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描写秋雨的诗句范文

描写秋雨的诗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描写秋雨的诗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描写秋雨的诗句

第1篇:描写秋雨的诗句范文

也有人天真的问啦,是不是织女的眼泪?一年365天里只能在“七夕”与牛郎见面,364日的思念怎能就全部说完!364夜的孤寂怎能就道尽!织女是不是在天上用她那梭机在织着秋雨,让人间的牛郎感受她的爱恋。亦或者让我们每位感受秋雨的人们去给她的牛郎带个信。但也有人伤感地说,她象哪个伤心的女人在倾诉,淅淅沥沥、缠缠绵绵地,不由地让人生出幽幽的情怀。而我更喜欢前者,因为它充满着童话色彩,漫溢着美好的气息,象征着爱的纯,爱的痴,虽然是悲,是痛,但却是那样优美,让人向往。无论是思念之泪还是倾诉之泪,都是那么惟妙惟肖,情意浓浓。让人仿佛飘到九霄云外,轻轻的,淡淡的,软软的,甜甜的。

微风中,飘撒着夹带着凉意的雨丝,更显出秋雨别具一格的韵味。细细的雨点落在身上,刹时的凉爽吹散了心中的浮躁,使人融入清凉,诗意的境界。独自走在窈窕小道上,深切地感受秋天的蕴意。一滴滴细腻的秋雨洒落在树上,大地上,使眼前的一切构成了一幅纯静的画面。秋雨是滋润万物而又清新的,它及时的唤醒沉睡的大地。使我们这座城市焕然一新,仿佛一尘不染。雨,还在下落,落在已积水洼中泛起一圈圈涟漪雨,我坐在窗前,看着一滴滴淡淡的泪慢慢滑落,成为天际美丽的线条,我无语,无赖地任它溅落。

雨后,天上灰黑色的云在不停地游动、翻滚,如汹涌的云海,渐渐地就闪出了灰蓝的天空。太阳出来了,给翻卷的云海镀上了一层金黄,五彩的云在天幕上尽情舒展、随意变换着各种姿态,铺展出一幅幅斑斓的画卷。远远近近的蝉鸣声、蛙叫声,此起彼伏,在雨后的黄昏里,奏响了大自然的天籁之音。让我们不得不惊讶于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好,感叹于这个绚烂多姿的季节,赞美这幽幽的秋雨。

第2篇:描写秋雨的诗句范文

古典诗歌中的表现手法是诗人用来抒感、表达主题的一种重要手段。创作者往往借助各种表现手法来表达思想情感、阐述哲理,表现写作意图。诗歌的表现手法有很多,我国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的传统表现手法有赋(直接陈述事物的表现手法)、比(用比喻的方法描绘事物,表达思想情感)、兴(托物起兴,借某一事物的开头来引起正题中要描述的事物和要表现的思想情感)。发展到现在,常见的表现手法有: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寄情于景、情景交融、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等)、欲扬先抑、以小见大、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以乐写哀、对比映衬、典故、想象、象征等。

解题金钥匙

在考查诗歌的表现手法这一知识点时,命题者往往从多个角度入手,常见的考查角度有以下几点:

一、情感态度角度

题型:1.诗句通过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2.诗句通过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3.诗句运用什么表现手法来阐述什么样的哲理?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解读:反复阅读诗句,明确诗歌的表层意思与深层含义,结合诗歌主旨、意境和创作的时代背景等来分析。如“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中,诗人先写“地”“鸦”,而不写“月”,但却让我们分明感受到月亮的存在,因为“地白”“栖鸦”是月亮朗照的结果,既然地白如霜,栖鸦可见,即使诗人没有明写“月明”,我们也可以处处感到“月明皎洁”。因此这两句是实写“地白”“栖鸦”,虚写“月明”,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同时又暗扣“望月”这一诗题。

答题要点:表现手法+抒发的情感。如通过对比、欲扬先抑、动静结合、点面结合、虚实结合、衬托等表现手法,抒发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建功立业之豪迈,离别思乡之愁绪等。

二、意境形象角度

题型:1.描述诗句中通过表现手法所展现出的画面,并揭示其中的含义。2.诗句通过什么表现手法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3.诗句通过什么表现手法塑造了怎样的形象?4.对运用表现手法来描绘画面、情境的诗句进行扩充性描写。

解读:我们要通过形象思维,借助联想和想象,感知诗句中的景物和形象,体会诗歌中的情境、意境,领悟诗人的情感。诗人在描摹细致委婉、隐秘难言的情感时,往往通过景物来渲染或衬托。如“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张可久《清江引・秋怀》)中,前两句道出诗人的思乡情。然而这种思乡之情有多深有多浓,诗中并没有直接表露,却是以“西风”“红叶”“黄花”“芭蕉”“秋雨”这一组富有季节特征的景物构成意境,渲染出一幅色彩浓丽的秋景图。那么诗人为什么要把这幅秋景着上浓丽的色彩呢?因为他要衬托自己浓浓的思乡之情。显然,这里用的是以景衬情的表现手法。

答题要点:意象特点+表现手法+深层含义。

三、整体分析角度

题型:1.诗歌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2.从表现手法上对诗歌内容作整体分析。

解读:根据诗歌内容,可侧重赏析诗句中运用的表现手法。如“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戴叔伦《兰溪棹歌》)中,前两句写了山水的明丽动人和月色的清爽皎洁,是静景;后两句写了鱼群争抢新水,涌上溪头浅滩的调皮,是动景。全诗动静结合,写出了兰溪山水的美好和蓬勃生机。

答题要点:表现手法+描绘的情景+抒发的情感+表达的作用。

模拟训练题

1.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旅夜书怀

[唐]杜 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本诗前四句写“旅夜”的情景,试分析一二句的景物描写与三四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不同?

(2)本诗后四句是“书怀”,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本诗的七八两句。

2.下列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杜甫《春望》首联言明春望所见,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怀凄然。

B.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诗人将明月拟人化,想象奇特。

C.白居易《观刈麦》中“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侧面写尽农民矛盾的心理。

第3篇:描写秋雨的诗句范文

手棒一本《文化苦旅》,随着作者的笔触在字里行间中游历了大半个中国。旅行结束,本应陶醉于祖国的壮丽山河、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然而我却无法使自己陶醉,心头莫名地涌出一种苦涩的感觉。我一直对《文化苦旅》中的"苦"字百思不知其义,起初认为无非是指旅行的劳苦,现在才发觉这实在过于幼稚的理解。其实,苦于身无所谓苦,苦于心才实为苦。作者曾感慨:"文人似乎注定要与苦旅连在一起。"我以为,这乃是文人最大的财富。苦涩过后总会留下一丝回味——对历史的感悟,对文化的理解,对人生的思索,全部融在这苦涩后的回味中了。

秋雨先生说:"如果说人生是一条一划而成的线,那么具有留存价值的只能是一些点。"是的,人生无非是漫长历史的一个缩影。历史从古代走到今天,还要继续走下去。历史的足迹却成了无数人一生的执著追求。历史的魅力便在于它的足迹总是隐藏在山水之间,难于寻找。所以没有博大的历史情怀,深厚的文化内涵的人是永远不会找到这些无价之宝的。无疑,余秋雨教授是"探宝"的胜利者,他的收获便是这本《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带领着我在历史长河中漫游。我们面前出现曾在历史舞台上演出过的一幕威武雄壮的活剧,一个个伟在大的人物出现了,他们的身上体现了中国文化的良知和高尚的人格,但他们中的多数还是逃脱不掉那悲剧性的结局。我的心被打碎了!但这破碎的心却真的读懂了中国文化。当莫高窟出土了大批极具研究价值的敦煌文物时,人们在为历史喝彩。然而历史却上演了一幕极其荒诞的闹剧,让外国人大摇大摆地将一本本一箱箱的珍贵文物搬到了他们的博物馆里。或许历史是要故意磨砺一下那些过于执著的历史学家们,让他们只能凭借外国博物馆提供的微缩胶卷来研究生长在中国的敦煌学。啼笑皆非的同时,我们不得不反问历史,这种磨砺的代价是否太大了?当然,这部历史更多地留给我的是对人生的思索。

"对历史的多情总会加重人生的负载,由历史沧桑感到引发出人生沦桑感。"这是作者的感叹,也是对读者的启示。人的一生也是一段历史。人生之路是弯弯曲曲;回头看一眼留下的足迹,自豪的同时难免感到一丝惆怅。因为无论你拥有多么辉煌的成功,却总会留下这样或那样的遗憾。作者在山水之间跋涉是为了录求历史的足迹,文化的灵魂;我们在生活中跋涉则是为了录求人生的真谛。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500字(二)

初读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总是感叹于他那伸张有力的笔法和豪迈中略带凄苦的哲语。是什么使得作者笔下的文章能够吞吐千年,博通古今而显得游刃有余?是一种阅历,一种修养。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无处不见证着他那沧桑而深邃的足迹。就是这种阅历和修养造就了《文化苦旅》的那种独具风格的艺术特色:对于读者来说,欣赏余秋雨的美文在很大程度上留给读者本身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洗礼和文化省思的自由空间;就其作品本身来讲,语言的诗化,叙事的故事化更给这部美文以强烈的美感。下面就详细将讲这两方面的艺术特色:

首先,文化省思,精神洗礼的社会功用是其主要的艺术特色。在《文化苦旅》中涉及的内容可谓古往今来,不仅有莫高窟的玄秘与圣洁,还有黄河文明的盛衰历史,不仅有江南的秀美与娇艳,还有庙宇的悠远与深沉,在描述的字里行间,作者的那种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见解很自然地融合到文章中去(这种文化见解包括了作者对历史现象的批评,赞扬等态度)。读者在阅读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理解了作者的历史观点,甚至接受了这种观点,从而引发了读者对文化的某种反思,在此同时读者的精神也得到了洗礼。比如,《道士塔》这篇文章,作者并没有过多的批评那个"王道士",而是将"敦煌失窃"的过错归咎于那些官僚们的身上,读者从这一点可以联想到当今社会,从而读者的精神某种程度上受到了洗礼。

第4篇:描写秋雨的诗句范文

【关键词】审美体验;初中古诗词;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格外重视古诗教学,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古诗有利于学生想象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语感的形成,还有利于学生丰富自己的传统文化,可是,由于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差异性,如今的学生很难与古诗作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由此,语文教学中的古诗歌教学陷入了“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的尴尬境地,很多语文教师在当前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错误地认为学习古典诗歌就是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就好了,其他不用管。事实绝非这样简单,笔者以为,教师应该在古典诗歌的教学过程中,注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发挥想象力,体会诗中留白之美

留白是中国画中的一种绘画技法,它能够通过虚与实的巧妙配合,使整幅画作表现出一种绝妙之处。从本质来说,绘画与文学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因此绘画中的留白技巧也可以在文学创作中得到很好的运用。教师要重视这一点,在诗词教学中注意挖掘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体会到诗中的留白之妙。举例来说,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这首诗就能够很好地体现这一点,李商隐曾经在边远的巴蜀地区担任官职,他因为思念生活在长安的妻子,创作了这首诗。在这首诗中,李商隐巧妙地运用了“巴山”、“夜雨”以及“涨秋池”三种意象,并将三者巧妙叠加在一起,由此衬托出“满”与“实”;诗人只为读者描写了绵绵的秋雨,至于自己是如何思念妻子却只字未提,这就是作者为读者的留白。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体会诗人创作的巧妙。比如,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一般秋雨会带给大家什么样的感觉,容易使大家产生什么样的思绪?”学生就非常容易联想到“思念”。教师继续对学生提问:“在秋雨绵绵的晚上,诗人使用了哪一种照明工具?他是如何思念妻子的?”通过逐步推进的问题设置,学生能够非常容易理解诗歌所显现的含义,也促进学生借助于自己的想象力,想象诗人在绵绵秋雨中对自己妻子无尽的思念,进而能够更深刻地感悟到作者内心的苦闷。

二、诗画互相促进,再现诗歌中的画面之美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对唐代诗人王维的高度评价,可是这句话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诗歌与图画之间的密切联系。王维是一位诗人,同时他也是一位画家,在他的诗作中,“画”与“诗”被完美结合在一起。在初中教材中有《使至塞上》这样一首古诗,教师为了使学生获得更加深刻的理解,带领学生分析完诗歌的基本内容之后,可以引导学生大胆利用自己的想象力,利用自己已经掌握的美术知识将诗中的意象进行组合,通过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诗画互相促进的教学手段能够使抽象的语言变得形象生动,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热情,同时有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除了王维的诗歌可以采用这种教学方法之外,其他的诗歌也可以灵活借鉴这种方法。总之,教师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借助于诗歌的手段来表现诗歌的意境,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诗歌中的图画美。

三、通过音乐感悟诗中节奏之美

诗与歌是一对密不可分的主体,自诗歌诞生那一天起,就从来没有与音乐分开过。在诗歌教学中,学生不仅要学习诗歌中的语言美,还要用心体会诗歌中所蕴含的音乐美。无论是音乐还是乐器都是诗人表达感情的工具,教师在诗歌教学中如果遇到有关乐器的诗句,要为学生详细解释相关知识,除此之外,还要求学生充分感受诗中情感。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与诗歌情感一致的背景音乐。这样,学生在感悟诗歌创造的意境美的同时,还能够体会到诗歌中的音乐美。当学习《陋室铭》这一课时,尽管诗人遭到了贬谪,却仍然过着“调素琴”、“阅金经”的怡然生活,字里行间流淌出诗人高尚的节操。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轻松的背景音乐,使学生边听边用心朗诵,缓缓的旋律将作者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怀充分展现出来;在《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诗人辛弃疾用“五十弦翻塞外声”将粗犷悲壮的战歌奏起。所以,学习这首诗的时候,教师要尽量选取高亢激昂的乐曲,使学生在铿锵有力的旋律中感受诗歌的意境。所以,诗歌是音乐的载体,诗歌教学只有添加了音乐元素,才能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四、理清结构,体会诗歌结构美

在诗歌创作中不能忽视结构的重要性,它影响着诗歌的内部组织和整体构造。教师在进行诗歌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会感悟诗歌中的韵律美和语言美,还要引导学生认真分析诗歌的结构,体会诗歌的结构美。《红楼梦》中有一节内容讲的是“香菱学诗”,黛玉言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的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由此可见,黛玉所说的“起承转合”便是古人设计诗歌结构的技巧之一。古诗词中的“起”指的是诗歌的开头,主要作用是引出下文;“承”指的是承接上文,对上一句所描写的事物做更详尽的描述;“转”指的是转折,有的时候也指递进,将诗歌的意境深化一层,表现出更加深厚的思想内涵。古人进行诗歌创作都喜欢先对景物进行描写,之后再抒情、议论,接着照应开头,所以从整体看,诗歌结构非常完整,主旨也十分鲜明。这种结构方式不仅能够使读者较好地感受作者思维的层层推进,也能够充分认识到诗歌结构的紧致、巧妙。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一定要重视“起承转合”在诗中的运用。

五、结语

当前的古典诗歌教学,虽然在当前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是只要教师坚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就一定会使学生乐于接受诗歌,进而走出诗歌教学的瓶颈。

参考文献

[1]沈文嘉,单青.把握文眼窥探文心试论散文教学的导读方法[J].职业技术,2011(05).

[2]吴洪雷.放飞文言文的课堂――小议初中文言文的几种教学方式[J].科技创新导报.,2011(36).

[3]黄仲山.论中国古代文学文本中亭意象的审美意蕴[J].云南社会科学,2012(01).

第5篇:描写秋雨的诗句范文

凤凰鸣兮,于彼高冈。梧桐生兮,于彼朝阳。(节选自《诗经・大雅・卷阿》)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节选自汉诗《孔雀东南飞》)

雨滴梧桐秋夜长,愁心和雨到昭阳。泪痕不学君恩断,拭却千行更万行。学画蛾眉独出群,当时人道便承恩。经年不见君王面,花落黄昏空掩门。(刘媛《长门怨》)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别来音信千里,恨此情难寄。碧纱秋月,梧桐夜雨,几回无寐! 楼高目断,天遥云黯,只堪憔悴。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晏殊《撼庭秋》)

碧海无波,瑶台有路。思量便合双飞去。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绮席凝尘,香闺掩雾。红笺小字凭谁附?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晏殊《踏莎行》)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原上草,露初。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贺铸《鹧鸪天》)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

以上诗词中,不少作品的感情基调是悲伤的。尤其是当梧桐、夜雨这两种事物同时出现时,不是表现生离的感情,便是表现死别的感情,显得哀婉动人。

中国古代文人为什么喜欢用梧桐树来表达生离死别的悲伤情感呢?这和“梧桐”的读音有关――梧桐与“吾同”谐音,意思是“跟我一样”。细说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点原因:

首先,梧桐在古代是一种常见的植物。唐宋时期,南北各地的人们都喜欢种植梧桐。因为梧桐树比较干净,而且枝繁叶茂,夏天可以为人们遮挡炎炎烈日,因此,庭院里、水井边,常有梧桐树的身影。有诗为证:“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梧桐杨柳拂金井,来醉扶风豪士家。”(李白《扶风豪士歌》),“蟋蟀鸣洞房,梧桐落金井。”(张祜《墙头花二首》)

其次,古代有“梧”是雄树、“桐”是雌树的说法。因此,梧桐可用来比喻男女之间的爱情。例如,孟郊的《列女操》中有“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的句子。汉代枚乘的《七发》中有“龙门之桐……其根半死半生”的说法。后代又有拿梧桐半死比喻丧偶的。例如,白居易的《为薛台悼亡》中有“半死梧桐老病身,重泉一念一伤神”的句子。

第6篇:描写秋雨的诗句范文

所以,对诗歌的阅读鉴赏,必须以解读诗歌意象为突破口,以熟知诗歌意象为突破点。下面我们来归纳一些常见的意象,它们往往能表达相近的情感。

树木类

柳树

以折柳表惜别。

《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由:厂“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还有《折杨柳》的曲子,以音乐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

松柏

坚挺、傲岸、坚强、有生命力是松柏的特点。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

《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后世诗歌常用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刘禹锡:“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李山浦:“孤标百尺雪中现,长啸一声风里闻。桃李谤她真是佞,藤萝攀尔亦非群。”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三国人刘桢《噌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芭蕉

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曲调有凄凉之音。孪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通过芭蕉把伤心、愁闷的感情一古脑儿倾吐出来。葛胜冲《点降唇》:“闷愁几许,梦逐芭蕉雨。”雨打芭蕉本来就够凄怆的,梦魂逐着芭蕉叶上的雨声追寻,更令人觉得凄侧。

芳草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多比喻离愁别恨。

《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萋萋”是形容春草茂盛。春草茂盛,春光撩人,而亲人未归,不免让人登楼伫望。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以“青青河边草”起兴,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

梧桐

象征凄凉、愁苦、悲伤的情感。

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叶梧桐叶落时。”秋时冰冷的雨打在梧桐叶上,好不令人凄苦。李煜《相见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子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可见秋雨打梧桐,别有一分秋滋味。

花草类

象征着坚强和面对逆境的不屈不挠。

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因此梅花与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以花贵,自战国始”,到梁、陈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咏梅诗。这一时期的梅花诗大都是对花本身的描写或用于赠别,尚无明显的象征寄托。到了唐宋时期,梅花已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张耒:“何以伴高洁,清晓颂《黄庭》。”张泽民:“一白雪相似,独清春不知。”苏轼:“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他们都在对梅花的描写中寄托了一种高洁的品格。

表示隐逸、高洁、脱俗。

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于它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

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唐人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宋人郑思肖《寒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中。”宋人范成大《重阳后二首《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借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南朝乐府《西州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情”。这里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红豆

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之情。

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的爱情信物,《南州记》中称其为海红豆,史载:“出南海人家园圃中”。《本草》称其为“相思子”。王维《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

丁香

指愁思或情结。

唐人牛峤《感恩多》:“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

动物类

蝉比喻人品行的高洁。

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骆宾王《在狱咏蝉》:“无人信高洁。”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我亦举家清”。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他们都是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命在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唐人骆宾王《咏蝉》起首两句:“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满读者心中。

杜鹃

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

杜鹃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如果仔细端详,杜鹃口腔上皮和舌部都为红色,古人误以为它蹄得满嘴流血。凑巧杜鹃高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人们见杜鹃花那么鲜幻,便把这种颜色说成是杜鹃啼的血。

李白诗云:“杨花飘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又如《蜀道难》:“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白居易《琵琶行》:“杜鹃啼血猿哀鸣。”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

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文天祥《金陵驿二首》:“从今别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杜鹃的啼叫又好像是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种声音很容易触动人们的乡愁乡思,宋代范仲淹诗云:“夜人翠烟啼,昼寻芳树飞。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鸿雁

表示孤独和思念之情,也有音信和消息之意。

鸿雁,即书信,表示对亲人的思念。《汉书・苏武传》载:匈奴单于欺骗汉使,称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故意说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燕,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单于只好放了苏武。后来就用“鸿燕”“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讯息。如晏殊《清平乐》:“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李清照词云:“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一剪梅》)另一首词云:“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蝶恋花》)大雁在这里是传书的信使。

鸿雁也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之情。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归北,人还没有归家。诗人在北朝做官,出使南朝陈时,写下这思归的诗句,含蓄而又婉转。

燕子

燕属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成对,寄居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因此为古人所青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意象之盛、表情之丰,非其它物类所能及。

第7篇:描写秋雨的诗句范文

第一回合 岁月修行

蒋捷是南宋遗民,他的凄凉、悲哀和感慨里,脱不去国破家亡的沉重影子。或许是因为看尽世事兴衰的感悟太深,他一写,就写出了人的岁月沧桑。请根据以下描述填字:“一个人从少年到老年,心情难免会有剧烈转换的落寞与惆怅。青春年少的时候,我在灯红酒绿的歌楼上听到风雨之声。壮年的时候,我在漂泊求索的客船上听到风雨之声。而今,我的双鬓已经斑白,我便在清静的僧庐之下听到风雨之声。回想一生,经历过太多的悲欢离合、变幻无常,万般心绪却无言,只能听着窗外的秋雨一滴滴敲打着石阶,直到天明。”

少年听雨歌楼上,___________昏___________。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___________低、断雁叫___________。

挑战者答题:

@吴小多 红烛;纱幔;压枝;残阳

@李 琳 红烛;罗帐;云;西风

第二回合 输赢修行

人生如同一局残棋,输赢二字永远没有定论。世上总有走不完的路,如果你无法达到最终目标,也没什么大不了,走好能走的每一步,人生的棋便不是死局。请根据提示及图答出原诗作者。

挑战者答题:

@吴小多 苍雪大师

@李 琳 纳兰性德

第三回合 生死修行

这是著名诗人苏轼为悼念亡妻王弗所作的词。大概感情浓到极处,已来不及也不愿意用华丽的辞藻修饰装点,只能语淡情真。请说出“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下一句。

A.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B.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挑战者答题:

@吴小多 A

@李 琳 B

第四回合 孤修行

孤独,是诗人笔下永恒的主题之一。读李白的诗,感受最深的是旷世的孤独,也是愤世的孤独,所以在他的诗中总能看到借酒浇愁的伤感。请根据描述填字。

挑战者答题:

@吴小多 弃;去;不可留;入;心;多烦恼

@李 琳 弃;去;不可有;乱;心;多烦忧

第五回合 感伤修行

下列诗句中,出自北宋诗人黄庭坚的《寄黄几复》的是哪一句?

A.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B.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挑战者答题:

@吴小多 B

@李 琳 A

第六回合 寂寞修行

根据下面给出的关键字,写出诗句。

知 晓 摇 音

弦 有 少 时

谁 断 何 了

挑战者答题:

@吴小多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李 琳 春花秋月何时了。

第七回合 心灵修行

唐代诗人李涉的《题鹤林寺壁》描写的是没有一种快乐比得上内心的祥和,没有一种享受比得上内心的安宁。从现实的纷扰中解脱出来,回归到轻松愉悦中去,让简约淡泊取代熙攘纷杂,让宁静安详取代焦虑浮躁。请根据描述接句。

,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 。

挑战者答题:

@吴小多 终日昏昏醉梦间;偷得浮生半日闲。

@李 琳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得浮生半日闲。

第八回合 红尘修行

初于世间,他因年少轻狂的桀骜,目无万物的狂放,不甘于命运的不断奔波,而一再沉浮。渐入而立后,他才于浮沉中觅得些许功名。于是他浮于水面,豪情壮志满怀,妄图凌驾于众生之上。奔波一世,无论成败与否,他终于尝尽世间百味,如醍醐灌顶般,幡然通透。从此心静如禅,于茫茫世间,只求淡然了却余生。请根据上图答出作者及诗名。

挑战者答题:

@吴小多 陆游的《题临安邸》

@李 琳 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

雅言说

第8篇:描写秋雨的诗句范文

一、共同之处

1.体裁相同

两篇文章体裁一样,即“歌”,能唱的诗,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2.格式不固定

两诗都不拘泥于固定的格式,诗句多少依所要表达的内容而定。

3.写景与叙事融为一体

杜诗将“秋风”“秋雨”和个人的遭遇经历融为一体,岑诗将“冬雪”和为朋友的饯行融为一体,都达到了景为情生,情因景涌的艺术境界。

4.借景抒情

两诗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杜诗借大风破屋、草堂漏雨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岑诗借边塞壮丽的雪景,表现了诗人和边防将士的爱国热情,以及他们对战友的真挚感情。

5.都写到了风

两诗都用了一系列动词来表现风力之大,而且都用了“卷”这个字。

6.都有千古名句

杜诗中千古名句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岑诗中千古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二、不同之处

1.句式不一样

杜诗以七字句为主,间以九字句和二字句,句式错杂;而岑诗从开篇第一句“北风卷地白草折”到结尾第十八句“雪上空留马行处”都为七字句,句式整齐划一。

2.叙事详略不一样

杜诗叙事较详细,故事性强。全诗可分三节。第一节写风破茅屋。“八月秋高风怒号”写出了秋风肆虐,声响宏大;“卷我屋上三重茅”突出风势之大,茅屋被秋风所破之情景;“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写茅草被狂风刮起纷纷坠落的去向。这时,茅草散落似乎还有希望收回,可“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茅草的下落竟是如此!“归来倚仗自叹息”写出了诗人投诉无门的困窘之状。整个第一节的气氛是昏暗的,情绪是低沉的。第二节写秋风破屋的结果。先从风云变幻说起:“俄顷风定云墨色”是雨要来的征兆,“秋天漠漠向昏黑”渲染出了云将酿雨的情境,“雨脚如麻未断绝”突出了雨的绵密,可诗人赖以生存的茅屋却“床头屋漏无干处”,至此秋风破屋的惨剧达到了,此情此景诗人怎能入眠?“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更是诗人自“安史之乱”以来各种辛酸经历的慨叹。

岑诗叙事简洁,点到即止。全诗的叙事线索不像杜诗那么明晰,是若隐若现的。诗的前半部分咏雪,后半部分写送别。咏雪部分的雪景可以说是一幅想象奇特的写意画。“白草折”与“梨花开”让我们读者从视觉上领略到了边塞奇寒的气候特征。而送别之事也仅仅在“中军置酒饮归客”“轮台东门送君去”和“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这些诗句中有所体现。具体的饯行、送别场面读者只能靠想象了。

3.抒情方式不一样

杜诗抒情强烈而深沉,推己及人并直抒胸臆:“安得广厦千万间……风雨不动安如山”是诗人用理想战胜现实后的呐喊,意志战胜叹息后的狂唤,表达了诗人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

岑诗抒情含蓄典雅,“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诗人没有一语道破,而是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让其产生无限的遐想:或许有对友人的不舍,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有对归期无望的惆怅……体现了含蓄典雅的特点。

第9篇:描写秋雨的诗句范文

关键词: 古典诗词;“悲秋”;意象;情景交融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829(2013)02-0073-03

“悲秋”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一曲感伤旋律,它由萧瑟、凄切、衰败的秋景、秋物、秋色、秋声结合人自身境遇而感发,主要抒发的是人对自身悲剧的感慨和一种生命的悲哀。

对“悲秋”的研究,有的学者从文学史时序出发研究“悲秋”的原型、历史接续及影响;有的学者研究“悲秋”的言叙方式;更多的学者则从“情景关系”角度来研究“悲秋”。在这里笔者则试图通过一系列“悲秋”意象来探究“悲秋”的意义。

一、古典诗词的“悲秋”意象

意象,是中国首创的一个重要的诗学审美范畴,《周易·系词》提出“立象以尽意”原则,所以意象的古义是“表意之象”。[1]意,包括情、志、事、理等方面;象则包括景、物、色、声等方面。二者结合起来构成古典诗学的基本范畴。[2]“悲秋”意象是多种多样的,与秋外在的自然形态和自然之物是分不开的,在诗词中多呈现为意象群。“悲秋”意象, 主要可分为秋景秋色、秋物秋声和秋日天象三大类。

(一)秋景秋色,主要包括秋风落叶、秋雨和霜露等三种意象

1. 秋风落叶

瑟瑟秋风是身感耳闻的悲凉之气;枯槁飘零的落叶是可以目见的,易引起人的感伤情绪,产生生命易逝的悲哀。先秦时代,屈原《湘夫人》中“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已有悲秋因子的存在,秋与人之哀伤有了一定程度的关系,即秋引发、加深和表现了诗人的哀伤。[3]宋玉《九辩》有“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的诗句,此一声“悲哉”开中国文学史上“悲秋”主题的先河。贾岛《忆江上吴楚士》“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颇富动感,气象雄浑,渭水西风陪衬居者怀念行者的心情,将一段悲愁之情寄于秋风落叶。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曾说这两句诗是“置之盛唐不可复别”。[4]

2.秋雨

秋雨最易扯动人的情思,也最易扣响情感的门环。李商隐作《夜雨寄北》时只身在蜀,家小在河内,巴山秋夜,夜雨潇潇,激发了作者缠绵的相思之情并以诗代书。柳永《八声甘州》首句“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使整个画面有一种凄清的动态美,物态总是与心灵相遇相契才产生诗意,“暮雨洒江天”告诉我们诗人的心灵是流动的,雨水仿佛在洗涤着清冷的残秋,洒湿了江天,也洒湿了羁旅漂泊者的心灵,雨水洒洗,秋天越发清冷凄凉,客思越发浓烈。

3.露和霜

霜露属冷色调,从视觉上就给人一种清冷之感,身感至心。骆宾王《在狱咏蝉》中“露重飞难进,风多响亦沉”,以蝉的艰难处境“露重” 以及“风多”喻己之冤屈难伸,感慨仕途的艰难并抒发自己的哀怨之情。柳永《八声甘州》中“渐风霜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这几句描写使人满目萧瑟,更觉风霜渐渐凄冷,但气象雄浑,悲壮中蕴含着无限的感慨苍凉,一股思乡之情演绎成了漂泊游子对精神家园的渴求。

(二)秋物秋声,主要包括动物和植物两大类

1. 动物:主要包括(孤)雁南飞哀鸣、秋蝉残鸣和寒鸦悲啼等三种意象

雁南飞是秋天特有的现象,南飞即“还乡”,易引起人的思乡情怀。孤雁南飞哀鸣,更易勾起文人的孤独感伤悲凉之情。杜甫《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描写边地的秋夜中偶尔的雁鸣给人的心理触动。战事频繁,边地交通早已中断,路上已没行人,边塞秋夜笼罩着沉郁死寂的气氛,大雁不仅没有给边地带来一丝生机,反而更增添了几分冷落与悲凉,路断人行是目之所见,戌鼓雁声是耳之所闻,诗人通过对自己所见所闻的描绘,生动具体地展现了一幅边地秋景图。尤其是“一雁”突出地表现了作者一种孤独寂寞的心境和漂泊无依的艰涩。[5]蒋捷《虞美人》“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景物描写视听结合,小舟在浓云低垂下空阔的江面上漂泊,西风中传来失群大雁的哀鸣,这孤雁漂泊的愁思长长,谁问谁怜?孤雁的声声悲鸣叫人心碎。

蝉,春生夏死,夏生秋死,喧闹的生命十分短暂。秋蝉残鸣既从听觉上给人一种凄切的感触,也预示着生命的脆弱和即将结束。李商隐的《蝉》,以蝉自喻,抒发自己的清高、清贫和不得志,咏叹出了诗人在动荡的晚唐时代,个人遭遇的坎坷不平。[6]柳永《雨霖铃》首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让清秋的寒蝉残鸣声营造了一种离别时浓厚的感伤氛围。

乌鸦又叫寒鸦,这和秋的凄冷有关。鸦凄切的叫声和秋天中人的感伤又相关,寒鸦栖息于树,几声悲啼,易于引起孤独漂泊者的愁思,引发多种感触,故鸦在秋天悲啼也使人感到秋的寒凉。张继《枫桥夜泊》首句“月落乌啼霜满天”中“乌啼”是秋声的象征,见其栖巢不稳,打破夜的宁静,引发愁思,正以映衬满怀旅愁的不眠之客,创造了悲愁的情感基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首句“枯藤老树昏鸦”中“昏鸦”为这幅黄昏萧条的孤旅图更添了几声悲啼。枯藤缠附于老树,黄昏时乌鸦归栖于老树之上,草木野鸟都有归宿,正以反衬游子之漂泊无归。

2. 植物:主要包括秋菊和芦、菰、荻、江枫、梧桐(雨)等一些特殊意象

秋菊色彩美丽灿烂,亦可作为“悲秋”意象,当秋菊这种美丽与人物的生命和所处的环境不能与共时,便产生失衡感、落寞感和孤独悲哀。秋菊作为“悲秋”意象,以乐景写哀,倍增其哀。这在李清照诗词中表现得较为典型,李清照后半生有过较长时间颠沛流离的生活,感伤敏锐的心灵面对秋菊有忧愁,更有孤独冷清。忧愁如《醉花阴》里“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孤独冷清如《声声慢》中“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深秋正在盛开,可是容颜已经憔悴消损,“人比黄花瘦”,又怎有心思去将它采摘?

芦、菰、荻、江枫、梧桐(雨)等是一些特殊的“悲秋”意象。芦、菰、荻等属水生植物,根系脆弱,秋天花白,秋日残败是显而易见的,使人产生生命的脆弱之感。江枫秋天变红,象征秋色,能引发愁思,渗透着生命将逝的意味。秋雨滴打着梧桐枯叶,目见耳闻,容易触动人的心灵,产生感伤之情。张继《枫桥夜泊》中“江枫渔火对愁眠”,“江枫”经霜,与“渔火”相映而红,如炯炯的眸子,与愁人无言相对,巧妙地烘托了江上孤客的旅愁。韦应物《夕次盱眙县》中“人归山郭暗,雁下芦州白”描写人归雁宿,各安其居,看着白茫茫的芦花催生了怀乡之情,天大地大,何处是家?白居易《琵琶行》首句“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中一组意象“枫叶荻花”瑟瑟作响,营造了一种感伤的送别氛围。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女词人听梧桐细雨,敏感破碎的心灵被滴打着,分不清是听觉还是心灵的感触。《踏莎行》中“隔夜人在雨声中,晚风菰叶生秋怨”雨声菰叶交响生悲,借凄清之景抒凄凉之情,诗人从风雨菰叶声中感受得特别深刻。

(三)秋日天象,主要包括秋月和星(牵牛织女星)两种意象

月亮在古典文学中作为一个综合型意象频频出现。秋夜,月亮分外明亮,望月的人会把思乡怀人等种种情感寄予明月,明月发挥着情感传递功能,秋月作为意象,更蕴含着浓郁的“悲秋”气息。王建《十五夜望月》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月亮触动着诗人的心,勾起满腹思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渗透着淡淡的悲哀。李煜《相见欢》中“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残月一钩,勾起心中千丝万缕的去国怀乡之愁和无限的亡国之恨。

牵牛织女星作为“悲秋”意象,用来表现情侣之间远在天涯的相思之苦,但也别有所寄托。如《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写织女隔银河以望牵牛,可望而不可即,无限相思。诗中将织女星拟人化,言因终日相思不能织布,泪落如雨。[7]杜牧《秋夕》一诗“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中“牵牛织女星”触动了遭弃宫女的心,哀婉自身不幸,倾慕他人之有幸,心事盘绕全在这举目仰望之中。联系作者人生的穷愁潦倒,何尝不蕴含着政治上不得志的愁闷呢?

综上所述,“悲秋”意象可概括为秋风落叶、秋雨、露霜、(孤)雁南飞哀鸣、秋蝉残鸣、寒鸦悲啼、秋菊、芦菰荻枫、梧桐(雨)、秋月、牵牛织女星等。这些意象往往在文本中不是单一的,而是审美主体适时适地组合而成的意象群,意象间相互映衬生发、对比强化、和谐浸染、视听动静结合,就形成了“意象纷呈,触类多通”。[8]如吕岩《梧桐影》:“明月斜,秋风冷,古人今夜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全词四句,由明月、秋风、梧桐等组成意象群,画面丰富多彩,有利于情感表达的需要,更有利于创造诗词意境。

二、情景交融——“悲秋”情怀与“悲秋”意象的契合点

“悲秋”是一种复杂的情怀,意象即融入了情思的形象。中国文论讲究诗歌的本质是情景交融,提倡感物说和言志说,即外感于物,言动于心。情与物遇,目击道存,精神与物态的契合,有时是“一见钟情”式的拍合,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因而诗的意象,有时简直就是物象,而抒情也简直就是状物。[9]如欧阳修《秋声赋》中“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秋中有情的感伤,情中有秋的落寞。

诗人之怨愤与愁绪不源自物,而源自人生的穷途失意。诗人抟结秋日景观,正是以其性情,而“悲秋”也。并不是欲悲秋日之草木零落,而是悲其人之穷、愁。哀怨之心甚炽,胸中全是秋意,则已无需值秋日而有悲秋,其发而为诗,则无往而不含秋意。秋本无情无志,更没有感伤,不过是秋外在的自然形态和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基本精神,使之更契合中国文人的心境罢了,情与景的交融方见中国文化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

参考文献:

[1]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00.

[2]赵永纪.诗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23.

[3][10]陆玉林.传统诗词的文化解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02;106.

[4]贺新辉.全唐诗鉴赏辞典(第九卷)[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4:1713-1714.

[5]林高俊.边塞诗赏析[M].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2000:77.

[6]傅德岷.唐诗三百首鉴赏辞典[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4:214-215.

[7]贺新辉.古诗鉴赏辞典(第三卷)[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