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了解民族文化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民族文化;表现
1.园林景观设计中引入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
民族文化是一种具有自身特色、意义及价值的精神层面的物质,是不断总结历史,并加以艺术升华的结果。园林景观设计者加深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并适当引入相关因素,不仅能够大幅提升园林景观设计的形象气质,还能使设计本身更具底蕴。通过引入民族文化因素,园林景观的“美”将得到极大地延伸。民族文化不是几个简单的意象符号可以代表的,也不可单纯认为源自民族内部的文化就是所谓的民族文化。事实上,民族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少不了变化、糅合以及创新:某些文化的特征可能会逐渐减弱,而并非消亡,只是承载方式,还有意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某些文化虽然由国外传入,却具有鲜明的本土特I生。以上说明,民族文化元素是不可以局限地归纳为若干符号、人物或者器具,而是应该在宏观方面予以把握。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在我国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进行融合的过程中,本国民族文化的某些重要特质可能会逐渐减弱,甚至消失。
2.园林景观设计中如何表现民族文化
2.1了解民族文化
了解民族文化指的是园林景观设计中,首先要明确将要表达的民族文化内容,然后再对历史文化内容进行深层次的挖掘,最后选择能够较好表达出民族文化精髓的设计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在园林景观中更好地表现民族文化。特定的历史时期将会形成特定的民族文化,所以,要根据民族文化的具体特点选择恰当的表现手法。历经几千年的文化积累,我国民族文化不仅表现方式多样,在文化内涵方面也各不相同,所以,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对历史时期进行精准的确定是客观需要的。另外,要深入了解该时期的文化精髓,可从政治背景、文化名人、重要文化作品等角度人手。了解民族文化,并将其合理运用到园林景观设计中去,才能将优秀的民族文化代代相传。
2.2有机结合
中国传统审美观强调自然和人为景观的有机结合、浑然天成。植物、建筑以及其他物件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人的主观意识的影响,实际上如此精心安排还是为了构建出一个自然和谐的世界。一切看似未经人工雕琢,而是自然形成,却能有效唤起视觉上的美感。所以,园林景观的构建要巧妙结合人工技巧,从而保证一种自然美感。人工技巧和自然要素的有机结合与进一步升华,能够很大程度上促进民族文化的传递以及各国人民情感的沟通。
2.3讲究实用
体现民族文化是园林景观的—个重要功能。园林景观设计时,不可置物品的实用性于不顾,换而言之,一方面要考虑相关的文化含义,另一方面还要立足实用。如石凳、长椅在安排距离时,要充分考虑实用性,如果仅仅重视形体上的美感,而忽略了实用价值,那么它们将成为华而不实的摆设,无法称之为成功作品。立足实用,才有机会表现出民族文化精神层面的内容。
2.4合理布局
综合考虑园林景观的占地面积、采光需求、视野范围等要素之间关系,对空间进行合理布局。想要把握好宏观布局和细节布置,需要以科学的事先考察为基础。一部分设计师的想法出人意外、天马行空,也极为符合大众的审美观,但是具体操作时,却很难实现,也可以说不具备实现的可能性,不能符合当时当地环境和人文的特点。所以,园林景观建设中,对空间进行合理布局便显得尤为重要了。
2.5追求意境
意境美可以被认为是园林景观的一种设计方法,它能够利用相对有限的视觉条件给人们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也就是意境深远。意境是我国园林景观设计与民族文化共同的追求。园林景观设计时,通常重视暗示性的作用,即通过含蓄委婉且富有想象力的构造方式以实现新颖别致的效果。一些设计中的事物往往看似具有矛盾性,这种方法比较冒险和前卫,和传统设计原则是不相符的,然而,如果运用得当,有可能带来意外的惊喜。
3.案例
深圳万科第五园虽是住宅小区,但其园林景观设计理念是非常优秀的,万科第五园的身上有徽派元素和晋派元素的影子。但是,它并没有简单地复古和照搬,而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进行了有机结合,营造出了适合中国人审美观的园林景观。又符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个性的粉墙黛瓦、青石铺就的小巷、密集的青竹林、富有文化色彩的石雕等与现代生活不背离的设计手法得到了继承。万科第五园这样独特的园林景观表现手法,容易让居住此地的人产生共鸣和归属感。中国民族文化以现代的手法得到提升和进化。
关键词:蒙汉翻译 文化交流 作用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0(c)-0210-02
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民族发展,因此,在各民族交往过程中,对语言的理解将成为推动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伴随着国家间经济、政治等活动的日趋频繁,不同民族与国家的文化渗透与交流得益于翻译。翻译作为不同语言相互转换的重要手段,在民族交往与国家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文化背景以及用语习惯的不同,要求翻译尊重文化的差异性,因此,在翻译中,对于文化差异的正确理解和认知将决定翻译的水准。蒙汉翻译同样需要尊重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因此,两种语言的相互转换实现了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
1 蒙汉翻译的民族文化特色
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民俗,民风以及民情,构成了一个特有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地被和建立,在未形成稳固的生活区域之前,与历史演变相携。伴随着民族与国家的发展,民族文化的日趋完善,为了互通有无,形成了贸易往来,在此过程中,语言的不通促使翻译的出现。在跨文化翻译中,注重民族文化特点,深入挖掘其内在的文化底蕴,对于文化交流以及经济、政治等社会活动往来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我国的成语故事《掩耳盗铃》,故事讲述了一个偷盗的人看中了一家人门上的铃铛,想将它偷取过来,可铃铛在碰触下会发出声音,容易被人发现,于是,这个偷盗的人就想出了一个办法,掩住自己的耳朵,就不会听到声音了,可想而知,偷盗的人很快就被人抓住了。这个故事的告知,不要做愚蠢而自欺欺人的人。如果对历史文化了解不够深入,那么,很难得出故事背后深刻的寓意。在蒙汉翻译中,译者对于两个不同民族的历史典故、朝代更迭、生活习惯等的了解,将决定着译文的欣赏性和研究价值。
2 蒙汉跨文化翻译的意义
蒙汉跨文化翻译在解决语言障碍的同时,也促使了不同民族文化间的相互交流。在人类语言形成之初,语言就与文化相互依存,这意味着语言的流通也将促使文化的交流。对于不同语言的翻译,在增进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使得不同文化间产生的碰撞,这种碰撞容易激发人们对不同文化的深入研究,由此引发文化交流的日渐频繁。在蒙汉文化交流中,翻译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从文化交流的意义上看,翻译对不同语言的构成以及使用条件有了一个全面的阐述,在思维层次上向人们揭示了文化的差异性,同时内在的文化信息又向人们阐释了一个民族的发展历史以及深远的民族文化,从而实现了文化的互通。
在蒙汉翻译中,对于语义的表述以及语法构成的研究,将决定译文的表述是否符合限定的文化背景[1]。例如:对于语法,从宏观的角度出发,译者要从主语和主题两个方面考虑译文的组合。汉语对于动作的发出者或实施者赋予了决定的权利,所以,具有强烈的主导作用,因此,在蒙汉翻译中,确定主语或主题,对于有效完成译文翻译具有重要的作用。
对于翻译的文化意义,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考虑。宏观可从文化层次上进行分析,而微观则是通过句子的构成来探究。在对语言的微观意义研究上,可从通过四种方式表现,即象形、映射、折射和暗示。我国对文字的运用手法极为丰富,人们在抒感、描写事物以及阐述观点的过程中,为了达到写作的目的,通常会借助修辞手法加强表现效果,因此,在蒙汉翻译中,对语言修辞手法的解读将加强翻译的感染力,从而使译文更为生动。
3 蒙汉翻译的文化传播功能
在各民族与国家交往中,语言上的交流让人们了解了彼此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以及风俗习惯等,从而使不同民族的文化得到了交流,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促进了文化的进一步发展。蒙汉两个民族很久以来就建立了友好的往来,在蒙汉交流的过程中,两个民族语言上的互通对于社会活动的友好进行创造了条件。蒙古广阔的草原赋予了那里的人们不畏艰难、积极进取、生态伦理的思想和民族精神,而汉族则以农耕为主,他们在耕作中收获希望和幸福,对赋予他们生命的土地极其热爱。在汉耕文化中,大儒思想让人们懂得了顺应农节耕作,才能有所收获,这也体现出了顺应自然发展规律的思想。在蒙汉翻译的过程中,两种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促使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等发生了改变,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民族间的交流更为顺畅,为建立良好的民族关系创造了条件[2]。蒙汉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上的交流,同时也是两个不同民族文化上的交流,对于文化差异的认知,将决定翻译的好坏,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坚持“文化传真”的原则,以构建良好的文化传播桥梁,使蒙汉文化能够相互影响,共同为民族发展贡献力量。
3.1 文化的凝聚功能
在不同的文化领域,文化的凝聚功能使得不同的文化具有了相同的文化传播主旨,通过对文化的凝聚使得民族间形成了和谐的发展氛围,对维护民族稳定以及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民族间文化的传播,使得文化不断吸纳新的事物,实现了文化的创新和丰富,在这一过程中,翻译作为重要的交流工具,将推动文化传播向着更为深远的方向发展。从某种角度上看,翻译不仅是语言的相互转换,更是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传真”,所以说,翻译也是文化翻译,也只有这样,翻译才算完成了真正的使命。
蒙汉两个不同民族在社会发展与人类进步的过程中,建立了良好的民族关系,在社会活动交往过程中,翻译有效地避免了两民族文化差异造成的审美以及理解上的误区,进而突破了交流的瓶颈,使社会活动更为活跃。蒙汉翻译将文化交流变得顺畅,实现了不同民族在某以方面思想上的共通,所以,翻译的凝聚功能对民族核心文化的交流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3.2 文化教化功能
文化传播的受众者在对文化的感知中逐渐理解并接受不同文化的核心内容,从而自觉遵守该文化的要求,这就是文化教化功能的作用[3]。在跨文化交流中,翻译的目的不仅是让人们理解彼此的语言表述,同时也要让人们对彼此的文化能够认同,进而能够自觉地将该文化带入到自己的生活范围中影响他人,从而使文化得到进一步的传播,这也是翻译要达到的最高目标。在蒙汉文化翻译的过程中,译者要关注受众者的感知情况,并尽量让其接受文化熏陶,从而达到影响的目的。一般来说,译者要有强烈的文化意识,重视文化差异,才能发挥出蒙汉两种文化的教化功能。
4 结语
蒙汉翻译作为两个不同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对文化差异有足够的认知,这不仅能使翻译完成基本的作用,同时也能促使两个不同文化相互渗透和影响,从而使接受者能够受其影响并能够自觉接受这一文化的熏陶,成为文化传播的载体,以推动不同的相互交流,为实现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促进贡献力量。蒙汉翻译是凝聚蒙汉两个民族的重要纽带,为促进民族间的友好发展,文化的相互交流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乌恩巴雅尔.浅谈蒙汉翻译工作[J].青年文学家,2015(20):140.
【关键词】民族文化;大学生;社会实践效能;意义;策略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它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让学生在毕业后可以更好地进入社会、融入企业,对于学生们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当前大学里的社会实践活动,虽然已经慢慢地开始注重多样化、全面化,但是仍然存在着很多不同方面的问题,导致社会实践的效能一直得不到有效地提升,需要针对此进行研究。
一、民族文化对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效能意义
(一)能够正确的规范大学生们的思想品质通过将民族文化融入社会实践活动里,能够在大学教育生活里完成传统文化教育的任务,让大学生们切身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认识到传统民族文化传统和发扬的伟大的意义,从未约束自身的行为举行,开始以身作则,为发扬传统文化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能够有效地提升大学生们的社会认知水平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帮助大学生们提前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培育他们的各方面的社会生存和适应技能。通过融入民族文化来开展社会实践,更能够丰富社会实践的主题和形式,让更多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其中,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文化精髓、文化精神等等,对于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认知有很大的帮助。
(三)能够塑造大学生的健全的人格通过开展民族文化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们认识到社会的更多面,对中国有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并在履行社会实践的过程里,培育自己的吃苦能力、爱国意识、合作意识等等方面的精神品质,这对于健全大学生的人格有很大的帮助。
(四)能够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双创”教育一直是高校教育里的重要理念,将民族文化融入大学实践活动里,能够提升大学生们对实践活动的认知,激发他们对实践活动的兴趣,从而促进实践活动开展的效益提升。在这样的实践里,有效培育学生们的创新创业能力。
二、民族文化对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策略
(一)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尊重意识学生们对社会实践的尊重意识,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影响社会实践所带来的收益,因此,教师们在思考如何提升社会实践的效能的时候,应该在开展社会实践之前先为学生们灌输社会实践的思想、理念,让学生们提升对社会实践的尊重意识,再来认真对待其中的各项活动、知识、劳动,并从这些活动里感悟更多道理。例如,教师在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之前,为学生们开展“民族文化社会实践”宣传的主题大会,在会议开展之前,教师们先让制作了本次会议上所需要的海报、横幅,在横幅和海报上印上了本次实践活动的主题“宣传民族文化,践行社会实践”。教师们将横幅布置在操场上,海报放在学生们人流比较多的地方,如图书馆门口、食堂门口、宿舍楼楼下,学生们日常生活里能够时刻关注到该海报,潜移默化地强化自身的民族文化意识。在主题会上,邀请民族文化相关专家、社会实践活动的相关机构到场,成立校园内的社会实践小组,通过三方的轮流发言,为学生们介绍本次以民族文化为主题展开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意义和价值,并鼓励学生们要积极参与到本次社会实践里。通过这次会议,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们对社会实践活动的认知、理解,让他们加强了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尊重和任课,提升了自身的社会实践尊重意识,以此来最终促进本次实践的效能提升。
(二)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服务意识服务意识,是社会实践里的一个重要的理念,大多数社会实践都是公益性的、公开性的和大众性的,通过社会实践,为一些社区公民、社会人员带来一定的服务和帮助,因此,学生们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时候,需要拥有良好的服务意识,为社区人员带来更好的服务,为社会带来更大的帮助。教师们也要注重培育学生们的社会服务意识,可以借助一些奖惩政策、理念宣传、以身作则等方法,来影响学生们的服务意识。例如,我们学校基于“傣族泼水节”这个特色的民族文化,开展了社区活动,为了提升学生们的服务意识,教师让学生们自主报名参与到本次实践活动里,为本次活动进行公益劳动。在活动开展之前,教师们为了提升本次活动过程里学生们的服务意识,特地强调了本次活动的“公益理念”,让学生们有一颗服务的心。除了宣传理念外,教师还制定了考核制度,让参与活动的人们为本次活动中学生的表现打分,打分的主要内容是服务的质量、服务的态度等,对于评分比较好的学生,教师会进行相关的奖励。
(三)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活动构建融入民族文化到社会实践里,能够实践的主题、内容和形式都得到丰富化,学生们能够在参与社会实践的同时感受到中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体会各民族之间的不同文化特色。因此,教师们在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的时候,可以融入民族文化来创新活动,让社会实践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提升学生们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和动力,通过这样高参与度的社会实践,来达到提升整体社会实践效能的目标。例如,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时候,教师们为了丰富其活动构建,便融入了多种民族文化主题。教师们首先认真分析了中国的少数民族,了解其民族特色,接着对名族特色文化进行深入分析,如傣族的孔雀舞、侗族的鼓楼、黎族的跳竹竿等等,基于这些具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开展了一系列的社会活动,让学生们参与到活动里,负责活动的规划、秩序、组织、总结,通过实践活动为民族文化传承带来帮助。
三、结语
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明显加快,新一届政府的发展思路是通过城镇化来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事实证明,城市化进程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确实存在一定影响,加强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文化保护显得非常必要。
1.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应该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进行合理规划
将民族文化保护工作的相关程序让社会各界知晓。韩国在城市化进程中对于民族文化的保护工作,进行了合理规划,让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这样的经验值得中国学习借鉴。城市化进程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与冲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随着城镇化建设的逐渐深入,这一问题将体现得更加明显。在对某一地区进行城镇化建设之前,应该先对当地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进行摸底,搞清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基本情况。在城镇化建设的具体过程中,对于那些承载少数民族集体记忆的传统民居、宗教建筑、公共活动空间要给予保护,能不拆迁则不要轻易拆迁。尽量保留这些文化遗产的原貌,使得少数民族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不会感觉文化的断裂以及原有社区结构的破坏。在制订城镇建设规划时,一定要保证能够比较原貌地保留少数民族文化。有些少数民族的居住模式以及生产模式,决定了他们一旦搬迁到城镇后将会出现诸多不适应。因此,对于这些少数民族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相关政府部门一定要协助少数民族在新的城镇社区完成社会文化适应。通过重建社区文化,使新的社区文化能够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促进少数民族社会生活的稳定以及逐渐走向共同富裕。例如,一些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他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与草原结下了不解之缘,草原对于他们具有特殊的意义。他们的生活与草原息息相关,一旦让他们定居搬入城镇之后,他们的生活将变得极为无助。在这样的情况下,当地政府部门应该采取相关措施,通过一定的手段让这些草原牧民在城镇化进程中加快文化适应。对于城镇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前期规划,一定要通过媒体宣传等多种渠道让社会各界知情。对此,有学者指出:“一是要通过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方式进行广泛的宣传,使广大民众了解当地民族文化存在的状况和对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使其增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二是应把优秀民族民间文化作为素质教育的内容列入教学大纲,通过学校教育的力量,让少年儿童从小就了解本地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形成自觉保护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并通过教育的方式传习民族民间技艺。”当文化心理与结合之后,宗教情感与民族心理都成为展现民族特性的标志,反映了该民族的喜好与心理素质。加强对民族文化保护的宣传与规划,让少数民族群众了解城镇化的相关步骤以及文化保护的具体措施,对于消除他们心中的隔阂,增强他们的自觉性具有重要意义;还有利于集思广益,采纳社会各界多方意见,促进文化保护工作不断深入。例如,在进行民族社区的城镇建设时,部分人员可能对于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不太了解,他们在建设布局中,可能没考虑到少数民族的特殊情况。通过相关宣传与安排,可以促进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对于民族社区的城镇建设提出宝贵意见,从而可以加快民族社区的建设,使其在城镇化建设中既能够突出民族特色,也不失科学规划与社会监督。
2.加强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文化保护
一定要在经费投入以及法律、法规的制定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对于已经出现的文化消失或文化破坏问题,一定要加强搜救、保护。在此方面,相关经费投入是必须的。民族地区一些政府职能部门要从当地城镇化建设经费中,抽出一部分作为文化遗产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经费。在经费来源以及使用过程中,要加强有效监督,避免挪用、挥霍浪费等现象发生。当前,我们在民族文化保护过程中,还有一部分政府部门常常将经费不足作为不进行文化保护的借口,这种现象不仅存在,还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因此,各级政府部门一定要高度认识到城镇化进程中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要具有从事民族文化保护的战略眼光以及决心。文化保护资金的来源渠道可以不断扩大,应该发挥社会各界的力量,吸收民间资本,尤其应该发挥少数民族民营企业的积极作用,通过吸收部分社会捐助,扩大文化保护资金来源。法律、法规的制定也是城市化进程中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没有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就无法对重要的文化设施、文化遗产、文化产品进行强制性保护。例如,文化保护资金的使用、文化传承人生活的支持、文化传承空间改建等都会因为资金不足出现问题。通过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完善,能够很好地保证少数民族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生存权益、文化权益、发展权益。促进少数民族文化权益的法律保护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努力,更需要社会各界全面参与。对此,有学者指出:
(1)明确保护对象,针对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情况进行分门别类的保护,并适当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倾斜。
(2)在法律保护目标的选择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民族传统文化价值的传承并重;传统文化遗产保护与现代文化发展并重。
(3)在法律制度建设上,要维护全国性立法和中央的权威,地方性文化法规建设在文化法律保护体系建设中应该发挥重要作用。
(4)多部门法并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注重采用知识产权法律来进行保护。因此,我们能够看到,加强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保护工作从法律、法规制定方面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以及可行性。
3.加强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研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契机
通过民俗博物馆、民俗村、民族文化传承基地等机构的建设,开展文化保护及其研究工作。韩国在城市化进程中,对于民族文化的保护是一步一步进行的,以建设民俗村、民俗博物馆等作为民族文化保护的重要举措。这一工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韩国的文化保护,这种指导思想也可以用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工作。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许多老一点的民族社区将会拆迁,在原址要建设一些新的城镇社区,这种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原有社区文化的传承以及社区功能的发挥。与此相适应的是我们在城镇化建设中,应该保留一部分历史悠久且具有代表性的民族社区,将其建设成民俗村,在该建筑群旁边重新建设一些楼群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居住需要。在民俗村与民俗博物馆的建设中,我们可以向韩国借鉴一些经验,国家可以出一部分资金补偿少数民族在民俗村内部传承其原有文化。当前我国许多地方尽管也建成了一些民俗村或民俗博物馆,但是从其发展思路来看,往往与“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有关。这些民俗村的建设,已经失去了其应有的活力与源泉,似乎与少数民族的现实生活严重脱离,没有生活气息以及现实意义。民俗村内的一些展品多为从各地收购的民间工艺品或者已经失传的生活用品。尽管这些文化展品仍然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但是其生活气息已经大打折扣,让人感觉不到少数民族生活的现状。因此,在城镇化建设中,如果要建设一些民俗村,完全可以更加生活化、现实化,将少数民族当前生活中的一些物品、工艺品等作为展品提供给大家。也可以将民俗村直接建设在一些传统的民族社区,让人们通过参观、游览来了解当地的民族文化。此外,在城市化进程中加强民族文化的保护,要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作为切入点,扩大文化保护的面,提升文化保护的力度。对于那些因为城镇化建设而面临消失的民族文化,民族地区的相关政府部门,一定要具有保护文化遗产的高度责任感,采取多种措施予以保护。从资金补偿、科学管理、舆论监督、技术支持等角度,对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发掘保护。
4.加强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文化保护,可以采取保护与开发相结合
通过发展旅游业来推动当地的民族文化保护。发展旅游业是提高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世界各国在发展过程中,都非常重视从民族文化的角度来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例如,韩国在高速发展过程中,旅游业为国家的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到韩国旅游的游客,常常流连于韩国的一些文化遗址或民俗文化展览中,通过这种直观感受,加深了对韩国文化的了解与认同。韩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旅游业与民族文化保护开发之间的互动关系,出台了很多政策、法规来推动本国的旅游业与文化保护之间的有机结合。例如,济州岛近年来成为韩国旅游观光的一个热点城市。济州道的有关政府部门在发展当地旅游业的同时,非常重视城镇化与乡村文化保护的关系,使得发展旅游与保护民族文化达到了一定平衡,既不失发展旅游业的机会,也能够保护当地的原生态文化。这些经验措施,对中国城镇化建设中的少数民族文化保护是具有很多借鉴意义的。中国各少数民族地区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无论人文景观,还是民族传统建筑、民风民俗、宗教文化、民间工艺等都能够成为发展当地旅游业的宝贵资源。在城市化进程中,通过城镇建设,对不同的民族村寨进行规划与重建,应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重点从发展旅游业着手。旅游业作为一种绿色产业,对于民族地区的自然环境不会造成污染,而且能够解决当地少数民族群众在城镇化过程中的谋生问题。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提高当地的城市化率,也能保证少数民族群众不会因为拆迁、安置而导致生活来源丧失等问题的发生。发展民族旅游业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都非常显著。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相对富裕的村民能够体会到传统民族文化作为旅游资源的重要性,就会自觉地投入到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中。当地在旅游业方面所取得的经济收益,也能够为当地的民族文化资源保护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促进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与当地城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不仅需要一定的机制与政策支持。民族地区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做好科学规划、舆论宣传以及教育引导等工作。只有将这些工作做到实处,才能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当地的城镇化建设以及传统民族文化的保护工作。
5.在城市化进程中保护民族文化,要通过学校教育、扩大宣传
让整个社会成员参与到这一系统工程中来。城市化是我国未来国家发展的宏观目标,也是我国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必经阶段。未来几年里,我国的城镇化率将会有更大提高,很多人的身份也将面临着转变。对于民族地区而言,很多人的身份将由村民、牧民转变为市民。与之相适应的是身份转变之后,人们的观念、道德、文化心理等都将发生变化。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不同的民族文化都蕴育了社会控制、道德监督、舆论指导等功能。这些精神文化产品与许多物质文化形式一样,会对展现民族属性、维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产生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尤其从青少年抓起,使他们在学校教育或者社区教育中,从小就对民族传统文化产生深刻认识,以民族文化中的精髓作为精神动力,指导个人成长与社会化。在相关学校教育中,要融入一些城镇化与民族文化保护的理念,使得少数民族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深刻理解传承文化的重要性,从自身做起,为保护民族文化贡献一份应有力量。对于那些已经通过城镇化改变了居住环境,个人身份也已发生变化的少数民族群众而言,要通过宣传教育,使他们尽快适应个人身份的改变。还应当通过技能培训,使他们具有一技之长,在城市社区中不会因为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变而出现生活困难的情况。在那些具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而且正处于城市化高速发展时期的地区,当地各有关部门不论领导干部还是社会各界,都应该形成一种保护民族文化、尊重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这些目标的实现,一方面要靠相关部门的宣传教育,更需要政策支持、法律保障等作为保证。只有在大家齐心协力地努力下,保护、传承民族文化与当地的城镇化建设才能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出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既能够提高当地的城镇化率,也能够形成一种文化动力,推动当地的长远发展。
二、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几点思考
城市化进程与民族文化保护的关系将会随着我国城市率的进一步提高而逐渐显现出来。从未来我国的发展来看,城市化率的提高将成为必然趋势,对于伴随着城镇化建设而出现的民族文化消失、文化遗产破坏、民族社区断裂等问题应当高度重视,并且通过采取相关措施来将这些问题解决好,对此我们应该具有这样几个认识。
1.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文化保护
可以向韩国等逐渐进入发达国家行列而且保护工作做得比较好的东亚国家学习,从这些国家借鉴一些经验,用以帮助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保护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韩国、日本及港、澳、台地区都经历过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以及如何保护传统文化的问题。他们在此方面制定过相关政策,出台了一些适合本地区现实状况的法律、法规,一些先进经验都值得我们在未来的发展中处理好城市化与民族文化保护之间的关系。在国家逐渐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民族文化不但没有因此而消弱,反而可以通过相关措施使得文化传承之路更为通畅,文化保护的力度更加强大。
2.认识到民族文化保护的重要性
尤其是对于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作用。民族文化是单一民族国家或者多民族国家维系长久发展潜力的精神内核,如果没有民族文化作为支撑,没有建立在共同文化符号之上的精神家园,那么城市化进程将是空谈。城镇可以建设得更加漂亮,人们的居住环境会更好,但是如果没有强大的民族文化对人们进行精神感召,并且对一些人的社会行为进行约束,那么再好的城镇都不会长久。城镇建好之后,住在里面的人们可能因为没有良好的文化传统,而将无所适从,无法安居乐业,并会引起诸多社会问题。从韩国等国和地区的经验来看,一旦将民族文化保护得很好,反过来会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成为一个国家在未来发展中的强大动力与软实力。
3.处理好城市化与民族文化保护之间的关系
就要有所取舍,不能因为保护民族文化而拒绝城市化;也不能因为城市化,而放弃保护民族文化。事实证明,城市化进程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而且也是一个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所必将经历的重要阶段。因此,任何人都不能阻止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但是,对于个别相对稳定的民族社区、民族文化传承而言,城市化进程似乎又是一把双刃剑,它能够促进民族地区的现代化,还能够使其在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中丢失很多民族文化中宝贵的东西。从韩国、日本的经验来看,这些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并没有忽略对本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扬;反而更为积极地进行民族文化的保护。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将会随着一个国家逐步实现现代化而体现的更为明显。民族文化中优秀的精神文化,例如伦理道德、审美观、人生观等都会成为推动一个国家向前发展的精神动力,也就是通常所讲的软实力及核心竞争力。
4.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文化保护要注意到
处理好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华民族共有文化之间的关系。我们在城市化进程中,不能单纯保护汉族传统文化,而忽略少数民族文化,反之亦然。我们国家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各个民族都创造了一系列灿烂的民族文化,这些文化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没有先进、落后之分,它们都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中所拥有的宝贵财富。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对于民族文化的保护,一定要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对于不同民族的文化都要给予重视、保护。只有这样,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才能得以形成,才能够为我们国家的长远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与精神动力。
5.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文化保护,不仅仅是政府行为
【关键词】翻译目的论;云南少数民族;云南少数民族特色文化
一、研究背景
云南省少数民族众多,为云南贵阳打造国际旅游城市创造了条件。但每年有数万外国游客前往云南观光旅游,少数民族给观光客巨大的“文化震撼(Cultural Shock)”,文化沟通与文化词汇翻译的困难凸显。由于少数民族独特的地域环境、历史文化、生活习俗导致他们的词汇极富民族特色,而这些词语在英语中没有现成的对应词语,造成了富有民族文化内涵的词被生搬硬套翻译成外国人并不知所云的词汇。如云南苗族、彝族都过一个节日叫做“吃新节”,是“云南少数民族品尝刚成熟的新稻米饭的节日”,这个节日有人把它翻译成“Eating New Things Festival”,这种翻译并没有弄清楚吃新节中的“新”的所指。译语读者会认为这样一个节日是品尝新东西或新食品的节日,这与“吃新节”本来的意思相去甚远,没能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所以,我们应当重视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词汇的翻译,需要把译文翻译得恰当、得体。
恰当得体的外语翻译就是翻译出来的外文要实现翻译的目的。第一,翻译这些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词的目的是传播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听众或读者是来自异域文化的外地观光客。第二,翻译出来的外文要充分体现云南省这些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词汇的内涵与意义。简单地说,翻译的目的是为了向异域文化的外地人(外国人或境外人)传播云南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实现跨文化交流目的。即译文是否达到了翻译行为的目的。
二、理论概述及研究意义
翻译“目的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该理论认为翻译应有明确的目的和意图,翻译是在译者的作用下,以原文文本为基础的跨文化的人类交际活动。1978年,莱斯的学生费米尔出版了《普通翻译理论框架》(Framework for a General Translation Theory),成为了目的论的基础。“目的论”(Skopos theories)是功能派翻译理论的核心理论,它的提出反映了翻译的重大转向,从原先占主导地位的侧重形式的翻译转向更加注重功能和社会文化因素的翻译观。目的论彻底摆脱了以源语为中心的等值论的束缚,关注的重点不再是译文与原文是否对等,而是译文是否达到了预期功能,实现了跨文化交际的目的。1984年,费米尔和莱斯在《翻译的理论基础》(Groundwork for a General Theory of Translation)中提出,“翻译的最高规则是‘目的准则’,即‘目的’决定手段。”这就要求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应根据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和预期效果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通过目的语使得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之间实现交流和产生共鸣。为实现这一目标,译者有权根据翻译目的决定哪些内容可以保留、替换、调整及修改。目的论这一翻译理论对二十世纪后半叶非文学作品类即科技和学术论文、说明书、旅游指南,合同等的翻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翻译目的论对云南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词汇的英译也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少数民族文化词汇是指表达独具少数民族文化特色事物的词汇,这些词语“受文化制约(culture-bound),从他们身上可映射出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Newark将文化定义为“使用特定语言的群体的独特的生活方式和表现形式”。由于文化词语的独特性,目的语文化中找不到与之对应的词汇,造成翻译时的文化空缺现象。因此,要让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这就要求译者能填补起这块文化空缺,以目的论作为指导,恰当得体地翻译出译文,准确传递少数民族文化信息,帮助译文读者了解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三、云南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词汇翻译策略
目的论的翻译观认为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及翻译行为,因此一切翻译活动需以实现翻译目的为出发点。,在翻译云南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词汇时,译者应采用各种翻译策略,即民族语言语音拟声加注、直译加注或意译等方法进行英译。这样才能达到既传播了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信息,实现跨文化交际,又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目的。
1.民族语言语音拟声加注的“音译”策略
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的特殊性是两种文化在对比时,存在某一民族文化的特点在另一民族文化中找不到对应词来表达的现象。当遇到此类现象,译者可利用源语言词汇的读音来翻译特色词汇,可以采用音译加注策略。少数民族文化中有些词在汉语中都存在“空白”现象,找不到一个词与之对应,将这类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词汇翻译成英语时,外宣材料中不乏先将其音译为汉语,再用汉语拼音的方式传达给译入语读者这样的翻译。这种翻译最终使得民族语言的韵味荡然无存。当我们在英译这类词时,在译入语中模仿少数民族源语读音,再加上注释是一种最佳的方法,即民族语言语音拟声加注法。这样便既保留了少数名族文化的原汁原味,又便于目标语读者理解。比如,布依族祈福禳灾的仪式“gaaicbaanggl”,汉语翻译为“该邦”。在外宣资料中用汉语拼音的方式翻译为“gaibang”。民族特色词在汉语文本“该邦”中已经进行了一次音译,翻译成英语时如果再用汉语拼音进行第二次音译,那么最终的翻译会流失少数民族语言的意味和音韵。用民族语言拟声法更接近源语发音,对民族语言体贴入微,再加以解释,能更加充分地转换其形式意义和概念意义,译为“gaaicbaanggl,is a rite the Buyis to pray for happiness and prevent disasters”。又如,布依族中青少年同性之间交友的方式成为“guhdongz”,在外宣资料中通常用汉语拼音音译的方法翻译成“gutong(古同)”。应用民族语言拟声加注法翻译成:“guhdongz,a form of making friends from the Buyi youngsters of the same sex”。布依族的乐器leezyiux应改变“leyou(勒友)”汉语拼音音译这种手段,改译为“leezyiux,a woodwind instrument of the Buyi people to send out calls to the beloved”。彝族的相亲酒aquzu,不应译为“aquzu(阿曲阻)”,应采用民族语言语音拟声加注法,翻译为“aquzu,a Yi word,means an engagement ceremony celebrated by the Yis.
2.少数民族文化词汇翻译的“直译加注”策略
直译是指在译入语中找到对应的词来翻译源语言中的文化信息。因此,直译能尽可能地保留源语言中的文化特征,同时也能使读者或听者理解其含义。但是,由于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词汇涵义丰富,有些词仅仅从字面上来翻译会造成部分意义丢失有时甚至会令人费解。如:苗家的进门酒,如果只是从字面上翻译为Drink at the Threshold,外国人会不明白为什么客人都要喝进门酒?到底意义是什么?所以,除了直译以外,加注显得尤为重要。进门酒可以翻译为Drink at the Threshold(the Miao people’s courtesy to treat guests.Whenever a guest is coming from afar,the host will hold a pot of wine for his/her arrival.The guest must drink a bowl of wine before entering the house)。又如,地戏,如果把它直译为Ground Opera,听者并不知其内涵是什么。因此,地戏可以翻译为Ground Opera(it is named as Ground Opera because it is performed on the ground not on the stage.Actors act out Chinese traditional warfare stories in praise of the heroes in Chinese history,and often sacrifice-offering ceremonies are held,lending a religious color to the performance)。牛角酒和牛腿琴的外语译文也可以采用“直译加注”策略。
3.少数民族文化词汇翻译的“意译”策略
意译策略是不作逐字逐句翻译,不流于语言的表面形式和字面含义,着眼于传达原文的内涵意义。由于少数民族文化特色词汇具有丰富的涵义,一些词汇如果从字面上来翻译不仅没有起到翻译的作用反而会歪曲其意义、让听众产生困惑和误解。此时,意译显得极为重要。因为意译这种翻译方法强调用语用对等的词语来解释和传达源语言的文化信息。例如,吃新节被误译为:“Eating New Things Festival”。这是时下在有关云南少数民族风情译名的对外宣传品中不乏见到的译名。这是一个不顾及民族文化的内涵,不假思索将其直译而成的“节日”,照其译名意思为“吃新东西的节日”。这就会给外国朋友造成一种误导,“吃新节”是不是在当天要做各种各样有创意的食品来度过?还是但凡有新东西吃的日子都称之为吃新节?其实,吃新节是云南苗族、彝族和布依族一年一度的节日,即每年农历的六七月间,这些少数民族人民从稻田中采回刚成熟的谷穗做成“新米饭”,先敬祖宗,以求风调雨顺,人畜兴旺,再全家品尝。据此含义,“吃新节”应意译为“Tasting Ripening Grain Festival”,即品尝刚成熟的谷物的节日,这样表达才准确切意。
四、结束语
目的论的翻译观认为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及翻译行为,因此一切翻译活动需以实现翻译目的为出发点。翻译云南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词的目的在于使得外国友人了解云南少数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弘扬少数民族文化,实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因此,在翻译云南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词汇时,译者应采用各种翻译策略,即民族语言语音拟声加注、直译加注或意译等翻译方法,切实为保护和宣传民族传统文化以及云南对外文化交流做好服务工作。
参考文献:
[1]Reiss,K & Vermeer.H.J.G.Groundwork for a General Theory of Translation [M].Tubingen:Niemeye.1984:101.
[2]Larry A.Samovar & Richard E.Porter & Lisa A.Stefani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Belmont: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1998:132.
[3]Newmark,P.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94.
[4]常敬宇.汉语词汇与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5]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续编[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6]塔瓦库勒.王铁志.中国各民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关键词 民族地区 职业教育 民族文化 传承与创新机制
Abstract The so-called cultural heritage is the immersion of culture, culture is the baton of vertical handover process in a community of members of society. Each nation has its own unique culture, in order to retain, continue down, the need to choose the way of inheritance,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an effective form. In this paper, the content and form of innovative vocational education, strengthen the protection and cultivation of heritage, government support and industry cooperat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national cultural heritage and innovation on the path of shallow exploration.
Keywords ethnic regions; vocational education; national cultur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mechanism
民族文化指各个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产生和创造出来的能够体现本民族特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财文化的总和。民族文化传承是指本民族共同体内的社会成员做交接棒似的纵向传播的过程,这个过程受生存环境和社会背景的制约而具有强制性和模式化要求,最终形成传承机制,使本民族文化在历史发展中保持其稳定性、完整性、延续性等特征。
1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概述
1.1 基本现状
在我国几乎所有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而且本民族的语言主要用于其内部间的交流。从当前职业教育来看,为了教学上的方便和传承这些少数民族语言,我国在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施行双语授课。对于民族地区学校来说,其教学内容的选择可以充分结合本民族历史文化、民风民俗等,以武陵山区为例,其结合本地区少数民族的文化特点,开设了一些如侗族大歌、芦笙、土家织锦等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但这样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在武陵山区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所占比例却很少。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民族间的交流不断加深,在这样的背景下各民族文化与汉族的文化却正在日趋一致,部分民族地区的一些民族文化正在逐渐消失。在民族文化中语言是最为核心的,但目前一些青少年已经不会讲自己民族的语言。以武陵山区为例,在一项针对本地少数民族中职学生对本民族文化掌握程度的问卷统计结果中显示,在其父母一代,民族相融的情况已经比较深入了,其本民族的家庭传统文化氛围逐渐淡去,到了学生这一代,民族融合的情况更加明显,更加深入,更加普遍,尤其是对一些城镇家庭来说尤为如此。可见,当前我国少数民族汉族化的现象正日益加深。
1.2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的关系
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而言,当前最有效也是普遍采用的方式为发展职业教育。但由于当前社会对职业教育认知上的浅薄,大多数的人只是片面认为职业教育就是学习职业技能或职业知识的地方,未能清楚地认识到职业教育的作用、意义及其深层次的含义。作为一个民族精神延续与发展的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要想使其更好地延续下去,不得不选择职业教育这条最有效的途径。但在发展职业教育的过程中,为了能使职业教育得到更好地发展,就必须根据本民族的特点,以及职业教育的独有特点,并基于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改革职业教育,进一步增强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之力。
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延续需要职业教育的帮助,同样职业教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需要民族文化的促进,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民族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形成的,因此职业教育的发展应当紧紧围绕民族风俗习惯以及特点的工艺进行,以使学生对本民族的起源、发展过程、人文理念、文化特性、地理特征都有一定的了解与认知。所以就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而言,其承担着两个重要的意义:一是要很好地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二是要将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感情作为一种职业,不断推动民族文化产业链的形成,进而促进民族经济的快速发展。
2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面临的问题
2.1 文化冲击对职业教育中民族文化传承的挑战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基本在当地范围内传承,几乎很少受西方文化的冲击,即便有他民族一定同化,也有益于民族文化本身l展。但在全球化不断加深的趋势下,文化产品的自由流动、扩展,以及文化价值的不断碰撞,逐渐威胁到了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安全。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大多在特定的民族间延续与流传,且其所使用的语言也有很强的民族特性。但在全球化不断加深的趋势下,传统意义上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正逐渐失去其固有的空间,民族、国家的边界正逐渐消解。当前民族文化传承的空间及其途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给职业教育中民族文化的传承提出了挑战。
2.2 文化冲突对职业教育中民族文化传承的挑战
在全球化及现代化的不断冲击下,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愈发明显,尤其是少数民族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间的冲突越发激烈,使少数民族的归属感、忠诚心受到了挑战。通常来讲,在教育事业中民族文化传承面临着排斥与接纳两种选择。假如特定的少数民族文化环境相对封闭,且在外来文化冲击较弱的情况下,教育中的民族文化势必会受到本民族文化的影响,这时不易接纳外来文化,因而常选择排斥;假如特定的少数民族文化环境相对开放,且在外来文化冲击较强的情况下,教育中的民族文化势必会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这时容易接纳外来文化。
3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中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路径
3.1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入手,创新职业教育形式
在民族文化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其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近年来,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日益重视。比如:我国对传统的清明节、端午节等这些习俗进行法律和政策上的保护。职业教育也要顺应国家政策,对职业教育进行优化创新,让职业教育和民族文化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例如,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在教学的内容中加入一些民族风俗、民族特有的工艺以及民族的舞蹈艺术等,把民族文化更好的融入到教学中,让学生对民族文化产生兴趣。同时,教师在讲解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针对武陵山区的某一民族的传统服装、节日以及风俗进行深入的研究,找到自己喜欢的民族文化,把自己感兴趣的民族文化做成PPT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并和同学讲解自己喜欢的原因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仅了解了武陵山区所具有的民族文化,也对武陵山区长期生活过程中积淀下来的文化特色更加重视,更有效的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3.2 聘请民族艺人或专家进校园,促进民族文化传承
民族艺人和一些研究民族文化的专家,对该地区的民族文化是最清楚,也最了解的。民族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精神的延续和发展,要想更有效的延续下去,职业教育是最有效的渠道。因此,武陵山区职业教育就可以把这些民族艺人和研究民族文化的专家聘请到学校作为讲师,给学生讲解民族文化。同时,定期组织一些活动,让学校教师和这些民族艺人和专家进行沟通交流,从而让学校教师的知识水平得到提高。例如,在讲解一些关于武陵山区民族文化传承的项目时,就可以让学校内部的教师在知道理论文化的基础上更加深入的理解民族文化,把理论运用于实践,让教师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培养出优秀的人才,促进民族文化传承。
3.3 加强职业院校“双师型”培养,提高传承民族文化能力
在职业教育中要想有效的对民族文化进行传承,必须加强“双师型”师资培养,以此来提高教师传承民族文化的能力,职业院校根据学校专业的建设以及发展的需求,定期组织学校的教师进行民族文化的培训,让教师在培训中更加理解民族文化传承的意义及重要性,共同开发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民族文化传承相关的科研项目,让民族文化能够得到世代相传,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同时,学校也可以安排教师到传承民族文化相关的行业、企业参与具体的工作,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但可以言传,还可以身教。
3.4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的培养
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的保护和培养。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国家重点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现存传承人进行保护,同时强化后继传承人的培养,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传统手艺、民族文化、民间艺术等为内容,将民族文化融入到职业教育之中,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民族的文化、风俗以及习惯,自觉的进行民族文化的传承。并且职业教育要改变以往“口传身教”的传承模式,要积极进行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充分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制定出全面、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人才保障,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
3.5 加强政策支持、经费投入以及行业间配合
职业教育作为传承民族文化最为有效的渠道,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经费的投入以及行业间的配合。所以,政府要建立健全制度,制定出相应的政策,把传承民族文化纳入到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划中来,让行业间进行协作配合,履行各自的职责,落到实处,让民族文化的传承顺利进行下去。此外,职业教育要加强相关民族文化专业的建设,营造出良好的教育氛围。同时,职业院校也要充分发挥出校内现有的财力、物力作用,对校内的资源进行整合,形成传承、弘扬民族文化的合力。
参考文献
[1] 井祥贵.纳西族学校民族文化传承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1.
[2] 肖丽萍.武陵山区少数民族道德教育研究[D].中南大学,2014.
[3] 李丽敏.全纳教育理念下民族高等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
[4] 冉红芳.教育传承场域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机制探究――基于鄂西南职业技术学校的调查分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184-188.
[5] 杨建忠.论民族地方高校的民族文化传承创新价值与方式[J].黑江高教研究,2012.10:69-72.
[6] 黎卫.论高职教育推动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责任与使命[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4.4:100-102.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文学;多元文化;辽宁省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语境下涌现出的后女性主义(post-feminism)、后殖民主义(post-colo-nialism)、族裔散居(diaspora)和族裔话语(ethnicdis-course)等理论,因倡导文化领域和意识领域的多元性,直接地推动了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文学的发展,促使其从“边缘”走向了“中心”。而少数族裔女性作家的创作中都集中地展现了少数族裔女性的边缘地位、文化上的多元属性,恰巧与后现代主义所强调的边缘性、多元性相一致。因此,从女性族裔身份的视角出发,在后现代主义语境下对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文学展开系统的研究,可以更全面地揭示在后现代殖民环境下种族、性别、文化和少数族裔女性的复杂关系,从而更好地了解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文学的发展及其特点,补充我国的少数族裔女性文学研究。当前,国内对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文学研究正在积极进行,本文将后现代主义作为背景,对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文学研究进行概述,理清其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研究内涵等,并针对辽宁省内少数民族的情况和多元文化建设提出建议。
一、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文学研究现状
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少数族裔女性文学在美国并未引起很多关注,甚至可以说是缺失的。随着70年代女权主义运动的兴起,少数族裔女性文学才逐渐被发现和认可。近二三十年,是少数族裔女性文学批评蓬勃发展的阶段,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少数族裔女性文学,涌现了很多少数族裔女性批评理论论著和文章。国外的著名论著包括BarbaraSmith的《迈向黑人女性主义批评》(1982)、DeboraEMcDowell《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的新天地》(1989)、AmyLing的《两个世界之间:华裔女作家》(1990)、以及YvonneYarbro-Bejarano的《从南美裔女性主义的角度看南美裔文学》(1987)、HaroldBloom主编了《美国华裔女性作家》(1997)、LeslieBoe撰写了《背叛与其他颠覆性举动:女性主义,性别政治,美国亚裔女性文学》(2001)、PattiDuncan的《讲述沉默:美国亚裔女作家和演说政治》,这些论著为少数族裔女性文学批评提供了深厚和详实的理论基础。国内也同时掀起了一场研究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文学的热潮,相关的研究成果也在不断增加。国内的研究大多是以后现代、后殖民、女性主义、后殖民等理论为理论依托,从文化认同、种族、性别、族裔历史的建构等视角解读文本。研究成果中大多是具体解读某一位作家的作品,或是单独谈论某一种族裔文学的发展和特点。其中,吴冰(2009)、翁德修(2000)、曾艳钰(2004)分别对美国华裔、非裔、犹太裔女性文学进行了论述。将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文学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几位学者在论著中开始尝试对少数族裔女性文学开展整体性的研究,开始关注少数族裔群体。石平萍在《当代美国少数族裔女作家研究》中,评述了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族裔女性作家作品,同时梳理了各族裔妇女文学的发展历史和脉络,涵盖了当代美国亚裔、非裔、西语裔和土著女作家,拓宽了国内这一领域的研究范围。王卓的著作《投射在文本中的成长丽影————美国女性成长小说研究》也涵盖了美国华裔女性、非裔女性、印第安女性小说。王军、高雪、罗婷等也发表了有关少数族裔女性文学群体的论文。国内该领域的研究正在热烈展开,令人欣慰。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目前学者们的研究虽覆盖了美国多个少数族裔,他们的研究还不是很全面和深入,将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文学作为一个整体放置在后现代主义语境下进行横向研究和系统研究也才刚刚开始,研究范围虽有所拓宽,但内容还不够丰富,研究也有待细致深入。由此可见,国内的少数族裔女性主义批评还未形成一种完整、明晰的理论体系,将后现代主义语境与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文学相结合的研究也仅仅处于起步阶段。同时目前的研究都没有提及该领域的研究对于我国我国少数民族女性文学及女性生存和成长的影响以及借鉴价值。
二、后现代语境下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文学研究的意义
后现代主义文学作为一种文学流派,是20世纪下半叶西方文坛上一个令人瞩目的文学现象,后现代主义具有颠覆传统和跨越学科性,对西方文学有极大的影响。在后现代思潮影响下,文学作品在思想和风格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它们远离了西方文化传统所推崇的启蒙主义、人文主义等思想,推崇多元性、边缘性、悖论性,这些恰好与美国少数族裔女性作家的创作模式相一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后现代主义推动了美国少数民族文学由边缘走向了中心,大幅度地改变了少数族裔女性文学的边缘化处境。因此,在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研究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文学是十分有研究价值和意义的。首先,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文学站在了族裔文学和女性文学的交叉点上,在当今的后现代主义语境下,对少数族裔女性文学进行研究,可以更全面地揭示在后现代殖民环境下种族、性别、文化和少数族裔女性的复杂关系,更深刻地挖掘少数族裔女性的女性意识和以及她们与众不同的族裔意识,更细致地洞察她们对自身处境的深层探索。在后现代思想理念的影响下,美国少数族裔女性作家的边缘性的际遇、相同的性别体验使她们之间有着天然的共鸣与默契。将她们并置在一起寻找她们文学创作中的相似性,跨越了种族的界限,会更有助于揭示她们被隐藏在表象下的共同特点,进而可以更全面地总结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文学在后现代主义文化背景下所体现出的规律性,丰富和发展少数族裔女性批评理论。少数族裔文学是当今美国文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以后现代主义为研究背景,展开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文学研究不仅能够更好地了解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文学的发展及其特点,补充我国少数族裔文学研究,并且还能了解美国少数族裔文学的最前沿动态,增进对美国当代文学的认识,从而有助于促进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向纵深发展。此外,这一研究会反映美国社会的族裔问题和性别问题,有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美国社会文化。其次,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对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文学进行分析和研究会为我们带来启示和借鉴意义。了解美国少数族裔女性的生存处境和文化心态,必定会加深我们对自己民族和社会的理解、省察与认识,有利于让更多人关注我国少数族裔女性的处境以及她们的精神诉求。我国也有着丰富的多民族的文学作品和女性文学作品。对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文学进行研究,对我国的少数族裔女性文学研究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会在一定程度上推进我国少数民族文学和女性文学的发展。
三、后现代语境下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文学研究的内涵
在研究对象选取上,应进一步向更广更宽拓展,尽可能多地涵盖有价值的研究对象。美国的少数族裔,包括非裔、亚裔、土著、犹太裔、拉丁裔、墨西哥裔,都应该覆盖在内。把这些族裔群体中有影响力的女性作家和作品纳入研究范围,与此同时,将从前对少数族裔女性文学的单独的作家作品的研究转变成对族裔女性整个群体的研究,并且将后现代主义作为研究背景,挖掘后现代主义对少数族裔女性文学创作的影响。在研究内容上,不仅应关注美国少数族裔研究中的传统主题,如文化身份认同和建构,更应关注少数族裔女性文学作品有的族裔意识和女性意识。对文化身份的认同和建构是少数族裔文学作品中的传统主题,也是最重要的主题。这一主题在少数族裔女性文学作品中也得到同样的体现。后现代强调存在和本体论,尝试身份的重新建构。身份是“人们对世界的主体性经验与构成这种主体性的文化历史设定之间的联系”[1]301。任何人在成长过程中都无法回避自己的文化属性和身份,少数族裔女性在成长过程中也必然会经历探寻自己的族裔身份、寻求文化认同、重构自己的文化身份的过程。少数族裔女性有着双重的弱势身份,在白人文化占主导下的少数族裔,男性父权文化中的女性,她们是美国社会中的“他者”、是边缘人。双重的弱势身份为她们在寻找文化身份认同过程中造成了更大的困惑和迷惘。在接受西方白人传统文化的同时,她们自己本民族的文化会与之发生冲撞,女性的立场也会带给她们与男性不一样的体验。少数族裔女性作家作品通过分析少数族裔女性独特的生活体验展现了她们身份的多重性,矛盾性,悖论性。因此,将文化身份作为切入点,分析少数族裔女性文化身份建构策略就有着独特的意义。可以从分析她们对自身双重边缘人身份的困惑入手,解读她们对身份的确认和求索,进而分析种族和性别对族裔女性身份建构的影响。另外,可以着重讨论文化上的“第三度空间”,分析少数族裔女性如何有选择地适应宿主文化,又如何将白人主流文化、父权文化、本民族传统文化以独特的方式融合成一种新的文化,进而形成新的文化身份。再此基础上,梳理并总结构建少数族裔女性文化身份的关键因素。少数族裔女性具有独特的女性意识和族裔意识。“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文学存在的最根本的意义在于对自身族裔女性意识的思考与把握,一旦少数族裔女性意识脱离了种族、阶级与性别等文化身份背景,少数族裔女性主义文学也就不再引起当代批评家的额外关注了。”[2]27这一独特的女性意识和族裔意识也是少数族裔女性作家着力展现的一个内容。后现代致力于解构,强调“中心”的消解,所谓的“边缘”也不再边缘化。女性主义运动也有着极为相似的观点,强调消解男性中心,使女性及女性创作不再边缘化。少数族裔女性文学中消解西方男权中心倾向和文化殖民倾向的内容与后现论不谋而合。因而,从这两种倾向的分析入手,探讨“殖民内置”对少数族裔女性的影响,梳理少数族裔女性作为少数族裔身份的特有的女性意识,以及作为女性身份的特有的族裔意识,是非常有意义的研究内容。它不仅有助于探讨两种意识相结合后对少数族裔女性文化身份建构的影响,还会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美国多元文化发展。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多元文化主义逐渐在美国文化中占据了主导位置。少数族裔在白人主流文化和自身族裔文化的相互碰撞中,进行选择,并不断自我调整。了解少数族裔女性的族裔意识和女性意识,会更有利于我们了解美国的这种多元文化。在文学形式上,应多关注后现代主义对少数族裔女性作家叙事策略的影响。后现代质疑元叙事和二元论思想。后现代主义奠基人利奥塔在他的《后现代状态》中提出了“后现代”的概念,“我们可以把对元叙事的怀疑看做是‘后现代’。”[3]6少数族裔女作家大都放弃传统的叙事模式、宏大的叙事,既元叙事,借助神话、民俗、传说来讲述故事。在文学形式的研究上,可以从对少数族裔女作家的颠覆性的反传统创作体裁入手,对她们所采用的书信体、女性日记体、自传体,进行分析总结。同时,对她们的独特的叙事手法和策略进行分析,包括解构传统、重写历史、讲述本民族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在此基础上,分析少数族裔女性作家如何将本民族文化传统和西方的文学创作相融合,分析她们运用什么样的结构和语言、以及以什么样方式将内容和形式相结合,使其能够在美国文学领域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
四、对辽宁省多元文化建设的启示
文化是一个地域的灵魂,它是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辽宁省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因其历史因素、地理位置等原因,辽宁省在文化上具有鲜明的特色。从魏晋南北朝开始,辽宁省内就居住着不同名族的人民,目前,辽宁省是少数民族较多的省份之一,除汉族外,还有满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等多达51个少数民族。在多民族多种文化的相互碰撞与融合中,辽宁省形成了一种独有的多元文化,如何根据辽宁省的情况更好地建设辽宁省内的文化文明成为当下的一个很重要的思考命题。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文学中展现的族裔意识、女性意识、文化身份认同等问题对我省的多元文化建设有着很大的启发和借鉴意义。任何一个民族都会受到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在一个多民族共存的地区,情况更是如此。不同民族之间都不断经历着与汉族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的冲突和融合。我省的少数民族人民也都经历着类似美国少数族裔所经历的身份认同危机。在汉族文化占主导下,少数民族文化成为了“他者”,境遇被边缘化,这会极大地挫伤辽宁省内的少数民族人民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另外,少数民族人民在面对汉民族文化和本民族文化冲突时,大多会选择放弃本民族文化,跟随主流文化,这会导致我们许多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特性逐渐削弱,甚至消失。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谐社会的构建,在民族关系上,表现为各民族和谐、团结地向前发展。帮助保存并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积极形成与主流汉文化和多样的少数民族文化并存的多元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辽宁省内,汉族人口居多,超过百分之八十,汉族文化是主流文化,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寻找适合我省的多元文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对于我省和谐社会构建具是十分有意义的。我们能够从美国少数族裔女性的经历中积累经验、总结教训。可以学习美国民族性的碰撞以及最终的融合的实现途径,通过了解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少数族裔女性在面对强势的白人主流文化时追寻文化身份、寻求文化认同过程中的共性和差异,找到美国少数族裔女性在构建自身文化身份的同时,如何影响了整个社会的文化建设、如何形成新型的多元文化的因素,进而找到对辽宁省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维护各民族文化和谐发展的有效举措。我们应着重探索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更好地关注少数民族女性的生存状态和精神诉求的具体途径,这样会避免少数民族人民产生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危机。其次,探索如何在省内建设多元文化,进而促进我们省的整体文化建设,促进汉民族和少数民族和谐关系的形成,以及与外国友人友好关系的建立,为更好地建设辽宁省内的文化文明提供意见和参考。
[参考文献]
[1]PaulGilroy.“DisporaandtheDetoursofIdentity”,inIdentityandDifference[M].Ed.KathrynWoodward.NewYork:SagePublicationsandOpenUniversity,1997.
[2]王军.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文学的历史和沿革[J].社会科家,2009(9):26-29.
很多少数民族甚至正在面临即将失语的困境。众所周知,语言与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反向来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可以说,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积淀着该民族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而现代社会中,无数少数民族同胞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学习汉语的过程中,逐渐遗忘了本民族的语言,这是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中一个很大的遗憾。文字的传承对于文化研究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前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方式,无论是文字还是图片的形式,都可能存在着对少数民族文化理解方面的误区。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字或图片记录的载体可能会慢慢老化,甚至可能会存在遗失、损坏等问题。因此,民族文化的活态传承逐渐提上了议事日程。
二、影像记录成为少数民族文化“活态”传承的渠道
活态传承是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过程中,以文字、音像、视频的方式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方方面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原生态”的保护。只有活态传承才能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终极目的。在少数民族的全面发展过程中,文化的传承意义重大。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方式多种多样,“博物馆”式的记录确实在某种意义上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及传承起到过积极作用。但文化毕竟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生存与生活中形成的产物,即便是口与口的传播中都有可能造成理解上的偏差。影像的记录因为为少数民族文化的“活态”传承提供了可能。通过影像资料,人们可以更加真实地了解少数民族文化,避免前人的思维定式。这种“原生态”的记录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拓宽了思路,民族文化的传播显得更加全面而客观。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数民族人口涌向都市,留在本民族聚居地的少数民族人口越来越稀缺,而外来者对少民族文化的理解又存在着文化上的隔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活态”传承对于民族文化的继承发展十分重要。就好比一个人学习一门语言,仅靠书本上的知识学习起来会很吃力,但如果他身临其境,主动来听、说这门语言,那么很快他就可以成功。其实,文化的传播也是如此,人们一般更容易接受的是活灵活现的事物,而不是照本宣科的“死知识”。例如纪录片《云朵上的民族》,就用影像的形式展现了羌族神秘的祭祀文化。片中真实记录了羌族的“夬儒节”,在纪录片的镜头下,无论是祭山会还是羊皮鼓、羌戏、特技表演等,都以一种活灵活现的真实状态展现出来。特别是在展现羌族舞蹈和羌族戏剧的过程中,运动镜头的使用为少数民族艺术的传神再现增添了魅力。“动与静的关系是纪录片镜头语言艺术中重要的标志,运动镜头可以使纪录片更好、更直接地向客观事实所靠近。”④于是,在拍摄祭祀山神的场面时,纪录片镜头的运动模式对羌戏、萨朗舞、羊皮鼓舞、特技表演等进行了富有生气的展示。有时候利用摄像机的运动镜头来完成对环境的介绍或对动作和节奏的展示;有时候又运用摇臂和升降镜头来全面呈现羌族舞蹈的整体氛围。可以说,在原汁原味地展现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文化基因方面,纪录片确实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三、对少数民族文化“活态”传承的思考
关键词:对外汉语;歇后语;教学方法
“歇后语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丰富的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并广为流传的现成话。它作为交流思想的固定的造句材料,同成语、谚语、惯用语一样,是词汇体系中的特殊成分。”①由于歇后语是汉民族文化的载体,它准确而生动的表现了汉民族文化的基本内容,同时也表现了现代汉民族独特的心理结构和思维方式。因此,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中,了解歇后语的构成和类型成为重中之重。只有了解了歇后语的构成和类型,才能找到合适的方法进行歇后语的教学活动,达到教学目的。
一. 歇后语的构成和类型
(一)歇后语的构成
整个歇后语由类似谜面和谜底的两部分组成,而前后两个部分采用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去表示同一个意思。前部分叙述一种情况,它采用形象的比喻、夸张或谐音等方式来引人联想,与后部分紧密配合去表达本意。而后面部分是对前部分进行解释,是整个歇后语的真正的语义所在。歇后语的前后两个部分相互配合使得汉语具有了生动、活泼、形象、风趣的特点,进而达到让人们更好的理解所讲述的道理的目的。
(二)歇后语的类型
1.喻意歇后语
歇后语的前部分运用了一个形象生动的比喻,后部分对前部分进行解释、说明,并点出真正意义之所在,这就是喻意歇后语。
(1)本义喻意
本义喻意是指歇后语的后部分对前部分进行直接的,不需多加联想的解释说明,即解释说明的意义是字面上的意义,如“兔子的尾巴——长不了”,“大海里丢针——无处寻”。
(2)转义喻意
歇后语后部分的解释说明不是用它的字面意义表示的,而是用字面之外更深一层的意义,即需要人们进行联想的转义,这就是转义喻意。如“木头眼睛——看不透”的“看不透”不是说眼睛是木头做的所以看不透,而是引申到不能透彻理解认识的意义。
2.谐音歇后语
谐音歇后语是指歇后语的后部分借助词语与事物之间的音同或音近从而造成一音双关效果,即一个歇后语有两种解释说明,从而达到言在此而意在彼的用意。此类歇后语的表面意思是次要的,而内在的意义才是主要的。例如,在“腊月里的萝卜——冻(动)了心”中,表面上的意思是萝卜冰冻的结实,其实则是是说人心发生了波动。谐音歇后语主要有以下两类:
(1)音同谐音
几个字或几个词的声母、韵母和声调均相同的谐音是音同谐音。如在“旗杆顶上绑鸡毛——好大的掸(胆)子”中,就是由于“掸”与“胆”两字的同音而造成的谐音。再如,在“牵着胡须过河——牵须(谦虚)”中,音同谐音是由“牵须”与“谦虚”两词的造成的。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如“小葱拌豆腐——一青(清)二白”,“孔夫子搬家——尽是书(输)”……
(2)音近谐音
音近谐音是指几个字或几个词的声母、韵母和声调有相同的部分,也有不相同的部分,即音与音之间仅是声音相近但并不时完全相同。如“酱萝卜——无缨(因)”的“因”与“缨”是声母和声调相同,但韵母不相同,音相近。
二.利用歇后语的构成和类型进行教学
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日常生活中所创造的—种独特语言形式,是智慧的结晶。同时,歇后语的类型和构成特点,即由类似谜面的前部分与类似谜底的后部分结合方式和表现方法的多样性,决定其成为教学的难点。我认为可以利用歇后语的类型和构成特点进行教学,从而把汉字教学、语音教学、修辞教学、文化教学与歇后语教学相结合,以促进歇后语教学的成功,同时也可达到双赢的效果。
(一)与汉字教学相结合
以歇后语表现方法中的析字法为理论依据,把汉字教学与歇后语教学相结合。例如,“自大上加一点——臭”,骄傲自大是不好的,而比“自大”还过分一点,那不就成了“臭”。“心字头上一把刀——忍了吧”,心上放上一把刀,这肯定会使人感到很不痛快,所以当然要“忍”了。利用析字法我们可以从另一个侧面进行汉字教学,同时也教授了歇后语。
(二)与语音教学相结合
语言是音义的结合体,其中的“音”就是语音。学习任何语言都必须学习语音,因此语音教学在语言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汉语语音中,声母、韵母和声调是最基本的,并成为教学的重点。而在歇后语中,谐音歇后语利用语音来达到独特的效果。例如,“张飞妈妈姓吴——吴氏生飞(无事生非)”,“吴氏生飞”是对前一部分的直接说明,是字面意义,而它的实际意义是“无事生非”,这种实际意义的表达,要通过“同音”词语的转换才能实现。
(三)与修辞教学相结合
歇后语不管是从构成方面还是类型方面,它都大量的运用了修辞方式。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认为以歇后语具有的修辞性为理据,利用各修辞格的特点去拓展学生想象力,促进歇后语的教学。如,“大海里丢针——无处寻”运用了夸张和比喻两个修辞格。此歇后语夸大的把丢了的物品比作“针”,寻的范围比为“大海”,从而得出结果“无处寻”,这就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歇后语意思。
(四)与文化教学相结合
语言是文化的凝聚体,是文化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切文化的创造都离不开语言的作用,而且文化的积累也是通过语言保存的。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相依相存、密不可分的。同时,在不同语言文化的交流中,学习他国的语言语无疑是了解一国文化的最重要的方式。歇后语作为汉民族文化的载体,它准确而生动的表现了汉民族文化的基本内容,同时也表现了现代汉民族独特的心理结构和思维方式。但是,文化的不同能够导致学习语言的障碍。所以,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中,我认为可以将文化教学融入歇后语教学中,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同时,也可以利用文化知识加深对歇后语的理解。例如,在“张飞穿针一大眼对小眼”中的“张飞”是三国时代的人物。《三国演义》给张飞塑造了“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领虎须”的形象,并多次出现“圆睁环眼”、“大眼”等等的描写。因此“大眼”是张飞的突出特征,并在人们的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样就在讲文化故事中教授了歇后语,并还加深了对歇后语的理解,培养了文化底蕴。
综上所述,歇后语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准确而生动地表现了汉民族文化的内容、汉民族独特的心理结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价值体系。本文具体分析歇后语的构成和类型,从而引入歇后语的教学方法,即把歇后语教学与汉字教学、语音教学、修辞教学、文化教学相结合。这样才能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中,提高歇后语教学质量。(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 武占坤、王勤.现代汉语词汇概要[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
[2] 骆小所.现代汉语引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3] 万艺玲.词汇应用通则[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
[4] 夏雨、楚风.歇后语集萃[M].北京:国纺织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