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烹饪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烹饪专业就业方向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烹饪专业就业方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烹饪专业就业方向

第1篇:烹饪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烹饪专业;高素质人才

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餐饮业作为服务业,获得了快速的发展。2008年,随着奥运会在北京的举办,运动员餐桌上中餐被列入食谱中,这意味着独具特色的中国餐饮业将逐步走向国际化。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的举办,同样为我国餐饮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将中国饮食推向了全世界人民的面前。据商务部统计,2006年,我国的餐饮业已跨越亿元大关,提供就业岗位两千多万个,成为我国第三产业中的一个支柱产业。不过,我们还需要注意到,社会的发展不仅为我国餐饮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形势,不可避免地也带来了很多不足,当前我国餐饮行业最为紧迫的难题便是专业烹饪人才的缺乏,这一问题已经对我国餐饮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制约性,解决这一问题迫在眉睫。从现在的情况来看,餐饮行业彼此竞争的开展正逐渐转向人才资源的较量,拥有充分的专业烹饪人才是确保企业在激烈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并得以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因此,在这一市场形势下,改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烹饪人才综合素质,成为当前高职院校烹饪专业的首要任务。

一、高职院校烹饪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烹饪专业的教学理念滞后

当前,高职院校在开展烹饪专业教育的过程中,部分院校出现教育理念滞后的问题,导致无法满足社会实际的发展需求标准。这些高职院校往往将教育的重心过度地倾向于对学生职业技能的提升,对于烹饪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烹饪专业人才而言,不仅需要掌握如何烹饪美味的佳肴菜品,同时还应该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有较强烈的团队合作意识,最重要的是还应该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创新精神。不过从现在的高职烹饪专业教育的开展状况来看,对教学课程内容的规划设计同时也是针对学生在烹饪领域的专业技能提升,这样一来能够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但是这样的教育理念其实是较为片面的。因为在这种教育理念下所形成的烹饪专业人才,在真正走进岗位之后,却很难适应学校向社会的身份转变,特别是在当前愈发激烈的竞争中,学校所学到的知识很难得到有效的实际运用。这样一来,在现代社会对人才需求标准提高的背景下,烹饪人才很显然就无法达到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导致人才培养效率低下的情况。

2.“双师型”教师队伍“水分”过高

教师是学校教育工作开展的坚实基础,对于一个学校而言,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团队是教育得以高效开展的必要前提。当前,一部分高职院校因为想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团队,就重金聘请“双师型”的高级教师来学校负责专业课程的教学。不过他们就算是有教师从业资格证以及餐饮行业实践经验双重身份,绝大部分也空有其表,在实践上含有较高的水分。许多烹饪专业教师不仅没有经历过专业化、系统化的烹饪课程教育,并且也没有足够的烹饪从业经验,只是借助职业培训等形式来考取了“双师型”的教师资格从业证书。这导致高职院校的教师团队无法体现其应有的作用,烹饪专业人才的教育效果也就无法得到保障。

3.学生职业学习目标不够明确

现在,在高职院校烹饪专业中,有一部分学生对于今后的从业目标及发展方向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有很大一部分的烹饪专业学生对于未来就业发展存在错误的认识,在他们看来,只要可以顺利地拿到职业院校烹饪专业毕业证就能去酒店做厨师。其实,对于酒店而言,尤其是那些规模较大、档次较高的高级酒店,其内部就职的厨师,不仅需要接受专业系统化的学校教育,同时在进入酒店之后还要通过材料识别,菜品加工、配置等环节练习才可以真正地进行烹饪。通过这一点我们能够看出,有些学生在思考到今后的就业发展问题时,并没有一个明确清晰的概念,同时很大一部分高职院校在开展烹饪专业的时候,并没有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的相关教育,这导致学生普遍存在对今后就业形势过于乐观的情况。更何况烹饪专业学生中有很多并不具备坚实的专业基础,缺乏相应的烹饪操作实际,在意志力方面也有一定的欠缺。就算是将来他们走进社会,从事餐饮行业,也无法很好地胜任一线烹饪工作,从而难以发展成优秀的厨师。

4.人才培养模式与时代不符

职业教育在我国历经近四十年的发展,今天的高等职业教育在模式上更多的是需要满足社会的实际发展需求,将人才培养转向与时代相符的模式。就烹饪这一个专业而言,之前高职院校的学生一般是来源于中职、中专以及技校这些学校,毕业于中职的学生本身就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烹饪专业基础,部分的学生还有企业实习经历,所以,面对这一类学生,高职院校要将教育的重点放在专业知识强化上,并且这一类学生在经历高职院校的强化教育后,能更好地融入岗位,完成自身身份的转变,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是之前较为普遍的。社会的进步与前行,高等教育的普及,让高等学校的规模得到进一步扩大,绝大部分的学生都来自一般的高中,经历过高考之后,进入高职院校学习。这一类的学生对于烹饪这一行业没有充分的认识,并且之前也没有接受过相关的培训与学习,和来自中职、中专以及技校的学生有着明显的不同。这类学生对于今后自身的就业通常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往往不能很好地融入岗位。从这里我们能看出,之前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

5.专业课程设计重叠

因为当前在我国的高职院校烹饪专业中依旧沿用的是之前的教育模式,这导致课程设计出现重叠的情况,比如说,在《烹饪营养与卫生》和《烹饪原料学》这两门课程中都提到了关于原料筛选及存储的问题,那么,这两者在教学资源上是存在一部分重复的。关于教材的设计方面,内容及结构的重叠在很大程度上让学生对学习丧失了积极性,导致教材利用效率的低下。

二、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烹饪专业人才的建议

1.转变高职教育办学理念

就上述文章中所涉及的当前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无法适应时展需求的情况,在我看来,眼前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要更新传统的办学理念,将之前的职业化教育模式慢慢转变成注重学生素质综合提升的教育模式,规划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明确教育开展方向,建设具有创新意义的教育模式。比如说,现在很多高职烹饪专业学生在毕业之后,在实际的就业中往往会出现团队合作意识缺乏,管理能力不足的问题,所以,针对这些情况,高职院校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及时更新教育理念,不仅要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应注重学生组合素质的共同发展。比如说,借助指引、启示等方法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增强学生的主动服务意识,提升学生的问题应对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具备更多的时代创新意识。并且,在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转变之前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置,鼓励学生充分地融入课堂教育中。如此一来,能更加有效地发现学生潜在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刻地记忆,在今后的实践中能更灵活地加以应用。同时还有利于学生发现自身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并且正视问题,最终解决问题。

2.打造高质素的“双师型”师资团队

高职院校在教育理念上所遵循的是培养实践型人才,所以,要注重对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打造,这对于人才培养效果而言是直接性的影响因素。从这一问题上来说,高职院校要设立完善的“双师型”教师招聘制度,确保从教烹饪专业的教师同时具备专业技能与实践经验。

对于经过筛选最终任命的教师,学校还要注重对其进一步的教育培训工作,确保教师的教育模式及教学内容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比如说,可以定期让教师到烹饪院校接受学习,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实践技能。不仅如此,学校还可以通过邀请具有丰富从业经验的厨师来学校执教,有针对性地开展烹饪专业职业规划教育,这样一来,能让学生对自身今后的从业有更清晰的认识,从而更加明确今后的学习方向。

3.明确学习目标,实行校企合作的教学方式

就当前高职院校烹饪专业学生在学习中目标不明确的情况,学校可以通过实行校企合作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对学习方向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设定。不仅如此,校企合作这一形式的实施,能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上累积更多的经验,从而在未来的就业中更好地适应岗位需求。比如,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可以针对烹饪这一专业,和相对的餐饮企业达成就业合作,学校为企业提供更多的专业烹饪人才,同时餐饮企业也为学校提供实践机会,从而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双赢。在针对烹饪专业的学生进行教育培养的时候,学校以及企业都应该注重对学生各个方面的考评,不仅是专业知识,还应该涉及思想道德水平、主动服务意识、协助意识以及创新意识等,根据考评结果,淘汰较差的学生,这样一来,能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同时激发其工作的积极主动性。另外,学校应充分借用旅游、酒店、餐饮企业的资源,对烹饪专业的学生进行就业和职业发展规划的教育,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职业发展目标。

4.转变烹饪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模式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对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时代不符的问题,应积极转变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应进行学前教育,开设一些专业基础课,专门介绍烹饪专业的职业发展规划以及行业发展现状,让一些来自普通高校生源的学生在大一时就对以后的职业发展目标有个清晰的了解。其次,学校应积极建设自己的烹饪实训室,让学生边接受烹饪专业的理论教学边进行实践技能训练。通过实践技能的学习,亲身感受与认识烹饪行业特点,让其对行业有个清楚的认知。通过实践,也能加深学生对烹饪理论知识的理解、运用和创新,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最后,高职院校应积极与企业合作,为学生创建校外实训基地。在学生掌握烹饪基本技能后,将学生送入酒店餐饮企业进行实习,让学生充分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工作岗位,并通过实习过程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在学生通过反复的理论和实践学习,学生已对行业有个完整的了解与认识,等到学生毕业,就可以很快适应工作岗位,是一个“准行业工作者”。

5.推进烹饪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当今时代,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趋势已呈现出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的教育体系,对于烹饪专业的职业教育来说,高职院校应积极推进烹饪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在转变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下,积极推进烹饪专业的课程改革,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课程体系,科学、合理地设置烹饪专业课程,由知识本位课培养模式向能力本位培养模式转变。另外,对于教材的选择,高职院校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编排教材,对一些重叠的教材进行整合,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教材重叠的现象,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并节省了教学资源。

总之,随着我国餐饮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对烹饪人才的素质要求也会越来越高,高职院校作为烹饪人才培养的摇篮,在肩负着人才培养重任的同时,也面临着如何培养出高素质烹饪专业化人才的难题。转变办学理念,打造高质素的“双师型”师资团队,明确学习目标,实行校企合作培养教学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烹饪专业人才的一种有力的尝试,也是一个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许磊.烹饪专业教学改革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08.

第2篇:烹饪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双导师;面点课程;创新教学;烹饪专业

中图分类号 G71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17-0043-04

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制和现代职业教育相融合的产物,强调招生模式双主体培养、双导师育人。现代学徒制的推进促进了校企深度合作,解决了部分院校专业师资紧缺的问题,使得职业院校的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更加顺畅,也使得教学过程更加贴近生产过程,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水平。但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以宁波市鄞州区古林职业中学烹饪专业为例,就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现代学徒制下烹饪专业“双导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双导师教学内容衔接的困惑

实施现代学徒制后,学生一部分时间在学校跟随教师学习,一部分时间在企业跟随企业师傅生产实践。学校的教学内容是按照国家规定的教学大纲,选取相应的专业理论和实践课程。企业师傅是按照企业的要求做,但各个企业主打产品并不相同。要让双导师明白共同培养的学生将来到什么样的岗位、掌握怎样的技能、具备怎样的岗位迁移能力,那么教学内容就要做到无缝衔接。但事实上,双导师对如何开展现代学徒制下的合作教学还比较模糊。

(二)双导师教学标准不统一

前几年,宁波市餐饮协会曾联系学校、企业,试图统一宁波餐饮市场面点产品的标准,却遭遇各家餐饮企业的反对,最后不了了之。学校教师执行国规教材、省编教材的标准,行业师傅是根据企业需求执行实际需要的标准,双方教学标准不统一。

(三)双导师教学评价方法各异

学校教学十分关注产品的质量,如面点产品包子,要求发酵饱满,大小一致,每只重量45克左右,纹路均匀清晰,30道以上为佳。企业对学生制作产品的效率更加重视,多数时候对产品质量要求一般。如包子只要发酵饱满,大小一致,纹路的要求相对低,重量也是根据企业实际制定。学校课堂相应的考核机制还是沿用了国家等级证书的考核制度。而企业课堂和民间课堂,采用各个企业各自考核机制,如制作一道菜肴或者点心,并向师傅介绍这道菜点的制作要点。双元评价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

二、现代学徒制下烹饪专业“双导师”教学创新的探索

学校烹饪专业早在2011年就开始探索现代学徒制,是首批全国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该模式以多学期制为框架,通过校内课堂、企业课堂、民间课堂和云课堂,校企共同推进资源建设,在双导师面授、双主体育人等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

(一)课程设置的创新

学校深入企业进行调研,由学校专业教师和企业岗位师傅召开岗位任务职业能力分析会,从职业岗位任务入手,打破传统课程体系,参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实行轮岗式“多学期制”教学,开发适应面点制作、热菜制作等岗位育人需求的烹饪专业教学内容,按照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与岗位任务相一致的原则,构建与厨房生成岗位群工作过程相统一的专业课程体系。根据企业特点和企业不同岗位需求,实行轮岗式“多学期制”教学模块,“学―工―学”平行交替轮岗,根据校企双方资源优势,来划分教学环节。学校烹饪专业高一年级课程设置,图1。

(二)教学内容的创新

按照学校现代学徒制试点整体设计的“体―选―专―精”四递进选择性课改体系,创新专业教学内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体”是指职业体验,走进企业后厨、名厨讲堂、优秀毕业生经验分享会,帮助学生了解职业学校、认识专业。“选”是指专业选择,学生对专业了解后进行细分专业技能学习,如烹调方向、面点方向、西餐方向、西点方向。“专”是指专业方向选择,经过一学年的学习,学生明确了升学和就业的需要,进行第二次选择。“精”是指学精专业技能,学生经过在校两年的专业学习后,选择相应的企业岗位进行专门化的顶岗实习,学精专业技能为以后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1.不断优化教学内容

围绕学生的多元选择,构建多样化、选择性的教学内容,通过与餐饮企业的深度合作,以餐饮企业具体岗位服务与管理工作过程为导向,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要什么给什么”的原则,不断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将合作企业日常供应的产品充实到学生的专业实践学习中来,丰富实践教学内容。

2.服务于地方产业和民间传统工艺上的创新

一是地方特色菜肴的传承与开发。宁波本帮菜历史悠久,但是也出现了后继乏人的现象。学校和宁波老字号、非物质文化宁波菜肴传承基地――东福园、状元楼合作,培养一批老宁波菜肴的传承人,为地方特色菜肴的开发注入新动力。二是传统点心的传承与开发。利用“四维课堂”,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到民间传统点心制作的村落蹲点求学,学习民间大师的手艺,并将传统点心的技艺、工具、流程等通过微视频、图片的方式进行固化、物化,以免传统点心技艺的失传。三是服务地方农家乐民宿和农村宴席产业。在当地,农村寿宴、婚宴等农村宴席越来越兴旺,相关的餐饮人才却相当缺乏,通过学生自主创新创业,开创了一条很好的就业渠道,并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同。

第3篇:烹饪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烹饪教育 技师院校 问题与对策

一、前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及国家对高技能人才的重视,技师院校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无论从办学规模、硬件设施及师资力量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国家政策的倾斜和大量的资金支持,从而保证了技能教育的优先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食的要求已经从传统的果腹向追求健康、营养方面转变,不仅要求吃饱,还要求吃好。在此情况下,烹饪专业教育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全能复合型烹饪人才也更加受到社会的青睐。正因如此,现有的烹饪教育亦不能跟上时代的变化,必须对现有的教学进行适当的改革,培养出真正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二、技师院校烹饪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教学方法单一陈旧

在现行的烹饪理论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即教师把所需要传授的知识以PPT的形式做成课件,辅助以教材内容、图片、视频进行授课。教师在讲台上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一头雾水。这种教学方法并不能适用对操作性要求极高的烹饪教学。单一的教学方法,并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能提高学习效率,反而使学生增加了厌学的情绪。

(二)实训教学内容未适应行业发展

实训教学在烹饪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学生知识技能掌握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训教学的好坏。烹饪实训教学内容的制定,主要突出在菜肴安排上。学校教学计划制定过于混乱,有些实训菜肴的品种还停留在10年前,学生并没有从相应的菜肴中学会相应的烹饪技法,从而举一反三,学会更多的菜肴作法。有些饭店的流行菜肴,并没有及时更新到教学计划中。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烹饪而去学菜,没有培养出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训教学内容的安排,并没有与行业的发展相结合,通过行业的进步与发展,促使教师的发展,促使教学内容的更新,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例如:现在菜肴的摆盘造型追求简单精练、造型新颖、美观大方。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还利用传统的雕花鸟等来装饰,即费时费力也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三)教师进修机会少,与行业脱轨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教师水平的高低与知识更新的快慢,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老教师知识陈旧,老教师90年代学的知识与技能,现在依旧在用,教起来顺手,但教学效果则大打折扣。新教师思想进步快,接受能力强,但动手能力差,在教学过程中,并不能独当一面。教师想进修,但教学任务紧,单位指标少。这就造成了教师想提高,但没有机会。在教学中教授的知识陈旧老化,跟不上行业的进步,这就从某些方面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四)双师型教师少

所谓“双师型”教师,即在教学中既能文又能武。文是指能精彩地传授专业理论知识;武是能专注于实操教学的讲解与示范性操作。F在技师院校的教师要求既要会讲理论,又要会操作。一是科班出身,正规专业技术院校毕业的大学生,这类教师有着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但行业工作机会少,动手能力差,在实训教学时并不能独当一面。二是行业产生,有着丰厚的行业工作经验,实践能力强,技术出众,但理论水平相对落后,在教学中,并不能运用专业的理论讲解。真正的理论技术型教师相对较少,这就阻碍了烹饪教育的发展。

(五)缺少与企业的订单式培养

烹饪专业的培养目标与餐饮企业的需求密不可分,餐饮企业是学生直接的就业基地。学校是学生的第一课堂,让企业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但在现行职业教育中,往往忽视了与企业发展的联系,并没有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实行订单式培养。在现在的职业教育中,学生入校后按照教学计划,对学生进行教学,但真正进入到企业以后,很多学生难以适应企业的需求。这给学生的就业带来很大的困惑,并不能做到毕业即高质量就业。

(六)学生起点低素质差,影响教学质量

一直来,初中毕业生都是技师院校的生源之本。但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大多数学生家长往往希望孩子接受高等学历教育。只有那些厌学或者对升学无望的学生,才会考虑技工院校。许多学生都是抱着不想过早进入社会而来混日子的态度进入技工院校学习,无所谓学不学的问题。这就造成了技工院校的学生素质偏低,接受能力差的现状。加之技工院校入学门槛低,管理相对松弛,教育模式注重职业培训而不是培养文化素养的,这就给管理和教学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三、技师院校烹饪教学的改革方向

(一)理论教学应与实练、实训相结合

目前的烹饪技能教育课程主要分为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践课。理论教学主要采用了讲授法及多媒体进行视频图片教学。这种教学方法相对单一和呆板,在烹饪教学中并不见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烹饪教学中有烹饪原料学这门课程,我们讲授到某一类别的原料时,可以直接带领学生去到相应的市场,以参观的方法进行社会化的教学。学校也应该在现有的基础上,建立一些供理论教学的原料标本实验室,通过图片、视频及实物进行全方位的教学。同时,在讲授一些烹饪当中相对难以理解的物理化学性质的时候,我们可以直接带学生进入相关的实验室,以实验的方法进行操作教学。这样学生理解和接受起来会更加的容易。

(二)教学课程及内容的设置应与行业发展相结合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对饮食需求的不断提高,餐饮业在快速的发展和进步。新的经营理念、烹饪技法的产生,使菜肴不断地推陈出新。学校作为教学机构,并不能完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往往是被动地接受行业所带来的更新,所传授的知识相对滞后,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创新性发展。那么,学校可以聘请行业最前沿的技术拔尖人才定期来学校进行系统化授课及学校年轻骨干教师到行业中进行交流学习,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及提高对行业的发展认识,从而不断创新与变革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加适用行业的发展与需要。

(三)定期对在岗教师进行培训,避免知识陈旧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他们的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质量。教育主管部门应拿出必要的经费对在职教师进行培训,使其知识更新,技能提高,以适应时展和社会的进步。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也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准,利用一切机会走出去,使自己的专业知识不仅能在学校教书育人,更能在社会上有一番作为。

(四)加强与优秀餐饮企业合作,做到学生入学即就业

技师院校的学生学习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就业,良好的就业是职教发展的基本保障。作为烹饪专业,就业空间较大,那么学校应该与当地及全国甚至国外的优秀餐饮企业进行密切合作,全部实行订单式培养,保证学生入校即能就业,明确学生的发展方向,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不是学生临近毕业再四处奔波,去寻找就业机会。职教要把学生就业当作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德育教育与技术同行,学厨先学做人

道德是一个人的灵魂,也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我国社会的发展需要大量德才兼备的人才,只有具备高尚道德的人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职教学生的成绩普遍不好或者品行较差,我们在提高学生技能教育的同时,更应该加强学生的品德教育。除了正常的德育课程以外,可以多举办一些社会化的公益类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例如“学雷锋、助人为乐”“敬老院、关爱老人”“帮助贫困山区儿童” 等等,培养出的学生不仅具有高超的技艺,还应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四、结论

综上所述,烹饪教育在现有教育模式下存在诸多的弊端,现在的教育模式并不能培养出真正适合行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我们应该根据行业发展和社会的需求不断改变教育观念及教学方法,加强在职教师培训并大胆实施“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双向教育模式,即学校教师进入行业交流,企业优秀员工进入学校讲课,使学校教学与行业发展相适应,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多的栋梁人才。

【参考文献】

[1]高慎淼.中职烹饪专业课堂教学方法改革探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2,06(02):104-105.

[2]童学敏.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模式的思考与实` [N].光明日报,2007-05-30.

第4篇:烹饪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中职;烹饪专业;双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07-0023-02

近年来,随着中外交往步伐的不断加快,国内外餐饮市场上既有专业技能又懂英语的烹饪专业人才供不应求。如此形势下,中职学校烹饪专业迫切需要在教好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加强英语教学,寻求适合学生学习的双语教学模式,让职业学校的教学更好地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一、烹饪专业双语教学的目标定位

中职烹饪专业双语课的目标定位应该具有双重性。首先,应当牢牢把握专业实训技能学习;其次,在习得烹饪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帮助学生提高英文听、说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在专业操作能力和烹饪英语口语水平方面获得全面发展。

二、烹饪专业双语教学面临的困难

(一)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中职烹饪专业推行双语教学,关键在教师。烹饪实训课程双语教学课,要求教师既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水平,又要有扎实的英语基本知识和听说交际能力,并且了解英语国家的饮食文化、禁忌习俗、风土人情等。但是,中职教师队伍中这样的教师为数不多,所以,烹饪专业双语教学对于中职教师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二)教材严重匮乏

虽然网络信息的发达使相关学习资料非常丰富,但是适合中职双语教学的有效资源却严重匮乏。因为对来自网络的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使之规范化、条理化并适切目前的教学实际是一项相当困难的工作。

(三)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中职学生入校时英语基础参差不齐,是从头“补”还是按照教材继续“上”成了教学实践中的两难选择。

三、提高中职烹饪专业双语教学水平的建议及对策

(一)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打造优秀双语教师师资队伍的过程中笔者所在学校始终坚持两项原则:(1)“走出去、请进来”。学校一方面全力培养校内专业课教师,强化英语尤其是口语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引进更多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和先进教学理念与经验,适时邀请外籍教师给学生上烹饪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英语教师学烹饪,烹饪教师讲英语。校内40岁以下的英语教师每人都要掌握至少一门烹饪专业技能,校内所有的烹饪专业教师强化英语口语能力,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

(二)创新双语教学模式,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

在课程设置方面,笔者所在学校参照国际规范,适当引进相关专业课程,适当增加课程中的国际性内容,拓展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为学生“走出去”打下知识与能力基础。

笔者所在学校尝试开展的将英语学习融入到专业课的学习之中的“情景式”双语教学模式效果明显,逐步形成了一年级夯实英语基础,二年级专业课渗透双语教学,三年级强化英语口语能力的教学模式。在调研——实践——反思的基础上,充分了解学生的实情及需求,让数据说话;设定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便于跟踪反馈;多角度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发校本教材,改革教学内容;“以人为本”,改进评价方式。

(三)加强双语教材建设

近几年来,烹饪专业学生入学时英语基础普遍薄弱。针对这一现状,笔者所在学校对《烹饪英语口语》教材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尝试。

首先,对教材的“实践模块”部分即英文菜谱单元部分采用“双语课”形式教学。这种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优点是学生在“做”中“学”,增强了教学的科学性、直观性和趣味性。所教授的英语课程具有“必需、实用、够用、管用”的特点,教学效果良好。

其次,开发校本教材。这种“双语课”淡化了枯燥的语法知识学习,着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同目前国际餐饮市场对烹饪专业学生的英语能力要求相符合,大大增强了英语教学的实用性。学校组织教师编写了《烹饪英语口语》《中职烹饪双语实训教程》等教材,进一步推广双语教学改革经验。

(四)注重教学方法创新

1.让学生在动手中学习。开展中职烹饪专业双语教学时,在授课前应“吃透”整本烹饪英语教材的内容和语言难点,充分做好备课工作,确定授课的重点方向:一是传授专业知识;二是弄清相应的英文表达方法。一方面,专业课教师在授课时主要任务还应是帮助学生尽快汲取烹饪操作过程中的专业英语词汇和关键性指令。另一方面,教师在备课教案中,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教材内容要求和实际应用状况,设计一些由学生亲手参与制作菜肴的环节,这样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释放学习潜能。

2.让学生与英语国家学生合作学习。2012年5月16日,美国东北大学的16名师生来笔者所在学校参观访问时,美国学生穿上厨师服,戴上厨师帽,与烹饪专业的学生一道做汤圆、包饺子、裹粽子、做中餐、说英语。既增进了双方对两国文化的相互了解,也促进了学生英语口语的实践能力。

学校开设烹饪专业双语课程,极大地提升了烹饪专业学生英语口语水平,为更多学生走向国际餐饮就业市场、获得高层次就业机会提供了可能。学校进一步加大双语教学力度,把国际化办学作为学校的发展战略,让更多的青年学子沐浴教育国际化的春风,在职业教育这方沃土上追逐梦想,放飞希望!

Preliminary Study on Bilingual Education in Cuisine Specialty: A Case Study

WANG Jing-cheng & MI Jia

(Nanjing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of Tourism and Nutrition, Nanjing 210022, Jiangsu Province)

第5篇:烹饪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1.自我认识

古人云“天生我材必有用”三年前,中考失利的我,如今的经历证明,考场的失败不是人生的失败。烹饪给予了我的那一片蓝天,职业的选择不是偶然,从小随父亲从事烹饪行业,培育了浓厚的兴趣。

在社会的传统观念中,从事烹饪并不是什么值得荣幸的。社会地位并不是很高,很难得到大家的认可。我想说的是,一个人的成功,并不在于他的职业,而在于他是否能在所从事职业中实现价值。

我热爱烹饪,并以自己为烹饪人而深感自豪。烹饪并不只是所谓的炒菜,烹饪是文化,是科学,是艺术,是一种美的享受。业精于勤,只要用心努力,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会取得一定的成绩,在过去的2012全国技能大赛中,我荣获全国烹饪组雕刻金奖,热菜金奖,这样的经历,不仅丰富了我的职业技术经验,而且让我更加坚定自己的烹饪路。

身为商校人,我坚信“天道酬勤”。

我也坚信,成功属于每一个人,只要你愿意努力,相信自己。

2.自我提高

2009年青年志愿者协会会员

2010年食艺社社长

全国技能比赛江苏代表队志愿者

2011年扬州市职业学校技能比赛

2012年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比赛

2012年全国职业学校技能比赛

3.个人收获

校十佳素质全面学生

校党训班第十期优秀学员

校技能之星

扬州市技能比赛金奖

江苏省技能比赛金奖

全国技能比赛金奖

扬州市“三创”学生

校勤奋之星

4.自评他评

环境分析

1.家庭环境

我出生在一个农村的家庭,父亲是一名厨师,母亲是一名教师,虽然家庭不是很富裕,但是我很满足。从小父亲就有意的让我接触烹饪,希望我往这方面发展,毕竟相对而言,厨师的失业率相对是很低的,对以后的生活还是有保障的。

2.学习环境

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是一所以烹饪专业为主的职业技术学校,以发展现代旅游业、拓展现代服务业为方向,立足三产、联动二产的特色学校,是全国创办烹饪专业为主专业的职业技术学校,是全国创办烹饪专业最早的学校之一,也是江苏省烹饪专业规模最大的学校,它依托于中国四大菜系之一的淮扬菜发源地——扬州,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9年的扬州烹饪学校,这是我国现代饮食史上将烹饪技艺的传授由店堂转为课堂,由以师带徒的学艺方式转为正规教育的开端,开全省乃至全国烹饪职业教育的先河,2001年升格为省教育厅直属中专,2003年成立商务高等职业学校。经过五十年的发展,学校已成为展示江苏省服务业技能教学的窗口、展示扬州市“三把刀”传统技能教学的窗口、展示扬州市传统工艺技能教学的窗口。

3.社会环境

中国现在正处于近两百年以来最好的历史时期。虽然社会上还有许多的体制弊端,还有许多没有解决的矛盾,但是政治上比较稳定,法制化进程已经开始,市场经济已经初步形成并步入正轨。二十一世纪的中华大地充满各种人才成长发展的机遇。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就业难、失业率居高不下等等,都使我们的就业环境看起来不容乐观,这就更需要在分析好社会现状的基础下,有针对性地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分析

1.目标职业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显著提高,从以前吃的饱,到现在吃得好,菜肴的发展吃的饱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菜肴不仅仅要满足美味营养,更要是一种美的享受,一种欣赏,我想这是发展的方向,也是我不断进取的方向,社会上擅烹调的人很多,但擅于烹饪艺术的却很少,技能大赛是我们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我深深的感受到要想成为一名烹饪艺术家的艰难,还要继续奋斗。

2.岗位说明

学烹饪,很多人会不以为然,觉得这是一个很糟糕的选择,但你有没有真正的细细分析学烹饪的前途呢,好好考虑过学烹饪的发展呢?厨师这一职业出现很早,大约在奴隶社会,就已经有了专职厨师。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学烹饪的队伍不断扩大,根据有关资料统计,21世纪初,世界厨师队伍已发展到数千万人。而且就目前情况来看,学烹饪的发展不可估量。业内人士对厨师培训行业的发展前景评价如下:“因为厨师行业的特殊性,如今学烹饪依然有发展的空间与潜力”。据调查,每年投身厨师行业的人总是保持相对稳定。以某市厨师培训中心为例,自上世纪80年代面向社会招生以来,每年都有大约400人接受厨艺培训。学员在结业后,大都被推荐给本地市场和外省的粤菜餐馆。近年来,还有很多学员选择了出国劳务这条道路。

3.职业现状

餐饮业作为我国第三产业中一个传统服务性行业,经历了改革开放起步、数量型扩张、规模连锁发展和品牌提升战略4个阶段,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目前,全国已有餐饮网点400万个。2005/2006年度中国餐饮百强企业资产总额约320亿元、利润总额约60亿元、从业人员约80万人,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40.38%、28.84%和33.33%,高于全社会餐饮业的平均增长水平。

与此同时,超大规模企业开始涌现,有11家企业的营业额超过10亿元,有34家企业的营业额超过5亿元,其中前十强的营业额达到336.76亿元,同比增长18.4%,占百强营业额总量的近五成,达到49.34%,百强企业的整体规模稳步提升。

经济全球化为餐饮业发展带来新生机。加入WTO后,大量的外资、外企进入我国,不同饮食习惯和文化背景的外国人汇聚我国,为我国餐饮业发展提供更大空间。我国对外开放加速,世界知名的餐饮企业将更多地进入我国市场,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科学的运作模式和经营理念等更深地融入我国餐饮企业。与此同时,中式餐饮正在加快“走出去”步伐,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以及上海世博会等大型活动的举办,为弘扬中华餐饮文化提供了新舞台。

我的职业生涯规划

1.SWOT分析

2.确定职业目标

为了实现我的目标,我要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在此我对未来的人生做一个初步的规划。

(1)初始阶段。

报考大学,提高学历,提高内涵修养。

(2)中期发展。

初步掌握美术与烹饪相结合。

(3)长远规划。

拥有一家属于自己的酒店。

(4)我的职业发展方向定位。

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熟练厨师专业烹饪师烹饪大师。

(5)制定行动计划。

(6)职业评估调整。

①职业目标。

原则上不会改变职业目标的,即使遇到困难;

不断学习烹饪技能将烹饪与生活机密结合,将烹饪融入我的人生;

加强烹饪理论知识学习,提高学历,逐步形成与丰富我的烹饪路。

②职业路径。

实习之初,我会尝试在多个酒店实习锻炼,确保实践经验的全面;

初步创业之时,或许会遇到很多困难,先从小饭店开始经营;

经营自己的饭店,形成自己的特色,逐步完善餐饮文化,提升内涵。

③实施策略。

如果创业条件不成熟我会选择从事管理行业;

实习时该公司的待遇可以满足,将不会选跳槽;

如果我从事的企业倒闭,我将选择再就业,其次计划创业。

④其他原因。

如果身体不允许我从事高强度的烹饪工作,如热菜制作,我将选择轻度工作,如冷菜制作,果蔬雕刻等;

即使开始经济无法满足我的要求,我也选择继续走下去;

机遇是客观存在的,如果有,我将慎重考虑,原则上不会随便跳槽。

总结

在今天这个人才竞争的时代,职业生涯规划开始成为在人才争夺战中的另一重要利器。职业生涯规划是一种有效的手段;而对于每个人而言,职业生命是有限的,如果不进行有效的规划,势必会造成生命和时间的浪费。因此,我试着为自己拟定一份职业生涯规划,将自己的未来好好的设计一下,有了目标才有动力。人生中虽然计划赶不上变化。但只要锁定自己的人生目标,朝着一个方向努力前进。即使有所出入,但那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让理想的花朵绽放在人生的道路上。相信自己,成功的日子就会到来。一份规划,一份人生的航行地图。相信有了这一份地图在我人生的远航中不会迷途。

第6篇:烹饪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烹饪专业;烹饪化学实验;教学内容

《烹饪化学》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是讲述烹饪工艺过程中所涉及的相关化学知识的课程。烹饪化学实验,作为烹饪化学教学的重要一环,对于验证化学规律的正确性,训练学生认识科学和研究科学的能力,都是理工科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1,2]。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基础理论知识,使之作为新一代的厨师能"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充分发挥实验课的作用,对巩固理论教学成果和培养高素质烹饪人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烹饪化学实验课程教学面临主要问题

(一)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

烹饪化学实验课程与烹饪相关专业课程的衔接不够,学生所学化学理论知识与烹饪实践活动脱节,课程内容固定不变,课程设计缺乏开放性和弹性,学生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导致对该门实验课程重视程度不够,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能满足烹饪专业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需求[3]。

(二)学生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差

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基本实验操作不规范的现象相当普遍。如药品的取用、溶

解、过滤、滴定等常见操作,部分学生根本不知道如何正确操作,以至于给实验结果带来较大偏差,严重影响实验课的教学效果。同时,不规范操作极易产生安全问题,应坚决避免。

(三)学生实验综合能力差

通过批阅实验报告发现,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表述及实验结果的分析总结能力差。实验过程中,对于观察到的现象不能准确描述,得到的实验结果也不会进行分析总结。

二、烹饪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主要方向

(一)结合烹饪实践,激发学习兴趣

烹饪化学实验的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从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提高学生的烹饪理论水平,为促进烹饪技术的科学化奠定良好的基础[4]。在实验设置方面,要突出烹饪化学特色,紧密结合烹饪实践活动,增加烹饪过程中的化学变化及其成因机理的实验内容。餐饮业讲求色、香、味、型,颜色被放在第一位,可开设天然色素和食品褐变的相关实验,通过实验使学生形象的认识食品褐变的原因及影响因素,认识到如何在烹饪过程中控制食物的色泽。在蛋白质性质实验等理论性较强的实验课授课过程中,结合蒸蛋羹、点豆腐等烹饪过程中的化学变化,使学生更直观的认识和理解该类知识点,让学生觉得知识生动实用,激发其学习兴趣。

(二)结合学生实际,强化实验基本操作

由于高职烹饪专业生源复杂,层次多样,水平参差不齐,理论基础尤其薄弱,很多人缺乏最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训练。在实际教学中,应着重解决烹饪学科所需的化学知识跟目前中学化学教材的衔接问题,还应根据学生情况,适当补充中学化学的基础知识以及实验基本操作,如药品的取用、溶解、过滤、滴定等等,并通过类似粗盐提纯等的实验,增强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安全的进行实验。

(三)重视实验结果分析,增加设计性实验

引导学生重视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在实验过程中详细记录实验现象,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如在结果分析中发现明显与实际不符,要求学生分析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针对学生普遍对烹饪中出现的现象感兴趣的特点,在烹饪化学实验课程的后期增加设计性实验。在该实验课中,教师只给出实验题目和要求,例如某营养素在烹饪过程中的变化。学生自行设计方案,安排实验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将实验课与烹饪工艺充分结合,做好与烹饪专业技能课程的链接,让学生在做实验过程中体会、掌握物质的功能及性质,提升学生未来继续发展的潜力,增强学生毕业就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季鸿昆. 烹饪化学[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7

[2]季鸿昆. 谈烹饪化学的教材和教学问题[J]. 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0(3):45-48.

[3]卢美珍. 谈职业教育烹饪专业化学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J].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47-49

第7篇:烹饪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方向;对象;培养;人才

高校烹饪专业开设有多项专业工种,如烹调、面点、雕刻、西点、西餐等,但重点是实践技能课。也是培养优秀合格烹饪人才的关键,如何搞好烹饪专业技能课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合格有用的人才,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这里本人根据我校多年来烹饪专业办学的体会和培养方法,谈一些自己不成熟的看法,如有不妥之处敬请同行们批评指正。

一、明确培养方向

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当前社会上一度出现了用人难,用有用的人就更难。导致人员的工资涨了好几倍,特别是社会餐饮市场竞争激烈,迫切需要更多优秀的、合格的、有用的烹饪人才。这对我们办学的而言虽然是一件好事,但前面讲过,烹饪专业的工种较多,究竟培养哪一方面的人才呢?要想解决这一难题,本人认为,学校应积极组织大批的师生走出校门,走上社会市场和餐饮企业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和掌握社会市场和餐饮企业的基本情况。如中烹、西烹热菜的需要多少?配菜、打荷的需要多少?中面、西面的需要多少?雕刻的需要多少?营养师需要多少?蒙餐师傅需要多少?等等。掌握了这一基本情况后,校方应根据社会市场人才的需求来确定培养方向和目标。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制定招生和教学计划,合理安排理论课和实践技能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因此,进一步明确培养方向和目标,这样的办学方向才会有市场、有生源,学生就业率高、吸引力大,学校才会越办越好。否则,不明确培养方向,甚至脱离社会市场和餐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按照过去的老办法办学,不仅培养不出合格有用的人才,而且培养的学生是会无用无之地。

二、决定培养对象

明确了培养方向和目标后,下一步的关键是决定培养对象。每年当新生入学后,一方面在共同完成大学规定的公共课的基础上,按照自己的学习方向,加强苦练基本功,如勺功、刀功、火功、和面、下剂、拌馅等,另一方面按自己的体质和学习爱好从科学理论上了解和掌握各工种不同的原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锻炼,采取个人自愿报名的方式,同时也结合自身的条件、体质、爱好和前一段学习锻炼的情况,由任课教师和同学们一起共同商量决定专业工种,做到学生自己同意,教师满意放心。一旦决定了培养对象,分开了专业工种,教师要有重点和针对性的教学,学生就要有重点和目的性的去学习,充分发挥个人的喜爱和特长,如你主攻中式烹调、我主攻西式烹调、她主攻西式面点等等。然后,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和学习计划,进行正确的分配定位,特别是合理利用业余时间进行重点培养、锻炼、学习。使学生明确了自己学习和努力的方向,不断加强基本功训练,逐步提高技能水平,弥补不足,精益求精,真正成为一名合格有用的人才。千万不能看见什么学习什么,什么都学不精,到毕业时一事无成,根本不能上岗工作,这样不仅耽误了自己发展前途,而且也影响了学校的声誉,更重要的是不能培养出合格优秀的烹饪人才。因此,必须根据社会市场的需求和个人喜爱的工种,选择好培养对象。学生明确了自己的努力方向。学习信心就一定高,学习成绩就一定好,这一点非常重要,必须提倡。

三、开展校企合作

第8篇:烹饪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本次培训的内容:

一、明确教研室主任的教学管理职责;

二、了解职业学校精品课程的内容及国家对精品课程评审的要求;

三、在宏观上掌握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背景,及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原因、并在具体教学改革的具体操作方法;

四、中等职业学校在教育科研方面的研究的意义及具体操作方法;

五、职业学校教学改革及教学设计;

六、学习并掌握了教师礼仪及领略了省内说课的最高风采。

本次培训的收获:

在这次培训当中,我主要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收获:

一、提升教研室素质,双师型教师向三师型教师转变。

三师型人才是指:有教师能力、专业技师能力、职业指导能力的人才。要想提高教研室的整体水平,首先要提高教师的个人素质加强双师型老师的培养,现在上级领导对我们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保证双师型教师的基础上向三师型教师转变,具备这种能力的人才是动态就业导向型教学的成功保障。

二、要有加强课题研究和教育教学反思的力度。

对于科研课题的研究,很多的老师不太喜欢研究它,因为它研究时间长,过程繁琐,费时费心,对于教师自身的需求,所用之处较少。而职业学校开展教育科研的意义不仅能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还能使学校的管理更加规范,从而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今后我们要重视科研课题的研究,并以各级研究课题为先导,进行教学研究,科研兴教,科研兴校。要重视县级及其以上课题的研究,要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要加强教学反思,组织教师认真分析课堂教学的不足之处、成功之处,以此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增强校企合作。

第9篇:烹饪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一、中职学校专业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目前,随着我省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不断发展,新兴的旅游服务业为龙头的产业链日益形成。省会海口、博鳌、三亚构成的东线旅游业已相对发达。西线高铁开通,海口、儋州、三亚构成的西线交通将更加便捷,随着西部旅游设施的日臻完善和环境的优化,旅游服务将随之升温。同时,我校原有的就业市场———珠三角地区,正在加快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这些形成了新的两大就业市场,而这两大市场正需要大量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技术劳动力,这将给我们办学和发展提供新的机遇。职业教育要面向劳动力市场,为经济转型和技术进步提供人才支撑,为促进就业和大众创业服务,一句话,就是要服务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和经济社会发展。在新的形势和机遇面前,如何瞄准人才劳力市场,开设具有市场潜力和竞争力的专业,是我们必须重视和认真思考的问题。以我校为例,目前,我校开设的八个专业中,烹饪、美容美发、汽修三个专业,初步确定为重点专业,预期用2-3年时间,打造成品牌,力争打出知名度。从目前现状来看,这三个专业符合发展方向,产教对路,生源规模、师资、就业都不错,并已办学多年,积累了一定经验,但在新的时期,按照创品牌的目标要求,继续做大做强,也面临新的挑战。首先,随着近几年普通高中扩招和逐步免费,使我校生源数量逐年减少,如果我校打不出品牌专业,办学吸引力不足,将难以保证生源。其次,学校的教材、课程和教学手段适用性不够强,将难以培养出用人单位所需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导致学校培养目标落后于人才市场的要求。再次,就目前而言,我校许多专业的实训设备条件普遍跟不上专业发展的要求。

二、我校创建品牌专业的启发

我校独立创办于2007年初,创办初期以“三段式”办学模式为主,大部分专业同省级中专学校合作,在当时的条件下,无法创建自己的品牌专业。2011年开始,我们大胆尝试创办品牌专业,把烹饪、美容美发专业确定为学校的重点专业,全力打造。在教学方面,争取同省级中专示范校合作,名校引领。在实习就业方面,同大型知名企业集团实行校企合作,品牌带动。如烹饪专业同上海望湘园餐饮连锁集团合作、美容美发专业同上海永琪美发连锁集团合作,品牌效应非常明显,现已在本地颇有名气,这两个专业在今年,招生生源都很好。显而易见,学校的品牌专业建设好了,就可以带动教学和就业发展,从而增强学校的办学实力。

三、专业品牌建设的几点思考

1.瞄准市场,调整设置专业是建设品牌专业的前提。

要打造品牌专业,必须根据本地经济发展和人才市场需求开设专业,同时要考虑所开设专业的发展空间和前景,要有较长的发展周期。如果不深入调查,把握这些方面,盲目设置专业,很有可能招生困难,非但打不出品牌,连专业生存都将成问题。如我校早先预见,主打烹饪专业品牌的设想,经这几年实践证明,应该说是比较成功的。

2.建设一支品牌专业教师队伍是打造品牌专业的关键。

中职学校的专业课教师不同于普通中学的教师,这是中职学校自身特点所决定的。专业教师除了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外,还需具备较强的应用意识、实践技能和适应市场需要的专业教学能力,因此,建设一支“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是打造品牌专业的重点和关键。我校近几年来的基本做法是:一是外聘内培。争取县政府到内地高校招聘引进高学历、高素质专业教师,校内利用寒暑假选派教师到高职院校进行专业培训,提升其专业技能。二是特聘师傅型教师到校讲学。专门邀请师傅型教师前来上专业实训课,在向学生讲课的同时,专业老师也参与现场学习,师生一同提高。近年来,我校已在烹饪、汽修专业试行,效果不错。

四、课程改革是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品牌专业建设的重点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