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及护理范文

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及护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及护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及护理

第1篇: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及护理范文

关键词:新生儿 生理特点 护理要点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359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248-02

出生至28天的婴儿称为新生儿,在此段时间内,对产妇和婴儿的护理是十分重要的,这段时间的细心护理对新生儿健康的成长是必不可少的步骤,针对这点要求,我们对新生儿护理需要重点注意的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1 新生儿的生理特点

1.1 新生儿定义。从医学的严格意义来讲,从出生那天开始算起,到满28日的婴儿指新生儿,这28天是在延续胎儿的状态,也是人们发育和成长的最基本阶段。在新生儿时期内,婴儿的各种调节中枢和脏器功能不健全,致使其机体抵抗能力极差,适应生活能力极低,比较容易发生一系列幼儿病症,所以为了更加稳妥的护理新生儿,我们必须详细了解并分析新生儿的生理特点[1]。

1.2 生理特点。①新生儿正常的皮肤颜色呈粉红色,在出生后3-4天后,新生儿的皮肤会呈现出稍带黄色的情况,这种情况是因为新生儿出现生理性黄疸引起的;②因为新生儿的呼吸中枢生长不够健全,所以呼吸次数每分钟大概为40次以上80次以下,比成人和稍大婴儿的呼吸快;心率大概每分钟120-140次。③要把新生儿的体温基本保持在36℃-37℃之间,减少因为新生儿较弱的体温调节功能和皮下脂肪较少带来的体温波动性;④新生儿的体重平均在3Kg左右,低于2.5Kg为低体重儿;⑤在出生10小时以内,新生儿排出的粪便颜色是黑色或者深绿色,出生第二天或第三天以后,粪便的颜色会出现黑黄两种颜色混杂的情况,婴儿出生第四天以后才会排出较为正常的黄色粪便。新生儿每天排尿的次数保持在4-5次,在出生一周之后排尿次数每天可达到10次;⑥新生儿的胃呈现出水平位、胃容量较小、贲门括约肌松弛等情况,刚开始只能喂流食,胃容量也只能达到30ml,并且在喂食期间婴儿很容易出现溢奶的情况[2]。

2 新生儿护理的要点

2.1 新生儿室的消毒隔离工作。在儿科病房内,应该专门设立空气流通、阳光充足、干净整齐的新生儿病室,并安排专业护理人员时常对室内进行消毒。进入新生儿室的任何人都要进行全身消毒、并穿戴隔离帽子、隔离口罩和隔离衣,在接触新生儿前必须洗手消毒。隔离患有传染疾病的新生患儿直至康复后才可返回新生儿室,尤其是对发生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或者流行性腹泻时,要迅速的对室内新生儿进行隔离,避免在室内蔓延流行疾病;医护工作人员在治疗护理患一般感冒症状的婴儿时,要注意戴双层口罩;新生儿室内必须进行基本的日常清洁,比较适宜的清洁方法是湿揩法,并在新生儿室内建立定期消毒以及大扫除制度。

2.2 适宜地环境温度、湿度。新生儿在出生后就应该注意保暖,正确的做法就是使用温暖的消毒毛巾擦干净新生儿身上的羊水,并将其放入暖包。正常出生的新生儿室内的温度最好保持在20℃-22℃,最适宜的相对湿度是55%-65%;对于早产新生儿,室内最适宜的温度是24℃-26℃,最适宜的相对湿度是60%-70%。将体温低于正常值的新生儿置于暖箱中,无条件者可使用热水袋对其进行保暖工作[3]。

新生儿使用暖箱时也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暖箱内的温度要依据新生儿的出生体重和日龄进行调节,出生体重越轻、日龄越小的新生儿使用的暖箱温度就应该越高。②作用温度是暖箱真正的环境温度,暖箱壁内表面温度和暖箱内空气温度两者按照60∶40作用后得出的平均值即为作用温度,其中暖箱壁内的表面温度是取室内温度和暖箱内空气温度的中间值。例如,室内温度为20摄氏度、暖箱内温度为32摄氏度时,箱壁温度约为26摄氏度,此时计算作用温度得出:26℃*60%+32℃*40%=28.4℃。③暖箱应该在新生儿放入前预热到所需温度,并逐渐调节温度,在短时间内不能对暖箱温度进行急剧升降操作,暖箱内的温度应该根据室内温度适当调节;暖箱内相对湿度应该保持在50~55%之间。④在新生儿出暖箱前,应该逐渐调低暖箱的温度,并对婴儿进行过渡穿衣,在婴儿旁边适当加暖瓶,如果能够把新生儿的体温保持在36.5摄氏度,则可出暖箱[4]。

2.3 保持新生儿的体温恒定。新生儿在寒冷、低温的环境下抵抗能力较弱,易患呼吸道感染、新生儿肺炎等婴儿疾病。所以在母体分娩后,应该立即对母婴采取保温措施,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4℃以上,新生儿皮肤的温度应该保持在36℃-37℃之间。

2.4 合理的喂养。正常出生的新生儿宜在出生后半个小时内开始喂食母乳。对于婴儿来说,母乳是最理想的天然食品,母乳不仅营养丰富,还含有大量的免疫成份,易于消化吸收。任何乳制产品或食物都不能取代母乳的作用,及早喂养母乳还可以防止低体温和低血糖,所以坚持母乳喂养是对新生儿健康的保证。在喂养过程中,如果方式不当会引起婴儿呕吐现象,从而引起吸入性肺炎,此时将婴儿抱起呈头高位片刻或者侧卧的方法可减少此现象。但如果母乳不足,可通过新生儿时常吸吮的方式刺激乳汁的分泌,如果分泌出的乳汁还是达不到新生儿的吸食量,可用母乳和牛乳相结合喂养。在给新生儿喂哺后,应保持婴儿向右侧卧的姿势,并逐一观察有无呕吐或者溢奶的现象,防治新生儿吸入窒息。

吸吮能力较弱的新生儿,可以吸出母乳用奶瓶进行喂养,不能够吸吮的新生儿,应使用滴管或鼻饲的方法。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对维生素A、C、D及钙、铁等矿物质的需要量较多,应该注意对其及时补充营养,以帮助新生儿的发育。

2.5 保证呼吸顺畅。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应该注意观察其呼吸节奏的变化,为了保证其呼吸顺畅,避免出现溢奶和和分泌物阻塞新生儿气道,应给婴儿保持右侧卧位或仰卧位,头歪向一边的姿势。

2.6 保护新生儿的皮肤、粘膜。新生儿皮肤、头、颈、腋窝、会阴及其他皮肤皱褶处容易出现糜烂,应该保持这些部位的清洁和干燥。为了防治出现尿布疹,每次换尿布后、尤其是大便后应使用温水洗臀部,并用软毛巾蘸干。脐带未脱落前应保持干燥,勿受污染;脐带脱落后,新生儿脐部容易潮湿,应使用75%酒精对其进行消毒。使用刺激性小的婴儿沐浴露给新生儿洗澡,洗完第一次澡后,一般会出现新生儿红斑,红斑出现时不能捂的太严,这种红斑一般会在1周左右后消退。奶间喂水可保持新生儿口腔清洁,避免擦洗出现损伤,如果出现鹅口疮,可每日涂1-2次1%的龙胆紫。一般不清洗新生儿的眼睛,但如果出现分泌物,可以使用温开水或者消毒棉花蘸生理盐水轻轻消除,如果有结膜炎,可以每日滴3-4次0.5%新霉素溶液或者0.25%氯霉素眼药水。

2.7 新生儿的衣服和被褥。新生儿的皮肤比较娇嫩,因此其使用的衣物、被褥等的制作材料要以纯棉料为主,衣服要简单易穿、柔软舒适、干净清洁、衣带松紧度适宜,如果是旧衣物,还要注意清洗和消毒。在给新生儿更换衣服时要注意检查新生儿足跟、腋下等部位的皮肤。新生儿使用的被褥制作材料要十分柔软,并要进行清洗和消毒工作[3]。

2.8 新生儿的预防接种、感染。宝宝出生第二天即可接种卡介苗,以预防结核疾病;宝宝出生后24小时内、1个月、6个月时需要接种乙肝疫苗,防止感染乙型肝炎。新生儿的适应能力和免疫力都比较差,因此要对新生儿的用具、食具、空气等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消毒,贴身照顾新生儿的护理人员更要严格对自己进行消毒[4]。

3 结束语

在新生儿期间,家长、护理人员每天要对新生儿的心率、呼吸、体温、心音、体重等身体情况进行观察,并比对其吃奶、大小便、睡眠等日常生活的变化,观察其面容、面色、手足温度和颜色、有无溢奶和呕吐、皮肤有无脓灶或出血点、肌张力有无异常等,以方便第一时间了解到新生儿的异常情况,避免新生儿感染疾病等情况发生。

参考文献

[1] 二梅.新生儿护理安全的防范于对策[J].中国误诊杂志,2009(14):97-98

[2] 刘小娟.浅议新生儿护理的几个要点[J].医疗科技,2012(12):254-255

第2篇: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及护理范文

1临床资料

2007年1月一20l0年1月,我院烧伤科共收治新生儿烫伤8例,日龄1~17天,男性3例,女性5例,II度烧伤面积最大达体表面积的86%.最小达体表面积的5%,8例全部治愈。

2护理体会

2.1保暖

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差。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环境温度的高低易影响其体温的升降,体表面积相对较成人大,皮下脂肪较薄,发汗功能又不健全,因此新生儿的体温容易随周围环境温度变化而改变.所以在手术、换药及暴露时间过长时易发生低体温。过热又容易使体温过高,甚至引起惊厥。夏季高温或暴露疗法时保温过热都可能发生高烧、惊厥。相反寒冷时又会增加代谢率,此时很易耗尽体内贮存的有限能源,而导致低体温。故新生儿烫伤病房应十分注意环境温度的调节,给予红外线烤灯照射保暖,室温维持在3O一34。C,相对湿度为60%左右,同时要注意新生儿包裹和衣着的宽松,包扎部位要松紧适度。使用红外线烤灯照射保暖,距离适当,新生儿皮肤嫩薄,皮肤附件少,防止灼伤。

2.2吸氧

新生儿呼吸功能较成人差,肺泡发育至2岁才健全。气道通气量也比成人低,若发生缺氧或其它特殊情况,不能靠增加呼吸深度来代偿,只能靠加快呼吸频率来增加通气量,所以呼吸可增加到60—80次,分,而这样快的呼吸很容易引起呼吸肌的疲劳而导致呼吸衰竭。新生儿气管、支气管相当狭窄,潮气量又小,所以当呼吸受影响时,肺泡换气量显著减少,易形成缺氧和CO潴留。新生儿对缺氧耐受能力差,烫伤后不论l临床有无休克表现均应常规给氧,我们采用面罩或鼻导管给氧法。给氧面罩用开塞露的塑料包装剖开改制而成,鼻导管采用头皮针上的硅胶管,在使用过程中,要保持面罩边缘的光滑和硅胶管的软度,且插入端要圆润,避免损伤新生儿的皮肤和鼻黏膜,给氧的浓度一般不超过3O%~4O%。经常调节氧流量,避免长时间高流量吸氧。

2.3补液

新生儿全身血量约300毫升.为体重的1O%,所以少量出血即可引起休克。新生儿细胞外液量较大,可占体重的25%一47%.维持体液平衡较成人差,所以耐受脱水的能力也差,新生儿血液分布是内脏多,躯干四肢少,所以肝脾较大,四肢容易发凉,手足常呈青紫。一般婴幼儿若头部烫伤近5%,即有休克发生的可能.新生儿烫伤后均应适当静脉补液。

(1)第一个24小时输入液量为胶体与晶体每1%烧伤面积2ml/kg,胶晶比为1:1:5%葡萄糖为100—150ml/kg体重;晶体中钠的输人量为估算量的一半;第二个24小时输液量,胶晶体为第一个24小时的半量至3/5量。水份相同。

(2)补液时应注意液体不能过凉,加温后再输注。

(3)由于患儿经常变换,补液速度不宜调控,需要经常巡视病房,检查滴速,防止变化而引起滴速忽快忽慢,根据病情调节滴速。补液过程中要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4)补液过程中要结合临床指标调整补液速度和种类,注意液体种类时快、时慢,切忌在短时间内输入大量的液体,不可机械地执行补液计划。血容量不足时需加快补液。但不能像成人那样速度过快,如输液量过多、过快易并发心衰、肺脑水肿和诱发创面的感染。对入院较晚,早期未经抗休克治疗的病人,应适当快速补液,尽快补足血容量。

2.4保持呼吸道通畅

新生儿的咳嗽反射不灵敏.排除呼吸道分泌物的能力差。故易使呼吸道发生阻塞和感染,因此应及时清除I:1腔、鼻腔分泌物。用无菌棉签擦拭分泌物,或用注射器抽吸,保持呼吸道通畅。本组8例患儿,无严重吸人性损伤,无1例做气管切开术,但在护理中,床头备气管切开包和换药包。

2.5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专人负责。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皮肤色泽、末梢循环与尿量的变化.新生儿由于迷走神经发育不完善,加之物质代谢旺盛,故新生儿心率较快,为140次/分左右。认真记录出入量,患儿使用一次性尿片,每小便1次采用尿片称重。计算其尿量,每小时尿量达lml/kg。

2.6创面护理

强调无菌操作与消毒隔离,操作前后,医护人员洗手,某一时间集中进行各项处置,动作轻柔、快速。采用包扎疗法,敷料薄厚适宜,保持清洁,如有松脱及时更换。另外,加强大小便护理尤为重要,如新生女婴尿道仅长1cm。尿道口往往外露,易发生逆行性感染,因此每次便后用生理盐水或温水棉球一定擦洗干净,健康皮肤每日用温水擦拭后.涂以一层薄薄爽身粉。创面处使用无菌纱布垫。避免使用一次性垫子,因其透气性差。

2.7营养喂养

新生儿肠壁薄,黏膜血管丰富,渗透性高,吸收率也高,一旦胃肠道感染,肠毒素容易进入血液循环,因此中毒性腹泻和肠功能紊乱多见。烫伤以后,需增加口服营养,若口服过多.也不能消化吸收.常导致腹泻。新生儿的消化功能特点是对糖和蛋白质的消化较好,对脂肪处理能力较差,故不宜给过多的脂肪。新生儿容易发生消化功能紊乱,甚至肠道细菌易位.早期除应用药物外,更主要的是合理喂养。

母乳为最理想的营养物质。但很少有母亲陪护,均采用人工喂养.奶具应专用并消毒。指导患儿家属在喂养时要定时定量,1~2周的新生儿喂养,全奶与水的比例为1:1,以后逐渐增加奶的浓度,每次喂后,将患儿斜抱起拍背,避免引起溢乳或呕吐。

第3篇: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及护理范文

【关键词】高原地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期是从出生到机体能适应周围环境的阶段,这一阶段大约为一个月,在此期间基本生活机能已建立,新生儿能适应外界的条件。为适应新的生存环境机体会发生较大的变化。特别是在高原地区对新生儿适应新生存环境与内陆地区有着较大差异。因此护理人员必须了解和掌握新生儿在高原环境下的一些生理特点和病理机制,以保证新生儿的正常发育和健康成长。

1临床资料

对2010年4月――2011年2月收治的120例临床疑拟窒息的足月儿CT检查,所有临床样本的新生儿平均体重2.6,男性78例,女性42例,其中产房重度窒息22例,轻度窒息49例,其余为无窒息新生儿,以上新生儿均为顺产儿。窒息诊断标准:1min阿氏评分0-3分为重症窒息,4-7分为轻度窒息,8-10分为正常。120例新生儿均在出生后2-4天经头颅CT检查,均有不同程度HIE。重症且合并颅内出血者15例,占12.5%。

经CT检查确诊的病例均在第一时间开始治疗,治疗主要以低流给氧、脑活素、甘露醇等配合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有8例重度窒息新生儿死亡,其余均治愈出院,死亡比率高于内陆地区,经4个月随访,有2例重度窒息新生儿出现脑萎缩,3例出现单瘫,其余未发现神经系统后遗症,脑萎缩及单瘫等病例比例也高于内陆地区。

2讨论

根据以上所收集的资料统计结果,阿氏评分低窒息时间长,缺血缺氧性脑病就严重,尤其在高原地区因氧气压低于内陆地区,因此其病症和后遗症的严重程度均高于内陆地区,因为高原缺氧环境造成患儿在宫内脑缺氧缺血再灌注的病理生理过程,所以在围产期应早做CT等检查,早期预防和治疗宫内缺氧缺血的发生。

足月新生儿诊断为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患儿,经历脑组织缺氧和缺血及再灌注的过程,在再灌注的过程中可能出现大量的氧自由基及兴奋性氨基酸,同时钙通道开放,引起Ca++内流,导致脑神经元坏死,尤其在高原地区因低氧环境始终影响新生儿的氧供应情况,更容易出现神经系统后遗症,因此在早期就应选用活血药物及Ca++通道阻滞剂、氧自由基清除剂以阻止神经元的坏死,再以及时给氧、脑活素等药物增强神经C蛋白质的合成,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呼吸情况,提高抗缺氧的能力。同时也要加强护理,对体温等随时观察并给予相应的护理,使患儿神经系统后遗症出现的概率降低到最低水平。

经初步的临床观察和分析,高原地区新生儿要配合CT等诊断手段,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这样对神经系统的后遗症出现的概率降低也极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李齐兵.现代儿科诊疗手册[M].北京医科大学、协合医院大学联合出版,1995:75-76.

[2]杨静丽,张国诊,朱长莲,等.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血浆内皮素、新生儿惊厥的预后[J].实用儿科杂志,2001,13(1):10-12.

[3]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J].第三自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53-256.

第4篇: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及护理范文

【关键词】新生儿;母婴同室护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092―01

为寻求更科学的护理方法,我们对传统的新生儿护理方法进行改进,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3月我院住院分娩的80例产妇及家属(丈夫)为对照组,同月分娩的60例产妇及家属(丈夫)为实验组。两组的年龄、文化程度、分娩方式、新生儿评分在统计学上无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新生儿出生后放在寄养室,每日由护士定时给予新生儿常规护理,包括沐浴、脐部护理、喂养、更换尿布、衣物等;每天定时送到母亲身边短时间接触和喂养并由专人指导。实验组改变护理模式,新生儿出生当天,由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护士迎接产妇和新生儿,祝贺产妇的生产,给予产妇情感支持,协助产妇角色转化。根据产妇及新生儿的情况,实施新生儿相关护理,让家属参与,采取一对一指导的方式,由专业护士介绍并演示新生儿一般护理知识和技能,每日由同一专业护士对新生儿护理进行评估。对不正确处予以指出,循序渐进,反复指导。新生儿出生第三天,让自理能力基本恢复的产妇协同家属为新生儿换尿布、衣物、喂养等,根据家属及产妇的文化水平、理解能力做针对性的健康宣教,将人文关怀理念融入新生儿的日常护理中。出院时对两组家属和产妇进行常规出院指导及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产妇及家属基本情况、新生儿日常护理知识及技能掌握情况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3判定标准: (1)在新生儿日常护理知识及技能每个项目中能正确回答或示范4个子项目及以上者为掌握,2~3个子项目为基本掌握,1个及以下为未掌握。(2)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综合满意度,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

1.4统计方法:满意度用百分率,日常护理知识及技能掌握情况用χ2检验。

2结果

两组产妇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实验组60例中有58例对护理工作感到满意,满意率96.6%,而对照组80例中仅有70例对护理工作感到满意,满意率87.5%。

3讨论

3.1母婴同室护理方法融入人文关怀理念,促进母性角色达成,使产妇快速进入母亲的角色中去:母性角色达成是一种经过一段时间相互作用和发展的过程,母亲在此过程中和孩子建立亲密关系,母亲需要有照顾孩子的能力,对母性角色感到快乐和满足。分娩是一种正常生理过程,但住院环境使产妇进入患者角色,特别是传统的护理模式,新生儿护理绝大部分由护士承担,强化了产妇的患者角色,不利于母性角色之获得。母婴同室护理分娩后由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护士给予产妇情感支持,开始2天由护士和家属承担新生儿日常护理,使产妇得到充分休息,产后第三天产妇对新生儿的特点及护理程序有了初步的了解和直观认识,同时产妇自理能力基本恢复后,可在专业护士的指导下让产妇协同家属完成一些简单的日常护理,如喂奶、洗澡、尿布的更换等,母亲通过母乳喂养眼神的交流和触摸而认同婴儿,而且这种温柔和体贴的感觉是建立母子关系不可缺乏的要素。与孩子肌肤的接触有利于感情的建立,顺利完成角色适应。

3.2母婴同室有利于产妇及家属掌握正确的新生儿护理方法,树立科学的育儿观:实验组产妇及家属对新生儿的日常护理如换尿布、母乳喂养、新生儿水浴、新生儿抚触等都能掌握,对新生儿的护理得心应手,对护理工作非常满意。

3.3母婴同室有利于新生儿早与母亲接触,进行母乳喂养,促进乳汁分泌。

3.4母婴同室有利于调和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护理质量的评价不可能脱离患者进行评价。实验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6.6%)高于对照组(87.5%),具有统计学意义。其原因是对照组新生儿护理完全与产妇家属隔离,产妇及家属不能看见护士对新生儿的日常护理,对新生儿的护理知识十分缺乏,加之对新生儿的一切变化特别关注,新生儿变化快随时都会变化如不及时告诉家属,产妇和家属又看不到孩子,使产妇和家属会产生担心和怨言,对护士的满意度下降。而护士整天忙于应付这些简单的护理,超负荷工作,护理工作得不到承认,没有成就感。护士容易产生厌倦情绪,甚至与患者产生矛盾,造成护患关系紧张。实验组改变这一状况,产后由专业护士主动接纳新生儿,评估产妇及新生儿情况,实施新生儿护理,介绍新生儿护理知识,让家属和产妇循序渐进学习掌握新生儿护理知识,2~3天后,新生儿的一些生理特点,如生理性体重下降、“马牙”、新生儿黄疸等,产妇和家属已有初步了解,对一些简单的日常护理,如为新生儿更换衣服、尿布、新生儿喂养等可以单独完成,这样就不会对新生儿不知所措,而且对新生儿的一些变化都能看见就不会特别担心和护士发生矛盾了,护士就会有更多的精力放在危重患者的护理上,使工作有计划进行,护士工作顺心,护患关系融洽,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金汉珍,黄德珉,关希吉.实用新生儿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624-631.

[2]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新生儿学组.新生儿HIE诊断依据和临床分度.中华儿科杂志,2007,35(2):99.

第5篇: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及护理范文

【关键词】新生儿;胃管;护理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10年7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中,需留置胃管喂养的共58例,其中经口留置32例,经鼻留置26例,均为早产儿,及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其中早产儿15例,中度HIE36例,重度HIE7例,男38例,女20例;胎龄32~42周,平均胎龄38周;出生时体重2000g~4100g,平均体重3050g;均采取入温箱,氧气吸入,对症输液支持疗法,心电监护仪等治疗护理措施。

1.2 操作方法

1.2.1物品准备:3.0、外径4.2的硅胶胃管2根、液体石蜡油10ml、注射器一支、胶布、镊子、压舌板、无菌纱布

1.2.2 插管方法:经口插管长度为前额正中到剑突距离。插管时,患儿取平卧位,操作者一手持管,一手托起患儿肩、颈、枕部,使患儿头稍后仰,助手持压舌板轻压舌中下段,暴露咽部从口腔轻轻插入胃管;经鼻胃管长度为发际正中到剑突距离,首先托起患儿头部使其稍后仰,从鼻腔中插入胃管,当胃管到达患儿咽喉部时,再使其头稍向前低下,让下颌部靠近胸骨柄以增大咽喉部通道的弧度,使胃管沿食管后壁滑行徐徐插入胃内。插入后证实胃管在胃内后用胶布将其妥善固定于患儿鼻翼部、面颊部。

1.3 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用X?值检验,用P值进行其显著性推断。

1.4 结果。

1.4.1 32例经口留置胃管者均1次插管成功;26例经鼻留置胃管者,15例1次插管成功,6例2次插管成功(即从另一侧鼻孔重新插入),5例2次插管均未获得成功,插管时有阻力感。两种途径插管成功率见表1。

2护理

2.1插管前备齐抢救物品,在吸氧的同时进行插管,插管过程中动作应轻柔,技术娴熟,并随时监测生命体征,发现患儿面色发绀、呛咳、呼吸困难、心率改变等症状时,表示误入气管,应立即拔出[1],休息片刻后再重插。

2.2 防止喂养不耐受情况。危重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和HIE患儿,胃容量小且承受能力差,为防止出现不耐受情况,如腹胀,胃内残留,呕吐等,在每次注奶前均应抽吸,证明管在胃内的同时,观察胃内是否有残留。另外,因危重新生儿本身的需要量和耐受情况有较大的个体差异,故不能硬性规定注入量,要对患儿每24小时摄入的热量,水分及大小便做详细记录,以便分析、调整及时补充营养。

2.3新生儿胃呈水平位,容量小,其上端和食道连接处贲门较松弛,胃中的东西很容易通过食道倒流出来,所以在患儿留置胃管喂养的过程中,应密切注意患儿有否胃管返流,。同时,应注意观察患儿腹部及二便异常情况,特别是在第一次注入奶液后,即使有轻微的腹胀,亦应停喂观察,并注意患儿大便的颜色、形状,以预防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发生

2.4保持患儿口腔、鼻腔清洁及湿润。每日进行口腔护理两次,鼻饲管应至少每3天更换一次,拔管时应捏紧管腔,将胃管末端反折当管前端近患儿咽喉部时应迅速拔出,以防管内液滴入气管而引起呛咳、窒息。

3讨论

3.1 危重新生儿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能量和营养物质的供给是其治疗和护理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年来,国内外的新生儿急救中心试图采用静脉全营养解决此问题,但是,静脉全营养不但价格昂贵而且操作复杂。有研究表明:因病不能进行胃肠道喂养的新生儿可导致胃肠发育的延缓,全肠道外营养可迅速引起胃肠道的改变,包括明显的粘膜萎缩,刷状缘酶活性降低和吸收面积减少[2]。通过鼻饲管进行胃肠营养,可以使胃肠激素和胃肠动力发生变化,从而促进胃肠功能的成熟,加速向全胃肠道喂养的转变,尽早形成独立性的代谢[3]。所以留置胃管喂养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种主要手段。并且据许多作者的对比研究显示,出生7天之内较之出生7天之后经肠道喂养者,不仅NEC发生率有显著差异,而且早喂养者,喂养耐受好,血胆红素低,血胰高糖素和胃泌素增高,肠发育成熟和肠动力好,并且骨质形成佳[4]。因此,危重新生儿应根据其生后病情发展及生理特点选择合适时机早期进行胃管喂养。

3.2 新生儿鼻腔发育尚未成熟,鼻道狭窄,并且早产儿和HIE患儿多伴有呼吸道炎症感染,使原本狭窄的鼻腔更为狭窄,胃管很难顺利通过,再加上经鼻插管,胃管容易盘绕在口腔咽喉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插管失败,而且反复机械性刺激更加引起鼻腔粘膜充血、水肿,使患儿烦躁、呼吸困难、紫绀加重、甚至窒息。而经口留置胃管不涉及鼻腔,仅对患儿咽部有轻微的刺激,对患儿影响较小。

3.3新生儿以经鼻进行腹式呼吸为主,当经鼻留置胃管时,势必会造成鼻腔横截面积减少鼻阻力升高[5]。特别是危重新生儿,本身呼吸系统发育不成熟,呼吸功能不完善,当鼻气道阻力升高时,紫绀加重,更加重脑缺氧,更易导致呼吸困难和呼吸暂停。另外,当鼻阻塞时患儿适时的反应是改为经口呼吸,而新生儿口腔粘膜柔嫩,唾液腺发育不够完善,唾液分泌量少,使患儿口腔粘膜干燥不适。而经口留置胃管则避免了这些不利因素,更适用于危重新生儿。

参考文献:

[1] 张敏,新生儿24h食管PH监测的护理.实用护理杂志,2000,16(10):25-27

[2] Lucas A.Ontogeny of gut hormones and hormonerelated substances.Acta Pediatr Scand,1989,1351(Supp):80.

[3] 李蓬,孙梅.极低体重儿经十二指肠鼻饲喂养.中华护理杂志,1998,33(8):487-488.

第6篇: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及护理范文

关键词:  黄疸;早期喂养;游泳;抚触;护理干预;新生儿

    黄疸是指高胆红素血症,临床表现即血中胆红素增高而使巩膜、皮肤、黏膜以及其他组织和体液出现黄染。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的常见疾病,若血清中未结合胆红素过高,可引起核黄疸造成神经系统后遗症,甚至威胁新生儿的生命。现将我院产科对130例新生儿进行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王小环.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  将2005年3月~2006年10月在我院产科出生的130例足月正常新生儿,根据出生顺序,单号为干预组(65例),双号为对照组(65例),出生体重2.5~4.0 kg,Apgar's评分≥8分,男婴69例,女婴61例,外观无畸形,新生儿出生时无窒息、产伤及感染,并排除ABO或RH溶血。母亲年龄21~33岁,无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两组性别、体重、胎龄、Apga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新生儿出生后均进行早接触、早吸吮,实行母乳喂养、母婴同室、按需哺乳,常规新生儿护理,并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包括饮食指导、母乳喂养知识、新生儿生理特点介绍及科学育儿知识等。干预组新生儿在每次充分吸吮母乳后按需喂配方奶及2.5%葡萄糖水,直至母亲乳量充足,并增加游泳和抚触护理。游泳护理:新生儿出生4 h后即进行游泳,新生儿脐部贴防水护脐贴,选择专为婴儿游泳设计和生产的游泳圈和游泳池,室温调节在26~28 ℃,水温控制在37~39 ℃,每日1次,每次10~15 min。游泳过程分为被动游泳(护士在旁协助新生儿伸展肢体)和婴儿自主游泳。抚触护理:新生儿出生后第1天采用美国强生公司推广的抚触手法,进行全身抚触,每日1次,每次10~15 min,游泳后进行。抚触与游泳护理均由经过专门培训的护理人员进行操作。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新生儿第1次排胎便的时间、胎便转黄时间、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浓度动态变化。胆红素测定采用经皮黄疸测量仪,每天早上6点由经过培训的护理人员负责测定,取额部及胸部平均值并做记录。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0.0软件,数据以(±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新生儿第1次排胎便时间与胎便转黄时间比较见表1。表1  两组新生儿第1次排胎便时间与胎便转黄时间比较 h(略)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干预组新生儿第1次排胎便时间及胎便转黄时间均较对照组提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两组新生儿出生后6 d内经皮测定黄疸指数值比较见表2。表2  两组新生儿出生后6 d内经皮测定黄疸指数值比较 (mg/mL)(略)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干预组新生儿第2~6天黄疸指数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

3  讨论

    在胎儿期,胎儿靠胎盘供应血和氧气,但是体内为低氧环境,必须有更多的红细胞携带氧气供给胎儿,才能满足胎儿的需要。出生后,新生儿必须用自己的肺呼吸直接获得氧气,体内的低氧环境得到改变,红细胞的需求量减少,于是大量的红细胞被破坏,分解产生胆红素。这时新生儿的肝功能不完善,酶系统发育不成熟,不能把过多的胆红素处理后排出体外,只能堆积在血液中。这种胆红素象黄色的染料一样,随着血液的流动,把新生儿的皮肤和巩膜染成黄色,出现新生儿黄疸,新生儿肝脏的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和尿嘧啶核苷二磷酸糖脱氢酶(UDPG脱氢酶)不足或受抑制,不能将非结合胆红素转变为结合胆红素,以致非结合胆红素潴留血中发生黄疸。

   

第7篇: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及护理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62例先天性新生儿唇裂中足月顺产45例,剖腹产17例,均为成熟儿,无合并其它脏器严重畸形,无新生儿感染,男性38例,女性24例,Ⅲ°唇裂25例,Ⅱ°唇裂35例,(其中双例唇裂5例),Ⅰ°唇裂2例,出生后24h―72h修复35例,一月内手术27例。

1.2手术方法 全身麻醉加双侧眶下神经阻滞麻醉,采用下三角瓣法32例,旋转推进25例,双侧唇裂功能修复5例。

1.3结果本组62例先天性新生儿唇裂患儿住院期间均为发生严重上呼吸道感染,新生儿肺炎等并发症,切口Ⅰ期愈合58例,Ⅱ期愈合4例,手术成功率100%,随访1―6个月,患儿生理心理发育良好。

2护理

2.1.1心里护理 部分家长看到孩子的面部畸形的外观有恐惧心理,感到绝望,甚至想抛弃孩子,部分家长对手术麻醉的成功率表示担心,部分家长对孩子术后效果表示怀疑,部分家长对手术期望值太高,对术后功能恢复不理解,无思想准备。这时要帮助新生儿父母减轻压力,让他们认识到唇裂并非新生儿自己的错,他们和正常新生儿一样需要关心和爱护,随着空腔医学的发展,唇裂修复术可为患者解决外观美观问题,一般患者的智利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异。

2.1.2喂养护理 入院后即可训练患儿用汤匙或滴管喂养,避免术后因喂食方式不适应造成患儿哭闹,造成营养缺乏。

2.1.3患儿的全身情况 了解患儿的体重、体温、发育、血管充盈度、全身检查,胸部透视、血常规化验、出凝血时间情况。

2.1.4注意保暖 防止感冒及肺部感染,因为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全,各种原因均可造成体温失调,所以要尽量保护新生儿体温在正常范围内,体温不升采取保暖措施,应入保暖箱或空调房内。

2.1.5做好术前查体 每例患儿均做心脏彩超,腹部B超、胸透等检查,术前备好氧气,吸痰器等各种抢救药品。

2.1.6皮肤准备 术前一天给予口周备皮,可用清水擦洗面部及唇部,用生理盐水擦拭口腔及鼻腔,注意动作要轻柔。

2.1.7术前4小时禁止饮食 术前30分钟 遵医嘱,注射阿托品及地西泮。

2.2术后护理

2.2.1新生儿唇裂修复术都采用全身麻醉,回病房后,病人要采用侧卧位,避免呕吐物或唾液反流,术后心电、血氧饱和度监测24―48小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保证呼吸道畅通,唇裂修补后患儿不能再通过新关闭的裂口呼吸,手术切处肿胀及黏液分泌可致呼吸困难,而各种反射未恢复前及口鼻切口出血可造成呼吸阻塞,此时,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面罩给氧。

2.2.2监测体温变化 一般手术后由于和麻醉要求的刺激,患儿2―3天可有低热,如果发热至39―40°,且有烦躁不安,啼哭不止,口干尿少等症状,一般为脱水热,与禁食手术、失血、失液及新生儿生理特点有关,应及时补足液体,体温会逐渐下降。

2.2.3伤口护理 保持伤口干洁,每天注意清洗伤口,减少感染机会,如伤口有血痂可用2%双氧水清洗,然后用酒精棉球擦拭暴露切口,术后减少上唇涨力,采用唇弓固定,要注意观察有无皮肤过敏反映,观察有无皮肤压伤,如果,应立即拆除唇弓。手术后限制患儿上肢活动,避免抓伤伤口。

2.2.4口腔护理 因新生儿口腔应用抗生素后,易发生白色念珠菌感染,用生理盐水和2%碳酸氢钠溶液交替清洗口腔,每日两次。

2.2.5饮食护理 术后6小时患儿清醒后采用汤匙或滴管喂养,少量多次,哺乳时头肩部垫高30度,侧卧,避免呕吐及误吸,伤口拆线后单唇裂者可直接喂母乳或奶瓶喂养,如属合并腭裂者可用小勺继续喂乳,注意饮食卫生,预防肠道感染,保证营养的摄入,以防营养不良造成刀口裂口。

讨论:婴儿唇裂为一常见的面部先天性畸形,多因遗传因素,母亲孕期疾病环境因素导致胎儿发育缺陷,常合并其他器官发育缺陷,口鼻相通,使患儿吸吮、进食及发音皆发生障碍,易发生呼吸道感染。以此,患儿的家长无不感沉重的精神负担,迫切期望尽早治疗,最好于出院时即已修复,以免成为亲友或邻居的谈论话题,并解决吮乳困难,因此,现代观点是尽早治疗为好,由于婴儿保健,围手术期处理,麻醉方法与设备条件以及手术操作等的进展和提高,使早期手术有了可行性。这不仅满足了家长的愿望,改善了患儿唇部的生理功能,且早期手术可使伴有牙槽嵴裂或腭裂的裂隙缩窄,鼻部畸形也会有所好转,为年龄稍大后进一步修复腭裂和鼻畸形奠定基础。即使有些学者反对早期手术,只是从手术的安全性方面及新生儿唇白线、唇峰解剖标识不明显等因素考虑。根据有关临床资料表明,新生儿经手术创伤后,为在应激状态下维持机体的稳定,能引起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特别是在生后8天内最为明显。所以我们62例手术大部分选择生后2天之内完成唇裂修复术,一个健康的正常体重的单侧唇裂新生儿是完全可以忍耐手术及麻醉的。在外面所观察的病例中,对手术后愈合良好且体质恢复较快。顺利恢复期吸吮、进食功能。62例唇裂手术皆具有年特小,在全麻下手术的特点。当少数患儿伴有其他脏器发育不全时,加之机体抵抗力弱、各器官机能不完善,易并发新生儿疾病,而影响切口愈合。此手术又为颌矫形术,家长要求外形美观,切口稍有感染即可遗留手术疤痕,亦可导致医疗纠纷,故手术危险大,护理要求高。针对这一特点,我们采取如下措施:术前严格检体,掌握手术适应症,积极控制并发症,做好家属心里护理及饮食和病室管理。术后加强护理生命体征监测,应用止血剂及激素防止切口肿胀及出血,严格控制输液。保持呼吸畅通,采取有效措施严防切口感染及裂开,以保证患儿手术切口的按期愈合。

参考资料

1、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7223474

egular; mso-font-kerning:0pt'>

12.0pt;line-height:150%;font-family:宋体;mso-bidi-font-family:宋体'>[2]成晓云.情志护理及饮食调护对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2013,19(12):146-148.

第8篇: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及护理范文

1 病历资料

患儿,女,生后30分钟,以早产儿生后20分钟为代主诉于7月15日23:45分收入监护室,患儿系G3P2孕31W+1因母亲患前置胎盘出血保胎失败宫产娩出。出生体重1350g,身长41cm。出生后患儿全身紫绀,无自主呼吸,心率

2 原因分析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多为病情危重、体重极低、发育不全、营养不良的新生儿,其病情危重、机体抵抗力差、侵入性操作多等,增加医院感染的危险性。

2.1新生儿的生理特点 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抵抗力较差,对外界适应能力弱,容易发生感染性疾病,尤其是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再加上早产儿、低体重儿常因使用暖箱、侵入性操作、长期应用抗生素等大大增加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2.2体重因素 在重症监护病房的新生儿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早产儿、低体重儿。新生儿体重从侧面反应新生儿各系统的成熟度及生长发育情况,体重低生长发育差,各系统发育不成熟,血浆中IgG水平低,相应的免疫力亦低,更易于感染。据文献报道,极低体重儿医院感染发生率为0.5% ,国内报道病死率为63%~74%。体重

2.3侵入性操作因素 医院感染的发生与侵入性操作有很大关系 。由于新生儿免疫功能相对低下,大多有严重原发病,常常需要气管插管、吸痰等机体侵入性操作,使呼吸道粘膜屏障功能降低,在插管过程可把鼻腔、喉部的细菌带到气管继而发生肺部感染。

2.4环境因素,空气污染是造成新生儿医院感染的重要原因,医疗器械及固定装置可引起间接接触性传播。

2.5工作人员因素 通过医务人员的手直接或间接传播,医务人员手上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携带率为20%―30%,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低,不严格执行洗手制度,缺乏合格的洗手设施,工作紧张没有时间洗手,共用擦手巾,奶具的清洗消毒不规范,配奶间的卫生不合格等等。

3对策

3.1布局合理 严格划分新生儿感染与非感染病室,合理分布治疗室、配奶室、沐浴室及污物室,并有明显的标识;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定时开窗通风,控制人员进出,洗手水龙头都为感应龙头。 每张床占地面积不少于3平方米,床间距不少于1米。

3.2建立健全消毒隔离的相关制度 包括新生儿监护室的更衣更鞋流程、配奶间,洗澡间的消毒制度以及仪器设备的清洗保养消毒制度等等。

3.3加强人员培训 提高全体医护人员对医院内感染的认识,普及预防控制医院内感染的相关知识,如,规范穿戴工作衣帽,进入或离开监护室、接触每一个病人前后、接触污物后均用六部洗手法彻底洗手,定期不定期考核,检查落实各项制度,发扬慎独精神,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持续改进。

3.4加强新生儿的基础护理 切实做好新生儿的皮肤护理,臀部护理,脐部护理等,维持皮肤的完整性。做好各种管路护理,防止逆行感染。

3.5重视新生儿的高危因素 如,低体重、营养不良、气管插管、静脉营养液应用等。

3.6效果的监测与评价 每月进行一次空气培养及物体表面的细菌培养如,婴儿培养箱、微量泵、心电监护仪、呼吸机、治疗台等的表面。根据培养结果修订各项措施并组织实施,不断改进。

3.7免疫增强剂的应用 如,静脉丙种球蛋白针,血浆等。

第9篇: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及护理范文

【摘要】通过对母婴同室新生儿安全问题归纳总结,探讨加强新生儿安全管理方法,制订并完善各项措施,增强对护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树立安全意识,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新生儿 安全隐患 应对措施

医学上把出生28天内的婴儿称为新生儿。新生儿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生理解剖和免疫特点,使得新生儿对病原体普遍易感。此外新生儿无自卫意识,不具备安全防范能力,导致母婴同室中的新生儿存在一些医疗安全隐患。 因此,新生儿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下面对母婴同室新生儿住院期间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护理安全措施。

一 新生儿喂养的安全问题

吐奶是新生儿常见的现象且多为生理性的。这与新生儿消化道解剖、生理特点有很大关系。新生儿胃容量小,呈水平位,而且胃的入口贲门括约肌发育差、较松弛,而出口的幽门括约肌发育良好,较紧张,形成出口紧入口松,奶水容易返流引起呕吐。一旦遇到喂养和护理不当,如喂奶次数过多,喂奶量过大,乳母过大、凹陷,或用奶瓶喂奶时橡胶孔眼过大,致使婴儿吸奶过急;或喂奶后让婴儿平卧,或者过多、过早的翻动婴儿,都容易引起婴儿吐奶。

新生儿溢奶或吐奶有赖于家长的正确喂养,护士应进常巡视病房,适时给予产妇及家属正常的指导,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就可以防止宝宝吐奶。

①采用合适的喂奶姿势:尽量抱起宝宝喂奶,让宝宝的身体处于45度左右的倾斜状态,胃李的奶液自然流入小肠,这样会比躺着喂奶减少发生吐奶的机会。

②用奶瓶喂奶,孔要大小适当,奶不可太烫或太冷,更忌吸入空气;

③喂奶之后不要翻动,应将新生儿抱直,轻拍背部,让吞入胃内的空气排出;

④卧位时,应将新生儿的头部抬高,呈斜坡式或侧卧位

⑤喂奶量不宜过多,间隔不宜过密。一旦发生吐奶、呛奶,应及时指导产妇或家属将新生儿抱起翻身扣背,以防新生儿呛奶发生窒息。

二 新生儿鼻塞

我们都知道人要维持生命,需要不断从外界吸取新鲜空气,排出二氧化碳,进行气体交换。当鼻子被堵塞时就会影响人们的正常呼吸。新生儿鼻腔小、鼻道短、鼻粘膜柔软、毛细血管分布丰富,因此与成人相比更容易发生充血和水肿,即引起鼻塞。再由于新生儿经常闭口状态,不会用口呼吸,一旦出现鼻塞后对新生儿影响就更大,一般表现为烦躁、哭闹、吃奶时由于鼻子和口腔同时堵住,导致吃奶差或无法吸吮,严重者可发生青紫呼吸困难,因此新生儿鼻塞是一个不小的安全隐患。

有报导如果母亲在孕期服用了降压药利血平后,新生儿在出生后也可立即出现鼻塞。应对措施:

①注意保暖,调节室温在25--28℃。

②用湿热毛巾敷于鼻子根部,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③热水泡澡,水温稍偏热, 39℃---41℃ 。

④如果是由于分泌物堵塞所引起,可滴一滴母乳到婴儿鼻腔内,待分泌物软化后可自己排出。亦可用一根细棉签沾一点水探入鼻子内轻轻旋转,将鼻腔内分泌物卷住,随着棉签拖出来。

三 新生儿沐浴

新生儿沐浴不但能清洁皮肤,还可以加速血液循环,促进生长发育。是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的一项基本操作。为了确保新生儿沐浴的安全,下面对沐浴过程中潜在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潜在的安全隐患

1 水温过高或过低,导致新生儿烫伤或着凉。

2 新生儿窒息

2.1 新生儿呛水,操作不规范,水流进了眼、口、鼻、耳。

2.2 吐奶,吃奶后一小时沐浴或不当,导致呕吐,易误吸。

3 新生儿摔伤,易发生在新生儿转运过程及沐浴过程中。

3.1 未抱牢新生儿,沐浴露未冲净,沐浴后皮肤打滑。

3.2 浴室地面潮湿,地面滑。

4 增加医疗纠纷的风险。

4.1 查对不认真,抱错新生儿,尤其是实习护士及新上岗的人员。

4.2 不了解病情给有禁忌症的新生儿沐浴,导致护患纠纷。

4.3 操作不规范使新生儿受惊或哭闹,引起家长不满。

4.4 封闭式操作易造成家属的误解。

5 增加脐部感染的机会

5.1 工作责任心不强,沐浴后忘记脐部消毒

5.2 操作不规范,脐部消毒不符合要求

护理对策

护士具有安全和风险防范意识是保证护理质量、防止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1]。

1 加强护士的法律意识及安全意识,学习相关的法律条文,增强责任心,制定严格的新生儿沐浴管理制度,认真执行护理操作常规,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2 加强培训,规范沐浴流程,尤其是新上岗护士,洗头时,用手遮挡面部,切忌流水,不能直接冲洗面部,防止呛水。注意清洁皮肤皱褶处,前囟门勿按压。

3 加强责任心,做好沐浴的基础护理工作。

4 了解新生儿出生情况,注意有无沐浴禁忌症。

5 保持室温在26--28℃ , 水温在37--40℃ , 沐浴前常规用手感觉水温,沐浴过程中水应先淋到工作人员手再到新生儿皮肤。

6 沐浴前后仔细查对新生儿手圈、胸牌、床号、姓名、性别、

7 沐浴中严密观察新生儿面色和呼吸等情况,有无皮肤破损感染,脐部有无分泌物、红肿、异味、臀红等。严格脐部消毒。

8 注意掌握沐浴的时间和,吃奶1h后沐浴,动作轻柔,防止溢奶或吐奶。

9 保持浴池地面清洁干燥,垫防滑垫。

10 新生儿转运过程中,使用婴儿床,避免未经带教的实习生独自抱新生儿。

1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和消毒隔离制度,工作人员衣帽整齐,洗手,操作者勿带手表和戒指,剪指甲,非工作人员不得入内,浴室每天严密消毒,严格执行一人一巾一盆、

12 定期召开安全分析会,加强新护士,实习护士培训。

四 新生儿游泳

新生儿游泳是一项全新的新生儿保健活动,能使他们得到最自然的运动,并促进其生长及智力发育,游泳能使新生儿肠蠕动增加,有助于肝肠循环,降低新生儿核黄疸的发生。

新生儿游泳潜在安全隐患

1 新生儿受溺:游泳圈偏大或充气不足、漏气。

2 新生儿烫伤或着凉: ①水温过高或过低,新生儿下水前未测水温;②室温偏低。

3 增加脐部感染机会:防水护脐贴使用不当。

4 增加院内感染机会:观看家属太多,以造成感染。

防范措施

1 制定严格的新生儿游泳制度和操作流程,加强责任心,树立护理安全意识。

2 了解新生儿出生情况,注意有无禁忌证。

3 认真检查游泳圈,有无破损、漏气。

4 调节好室温,保持在26-- 28℃。新生儿下水前一定要先测试水温,一般在38--40℃之间

5 认真查对新生儿手圈、胸牌、床号、姓名、性别,有专人全程监护。

6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正确使用护脐贴,控制围观家属在1--2人。

7 注意掌握游泳时间,每次10分钟。

8 游泳期间注意观察新生儿的面色和呼吸情况,如有异常,立即停止游泳。

五 新生儿挤压

民间有一种说法,新生儿要挤压,尤其是女婴更要挤压,挤出了奶水将来生孩子喂奶时才有奶吃。这是没有科学根据的,也是非常有害的。

新生宝宝不论男女,在出生后的3~5天内都可出现胀大,并可有黄色乳汁流出,这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状况。是由于胎儿通过胎盘接民间有一种说法,新生儿要挤压,尤其是女婴更要挤压,挤出了奶水将来生孩子喂奶时才有奶吃。这是没有科学根据的,也是非常有害的。

新生宝宝不论男女,在出生后的3~5天内都可出现胀大,并可有黄色乳汁流出,这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状况。是由于胎儿通过胎盘接受两种内分泌激素的影响突然中断造成的。一种是母亲卵巢分泌的孕酮,与的胀大有关;另一种为垂体催乳素,与分泌乳汁有关。在一般情况下,分泌的乳量数滴至20毫升不等,增大在出生后8~10天最明显。一般2~3周后自然消失。但个别的时间要长一些,可达3个月之久。

作为母婴同室的护士应该掌握和了解以上医学常识,这样才可以在自己的工作中用科学知识给予家长正确指导:

切记家长千万不要挤压新生儿的,因为挤压后,能引起皮肤破损,皮肤上的细菌便可乘机侵入乳腺,引起乳腺发炎化脓,严重时可导致败血症,其结果非常严重。即使不发生细菌感染,用力挤压,也有可能损害的生理结构和功能,这会贻误孩子的一生。

总之, 新生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产妇及家属对护理的期望值较高,在护理过程中稍有不满就要投诉,甚至引起医疗纠纷[2]。通过分析新生儿安全隐患及原因,实施可预见性的新生儿安全管理措施:加强新生儿质量的管理与完善,对护理人员的专科护理技能培训及对医护人员的安全隐患教育,增强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护理质量,杜绝发生新生儿护理差错及意外。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参考文献

[1] 田丹生.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及对策[J].中国护理管理,2005,5(1):1416.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