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范文

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

第1篇: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范文

摘 要:随着我国加入WTO和政策的不断放宽,石油天然气行业的产融结合屡见不鲜。在分析了石油天然气行业产融结合的根源,发展现状及模式选择,并进一步分析了产融结合对石油天然气行业的影响。结合发展现状为石油天然气行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石油;天然气;产融结合;持续发展

我国的产融结合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银行体系改革,鉴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国家相关政策的限制,所以总体而言,我国产业与金融行业的结合程度并不太高。但是从近年来国资委的态度从不主张到审慎支持,是在向积极的方向转变,从政策上表明了产融结合成为跨国企业发展的方向。而以中石油为代表的我国石油天然气行业阔步进军金融业,也说明了产融结合已经成为了企业发展和改革的关键举措和重要途径。

1 产融结合的概念

产融结合的最初含义是指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而成为金融资本。但是随着宏观经济制度、金融制度的变迁和社会法律体系的调整,以及企业和金融业的发展,产融结合就有了广义和狭义两方面的含义。狭义的产融结合是指工商企业和金融机构在经济运行中通过债权、股权和人事安排以及信息、技术、管理、服务交流等为纽带,以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为基础,实现相互融合、同生共长的一种组织格局。而广义上的产融结合是指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的结合、融资与投资的结合、社会储蓄向投资转化的过程。狭义和广义上的产融结合并非相互独立的,也是无法截然分开的,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分析问题的角度和侧重点不同而已。

2 石油天然气业产融结合产生的原因

2.1 获取资金,满足运营的客观要求

石油天然气投资资金来源一般分为自筹资金、国内贷款、利用外资、国家预算内资金和其他资金。数据显示,2006年石油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本年度资金来源为3116亿元。其中国家预算内资金21.06亿元,企事业单位自有资金1830.60亿元,其他资金(银行贷款,利用外资,债券等)1264.34亿元,资金外部依存度高达40.6%。可见,石油天然气行业的资金缺口相当大,亟需通过金融手段获取资金,以满足自身的发展。并且随着石油天然气行业业务的不断拓展与纵向延伸,那么新的资金需求也将急剧增加,所以,石油天然气企业的内部资源势必将进行重新整合。而且一个企业的发展壮大也急需庞大的资金支持,尤其对于石油天然气行业这种开支巨大的企业而言,巨额的资金缺口就更加需要有着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所以为了获得与自身企业规模相匹配的金融支持与服务,建立起自己的金融平台就成为了石油天然气行业能够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

2.2 分享金融行业丰厚的利润

我国的金融行业基本处于相对垄断的地位,本身就拥有较高的盈利空间。例如中国人寿2009年净利润为328.81亿元,中国工商银行2009年的税后利润更是高达1294亿元,甚至超过了著名的华尔街投资银行高盛。对于进行有效的产融结合,企业将会获得非常可观的收益。

2.3 能够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提高收益

如果石油天然气企业由外部的金融机构对其提供服务,那么就必须付给金融企业很高的报酬费用。这是一笔不小的费用。比如2006年石油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的外部资金为1264.34亿元。如果按6%的资金成本计算,当年的融资成本就高达75.86亿元,占当年利润总额的2.1%。这是相当可观的。所以,为了节约市场的交易费用、使得外部支出能够转化成为内部化的利润就成为石油企业产融结合最直接动因之一。

2.4 分散风险

石油天然气行业本身就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产出和长周期的产业特征,是一个资金投入高度集中的行业,同时也是一个高风险的投资领域。面对如此巨额的资金需求和高度的风险,选择怎样一种合理的融资方式以及如何充分、合理地确定投资规模以及资金投向,来求得较高的投资回报、减少风险是石油公司共同关注的问题。所以国内外的石油天然气企业进军金融业,有效地把产业和金融业结合起来,有助于企业进行投资组合来分散本行业的高风险。

2.5 出于发展战略需要以及国家战略的实现

石油天然气本身在国家的战略规划中就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石油,作为重要的能源和化工原料,已成为现代生活方式和社会文明的基石。BP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原油消耗量平均为8625000/(桶/天),占世界原油日消耗量的10.4%,这其中52%就需要进口。我国七成以上的进口石油都是来自中东和非洲,而且绝大多数都通过马六甲海峡运输到我国,一旦这些地区发生战争或动乱,将严重影响我国的石油供应。石油供应不足,不但影响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更是对国防安全构成重大威胁。可见我国目前的石油供应形势是相当严峻的。但是从世界范围来看,我国的石油天然气企业比起世界上大的石油天然气企业仍然显得竞争力不足。

随着石油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我国的石油天然气企业就必须实现跨越式发展,通过对上、下游企业和相关产业的整合来提升企业集团的国际竞争力、实现国家整体的战略规划,有效地金融手段更有利于加强我国石油公司从专业能源型企业向综合能源型企业转化。

3 石油天然气业产融结合的发展现状及模式选择

3.1 直接控(参)股金融企业模式

即为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通过多种渠道去直接参股或者控股银行、证券、信托等金融机构以达到产融结合的目的。目前这种模式主要以国家电网、中海油等企业为代表,不用专门设立公司,操作也相对简单、方便,也不用受政策上的限制,只是同时企业要承担一定的金融风险。

3.2 以财务公司为平台的模式

即为集团公司以财务公司为平台,去投资相关的金融企业。但是这种模式会受到《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等国家政策规定的监管限制,难以实现金融产业规模化。根据相关数据表明,我国大约有80 家企业集团独立组建了财务公司,比如中石化、中电力等大型企业集团。虽然这样可以使得产融结合迅速发展,但多数是依托其下属的财务公司进行业务运作。这种模式资金投入较少,操作简单,但是因为这种模式受国家政策的制约,所以投资规模受到限制,其金融产业难以做大。

3.3 混合发展模式

即多种模式的组合。这种模式主要以中石油为代表,操作方式灵活,充分利用了多种模式的优势,防范风险,便于做大金融产业的规模,可以快速发展其金融板块。但是这种模式的资金投入量过大,增加了企业的管控难度。

4 产融结合对于石油天然气行业发展的影响

4.1 对企业组织结构的影响

产融结合会对石油天然气企业的组织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改变。以中石油为例,自从1995年中石油成立中油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到今年收购宁波金港信托,中石油的企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由原先的单一产业公司变成如今的集财务公司、财险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寿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证券公司、信托、金融租赁、商业银行等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这为中石油日后发展壮大以及与国际石油天然气巨头竞争提供了坚实的金融基础。

4.2 对企业发展前景的影响

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相互渗透和融合,是现代企业集团多角化经营的重要特征之一,纵观国外成功的企业集团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在其发展的一定阶段都或多或少出现了产融结合的行为。如汇丰、三菱东京、瑞惠、三井住友、日联金融集团等。而对于石油天然气行业的产融结合,跨国石油巨头们很少有面向社会服务的金融业,如BP、美孚、壳牌等企业,其旗下都有为自身内部服务的财务公司,但几乎没有面向公众服务的金融业。相对于中国的三大石油巨头来讲,他们可以说是只专注于主业。所以在这方面,我国石油天然气企业可以说是走到了世界的前列。

但是与艾森克美孚,BP,壳牌等跨国石油天然气企业相比,目前国内石油天然气企业面临着三大问题。一是国内石油天然气储量较少,能源消耗过高,不能满足国内需要。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中国原油净进口对外依存度为51.2%,石油进口对外依存度高达53.6%。二是国外石油天然气资源大部分早已被欧美瓜分。三是石油天然气的定价权又被国际金融资本控制。这严重阻碍了中国石油天然气企业未来三五十年的持续发展,这些严峻的形势都迫切需要中国石油企业向外扩张。单从国外一些跨国能源巨头的海外扩张史就可以看出,每次扩张其背后都有跨国金融机构的支持。所以说能源型公司的扩张史,实际上就是一部金融并购史,这个行业的历史本身就是一部金融史。但是由于国内金融机构的国际化布局不高,金融服务的能力和效率都远远不够,使得我国的能源巨头的需求往往难以得到满足。所以中国石油天然气企业若要实现其对外扩张的战略,就必须获得能全力帮助自己进行海外扩张的金融支持。

如果把产业和金融比作两条腿,那中国石油天然气企业之前几十年的发展就是用一条腿在走路。受惠于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以及国家政策的支持,石油天然气企业这些年发展较快,尤其在产融结合方面,有了质的飞跃。但是由于发展较晚和受政策限制,中国石油天然气企业金融业务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这两条腿明显一长一短。所以产融结合就是中国石油天然气企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动力。

5 启示及建议

总体来说,产融结合目前看来就是石油天然气产业做大做强的一种趋势,也是集团企业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产融结合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对于企业而言,既处处都充满了机遇,单同时又暗含着巨大的风险,如果运操作得当,那么对于企业而言,无疑是如虎添翼,但是反之则会雪上加霜。比如历史上就有GE金融集团因为产融结合的无限风光,又有德隆金融帝国最后的惨淡收场。所以产融结合对于企业风险管理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石油企业的决策层头脑清醒、思路清晰、谨慎而行。

5.1 紧守“三条红线”原则

2006年国资委对央企的重组划定了三条红线:不符合主业投资方向的坚决不准搞,超出自身投资能力的坚决不许搞,投资回报率太低的坚决不准搞。这“三条红线”对于企业投资监管确实起到了约束作用。现在,产融结合在石油天然气行业迅速发展,所以石油企业也应给自己划出“三条红线”,以约束企业的激进行为,来防控风险。

5.2 金融业与石油天然气业的有效协同

金融行业和产业的经营具有不同的特点,应该通过合理的组织设计、人员调配、资金运作等来实现二者结合后的协同效应,避免企业内部发生混乱,以及公司产融结合后可能出现的行业风险。发展金融板块的同时,也要将金融业拉到与自身主业协同发展的轨道上来。石油天然气行业的产融结合是要建立在企业与金融产业共同协调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应实现金融产业和石油天然气领域之间的优势互补,争取最大限度上发挥二者的协同效应。

5.3 人才培养和机制的进一步突破

在我国石油天然气企业里,产业性研究人才较为密集,但是面向经济、金融的综合性、复合型研究人才比较薄弱,然而在进行产融结合时,需要引进大批的高端金融人才,所以平时要重视这方面的人才培养与储备,同时建立符合市场要求的激励约束机制。因为只有制定出匹配石油天然气业的产融结合,符合金融市场规律的金融人才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才能吸引更多金融人才,使得产融结合能够顺利的进行下去。并且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在国际间的持续提升和石油天然气企业在实施“走出去”战略,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将为企业战略决策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继权.现代产融结合论[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4,(25).

[2]Tony Hayward Group Chief ExecutiveJune. Energy in 2009 from recession to recovery[J].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June,2010,(4).

第2篇: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范文

>> 互联网金融:融合与发展 互联网金融的产业融合特征研究 文化产业与互联网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互联网金融:融合与变革 移动互联网与户外运动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互联网与电影产业融合 互联网+与服装产业融合 互联网金融发展与风险管控研究 互联网金融发展与监管研究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研究综述 浅谈互联网金融发展与风险管理研究 互联网金融与农业发展研究 互联网金融模式与发展问题研究 互联网金融发展与监管问题研究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融合发展探讨 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路径与对策研究 互联网金融发展研究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研究 互联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 论互联网金融发展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6}阿里巴巴金融简介, ,引用日期,2013-9-14.

{8}参见融360官网,.

参考文献

[1]谢平,尹龙.网络经济下的金融理论与金融治理[J].经济研究,2001年第4期.

[2]李美云.服务业的产业融合与发展[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3]张佰瑞.产业融合与北京旅游业的发展[J].城市问题,2009年第9期.

第3篇: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范文

“文化+产业”促进其他产业品质提升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文化元素已渗透并贯穿于经济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呈现出多向交互融合、全面渗透态势。“十三五”时期,应突出文化元素作为重要新兴生产要素的功能,以文化创意拓展“中国生产”的可能性边界,提高经济潜在增长率,为此,要深入挖掘中华文化、地方特色文化、流行文化、生活文化和域外文化,大力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把文化旅游业、创意设计业、休闲体育业、创意农业等培养成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创意、设计和品牌培育等手段全面提升一、二、三产的发展质态和产业核心竞争力。

以产业融合塑造先进制造业新优势。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积极丰富制造业、加工业等行业产品的人文内涵。坚持以发展绿色、节能、环保、智能、可靠和时尚等高品质生活消费品为重点,推动消费品工业向创意创新创造转型。把先进设计思想和理念融入于产品和服务研发设计之中,着力加强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需求、新营销等设计应用研究,加快促进工业企业与设计服务业的对接合作。培育品牌文化内涵,健全品牌价值体系,形成一批综合实力强的国际知名自主品牌。

以产业融合深化旅游文化内涵。加强对传统文化、民间艺术的研究挖掘和开发,积极探索文化遗产利用的新形式、新途径,鼓励对文化遗产、工业遗产、农业遗产和文化景观等进行合理保护和开发利用。丰富创意和设计内涵,积极开发养生、运动、娱乐、观光等多样化、综合性旅游休闲产品,着力建设一批休闲街区、特色村镇、旅游度假区。

以产业融合培育农业新业态。挖掘传统农耕文化、农村生活方式和农业生态资源发展创意农业。通过土地规模流转和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运用创意设计助推特色农业和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推进现代农产品专业市场的升级换代,促进特色农产品的推广交流。推进地理标志产品、道地药材、民俗文化、农林园艺、农事科普深度融合,发展创意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体验农业和科技农业。

以产业融合拓展体育产业新空间。加快推进体育与创意、旅游、会展、休闲娱乐、地域文化的融合发展,把文化、创意、科技等元素引入体育场馆和健身服务企业建设。创新场馆运营机制,发展集体育培训、竞赛表演、休闲娱乐、健身旅游为一体的体育综合服务。培育和引进国际国内一流品牌赛事,着力打造影响力大、参与度高的体育精品赛事和节庆体育活动。加快体育用品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研发,提高体育衍生品的创意和设计水平。

“文化+互联网”助推文化数字革命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基础设施强势突破,“互联网+”的分工体系使大规模社会协同成为可能,推动传统行业加速拥抱互联网。“文化+互联网”就是要主动链接互联网,更加注重基于网络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的创意创新。

“十三五”时期,要用“文化+互联网”,做活存量、做足增量,向上云化和大数据化,向下O2O化;用“文化+互联网”,激发文化消费意愿,打通文化产业链,推进跨界融合;用“文化+互联网”,加快推动文化创意产品和设计服务的生产、传播、消费的数字化、网络化进程,打造内容集成和数字传输综合平台,加快双向深度融合,推动文化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和服务方式创新。一是高度重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可穿戴设备等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文化生产工艺、业务流程、服务手段、营销渠道和消费方式创新。二是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挖掘整理消费者特征数据、规模数据、情感体验数据和定价数据,实现精细化内容与用户的无缝联结,推进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模块化生产,改进文化产品定价机制。三是引导文化企业树立数据理念,开展数据经营和管理,培育大数据入口、数据存储和加工文化企业,以满足个性化社会消费和创意设计产业需求为导向,支持C2B、O2O、众包、众筹等电子商务模式创新。

“文化+资本”培育文化金融产业

产业发展需要金融机构助推、资本市场支持。推动“文化+资本”,实现文化产业与资本对接,是解决文化企业融资问题的内在要求,是有效配置资源、增强发展活力和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实现规模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十三五”时期,应重点关注以下领域:一是互联网金融和艺术品金融化发展,积极培育文化众筹、文化众创等文化互联网金融工具,支持股权众筹平台和众筹项目企业登记注册;二是推动社会化文化金融创新发展,包括机构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融资模式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等;三是重视构建文化金融产业链,形成集服务平台、信贷、信托、基金、担保、评估、产品设计、交易、专业服务等为一体的文化金融分工协作体系;四是完善文化金融发展政策,包括支持金融业扶持文化企业发展的政策、无形资产抵押政策、互联网金融发展政策、鼓励文化企业直接融资政策和文化金融机构扶持政策等。

“文化+科技”抢抓新科技革命机遇

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科技创新为文化创意提供载体和手段,文化创意为科技创新提供舞台和空间。

第4篇: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范文

一、概念界定

(一)全域旅游

全域旅游,是一种新型的区域旅游发展理念和模式,指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机制体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实现区域旅游产业升级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

(二)养生旅游

养生是一个比较中国化的词语,把养生理念植入旅游活动之中,谓之养生旅游。在国内,养生旅游是养生与旅游的融合体,是将与养生有关的理念与活动贯穿在旅游行为之中,为旅游者提供促进身心健康的旅游体验。养生旅游,兼顾“养生”和“旅游”两大主题,盈利能力强,发展势头猛,被看做是“世纪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在国外,养生旅游指以维护健康促进健康为主要需求动机的空间移动活动所引起各种关系和现象总和。

(三)产业融合发展

产业融合发展指在开放的产业系统中,构成产业系统各要素的变革在扩散中引起不同产业要素之间相互竞争、协作与共同演进而形成一个新兴产业的过程,是一种新型的产业创新。

二、《市县旅游全域化评价指南》内涵理解

《市县旅游全域化评价指南》提出全盘考虑资源特色、整体环境、产业融合、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居民与游客满意度、智慧旅游及人才培养等因素;通盘考虑产业融合、新型城镇化、旅游富民,坚持“深化公共服务、促进产业融合、加快转型升级”原则,形成旅游全域化综合评价体系。

(一)全域共享共建

全域旅游倡导为外来游客提供优质服务时,兼顾考虑本地居民休闲需求。让旅游目的地成为宜游之地、宜居宜业之城。按“主客共享”理念,加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以“智慧旅游”为手段的旅游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公共服务全域覆盖,构建外来游客与本地市民共享共建的高品质社会生活环境。

(二)全域整体营造

全域旅游提出树立全新旅游资源观,突出城市与乡村建设、生态环境质量、新型城镇化及市场口碑对游客的吸引力。树立“景城一体”理念,实施景区、城市一体化战略,以景区理念规划整个区域,按景点要求建设村镇,形成“城在景中、景在城中”的旅游新格局,实现旅游资源整体营造。

(三)全域特色突出

全域旅游杜绝千城一面,强调城市个性特色。要求城镇与乡村景观风貌独特,城市建筑富有地方特色,城市文化氛围浓郁,传统文化挖掘到位,文化能传承与发扬。突出反映地方特色文化内涵,体现地方特色标志性建筑和景观,以及特色明显的旅游商品、手工艺品、纪念品和美食等。

(四)全域有机融合

全域旅游强调居民与游客有机融合,游客除观赏当地自然风光外,应参与体验当地民风与生活方式,融入当地日常生活环境。通过提高当地居民幸福指数建立热情好客的旅游形象、打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秩序以及合理利益的共享机制,满足游客旅游体验及地方文化,提高游客满意度。

(五)全域“旅游+”融合发展

全域旅游强调旅游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发挥旅游业在区域统筹、城乡一体和新型城镇化过程的带动引领作用,催生新的生产力和竞争力促使旅游各要素配置完善,通过“旅游+”使旅游新业态不断涌现,综合带动对投资、税收、就业的贡献,使旅游从规模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发展模式转变。

(六)全域监管保障

全域旅游强调从游客进入目的地后的全程保障。提出加强旅游执法力度强化监管,维护良好市场秩序。建立旅游资源承载力与游客总量管控机制,做好高峰期安全预警及应急处理机制,营造优质旅游环境。完善安全保障与救助应急管理系统,建立集旅游资讯、风险警示、旅游投诉、执法监管、应急救援、旅游保险的旅游风险保障体系。

(七)全域多边协助

全域旅游强调旅游目的地全社会、各部门积极参与旅游开发、建设、管理使旅游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多规合一。要求政府应重视旅游业发展,建立完善配套政策,加大扶持力度,通过部门联动、协调配合,支持旅游业发展形成社会发展旅游共识。

三、养生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一)理论研究

我国养生旅游产业融合最早王慧敏提出:融合模式可作为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模式之一。王颖: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发展背景下,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出现新增长点的集中体现是旅游业态的兴起。杨颖:在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发展背景下,旅游业出现以现代服务业融合的趋势,提出空间融合、组织融合、产品融合和治理融合等4种等产业融合方式。李太光、张文建认为,对旅游业来说,产业融合发展主要有三种路径,其一是“泛休闲化”;二是“广服务化”;三是“准模块化”。研究表明,我国养生旅游产业融合理论已有部分理论研究涉足。

(二)现实研究

养生旅游产业融合已实现技术、企业、产品、市场、制度等方面的融合,基于产业融合的创新,成为旅游经济增长的源泉,正从投资导向阶段向创新导向阶段过渡,体现出:第一,养生旅游产业投资正从资源、资本投入向资本、创意投入转变;第二,产业市场正在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第三,产业投资主体正在从单一养生旅游投资向社会多元投资主体转变;第四,产业形态正由养生旅游单一产品形态向多种形态转变的现象。融合进程中呈现出:①条块分割现象严重。在“机制创新、产业升级、体系保证、政府扶持、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等方面未深入探讨,跨行业、跨部门综合协调管理未形成。②政策扶持力度较弱。③养生旅游资源开发闲置、同质竞争、品牌建立及顶层设计等问题有待研究解决。④养生旅游复合型人才较少,现有从业人员知识技能更新等不足。

四、《县市旅游全域化评价指南》下养生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机制

针对养生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现状的不足,按“全域旅游”及《县市旅游全域化评价指南》理念模式,提出对我国养生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机制的探讨。

(一)建立“产业化”融合发展机制

全域旅游主张产业融合及产业转型升级,强调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相互渗透,向资源要素配置完善,产品附加值高,规模增长型发展模式向质量效益型发展模式转变。

养生旅游应发挥产业融合调节作用,推动养生资源整合优化,实现自然、资本、创意、科技等资源最佳配置及产业良性发展。养生旅游属旅游与健康产业融合而形成的新业态,产业链完整成熟、蔓延趋势较快,继续推动养生旅游与新型农业现代化、工业化、信息化及城镇化紧密结合,形成养生旅游与城镇、文化、产业、生态、互联网、科技、乡村建设等的深度融合发展,并将触角延伸及各行各业,培育养生旅游新业态,推进“养生旅游+”的产业化融合发展。

(二)健全“资本化”投资竞争机制

全域旅游鼓励发挥国内外投资企业平台作用,加大产业投融资力度,出台灵活的投资机制,调动社会资本参与投资的积极性,加大对旅游公共基础设施体系的投入建设,探索政企合作的双赢模式,做实旅游“硬环境”投入,建立良性的市场竞争。

1.引导“养生旅游+”的资本投入。养生旅游正值旅游企业、开发商为投资主体的全民、社会投资的新阶段。此趋势下,应出台更多相应政策,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参与养生旅游建设,重点考虑在投资政策、税收优惠、土地供应、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市场开拓、资金保障等方面的扶持力度。积极探索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按照“引导资金产业基金项目集合资产孵化证券入市”的路径,启动项目识别、策划与包装工作;以“养生旅游+”模式为产业技术核心,以产业基金为资金杠杆,以养生旅游产业孵化与同质化资产包装盘活存量资产,完善存量资产到股权、从股权到股票、从股票到现金的增值循环,指导产业资本与价值链升级重组,让养生旅游产业上规模、上水平、上档次。突出市场主导作用,用特色资源、特色项目、特殊政策引进战略投资者,以“投资+EPC+PPP”产业运作模式,打造“养生旅游+”的产业杠杆,稳步实现“养生旅游+”项目包装、招商建设、投资运营同步推进。加快建设一批投资大、带动力强的重大养生旅游项目,培育形成一批养生旅游产业基地和集聚区。

2.遵循“优胜劣汰”市场竞争。养生旅游应发挥市场在产业发展中的调节作用,遵循“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规则,推动养生产业整合、优化,实现自然、资本、创意、科技等资源最佳配置,实现产业良性发展。通过优胜劣汰市场竞争机制推动产业整合、优化;实现自然、资本、创意、科技等资源最佳配置以及养生旅游产业良性发展。

(三)构建“智能化”监管共享机制

全域旅游主张“主客共享”的理念,以“智慧旅游”为手段提升带动旅游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公共服务的全域覆盖。努力构建外来游客与本地市民共享的现代化高品质的社会生活环境。

1.做实“智慧云”共享平台。伴随“大数据”、“微时代”和“信息化”的来临,养生旅游应利用互联网智慧云端推动融合,推动业态创新、提高服务效能,实现主客共享,信息共享、智能互动,利用信息服务、信息统计、信息共享平台,让主客皆能体会智能化带来的便捷高效。建立行业统计范围和统计口径相融的统计监测体系,规范数据来源,提升动态管理水平,推动养生旅游朝着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深度融合发展。

2.做足“全媒体”全域覆盖。养生旅游应继续拓展国内外客源市场,全力挖掘覆盖区域人群的养生旅游需要,用全媒体手段广泛传播,建立广播、电视、短信、多媒体等传统渠道和移动互联网、微博、微信等全媒体信息传播机制,加快构建跨区域、跨平台、跨网络、跨终端的养生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体系,精准把握养生旅游市场需求多样性、层次性、针对性、适应性、灵活性的产品服务供给,通过全媒体直指消费者“痛点”“痒点”和兴奋点,引导、创造和拉动养生旅游新消费。鼓励建设养生旅游产业自主核心的“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公共服务全域覆盖。

(四)提升“精品化”核心力机制

全域旅游强调推进“旅游+”的精品化营造,提出“旅游+产品采集+商贸洽谈+论坛”、“主客共享”、“旅游+体育+文化”互动等精品模式,主张游客除观赏自然风光外,应深度体验旅游休闲的生活方式,深度融入当地。

养生旅游精品化提升应以景区为突破,挖缺产品资源、优化产品结构,加大旅游供给侧改革。围绕挖文脉、展创意、抓特色、提品质等方面做“新”旅游业态,打造一批精品旅游景点和旅游线路做示范,使老景区焕发新活力、新景区展现新风采;考虑养生旅游产品供给的全季性、常态性、多样性,为游客创造更多生活化时空,形成全天候全季性养生旅游消费需求。实现养生旅游产品从大众体验向深度体验并重转变。同时,加快养生旅游购物平台建设,开发独具特色的养生旅游特色小商品,构建成熟合理的养生旅游商品供给体系。

(五)推动“协同化”保障机制

全域旅游提出两方面的“协同化,”一是,政府应高度重视旅游业投资发展,形成旅游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的多规合一,部门联动协同出台相应配套政策,形成全社会发展旅游共识。二是,从游客进入目的后各部门的全过程监管保障。

养生旅游推动“协同化”保障机制建设,第一,做“足”政策支持,发挥政府在旅游规划、产业引导、管理机制方面的主导作用。第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强执法力度,强化监管,建立整体规划、统一协调、分工协作、共同推进的工作机制,维护良好市场秩序,推进治旅进程;第三,应加强地区、部门、行业间的协同联动,开展行业协会自律建设,解决不合理低价、强迫购物、合同违约等问题,营造公平、透明、竞争的良好市场环境。第四,建立旅游资源承载力和游客总量的协同管控机制,特别在高峰期政府各部门的安全预警及应急处理机制,营造优质的旅游环境。第五,完善安全保障与救助应急管理系统,建立吃、住、行、游、购、娱得全面覆盖,集旅游资讯、旅游投诉、风险警示、应急救援、执法监管、旅游保险为一体的旅游风险保障体系。

(六)实施“可持续化”人才学科发展机制

1.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万物发展,人才先行,人才持续供给及现有从业人员专业知识更新是养生旅游发展的关键,养生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应加快培养既具养生康复知识又兼有旅游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保证人才供给。加强现有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管理,建立从业人员信用评价制度及黑名单公示制度,建立健全专业人员的准入退出管理机制,研究符合养生旅游人才管理体系的改革措施,形成优胜劣汰的正面导向。

2.加强学科体系。发挥院校和科研机构人才优势,加大养生旅游研究领域的科研投入,提升养生旅游研发机构及高校相关专业的科研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对养生旅游基础理论、市场供求关系以及所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应等方面深入探讨,促进科研与产业相结合,为我国养生旅游的融合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全域旅游既是供给侧改革重要领域,也是养生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理念实践。《国民旅游休闲纲要》指出“发展养生旅游利于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养生旅游应以全域旅游的理念模式为融合切入点,在融合发展中提升养生旅游产业创新能力,形成创新推动和产业竞争力,以极大的扩散渗透效应推动养生旅游融合发展,为新常态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

第5篇: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范文

作出这一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在前不久召开的兵团党委六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上,自治区党委书记、兵团党委第一书记、兵团第一政委张春贤强调:“良好的兵地关系是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兵团党委书记、政委车俊强调:“兵地共融才能合力推动跨越发展,兵地一体才能有效促进长治久安。”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后,兵地融合发展掀开了新的一页,兵地优势互补,共谋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的势头强劲。

农一师与阿克苏地区已形成“大事小事多商量,有事无事多来往”的工作机制。做到资源共享、感情共融、城市共建。双方将携手共建,把阿克苏打造成为宜居宜业的中0城市。双方将建立兵地融合发展协调例会制度和日常工作处理机制,每年召开一次兵地融合发展工作会,协调解决兵地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阿克苏地委明确表示,要把农一师各族干部职工作为实现阿克苏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力量,积极鼓励农一师在促进地区现代产业发展、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城镇化方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农五师和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牢固树立兵地“一盘棋”思想,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加快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联手打造优质棉基地、红色产业基地(枸杞和酱用番茄)、甜菜生产基地。以“融合兵地优势,发展区域合作”为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兵地双方的优势和潜力,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更大范围推进兵地融合发展。

长期以来,农六师、五家渠市和昌吉回族自治州形成了融合发展、共同进步的兵地关系。乌昌经济一体化战略,为进一步加快发展兵地融合经济创造了良好机遇。双方表示,在融合发展的新形势下,将进一步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支持、融合发展”,不断创新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提高融合型经济发展层次,促进共同发展。

农七师与克拉玛依市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作为石油资源型城市,克拉玛依一三产业先天发展不足。长期以来,农七师为保障克拉玛依市的生活物资和农副产品供应,促进和支持克拉玛依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油田开发建设方面。农七师始终给予大力支持,双方已形成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大好局面。

兵地融合发展已在更多的地方开花结果。

第6篇: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范文

当前,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下简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已成为各地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国家在政策层面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营造农村产业融合环境、调动融合主体积极性、激发产业融合路径创新和健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政策针对性不强、覆盖面偏窄、与融合主体政策需求有偏差等问题。在我国正式提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之前,一些农业发达国家已经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开展了长期实践,并形成了一些较为成熟的模式和政策支持经验,如日本的“六次产业化”、韩国的“农业第六产业化”、荷兰的“农业全产业链”、法国的“乡村旅游”等。这些国家根据各自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通过出台针对性、差异化、精准化的配套支持政策,有效推动了农业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拓展和产业功能转型,实现了产业渗透、产业交叉和产业重组[1],这些经验值得学习借鉴。本文以此为出发点,考察国外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财政、金融、税收、公共服务等支持政策,以期为健全完善我国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支持政策提供有益思考。

一、国外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

(一)财政支持政策

国外普遍以强有力的财政支持政策力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日本先后设立了“六次产业化”专项资金、辅助基金、发展配套资金等,其中作用最为突出的是2013年成立的“株式会社农林渔业成长产业化支援基金”(A-FIVE基金)。该基金由政府和社会组织共同出资设立,即“公共-私募联合基金”,出资期限最长为20年,部分资金由国家以贷款形式出资。A-FIVE基金以直接出资、股权投资入股或设立子基金的形式支持“六次产业化”经营主体发展。在都道府县一级,A-FIVE基金还与地方自治体、农业团体以及金融机构等民间组织联合成立子基金(A-FIVE基金出资所占比例必须低于50%,出资年限最长为15年),扩大其参与“六次产业化”的范围。另外,地方农林渔业者(以资金或农产品入股)、合作企业(以资金、技术或销售网络等入股)、子基金(以资金入股)还会联合出资成立合作战略联盟,但子基金出资所占比例(有表决权股份)原则上不高于50%,农林渔业者出资所占比例要高于合作企业出资占比(见图1)。

在日本,得到认定的“六次产业化”经营主体可以获得补助金、贷款以及投资等3类财政资金支持,但获取资金规模及获取条件不同。获得补助金不需要担保,但资金用途有限制,且有严格的业务要求,最高限额为自有资本的两倍;贷款需要担保,且资金用途有限制,最高限额为自有资本的2~5倍;接受投资的经营主体一般为企业,不需要担保,但财务制度要完善,且项目设计的自由度要高,最高限额为自有资本的20倍。在具体财政支持方面,日本对“六次产业化”经营主体建设直销店及流通和?N售设施、购买加工设备、企业和农户开发新产品以及开拓销售渠道、农协建立直销店等分别给予最高3/10、1/2、1/3、7/8的财政补贴,对于开展技术研发、实施海外开发活动推进项目、举办洽谈会及交流会等予以定额补助,补助金额可上下浮动30%①;韩国对购置加工、运输流通设施设备的“农业第六产业化”经营主体给予80%的财政补贴,其中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分别承担50%和30%;[2]以色列则基于本国农业发展的特色对大规模温室建设进行补贴,还对本国科技人员工资采取全额拨款的支持政策,以推进农业科学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美国对农户农产品储藏进行补贴,农业科技研发投入则重点向中小型农业企业倾斜;法国实施“技术咨询补贴”政策,鼓励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接受技术咨询,补贴额度约为咨询费用的30%。[3]

(二)金融支持政策

国外比较重视金融支持政策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作用,包括无息或低息贷款以及信用保险优惠等。如日本《农工商合作促进法》中明确规定,对于得到认定的农工商合作事业计划或支援事业计划,可享受低利息融资和保险优惠。一是在低利息融资方面,贷款利率因经营主体类别、贷款目的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融资用于农林水产品生产、流通、加工、销售以及必要公用设施购买等的普通农林渔业者,贷款利率为0.1%,且无贷款期限限制(生产设备投资贷款期限为20年以内);对从事中小企业事务的中小企业者,贷款利率为0.4%,用于购买设备的贷款期限为20年以内、用于企业日常运营的贷款期限为7年以内,其余用途的贷款期限为15~16年;对于从事国民生活事务的中小企业者,有担保的贷款利率为0.35%~0.95%,无担保的贷款利率为1.35%,贷款期限限制与从事中小企业事务的中小企业者一样。二是在保险优惠方面,对于通过认定的中小企业者,扩大其担保金额、提高补偿率以及降低保险费率。其中,各类保险担保额度均比普通标准高1倍,优惠幅度较大(见表1)。美国更是长期对家庭农场主实施低息或财政贴息贷款、政府信贷担保以及“无追索权贷款”等政策,综合表现出贷款形式多样、优惠幅度大、还贷周期长等特点;意大利向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贷款的利率为4%~5%,而非优惠贷款利率为15%~22%;荷兰从事农产品加工的农业生产者可享受4%~6%的低利率贷款政策。

(三)税收支持政策

国外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税收支持政策主要体现在对农业合作组织和农业企业(尤指农产品加工企业)采取低税或免税政策等。法国对农产品加工企业实施税收减免、加速折旧和亏损结转等优惠政策。其中,亏损结转方式比较灵活,普通经营性亏损可向后结转5年、折旧产生的经营性亏损可不定期向后结转。法国对合作社联盟及总社的主要支持为所得税减免,如农产品加工合作社可享受35%~38%的公司税减免和50%的不动产税减免等。[4]美国等也对农产品加工企业实施了税收优惠政策。美国最初对农民合作组织实行税赋全免,随着其经济实力的增强,对具有免税资格的农民合作组织减免税收(平均为工商企业的1/3左右),但仍对其他农民合作组织分配给社会的红利、惠顾返还金以及其他收入实行免税待遇。[5]另外,美国还允许农业生产者个人或农业企业自主选择对自己有利的记账方式,如农民选择“现金记账法”缴纳个人所得税,通过降低应纳税基减轻税收负担。[6]

(四)公共服务支持政策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需要健全的服务保障体系作为支撑,以克服资本、技术、人才跨界融合的障碍,其中公共服务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公共服务具有(准)公共物品的性质,无法完全依靠市场自发提供,需要政府直接提供或间接支持以补充。美国建立了完善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为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经营主体提供充分的国内外市场信息,以便农业经营主体做出合理的经营决策;建立了以农业部、商务部、“农产品信贷公司”、“海外农业服务局”等为重要成员的海外农产品促销体系和农业教育、科技、推广“三位一体”的科技研发推广体系。另外,美国还对合作社进行大力支持与保护,一方面,专门设置农业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管理局对其进行管理和提供有效的服务;另一方面,通过各种财政政策支持农村合作组织发展,如帮助其开拓产品市场、对其成员进行培训等。[7]韩国政府出资在农村社区学院、农业科学各研究所、农业产业和政府之间建立区域网络――“区域农业集合计划”,向农民提供农业生产技术指导、为农民提供农产品营销帮助,还建立了为农业研究项目提供资金支持的农业研究和发展促进中心。[8]法国建立了以高等、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和农民业余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农业教育体系,加强对农民的专业技能培训以及现代农业经营理念灌输。

(五)其他支持政策

各国还都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等,为农村产业融合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如法国财政资助传统民居维护与修缮、修建乡村旅游公路、成立乡村旅游常设会议机构,在全国范围内规划建设自行车道和绿色通道等。[9]各国政府还依托本地特色产业,主导举办全国性的节庆活动,为农产品品牌推广、市场拓展搭建便利的平台,促进农村第三产业与第一二产业的有效融合,如法国每年举办以葡萄酒为主题、荷兰以郁金香为主题的节庆活动等。另外,各国还对农产品市场交易活动进行严格管理、制定统一的产品质量标准,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规避同业恶性竞争,如荷兰为农业全产业链制定标准,实行一体化管理等。

日本还通过支持农协发展,间接推动农业“六次产业化”进程。农协经营着日本国内所有农作物从产前、产中到产后的所有环节以及其他所有的涉农业务[10],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整合区域间资源及产业链,促进区域间经济协同发展,是日本推进农业“六次产业化”的重要抓手。因此,日本对农协的支持力度较大。在税收方面,政府对农协的各项税收均比其他法人纳税税率低10%左右,且对农协免征所得税、营业税和营业收益税;在补贴方面,农协实施经政府批准的农产品加工项目时,政府对其所需厂房、设备等予以50%的投资,农协新建仓储、固定设施投资等最高可获得政府80%的补贴;政府还支持农协开展公共事业、对农协开展有利于农业现代化的项目予以贷款贴息等。[11]

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支持政策精准发力的保障――经营主体认证

经营主体认证管理是确定农村产业融合政策支持对象的必备环节,是决定政策措施有效性的关键。日韩两国均设有众多的“六次产业化”经营主体认证机构②,明确了严格的认证条件。以日本为例,必须符合以下条件才能被认证为“第六产业”:第一,经营主体必须是农林渔业从业者个人(法人)或由其组成的团体(农协、地区农业组织等);第二,经营主体必须以自己生产的农林水产品等作为原材料进行新产品研发,或者在销售产品时采用全新的方式,亦或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并完善生产方式;第三,农林水产品等新商品的销售量在5年内增长5%,且农林渔业及相关业务经营从项目开始到终止必须产生利润;第四,事业计划项目期为5年以内,其中3~5年最佳。在具体的认证程序上,日本每年开展3次经营主体认证,将符合上述条件的经营主体纳入政策支持范围,对于事后管理过程中考评不合格的将撤销认证资格,不再扶持。

韩国也实施了申请、经营主体认定、详细计划制定以及实施的四阶段“农业第六产业化”认证程序,由各级主管部门分工完成,认证有效期为1~3年不等。对于通过“农业第六产业化”认证的经营主体,重视其事后管理或监督考核,如对经营主体是否履行计划、补助资金使用是否合理等开展2~3次/年检查,对于不合格者根据原因全部收回或降低支援资金,支援资金减额和终止支援带来的剩余资金奖励优秀的经营主体。[12]在具体执行层面,由国家农业主管部门③统筹负责,地方各级农业相关部门积极协调配合(见图2)。

三、推进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思考

第一,推行主体认证,加强后续监管。农村产业融合经营主体认证是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支持政策精准发力的前提保障,只有符合认证条件的经营主体才有获取政策支持的资格。这就需要制定一套完整的认证体系,认证的条件要合理、具备可操作性,能量化衡量的指标尽量做到量化约束,这样也为后续政策跟踪监管、考核等提供便利。我国目前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财政支持主要体现在项目支持,但存在着“重项目申请、轻项目成效”的现象。加强政策后续监管是对政策支持主体的一种硬约束,迫使其落实经营计划,有效规避套取政策?Y金的行为。对于政策支持期间脱离认证条件、未按照政策支持要求行使义务、政策支持到期后未能达到预设目标的经营主体或事业计划,取消其资格认证和政策支持,实行资格认证的退出机制。

第二,创新支持形式,拓展资金来源。资金是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支持政策实施的物质保障,农业的弱质性决定了农村产业融合不能完全依靠普通农户自身,需要更多的经营主体参与。相对于农村一二三产业分立发展,融合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资本密集程度提高,一方面,需要充分利用财政支持资金,并创新财政支持资金的使用方式,如日本成立“六次产业化”基金,再依托此基金以投资入股等形式参与农村产业融合或成立子资金,扩大、增强财政支持资金的覆盖面及带动能力,提高财政支持资金的综合使用效率;另一方面,要积极引进工商资本,工商资本作为财政支持农村产业融合的重要补充,具有管理、技术等优势,但要严格控制工商资本的投资入股比例,保证参与农村产业融合的农民对经营事业具有绝对控股权,避免工商资本控制农业,导致参与农村产业融合的农民被边缘化,不能充分享受农村产业融合带来的增值收益。

第三,完善金融税收制度,实行精准政策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基在农业,而农业又有别于工业,各类金融、税收政策应区别对待。针对不同的农村产业融合主体或事业计划,实行差异化的政策支持,如在融资方面,实行差异化的贷款期限或贷款利率政策,对农村产业融合主体适当延长贷款期限、降低贷款利率等,适应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实需要;在税收方面,实行差异化的税率政策或税收模式,减轻农业产业融合经营主体的税收负担。

第四,扩大支持范围,优化融合环境。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需要站在更高的层面,具有全局性视角,统筹农业农村整体发展,不能就支持而支持。这就要扩大农村产业融合支持的范围,向间接性支持延展,主要体现在如下4个方面:一是继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农村公共设施以及农产品物流体系等建设,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外部环境;二是借助“互联网+”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打造农村综合性信息化服务平台,为农村产业融合参与主体提供充分的生产、加工、销售等信息,提高融合主体经营决策效率;三是支持农业技术研发及推广,包括农业专用机械、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等,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四是支持农村公共服务业发展,促进农业产业链延伸、提高农业产业链的协调性。

[注 释]

① 详见http://maff.go.jp/j/supply/hozyo/shokusan/pdf/koufu_yoko.pdf。

第7篇: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范文

关键词:产业融合发展;必要性;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2001102

1 引言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高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各产业的应用,原有传统产业间的明确界限日趋模糊甚至重划产业界限,出现了产业融合发展的经济现象。

河南省既是传统的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又是新兴的工业大省和经济大省,是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产业融合将对河南省总体产业布局、中原经济区建设、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应当紧密结合河南省当前现实经济形势,深入分析河南省产业融合发展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为省政府制定相关产业经济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

2 河南省产业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2.1 产业融合是现代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产业融合现象是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运用而出现的,它打破了原有三大产业分立发展的态势,使产业内部或产业间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从而形成新的产业模式。从本质上看,产业融合就是不同行业和产业在分工基础上的重新组合,建立了更具效率的分工链条网。产业融合的出现,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结果,是现代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是因为:产业融合是全球范围内的产业发展的共同趋势。起始于上世纪中叶的信息革命使全球进入新的经济时代,信息成为核心生产要素。以此为基础,高新技术在产业间得到迅速扩散并产生技术外溢,使不同产业共享生产技术,生产具有较强替代性的产品。因此,传统产业间的纵向关联模式逐步发展成为新型的、具有共同技术基础平台的横向关联模式。产业关联模式的变革,会引起产业结构变革。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物流、能源、信息等高新产业开始出现了产业融合现象并逐渐渗透到传统产业,成为现代产业发展趋势。因此,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趋势具有必然性,河南省应当顺应这一趋势,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支持和引导本省产业融合发展。

2.2 产业融合是河南省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客观需要

2011年10月,国务院正式将中原经济区建设纳入国家战略。河南省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主体与核心,农业是河南省的传统优势产业。改革开放以来,包括农业在内的各产业取得长足发展,基本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服务业快速发展的产业格局。但是,目前河南省产业发展进程却面临着第一产业发展缓慢、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失衡较为严重、第三产业发展不足、企业集约化和规模化水平不高、资源利用率相对较低、环境保护不力等问题。在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时代背景下,这些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效率较低等问题成为制约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成为缓解上述制约因素的必然选择和有效途径。产业融合发展是现代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河南省作为我国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地区,更应当顺应这一趋势。因此,只有不断努力推进河南省产业融合发展,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满足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客观需要。

2.3 产业融合是河南省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要求解决资源对社会经济增长的瓶颈制约,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产业可持续发展之路。产业可持续发展是在产业层面上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三要素以及生态、经济、社会三大系统的协调发展,注重发展的可持续性。

河南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人口大省,要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推进产业融合。这是因为:首先,产业融合发展能促进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融合现象的起始于高新技术、信息等产业与相关产业的横向融合,大力推动产业融合可以将工业高新技术平台扩散至农业等其他产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节约经济成本,带来技术扩散效益。其次,产业融合发展能促进河南省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河南省人均资源贫乏,长期以来经济的粗放式增长使资源约束问题日益凸显。大力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整个产业体系的效益最大化和经济的集约型增长。最后,产业融合促进河南省生态、经济、社会三大系统的协调发展。产业融合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能有利于生态环境优化,缓解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对立,促进三大系统的协调发展。

3 河南省产业融合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3.1 宏观上看,河南省具备产业融合发展的外在条件

河南省地处我国中部,承东启西,是我国承接产业转移的核心地带。河南省是我国第一农业大省、第一人口大省。河南省的传统优势产业是农业,是全国主要粮食产区。近年来,河南省传统优势产业――农业稳中有升,第二、第三产业增长速度较快,基本形成了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服务业快速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据河南省统计局在2015年3月2日的《2014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4全年河南省生产总值34939.38亿元,比上年增长8.9%,保持了总体经济运行平稳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160.81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17902.67亿元,增长9.6%,第三产业增加值12875.90亿元,增长9.4%。河南省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格局,为产业融合发展创造了宏观经济环境。

2012年11月,国务院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中原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2013年3月,国务院批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年)》,是我国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毫无疑问,上述国家战略的逐步实施,将会有力推动河南省经济增长,成为河南省产业融合发展的必要条件。

3.2 中观上看,河南省具备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条件

河南省是传统农业大省,农业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较为单一、简陋,与其他产业界限明显,融合度极低。改革开放以来,这种格局被逐渐打破,以农业为代表的传统优势产业平稳发展,以信息技术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迅速崛起,产业融合现象已经出现并呈现较快发展趋势。首先,单一的农业产业结构被改变。传统的以种植业为特征的农业产业结构,逐渐向农、林、牧、渔及农副产品加工与服务的新型农业结构转变,产业内部融合初现端倪。其次,传统产业间的界限日趋模糊。原有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界限清晰,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高新技术在各产业间的渗透,产业间的界限日趋模糊。近年来,河南省旅游农业、信息农业、休闲农业发展很快,是各产业间不断融合发展的具体体现。最后,产业融合已呈现加速发展趋势。虽然产业融合现象被纳入学者的研究视野时间不长,但作为经济现象本身已表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主要表现在:农业向工业和服务业渗透、工业向服务业渗透融合;新型工业技术向农业渗透、服务业向工业渗透融合;工业向农业和服务业融合等方面。

3.3 微观上看,河南省具备产业融合发展的企业驱动力

产业融合是传统产业在利益驱动下相互作用的结果,使原本界限分明的产业出现交叉融合,导致产业边界逐渐模糊乃至消失、新产业不断出现的运动过程。胡汉辉、邢华(2003)提出产业融合方式具有产业渗透、产业交叉、产业重组三种形式。产业渗透即高新技术除了在满足高新技术产品的生产外,还会延伸到传统产业产生技术外溢效应,促使传统产业高附加值化,提高企业利润。产业交叉即某一产业的产业链自然延伸至其他产业,在产业边界逐渐出现交叉融合。随着融合度不断加深,模糊乃至消失的产业边界处会出现新的产业,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产业重组即同一产业内部或联系极其紧密的产业之间实现资源生产资源、生产技术的重新组合。产业重组会产生新的产业业态,是提高资源使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适应市场需求的产物。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润最大化是企业追求的目标。因此,无论以何种形式出现的产业融合,都将引起产业结构优化、生产效率的提高和企业利润的增长,这为河南省企业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内在驱动力。

4 河南省推进产业融合发展与政策建议

产业融合是现代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河南省应当顺应这一趋势,把握产业融合发展规律,积极采取政策措施推动产业融合的科学健康发展。

4.1 创造良好外部环境,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产业融合会带来产业结构升级,但产业融合发展的具体过程还需要良好外部环境,以维护市场竞争的公平性,提高市场效率。因此,河南省政府应当将推进产业融合发展纳入“十三五”规划,明确产业融合的重点性、层次性,逐步建立起产业融合发展良好的外部环境。

产业融合能带来产业结构优化,需要制定相关政策积极推动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化升级。首先,应尽快建立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政策,打破行政垄断,弱化行业界限,加强产业间的经济联系,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其次,加大农业的财政投入,转变农业支持方式,对于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予以更大政策支持。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农业强省,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程度决定了河南省产业融合度。第三,坚持市场导向,转变政府职能。通过出台相关,引导企业、行业、产业不断创新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推动产业融合的高端化发展。最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产业融合发展带来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这需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宏观调控体系,为产业融合的科学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4.2 调整完善产业政策,为产业融合发展搭建平台

传统产业的相互独立性要求政府根据不同产业特点制定不同的产业政策,以符合产业分立发展。但是,针对不同产业的多重政策体制将不适应产业融合发展的原则与要求,必须尽早尽快调整,搭建产业融合发展平台。一是打破条块分割的传统管制模式,建立融合性产业管制框架。随着产业融合发展的深入,原有管制框架必将成为产业快速发展的阻碍。只有建立更具包容性、更符合新特点的融合性产业管制框架,放开资源在不同产业间的流动限制,才能更快推进产业融合发展。二是制定合理的产业技术政策,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产业融合的前提是技术创新与融合,产业融合的结果之一是形成技术扩散效应,在不同产业形成统一的技术平台。因此,要推进河南省产业融合发展,政府应当制定鼓励技术创新相关政策,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规模,为产业融合发展搭建良好的技术平台和产业平台。

4.3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产业融合发展创建协调机制

林民盾、杜曙光(2006)提出现代产业体系是一个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相互融合、协调发展的系统。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与产业融合发展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河南省应当紧跟经济发展趋势,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调动企业积极性,不断推进产业融合发展。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等创新形式化解现代产业体系在构建过程中的瓶颈。充分利用河南省农业大省的优势地位,不断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与工业、服务业的融合。目前,河南省正处于工业现代化进程的中期阶段,在现代产业体系构建进程中,应当充分协调好农业、工业与服务业的关系。这需要打破传统各产业相对独立的利益分配机制,建立起产业融合发展的协调机制,重建利益链条。例如,加大农业的财政投入和金融支持,消除农业产业化的隐形壁垒,鼓励农业机械化、现代化、信息化发展,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在资金、政策方面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倾斜,鼓励、支持、引导相关企业的技术扩散,有利于统一产业技术平台的形成。企业是产业融合过程中的具体实施者,只有在现代产业体系构建过程中建立产业融合发展的协调机制,协调好各方利益,才能加速资源自由流动,充分调动经济主体的参与产业融合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厉无畏.产业融合与产业创新[J].上海管理科学,2002,(04).

[2]马健.产业融合研究评述[J].经济学动态,2002,(05).

[3]马健.信息产业融合与产业结构升级[J].产业经济研究,2003,(02).

[4]周振华.信息化进程中的产业融合研究[J].经济学动态,2002,(06).

[5]严奇春.知识创新视角下的产业融合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

[6]于刃刚.三次产业分类与产业融合趋势[J].经济研究参考,1997,(01).

第8篇: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范文

肩负“军民融合”光荣使命,聚力多方面强大资源

聚力优势资源是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要“法门”。本届展会的支持单位――保利科技有限公司和中国电子进出口总公司都是我国知名的军贸公司,多年来肩负着促进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及“走出去”战略的使命。

保利国防科技研究中心隶属于保利科技有限公司,业务涵盖三大平台,即国防研究平台、科研开发平台、投资管理平台。中心运营的军民融合领域中心由中国保利集团公司与北京市科委联合共建,是以军民融合技术为方向开展科技金融服务的综合性平台,同时中心还在建设军民融合领域民参军资源合作平台。目前已有138家军工集团、部队单位、涉军单位、推广服务单位、配套单位加盟军民融合领域中心,实现了常态化联络和需求对接渠道。

中国电子国际展览广告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唯一的军工电子盛会―中国国际国防电子展览会的组织者,多年来致力于国防军工行业的Y源共享与平台建设,已将该展打造成全球知名的国防电子盛会。此外,中国电子国际展览广告有限责任公司还组织大批国内企业参与海外的军事防务、公共安全及网络安全等多个军民融合领域的大型展览会及活动,服务企业发展,深耕产业生态。

本届军民融合展的举办将发挥主办单位的资源优势,汇聚更多在军民融合发展中探索的政府部门、研究院所、生产厂商及投融资机构等,共同为军民融合之路谋发展、话方向。

呼应“军民融合”顶层设计,涵盖多领域技术产品

随着军民融合发展成为国家战略,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成立,军民融合发展的政策“红利”密集而来,民企进入军工领域激发市场活力成为大势所趋。本届军民融合展呼应“顶层设计”,全力打造军民融合全领域展示及交易平台,集中体现军民融合发展在市场驱动下的发展态势。在本届参展的参展商中,来自航空电子、北斗导航、信息安全、军工通讯、无人机等领域的民营企业将占据“半壁江山”。“民参军”的热潮如何切实服务国防工业成为本届展会的一大看点。此外,核心电子元器件、体系建模仿真、卫星应用及先进材料等也值得关注。多项创新技术的首次,众多最新产品的集中展示,将为与会人员带来前所未有的军民融合“盛宴”。

探索“深度发展”创新路径,呈现多层次同期活动

1. 搭平台―民营高科技企业参军政策法规宣贯活动

活动将搭建军民互动平台,加强军队装备主管部门、军工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与民营企业之间的更深层次了解,就军民融合重要参与主体――民营企业在参军过程中遇到的政策法规解读、准入资质申办、相关入网入库申报、优惠政策界定等问题进行公开咨询解答。

2. 促交易―军民融合项目需求对接会

为响应中央号召,积极践行军民融合国家战略,保利集团将在国内各大主要一、二线城市建设国防公园30个,旨在普及军事知识,提高国防意识,培养民众的爱国主义情怀。目前第一个保利国防公园设在广州清远市,占地面积1000亩,预计投资总额达30亿。国防公园将以本届展会为平台大批采购需求,目前已有无人机,VR等领域的多家企业报名参加现场对接,有望在现场达成多项合作意向。

3. 助投资―军民融合企业投融资及资本运作研讨会

研讨会拟邀请北京市科技金融促进会、投资机构(天使/VC/PE)、产业投资者,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民”、“民参军”企业提供专业的投融资和资本运作指导和政策分析,主题包括“军民融合背景下企业资本运作政策解读”、“军工产业投资现状分析”等,通过资本运作助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第9篇: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范文

上海张江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是国务院在2011年批准的我国第三家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其前身为1991年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过二十多年发展,该国家级开发区由一区1园、一区6园、一区8园、发展为现在的一区22园。面积从25平方公里扩大为目前的400多平方公里。为加强对张江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管理和协调,上海市人民政府专门设立了上海市张江高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作为市政府派出机构,管理、规划和协调整个张江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区22园的建设和发展工作。“十三五”期间,张江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要抓住与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双自联动、融合发展”的千载难逢大好机遇,抓住国际形势变化和世界多元格局形成的机会,加速建设世界一流和国内领先的科技园区。结合上海“十三五”规划发展,完成上海张江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一区22园合理布局和空间优化调整,构建张园与浦东创新带、沪北创新带和沪西南创新带这“一核三带”的功能布局,并按照我国“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国家战略发展辐射作用,重点建成一个综合性的国家科学中心和若干重大创新功能平台,真正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凝聚力和辐射力的“张江科技城”。建设一批可承载成果转化、技术转移、万众创新和融合互动的示范区:建设一批产学研用协同、品牌企业主导、创新生态良好的具有“四新”特色的产业转型升级基地;建设一个“双自联动、融合发展”的国家级人才改革试验区,形成创新和创业人才的集聚和辐射高地:建设一个为创新和创业服务的金融创新体系,充分发挥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过程中金融服务业先行先试的优势:建设一批海外孵化基地和科技园区,形成真正的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国际合作载体;全面达到和加快实现国家要求的“十三五”期间将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各项规划指标和全面实现国务院要求完成和实现的各项战略目标。把创新放在上海转型升级发展全局的核心地位,推动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充分激发全社会和各阶层创新和创业的活力和动力。充分发挥创业者、企业家和人力资本在创新和创业中的关键导向作用,加快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技术创新引领产品升级和产业转型,扩大有效供给和品质提升,以满足张江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张江科技城融合发展和转型升级的各项需求,使技术创新成为张江和整个上海科技、经济、社会综合发展的核聚变推动力。与此同时,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战略的需求,在张江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努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和全国辐射力的创新中心,成为与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相匹配的全球认可的创新城市。

在创新发展张江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基础上,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和全国辐射力的科创中心和创新城市,是上海面向21世纪服务国家发展的一个重大历史使命。在这方面,经过深入调研和科学决策,当前工作的重点无疑是要集中力量建设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要依托光子科学、生命科学、能源科学、海洋科学、材料科学、智能科学和信息科学等大科学设施群,筹建和完善国家实验室及国际交流合作交流平台,规划发展世界一流的张江科学城。“十三五”期间张江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还要建设和健全一批共性技术研发和转化的开发平台,建设一批科技创新和自主创业集聚区,推进上海区级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的建设,真正创造适合创业者和创新者生存和壮大的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上海市人民政府制定和颁发的《上海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紧紧围绕将上海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历史使命要求,一是明确了上海科技创新的背景与使命:二是制定了上海科技创新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总体部署:三是培育良好的创新生态,激发全社会创新和创业活动:四是夯实科技基础,建设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五是打造发展新动能形成高端产业策源地:六是应对民生新需求,推映鞘泻诵姆⒄梗浩呤巧罨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创新治理能力。由此可见《上海市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的颁布和实施为上海张江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新一轮创新驱动和转型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和源泉。在张江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中心,需要不断提高上海综合配套和创新驱动以及产业融合的能力和动力。在创新和发展的前提下努力实现四个方面的新突破:一是建设各具特色的科技创新功能集聚区和“四新”经济创新基地,聚焦支持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企业和重点团队,构建研发,转化、产业、服务功能健全的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基地,在带动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集群发展上实现新的突破:二是张江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与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双自联动、融合发展”,创建人才改革试验区,促进科技创新要素跨境流动的便利化,在以制度创新促进科技创新上实现新的突破:三是建设服务健全、跨境融合、开放合作的创新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网络与实体相结合的众创空间,推进跨地域的创新联动和实施国际创新合作,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形成开发创新的新局面上实现新的突破:四是深化张江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聚焦新型产业构建基地加基金、人才及项目等新的推进方式,着力形成适应创新驱动发展的管理开发模式,在充分激发创新主体的创新动力和创新活力上实现新的突破。

张江国家级自主示范区在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过程中,必须加快建设上海张江综合性的国家科学中心,加强同建设国家级科技创新中心相配套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依托中国科学院、上海科学院等优质科研机构和复旦大学、交通大学等知名大学的集聚与辐射优势,建设世界级重大科学基础设施集群和具有世界领先水平和综合性科学研究实验基地,形成能与国际一流水平相抗衡的上海创新中心体系的核心。在张江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一区22园中依托张园、紫竹园、漕河泾园、金桥园、杨浦园、市北园、嘉定园、临港园等高新技术园区、大学城和重要产业基地,成为高能级创新引擎和高新技术集聚地及辐射源,加快上海乃至我国技术创新与科技成果的运用和转化。促进创新功能与城市功能的互动发展,形成科技、教育、商贸、金融、文化、服务等一体的复合型可持续发展的张江科技城。在加快张江科技城建设和转型过程中,结合城市规划和工业用地调整,积极盘活存量资源,发展量多面广、规模适宜的科技型、创新型、配套型和转化型的多样化、信息化、现代化和国际化的企业集聚和成长空间。在战略定位上:上海“张江科学城”将在张江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园区的基础上,提升建设和转型发展成为我国乃至全球新知识、新科学、新技术、新思维的创新和创造之地,新产业和新生态的培育之地,成为上海乃至中国科研要素更集聚、创新创业更活跃、复合人才更集中、金融配套更便利、生活服务更完善、信息通信更高端、交通出行更便捷、生活环境更优美、国际交流更充分和文化氛围更浓厚的世界一流科学城。充分把握科技进步大方向、产业变革大趋势、集聚人才大举措、面向上海作为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科技中心和航运中心的建设,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营造自主优良的创新生态环境,以重大创新改革举措为主要抓手,形成合力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和科创城市进军,为形成国际性重大科学发展原创技术知识产权的引领和发源地,乃至全球公认的重要创新城市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