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基于微课的课题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活动主题】苏教版第十一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案例片段的微研究。
【实施过程】
第一次教学现象描述:
教学片段一:课件出示天平
问:“如果在天平的左边放上一大杯果汁,要使天平保持平衡,右边应怎么放?”
课件出示3小杯果汁。
问:“每个大杯果汁和每个小杯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从中导出“假设”这个概念。)
问:“想一想,根据上面的这个依据;①1个大杯;②6个小杯;③1个大杯和3个小杯,分别可以怎样假设?”
对③进行重点提问:“假设前后,方法虽然不一样,但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教学片段二:出示例题,学生自己读题,教师接着用课件出示6个小杯和1个大杯,共720克。
问:“一共7个杯子,求每个杯子的重量,能不能直接用720÷7来解答呢?”
问:“那我们可以用什么策略把不一样大小的杯子变得一样呢?”
学生想一想,与同桌交流讨论
指名学生回答,并板书两种方法:①全部假设成大杯。②全部假设成小杯。
问:“想法既然已经有了,现在你能不能把每个大杯和小杯的重量算出来呢?”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指名学生板演,完成后,结合课件说一说解题的思路。
自我反思:首先,由于本节课的知识难度较大,所以时间安排上不是很合理,片段一导入部分问题数量过多,导致前松后紧,以至于后面的练习不能在常规时间内完成,很是遗憾。此外,下面的环节中教师引导过多过细,师生一问一答,课堂中留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很少,缺乏学生之间的有效合作和讨论,缺少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
其次,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用假设的方法使原本复杂的问题转化成较为简单的问题,使学生在学习和运用策略的过程中,感受到策略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同时也逐步形成了一定的策略意识。 但是从导入时的天平开始,一直到后面的教授和练习,问题的设计仅仅只关注了“解决问题”这前四个字,停留在解决某一具体问题层面上,一直是在我的“强压”下用假设的策略去解决问题,而忽视了“策略”这一核心内容,忽视了学生对假设这一策略的体会,忽视了对本质的深层挖掘。
新的教学方案:
教学片段一:
导入:(1)欣赏动画故事片《曹冲称象》。
(2)提问:故事中大家在称象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曹冲又是怎么解决的?
生1:“因为大象太重了,所以没有秤能称得起。”
生2:“曹冲用石头的重量代替大象的重量,通过石头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3)小结:曹冲真是太聪明了,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类似的问题。
教学片段二:(1)出示例题,学生自己读题,教师接着用课件出示6个小杯和1个大杯,大杯的重量是小杯的3倍,共720克,每个大杯和小杯各多少克?学生想一想,与同桌交流讨论,全班一起交流解决问题的办法。
指名学生回答,并板书两种方法:①全部换成大杯。②全部换成小杯。
问:“想法既然已经有了,现在你能不能把每个大杯和小杯的重量算出来呢?”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指名学生进行板演。
小结:今天同学们都当了一回曹冲,学习他的方法解决了我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其实这就是我们数学中的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假设。
(2)对比:出示杯子的图片和假设的依据,以及假设的两种方法。
问:“不管用了方法1还是2,对比假设的前后,什么变了?变化的目的是什么?你能找出变化中的不变吗?”
第二次课后反思及研究:
自我反思:几节探讨课下来,我对数学课堂提问的设计感受颇深。首先,提问语言要精练,指向明确。问题是思维的开端,学习的起点。课堂的设问不是为问而问的,应把握提问的时机,诱发学生思考。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提出的问题又具有挑战性,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其次,提问应难易适度,问题要切合学生实际,既要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还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如果提出的问题不符合实际水平,太难或太深,没有学生能回答,那问题本身就缺乏实际意义,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课堂上所提的问题也要给学生留有一定探索的空间,如果问题过小、过浅、过易,学生不假思索就能对答如流,不仅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更是无从谈起了。
最后,问题的设计和提出是要拓展学生的思维。问题是思维的开端,学习的起点,教师的提问技巧会直接影响学生思维的展开,进而影响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应把自己的提问与学生的积极思维结合起来,主动探求知识,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疑问,渴望从事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教育实践证明,这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和手段。有效的教学在于形成一种使学生似懂非懂、一知半解、不确定的问题情境,在矛盾、疑惑、惊讶中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产生学习的愿望。
【活动反思】通过本次课堂观察,我们发现:
(1)指向更清晰的目标。基于目标课堂提问的有效设计,我们数学组的老师历时一个月,通过团队阶段性跟踪观察的方式进行的课堂观察研究活动顺利完成。一路走来,经历了从相对模糊到相对清晰,从困惑到渐渐明朗的过程。主题明确的课堂观察改变了数学组老师原先兵分几路,各自为战的评课模式。对此,课堂中原先有些内容改了又改,正因为有了 “基于目标课堂提问的有效设计”的主题,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出发点不一样每个人的想法就不一样,学生在这个环节到底要达到怎样的目标?这才是重点。从这个观点出发,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参与课堂观察的老师教学行为从教师主体走向了学生主体,目标建构也有了新的出发点,变得更清晰,更有目的性!
(2)指向更明确的描述。问题的设计首先要让学生明白“我要思考什么?做什么?”。在活动过程中,参与课堂观察的老师都有一致的认识,原来设计的问题都是教师从教的角度来描述的,具有强制性甚至是命令式的,而且每一个提问也不能让学生非常明确地知道教师提问的具体指向是什么?比如数学组沈老师就钮老师课堂中的一个问题提出了这样一个看法:当学生说把1个大杯假设成3个小杯的时候,钮老师问有没有把大杯和小杯交换?这个问题问下去学生都一脸茫然,好像没弄懂老师的提问是什么意思。其实,钮老师的目的是想说明大杯和小杯并没有真正的替换掉,而是把大杯看做小杯。这样的问题就有必要斟酌如何表述。有时提问时,表述虽仅一字之差,意思却差之千里,这也是我们这次课堂观察的意图之一。
关键词:教育项目;科技馆教育
引言:用一种轻松有趣的方式让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喜爱并了解科学技术,是作为促进公众终生学习重要场所的科技馆的使命。宽松开放的环境,支持多元化学习与弹性学习的教育资源,没有评测压力,是科技场馆在开展非正规教育活动中的天然优势。科技馆应该用实际行动告诉公众自己有多好,多有价值,而不是关在象牙塔中孤芳自赏,开展教育项目是科技场馆应该迈出的一步。
1 我国现代科技馆的教育定位
要形成对现代科技馆(以下简称科技馆)教育特点和教育方式的正确认识,除掌握基本的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理论以及先进的大众科技传播思想之外,还必须懂得科技馆独特的教育属性及特点。
1.1 科技馆教育的基本属性【1】
科技馆有别于正规的学校教育,它不是仅以青少年为教育对象的并以课堂教学(老师讲学生听)为主要特征的学校教育,而是基于自愿原则的、以自主学习为主要特征的社会教育。它不像学校教育那样具有半强迫色彩,而是通过公众的自由选择,利用精彩的内容吸引人,从而达到科学普及的效果。另外,科技馆也有别于一般的陈列馆、传统博物馆等,虽然其均具有向公众开放的展览展示功能。但科技馆追求普众,它强调先进性、互动性和时代感,强调能引起公众的兴趣并易于公众参与、理解和接受。
总之,科技馆是用富有趣味性的科学内容和形式向公众进行普适性教育的特殊场所,科技馆教育理念的核心是一种基于开放和观众自主的先进教育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动手、体验、交互,强调自由选择和自主学习等。
1.2 科技馆的教育特点
对普通公众而言,面对眼花缭乱的众多科普展品,短的时间内能学习到什么?能理解和掌握多少?即使暂时理解了又能记住多少?这些都注定了科技馆只能进行感受、体验型的粗略教育,这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那么,三个基本事实决定了科技馆的教育特点。
第一是观众构成,科技馆面向全社会开放,其对象可以是不同年龄和不同文化程度的所有公众,可见观众的科学文化素养是参差不齐的。
第二是参观时间,这点尤其重要,就是绝大多数观众参观科技馆的次数很少,而且每次参观的时间又相对较短,最多一天,少则半天,甚至1-2小时。
第三是科技馆内容,科技馆的内容可涉及科学技术及生活的各个领域,甚至可以说无所不包,一件展项经常会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表现形式更是丰富多彩。
2 科技馆教育项目的主流模型
2.1 科技场馆教育项目的现实需求
2.1.1 科技馆教育项目的相关概念
科技馆教育项目 是以科普教育为手段和突破口,带动科技馆事业发展的一系列活动与任务。因此,开发此类教育项目时应立足于是否能够带动科技馆事业的发展,是否能够赢得科技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参考文献2
科技馆教育活动 主要包括知识讲授、动手制作、科学讲座、实地观摩等。从活动目标群体的划分来看,针对不同年龄群体,进行活动主题、内容及形式地细分,奶名满足不同参与者的实际特点与需求。如浙江省科技馆举办的“细菌是我们的朋友还是敌人”的专题讲座主要适合小学、中学阶段的学生。
2.1.2 青少年群体为对象的科技馆教育项目的生命力
很高兴地看到,在我国科技场馆建设、展览布局、展品配备等硬件设施的建设逐渐消退之后,科技馆界对科普教育形式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强,科技馆培育的教育项目作为常设展览的重要补充,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和推广。特别是对于青少年群体,专题参观导览、互动式科学培训、科学演示、动手做活动、科学考察、科学俱乐部……各种轻松有趣的科学教育项目的出现,不仅拉近了他们与科技场馆的距离,无疑为科技馆的普及性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那么,如何通过对科技馆教育项目的研发应对科技馆教育事业的新要求,如何把枯燥、深奥的知识用生动的形式传递给青少年受众,都变成了我们科技馆的教育工作者现阶段所要探讨并解决的问题。
2.2 科技馆教育项目开发的主流模型参考文献3
2.2.1 科学课堂
这是最为流行的一种方式了,它是对科技技术的一种系统的调查研究活动。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提问、假设、检验甚至得出正确结论等步骤,向青少年揭示科学的奥秘并让其产生浓厚兴趣的过程。我们之所以把这个方式称之为科学课堂,是因为在这种活动中,学生作为一方,教师或专家作为另一方而聚焦在一起来讨论或谈论特定的议题,就像学校中传统的课堂所做的那样。
“课程拓展”就是这样一个项目,它为中小学科学课程所设计,结合教育计划,为不同年级、不同课程内容的学生量身设计参与、互动、体验线路,围绕科技馆展品设计辅教育活动,用在科技馆现场辅导的授课形式,使科技馆的教育活动与学校教学活动同步。
由退休科学家来担任的一种科学课堂是另外一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尤其是西部地区,以此来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与理解。
2.2.2 科学展览
与传统的方式不同,这些展览强调让年轻人通过参与精心设计的活动来体验科学,而不是仅仅对科学物件给出展示。换句话说,在这种展览中,青少年将有机会在辅导员或专家的帮助下直接参与科学过程,甚至参与科学实验或其他的相关活动,而且可以看到,这种传播方式不仅有助于成功地吸引青少年,而且使得青少年更容易对那些看起来抽象而无关的科学技术产生了解或理解。
例如,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介绍了另一种值得注意、处理环境污染这一特定问题的“环境与能源”主题展。在这个展览中,向青少年展示的富于创造性的、得以装备的、涉及环境问题及可能解决的一些材料。例如,有一个厨房装备有矿石、煤气管以及棉花,它们与炊具、燃气炉以及布料连在一起,以此来展示环境污染并不是距离我们遥远的东西。还有一个巨大的地球模型,上面开了48个洞,从每一个洞里都可以看到一幅关于环境污染的画面,以此来激发青少年对环境问题的兴趣,并且显示环境污染的严重性。
2.2.3 科学竞赛
科学竞赛被广泛用来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并且吸引他们参与到科学的工作进程之中,而不仅仅是了解科学知识。
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就是为青少年搭建的一个科技创新活动成果展示交流的平台,内容包括竞赛活动和展示活动两个系列。竞赛活动包括小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竞赛、中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竞赛、科技辅导员创新成果竞赛,展示活动包括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比赛、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比赛等。在青少年创新大赛终评期间,还设立了科技教育论坛,包括主旨报告、专题发言、参与式培训等。
3 对我国科技馆青少年教育项目的反思与建议
3.1 我国科技馆教育项目的实践问题
开展场馆教育项目是非常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挑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3.1.1 没有合适的团队来进行教育项目的开发和实施工作
设计出既能帮助不同年龄的学生建构对抽象科学概念的准确理解,又新奇有趣教育项目,恰到好处地丰富拓展学生课程非常不容易,这很难由科学家、科学教师或者科技辅导员独立完成和实现。科技馆工作人员的专业背景呈多样化,有法律、中文、历史、设计、市场营销、旅游管理、物理、生物、化学、计算机等,其中,具有理工科背景的人少,具有教学经历、教育学背景的人少。另外,科技馆人员的大量精力要花费在场馆展品展项的维护与管理、参观的讲解与引导等常规事务中,很难有时间来做好教育项目的策划工作。即使有一个好的创意,直至其成为一个成熟的项目,也常常只有三五人的团队策划实施,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
3.1.2 教育项目的实施受时间、空间、参与人数等因素的制约
一个新的教育项目成功落地,往往要考虑诸多因素,如参与对象的规模、参与时间、场地需求等。以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中小学课程拓展”之“生活与能源”课程为例,其设计与课程教学同步,在科技馆进行,实践效果好,但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原因,每次活动2小时,仅40个学生可参与。对于中等规模的学校来说,一个年级至少有5个班级,那每周必须有五个下午需要带学生到科技馆来完成课程拓展,这就对距离较远的学校提出了挑战。
3.1.3 要避免将科技场馆的教育项目完全变成学校教育的附属品
科技馆的教育项目有普及性的特点,强调社会效应,是社会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已有的展品、展项等馆内资源的开发简单易操作, 但科技馆外的资源的开发与整合复杂且壁垒多。以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为例,“百场科普讲座进学校”“中小学生低碳创意展品制作大赛”“科普体验营”等项目,都是以科技馆为平台,整合市级资源开发的,旨在用直观、互动的形式传播科学技术的,是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
3.2 提升科技馆教育项目开发设计与实践能力的建议
3.2.1 整理各个科技馆的青少年教育项目资源库,建立网络共享平台
科技馆的教育项目开发工作一直是瓶颈,在单个科技馆的人力、物力有限的情况下,项目开发的进程缓慢且没有系统。而科技馆的青少年教育工作又具有明显的共性,如果将每个科技馆的特色教育项目整合起来,建立一个全国科技馆的教育项目资源库并实现网络共享,就可以节省极大的研发时间,着力于项目的实施下推广。
3.2.2加强媒体合作、国际合作,开创多元化、高水平的教育项目
湖南卫视的“给力实验室”,科学松鼠会的亲历“世界最大的科学实验”等项目,给科学传播接了地气,又将科学还给生活,还插上了翅膀,走出国门。
3.2.3组建科技馆教育项目组,该项目组必须具有实施项目的专长
一个创意经过策划变成一个项目,就是一个团队结晶。开展项目前首先要设立一个精于该项目并能统筹管理的项目主管,组建具有各专长人员的项目组,从事科技馆教育项目的策划、监控、跟踪,并要为该教育项目设定目标、制定计划、组织人员、时间调控、做出预算及保证项目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 黄体茂.现代科技馆核心教育理念与常设展览教育[J],科普研究,2012年,第7卷
一、引言
为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1号),落实《教育部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教研[2014]5号)要求,研究生课程教学和课程学习的质量水平,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和提高质量的重要因素,高校应当高度重视课程学习在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作用,立足研究生能力培养和长远发展加强课程建设。然而,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特别是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相比,我国研究生课程体系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加强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与优化,已成为当前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和紧迫任务。
二、我国研究生课程体系现状
目前,研究生课程体系一般包括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以及选修课程四个方面,不同类型课程的教学内容综合满足研究生各方面的培养需求,不仅可以加强研究生对学科专业知识体系的学习,而且也能促进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但结合现状来看,研究生课程体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层次定位不清晰。首先,在课程体系结构方面,目前与本科课程体系基本一致,是基于学科基本框架进行的课程分类型设置,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本专业知识,但较少考虑根据研究生具体研究领域设置一个促进研究生学术与科研水平的系统性、深入性课程体系。其次,在课程内容方面,部分课程与本科课程重复,部分课程的内容设置只是在本科课程的基础上进行横向扩展而非纵向深入,学习难度与本科课程差距不大,未凸显研究生教育应有的特色与要求[1]。
2.学术深入不彻底。研究生是我国高层次人才队伍中的最顶层主体,是以追求知识的发展与创造为目的的学术创新群体,因而其“学术含金量”应当达到应有水平,以满足研究生科研创新的学术性课程需求。但就目前来看,各个学科的研究生课程涉及面较窄,知识建构不深入,缺少交叉学科知识;部分研究生课程的教科书的内容较为陈旧,版本未能及时更新,达不到应有的研究性、前沿性与前瞻性,不能及时反映出学科内的科学新进展与科研新成果;在传授知识上,教师采用传统授课方式,不注重师生之间交流沟通与信息反馈,缺乏不同学术观点的对比碰撞,使得课程知识的学术深入程度不透彻,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及深入研究的学术能力[2]。
3.管理模式不完善。一方面,目前高校存在“重科研轻教学,重学科轻育人”的问题,部分教师和研究生认为研究生阶段应以科研为主,忽略了课程教学的重要性,造成课程管理重目标轻过程,不注重课程体系的过程性监督管理以及多元化、多渠道的评价方式;另一方面,课程教学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部分教师和研究生认为科研项目的回报远高于课程教学的回报[3],因而造成教师和研究生对于课程管理的主体意识淡薄,大多采用课程设置、课程要求、教学方式等单一、标准的评价方式,通过评估学生上课率、成绩水平等简单指标对相关课程进行评价,无法与培养目标、研究生发展需求等紧密相联。
三、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多维课程体系构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任务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核心就是要“增强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因此,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尤其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变得日益重要。目前我国关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内涵的研究颇多,综合而言,研究生创新能力是指研究生综合运用知识和内外部条件,在科学研究上创造性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提出新观点、运用新办法、开拓新领域并解决新问题、创造新事物的能力。
课程教学贯穿于研究生的整个学习生涯,在研究生全面能力培养特别是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构建基础理论知识体系以及扩展深入性综合知识体系,来激发研究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结合研究生课程的设置要求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具体需求,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要体现结构高度、类型宽度、内涵深度、教学灵活度和监管力度五个维度的内容[4],具体内容如下。
1.结构高度。高度往往取决于对事物的认识程度,体现在远见、境界、视野等诸多层面。课程体系结构的整体高度体现了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定位高度,决定了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最终走向和发展格局。
2.类型宽度。宽度决定体系是否全面,展现体系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在建设研究生课程体系时,挖掘和把握有利于研究生培养的各种因素,拓宽研究生培养与社会联系的互通面、研究生培养内容的囊括面、研究生培养对象的覆盖面,增强学科知识交叉的融合度,扩大研究生培养的服务面。
3.内涵深度。深度取决于体系的专精程度,决定体系的发展持续力,展现研究生培养的内含底蕴。研究生培养不仅要立足学生自身发展,而且要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外部需求,并要通过不断的创新与改变去影响现实社会。多维课程体系设置的内涵深度关系到研究生培养的内在价值,要体现出研究生培养的底蕴和基础。
4.教学灵活度。灵活度是相对于原则性而言的,其表现出了一定的自由性和发展性,同时以原则为基础而限制一定的变化程度。通过改革教学方法、提高选课自由度等途径,来增强研究生教学灵活度。
5.监管力度。力度决定体系的执行程度,体现系统的规范性和有效性。通过增强学校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对研究生课程体系的实施与运作情况进行一定的监督与规范,强化并提升多维课程体系的执行力度。
四、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多维课程体系优化
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是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从研究生培养的需求入手,把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建立课程体系的出发点,科学优化研究生课程体系。具体优化措施如下。
1.优化课程结构,拔高培养高度。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科特色,打破课程设置壁垒,拓宽培养口径,科学设计课程分类,加强不同培养阶段、不同学院课程体系的整合、衔接。鼓励学科交叉,根据需要按一级学科设置课程和设置跨学科课程,增加选修课程数量,增加研究方法类、学术实践类等应用课程,开设短而精的课程和模块化课程,着力培养研究生的知识获取能力、学术鉴别能力、独立研究能力。
2.增加课程类型,拓宽培养宽度。围绕专业目标、培养目标和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设置研究生特色课程,重视专业特色课程、研究方法课程、实践类课程、前沿热点课程和学科交叉课程,培养学生具有宽广的视野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开设讨论课程,实践方法类课程、跨学科课程和学术前沿课程,增大选修课程比例并提高选课自由度[5];同时,推行跨学科、跨校际协同开设国际化课程,积极开展国际合作,资助和引进国外高水平教师合作开设课程,着力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与跨文化交流能力。
3.优化课程内容,挖掘内涵深度。根据学科发展、人才需求变化和课程实际教学效果,及时调整和凝练课程内容,加大课程教学训练强度。跟踪国内外本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充分重视新概念、新方法、新观点,提高现有研究生课程的深度。重视通过经典理论构建、关键问题突破和前沿研究进展的案例式教学等方式,强化研究生对创新过程的理解。加强教材建设,鼓励教师编写高质量的研究生专用教材和引进国外原版教材。
4.改革教学方式与设置,提高教学灵活度。坚持并尊重研究生的主体地位,鼓励研究生参与教学设计、教学改革和教学评价,促进学生、教师之间的良性互动。充分调动研究生的学习兴趣,发掘提升研究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改变研究生被动接受教学内容的局面,指导研究生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倡导推进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鼓励授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采用研讨式、问题探究式、案例式等教学方式。定期开展教学交流和教学培训,推进教学方式的改进。
5.严格课程管理,加强监管力度。完善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监督体系建设,定期对学位授权点和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行自我评估,调研社会需求、研究生诉求、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反馈意见,促进和引领课程教学改革。加强研究生课程教学督导,定期公布教学质量评价和教学检查报告,对研究生教学活动全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监督。尝试引入社会或行业的专业机构以及国际认证组织对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进行诊断式评估,充分发挥学术组织、行业部门和社会机构的监督作用,形成评价监督循环反馈机制。
[关键词] 课堂问题行为 归因 策略 研究
在英语新课程改革中,要切实贯彻“纲要”所倡导的精神,体现新课程倡导的教育教学理念,有效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并积极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但在推进过程中,尤其是《GO FOR IT》教材的几年使用中,出现了一些实验教师对教学理念把握不够到位,认识不够深刻,对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管理与调控有些不力,导致部分学生出现了一些课堂问题行为,妨碍及干扰课堂活动的正常进行或影响了教学效率。因此,对英语新课程中存在的课堂问题行为进行深入的分析、探究,予以正确的归因,并采取相关策略,有效减少或控制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确保课堂活动有序而有效地开展。
一、课堂问题行为的类型
结合奎伊(Quay,H.巴)等人的研究成果,我国心理学家根据调查研究把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外向性攻击型的问题行为,如上课爱出风头、与同学不能和睦相处等行为;另一类是内向性退缩型问题行为,包括过度的沉默寡言、胆怯退缩、过度焦虑等。后一类课堂行为如上课时凝神发呆等注意涣散行为,抄袭作业等草率行为,胆小害羞、不敢回答问题的退缩行为等,虽然不会直接干扰课堂秩序,但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我们不少教师比较重视直接干扰课堂秩序的问题行为,却比较轻视没有直接干扰课堂秩序的问题行为。其实,后一类问题行为更值得引起教师们的注意,因为这些问题行为比较隐蔽,不易被发现。为此,对部分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了很多问题。
二、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归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1.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归因分析
在实施过程中,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来的问题行为可能有与其他课表现共性的方面,结合英语课程的特点,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问题行为也有其相应的特点。诚然,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形成一般不是由某种单一因素造成的,主要是其学习、生活环境、社会风气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各种问题的综合反映,通常,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1)教师方面。在新教材《GO FOR IT》的使用中,出现了较为普遍的问题,如:提早出现分化,个别学生对英语学习持放弃态度;教材篇章少,文本缺乏,不利于初一学生课堂学习中有所依靠;每个单元的词汇量大,增加了记忆难度;教材的语法分布较分散,缺乏系统性等等。教师由于缺乏对教材的理解,教育理念的深入,备课时的预设不够等,在课堂上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行为。因而绝不能把学生的问题行为完全看成是学生自己的问题,教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教师的失策主要表现为:
①教学方式方面
教师教学方法呆板、枯燥,不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内容过难或过易,讲课速度过快或过慢;表达能力较差,课堂语言含糊不清;教师缺乏活力,精神不振等等。在课堂上,你跟我读,我说你答的对话交际,也局限于机械性的,更谈不上意义操练或实际运用了。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从而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甚至产生较严重的对抗。这些压力累积到一定程度,就容易导致学生出现问题行为。如果教师缺乏正确的课程观以及教育观,就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使他们产生消极对待,引发畏难情绪,由此诱发他们的问题行为,甚至会导致外向性对抗行为,直接于扰课堂活动的正常进行,使教学变为无效、低效活动。
②低效的课堂管理行为
教师在课堂中缺乏适当的管理,也是引发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教师放弃管理的责任,放任学生,使课堂未能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和教学环境,学生也因缺乏指正的机会而出现违反课堂规则的行为;二是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行为做出过敏反应,对学生大加训斥,甚至体罚,让学生在课堂里感到冷酷,从而诱发学生攻击性问题行为。教师一味的放任自流或课堂管理不当,对于学生的英语学习却是一生的影响。作为教师,要的是责任心和爱心。在课堂上,多一份爱心去关注你的学生,获得的不仅是学生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学生对你的爱戴,少一些问题行为,少一批问题学生。
为了更进一步分析研究学生课堂人际交往的特征,笔者设计了《课堂行为观察记录表》,把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的各种行为表现归纳为8个大类,具体为:听课、回答、质疑发问、讨论、思考、操练或交际、做小动作等,来观察问题行为学生在课堂中的具体行为。
按设计的方案对学生课堂学习进行观察,观察任务具体由任课教师承担,该教师观察记录20多节课,重点分析5位有明显的课堂问题行为的学生和12位其他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统计结果见下表:
注:课堂教学时间为40分钟,以上数据为观察对象在课堂上的平均数。
(2)学生的身心因素。课堂中大量的问题行为还与学生的身心状况直接相关,可能是由学生自身的因素引起的。这些因素主要有:
由于教学内容太难或太易,学生感到索然无味,或是由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单调,学生感到厌烦。另外,对于教师在课堂上所提出的学习、行为方面的各种要求,有的学生顺利地达到了教师的要求,频频成功;而有的学生则连遭挫折,面临失败的威胁。再则,一些英语学习差的学生,发现自己无法从学习或竞赛中获得教师和同学的认可时,常以问题行为来寻求教师和同学的注意,争得自己在班级集体中的位置。
2.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应对策略
(1)教师方面
①合理运用课堂评价,促成学生的成功经验,实现教学互动的双翼
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运用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规律的教学方法,学习一些心理学的知识,巧妙的驾驭课堂,这是避免新课程下大量的问题行为学生,提高教学质量的最主要的途径。在英语课堂上,合理运用课堂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激情。另外,学生的成功经验,通常会激发他们的愉悦情绪,降低挫折水平,从而避免或减轻问题行为。学生的失败所导致的挫折感往往是有些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因此,教师要确保学生在课堂活动中适当的成功率,尤其是将课堂活动规划在既不太容易也不太难的适度范围。教师对学生学习材料和学习活动的适度选择,有助于学生的成功感受,进而减少问题行为产生的可能性。通过教师的“善教”和学生的“乐学”,实现教学互动的双翼。
②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教学充满童话色彩
教师要平等地对待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对学生充满关爱,尤其要关心有问题行为的学生,实现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因为师生间和谐关系的建立,可以缩短师生之间心灵的距离。因此,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不同层面协调师生关系。
(2)学生方面
①选择有效方法,及时终止问题行为,提升教师教育智慧
学生的问题行为,大多以轻度为主,因而大部分问题行为只需教师运用一定的影响方法便可得到制止。在英语课堂中,结合英语学习特点,通常可以采用暗示 、转移注意、创设情景等方法有效制止学生的问题行为,既要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又激发其学习英语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运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真正实现教学互动,把教师的教育智慧提升到新的高度。
②对学生及时进行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是指通过改变学生的认知、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来改变学生外部行为的一种方法。其主要任务是排除阻碍个人潜能实现的障碍;调整个人的自我意识,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心理辅导的成败取决于师生向认识距离的缩短和情感隔阂的消除。教师应该对学生充满信心,诚恳待人,给学生以必要的支持和鼓励。还要尊重学生的感受与体验,从学生的感受出发去看待问题,调动学生自主地、积极地矫正自身的课堂问题行为。
参考文献
[1]郑金洲,陈瑶.课堂观察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郑金洲.行动研究指导[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关键词 职业核心能力 建筑工程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11.015
On Vocational Core Competency-based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Course System
――Take Yiwu Industrial & Commercial College as an example
WU Huajun, LIU Junqin
(Yiwu Industrial & Commercial College, Yiwu, Zhejiang 322000)
Abstract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graduates in order to better adapt to the jobs, only to master professional skills is not enough, with the occupation of its core capability to become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success in the workplace. Our hospital to train students, "a multi-disciplinary professional core + Basic + Basic Quality" principle, worked out a career-based professional core competency-based curriculum, to meet the needs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Key words professional core competence;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course system
所谓职业核心能力是从事任何职业活动都需要的,能适应岗位不断变换和技术飞速发展的综合能力或基本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能适应岗位不断变换,可以让人自信和成功地展示自己,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应用。随着建筑市场用人岗位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毕业生为了更好地适应就业岗位,仅仅掌握专业技能是远远不够的,具备职业核心能力成为其职场成功的重要保证。如何以就业为导向,提高在校学生的岗位竞争力一直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改革方向。针对专业特点和职业岗位,以培养职业核心能力为导向,需要不断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和重新构建。
1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核心岗位及其能力要求
经过走访建筑行业企业,毕业生跟踪调查等活动,明确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就业岗位主要有施工员、质检员、监理员、造价员、资料员等,各岗位的主要能力要求见表1。
2 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
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思路是在一个专业核心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多个专业基本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即“一专业核心+多专业基本+基本素质”。具体的能力培养方案见表2。
3 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开设
在进行课程体系构建和课程开发时,我院根据“一专业核心+多专业基本+基本素质”的能力要求,以建筑工程施工岗位能力为核心,符合建筑施工岗位需求,构建出了一套以知识、技能、素质为标准的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化的特色课程体系。
(1)公共基础课。不论什么专业,学生都必须学习基本的文化知识。我专业拟为学生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特色概论、计算机基础、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应用文写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育、形势与政策教育、军事理论、职业生涯与就业创业指导等公共基础课,为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打下基础。同时,在新生入学时要组织他们进行军训,培养他们的纪律性和团队意识。
(2)职业基础课。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开设了一些专业的基础课程为接下来学习专业技能课程打下基础。有建筑材料与检测、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力学与结构、建筑工程测量、建筑CAD等,其中建筑工程测量是作为专业核心课程来授课的。
(3)职业技能课。我专业的拟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就是工程施工技术能力,所开设的课程有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工程施工、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施工组织、工程项目管理等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真正了解了工程施工方面的知识。
(4)实践环节课。光有理论知识的充实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结合具体的实践,才能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进一步深刻地掌握理论知识。我专业开设的实践课有认识实习、工程施工图识读、建筑施工基本技能训练、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建筑CAD技能训练、建筑工程测量实训、工程项目管理实训、建筑计量与计价实训、顶岗施工实习、毕业综合实践环节。这些实践课程让学生可以简单地模拟实际的工作情况,为他们以后可以很快地适应工作打下基础。
(5)职业选修课。建筑工程专业需要学习的知识是很多的,为了进一步充实学生,我专业开设了很多职业选修课程,方便有兴趣的同学进一步学习。有建筑法规、建筑工程经济、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建筑工程监理、建筑工程检验与检测、装饰装修工程施工等。
4 我院人才培养的成效
随着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不断开发和调整,以“一专业核心+多专业基本+基本素质”为原则,改革整合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就业适应性得到很大改善,整体素质不断提升。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步入社会后受到了企业的普遍好评,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也不断提高。近三年,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在97%以上,2014年根据麦可思第三方评价,专业对口率为70%,高于同专业全国平均水平。
参考文献
[1] 李晓红,黄琳.基于职业核心能力的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开发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22).
[2] 张英.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
[3] 吴慕辉,何清.构建建筑工程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4.
关键词:微课;微课程;自动化生产线;智能终端
作为职业院校机电类和自动化类专业核心课程的《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涉及机械技术、电工电子技术、气动技术、传感器技术、可编程控制技术等相关知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近些年来,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为本位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已经成为主流。但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智能终端已经成为学生的日常必备品,学生平常大部分时间都聚集和消耗在这些新兴电子产品上,关注度极高,职业院校辛苦打造出来的理实一体化教学环境在智能设备面前已经失去优势,面临重大挑战,尤其是微博、微信的广泛应用,微学习、微视频、微内容和微课程开始走进学校课堂,如何充分利用现代化智能终端设备进行微课程教学设计研究,是当前职业教育教师关注的热点。本文借鉴国内外关于微课程教学设计研究成果,以《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改革为载体,研究探索微课程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教学设计与应用方法。
一、微课程相关理论概述
“微课程”是将原课程按照学生的学习规律,分解成一系列具有目标、任务、方法、资源、作业、互动与反思等的微型课程体系,是课程改革与信息化进程中的学习资源创新,也是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整合为一体的新型资源。本文中提到的“微课程”,是指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对某一门课程进行整体教学设计,包括课程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将多个知识点通过“微课”的形式加以改造并有效组织,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通过在线学习网站、微信公众平台等互动媒介,将知识全方位地展现在学习者面前,具有不分时段、不分地域、不分学习对象等特点,将成为信息化教学的发展趋势。相较于传统教学方法,“微课程”更适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更适合“基础薄弱、好奇心强、熟悉网络”的职业教育学生特征。文中重点介绍了基于微课程的《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整体教学设计思路。
二、《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整体教学设计
1.微课程总体设计
基于“微课程”的《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总体设计,是在原课程整体教学设计思路的基础上,以在线学习和移动学习为目的,采用“微课”形式将课程中的认知内容,原理分析内容,拆装演示内容和成果展示内容进行有效组织,并通过在线网站和微信公众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和互动交流,为课程的实际拆装技能训练做好充分准备,逐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2.微课程结构设计
“微课程”结构主要由课前准备、课中实施和课后反馈等环节组成,总体符合职业教育理念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重点在于课程教学形式的创新与改革。基于“微课程”的《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更符合人性化学习规律,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步骤学习,教师给予学生一对一的个性化指导,提高学习效率。
课前准备环节主要是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任务单,通过设计任务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实现翻转课堂的效果。教师将课程知识点转化成问题,使用任务驱动和问题导向的方法来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帮助学生发展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同时,教师要完成课程配套资源的准备工作,对课程内容进行知识点和问题整理,以“微课”的形式按照课程目标进行设计与制作,并准备好其他课程相关资源供学生学习使用。
课中实施环节主要是在原有课程教学基础上进行改革和创新,通过微课、微视频等教学资源,借用移动智能终端开展在线学习和移动学习,将课程实施环节变成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的灵活互动空间,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互相讨论沟通的能力。通过此环节,将课程知识点以“微课”的形式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可以根据自主学习任务单开展探究式或问题导向式学习。在此期间,学生可以在微课程中进行成果展示、问题解答、互动研讨,教师可以检测倾听、问题引导、评价考核、内容延伸等。
课后反馈是“微课程”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教师通过在线测试和问答,与学生进行实时沟通与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能否进行实际操作的资格审查,同时对自己的课程设计进行完善和创新,以达到最佳的设计效果。
3.微课程内容设计
《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教学的载体是一套模拟加工的自动化生产线实训设备,由8个工作站组成,分别为上料检测站、机械手搬运站、工件加工站、工件分拣站、工件传输站、工件装配站、装配搬运站和立体仓库站。根据《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目标和岗位设置,结合“微课程”的教学设计特点、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和职业技能鉴定所涉及内容,设计了该课程的微课程内容。《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微课程内容设计如下表所示。
《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微课程内容设计
4.微课程平台设计
基于“微课程”的《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教学设计研究,主要是在原有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创新,依托于移动互联技术和智能终端,移动学习使学习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任何内容成为可能,使学习者的学习和师生互动交流在教学环节上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将知识点、问题解答、视频演示、考核评价、互动交流等内容放在包括手机Wap网站和微信公众平台在内的在线学习和移动学习平台上,将实际操作等技能训练和考核内容放在理实一体化教学平台上来完成。微课程教学设计平台首选腾讯公司开发的微信公众平台,支持即时通讯服务、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并能通过网络快速发送免费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也能创建微课程群进行实时在线互动交流,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提高学习效率。
基于“微课程”的教学设计,打破了传统教学的灌输式和被动式学习方式,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采用在线或移动智能终端,将知识点“微课”化,是课程教学的有力补充。在课程中,学生成为主动的学习者、知识的建构者,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组织者和设计者。同时,能实现学生、师生之间的在线学习与考核评价,体现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主动指导,实时学习反馈的新型教学形式,是信息化时代的教学设计探索,也是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的有效辅助手段,为职业院校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一种设计思路。
参考文献:
[1]肖红.基于“微课程”的移动学习平台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4(40).
[2]刘娟娟.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微课程在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轻工教育,2014(05).
[3]钟琦.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微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02).
[4]邢燕鹏.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一体化课程改革与实践[J].当代职业教育,2014(08).
关键词:职业核心能力;高职体育课;教学策略
体育课教学是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深入挖掘体育课教学策略,充分发挥其在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中的作用,不仅能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并践行体育的功能,而且还能激发学生职业学习的热情,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增强学生职业体能素养,实现校企职业核心能力的快速衔接。可是,当前部分学校、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强调以“项目技术教学”为导向,忽视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脱离高职教育应紧紧围绕“职”的教育本质,制约着高职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高职体育课教学急需探索与“职”相匹配的教学策略,为高职体育教学者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1 职业核心能力的内容
职业核心能力既是高职学生面对竞争激烈职场的“杀手锏”。同时,职业核心能力也已成为企事业单位选用人、人才竞争力的一项决定性指标。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他们能否快速、有效地开展工作。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交流能力
交流是人与人沟通的最基本的方式。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都离不开与他人交流。掌握正确的交流方式,巧妙应用交流语言、交流礼仪,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讨论,以此建立稳定的、信赖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和职业关系,这将成为高职学生成功就业的助推器。
1.2 合作能力
当今世界,随着竞争的激烈化、常态化、全面化,合作能力已成为取得成功的一项重要指标。高职学生需学习并提升合作能力,通过团队合作,集思广益,使各类资源利用最大化、简便化,团队成员能力互补化、拓展化、高效化。
1.3 解决问题能力
解决问题能力是就职人员面对竞争激烈的职场,能否脱颖而出的一项重要能力。目前,高职学生虽掌握了一部分专业理论知识,但是充分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并加以实践的能力尤为欠缺。因此,高职教育必须统筹、合理、有效地安排各类课程,努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让学生面对不同对象、不同案例,保持冷静的头脑,充分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抓关键、看主流”等矛盾分析法,深入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进而、快速有效解决问题,提高工作实效性。
2 高职体育课教学在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中的意义
体育教学不仅能让学生掌握职业体能需求、培养职业素养,而且能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增强团队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情商,以此提高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其重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多方位而长时地交流
一名优秀的就职者,必须能恰如其分地表达想法和意见,准确领会分派的任务和要求,有效、和谐地与组员进行沟通交流。体育课程在交流能力培养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例如排球教学比赛项目,赛前、赛中、赛后,团队都需通过队内协调、沟通交流、综合判断,准确掌握对手的实力、战术等,以此确定本队队员的位置分配和战术,并进行相应地总结和整改,提升己队的即战力。可见,体育课教学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产生多方位而长时的影响。
2.2 高效的团队合作
体育教学以其项目的集体性、独特的组织性、复杂的动态性、频繁的人际交往、较高的个人综合素质等特点, 在团队合作能力培养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体育任课教师会根据行业标准、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职业体能素质、教学对象、内容、目标等,合理、巧妙地运用小组合作、团队竞赛等方法,实现团队合作的高效化。
2.3 高情商的解决问题
通过合理组织体育课堂活动、团队合作等,将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贯彻于体育课教学,将学生交流、合作能力的培养经常化,促使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高情商化。由此,学生能更加深入而高效地明确行业岗位需求、把握自身专业定位、掌握专业技能、提高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全面发展。
3 高职体育课教学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策略
为促进高职体育课程教学与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深入融合,结合两者教学目标和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充分发挥高职体育课教学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作用,提高体育课堂的有效性,可以从以下方面采取完善措施:
3.1 交流能力的培养策略
高职体育任课教师需以“爱”为基点,积极创设平等、快乐、和谐、正能力十足的课堂教学情境,提供相互交流、探讨的平台,充分调动学生交流的主动性。同时,体育任课教师应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合理运用游戏法、小组合作、体验式教学法等,让学生及时讨论遇到的问题和疑惑,相互交流借鉴,努力促进学生与人的交流的有效性。此外,体育任课教师还需创新考核方法,考查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课堂发言情况、课堂任务完成情况等,发挥教师在学生交流中的引导、评价作用,建立学生与人交流的评价、反馈性的培养机制。
3.2 合作能力的培养策略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合理运用小组合作、竞赛等方法,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清晰认识自己在团队合作中的角色定位、责任定位、合作能力分析和任务风险评估。在教学中,对初建团队,体育教师应鼓励、引导学生加强成员间个性、工作方式等的了解;对固定团队,体育教师应指导学生建立团队成员个人能力的初步评估;对团队任务,体育教师应培养学生根据团队特点,进行任务前相应的预学习或准备,规避任务完成的风险,提高任务完成的高效性和成功率。
3.3 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策略
高职体育教师应创设快乐、紧张、兴奋、焦虑、竞争等不同情感体验的教学情境,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运用各类媒介,采用自主研究性学习、体验式教学、合作研讨、评价与反馈、心理疏导、自我总结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直观能动性,促使学生不断发现问题、主动探究解Q问题的方法,针对性地提出合理的、易于操作的解决方案。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体育课教学中,融合体育教育与职业教育,采取行之有效的体育教学策略,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意义重大。体育任课老师,应明确高职体育教学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部分目标的一致性,创新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加强学生体能与职业综合能力训练,使高职体育教学突出“职”的特点。此外,体育任课老师还应充分了解各行业的发展趋势、专业特点,保证体育教学方法适应专业需求,确保体育教学的“保鲜性”,并结合学生职业岗位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伍学雷.论高职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J].职教论坛,2013(15),32-35
[2]陈新平,叶巧舟.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体育课教学的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 2013(1),11-12
[3]冷雪锋,任爱珍.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课程理论实践一体化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14),18-23
生物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课堂提问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上采用的有询问形式或询问功能的一种教学手段。大量的研究表明,教师不同的提问行为对学生思维、学习成绩、学生学习情绪和态度产生的作用是不同的。有效的课堂提问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但在现实教学中,并非所有的问题都有效。有研究表明,在15类教学行为中,教师提问的有效性最低,多数提问是低效或无效的。那么,什么样提问是有效的?怎样判断教师的提问是有效还是无效呢?下面将以新课改高中一节常规教学为研究对象,对教师的提问进行分析研究,并据此为研究新课改课堂提问教学的真实性提供一种线索。
1 研究方法及实施
采取教学行为分析法进行研究。教学行为分析法是对教学实际状态一个有效的分析工具,它把教学行为看作是一个包含多种要素的系统,而且具有层级性结构。教师可以运用教学行为分析方法对提问进行互评或自我分析。这种分析法对教师鉴别和分析其某种教学行为十分有效。研究的基本步骤是:找出教学行为的实现单元一进行单元编码一收集和分析信息一得出结论。
提问行为的实现单元包括提问方式与提问内容。
1.1 课堂提问编码
本研究从提问方式与提问内容两方面对课堂提问进行分类编码。
课堂提问方式是指教师在课堂上采取的提问方法和技巧。本编码结合我国课堂教学实际情况,在美国学者R.Kinsratter和W.wilen的提问方式分析编码表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编码包括容许思考时间、集体/个人的平衡、参与的学生量、随后提问及适当的放言水平五个方面(表1)。
提问方式的衡量指标包括发生程度和有效程度。
“发生程度”用于记录每一方式表现的明显程度,分为4个级别:①无或不明显;②轻度明显;③中度明显;④很明显。
“有效程度”用于评估教师提问方式达成效果,有4个级别:①无效;②轻度有效;③中度有效;④很有效。
课堂提问水平是指教师的提问能引发学生何种思维水平。本研究对课堂提问的类型进行了一级编码。一级编码包括核心问题和过程性问题。
(1)核心问题又称结构性问题,是所有问话产生和发展的中心,能引导学生依次通过某个特定思维操作的基本心理步骤的问题。
(2)过程性问题是指围绕核心问题提出的具体问题。
①初始问题是指最初的、带有回忆性的提问。
回忆性问题是需要学生通过回忆,重复性回答以前学过的知识。一般提问形式:什么是……?……包括哪几部分?
描述性问题:意指要求学生对某现象、过程或事物进行描述。如:谁能说一下……的过程?试叙述……?
②加工性问题:是指促使学习者反思自己的初始回答或教师的提问,进而思考被自己隐藏在表面观点背后的思想,以达到对核心问题的透彻理解。回答这样问题往往需要结合已有经验,并重新建构知识结构。
解释性问题: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解释他对某一个事物的理解或对初始问题进行补充和解释。如:对刚才的回答说出你的理由?
分析性问题:需要学生对某种事物或现象、观点进行分析、比较与归纳。如:为了……我们应该怎么做?通过以上讲解你认为……有何优势?
评价性问题:要求学生对某种现象或观点进行判断并能依据一定标准做出决定,这些标准可能是主观的(依据个人价值标准),也可能是客观的(依据科学证据或程序),如:你对……有什么看法?你认为……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回答初始问题通常不需要深度的思考和周密的推理,只要求对已经获得事实性知识进行回忆和再现就能实现,多属于低认知层次问题;回答加工性问题却需要深度思考,通过分析、判断和推理才能找到答案,多属于高认知层次的问题。一般认为,加工性问题比率高,说明提问水平高。
1.2 信息收集
选取某一堂课或教学片段为分析对象,选取的对象是一节高中生物课。
本研究采用课堂观察收集信息。为了避免观察的误差,同时为了观察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以旁观者的身份进入现场进行一节课的临床观察,采用手工记录并附以录像回放的间接观察方式,对一节课的提问进行全部记录。评分规则上,计算每一个维度中不同种类所出现的百分比。
2 结果分析
本节课教师共提问47个问题(导言的复习提问作为无效提问没有计算在内)。
2.1 课堂提问方式(表2)
(1)容许思考时间。
经观察,教师提问学生平均等待时间为9s,65.9%(40.4%+25.5%)的等待时间明显或比较明显,72.5%的等待时间适宜。最长提问时间为18s,教师展示两种玉米幻灯片后,让学生思考两种性状如何取其优良,这个问题需要学生在基因重组和分离知识的基础上,结合杂交水稻的育种过程,重新组织回答。
(2)集体/个人平衡。
在整节课上,集体回答问题共14次,个人回答问题有33个。76.6%集体/个人平衡的提问明显或较明显。有10个集体/个人平衡的提问低效,1个问题无效。问题“…基因怎样重组”提出后,集体却无人能回答。这一分析性问题不适合集体回答。
(3)参与的学生量。
全班56名学生,回答问题的学生有27名,占全班人数48.2%。其中,4-5名学生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其他的是被教师点名叫答。一名学生被叫次数达6次,两名学生为3次,31.9%的学生有1次回答。
(4)随后提问。
共有36个明显后续提问,占76.6%,有效性达到3或4级。如初始问题:“这两种性状的玉米是自交还是杂交?”随后提问:“为什么要让子二代自交?”
(5)适当的言语水平。
在47个提问中,有20个达到了学生语言接受水平,问题明确,有明显的疑问语调,且很有效。
2.2 问题认知水平
本节课共有7个核心问题,通过47个过程问题展现的。
由图1统计可知,初始问题共有15个(31.5%);加工性问题32个(68.5%)。其中,解释性问题5个;分析性问题23个;评价性问题4个。分析性问题比例较大,约占总数50%,说明该教师比较重视学生对问题的分析。例如,教师问了杂交育种的优缺点后,对其育种年限长的不足继续追问:
师:“那么大家想想,怎么能让育种时间变得简短一点呢(核心问题)?大家回顾以前的知识,找找答案”(分析性问题)。
生:“用配子发育成多倍体。”
师:“有了这个思路,很好,谁能补充一下,如何获得配子啊?”(分析性问题)
生:“从花粉中获得。”
师:“在哪一代的配子中获得啊?”(解释性问题)
生:“在子一代的配子中获得。”
师:“在子一代中怎么选?”(分析性问题)
生:“把子一代的配子Dt选出来用人工诱导使其成为多倍体。”
师:“这叫什么方法?”(评价性问题)
生:“花药离体培养法。”(核心问题答案)
通过5个连续的加工性问题追问,学生获知了育种时间变短的方法,并了解了该方法的过程和作用。
3 结论及启示
以上分析表明,该教师比较重视课堂提问(45分钟课有47个提问,平均每分钟约一个提问),且提问总体是有效的(评价3为36.6%,评价4为36.2%)。
(1)教师很注重引发学生深入的思考,本课例中,回忆性问题较少,加工性问题居多,占68.5%,多数加工性提问逻辑严紧,环环相扣(如上例)。通过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表情、时间和准确性观察判断,该教师的提问是切合学生需要的:一是学生的认知矛盾的焦点处,这是学生在认知上最感到困惑之处,也常常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在;二是貌似无疑实则有疑之处,这是学生思维停留在比较浅层方面的反映,不是真的没有问题,而是学生没有发现深蕴其中的问题。如在讲完杂交育种的优点后,师问:“大家再想一下,这种育种方法有什么缺点呢?”生:“时间长,需要一代一代的种。”师:“时间长带来了什么困难?”生:“操作程序复杂呗。”学生的初始回答“时间长”只是浅层的答案,教师又连续追问启发,使学生思考出这种育种方法的真正不足:“操作程序复杂”。
(2)教师的提问采取适宜的疑问式语音、语调;能用不同难易程度问题平衡集体与个人的回答,兼顾自愿回答与非自愿回答,如对简单问题指定非自愿者来回答,对难度较大的问题采取自由处理的形式;留心沉默寡言学生的语言或非语言暗示,如困惑的表情,似举非举的手势等,叫答兼顾思维水平高和低的学生,鼓励学生间的相互启发;对学生的回答不是停留在表面,而进行深入的问询;能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特别是复杂性问题,该教师允许学生的思考时间还是比较合理的。
该教师在课堂提问教学中也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尽可能地采用了接纳、鼓励性的语言启发或鼓励学生参与到学习中,让学生独立思考,但伴随着对学生所述结论给予积极评价的同时,在个别时段又表现出教师正面反馈的随意赠予和漫不经心(这种反馈有8个,占17%);在课堂的后15分钟,该教师的某些随后提问没有深入下去,学生难以进行有效深入的思考;教师对个别学生提问次数过多,有29个学生未参与,参与度不是十分有效。
对新课改实现有效提问教学的启示:
目前,多数课堂教学的话语权还是由教师主控,教师的提问目的在于寻求“标准答案”。本节课所展示的是,教师通过提问,不断质疑学生,鼓励学生解释与论证,为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提供机会,从而促进学生思想的发展和提升。本案例给我们如下启示:
(1)平衡好高水平问题与低水平问题。教师既要通过提问高水平的问题推动学生去思考,也要提问低水平或封闭型问题,以激励学生学习。加里.D.鲍里奇的研究认为:要求学生掌握事实、规则和动作序列行为最有效的教学方式是使用只有唯一答案的(或少数容易界定的答案)的封闭型问题;那些要求掌握概念、模式和抽象理论的行为最为有效的教学方式应使用可能同时具有多个恰当答案的开放性问题。
(2)教师应创造一个轻松的对话环境,重视每一个学生的想法,降低心理因素对学生表达的阻遏,特别是不擅表达的学生,为学生开展有意义的对话提供必要的智力与情感支持。教师提问语的措词、语气、表情和肢体语言等外在表征是鼓励学生作出回答,还是对学生回答的否定,将会影响学生对后续提问的态度和回答的心理状态。一般来讲,在提问回答反馈中,恰当地使用鼓励性表情和适当的表扬语,有助于学生欣赏自己的成功,并发展积极进取的自信心。但过分依赖外在的权威评价和频繁的强化来维持学生的学习行为则会导致学生回答问题输出方面的随意支付,不利于激发学生的认知内驱力和发展学生独立思维和判断能力。要激发学生学习上的内在动机和深入的思考,需要教师在恰当的时间、以恰当的方式对不同的学生施以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评价,这会使提问效果更好。
【关键词】二次函数;习题;比较研究
1引言
数学教科书是展现数学思维过程的重要场所,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增长数学智慧的重要途径.而习题是数学教科书的重要组织部分,是学习者掌握、运用所学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是评价、诊断、完善学生数学认知水平的基本工具,是深化理解数学原理,提高思维水平的主要方式,习题一个极为重要的功能是学习者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形成
数学核心素养的主要形式.学生的数学经验和数学智慧、数学思维品质的形成都与习题系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习题一般包括问题系统和解决系统两个方面,所以习题质量直接影响数学教育的质量,需要做深入细致的解析.
二次函数是义务教育学习的重要内容,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难点.我国教材与新加坡教材都是以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二次函数的应用为主线来编写的,各部分内容都设置了相应的例题和习题,本文基于思维品质主要研究二次函数习题方面的差异性.选取人教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以下简称《课标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二章“二次函数”[1],新加坡Prof Lee Peng Yee等主编的《New Syliabus Mathematics 》(以下简称《新数学》)《新数学2》中的第十章“二次函数图像”[2]中的习题(本文中习题含练习、课后习题和复习题)作为研究对象.
2二次函数习题题量与题型的比较
在中学数学教育期刊中,大多探讨的是关于习题、试题解决中的思维过程、解题策略、延伸拓展等,本文从思维品质的视角对“二次函数”习题的量与质进行反思、归纳和分析.
首先从数量上进行比较,由表1可知,大题数《课标数学》比《新数学》多16道,通常情况下《课标数学》中的习题是由练习、课后习题和复习题组成,而《新数学》在二次函数习题的设置中没有练习.对比两国教材中的习题,发现两国二次函数习题中都有大题内嵌套小题的特点,且每道大题下的小题个数为2、3、4不等,其中《新数学》中小题个数为2道、3道和4道的大题分别占到了所有习题数量的4333%,2667%和667%,《课标数学》中则分别是1739%,652%和1304%.由此可以看出,《新数学》虽然在大题数量上比《课标数学》少,但是其小题个数要比我国的多,且《新数学》中同一节内容大题大多数是应用同一个性质或方法的习题,属于同质问题.
3二次函数习题难度的比较
通过评价习题的难度,可以透视不同版本习题对思维程度的要求程度.曹一鸣和吴立宝建构的例习题难度的模型[4]是从要求水平(YQ)、知识点含量(ZS)、背景水平(BJ)三个维度来刻画,具体难度水平见表2.计算难度的公式是如下的(1)、(2)、(3)、(4).
习题平均要求水平(YQ)的计算方法如下:
YQ=1・A+2・B+3・C+4・DA+B+C+D,(1)
其中A(或B、或C、或D)为“模仿(或理解、或运用、或探究)”的习题数目;
习题知识点含量(ZS)的计算方法如下:
ZS=1・A+2・B+3・C+4・DA+B+C+D,(2)
其中A(或B、或C、或D)为含1个(或2个、或3个、或3个以上)的习题数目;
习题背景水平(BJ)的算方法如下:
BJ=1・A+2・B+3・C+4・DA+B+C+D,(3)
其中A(或B、或C、或D)为“无背景(或个人生活背景、或公共常识背景、或科学背景)”的习题数目;
对于整部分习题的难度(N)计算,用如下公式:
N=α・YQ+β・ZS+γ・BJ,(4)
其中α、β、γ分别是要求水平、知识点含量和背景水平的权重,其值为038、036、026(α、β、γ分别是由层次分析法得出的).
表2习题难度水平划分
难度(N)要求水平(YQ)模仿理解运用探究知识点含量(ZS)一个两个三个三个以上背景水平(BJ)无背景个人生活公共常识科学背景
通过表2及习题难度计算公式,对《新数学》教材和《课标数学》教材中二次函数的习题进行统计和计算,结果
4研究的结论及对思维品质培养的启示
4.1两国“二次函数”习题重视基础训练,着力于数学思维的基础性与严谨性培养
两国习题在题型和要求水平的分布情况大致相同,在题型的分配上呈现出相同的分配规律:训练性题>探索性题>问题性题>标准性题;在要求水平上,也呈现出相似的规律:模仿>理解>运用>探究.从中发现两本教材在二次函数在习题的编制上有重基础、促提高的特点,从题型上来看,两国训练性的题都占到了60%以上,旨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基础性,通过习题让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形成数学基本技能,而在要求水平上,两国模仿的习题题量最多,旨在通过模拟例题等帮助学生养成严谨求实的思维品质,进一步巩固基本概念、性质以及熟练作图等数学素养.
4.2两国“二次函数”习题体现分层设计,着力于数学思维的灵活性与广阔性的培养
在二次函数习题设计上,两国均体现了分层设计的理念,但我国课后习题编排更具层次性.例如,《新数学》的总复习最后加入了“问题解决”模块,且该模块的习题难度要比其他习题难度大;《课标数学》的课后习题和复习题中分为“复习巩固”、“综合运用”和“拓广探索”三个模块,且从习题难度上看,其呈现规律为:复习巩固>综合运用>拓广探索.“复习巩固”与新加坡的课后习题可以参照例题来解答,而新加坡的“问题解决”和我国的“综合运用”与“拓广探索”是在例题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和拓展,不再是模仿,需要更广阔的思维视野.分层设计的理念充分关注数学思维的灵活性与广阔性特质,有利于不同水平学生数学思维水平的提高.
4.3两国“二次函数”习题在抽象性与直观性知识上有差异,着力于数学思维直观性与逻辑性的培养
《新数学》中二次函数问题解决方面的习题是通过函数图像来直观解决的,以考查通过图像找对称轴以及给出一个点的横(纵)坐标来找它的纵(横)坐标为主.而《课标数学》综合应用与拓展探索习题注重学生运用性质解决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如二次函数顶点式、一般式的性质、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等是其在习题设计方面的亮点,充分体现了课标中对二次函数图像的要求[5];由此可知,新加坡在二次函数习题的设置上直观性较强,我国抽象性要求更高,这种不同要求反映了不同的习题建构思路,但着力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直观性与逻辑性是习题建构的核心,通过直观可能训练学生敏锐的洞察力、联想力,通过抽象不断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思维能力.
4.4两国“二次函数”习题背景各有特点,着力于数学思维批判性与创新性的培养
习题背景一般分为无背景、个人生活、公共常识和科学背景四个方面,后三个背景是数学文化的部分体现.从中新两国二次函数习题的背景来看,两国70%以上的习题都属于无背景题目,即纯粹的数学题.除此之外,新加坡科学背景的题目占到了剩余习题的60%,这60%的科学背景都以物理科学为主,而我国以个人生活为背景的习题则占到了剩余习题的85%左右.这种不同背景的习题在训练学生基本素养的基础上,还强化学生数学思维的批判性与创新性,让学生在不同习题背景下深化对习题意境的理解,经历分析思维方式、评估思维方式和提高思维方式的阶段,立足于数学知识的学习与运用去创新.
5结语
习题在数学教材的地位不容质疑,如果有效的挖掘习}的内涵,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就是数学教育研究的主题之一.不同国别在二次函数习题的编排上各有特色,需要深入其内,从不同维度探析,才能有效、高效地利用于习题于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提升.我国在二次函数习题方面层次鲜明、指向明确,新加坡教材难度偏低、背景多元,需要相互借鉴,充分发挥习题在数学教育教学中的功能.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Prof Lee Peng Yee.New Syliabus Mathematics 2[M].Singapore:Utopia Press Pte Ltd,2011.
[3]戴再平.数学习题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