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非遗传承人的要求范文

非遗传承人的要求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非遗传承人的要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非遗传承人的要求

第1篇:非遗传承人的要求范文

一、从政府层面,加强引导,做好非遗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

(一)《非遗法》出台,为非遗保护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2011年国家出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文化遗产保护方针政策上升到了国家意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上升到了法律制度,各级政府部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职责上升到了法律责任,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长期、高效运行的坚实保障。从此,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入了依法保护的新阶段。

(二)因地制宜,制定和完善非遗保护中长期规划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规划是保护工作有序进行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各项工作切实推进的有效保障和客观依据。苍南县非遗保护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以“传承与创新”为主题,以融入现代生活为导向,强力推进非遗生态保护体系、传承发展体系、宣传展示体系和保护制度体系的建设,继续搭建各种传承和展示平台,调动社会各界积极性,努力扩大社会参与,扩大传承人群,不断巩固抢救保护成果,提高保护传承水平,促进苍南非遗保护事业的转型升级和深化提升。

(三)多种保护措施并举,非遗保护取得明显成效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决定了保护方式和保护措施的多样性。在保护工作中,我们逐渐探索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多种方式:非遗以项目为主要表现形式,因此在保护工作前期,以建立项目名录、保护项目为主要抓手;非遗主要依靠传承人口传心授进行传承,因此把传承人的保护放在关键地位;非遗与民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因此要尽可能运用生产性保护等积极保护的方式。非遗的不可再生性和脆弱性,决定了我们把抢救性保护放在第一位;非遗特有的项目特点和传承规律,要求我们区别对待,分类制定保护措施。这些措施,为我县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非遗保护传承体系进一步完善,保护传承新格局逐步形成

首先,普查是非遗保护的一项基础性工作。2008年的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我县共收集7万多条线索,精心制作了6000多个项目调查表。并在2012年进行信息化录入,上传到省非遗数据平台进行保护。为做好普查成果的整理利用工作,我县成立了非遗保护工作小组和非遗专家库,不断挖掘、整理我县的非遗资源,并录入各级非遗项目、传承人和基地的资料,建立非遗档案和数据库。其次,项目保护体系建设、传承人保护和基地建设是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我县根据国家、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开展各级非遗项目、传承人和基地的申报,进一步完善了非遗保护体系,壮大了队伍。我们在保护非遗本真性的前提下,对濒危项目开展了抢救性工作,全面记录、整理和保存了相关资料。截止2016年11月,我县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3项、省级24项、市级99项;国家级传承人1人、省级18人、市级76人;省级非遗传承基地7个、市级13个;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1个,民俗文化村2个。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项目、传承人体系基本形成。

(五)非遗宣传教育活动丰富多彩,非遗保护意识日益深入人心

民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拥有者和传承者。民众保护意识的提高,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好的保护。近年来,我县利用各种文化场馆、广场举办了大量的非遗展示、展演活动,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非遗进校园、非遗进文化礼堂和“文化遗产日”期间的非遗系列活动已形成品牌。近几年,集中展示的非遗精品和运用非遗元素开发的各种衍生品,更让民众们更真切地体验到非遗的魅力,也展现了非遗传承的空间和潜力。非遗走亲,以“非遗”为载体,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的互访,加深了不同地域间文化内涵的了解,非遗“互访”构建起了“相熟、相融、相亲”的非遗工作交流格局。

(六)推进硬件设施建设,打造非遗宣传主阵地

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展示中心和传承基地,组织经典非遗名录的展示展演,开展特色传承活动,宣传非遗阵地的作用不容小觑。“历史与人文并重,民族与民间同在,传统与现代交融”,这是我县非遗馆的明确定位。苍南县非遗展示馆,历时四年建设完成并对外开放。展馆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使用面积1700平方米,分序厅、古韵、遗风、巧技和尾厅五部分,共展出了我县的国家、省、市、县各级项目60余项。是一个了集展示展演、收集收藏、学术研究、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传承传播于一体的综合性展馆。2015年初开馆后,接待过一大批各地领导、专家和学者,累计参观人数达几十万人次,群众好评如潮。“十二五”期间,我县还建设了乡镇非遗馆和民间艺术馆十余个,这些展馆每年均不同程度开展展示、展演活动,是县非遗馆的有力补充。

非遗传承与保护工作,涉及面广、专业性强、内容既丰富又复杂,这为我们做好这项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坚持科学的保护理念,落实保护措施,挖掘现实价值,扎实有效地推进非遗保护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用发展的眼光,理顺思路,处理好非遗保护工作中的几个关系

(一)保o与利用的关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活在社会中的传统文化,它具有不可再生性,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并使之世代传承,是当前我们面临的迫切任务。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重要特质,再深入发掘非遗的多重价值,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民众的生产生活中,才能获得生机和活力。所以,在利用开发的过程中,要牢记“保护重于利用”,保护是利用的保证、基础和前提。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利用,使之更好地融入社会、融入民众、融入生活,为当代人服务。

(二)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我们今天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在科学认定的基础上,采取有力措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社会得到认可、尊重和弘扬。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我们要遵循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传承、发展、衍变的规律,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传承。要全面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借鉴、W习其他地区在保护非遗方面的先进理念和手段,充分吸收有益成果为我所用。

(三)保护与旅游的关系

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相结合”。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既要发挥与旅游的优势互补作用,又要注意处理好非遗保护传承与旅游的关系,处理好非遗表现形式与文化创意产品、旅游产品的关系。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原则,在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本真性的基础上,组织非遗项目进入旅游景区,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该是千秋万代的事情。非遗保护工作的长远性,决定了我们要采取稳健扎实的,与民众生活密切结合的发展方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保护、传承、传播,主要依靠项目保护单位和代表性传承人。传承人担负着“传”与“承”双重任务,作为传承人,传承不仅是权利,更是义务。因为,在传承人身上承载的不仅是一门技艺或知识,更是本地区历史、文件发展进程的一个缩影。

三、从传承人角度。明确职责,做好非遗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

(一)鼓励传承人积极开展传习活动,培养后继人才

传承人的保护与传习是促进非遗活态传承的关键。目前,我县共有国家级传承人1位,省级18位,市级92位,县级163位。另外,还有市级非遗传承团体2个,市级非遗传承群体5个,建立了较为健全的非遗传承人梯队。为确保传承培育有所作为,有效地促进活态传承,我县加强对传承人的培养力度,推行师徒传承协议制、传承基地责任制,鼓励老一辈传承人积极带徒授艺,对成功收授一位新徒弟的老艺人给予一定的经费补助,并帮助学艺成功的新传承人,添置道具工具等。希望我们的传承人自觉承担传承义务,采取收徒、办学等方式,开展传承工作,无保留地传授技艺,培养后继人才。另外,如何将传承人的概念拓展至传承人群,意在让传承成为人群的传承,而不仅是单个传承人的传承,这将是我们今后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鼓励传承人积极参与非遗公益性活动,确保传承常态化

县内非遗展示、展演活动方面,积极为国家级、省、市、县级和其它民间艺人开展传承、演艺活动提供各种支持,并经常性开展非遗下基层、进社区、进校园、进文化礼堂,参加文化下乡巡回演出等公益性文化活动,为各种非遗项目提供展示平台,确保非遗传承有序开展。县外非遗宣传、交流活动方面,历年来,组织过优秀的非遗项目及传承人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浙江好腔调”传统戏剧系列展演、年味温州等省、市举办的一系列非遗交流活动,组织过新编单档布袋戏剧目到周边各县、市演出等。非遗媒体传播方面,传承人们积极参与各级电视台非遗专题栏目、非遗数字电影《夹缬之恋》、县电视台《文化苍南》“走进非遗”等节目的拍摄,通过媒体渠道进入了公众视野。电影、电视、互联网为非遗传承助力,使传统文化焕发了新的活力。

(三)鼓励传承人不断创新非遗保护方式,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只有民众认可非遗的魅力,才能给非遗传承提供更广的空间和潜力。因此,我们要推进创新,努力使非遗更加多姿多彩、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对传统戏剧、曲艺类“非遗”项目,比如单档布袋戏、提线木偶戏、渔鼓、温州鼓词等,可以通过新编、改编剧本,融入现代元素,大胆尝试设计新动作,加入特技,结合现代的灯光、舞美等方式,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观效果。对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比如夹缬、夹苎漆器、矾塑、钩绣等,可以通过不同的设计与转化,将开发的创意作品和衍生品,变为生活用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传统舞蹈、传统音乐类“非遗”项目,比如道教音乐、畲族民歌、布龙舞、马灯舞等,可以通过电视节目、演出的制作,结合网络宣传,汇聚更多受众的目光。总之,只有不断创新非遗保护的方式,吸引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到非遗保护中来,才能真正与人们的经济、生活紧密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才有望真正活起来。

第2篇:非遗传承人的要求范文

【关键词】 非遗博物馆;社会服务能力;提升途径

一、博物馆服务的发展进程

博物馆是人类尊重历史、珍视艺术和崇尚科学的产物,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最早服务于西方上流社会。20世纪80年代,随着全球进入“博物馆繁荣”时代,国际博物馆领域确立了以“社会服务”为根本宗旨。从此,博物馆的社会服务功能开始拓展并趋于全面,除了征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物质文化遗产,还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支持所在地经济文化建设,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从博物馆的发展趋势来看,“以人为本”、“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理念成为现代博物馆实现场馆设施和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依据。英国的博物馆将管理的根本目标定位为“让民众成为博物馆的核心,让博物馆成为社会的核心。”更加明确了新时期博物馆的服务宗旨。

我国的博物馆作为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其使命就是“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不断满足广大民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背景下,博物馆工作的性质和特征都在发生着新的变化,承载着向国民弘扬传统文明的社会责任。

二、我国非遗博物馆的发展与职责

“非物质文化遗产”(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的概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成为与“物质遗产”相对而称的专业术语。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入了新的阶段。

当前,社会各界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投以广泛关注的目光,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兴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场所,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省市共建立民俗博物馆179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424个,非遗保护设施建设被列入了国家“十二五”文化和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建设规划。[1]

非遗博物馆,除了具备传统博物馆的属性外,还应保护传承非遗传统文化、利用专业优势开展征集、展览、研究非遗藏品的工作,并兼顾扶持非遗传承人群体,在以“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大前提下,为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供优质的服务。

三、非遗博物馆服务的内容及新趋势

当前,中国文化的发展存在着城市现代化进程与文明发展的矛盾,对于博物馆而言应积极保留大量的传统文化,并发扬传统文化所具备的现代性并向世界范围传播推广。对于非遗博物馆而言,如何让社会关注非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非遗保护意识,使之不成为仅仅留在“纸上名录”,如何让“纸上的名录”真正成为“镌刻在人们心中的珍宝”仍然是摆在每一位博物馆人面前的问题。[2]

2013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记忆+创造力=社会变革)”,“记忆”的主体是观众,博物馆可以利用自身有利资源引导观众构建权威的、有条理的历史思维能力,加深展品在观众脑海中的印象。“创造力”指的是新时期博物馆应具备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新技术、创新的服务理念相结合的能力,从而策划出符合现代民众喜爱的展览。

因此,新时期非遗博物馆的服务就应兼顾“记忆”和“创造力”两个方面,所谓“记忆”在非遗博物馆的语境中指的是非遗馆所占有的能给观众传递非遗历史文化的资源,包括非遗展品、传承人等。“创造力”是指利用非遗博物运用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将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理念巧妙融汇,改变以往传统的古板的说教展示形式,让观众在游乐、观赏中全方位了解非遗的文化内涵和传统技艺,努力达到探索传播、宣传、传承非遗的目的,从而让非遗文明的种子真正植入观众的心中,并为非遗的传承和发展引进新的思路和方法的能力。

新时期的非遗保护应着眼于传统与现代的有效整合,因为两者虽然看似矛盾,但并非不能共存,应以开放性的文化心态和全球化视野,以文化主体认同和更好地持续性活态传承为原则并在服务理念和方式上有所创新。

四、提升非遗博物馆服务能力的途径

非遗博物馆作楣益性社会文化教育机构,除了明确自身职能外,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力争让服务尽善尽美。

1、培养不同类型的服务人才

服务人才的培养首先是服务意识的养成,因此在招募博物馆服务人才时就应将服务意识作为考核和培训的前提。

非遗博物馆应根据工作人员的专业特长和岗位的差别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从而更好的为博物馆服务。从实际情况来看,非遗博物馆的服务人才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类是专业陈列研究人才,他们利用自身所学专业知识,将非遗的“权威记忆”保存并加以研究,将非遗财富通过书本、资料等形式传播,服务民众。第二类是展览策划型人才,也就是能将文中所提的“记忆”加以“创造力”的人才,这类人才除了具备资深的非遗知识外,还能将其用附有创造力并符合当代人审美的形式表现出来。第三类便是一线的服务人员,这是非遗博物馆中最庞大的群体,包含宣教、志愿者、看馆、安保人员,应在上岗前对各自的职责明确并进行专业的业务培训,确保博物馆服务安全、有效、优质,让群众满意。第四类为社会团体和共建单位的工作人员,他们可以作为“特殊观众群”,他们除了给非遗博物馆提供各方面资源的帮助,还可以从观众的视角对博物馆的服务质量提升献计献策。

2、完善场馆硬件设施

非遗博物馆应当合理支配政府财政投入,努力改进陈列展览的设施,从而提升陈列展览水平。还应完善观众服务设施,为群众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如设立咨询台、寄存处、游客服务中心等,考虑到某些游览区的路线复杂,可印制中英文对照的导览图,除了介绍博物馆的概况外,还将博物馆景点和公共设施标注其中。为了让观众更全面了解非遗,可在非遗馆区内建立非遗传习教室和传承人工作室,为传承人的技艺展示和观众的观赏、传习提供良好的场所。

3、满足观众参观要求

非遗博物馆服务的对象来自不同社会阶层,了解和掌握他们的参观诉求和目的,有助于非遗博物馆针对不同的参观人群采用差异化的宣传和服务方式。如非遗博物馆可在各项展览展示活动中,可以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开展非遗展览、互动活动,如为未成年人开办主题夏令营,以及各项非遗培训。从理论到实践操作,通过一套完整的流程学习非遗文化。而对于老年群体,非遗博物馆可针对他们喜爱传统曲艺的特点安排免费的京剧、黄梅戏、昆曲、白话欣赏等活动,让他们在欣赏非遗曲艺的同时,重乩夏暇┑纳活和文化。根据外国友人对中国文化的好奇和喜爱的特点,安排民俗体验和技艺参观活动,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多的感受传统地域风俗。

除了将观众吸引进博物馆,还应积极将传承人和非遗技艺请出去。让“非遗”走进社区、学校以及公共文化场所,拉近博物馆与观众的距离,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爱本土非遗文化。

4、提高“非遗”传承人待遇

非遗博物馆的服务主体除了观众,还有非遗传承人群体。如何让他们不为了生存被迫转行安守祖辈传下的“手工遗产”是保护非遗的关键问题。非遗博物馆应利用作为公众平台的优势,帮助非遗传承人改善生存环境,让他们不再为生计担忧,将传统技艺更好的展现给喜爱它的观众。

考虑到非遗传承人文化水平有限,非遗博物馆应利用自身优势资源,积极帮助非遗传承人整理技艺资料,申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专项保护经费,并整合媒体、高校等各种平台和社会力量帮助代表性非遗传承人开展收徒传艺等活动,同时,利用自身作为旅游景点的优势,帮助代表性传承人参与商业及社会活动,活动所得均归传承人所有,尽量帮助代表性传承人解决经费困难,让非遗传承人安心传艺,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5、拓展与观众的互动方式

非遗博物馆官方网站的开通、官方微博、微信平台的建立无疑是非遗的一个新型窗口。将非遗博物馆的公开展览活动信息及时在网络平台上,让民众参与、监督非遗博物馆的各项活动、并为非遗博物馆的服务提升献计献策,对非遗馆的发展起到公众监督和积极推动的作用。

但同时我们应冷静看待这些新兴的媒体互动方式,因为它对博物馆的发展有利也有弊。“利”在于它可以更广泛的参与到博物馆展览的宣传、活动之中,拓展博物馆的服务层面,扩大博物馆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弊”在于在言论自由的社会,来自不同社会层面的观众对于博物馆有不同的见解和看法,这就要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尤其是网站的维护人员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和换位思考的处理问题的能力,面对质疑及时诚恳解答,消除群众心中的困惑,将某些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动力,并维护好博物馆的社会形象。

6、征询建议提升服务质量

非遗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应重视对观众的调查研究,及时了解观众需求。在调研工作中,应将主动权交给观众,让他们对服务质量、展览满意度进行打分,这样既可以促进非遗博物馆用优质的展览和服务吸引观众,又可以保留和扩展博物馆参观群体,实现与社会公众的交互式融合。

五、结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无论是审美情趣还是评价标准都与过去相比有很大变化。因此,对于博物馆而言,必须准确把握精神文化生活和社会民众的期待,才是赢得观众赞誉的不二法则。

对于非遗博物馆而言,“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就是努力使非遗博物馆与观众、非遗传承人之间相处和谐,让非遗文化同百姓的精神需求相协调,让新时期博物馆事业同社会进步相统一。非遗博物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的提出,以及“记忆”与“创造力”结合的服务方式,为非遗博物馆服务能力的提升提供了良好而又明确的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贴近百姓的优质服务必将引导观众对非遗文化的认知和喜爱,从而对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深远而又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李龙.中国文物报.2012-6-11.

[2] 喻,廖君.中国文物报.2012-6-12.

第3篇:非遗传承人的要求范文

目前,我国非遗保护的规模、数量居世界首位,以39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号称“非遗第一大国”。非遗保护传承已经上升为国家文化发展战略。2002年我国高等院校首届非遗教育教学研讨会在京举办,本次会议探讨了非遗文化与大学教育教学的关系。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意见”对“非遗传承”作了特别诠释———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换句话说,“正规教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的传承方式之一。2011年“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公益活动在北京大学举行,由此将推广普及到其他高校,校校传、师生传、生生传、代代传。高等院校逐渐成为非遗传承的全新阵地。笔者以“非遗”和“教育”为关键词进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检索,显示的论文数量有1066篇。以“非遗”和“高职教育”为关键词进行同样的数据库检索,相关论文仅仅303篇,其中大部分研究集中在对非遗文化资源进行旅游项目的开发和利用上,把非遗文化资源作为教学教育资源的研究寥寥无几。在学术领域,徐建锋(2014)开展了“地方非遗资源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徐红日(2014)在《非遗高等教育传承过渡性研究》一文中,对非遗融入教育教学进行了前瞻性思考;乔海燕(2015)开展的“高职院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路径研究”、杨燕妙(2015)进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地方高职院校的传承研究”等,对非遗在高职院校传承的路径进行了深入剖析;李欢(2014)、马丽华(2015)则分析了高职教育的地方性与非遗的传承性二者之间的关系。南开大学(2017)成为国内第一所将系统的“非遗”文化资源纳入通识课程体系的综合类高校,他们以非遗文化资源作为教学内容载体,是对非遗文化资源进行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的很好尝试,培养了在校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化自信,探索了一条发挥非遗教育功能的新路子。

二、高职教育的文化传承

中华民族,穿越五千年文明历史,汇聚了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离不开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高职教育乃高等教育框架下的职业方向引领教育,既蕴含高等教育的文化理念、文化气度、文化素养,更是凸显“做中学、学中做、教中传”的典型职业场景;高职教育中的文化建设曾经是短板,实操技能是强项。其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依然在不断前进探索之中。2016年至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三度连续提到“文化传承、工匠精神”,因此,我们高职院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提升政治思想高度,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以及专业设置。新形势下,国家战略“中国制造2025”引领下,“文化传承、工匠精神”构成了高职教育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这是时代对高职教育提出的要求。[4]首先,培养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的教师队伍。对高职教育的文化内涵建设加大投入,“走出去,引进来”。高职院校采取激励措施,政策倾斜,职称优先,鼓励学校教师外出充电参加传统文化培训;高薪招聘“文化工匠”“大师”进校园;提升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文化素养。其次,强化对高职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熏陶与教育。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和文化素养课程同等重要,不能厚此薄彼。课程设置时,传统文化课程贯穿大学的整个阶段,从大一新生持续到毕业前夕。课程设置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文化熏陶循序渐进,文化素养逐步提升。除了课程设置外,第二课堂多举办一些校园文化主题活动,如讲座、主题文化辩论赛、演讲比赛等。文化审美陶冶情操,学生会以更加愉悦的心情学好专业技能,使得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三、非遗文化资源向高职教育资源转化

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社会经济的同时,还肩负传统文化传承的责任,传承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责无旁贷。过去,民间师徒制是非遗传承的主要方式,其不足之处在于不利于大众化推广,有的非遗传承人面临断层。优秀的非遗文化需要薪火相传、大众推广、社会知晓。高职教育的非遗文化传承一定是积极有效的补充方式。具有文化底蕴和科研优势的高职院校环境适合培养非遗传承人的实操能力和文化素养。首先,重构课程体系,优化整合具有本土非遗相关的课程资源。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高职院校的一项基本职能。高职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架构时,有义务有责任将本土非遗文化资源科学整合进来,进而打造学校的特色品牌。解读非遗文化资源必须结合人类学、社会学、艺术学、民俗学、旅游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理论知识和高职院校各专业实训实习实践,科学有效地将非遗文化资源转化为高职教育资源。例如,将非遗文化融入大学生人文素养、动漫设计、旅游管理、经济等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重构课程体系,深度推进专业建设;由此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专业能力。其次,搭建校企合作共享平台保护传承非遗文化。校企合作,互通有无、资源共享,打造高职生态校园,促进了高职院校科研能力的提升和相关专业建设。学校创建非遗文化共享研培基地,学校企业行业资源互补、强强联合,共同承担保护传承优秀非遗文化的责任。一方面,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现代的高科技手段来发掘和保护,也需要我们以更高更理性的眼光来理解中国传统的灿烂文化,更需要我们用新的视角来诠释和传承;另一方面,现代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和科技也需要从古老的思想源头找到创新的灵感。

第4篇:非遗传承人的要求范文

【关键词】 动漫;非遗;团圆鼓舞

一、动漫的传播特征

随着国家对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不断重视,地方政府对苗族团圆鼓舞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护传承和延续这种古老的艺术形态,但由于人口流动性较大和传统传承模式落后,苗族鼓舞的传承和保护陷入窘境。目前以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媒体正蓬勃兴起,并逐渐普及应用,动漫媒体也因此应运而生,其具有鲜明的特征。

动漫具有很强的交互性。传统媒体如报纸、期刊、电视、电影等消费者只能被动地接受,而动漫可以让用户与动漫作品进行一些有趣的互动,用户通过互动不自觉地接受动漫所承载的意图,例如当下流行的“种菜”等网页游戏,青少年玩家就可以从中获取一些有益的生物成长、市场价值等概念,也让他们了解到劳动与效益的因果关系动漫具有较强的兼容性。

由于动漫属于流媒体能够边下载边播放,对软硬件的要求也不高,且体积较小。非常适合在互联网、智能手机、数字电视、楼宇视频、车载视频、平板电脑等各种移动终端上运行,且能很好地与当今流行的其他各种数字媒体相兼容。作为新传媒技术的动漫传播具有令人亲近、令人喜悦的正能量情感属性。

如果用传统模式全面介绍一种文化,需要较长的时间且较为枯燥,不便于年轻人的学习,效率也不高,而动漫打破了传统动画的整体制作播出模式,它利用网络的同步性进行分阶段的制作与播出,非常适合非遗的传播。大部分青少年不会对传统文化感兴趣,借助他们喜闻乐见的动漫形式,引导青少年、潜移默化中传承非遗。我们采用漫画的艺术形式,动漫化展现了苗族“团圆鼓舞”的人物、场景、舞蹈。把“团圆鼓舞”符号化,通过动漫化的形式广泛传播,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创新。

二、动漫有利于促进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

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程度是影响非遗文化在当代传承的重要因素。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宝贵文化精神被过于追求经济效益的思想从当代年青人的精神和物质生活中基本剥离。要有效且常效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就需要重新让非物质文化与人们的生活建立联系,构建对非遗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满足人们物质或精神的需求,从而达到人们主动去保护和传承的目的。动漫具有较强的兼容性且覆盖范围广,网络上、电视上都有专门的动漫版块。让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漫作品利用这些现代传媒的强大传播能力向广大动漫受众进行传播,有效提高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

三、动漫有利于对“团圆鼓舞”内涵的表达

苗族“团圆鼓舞”凝聚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汗水,是极具民族特色的舞蹈形式,它把音乐、舞蹈、表演、服装等艺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内容丰富,特色鲜明。鼓舞的基本元素是苗族先民的文化生活、风格习惯相关的艺术创作,主题始终表现为生产劳动和生活习俗,它完全植根于苗族人们的生活及文化思维里,表演既蕴涵了苗族人民的虔诚信仰、勇于创造和顽强拼搏的民族精神,也是苗族挥洒率真朴质、演绎酸甜苦辣、关照生命价值的载体。团圆鼓舞舞蹈动作有大摆、小摆、细摆三种,大摆粗犷,小摆稳健,细摆天真,将苗族人民热爱生活,祈求丰年的愿望表达得淋漓尽致。[1]

“团圆鼓舞”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以漫画的形式传承下去,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保留它的原真性,其次才能发挥动漫的艺术效果。所以,我们对团圆鼓舞动漫进行脚本创作时,在人物的服装上要展现湘西苗族特色,道具不能改变,才能达到异曲同工之妙。苗族“团圆鼓舞”动漫化可谓是当代大势所趋,洋溢着强烈而独特的民族特点的动漫片,能更好地宣扬苗族的精神内涵及文化形象,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苗族鼓舞文化,通过对原始素材的整理、加工与提炼并将其转化为动漫创作素材,同时提升动漫产业影响力。

四、动漫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

随着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现、发掘、存档、利用等各个方面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保护手段已显不足。在当今信息化环境中,动漫作为传播文化的一种媒介,同时有意识形态、商品这两种属性,其极强的表现力、独特的艺术性和的普遍性,已逐渐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它使得观众能够更为灵活地从各种渠道观看自己喜爱的动漫作品,极大地增强了其传播力和影响力。因此动漫作为主要艺术形式来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其独特优势,在非遗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2]

1、动漫极大增广了非遗传播的受众面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漫化是非遗的文化元素向动漫作品的转化,是通过动漫创作用动漫语言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转化为动漫影像。这种转化使非遗的文化载体由“人”转变为“动漫作品”,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方式由传统的“口授身传”转变为现代传媒的大众传播。它跨越时间、空间的障碍,克服或打破了区域及文字的限制,极大拓展了传播范围与空间,能够更好地满足非遗在当代环境下存续与传承的需求,增强了非遗的传播能力,极大增广了非遗传播的受众面。

2、动漫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中具有独特的作用

非遗彰显了民族的文化底蕴,也将民族的心理状况、审美表现和民俗风情表现出来。在这信息化时代,要结合新传媒技术,将古老的静态文化活态传播。集中了娱乐、教育和商业等元素的动漫产业更是文化艺术的多元综合体。尤其是动漫深受青少年的喜爱,并且受众群在扩大,我们运用这一特点,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动漫形式表达出来,让人们在观看动漫中学习。如日本围棋为主题的动漫作品《棋魂》,很好地把一些复杂、枯燥的围棋知识穿插其中,结果吸引了无数的青少年观看并从中了解、学习到大量地围棋知识,使围棋这项冷门智力运动获得了大量的爱好者。同样,只要合理地将非遗融合到动漫当中,让他们在观看动漫的同时不知不觉地了解并接受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终引发青少年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觉行为,从而达到从根本上对非遗文化的传承,让其传播保持其无限的生命力。[3]

3、动漫与非遗结合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动漫不仅具有社会意义,也具有经济意义。动漫能全方位展现湘西“团圆鼓舞”中的动作、服饰和音乐,具有很强的观赏性,更有利于现代媒介的传播,结合当地的自然风景和人文风景,使之与地方旅游产业宣传有机结合,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特别是为旅游业发展服务。

五、结束语

在这信息化条件的环境中,动漫打破了国界地域的界限,随着手机动漫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带领越来越多的成人进入动漫世界,收看方式也越来越丰富。动漫的出现解决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缺乏符合于当代媒体传播手段的现实问题,同时为动漫产业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这环境中,我们要积极地探索适应新媒体时代传播路径,解决保护与传承的问题,不断完善自我的文化底蕴,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参考文献】

[1] 罗丹.技术与艺术的重逢――新媒体动漫的传播特质与发展态势[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

[2] 王晶晶.关于非遗文化艺术遗产展演策划价值的若干思考[J].大众文艺,2015(04).

第5篇:非遗传承人的要求范文

【关键词】技能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木三瓯;高职院校;深入传承;建议

The Research of Deep Inheritance of the Traditional Craft Clas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ake Zhejiang Industry & Trade Vocational College “Yi Mu San Ou_”as Examples

WANG Chun-hong

(Research Center of The Wenzhou Cultural Industry, Zhejiang Industry &Trade Vocational College, Wenzhou Zhejiang 325003, China)

【Abstract】The craft clas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very suitable for the inheritanc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ecause which lay emphasis on the practical hands-on ability.“Yi Mu San Ou” is the craft clas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which has a typical feature of Wenzhou regional culture, Zhejiang Industry & Trade Vocational College has obtained certain inheritance through the efforts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writing the teaching material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the combination with other major、the innovation of craft、the research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Etc., But the deficiencies are also obvious, including less amount of class teaching、small class capacity、the limited scope of combination with original major Etc.. For this, on the basis of combination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ur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o the new phase of deep inheritance, the article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inheritanc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or“Yi Mu San Ou” and which represents the typ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Key words】Craft Clas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Yi Mu San Ou;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Deep Inheritance; Suggestion

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分为五个领域:①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②表演艺术;③社会风俗、礼仪、节庆;④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⑤传统手工艺技能。①

在上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五个领域中,传统手工艺技能类(以下简称技能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适合在高职院校进行传承。因为技能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关键在于对传统手工艺技能的掌握,而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高职院校的教育定位和特点恰好能够满足这个要求。高职院校的学生作为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同时又具有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知识性和技能性并重的特点使其非常适合学习、传承技能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文中的“一木三瓯”即指世界级急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木活字印刷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瓯绣、瓯塑,温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瓯窑。“一木三瓯”作为温州独具“瓯文化”特色的技能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传承、保护成绩。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工贸学院)作为一所地处温州的省属公办高职院校,在“一木三瓯”的传承中发挥了自己独特的作用。工贸学院先后于2005年引入了瓯绣、瓯塑,2014年引入了木活字印刷术和瓯窑,在校内进行传承。经过1-10年,时间不等的尝试和努力,已经取得了一定程度的传承、保护效果,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好评。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特别是伴随着我们国家对文化建设的日渐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已经发展到从全国性普查、摸底,全社会盲目跟风、简单传承的初步阶段向深入化传承新阶段过渡的转折时期。在这样的社会背景和时代需求下,工贸学院如何继续深入地做好“一木三瓯”的传承工作,如何更好地发挥高职院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作用,确实有必要进行认真思考。

1 工贸学院传承“一木三瓯”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本文主要从课堂教学、非遗教材编写、与工贸学院原有专业结合、技能传承创新、非遗理论研究等方面,逐一分析“一木三瓯”在工贸学院传承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1.1 课堂教学方面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的关键,是依靠传承人进行活态传承。技能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传承的关键亦是要培养出掌握非遗技能的传承人才,所以工贸学院“一木三瓯”的课堂教学开展情况,是关系到校园传承效果的基础。

工贸学院“一木三瓯”的开课形式分为两类:一类是面向全院同学的公共选修课。开课目的在于对“一木三瓯”非遗技能的普及性教育,使同学们初步接触、了解这几项非遗技能。其中瓯绣、瓯塑引入工贸学院早,开课条件比较成熟,每学期各开设3个班,每班20人。引入晚的瓯窑和木活字印刷术目前各开设1个班,每班10人。截至2015年,全院历届已经选修过“一木三瓯”公选课课程同学的总人数超过1000人,在校内一定程度上普及、传承了“一木三瓯”非遗技能。另一类是从公选课同学中选出学习兴趣高、资质好、可以进一步深入培养的苗子,组成学苗班,开课目的是培养传承人才。通过几年的努力,已经培养了重点学苗100多人,这些同学基本掌握“一木三瓯”的整套制作技能,能够独立制作作品,达到了非遗传承人的基本技能考核要求。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工贸学院虽然在“一木三瓯”的非遗技能传承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不足也较为明显。一是,选课难。随着“一木三瓯”在校内传承时间的推移,已经逐渐在校园内培养起了非遗传承的氛围和观念,同学们有了学习的热情。但目前“一木三瓯”每学期的开班量和班容量,相对于全学院同学的总人数和选课热情来说,处于无力应对的局面,甚至在选课时出现了想选而选不上的“抢选”情况。如果不能让同学们选到自己喜欢的非遗课程,必然会影响到大家学习的热情,不利于工贸学院今后“一木三瓯”的传承,也与国家继续深入传承非遗的时代精神相违背。二是,课程开课的成本投入与教学效益产出不成正比。非遗课程开课需要一定面积的固定场所,需要用到专业的工具、原料,需要聘请传承人进行技能指导等,所以开课成本高。但现在每个学期1-3个班的开班量和每个班10-20人的班容量,无疑在教学成本的投入与教学效益的取得之间存在不成正比的情形,这必然会影响到进一步的深入化传承。

1.2 非遗教材编写方面

技能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曾经在社会上广泛存在,依靠这些技能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当时社会大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当时会有很多人学习这些技能,并以之作为自己安身立世、养家糊口的本领,自然那时也不存在传承人危机问题。但伴随着历史发展的步伐,依靠这些技能生产出来的产品已经脱离了人们现代生产、生活的需求,不能再依靠这些技能安身立命,所以原来掌握这些技能的人或者年高离世,或者迫于生计转行,以致出现了掌握技能的传承人数量越来越少,甚至一些项目出现了人亡艺绝的情况。如果今天再仅仅依靠过去那种口手相传的方式已经不能保证这些非遗技能的有效传承,所以必须以文字、影像资料等形式将非遗技能的制作要点和过程记录下来,作为非遗技能传承的辅助方式。

工贸学院在“一木三瓯”的传承过程中,已经意识到整理非遗技能制作过程、要点,并将之编写为教材的重要性。其中瓯塑、瓯绣引入学院早,校内传承条件成熟,已经着手编写了相关的教材,并在工贸学院校内试用。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以书面的形式保留了瓯绣、瓯塑技艺的制作流程和要点,而且也较好地辅助了非遗课程的教学活动。但因为教材编写的理论水平,技能制作要点梳理的客观性、科学性、准确性,教材的适用性等问题,还没有达到对外公开出版的程度。

1.3 与工贸学院原有专业结合方面

要想实现“一木三瓯”在工贸学院的有效传承,除了开设直接传承非遗技能的相关课程外,与学院原有专业进行结合,是非常可行,也是非常必要的方式。工贸学院在“一木三瓯”的传承过程中,已经注意与学院原有专业的结合,比如瓯塑与轻工系艺术设计专业的眼镜设计的结合。为此该专业专门开设了36学时的《瓯塑艺术技法》作为专业必修课程,目的是使同学们能够系统了解、学习瓯塑的传统制作技能,了解瓯塑蕴含的非遗文化特征,然后运用到自己的眼镜设计中去。因为该专业的学生本就具有工艺美术功底,设计创作能力强,现在通过瓯塑技能的学习,将专业的艺术创作理念与瓯塑蕴含的温州地域文化特色结合起来,设计出的眼镜产品不仅外观时尚,而且富有地域文化气息,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工贸学院“一木三瓯”在与学院原有专业结合方面,艺术设计专业虽然已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但与瓯绣、瓯塑引入学院近10年的时间相比,结合广度和力度远远不够,还只是处于初步尝试阶段,没有达到真正批量投入规模化生产、应用的程度,对于瓯塑非遗的传承作用十分有限。而且除了与艺术设计专业的结合外,与其他专业的结合还没有。

1.4 非遗技能创新方面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先祖留给我们子孙后代的宝贵文化财富,在自身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伴随着历史发展进程的演变也在不断的变化着。所以与时俱进进行创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发展过程中的原有特点。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已经陷入需要人为刻意保护、传承的境地,但保护、传承与发展、创新并不矛盾。

工贸学院在“一木三瓯”的传承过程中,也在不断尝试着进行创新。比如瓯窑在制作中,结合温州本地水土特性,自己尝试进行陶土配置、釉料调制等;瓯绣在针法上采用透视绣的绣法;瓯塑改变了过去只能以大幅壁画呈现的形式,现在改为创作在自己设计的小型瓷盘上;木活字印刷术除了印刷传统的古书、宗谱外,创意出木活字挂件、书签、明信片、桌牌等产品。这些创新包括了使用的材料、创作的技艺、呈现的形式等多个方面,可以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目前这些创新的不足,是仅停留在学院内课堂创新层面,直接进行生产性链接的比较少,未能产生比较实际的生产效益,在生产性传承方面发挥的作用有限。

1.5 非遗文化内涵讲授方面

高校作为教书育人的阵地,一方面要向同学们传授知识、技能,另一方面更要注重对于文化的传承。工贸学院在“一木三瓯”非遗传承方面,除了要向同学们传承非遗制作技能外,也要注重对这些非遗技能蕴含的文化内涵的讲授。只有兼顾这两者,才是做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意义上的传承。学院在过去的传承过程中,由于过于注重技能的传授,出现了很多同学虽然知道“一木三瓯”,也学习了相关的非遗制作技能,但并不知道“一木三瓯”自身的发展传承历史、其与温州地域文化的关系、今天在校内传承的价值、对于温州地域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的意义和重要性等,这与今天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精神实质是相违背的,因为只有做到文化的传承才是一个民族精神永续的根本所在。

1.6 非遗理论研究方面

党的十以来,国家将文化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文化软实力对于地方政府、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逐渐受到重视。温州僻居浙南一隅,自汉朝以来就逐步孕育了地方文化色彩浓厚的“瓯文化”。要想发挥“瓯文化”对于温州地域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充分利用好“一木三瓯”等非遗资源,无疑是非常明智的选择。但充分、合理、有效利用的前提,是需要先进理论的指导。工贸学院在长期非遗传承实践的基础上,已进行了相关理论研究,研究成果也在一定程度上指导了本校的非遗传承工作。但因为工贸学院属于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尤其是重点大学的科研实力和水平相比,差距还是存在的,这是必须要正面对待的问题,所以工贸学院的非遗理论研究需要努力的空间还很大。

1.7 社会宣传和普及方面

工贸学院作为一所地处温州的高职院校,非常注重服务地方社会,在“一木三瓯”的非遗传承方面亦是如此。从2005年至今,学院通过在校内开设暑期青少年、老年体验班等方式,向社会开班授学、宣传普及“一木三瓯”非遗技能和文化。还通过派老师去温州市的一些学校上课的方式,将“一木三瓯”带出校园,带入温州市的中小学。截至2014年,学院进行过“一木三瓯”非遗技能和文化宣传、传承的学校达到20多所,受教学生达到8000多人,得到了受教学校师生的认可和好评,也从另外一个角度推动了“一木三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随着工贸学院在社会上宣传、普及“一木三瓯”工作的持续开展,在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面的名气越来越大,很多学校、单位会慕名而来,要求去传授非遗技能。但因为工贸学院能够掌握“一木三瓯”非遗技能的师资力量是十分有限的,所以现在对外传承服务的任务变得越来越重,逐渐陷入无力应对的局面。

2 关于工贸学院深入传承“一木三瓯”的建议

2.1 丰富校内传承方式,让更多同学有机会了解“一木三瓯”

工贸学院要想解决上文中分析的目前在课堂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要想扩大“一木三瓯”的校内传承范围,想让更多同学选到自己喜欢的非遗课程,除了根据学院可以提供的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一木三瓯”的开班量,及每个教学班的班容量外,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让同学们接触、了解“一木三瓯”。

在技能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过程中,要想掌握某一项非遗技艺的整套技能,必然是一个长期的学习过程,但如果只是要初步的、浅显的了解,则不需要花费太长的时间,所以可以通过开设非遗短期体验班的方式解决同学们选课难的问题。比如开班类型中,可以增加以月为单位的班次。一个月四个教学周,每周上一次课两个学时,一个月共计8个学时,作为接受、领悟能力较强的大学生,是能够做到对“一木三瓯”非遗技能和文化内涵有一个初步了解和认识的。这样不但老师可以发现一些真正喜欢、而且有天赋适合继续学习的学生,同学们也可以通过一个月的学习,发现自己是否真的喜欢这些非遗技能,是否想继续学下去。对于那些确实喜欢、也有资质继续学的同学,以后可以选修一学期的公选课,如果公选课学完,还想继续学的,再参加学苗班的深入化培养。这样循序渐进的选课、开班教学形式,无论对于开课的学院一方,还是对于选课的同学们,都是比较灵活、合理、有效地传承方式。此外,也可以通过讲座、专题展览、校园非遗专题周等活动向全院同学宣传“一木三瓯”。

2.2 增加对“一木三瓯”非遗文化内涵的讲解,使同学们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文化是一个民族血脉的延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今天世界各国,尤其是经济发达国家,如欧洲的法国、意大利,亚洲的日本、韩国等都非常重视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今天国内的在校大学生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对于外来的西方文化、韩流文化等津津乐道、盲目追崇,却丧失了对于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所以在向同学们传授“一木三瓯”等非遗技能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向大家讲解它们代表的传统文化内涵,从而培养同学们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情感和热爱,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2.3 增加与学院原有专业的结合,扩大在校园传承的范围

工贸学院在“一木三瓯”今后的传承过程中,除了可以继续与设计专业结合,直接应用到产品的外观设计中,还可以与其他专业结合,扩大校内传承的辐射面。比如可以与信息传媒学院结合,在同学们进行网页设计时加入带有“瓯文化”色彩的非遗元素;可以与材料系结合,用现代化的新型材料表现传统的非遗技能和文化等。

2.4 注重与非遗企业合作,在订单式培养中推动非遗传承

学院培养人才的关键,在于能够使同学们学有所成,更要学有所用,能够用学到的知识、技能在毕业后找到一份自食其力的工作。今天,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但因为传承人数量不足,没有足够的专业从业人员,没有办法生产出足够的商品。工贸学院既然已经开设了“一木三瓯”的非遗技能传承课程,就可以通过与社会上的非遗企业合作,使愿意从事非遗技能学习的同学将来可以直接到非遗企业中去工学结合,去毕业实习,将来毕业后可以留在这些非遗企业工作,不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吗?

2.5 在高校非遗研究阵营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加强对于高职院校非遗传承的研究

随着国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视,在全国大学中先后成立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领导小组在2007年底到2008年初,先后公布了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师范大学、浙江传媒学院、杭州师范大学和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六所高校为非遗研究基地。2014年温州大学被批准为浙江省非遗研究基地,标志着温州市高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工贸学院作为一所高职院校,科研实力和水平虽然不能与全国的重点大学、本科院校相比,但也要注重加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只不过在全国高校非遗研究的阵营中要找到自己的定位,充分挖掘自己的优势,突出自己的特色,要侧重、加深对于高职院校非遗传承的研究。

2.6 将学生创作的作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销售,增强同学们学习的自信和热情

工贸学院的学生在通过选修课和学苗班学习非遗技艺的过程中,会陆陆续续制作出一些作品。这些作品虽然从专业的标准看,会存在些许不足,但经过指导老师的修改,可以以适合的方式进行销售。比如可以以比较低的价格卖给那些喜欢“一木三瓯”非遗文化产品,但对产品的制作技艺要求又不是很高的消费者。因为那些真正出自传承人之手的非遗产品,一般价格都比较高,而我国目前很多消费者对于非遗产品的价值,尤其是文化价值,还处于初步了解的阶段,对于高价位的产品难以接受。相比之下,同学们的作品在价格方面反而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同学们看到自己制作的非遗作品可以转换为实际的经济效益,必然会增强继续学习的信心和勇气。

2.7 鼓励更多地同学以自己学到的非遗技艺进行创业,以创业的方式推动非遗传承

鼓励同学们进行创新创业是高职院校的一大特色,工贸学院对此也一直非常注重。以“一木三瓯”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文化特色,而且非常适合产品化,所以同学们完全可以利用自己学到的非遗技艺进行创业。比如工贸学院曾经选修过瓯塑课的杨忠敏同学,本专业为机电一体化,因为选修课结识瓯塑后,逐步走上了利用瓯塑进行创业的道路。他从最初成立瓯塑工作室,到后来成立自己的瓯塑公司,从一个普普通通的高职毕业生,到被评为温州市的“年度经济新锐人物”,以自己的努力走出了一条利用非遗创业的成功道路。

国务院总理2014年9月10日在夏季达沃斯开幕式致辞中说:“(要)打破一切体制机制的障碍,让每个有创业愿望的人都拥有自主创业的空间,让创新创造的血液在全社会自由流动,让自主发展的精神在全体人民中蔚然成风。借改革创新的‘东风’,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一个‘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②在总理大力鼓励创业的号召下,希望有更多地选修、学习“一木三瓯”非遗技艺的同学利用其进行创业,以创业的方式将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3 结语

技能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注重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所以非常适合在高职院校进行传承。“一木三瓯”是具有典型“瓯文化”色彩的属于温州地域的技能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贸学院通过课堂教学、编写非遗教材、进行技能创新等方面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传承成绩,但存在的不足也较明显,如教学开班量少,班容量小,与学院原有专业结合的范围有限等。针对于此,结合我们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向深入化传承新阶段过渡的时代背景,为工贸学院“一木三瓯”今后的深入传承提出几点建议。希望本文的研究,尤其是最后的建议,可以为全国其他高职院校的非遗传承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杨菁,黄友金.瑞安东源:再现木活字印刷[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2]胡春生.温州瓯窑褐彩青瓷[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11.

[3]胡春生.温州瓯绣[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12.

[4]吴小红.瓯塑[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14.

[5]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编.东瓯遗韵: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上、下册)[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11.

[6]王春红.关于传统手工艺技能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深入产业化的思考[J].江苏商论,2015(4):21-24.

[7]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

[8]宋俊华,王开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3.

注释:

第6篇:非遗传承人的要求范文

除了雕版技术的展演,莫愁中专此行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与大英图书馆的文保中心进行技术交流,寻求英方在古籍善本修复专业领域内的技术合作。“未来我们也期待和大英图书馆有所合作,比如共建实训室或者是在一些项目上的合作。”王燕说。莫愁中专的古籍修复专业已经有十余年的办学经验,培养学生近600名,让面临失传的修复技艺得到了传承与新生。今年11月,南京非遗学院将在学校挂牌成立,古籍修复专业的发展也迈上了新的台阶。

非遗对接职教的传承新路

古籍是传承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载体。根据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统计,中国官方现存古籍5000万册,这些古籍有三分之一或多或少存在破损的情况。大量的古籍急需修复,但与此相对的是,我国专业古籍修复人才的大量缺失。2007年,全国图书馆只有不足100位古籍修复员,后经过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培训,目前全国的古籍修复人员达千余人,但面对如此大量的古籍修复工作,古籍修复人员仍不能满足需要。除了人数少,大量修复人员还都是即将退休的老师傅,40岁以下的修复人员仅占全部人数的六分之一。古籍修复行业面临后继乏人的现状,国家急需培养大量年轻的古籍修复人才。

“2001年,我们学校在南京市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的大力支持与协助下,在全国率先开设了三年制中专古籍修复专业。”莫愁中专校长杜迎新说。古籍修复是一个应用性强、动手能力强的行业,这与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的要求不谋而合。2004年,学校将三年制中专古籍修复专业改为五年制大专文物鉴定与修复专业(现更名为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学生用五年的时间学习文化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技能课,并参加专业技能实践,通过这些环环相扣的课程安排,让学生成为思想稳定、专业技能过硬的古籍修复人才。

古籍修复作为一项手工艺活,师徒授业一直是古籍修复的传统。因此,要办好这个专业,师资力量是关键。莫愁中专主要采用“双导师制”,即外聘专家与校内教师相结合。专业开办之初,学校聘请南京图书馆、南大图书馆、南京博物院、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单位的专家来校授课。省级古籍修复技艺传承人邱晓刚、江苏省高级工艺美术师张永林、南京博物院古字画修复专家栾承素等一批南京本地的技术型专家,成为学校的常年外聘教师。

除了聘请一大批专家来校授课,学校还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今年9月,学校专门举办了一场拜师仪式,安排8名青年教师拜杜伟生、张旭光、万俐、邱晓刚、张永林、栾承素6位专家为师,学习图书修复、字画修复、陶瓷和青铜器修复等专业修复技术,让传统的修复技艺能够薪火相传。

在专业教学上,学校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突出对学生动手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设置了文献修复、字画修复、古籍整理与保护、字画装裱、书画复制、古代汉语等主干课程。同时,学校还自主开发了金陵剪纸、雕版技术、书法绘画等校本课程,增加了古字画鉴p、中国画线描等应用型课程,开拓了雕版印刷、传拓、篆刻等相关的“非遗”课程。“开设多元化的课程,不仅是为了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而且是为了给学生多一种选择。比如说,往届有一个学生,虽然学的是古籍修复,但是他对雕版非常感兴趣,多元化课程让他有机会走上感兴趣的雕版之路。”莫愁中专副校长章学军说。

莫愁中专还同国家图书馆、第一历史档案馆、南京博物院、南京图书馆、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图书馆等30多家文博单位建立了实习基地。“这些文博单位都争着要我们的学生去他们那里实习,有的学生毕业后就留在这些单位工作,很多毕业生已经成为行业骨干。”章学军说。另外,学校还打通了专升本的升学渠道,学生有机会通过考试,进入金陵科技学院或南京晓庄学院攻读本科学位。

产、学、研并进的专业发展

为充分发挥非遗技艺传承的综合效应,2004年,莫愁中专围绕古籍文献技艺建立了集“教学、培训、鉴定、生产、科研”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实训基地,成立了莫愁图书保护修复中心,通过送修和外派技术人员等形式,面向全国承接古籍修复任务。修复中心面积200多平方米,有专门的修书、洗书和藏书间。在专业设备方面,中心拥有修复需要的数码体视显微镜、全自动色差仪、纸张撕裂程度测定仪、纸张耐折度测定仪、纸张拉力测试仪、纸张厚度测定仪、纸张修补机、书画装裱机等设备,完全满足修复古籍的需要。目前已承修了历史博物馆珍藏、国家一级文物《吴煦档案》以及辽宁省图书馆珍藏古籍、福建泉州市图书馆珍藏古籍等,多年来已修复3000多件一级古籍,修复古籍总量达1万多册,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与好评。

“修复中心的作用不单是给学校带来经济利益和社会影响,更重要的是能促进我们学校的专业发展。”王燕说道。修复中心现有技术人员近20名,他们不但是“医治”古籍“疑难杂症”的高手,还是一支重要的技能实训指导教师。尹宗雯就是其中的一位,她于2013年从莫愁中专毕业后,通过专升本考入南京晓庄学院,2015年毕业后被学校招聘到修复中心工作。她告诉记者:“学校每学期都会安排各个年级的学生到修复中心进行为期两周的实习,根据每个年级的基础从易到难安排课程,让学生直观感受古籍修复的过程和意义。”

修复与教学相辅相成,每一次的修复业务都是老师上课的教学案例,专业老师也参与每一次修复方案的研讨与制定。学校还成立了非遗传承的大师工作室,让学校的老师与中心的修复人员在非遗专家的指导下,利用修复中心的设备共同研发新的修复技术,取得了不俗的成果。例如,修复技术人员配合指导教师邱晓刚研发了纸浆修复技艺,并于2009年申请了国家专利。教师和修复技术人员还共同研制了适用于酸化书页的羧甲基纤维素糨糊,与安徽泾县宣纸厂共同研制古籍修复专用纸张等,通过加入科技元素使古老的修复技艺绽放新的活力。

多年来,莫愁中专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硕果累累:古籍修复实训基地被江苏省教育厅授予“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称号;独创古籍修复“十八项技能”,制定了古籍修复中级工、高级工考核标准,填补了行业空白;与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合作成立“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雕版印刷传习所莫愁中专培训部;受南京市档案局委托,举办南京市各区县档案、图书收藏单位修裱技术培训班;参加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作品展洽会,荣获一等奖等。

非遗传承人才之滥觞

先进的办学理念、深厚的办学经验、丰硕的办学成果,让南京非遗学院在莫愁中专挂牌成立水到渠成。南京非遗学院的成立使莫愁中专的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正如南京博物院文保所所长万俐所言:“未来的南京非遗学院,将成为南京手工艺大师的‘摇篮’。”如何有效利用这个“摇篮”,学校进行了初步的规划。

非遗学院的核心使命在于培养非遗传承的高级人才,通过职业教育的形式改变以往非遗传承零散、单一的状况。通过学校教育不仅要培养非遗技艺的传承人才,还要培养非遗技艺的创新人才。为此,非遗学院将增加艺术设计专业(非遗设计实践方向),以培养懂非遗并能够运用非遗元素进行创意产品开发的应用型人才;增开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书画修复方向)和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陶瓷修复方向),从非遗技艺的传承到非遗元素的开发设计,形成紧密关联的专业群。

在多年的非遗教学中,莫愁中专发现很多非z元素通过现代设计可以以新的形式融入现代生活,获得生产性传承,尝试着通过学校的设计专业运用一些设计理念把古籍装帧、雕版刷印引入文化礼品或文化活动中。未来,学校还希望与专业的设计公司合作,建立校企合作工作室,共同深入这方面的研究与实践。

第7篇:非遗传承人的要求范文

[关键词]文化;文化生态;遗传;变异

[中图分类号]B0,G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08)01-0003-03

“文化生态”的概念来自于自然生态,而按照著名生态学家赫克尔的定义,自然生态学是研究生物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生物环境与非生物环境)关系的科学。比照自然生态概念,本文所述的文化生态,是与自然生态相对应的范畴,是借用生态学的方法从文化哲学的视角研究文化的一个概念,是关于文化性质、存在状态的一个概念,表征的是文化如同生命体一样也具有生态特征,文化体系作为类似于生态系统中的一个体系而存在,在一定历史时期,这个体系内部各个具体文化形式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方式和状态,从而使得人类的文化历久不衰,导向平衡。文化生态俨如生命,处于不断的成长过程之中。而生命,正如恩格斯所言,“首先正是在于:生命在每一瞬间是它自身,同时又是别的东西。所以,生命也是存在于物体和过程本身的不断地自行产生并自行解决的矛盾;矛盾一停止,生命也就停止。”[1]“既是它自身又否定超越它自身”是构成任何生命存在的一对永恒的矛盾,文化生态亦如此。文化生态在演变过程中,始终存在两种力量:一种是维持稳定的力量,在这种力量的规约下表现为文化生态的遗传;一种是进行创造的力量,在这种力量的规约下表现为文化生态的变异。这两种力量经常处于抗衡与摩擦之中。

文化生态的遗传与变异是从时间维度上反映文化生态发展的特点。任何一个文化生态系统的发展都是一个传承与创造的过程,因为时代是不断发展的,文化生态中的某些因子必然会因为不适应社会的发展而被淘汰或者裂变,形成新的因子,体现出文化生态发展的变异性。那些经得起挑战的因子就表现出文化生态的稳定性、遗传性一面。

一、文化生态的遗传

文化生态的遗传是任何一个人类社会单位的实质,它是前一辈人将已有的文化信息(经验、知识、理论、科学等)以及这些信息组合的结构通过体外的方式传递给社会的下一代人。文化生态的遗传方式主要有两种,既通过体外的信息载体进行传播,也通过教育进行传播。

首先,我们来考察一下通过体外的信息载体进行传播这种文化生态的遗传方式。文化在人类的世代繁衍中与时间并行,形成文化的传统。它包括前人所创造并遗留下来的器物形态的文化成果,也包括沿袭下来的各种规范和观念形态的文化遗产,如社会的道德规范、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婚姻制度、语言、宗教、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这些文化传统对个体来说,又是先在的外在环境。个人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他来到这个世界上,首先就得接受现存的衣食住行等生活必需品。为与他人交流,他要学习通用的语言、文字并认同、遵守业已形成的约定俗成的风俗习惯以及各种制度、规范。就连他的知识、思想观念也摆脱不了前人及同时代人的影响。这种潜移默化影响个体的文化传统因素是在文化生态演变过程中稳定、恒久不变的东西,我们称之为文化生态的“深层结构”,它是指一个文化生态系统中不曾变动的层次,是相对于“表层结构”而言的。文化生态的遗传与生物遗传有本质的区别。人的生物遗传与其他动物的遗传一样,是将基因内所包含的信息传递给亲子关系的下代个体。人后天所获得和学习到的一切实际上都不能通过生物遗传来进行传递。文化生态的遗传则能够传递人们后天所学习到的一切,而且在这种通过社会来进行的遗传过程中可以将所有的上代人的经验不分亲子关系,传给社会中下一代的每一个人。文化生态的遗传保证了人类社会的延续性和稳定性,保证了那些被证明是能够有效地应付环境的知识和物质手段能够继续下去,为下一代人所利用。

其次,我们来考察一下教育这种文化生态的遗传方式。教育是社会的正式的文化生态遗传方式,从最原始的社会一直到现代,教育一直是文化的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不同的只是教育的表现形式在文化发展的不同阶段有所不同。制度化的教育和非制度化的教育哪一种作为主流,可以作为文化发展的不同阶段的标志。“在原始社会里,教育是复杂的和连续的。这时教育的目的在于形成一个人的性格、才能、技巧和道德品质,一个人是通过共同生活的过程来教育自己的,而不是被别人教育的。家庭生活或氏族生活、工作或游戏、仪式或典礼等都是每天遇到的学习机会:从家里母亲照管到狩猎时父亲的教导,从观察一年四季的变化到照管家畜或聆听长者讲故事和氏族巫士唱赞美诗,到处都是学习的机会。”[2]这种教育是一种自然的、非制度化的教育。经过了漫长的发展时期,今天的教育和原始社会的教育在形式上大不相同。在世界各地都有一整套正规的、制度化的教育体系: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一直到研究院,制度化的教育已经成为当代教育的主流。我们在社会上生存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大多是在学校里获得的,而不是在家庭或其他场合获得的。另一方面,家庭等非制度化的教育场所则是制度化教育的补充,我们在家庭里所受的最初由父母给予的教育是制度化教育的基础。但无论原始社会的教育和现代的教育在形式上有多么巨大的差异,它们作为社会进程中文化生态的遗传和传播的手段的实质却是一样的。

二、文化生态的变异

我们不应该忽略,后代人对前代人文化传统的传承,即文化生态的遗传,不是对原有文化生态的克隆,因此,在后代人传承前代人的文化传统的时候,并不是一成不变地照单全收,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文化生态的变异现象。文化变异是指社会结构中技术、社会、政治、经济、组织以及行为准则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大规模变化,是可以在团体和全体居民中观察到的行为变化和结构模式,这种大变化可能是许多小变化积累的结果。文化生态之所以存在变异是因为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文化,从它被创造的第一天起,就存在着不合理性,存在着自我相关的矛盾性,存在着价值和功能上的冲突。文化是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创造的,是为了摆脱环境控制和实现自由而创造的,文化的存在应该是满足人类的需要,帮助人类摆脱环境控制和实现自由,但文化并不是按人类创造它的动机和愿望来发展的,它还要反过来钳制创造者的动机和行为。人创造了神和宗教,而神和宗教反过来禁锢人们的头脑;人创造了风俗习惯和伦理道德,却要受它的束缚;人创造了政治和法律制度,却反过来受它的奴役,精神文化是这样,物质文化也是这样。人类创造了机器大生产,然而人类却被束缚在大机器上,把自己分裂为机器的片断;人类创造了现代化工业,然而污染和噪声却愈来愈危害人类自身。[3]正是基于这样的角度我们认为,文化生态发生变异是其本身固有矛盾斗争的结果。

具体来说,文化生态发生变异是各种因素长期作用的产物。

首先,人类生产方式的变革是文化变异的根本因素。人类学家们的考察证明,人类迄今已发生过三次大的生产活动方式的变革。第一次变革是从类人猿到原始人类的生产活动方式的变革。这次变革诞生了原始人类以及原始人类的文化。人类开始了生产工具的制造和使用,开始了采集、渔猎。这既是原始人类生产活动的内容,也是人类原始文化的内容。当人类的生产活动方式由采集、渔猎发展到农业生产,第二次变革已经实现。这一时期人们从事的不是简单的采集、渔猎,而是种植、养殖和治理,已经在利用自然的基础上开始改造自然。这一时期不仅物质文化有了明显的变异,而且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也日益明朗和不断提高。当农业生产发展到工业生产时,人类就实现了第三次生产活动方式的变革。工业生产使人类的生产工具、生产方式、生产成果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本身不仅是传统文化内容的变异,而且同时促进了文化内容变异的速度。

其次,人类自身的变异、发展是导致人类文化变异的因素之一。生物学的科学研究证明,人类自身是在不断地变异和发展的。这种变异和发展,一方面使自然与人类之间的约束和抵抗约束的矛盾不断变化。人类为了获得自由不得不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创造能力等,使自己的文化内容不断变异;另一方面不仅使人类的形体发生了变化,而且使人类本身的内涵发生了变化。人类的物质追求、精神创造等都在持续着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文化的变异即成为不可否认的事实。

第三,人类交往的不断扩大也使人类文化发生了变异。人类发展史告诉我们,人类发展的历史也是人类交往的发展史。人类为了抵御共同的对立物――自然界,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必须有交往;人为了满足自身的心理需求也必须进行交往。在交往的过程中,不同的文化之间经过交流、吸收或冲撞,最后实现融合、同化、涵化、扬弃,使原有的文化发生了改观。

总之,人类生产活动方式、交往需求及人类的变异发展从不同程度、不同角度上决定了文化生态的变异,并且决定了变异的普遍性。然而文化生态一旦发生变异,人们怎样感知变异的呢?人们不可能看到文化传统处于不断地变化中,变异的速度一般使人不能感知它的存在。人们对变异没有本能的倾向,人们可以找到保持现状的显著趋势,并不常常容易寻找或接受变异,因为变异总是包含着固有的危险。但变异是一切文化生态系统的现象,虽然所有社会每时每刻都处于变异中,在某种意义上,人们在采用不同的方式与变异着的环境相协调,试图通过新旧文化的交融而建立稳定感和在征服他们所处的环境中起一点作用。文化变异也遵循一定的规律,系统被限制的范围越少,产生变异的可能性就越大;对特定问题的解答域越宽,那么该系统处理问题的灵活性就越大,这些解决办法将越能使系统发生演变突破。总而言之,文化生态中不断地进行着遗传和变异,使得文化生生不息、延绵不断。

三、文化生态演化的要求

文化生态的演化是遗传和变异对立统一的过程,这启迪了人们应当在不断寻求先进的思想文化、推动文化生态变异的同时,又不失掉自己的民族精神以保持文化生态系统的遗传特性;使每一民族群体超越于他们所处的时代,又不脱离这个时代;超越于他们所处的文化背景,又不背离这个文化背景。只有这样,民族文化才能博大精深、生机勃勃。

1.文化生态中的变异要求人们把握先进文化的方向

任何文化生态系统的重要属性在于它的自我发展的机制,失去了这一机制,就会变得保守与落后。因此,文化系统要保持先进文化的方向。先进文化要保持其先进性,必须不断发展。先进文化要发展,必须遵循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营造文化发展的良好生态,在坚持一元主导的原则下,容许文化的多元性与多样性。只有在多元文化生态中融合,主导文化才能吸收其他文化的合理因素而得到丰富发展,也才能在抵御腐朽文化的斗争中发展壮大。先进文化是具体的,是具体时空环境下的先进文化。这不是文化相对主义,它承认各种文化都有其自身价值,但同时也承认任何文化的价值都是有边界的。[4]文化的发展就是主体在对文化价值的发现、比较基础上的一个选择过程,根据主体的不同需要选择不同的文化。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古今文化、中西文化正处在广泛的交融和碰撞中,我们要坚持文化的开放,坚持多元、多样的文化兼容互补,共同繁荣。特别是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学派的文化更应注意采取各种措施,让它们更好地达到相互间兼容互补、繁荣发展。强调多元多样并存,并不是没有矛盾斗争。在多元文化生态中,各种文化、各种价值观的矛盾、斗争是不可避免的,必须旗帜鲜明地维护主导文化的一元导向,与各种腐朽文化、落后文化作斗争,弘扬主旋律。

2.文化生态中的遗传要求人们坚持传统的民族精神

文化生态的变异是在遗传的基础上发生的,这就要求人们应当不断发扬民族精神以维护本民族发展的根基。随着历史进程的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经济发展是不够的,必须伴之以一种具有凝聚力的文化认同力量,这种文化力量可能是与经济创造力相辅相成的。那种凝聚人民、动员人民、激发人民创造力的文化力量,就是我们所说的民族精神。任何民族精神都有自己的历史起源和发展过程,它们都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孕育和形成,并且通过文化生态的遗传加以传播的。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一个社会不应局限于物质生产和经济交流。它不能脱离思想概念而存在。这些思想概念不是一种‘奢侈’,对它可有可无,而是集体生活自身的条件。它可以帮助个体彼此照顾,具有共同目标,采取共同行动。没有价值体系,就没有可以再生的社会集体。”[5]显然,民族精神是一定的民族国家内部力量整合的必需的要素:民族精神不仅须臾不可或缺,而且其内在的性质也影响着一个民族现实的发展进程。张岱年先生指出:“当民族精神发扬充盈之时,民族文化就发展前进;当民族精神衰微不振时,文化就处在停滞状态之中。这也是一条文化发展的规律。”[6]民族精神首先具有明显的历史遗传性。我们绝对不能采取态度,因为“历史总是惩罚那些忽视历史的人”。[7]

总之,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生态遗传过程中的精华,离开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就不可能凝聚力量,成就伟业,更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能充分发挥每一个民族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就能最大限度地凝聚和动员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有效地应对各种各样的挑战。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62-463.

[2]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28.

[3]高建明.文化界定三题[J].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1998,(4).

[4]秦书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系统管窥[J].系统辩证学学报[J].2002,(2).

[5][法]吉尔・利波维茨基.[加]塞巴斯蒂安・夏尔.超级现代时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11.

第8篇:非遗传承人的要求范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众所周知,莆田市素有“文献名邦、海滨邹鲁”的美称,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藏。多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文化部门的努力下,目前,秀屿区拥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4个、省级非遗1个、传习所2个、传承人2个,这些非遗项目都是具有秀屿特色,是秀屿独有的文化印记,他们在展示着我区独特的文化魅力。

莆田市秀屿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于2009年正式开始启动,通过实地考察走访、查阅资料等,摸清了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情况并建立了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和数据档案。2009年,我区申报的民间工艺――笏石下郑草编工艺、笏石下郑竹编工艺、传统习俗――东峤凌烟建房“点脊”习俗、北埔凤山寺巡游习俗等四个项目被列入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0年,我区申报的民间信仰――东庄陈靖姑信仰习俗、平海卫城城隍爷信仰习俗、传统技艺――莆田传统金银首饰加工技艺、莆田传统铜雕技艺(于2014年获批福建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埭头民间泥塑工艺、传统医药――笏石民间痔疮传统治疗、东峤民间刮痧传统艺术等七个项目被列入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3年,我区申报的民间文学――郭定光传说、传统美术――陈氏根艺、南日木帆船制作技艺等三个项目被列入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其中,传习所有莆田铜雕技艺林朝飞传习所、陈氏根艺陈志华传习所。近年来,由于很多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利润低,从业人员多另寻他业,很多项目濒临灭失,亟需加强保护,主要表现在: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有效提高非遗保护意识。继续推进非遗进校园进社区活动和各种宣传展示活动,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播和弘扬。为了更好地守护文化遗产的家园,保护传承好珍贵的非遗资源,秀屿区文化馆多次组织“非遗进社区”活动,结合“三下乡”、“世界读书日”等对非遗保护工作进行宣传,提高群众的保护意识;2015年成功举办了“忘不了乡愁秀屿区文化遗产摄影展”,展示了我区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果,呼吁社会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并共同参与;2016年4月,秀屿区文化馆组织“送文化下乡――走进平海・共仰妈祖”文化汇演,在汇演中普及群众非遗保护意识,受到群众的好评,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今后一个时期,这方面仍然是我们的一个重点工作领域。

二是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确保经费投入。一直以来,经费不足致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遇到不少的困难,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精髓,传统习俗、民间信仰等活态的文化遗产,我们将保留最原始的文化印记,创造特色的文化品牌。其次,我们将积极向市、省申报,争取专项经费补贴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习所、陈列馆标准化建设。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建立传习所,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提升传习所的规模和实力。另外,秀屿区文化馆从多方面结合我区非遗特色,创造非遗展示的平台,在2015年举办的“文化遗产摄影展”中取得良好的成效,并通过“莆田市首届文物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创作大赛”,鼓励和指导非遗传承人踊跃参加,提升自身作品的知名度,争取社会爱好者的投资,提高品牌效应,实现其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双重效益。目前,我区共有2个传习所,莆田铜雕技艺林朝飞传习所、陈氏根艺陈志华传习所都具备一定生产规模与实力,而且打造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品牌,艺术作品也受到全国各地知名人士的好评。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继续开展传习所的建设工作,鼓励传习所开班培训班并给予业务上的支持,探索多样化的文化传承方式。

三是有效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者的非遗保护意识,提升业务技能。积极培育和发展非遗志愿者队伍,动员、鼓励各方面人才特别是有兴趣的爱好者成为非遗文化志愿者。进一步明确非遗保护工作肩负的责任和义务,通过专业培训、定期服务等各种方式培养非遗文化工作骨干,深入基层,为非遗传承人的创作提供便利,指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促进非遗项目、传习所、陈列馆的建设。坚持“保护第一,以保为主”,加强已@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单位和代表性传承人的分类指导、动态管理,解决重申报,轻管理、轻保护的问题,抓好非遗的抢救、传承,留住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9篇:非遗传承人的要求范文

民族特色产品开发的情境性和实践性,要求土建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技能类课程的设置是项目工作逻辑导向的,而非学科知识逻辑导向的,课程结构的排列顺序应该遵循民族产品开发的习得心理顺序,让学生先学会实践设计民族产品再学习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建构基于“民族产品创新实践平台”的理实一体化课程。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建筑工程与艺术设计系于2012年成立了“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作为非遗传统技艺研究和教学的基地,长期致力于对柳州地方民族文化的研究与文化产品的开发实践,研究中心为学生提供真实的项目实践或工作场景,通过导师带学生的方式,负责多项学院重点工作,比如“学院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博物馆”项目,通过项目的实践充分发挥了非遗的文化传承与土建设计类专业的深度融合,实现理论与实践知识的同步获得,这样的课程实施方式,是有利于民族产品设计素养的获得的。

二、课程评价开展项目化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单纯以笔试作为考核评价手段将大大束缚高技能人才创新思维的提高。以项目实践工作过程为结构构建的民族特色产品开发土建类专业课程应以“职业活动为导向”、“注重实践”。其课程评价体系的改革应该注意采用项目实践过程作为评价工具,在评价的过程中兼顾民族文化内涵知识、专业技能和素养态度的全面评价,兼顾诊断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基于此,笔者认为,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是促进民族文化与土建设计类专业课程整合有效途径,评价体系的构建主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建立多元的评价主体,不仅是学院质量监控是评价主体,还要把课程专家、教师、学生、家长、社区及村寨人士都纳入评价主体,使信息来源多元化;二是多元的评价内容,土建设计类专业课程目标、内容、实施过程与结果,教师和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都要作为课程评价的内容。

三、教学方式有利激活学生创意思维

通过将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内容和传统技艺元素融入课程内容,改造原有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形成富有特色的适合于本地区行业需要和文化背景的新型课程,并通过文化实物、传统工具、影像资料、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园和课堂等手段突破原有的教学手段,同时学习和引进发达国家现代创意教学思维训练方法,扩宽和激活学生创意思维。教师要改变以往授课方式、设计情境,让学生有主动学习的机会,带领进入民族博物馆、展览馆进行观察、访谈、调研,甚至运用社会行动的模式或者活动教学法,让学生参与地方民族文化活动中,或让其有成果展示和展演的机会,从而使民族文化传承更具主观意义。例如:(1)观察法:开放课堂让学生去“玩”观察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组织学生到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展览馆或其他原生态的民族生活场所,使学生通过实际事物和现象的观察和研究,适当地采用参观教学法,让学生在“玩”中学习,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深化学生的认知。(2)活动法:活跃课堂,让学生去“动”活动教学法指在专业教学中,通过学生主体活动和主动探索,发展学生整体素质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基本理念是反对把学生作为知识的容器,反对被动接受,而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和实践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在活动中突出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自觉性和亲历性。例如,案例“三江侗族建筑文化推介会”主题活动,活动经过课题选择、制定活动计划、计划实施和总结等阶段,在这过程中,教师只是充当指导者,学生需要发挥自主性、积极性,通过考察、查阅书籍、访谈、问卷调查、制作课件、动手制作、现场展示作品等具体活动,完成主题任务。

四、营造学习环境

1.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校园文化的融合度

广西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白裤瑶的服饰、桂林彩调剧、京族哈节、桂南采茶戏、侗族大歌、壮族天琴弹唱……构成了广西丰富的非特质文化遗产资源。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高职校园文化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广西丰富多彩的以人为核心的活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的技艺、经验、精神对以人为本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价值,通过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校园文化的融合度和融合手段,以及由此构造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视觉和心理的影响,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校园文化的融合度,在推动大学生民族文化知识和素质的提高,以及锻炼大学生运用民族文化开展创新实践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营造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环境

通过改变校园建筑外部和内部的装饰,建立本地区非物质文化博物馆和体念馆,增加非物质文化遗产图书、学习资料和创作素材,使校园文化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和鲜明的文化特色,学生能够通过自学的方式获得本地区民族文化知识和文化体念。拟建成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博物馆、侗族刺绣体验馆、柳州奇石文化馆等场馆,在面向全校学生提供学习服务的同时,吸引非遗传承人和民间文化进入校园,聚集人气,获得文化传承软实力的积累。

五、创新实践项目

1.“实践教学”更利于学生的设计素养和职业意识的形成

民族文化,特别是基于人的传承为主要内容的非物质文化产品的开发,是基于民族产品开发的高职土建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具有不可言传的特殊性,必须通过真实的项目实践使学生习得和“内化”,因此要重新审视“实践教学”的功能[4]。实践教学的功能不仅是强化学生理论上的“显性”技能,更重要还是培养学生“素养”能力的重要承担者。与理论教学比较起来,构建“民族特色实践教学体系”,更有利于提升土建设计类专业高技能、创新型的人才的设计素养和设计水平。实践教学的过程,可以让学生从中获得课堂上学不到或无法理解的相关社会知识,也是从事实践的学生职业态度、职业精神、职业意识逐渐形成的过程。

2.民族特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高职土建设计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因其以民族特色项目的实践对学生进行创新设计能力的提升和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故更需要建立与行业、企业联合办学的机制,通过在校内建立校企合作机构,引企入校,保障民族特色设计项目源源不断的进入课堂和工作室,不断增大民族特色实践项目比例,形成“民族化设计”手段和实践特色,完善学生专业实践能力考核标准。三个试点专业的专业实践课程必须有50%达到利用本地区民族文化资源的比例,设计实训项目中有本地区民族文化特征的项目占50%,形成复合本地区行业特征,内涵本地区民族文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并与本地企业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让学生在具体场景中参与,真实体验民族产品开发的整个工作过程,这才是实践教学应有的目的和追求。

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1.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型社会服务平台的构建

通过学校的努力和政府的帮助,积极获取地方政府和行业协会的支持,与行业企业建立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构建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社会服务平台,使其成为连接市场、传统文化、商业项目之间的纽带,将国家政策的支持、行业协会的作用、企业的技术、市场的项目和资金能够相互在平台中发挥作用,从而获得人才培养、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丰收[5]。

2.通过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提升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