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学与研究的关系范文

科学与研究的关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学与研究的关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学与研究的关系

第1篇:科学与研究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高等教育 科学 关系 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9-173-02

1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国为推动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都把科学技术和教育摆在关系国家兴衰的重要地位上予以大力扶持。一般来说,高等教育主要承担着科学研究、教学工作、人才培养的职能,本文中的科学特指自然科学。近代高等教育和古代高等教育不同,近代高等教育是以自然科学进入大学课程为标志的。在这以前,大学排斥在大学中教授自然科学。从18世纪自然科学进入大学以来,它在大学中获得了与人文社会学科同样重要的地位,而由于自然科学对社会生产力的直接推动作用,它在大学中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人文社会学科则受到了冷落。因此,近代高等教育与科学的发展相伴而生,二者相互依存。然而,近年来,以科技带动经济发展为导向的高等教育却呈现出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本文通过对高等教育与科学的关系发展进行综述,理清二者目前的发展现状,以期为我国今后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提供借鉴。

2 研究背景

2.1 高等教育与科学的结合过程

17世纪,人们发现了科学技术在人类的生活生产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从此,近代科学教育拉开了序幕。18世纪,科学知识加以普及得以向普通大众渗透。在这之前,科学技术处在萌芽阶段,还未摆脱传统的哲学与神学,从而未能与高等教育紧密结合,相互影响各自的发展。1822年德国成立德语国家科学家和医生协会,实现了高等教育教学与科学的第一次有机结合。后来,在美国,研究生院设置科学研究专业,同时进行经典的专业教育。19世纪之后,工业革命迅速开展,社会对科学技术依赖性大大提高,当科学技术成为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时,大学不得不向科学技术敞开大门,科学技术深入大学内部使得大学在诸多方面均发生了变革。21世纪,高等教育受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影响,发生了巨大变革,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学更注重培养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传统的通识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随着社会分工与科学技术的细化,促进了大学中大量新学科,交叉学科的出现以及不同领域跨学科研究的涌现。

2.2 二者结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自从洪堡提出教学和科研相统一后,科学研究就成为大学的一项基本职能,和教学一样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普遍重视,在高等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教育工作者们普遍意识到了教学和科研的相互促进作用,也意识到教学和科研在教育资源以及教育工作者时间利用与分配中的冲突和矛盾。教学与科研的价值目标本就不同,教学的目标在于传播知识,而科研的目标在于发现知识以及创造知识。高校科研工作日益趋向功利化,教育工作者将绝大多数精力和时间分配给了科研,而分配在教学工作上时间不断萎缩,导致了本科生教学质量的下滑,为此,国内外不少学者呼吁重新确立教学在大学中的核心地位。不难看出,在近当代高等教育的实践中,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冲突依然存在。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大学是从事高等教育事业的教育机构,科学技术本身则是另一种事业。然而科学研究却逐渐成为现代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在高等教育的实践中,大学与科研相互影响,由于对大学的科学活动的认识角度不同,国内外学者对于高等教育与科学的关系以及二者结合的现实意义也有不同的理解,本文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综述。

(1)从大学的职能以及高等教育与科学的相互影响来分析,认为高等教育与科学之间存在积极的相互促进作用,二者的结合符合时代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科学应该进入大学。

19世纪初期,德国著名的教育家洪堡认为,大学和一般的学校的区别在于大学是具有研究性质的高等学术机构,在大学里,研究者们共同探索新的知识,教学和科研相互统一,不可分割。20世纪初,美国教育家弗莱克斯纳充分肯定了洪堡的观点认为,19世纪德国大学崛起的事实,充分证明了洪堡思想在实践过程中的正确性,他还发现优秀的研究者倾向于是优秀的教师,洪堡思想同时促进了教学和科研。美国的伯顿・克拉克教授在《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一书中提到,高等教育中的研究生院组织、专门学院以及许多其他特殊机构,对发展中和发达国家的科学事业都能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作为回报,现在科学对大学要求经费、声望和自治起着重要的合法的作用。可见,高等教育和科学的相互促进。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Jaspers)认为,研究成果应成为大学所教授的内容,实习练习应让学生直接接触事物并研究知识的根源,科学与教学毫无疑问应该紧密结合。英国学者贝尔纳从科学发展史的角度出发认为,科学起初是教学的产物,但当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对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他主张让研究控制教学,以科研作为教学方法。我国学者和飞(2007)指出,世界科学中心由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的四次转移揭示出一条重要的规律:大学的发展与科学中心的形成呈正相关关系,发展教育是促进科学繁荣乃至国家昌盛的必由之路。王永、刘兴全、潘敏(2011)认为,科学研究是高等教育事业的一部分,它对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科研水平决定了大学对社会生产力推动的程度,也决定了大学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位置和层次。

第2篇:科学与研究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科研

大学分层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大学发展的内在逻辑。现代大学的层次化和多样化,是由社会需求的多层次性和多样性所决定的,一些院校为了保持竞争优势和提高办学水平,开始从教学型转向教学研究型。

一、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基本特点

与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相比,教学研究型大学具有如下特点:强调教学与科研并重。绝大多数的教学研究型大学都是从教学型大学发展而来的。因此,在大学由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转型的过程中,首先强调的就是科学研究工作在学校发展中的地位,以争取科研项目为目标,通过科研任务来整合科研资源,集聚科研力量,从而带动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其次,通过各种政策来增强学科意识,引导学科建设。最后,通过学科建设水平的提高,获得学位点的授予权,推动学校各个层次的学位教育

二、我国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科研现状

(一)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科研投入

1.政策投入。学校激励政策明显向科研倾斜。为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高校制定了多种激励政策,仔细分析激励条件,基本上是科研取向。

2.经费投入。高校科研在经费和物质上的投入可谓不计成本。一所地方大学,仅重点学科建设经费一项每年逾千万,而教学业务费年/生均不过500元,万人学校每年不超过500万元。

3.精力投入。由于科研在学校发展中的特殊地位与作用,学校领导的大量精力用来考虑科研工作。在相当多的教学研究型大学中,科研的地位并不亚于研究型大学科研的地位,学校在科研上的政策倾斜、经费投入的比重甚至超过研究型大学。

(二)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科研产出

1.科研效率低。教学研究型大学中不乏一部分科研基础好、科研水平高的学校,但总体上说科研投入多,产出少。《中国大学评价》已经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2.无效科研充斥。教学研究型大学除了在科研成果总量上远不及研究型大学外,研究成果在质量上与研究型大学存在更大的差距。

3.副产品:学术腐败。大学教师全员科研,且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出成果,受条件所限,相当多的教师很难做到,其结果是导致学术腐败。

三、我国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教学现状

1.教学科研型大学,教师教学负担很重,除正常教学时间以外,绝大多数教师在寒、暑假还需承担一定的非全日制教学任务。

2.教学的中心地位没有落实。教学研究型大学还是要有一个中心,即教学中心,教学工作的地位在学校不容置疑。然而,现实情况是,在相当多的教学研究型大学中科研与教学之间存在尖锐的矛盾,教学明显处于下风。(1)多数学校的办学理念是科研取向。(2)教育经费被挤占。(3)教师教学精力被挤占。

四、我国教学科研型大学应强调教学与科研并重

(一)在高校,科学研究是源,教学是流,二者是可以协同统一的

大学教师的教学任务是将前人的科学发现、别人的科学以及自己的科学发现传授给学生。若没有科研,教学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教学内容也是科研活动的理论基础,科研活动经过实践的检验,产生新的定义、定理、定律,即理论,又可以变成新的教学内容,新的教学内容更变成了深层次科学实践活动的理论基础。从科研到教学,再从教学到科研……这种良性循环,是由大学教师来完成的。

(二)教学与科研之所以相统一,是因为二者具有相似性,可以按相似性理论进行激活、联系和整合

例如学科建设,这是高校非常重要的任务。学科的发展正是教学与科研不断结合和不断发展的结果。因为学科的主要构件是:学科发展规划、学术队伍建设、学术氛围、学术积累、学术条件等等。

五、调整教学研究型大学科研与教学关系的思考

要调整和缓和教学研究型大学科研与教学的紧张关系,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需要多方共同努力,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一)转变观念,重新认识教学研究型大学科研与教学的关系

大学科研与教学不应该是一对矛盾,大学教师参与科研,从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诸多方面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教学中亦能发现问题,成为科学研究的课题。从历史经验来说,洪堡将科研引进大学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改变了近代高等教育的历史,这是公认的事实。然而,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

高等学校首先是一个培养人的机构或场所,根本任务就是培养人才,教学是人培养过程中的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环节,因此,教学不仅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一项主体性工作。我们认为,高水平的科研不是靠重奖激励出来的。科技(下转第178页)(上接第174页)大奖是对科学家长时间,甚至是一生对科学、对社会所作贡献的奖励,是社会公正的表现。所以,对于科学有兴趣、有奉献精神的大学教师,学校固然应该为他们创造必要的条件,但在激励政策上无需特别倾斜,只要给予正常的与教学同等的待遇,他们就会自觉地为科技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那么,因为要急于获奖而出现的种种弊端将大大减少。

(二)加强教学质量评价研究

教学质量评价是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中十分薄弱的一个环节,教学研究型大学重科研、轻教学与此有直接的关系。为加强教学,从政府到学校都采取了很多措施,但效果不尽如人意。当前,必须在教学质量评价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为政府和社会对大学评价提供科学的方法,为教学工作争取社会地位,为非研究型大学之间以教学质量为中心的竞争奠定理论和方法的基础。教学研究型大学之间的竞争一旦以教学质量为中心,社会对大学教学质量已有若干标准,如大学生就业率等。当然,目前的指标体系还很不完善,我们应加强对评价标准的研究。

(三)政府应调整投资策略

1.提高课题立项的门槛。中央和地方各类课题很多,应改变课题过小、资金分散的状况,提高课题门槛。

2.地方对高校的科研立项应一视同仁。很多地方为保护科研资源不外流,巧立各种名目将部属高校排除在外。因此,地方对高校的科研立项应通过平等竞争,使地方科研经费进入研究型大学;同时,让地方高校一心一意搞好人才培养工作。

3.提高高等教育生均经费。由于国家划拨的高等教育经费中相当大的比例被用作科研经费,致使生均人头经费下降,教学经费不足。学校在科研上应该有特色,但在教学上不应强调特色,因为每个本科专业在学校的地位都是平等的,每个学生都应享受同样的教育资源,所以基本的教学经费和教学条件一定要保证,否则对非重点学科专业的学生来说就是不公平的。

4.政府拨款与教育质量挂钩。政府应该运用经济杠杆激励教学研究型大学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教学上来,对忽视教育质量的学校应有相应的经济惩罚。

参考文献

[1]潘一山,等.教学研究型大学初期阶段的办学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2006,(5).

第3篇:科学与研究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小学;课前预习;习惯;培养;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4-0041-01

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强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由于习惯的不同,它们不是造就一个人,就是毁灭一个人。正如斯迈尔所说:播种思想,收获行动;播种行动,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可见,养成良好的习惯对学生是很重要的,也是很必要的。现在,仍然有一部分教师认为小学数学很简单,课前可以不用预习。但是,在新课改的今天,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学习方式已经逐步变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预习对学生来说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课前预习的重要性

(1)预习有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课前预习可以让学生的对新知识有心理准备,教师上课要讲授什么知识,学生自己通过预习可以清楚在哪些地方还存在问题,这样带着问题上课,上课的效果会明显提高。学生通过预习,对所要学习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将一些简单、感兴趣的内容进行理解,就有了一些问题和疑问,上课的时候就可以提出问题,和老师、同学共同研究。这样既节省了讲授简单知识的时间,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探讨不理解的知识,同时又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学生听课更有针对性。预习时,学生对自己不理解的知识都做好了记录,听课时就会主动、积极、有重点地听课;教师在查阅学生的预习作业后发现学生的集中问题,上课时也会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进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2)预习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预习是让学生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在学校能教给学生的只是最基本的知识,许多重要的新知识还是得靠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去探究,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去自己学习。因此,从小就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3)预习有助于学生独立自主的性格的培养。在新课改的今天,合作学习已逐渐成为新的学习方式,但学生的自主性也是不能忽视的。学生通过预习自己去掌握一些新的知识,能够意识到必须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不能事事都要依靠别人,自己也能行。这样,能对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性格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4)课前预习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激发。在教学中,总会有一些接受比较慢的学生,对老师讲解的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消化吸收。进行预习以后,这部分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初步掌握了一些要学习的知识,就会有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会促使他们愿意展示学习成果,自然就会有信心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长此以往,他们就不再觉得数学难学,也会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

二、现状分析

现在,有不少教师不重视预习,还没有意识到预习的重要作用,根本不布置学生预习。我认为这样一定会影响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影响学生习惯的养成及能力的提高。而且我班学生在预习习惯养成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预习意识不强,一部分学生不能按时、有质量地预习;二是一部分学生不知道应该预习什么;三是一部分学生不会将自己的预习成果汇报展示。

三、解决策略

作为教师,应该怎样帮助学生顺利完成预习呢?

(1)激发预习的兴趣。一是设计的预习题要求要明确,要让学生操作起来容易。二是把竞争观念引入到预习中来。教师在课前要先检查一下,了解学生的困惑,以便及时调整课程设计,同时表扬写得认真的学生,来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

(2)教给方法。除了要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之外,针对一些基本的预习方法也是很有必要的。一是数学概念课。如果学生对概念掌握不清,更不要提运用了。首先学生要通读内容,了解概念。然后在通读的基础上,动手画出知识要点。最后再细读内容,理解主要内容。二是计算课。首先要看懂例题。然后用例题的方法进行一些习题的计算,以便在课堂教学中抓住重点、难点。三是空间图形。教师布置的预习任务要侧重于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观察思考,通过自主探索,以便认识简单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然后在教师的点拨下得到进一步提升。四是统计与概率。预习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收集一些与课程有关的数据,一方面能为课程做好准备,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家校联系,形成合力。课前预习还需要家长的共同参与,因此,教师要尽力取得家长的支持,来共同促成学生预习习惯的养成。首先,为了督促家长对培养学生预习习惯的重视,我通过向家长发校讯通的形式,同时利用每次学校召开家长会的机会,和家长取得沟通,并就预习习惯的培养的重要性向家长进行详细的说明,使家长的观念和我的观点形成统一。其次,为了提高家长对学生预习习惯培养的重视和效果的达成,我将学生预习的时候应该预习什么以及怎样预习的相关事宜以书面的形式发放到家长手中。家长会针对相关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监督和检查。从近一年的观察来看,效果还是比较显著的。最后,为了促进学生预习习惯的及早养成,我会针对学生预习习惯的培养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与家长进行及时沟通,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预习的习惯。

通过研究,我对数学预习有了更新更全面的认识,对学生在预习中出现的问题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在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得到了进一步改正。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自己对教育、教学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第4篇:科学与研究的关系范文

一、学科教学中穿插课外专题研究

课外专题研究是指在学科教学中适当穿插一些研究专题,学生选定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利用课外时间,通过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实验研究等多种研究方式解决问题。从自主性、开放佳、实践性的特点和实施操作上看,课外专题研究基本类同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研究性学习。穿插专题研究单元,一方面不会破坏学科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另一方面有利于对教材知识的丰富和完善。下面简介几种穿插课外专题研究的形式。

1、将部分章节整合为专题研究单元

这类专题开放性很大。例如:“生态系统”一节可整合为“生态调查”的专题研究单元:学生就当地的生态环境、生物资源和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等进行调查研究,建构起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的知识。

2、将STS(科学、技术、社会)的内容确定为专题研究单元

这类专题具有综合性和社会性特点,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紧密关联,如营养繁殖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克隆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现代生物技术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作用等研究专题。

3、让学生编制每一知识点可衍生的研究课题

这类研究专题实际上是学生对知识应用、巩固、扩展、创新的体现。专题由学生自己编选,在内容上体现了学生的层次差异性,有利于每个学生富有个性地、有效地发展。例如:在“多倍体”的教学知识点,有的学生提出“多倍体应用于海产养殖”的研究专题,有的提出“无籽龙眼”的研究专题,有的提出“多倍体作物资源的调查”的研究专题……;在学习“叶绿体”知识点后,有的学生提出“叶绿素应用于食品或饮料着色的可行性”的研究;在学习“ATP”知识点后,有的学生提出“以ATP解决能源危机可行性”、“ATP与机器人”……这些研究课题虽然大多没有结果和难以实验研究,但以项目设计的形式已充分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本义。

二、学科教学中的课堂研究性学习

学生在课堂上的科学探究包括一系列活动,如:需要观察研究对象,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需要利用已有的知识,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假设;需要搜集有关资料,对假设的逻辑含义进行推断;需要调查或设计实验方案,并实施;需要收集、分析数据,运用逻辑或证据做出答案或解释;需要利用各种形式交流,得出各种科学结论,并对实验过程及结果进行反思……笔者将探究式教学步骤总结如下,并对学生提出问题作深入思考:

1、发现提出问题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入手,或者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并能用语言表述出来;教师可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寻找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材料,创设出若干情境,让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因此,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方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教师对问题情境的设置方法来自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来自于生物科学史中的趣味事例,来自于生物学实验,来自于学生利用原有知识解释不了的问题,来自于学生对某一生物问题的不同看法。笔者在对“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一节教学中就曾为学生提出如下一些探究性课题:

⑴探究渗透作用的条件缺一不可;⑵探究细胞吸水失水的条件;⑶如何测定洋葱表皮细胞液浓度;⑷探究蒸腾作用是否散失了绝大部分水分;⑸探究蒸腾作用大小与吸水量的关系;⑹探究发生质壁分离及复原的条件;⑺寻找使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自动复原的试剂;⑻探究植物移栽成活的因素;⑼鉴别两种未贴标签的不同浓度的蔗糖液;⑽探究气孔在叶片上下表皮的分布。

2、作出假设

发现提出问题后,教师应让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对问题的最终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即作出假设。

3、制定研究方案

作出假设后,教师要让学生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器具、材料、信息资源,设计一个具有很强操作性的实验研究方案。

4、检验假设

制定研究方案之后,教师应该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实验设计,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多种途径来获得事实和证据,包括实验操作、记录实验结果、收集资料数据、分析结果等。

5、得出结论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并进行后期处理。

6、表达交流

在得出结论的基础上,教师要指导学生撰写探究报告,交流探究过程和结论。

三、探究式教学的课堂内容呈现形式

1、利用实验来探究

生物科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具有很强的探究性,生物科学体系就是人们(科学家)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让学生参加到实验中来,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高二新教材中实验较多,在实验中开展探究式教学成为一条好的途径。下面,笔者举一案例:

教师准备实验器材,让学生动手探究有关问题。

教师提出问题:成熟的植物细胞主要就是以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的,哪么渗透作用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可用下面的实验去探索。

教师精讲:半透膜性质特点;指出实验中可用玻璃纸作为半透膜。

学生分组实验,交流实验结果。

⑴现象: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

⑵讨论:

①漏斗里液面上升的原因是: ;

②漏斗里液面下降的原因是: ;

③漏斗里液面看不出升、降的原因是: ;

④漏斗里液面下降的原因是: ;

⑤漏斗里液面上升的原因是: ;

⑥漏斗里液面看不出升、降的原因是: 。

⑶结论:渗透作用产生的必备条件是:a、 ;b、 。

这样,让学生通过主动学习与探索,更好地理解了渗透作用的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从而获得了学问。

2、利用资料分析来探究

有时,我们虽不能做科学家们的那些高尖端的实验,但可以利用科学家们研究的历程,利用他们实验中的数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领悟科学家探究的历程。这是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同样能够训练学生科学思维。笔者也举一简例:

首先,用多媒体演示:①磷脂分子的模式图:具有头部和尾部。②磷脂分子投入水中的状态:头部朝下,尾部朝上。

接着,告诉学生如下事实:a、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时发现,细胞膜呈“暗―明―暗”形式的三层结构。b、细胞膜中磷脂铺在水面上时面积为原来的2倍。

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磷脂分子是如何构成细胞膜的?”教师巡回视导,如果学生觉得困难,可设置一些带有启发性的问题:①磷脂分子有无亲水端和疏水端?②铺在水面上形成几层磷脂较为合理?③浸在水中形成几层磷脂较为合理?1925年,E・Gorter和F・Grendel用有机溶剂抽提人的红细胞膜的膜成分并测定膜脂单层分子在水面的铺展面积,发现它为红细胞表面积的二倍,我们从中得出什么结论?为什么用人成熟的红细胞去研究细胞膜结构呢?

最后,进行交流并总结,得出结论:细胞膜是由磷脂双分子构成的。

第5篇:科学与研究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科学分组;独立思考;时机组织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3-0171-02

由于小组内的角色可以轮换,所以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很高,都积极学习争取当小组长、当检查员。实行小组合作探究还有一个原因,老师一味地讲,学生未必都能听懂,而小组成员互相合作探究讨论完成的题目会比单纯听老师讲记忆深得多,并且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掌握了学习方法。学生与学生交流,他们的思维非常接近,更容易理解。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起到更好的学习效果。但是,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小组讨论前,给学生独立思考空间

如果教师一出示思考题,就要求学生立刻展开小组讨论。这样做会使讨论流于形式。一方面使得讨论因学生思考不够成熟而流于肤浅;另一方面,那些思维迟缓、学习热情不高的学生,只能充当听众。这样的合作学习不仅解决不了疑难问题,而且在无意中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机会,有悖自主合作学习的真谛,还会助长较差学生的惰性和依赖性。无论是什么方式的学习,都必须以学生扎扎实实的独立思考为基础。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讨论或探究之前,要先让每个学生独立做一做、想一想,或者把想法写一写,然后再到小组交流。当然对表现好的同学及时鼓励。这样既让学生从整体上理解了短文,又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了做阅读的方法。

二、小组合作学习,要在恰当时机组织

在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时,不仅教师布置的讨论问题要科学、有意义,还要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如何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适时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1.当问题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相互启发时。比如教师布置的一道题,有三分之二的学生认为难,不能独立完成。这时,教师让他们进行小组讨论。甲同学说说自己的理解,乙同学再做补充,通过相互启发,共同总结这道难题的解决方法。这样学得的知识,要比听教师讲得到的知识效果好得多。

2.当意见不同且有争辩必要时。当学生对某个问题有不同看法时,教师可不加评论,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争议,最后这个问题往往会在学生的自我探索中迎刃而解。我在遇到学生有不同答案时,不直接告诉他们正确答案,而是先让同学们说说各自的理由,然后再小组讨论。最后他们自己就找到了正确答案。不要低估我们的学生,其实他们都很聪明,只要我们教师引导有方,他们都可以出色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

3.当教师提出问题后许多学生举手时。这时教师不能满足每一位学生发言的需要,可以让学生相互说说,满足其倾诉的欲望,并使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相互学习。

三、小组合作,应保证学生的学习参与度

合作学习小组是异质混合小组。虽然这种组合有助于小组成员的互相合作、以好帮差,但也极易导致一两个优秀学生“独霸讲坛”的现象出现。一些学习困难生无形中失去了表现的机会,被变向剥夺了学习的权力。这样就使得小组学习存在参与机会不均等的问题。对此,教师应加强监控和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合作学习小组中积极主动地与同伴合作。我是这样做的。一是小组合作要培养学生的参与、合作意识,进行必要的合作技巧的指导。首先,要教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如连索式――小组成员依次发言;补充式――一人发言后,其他成员补充或提问;归纳式――把几个成员的意见归纳表述。这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时有很重要的作用。有正确恰当的方式,才能保证合作学习顺利有效地进行。其次,还要教学生小组学习的方法。二是小组合作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学习把学生由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它主张那些已经掌握某种知识和技能的同学将知识和技能教给其他成员。作为讲授者的学生,为了能教得更清楚、透彻,必须对所学的材料进行认真的阅读和分析。其他同学也希望在课堂上表现出色,因此他们要做好充分的预习工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提高了,自学能力也有了相应的提高。三是小组合作必须进行必要的角色分工。组员的构成要下一番功夫。最好四人中,基础好差搭配均匀,克服“两极分化”。班主任在排位时也要倾向于小组合作目的的进行。组长选择:小组长的选择是必要的,这样讨论问题才更有组织性,小组长有效的组织能更能促进小组的合作学习。采用轮流组长制,而不是采取成绩好坏作为标准。因为大家都是小组成员,是平等协作的关系,应该给予每个学生平等的机会,发表意见的权利,这样能够体现合作的民主性,培养每个学生全面发展。四是小组合作教师必要采用相应的制约手段进行调控。如通过使用表现卡,保证每个成员的参与机会。办法是每个学生分到三张卡片,在小组中每表现(发言或表演)一次,交出一张,用完三张就暂不能表现了,等到每个人都用完了表现卡,再重新发三张卡。这样,就既没有垄断小组讨论,也没有人保持沉默了。

四、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时,教师应充当指导者和组织者

第6篇:科学与研究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中学政治;自主学习;教学理念;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0078-01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中学政治教学也随之发生变化。政治是一门具有较强理论性的学科,许多学生都感觉学习政治枯燥、乏味,对政治课程失去学习的兴趣。作为政治教师,不能再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应该坚持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改变自身的角色,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不断地探索中获得知识,从而有效提高政治教学质量。

1教师应该转变教学理念

新课改的实施,使得教育教学理念发生了变化,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把握新课改的教学目标和课程标准,坚持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从而提高政治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1.1树立新的教学理念。

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发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根据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因材施教,同时将政治课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通过各种学习方法自主探究。同时不应该局限于政治课教学,要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政治课教学走向多元化体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学习并不断走向成功。

1.2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高中政治课程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政治觉悟和政治素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仅局限于政治课本上的知识,而应该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以及其他学科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等,从而具备多层次知识结构,然后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引导学生积极探究知识,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等,从而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3正确定位自己的角色。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定位自己的角色。新课改实施后,教师已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而是引导者,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根据学生的需求,让学生自由支配时间,然后通过引导,让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地位,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从而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使课堂成为学生施展个性的舞台。

2教师应该变革教学模式

当教师在教学中改变自身的角色后,坚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理念后,就要采取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和有效的教学策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2.1创设情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在中学政治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质疑和探索,学生只有对问题产生了质疑,才能自主地进行探究。而学生在质疑和探索学习的过程中,使自身学习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加之,中学阶段的学生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政治教师应该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通过创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情境问题,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带着好奇和疑问进行探究。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就会积极思考、深入分析,并自主解决问题,这样在无形中不仅激发了学生对政治课程的兴趣,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

2.2创造轻松、愉悦、自由的学习环境。

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学生放下思想的包袱,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对于问题能够主动地进行质疑。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自由的学习环境。

2.2.1创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政治教学中,教师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考察学生的心理、观察学生的生活,缩短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敢于提出问题,并积极投入到政治学习中。同时,教师应该和学生用心交流,倾听学生的心声,尊重学生的思维,从情感上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

2.2.2给学生留足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和进行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对于问题有更充分的时间进行探究,这样就会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主动的深入到政治学习中去并且能够对所学内容有所消化、理解并掌握。

2.3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内容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从而避免学生盲目的学习。对于学生的引导教学,要针对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并通过对学生的预习、作业等方面进行定期检查,对于表现良好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不仅使学生获得了成就感,而且调动了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结语:

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模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提高政治教学质量,使培养的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徐韵雪,丁婷.浅论中学政治新课改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J].群文天地,2013(02).

[2]郑建.中学政治课教学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初步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03).

第7篇:科学与研究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中学生;人格类型;学业成绩

人格是指人在情感和意志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所有特征的总和,具有整体性、稳定性和独特性等性质。人格通过调节中学生的动机、态度、注意力和情绪等,继而对学业成绩产生影响。前人研究表明,支配性、社会化、上进心、宽容度、效能感等人格特质与中学生的学业成绩呈现正相关。成绩优良的学生在独立性、敢为性、克制性、缜密性等维度也优于其他的学生。但是,以往的研究中却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由不同的人格测量工具所得出来的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有时甚至相反;第二,大多数研究者探讨了气质类型与学业成绩之间的相关关系,而关注人格类型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的研究却比较少见。鉴于上述原因,本研究采用北京大学钱铭怡等人修订的中国版《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EPQ-RSC)》,着重考察前人研究中争议较大的几个人格维度,探讨中学生的学业成绩与艾森克人格类型的关系。

一、取样与调查过程

正式问卷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涉及学生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考试成绩等,问卷的第二部分为完整的中国版艾森克人格问卷简表。艾森克人格问卷共48个题目,包含4个分量表或维度,分别是内外向E、情绪稳定性N、精神质P和掩饰性L(用于评估答题的真实性)。假如L得分太高,说明该问卷的得分无效。本研究通过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了300名中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并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测试。另外,在答题之前,我们向学生宣读了统一的指导语,确保每个学生都理解问卷的内容并在答完之后将问卷当场收回。最终根据筛选标准,剔除无效问卷64份,得到有效问卷236份,其中男生105人,女生131人。考试成绩是学生在上次期中考试中语文、数学、外语三科的成绩。

二、调查结果与统计分析

在调查中,我们采用SPSS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最终得到了以下三个结论:第一,中学生的整体人格大致处于健康水平。在三种人格特质中,中学生的内外向水平偏高,情绪稳定性略微偏高,而精神质的得分则处于中间水平。这些数据表明,中学生拥有比较强烈的人际交往需要,愿意参与交流互动,但是并不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

第二,男生和女生在三种人格特质上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具体而言,女生在情绪稳定性上的得分要高于男生,而且差异性显著,这表明女生的情绪起伏较大,不如男生稳定。而在内外向和精神质方面,男生和女生的得分却比较接近,不存在性别差异。不过,男生在内外向维度上的得分略微低于女生,表明男生比女生略显内向,女生在整体上显得更加活泼开朗。

表1 人格类型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系数

因素 语文 数学 外语

P -0.28** -0.08 -0.09

E -0.22** -0.05 0.36**

N -0.19** -0.03 -0.29**

**表示p

第三,中学生的语文成绩与内外向、情绪稳定性和精神质都存在负相关,数学成绩与这三种人格特质的相关不显著,而英语成绩与内外向存在正相关,与情绪稳定性存在负相关,与精神质相关不显著。具体的相关系数如表1所示。

三、讨论与总结

整体而言,大部分中学生的人格特征属于中间类型,性格稍微倾向于外向型,情绪有点不稳定,这比较符合中学生的发展规律,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佐证了本研究具有良好的外部效度,如中学生正处于高速发展期,人格和社会化程度日趋复杂。此时,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文化规范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内化到学生个体的人格中,并形成持续的影响。此外,调查结果也表明,男生和女生的个性特征都拥有其自身的特点,相互之间存在特定的差异,如男生的情绪稳定性强于女生,但女生在社会化和人际交往上比男生更加积极和成熟。

至于学业成绩与艾森克人格类型的关系,本研究的调查结果与前人研究相比,既存在相同的地方,又有一些不同的发现。根据传统的教育心理学观点,学生的学习成绩主要由学生的智力水平和努力程度决定。然而,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学生的人格特质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业成绩,积极而稳定的个性特征无疑是非常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它能有效地激发个体更好地运用自身的认知能力,促使学生在学业表现上达到更高的水平。通常情况下,外向型的学生更倾向于追求丰富的外在信息,喜欢与人交流沟通,所以在英语学习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在面对面的交际场合中,外向型的学生也更加乐于表达,这种勇于尝试和不怕犯错的个性特点对于学习英语具有较大的帮助。相比之下,内倾者通常会选择一种刺激较少的环境,防止体验过度的唤起水平,表现得比较安静,心理活动也更倾向于内部,因此这类学生可能会更多地寄情于文字,更喜欢思考,所以他们的语文成绩普遍较好。从另一方面看,情绪稳定性较高的学生,往往性情温和,而且具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容易从困境中摆脱出来,因此这类学生更容易解决学习上的困难,能够取得较好的学习成绩。除此之外,数学知识因为具有逻辑性较强、抽象性较高等特点,所以数学成绩一般更多地与学生的智力水平相关,与学生人格特质相关不显著。这些结果都表明,在语文和英语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入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并适当拓展教学内容,这对促进中学生的学业成绩和人格健康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钱铭怡等.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的修订[J].心理学报,2000(3).

2.聂衍刚,郑雪.中学生人格特点和发展现状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4(4).

3.万兴松等.影响城市中学生学习成绩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

第8篇:科学与研究的关系范文

在SQL SERVER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教学实践中,我面对的班级学生,男女生比例相当。在开学刚接到教学任务的时候, 我先对该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做了调查,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很浓、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学习积极性相当低、而另外三分之一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处于两者之间。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促使教学设计在实施过程中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促进学习的关键因素,如果没有学习动机,那么学生学习起来就没有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教学就会缺乏动力和活力。

不少传统的教学理论认为动机只是作为教学的准备阶段,存在于教学正式开始之前,一般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求知欲等,从而提出与授课内容相关的问题、将学生引入与问题相关的情境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可我认为动机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它所涉及的因素非常多。而不仅仅只是存在于正式教学开始之前,而应该在教学设计中全程考虑到设计学习动机的问题,学习动机除了激发还有维持,激发和维持学习动机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下面就谈谈我自己的一些做法。

面对上课期间有些学生不听讲、走思、玩游戏等情况层出不穷的现状,我经常在思考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注意力、求知的态度和学习动机该如何激发和维持?考虑到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理论知识的抽象难懂,实践操作技能量大,不容易掌握,结合这些现状,在教学设计时我依托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分析,选取以贴合学生生活的学校学生行为百分考核系统、教务管理系统等项目为综合实训案例,模拟一系列可操作性的学习项目,在项目任务中融入课程知识模块和职业能力模块,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下,通过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和案例讲解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真正参与来课程教学和学习中来。用项目带动知识点,把知识点的讲授惯穿在实际应用项目的任务过程之中,在案例分析和讲解时,尽量与生活学习当中熟悉的事件相联系,比如介绍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作用时,我联系到生活中的注册微博、微信、QQ号、图书馆借书、淘宝以及在线银行等,这些都离不开数据库的支持。让学生了解到数据库与我们的生活如此密切相关。比如在讲解创建数据库时,我结合生活中建造仓库相联系,设计仓库的大小需要按照存储的的存储量来设计,太大太小都不能很好的满足具体的要求。再比如介绍到实体之间数据联系的三种类型的时,我让学生结合的实际情况,每一位学生只有一个学号、一个班级可以有很多学生而一位学生只能在一个班级、一位学生可以学很多课程而一门课程又有很多学生在学习。从而让学生理解一对一的关系、一对多的关系和多对多的关系。通过贴近实际的引导,不仅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还容易让学生理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了知识,提高了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将项目的选题、设计、分析、实施、测试及维护贯穿其中,把教学项目分解为多个独立的任务单元和模块。在具体的任务实施过程中我一般先布置工作任务给学生,把学生按3-5个人进行分组,采取分组教学,营造学生组内协作学习、工作,组间相互竞争,模拟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和项目开发环境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例如创建数据库、数据库对象的基本操作,通过将每个任务单元模块中要解决问题的不断延伸和拓展,建立前、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实现知识点的有效过渡和深化,巩固和加深学生从应用角度对知识的理解,把学生解决任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总结起来,集中讲解,让学生在逐步完成各任务单元学习过程中,以“模块组合、循序渐进、层层递进”方式完成数据库应用系统项目任务和教学。在一个个工作任务的讲解、操作和实践中,完成相关的教学任务和目标,实现 “学中做”、“做中学”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激发和维持他们的学习动机。提高了有效教学的效果。并且在实现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融合中,在模拟实际项目工作流程的实践情境中,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等都得到了培养,让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和社会生活中,可以有能力从容应对。

另外在课堂教学中,因为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理论知识的抽象难懂,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认知特点,我避免长时间的理论讲解,经常随机邀请一名学生到教师机上操作示范或者由学生在本地机演示给其他同学。并且不定时地提出问题请学生讨论作答。让学生在课堂上跟随老师的授课节奏,减少让学生意图玩游戏或者其它的事情的间隙,促使上课分神的学生回到学习情境中。对于学生回答结果的正确性在这过程中并不是最主要的,通过这样的不定时不间断的外在的刺激强化学生课堂的注意力和学习动机,并且有利于教师管理课堂,在学生学习情况调查反馈中学生也比较支持这样的做法。

在课堂学习情况评价方面,我采用的是立体化的评价方式,改变传统的评价模式,把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表现纳入到评价体系中,建立自评、他评、师评相结合的多维度课堂评价体系,强调过程考核与集中考核相结合,理论考核与能力考核相结合。使得学生在整个课堂教学的学习动机全过程处于唤醒状态。

为了更好的贴近社会,我鼓励学生报考相关的证书,并且将职业认证与课程成绩相挂钩,如果学生在学习期间考取相关职业资格或职业能力认证,学生可申请免考或该课程成绩评定为100分。

第9篇:科学与研究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物理 研究性学习 思考

教育学家卢梭认为,人天性具有探究的欲望,教师应不断地创设问题产生的情境,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这种观点奠定了今天的研究性学习的思想基础。《物理课程标准》告诉我们,所谓的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的过程中主动的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这种学习方法对于学生步入社会后的终生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它同时也能增强学生在将来的激烈竞争中获取主动。就物理这一门学科而言,我们教者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努力去进行这种方法的渗透。

一、巧妙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对某一问题产生了强烈的研究欲望,他们便有了努力研究的内部动力。老师应及时的察言观色,恰到好处地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适时对学生进行引导。比如在讲解液体和气体的压强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以一个自编的小故事引入:法国是驰名世界的葡萄酒的故乡,为了贮运这些美酒到世界各国,酒商们做了许多牢固的木桶。而物理学家帕斯卡竟与人打赌,说他只要用几小杯水就能轻易的将木桶压碎!结果在人山人海的观众面前,他居然真的赢了!学生立即对这一故事产生了深深的疑问,于是我们可以趁热打铁,进一步引导说:这就是液体压强的奇妙之处。这样一来,学生就对液体的压强产生了强烈的研究欲望。

二、言而不尽,给学生研究空间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力求给学生一个轻松活跃的环境,让学生在愉悦的心态中轻松自如的进入研究者的角色,这样才能更大程度的调动他们研究的积极性。比如在讲解温度时,我们可以先让学生动手做两个对比实验,让学生把两只手指分别插入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中,再同时将这两只手指插入一杯温水中,去感觉一下这杯温水的冷热程度。结果学生一下子就进入了特定的情境,并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同一杯水,给人的感觉竟有如此大的差距!所以,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比较温度高低的标准――温标,除此之外,还得有专用的工具。学生在这种特定的情境中迅速完成了对本节的知识点的心理准备,积极主动的研究便是水到渠成的事。

三、注重启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研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对特定的情境产生反映,根据自己的疑问,会提出问题,能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只有有了这样的习惯,学生才会主动的去探索、去研究、去揭示谜底。为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点拨,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大胆地提问题。即使遇到了学生不着边际的提问,也不能轻易的否定,更不能随意的打击讽刺。比如在做完了蜡烛在玻璃钟罩中燃烧的实验后,可以用带有启发意味的口吻问学生:关于这一实验大家还有哪些设想?学生通过讨论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将长蜡烛加长,而短蜡烛再减短,结果会怎样?”“如果钟罩再变大对结果会不会有影响?”“假如钟罩漏气又会怎样?”如此一问,学生就有了更多的研究对象。

四、大胆放手,发挥学生创造性

我们在具体的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问题,让大家挑选具有代表性和可操作性的问题进行研究步骤的设计,对于设计出的步骤,还要让大家讨论,得出最合理的方案,然后分组独立的进行。实验中,学生便会对事先似乎很合理的方案的优劣有一个新的认识,从而也能通过亲手实践而找到最优化的组合。同时,他们还通过这种研究的过程充分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总结失败的经验。

五、细心引导,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

教师在学生的研究性实验结束后,要及时让每一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并组织学生对各组的实验结果进行细致的讨论比较,通过讨论比较去除混杂于其间的错误和假象,引导学生逐步统一认识,并要求他们尽力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描述出合乎教学规范的结论。当然,有一些结论的得出本身难度较大,我们要区别对待,千万不可一刀切,对学生求全责备,甚至吹毛求疵。哪怕学生通过努力只能得出其中的一点或几点,我们也应该给予热情的肯定,并在此基础上趁热打铁,通过耐心的启发、补充等方法引导学生最终得出完整正确的结论,让学生真正的体会到,自己就像一位科学家一样,正在进行着严格的科学研究工作。

六、走进生活,提倡学生活学活用物理知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在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实践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精神――让学生做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将学习活动同生活实际、同社会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我们要鼓励学生尽力把课堂上学到的经验主动灵活地运用到生活中去,解释身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真正达到生活――物理――社会的链接。实现“活学活用”、“温故而知新”的效果。比如学完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之后,可以让学生对身边的情况进行调查:生活中有哪些事情对水造成了不应该有的污染?水的循环中水量的多少有没有发生变化?水循环在工农业生产中的意义何在?国内水资源的分布情况如何?国内的缺水情况又如何?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也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引导学生运用新知识去增强生存能力,比如通过长短蜡烛在钟罩中的燃烧实验,让学生思考火场的逃生问题;学完导体和绝缘体知识之后,设计这样的情境:看到某人接触断裂的高压线触电处于昏迷的危险状态中,我们该如何安全的去救助他?通过这些实际又实用的情境与问题,能够锻炼学生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当然,我们还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全身心的参与激情,通过小制作、小发明锻炼学生。因为这些看似简单幼稚的创意,其实正是学生创造性火花的具体闪现。也许,不远的将来,改变人类生活的大制作、大手笔就会在这一次次的不经意中产生。

研究性学习的渗透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我们一定要不厌其烦,持之以恒,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出版社范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