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现代文阅读教学主要策略范文

现代文阅读教学主要策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现代文阅读教学主要策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现代文阅读教学主要策略

第1篇:现代文阅读教学主要策略范文

一、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现状

1.对教学目标没有明确的了解

现代文阅读教学中重点和难点就是对文章的写作目的和主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分析和理解,但是对学生教学效果的调查研究发现,很多学生在进行现代文阅读的过程中对文章的整体缺少完整的理解和把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部分教师对教学的任务和目标缺乏了解,教学方法欠缺,导致其课堂教学的重点与考试的要求不符。

2.对现代文阅读的重视程度不够

现代文阅读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以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目前,很多高中语文教师和学生对现代文阅读的教学并不重视。很多教师更愿意将教学时间应用于文言文教学上。他们认为现代文阅读只需要掌握一定技巧就可以得分,因此他们在进行现代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技巧的教授而非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二、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

1.高中语文中的现代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文字描写能力都得到提高。因为现代文与目前的文字表达方法相一致,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很多优美的语言表达形式和词语都会被学生多积累并运用,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比如,苏教版语文教学中《荷塘月色》一课,学生可以透过优美的语言文字,体会作者的心情,对其中的描写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2.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

一直以来,应试教育是推动学生学习的重要原因,很多学生认为语文是最简单的科目,但是很多学生的语文成绩并不理想。加强对现代文阅读的教学力度,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帮助学生全面地提高语文成绩。

3.现代文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现代文阅读水平的提高促使学生在进行其他学科的学习时,学生也能更加得心应手,他们可以在较短时间内理解题目的意思,并做出正确的判断,如高中的政治课程、历史课程等,都对学生理解题干的能力有较高要求。

4.现代文阅读教学对学生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高中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他们对世界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都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现代文教学中的很多课程都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优秀的品格。这与我国推行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不谋而合,能够全面提高我国的国民素养,使我国成为真正的文化大国。

三、提高现代文阅读教学质量的对应策略

第一,教师一定要对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进行深入研究。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应该以教材内容为主,让学生充分“吃透”课本内容。同时,对于一些比较难理解的文章,教师应该反复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及时了解教学难点,帮助学生解除困惑。

第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一直以来,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气氛都比较沉闷,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互动,降低了学生对阅读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应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为此,教师可以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一定的创新,如目前比较受欢迎的“微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教师可以通过对新媒体教学设备和素材的应用,根据学生的学习层次设定不同难度的问题。对于成绩较差、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可以设定一些在文章中具有明显答案的问题;对于成绩较好、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讲讲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2篇:现代文阅读教学主要策略范文

我们曾作过一次学生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学生通过自读及讨论交流,可以自己解决教材中的许多问题。真正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问题并不是很多,教师所要关注的应该是学生的质疑和教材的重、难点。

新课程标准认为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可见,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和形成在现代阅读教学中起着积极的作用。根据这一点,教师选取教学模式和方法,就要考虑给学生独立处理问题的机会和空间。学生在现代阅读课上学习的是母语,每个学生都具备认知前提,并非是从零开始,这是语文学科的特点,而传统的教法往往忽略或低估了学生的认知前提。教师过多的或重复的讲解,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会有负面效应。教师的教学应努力促成学生与教材的直接联系,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读”,给学生独立处理问题的机会。因此,笔者尝试了在现代阅读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为基本思想,以学生自读解疑为主要形式的现代文阅读教学策略,以自学提高现代文阅教学的实效性。

自读解疑的自主性阅读教学流程

呈现为:学生自读,提出问题——小组

讨论,商讨问题——师生共议,解决问题。教学主要采用问题式教学方法。

自读文本,提出问题

自读这个环节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在语文课上学习的是语言,语言首先是要把握语感,语感是一种对语言的意义和情味直觉的感知、领略和把握,语感是学生自己建立起来的,老师怎样讲解、分析都不能代替学生自己的体验和认识。这是学生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阅读教学策略,即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先认真阅读文本,对文本有一定的感受后,再根据课文的文体特点,发现兴趣点,找出疑难点,并力求找到解疑答案。

小组讨论,商讨问题这要求学生将自己的质疑,在小组中自主交流,自由发表见解,在与他人交流中发现和感悟,再就阅读材料提出问题,并以问题为中心,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使学生通过主动探究、沟通、交流获得知识、能力,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小组讨论中,力争要让学生人人发言,表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阐述自己的看法观点,并提出自己悬而未解的疑问。小组讨论,要避免形式上走过场,讨论的内容要防止游离教学目标,在学生群体中形成“ 交流—— 相互影响——推进认知层次”的教学过程。

第3篇:现代文阅读教学主要策略范文

[内容]

 <?XML:NAMESPACE PREFIX = O />

    (湖南  李维鼎)

    测试命题的趋势概述

    以课本为基地,举一反三求迁移

    以句段阅读为重点,向两端辐射求贯通

    注重阅读过程,生疑问难求理解

    以言语参与为动力,层层推进求深入

    以阅读方法为利器,不断优化求效率

    *                    *                     *

    现代文阅读的测试,经过十几年的实践,不断完善。完善的标志是越来越符合阅读规律,成为现代文阅读教学正确有力的导向。为了较全面、较深入地认识这个问题,既找到应试对策,更推动语文阅读教学,促成素质教育的健全发育,拟谈六个方面的内容。

    这六个方面的内容实际上是两个方面:一是认识十几年来现代文阅读测试题的特点与规律,找到测试与阅读的“共轭点”;二是从测试与应试的“共轭点”出发,阐述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测试命题的趋势概述

    测试都有导向性,因此被称为“指挥棒”。作为水平测试,必须有利于人才的选拔,同时有利于稳定教学。二者并不矛盾。它们统一于按照教学规律教学,使学生达到《大纲》的要求。作为高考,现代文阅读的测试自1984年起,便不囿于教材,而取材于课本之外,要求仍在课文之中、《大纲》之内。作为中考,虽有所不同,主要取材于课本内。但近几年,有离“本”的倾向,很可能形成课本内外结合的态势。

    这样做,是符合语文教学目的和规律的。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而现代文的阅读能力则是其重要部分。这种能力的获取,得凭借阅读课本中的课文来实现;其目的,又全在于运用这种能力去阅读课本以外的许许多多、层出不穷的“新”文章。因此,对这种能力获得的情况与程度的测试,便不能通过阅读已经在课堂上讲过、读过的“老”文章来实现,而只能以“新”文章为命题对象。

    高考、中考中的现代文阅读的命题取材于课本外,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它从本质上符合语文教学的目的,反映着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作为语文教师,应该从不习惯到习惯,并努力地去适应。因为这是对教学目的和规律的顺应。

    从命题的取材看,现代文阅读的材料选择朝“多元化”方向发展。从高考看,论说性文字一向是主要对象,这是由高中语文学习的重点与命题评分的“方便”决定的。从发展看,这种单一材料的格局正在为“多元”材料的格局所代替,既考论说性文章,也考记叙性文章,甚至考诗歌。从中考看,几种常用体裁的文章同时出现则是非常普通的。近年来,选材范围也有从三种常用体裁开拓到散文、诗歌的趋势。这样做也是十分自然而合理的。在初中和高中,现代文的阅读对象本来就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命题载体的多元化,有利于全面测试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有利于中学各个阶段语文教学的和谐发展,这也是《大纲》的要求,并不是命题者心血来潮,或者故意出偏的结果。

    从命题的重心看,不论是什么样的阅读材料,由于受测试时间的限制,往往是短小的;要不,便截取其中的某一部分。这样,阅读材料本身便是“篇中之段”了。即使是整篇的,命题的重心也往往落在某个重要的段落上。

    高考的“全国卷”,11年中现代文阅读试题共82道,其中直接考核句段的题目就有56道,占总题数的70%。如果把看来是对标点、修辞等而实际上考的是句段理解的题目也算在内,几乎达到90%。中考的试题中,尽管没有这么突出,但测试对句段理解的题目数量与分值也同样占重要地位。

第4篇:现代文阅读教学主要策略范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阅读方法;答题技巧

现代文阅读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重点,也是高考命题考查的重点。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获取能力和语言转化表述能力,要有很高的鉴赏评价水平。提高现代文阅读水平,需要一定量的积累和训练,更需要方法的获得与有效地运用。

一、掌握多种阅读方法,提高有效阅读能力

我们高中语文教学主要是围绕阅读开展教学的,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需要发挥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准确地掌握阅读方法,获得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水平。

(1)多种阅读方法提高学习质量。阅读分析与鉴赏能力不是天生的,也不可能是一蹴而就。因此,我们在平时阅读教学时就要教会学生多种不同的阅读方法,能够质疑和探索释疑,能够知道阅读重点和难点所在。如苏教版必修教材明确了必读课文和选读课文,那么,我们在阅读学习时的方法也应该是不同的,可以灵活运用粗读、精读、跳读等阅读方法。如杨绛《老王》一课,老王的“不幸”可以粗读,我们只要大致把握“老王”不幸的几个方面,知道他的不幸的根源就可以了;而在分析“杨绛一家”的“善”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跳读,找到文章写杨绛及其家人的事件、语言和心理活动就可以。而在一些关键的地方就要精读、细读、反复揣摩地读,例如:“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呢?“我”为什么说“有钱”的时候“笑”?这里体现着“老王”的善良,这一底层人物自己生活艰难,还不忘关心别人,让我们在阅读的时候感受到他金子般的心;杨绛的“笑”应该是一种感激,也是对对方的宽慰,于是,我们懂得了人与人相交赤诚的可贵。

(2)运用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现代文阅读题应是平时阅读能力的检测与运用,要整体把握,局部重点内容突破,从语言、内容、思想、布局等方面思考。如2012年江苏高考现代文阅读《邮差先生》,学生们阅读时候普遍感到容易理解,可是题目却不知道如何下手。如果他们掌握阅读的几种方法,那么,就能有效阅读,较好答题。如第11题“请简要概括这篇小说中小城生活的特点。”我们可以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粗读、跳读,找到文章写环境方面的内容,如“仍有许多剩余时间”“空旷的很少行人的街上”“ 一个爱开玩笑的小子忽然拦住他的去路”等句子做概括就能较好作答,而在“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写出了邮差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就是要反复阅读与揣摩两处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从而梳理出人物的性格。

二、明确题目考查侧重,有效运用答题技巧

现代文阅读的方式是先开展整体把握的阅读,之后是带着问题力求找到相应答题区域进行细读,验证所读,找出做题依据并合理表述作答。但是高考现代文阅读还需要对试题进行研究,在平时做题中掌握不同能力要求的答题侧重与方法。那么,我们的阅读和作答就能有质量。

(1)把握不同问题命题特点提高答题准确性。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和素养的具有选拔性的高考试题也不是没有路径可循,没有方法可找的。就现代文阅读而言,选材上多是在小说与散文中选,如小说的命题多是围绕小说的三要素,即人物、情节和环境,外加小说的主题设置题目。不管怎么问,其实考什么还是可以找出来的,一般来说命题是依据考纲围绕考试说明的,考题主要是对重点词语、句子理解、句段作用分析,语言运用的作用和好处;鉴赏评价作品中人物事物的形象,评价作品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探究蕴含的思想性与时代性等方面设题的。如2014年江苏卷的《安娜之死》的阅读题的第12题是对内容的简析,是理解概括题,也是对小说人物的心理变化的考查。2013年江苏卷第14题对文本最后依据一句话“他喜爱北平,大概最大的原因是北平有几位说得来的朋友”进行探究,首先要理解句子的含义,要从作者的情感态度和写作意图去分析探究。

(2)熟悉不同题型答题策略增强作答得分率。现代文阅读题的设置对能力考查是有指向的,如能在平时练习中就能找出他们的特点,结合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进行作答是可以答准答好的。这需要学生能掌握不同题型的答题技巧并灵活运用,不断提高现代文阅读理解,分析概括和鉴赏评价以及探究的水平进行做题。如2014年江苏高考卷第13题是考查描写的特点和作用的题,其实这道题是两个问,我们要从主人公角度思考是什么样的描写以及用这样描写的好处,而另一问是作用题,我们学生一般会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思考作答,而描写则是为人物的性格、品质与形象服务的,因此,我们还是可以答出表现主人公安娜恍惚、敏感、神经质等心理状态的。当然,学生在揣摩人物心理上练习的可能少些,难以答得精准。另如2013年的江苏高考卷的第11题的句子作用分析题答题策略就清晰得多了,只要学生从内容与结构两个方面作答,并有效提炼内容,整体感知结构上的作用是可以提高得分率的。

总之,考试的现代文阅读是平时阅读能力的再现和运用,我们学生只要掌握不同阅读的方法,在具体做题中运用阅读技巧,并与阅读的能力层次、考点结合,针对不同题型运用答题策略就使作答方向准确起来,能够提高得分率。至于如何组织语言,有条理地、合理科学地表述还是需要学生们不断在训练中反思和总结才能达成的。

参考文献:

[1]熊际涛.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初探[J].语数外学习,2012(5).

[2]李娜.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J].课外语文,2012(18).

第5篇:现代文阅读教学主要策略范文

【关键词】语文阅读;四段式教学法

一段:诵读课文,选词造段(课外完成)

学生用普通话放声朗读课文两遍以上,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选取课文中自己认为用得最好的或最精妙的8-10个词语,然后利用注释或工具书,明确这些词语的意义。再围绕一个中心,用这些词语写一个150字左右的语段。

设计这一环节的出发点是:

第一,语文学习不能仅靠课堂。新课程实施后,语文学科的周课时数明显减少,高一、高二只有4课时,这还包括作文在内,教学时间捉襟见肘。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学习语文很有必要。

第二,朗读能力要加强训练。高中学生要“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从目前情况看,大多数学生的朗读水平达不到这个要求,必须加强训练。

第三,解词、造句是提高语文水平的有效途径。学生不理解词语的意思,就不可能恰当地运用词语;不能准确地用词造句,就不可能连词成段;不能写好语段,想写出高质量的作文就是空谈。

二段:交流选词,欣赏语段(8-10分钟)

这一环节可按以下四个步骤进行:

第一,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各自所选择的8-10个词语,并简要解说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语文学习要“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学生通过充分交流,相互借鉴和提高,且在交流中,懂得与他人分享所得。

第二,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欣赏各自围绕中心用所选词语写成的150字左右的语段。这样做,既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能提高学生语文能力。

第三,教师指定或小组推荐优秀语段全班交流,教师精要点评。交流的过程是教师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现实状况的过程,这是教学的起点,学生做到了哪一步、习得了多少,教师如果不能真正了解这些,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就必然有折扣。通过教师点评,学生可以认识自己或同学的选词和语段写作的优劣,从而提高鉴别欣赏词语和语段的能力。

第四,教师展示自己所选词语和所写语段。语文学习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示范。教师的示范,就是把教师的选词标准告知学生,并通过语段的展示,让教师对学生起到榜样和引领的作用。

三段:多重对话,赏析文本(25分钟左右)

学生各自浏览课文,选择自己体会或感受最深的地方,进行文本赏析。之后,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共同交流赏析内容,分享赏析所得。

对文本的赏析,教师应从三个方面加以引导和规范:

第一,语言赏析。语文姓“语”,文本的任何价值都是通过语言表达来实现的。因此,文本赏析首先应该从语言赏析开始。语言赏析,主要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对字、词、句等语言要素加以理解和揣摩,体会语言运用的精妙。语言赏析是现代文文本赏析的重要依托,脱离语言赏析,把语文课上成科学课,上成思想观念话题的讨论课等,都是不正确的。

第二,整体赏析。学生面对的文本,通常是一个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整体,离开了这个整体,赏析活动就只能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文本赏析应该以整体把握文本的内容为前提,在对文本的基本内容、情感和立意等方面有了初步、综合的印象后,再进行写作思路的梳理,课文要点的概括,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感情的理解等。否则,文本赏析只能是苍白、干瘪的。

第三,探究赏析。高中学生对现代文文本的理解,常常存在着诸多可能性。当学生凭借自己的经验积累和知识结构进行阅读时,实际上是在进行文本意义的再一次建构。在这一建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发现问题、提出疑问,会对文本作出自己特有的分析和判断。发现的问题、提出的疑问和特有的分析判断,会在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对话过程中相互碰撞,这就产生了理解的开放性、丰富性和不确定性。文本赏析也就是对理解的开放、丰富和不确定的探究。

四段:尝试表达,万虑归诗(10分钟左右)

以现代文文本内容或师生的个人理解为依托,以诗歌为表达形式,师生进行诗歌创作尝试并交流。设计这一环节,主要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阅读和表达。

就表达内容来说,学生通过阅读和鉴赏,对文本内容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以文本内容或自己的阅读理解作为诗歌创作的题材,学生有话可说。所写内容,可以是文本内容的再现,或者是文本的一种解读;也可以是文本内容的延伸,或者是个人阅读的思考和感悟等等。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以达到更高层次的理解和鉴赏目的。

第6篇:现代文阅读教学主要策略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十分重要,同时也是语文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但当前在我国农村地区语文阅读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严重制约着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下面将对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当前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因素

农村地区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能力普遍较差。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学生长久以来生活在农村,无论是社会经历还是所接触到的事物都远远不如城市,长久以来造成他们的知识积累匮乏、阅读理解能力较差。其次,很多学生对阅读难以产生兴趣,任务阅读教学太过枯燥乏味。同时在阅读过程中也很容易遭受“拦路虎”,给学生造成害怕阅读的感受。

2.教师因素

农村地区的初中语文教师是影响学生的重中之重。但很多初中教师会迫于期末教绩的考核和升学的压力而过于重视应试教育,将学生的未来发展与考试之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同时缺少对教学方式的研究。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缺少一定的目标性和计划性,导致阅读教学形式化严重。比如,每篇文章都按照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的程序去罗列,眉毛胡子一把抓,把本来韵味十足、寓意深厚的文章分解得支离破碎,却不能从整体感知文意,不能良好地把握妙词佳句,更谈不上让学生自己走进文本,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了。此外,教学中还会受到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语言等影响,部分教师的专业水平并不高,只能勉强进行教学,同时自身无法真正理解阅读含义,这对学生的未来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3.教育资源因素

农村地区的教育环境与城市相比较有着天壤之别。城市当中每个学校都有宽敞明亮的图书馆,学生只要想学习就可以到图书馆免费进行阅读。同时,在城市中到处都有阅报栏,这些都给学生的阅读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机会。然而这些对农村地区教育环境来说都是难以满足的。由于资金上的缺失和环境的影响,学生大多数只能接触到教科书,缺少相应的知识拓展机会,导致学生阅读量小,阅读能力难以提升。

二、提高语文阅读能力的策略

1.积极转变学生观念

阅读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能使学生的眼界得到拓展,同时真正得到思维上的锻炼。对此,教师应积极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让学生认识到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并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利用文字和图像结合的方式来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方式要比纯文字方式更加的直观,同时也更具有吸引力。例如,在讲解《钱塘江》一课时,学生因为没有见过钱塘江难以想象这种壮丽的景色。对此,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钱塘江的相关图片,让学生能更加深刻地理解钱塘江。这种方式能给学生更加直观的印象和感受,在此基础上进行阅读,效果将会更好。

2.寓情于教

语文阅读教学其实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过程,在阅读古典文学的过程中,是学生与古人之间的交流,阅读现代文则是与现代文作者之间的交流,这种教学虽然是通过文章作为中间的媒介进行交流的,但同时也是一个知识的吸收过程。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开课总是激情导入,并随教学内容的推进不时改进教法,不断激发学生,使其情感饱满,有滋有味地持续学习。反之,教师无激情,教学进程平平淡淡,就会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情绪淡薄、教学效果低微。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文章中的含义和情境来组织学生进行相应的模拟练习,让学生能真正地融入情境中,体会到作者当时的心情。如,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我就根据课文开头的描述设置悬念“我们全家为什么那么热切盼望于勒归来?”小说的故事情节以什么线索展开?故事主人公究竟是谁?判定小说主人公的依据是什么?“我”(若瑟夫)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寄托着作者怎样的情感?这几个关键问题激起了学生强烈的阅读愿望,也串起了整篇阅读教学的重点和脉络,有效地调动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和综合能力。此外,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读书交流,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进行阅读和学习,同时达到锻炼学生口语能力的目的。农村教学条件虽然与城市相比较有着一定的差距,但只要能充分地利用有限的条件就一定能形成好的教学环境和氛围。

3.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提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首先教师应重视起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也就是在看到文章的题目之后,教师不要让学生急于阅读文章内容,而是先对题目进行相应的思考,分析一下这样的题目当中包含的到底是什么样的含义,它的风格又是什么样的。当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之后,就可以进入到下一步的阅读过程中。在阅读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先进行浏览、略读,然后是精读,对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和精彩句子圈点勾画进行仔细的分析。通过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阅读教学过程,学生将会体验到更多的阅读乐趣,同时也能在日后更好地加以运用。此外,教师还应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并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鼓励学生多背诵一些优美的古诗词和文言文等,长此学生的阅读能力自然会得到提升。

在农村地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提高教学质量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不能急于求成。作为教师应重视起自身文化素养的提升,并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学习。此外,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适时适当地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只有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郑树民.浅谈高中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1(S1):41-44.

第7篇:现代文阅读教学主要策略范文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是我国高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高中教学中的难点内容。不少高中生在语文学习中表现得差强人意,阅读理解能力有待提高,语文素养也表现出较多的不足,这说明我国高中语文阅读的教学有效性较差,难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因此,新课改时期要求教师能够从教学现状出发,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阅读教学,促进学生的语文发展。以下本文就新课改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进行简要探讨。

1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并不高,这与多方面因素有关:首先,新课改以来,高中语文教师虽然进行了教学形式上的改革,但是教学本质并没有改变,教师依然是教学的主体,学生需要在教师的主导下进行被动学习。这种教学现象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得到提高,自然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2];其次,阅读教学的质量有待提高。部分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习惯将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强加给学生,忽略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主观理解和体验,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的全面发展,这些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十分不利;最后,教师在教学中过于强调学生对于考试技能的掌握,没有切实认识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意义,因此导致学生只知道强化自己的解题能力,实际学习效率较低。

2新课改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2.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要想促进学生学习效率和质量的提高,教师首先需要采用合适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多种方法:第一,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题的导入,以此来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这一种教学方法比较适合画面感较强的教学内容,如风景类文章、叙事性文章等[3]。例如,在《荆轲刺秦王》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在教学前通过网络信息技术搜寻相关的视频。网络中关于这方面的视频种类仍然是较多的,教师可以选择稍微具有深度的视频,如影视剧中的截取图片和视频、或者纪录片的片段等。课堂教学中教师先给学生展示视频,然后再进行自然的导入:“你们知道这段视频的主要主人公以及内容是什么吗?”从而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进一步的教学。第二,教师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指的是教师在教学中创设生活情景,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我有一个梦想》的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导入课题,教师可以设置具体的教学情境为:“今天我们举办一次小型的演讲,演讲的内容就是‘我有一个梦想’”。这种方式实际上就是情境教学,教师设置了特定的情境,学生在这情境中进行演讲训练,然后再引入马丁路德金的演讲内容,可以进行自然的教学过度,同时还能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以及作者想要表达情感的理解;第三,通过简单的小游戏来活跃课堂,这种教学方法也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师可以在课前两分钟让学生玩“成语接龙”的游戏,也可以挑选学生上台讲几个小故事,这样对于活跃课堂氛围,放松学生的身心有着重要的作用,也能够有效提高本堂课的学习效率。当然,教师也可以进行适当的创新,改变游戏的形式。同样是接龙游戏,教师在《林黛玉进贾府》的教学中就可以让学生尝试以“古诗句接龙”的方式进行游戏,以小组为单位,每组完成一句“古诗句”,其他组接下去。这种游戏方法不仅新颖,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古诗词能力,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2.2重视增强教学的探究性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要重视教授学生一定的阅读学习技巧,更加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探究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所谓的探究学习指的是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能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经历,对文章进行全新的理解,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强化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和创新能力发展等有着重要的意义[4]。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教学的探究行,让学生能够加强对语文阅读的自主理解和探究。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也可以提问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3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帮助增强学生的语文语感,也可以丰富学生的认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在朗读时,教师必须要求学生能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增强学生对文章中心情感的把握,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5]。此外,教师应该每天给学生布置一定的阅读任务,让学生养成每天阅读的好习惯,这对于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3结语

综上所述,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关键,高中语文教师应该要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以灵活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切实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志红,杨举丽.新课改背景下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的特点与启示[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2,07:54-57.

[2]张丽丽.基于新课标课堂教学有效性视角下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模式探究[J].生物技术世界,2015,03:158.

第8篇:现代文阅读教学主要策略范文

关键词: 中职语文教学 阅读教学 实施策略

1.引言

应该怎样开展中职语文阅读教学呢?如何提高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呢?怎样培养学生对语文阅读的自觉习惯,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和水平呢?运用多样化语文阅读教学,是开展中职语文阅读教学行之有效的策略和途径。

2.多样化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意义和作用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中职语文教学方法正在发生新的变革,旧的教学方法不仅不能适应新的时展要求,而且不能适应学生的特点。叶映霞在《试论新课程背景下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的困境与对策》一文中指出: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途径。近年来,新课程标准在中职语文阅读的广度和深度上都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过去单一的、古板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已经发生深刻的变化,采用多样化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就是为了适应新的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学生的信息接收范围极其广泛,现在,学生从很小就开始接触电脑、手机,受到各种媒体多样化的信息刺激,兴趣和爱好空前广泛,对沉闷枯燥的阅读方法已经不感兴趣,不满足于陈旧的阅读方式方法,只有多样化的学习阅读才能满足他们的阅读要求,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让语文阅读成为他们自觉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电视、网络等多媒体的出现,网络化教学形式的开展,已经为多样化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方便条件,创造了多样化语文阅读教学的广泛空间,有许多可以利用的潜力资源。

3.运用多样化教学的方法和途径

在中职语文阅读中采用多种阅读方法,让语文阅读学习变成学生喜欢的,是实施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的有效方法。杨锦恋在《入境生情以情会文――浅谈情境教学在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中提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运用各种手段渲染、优化或拓宽阅读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平淡无味的阅读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丰富多彩,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阅读教学效率。”[2]多样化的语文阅读教学,对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吸引力,提高他们学习的自觉性都有很好的作用。

(1)利用现代文化发展的科技成果,运用多媒体、影视等不同形式,配合进行语文阅读教学,例如在课堂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网络配合等,适当运用一些相应的形式,从网络学习有益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都会取得很好的效果。如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时,让学生欣赏一些描写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生活片段,借助于网络和影视的形象化再现,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组织学生阅读和欣赏课文,这样学生就会兴趣倍增,提高对中国古代文学阅读的兴趣。

(2)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开放式阅读。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每个人的家庭背景、社会阅历各有不同,对外界有不同的看法和理解,因此语文阅读中也出现多样化理解。如果对他们只是用一种模式划定,就会束缚他们。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为他们创造在阅读环境中发挥自我实现的机会,充分展示他们的自我欣赏能力,是增强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很好形式。如教《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时,让学生对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典型形象结合现代时尚观点进行讨论,引起全班学生截然不同的分歧争论,有的发表异议,有的则产生共鸣,争论十分激烈,如果这时候教师采取简单否定或压制,就会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相反对此应因势利导,进行畅所欲言的争论,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样就能很好地引导学生提高对语文阅读的学习兴趣。

(3)运用不同的环境,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进行启发式阅读教学,如讲故事,把阅读作品中的内容用深入浅出的形象化故事传达给学生,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我们经常开展的体验式教学深受学生喜欢,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阅读心理兴趣,创设文学作品中描写的意境。如我们在教学《那一年面包飘香》课文时,组织学生自编自排简单的情景小剧,让学生进行作品中的角色体验,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身临其境地感悟文本的意境和情趣,活跃阅读氛围,寓学于乐,使枯燥的阅读变得生动有趣,活跃课堂,配合课堂上的学习阅读,极大地提高学生对课文的兴趣,也更进一步增强语文阅读对学生的吸引力。

(4)在语文阅读中,要将学生阅读取向与当代教育的主流价值导向相结合,帮助学生在阅读中选择和培养正确的阅读方向,如我们在教《我有一个梦想》一课时,就组织学生学习有关“中国梦”的重要论述,引导学生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学习,增强学习的时代感和亲切感。

4.结语

在中职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运用多样化的阅读教学法,对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自觉的阅读习惯,为学生语文阅读打好基础,对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水平,有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第9篇:现代文阅读教学主要策略范文

一、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分析

语文阅读是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强化语感及语言组织能力的有效方式,常规性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负责讲解与提问,学生在独立完成阅读之后可以与他人探讨,从而把握住文章的重心,而批注式阅读教学在效率及实用性方面更加明显。通过合理的批注,学生可以很好地对全文进行了解,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个人的观点,可以锻炼学生的多角度思维能力。同时,这些批注可以很好地体现出学生个人的理解能力及分析能力,通过细致、缜密的文章分析,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渐凸显,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及热情也会被激发出来。在批注式阅读教学下,学生可以通过个人的想象力将文章中的内容填补起来,实现与作者心灵的沟通。

批注式阅读教学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初级阶段、中级阶段与高级阶段。初级阶段即准备阶段,此时,教师需要对所在班级的学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对即将用于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文章进行分析,通过自己的实践找出文章的重点与核心。就学习经验来讲,师生之间必然存在一些差距,内在深入的文章寓意学生理解起来压力较大,因此需要教师从旁引导,通过教师前期的批注实践可以为课程的开展提供便利。在中级阶段,教师需将学生视为主体,科学地引导学生,让学生带着目的去进行批注式阅读,将自己理解的重点及难点标注出来,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批注式阅读的趣味性。在高级阶段,学生与教师需要做的是探讨,提出各自的观点与见解,在分享中得出文章的真正寓意,学会灵活地将文中的表现形式运用到作文写作当中,学以致用。

二、初中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1.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参与阅读实践

阅读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会分析,批注式阅读也是如此。在阅读教学开始前,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沟通制定阅读目标,按照学生的整体水平提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提出的目的在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用意,在学习中找到乐趣与方法。同时,注重提问的技巧,按照文章的写作脉络进行提问,增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就《伤仲永》一文的教学而言,教师可以围绕标题做文章,提出以下几个问题:为什么“伤”?怎么“伤”?作者想表达的情感是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在趣味性、好奇心的引导下,学生的阅读热情会极大地增加。

2. 适时讲解,帮助学生学会利用现有资源

与现代文阅读不同,古诗词的理解难度相对较大,大量的生僻词汇与用语会给学生增加较大的压力,但是,在现行的语文教材中,特别是对古诗文的注释非常详细,这些对于文章阅读十分有利。在进行批注式阅读教学时,教师需要帮助学生认识到注释的重要性,学会灵活运用。实践表明,注释可以对文章的写作背景、典故进行讲解,可以帮助学生在了解当时的写作背景,更好地融入到阅读氛围中。

3. 科学引导,做好沟通与分析

在批注式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几段文字进行分析,而不是将重视放在通篇文章大意的理解上,教师可以按照文章的不同进行科学的引导与选择。鼓励学生对这些语句段落进行探讨,提出个人的见解,在自由、随性的言论发表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分析能力都会得到较好的锻炼。此时,教师不要急于给出个人的观点,允许和尊重学生提出的多元化观点,帮助学生养成乐于阅读及分享的好习惯。

4. 交流批注,点拨深化

首先,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心中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在学生充分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开展阅读教学。既要关注学生在第一课时的批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加强指导,引领学生围绕重点、难点,展开交流讨论。其次,教师在交流中要担当“平等中的首席”,一要避免被学生牵着走,导致对课文理解的零乱无序和支离破碎;二要避免学生间的平行交流,对重难点的理解各抒己见,没有交叉深化;三要避免众说纷纭,没有时间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将阅读教学课上成说话讨论课。

5. 学会利用朗读技巧开展批注式阅读教学

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和培养,学生开展阅读的时候,能够自觉地开展心理批注,进而提高阅读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将一些阅读知识融会到教学设计过程中,通过阅读速度、阅读技巧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批注式阅读教学,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批注,在阅读的过程中知道哪里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