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航空电工电子技术范文

航空电工电子技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航空电工电子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航空电工电子技术

第1篇:航空电工电子技术范文

关键词:“1+X”模块化课程结构;系统化教学设计

《电工电子技术》是高职院校非电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课程。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获得有关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及未来从事的相关工程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包含“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两部分内容,涵盖了电路分析、电机及电气控制、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多方面内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作为工科专业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在我学校主要服务于制造大类专业,如数控设备使用与维修及机电一体化、汽车检测与维修等专业,由于各非电类的专业培养目标不同,人才培养方案中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内容广度和深度的要求都有所不同,要求《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既要体现出专业技术基础课程的“基础平台性”特征,还要体现出非电各专业的“专业性”特征,《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不能再以一个同样的课程标准应对非电各专业的专业培养目标,必须体现为专业服务。《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坚持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推行项目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要求课程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不断进行改革与优化,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如何更好的开发与实施《电工电子技术》这类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工作,如何系统地把基础课的知识讲解给学生,让学生对电工电子专业有个全面的认识和统一的学习,完成《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平台性”要求,为学生将来的可持续学习能力打下坚实基础,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电工基础理论与非电各专业紧密结合,让枯燥的理论在实际应用中获得生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些都是电工基础课教师密切关注和积极思考的问题。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课程本身的发展来看,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工和电子技术的信息量日渐增加,如脉冲功率技术、新型电源技术等,另一方面,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不断调整与修订,《电工电子技术》的学时数进一步减少,传统《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不能适应非电各专业的教学目标。从学生方面来看,《电工电子技术》不是非电类学生的专业课,部分学生认为所学的专业与电工电子无关,以后工作生活也不会涉及电工电子方面的知识,因此这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不高,再加上传统《电工电子技术》的理论知识多且比较难,大部分高职学生的物理、数学等文化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对学好这门课程即缺少兴趣又缺乏信心,这些思想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从教师方面来看,高职的很多教师缺乏企业经验,从本科院校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将本科院校里学习本课程的教学模式照搬到高职院校的课堂里。在理论教学中,采用单一的讲授法,以“一言堂”教师为主体的方式进行枯燥的理论推导,这样就使得电学基础差的学生听不懂,逐渐形成厌学、怕学的心理。在不多的实验教学中,学生只是机械地按照实验步骤与要求进行验证性实验操作,缺乏自己动心动手动脑设计实验的环节,这样的学习过程,使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脱离,达不到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教学效果。

二、“面向学生、服务专业”,建构《电工电子技术》模块化课程教学内容

《电工电子技术》是我院工程实训中心电工电子基础教研室,面向全院的工科非电各专业授课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服务的专业面较广,如数控设备使用与维修、机电一体化、汽车检测与维修、计算机应用等,由于各个专业对该课程的要求不完全相同,如果采用一个标准进行授课,会导致《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不能有效支撑后续课程的学习,极大地影响人才培养质量。为此,工程实训中心电工电子基础教研室老师和各系部专业教师、行业企业专家经过三年多的对接调研,深入了解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对本课程内容的要求,形成了电工电子课程模块化的体系结构,并开发了系列教学载体,以期表征相关专业的特征。《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模块化是源自于学科体系的《电工电子技术》知识与技能内容,即对电路基础、电机及电气控制、电子技术三部分内容进行教学加工,同时结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中级维修电工”技能鉴定要求,以工作过程中的能力要求对接学习过程中的能力培养,序化知识结构。电路基础、电机及电气控制、电子技术三个模块下分子模块,共有14个子模块,即安全用电,直流电路的安装、测试与分析,正弦交流电路的安装、测试与分析,三相交流电路的安装、测试与分析等模块,各个模块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其中4个为必选子模块、10个为选修模块。通过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这些模块进行选择,从而实现专业《电工电子技术》的教学内容广度的选择,体现“必需、够用”原则;通过对模块中的教学载体的选择完成对教学内容深度的选择,体现“实用”原则,凸显其“专业性”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基础模块和差异化模块见图1。《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模块化教学可以实现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区别教育,见图1。如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学生对“电”知识的要求以实用为主,趋向于科普化,没有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中级维修电工”的职业资格考证的要求,因而选择了电路基础部分的四大基础模块,以及“常用电子器件的测试与辨别”、“基本放大电路”、“直流稳压电源的分析与设计”、“基于触发器构成的计数器分析与设计”4个选修模块。体现了“1+X”,即“基础平台性+差异性”。授课教师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以趣味的、日常接触到的计算机用电实例为教学载体,更多地偏重于知识性和应用性,刻意淡化电工理论的数学推导和计算过程。如此一般,能够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通过趣味性、实用性引导学生掌握电的相关技术及其应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内容结构的“1+X”化,有助于实现《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开发的开放性,从而不断开发带有各非电专业特色的教学载体,使《电工电子技术》具有基础与应用的双重性。如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变压器使用与维护”时,除了学习常用的变压器外,还会以汽车上使用的变压器“点火线圈”为教学载体进行教学,力图将电工电子技术基本知识与技能直接应用到汽车维修实践中。“面向学生、服务专业”,建构《电工电子技术》模块化课程教学内容的核心是为了改变传统的学科式的《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开发出符合高职院校学生思维特点“先动手、再思辨”的特点,以能够实际操作的教学载体为课堂导入,通过完成任务来引导学生在实做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电工电子技术》模块化设计的出发点是以职业需求为基础,以提高技能为目标,以能力的培养为划分模块的依据,将理论知识进行巧妙加工在教学载体中,从而实现理论与实际操作技能的有机结合,整个教学过程贯穿工程素质的养成,体现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

三、“任务驱动、项目引领”,系统化教学设计

《电工电子技术》模块化课程教学内容是整合相关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操作技能以及活动方式、方法、方案的理实一体化的教与学,以实现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应用、操作技能的领悟与习得,工程素养的学习与内化。因此课程是”任务驱动、理实一体”的系统化教学设计,按照职业能力培养、工程素养养成和学生个性要求构建“学习与工作任务相结合”的教学范式,有针对性地采取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论与实践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教学形式。传统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实验教学主要包含验证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指的是为了配合本课程的理论教学而设置的实验,目的是使学生熟悉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方式,掌握正确的实验方法,如验证经典的叠加原理、戴维南定理等。这样的验证性实验一般需要到实验室完成,由于硬件资源的限制,验证性实验的课时量不可能开设太多。这就与实现理实一体化的教与学形成冲突,这也是《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改革的瓶颈之一。为有效突破这一瓶颈,以任务驱动,项目引领为主体结构,完成任务,整合相应的知识、技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电路基础部分大模块的课程教学设计如图2所示。图2电路基础部分大模块的课程教学设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构建新知识的过程,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情境性,主张以学生原有的经验为主构建知识。《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以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为起点,通过教学载体,通过完成任务,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新知识进行有效衔接,学生不仅提高学习兴趣,缩短电工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极大地调动学生积极性、自觉性与主动性。以“电的认知与安全用电”模块的教学为例,这是本课程的第一个学习模块,学生在高中物理中学习过欧姆定律,能够绘制简单的电路,这是学生已有知识,作为本次学习的逻辑起点;本模块的目标是掌握安全用电常识,具有安全用电意识。根据起点与目标,我们引入教学载体“试电笔”,设计学生行动任务:(1)用试电笔测出教室内的插座上是否有电?判断零线、火线?(2)绘制出用试电笔测量教室内的插座上是否有电的电路图。(3)用欧姆定律计算此回路中的电流。学生通过完成上述任务,掌握人体电阻,试电笔氖管电路结构,电流对人体的危害、安全电流等安全用电常识。把握学生学习的逻辑起点,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把握好新知识的生长点,才能帮助学生实现知识迁移。再以学习模块七:“基本控制线路的装接”为例,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是已经掌握了低压电器各元器件的元件识别、电气图形符号认知、简单电气控制原理图识读与绘制知识与技能,是本次学习的逻辑起点;本模块的目标是完成具有电动机正反转控制功能的线路设计与装接。根据完成任务的要求和环境等条件,选取适合的各种行动导向教学法,例如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任务设计法、小组工作法等,教学资源为任务单、工作单、评价单、技术资料手册、技术网站的网址等。图3验电笔的使用及其电路图根据起点与目标,我们引入教学载体“正反转控制线路原理图、正反转控制线路实物等”,设计学生行动任务:(1)识读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原理图逻辑起点,温故知新(2)资讯并设计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资讯(3)确定正反转控制线路设计方案与实施方案计划与决策(4)实施作业,完成检查并评价实施、检查与评价(5)总结学习单元,明确课后任务知识归纳与内化在上述任务的设计中,体现了完成任务的6个行动基本步骤,即“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同时根据学生的逻辑起点,找到联系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即通过分析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原理图,经过资讯,设计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实物装接图,包括元器件的选择,元器件的布局布线等;教师帮助学生选择设计方案,确定实施方案;教师在学生的实施环节中,观察学生的实施情况,并及时做出示范及引导;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多种形式的评价,包括学生自评,小组互评,老师评价等;最后,教师总结本学习单元,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反思行动的知识并进行知识的归纳、总结与内化,构建形成新的知识。图4“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的教学任务设计“载体导入、激发兴趣;操作体验、温故知新;建构新知,拓展延伸”是检验学生灵活应用本课程的理论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是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关键。学生根据课堂已学过的理论知识,按照要求通过自主或小组讨论确定任务完成方案并实施,得出操作结果,再从实践结果来分析所应用的理论知识。经过学生在实践与理论融合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但从中锻炼了动手能力,而且培养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了对本课程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工程素养。

四、以“电动机正反转电路装接与调试”单元为例,看教学实施效果

通过实践我们发现,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比较适合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运用任务驱动法教学,教师要精心设计学习任务,创设激发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探究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教学情境。在设计学习任务时,教师要紧扣本模块的重点、难点,从模块的知识特点以及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遵循由简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分解模块的学习任务,将学习任务具体化,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任务中,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完成学习。“电动机正反转电路装接与调试”单元是子模块七基本控制线路的装接中的学习单元2,学生已经熟知了低压电器以及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等,能识别、检测各低压电器,能够对电动机的点动-连续控制线路进行连接、排故等。结合学情及教学目标、重难点进行本单元的教学设计与实施,如下图所示。图5“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的教学组织与实施(1)下发工作单,明确初步任务———即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原理图的识读。教师以班级授课的形式,引导学生应用已有知识,分析电气原理图,识别各低压元器件及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2)设计方案并明确工作过程,明确具体任务———即工作流程。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对电动机控制线路的连接过程进行任务分配,确定所需的元器件、工具及其检测方案、线路连接方案和故障检测与排除方案。(3)实施工作,按照所确定的方案进行作业,明确各流程中的具体小任务———即①工具准备和元器件检测;②完成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的装接;③完成线路检测,故障排除,并进行通电试验。在各阶段,同组成员需团结并分工合作,积极主动动心、动脑、动手,按照电工职业标准进行操作;鉴于学生的竞争心理,学生都会踏实、努力完成任务。在此过程中,教师需从旁协助,密切关注各组的完成情况,并对安全用电知识进行普及,确保各组成员有效、安全的完成任务。(4)总结学习单元,明确课后任务———即完成实验报告。在此阶段,学生需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呈现,并做简要说明与总结,最后将自己的认识,理解通过实验报告的形式呈现。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对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的认识,以及线路检测、排故方面都会有所认知,同时培养了学生勤动手、爱动脑、爱设计的习惯。

五、结束语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改革并非盲目的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我们结合学生的学情以及非电各专业对本课程的要求,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载体的确定以及教学形式的选取上进行了系统化建构与设计,实现《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内容与载体上的“1+X”化,体现出该专业技术基础课程的“基础平台性”特征与“非电类各专业接口”特征;以任务驱动、项目引领为主进行系统化教学设计,突出“教、学、做、练‘一体化特色,遵循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通过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授课教师明显感觉到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极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作者:龙海燕 龚 雪 单位: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曲克敏.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性与职业性的对立统一[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30).

第2篇:航空电工电子技术范文

【关键词】任务驱动电工电子教学对策

随着社会竞争的越来越激烈,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于是这些年无论是职业学校,还是高等院校,扩大电工电子技术专业的招生。纵观国内许多学校,师资力量与电工电子专业学生数量无法匹配,另外许多电工电子教师仍然照搬传统的教学方法,未结合现代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改进,也未从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角度上进行考虑。于是,许多院校无法培养具备高职业素养、动手能力强的电工电子人才,许多学生也认为在学校无法学到专业的电工电子技术,不利于学生的就业,更不利于学校的长期发展。因此,作为电工电子技术教师,应该对自身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借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增加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培养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电工电子专业人才。

1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定义及特点

任务驱动教学法,最早提出是基于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它特别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带着任务或者解决问题的目的,激发学生在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自身的学习兴趣。这种教学方法,会营造比较真实的环境,让学生围绕着目的与任务,在问题驱动下,主动应用所学的知识,通过自主或者合作学习,实现最终的目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具有以下特点:(1)布置科学合理的任务,一般来说,教师在教学总目标基础上,将每个具体学习目标细化成比较适合的任务,这些任务要与学生的知识水平相适应,任务的太难与太简单都不利于实现总的教学目标。(2)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其主导性作用,教师对整个过程不能有过多的干预,只能进行简单的引导。(3)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相关的知识解决问题。(4)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教师对教学任务进行简要的点评。

2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电工电子教学应用现状

2.1布置任务难度不合理

目前,有部分电工电子教师开始尝试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但是由于任务难度的不合理,严重影响教学的质量。首先,个别教师布置的任务过于简单,例如教师让学生两个人一组做“用电工仪表测量电压、电流”,没有让学生进入更深次,更有挑战性的实验,让许多学生觉得任务太简单,没意义。其次,部分教师存在急于求成的思想,布置“叠加原理的验证”,要求学生分组完成验证线性电路叠加原理的正确性,根据实验电路图联接实验电路,对于一些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这样的实验难度较大,让他们容易失去学习的信心。

2.2教师对学生的任务干预较大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侧重要学生个人或者小组独立完成任务,教师在整个活动中不能直接干预,特别需要的方可进行简单引导。许多电工电子技术教师,在布置教学任务后,仍然喜欢对学生的实验进行干预和指点,例如教师布置“日光灯电路的测定”等实验的时候,个别小组在掌握日光灯电路的工作原理及电路联接出现问题,一些教师就急着当场纠正,这样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3课堂评价和课堂纪律管理问题

在现实的教学中,很多教师缺少教学评价。往往让学生完成任务之后,就结束本节课。例如学生在做完“日光灯电路的测定”,没有让学生谈谈自己做实验的心得和感受,教师也没有对学生的任务进行点评。另外,部分教师认为布置任务后,就不需要对学生进行管理,导致许多学生在做实验时候吵吵闹闹,甚至趁机会闲聊,这样就失去了课堂应有的威严。

3任务驱动教学在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改进对策

3.1布置任务应该体现“因材施教”原则

儒家思想“因材施教”,已经是当今教育的重要思想与原则。作为教师在布置任务的时候,一方面要权衡任务的难易程度,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因材施教”原则,例如布置“日光灯电路的测定”的任务的时候,对于成绩较好的小组,可以要求他们完成数据表格中的计算,同时要做好必要的误差分析,另外要求这部分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将电压、电流相量图绘出来,验证相量形式的基尔霍夫定律。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小组,只需要他们根据掌握日光灯电路的工作原理完成电路联接。这样安排,对于成绩好的小组,任务具有挑战性,能够激发他们探索难题的兴趣。对于成绩差的学生,可以帮助其树立学习的信心。

3.2教学过程中干预要合理,引导要科学

作为教师,应该遵循“课堂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对课堂的干预要合理,引导要科学。例如,在理论课堂中,要求学生根据电路结构、元件参数等去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以及功率,如果学生在执行任务的时候,遇到不会做,教师可以做简单的引导,但是不能直接干预,尽量不要直接指出学生的错误,让学生学会自我检查,自己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

3.3保证课堂的正常运作

电工电子专业以男生为主,课堂纪律是一个比较有挑战的问题。尤其是对于实验课程,许多男生自控能力较差,比较好动。因此作为教师,在布置任务之前,要强调课堂的纪律,强调做实验时候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在学生执行任务过程,教师要进行巡查,对于学生的违规行为进行及时禁止,不允许学生大声喧哗,保证课堂的纪律。

3.4做好学生自我评价和教师点评

任务驱动教学法,还有一个关键环节就是课堂评价。一方面要给学生自我评价的机会,让学生简单说说自己在执行任务过程中的心得,谈谈自己做的好的地方以及未做好之处。教师也要对整个任务进行评价,对于做的好的小组要给以表扬,并鼓励继续做好。对于各小组执行任务的不足之处,进行委婉指出,给以学生更多的鼓励和信心。例如学生在完成“元件参数和电路结构”计算,教师要对知识点进行简要总结,并指出学生做好之处和不足之处。

4结语

总的来说,任务驱动教学法给电工电子教学带来较大的好处,作为教师同时要吸取过去的经验和教训,避免一些典型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要体现学生为中心,体现因材施教原则,做好教学评价,做好班级管理,提升电工电子技术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军.浅谈基于任务驱动的《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设计过程[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16).

[2]饶蜀华,梁颖,邹涯梅,胡海华.《电路分析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与实施[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4).

第3篇:航空电工电子技术范文

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通过调研新形势下中航、民航、军队航空修理企业人才需求,分析了高职航空通信技术专业就业岗位群所需的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要求,结合高职教育目标,构建了基于职业能力需求的高职航空通信技术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提出了保障专业课程体系实施的措施。

关键词:

高职;航空通信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模块化;职业能力

基金项目: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专业建设教研项目“基于能力导向的模块化课程的构建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YC1401)随着军队与航空产业的发展,为满足航空产业对航空生产、服务、管理人才的需要,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进一步明确了“立足军队、面向航空、服务地方”的办学定位,优化专业设置,面向产业办专业。2013年,学校新开设了航空通信技术专业,以培养适应军队航空修理企业、民航、中航通信设备生产、维修、维护岗位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作为该专业的建设任务。

一、职业能力与模块化课程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根本任务,其专业培养目标以职业定位。[1]所培养的职业能力为学习者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和素养在特定的职业活动或情境中进行类化迁移与整合所形成的能完成一定职业任务的能力,即从事某项工作或职业的能力。[2]模块化课程体系是以课程模块为基本单元的组合体。通常是根据职业岗位要求对职业能力进行分解,然后围绕各项职业能力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形成若干课程模块。[3]每个课程模块以支持该项职业能力的知识、素质和技能为核心进行课程的优化组合,以增强其实用性与针对性。[4]同时,模块化课程体系能方便融入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具有开放性与时新性。因此,模块化课程体系针对职业或岗位群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以能力为主线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提高了人才培养方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适应性。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高等职业教育具有“以职业定位,面向实际,适应具体岗位群”的特点,模块化的课程体系通过单课程模块的教学有针对性地培养相应能力,通过多个课程模块化的教学有机综合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5]

二、航空通信技术专业就业岗位群及职业能力分析

在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通过对军队修理企业、民航、中航等各类维修类、检测维护类、生产类人才需求进行调研,将航空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为:主要面向航空装备修理企业、民航企业、航空装备制造企业及地方电子企业的生产、服务与管理第一线,培养具备航空通信电子设备的维修、检测、维护、安装、调试能力,能从事航空通信电子设备的维修、检测、维护、安装、调试等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优良专业技能及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根据航空通信维护、维修、生产类人才职业发展的路径,将高职航空通信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群分为两个层次,即初始就业岗位和发展就业岗位。其中,初始就业岗位包含民航飞机通信设备定检;中航通信设备的安装、调试;军队航修企业飞机通信设备维护、检测与维修。发展就业岗位是指在初始岗位上任职满5年以上可升迁到更高一级的岗位,即可在民航企业任AV定检工作,在中航与军队修理企业任检验等工作。要达到以上就业目标,本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基本专业素质包括:有敬慕航空、敬重装备、敬爱生命的航修精神,有踏实肯干、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责任感,具有较强的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自我提高的能力,具有分析和决策的能力,具有较好的沟通和执行能力,具有一定的器件识别、仪器仪表使用、电路分析、电路与设备检测、航空通信设备与电路故障诊断维修、维护等能力。构建课程体系首先需要进行职业能力分析,明确具体的岗位能力和素养。从职业能力要求来看,航空通信技术专业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总体要求是具备民航飞机通信设备定检,中航通信设备的安装、调试,军队航修企业飞机通信设备维护、检测与维修能力,具体可按照岗位、核心职业能力和支撑课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三、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

按照“必需、够用”的原则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并重视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与兼顾学生的基础与未来发展。航空通信技术专业整个课程体系由基本素质课程、职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四个模块组成。首先,基本素质课程模块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包括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述、体育、就业指导等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与法律意识、诚信品质、国防安全意识、社会交往能力等。其次,职业基础课模块主要培养学生具有电子类专业通用的共同能力,包括电工技术与应用、模拟电子技术与应用、数字电子技术与应用等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电子技术基础知识与电子基本技能,以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再就业能力。第三,专业核心技术技能课模块主要培养学生某个岗位的职业能力。并在航空手册查询、民航通信系统检查与维护课程之前,开设辅助支撑课程民航通信技术英语,在机载通信设备维修之前,开设辅助支撑课程通信系统与通信电路分析。主要培养学生职业岗位技能和技术应用能力,为胜任初始就业岗位奠定基础。最后,专业拓展课模块主要为进一步胜任初始岗位和综合素质提高而设置。除开设综合实训、顶岗实习必修课程之外,还开设了航空电子系统等课程。旨在强化与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也为未来岗位的发展变化做好准备。以上四个模块的课程遵循学生学习成长规律,按基本素质课程→职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职业能力拓展课程的顺序开设。同模块的课程按照知识的逻辑关系,技能、技术应用的难易,由易到难、从简到繁进行序化。

四、专业课程体系实施保障措施

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应用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其实施过程中具有一系列保障措施。(1)学院大力开展“建内涵、立特色、树品牌、创卓越”的建设,为航空通信技术专业模块化课程的教学实施在教学理念、教学管理、校企合作、教学条件和教师等方面提供了条件。(2)航空通信技术专业建有电工技术及应用、模拟电子技术及应用等多个一体化教室,航空电气标化施工、通信技术、通信设备维修实训室等校内实训室,中航5712飞机修理企业等校外航空通信设备安装、调试、维修顶岗实训基地,为模块化课程体系实施提供了硬件条件。(3)采用项目化教学、任务驱动、现场教学、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校内课堂教学与企业现场教学相结合的组织形式,过程考核和终结考核相结合、技能考核与素养考核相结合的课程考核,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评价的科学性。(4)安排校内教师“走出去”,深入到航空一线企业顶岗,把企业专家“请进来”,担任核心能力模块课程教学,打造了职业能力强与职业素养高的双师团队。(5)依托学校与行业搭建的协同创新中心平台创新机制,与中航5712飞机修理有限公司、南方航空公司湖南分公司等企业合作,共同制订专业标准、建设实习基地、实施课程教学。航空通信技术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合理,教学保障有力,通过一体化的教学、仿真环境的实训、航空修理企业的顶岗实习,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得以培养、素养得到提高,有效实现了专业培养目标。

作者:王文海 单位: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刘继平.高职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8(1):46-49.

[2]刘春生,徐长发.职业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蒋乃平.模块化课程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01(28):16-19.

第4篇:航空电工电子技术范文

关键词:CDIO工程教育;实验设备;航空电子专业;实验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0-0167-03

一、引言

航空机务维修工程是应用多学科知识,从事复杂系统的运行、维护的工作,内容涵盖相关理论、工程技术、技能、规范、流程、人为因素等,维修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飞行安全及航空公司的经济效益。随着民用航空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要实现从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的转变,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无疑是重要的因素之一。这要求学生不仅应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知识,而且更应注重对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航空机务维修人员而言,工程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传统实验教学体系已越来越难以满足现代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根据民航发展对航空工程机务维修人员的实际需要,建立适合民航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是一项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二、建设背景

目前,民航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是与航空企业的实际脱节,不能很好地满足企业需要,为企业提供满意的“产品”。中国民航大学作为国内民航特色专业门类齐全的唯一高校,在硬件设施及专业教师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也存在实践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不能很好地满足民航对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1-5]。因此,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综合改革借鉴CDIO工程教育理念,构造集系统性思维养成、工程实现意识锻造、创新精神激励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训环节探索国际合作、企业参与的工程训练模式,建立了天津市航空电子电气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中国民航大学历来重视实验教学改革,2011年,学校了《中国民航大学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到2020年基本形成凸显中国民航大学特色的以工程应用型为主的人才培养体系。以树立“大工程观”为理念,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主线,深化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着力提高学生工程实验能力。多项举措从不同的侧面与角度促进实验教学改革和建设,对提升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综合素质与创新精神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建设思路

遵循“面向机务工程实际,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基于CDIO工程教育的航空电子专业实验体系的建设思路,是构建层次完善、结构合理的基于“大工程观”教育理念的航电一体化实验体系。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工程能力、创新能力、社会责任、团队协作、环境意识的综合培养,加强学科交叉和特色专业综合,借助航空机务专业科研成果转化,推动实验教学和科研协同发展。新的实验体系体现了以下特征。

1.构建航电一体化的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完善实验教学层次和类型,以飞机系统基本构成和原理—飞机电子电气设备单元设计—飞机电子电气系统测试、维护与综合应用为主线,建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单元到系统,涵盖知识、能力、素质,航电一体化的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在学科专业设置综合化的条件下,探索提高实验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和柔性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

2.基于“大工程观”,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学生工程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探索实验教学模式改革,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提高学生综合工程能力为宗旨,调动学生实验过程中的积极主动性。转变教学理念,在教学理念上淡化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界限,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有机的结合,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实现原理、方法、应用的有机结合。

3.加强学科交叉和特色专业综合,借助航空机务专业科研成果转化,推动实验教学和科研协同发展,建设国内领先的航电实验室。加强实验教学的系统性和综合性,使跨专业知识在天津市航空电子电气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各实验平台上完成系统性实验教学。将科研成果与特色实验教学紧密结合,研发先进系统性特色专业实验实训装置,构建航空电子维修模拟环境。充分开放和共享专业实验实训资源。凝聚校内外各方力量,建立航空维修专业校外实习基地。

4.建立以培养综合能力为目标的考核机制和管理体系。建设系列课程下的实验技能综合评价机制,按逐级达标要求,建立多元实验考核方法,统筹考核实验过程与实验结果,对学生的实验理论、基本技能、设计能力及创新能力进行更为客观的评价。将个人能力考核与团队成绩相结合。

四、建设内容

1.实验教学体系建设。航电一体化的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该体系面向一个人才培养目标、基于一条主线、集成四大类实验。

人才培养目标服务和服从专业培养目标,体现在专业教学计划之上的实验教学任务。该任务紧密围绕飞机系统基本构成和原理—飞机电子电气设备单元设计—飞机电子电气系统测试、维护与综合应用这一主线,并依托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基础。航电一体化专业实验教学内容归为专业基础实验、专业实验、创新实验和行业实践四大类。按照实验阶梯型层次规划和设计,配置了课程基础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创新性实验和行业综合维修实训。航电系统综合实验和综合维修实训则建立在网络互连的平台基础之上,打破专业壁垒,构建的开放式实验项目。

突出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之间的密切关系,构建了以实验目标为导向、实验内容为载体、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实验教学体系。该体系层次清晰、目标明确。实验内容与科研和工程应用紧密结合,并注重其趣味性、工程性和探究性。突出系统级实践训练和新技术实验,实验体系设计如下:(1)层次一:专业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包括电子专业基础课程中各课程对应的实验环节,是专业基础性实验,一般作为验证专业基础理论的实验阶段,如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等。(2)层次二:专业实验。从这一层次开始逐步体现了CDIO工程教育思想。专业实验包括航空电子、特色专业课程的课程实验和设计性实验,以及涵盖航空电子、电气、机械和发动机的综合维修实训。通过综合性强的实验项目设计,培养学生在理论学习过程中的实地构思、设计、实现与操作的工程实践应用与团队合作创新能力。专业实验教学注重工程实践训练,特别设计了综合维修实训,从制作电子钟、飞机防撞灯控制等小系统的基本工程技能训练到特色专业课程实验,再到综合维修实训。(3)层次三:创新实践实验。创新实践实验主要给学生提供第二课堂活动,有助于学生创造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在创新实践实验室,学生开展创造、创新活动,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制作竞赛和智能车竞赛等活动,并参加科研课题的申报及研究。通过加大对实验室的开放,建立科学的课外活动体系,与课内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学生以工程观学习专业知识,从系统观的角度引导学生了解、掌握专业知识体系。由课题需求引导学习、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良好地掌握相关的课程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层次四:行业实习基地。行业实习基地利用校外机务维修资源,建立天津航大雄英行业实习基地,其内容涵盖从飞机电子、电气各系统原理、构造、运行性能及其维护技能实习等多个环节,其中尤其强化了特色专业基本技能训练和有效的专业维修基础实习和系统维修实习环节。

将工程实际贯穿于学生的教育培养,促使学生带着工程问题进入针对性的学习,增强学习的兴趣。在学生的入学阶段树立工程创新意识,对他们整个培养阶段的创新能力和成就极为重要。民航机务工程师维修技能的高低关系到维修人员能否尽快上岗,能否达到维修质量,是尽量减小维修差错的关键。在认识实习阶段,要强化行业及对人才需求的综合能力要求,除了有很重要的工程实践技能之外,还要学生了解航空法规和人为因素等方面对机务工程综合能力培养的作用。

《机务维修实践》课程是与民航维修联系最紧密的实践课程。同时,《机务维修实践》课程的培训内容按照民航局CCAR-147法规技能培训标准制订。具体实验室建设如图2所示。

2.考核方法与实验成绩评定。(1)实验过程结构比例考核方法。为使综合性实验的考核环节贴近工程实际,尝试改变以往以实验态度和实验过程为主,评定实验成绩的方法。在考核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课程专长加以考核和评价,依据学生的兴趣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实验项目报告、设计评估等形式,学生也可以自评、互评等方式实质性地提出实验过程考核结构比例,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成绩评定,自主建立起对学习和生活的品格的塑造,实现育人的目标。(2)团队(与个人贡献)加权考核方法。由团队共同协作完成的实验教学项目,采用新型的答辩考核方式,由课程教学团队成员组成课程考核委员会,对学生的课程进行加权考核。考核委员会对团队角色贡献予以评价,得出每个学生实验的总评成绩。实验实训项目和开发创新实践项目的阶段工作研究报告,亦可以作为课程考试部分成绩或设计性实验、综合维修实训成绩等。

总之,评价方式的改革和教学模式改革是相配套的。大部分课程的成绩应由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和做实验的质量、实验报告等几部分组成,合理和综合安排实验实训整个过程的各项成绩所占的比例,突出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克服困难完成实验。实验中既提倡小组合作,又鼓励他们独立研究。

五、结束语

在天津市航空电子电气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良好环境下,经过三年多来中心教师的不懈努力,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实践教育教学思想,重构了实验课程体系,更新了教学内容,主持了9项省部级教研项目,发表了多篇论文,获得了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教学奖。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已有的建设成果及优良的天津市航空电子电气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课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实验体系建设历时三年,实践证明在下列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

1.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能力普遍提高。例如:学生利用本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的资助,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借助创新实验室提供的条件完成多项科技项目制作,设计方案新颖实用、富有创意,说明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后的大学生思想活跃、有进取心,综合应用已学知识,实践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2.学生自主选择开发课题的意识和能力有明显的提高。如学生参与的自行研制的教学设备,已用于本专业综合课程实验中。

3.优秀学生自愿参加老师科研活动的人数明显增多。在近年举行的飞思卡尔智能车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本专业学生获得多项全国和赛区的奖项。

参考文献:

[1]马庆龙,李赵红,朱明强.大学生创新型实验室建设[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0,32(4):86-87.

[2]石光明,王松林,周佳社,等.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7(4):28-30.

[3]肖看,尹仕,严国萍.创新型电工电子全开放实验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4):79-82.

[4]杨拴科,马西奎,刘晔.创建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1):67-70.

第5篇:航空电工电子技术范文

[关键词]仿真实验 辅助工具 事半功倍

中图分类号:G1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6-0208-01

引言:

《电工电子》是汽修专业的基础课,比较抽象,难懂,弄的不好学生根本没有听懂,时间长了就放弃了,所以要求我们老师要加强教学方法的探索,要把高深的理论用直观的,形象的,简单的实验方法加以论证,要学生多动手,增加他们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传统的硬件实验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实验结果如果不对可以当场查找原因,优点很多,但它要求事先做很长的准备,实验中学生的安全也非常重要,要求实验设备好,实验指导人员够,基于它的这些缺点,仿真实验在《电工电子》的教学中就彰显出它独特的地位。

一、仿真技术简介

EWB是英文单词Electronics Work Bench 电子工作台的缩写,它是交互图像技术有限公司在九十年代初推出的EDA(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但真正在国内使用就比较晚,它用来模拟电路图和仿真电路工作状态,波形、电流、电压等非常直观。可以方便得实现书上的任意电路演示实验,方便,快捷,安全实用。它里面包括了信号源库(电池,接地,直流电压源等),基本器件库(电阻,电感,开关等),仪器库(各种电表,参数设置)等,只需轻点鼠标,就可以画出我们需要的电路图,我们需要的参数设置,演示实验结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仿真实验是课堂教学演示的理想之选

下面我通过《电工电子》中一个具体的电磁感应这个实验加以说明。

1.实验前的“备”与“想”

我首先学习了EWB(虚拟电子工作台)软件和操作方法,其方便的更改电路和元件参数的能力,使我们得以很好的了解电子电路的各种性质。熟悉了如何改变实验中的各个参数值,并且实验效果要明显可行,事先熟练操作,站在教室的各个角落观察图象,以保证每个同学都能看到。然后认真书写教案,精磨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怎么样才能使绝大多数的同学参与和感兴趣,应该采用什么教学方法,中间的各个环节的衔接与导入怎么进行,可能出现的问题如何解决等一一认真思考,做到有的放矢,不打无准备之战。

2.实验中的“思”与“动”

(1)线圈的电磁感应

电磁感应的实验,书上主要给了两个,下面是第一个实验,我不是自己演示然后直接给出结论,这种方法出力不讨好,事倍功半,学生并没有听进去,我采用的是先设问,给出如下表格中的问题,让同学“思”考,老师进行简单的提示与引导,然后让学生“动”手来做仿真实验,自己给出结论。老师进行总结和表扬,甚至奖励。事实证明这种方法特别好,可以说是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踊跃上台演示实验,大家注意力专注,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比我们老师“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好了特多,学生印象深刻,兴趣盎然。全部“动”起手来,“动”起脑来。

针对下图实验问题如表1,图1:

2)、导线的电磁感应(如图2,表2)

根据上面表格中的 问题,老师加以解析,然后让学生上台试验,每个问题找一个学生,通过演示来得出结论,每个同学加以相应的分数,老师进行简单的总结和表扬,全程基本都是学生自己参与,自己动手,印象深刻,老师在这里只起了引导和总结的任务。

3、实验后的“查”与“补”

做完实验后,要检查同学的成绩,听取他们的意见,看下哪些地方学生掌握的好,哪些不好,以便认真总结和记录,下次再上这节课的时候改正,找出纠正的方法,下次课再巩固理解,争取做到学生90%的掌握率。

三、结束语

仿真软件进入电工电子技术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可以把抽象的理论知识通过实验简单化、形象化,许多实际中不易接触到的仪器可以很方便地从屏幕上选用,让学生感受到实际动手操作的快乐,从而激发学员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总之,随着多媒体课室建设的不断完善,仿真软件一定能够在电工电子课程教学改革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志波.在电工电子教学中应用仿真技术的探索与实践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12-02-28 10:59:00].

[2] 崔建明.电工电子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 张阳,张聚恩.仿真技术发展综述[J].航空系统工程,2004,(3).

[4] 玄刚.浅谈仿真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方向[J].职业教育研究,2009,增刊.

第6篇:航空电工电子技术范文

关键词:仿真技术;电工电子;教学;EWB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1-012-01

仿真教学,是指应用软件和技术借助windows平台进行辅助教学活动。将仿真技术引入课堂教学和实验实训中,显著地提高了教学效率、效果,节约了教学成本,有效地提高了学员学习应用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受到了学员的普遍欢迎和好评。随着仿真技术的不断发展,仿真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仿真教学具有以下明显的优越性:一是仿真软件中的虚拟仪器和元器件与实物非常接近,易学易懂,学员爱学爱用,兴趣高,且不受场地限制;二是仿真演示和仿真实验实训直观、清晰、生动,使抽象的概念原理直观化、形象化,有利于突破难点、加深记忆;三是仿真教学、仿真实验实训不必直接接触强电,不用进行元件安装和焊锡操作,从而避免溅锡伤人、线路短路触电等危险,达到安全的目的;四是采用仿真实验、实训,可随意调出软件中元器件库虚拟仪器及各种元器件进行模拟设计、安装,利用虚拟仪器对设计好的电路进行调试及分析,不仅测试仪器的图形与实物相似,而且测试结果与实际调试基本相似,如同置身于实验室中,既节省了购买大量元器件和高档仪器的费用,又避免了仪器损坏和元件消耗。

电子技术、电子电路、脉冲与数字电路等电子类课程概念抽象、直观性差、原理难懂,加上技校学员普遍素质偏低,对理论教学缺乏兴趣,故此传统教法的教学效果比较差。针对我院学员的实际,将仿真技术应用到上述课程的教学活动中,达到了事半功倍、省时高效的效果。

一、应用仿真技术演示抽象内容,激发学员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常应用仿真技术巧妙精彩地导入要讲的内容,以激发学员的求知欲。例如在讲授半导体特性这一课题时,学员对电子流和空穴流往往难以理解,为此,应用仿真技术在屏幕上模拟出电子流和空穴流的流动过程:在电场力作用下,电子连续不断地向电源装置的正极移动,形成了一条电子流;而空穴则向电源的负极移动,形成了一条空穴流。它们形成的电流方向一致,外电路的电流等于电子电流和空穴电流之和。通过这样的演示,同学们不但兴趣盎然,而且较好地理解了半导体导电的这个重要特征。

二、应用仿真技术演示电路特点,突破教学难点

将抽象的原理、概念、公式推导直观化,有利于学员理解和记忆,从而突破教学难点。例如电子线路中有关整流滤波电路的教学,传统教法是由教师通过分析电容的充放电过程对输出直流电压的影响,得出一个输出电压的波形图,然后对波形图进行分析,推导出求电容容量C的关系公式,但学员往往感到公式抽象,实际中不会应用数学公式。为了突破这一难题,就利用Multisim2001软件,模拟该电路,经过仿真演示,同学们就较好理解了这一问题,从而有效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三、应用仿真技术将仿真实验引入课堂,有利于一体化教学

以往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教师需要带学员到实验室上课,或将实验仪器设备搬到普通课堂,十分不便。为达到省时高效,将EWB的仿真实验功能引入课堂,进行一体化教学,开展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教学效果显著。

四、应用仿真技术开展模拟实训,实行“虚实结合”

过去,因受场地、经费、器材等硬件条件限制,电类专业的实习课题和时间安排往往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不利于学员实践能力的提高。随着仿真技术的应用,在教学中,选取有代表性的课题,开设了一定比例的模拟实训,实行实物实训与模拟实训相结合,发挥了模拟实训省时、高效、安全、经济的长处,解决了过去实训课完全依赖实验仪器,且电子元器件损耗大和实验仪器损坏后维修不及时的问题。的做法是,对基本测量技术、常用仪器仪表及元器件使用、基本电路设计等电子专业的基本功,原则上都进行实物实训;对用真实仪器难以显示或需消耗昂贵元器件的课题,通常采用模拟实训;对设计性、综合性的实训项目,通常安排学员先进行EWB模拟预习,在理解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再安排实物实训。这样将虚实两种实验结合起来,可以大大提高实训实验效率和质量,节约教学成本。

五、应用仿真技术充实、丰富第二课堂活动,提高学员的创新能力

搞好第二课题活动,有利于学员为适应就业市场竞争而提高就业能力。所以,在课余积极指导电子专业学员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利用EWB进行电子线路应用、设计的模拟训练,有效地促进了研究性学习,提高了学员的电路设计水平。例如,我结合脉冲波形的产生与整形的教学,指导学员应用EWB软件进行单稳态触发器电器电路仿真实验,用信号发生器产生触发信号作为输入信号,通过示波器观察输入、输出波形。在仿真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电路设计,再应用EWB模拟验证,然后动手制作实物,使学员的电子制作水平显著提高。

总而言之,仿真教学虽然不能完全取代真实的传统教学和实训,但只要我们充分发挥仿真技术的特点,使仿真教学与传统知识讲授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就一定能有效地减少教师无效的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教学资源,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接受灌输为主动建构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实现多快好省地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崔建明.电工电子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第7篇:航空电工电子技术范文

对于专业课中的主干课程适当综合化就是把原来两门或两门以上的课程重新调整内容与框架,构成一门新的课程。如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测量与工艺》、《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技术》三门课程进行一定的调整、删节、补充后,综合为一门课程,即《电子技术》(上、下),上部分属于专业理论综合课,下部分属于专业实践综合课,分两个学期完成教学。

一、实行课程综合化的必要性

高等职业教育是针对职业岗位群,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级实用型人才。毕业生要具有一定的岗位针对性和适应性,“主要从事成熟技术的应用和运作”,也就是说能将常规的成熟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并具有一定的运用高新技术的能力和一定的横向扩展能力,为此必须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专业实践课和专业理论课的比例达1:1左右。实践课的加强,会使专业课的课堂教学时数相应减少。将相关的两门或两门以上的课程综合为一门课程,可剔除一些不必要的重复,从而得以节约课时,用于实践性教学。另外,通过课程结构的调整,还便于教学实施。在不降低原有理论深度且引进了部分新内容的前提下,对课程结构进行了调整,可以节约课时,使之更利于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综合化应遵循的原则

课程综合化不是学科型教材简单地加加减减,通过课程综合化,将相关知识材料有机地重新组合,并引进一定的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等新知识。课程综合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以教学计划为依据,以培养目标为主线,按职业能力结构调整课程内容,突出重点,适度地多设接口。比如在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电子技术I(上)》的教学安排中,我们把教学目标划分成以下几个模块: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子仪器与测量、电子基本技能。前面两个模块主要学习电子专业理论基础,使学生基本具备电子电路的识图和分析能力,后面两个模块主要学习常用电子仪器的应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检测以及安装焊接能力;在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电子技术I(下)》的教学安排中,我们把教学目标划分成两个模块:电子工艺与管理、电子线路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在了解电子工艺知识的基础上,我们要求学生掌握Protel软件,能够熟练地运用软件设计满足用户要求的PCB板图,最后模拟实际生产线的管理,按照PCB板制作的工艺流程完成成品的制作。

三、综合课的教学实施

1.编制能满足教学要求的课程教学大纲。在编写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的过程中,应将重点放在综合课程教学大纲上。每门综合课教学大纲应组织三到五人的编写小组,由该课程的主讲教师负责执笔。编写小组在收集信息、阅读资料的基础上,经集体讨论确定该课程的功能与框架,由执笔者写出课程基本要求,并据此写出课程教学大纲初稿。每次审稿,必须由审稿者签署书面意见,作为执笔者修改的依据。

2.按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选编教材或讲义。目前综合课教材还是以“选”为主,逐步向“编”过渡。有些课程难以选到合适的教材,须由任课教师写出讲义,并打印给学生作为教材,如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已编写了部分综合课讲义。大部分选用的教材,难以达到综合课教学大纲的要求,要求教研室组织人员写出补充讲义。从试行情况看,写补充讲义以完善现有教材的不足,是一个较好的办法。

3.对任课教师必须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综合课内容面广、量大,突出了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一方面要求教师具有更丰富而全面的知识,另一方面又要求教师本身必须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也就是说综合课的教学质量要由 “双师型”教师队伍来保证。因此,任课教师应多下实验室、实训室锻炼自己。我校已采取了有关措施,鼓励教师深入实践教学现场,打破以往理论教师和实训教师的界线,每个教师轮流承担理论教学任务和实践教学任务,极大地激发了教师提高实践能力的热情,在教学安排中实践教学的比重越来越大,职业教育的质量明显提高。此外,还聘请有关生产单位的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地到学校来介绍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

4.开发新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课程综合化属于课程内容的改革,内容改变了必须有新方法与之适应,包括教学方法与考方法。对于专业课要改变一张试卷定优劣的做法,要探索新的考核方法,要加强实践能力的考核力度,在能力培养上要强调过程控制与目标控制相结合的方法,可实行厂校联合,工厂、企业除提供现场教学的场地、设备外,还可派出有关技术人员与专家参与教学指导,并对学生进行考核考查。

5.成立学生助教小组。综合课是主干专业课,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如应用电子专业的《电子电路的设计与制作》课程, 涉及到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的理论基础以及EDA软件的应用技术,还有动手安装调试的能力。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教师负担,切实保证课程要求的职业能力准确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根据自愿原则,每门综合课均可在班级内挑选几名成绩优秀、热情高的学生组成课外助教小组。教师利用课外时间对助教小组的学生进行强化训练,使之成为课内外教学活动的辅导力量,参与理论和实践教学活动的辅导。学生助教小组成员的表现记入学生成绩单的特长栏内。如实用电工技术课外实践活动小组,经教师强化训练后,既可参与理论教学课外辅导,又可帮助实验室、实训室检修仪表、准备实验等,还可让他们在实验课或实训课中协助老师参与指导。

6.开展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综合课的竞赛活动,可以是理论知识竞赛,也可以是实践环节的技能竞赛,优胜者的成绩记入学生成绩单的特长栏内。如应用电子专业的《电子技术I(上)》可进行电子基本技能竞赛,《电子技术I(下)》可进行电子线路板设计竞赛等。竞赛一般在校内进行,也可在校际的相近专业组织对抗赛,另外,还可请教专家对课程发展动向作专题报告。通过这些活动,可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应用能力和进取精神。

第8篇:航空电工电子技术范文

关键词:工学结合;应用电子;专业培养

工学结合作为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应用型教学模式,最早起源于西方国家,由于其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特性,避免了培养出高分低能的“人才”,因而得到国外众多高等教育机构的重视。随着工学结合模式在我国各大专院校的推广,高等院校中的学子们有了在学习中工作的机会,不再被局限在“象牙塔”中与社会隔绝。在当前就业形势持续严峻的社会现实中,工学结合模式给了莘莘学子更强的竞争优势。

一、工学结合的内涵

工学结合顾名思义即是工作与学习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工学结合的种类繁多,有将一学年划分为若干学期,工作与学习交替进行;也有在一周之内分出几天工作而其余时间学习;另有半天工作、半天学习,也就是一般所说的“半工半读”。无论工学结合采用什么具体方式,其相同之处在于学生既在学习中工作,也在工作中学习,而且这种工作是有偿劳动,其供职的单位需要向学生提供一定的劳动报酬。而学生不仅需要遵守供职单位的规章制度,也会受到学校的严格考核与监督,学校还会根据学生工作与学习的情况给予相应的学分。

二、应用电子专业中工学结合模式的具体应用

信息时代的到来将电子信息产业推到了各行业的前端,电子产品越来越多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由此形成的系统化产业链对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地处陕南的陕西航空技术学院因其在应用电子专业的教育资源优势,而将学生的培养定位在工学结合模式上,通过校企结合的方法改革传统的教学形式,使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取得显著的成效。

(一)改革课程体系

2004年,为适应新时代对于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要,该校聘请了十几位来自电子电器企业的专业人士,对学校应用电子专业的课程进行了调整与整合。按照未来的市场就业前景,并根据企业的职业岗位确定培养学生的数量,及企业职业岗位需要的人才能力制定培养目标,根据企业职业岗位需要的人才素质确定培养方案,按照企业职业岗位的工作流程设置具体的课程安排。改革后教学体系形成了“基础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基础教学包括传统公共课程与理论学习,实践教学则有实验室操作、校内外实训、顶岗实训。工学结合模式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课时与教室、教师与工程师”的融合,为应用电子专业的教学改革与拓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二)建立实训基地

该校已经成型的校内实训基地中包括各类实训室如:过程控制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电工电子技术等。校外主要实训基地包括中航工业公司、千山电子仪器厂、国营东方电子仪器厂、中原电测仪器厂等单位。在工学结合模式下培育出的历届毕业生受到陕西飞机工业公司、厦门太古飞机工程有限公司、深圳航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惠威集团等企业的青睐,毕业生进入企业后,凭借着校内外的实训和在企业的实际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就迅速成长为企业的骨干技术力量。不仅在就业市场上占据了领先优势,实训也促成了众多教育科研成果的出台,自工学结合模式施行以来,该校已经编写成功《电子产品工艺实训》、《电工电子技术》、《电机与电气控制》等多本教材,使学校的教学水平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三)反哺社会

随着陕西航空技术学院实训基地的建成与使用,不仅培养出众多有学历有能力的高等教育人才,也让参与实训的各类企业受益匪浅。在学校利用中般工业企业的内部资源的同时,企业也得到了职工内部培训、企业文化讲座、电子专业研修班、电子技能专项训练、职业资格培训及鉴定等来自学校的专业服务。学校已经累计为参与实训的企业开展员工培训达150人,完成职业资格鉴定380人,开展企业文化讲座8次,帮助企业开展专业研修班4期。

三、相关问题与解决措施

(一)认为工学结合不适于高等教育

部分教育界及社会人士认为工学结合应当是中等教育采用的模式,高等学府应当更多地培养研究型的学者,而不是半工半读的蓝领工人。

解决措施:端正观念。无论是这种教育模式的发源地英国还是推广地美国,工学结合模式都是从高等学府中出现,至今在国际上也仍然主要存在于高等教育过程中。高等教育不应当是脱离社会的“象牙塔”,而应顺应时代潮流成为大众化的教育形式。美国著名教育学者、教育变革“设计师”Clark Kerr曾明确表示过:“从中世纪起,大学就是为了某种专业(职业)培养专门的人才的地方。”高等学府的学子们为了将来的职业发展进行实践活动并不会降低所谓的“身份”,相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中国就业形势的持续紧张,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高低越来越成为大学实现教学的最终目标之首,大学应当有意识地帮助大学生进行专业(职业)技术训练,从而尽快掌握未来就业所必须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

(二)工作影响了学习时间

难以避免的问题,这种问题在国内外均存在,属正常现象。学习需要时间,工作同样需要,将原本计划用于学习的时间划拨出一部分给工作,则用于学习的时间自然受到挤压,出现学习时间不足的情况。

解决措施:延长学制或在假期安排工作。国外大学大多实行学分制教学与弹性学制,学生修满学分即可毕业,对学习时间的要求相对宽松,所以延长学制的办法比较可行,但国内目前暂时缺乏相对成熟的条件,因此延长学制在中国施行的困难相对较大。在假期安排工作的办法比较适合中国的国情,目前在上海已经有大学进行了试点。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根据其学校的实际情况将暑假的时间延长,学生四年本科学习结束时已经积累了超过半年的工作经验,学校与学生就职的企业在学生毕业时共同颁发“实践证书”,帮助学生在未来的职场取得了显著优势。

结束语:

应用电子专业教育在工学结合模式下培养出的高等教育人才适应了当代社会“学历+能力”的要求,不仅使学生个体在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占据了相当的优势,也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开拓了创新思路、展开了美好前景。

参考文献:

第9篇:航空电工电子技术范文

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of electronics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has many shortcomings, such as

time-consuming, laborious and poor economy. In this article, Proteus simulation software is applied to the teaching of electronics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exploring its application in Kirchhoff's law in the circuit and the single-chip computer teaching.

关键词: 基尔霍夫定律;摸拟;抢答;仿真

Key words: Kirchhoff's law;emulation;vies to answer first;simulation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4-0233-02

0 引言

在中职电工基础、电子线路和电子技能实训等课程的教学中,往往需要学生搭制电路。传统的方法是根据原理图购买元器件,制板,焊接,调试,最后进行测试观看实验效果,如果元件参数选择不当达不到实验要求,就必须重新选择元件,然后进行焊接,这个过程就要反复进行,这样不仅费时、费力而且费用也高。而软件就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难题,通过将Proteus仿真软件引入到电子专业中,对一些电学定律,电路实验进行仿真教学,帮助学生理解电学的有关原理,电路实验现象,运用颜色、图形、运动图象、声音等多种手段,将无法触摸、难于理解的电学概念和电路实验现象真实化和形象化,解决中职电子教学中存在的学生学习困难,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根据多年从事电子教学的经验:在教学中引入Proteus仿真软件,通过其仿真功能,帮助学生理解电学中的有关定理,电路实验现象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1 Proteus软件简介

Proteus软件是由英国公司开发的EDA工具软件,它不仅具有其它EDA工具软件的仿真功能,还能仿真单片机及器件,是目前最好的仿真单片机及器件的工具。Proteus软件包括原理图编辑(SCH)、印制电路板(PCB)布线、电路仿真(VSM)等功能,而这里主要使用其仿真功能,在没有实验电路板的情况下可以代替实验电路板,仿真效果与实际电路实验效果基本一致,可以大大的节约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率和教学

质量。

2 直流电路的Proteus仿真教学

基尔霍夫节点电流定律是电工基础很重要的一个知识点,现在通过Proteus仿真软件来画一个三条支路两个网孔的直流电路来验证基尔霍夫节点电流定律的正确性,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在电路的三条支路中串入了三个直流电流表,通过直流电流表可以直观的看到各个支路电流的关系,然后用Proteus软件的仿真功能来对这个电路进行仿真。

3 单片机的仿真教学

如果只是在电工基础、电子线路和电子技能实训等课程中应用Proteus,那真是大材小用了,Proteus的应用还有单片机的仿真,它支持51系列,AVR,PIC等单片机的仿真,还提供了大量的测试仪器仪表,如逻辑分析仪,虚拟终端,SPI调试器,I2C调试器,多通道示波器,频率计等。而在中职教学上现在很多中专学校都已经开设了单片机这门课程,所以下面以八路抢答器为例来进行单片机仿真

教学。

3.1 八路抢答器设计说明 只要主持人按下复位按钮,数码管就显示“0”表示可以开始抢答,一旦有抢答信号,就立即判断出是哪一位选手最先抢答的,随即把相应的位号送至数码管显示,并对其后的抢答信号不再响应,同时蜂鸣器持续间隔鸣响,给出声音提示信号,当主持人按下复位按钮发出复位信号后开始下一轮抢答。

4 Proteus对教学以及设备设施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件创新的工具将会改变人的工作习惯,同样一个好的软件,也会改变人的学习习惯,在中职电子教学中引入Proteus后,对教学过程,设备设施提出了新的要求。

①全面解决中职电子各专业的实验实习问题。Proteus可以应用在电工基础,电子线路,电子技能实训,单片机原理与接口电路,电子测量,电子电路设计等学科。对于每一个相关电路都可以搭建电路来仿真,仿真效果与实际效果一样,克服教学中硬件电路固定,学生不能改,实验内容固定的局限性,同时扩展学生思路,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②硬件投入少,经济。使用真实仪器,维护成本高,还怕学生搞坏。采用软件方式进行教学更省时省力。③学生可自行实验,锻练解决实际工程的问题的能力。④应用Proteus教学最低要求要有投影仪,最好还有相配套的机房。

参考文献:

[1]周润景,张丽娜.基于Proteus的电路及单片机系统设计与仿真[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

[2]聂广林,任德齐.电子技术基础(第二版)[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

[3]曾祥富,兰永安.电工基础(第二版)[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