,导致出现了民族“文化断层”。其二,民族文化传承乏力。大部分青年由于接受了新的价值观念和生活观念,难以形成传承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对传统民族歌舞、乐器、服饰的兴趣愈来愈淡漠,导致民族文化的自然传承难以延续;专门从事侗族歌舞及民族民间文化表演、传授、研究的人员相继离世或逐步退出舞台,造成了民族文化宝贵资源的巨大损失;民族文化的校园传承出现了多种误区,如把舞台歌舞当作民族文化、把学校老师当作传承人、教民族文化怕影响学生的文化课程、对民族文化的偏见与排斥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族文化的教育传承。其三,留守儿童教育堪忧。随着当地劳动力外流,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剧增,而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却出现诸多问题:父母长期外出务工,儿童缺少陪伴;家长知识水平偏低,“望子成龙”却无法提供知识上的帮助;学校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比例失衡,儿童的课外技能培养受限。本项目着眼于民族文化传承,整合留守儿童资源,指出依靠他们进行民族文化的传承,这样一来既能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找到了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其四,经济造血功能不足。在文化经济时代,文化本应成为经济的重要增长极,但民族非遗文化传承不力,其产品未能受到市场的普遍接受;或受缺乏技术性等综合因素影响,民族非遗的经济功能未能充分发挥,脱贫致富的能力明显不足。新时代民族非遗传承的路径“有故事”“讲故事”成为新时代民族非遗传承的两个必要要素。前者的文化内蕴多为“怀旧”,后者的核心则为“创新”。我国滇东南地区是以苗族、侗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区,其民族非遗高达上百种,承载着我国众多少数民族的价值观与民族精神,有着极为珍贵的价值。南京财经大学组建了“民族非遗的高校传承”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曾分别面向大学校园和社会公众进行有关民族非遗文化传承的问卷调查。面向大学生的调查问卷主要从对非遗的认知、对非遗传承的态度与责任等视角展开,对社会公众的调查问卷则在对非遗的了解、日常非遗消费等方面进行。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大学生对非遗传承十分关心,但不十分了解,愿意为非遗的传承做出贡献,并期待大学多开设相关课程与实践活动。社会公众对问卷的参与较少,以中青年为主,他们对侗族非遗的情况也不太了解,但十分愿意参与非遗传承。这两类人群认为非遗传承的方式均以互联网为主,认为高校理应在传承中承担一定的责任。通过研究,笔者认为,高校作为先进文化的生产地,理应在民族非遗的传承中做出应有贡献。或可通过以下途径有所行动:(1)密切高校与地方(乡村)的联系,推动高校服务地方、深化劳动教育内涵、践行“乡村振兴”的高校担当;(2)将民族非遗文化创作与研究引入高校,充实高校美育课堂,践行“加强新时代高校美育工作”的要求,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推动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培养;(3)通过民族非遗传承的中西比较,构建起中华民族非遗传承的“中国模式”,在我国欠发达地区进行推广和借鉴。鉴于这些认知,南京财经大学“民族非遗传承的高校担当”实践团队探索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持续开展“古梦清泉”侗族文化传承志愿活动

古梦清泉侗族文化传承志愿团成立于2014年7月,创始人为南京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优秀校友石贤。她带领的团队主要针对贵州从江的侗族文化传承现状开展文化志愿帮扶活动,与贵州从江团县委、县妇联合作共建“大学生志愿实践基地”两处,以贵州省从江县西山镇陡寨村为主要活动地点,创办“古梦清泉少年侗歌班”,带领当地留守儿童跟随老歌师学习侗歌。少年侗歌班项目激起了当地群众重拾侗歌文化的热情,被纳入从江县民族宗教事务局“侗族大歌保护项目”。团队还针对留守儿童问题发起了爱心笔友计划、援建爱心图书室、语音故事征集等活动,并通过团队微信公众号开展宣传,受到了校内外爱心人士的积极响应。围绕侗歌班,团队还在当地开展了系列公益活动:举办公益电影节、给老年人免费摄影、创办侗族手工公益微店、修复古榕碑亭等。2016年8月,古梦清泉创始人石贤组织筹建了从江县西山镇民族文化传习所,让侗歌和侗族传统技艺获得了良好的常规传承平台,充分提升了当地的文化自觉和传承意识。“推动民族非遗走进课堂”实践团队指导教师连续6年组织开展过“非遗进课堂”,2021年,团队与南京博物院合作,持续开展“馆校合作”,推动民族非遗进课堂,内容包括讲座、手工艺体验、文化研讨等,并且与学校艺术教育中心合作,开设常态化课程与课堂,开展“名家进课堂”“非遗传承人走进课堂”,到非遗传承地开展“实境课堂”等系列活动,在学校“文体增色”战略中展示了当代大学生的应有担当。同时还与西部高校进行联络,共同开展线上课堂,开展东西部文化交流活动、文化志愿者活动,实现了互动往来与交流,共同促进了非遗文化的繁荣。

挖掘侗族非遗文化背后的故事

2021年寒假期间,实践团队制作了动画故事《四艾寻歌》。考虑到哔哩哔哩、抖音等视频平台的受众人群大都是年轻人,而他们对机械的、教条的、纪录片式的短视频兴趣很少,这将不利于视频的推广和非遗文化的宣传。因此我们团队创新性地使用了较为幽默风趣的PPT动画模式的短视频,以尽可能适应社会媒体高速发展、更新换代的特征。在视频故事制作完成后,团队利用多平台实时联动视频,在抖音、哔哩哔哩的视频制作和是相互协调配合的,并且与微信公众号“古梦清泉”的推送相一致。

为留守儿童开展“云端支教”与捐赠

“云端支教”是实践团队探索的创新性支教方式。实践团队成员大多来自外国语学院,团队成员的语言是优势,所以团队将民族非遗故事收集起来,简化成“儿童版”,继而进行翻译,在经过反复打磨后,使之成为适应留守儿童的简单英语,再进行录制、配乐。每一集原创非遗故事不超过5分钟,以确保留守儿童能够“听得进、听得懂”,既有趣味性,又具知识性。“云端支教”还采用了丰富多彩的形式,如录制一些弹唱的钢琴曲送给这些小朋友。团队认为音乐能够给人带来希望,也期待贵州的留守儿童能够感受到音乐和文化的魅力,从而激发其学习的热情。同时,团队还面向从江贫困小学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捐赠。如从江县西山镇中心小学期待能够得到体育用品与配套书籍,团队便联系了学校体育部,随即体育部教工党支部书记马肇国老师采购了篮球、羽毛球、足球、乒乓球等基本体育用品寄送给小学,同时还利用自己是网球专业运动员的优势,录制了简易的“网球教程”赠送给了小学的孩子们,表示了对他们认知网球、热爱运动的期待。同时,团队还向西山镇中心小学捐赠了一批民族文化类和通识文化类的名著,以助力民族地区的学生阅读文化书籍与名著,推动其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加强非遗传承阵地建设。开展非遗传承的中西比较研究实践团队收集了20个国家和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措施以及政策,在资料收集过程中,了解到了世界各国对非遗的重视,以及采取的良好举措、文化背景等,这对于视野的开阔、专业的拓展均有益处。笔者始终以批判的眼光从不同视角去看待“抖音”等大众传媒,对其优势与劣势进行理性分析,继而对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文化研究的自觉中建立了文化自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跨文化研究团队中的指导教师担任商务孔子学院教师多年,利用这一优势,团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跨文化研究,研究如何将“民族的”转变为“世界的”,从而实现“用文化沟通世界”,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技术创新

实践团队所在的南京财经大学拥有经济、管理等商科以及大数据、信息技术等理工学科,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技术创新有着极大的支撑作用。经调研笔者发现,当前民族非遗要想走出世界,就应将“制作技术”转化为“传播技术”,即如何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讲好非遗故事”,如何挖掘每一件民族非遗产品背后的故事,并用故事吸引市场、用故事传承文化,而这也是笔者团队项目的技术创新之处。实践团队的成员中有擅长大数据分析以及VR、微视制作的同学,而且在自身的专业之外,笔者对这些当前和未来的“必备技术”充满热情,希望能够借助对该项目的探索与尝试,真正实现学科与专业的融合,而这也是未来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综合素养的要求。团队从优秀校友石贤的卧松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着手,开发线上App,利用最先进的技术“说非遗、讲故事、播文化”,探索先进技术融入文化传播的新方式。

参考文献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第2篇:非遗传承的困境范文

【关键词】纪实 非物质文化遗产 人文精神

自2011年起,百集纪录片《非遗传人·在中国》在面向全球华人观众的香港卫视以周播栏目形式连续两年播出,创造了该台纪录片栏目的最好收视纪录。作为一部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纪录片,《非遗传人·在中国》以100集的规模效应在传媒界和文化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在2013年第二届中国西部(国际)电影节中荣获纪实类一等奖。节目成功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创作者们对于纪录片纪实风格的不懈遵守和对视听艺术追求的精益求精;同时,更难得可贵的是,创作者们站在民族文化薪火相传的时间链条上,用一个个或闻名天下、或深埋民间、或口传身授、或浮沉百年的文明星火,点燃一个个普通生命的不普通光芒,照耀着传承人在生命历程中对“非遗”文化的执着热爱和纯真守望,话语真实,情感浓烈。节目避开为“呈现”而“纪录”的常态表达,在呈现精彩“手艺”的基础上,赋予内容更多的是人物在“守艺”中的命运和情感。是一部充满人文礼赞的影视纪录作品,以影像的名义还原了纪录片对人文追溯的责任和力量。

一、《非遗传人·在中国》的纪录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华夏文明血脉中流淌着的“活物质”,传递着民族基因的原始信息和繁衍进化的时代烙印,是不可遗忘的民族记忆,也是不可替代的精神家园。然而,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面临无人可传的尴尬局面,甚至走到了消亡的境地。在东北大兴安岭的群山之中,打猎和制作皮货曾经是鄂伦春族人的绝活,但这个马背上的民族如今还擅长传统狍皮活的是3位70岁以上的老人,而真正还能穿针引线的只有74岁的葛长云一人;在四川西部的羌寨里,曾经悠扬了千年的羌笛,如今只有78岁的龚代仁还会偶尔吹给小外孙听。在无锡惠山的泥人雕塑厂里,73岁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渝湘涟,如今一直过着退而不休的生活,原因就在于还没有找到真正能够脚踏实地在这里捏泥人的好徒弟;在著名的艺术之乡——安徽黄山歙县,虽然这几年歙砚市场行情见涨,但是真正按照传统手工打造砚台的师傅却寥寥无几……正如云南西双版纳州文化馆馆长段其儒在接受采访时说:民间手工艺在地域上、在经济上以及在社会地位上,一度被市场经济边缘化,导致了很多民间手工艺者的流失;再加上社会对传统文化的过度轻视,造就了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缺席。外来文化的侵袭和解构重组,又在很大程度上压缩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空间,传统文化已经陷入生存的困境。让人矛盾的是,没有市场效益的传统手工艺,吸引不来后来者的学习、继承;具有很好市场效益的传统手工艺,学习者趋之若鹜,然而却很少有人能够坚守技艺里最传统的精髓,为了经济效益,不择手段,甚至弄虚作假。

值得庆幸的是,自2008年成功举办第29届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会以来,我国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文化开始出现前所未有的复兴趋势。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开始关注中华文化——汉语、书法、功夫、茶道、瓷器……传统文化复兴成为民族崛起的重要表现。在中国文明与世界文明日益对话的时候,《非遗传人·在中国》的创作者用纪实的影像探寻精彩纷呈的民族文化,节目开播不久,《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出台,历史的巧合无声地说明了节目的历史意义和社会意义。可以说,在社会掀起一轮又一轮“非遗”保护热的浪潮中,创作者们用影像的形式打造了一场规模宏大的“非遗”大阅兵。在“阅兵方阵”中,来自各民族、各地区、各门类的“非遗”,为海内外观众呈现出了一场跨越时空的视听觉盛宴。

《非遗传人·在中国》的内容涵盖手工艺、饮食、方言、文字、戏曲、神话传说、地方音乐、民间舞蹈等,地域覆盖大陆各个省份以及香港和台湾,涉及汉、壮、苗、蒙古、鄂伦春、侗、羌、纳西、傣等近30个民族。如果把《非遗传人·在中国》的拍摄地在地图上一一标注、以点连线的话,可以发现,她实际串起了中国陆地版图80%以上的地区。而如果把拍摄时间放在中国24节气的时节划分图谱里,可以发现,在横跨广大地域的同时,她也飞越在季节书写的不同时间里。跨越之大,时间与空间的互动,都可以堪称是一次传播的新突破。节目中各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表达了各民族之间的区别和历史,也充分展示了各民族之间的魅力和活力,是一次中华多民族文化的优质影像传播。

二、《非遗传人·在中国》的创作情怀

作为一部纪录片,《非遗传人·在中国》以故事为主体,串起历史的同时更关注当下;以人物为对象,讲述命运的同时更体现尊严;以时代为诉求,传播价值的同时更弘扬追求。这样的人文观体现了《非遗传人·在中国》对人的终极关怀理念。基于这样的理念,《非遗传人·在中国》在人的主体纪实基础上,实现了对艺术创作的人文回归。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一种“活性文化”,相对于物质文化遗产而言,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传承。人不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还是其传承者、拥有者和享用者。所以,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载体。然而,放眼当下电视媒体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纪录来看,更多的是着眼于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手工技艺、经济开发以及由此产生的对民间文化的猎奇心理,当中缺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文观的解读以及对传承人命运和情感的揭示,这其实有悖于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也不符合电视纪录片人性关怀的传播理念。针对这样的现实,《非遗传人·在中国》的创作者们把目光紧紧锁定在“非遗”的主体——传承人身上。节目聚焦全国各地100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他们中有蜚声中外的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如铜雕大师朱炳仁、蜀绣大师郝淑萍;有“深藏香闺人不识”的农村老头老太,如鄂伦春狍皮制作技艺传承人葛长云、傣族慢轮制陶技艺传承人玉南恩;有世代相袭的手工匠艺者,如廊桥制作技艺传承人黄春才、沈阳“泥人张”传人汤福祥;也有奔走江湖的“游侠剑客”,如云南“刀王”项老赛、大连核桃雕刻传人韩志耀……拍摄的选择不以人物的“名气”和“财气”相区隔,不以地域的“都市”和“乡野”相区别,也不以传承的“多数”和“少数”相比较,节目只注重对每一位传承人身上所继承的独特文化符号的影像诠释——每一个传承人都代表着一个文化符号,但是每一个文化符号下的传承人却有着截然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当下生存状态,他们的故事有财富的、有清贫的、有得意的、有失落的……然而,每一种生命样式都是值得“尊重”的。镜头里,他们的诉说可以追忆一项绝世技艺的前世今生,可以连贯平凡生命的变化轨迹,还可以描绘时代变化的价值曲线。他们每个人都是文明星火的点亮者,除了“尊重”,他们比普通人更多了一份“敬仰”。

三、《非遗传人·在中国》的“守望”心

著名电视纪录片专家刘效礼曾断定:电视片成功的背后是真实;在真实的背后是纪实;在纪实的背后是人;在人的背后是观点。作为纪录片,无论创作背景如何,也无论传播途径如何,能够吸引和打动人的是要讲人道。人道即人性,人性是人们心中最容易引起共鸣的东西,这种共鸣可以穿透种族、民族、国家等不同文化差异的隔离。纪录片的意义不在于外表的宏大,而在于内在精神意义的宏大,真正的流露人文关怀是对本质挖掘和解读的体现。在100位的传承人中,不管境遇如何,也不管生活何样,他们的内心世界都有着一样纯真的理念,那就是对自己手中的那门技艺的热爱和执着,对于自己身上肩负的文化元素的传承和保护,他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老祖宗的手艺不能在我手上给丢了。他们或者年长、或者年轻,而内心的责任使命却和古老的技艺一样每每都能打动我们。朴素的话语、真实的内心,这样真情实感地流露是纪实类电视片能够震撼人心和具有生命力的人文表达。

每一项真正符合标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不可能以一个物质的符号(比如古琴乐器本身)独立存在,之所以称为“非物质”,即意味着那些无形的环境、抽象的宇宙观、生命观才更具价值。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原文化项目专员木卡拉在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我们的文化认同感》一文中所阐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遗产非常重要的资源,就语言、民间音乐、舞蹈和民族服装来说,它们都能让我们从更深刻的角度了解它们背后的人和这些人的日常生活。通过语言途径传播的口头传统和哲学、价值观、道德尺度及思考方式构成一个社会生活的基础。《非遗传人·在中国》以文化寻根为背景、以传人命运为主线、以技艺工艺为亮点、以传承精神为诉求,成功地揭示了中国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所在和传承意义,展示了中华民族丰厚的人文财富,也向世界传达了中国社会尊重文化、敬畏文明的大国风范。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借助大众传媒走向更广大的人群,通过传播促进传承,并由此搭建一个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传承与创新的良性环境。

就在《非遗传人·在中国》播出的这两年多来,我们突然发现,不知何时起在我国各地屡屡上演着“民俗起源地”、“名人故里”、甚至“小吃发祥地”等等激烈的文化遗产“归属权”争夺战,纠缠的背后往往是狭隘的经济利益、地域情感冲突,甚至借机大肆炒作,推波助澜。其结果,本身一个绝好的文化公共教育课被冲淡主题,甚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效果也大打折扣。当然,这并不是中国政府提倡保护民族优秀文明的本意,更不是《非遗传人·在中国》所有纪录者和被纪录者的心声。100集的《非遗传人·在中国》,镜头在纪录着这群“非遗”的守望者的同时,镜头背后的创作者们也成为了“非遗”的守望者,而笔者也相信,在看过这部片子的观众里,还会产生许许多多的“非遗”守望者。

第3篇:非遗传承的困境范文

关键词:电商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文明的独特品格和民族气质,体现各族人民群众的审美追求、生存智慧,乃至丰富多彩的生活情趣。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问题,政府和社会各界都非常关注,各省也相继制定了各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措施,实施有计划的资助。但政府补贴终归有限,可谓杯水车薪。依靠补贴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真正利用经济杠杆来调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积极性的最佳方式,恐怕还是要变“政府输血”为“自我造血”。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与网络紧紧联系在一起,网络购物已成为日常购物的重要组成部门,那么在网络化时代,能否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电子商务平台结合起来,给非遗传承人与消费者一个的沟通平台;帮助不懂市场、不懂营销的非遗传承人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更多优势,从而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有效传承,并为消费者提供非遗“正品”,让更多的人感受非遗魅力,推动非遗产品的转型和审美价值的提升,已成为非遗发展的新命题。

一、电商时代非遗产品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非遗产品淘宝网店铺。淘宝网是亚洲最大的网上交易平台,每天超过8亿的在线商品。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关键字搜索到23家相关淘宝店铺。这些店铺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打着非遗旗号的店铺。这类店铺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宣传口号,宣称卖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具有代表性的淘宝店铺为“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 国漆旗舰店”。这些店铺的主要优势:(1)价格合适,能被大多数消费者所接受;(2)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名号的店铺偏少,同类竞争商家不多。同时主要劣势:(1)东西难辨真伪,品质无法保障,难以被消费者认可;(2)店铺宣传力度不够知名度不高导致消费浏览者偏少。

同时,淘宝网上还有一些传承人自己开设的店铺,主要代表性店铺有“内联升”(俗称老北京布鞋、 “盛锡福帽子”、“国家非遗浦江麦秆画”。这些店铺的主要优势:(1)是非遗传承人自设的网店其销售的商品百年传承,专注一物,贵在精致可信赖度高;(2)是非遗传承人自设的网店,制成商品的材料都是自己进购,再制成成品。然后直接放于网上销售,没有过多的中间环节,也不存在实体店的店面费,商品价格相对实惠。主要劣势:(1)是绝大多数非遗传承人自设的网店只有成品照片,没其制作过程的照片,不能够的向消费者展示其商品的手工价值所在。内联升和盛锡福帽子虽有制作过程图,但过于死板,对非遗的展示不够,故事性不强;(2)非遗传承人自设的网店店内品种单一,让有送礼意愿的消费者不能多选择的挑选想要的作品,而且具有地域局限性,不为广大人民所熟知。

(二)非遗产品相关网站。网上有很多非遗产品网站,代表性的网站为“中国民间工艺品网”、“中国民间手工艺品网”、“ 中国工艺品网”这些网站汇集民族特色产品,其优势:该类网站收集的商品种类多样,款式新颖,提供给消费者多方面的选择,同时能较好宣传民间文化。其劣势:该类网站承担展示和宣传产品的责任,并不出售商品,消费者点击图片时会链接到企业网页,如阿里巴巴、淘宝等店铺。因此,其品质和信息安全均无法保证。

二、电商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途径探析

(一)准确定位,打造非遗产品营销网站。文化遗产是大家的,最终也必须依靠大家来传承下去。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非物质文化传统渐渐被人们所遗忘。因此,要创办一个非遗产品营销网站,通过这个网站让公众尤其是年轻人了解并喜爱传统文化手工艺品,了解国家文化遗产之博大精深。守住文化之根、民族之魂!打造非遗产品营销网站,首先要明确网站是为了销售非遗传承人的产品。把网站打造成为聚集非遗传承人作品的平台,平台对非遗进行集中宣传,产生集群效应,让消费者更多的非遗作品,避免了非遗传承人势单力薄,缺乏宣传的困境。此外,为了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投放的产品出了介绍作品外,还介绍了传承人的传奇一生,因此,每一个产品有一段故事,也有产品制作的生动过程图,并会及时在讨论区上传制作的现场图,使消费者更加深刻的认识非遗。

目前,网络上销售的产品都是1件起出售,这使得这类纯手工的产品价格较高。而我们打造的网站上每件产品会在图片左上角设置最小订单量,采用团购模式售卖非遗产品,产品的价格将比市场价格便宜,从而增强与实体店铺的竞争力。同时,网站可设立预购项目模块,展示传承人的新品,设置若干各展位,展示时间为一个月,根据下定金的客户人数来测试产品的市场投放效果。当下定金的人数达到最小起订量,订单满额就会放入生产。新作在网站上的第一时间和推广,带给顾客第一时间上的视觉享受和精神享受,并且站在消费者的角度,以消费者的眼光去判定一件作品是否值得投入生产线,既能解决作品不受喜爱滞销导致的库存过大的问题又能解决生产浪费的现象。

(二)畅通渠道,加强宣传力度。根据2014年1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显示整体即时通信用户规模在移动端的推动下提升至5.32亿,较2012年底增长6440万,使用率高达86.2%。尤其突出的是,近年来,微信聊天工具越来越受欢迎。利用好这个平台将是推广网站非常重要的一步。微信二维码主要通过以下几个精准渠道宣传:(1)与网站签约传承人协定,在他们产品附赠的说明书或收藏手册上印有网站的网址和二维码。(2)与旅游文化局沟通,在全省范围内的景区门票上印上网站信息及二维码.与游客量大的景区合作,在景区入口检票时为游客们免费提供擦汗用的手帕,印上景区的路线和相应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品,并在手帕的角落上印上网站的信息。使中外游客欣赏历史文化古迹的同时也能看到非物质传统文化遗产让人惊艳的工艺品。(3)在客流量多的餐厅餐桌菜单上印网站的二维码,这样就能利用微信扫二维码关注,关注的同时系统将推送网站平台,在微信聊天室的下端,可以分为上架新作/在线艺术/传承人的故事三个点击都可进入网站相应的网页的平台,并利用服务号定期推送上架新作。

同时,可以建立官方微博,利用微博这个平台网站推广、活动策划、作品推广等系列营销活动。在网站上传播非遗传承人的故事和作品,网站上畅销作品,转发一些客户评价、心得为网站做宣传,一些高质量的原创文章。转发浙江非遗V(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官方微博)更新的微博,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传。不定期推出为期3~7天的优惠活动,增加粉丝的浏览量和关注量。从而达到每个粉丝都是最好的客户和宣传平台做推广。

当然,政府必须承担宣传推广的责任。目前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扶持政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坚持真实性和整体性的保护原则。我国22个省区市在文化厅局单独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室),国家设立了非遗保护工作专项资金。因此,网站可以携手政府一起举办各项宣传活动,如“文化遗产日”活动,借此机会为网站做介绍推广。借助政府的力量,在老百姓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形成良好的口碑。

(三)结合市场,进行网络营销。首先应把礼品市场作为网络营销的突破口。常言道:来而不往非礼也。送礼和回礼是增进感情,协商事宜的好方法。根据《中国经济周刊》统计资料显示,2011年中国礼品消费总额高达7800亿元,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礼品市场将会在一个长时期内保持稳定高速增长。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品为纯手工制作,历史沉淀厚重,民族性强,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这类产品适合的送礼对象有:送外国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具有浓郁的中国风,赠送外国友人、合作伙伴,绝对是首选礼品之一。送恩师:大学及以上学历的人群,特别是研究生,他们为了表达对导师的感谢,总会增导师礼物,非遗产品就是很好的馈赠礼品。其次就是开发旅游纪念品的网络营销。每个游客来游玩景点都希望带上当地特有的产品,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品十分符合这些游客的需求,如浦江麦秆贴,王星记扇子等。但由于许多人旅游喜欢自由自在,不乐意被繁杂的身外物所束缚,许多人旅游完都选择在网上购买纪念品送亲朋好友。在速图网的市场调研中,发现有1/3的人选择了网购春节礼物,这说明网购礼物将逐渐成为一种潮流。再者,收藏市场应引起重视。《2005年北京市文物拍卖工作总结》显示,2005年,仅北京市各个文物拍卖公司的拍卖成交额,即达到91.6亿元人民币。中国本就是文化古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收藏市场。网站与非遗传承人合作,销售的每件商品都有其特定的文化价值和市场价值。对于收藏爱好者购买网战的产品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信赖度高,风险较小。最后,需重视手工市场的网络营销。根据浙江省统计年鉴统计

2012年底浙江在校小学生有346.73万人,在校中学生有

236.88万人,对于孩子的成长,学校和父母关心的不单单只是学习,对于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大脑思维能力越来越看重。当下,中小学设有手工劳动课,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同时提高大脑的思维能力。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余姚的剪纸,舟山普陀渔民画等非遗作品的制作过程均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大脑思维能力。而学生家长多数热衷于网购,这都为非遗产品的网络营销畅通了渠道。

总之,电商时代既要一方面集中展示各种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再现非遗魅力;另一方面为非遗作品的生产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拓宽销售渠道,解决发展难题。

参考文献:

第4篇:非遗传承的困境范文

“提起看戏,提起高甲,父辈记忆里的是大花脸,老戏台还有自家的竹板凳,每每有戏可听村庄老幼一呼百应;我想象中的是精美的戏服和恢弘的舞台布置,满堂宾众拍手称绝;然而,待我亲眼所见的,只是一座藏身于小巷略显衰败寒酸的老房子和驻守在这风雨飘摇中的戏班子。”参加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暑期调研后,福建泉州的潘毅馨这般感慨。

近期,潘毅馨和她的小伙伴们组成一个共十人的“文化传承”调研团,走进基层、走进群众,走访厦门、福州、莆田、泉州、龙岩五个城市十二个地点,探究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现状。

高甲戏,便是他们调研的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高甲戏是福建省五大地方剧种之一,孕育于明未清初,形成于清代中叶。上世纪30-40年代是高甲戏发展的鼎盛时期,艺术已攀登峰巅。然而,现今却面临着传承人断层,商业化严重、艺术质量下降、缺乏规范化管理等困境。

福建省是非物质文化资源大省之一,中原古代文化遗产与当地古闽越文化相融合,形成了带着浓郁海洋文化特点的闽文化,并保留了大量中原地区已经消失了的传统文化。包括高甲戏,目前福建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面临着不少传承与保护问题,加上现有支持力量较为薄弱,如何更好地保护传承下去,尚需很大的努力。

青黄不接,传承断层

来到晋江市永春高甲戏剧团,调研团了解到高甲戏从演员到编剧都面临“贫血”。团长吴永化说:“从演出业务上来看处于繁荣阶段,但是商业化比较严重,艺术质量也大不如从前。这对于我们老的文艺工作者来说是一件十分苦恼的事,业务好了、收入高了是不错,不过演出质量却一直在下降,总是感觉不太对劲。”

中国的戏曲都是靠老祖宗一代代传下来,形成一个个颇具特色的流派。现在,高甲戏剧团采用“以团带班”的方式培养新演员,但是愿意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太少,能坚持下来的就更少,面临着人才短缺、传承断层的困境。

龟糕是福建地区传统的糕类美食,众多糕点中唯有红龟@因其压制龟纹,而与手工艺结缘。压制龟纹的器具就叫龟糕印,龟糕印的刻制是专门的手艺。潘海员师傅是厦门一带传统龟糕印制作技艺的唯一传人。“老师傅的店看上去很不起眼,是一间隐藏在巷子深处的小小作坊,粗大的石块砌成简陋的石阶,推开厚重的木门就是潘师傅不到五平米的工作室。”调研团组长黄茗萱向《小康》记者介绍。

虽然龟糕印从节日民用成为一种工艺品,精美度加强,需求度也不缺,按制作技术、制作时间、制作要求,价钱两三百到上千不等。但是潘师傅却表示收入不稳定,只能勉强维持生计。而对于“制作的人不够,销售量提不上去,其中找不到徒弟是最大的障碍”,潘师傅颇为忧虑。

当来到一家拥有150年历史的老店米家船裱褙时,调研团发现,它声名在外却非常不起眼。传承人林宇师傅除了工作量大,裱褙工作的环境很艰苦,八十高龄的母亲还在帮他打下手。因为空调风扇都会影响裱褙质量,闷热的小工作室里没有任何避暑设备,还要小心汗水不能滴到书画上去。

“在这个功利的社会环境下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在师父身边学习七八年甚至十年功夫再自立门户。”调研团向《小康》记者介绍,“如果真有这种性情的人,林师傅说他一定愿意倾囊相授。但是他所见过往往是学半年就耐不住性子,却自吹自擂师出米家船,打着米家船的名号滥竽充数。”

传承方面青黄不接、年轻人不愿花时间和精力钻研,漆线雕、软木画、莆仙戏、闽西汉剧和十番音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面临如此困境。

传统与现代,冲突与磨合

除了传承面临诸多问题,如何将传统和现代有效融合,扩大非遗在福建乃至全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打开销路扩大影响,适合现代的发展,让这些中华瑰宝保护传承下去,也是一个非常艰难的磨合与探索过程。

“现代剧很少,现代戏和现代人的距离比较近,演的时候观众不好接受。比如演古代戏的时候,穿上衣服就可以演帝王,有个印象概念就可以了,不太像也不会有人质疑,演现代的人就没有办法了。”高甲戏剧团吴团长表示。

对于目前很多龟糕印制作用现代化模型取代手工模型的现象,传承人潘师傅表示:“手工雕法机器永远替代不了,机器和手工雕刻出来的一看一对比很明显,手工的比较有立体感,有一种生命力在里面。”

一些非遗的工艺已经逐渐向现代化技术靠拢,半机械化的生产已经快要代替纯手工的传统生产工艺。春伦茶厂宣传部经理杜禄文介绍:“我们现在的批量产品,采用的是半机械化生产。比如茶花分离等就可以由机器完成。但是初制、杀青、揉捻等还是由人工完成。”他还谈到,加上政府在资金方面的支持,以及公司自己建立的阶梯状传承人体系和大师工作室,茉莉花茶制作工艺的传承情况比较乐观。

借助现代传播推广途径,非遗传承之路走得更远。妈祖是流传于中国沿海地区的汉族民间信仰。在当代,妈祖文化逐渐进入全面复兴和升华的新时期。关于妈祖的文化交流品牌层出不穷。其中“天下妈祖回娘家”“湄洲妈祖巡天下”“‘妈祖之光’电视晚会”“海峡论坛・妈祖文化活动周”在社会上已经形成了较为广泛的影响。妈祖在文化交流层面上也不断拓宽。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经常赴台湾、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开展联谊、交流活动,不断扩妈祖文化的影响力。此外,妈祖文化的研究成果相当丰硕,莆田学院图书馆于2005年完成了“妈祖文献书目资料库”的制作,在知网上与妈祖篇名有关的文献就有1434篇。

政府与市场,走双轨道路

针对非遗保护,从国家层面有不少的政策、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各省制定的实施条例、细则。据了解,福建全省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0项(113个小项)、国家级项目传承人109人,设立了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一个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同时福建省政府公布了四批共353个省级非遗名录项目和两批共411位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设立了一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湄洲岛妈祖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另外,纳入市、县两级管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1300多项。

“如果政府能够完全养起来最好,不过现在不太可能。所以政府也要养,市场也要发挥作用,走双轨的道路。”高甲戏吴团长说。

有“戏曲活化石”之称的莆仙戏,现今主要依靠政府的财政与政策支持得以良好发展。政府建立了专项基金,由文化部直接拨款,地方政府为剧团提供30个事业编制,建成的莆仙大剧院由剧团管理,为排练、演出等提供了必要的硬件设施。莆田市教育局正式立项,建立莆仙戏进校园的项目小组。在政府的帮助下,同艺校开展合作,开设专门的莆仙戏学员班,为莆仙戏的保护传承提供人才。

李尧宝刻纸进校园活动也非常成功,泉州六中林志明老师说:“就刻纸这块来说想要做精做深也是不容易的,那我们也有计划把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进校园,很多学校其实都已经在开展,像永春的纸质画、泉州花灯和木偶。”

如何传承保护,蔡氏漆线雕董事长张学平认为应该依靠社会、大众的共同努力。他说:“目前,一个是国家层面,一个是传承人与传承单位层面,第三个是社会层面。之前漆线雕没人管,也受过打击,也受过冲击,也曾经差点灭亡过,很多都是受社会影响,社会的变迁或者社会的动荡。所以传承人的培养是现在必须要做的,这需要一个过程。”

生产性保护,最好的途经

非遗传承需要一个过程,需坚守灵魂保留精华,适应社会也受社会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有望让众多非遗技艺重返民间、重放光彩。

“生产性保护实质上是通过生产的过程,使得这样一门技艺在生产的这样一个流程中,通过传承人授徒等方式来带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张学平谈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能产业化,因为一旦产业化,往往就带来大量的问题,譬如市面上现在出现了很多用树脂制作的假冒伪劣的类似的工艺品,这违背了国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初衷。”

米家船传人林宇说: “国家现在虽然很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实质性的保护没到位,据我所了解的日本的匠人制度,当技艺达到一定的程度后,有需要被保护的资格,国家就养着你,不存在生存上的需求,也就有心情研究这个技艺,做深做精。”

第5篇:非遗传承的困境范文

2017年4月,国家级非遗传统药香制作技艺传承人李时亮与洪泰创新空间创始人王胜江共同成立公司,并推出新的创新创业项目,使非遗更大众化。

2017年2月,以“让传承成为潮流”为理念的东家・守艺人APP获得数千万A+轮融资,聚集了4000多位手艺人,为他们的产品销路打开方便之门。

但c此同时,有着2000多年传承历史的汝阳刘毛笔也因陷入资金问题而面临被资本控股的局面。

《经济》记者梳理发现,这些非遗资本背后有阿里巴巴、京东、腾讯等的布局。可以得出的信号是,非遗与资本的结合已经开始。

“非遗+资本”背后有怎样的现实?资本在非遗发展过程中到底能起多大作用?“非遗+资本”的成功密码是什么?为此,《经济》记者调查了不同规模的非遗企业10余家,包括片仔癀、圣地亚(潮绣)、上久楷・宋锦、景德镇佳洋陶瓷、深圳市贺贺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简称“贺贺文化”)、一得阁(墨汁)、汝阳刘毛笔等。

尴尬:传承人、投资者互不看好

汝阳刘毛笔第66代传承人刘好勤还在犹豫不决,“投资者是民间资本,我还是希望地方政府能够出面解决资金问题。”

《经济》记者致电刘好勤,向刘好勤说明情况后,他第一句话问的是“你有相应的解决办法吗?”

本来汝阳刘的发展十分顺畅。

2005年,刘好勤成立了项城市汝阳刘笔业有限公司。在刘好勤的努力经营下,不仅打造出了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毛笔生产基地,还建立了汝阳刘毛笔文化创意产业园。“最好的时候,毛笔的年销售收入能达1.3亿元。”刘好勤向记者介绍说,国内一些知名企业来公司考察,签下订单;公司被河南省政府评为全省10家重点文化企业之一;汝阳刘纯子尖毛笔128道工序专利批复下来;公司2亿支学生用笔扩建项目稳步实施;启动新三板上市筹备计划……

这些都在2013年发生了变化。

刘好勤告诉记者,当时,他接了6000万支毛笔的订单。为了再次扩大规模,用于厂房建设和人才配置,刘好勤向银行贷款4000万元。

突变的是,这笔订单仅仅供应了半年,对方违约,不再需要供应。这时,刘好勤的毛笔库存急剧上升,原本的销售渠道一时也消化不了。

几年来,刘好勤都在找渠道、降库存、还贷款三者间折腾。但收效甚微。刘好勤撑不下去了,“如果不引进资金,公司就会面临破产”。

按刘好勤的说法,就在汝阳刘毛笔处于低谷时期,慕名而来的私人投资者轮番和刘好勤谈判,“其中有的要求以2000万元来控股30%,有的要求全部控股”。

根据2016年底相关第三方机构对汝阳刘相关资产的估值,现在与汝阳刘有关的资产估值是7000万-8000万元。

之所以如此紧急,是因为刘好勤当年向银行借贷的钱已经超过4000万元,而且利息越滚越多。眼看着银行向法院申请的破产判决书即将下发,刘好勤除了拥抱资本,似乎没有第二条合适的路可以走。

但刘好勤内心是不愿意让资本进入的。他告诉记者:“倒不是担心别的,就怕资本进入后还是无法盘活汝阳刘这个品牌。”

刘好勤19岁就跟着他父亲做毛笔,身上肩负了太多责任,“不敢随意冒险”。

这不仅是刘好勤一个人的想法。记者采访过程中,无论是像刘好勤这样缺资金的非遗技艺传承人,还是不缺资金的非遗技艺传承人,他们普遍的心态是“不愿意让单纯以赚钱为目的的资本进入”。

在抵制资本进入这方面,贺贺文化董事长贺虹最有发言权。她被资本坑了3次,“我不相信资本了,传承这种事,还是得自己干。”贺虹告诉《经济》记者。

第一次是2014年,在上海朗荣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推荐下,贺贺文化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成功挂牌,“交了挂牌费10万元。”贺虹说,“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第二次和第三次都发生在2016年,前海股权交易中心和深圳文交所“文化四板”先后找到贺虹,让贺贺文化在相应的平台上挂牌。“一天好几个电话,使劲催着,并承诺挂牌后有这样那样的服务。”贺虹说,有了第一次的经历,不太想弄了。“最后还是拗不过他们,又分别交了10万元和5万元。”贺虹有些无奈地说,“钱交完之后就变成我追着找他们了,结果还是没有下文。”

贺贺文化是以剪纸、景泰蓝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为核心,再创作国宝级珍品字画及世界名画的企业,其销售市场是全国所有的沃尔玛门店和部分家乐福、乐购、华润万家、大润发等门店,行业市场占有率全国排名第一。

尽管如此,贺虹之前也遇到过资金问题。之所以能发展到今天,是因为贺虹通过向亲戚朋友众筹、股权释放、用炒房的钱来投资。

“现在想想,就当交学费了。”贺虹说。

对于目前已经成为国礼的上久楷・宋锦,不愁资金,不愁渠道,可谓什么都不缺。但当记者问及其是否愿意资本进入时,上久楷・宋锦董事长吴建华很明确地告诉《经济》记者:“我们不欢迎以赚钱为目的的投资人进入,目前我们只想做强,并不想做大。”

而投资人的看法也不约而同的一致,“不会投资单纯的非遗项目或者非遗企业,若是与特色小镇、产业园等结合还是可以考虑的。”投资者的担心主要是收益不可期。

其中丹诚资本投资总监在接受《经济》记者采访时表示:“资本的助力有限,这要看能多大程度上撬动政府。”

多么尴尬的境地!

探路:别人家的发展路径

这不得不提以“PE+上市公司”模式扩张的片仔癀。2016年底,在股市低迷的情况下,片仔癀仍然以272.7亿元的市值占上市医药制药企业市值排行榜第20位,并且该品牌连续四年登上胡润品牌榜。

“这些都是片仔癀发挥品牌和资本优势的结果,其中投资拉动发展的战略已初显成效。”一位接近片仔癀高层的人告诉《经济》记者。

值得借鉴的是,片仔癀创新资本运营模式,设立产业并购基金,开展并购。比如,在厦门设立片仔癀(厦门)营运中心,借助厦门的区位优势,为公司大健康产业搭建资本运营平台,吸引项目落地。

记者梳理发现,三年时间,片仔癀旗下设立了规模20.5亿元的5只产业并购基金,开展形式多样的收购兼并、产业整合、项目孵化,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扩张,实现资本与增长“静与动”的转换,成效显著。

另外一种行之有效的模式是圣地亚公司的“非遗+互联网金融产品众筹”。圣地亚公司的发展路径也是运用资本的力量才不断发展壮大。

2015年,圣地亚公司总经理姚瞻武采用“非遗+互联网金融产品众筹”的模式解决了一直以来的资金问题。他们搭建了一个众筹平台,把潮绣艺术品放在上面,并把作品价格分为成本和收益两部分。

具体来说,成本价是投资标的价格,每幅作品只接受一名投资人,持有期为1年。“这样可以把成本提前变现。”姚瞻武说,若该作品在投资期内被卖出,投资人还会额外获得作品销售收益的30%。

再者是跳出非遗本身,在跨界上想门道。

贺虹把非遗与餐饮进行结合,不仅创造了非遗生存的生态环境,还增加了非遗产品的曝光率,“最终实现了公司现金流的自运转。”

“艺玩粉”就是非遗跨界的产物之一。

贺虹向记者介绍说,“艺玩粉”也可读成E-FANS,既是谐音,也可代表互联网粉丝的意思,是以剪纸元素为主题的连锁餐厅。“这不光是一个主题餐厅,不只是一碗粉,而是传统手工艺术体验者的社群、会所,是以互联网餐饮为入口,来打造中国亿万粉丝的大数据平台。”此外,还可作为创新创业项目,吸引小微创客和留学生创客,进而带动一部分人就业。

“艺玩粉”挣到的钱再反哺到贺贺文化中,实现非遗的传承和发展。

解码:资本为动力,非遗自造血

当一个项目有商业价值时,必然会引来资本,但资本能否盘活一个项目,还需看其商业模式和企业本身的自造血能力。

一得阁就是很好的例子。

生产半停滞,销售处于完全外包状态,办公室被强占,办公大楼被别人控制,公章被抢走,账号被查封,品牌被保全。“这是2015年6月一得阁的状态,恐怕再没有哪个非遗企业会落到如此田地。”王杰介绍说。

那时王杰刚被聘为一得阁总经理。唯一接受到的资金帮助是来自北京嘉禾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的1000万投资。

王杰认为一得阁需要进行综合治理。于是他先稳定局面,然后恢复生产,同时招聘人才、理顺关系。王杰把那时候的一得阁比喻为一位年迈的老人,已难以维持生命。“如果只是扶一把,发展依然会很困难。”

更难的是人心不稳,有之前领导班子的前车之鉴,一得阁的职工对王杰是排斥的。

王杰用了一年多的时间获得了职工的认可。“其中有几件关键的事情。”

第一件事是厂房搬迁,2015年9月2日,王杰接到通知,当月25日原工厂将被夷为平地。“我当时的感觉就一个字――懵。”王杰说,这时他不仅要考虑职工的心理,还要维护一得阁的名誉。“不能让外界有一得阁要不行了的感受或猜测。”

王杰首先找到合适的厂房,然后新厂搬迁和旧厂生产平行进行。“24日一天,把旧厂的机器运到新厂,连夜开始安装机器。”

这件事让职工对新来的领导班子有了一些改观。

第二件事是收回销售权,王杰招了4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花了半年时间,让这几位大学生了解什么是销售,并和他们一起讨论销售方面的解,还要求每个人对产品有百分之百的了解。随后,王杰安排他们到全国东西南北四大区进行市场调研,“深入一线,了解市场行情。”过年时,让这几个人以总经理助理的名义给经销商拜年,体现公司对经销商的关注。

直到2016年4月,王杰收回了销售权,销售量月月都是同比增长。“这让一得阁人觉得新来的领导班子是干事的,有魄力。”

第三件事是收回大楼。

“可以说,现在一得阁已经渡过危机了。”王杰说。

这样一个千疮百孔的非遗企业都能活过来,其他非遗企业更没有理由发展不起来。王杰多次强调:“技艺是非遗传承的核心。”就像给孩子洗澡,不能澡洗完了,把水和孩子一起倒出去了。

的确,科技的进步,很多技艺都可以用机器解决。但如果真是这样,非遗就失去了其特点。就像一得阁的墨汁,市面上有很多其他品牌的墨,比如,日本的墨,其特点是细,采用工业化生产方式,扩散性好,但聚合不好。一得阁的墨关键就是聚合性好。“这是非遗核心技艺蒸胶的效果。”王杰表示,“哪一个品种的墨,熬到什么程度,完全不一样,如果每一种都用机器控制,这是不可能的。很多都是根据工人的经验来做。”

对于非遗企业的自造血能力,佳洋陶瓷董事长黄滨也深有感触,早些年他们用房产抵押获得贷款等方式已经解决了资金问题。“我们现在是缺人才、缺优秀管理团队,同等工资待遇情况下,许多大学生还是愿意去大城市。”黄滨告诉《经济》记者。

表面来看,资金是制约非遗发展的问题,深层次来看,企业的建设和自造血能力才是根本。

切记:不要跑偏轨道

佳洋陶瓷的问题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也能解释“为什么几千年我们没有评非遗传承人时,所有的非遗都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并且能好好生存,而当我们评了非遗之后,反而有些非遗在加快消亡”的问题。

以烤鸭的技艺传承人为例,一位烤鸭技艺传承人一天只能烤10只鸭,卖10只。全国有很多个烤鸭的技艺传承人,他们在各自的领域有自己的受众,能很好地生存和保留。随后,政策好了,由于老板的介入,他们开了店,一天能烤1000只鸭。紧接着,经营规模扩大了,又能多卖1000只烤鸭。然后,大众喜欢了,又能多卖1000只烤鸭。之后,媒体宣传了,又能多卖1000只烤鸭。这样一来,形成的是烤鸭文化。“但同时也推出一批顶尖企业,形成虹吸效应,反而侵占了其他传承人的资源。”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基金会执行理事长陈四光说,这打破了原有的平衡,加剧了区域性非遗技艺的消亡。

“非遗是评不完的。”陈四光在接受《经济》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涉及非遗传承人和投资者两方面。”非遗技艺传承人的优势就是有这门独特的技艺。对于市场开拓、营销、管理企业等方面可能不太懂,如果脱离了自己的优势去做不擅长的事情,消亡和困难是显而易见的。投资人的优势是有钱,能在非遗缺乏资金时雪中送炭。“但如果投入这些资金是为了赚快钱,那估计不现实。这是由文化特性决定的,其本身有发展期。”

那到底要不要拥抱资本,如何拥抱资本呢?

采访中,不少非遗专家建议,非遗传承人要敞开心扉,拥抱资本,这是发展的开端。

“这倒也没什么不行。”王杰帮非遗传承人算了一笔经济账:其所在的非遗企业最坏的结果是破产,如此一来,即使传承人拥有全部股份,最终也是一无所有。但如果引进资金了,企业一年赚了1亿元,尽管非遗传承人持了很少的股份,也能有不少的收入。

需要提醒的是,选择什么样的合作伙伴,如何打造符合市场要求的产品很重要。王杰建议,一定要做好市场调研,了解每个年龄段消费者的喜好,对应生产出不同层次的日用品、工艺品和收藏品来满足消费者需求,再加上现代化的设计理念,不愁没有出路。

像全聚德、一得阁的非遗技艺传承人和企业掌门人都不是同一个人。“关键是要术业有专攻。”

从投资人角度来说,他们追逐利益,无可厚非。但需要注意的是,有些非遗企业的整个队伍建设还不完善,市场培育还需要时间。所以,在非遗与资本的结合中,非遗传承人还是继承技艺、钻研技艺、使技艺更精进。投资人在选择非遗企业时,要尊重客观规律,有建设企业的思想,让非遗企业有康复的过程,并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帮助非遗企业。

第6篇:非遗传承的困境范文

〔关键词〕市场化背景 大师工作室 民间工艺

具有传统特色的民间工艺是历代劳动人民为适应生活需要和审美情趣的要求,以手工生产的形式就地取材而创作制成的工艺美术品。但如今,有很多具有传统特色的民间工艺因为较为冷门,与现代人的生活需求逐渐断开了联系,在市场上失去了竞争力导致陷入了困境,屡屡碰壁。如何让民间工艺在当今的商业时代可以顺应市场的需求,从而得到持续发展,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民间工艺一般都具有地方特色。如湖南地区的民间工艺就有织锦、蜡染、湘绣、石雕、陶瓷、竹艺等多种艺术品类,一些民间工艺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南省为了更好地发展民间工艺,建了多个省级大师工作室,为民间工艺高技能的人才开展技术创新与带徒传技搭建了平台。其中以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所开设的大师工作室尤为著名。

一、民间工艺依托于大师工作室的目的

民间工艺大师工作室是一个多功能平台,它起到对传统文化的精髓的承载作用,又起到培养优秀继承人的作用。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在当今湖南民间工艺的发展中,主动承担起非遗传承保护重任,建立了包括湘绣、陶艺、竹艺等在内的国内首个民间工艺大师工作室群,如刘爱云大师湘绣工作室、黄永平大师陶瓷工作室、刘宗凡大师竹艺工作室,构建了“人才培养、技艺传承、文化研究、创新研发、传播推广”五位一体的非遗传承创新模式,成体系传承发展民族工艺和优秀文化,引领传统工艺美术产业振兴发展。①这三所大师工作室在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合作与支持下,不断推陈出新,开创了符合市场需求和时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吸引了更多人才投入到民间工艺行业之中,加大了传播力度,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民间工艺无从继承的困境,成为了行业中争相学习的楷模。

二、民间工艺依托于大师工作室的功能

1、民间工艺的传承功能。市场化背景下,民间工艺的传承需要更多的关注。大师工作室在技艺传承员工培训方面,以大师为带头人,传授技艺,为企业和社会培养高技能人才。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大师工作室主要负责培养相对应的民间工艺专业教师、传授技艺、组织专业教师进行产品研发等,如黄永平陶瓷工作室等在延续民间工艺的同时也是在传播与推广传统文化,所以应当要更加重视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创新意识,积极开展各类活动,提供学生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成功依托大师工作室将学生从课堂中解脱了出来,投入到实践学习中来,尝试以“工作室+项目+产品”的方式将民间工艺在市场化背景下继承了下去,不仅打开了市场,也增加了民间工艺行业的生命力。学院已经连续二年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参与的高校,培训项目涉及到湘绣、侗锦、瑶锦、剪纸、陶瓷、雕刻等多种传统的民间工艺项目。并作为湖南省唯一代表参加中国首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师资培训履约班”。这样民间工艺在市场化背景下得以继承下去,不仅打开了市场,也增加了民间工艺行业的生命力。

这得力于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组建了一支具有专业素质的教研队伍,保证了专业的教学质量,并与大师工作室相互辅佐,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建立了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发展机会。大师工作室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工艺美术顶尖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有利于加强校企之间、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有利于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模式。

2、民间工艺的技术创新功能。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在创新研发方面,专门成立了艺术创新研究会,系统地组织创新研发。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与推广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新湘绣”、“新湘瓷”、“小郁竹艺”的新产品层出不穷,将非遗元素融入毕业设计的新产品研发,大部分作品被企业采纳,符合了市场化背景下人们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

技术的创新需要理论的支持,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传统工艺理论的研究与传播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并且先后完成了“湖南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湘绣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传统湘绣绣画文化转型研究”、“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湘绣”在高职艺术院校中的创新与发展研究”、“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校级科研重点项目“新湘绣”名人名作题材系列产品开发与应用研究”、“湖湘绣绝活――毛针技艺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等多种类型的科研项目,更好地研究与传播传统民间工艺的创新特色,为民间工艺的发展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撑。

大师工作室成功申报了2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湘绣毛针技艺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与醴陵釉下五彩瓷装饰设计创作青年骨干人才培养。这些成果很好地体现了学校主动承担非遗传承、保护及发展重任的能力,也为学校培养相关民间工艺人才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三、民间工艺依托于大师工作??????室的保障机制

湖南省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陆续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条规,为民间工艺提供了更多的保障措施,从而大力推动了湖南省民间工艺的快速发展,为民间工艺在我国的传播推广中起到了带头作用,凸显了民间工艺的地方特色,成为了一个民间工艺大省。②很多大师工作室往往是依据于学院而开办的,可以获得多方面多部门的支持,由具有深厚资历和经验的专业教师手把手传授,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人力,并且有针对性地进行市场开拓,所以通常能够取得不错的成效。

在大师工作室的建立与发展中,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从不同方面加强大师工作室的建设。一是组建具有专业素质的教研队伍,多途径提升教师能力,提高民间手工艺的人才培养质量。二是更新人才培养模式,改变单一的口传身授,刘爱云大师主编了《湘绣技法》、刘宗凡大师主编了《竹工工艺》等民间工艺的特色教材,并强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创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模式,利用现代互联网建成“中华刺绣专业教学资源库”,网上名师课堂等数字化的教学形式,拓展教学方式;三是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建立了职业生产实训基地,利用情境教学给学生提供了真实锻炼的平台。这些措施都是保障大师工作室能较好地建设与发展。

这种方式虽然可以走向市场化却也要灵活面对,不同的大师工作室应当要根据具体的民间工艺来摸索最适合的培养模式,将创新作为主要的培养目的。因为缺乏创新就难以将民间工艺在当今社会进行有效的传播与普及,无法与时代共同延续下去,更不用说走入市场化了。

总而言之,大师工作室为民间工艺的继承贡献了力量,提供了保障,同时促进了民间工艺的市场化,对于民间工艺未来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因此,依托于大师工作室发展民间工艺是一条可行有效的新途径,但还需结合当今市场化的背景进行旧的改进和新的探索。

注释:

第7篇:非遗传承的困境范文

特色“非遗”资源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被誉为“民族记忆的背影”。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隶属于柳州市,至今仍保存着独具特色的侗族文化记忆。

若要寻找侗族人的“养心”记忆,非“侗族大歌”莫属,侗族人常说“饭养身,歌养心”,可见,在侗族人眼中,“唱歌”是陶冶心灵和情操的重要精神食粮,和“吃饭”同等重要。在三江县梅林乡、福禄乡等沿榕江一带的侗寨,每当重要节日时,男女歌队就会坐在鼓楼或围在火塘边对唱,表达情感,歌颂自然。与一般民间歌曲不同,侗族大歌无论是音律结构、演唱技艺、演唱方式和演唱场合均是一领众和,分高低音、多声部谐唱的合唱种类,属于民间支声复调音乐歌曲,这在中外民间音乐中都极为罕见。因此,以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为主要特点的侗族大歌已成为国际民间音乐艺苑中不可多得的一颗璀璨明珠。因此,2005年侗族大歌入选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同样记录侗族建筑记忆的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也于2006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若要寻找该技艺的经典代表,当属风雨桥和鼓楼,它们不仅造型美观,而且工艺堪称一绝。其中,三江境内最有名的风雨桥又名程阳桥、永济桥,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位于三江县林溪乡境内,横跨林溪河,为石墩木结构楼阁式建筑,河中有五个石砌大墩,墩台上建有5座塔式桥亭项,和19间桥廊,桥面架杉木,铺木板,长64.4米,宽2.4米,高10.6米,亭廊相连,浑然一体,仿佛一道灿烂的彩虹。整座大桥均由杉木斜穿直套,通过木头之间的孔眼凹槽相对拼接而成,纵横交错,却一丝不差,结构极为精密,不含一钉一铆,有极高的工艺和艺术价值。而鼓楼乃是侗族村寨的标志和灵魂,常作为侗族族姓群体的外形标志和集会议事及娱乐活动的场所,它也属木质结构,以榫穿合,整座建筑不用一枚铁钉,几层至几十层不等,以单数居多,呈四面、六面或八面形,一般高十多米,最高者达几十米。形似宝塔,巍峨壮观,飞阁重檐,结构严谨,做工精巧,装饰细致,色彩朴质。因此,三江素有“世界桥楼之乡”、“世界木构建筑生态博物馆”之美誉。

“百家宴”是2008年入选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遗”名录的特殊饮食习俗,又名“合拢饭”、“长桌宴”,是侗家集体待客的宴席,也是侗族待客的最高礼仪。相传古时候,一个侗寨遭到洪魔的袭击。眼看稻田被淹没,房屋被冲倒,人们将被洪魔吞噬,忽然天降一位英雄,力挽狂澜,斩断了洪魔的脊梁。为了表达敬意,家家户户都想请英雄去家中吃饭,但英雄第二天一早就要离去,不可能一一到各家去,怎么办?这时,一位侗族姑娘想出了个好主意:每家做几道最好的菜,全寨人一起款待英雄。由于这个宴席集百家之长,所以就叫“百家宴”。从此,侗族人每逢寨子里来了贵客或遇上喜事族人聚会时,都会设“百家宴”,这个习俗一直沿袭至今。

侗族刺绣是一种融合了剪纸和绣花技艺的民间工艺,需要先把纸剪成花鸟虫鱼等自己想要的图案,再将其粘到侗布上,然后用绣花针,绣出这些图案,常被用于服装镶边,还被广泛用在头巾、婴儿背带、妇女肚兜等服饰上,因其最能体现侗族服饰民族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所以也于2008年被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侗族农民画,亦称中国侗画,是2012年入选广西自治区级非遗保护名录的绘画艺术。过去,农民利用农闲时间在煤油灯下创作,用锅墨、蓝靛等作为颜料,树枝、杉树皮做画笔,以近似涂鸦的夸张手法、浓烈的色彩在画纸或侗布上描绘侗乡风土人情、田园风光和生产生活。如今,虽然颜料、画笔已由丙烯、毛笔或排笔等替代,但构思奇特、色彩斑斓、形象逼真、新颖别致仍是侗画的最大亮点和“吸金”点。

三江路径

据柳州市文化局消息,截止2013年2月,柳州市已有5项“非遗”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1项“非遗”入选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且,柳州市已基本建立了涵盖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和县(区)级四级非遗名录体系。

挖掘、整理固然重要,保护、开发同样不可小觑。2013年接近年尾时,广西柳州市辖区的80余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及文化专家齐聚侗乡――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除了解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及《传承人的权利与义务》等法规以外,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和目的:探寻非遗传承有效途径,全力保护人类文化瑰宝。

如何更好地开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多地方还处于探讨和摸索阶段,以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的三江侗族自治县为代表的柳州市,通过积极申报非遗传承项目及其代表性传承人,兴办非遗传承人培训班,推进民族文化进校园、进社区、进村屯等举措,走出了一条文化与旅游互动、互融、互赢的传承新路。

从传承人的保护入手。“非遗”的重要特性是活态传承,主要依靠传承人的言传身教,离开了传承人的口传心授,国家珍贵的“非遗”就无法世代传承,因此传承人也被尊为“人间活珍宝”。几年来,三江县以文化部门为主,由县民族局、语委、宣传部、教育局等单位共同实施,采取积极措施保护传承人:一是抓住全国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契机,通过普查认定优秀传承人,在重视保护他们精神财富等精神因素和发挥“绝活”技艺的基础上,引导传承人改变传承方式,做到既传承又发展。据统计,全县共有各类传承人3000多人。二是抓好名誉工程,对卓有贡献的民间艺人,经各级推荐、审核评定,申报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命名授予“十佳生态文化村”、“文化示范户”、“十佳艺人”等称号。目前,获市级以上“十佳民间艺人”称号有16人,县级40人,区级、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7人。通过名誉工程提高他们的自身地位和知名度,使他们有位有为,较好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三是为传承人提供展示平台,抓住重大参赛活动和举办传统节庆活动,积极组织各类传承人参加县、市、区、全国性的各类比赛活动,让传承人带徒现场献技,展示自己的才华。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杨似玉三次走进中央电视台演播厅和全国农业展览馆现场说技献艺展示。

从学校娃娃抓起。能否让娃娃学到非遗项目的核心和精髓,关系到未来“非遗”传承是否成功。三江县通过一系列“非遗”项目进校园活动,让学生们亲自学习、体验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和精神。如把独峒乡中心小学作为“侗族农民画进校园”的试点学校,编写《美术教本教材》,并在此建立农民画传承基地,积极组织农民画参加区内外画展。几年来,先后有500多幅作品在全国各地参展,有些曾代表国家到挪威、日本等其他国家展出,全县先后有260多幅作品在全国各省区获奖。同时,把梅林中学、富禄乡高安小学作为“侗族大歌进校园”的试点学校,制定《创办民族特色学校方案》,编写《侗族音乐》教材,聘请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吴光祖、覃奶号歌师和民间艺人到校上课辅导。目前,全县共有11所学校将侗族大歌引进课堂。同时,侗族大歌还引进了社区和县直机关,县城榕江河片还成立了“三江县民间侗族大歌队”。另外,在县民族实验学校、县民族高中、同乐中心小学实施“侗族芦笙”、“侗笛”、“琵琶弹唱”、“侗族剪纸”、“侗族刺绣”等试点。据统计,目前,全县已有25所学校(班级)开展了各类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参与学生3500多人。

建立“非遗”传承基地。传承基地不仅是宣传“非遗”的重要窗口,而且是发展文化旅游的重要载体,不仅为民间艺人提供了活动平台,而且带动了地方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从而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柳州市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展示中心”被广西文化厅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之典范”,已成为程阳景区旅游的新亮点,设在程阳八寨国家级传承人杨似玉家中,展厅分上下两层,通过图文并茂和实物展,介绍了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侗族大歌、生产生活习俗等;“侗戏、侗族百家宴、侗族刺绣、侗族大歌、侗族器乐、侗族农民画、侗款文化、侗族花炮节陈列馆”等传承基地分别建立在良口、林溪、同乐、梅林、独峒、富禄等乡村,其中林溪乡冠小屯“侗族百家宴传承点”已对外开放,每年接待百家宴游客万余人,仅2012年10月底统计,侗族百家宴累计收入130多万元。三江农民画传承基地对外开放以来已有近万学者、专家、学生、游客参观,年销售农民画近千幅,农民画开始进入旅馆、酒店,侗族器乐――侗笛保护传承点已在月亮街传承人代表胡汉文家建馆开放、培训带徒。梅林乡新民村侗族大歌传承基地前期工作已启动,侗戏、侗族刺绣传承基地正在组织布展,富禄花炮节陈列馆已竣工。

此外,借助民族传统节日,组织引导发展文化产业;建立专业的非遗保护机构,收集、整理、挖掘相关非遗信息,研究保护方案等措施都有效促进了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柳州文化局分管领导谈“非遗”

Q:“非遗”保护面临的现实突出问题是现代文化的冲击,以致很多传统民间文化传承难以开展,对此您怎么看?

A:通过调研,我发现一般传统民间文化保护比较好的地方,相对都比较封闭,受现代文化冲击较弱。但是近年来随着国家大环境对“非遗”保护的重视,情况有所改观,突出表现为民族文化自豪感和保护积极性增强。我曾去呼和浩特,接触了当地的少数民族干部和村民,发现他们对本民族的建筑、历史、环境等文化有由衷的自豪感,不会因少数民族经济落后产生自卑心理或崇外思想。再比如我们的三江县,很多传承人因为国家的利好政策,重操旧业,不仅增加了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而且重新发现了民族文化的当代魅力。但是,传统民间文化传承难以开展也确实是现实问题,如果面对现代人不加入现代因素,传统民间文化可能会因一时新鲜吸引人们眼球,但是长期发展就难以为继,你看现在的服装、歌曲都讲究混搭,也是为了满足受众的多元化需求,所以下一步要探讨的问题是,到底传承和保护什么?一定是精神,哲学层面的东西,而不是简单的技艺或者更深层次的艺术。

Q:《非遗法》规定,对不履行法律规定义务和丧失传承能力的传承人,文化主管部门有取消其资格,重新认定新传承人的权利,这意味着传承人不再是“终身制”,柳州市的传承人保护走在广西前列,请问你们是如何保护并监督考核传承人的?

A:我们在保护各级项目传承人的同时,非常注意对其传艺带徒的监督、指导和年度考核,对不符合要求的我们也有资格取消,传承人一旦被评上也不是一劳永逸的。2010年我们制定并印发了《柳州市已获国家级、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传习活动经费管理暂行办法》,以此鼓励和支持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提高传承人专项经费的使用效益。具体执行层面就是,一方面开展县级、市级、自治区级和国家级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申报评选活动,并定期对代表性传承人进行评估,对无正当理由不履行传承义务的,取消其代表性传承人资格;另一方面,积极与财政部门沟通反映,争取将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传习活动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每年对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补助一定额度传习活动经费,用于其开展授徒、传艺、交流等活动。

Q:请问柳州市下一步对“非遗”保护有哪些具体的打算和规划?

第8篇:非遗传承的困境范文

〔关键词〕非遗文化四川扬琴校园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代传承、口传心授的“流变”文化遗产,被我们称为民族记忆的背影。四川扬琴是我国四大扬琴流派之一,作为巴蜀地区独有的民间文化艺术,于2006年8月列入“四川省省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8年进入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四川扬琴的保护与传承是至关重要的,而学校是发展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阵地之一,是传承文明的殿堂。2006年,教育部将每年的九月份定为“非遗传承月”,目的是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校园中的宣传与教育。2008年,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入教材、进校园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举措。党的十以来,多次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化教育事业保护做出重要批示。2014年12月“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研究”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界专家、官员就此提出建议和意见。可见其重要性。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一个动因,一定程度上是中国“非遗”文化传承的产物;而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是我国教育的目标之一,并且是服务于教育的。“非遗”文化的传承与教育的关系,无疑是教育学探讨的重要论域之一。2007年5月,中国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在成都举行,四川地区也陆续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采用学生们乐于接受的形式来进行宣传。四川扬琴就是其中的一项。如何使这项艺术在校园中得到更好的传承,笔者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四川扬琴进校园的现状调查

本次调查范围是在成都地区的中小学和高等院校展开。主要内容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各学校为传承“非遗”文化所开展的工作;在校师生对于四川扬琴的认识;被调查人对于校园传承四川扬琴的一些建议。调查对象主要针对在校的老师和学生,以发放问卷的方式进行,并辅以重点走访、个别座谈及电话访问等途径。调查问卷共发放90份,其中,中小学50份,高等院校40份;收回有效问卷86份。在调查的学校当中,有将近23所学校在进行“非遗”文化校园传承的工作,并入选了“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研究―――民族音乐”四川省课题实验项目。其中,成华小学在常规的音乐课堂教学外,还把川剧、曲艺纳入小学生的第二课堂和课余活动当中,引导孩子们学习。青羊区的万春小学、树德实验中学等等也都开展了“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让孩子们感受戏曲、曲艺的巨大魅力。在高校当中,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分别选择了川江号子、羌族民歌以及羌笛作为研究课题。据电子科技大学该课题负责人何帆介绍,学校已经从各个学院选出对川江号子有兴趣多名学生,通过传承人和专家的传授,他们在逐步了解并掌握这门古老的音乐。电子科技大学还准备将川江号子纳入公共选修课并编制教材。来自成都师范学院的校长刘存绪表示,“传承文化是高校的四大职能之一,我们成都师范学院音乐系一直在积极地思考和探索着,四川扬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这一古老文化艺术,不仅是传承人和文化部门的责任,也是成都师范学院作为高校传承文化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成都师范学院于2014年7月2日,与来自川渝两地的国家级、省级“四川扬琴”传承人、专家及学者聚集成都进行交流研讨,“四川扬琴”传承培训基地当日在成都师范学院正式挂牌成立。基地的挂牌成立,使得四川扬琴的保护与传承正式走进校园,让更多的在校大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四川扬琴,并感受其艺术魅力,从而愿意传承这一艺术形式,主动参与到四川扬琴的保护传承工作中来,使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散发新的活力。

二、四川扬琴校园传承的措施

从上述调查的结果来看,在所调查的院校中,基本都上开展了“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有的还开设了有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课程,但对于四川扬琴的宣传与学习还远远不够。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政府途径或者面向社会,对四川扬琴进行宣传。其中,学校的板报、报刊、海报都是很好的宣传阵地,可以定期开展曲艺文化的系列活动,以丰富学生的曲艺文化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此同时,可以通过系列活动的专题版块来举办“四川扬琴”保护的相关活动。如举办图片展和宣传栏,开设相关的专题讲座,或组织以“爱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川扬琴”为主题的文艺汇演。这些都可以通过学校和相关的曲艺机构或团体的合作来实现。其次,对学校而言,引进相关师资,甚至将传承人邀请到课堂让学生现场拜师学艺等,并由此增加相关专业课程及第二课堂。也可以对专业团体进行实地参观与考察,挂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培训基地,并建立相应的实习基地。另一方面,可以招标图书馆资源建设,购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的文本或影视资料,重点收藏四川扬琴等相关曲艺类的图书音像资料,倡导并支持对已有相关资源的利用,通过组织相关的趣味活动来鼓励更多的师生参与到四川扬琴的保护传承中去。再次,对于学校的艺术团或音乐学院等相关的专业机构来说,可以在现有的艺术人才中选择适当的人选来进行四川扬琴的学习与专业训练,比如说通过对扬琴、民族打击乐、二胡等专业的学生进行选拔,此部分学生是有一定的器乐演奏技能的,在此基础上通过普修或选修声乐,再进行四川扬琴的专业培训,从四川扬琴的培养上可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随着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可以定期进行一些演出与实践,来扩大四川扬琴的影响度,由此,我们可以成立相关的扬琴社团。通过社团的演出与宣传,扩大四川扬琴在校园中的影响力,获得更好的阶梯式的宣传与影响,以达到传承的目的。

三、四川扬琴校园传承的思考

在当今整体物质化、市场化的经济时代下,特别是在我们西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还有一定的困难,尤其是曲艺四川扬琴的保护与开发。结合我们对部分学校的实地调研,学校课程设置与相关活动开展还不够,专业教师甚少。虽然部分学校都有相关的课程或系列活动,但其开展的内容大多是停留在对四川扬琴的具体艺术形态进行介绍,在落实到艺术形式方面的传承与如何保护等重点问题上却涉及较少。而且对于四川扬琴或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多是在“文化遗产日”前后段时间,组织一些相关的图片展或是以演出等形式进行简单的宣传,周期不长,而最终对于这些活动的影响也少有关注。且相关社团还不够强大,在校园中的影响较小,此外,学校所藏相关资料并不多,运用也不是特别充分。另一方面,大多数师生对“非遗”文化的认识大多停留在比较浅显的层面上,对于四川扬琴这种技艺性的艺术形式多半只停留在兴趣性的观赏上,很少会去进行下一步的学习,也不会去过于深入的进行了解,更不会对其进行研究。虽然师生都对非物质文化保护持积极的态度,但是真正付诸行动的却很少。就算有学生参加了相关团体,多也是一时兴趣,能够坚持下来的并不多。相比于其他的非遗文化项目来说,四川扬琴有她自身的局限性,比如说,她需要乐器的演奏训练与声乐唱腔等训练为基础,而每件乐器的学习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声乐训练更是对学员自身的嗓音条件有一定的要求,且两者之间还需要一定的磨合才能把这门说唱艺术演绎好。四川扬琴的学习周期比较长,对技术的要求较高,这也是四川扬琴校园传承中所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

我国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和辉煌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我们宝贵的财富,更是中华文化的根和魂。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拥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对于整个中华民族具有深远的意义。四川扬琴的保护开发与校园传承模式是非遗文化传承中的一个很好的尝试。虽然这个过程中会面临一定的问题,也有其自身的弊端,但只要能将她坚持下去,并不断地完善下去,四川扬琴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即将会迎来更加骄人的成绩。(责任编辑:尹雨)

参考文献:

[1]彭科伟.浅论四川曲艺的保护和传承[J].中国音乐. 2013(4);

[2]张强.四川扬琴中扬琴的运用与演奏艺术[J].大舞台2015(11)

[3]洪霞.四川扬琴坐地传情谱新春[J].四川戏剧. 2012(01);

[4]李高.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的困境、意义及途径―――以铜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为个案[J].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6)

第9篇:非遗传承的困境范文

关键词:克隆技术;伦理道德

克隆技术,是由同一个祖先细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纯细胞系,该细胞系中每个细胞的基因彼此相同。克隆的英文“clone”源于希腊语的“klōn”(嫩枝)。1963年J.B.S.Haldane1在题为“人类种族在未来二万年的生物可能性”的演讲上采用“克隆(Clone)”的术语。近来随着这个概念及单字在大众生活中广泛使用,拼法已经局限使用“clone”。该词的中文译名在中国大陆音译为“克隆”,我国的体细胞克隆研究从1999年开始跟上,当年扬州大学转基因克隆山羊成功。

一、克隆技术的现实运用

克隆技术正在以跨越式的速度在全世界范围内发展。对于如何看待克隆技术的发展却分为了对立的两派。2005年2月18日,联合国通过了一项政治宣言:《联合国关于人的克隆的宣言》2,敦促所有国家禁止任何形式的克隆人活动。包括中国、英国、日本在内的35个国家对这一提案投了反对票。克隆分为治疗性克隆和生殖性克隆,治疗性克隆是指不以最后复制出一个人体为目的,而是从克隆胚胎中提取干细胞,然后使之培养成人们所需要的各种人体器官;生殖性克隆是指,以研究克隆人为目的的克隆方式。我国对此的一贯立场是,反对生殖性克隆,支持治疗性克隆。

在学术领域,我们不得不承认克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是一项重大的跨越性突破,克隆技术已展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我们来做详细说明:1.培养优良畜种和生产实验动物。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力,增加农产品中的科技含量,增加农产品的价值,从而改善农业人员的收入水平,提高农业人员的生活水平,从而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发展,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的实现;2.生产转基因动物。转基因动物研究是动物生物工程领域中最诱人和最有发展前景的课题之一,转基因动物可作为医用器官移植的供体、作为生物反应器,以及用于家畜遗传改良、创建疾病实验模型等。由此可以看出,克隆技术在当今最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是用于转基因动物的研究;3.生产人胚胎干细胞用于细胞和组织替代疗法。如果克隆的研究获得成功,白血病、帕金森病3、心脏病和癌症等疾病患者带来生的希望。而且这种治疗方法会最大程度地减少副作用的产生;4.复制濒危的动物物种,保存和传播动物物种资源。当今世界物种数量急剧减少,全球气候变暖,许多物种由于环境气候的变化与人类的杀戮濒临灭绝,看着原本多姿多彩的地球上物种逐渐减少,不免使人内心忧虑。而克隆技术的研究非常有利于解决物种濒临灭绝的问题,利用克隆技术复制濒危的动物物种,保存和传播动物物种资源。是符合全世界人民利益的。

如何对待克隆这个问题需要用辩证的思维来看待,克隆技术运用得当则可以使千千万万不孕症患者实现做父母的愿望,完成上一代“传承”的期望;能使那些痛失骨肉的亲人重温天伦之乐;能为许许多多不治之症提供新的治疗方案。但若被错误运用,则会由于克隆技术的不完善、遗传和发育上的缺陷,对家庭结构和社会伦理体系的冲击。

二、克隆技术引发的伦理问题

人类的道德是以人的生命的不可重复性、伦理中的等禁忌,人的知耻自律等机制建立起来的体系,如家庭道德,婚姻道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道德主要依靠舆论和内心信念调控和维系,而克隆技术必将对人类道德机制的根源和调节机制产生深刻的冲击,如两性的爱情、婚姻道德,家庭中的血亲、仁爱,社会的责任义务,社会中的“恶”等。克隆技术一旦被一些科学狂人所滥用,会祸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假定一对夫妇使用丈夫的遗传物质克隆了一个小男孩,那妻子是这个小男孩的生身母亲吗?如果说是,小男孩并不带有她的遗传物质。而说不是,他确由她所生。而对于丈夫来讲呢?小男孩是他儿子呢?还是另一个他自己?这样,世代的秩序和个人身份的确立被打乱了。而这种秩序和定位是构成人和社会的最基本的部分,我们每个人都历练于其中,如果这种秩序和定位产生了混乱,人和社会的意义将发生偏移。

在理论上,克隆技术还很不成熟;在实践中,克隆动物的成功率还很低,生出的部分个体表现出生理或免疫缺陷,而且动物的残废率相当高并伴有早衰现象等。此外,克隆技术一旦被用于不好的用途上,将会造成极坏的影响,甚至有悖于伦理道德。总的来说,如今克隆技术主要有三大弊端:1.在理论上,克隆技术还很不成熟;在实践中,克隆动物的成功率还很低,生出的部分个体表现出生理或免疫缺陷,而且动物的残废率相当高并伴有早衰现象等。所以在技术不成熟时,克隆技术不能够应用于人类的治疗,否则可能会对人体造成更深层次的伤害;2.克隆技术导致的基因复制,会威胁基因多样性的保持,生物的演化将出现一个逆向的颠倒过程,即由复杂走向简单,这对生物的生存是极为不利的。此外,人的克隆会破坏个人的唯一性,克隆人是对自然生殖的替代和否定,打破了生物演进的自律性,带有典型的反自然性质。与当今正在兴起的祟尚天人合一、回归自然的基本文化趋向相悖;3.血缘生育构成了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然而克隆的出现否决了人类的有性生殖,假若克隆技术被允许,则会有10个、20个或者更多的人与你的相貌、DNA、指纹一模一样,假若此时克隆人进行了违反法律的活动,又怎样能辨别出犯罪分子。这将对社会的许多正常活动造成极大干扰,扰乱社会秩序。

三、结语

克隆技术是一把双刃剑,重点在于使用者的态度,只有发扬克隆技术对人类的好处,自觉规避缺陷,才是对人类发展最好的选择。对于克隆技术的产生与发展,我们应该理性看待,不可一棒子打死。克隆技术一方面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也可能对道德伦理观念造成冲击,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我们应当趋利避害,合理运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造福世界。

参考文献:

[1]乔中东,王莲芸:《克隆技术引发的伦理之争》生命科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