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学检验技术的前景范文

医学检验技术的前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学检验技术的前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医学检验技术的前景

第1篇:医学检验技术的前景范文

【关键词】康复医学;理论研究;临床实践;检验分析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235-01

1 康复医学理论研究现状分析

在医学治疗与护理工作中,康复医学由于直接关系着患者接受治疗后身心健康的有效恢复,因此其在医学领域中的地位至关重要。在康复医学国际普及发展的背景下,其理论知识的研究也日渐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特点。在康复医学的理论研究中,美国与欧洲国家处于领先地位,康复医学的发展正成为医疗技术的发展主流方向。就我国康复医学的理论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康复医学理念的日渐普及和康复医疗技术的推进,都充分表现出了我国康复医学发展的广阔空间。现代康复医学主要研究的理论内容是对伤残病患者病后机体的有效恢复方法,并通过将康复评测与训练融入到康复治疗中,从而更为有效的促进患者机体和心理的康复。由于康复治疗的开展是继临床治疗后的重要工作,因此,其理论研究的过程必须强调以患者为护理中心,并在满足患者实际需求的前提下,通过督促患者锻炼并加以鼓励,从而使其机体健康状况得到有效的恢复并保持。

2 康复医学临床实践效果检验

康复医学的开展必须要与临床治疗相结合。在康复医学的临床实践中,就内外科医疗与妇幼医疗等康复医学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复查医学在临床中的开展不仅有效促进了及脑瘫,偏瘫和截瘫等患者临床护理水平的提高,在慢性病,精神心理疾病等患者病情的康复中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就中枢神经系统的康复医学临床成效进行分析,在对脑神经受损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的过程中,采用的康复治疗方式主要是肢体运动的训练。由于训练过程中施行的康复治疗能够帮助患者重新构建脑神经功能,因此在康复治疗中通过对患者的运动方式进行训练,能够起到良好的康复治疗效果。

在对周围神经组织受损的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时,主要治疗方法是利用神经生长因子刺激交感神经与背根神经节细胞蛋白进行融合,从而促进神经元体积的膨胀,增加神经元之间的递质传输,更为有效的提高患者神经系统兴奋性。此外,神经系统的康复治疗还采用了脉冲电刺激的方法,即通过对患者进行定期的脉冲刺激治疗,促进患者神经细胞再生轴突的生长与分裂,从而有效的加快神经细胞的兴奋传递效率,提高患者神经系统的恢复效率,提高康复治疗的医疗效率。为了更为全面的保障康复治疗临床效果,在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的过程中还要针对康复功能进行评估,通过评估结果对康复治疗的临床实践进行检验。针对不同患者的不同病状,康复治疗在临床中可以结合运动功能评估,心理神经评估以及机体运动控制能力评估等评估内容,从而更为全面的得出患者康复过程中的相关数据,以此为参照对康复治疗手段进行调整,并更为有效的实现康复治疗的多层次检验。

3 康复医学发展前景展望

随着我国康复医学多元化发展的推广与完善,康复医学所接纳的患者类型将会进一步丰富,加之社会进步与发展对临床医疗康复要求的逐渐提高,也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康复医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为了更为有效的满足社会需求,康复医学在今后的发展中将涉及到更为广泛的领域中,在保证医疗护理质量的同,通过指导并监督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从而促进患者在接受临床治疗后康复效率的有效提升,并为其体制的增强和健康状态的保持提供更为有力的保障。

结语: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将会在带动医学技术进步的同时,更为有效的促进康复医学临床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在科学技术推动康复医学技术进步的同时,医学领域也应在临床医学医疗技术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康复医学技术加以完善,从而使康复医疗手段能够进一步丰富,从而满足患者更为广泛的康复需求,通过提高康复治疗的人性化而实现医疗技术与患者间的互动,使得患者更为积极的参加到康复治疗过程中。为了更深层次的发掘康复医疗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医护人员还要对康复医疗和临床医学技术进行更为紧密的结合,为护理医护工作的实际开展提供更为丰富的临床参考。

参考文献

[1] 缪鸿石.康复医学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2):25-36

[2] 中国卫生部医政司.中国康复医学诊疗规范[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2-08-17

第2篇:医学检验技术的前景范文

庄河市中心医院,辽宁大连 116400

[摘要] 观察流式细胞术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研究,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在临床的检验中可以依托于科学方法进行病症的治疗。通常情况下,采用流式细胞术进行病症的治疗,不仅能够对细胞的表面抗原与受体予以详细的分析,还可以对细胞中的抗原体和分子进行科学地检测。由于科技的不断进步,促使细胞微球实验技术得到医学临床的广泛应用和推广。就现阶段的发展而言,流式细胞术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主要是对淋巴瘤、白血病、中性粒细胞与红细胞的分析、肺泡灌洗液中的T细胞的亚群检测与分析等病症的临床分析和检测。

[

关键词 ] 流式细胞术;临床检验;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 R1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0(a)-0162-02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促使医疗监测方法也开始趋于成熟,流式细胞术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频率开始增加,并且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可以依托于流式细胞术对需要检测的细胞进行细胞内部的抗原和分子检验,能够得到科学的结果,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予以很好地推动。目前,我国对于细胞微球实验技术的应用上,主要应用在对患者血清和血浆的检测与分析中,并能够对可溶性的蛋白与细胞因子加以科学与详实的研究分析。笔者根据自身对流式细胞术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研究,并进行了临床效果观察,现将临床观察与研究的结果进行如下报道。

1流式细胞术

在医学研究领域中,流式细胞术(FCM)主要是近代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流体力学、分子免疫学、激光技术等进行高度结合的产物[1],能够对单细胞或者是其他细胞粒子以及抗原体进行科学与速度的检测,并能够借助于科学技术的选用对检测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

就现阶段的发展而言,流式细胞术技术同现代单克隆抗体技术进行有机的结合,能够对单个细胞中的多个参量进行定量、定性的分析的同时,还能够将技术本身所具备的高速、精准的特性融入其中,并得以展现出来。在医学研究领域中,流式细胞术技术已经得到医学临床实验的广泛性应用,并且主要用于对大量样品的检测,这种技术能够在肿瘤学、血液学、免疫学等多个学科间进行科学的分析与应用,借助于多学科的理论常识进行细胞粒子、单细胞的研究。

1.1流式细胞术对细胞表型的分析

分析细胞表型,是目前最为常用的一种临床应用技术。在单克隆抗体同流式细胞术的结合应用中,首先要进行的步骤就是对细胞表型的研究和分析,比如:分析细胞表面CD8和CD4等的表达[2]。由于分化抗原的深入发展,对细胞表型分析得到临床的广泛应用,比如:对白血病和淋巴瘤病症的诊断方面,对中性粒细胞、红细胞的检测方面等。

1.2流式细胞术对细胞中抗原或分子进行的检测

受到乙醇、皂角素、甲醛等细胞膜渗透剂发展的影响,促使细胞中的抗原或者分子的检测技术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在研究的初期,对细胞内检测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对细胞的倍体和周期进行分析,并借助于冷乙醇对细胞膜加以通透性的提升,再依托于碘化丙啶对细胞中的DNA进行染色,方便研究的观察。

1.3细胞微球试验

细胞微球试验是一种新型的医疗检测技术,可以对细胞分泌释放出的细胞因子、可溶性蛋白等进行科学地检测[3]。通常情况下,每个细胞微球试验中的微球都有其特定的荧光强度,并且具有大小一致的特性。细胞微球试验具有检测灵敏度高、检测效率准确、重复性好的优势。

2流式细胞术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

2.1流式细胞术在免疫学中的应用

随着流式细胞术在临床检验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可以为试验室的研究提供具有诊断性的研究指标。关于对白血病和淋巴瘤病症的免疫表型分析中,能够借助于免疫学的原理,利用抗原抗体的特异性反应,对不同的单克隆抗体进行不同荧光染料的标记[4],当细胞受到激光的照射后,细胞膜的抗原体能够发出不同的激光荧光,并同相应抗原进行结合,促使细胞表面抗原量的生成。通常情况下,细胞免疫反应有两种,分别是细胞的直接免疫反应和细胞的间接免疫反应。细胞的直接免疫反应是细胞表面的抗原能够同带荧光探针的单克隆抗体进行结合的一种免疫反应[5];而间接免疫反应则是指细胞表面的抗原能够同单克隆抗体进行有机的结合,并促使第二抗体可以同抗体进行结合,与此同时,导致抗原抗体复合物也带有荧光探针[6],产生了机体的免疫功能。通过对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检测,能够对患有淋巴瘤和白血病的患者进行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并为患者进行科学的治疗。

2.2流式细胞术在血液中的应用

在医学临床研究领域中,通常都是依托于对患者进行血液或者是骨髓的采集,并将其作为临床诊断的标本进行详实的分析研究。由于血液样本能够呈现出悬浮的状态[7],便于流式细胞术对其进行分析和选择,促使在医学临床领域中,流失细胞术可以得到重要的应用和推广。流式细胞术能够对外周血细胞进行检测分析,并对白血病与淋巴瘤等疾病进行血液的诊断和分析,同时还可以对其进行预后的判断与治疗做出重要的贡献。流式细胞术可以依托于抗血细胞表面分化抗体的程度不同,进行细胞参数的设定,从而可以对细胞的属性予以合理化的判定。通过对DNA倍体与细胞周期的测定,可以指导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的白血病化疗的治疗,并能够对细胞增殖情况进行实时地观察,对相应药物的治疗效果予以提高。流式细胞术在血液中的应用分析,可以对细胞中所含药物的浓度进行适度的降低,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耐药程度予以很好地反应出来。

2.3流式细胞术在临床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由于流式细胞术具有灵敏、快速与高效的特性,促使其可以同时进行多项参数的分析,尤其是在临床微生物的检测实验当中,更有利于其作用的施展。流式细胞术既能够用于对受感染的细胞进行内部病毒的抗原检测,还能够对受感染的细胞表面进行病毒抗原的检测[8]。借助于特异性识别的特征对细胞表面进行抗原单克隆抗体的检测,并能够进行定量、定性的受感染细胞的检测。流式细胞术体外抗生素的药敏试验中,主要是依托于流式细胞术对染料和病原体结合后产生的不同荧光强度进行检测[9],并能够间接地将病原体的活性与功能进行反应。随着科学技术同医疗卫生事业的稳健发展,流式细胞术技术在细菌的药敏试验中得到有效的研究与应用,并能够依托于临床微生物学的作用发生原理进行科学地检测与指标的分析,帮助医学临床研究领域对流式细胞术的应用研究成果的分析。

2.4流式细胞术在肿瘤学中的应用

流式细胞术在肿瘤学中的应用,是对医学临床研究成果的一大突破。在肿瘤学中的应用主要是对DNA的含量进行科学地测定,并可以依据检测出来的结果帮助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化疗治疗和药物控制含量的指导。通过流式细胞术对肿瘤的研究与分析,可以对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进行临床治疗方案的提出,并能够将高分辨率与精确度的特性应用到临床分析中,辅助肿瘤的治疗和预后护理治疗。流式细胞术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对患者的恶性肿瘤中的DNA进行含量的分析,还能够依托化疗中肿瘤分布直方图的变化进行患者治疗效果的分析,提升对患者的治疗效率。流式细胞术能够同肿瘤学进行有机的结合,可以推动医学研究领域在肿瘤治疗方面的治疗效果。

3流式细胞术在临床细菌学检验中的潜在应用分析

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促使流式细胞术应用的范畴不断扩大,并能够同其他具有现代化的医疗技术结合使用,能够在细菌学的检验中得到巨大发展前景的保障,比如:可以直接检测出细菌与真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体感染的程度,帮助医学研究领域对各种疾病的诊治与检测。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更新,流式细胞术的药敏试验成为医疗卫生事业中发展速度较快的一种医疗检测技术。而流式细胞术的药敏试验主要是借助于不同荧光染料进行病原微生物的染色,可以根据荧光强度的不同对病原微生物的抗生素处理结果和状态进行分析与判定。流式细胞术还被医学研究领域应用到抗生素的检测中,这样一来就能够将其本身所具备的高效、快速、灵敏的特性充分发挥出来。流式细胞术同其他技术的结合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并对病症的治疗提供精准的治疗方案。

4结语

在医学研究领域中,流式细胞术技术的应用能够对细胞进行细化的分析和研究,比如:白血病、淋巴瘤等病症的治疗、药敏试验、细菌异质性等方面。流式细胞术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能够对医疗研究领域的成果做出巨大贡献,并具有一定的临床实验意义,可以得以新的推广与应用。

[

参考文献]

[1]付海龙,赵亚萍.流式细胞术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J].西南国防医药,2012,7(2):2-3.

[2]周萍,唐吉斌. 流式细胞免疫分型在临床的应用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9(16):1-4.

[3]Patel A M,Pancoska C,Mulgaonkar S,et al.Renal transplantation inpatients with pre-transplant donor-specific antibodies and negativeflow cytometry crossmatches[J].American Journal of Transplantation,2013,2(6):1-2.

[4]张哲,黄志刚. 流式细胞术快速检测念珠菌药物敏感性的探讨[J]. 浙江检验医学,2011,6(1):3-5.

[5]马筱玲,李庆,翟志敏.流式细胞术检测抗生素最低抑菌浓度[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14,1(1):4-6.

[6]WG Nieto,J Almeida,A Romero.Increased frequency (12%) of circulating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like B-cell clones in healthy subjects using a highly sensitive multicolor flow cytometry approach[J].Blood,2011,2(8):10-12.

[7]吴晓娜,蒋红兵. 流式细胞术的工作原理及其临床应用[J]. 中国医疗设备,2011,9(3):1-3.

[8]Olaru D,Campos L,Flandrin P,et al.Multiparametricanalysis of normal and postchemotherapy bone marrow: Implication for the detection ofleukemia-associated immunophenotypes[J].Cytometry Part B: Clinical Cytometry,2011,3(1):7-9.

第3篇:医学检验技术的前景范文

【关键词】量子点技术;医学检验;应用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598-02

1 量子点技术的发展历史

量子点是一种特殊的纳米微粒,也称纳米量子点、半导体量子点或半导体纳米微晶体,是由Ⅱ~Ⅵ族元素或Ⅲ~Ⅴ族元素组成的小于100nm的半导体纳米微晶体组成。这些纳米微晶体直径小于其玻尔直径(

从1970年起,人们就开始对量子点进行研究。量子点标记有许多优点:量子点被激发后可得到波长范围宽且光谱可调的荧光;量子点具有较大的斯托克位移和狭窄的荧光谱峰,使标记生物分子荧光谱的区分、识别变得更容易;量子点的荧光强度及稳定性是普通荧光染料的100倍左右,同时,作为标记用的量子点荧光强度与持续时间和其所在的分散体系有关;经各种化学修饰后的量子点生物相容性好,对生物危害较小。虽然量子点的研究在1970年就开始了,但是在生物学领域有突破性的进展较晚。1998年,Bruchez和Chan两个研究小组分别发表了将半导体量子点用作生物标记并适用于活体细胞体系研究成果。自此,半导体量子点用于生物医学标记受到广泛关注。此后经过科学家们的努力,量子点在生命科学、分析科学、检验检疫等传统及新兴领域逐渐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主要研究量子点技术在医学检验领域中的作用。

2 量子点技术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分析

医学检验包括以追求结果准确度和灵敏度为目的的检验技术学和以寻找更多、更灵敏、更特异指标为目的的检验诊断学。量子点标记技术在检验技术学和检验诊断学两个领域均发挥重要作用,是医学检验生物标记领域的一次革命,为检验诊断向细胞和分子水平发展提供有力手段。

2.1量子点技术在医学检验技术领域的应用

量子点在检验技术学领域的最大突破就是量子点作为示踪标志物标记在生物分子上,用于检测待测抗原、抗体、DNA或RN段。量子点标记在特异性抗体或DN段上,可制备量子点探针,用于待测蛋白质和核酸的定性和定量检测,理论上,普通荧光物质能应用的技术领域,量子点也可以应用,量子点技术促进检验技术学和方法学的更新和进步。

2.2量子点技术在医学检验诊断领域中的应用

2.2.1微生物诊断领域

很多微生物在体外很难培养或生长缓慢,快速特异而灵敏地诊断机体内病原微生物是临床微生物检验学的研究热点和难点。利用量子点标记技术能在20min内定量检测大肠杆菌的数量。将不同颜色量子点标记在不同抗体上,通过抗原-抗体特异性免疫结合反应,可同时检测多种致病菌。用量子点作荧光标志物,结合免疫磁珠分离技术,对大肠杆菌进行测定,其免疫磁珠表面量子点荧光强度与大肠杆菌含量成正比,最低检测限比FITC标记低100倍。

病毒不是一种完整细胞形态的微生物,病毒寄生在活细胞体内,体积很小,普通显微镜难以观察。量子点荧光具有高灵敏度和长寿命,将量子点标记在病毒抗体上,可将量子点吸附在病毒表面,观察其特征和分布。

2.2.2免疫学诊断领域

各种肿瘤标志物、激素、炎性因子和促炎因子等多肽分子都是抗原,这些抗原有的是人体自身产生的,检测这些抗原对疾病诊断和预警及判断疗效有重要意义。微生物菌体和病毒体本身也是抗原,这些抗原是人体内没有的,机体内检测出这类抗原,可诊断机体受到了某种微生物的感染。将针对人体血液中的炎性因子单克隆抗体点阵在玻片上,制备固态生物芯片,用量子点标记二抗作为探针,利用荧光显微镜对芯片进行量子点荧光成像,并通过软件分析系统,可实现对血液中白细胞介素IL-1、1L-8、1L-6,肿瘤坏死因子-α和人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β等6种炎性细胞免疫因子进行同时检测,检测灵敏度高且无交叉反应。

将量子点取代酶分子建立量子点连接的免疫吸附分析,首先将单克隆抗体固定在ELISA板微孔底部封闭,然后加入待测抗原孵育,洗涤后加入CdSe/ZnS量子点标记的二抗,洗涤后再孵育,以荧光光度计检测ELISA板微孔量子点荧光强度,其荧光强度与待测抗原成正比,如果有标准浓度对参照,可定量检测待测抗原。采用量子点连接的免疫吸附试验已经成功对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和丙肝病毒(HCV),核心抗原及弓形体抗体进行检测。量子点标记同样可以作为组织免疫组织化学诊断研究,用不同荧光颜色的量子点分别标记在针对不同抗原的抗体上,可实现同一个组织切片多个抗原的定位检测,这项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肿瘤病理诊断中。

2.2.3基因诊断领域

基于分子杂交原理,用量子点标记寡核苷酸片段,可作为基因探针,结合现代光电技术,可用于DNA诊断和分析。量子点具有荧光性质,也可用于构建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检测目的基因系统。首先,将电子点连接在DNA分子上作为捕获探针,另外设计一个标记了CY5的报告探针,当标本中靶DNA和量子点标记的探针结合时,量子点和荧光受体间出现FRET,从而检测到两种荧光,而无靶基因的标本只出现量子点荧光,该方法检测灵敏度比常规FRET高100倍。将量子点与FRET技术整合并取代传统无机荧光染料,主要存在(1)具有量子点粒径比传统荧光染料大,量子点供体和受体距离大,FRET强度大;(2)量子点产生荧光时间长,造成背景干扰大。

3.结语

量子点作为一种新技术,使生物荧光探针标记的技术产生了重大突破。量子点己成功地用于组织、细胞、蛋白质、核酸的标记。事实表明,量子点在生物领域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随着量子点技术的发展,该技术将会在医学疾病诊断、核酸和蛋白质学的研究、药物筛选等方面有较好的应用。量子点技术及其在检验医学中的应用前景良好但充满挑战,需要各领域研究者的共同合作和努力。

第4篇:医学检验技术的前景范文

医学检验技术的飞跃性进展,使医学检验工作进入了自动化与简便化阶段。自动化提高了医学检验工作的效率和检测质量。简便化为抢救危重症病人治疗工作争取了时间。简便化的检验工作操作方便,不需要复杂的仪器设备,能即时得到结果,为临床一些急、重症病人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因此床边检验(POCT)已成为临床检验工作中令人瞩目的热点及急诊检验工作中的一种新的工作模式。

1 床边检验(POCT)的涵义

医院中的临床检验始于19世纪的床边检查[1]。早期多是由临床医师使用显微镜检查尿液的结晶,细胞和管型等,或用化学试剂检查尿糖和尿蛋白。若干年后,随着检验项目的迅速扩展,检验技术需要相对集中而产生了医学的亚专业――检验医学。20世纪,为了检验服务的标准化,导致临床检验从床边到中心实验室的变化。20世纪后半期,急救医学迅速发展,快速检验在急诊科对危重病人的救治中显得越来越重要。这直接刺激了相关学科和技术的进步,从而产生了床边检验(bedside test,BST或病人身边检验near patient test,NPT)。随着检验试剂和仪器的逐步发展,这种简易快速检验又从临床检验扩展到食品卫生、环保和法医等领域的现场随即检验,从而产生了point of care testing或poin of care in vitro diagnostic testing缩写为POCT,目前国内多译为床边体外诊断检验,简称床边检验。杨振修曾建议译为现场快速检验或即席检验[2],似乎更能反映POCT的原意。从以上可以看出POCT包含了BST和NPT是临床检验中的POCT。POCT在美国使用很广,1995年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ational Committe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Standards,NCCLS)发表了AST2-9文件,即床边体外诊断检验导则(point of care in vitro diagnostic testing proposedguideline),已对POCT进行规范[3]。现在POCT已被英国、法国、瑞典、丹麦、日本等许多国家所接受和应用。

2床边检验(POCT)的特点及其项目

POCT主要应用于医院急诊室、ICU(重症病房)、手术室、康复中心及野战外科等科室。因为在医院中经常会遇到需要紧急救治的病人,这些病人往往情况危急且病因不明,传统的临床检验科测定项目的时间一般要15 min以上,而POCT一般在5 min内即可完成测试。

POCT主要测试项目有血气/pH分析、化学分析、凝固分析、电解质分析、血液学分析、尿分析等。

POCT测试设备要求便携式、操作简便、适合于非检验专业的人员使用,可以随时进行测试,也可以放到任何需要的医生办公室检验室进行测试而不影响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POCT设备是计算机、生物传感器、电子学和医学等共同发展的产物,从纯技术角度来说,它比传统分析仪更先进。这是因为在大多数场合下,测试都是由未受过训练的护士、医生及其他工作人员来操作,故仪器要求减少一切可能带来误差的操作程序,通常只要求操作者学会启动程序、进样及简单的键盘操作即可。

3床边检验(POCT)的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是POCT应用的关键之一,通常由政府、各医疗组织、临床检验中心或实验和仪器生产商共同完成。

政府部门对POCT要有正确的认识,鼓励医院采用新的测试方法。尽管目前不是所有的医院都有POCT,但毕竟是医院的一种选择。另一方面,政府还应制定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或规章,严惩造假者,以确保仪器质量。

质量管理的职责主要由临床检验中心或医院临床实验室承担,包括对操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制定操作规程和定期进行质量控制,并对反馈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评价各POCT测试系统的可靠性及稳定性,为用户提供质量指导。

产品质量主要由制造商来控制,医生在救治病人过程中时间就是生命,为了提高救治成功率,不可能有时间进行第二次测试来验证结果的可靠性,制造商必须致力于产品性能的提高,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另外,仪器的功能必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时俱进,不断得到完善和提高,改进不利的操作因素。如传统的血气分析仪在测试前往往预热时间较长,POCT仪器则不允许,因此,要么设法缩短预热时间,要么允许在室温下测试。再如临床实验室可以采用血清样本,但POCT必须能直接分析全血,这样才能避免分析误差和节约分析时间。

总之,确保病人的健康和安全才是POCT管理的宗旨,由于POCT是近几年刚刚发展起来的,相关的管理还有待进一步健全。在我国,人们还不了解POCT的应用特点,假如用POCT设备来代替传统实验室设备,则应认为是一种概念错误。因为POCT设备的测量精度和分析量等都不如传统的分析设备,而且价格偏高。

4床边检验(POCT)的应用前景及展望

2001年,Bissell M在题为“床边检验的黄金时代”一文中指出床边检验由于其简便、快速及相当的准确性,将是未来医学检验发展的主力[4]。床边检验的新进展预期在以下方面:项目增多,非侵入性和连通性现场快速检验仪器的连通性,将通过标准化床边检验资料的远距离无线传输至实验室计算机管理系统或电子病历[5],床边检验项目将迅速扩展,如凝血实验、血液化学成分分析、传染病选筛、某些血药浓度检查、外科手术时激素水平及薇心芯片DNA诊断等,床边检验的非侵入性检查将超越血红蛋白、葡萄糖、胆红素、全血细胞计数及涂片的巴氏染色等。

床边检验的高速发展将对检验医学的发展带来机遇、冲击和挑战。现场快速检验应纳入检验医学范畴,从人员培训到检验结果的质量管理和信息资料的管理,均应由医院的检验中心负责,不能成为急诊科或临床专科增加经济收入的一种手段。

参考文献

1Clinica Chimica Acta Editorial.Critical care testing in the newmillennium:theintegration of point-care testing[J].Clin ChimActa,2001,307(1-2):1

2杨振修.POCT的研究开发与应用[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1999,14(3):134

3Whitley RJ,Santrach PJ,Phillips DL.Establishing a qualitymanagement system for unit use testing based on NCCLS pro-posed guideline(EP18-P)[J].Clin Chim Acta,2001,307(1-2):145

4Bissell M.Point of care testing at the millennium[J].Crit CareNurs Q,2001,24(1):39

第5篇:医学检验技术的前景范文

【摘要】:一直以来,人类与病原微生物之间的斗争从未间断过。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检测病原微生物的技术也在不断提高,这大大降低了其对人畜的危害。本文主要讲述了现代病原微生物检验技术的发展状况。其中以PCR和DNA芯片技术为代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病原微生物检验技术。

【关键词】:病原微生物;检验技术;分子生物学

人类进入21世纪,虽然医疗事业已经发展到了历史最高点,但是感染性疾病仍然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患,其中造成人类感染的病原微生物种类纷繁复杂,范围覆盖面更广,而且耐药性越来越强,其中还有一些传统的病原微生物像结核分支杆菌等又出现死灰复燃的现象,同时还出现了许多新的病原体,如2003年底出现的SARS病毒以及2004年又出现禽流感病毒。这些病毒给病原微生物的检测带来巨大困难,严峻的现实要求病原微生物检验技术不断更新。人类与病原微生物之间的斗争越来越激烈,本文所讲述的是现代的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现状。

一、 传统微生物检验技术

传统病原微生物的检查是以染色、培养和生化鉴定等为主,这些方法测试结果比较可靠,特别是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在当前形势下,该方法仍然是很多微生物病原体检测的"金标准"。然而,细菌在生长繁殖时需要耗费不少的时间,这使得检测周期一直不能降低;与此同时,很多病原体的培养还会与营养需求、抗生素的使用以及病原体含量多少等因素相关。然而由于时代的发展,这种技术已远远不能满足对各种病原微生物的诊断,特别是针对流行病学的研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物理化学技术、分子生物技术、免疫学等的不断发展,新的微生物诊断技术和方法己广泛被应用。

二、 物理化学技术

物理化学技术主要是利用一些物理和化学反应来进行检测微生物,具体有色谱检测法和电阻抗法。

(1) 色谱检测法

在色谱检测法中,将细菌混合物通过不同固定相和流动相,进行溶解、解析、吸附和脱附等相关物理过程,在进行多次反复后得到分离,最后运用各种检测手段对细菌的属、种甚至株进行鉴定。在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其分辨率高、分析速度快,同时操作简单方便。

(2) 电阻抗法

在电阻抗法中,它是在微生物代谢过程中,通过检测培养基导电特性变化,从而快速测定样品中微生物含量。主要原因是由于生理代谢,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培养基中的一些如碳水化合物、类脂、蛋白质等电惰性物质逐渐转化为电活性物质。随着微生物数量的增长,培养基中电活性物质逐渐取代了电惰性分子,而使得培养基导电性增强,最终导致电阻抗降低。

三、 分子生物学技术

21世纪将迎来以分子生物技术为代表的生命科学的时代。最近发展起来的分子生物学基因诊断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医学、遗传学等各个领域,这不断促使现代医学由细胞水平向分子水平、基因水平转变,从而形成了分子微生物学,这就满足了人们对微生物的认识需求:从以前的外部结构特征逐步转到现状微生物的内部基因结构特征研究。同时,微生物的检测技术相应的转向到基因水平的检测。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众多新的检测技术中, 具有敏感、特异、快速等多种优点的核酸杂交和聚合酶链反应(PCR)现在已经应用到了病原微生物的检测中。此外,DNA芯片技术的兴起,为微生物学的检测带来了日新月异的革命。

(1) 核酸杂交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

PCR技术的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应用在病原体检测上时的优势如下:常规方法常难以准确检测一些对形态和生化反应不典型的微生物鉴定,但是PCR技术的出现,使得其成为可能,即使在出现大量死菌的情况下,也能做出准确而快速的鉴定;同时它还不受混合标本的影响,能够很方便地从含有大量正常菌群的标本中检测出病原菌;而且,对于如分支杆菌、幽门螺杆菌、支原体等一些生长缓慢甚至难于培养的微生物,采用PCR技术来鉴定这类菌株也有重要意义,采用其他方法则很难获得信息。

(2) 基因(DNA)芯片技术

生物芯片是基于玻片和尼龙膜等的载体,有序排列了很多生物活性分子。这些分子在单位面积上密度非常高,从而在一次试验下,就能够同时检测到多种疾病或者对多种生物样品进行分析。

生物芯片根据芯片上固定的生物活性分子的不同可以分为蛋白芯片和基因芯片。而基因芯片的活性分子是寡核苷酸探针或靶DNA。DNA芯片与传统的检测方法相比,具有少样品需求、可快速、准确、高效地显示病原体的遗传信息的优点,已被广泛应用在分析宰基因序列、快速诊断病原微生物感染、研究变异及耐药机制、揭示发病机制以及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由此可见,基因芯片技术发展前景和空间非常广阔。

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在不断提高。现代病原菌微生物检测将沿着高度自动化和简便快速的方向发展,其中尤其是对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在病原菌诊断、鉴定以及基因检测等方面成功运用自动化仪器,生物芯片技术的发展最终将完全改变临床病原菌检验的现状,实现集高效、高质和廉价等与一体的技术。同时,随着各学科之间的交叉发展,越来越多的新的检测技术将会不断涌现,从而不断促进病原微生物检验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6篇:医学检验技术的前景范文

【关键词】 军队医院 检验科 科研工作

1 基本状况

各级各类军队医院检验科在几十年一贯制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科研工作形成了靠“吃皇粮”的固定模式和常规格局,致使科研工作形成了在此基础上的三种类型。

1.1 军队院校附属医院检验科 在医学检验学的高新技术研究领域和基础研究领域具有较好的基础和优势,并在本学科和交叉学科中拥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学术知名度;利用各种优势进行成果应用研究和成果开发研究中积累的资金,将再次用于科研投入,从而进入一个良性的科研循环。

1.2 军区总医院一级检验科 此类检验科在科研投入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和困难,在满足医疗服务的基础上,拥有一定的能力开展一定水平的科研工作;但是,在一定范围内,始终期望与医学院校附属医院检验科在医学检验学术水平和学术知名度方面靠拢;却由于科研技术力量和科研基础设施的相对局限性,导致其在基础研究和技术研究中较为突出,但缺乏开发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能力;致使科研工作处于较为静止的状态,前进速度相对缓慢。

1.3 各类中小医院检验科 此类检验科基本上不太重视科研工作,一般认为科室的中心任务是医疗工作,将科研和教学工作等置于辅助地位,整个科室的科研工作基本上处于“五缺”状态,即缺经费、缺设备、缺计划、缺领导、缺实施。

2 发展思考

军队院校附属医院检验科应根据国家、军队科技战略发展的各项方针和具体任务,以及国民经济发展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求,合理安排科研布局,组织好不同专业不同领域不同人员的综合力量,以实现科研发展。

2.1 军队院校附属医院检验科须“双管齐下,齐抓共管”

2.1.1 稳定并加强基础学科研究、高新技术研究和重大项目研究,保持较高的学术水平,紧密结合学科建设和科技建设,并依靠重点专业、优势专业和重点实验室,带动相关专业的建设与发展,保持较高的整体学术水平。

2.1.2 进一步重视成果应用研究和成果开展研究,建立不同层次的面向地方或军队各级科研机构的检验专业在军区总医院一级检验科、各类中心医院检验科等。内部实行一定的科研工作竞争机制,将科研自主权下放到各级各类检验人员手中,并实行适应为兵服务和为民服务、市场竞争和宏观调控相结合的科研运作方式。在科研选题上,同时注重科研发展和经济效益相一致的重大项目,以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为主攻方向,既注重医学检验学术水平的提高,又重视在实际检验工作中的应用价值与前景,促进科研工作面向临床、面向患者、面向三个效益建设等。同时,建立科研、开发和运营等不同机构,促进科研成果的开展与应用,促进科研成果的商品化,形成“双管齐下、齐抓共管”的良性局面,形成“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

第7篇:医学检验技术的前景范文

【关键词】 现代 电子技术 医院 医学 精密设备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个载体,承载着医学技术和电子技术双方面的发展,而这两个专业的结合,也助力医学精密仪器的完善。即使这是两个单独的学科,但这两个学科也是相辅相成的。所以说,现如今电子医用设备在医院具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对于电子医学的概述

电子医学是一种学科,这种学科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了有关医学、电子技术学科、工程学科等等多种学科有关知识而诞生的一种新学科。[1]这门学科在一九五零年前后成为了一门单独的研究学科,尤其是当电子学的蓬勃发展,使得医学使用的仪器精确到分子等级,更加让医学仪器更加的精密。

二、现代电子技术在医院精密设备中的应用类型

现如今电子技术的发展已经是有目共睹,凭借方便携带和最低功能耗电量的优点,这种技术手段已经完全突破了以往“医用”定义的约束,除了生病了之后要看医生,现在的医院已经深入到家庭之中,目的也比仅仅是看病,也可能是保健。同时,这种电子技术制造出的仪器除了用于家庭之外,在医院使用在精密的仪器中,也可以增强检测的精确度,从而提升医疗的水平,从而造福患者。那么,这种电子技术在实际中都应用在哪些方面呢?

2.1 传感技术在精密医用仪器中的应用

电子传感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电子科学技术,可以制作成为传感器,这种仪器是一种能够感应到或者应和需要测量物质的物理性能,并且遵照其中的一些程序把这种物理性能转化成为一种可以识别的信号。[2]这种信号可以提供数据,并且把这些数据输入到计算机当中,让计算机对于这些数据进行检测、调控,也是测量体系中的一种先前仪器,这种仪器是由理、化、生、医学、通信科学等等多种学科穿插而制作成的新型高等科技产物,通过这种仪器而输出的物理量可以进行精密的分析,最后对于患者着身体素质有着一定的判断。

利用这种技术,可以制作成一种生物芯片,这种芯片是聚集了数百万的生命信号,能够对于不同生物映射出不同的反应,有着多种多样的操作性能(比如说样品取得、生物和化学反应、细胞亲和度测验等等),能够对于脱氧核糖核酸或者是核糖核酸分子、蛋白分子、生物中的存活的细胞或者是生物或者人的软组织以最快的速度进行分析的微型器件,也可以概括成为在芯片上的微型实验室。[3]这个芯片所用的材料可以采用诸如硅之类的半导体常用的材料,也可以是其他材料,比如说玻璃、塑料等非金属材料。不光是医学,传感器这种技术已经在各种领域都进行这广泛使用,为人类造福。

2.2 全新无线网络数据通信技术在医学精密仪器中的使用

全新无线网络数据通信技术又称为zigbee技术,这种技术是一种距离比较近的、操作非常简单、功能消耗非常低、速率非常低、成本非常低的双向无线沟通的电子技术。一般应用在距离比较短、功率消耗相对来说非常低而且传播速度不是非常快的多种多样的仪器之中,达到传播数据的目的,或者是应用于具有一定周期循环的数据、有间隔的数据和不需要太多反应时间的数据。[4]普遍来说,伴随着沟通需要距离的加大,仪器的复杂程度、功能消耗或者说成本也在进一步的提升,所以就现如今来讲,全新无线网络数据通信技术还是非常实用的。

在医学环境里面,全新无线网络数据通信技术一般使用于时间比较长的护理工作中,可以利用这种技术制造出医学工具来增进医护工作者和患者的沟通,让医护人员即使不整天守在患者的床边,也能及时的掌握患者患病的数据,从而对于患者有着最好的治疗效果。这属于一种远程进行监督护理的方法,可以对患者进行监督和管理、行动进行监督和管理、对于安全进行监督和管理等等,在时间和空间上都为医患双方都提供的便利。

全新无线网络数据通信技术应用在患者活动的环境中,能够让患者脱离自动监控装置的管束,从而给予患者最大的行动能力。同时,这种技术也可以应用于多种医疗产品中,以更好的传递数据和信息。

2.3 电子技术在家庭方便携带的医疗仪器中的广泛应用

医院最想要使用的仪器就是对于健康可以随时进行检测的无线仪器,运用无线电网络技术或者是蓝牙等通信技术,让患病的人可以随时随地都能够携带这种仪器,从而可以进行自己的日常生活,携带在身上的无线传感网络具有着十分低的价格和动手操作性能,一般不会收到干扰,并且具有很低的功率。拥有这样的仪器就意味着患者再也不用进行住院治疗,就可以随时的让医生进行检测。但是这种仪器需要非常的精确,才能得到完美的实施,所以要完全依靠电子技术的支持。[5]

除了检测数据、远程监控患者之外,医院在病人身体检查方面要应用的仪器也需要非常的精密,这样才能更好的对于患者的病情记性全面的把握,从而对症下药,还患者一个健康。

三、现代电子技术在医院精密设备中的应用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电子技术所制造的医院精密仪器可以应用与医学的各方各面,比如说检测、放射科、远程监控等等,把各种各样的电子技术使用在最前沿的医学仪器的开发当中,比如说要让x光使用仪器的功能提高,就可以让其分辨率增高,要让医学仪器更加的清晰,从而完全让患者病变的部位显示出来,就可以采用让对比度升高或者是采用灰阶的模式,这样才能让患者所因为医学检查所受到的伤害减少,也在减少仪器体积的同时增加检验的精确度。[6]这种电子设备就可以使用在核磁共振成像、超声波诊断设备、电子窥镜设备等等上面。

现在的电子技术应用于医院精确仪器设备中,可以提供更多患者的身体信息,是现如今在医学上应用最广泛的使用仪器,这些精密仪器包含心电图仪器、脑电波仪器、胃电仪器等等对于人体生理信号的仪器,在这些仪器中可以检测到人体的体内温度、脉搏数、血压、血糖等等。电子技术在医学精密仪器上的应用也让现如今医学诊治技术产生了多种分支的局面,凭借多种多样物理原因诊治的设备,在临床上面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

四、结束语

电子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医学仪器,这是一个好的现象,但这即使一个医学发展的机遇,也是一项对安全的挑战。对于这些精密仪器要做好使用和管理,因为我们国家对于这些医学仪器的安全性能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在安全使用方面也没有一定的管理制度,所以要加大管理力度,让电子技术在医疗设备的应用成为患者的福音。

参 考 文 献

[1] 张慧. 医学高职医疗仪器维修技术专业《电子技术》课程改革效果初探[J].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1(6):41-43

[2] 钟丽莎,李佳凌,黄志伟,曹高飞,肖波.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改革初探[J]. 福建电脑. 2013(1):169-169,168

[3] 吴强. 超声波诊断仪基本原理及典型机型的介绍[J]. 医疗装备,2011,24(5):21-22

[4] 贻. 医疗电子技术的应用和前景[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1,17(3):53-55

第8篇:医学检验技术的前景范文

关键词:吗啡型药物 检测方法 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2(a)-0237-01

目前吸毒、贩毒的情况十分严峻,再加上出现了不少滥用吗啡型药物作为镇痛剂的情况,对人体健康和社会的稳定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探究吗啡型药物的有效检测方法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也是减轻吗啡型药物危害性的重要途径[1]。目前,不少研究机构都在对吗啡型药物的检测方法卡进行深入研究,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该文将重点对几类吗啡型药物的检验方法进行研究。

1 吗啡型药物的检测方法

1.1 检测血液中吗啡型药物的方法

吗啡型药物在进入人体之后需要进行代谢,而药物代谢的主要场所是人体的血液,因此,在进行吗啡型药物检测时,可以通过血液分析进行。人体血液中的吗啡型药物浓度决定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程度,但是吗啡型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是比较低的,这就给检测提出了一定的难题。为了提高吗啡型药物在血液中的检验有效率,需要认识到吗啡类药物的化合物性,在检测时需要采用衍生化的方法,主要包括硅烷化、烷基化、酰化等。血液中吗啡型药物的检测可以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离子扫描法等。这些方法的优点是通过对衍生化物质的检测,可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有效性,而且操作简单便捷,重现性较高,其使用范围是鸦片类中毒者或者是滥用鸦片者的血液的检测。另外一种检测方法是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该方法不用借助衍生化,能够直接对化合物进行分析,适用范围较广。

1.2 检测尿液中吗啡型药物的方法

在吗啡型药物的检测中对人体尿液进行检测时最为常用的方法,其主要原因是检测尿液的准确度较高,而且操作上比较简便。吗啡型药物及其化合物可以在尿液中的存留2~3天,利用尿检的方式,能够检测出吗啡型药物。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生活用药也可能导致吗啡型药物检测阳性,为了提高检验的准确性需要排除这一情况。在提取尿液中的目标物时,大多采用SPE检测法,该方法的优点在于回收率高、重复性强、可反复利用等;在对尿液样本进行处理时还可以采用固相萃取法,加之进行MRM检测,能够对尿液中的吗啡型药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该方法十分实用;免疫分析法能够利用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反应,进行吗啡型药物的检测,且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和检验速度快的特点;毛细管电泳法可以用来进行尿液的吗啡型药物检测,其优点是灵敏度好、分离水平高、样本量需求少、分辨率强和检测效率高等[2]。

1.3 检测毛发中吗啡型药物的方法

检验毛发中的吗啡型药物主要是获取个体长期使用吗啡型药物的情况,与尿液检测法的短期性检测具有一定的互补联系。将毛发作为吗啡型药物检测的途径具有较大的优势:能够体现个体服用吗啡型药物的严重度以及类型;能够克服尿液检测的短期性缺陷;能够规避其他因素的干扰和影响,检测的结果更加确定;取材方便、稳定,检测期较长等。LC-MS/MS检测法和CZE-MS检测法可以对毛发中的大部分吗啡型药物及其代谢物质进行检测,并且具有精确、迅速和灵敏度高的优点;甲醇超声提取法、酸碱消解法等可以用于毛发内吗啡型药物浓度低的情况,具有回收率高和检测效率高的特点。在进行吗啡型药物的检测时,除了可以检测血液、尿液、毛发外,还可以对唾液、牙齿、脑组织等进行检测,检测方法的选择需要根据检测物的不同进行差异性检测。

2 吗啡型药物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学检测技术的进步,吗啡型药物的检测方法实现了创新发展。通过对吗啡型药物检测方法和生物检材的研究,可以发现:尿液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生物检材;血液中的吗啡型药物或者是代谢物的浓度能够表现吗啡型药物对人体的危害程度;毛发分析具有优于其他生物检材的特性,并且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应用空间。就吗啡型药物的检测方法而言,国内外都要研究具有较高灵敏度、操作简单方便和检测效率高的检测手段,其中,LC-MS/MS的优势最为明显,在检测血液、尿液、毛发以及其他生物检材中都具有实现显著的检测效果,其发展前景较好。

3 结语

吗啡型药物是一种具有严重危害性的药物,对于人体健康和社会的稳定都会产生较大影响。深入研究吗啡型药物的检测方法,并且根据不同生物检材进行相应检测方法的选择是十分必要的[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吗啡型药物的检测方法正在不断丰富和完善,对于缩小吗啡型药物的危害范围,降低吗啡型药物对人体健康的威胁以及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赵迎晨,戴新华,黄挺,等.吗啡型药物的检测方法及研究进展[J].化学试剂,2011,33(9):816-820.

第9篇:医学检验技术的前景范文

关键词:临床医学教学;医学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8-138-001

医生的职业道德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医德。医德不仅适用于医生自己,也适用于护士以及医药技术操作等与医疗相关的各方面人员。2009年教育部、卫生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9]4号),其中第三项特别指出:医学教育要德育为先,促进医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将德育和职业素质培养列为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人员,担负着救死扶伤的重任,因而对他们加强医学道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临床医学教学实践中也应贯穿医德教育。

一、临床专业理论课时的医德教育

医学生在从基础课转向临床专业理论课学习时,是他们初次接触临床知识,将实验室中的细胞、组织、动物转变为以“人”为教学实体的学习过程。所以,不仅需要学习专业知识,更要在教学中学习“以病人为中心”、密切联系实际,提高道德水平。临床医学专业课中应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涵。首先,医学专业课教师在传授医学专业知识的过程中,讲解医学某学科的发展历史、前景时,就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成为“白衣天使”应有的责任感,而对历代名医济世救人、献身医学的高尚医德的讲述,则可对医学生进行树立正确的“三观”和医德医风教育;其次,通过临床专业理论课教师精心组织教学、严格管理的过程,也对学生具有道德教育作用。教师促使医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对学生学习的鞭策,都具有教育作用最后,优秀的专业课教师本身就是一个丰富的德育资源,他的严谨治学的态度、尊重客观、科学的思想行为,包括人格魅力、对学生都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二、临床见习时的医德教育

临床见习是医学生真正初次与病人接触的阶段。医学生在临床见习中应当体验医德医风的内涵,明确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当医学生第一次来到医院,见到病人是带着各种病、伤的痛苦来到医院的,他们会学着拥有一颗“慈悲”的心来体谅照顾病人和治疗病患。这会促使医学生坚定立志解除病患的决心,激发学习医学知识的热情。医德的培育,有时就是需要医学生“身临其境”,与病人“换位思考”,并“设身处地”的为病人着想。在临床见习中,医学生应当体会到医生为“人”服务,医务工作是一种救死扶伤的高尚的职业。这个职业更要求做人诚实、正直、忠厚、谨慎、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对病人富有同情心,对自己不计较得失。

三、毕业实习阶段的医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