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班级教研活动范文

班级教研活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班级教研活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班级教研活动

第1篇:班级教研活动范文

   以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学习实践《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重点,进一步更新教师的价值观、教育观。引导教师牢固树立“为幼儿终身发展服务”的教育理念。正确处理师幼关系、保教关系等。开展有实效的教研活动,不断提高幼儿园的保教质量,推进我市幼教事业的持续发展。 

二、工作重点: 

1、继续关注民办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 

   加强片区调研,以安阳学区为起点,继续深入一线进行教学专题调研,关注民办幼儿园的教学现状,采用整体调研与专题调研相结合、指导服务与送教示范相结合的方式,突出对民办幼儿园的调查研究,积极引导民办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 

2、以课题为载体加强学科中心组教师的培养: 

    以课题为载体,以学科中心组所在的18所幼儿园为实验体,成立实验园之间的协作互助组,通过同课异构、活动展示、案例研讨、技巧交流、课题研究、教学评价、教学反思等途径,加强骨干教师的专业化培养,并针对农村、民办幼儿园进行展示活动。 

3、尝试网络教研: 

    借助新浪博客(blog.sina.com.cn/csdrdy)网络平台,针对教师教研中存在问题、依托网络平台尝试网络教研,探讨网络教研方式、总结网络教研经验。 

4、协助温州市教研室搞好各项教研工作: 

   开展学术交流进一步提高我市幼教质量。协助温州市教研室做好与上海幼教、台州、丽水幼教开展的手拉手结对活动及送教下乡、“新生代”课堂教学风采展示及幼儿教师教学培训活动,并举行瑞安市幼儿园教师优质课评比,推荐参加温州市优质课评比及论文评比工作,为骨干教师搭建展示的平台,进一步提高幼儿园教师队伍的素质。 

三、本学期工作行事历:  

 周次

日期

活动内容

参加对象

预备

2.11~2.17

预备周

1

2.18~2.24

温州市教研员工作会议

教研员

幼教学科中心组组长会议

学科中心组组长

课题组会议

课题组成员

2

2.25~3.2

瑞安市学区幼教干部及幼儿园园长会议

        园长、学区干部

3

3.3~3.9

                  幼教学科中心组活动

学科中心组成员

4

3.10~3.16

安阳学区民办幼儿园调研

安阳学区民办幼儿园

5

3.17~3.23

课题组活动

实验园

6

3.24~3.30

        温州市“新生代”课堂教学风采展示活动

           骨干教师

7

3.31~4.6

      温州市园本教研示范园的专题研讨、论坛活动

示范园教师

 

                清明节(4月4日—6日放假)

8

4.7~4.13

              瑞安市幼儿园教师优质课评比

           骨干教师

9

4.14~4.20

温州市教学论文评比

幼儿园教师

10

4.21~4.27

                       课题组活动

           实验园

11

4.28~5.5

         “五一”国际劳动节(5月1日—3日放假)

  

12

5.6~5.11

                学科中心组同课异构活动

中心组教师

13

5.12~5.18

温州市与台州、丽水幼教开展手拉手结对活动

骨干教师

14

5.19~5.25

温州市实验基地、实验园成果展示活动

骨干教师

15

5.26~6.1

温州市幼儿园教师优质课评比

骨干教师

中小学幼教师论文(包括德育论文)评比

幼儿园教师

16

6.2~6.8

         温州市与上海幼教开展手拉手结对活动

           骨干教师

            端午节(6月7日—9日放假)

17

6.9~6.15

               温州市送教下乡活动

骨干教师

18

6.16~6.22

温州市幼儿教师教学培训活动

骨干教师

19

6.23~6.29

20

第2篇:班级教研活动范文

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2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04—0026—01

班队活动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载体。优质高效的班队活动能收到“晓理、动情、导行”的效果,内化积淀学生稳固的道德品质。而这样的班队活动往往重在体验教育,体验教育作为一种先进科学的教育方法论,需要班队活动更多、更广泛、更深入地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强调的是组织和引导少年儿童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感悟道理,激感。那么,怎样才能在班队活动中优质高效地开展体验教育呢?

一、班队活动重在体验自主

首先,现今的孩子受大量信息的影响,自我意识有了很大提高,与之相比自主、自理能力却有些滞后,为了增强其自我能力,班队会内容完全可以在老师的协助下由孩子自己选择。让小干部根据他们的体验提出各自的看法,经过相互商议修改后,提出初步意见,再让孩子们自主选择。

其次,活动实施过程中,让各个小组自行去设计,哪个小组的计划好就采用哪个,这样,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热情就会更加高涨。当活动选题和形式基本确定后,活动的具体实施完全可以放手让孩子们自由、自主地进行。

二、班队活动重在实践体验

班级活动的实践性是由班级组织的特点和学生的认识特点决定的。要引导学生多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接触现代科学技术,通过力所能及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提高思想觉悟,巩固加深知识,开发智力,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增强能力。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同孩子谈话或教导孩子、命令孩子的时候才是教育孩子。在你们生活的每一瞬间,甚至当你们不在家的时候,都教育着孩子。你们怎样跟别人谈话,怎样表示欢欣和不快,怎样对待朋友和仇敌……所有这些对儿童都有很大的意义。”生活中蕴含了丰富的教育资源,那是一座等待教育者开发和利用的巨大矿藏。只有让学生走进社会,才能使学生懂得生活、理解生活,才能真正地发挥其教育功能。

一位四年级的教师为了让学生理解母亲的艰辛和爱,在母亲节前夕的一次班队课上开展了“负重感母恩”的活动。教师要求每位学生背一个3公斤重的书包,上完一节班队课。一节课后,教师问学生有没有愿意再尝试的,全班鸦雀无声。于是,教师引导学生算一算十月怀胎相当于多少节课,想一想妈妈生自己、养自己要付出多少心血,并让学生回家后写下此次活动的体验日记。在第二周班队课上,大家不仅交流了体验日记,还设计了一项富有创意的“我让妈妈露笑脸”的实践活动,准备在星期天付诸实施,给母亲一个惊喜。在这里,教师巧妙地利用两节班队活动课的时间,给了学生一个特殊的实践活动——负重,并通过计算、讨论,引导学生体验父母养育自己的艰辛,为培养学生孝敬父母、关心父母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三、班队活动要注重多样性

班级活动的规模可大可小,形式灵活多样。从组织的规模看,有全班、全年级乃至全校性的群众性活动;也有各种小组的活动,或个人的活动;从具体的活动方式看,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设备条件以及指导力量等,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可以做模型、采标本、搞社会调查、办各种展览;也可以搞演讲、书评、讲座、报告会等。

班主任应发动学生,设计不同类型的班级活动,使活动更具有启发性、教育性。班级活动不同于兴趣小组活动,它是全班性的活动,其主要目的是为班集体的建立和发展服务,如果内容过于陈旧、单调,就难以达到这一目的。通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可以又快又好地解决班级发生的种种问题。

四、班队活动要注重创新

第3篇:班级教研活动范文

[关键词] 幼儿园;大班;科学区角活动;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1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1-137-2

一、幼儿园科学区角活动的概念及意义

(一)科学与幼儿。科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大多数人还是很难把“科学”与“幼儿”联系起来,他们认为懵懂的幼儿不能理解科学的奥秘。华东师范大学的施燕副教授却认为,“孩子从一出生起,就与科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幼儿不停提出“是什么”“为什么”等问题,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并带着这种好奇心在操作中积累经验、掌握科学方法、激发继续探索科学的兴趣。

(二)幼儿园科学教育。李维金认为,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实质是“对幼儿进行科学素质的早期培养”。幼儿园科学教育是科学教育的起始环节,是科学启蒙教育,主要包括正规性科学教育(集体性科学教育)和非正规性科学教育。

(三)幼儿园科学区角活动。非正规性科学教育主要指科学区角活动,即教师依据科学领域的目标及幼儿身心发展情况,在某一区域创设合适的环境,投放有意义的材料,幼儿能自主选择材料进行操作和探索,从而获得个性化发展的教育活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要“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集体教学活动虽是幼儿园普遍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然而它却很难照顾到幼儿的个体差异,科学区角活动正好能弥补这一缺陷。在科学区角活动中,幼儿能自由选择材料来操作,能更轻松地获得直接的科学经验。这种特殊的教育形式,逐渐成为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二、大班科学区角活动现状及分析

幼儿进入到大班,随着年龄的增长,更加渴望了解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伴随着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5-6岁幼儿能独立思考,并能初步理解科学现象的因果关系。

为深入了解幼儿园科学区角的设置和活动的开展情况,笔者特意选取了陕西省省级示范性幼儿园X园为调查研究对象园,对幼儿园大班组9个班级进行了三个月的观察,访谈了大班组班主任和部分幼儿。具体情况如下:

(一)对科学区角活动的重视程度

X园对科学区角的重视程度很高。访谈发现,幼儿园领导和大班班主任,都一致认为科学区角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该园暂未制定全园科学区角活动的目标和计划,各班也没有设定本班的目标。

(二)科学区角的设置情况

1.材料来源。X园科学材料有三个来源:园内统一购买、由废旧物品改造、幼儿家长提供。统一购置是最主要的材料来源,部分家长不时提供一些闲置的或新购买的科学材料,教师也会适时改造废旧物品来丰富科学区角材料。

2.空间安排。大班科学角与数学角相邻,光线充足,离水房比较近,位置相对独立,面积约占班级区角总面积的1/4。观察发现,科学区角在同一时间能容纳6-8人,而各班人数均在35人以上,其中2个班超过40人,经常有幼儿因人满而放弃。

3.时间安排。大班科学区角活动时间基本分布在晨间、课间及离园后时间,每天活动时间在1小时内。个别班级会根据情况另外安排活动时间。

4.更新频率。X园科学区角的更新与每月主题活动更换相统一,应该每月更新一次。然而笔者观察发现,大班仅有3个班按计划更新科学区角,6个班未及时更换。

(三)科学区角活动的开展情况

1.内容的选择。X园科学区角内容与主题式科学教育一致,科学教育采用的是某科学课程及其科学区角材料,内容比较系统,所包含的类型比较丰富。此外,各班科学区角活动内容部分来自生活。如大九班教师在学习“磁铁”课程时,投放磁铁资源包到区角,并开展“生活中的磁铁展览”。

2.活动方式。教师在科学区域张贴“科学区公约”,图文说明区角容纳人数和具体要求。幼儿将姓名卡插到固定的位置(一般能插6-8张卡)。活动过程中,幼儿能够自由选择喜欢的材料,并自主地选择探索方式。

3.教师在科学区角活动中的指导、评价与反思。《纲要》提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既表明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对教师在活动中的指导提出了具体要求。总的来说,X园大班教师对幼儿的指导既有共同点,也有所差异。

大班教师一般会在活动前集体说明、活动中个别指导、活动结束时总结,个别教师会对活动作观察记录,也有极个别教师会干不相干的事情;指导的内容主要是对区角内容的解说和区角规则的要求,有时还涉及对科学知识的讲解。

教师在活动中使用“真棒”“继续加油”等肯定性语言,在活动结束后会再次强调规则,用3-5分钟时间对幼儿的表现进行总结;大部分教师透露,班上幼儿多,教学任务比较重,几乎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反思,仅有少部分教师在活动结束后对活动及自身进行总结与反思。

大部分教师的指导效果并不明显。教师在幼儿进行区角活动的时候往往正忙于其他事情,比如早晨忙于迎接幼儿,根本无暇顾及。个别教师的指导更有意义:如大三班教师教龄超过十五年,经验丰富,处理方式灵活,该班幼儿对科学区角的兴致更高,去的次数也多于其它班级。

(四)幼儿园科学环境。X园位于工科院校内,科学设备丰富多样、科学教育氛围良好,幼儿入园后即有机会参观鱼雷馆、航空馆,还能聆听教授的科普讲座。同时,该园还充分利用园所环境,在楼顶开辟无土栽培种植园;定期举办科学制作比赛,作品纷呈。

三、大班科学区角活动建议

(一)制定科学区角活动的目标和计划。科学区角活动是贯彻《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重要途径,是实施科学教育的重要手段。幼儿园应从整体出发,建立全园科学区角活动总目标及计划,促进科学区角活动的系统化、目标化;教师应根据实际,以全园总目标和计划为依据,确立班级科学区角目标和计划。

(二)科学地设置科学区角

1.区角材料。首先,选择科学材料要注重其安全性、可操作性和可探索性,适当考虑其美观度和艺术性。其次,教师应对材料进行及时更新。最后,应拓宽区角材料来源,鼓励教师利用废旧物品改造材料。

2.区角内容。《纲要》指出,科学教育要“从生活或媒体中幼儿熟悉的科技成果入手。因此,选择科学区角的内容应更多地从幼儿的生活经验着手,帮助幼儿养成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促进幼儿对科学与人类生活关系的了解。

3.区角时空。大班幼儿独立性增强,要求更大的科学区角活动空间。而目前,大班幼儿人数相对偏多,区角容纳量偏小。可以设置专门的区角活动时间,让更多的幼儿参与进来;关注特殊幼儿,鼓励很少参加科学区角的幼儿参与进来。

4.区角活动方式。所谓“无规则,不成方圆”,首先应强化幼儿的规则意识,强调方式应多样化,如在总结评价环节通过表扬遵守规则的幼儿来强化这一行为。其次,要保障幼儿自主开展科学区角活动的机会,不剥夺幼儿的活动时间。

5.区角的创新及推广。目前,无论是从区角材料还是内容来看,各班科学区角相似度较高。但也有一些举措让人眼前一亮,如区角记录表“今天你去了哪个区角”、“生活中的磁铁展览”等,这些创举应得到进一步推广。

(三)将幼儿自主性与教师的指导有机结合。幼儿在5-6岁阶段,对周围世界有浓厚兴趣和求知欲望,对科学区角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渴望自主操作、自我探索。教师在科学区角活动中有效适宜的指导,能促进幼儿自主有效地学习,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要将幼儿的自主性与教师的指导有机结合,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教师要以《纲要》、《指南》等文件精神为指导思想,充分认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关爱并信任幼儿,发挥好引导者的作用。发扬幼儿的自主性是关键。教师要讲究指导方式的差异性,尊重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学习特点,做到有所区别;注意指导方式的艺术性和启发性,不能太直接,也不能太隐晦。除了区角内容、材料和规则的解说、对知识的讲解外,教师还应对观察方法、记录方法进行指导。

(四)督促教师加强总结和反思。刘占兰著作的前言提到,IEA学前项目在我国幼儿园考察得出结论:“操作材料少,自主选择少,自由交往少,纪律约束多”。结论中提到的问题,在幼儿园科学区角活动中频频出现,教师如果不反思,就不能较快地解决科学区角的问题,教师自身也难以进步。

著名的教育家叶澜先生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也不一定成为名师,但如果一个教师坚持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幼儿园应该督促教师多进行总结和反思,鼓励教师在平日的教学中多积累。

(五)进一步优化其他科学环境。《幼儿园工作规程》和《纲要》都强调幼儿园应当利用多种教育资源,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从而进一步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幼儿园应创造性地利用各类资源,创设更丰富的科学环境,探索新的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将科学区角活动与其他环境良好结合。

(六)促进多方位的交流合作。幼儿园科学区角活动的开展不仅需要幼儿园、教师的努力,更需要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幼儿园应积极开展园际、班级、师幼和家园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结束语

区角活动是幼儿园进行科学教育的重要途径,弥补了集体性科学教学活动的弊端。幼儿园应该充分利用这一载体,从创设自由开放的科学教育氛围入手,确立计划、投放合适的有意义的区角材料,组织教师的交流反思,开展园际、家园合作,形成一股合力,真正把《纲要》、《指南》等精神落实到实处,让幼儿在自主操作和探索中获得更有益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施燕编.学前儿童科学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5-6.

[2]李维金.学前儿童科学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5.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2.

[4]刘占兰.幼儿科学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2-33.

[5]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6]国家教育委员会.幼儿园工作规程.1996.

[7]张俊著.幼儿园科学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85-153.

[8]朱家雄著.幼儿园课程(第二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9]教育部基础教育司.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012.

第4篇:班级教研活动范文

立足指南,如何制定五月份大班主题活动

二、教研目标

1.结合五月份时节,开展适宜的大班主题活动。

2.通过多样形式的教研活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学园联动作用。

三、教研准备

开展园本教研活动,制作一份主题网络图

四、教研时间

2020年5月6日星期三下午3:00 (2:50分报到,格式为:XX园应到X人,实到X人)

五、教研方式

园本教研与微信线上教研相结合

六、分工安排

本次会议记录由XX园负责,信息报道由XX园负责(两园各安排一位老师负责)。

七、教研流程

1、畅所欲言

参研者说一说五月份是什么样的,有些什么特别的地方?

2、主题介绍,自由讨论

(1)各园结合园本教研及月份时节,分享大班主题活动网络图,并做简要介绍,分享顺序为各园一个老师代表发言

(2)参研者自由讨论各园分享的内容,发现亮点和不足,提出意见或建议。

第5篇:班级教研活动范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1A-

0123-02

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不可能完全依赖教育专家的帮助和指导,幼儿教师外出学习培训获取的教育新理念、教育新方法又不可能完全照搬使用。因此,幼儿园应当立足本园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建立问题本位、教师本位的多元化教研模式,从而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开展教研活动的方式有很多,如即时教研、专题教研等。笔者所在的幼儿园将教研活动常态化,建立了教研奖励机制,主要开展了问题式教研、听评课式教研、主题式教研、集体备课式教研、专题式教研等教研活动。从实施效果来看,幼儿园开展的各种教研活动,转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提升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有效地解决了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一、问题式教研

问题式教研是指教师从幼儿园实际情况出发,对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观察,同时针对在观察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研讨,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问题式教研的基本流程是:发现幼儿一日活动中出现的问题―现场提出问题―教师发表个人看法―共同讨论并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达成共识,实施应用。

例如,在检查班级半日活动中,研究人员发现,各班在开展室内垫上操活动时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幼儿年龄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因此在开展教研活动时,教师要分楼层观摩各班幼儿的早操情况,并将各楼层、各班幼儿做室内垫上操的情形拍摄成视频,然后教师集体观看视频,分析在不同的环境中教师应该如何组织幼儿开展室内垫上操活动,开展室内垫上操活动应当做好哪些准备,如何组织幼儿拿垫子,幼儿脱下的鞋子如何摆放,教师在组织活动过程中有哪些地方做得比较好等问题。教师在观看小班幼儿、中班幼儿、大班幼儿在做室内垫操操视频时,要针对每一个活动环节进行研讨。在研讨中,教师们要总结教学经验,比如:组织幼儿将垫子分颜色归类并摆放整齐;不同楼层的活动场地的桌子的摆放也应当不同,在不同的教室,幼儿的排队、站位也不同。在解决了不同楼层、不同班级幼儿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之后,教师再按照给出的解决方案重新设计教学,再次组织幼儿开展室内垫上操活动。

南方的夏季比较长,而开展户外活动容易受到天气的影响,那么,教师如何依据南方气候的特点指导幼儿开展户外活动呢?针对这个问题,教师们在教研活动中根据所在班级的地理方位确定早上9:40―10:40这个时间段能够开展户外活动的场地,由一位教师对能够开展户外活动的场地进行拍照和汇总。在集中教研活动中,教师们先看相片,然后进行交流、讨论,把自己对本楼层能够开展户外活动的场地进行汇总,由一位教师代表发言。根据讨论结果,教研组要求每一位教师设计3个适合所带班级开展户外活动的方案,可以从幼儿的走、跑、跳、平衡、钻爬、攀登等方面进行考虑。教研组将教师们设计的方案进行汇总后共同分享,并由一位教师进行体育器械的统筹安排及户外活动场地的安排。通过开展这样的教研活动,教师们解决了幼儿园如何在特殊气候条件下开展户外活动这一难题。

二、主题式教研

主题式教研是指针对幼儿园在实施主题教学活动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研讨的一种活动。其基本操作是:明确主题教学活动―提出问题―共同研讨―实践操作。

以笔者所在的幼儿园为例,幼儿园正在开展主题教学活动“班级区域环境建设”。由于教师对本班教室墙面的布置、区角材料的投放、班级物品的摆放等都有自己的做法,而教师们也为此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难免还存在一些问题。对此,教师们就“环境布置”进行专题研讨,提出存在的问题:①班级环境创设的要点是什么?(你是根据什么来创设班级墙面环境的)。你是如何考虑墙面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除了主题墙饰,你所带的班级还布置了那些非主题墙饰?为什么?②教室环境创设图片分享: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投放材料,操作材料要具有一定的标识。③教室的墙面设计和区角材料投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幼儿较少参与教室墙面的布置活动;材料的投放不方便幼儿的操作;没有从幼儿的年龄特点来考虑材料的投放,如大班仅仅是水果的展示,局限于幼儿认识水果,不注重投放材料的多样性;投放的材料过多,摆放过于密集;角色区域材料投放凌乱。针对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教师们共同研讨,提出改进建议。比如:在区角材料摆放方面,小班要注重生活版块材料的投放,如扣扣子、拉拉链、肌肉动作发展材料的投放、角色区域材料的投放,还要注意班级固定材料的摆放,区分最底层、上层、中间层,材料投放不宜过多,如在认知区域放4―6样材料为宜,并在一段时间内有针对性地投放角色区域的材料。此外,教师们还对下一阶段教室墙面创设、区角材料投放等进行设计,比如:与课程教学相结合,根据主题活动内容来投放材料;材料的投放要有阶段性,便于幼儿参与活动。通过围绕主题进行教研,教师们对区域材料的投放更有针对性,对主题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也有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三、集体备课式教研

集体备课式教研是指针对教师们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在开展课题研究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研讨。其基本流程是:对上一阶段的教研情况进行总结―提出现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集体备课,共同研讨―组织实施。

笔者所在的幼儿园开展的课题研究主题是《语言领域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与方法研究》,小班、中班、大班选择的研究内容各有不同。教师们通过绘本、故事、诗歌等学习活动作为课题研究的切入口,探索出了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教学方法,改变了过去教学活动零碎且缺乏系统性的情况,有利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改进教学行为,提高幼儿教育质量。

在备课时间,教师们集中在一起,教研组长首先总结一段时间内课题研究开展的情况,然后由教师分别提出在开展课题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分析需要研讨的重点问题,同时传阅教师们设计的教案,指出教案设计是否合理,针对教案中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最后经集体讨论后确定教学方案,并应用于教学或游戏活动中。比如,在大班,教师们针对“如何提高故事教学提问的有效性”这一问题进行研讨,一位教师首先对教案中的“如何设计问题”这一问题发表看法,如针对故事的要点、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讲述故事的顺序等进行提问。在分析教案的过程中,教师们围绕这位教师提出“如何设计问题”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并对该教师的教案设计进行点评,给出了有建设性的意见,发挥了集体的智慧,有利于教师在开展故事教学活动时明确提问的针对性,使教学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专题式教研

专题式教研是指针对幼儿在园生活中集中出现的突出问题进行研讨的一种活动。具体做法是:确定研讨的专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并给出对策―实施应用。

例如,每年新生入园,幼儿会出现“分离焦虑”等一系列问题,而此时教师和家长在沟通方面容易出现问题,有的家长在网上了大量对幼儿园不利的帖子,对幼儿园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经过调查研究,教师们分析了幼儿入园时出现分离焦虑症状的原因,为了让新生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生活,让家长放心地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围绕“教师如何缓解幼儿的入园焦虑”这一问题展开研讨。教师们以“击鼓传球”的方式回答了以下问题,比如,什么是分离焦虑症?幼儿产生分离焦虑症的原因是什么?家长出现分离焦虑症会有哪些行为表现?缓解分离焦虑症状的策略有哪些?教师在给出上述问题的答案的同时还例举了相应的案例予以说明。此外,教师们还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如在实际工作中缓解幼儿分离焦虑的具体做法,与新生家长进行沟通的技巧,开学初给新生家长的建议等。在教研活动结束后,教师们要设计详细的接待新生入园的方案,给出缓解幼儿分离焦虑的具体办法,并运用到实践当中。

第6篇:班级教研活动范文

一、评选目的:

为了深入推进课程与教学改革,落实“传承教化嘉定,熔铸品质教育”目标,引导学校教研组积极开展课程统整和课堂转型的研究与实践,总结、提炼、推广优秀教研组的经验,进一步提升学校教研组教研活动的品质,以有效教研促有效教学,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在教育局和学院的领导下,区教研室将组织开展嘉定区中小学(幼儿园)优秀教研组评选活动。

二、评选条件

1、教研组全体教师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工作积极认真,具有良好师德,业务精湛,具有奉献精神。

2、教研组成员3人以上(含3人),教研活动开展正常、有效,活动富有创意,已形成鲜明的校本教研特色,能对本校和全区的校本教研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3、教研组长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有较强的教学研究组织与策划能力,能用行动感召同组老师积极投身校本教研。

4、教研组能主动及时发现学科教学中的问题,善于组织团队进行针对性解决,并通过改进活动促进同伴共同进步。

5、教研组全体教师之间民主团结、交流顺畅,和谐发展,充分体现团队合作精神。

6、教研活动学术氛围浓厚,教研活动对教学改进起到积极作用,近三年校本教研活动扎实、富有成果。

三、评选程序

1、2021年6月25日,学校向教研室推荐。

学校在对本校教研组评选基础上,推荐教研组参加区级优秀教研组评选。各校根据区级优秀教研组评选条件,每所中小学可推荐1—2个教研组参加区级优秀教研组评选(幼儿园推荐1个教研组);市、区实验性示范性学校或满30个班级数的学校可推荐2—3个教研组参加区级评审(市示范幼儿园可推荐2个教研组)。

2、 2021年9月11日—30日组织区级评选。

区教研室分学科成立评审小组,根据材料,对照细则,确定区级优秀教研组复选名单。

3、2021年10月组织区级复评面试。

复评统一组织面试评选活动。每组面试复选时间10分钟:教研组长5分钟口头汇报(结合PPT)教研组特色及教研主要成效,3分钟答辩。

每学科组在面试复选基础上最终评选出区级优秀教研组,颁发获奖证书,组织交流展示,推广经验。

四、评选材料准备

   送审材料:参加区优秀教研组评选的教研组须提交1份材料(每个教研组一个材料袋,注明学校、学科):

(1)填写《嘉定区中小学(幼儿园)优秀教研组申报表》(见附件1)

(2)完成《嘉定区中小学(幼儿园)优秀教研组评分表》(见附件2)中自评打分。

(3)提供组内教师区级以上教育教学等获奖证明、研究课题、等材料复印件。(与教育教学无关的获奖无需提供)

以上材料2021年6月28日前交到区教育学院。高中交到张蓉老师处(B-415)、中学交到宣艳杰老师处(B-415);小学交到陈洁老师处(B-217);幼儿园交到金红叶老师处(B-209)。

 

嘉定区教育学院教研室

                                   2021年5月10日

 

2021年嘉定区中小学(幼儿园)优秀教研组申报表

 

学 校:__________    教研组_____________

组长信息

姓 名

学   历

职   称

年 龄

教 龄

任教班级

 

 

 

 

 

 

成员信息

姓 名

学    历

职   称

年 龄

教 龄

任教班级

 

 

 

 

 

 

 

 

 

 

 

 

 

 

 

 

 

 

 

 

 

 

 

 

 

 

 

 

 

 

 

 

 

 

 

 

 

 

 

 

 

 

 

 

 

 

 

 

 

 

 

 

 

 

 

 

 

 

 

 

 

 

 

 

 

 

 

 

 

 

 

 

 

 

 

 

 

 

 

 

 

 

 

 

 

 

 

 

 

 

 

 

 

 

 

 

教研组特色及近三年主要成绩(2000字以内突出学科教研活动开展的针对性、有效性、开拓性的事例;体现教研活动对改进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所起积极作用的事例;体现校本研修的特色做法。)

 

 

 

 

教研组和教研组教师获奖情况(近三年,区级以上,教育教学类):

 

 

 

 

 

 

 

 

 

 

 

学校评审意见:

 

 

 

                                          学校盖章

 

区级评审意见:

 

 

 

 

 

 

 

                                    考核组签名:

 

 

附件2:《嘉定区中小学(幼儿园)优秀教研组评分表》

嘉定区中小学(幼儿园)优秀教研组评选细则

学校:__________    教研组_____________           (学校盖章)

一级指标

二 级 指 标

权重

自评

审评

备注

组长素养

(10分)

1

学科专业素养强,教学质量高,在组内有较高的威信和业务指导能力。

2.5

 

 

 

2

组织协调素养强,有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能激活组内成员的积极性,能赢得领导的支持,能调用各种教研资源。

2.5

 

 

 

3

教学科研意识强,能用课题或项目,提炼经验,解决问题。近三年中有两篇以上学科教学类文章发表在区级以上刊物或获奖。

2.5

 

 

 

4

教研管理意识强,能周密部署教研组工作,落实日常教研组活动,敢于管理,并善于处理教研组建设中的各种问题。

2.5

 

 

 

制度规范

(15分)

5

教研组基本制度健全,包括学期教学计划与总结制度、教研活动制度、课题研究制度、交流学习制度、教师教学反思制度、听评课制度和集体备课制度、教学质量分析与反馈制度、执行课程计划制度等。

5

 

 

 

6

教研组制度执行规范,在教学和教研过程中落实制度。

10

 

 

 

组风建设

(10分)

7

组员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思想,组内形成关爱学生、研究学生、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教研环境。

5

 

 

 

8

组员之间平等、坦诚、团结、互助,重视各层次教师的专业提升,形成热爱教育、研究教学、不断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教研氛围。

5

 

 

 

教研质量

(15分)

9

教研活动的主题和目标明确,针对性强。教研过程互动性好,组织方式适切,组员参与积极。教研结果能改进教学,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

5

 

 

 

10

教研组有集体研究的课题或项目,在课题研究或项目实践过程中,教师参与度高。教科研成果能改进教学,提升教研组整体的专业水平。

5

 

 

 

11

重视校内、校际教研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有具体措施并取得成效。

5

 

 

 

成果体现

(40分)

12

教研组成员常态课的“优良”率在80%以上,没有不合格课。

5

 

 

 

13

教研组形成具有本校特点的课程教学资源

5

 

 

 

14

教研组能提供“以学定教,提高教学有效性”方面的实践经验。

5

 

 

 

15

组员承担区级或以上研讨课教学任务;在区级或以上教学评比中获奖或在区级或以上教研活动中经验交流、开设讲座等

5

 

 

 

16

教研组研究课题获奖,或组员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在区级以上报刊发表或获奖(含教育学会)

5

 

 

 

17

在教学质量检测中名列同类学校前二分之一,或进步幅度比较大

5

 

 

 

18

教研组或教师获得区级以上荣誉

5

 

 

 

19

组内至少有校、镇或区级的骨干教师

5

 

 

 

特色加分

(10分)

20

教研组在某方面形成鲜明特色,经验辐射效果显著

10

 

 

 

总       分

100

 

 

第7篇:班级教研活动范文

背景介绍: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该尊重幼儿的发展适宜性,开展主动性学习”。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北京东四五条幼儿园開展以投放低结构区域材料为媒介,以促进幼儿主动发展为目标的园本教研。在近一年的研究中,教师们用照片和视频,记录幼儿与低结构材料的互动过程。通过教研活动,教师们对低结构材料的特点烂熟于心。一次次分析、研讨,从思想上教师们认识到,低结构材料给幼儿带来更大的自主空间,能促进幼儿主动发展。从行为上,教师仍然不自觉地“指导”幼儿,按照自己的投放意图进行操作,限制幼儿主动发展。这种现象在各个班级都能看到,只是表现程度略有不同。

笔者知道从行动上改变已有的习惯,需要一个过程。身为教研组织者,笔者想在教研中,引领教师自己发现问题,调动教师研究的主动性,使教师自觉自愿进行调整,进而推动研究的进程。怎样设计教研活动,才能实现这个目的呢?

抓住问题——推动教师自主研究

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学前研修部的彭老师,在教研展示活动前来到幼儿园,和笔者一起走进幼儿游戏现场,了解不同年龄班幼儿的游戏情况。通过当天的观察,彭老师与笔者一致认为,教师对低结构材料的理解与实际运用存在差距,水平参差不齐。她请笔者和业务园长一起,根据看到的幼儿表现进行分析。彭老师首先提出:“中班幼儿在教师提供的圆形底盘里,按照颜色一圈一圈的码瓶盖,是孩子自发的操作吗?有没有教师的暗示?”彭老师发现的问题,正是笔者上次教研活动中,问这位教师的问题。因为笔者也有同感!但中班老师说,这是孩子自己想的操作方式。一名幼儿每天都来玩这个游戏,其他的幼儿都在模仿。在接下来的这段时间,笔者多次来到她们班。据笔者观察,凡是来这个区的幼儿,都在用相同的玩法进行操作。看来,中班老师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幼儿的影响。在与彭老师进行细致的交流后,大家一起聚焦开放教研要解决的问题,即引导教师意识到材料投放中的观念问题——“放手”才能让幼儿获得更大的自主空间,幼儿才能自主游戏。进一步引导教师从关注材料本身的功能向关注幼儿的原有经验、帮助幼儿获得新经验转变。在彭老师和业务园长的帮助下,笔者试着写出开放教研的大环节,并按照目标制定详细计划。

三个人“研”教研活动设计,让笔者对“教研活动要研究教师的困惑问题”这句话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分析教师的困惑问题不仅在教研专题确定之时,更要落实在逐次教研活动之中。有些问题老师们已经意识到,但不知怎么解决;有些问题老师自身还没有察觉,就需要我们帮助老师意识到问题的存在。研究教师的困惑问题,是尊重教师在园本教研中的主体地位。教研组织者应当以教师困惑为教研切入点,让一个阶段的园本教研专题和逐次教研活动主题相通,具体剖析问题的症结。因此,组织者要找准切入点,才能帮助教师从现象看观念,从转变观念再到转变行为,打开通往落脚点的大门。经过三个人的“研”,笔者对教研活动引领教师自己发现问题,调动教师“研”的主动性有了一些信心。

数字说话——推动教师自主研究

表格设计意图各班低结构区,从投放都经历了红红火火的初级阶段,而到了学期中却大相径庭,一些班级似乎遇到瓶颈。如:幼儿对教师提供的材料一连几天无人问津,看似游戏兴趣不高。老师也在想:怎么调整材料使幼儿爱玩呢?有的班级,幼儿对同一个材料玩法完全一样。老师也在纠结:我投放的低结构材料,孩子这么玩有发展吗?更多的老师对投放材料的目标怎么实现产生疑问。从这些问题不难看出,教师不断反思调整材料的目的,是为了赋予材料更多的教育功能,而不是满足幼儿的需要。为了帮助老师发现观念上的问题,笔者收集了近期各班幼儿游戏状况的数据和照片,希望能利用表格的方式,让教师发现教研的真正目的是为了促进幼儿发展,但研究的过程中,教师却忽略幼儿本身的游戏需要。所以教师看不到玩法数量的增加,一些所谓的多种玩法是教师赋予材料的,而不是幼儿自主探究出来的。

表格一:

增加动态数字业务园长看了笔者设计的表格之后,提出建议——用数字说话。我看着表头思考,多种玩法大家都提供了照片;呈现数字是参与人数和不同玩法的数量统计。教师通过观察表格能看到不同年龄班幼儿的玩法不同,引发教师对游戏结果的关注。要关注游戏过程,就要在参与人数的数字上做文章。笔者想,幼儿参与人数从开始投放材料到现在是富于变化的,呈现一组动态数字是不是能看出幼儿对材料的兴趣保持度,进而引发教师关注幼儿的游戏需要呢?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笔者请教师们填写重点区域幼儿人数的变化。这样,表格中每位教师提供的材料后面,就多了一组这样的数字10——6——3——0。

引发“研”的热情教师填好后,我和业务园长再次审视表格的设计和传达的信息。一组组变化的数字很有说服力,透过数字,教师能看出各班幼儿截然不同的变化。相信教师在解读表格的过程中,能在交流、思考中读懂动态数字的含义。开放教研时,笔者会引领大家共同分析:为什么有些班级开展的游戏,能引发幼儿不断探索,参与人数不断增加;而有些班级的游戏教师一再推动,还是不能吸引幼儿,出现玩不起来的现象。增加动态数字可以从观念入手,引导教师从关注“物”(材料)转变成关注“人”(幼儿)。

表格的使用让每位教师的研究情况明晰具体地展示出来。听了业务园长的建议,笔者对表格的设计更加满意。动态数字准确呈现了人数变化趋势,让人一目了然。由此可见,如果教研组织者想引导教师主动发现问题,那么呈现问题的方式一定要直观,呈现的内容一定要客观。把这样的工具引入教研,才能点燃教师“研”的热情,推动教师自主研究,最终实现教研“落地”。

环节设计——推动教师自主研究

调整计划随着开放教研的临近,笔者设计出完整的计划,发到彭老师的邮箱。教研内容分成五部分:

一是进一步理解低结构材料的定义特点。

二是出示数字表格,了解教师的研究进程,关注幼儿游戏需要。

三是教师自选材料,体验自主空间。

四是高老师用ppt分享“管子”游戏的研究过程及带给她的思考。

五是教師提出遇到的问题,集体研讨寻找解决办法。

彭老师看了笔者的计划之后,和笔者交流了她的想法。她认为第一个环节老师们都已经朗朗上口,是不是可以省略。第三个环节的价值是什么,这样的设计能不能实现预设的目标。同时,她给笔者提出中肯的修改建议。计划调整为三部分:

一是高老师用ppt分享“管子”游戏的研究过程及带给她的思考。

二是出示数字表格,了解教师的研究进程,关注幼儿游戏需要。

三是教师提出遇到的问题,集体研讨寻找解决办法。

彭老师还反复提醒笔者,要根据本次教研的目标设计活动环节,目标要拆分后落实在每个环节中,教研才能“落地”,才能有效推动教师自主研究。

解读计划对于彭老师的建议,笔者还是有点一知半解,对照目标和两份计划反复看,也觉得自己安排的内容确实有点多。于是,笔者就试着用彭老师调整的计划,自己按照顺序进行演练。笔者一边组织自己的语言,一边设想教师可能出现的种种表现,居然顺顺利利地过了一遍。之前,用自己设计的流程,笔者一直没想明白,在老师体验活动后怎么引出高老师的分享会比较自然。

看到差距,笔者彻底放弃了自己的版本,拿着彭老师调整的计划认真解读。首先,高老师分享的是:老师不“教”玩法,幼儿表现反而能带给教师无限惊喜。其他教师看到幼儿表现,能开阔眼界,打开新的认知通道。然后,教师对照数字表格能看出,并不是每个班级的幼儿都有精彩的表现。差异显而易见,每位教师都会想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这引发教师“研”的动力。最后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问题,现场求助,帮助教师解决实践困惑。这样的设计一气呵成,环环相扣,让笔者对开放教研信心倍增。

检验计划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前来观摩的老师陆续就坐,笔者也按照之前准备好的内容,有条不紊地开始组织活动。在场的老师们看到高老师讲解的“管子”游戏,不时传来惊讶、感叹或是笑声。现场没有一个人交头接耳,大家专心致志地聆听这十分钟的精彩分享。唯有笔者在观察教师的反应,捕捉她们的各种表情。在热烈的掌声中,高雅老师结束了分享。老师们一个个赞不绝口,一位老师只是羡慕她的低结构材料“管子”选得好,还没有意识到她更关注幼儿的需要。显然,第一个环节教师已经进入主动参与的状态。

笔者对高雅老师的分享做了简单小结,特别顺畅地引出数字表格。笔者逐一介绍表格内容,请老师们到前面随意看看大家的研究情况。站在表格前,老师们自由结伴,大部分在翻看多种玩法的照片。过了一会儿,教师开始轻声交流。又过了一会儿,老师们交流的声音越来越大。看到老师们交流的欲望如此强烈,笔者特意延长了教师与教研伙伴自由交流,充分对话的时间。回到自己的座位,笔者请教师说说从表格发现了什么,大家在愉悦的氛围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显然,第二个环节激发了教师主动交流的愿望。

笔者还没说出第三个环节的内容,一位年轻的老师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激动地说:“是我限制了孩子,他们才不爱玩我提供的纸牌。”在大家自发的交流中,水到渠成地进入第三个环节。教师在笔者的引领下,回顾幼儿的表现和自身的行为。笔者认真倾听记录的同时追问教师,接下来准备怎么做?此时,尽管在说自身问题,教师的表情都很自然,态度没有丝毫的抗拒,气氛一反常态地轻松。教师的思维也格外活跃。最后,在第一个环节认为高老师材料选得好的那位老师,主动谈参加教研的体会。从她的发言能够听出,她已经意识到教师不自觉的行为,会限制幼儿的游戏。她会在今后的活动中多看、少说。显然,第三个环节引发教师对自身行为的反思,强化了“研”的动力。

一个半小时的教研结束了,整个过程我没有感觉特别用力地去“引”,各个环节的衔接自然顺畅,一气呵成。接下来的学区研讨活动中,笔者迫不及待地把第一次体验到的这种感觉,告诉彭老师和前来观摩的业务园长们。大家对这次教研活动,给予了充分的认可。

第8篇:班级教研活动范文

1. 学习、考察后的认识

(1)校长不再是“行政长官”,而是教育专家。

“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领导。” 在考察学习中,有幸领略了名校校长的风采,追寻几位校长成功的发展轨迹,能够从中感悟到名校长共同特点是,把教育、教学工作、学校管理工作看作是一种事业,看作是自己生命的组成部分,是生命的延续和发展,把学生的成长、学校的发展当作自己最大的快乐。他们都从不同角度实现了从学校纪律维护者、学校管理者向智慧型领导者的角色转变,校长不再是“行政长官”,而是教育专家。校长的成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逐步积累、逐步孕育的过程。

(2)学校办学理念不是口号,而是学校工作的总方针

这次我们学习考察的厦门市菜塘学校和江头中心小学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把办学理念实实在在的贯彻到学校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中,办学理念就是学校工作的总方针。始终坚持将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学校的教育目标是:读万卷能终身受益的书,做一个有社会公德的人。学校的校训:爱国、孝亲、尊师、重义,校风:明理、诚信、求知、守道。以情感教育统领学校各项工作,建立亲密互助,依恋互爱的师生关系,创设学校情感文化环境,为学生长远发展、终身发展,不断积聚厚实健康的精神营养和情感文化的土壤。

(3)厦门市蔡塘学校“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减轻学生负担”。实现 “教学并重,教学合一”,“促进学生发展。 促进教师成长,规避学校发展的平台期”。推行“先学后教反馈矫正”教学模式,实行教学案,加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提高了课堂效率。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只留阅读、思考、智力开发游戏性的作业,减负提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2007年课改以来,学校不仅在教学质量一直名列全厦门市之首,而且连年来学生在区、市和全国各类比赛中获奖数居全市前列,学生学有所长、全面发展得到社会的认可。

2. 学习、考察后的反思

古人云:他山之石,可以功玉,取彼之长,可以补己之短。在学习、考察中我发现:学校的管理层的素质越高,办学越有特色;学校以树立先进的办学思想,培养一流人才为理念,人格本位,学生至上,构建了科学的学校精神文化体系。通过领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反思:

(1)打造特色品牌学校,校长是关键。

我们经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我们也听说,一所好学校就有一名好校长。近几年考察了十几所名校,这两句话牢牢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不知是校长因学校而有名,还是学校因校长而成为名校,无论是江苏、山东、石家庄、沧州还有厦门几所名校表现出来一些共同的风采值得我们揣摩和深思,总觉得在我们的校长身上缺点什么。

(2)做教育必须有平和的心态。

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沉下身子、平心静气做教育,尤其是校长。实现教育的理想,唯有执着、投入、求真;唯有剔除几分浮华,才能更加靠近教育真谛。学校的教育就是育人,唯有更加专注育人,才能把事做细、做实、做深;唯有把事做细、做实、做深,才能达到理想的高度,这样也就离我们教育的理想更近了,这也是我们校长、教研员努力的方向。

(3)学校要重视对课程的管理。

多年来,我们更多的是认真执行国家和地方课程标准,觉得这就是天经地义。细思量,进一步加强对课程的管理,使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文化更加适合校本,更加有效服务于学校的育人追求和办学特色。在学校开全国家规定课程,保证音、体、美课时开足的基础上,能不能在其它学科课时分配上给学校自,这样课程的功效才能更加突出。

(4)学校应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

制约学校发展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关键因素首先应该是教师队伍的建设,优秀教师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考察的这几所学校校长都重视教师师德和科研意识的培养,努力将每一位教师引向教育科研的幸福路,以此造就了一个研究型的教师群体。学校注重营造浓郁的研究氛围,形成一整套促进教师主动参与科研,争做研究型教师的有效机制,促进了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实现了教师专业化发展。

(5)“构建有效快乐课堂”是我们努力追求的目标。

课堂教学要落实细节,追求真实有效。“以学定教,设置教学环节,针对学情,调整教学策略,精讲、高效”,这是菜塘学校教学案编写的核心环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而不是让学生被动地、机械地接受知识,教师都能给学生充分的参与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快乐学习。

(6)打造校园主流文化,形成学校文化特色。

第9篇:班级教研活动范文

一、层级化科组管理

1. 制度引领

学校层面要构建一系列教研组工作制度。比如,教研组长职责、备课组长职责,中层蹲点制度,教研组长月工作汇报制度,教研组长考察进修制度、教研科研工作制度,以及校本培训和教学反思制度、专题论坛制度,师徒结队制度,案例、课例研究制度,跨学科研讨制度,课题研究制度,奖励激励制制度,评价制度等等。

教研组内部层面也应形成一系列工作制度。比如教研组常规活动制度,备课主讲制度,听课、评课制度,建立共享资源制度等。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的建立是教研组建设的保障,没有制度化的规范是无法落实的,这就是一个人文和制度融合的过程。

2. 合理分工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和调整学科教研组。教研组设置以有利于教学和开展教学研究为原则。一般以学科为单位,设立一个教研组。规模较小的,以相关学科合并设立教研组。跨学科教师编入主要任课的学科教研组,同时必须参加一定的兼课学科的教研组活动。学校领导按兼课情况编入相应的教研组。

在学科教研组下设立备课组。备课组是以年级为单位,组织同学科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组织。教研组与备课组有着不同的职责和活动范围,加强统筹协调,使两个层面的教研组织形式都能充分发挥相应的作用。

教研组长是教研组工作的直接领导者和组织者,是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力量,也是学校领导联系教师的重要纽带选拔思想品德好、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有一定组织和协调能力、能团结群众的骨干教师担任教研组组长。

二、常态化校本教研

1. 集体性教研活动的实践与创新

合作――博众采之所长。合作,校本教研有效开展的基石,它贯穿于校本教研的各个方面,无论是集体备课、还是集体观课议课,或者是课题研究,都需要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当然,合作应该是“真合作”,而不能是“伪合作”。新课改下,集体备课应该充分体现合作意识,应该多一些集体成员之间,思维的碰撞,智慧的火花,坦诚的交流,把所有成员的闪光点都充分体现出来,形成优势互补,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实践――须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校本教研有效开展的不竭动力。校本教研的研究过程就是教育教学的不断实践和摸索的过程,校本教研的研究成果,又可以用来指导新的教育教学实践。

反思――让你的思想更精彩。反思,校本教研有效开展的助力剂,反思,提升、深化教研层次和内涵。合作――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这应该成为校本教研常态开展的基本步骤。反思,既要有个人对教育教学的反思,又要有教研组成员对教育教学的集体反思,并且要组织教研组成员对反思进行交流,交流中促进理解的升华。在合作中反思,在反思中合作,在反思中去实践。

2. 群众性教研活动的个性化开展

在教师的日常教学情境中,很多时候非正式的教研活动随处可见。办公室里,同班级任课老师围绕某一班级现象或学生表现热烈地讨论着、交流着;上完了课,同学科任课教师在研究着同一教材的反馈效果,探讨着更好的教学方法;空课时间,同办公室的老师们还沉浸在刚刚发生的教学故事中,正津津有味地互相讲述着;节假日,学校的网站、QQ群上,又有一些不知疲倦的网虫,在就某个教学问题针锋相对地争论着……这样的群众性教研活动,在某种程度上,正是对集体性教研活动的有利补充,虽是非正式的活动,但在某种程度上,

三、系列化教师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