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调查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素质教育在高等院校的开展,关于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呼声日益强烈,面对高校招生数量的不断扩大,大学生的抑郁、焦虑、强迫、人际关系和适应不良、人格障碍、精神病等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日渐突出,一般的心理咨询、辅导、讲座、选修课等已不能满足大学生日益强烈的对于心理知识的需求。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刻不容缓。因此,有必要认真分析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状况,使作为高校三大支柱之一的图书馆
凭借独特的优势和教育方式在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健康和心理健康
所谓健康,是指个体的生理、心理与社会行为的健全状态。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the World Health oryanization,简称WHO)所下的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指没有疾病或不正常现象的存在,还包括每个人在生理上、心理上以及社会行为上能保持最佳、最高的状态。”由此可见,身心平衡、情感理智和谐是一个健康人必备的条件。所谓心理健康是指不仅没有疾病或变态,而且个人在身体、心理上和社会行为上均能保持最高、最佳的状态。心理健康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行为三方面的意义。
二、大学生心理现状
当代大学生生长在中国社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的过程中,生活在全球化趋向日益强烈、知识经济的发展日益迅猛、多元文化日益交融的时代,亲身感受到了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压力的加大,面对自主择业分配制度、心理负荷越来越重;同时,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其心理素质普遍较低,因此,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在大学生中,因心理问题而被迫休学、退学,恶意竞争、自杀、违法犯罪的事例也越来越多。那么,如何在变革大潮中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新世纪合格的高等人才,已成为重要课题摆在人们面前。
据《中国教育报》报道,2000年上半年结题的《北京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调查报告》,通过对23所高校60000名在校大学生的调查测试,发现有16.5%的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如男生,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如高年级。教育部有关部门对京、津、沪、鄂等8省市70余所高校近2万名大学生的调查表明,当前大学生的总体心态是健康的,但很多学生心理压力过大,特别是在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关系、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反映出来的心理困惑和问题日益突出。
三、高校图书馆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不能仅仅局限于心理辅导或咨询工作,而要以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指导为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和体系。高校是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主要场所,主渠道是显性课堂,但要把心理素质教育深入下去,必须把心理素质教育引进课堂以外的隐性场所,高校图书馆是对大学生进行健康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肩负情报信息服务与心理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双重职能。学生在校期间始终接受到来自图书馆直接或间接的良好教育,美国医学专家高尔特说:“图书馆是一座心智的药房,存储着为各类情绪失常病人治疗的药物。”高校图书馆应当而且有能力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有所作为,我们可以利用高校图书馆得天独厚的人文环境,结合自身优势,开展创新的服务,以心传心,为学生送去更多的关爱。我们的工作做到位就会减少或消除大学生心理不健康的隐患,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愉快地度过美好的大学时代,成为国家建设的有用人才。
1.注重馆藏的多样性
为了更好地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在保证各专业用书的前提下,应多充实一些心理学、美学等人文学科方面的图书。另外,要细化导读工作,尤其要激发理工科学生对人文科学的兴趣,提高其人文素养,使他们心胸开阔,视野高远,而不是停留在个人的世界里,咀嚼那点滴的痛苦和欢乐。
2.充分发挥网络的教育优势
高科技的发展使图书馆的服务手段更趋现代化。因此,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网络优势,大力开发各种特色数据库,构建文明健康的网上文化。在图书馆的网站上可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网页,将关于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信息资源数字化,建立心理健康数据库,可方便读者随时上网查询和浏览;同时设立心理健康虚拟咨询台,它的特点是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大学生遇到心理困扰可随时随地进行网上咨询,还可以通过虚构的网名用电子邮件或在线聊天的方式与图书馆员交流,这样学生就会感到更加平等、自由、放松和安全,这种方便快捷的网上求助能及时缓减患者的苦恼和压力。
3.增强图书馆馆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当代大学生喜欢教师兼朋友型的馆员,他们来到图书馆不仅希望馆员们对他们查找文献和检索情报有所指导,传授一定的图书情报知识,而且希望馆员们以真诚的微笑、关心的话语、平等的对话把他们当作朋友。他们愿意把自己学习和生活中的苦闷向馆员们倾诉,帮助自己摆脱心灵的阴影,保持健康的心态。所以图书馆员要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把心理健康教育思想贯穿到日常工作中去,让心理健康教育寓于为学生服务之中。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是图书馆员的职责,通过服务可拉近学生成才的距离。其次,图书馆应加强馆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通过培训,馆员能获得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必要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掌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所应具备的技能和能力,担负起辅导学生心理健康的重任。
4.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要充分利用图书馆橱窗、板报等宣传栏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心理,弥补不足。可以在大厅或学生自习室办一些展览活动,如“远离”“认识艾滋病”等。积极创造条件,定期举办心理健康宣传日,心理健康专题讲座,聘请社会名家、著名学者、心理学专家给大学生举行学术报告会和心理咨询讲座。大学生对于成功人士往往很是推崇,听听他们的人生经历,对于向往成功的大学生有很好的启迪作用。而专业心理人员的讲座则具有针对性,针对学生的心理,这些都是深受大学生的欢迎。
参考文献:
[1]曾晓珊.大学生心理问题阅读治疗的探讨[J].图书馆建设,2004,(6).
关键词:高校 大学生 心理问题 成因 对策 分析
目前,中国大学生面临着喜忧参半的一种状况。喜的是他们张扬、有个性、思维活跃、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自我经营、学习、发展能力。忧的是由于受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个人自身因素方面影响。部分学生又表现出抑郁、烦躁、嫉妒、虚荣、自卑、孤独、焦虑等多种心理障碍问题。据《2013年大学生调查报告》显示,约17%的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而在这部分心理问题学生中,约有23%的大学生在人际关系生存在问题。约有30%的大学生感觉压力很大,有近35%的大学生存在情感困惑,14%的大学身出现抑郁症状,17%的人出现焦虑症状,12%的人存在敌对情绪。这一组组素质,在不断警示我们,要关注大学生心理问题,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一 高校学生心理问题成因
家庭因素。尽管学生学习知识性的活动并不会因为学生的家庭环境而有所区别,但是贫困学生的心理发展却必然会在贫困生分这一社会归属感中遭遇到冲突。最为明显的表现就是自备感。一般来讲,平旷神主要是来自农村家庭以及城市中的贫民。因长期生活与贫困之中,形成了与他们的社会存在相适应的贫困生活行为方式、贫困文化乃至平旷心理。家庭成员之间的不和谐包括吵闹、打骂、父母婚姻不幸等着容易造成个体孤僻、冷漠等不良人格特征。同时,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很多家长重智育轻德育,对孩子打骂多、教育少,是的孩子缺乏自信,无法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学校因素。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学校教育与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各个高校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及教育力度明显不够。主要表现在:1、教育模式长期以来强调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培养,忽视对学生道德、意志的培养。2、没有建立一支完善且专业性强的心理教师队伍。3、许多高校开设了心理健康课,但大都作为选修课而非必修课。4、心理自学中心工作开展不尽如人意,心理咨询中心方法、手段落后,心理咨询老师人手不足,导致一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纾解。
社会因素。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是大学生进行交流和获取信息的极有效形式,这种新的信息交流机制能使大学生可以在网上真实的表达自己,发挥个性。另一方面,过多的依赖网络特别是染上网瘾,则会导致大学生成绩下降,久而久之会形成不愿与人脚腕,自我封闭状态,严重导致学生心理错位,进而影响大学生健康性格的形成。同时,现目前的选人用人机制的不健全、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严峻的就业市场形势,使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这也使得部分在校学生对前途失去信心,认为毕业就意味着失业。因此长期处于一种焦虑状态,从而影响自己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个人自身因素。学生进入大学后,面对着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往往还不适应,不少学生表现出独立性差,生活能力不强,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人际关系上,由于交往能力有限、交往方法不当,导致人际交往失败进而产生不愿意交往、自我封闭的心理问题。有的大学生对自身形象的不自信,或是认为自己太矮,或是认为自己太胖。同时,现实中因恋爱而造成的情感危机也会诱发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误把友情当爱情,多角恋请等等不成熟恋爱导致大学生恋爱成功率低,也使他们经历失恋的痛苦和情感的煎熬。
二 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对策探讨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方面。解决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需要采取积极的干预对策。具体来讲:
1.构建学校-家长共育平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离不开学校,需要家庭和学校双管齐下。学校应关心学生成长,积极创造条件及时与家长沟通,对于学生在学校中的状态应全面反馈,与家长共同商讨培育学生成长计划,特别是对于那些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学校要尽早通知家长,积极组织家长和学校一起采取有效干预措施,以避免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
2.完善心理咨询机构。现目前,各高校都设置了心理咨询中心,这样的专业咨询机构可帮助学生解决部分心理问题。但仍需要完善。首先,高校心理咨询机构要主动发现学生中的问题,可通过心理素质的问题测试,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筛查。同时建立咨询中心―咨询团队―辅导员―心理咨询员模式,多途径获得一手材料。其次,在传统的心理测评机制下,建立学生心理危机档案管理机制,将学生心理危机档案分类整理,并利用网络电子信息交换系统,建立高校学生心理档案网站,同过网络心理教育者可以在线和心理问题学生交流并指导,同时学生家长也可以通过网络了解自己的孩子。
3.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和班风。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可以通过学报、校刊、校园网络等方式宣传校园文化,提倡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团结友爱,互帮互助,让学生感受到人间真情,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园文化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和实践能够培养学生自觉参与意识和自觉接受教育的能动性。同时积极向上、宽松友爱的班风也会使班上每一位同学感到心情舒畅,理解、友谊等多种心里虚取可以得到满足。
4.适当进行体育运动。健康包括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有人说,没有健康的体魄一切免谈,我觉得有一定的道理。在一定程度上来说,适当的体育运动能够对抑郁和焦虑的学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现在大学生的压力很重,除了学习上的压力,还有来自家庭,来自社会的压力。体育运动能够磨练大学生坚强的意志,乐观的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在体育运动中我们也能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同时加强体与锻炼能够塑造大学生优美的形态,为自己增加自信。
参考文献:
[1]宋刚练,戴浩.关于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考[J].科教咨询导报,2007.
关键词:辅导员 心理危机突发事件 案例处理 思考
自1999年高等院校招生规模不断地扩大,各类突发事件也频繁发生,资料显示大学生因心理疾病退学的,达到退学总人数的50%以上,心理危机已成为影响大学生个体发展和学校稳定的重要因素①。辅导员在学生工作第一线,如何应对大学身心理危机突发事件成为当下高校教育队伍的一大热点。通过对亲身经历的案例分析,思考如何积极有效地应对此类事件的发生。
一、 案例回顾及处理过程。
田同学,男,2011年入学。该生之前属于学生当中比较内敛的学生,2012年3月开学辅导员与该生无意交谈中发现该生表现异常兴奋,行为动作夸张,整体着装打扮与往常对该生的认识相差极大,已有所警觉。2012年3月25中午接到保卫处通知该生被保卫处带走,理由骚扰女生,并且在公共场合使用危险物品。接到通知第一时间通告分管学生的领导赶到现场向其了解情况该生是为了看美女而逃课,在女生买东西的附近坐着自言自语,说些带有骚扰性质的话,女生害怕躲避,该生用小刀向女生离开方向的树上扎了几刀,女生受到惊吓而报校警将该生带走。了解情况时该生不认为公共场合玩飞刀是一个危险行为,并基于该生之前的反常向保卫处反应,后因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老师认定该生为心理异常,建议到专业机构治疗,未给与处分。通知该生父母,父母配合工作第二天一早便到达。该生害怕父亲知道他被保卫处带走一度想要离校出走,辅导员及时安抚并安排学生陪同。
案例处理过程:
1.事出有因,通过各种途径对该生情况进行了解。
关注该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生活中的表现与之前变化很大。通过与该生的聊天,班委同学谈话,与家长沟通,得知该生上一学期学习比较认真与同学相处尚正常,但是性格偏内向不主动与同学沟通,对一起上课的一个漂亮女孩情有独钟。依赖母亲很害怕自己父亲,在假期间向父母反应渴望与女生交往被父母制止,在练画过程中情绪暴躁踢打画架。这学期到校后该生倾慕的女生拒绝对此同学之后便花费很多钱打扮,并且通过夸张行为吸引人注意特别漂亮女生,在生活中遇到漂亮女性会走进女生直勾勾的盯着看,还会伸手触摸女性身体,并且在谈话当中抱怨自己个子不高长得不帅,没有人会喜欢,说话中自相矛盾,思维跳跃性很大。
2.及时出现给予安抚,寻求多方帮忙协助。
该生是由于不愿意主动与人沟通,并且受到感情因素困扰,不能够发泄,以至于其行为产生异常。辅导员在轻松的环境下通过谈心引导该生倾诉感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给予正确的引导。当该生被保卫处带走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并向领导反应情况,分管学生领导及时赶到与辅导员一同安抚该生情绪了解事情原因。联系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业心理老师给予进行心理疏导于测评,认为该生情绪不能自我控制,对危险没有认知,虽然现在情绪稍有平复但是不能保证接下来的是否会发生类似事件或者伤害自身的情况出现,已属心理异常建议与家长联系并且需要及时就医并且给与治疗。在父母赶到期间安排学生陪同。
3.与家长取得联系,得到家长积极配合。
由于该生惧怕父亲,担心该生惧怕父亲对其责骂而离开学校,事先与家长沟通不要责怪该生,让该生以一个相对放松的态度接受父母到来,避免情绪激动。第二天上午该生父母就赶到学校,辅导员陪同了解情况后准备到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
4.及时跟踪,后续工作跟进。
该生治疗期价,主动与其父母联系了解该生情况,帮该生办理相关缓考手续。在该生治疗4个月后返校上课,学院老师与同学做好陪同和监护工作,主动与该生谈心,帮助该生专业学习,对其精神思想状况私下了解掌握,现已基本恢复,可正常完成学业。
二、对心理危机突发事件分析。
心理危机突发事件普遍存在于高校并且影响广泛的突发事件。它的发生有着一定社会根源。
1、90后大学生心理特征是成因之一。
90后大学生是新兴时代体验者,信息和知识丰富很早懂得成人世界的规则,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有着不同于前人的价值观、思维、行为和认知方式,他们具有“早熟、独立、张扬、自信”的特点,但是他们心理素质偏弱,抗压能力弱“有72.3%的人表示在遭遇挫折后,自己心理会留下阴影,甚至有5.1%的同学表示自己会因此一蹶不振。”② 。面对理想与现实、自尊与自卑、独立与依赖、交往与闭锁、个人意愿与客观现实诸多矛盾,大学生极容易产生挫折感,在情绪和行为上表现为紧张、焦虑、沮丧、抑郁等。有研究表明,大学生心理压力来源普遍包括就业压力、学习压力、人际压力、经济压力和恋爱压力等,这与国外的研究结果基本相同③。此案例中就存在,该生在受到感情困扰后不懂得如何舒缓压力,不懂与人表达沟通,性格内向、忧郁、敏感等等综合因素而引发突发性心理危机。
2、社会与家庭因素的影响。
日益发展的经济给我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好处,但是人们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引发的譬如分配不公,道德缺失等负面影响,造成大学生相互攀比,自私自利等一些列问题。而家庭教育在经济水平提高同时给孩子带来了丰厚的物质生活但是却忽视了对孩子心理方面的健康与培养。对独生子女只重视学习的独断家长式教育愈加让孩子远离群体,不善交际甚至不愿与父母沟通,缺乏历练而几乎没有心理承受能力。在本案例中存在学生父母对其独断家长的教育致使孩子有了思想变化却不愿意与父母沟通,父母也忽视对孩子心理健康发展与培养。
3、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固化。
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局限,只是以授课方式机械地传授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对存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并未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针对群体教育,缺乏对个体学生的辅导。沟通交流平台单一,老师专家面对面与学生沟通的方式难免让学生放不下思想包袱,有所隐瞒有所顾忌而隐藏了自身心理问题所在。案例中学生心理突发事件并不是偶然的是具有普遍性的,它的存在严重影响学生自身发展和学校稳定,也反映了课堂式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有待思考。
三、处理心理危机突发事件引发的思考
对心理危机突发事件的处理,辅导员必须从日常工作中入手,防患于未然。从基本工作着手,畅通信息渠道,提高危机处理意识,从学生自身入手,与学生们一同努力预防此类事件的发生。
1、 掌握学生基本资料,建立资料库。
对学生的了解程度有助于及时发现一些小端倪,从而让辅导员在心理危机突发事件中拥有主动性。对学生的了解除了平时日常工作多走进寝室,进入课堂,多与学生谈心的方式之外可以建立学生的基本信息库,比如民族家庭人口数,家长联系方式,是否贫困生,新生入学心理调查结果等等。在做这些功课的同时不仅加深每个学生在辅导员心中的印象,同时对于重点学生予以更多关注,分类别予以不同的方式手段做好预防工作。
2、 建立融洽关系,畅通消息渠道。
师生间的良好沟通建立畅通的消息渠道,需要学生自主自愿主动与辅导员沟通,不仅是在心理危机突发事件后抓住解决问题关键时刻的一种重要方式,更是预防此类事件发生的关键。现今对90后大学生的管理方式已经告别传统辅导员管理方式,而是对周围需要心理帮助的人提供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并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自觉开展心理知识普及、心理问题探讨、心理情感沟通、心理矛盾化解、心理危机干预等活动,帮助他人解决日常遇到的心理困扰,推动周围群体的互助、关怀、支持,实现“自助式”成长的模式④。
3、 提高危机处理意识,以少数人带动多数人。
危机处理重在防患于未然,不仅需要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做到以上两点,还需提高学生对心理危机(突发事件的防范意识,除了加强对心理危机突发事件宣传,更需要在学生中培养一批心理健康教育学生骨干,并且建立基层心理健康教育组织设立心理委员。抓住寝室长以“一拖三”的形式将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到寝室,组织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以案例给学生予以警示。这样营造一种良好氛围实现以少数人带动多数人,每个人都能提高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度,丰富危机预警的途径和联合家长及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老师等多方资源提高对危机发生反映效率。
4、 培养积极人生观,以内驱力减少突发事件。
积极人生观从根本上影响着一个人的心理能否健康发展,采取怎样行为方式应对各种问题,例如自我认同与接纳;生活学习的效率;良好的人际关系;对挫折的正确认识和应对以及对情绪的调控能力等等。90后的大学生大多抗压能力差,敏感,易产生挫败感,那么他们拥有一个积极人生观不仅对他们自身有益,更对日益紧迫的心理健康工作提供了一种内在驱动力。学生工作中除了课堂教授形式更应该提供实践类活动让学生亲身体自我反省中成长,协助指引学生自我完善,以内驱力从根本上减少突发事件发生。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拔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们讲的话发生共鸣,我们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心理危机突发事件重在防患于未然,辅导员踏实做好本职工作之外更需要联合多方资源帮助学生成长,并且这种成长不是只讲求效果而是更注重学生内心人格健全的过程。(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 蔡曙光.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诱因及影响因素[N].光明日报,2006-09-23(6).
[2] 戴长澜.中国首份“90 后”大学生调查报告:心理抗挫能力弱[N].中国青年报,2008-11-12(6).
[3] 陈秀敏.我国大学生心理压力研究评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6):134-136.
[4] 杨思帆.“朋辈心理辅导模式”在高校心理辅导中的效能型分析[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3(2):132-134
[5] 李霞云.积极人生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12
[6] 黄海群.大学生心理危机突发:案例分析及对策.[J]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0.9
注解
① 蔡曙光.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诱因及影响因素[N].光明日报,2006-09-23(6).
② 戴长澜.中国首份“90 后”大学生调查报告:心理抗挫能力弱[N].中国青年报,2008-11-12(6).
论文关键词:健康教育;大学生;身心素质;生活和行为方式
我国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这一目标,以适应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现代社会,健康教育将渗透在教育观、人才观和学生观中,成为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开展健康教育,会使学生更加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并认识到只有全面发展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而赢得竞争。因而,主动自觉地接受和参与健康教育,将成为每个学生自身成长的内在需求。市场竞争实际上是人口素质的竞争。人口素质的内涵包括人的科学文化知识、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这就要求大学生不仅要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还需要具备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青年是未来的希望,维护他们的健康对于提高人口素质,促进国家繁荣昌盛至关重要。因此,大学生健康教育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普及健康教育至关重要
健康是财富,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当前,健康的内涵已经改变,真正的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和虚弱病态,还包含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良好及道德健康。健康教育就是研究人们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以及其他与健康密切相关的知识、技能,并能促进人的健康的一门科学。它能引导和促使人们自觉地养成有益于健康的生活和行为方式,消除和减轻影响健康的因素,达到个人和社会人群躯体、心理、道德上的健康和社会适应性良好的最佳健康状态。人民健康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发达、社会是否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家庭幸福、事业成功的前提,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基础,是国家发展经济、增强实力的必要条件。
当代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7~23岁之间。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看,在这一时期,大学生在人格上将逐步完成从青少年向成年人的过渡和转变,从而建立起自己稳定的人格结构,在心理和经济上逐步摆脱对家庭和父母的依赖,从而走向成熟和独立。这一时期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最佳时期,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的重要阶段。利用这个关键时期对大学生进行健康教育,能够使他们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及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预防各种疾病,确保身心健康。而且还可以帮助他们建立科学文明的生活和行为方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保证合理的营养和膳食平衡,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实践证明,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不仅能提高其相关的卫生知识及保健技能水平,而且还会辐射社会和家庭。所以,这是一项优化人口素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系统工程。为保障我国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1990年国务院颁发了《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并且列入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学校的教学、建筑、学生起居、运动、食堂、保健、健康教育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并以法规的形式加以严格规范。这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学校健康教育的高度重视,同时更加说明了开展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
素质教育是一种发展教育,其中一项任务就是教会人们身体健康、精神健康、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的方法。健康教育是为实现党的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全面提高人们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全面发展为基本特性的教育。身体健康是一种实力,拥有这种实力的人能够成功地应对现实社会的各种要求;心理健康也是一种潜力,拥有这种潜力的人可以在不断变化的实践中做出有价值的创新。而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帮助他们树立现代化健康意识。
躯体健康是生理基础,而心理健康是促进躯体健康的必要条件。现代医学研究已经证明,人的身体与心理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没有无身体的心理,也没有无心理的身体。人们常说,健全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同样,健康的身体亦得益于健全的心理。也就是说,人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的提高,有利于身体素质的提高,而身体素质的提高又为增强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提供了更为优越的条件和基础。这就要求我们花大力气去提高所有人员的身心素质。市场竞争实际上就是人口素质的竞争,剧烈的经济竞争促使很多国家把提高人口素质、人民健康作为发展经济和增强实力的重要途径,因为经济竞争的背后是科技竞争,科技竞争的背后是教育竞争,教育竞争的背后是智力竞争,就是人的潜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和人们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竞争,也就是人才竞争。必须让学生懂得只有敢于竞争的人,才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说,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是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的关键。
健康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
健康教育不单纯是医学等自然科学的内容,也是社会科学、德育的内容,是营造一种社会精神文明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是以心理素质为中介,以社会文化素质为向导的整体优化教育。在大学阶段,一方面由于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以及已有中学德育的基础,大学生一般都有明确的是非观念,对善与恶、美与丑等有自己的判断和理解。但同时不容忽视的是,由于他们生活在中国特定的历史环境之中,加上青年期固有的心理矛盾,近年来社会上的不良因素、社会消极面往往会影响他们思想、道德、心理的健康发展。这时,如果没有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很容易使学生原本就很脆弱的心灵在烦恼、懊悔、绝望中难以自拔,最终导致出走、轻生、犯罪等后果。因此,只有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使科学的道德理论植根于他们的头脑,并内化为个体的道德观念、道德标准,他们才能真正学会分析社会道德现象的正确方法,以良好的行为习惯展现新时代的文明素养,确立对社会、国家的政治责任感、义务感,具备抵制社会消极影响的能力,促进思想道德的健康发展。
开展健康教育,学生终身受益
随着社会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教育已成为一项全球性的卫生策略。对于国家来说,健康教育也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国民保健对策。人们都知道防病容易治病难的道理,只要人们具备基本的卫生知识,许多疾病稍加注意就可以预防。随着科技进步和医学模式的改变,健康教育由单项传播信息向双项传播信息方式转变,形成课堂教学、科普录象、卫生咨询、心理咨询、个别交流、学生反馈信箱、网络新技术等多种健康教育形式,这样更有利于及时掌握被教育者存在的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对他们开展卫生保健指导,提高教学效果。青年的健康成长与社会未来息息相关,心理健康与否必将影响他们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从小学到大学的连续学习生活经历和大学校园的特殊环境,决定了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但并未真正完全成熟的阶段。这种心理发展水平所表现出的特点:一是具有明显的积极面,二是内心存在显著的矛盾。例如,一些大学生因为生活的一帆风顺和在文化知识上的优势,常常带有优越感和盲目自信的特点,但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又容易产生自卑感,变得消极失望,有可能导致心理生理机能的紊乱而影响健康。所以,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是符合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也是当务之急。
据有关统计,世界各国有70%~80%的人死于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所引发的疾病。因此,通过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及卫生知识的宣讲,建立健康意识,杜绝不良的生活和行为方式,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情了。
毕业生的调查报告范文一
如何能对毕业生群体做一个全面的了解,则需要通过毕业生调查来实现。纵观国内有关毕业生调查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各方面。
1,用人单位看重的毕业生素质的前3位依次是综合素质、敬业精神、专业技能;被调查的毕业生在科研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方面较为欠缺。
2,自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开始推行高校的扩大招生政策,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这样势必会带来毕业生规模的大幅增加,继而造成持续的就业压力。因此,高等教育的社会效应就得到了质疑,高校的社会问责压力也日趋凸显。
3,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 )学习成绩不是影响生存质量的最重要因素。(2)适应新事物能力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3)影响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还有踏实肯干精神、实践经验、善于学习能力及沟通能力和积极乐观的心态。
在对毕业生自身进行定位、评价方面,单方面的调查有失偏颇,应从不同的视角去研究,才能更全面地描述毕业生现状,了解毕业生需求。教育评价的思想由来已久,自从系统实施教育的机构出现以后,就有了教育评价,现今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教育评价在发达国家已形成系统、完善的制度。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也日趋完善。
现有的文献表明,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针对毕业生调查的研究已经比较多。研究视角具有广域性:从用人单位角度、从用人单位与毕业生自身比较角度、从毕业生自身角度、从高等教育评估及高等教育质量角度等方面。这种广泛的研究推动了该领域理论知识的不断积累,使毕业生研究方面的理论日趋完善。
在调查毕业生方面,可综合考虑,从多角度立体定位毕业生的现状,如结合用人单位评价、毕业生自身评价、高校对毕业生的评价等多方面因素对毕业生现状进行研究。
毕业生的调查报告范文二
一、毕业生当年就业率(近三年)
2007年整体来说全国的情况不是很好,也就大约 70%左右,相比之下,全国的211高校,985高校的就业情况要好点,可以达到80%以上!
据教育部的统计,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559万人,比2007年增加64万人。而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压力还将继续增加, 2008年毕业大学生实际就业率不到70%。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说。
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7%。在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简称人保部)召开的2009年四季度新闻会上,人保部发言人尹成基表示。
二、大学生就业趋势的研究
多数学生对于务实有新的认识,就业期望趋向现实,主要表现在工作单位、工作区域等方面。
(1)就业方向:先就业后择业成为第一选择
大学生在职业取向方面优先考虑的前三项是先就业后择业、先择业后就业、继续深造,它们分别为41.76%、28.57%、27.84%。调查显示,在面得就业压力时,多数学生表现出特有的自信与成熟。
在此问题的选择中,特别值得关注的现象是继续深造,这选项占27.84%,有过四分之一学生希望继续学习,而且此风近年经久不衰,且越演越烈。究其原因:一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影响和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二是就业竞争激烈,优越的职业需要优秀的高层次人才;三是心理因素,有的大学生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回避即时就业等因素。这一现象值得认真分析研究,其利与弊何在?其利在于缓解就业压力,促进人才素质的提高,改善我国人才结构,增强我国高级人才的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忧虑的是它反映出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欠缺,社会压力的承受力不够,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有相当部分的大学生选择了回避的方式,职业期望趋于非风险化。这种现象还可以从学生对就业前景的评价中看出。22.92%的同学对就业前景持有不容乐观的评价,这里除了客观实在的因素影响外,更多的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因素问题。由此可见,高校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心理辅导工作是必要的。
(2)就业取向:就业地区首选经济发达地区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在选择就业地区时,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占66.54%。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经济发达地区除了有较可观的工作待遇外,经济发达地区与国际接轨更便捷,更能为就业者提供再学习提高的机会,这与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密切相关。二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机会较其他不发达地区的高,且就业岗位多元化,这是吸引学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3)职业价值:结合专业特色,务实肯干
作为师范院校的学生在选择就业岗位上,更多的是趋向于学校或科研机构、行政机关或事业单位
三、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
1、客观原因
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人认为根本性的原因在于现行就业制度、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结构、用人单位现状及用人单位的陈旧观念、以及大学生本身存在的问题等等。客观认识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正确分析大学生就业的障碍,寻求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是应对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办法。
(1) 政策方面的原因
第一,劳动、人事制度、户籍、档案管理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不到位、不完善是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客观原因。尽管我国己进入市场经济时期,但目前的人事管理制度仍然有较强的计划经济色彩,使不少缺位以待的用人单位受到用人的限制。据调查,不少中小型私营(股份)企业急需大学水平的管理技术人员,却因没有申报用人指标的途径,不能解决大学生的派遣、户口、编制、档案管理等问题,导致一些大学生担心丧失自己的身份而望职兴叹,企业也就招不到人。2004年就业的部委属高校毕业生到教学科研等事业单位为31.6%,到国有企业为31.5%,到民营三资企业为26.2%,其他就业为10.7%。而从当前城镇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状况看,个体私营和股份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己经占60%,但是,由于很大一部分个体私营企业不能解决三险一金(三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一金:住房公积金)而被大学毕业生放弃。
第二,就业程序复杂、就业渠道不畅,阻碍了大学毕业生的顺利就业。我国人事制度改革相对滞后,整个社会缺乏顺利就业的软环境,影响毕业生就业市场中供需主体的体制性、机制性的障碍仍存在。很多地方对于录用大学生有户口、用人指标的限制,有的还有干部身份的要求;民营、外资企业不能根据需要招聘大学生,企业的用人自主权没有到位;有些高校毕业生还面临出地出系统等要交费的障碍;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不成熟,供需见面会还很不完善,处于粗放的运作和初级的中介形式。缺少统一平台的互联网信息渠道,信息化管理手段得不到充分利用。
(2)高校方面的原因
第一,高校大规模扩招,造成就业市场供大于求。造成目前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很多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情况,许多人认为是因为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的人太多了,用不完了,过剩了。其实,我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仅占总人口的5%左右,而发达国家的这个数字己经达到1/3。因此,我国的人才过剩是相对过剩。而且,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跟不上高校教育扩招的步伐,也为高校毕业生供大于求制造了假象。我国的大学毕业生在大城市、大企业、大公司,人才济济,人满为患,是过剩了。而一些中小企业,事业单位,偏远地区,经济不发达地区则是人才稀疏,人才缺乏。
第二,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层次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水平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在大学生就业己经市场化的情况下,大学的专业设置和调整却显得十分滞后,致使毕业生专业结构与市场供求出现了错位,从源头讲,这已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滞后于社会的发展是教育的特点,但没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规划并主动调整,进一步放大了专业及课程设置的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供给结构严重失衡。不少学校专业划分过细,难以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一些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缺乏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没有竞争优势。
(3)用人单位方面的原因
首先,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进行的机构改革大大冲击了大学生就业。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曾经是接收大学毕业生的主渠道,主力军。1998年以后,随着政府机关进行机构改革,精简人员。精简下来的人员多数要流向事业单位,而事业单位本身也在进行定编定员,另外,国有大中型企业多数存在冗员过多,超编运转,包袱过重的问题,继而实行分流下岗,减员增效。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是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许多企业由于经营不善也在面临着破产倒闭。面临着自身的生存危机,接纳大学毕业生的容量相当有限,很难给大学生就业提供畅通的就业之路。
其次,多数用人单位都走入了重名牌轻一般、惟学历是瞻的怪圈。随着大学生就业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化为买方市场,用人单位也逐渐提高了用人的标准。他们将目光锁定在少数的名牌大学毕业生身上,放在了研究生、博士生身上。相对于名牌、重点院校的大学生而言,不少一般本科院校、专科院校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存在一定的品牌劣势。从中国高等学校的发展现状分析,高等学校之间的资源分配不均,办学质量差异较大,导致了用人单位对重名牌轻一般的怪现象找到理由和借口。
2、 主观原因
(1)不切实际的就业期望值
不切实际的就业期望值,是导致就业难的主观原因,毕业生就业期望值始终居高不下。非大城市、大机关、大公司、大院所、大企业不去,希望能去的单位名声好、工作条件好、待遇好、甚至有出国机会等等。举个例子:《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对全国28所大学、3万多名大学生作过您最想到下列哪个城市工作?的调查。在列出的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城市中,想到上海发展的大学生最多,获选率为32.3%,紧随其后的是北京(27.7%),两个城市的获选率之和达到了60%,成为大学生心目中发展事业的最理想城市:另外,像深圳这样的特区城市也较受欢迎,获选率为12.1%:但是一些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和内陆开放程度较小的城市则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很小,只有0.94%和0.52%的大学生愿意到重庆和武汉去上作。而目前实际最需要毕业生的恰恰是那些边远地区的中小城市和基层一线的中小单位。毕业生想去的单位去不了,而能去的单位毕业生又不予选择。于是出现了有人无业、有业无人的现象。
(2)自身综合素质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
毕业生的能力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求也存在较大差距,加大了毕业生就业难度。现在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思想道德觉悟和能力素质水平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毕业生诚实守信,勤奋敬业,而且还要求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也是用人单位看好的主要方面。用人单位重视人品和能力,对专业的要求反而有所淡化。不少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持宁缺勿滥的态度。因此,学生干和学生党员以及那些综合素质好、动手能力强、敬业精神好以及一专多能 的毕业生越来越受欢迎。用人单位看重的是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3) 大学生诚信缺失造成就业危机
诚信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基本要求。在就业情况日趋严峻的形势下,毕业生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为了能够在社会中寻求一席立足之地,有些学生不从筑高自身的实力出发,而是挖空心思如何包装自己。正常的包装无可厚非,但是失真的包装会演变成伪装。这样一来就业诚信缺失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使得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实际能力产生怀疑,结果只能是大学生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15]。
四、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措施
1、 改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
改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必须加大人事制度、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力度。要加大用人机制、单位编制等制度的改革,扩大机关、事业、企业单位的用人自主权,使用人单位真正做到有用的人进,无用的人能出;加强户籍制度的改革,为边远地区、小城镇、农村的大学毕业生开方便之门,使人才能合理流动;要建立起完善的与毕业生就业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成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对未就业的大学生提供服务。
2、 调整高校专业和课程设置
在当前飞速变化的时代,大学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就必须把握时代的脉搏,不断调整课程结构和内容。当今世界正由工业化社会走向市场、信息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各国间生产、流通、运输、资讯领域的相互依存关系日益紧密,整个世界将如同一个地球村,谁都无法完全正确的预料未来世界的变化。这就决定现代大学必须是面对未来开放式的,其课程也应从过去那种封闭状态走出来。
在课程布局上,应适当减少某些必修课,增加选修课的比重。一方面,让学生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发挥他们的所长。另一方面,这也有利于向学生提供反映社会文化各个领域发展的最新成果。因为现代社会知识急剧增加和迅速老化,选修课的开设有助于弥补必修课无法及时反映这一动态的缺陷。
3 、把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始终
当前我国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课都是针对毕业生开设的,通过几次的座谈会、报告会、讲座等等就算完成就业指导上作了。
对于一年级的新生,应该着重进行心理指导,重点帮助大学生尽快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结合入学的专业思想教育,逐步引导他们根据自身的特点初步设计职业发展的方向。在这个阶段,要向他们介绍本专业就业的大致情况,让他们了解自己所学专业及适应职业的特点和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引导他们尽早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养成独立思考、自觉学习、努力奋斗的良好习惯。
【关键词】高校;心理咨询;朋辈心理咨询
1 心理问题在高校教育中表现突出
现今高校中出现的种种迹象表明,我国的大学生心理素质急待提高。根据2004年7月4日《中国青年报》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14%的大学生出现抑郁症状,17%的人出现焦虑症状,12%的人存在敌对情绪。而且,大学生心理问题有着明显的阶段性。同时,另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因各种心理障碍引起心理疾病而休、退学的大学生人数已占大学总休退学人数的50%左右,而大学生由于自卑、失恋、受挫等心理因素自杀已占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第1位。
对于大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从我国教育界非常得重视,多数高校从学校的角度成立了心理门诊和心理咨询中心,在学生集体中成立了心理协会,同时,利用学校的网络,集会等各种形式广泛开展心理方面的教育。然而,现有的方式并没有完全消除心理问题在大学校园中的蔓延趋势,缺乏自主性,依靠填鸭式的心理教育模式是其中主要的因素。在出现心理问题后,学生往往很难走入心理门诊去参加咨询,或者对学校的心理教育漠不关心,由此,笔者认为,在进行其他心理教育的同时,也有必要引入自主心理教育模式――朋辈咨询,通过培养一批具有相关心理知识的学生,利用同辈、朋友之间的心灵倾诉,从而达到消除心理障碍的目的。
2 朋辈心理咨询及其特点
格雷和霆多尔(Gray & Tindall,1978)对“朋辈心理咨询”定义为:“非专业工作者作为帮助者所采取的人际间的帮助行为。”苏姗(Sussan,1973)认为,朋辈心理咨询是指受训和督导过的学生向前来寻求帮助的学生以言语或非言语的方式,尽量少或者不给建议,提供倾听、支持以及其他帮助的过程。另有学者认为,朋辈心理咨询是指受训或督导过的学生向前来寻求帮助的年龄相当的学生,提供具有心理咨询功能的人际帮助的过程;我国学者陈国海认为,朋辈心理咨询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们互相给予心理安慰、鼓励、劝导和支持,提供一种具有心理咨询功能的帮助的过程。
朋辈心理咨询是人们为了摆脱心理困境而需求外部帮助的一种重要方式,与专业心理咨询相比较,具有以下的特点:
①自发性:以群体或集体方式生活的人类,在个体自身无法克服心理困扰时,往往会主动寻求外部帮助,是人来心理互助的一种本能行为。②文化性:咨询者和被咨询者都受各自社会文化的制约;③义务性:从源头上来说,朋辈心理咨询是一种利他的行为,这也是区别于专业心理咨询的显著特征;④亲情性和友谊性:一般地说,朋辈心理咨询只发生在亲人、
熟人和朋友之间,而不发生在陌生人之间;⑤普遍性:一般而言,当人们遇到心理问题时,首先求助的对象通常是自己以及他们周边的朋友,而非专业心理咨询机构。
3 现有高校心理咨询的种种不足
3.1 高校心理咨询在咨询的广度和深度上的存在局限
高校心理咨询广度指两个方面:一是它的咨询内容要广。它不仅仅包括心理健康咨询,还包括学习咨询、职业咨询;不仅是障碍性咨询,更重要的是发展性咨询。但目前,大多数高校比较注重的是心理健康咨询,注重障碍性咨询。而在学习、职业咨询方面,在个人成长咨询方面做得不够。二是它的咨询对象要广。高校心理咨询的对象应该是全体学生,但由于人力、物力以及能力的限制,大多数高校只能重点关注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对其他学生顾及较少。从普遍情况看,目前高校心理咨询的质量并不高,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3.2 高校对于心理问题的认识存在偏差
从高校的角度,学生工作者没有认识到心理咨询是医学中一门专有的学科,它与思想政治工作有着本质的不同,而将大学生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工作等同起来。从而回避心理工作专门的理论和技巧,不能采取客观、中立的态度,甚至觉得一些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是“觉悟低、品德差”,对来访者进行批评和教育,从而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事与愿违。
3.3 学生对于心理咨询的认识存在误区
虽然从社会和学校的角度,已经很大范围的宣传了心理疾病以及带来的相关危害,但是,据调查,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并没有真正了解心理问题,具体表现为五个等同,把心理问题等同于精神病,从而否认和回避;把心理咨询师等同于窥见内心,从而不敢向心理咨询师透露自己真正的心理活动;把心理咨询等同于无所不能,当咨询一两次没有成效之后就心灰意冷;把心理医生等同于救世主,缺乏自身参与,从而消极被动,推卸责任;把心理咨询等同于思想工作,并不认为心理问题需要严谨的理论基础和严格的诊断程序。
3.4 病理化的医学治疗模式占有统治地位
在目前,“病理化倾向”的医学治疗模式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学生心理咨询员对被认为有潜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往往在进行了一系列的心理诊断后,便开始实施咨询计划毫无疑问,许多学生已经从这种“病理化”导向的治疗方式中受益,但他们不得不被贴上诸如“精神疾病”、“行为能力缺失”、“学习能力缺失”等负性标签。对病理的强调意味着学生似乎出了问题,其结果往往是降低了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使得他们更加难以调整力量面对那些需要解决的困难。
4 朋辈心理咨询在高校心理咨询中的作用
4.1 可以弥补高校咨询广度和深度上的局限
作为学生集体的一份子,高校恰当地安排从事朋辈心理咨询的学生数量,可以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在每个学生周围形成相关的群体,同时,通过适当的举措使得各个群体间之相互学习,互相促进,共同进步,从而在将心理咨询渗透到整个学生群体之中。另一方面,咨询者和被咨询者年龄相仿,背景相近,学历相同,从而他们更能够深入到对方的心灵深处,达成共振,朋辈心理咨询的范围从心理健康咨询向学习咨询、职业咨询、恋爱咨询、人际关系咨询等各个方向延伸,从障碍性咨询跨越到发展咨询。从而,能够大大提高高校咨询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咨询的效果和效用。
4.2 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可以调度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
“心理互助”符合学生的实际心理需要,是根据青少年进人青春期后的心理特点而开展的。青少年学生往往喜欢向同龄人打开心扉、相互交流、倾诉烦恼。专注的倾听,合理的劝导,理智的分析,真诚的安慰,在很多时候会有助于身陷困境的人恢复自己的思考和判断能力,脱离过激情绪,重拾信心,作出合适应对。而倾听者在助人的同时,升华了友谊,改善了心理自我调节能力,也促进了“助人一自助”的良性循环。同时,也能够使得学生抛弃对心理咨询固有的偏见,从而科学合理的认识心理咨询在生活中的作用,积极进行心理的干预和治疗。
4.3 有助于学生自助、互助技术的掌握
近年来很多人在不断改变对自身潜能的看法,越来越能够驾御自己的身心。无论是在药物治疗上,还是在心理治疗上,人们日益摆脱对专业的无知,更有一种“自己来做”的冲动和愿望,通过学习有关的知识和技能提高生活质量和解决自身问题。在美国,一些专家预言,在21世纪的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将兴起“自力更生”的热潮,也就是说自我改善的途径、自助和互助团体、自我控制程序将日益普遍。更多人将掌握问题解决、作业布置、交际技能训练、录像、想象技巧、行为调节、行为契约、生物反馈、放松等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方法与技巧。同样在我国,许多人乐于帮助他人,但常常苦于找不到帮助的要领,根本无法介入,即使能够介入,收效也甚微,颇有无可奈何的感叹,因而渴望了解更多的助人理念和技巧。通过学习和研究朋辈心理咨询,有助于学生掌握某些心理咨询知识和技能,改善心理自我调节能力,提高人际沟通、情感交流的能力。
4.4 是专业心理咨询的重要补充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学生多方面负担过重,造成部分学生身心健康状况每况愈下。而舒缓学生在情感、就业、学习、人际交往中产生的心理困扰,减轻心理压力,仅靠上几节选修课和心理老师的一两次辅导是远远不够的。朋辈心理咨询员在学习了一定的心理咨询知识和技巧后,学以致用,帮助身边的同学解决心理问题。朋辈心理咨询能提高学生自我调适的能力,对学会关心别人、接纳别人、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学会生存都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如香港大学心理学博士崔日雄所说“一个朋辈心理咨询员的作用不亚于一个心理学专家!”朋辈心理咨询是对于专业心理咨询不可或缺的补充。
参考文献
1 陈国海,刘勇.心理倾诉――朋辈心理咨询.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
2 陈建波.焦点解决学校心理咨询新视角.教育导刊,2005:3.
3 朱旭东.心理咨询存在五个误区.北京日报,2004,1:14.
4 陈济川.大学生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工作.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5 张文凯.高校心理咨询步履维艰症结分析.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04.
Exploration on Practical Innovation of Group Counseling Course for Freshmen
LUO Yan, YANG Huiqin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Centre,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ianyang, Sichuan 621000)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xperience and potential breakthroughs in the practice of group counseling in our school, with a view to further consolidating the experience and seeking new breakthroughs for reference and better serve the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Keywords: college freshman; entrance education; psychological group counseling courses
近年来大学生故意伤害事件频发,使社会各界,尤其是高校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的问题。但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多采取学科式教学,实践体验式教学存在很大空缺。针对正常人群的发展性团体心理辅导早在美国得到广泛应用,其实践模式被社会各个领域所认同,其后在法国、俄罗斯、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团体心理辅导以其对教育发展和学生发展的贡献而受到了政府和学校的重视,国内的相关研究也从未停息,但是将心理团辅课融入新生入学教育仍处于探索阶段。
1 开设新生心理团体辅导课程的必要性
传统的新生教育主要是利用入学指南等书面宣传材料,通过开学典礼、组织参观、军训等集体活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安全教育、专业素养教育等讲座形式开展,一般在开学半个月内完成,且多限于个人对学校基本情况的了解,越来越不能满足新时代需求,已有部分高校尝试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开展团体心理辅?А4送猓?跨入大学校门对绝大多数新生而言意味着人生中第一次长时间远离父母或亲人,在异乡开始独立生活,他们在心理和思想上都处在一个极具冲击变化的阶段,对新生活的不适应,对未来的迷茫,使他们迫切地想要找到归属感、明确自我定位、寻求自我价值,心理团辅课正是投其所需。
1.1 新生心理团体辅导课程的优势
以班级或专业为单位开设心理团辅课,覆盖全体新生,系统化教学管理,效率高。针对新生群体特质精心设计课程活动和分享重点,运用拓展训练、角色扮演、心理情景剧等团体辅导技术,新颖有趣,引人注意,实用性强。[1]使学生在入学时就知晓学校有专门的心理服务机构,并随着对课程的深入了解、深刻体验,无形中消除新生对心理咨询的偏见,有利于后续心理工作的推进,可持续性强。授课教师能够在课程活动中客观地观察学生的反应和表现,借此第一时间发现学生个体的优势和潜在问题。课程中将学生需要思考的问题和未来生活中可能出现的矛盾呈现出来,使他们对这类问题有自己的思考和合理归因,避免内心冲突,预防心理危机。
1.2 心理团体辅导课程的理论依据
心理学家勒温提出的团体动力学理论,认为团体具有改变个体行为的力量,它使个体的动机需求与团体目标紧密相连,使得团体对其成员的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导向作用。团体动力学不仅为团体辅导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为团体辅导过程中团体气氛的营造、领导者的作用和要求等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见。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揭示出在满足了生存与安全需求后,人类会产生归属与爱的需求。因此,当个人成为团体的一员时自然而然地希望自己能在团队中找到归属感,与团队中其他成员有人际互动,贡献个人才智,得到他人的尊重认可,从而实现自我价值。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认为人的大部分社会行为是通过观察、模仿他人习得。心理团辅课正是在帮助新生创造一个观察的环境,让新生在彼此的观察学习中获得成长。
1.3 心理团体辅导课程的实证效果
以我校(西南科技大学)自2011年开设试点班、13年正式面向全校开设新生心理团体辅导课程为例,通过不断实践打磨,现已形成新生入学教育中独具特色、影响力十足的固有心理健康教育模式。2011年王斌[2]研究发现,心理团辅课使新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支持及支持利用度显著提高。2012年杨惠琴、[3]罗万勋[4]分别对我校心理团辅课进行的反馈调查显示90%的学生“希望课程延续下去”,84.5%的学生认为教学形式“非常好”,62.3%的学生认为课程对自己心理素质的提高“非常有帮助”。2013年赵文[5]等研究指出心理团辅课能使新生时间管理状况明显改善,能有效解决大学生的发展性问题。2014年我校通过高校教学生态监测云平台和i西科APP对4470名新生进行的大学适应性调查报告(内部资料)显示:入学教育环节中,对学生影响最深的是心理团辅课(50.36%),其次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13.18%),可见心理团辅课的影响率明显高于其他。
2 新生心理团体辅导课程的实施要点
2.1 课程主题的选定
整个课程设置由五次课与一次讲座组成,每次90分钟,主题选定结合新生适应需求与成长发展顺序的逻辑关系,量身定制,经过不断调整与筛选,目前保留五个主题,依次为团体建立、人际关系、自我认识、生命课题、目标规划。
2.2 课程内容设计
每次课由热身活动、主题活动、结束活动三大环节构成,各环节逻辑连贯、由动到静、由趣味性到认知性,避免过于活跃或严肃。课前分别组织各学院课程小组集体备课,发挥头脑风暴,创新活动设计。同时随着课程的推进,要充分考虑学生从陌生到熟悉、从个人到团队,从紧张到松散的发展历程,使整个课程从表象到情感再到理性,层层深入。这其中需强调:不能只看形式(运用了团体的方式),而不看实质(是否运用团辅的理念与注重?F体成员的互动)。
2.3 课程师资队伍建设
新生心理团辅课在短时间内具有工作量大,强度大的特点,但不能因工作量而影响工作质量,为保证心理团辅课成为新生教育中的“必修课”、“精品课”,授课教师由专兼职心理咨询师(具有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心理辅导员及符合条件的辅导员(要求必须接受过心理团体辅导课程培训,对团体辅导理论有充分的理解,掌握团辅技术要领和丰富的学生工作经验)担任。
2.4 硬件场地配备
团体辅导场地不足或缺失对课程效果的影响不容忽视,这是课程顺利实施的一大挑战,总结有两点经验:一是寻找半封闭式、相对僻静的户外场地作前2次课教学地,安排多媒体齐备、有可活动桌椅的教室作后3次课场地;二是以班级为单位团体辅导人数较多,尤其户外上课时,需配备便携音箱、无线话筒、“小蜜蜂”等。
2.5 课程效果评估
课程从学生实际出发,课程评价理应回归学生,由学生对课程总体质量及细节建议进行全面评价,一方面在全校范围内随机抽取5~8个班级通过课程前、后新生适应性的比较评估课程效果,另一方面由各学院心理辅导员对本学院新生进行系统抽样选取被试参与课程反馈调查,收集课程设置、主题选取、内容设计、获益情况等信息作为来年课程调整的参照。
3 心理团体辅导课程创新发展的突破点
3.1 扩大心理团体辅导课程的影响力
团体辅导对于个人的影响是深远的,自由、安全的氛围,真诚互助的模式,不但能够对每一位参与者产生重大影响,而且能够经由他们感染到身边的人。[6]这不仅是一种心理健康理念上的深层次改变,也可以作为现代大学生缓解心理压力,构建社会支持系统,协调生活冲突的方法推广开来。心理团体辅导课程本质上适用于大学生人群,并且易于广泛应用和长期推广,因此,除了在入学教育中开展新生心理团体辅导课程外,争取结合各年级特点,面向大二、大三、大四学生开设团体心理辅导选修课程,是值得我们进一步开发的路径。
3.2 探索心理团体辅导课程设计的切合性
课程实践的最终受益者是大学新生,课程设计应以新生的实际需要为主,课程活动选取首先考虑时代性、对象特殊性这两个关键点,重点落脚于学生的充分参与及分享、获得。[7]其次,活动力求新颖切题、不落俗套,各课程组不断从派出培训、引进培训以及日常学习中攫取,并在课程组中通过切身体验,群策群力攻克不足,优化活动设置,呈现更切合学生需求的设计。
2012年,课程组自编课程书目《成长的天空》,包括8个章节,经历3年的课程实践、效果反馈及访谈调查,通过反复的修订、删减和调整,修订版课程书目正在2015级新生中试用,其创新实践效果有待进一步验证。
3.3 提高心理教育师资队伍的稳定性
面向全校新生开展心理团体辅导课程,首先需要一支庞大的授课队伍;其次,授课教师的人格特质、领导技术、专业能力、带领团体的经验等都会直接影响课程的效果。[8]按照每个班级40人左右计算,以我校近几年新生人数平均为7700人为例,需开设175个班,每个教师承担2个班的课程,需近90位授课教师。我校现有持证上岗的专、兼职心理咨询师共27人,2015年已选拔36名辅导员参加国家心理咨询师培训,但离实际需求仍有很大差距,仍须加大力度不断稳固、壮大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适时聘请专家学者到校为辅导员开展各类心理培训并选拔部分教师派出培训,同时注重在大二、大三学生中培养心理委员作为协同领导者,协助授课教师开展团辅活动。
3.4 争取加大硬件基础设施的保障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
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分配、就业方式的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活动范围明显拓宽,活动能力显著增强,思想和心理在转型期社会文化、社会意识的震荡和重建中受到很大的冲击,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也发生了变化,呈现出复杂、多元、易变、难测的特点和积极面与消极面共生的现象。一是时代感增强,责任意识减弱。当代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勤奋学习,追求新知,独立思考,锐意进取,对改革能做出快速响应并积极参与。但同时也出现了有的缺乏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有的远离政治的倾向比较严重,有的缺乏艰苦创业精神等责任意识明显减弱的现象。二是进取心强,辨别能力弱。大多数大学生缺乏辨别能力,不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对自己缺乏信心,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三是社会认同感强,践行能力弱。大多数大学生的认识与社会主流是相符的,愿为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但他们往往忽略了自身素质修养,缺乏认真履行的精神,认识与实践容易脱节。四是主体意识强,集体观念弱。就业压力使某些意志薄弱的大学生不能够正确面对现实,认为学习理论知识没有用处,产生一些不良的思想。大多数大学生具有远大理想和抱负,但是他们的价值取向上出现了从群众本位向个体本位转移的偏向,往往强调自我的意识较强,集体观念较为薄弱。五是部分学生迷恋网络,陶醉于网络游戏以及虚拟的生存方式之中,以至荒废学业。网络是最大的宣传媒体,如果不能正确使用后果将不堪设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发扬传统,总结经验,从实际出发,解决新问题,不断找出新的对策和办法,努力增强时代感和针对性、主动性、实效性。
全面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全面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一步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加强队伍建设,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有明显改善。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加强德育工作,使学生学会做人,形成正确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同时,不断深化实践教育,通过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完善激励、组织、培训和保障体系,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服务社会、勤工助学、就业创业等相结合的机制。
增强学生竞争意识,用实践的体验培养人。每个学年针对学生就业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组织专题的就业指导,为同学讲解应聘、面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让大学生了解就业的途径及专业发展方向,并让大学生正确认识就业形势,正确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增强学生的危机感和竞争意识,消除学生的依赖性情绪。同时,通过组织专题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实践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并通过社会调查报告和学习交流等形式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积极指引学生增强就业意识,培养学生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坚强意志,提高学生适应社会、适应生活的能力。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长知识、增才干。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在社会上、在实践中检验自己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是高校育人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让大学生得到实践的锻炼,才能使他们亲身感受到知识的重要、体会到创业的艰辛、享受到成绩的荣耀,从而增长知识,增长才干。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的广泛开展,让党团员青年在与人民群众的广泛接触、交流中受到真切的感染和体验,从无数活生生的典型事例中受到深刻的启发和教育,使思想得到升华,社会责任感增强。
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思想政治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深入进行思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科学发展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工作。文化生活对大学生思想观念、道德情操和精神世界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氛围,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受到锻炼,增强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并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抓手,搭建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互联网特别是校园网的建设与管理,高度关注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同时,互联网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至关重要。建设一批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受学生欢迎的校园主网站,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强势,使互联网成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1]。大学生是青年中思维最活跃的群体,具有个性突出、务实创新、信息来源广泛、对外界影响非常敏感等特点。要根据这些特点,认真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规律,探索大学生易于接受、丰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以校园网络为平台,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加强网上正面宣传,建立一批受学生欢迎的校园网站,培养一支以学生为主体的网络自我管理队伍,把握校园网络舆论主导权。
要重视大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自治、自律作用。在高校的教育、管理上,一是大学生要充分发挥学生中党团组织和学生干部的桥梁和助手作用。学生干部是大学生中的工作骨干,是高校与学生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他们思想政治素质较好、学习成绩优良、管理能力突出,有某些方面的能力和特长,在学生中有较高威信。作为大学生中的一员,学生干部既是受教育者,又可成为教育者、管理者,通过在学生中积极主动的工作,能够较好的把学校教育工作内容贯彻到同学中去,广泛的了解到同学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和解决同学中的问题,起到政工干部难以起到的作用。二是通过工作实践的锻炼,学生干部将在思想上得到进一步成熟,能力上得到进一步提高。通过开展工作让他们做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凝聚作用、激励作用、管理作用。三是用模范的力量感化人[2]。以每学年发展学生党员工作为契机,适时开展向先进学生学习活动,用先进和模范学生事迹影响和鼓励学生。同时对于后进学生进行关怀、教育,帮助他们认识自身的缺点和不足,缩短与进步学生之间的差距。四是用生动的讲解教育人。通过组织每周一的升国旗仪式、“五・四”入团宣誓仪式、“七・一”入党宣誓仪式等形式,广泛开展爱党、爱国和爱社会主义教育。五是用恰当的激励鼓舞人。通过恰当的激励机制调动学生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六是用丰富的活动锻炼人。通过组织大型的文艺演出以及棋类、球类比赛等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并使学生在组织活动过程中受到锻炼,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的氛围,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
作者单位:廊坊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