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养殖业技术培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引言
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TVET)如今面临巨大的需求、挑战和机会。劳动力市场正在快速变化,教科文组织会员国面临的众多紧迫问题包括青年人失业以及社会隔阂。在世界范围内,各国政府和其他利益相关方都期望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能够满足从减贫、粮食安全和社会和谐到经济增长和竞争力的多种社会经济发展关键问题。
在长期存在失业和就业不足的情况下,青年人本身要求有更多的教育与培训机会,要求改善教育培训与工作领域的相关性。自营职业需要有创业技能,并且雇主所要求技术和能力的范围与水平日益提高,需要兼备技术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面临的挑战是巨大的。尽管在全民教育(EFA)运动范围内外做出了巨大努力,但目前能够学习掌握当今不断变化的工作领域所需要的技能、技术和态度的青年和成年人简直太少了。此外,所提供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大都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联系不紧密,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方面所做的贡献不及预期的大。尽管目的是支持社会流动,但一些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政策、制度和方案局限了学生未来的前景,强化了社会不平等。
本文件是2012年5月13~16日在中国上海举行的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大会的主要工作文件:大会的主题是“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转型:培养工作和生活技能”。文件是以《教科文组织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战略》(2010~2015年)规划的教科文组织一项关于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领域世界趋势与问题的初步研究结论为基础撰写的。其目的是为大会各次会议的讨论提供信息资料,引发批判性思考,推动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领域的未来发展。
教科文组织的研究深入考察了自1999年在首尔举行第二届国际大会以来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领域的主要趋势和政策发展。这项工作有两个主要目标。首先是分析自第二届国际大会以来在更广泛的发展趋势内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领域的世界趋势;其次是促进关于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概念辩论和政策辩论,以应对各种长期挑战,向未来领域迈进。
这项研究评估了现状,并探讨如今在这经济不稳定时期,可以采取什么政策措施以利于更多青年和成年人通过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学习和提高技能。
尽管1999年以来在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及其政策和改善协调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研究认为,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方面可用的分析工具和政策办法不足以应对目前和未来的挑战。直到现在始终有一种倾向,就是只对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战略和政策的设计、实施、监测和评估进行片面分析。
鉴于技能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并且技能要求正在发生快速变化,研究认为各国有必要通过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提高技能培养的数量和质量。不过,研究认为,单纯通过扩大现有模式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办学来惠及更多青年和成年人并非解决之道。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概念化、管理、供资和组织必须发生深刻变革,使个人和社会为未来做好准备。
教科文组织的研究审查了来自世界各个地区很多国家的证据,目的是查明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发展和政策选择方面的趋势。研究将这些发展变化置于更广泛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来看,从而对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现状,以及对政策倡议如何能够更好地让个人和社会为未来做好准备,做出有充分依据的评估。这项工作的主要附加值在于,倡导以一种更加一体化和注重发展的分析方法来考虑各国特有的国情。研究赞成更多地关注同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劳动力市场、教育和环境有关的政策以及能够共同支持可持续发展的其他相关政策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方法不但能够引起对改革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必要性的关注,还能够让人领悟到这一改革对政策制定者及其他利益相关方可能意味着什么。
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在国家、地区和国际议程上已经占据重要地位。随着2015年这个全民教育目标和千年发展目标预定实现日期的临近,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在国际上受到极大关注。教科文组织目前正在研究该领域两项准则性文书的前途,即《技术和职业教育公约》(1989年)和《修订的关于技术和职业教育的建议书》(2001年)。2012年,同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大会和教科文组织关于世界趋势与问题的研究一样,《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也在研究技能培养方案如何能增加青年人获得体面工作和过上更好生活的机会。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很有希望在2015年之后的国际教育和发展议程中占据突出位置。
由于受到历史因素、教育和培训理念以及工作安排的很大影响,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范围多种多样,国与国之间差异巨大。本研究涵盖在正规经济和非正规经济等多种环境中向青年和成年人提供学习机会的正规、非正规和非正式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
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范围多样化的后果之一。是难以收集和分析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数据,难以对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制度进行有意义的比较。本研究并不试图总结或推荐现成的解决办法,而是要为关于如何顺利改革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以为更广泛的发展重点做出贡献的辩论提供依据。
教科文组织的这项研究旨在让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领域的政策制定者和利益相关方了解教科文组织会员国中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全貌。本文件以及文件所基于的教科文组织的研究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全球发展及其对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影响。该部分查明并分析了自1999年在首尔举行第二届世界大会以来对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产生影响的一些重大发展变化。其中包括人口趋势、劳动力市场趋势、技术创新、全球化的影响、教育改革以及可持续发展问题,包括气候变化以及和平与安全考量。
研究认为,这些发展趋势正在影响未来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政策形成和实施的环境,并且将影响到它们的成功与否。虽然这些趋势中的一些在1999年已经很明显,但在那以后形成了新的特征,并且出现了一些更为重要的因素。研究考虑了这些发展变化可能对工作领域的影响以及对技能需求的影响。
第二部分:分析透镜、政策领域、挑战和新领域的开拓。该部分首先详细阐述了将三个透镜相结合的创新分析方法,这三个透镜是:经济透镜、公平透镜和改革透镜。这些透镜同时使用,能够帮助人们对各国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政策有一个“盘点似的”认识,对于改革、未来的政策选项和可能性而言,也许需要考虑这些方面。本研究这样做有助于为一种新的、更加全面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政策分析和改革方法打下基础。
第三部分:促进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改革的伙伴关系。该部分以第二部分所述的盘点工作为基础,认为有必要改变现行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制度的远景与核心特征,以便扩大对青年和成年人既实用又有吸引力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学习机会。第三部分强调改革可能要靠国家自主决定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政策和战略,以及在更广泛的发展远景内的新型伙伴关系。关键的必要条件可能是:加强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系统的多方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合作关系、国内利益相关方的能力建设、强大的知识基础以及国际社会的支持作用。
第一部分:
全球发展及其对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影响
第一部分回顾了对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有重大影响的全球发展变化。其中包括人口趋势、劳动力市场趋势、技术变革、全球化、教育改革、可持续发展问题,以及和平与安全考量。所有这些都值得在制定实施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政策中加以考虑。
教科文组织会员国早就认识到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潜力,教科文组织在这一领域有两项准则性文书就是证明。第二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的与会者们指出,21世纪将以知识、信息和传播为特征,并且强调需要一种新的以人为本的发展模式,这是全球化与信息和传播技术(ICD)革命的结果。大会强调了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在促进和平文化、性别包容、无害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国际公民意识方面的作用。2004年《关于学习促进工作、公民意识和可持续性的波恩宣言》进一步阐明了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对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
当展思想要求解决自然资源、环境和气候所受到的压力问题,还要求有能力解决和应对人口、社会经济、就业和工作安排等方面的改变,以及技术变革、全球化及和平与安全之类的其他因素导致的新压力。所有这些因素如今正在影响着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长期结构性政策环境,并对其做出适应性和创新性响应的能力构成挑战。能否更好地了解今天和未来所需的技能、知识和态度并确保以切实有效和公平的方式教授和学习符合时代需要的各种技能,将决定着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长期贡献的大小。现在将依次考虑全球各种重大的发展变化。
1.1 人口趋势
在发展中国家,过去10年里人口继续快速增长,14岁以下人口的增长速度更快。在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加速。随着几乎所有地方的生育率下降以及世界大多数地区的预期寿命增加,老龄化现象正在成为今后数十年的一个巨大挑战,尽管其影响在各个地区将参差不一。
据联合国称,在当前10年期间,全球工作年龄人口将增加大约6亿。最不发达国家(LDC)中预计增加的人数最多,到2020年将比2011年增加近4.6亿工作年龄人口。不过,在同一时期,发达国家的工作年龄人口将减少近1700万。
这些人口变化以不同方式影响了并将继续影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市场以及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
在发达地区,老龄人口将继续对社会保障支出和公共财政构成压力。这导致制定旨在推迟退休年龄的新福利政策,从而充分利用年龄偏大但身体较健康人口的生产潜力。各国政府有必要加大这方面的支持力度,实施促进继续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有效立法、制度和供资安排;鼓励(例如通过激励措施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于提高技能,包括对以往学习经历的认证;并且利用适当的终身职业指导和咨询方法。在欠发达地区,人口趋势将迫使劳动力市场创造就业机会,从而为不断增多的受过较好教育的劳动力提供体面工作。从技能培养的角度看,这需要扩大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提供的学习机会,尤其是给青年人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能力,以便他们能够应对劳动力市场的挑战。通过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增加学习机会还需要改进创新供资机制以及公共、私人和民间社会利益相关方之间在所有层面的新型伙伴关系、网络和联盟。
由于上文提到的不断加大的人口差距、环境变化的影响、全球政治和经济新动态、技术革命以及社会网络的扩展,国际移徙的规模和复杂性都有可能继续增加。因此,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资历证明的国家特性受到挑战,人们越来越期望资历证明能体现其地区和国际价值。另外,在外国生活和工作的权利与资历证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在承认资历的问题上有效开展国际合作与对话能促进技能的流动。
1.2 劳动力市场趋势
过去10年中,青年人的失业率居高不下,全球经济危机使得情况进一步恶化。在这一背景下,不久的将来情况大有改观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为失业率上升是一个较长期的趋势。例如,1999至2008年,全球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47%,但全球失业率仅下降了0.7个百分点,从6.4%降至5.7%。国际劳工组织(OLO)和国际劳工研究所(NLS)的预测显示——即使是在乐观分析的情况下——根据目前的增长估计,发达经济体的就业增长预计至少在2016年以前无法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2012年全球就业趋势》报告,世界将来面临着在接下来的lO年中创造6亿个生产性岗位以实现可持续增长和维持社会和谐的“紧迫挑战”。
政策制定者们常常强调技能的供求不匹配是青年人失业率高和从学校出来后难以找到工作的重要原因。然而,在技能的供求两方面,各国面临的挑战各不相同。在一些国家,高失业率与严重的技能短缺并存,在另一些国家,有技能的人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机会。企业越来越需要通过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掌握了更实用技能的人,这进一步加大了对于技能不匹配问题的政策考量。例如,2000年以来世界银行在大约90个国家开展的企业调查——其中几个国家接受了重复调查——表明,技能上的制约对公司取得业绩是一种阻碍,尤其是在蓬勃发展的环境中。
在非正规部门也存在技能不匹配的情况,如缺乏基本的读写和计算能力、更广泛的生活技能、职业和创业技能以及公民技能。此外,还缺乏劳动权利,童工更是令人担忧的问题。
1.3 技术变革
在技术进化的历史上出现了一波波以某些能源和某种发明为基础的创新浪潮。尽管各国受到的影响不同,但每一波创新浪潮(如,蒸汽机、电)都会对社会创造财富的方式产生直接的影响,也能提高生活水平。
创新浪潮一波接一波,时间序列显示其相关持续时间变短了。换言之,从新技术出现、普及到被更新的技术取代,这一期间正在变短,陈旧技术过时的速度超过以往出现创新浪潮时的速度。
这一快速的技术进步意味着劳动力不仅需要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还需要培养快速适应新兴技术所需的通用技能。
1.4 具有包容性的全球化
预计将发生新一波全球化,体现出多极世界的新秩序。与此同时,持续的经济波动以及对债务、货币和失业的担忧将继续扰动全球经济。从全球的角度来看,经济发展仍将极不均衡。
鉴于技能在决定一个国家从全球化中获益的能力中具有核心作用,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政策在帮助各经济体突破低技能平衡方面能够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扩大对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参与有可能对一种更具包容性的全球化起到支持作用,这样的全球化能让更多个人和社会受益。
全球化背景下快速变化的技能需求加大了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在支持经济增长和竞争力方面的作用,而经济增长和竞争力又能支持创造就业机会。因此,如今有更多国家需要训练有素的并且持续更新仅通过基础教育无法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劳动力。
1.5 教育改革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技能的形成是一个生命周期的过程。从这个角度看,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方面的投资能否成功地转化为有价值的技能受到以前的教育程度的影响。
正如教科文组织《2011年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所指出,基础教育质量不高以及大量儿童失学令全民教育运动的成果黯然失色。教育程度低的儿童会越来越多地面对影响其未来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方面学习的障碍。
教科文组织统计研究所的《2011年全球教育摘要》强调全世界对中等教育的需求日益增加。该报告指出,2009年有88%入读小学的儿童达到了这一教育等级的最后一个年级,而1999年只有81%。由于中等教育入学人数必然增加,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也可能扩大和变化,这取决于政治抉择。在许多国家,普通课程与职业课程之间的界限正在日益发生变化并变得模糊不清,导致了某些形式的“杂交”,这会弱化基础理论课程与针对特定职业的职业课程之间的传统二分法。
在普及中等教育方面取得的进展引出了增加中等后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机会的问题。作为扩大了的中等后教育与扩大并深化了的工作领域之间的衔接,包括学生、雇主和出资人在内的主要利益相关方要求提高与劳动力市场的相关性。这又导致教育系统和机构努力证明现有学习方案与工作领域之间的关联,尤其是通过中等后教育的不同形式职业化。
1.6 可持续发展问题
由于自然资源、环境和气候所承受的压力,必须从高耗能和高排放型经济向节能清洁的生产和服务模式转变。经济的绿化意味着技能需求将改变,因为不仅会出现新的产业和职业,而且在现有职业中还会出现许多新的技能组合,影响到培训的需求与提供。根据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考量,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必须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和新的经济和社会需求,通过相关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为所有青年和成年人提供终身学习机会,同时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根据即将举行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里约会议20周年峰会)的网站,“可持续发展强调对各级决策采取全面、公平和有远见的办法。它强调的不仅仅是强劲的经济表现,而且也强调代内和代际公平。它取决于对公共和私营部门决策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目标进行统一和平衡的考虑。”
在这一广泛的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特别注重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联以及“绿色经济”和“绿色社会”的概念。
1.7 和平与安全考量
和平与安全考量以多种方式贯穿于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政策和战略,在政策领域日益凸显出来。研究认为,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在冲突后重建中,包括在前战斗人员重新融入社会以及受影响人的社会一经济复原方面,可发挥关键作用,是通过促进社会包容、社会和谐和公民意识来预防冲突的一种手段。然而,在现实中,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并非总是发挥团结的作用,这在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提供按性别、社会阶层、语言、文化或宗教划分时最为明显。在一些历史上出现过分裂的社会,设法通过合并以前各自为政的公共机构和系统来支持重建与和解。在这种情况下,对国家建设、和平与安全的考量可以从政治上有力推动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改革。
1.8 结论
显然,这些发展趋势错综复杂,在不同的环境中以不同的方式显现。每种趋势对通过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促进技能培养的影响,在国与国之间有所不同。因此,该研究提醒人们,不要从讨论发展趋势直接转到讨论相关政策选项。评论认为,应更加注重那种进一步聚焦于环境、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政策和发展目标之间关联的全面分析方法。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需要发挥创造性和创新性,借鉴并超越以往的经验。
第二部分:
分析透镜、政策领域、挑战和新领域的开拓
第二部分研究政策制定者如何才能通过将三个连锁的分析透镜,即经济、公平和改革透镜应用于经过彻底审查国际经验确定的10个政策领域。来改进和改革现有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政策。第二部分还进一步探讨各种长期挑战,以及如何通过将各种议题引入全球辩论来开拓新领域。
2.1 分析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政策的透镜
成功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政策和改革必然触及多个错综复杂的政策领域。可以从其对解决一些相互关联问题的潜在贡献和实际贡献方面了解这方面政策。从观察来看,目前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方面的分析工具和政策办法不足以应对当前和未来的挑战。为了全面勾勒和审查各个政策领域,研究采用了下列透镜。
1.经济透镜:用于研究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效率和成效,以及其问责制、响应力和吸引力。
2.公平透镜:用于考虑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促进技能的获得、公平和包容的程度,以及了解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对所有人的影响。
3.改革透镜:用于从终身学习的角度考察经过改革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各种可能性,更加注重具体环境,更加侧重于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2.1.1 经济透镜
经济透镜用于分析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在支持已工作学生取得有利结果方面的效率和成效,以及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能够在什么程度上满足劳动力市场对技能的需求。为了达到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经济目的,还有必要考虑问责制、响应力和吸引力问题。
加强问责制对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来说是一个重要问题,设法使各级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系统更加负责是一个重大挑战。在这方面,提高政策制定者、系统、机构和办学者的能力,以便更好地了解和回应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方面不同利益相关方的呼声,并且在规划和政策制定过程中考虑他们的意见,这一点至关重要。近年来,为在教育系统与地方、国家和地区劳动力市场和经济之间建立一种反应更灵敏的关系作了许多尝试。各项改革也强调了需要提高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对有可能参与的学习者、其社区和雇主的吸引力。
2.1.2 公平透镜
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应使所有学生都有机会获得技能,不论男女,不论阶层、种族、年龄、残疾与否或者其他社会属性如何。要想使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在与劳动力市场的相互作用中有效促进公平,就必须从入学和结果两方面考虑公平问题。
在考虑入学的公平问题时,重要的是重申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入学方面的不公平也是高度结构性的。初级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不论是公立还是私立)的入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水平和社会经济特征及其他特征,是对那些已经拥有相对优势的人的奖赏。女性,尤其是那些带小孩儿的妇女、少数群体以及残疾人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入学机会常常少于其他人。
公平透镜主要聚焦于分析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能力,以应对在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学习(正规、非正规和非正式)中扩大入学机会、增进公平和包容的挑战,不论是在正规方案中还是在工作领域和日常生活中。
2.1.3 改革透镜
改革透镜从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加强对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系统和政策的分析,对目前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方法能否满足未来劳动力市场和后代人的需求提出了疑问,同时也探寻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如何才能更好地支持创新,支持发展绿色和可持续的经济与社会。改革透镜帮助利益相关方认识到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需要对环境因素和长期发展趋势作出更加敏感的反应。改革透镜拓宽了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概念,使其涵盖“学会生存”和“学会共同生活”,以及更传统一些的“学会求知”和“学会做事”。
2.1.4 结论
这些透镜中的每一个都能为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形成、调整和改革提供一个重要的关注点。在不同情况下对各个透镜的重视程度应不同,这取决于做出的选择以及当地环境、文化和价值观。在此要指出的是,这三个视角需要相结合,尽管根据具体环境,结合的方式会有所不同。政策制定者和利益相关方如何使用这三个透镜并且给予每一个透镜不同程度的重视,是一个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社会对话的问题。这些透镜同时使用,就能结合为更多青年和成年人通过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进行相关学习提供便利方面的挑战,考虑有关远景与使命、入学机会与包容、质量与相关性以及提供能力等方方面面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政策。这些透镜有助于从更宽广的角度审视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本身,纳入多种不同环境下通过正规、非正规和非正式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进行的多样化学习。
过去,有关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政策的辩论主要涉及经济和公平考量,这有其局限性。增加改革透镜有助于拟定更全面的分析工具,以关注各种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政策选项。
2.2 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政策领域
本节将上文介绍的分析方法应用于10个政策领域:①管理;②需求驱动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③社会目标;④包容性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⑤增强学生的能力;⑥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办学现代化;⑦改善以就业为基础的学习;⑧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教师和培训师;⑨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领域的信息和传播技术;⑩为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提供资金。在每个领域,研究都考虑了一些重要挑战和问题,并随后大致列出目前所采用的一些政策选项,这些政策选项本身显示出了某种局限性。然后,应用该分析方法来揭示政策制定者根据本地情况可以考虑的前进道路。
2.2.1 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管理
善治是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系统成功进行改革的一个明确先决条件。尤其是如何改进协调,让广大有关方面参与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并且根据充足的信息确定优先事项和确保问责,这在过去十年中都得到了极大的关注。
为了帮助办学者设计与工作领域有关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方案,许多国家的政府开始审查自己的作用,它们不是自己提供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方案,而是成为促进者,通过一系列立法和财政机制,引导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改革。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协调机构的成立是某些国家的政府让经济部门领导者参与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监督和战略的一种方式。
在一些国家,有关利益相关方零星参与和参与水平低的情况继续存在,在某些情况下可归咎于办学方面的不协调以及中央官僚机构刻板僵化。在其他一些国家,收集和分析制定相关优先事项所需数据的能力不强。
审查确定了若干旨在改善管理的政策办法,其中包括:
将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纳入一项战略;
使利益相关方结成积极的伙伴关系;
决定是否下放权力,以及如何下放;
审查并改革资历认证制度;
开发质量保障程序;
为制定政策改善证据基础;
将政策框架与实施战略挂钩,以实现改革。
尽管对经济、公平和改革方面的强调程度随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环境不同而不同,但现代、共有的管理系统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建立伙伴关系以及在利益相关方中就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主要优先事项达成广泛共识。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能力建设、信息、知识和可靠证据是必需的。
2.2.2 需求驱动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
从经济视角看,维持并促进知识和技能的供求一致是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一项主要任务,这仍是一个挑战。在大部分国家,公立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系统仍然主要由供应驱动。许多国家采取了以能力为基础的课程改革。以能力为基础的培训更加关注学生以及完成实际任务的能力,更加关注获得能力而不是证书的等级或类型,或者培训时间的长短。在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领域,基于能力的课程有别于传统课程的特征是,它们是按照已查明的工作领域对技能的需求开发的。它们的开发是在各个部门组织、协会、商会、雇主协会以及卫生部等代表雇主的政府部门配合下进行的。在国际上,利益相关方开始联手查明提高特定经济部门业绩所需的主要知识和技能。圆桌会议和职业研究是最常见的使用方法。有些国家设法创立了结构完善的机构(部门和,或国家的),专门负责按照劳动力市场需求方的要求调整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
在努力引导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关注技能需求中,各国已经:
执行提高人们可带给劳动力市场的能力(知识、技能、态度等)的政策;
减少劳动力供求方面的技能不匹配,设法查明和预测复杂的劳动力市场中现有的技能需求,不论是正规还是非正规劳动力市场中的需求;
查明学生应与专业技能一起学习掌握的各种可转移技能,并随后决定如何更好地实施一项新的技能培养办法;
支持改进各种劳动力市场上技能供求关系的改革。
需求驱动的办法有时侧重于教青年和成年人如何应付眼前的就业需要,而不是经济和社会的长期需求。在运用公平和改革透镜进行分析时,比较容易以更加全面和可持续的方式理解“需求”。对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影响是,除了工作方面的特殊技能外,学生还需要可转移技能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2.2.3 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社会目标
1999年首尔大会以来,研究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如何有助于克服劣势和实现社会及经济目标,已成为相关政策辩论的一大特点和改革措施的要素。
按照这种思路,各国政府可以选择采取多项政策,其中包括:
结合当地具体环境和战略,确定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迫切的社会目标;
设法调整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教学和学习,以便对社会包容、社会和谐、健康和福祉产生积极影响;
确保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尊重并滋养当地文化,但同时也能够应对更具地区性的和全球性的挑战和议程。
社会问题必然折射出当地背景和变数,例如城乡差异。但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能够触及多种广泛的社会问题。将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政策与社会政策联系起来,是在政策和服务提供领域确保效率、避免重复、弥补空白的关键。此外,利用改革透镜能够找到社会和经济效益双赢的创新办法,例如通过社会创业精神。另一个例子是文化产业技能的发展,这些产业尊重并珍视当地技能,支持可持续的谋生办法。
2.2.4 具有包容性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
要消除多种形式的劣势、打破阻碍人们进入职场、谋求晋升和深造的各种壁垒,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可以起到重要作用。但是,这些工作要取得成功,还必须认识到并清除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系统中现存的障碍。
诚然,某些群体如要谋求深造,会比其他人遭遇更多障碍。例如,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必须消除歧视,促进包容,特别是针对女童和妇女。需要制定具体的政策,促使公立及私立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更加包容,更加公平。这一过程首先需要了解更加多样化的学生群体的学习需求。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办学方同雇主合作,能够为弱势学生从初级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走向职场的过程中提供更多支持。通过职业指导和咨询等方式,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办学方可以成为消除歧视和促进包容的重要合作伙伴。
通过公平透镜可以确定有多项政策能协助克服妨碍个人接受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障碍,其中包括:
确定优先关注群体,以及可以最有效地扶助这些群体的政策办法;
设法增强公立及私立初级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包容性;
帮助最弱势学生更加顺利地走向职场;
与雇主合作,完善在职培训,营造包容性工作场所;
确保采取协作方式,以便实现上述目标。
一个更加包容的学习系统,是实现“全民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关键要素。在此利用经济透镜和改革透镜,可使人们注意必须确保目标受益者的经验能够改善劳动力市场,而且从长远来看能够提升生活前景。
2.2.5 增强学生的能力
专注于学生,意味着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办学方必须学会如何进行调整和改革,以便吸引各种学生,并且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这就在以下双方之间建立起了动态关系,一方是政策关注的更广泛、更具战略意义的领域,一方是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办学的更具体、更具地方特色的层面。
支持学生选择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不断深造、进入职场和谋求晋升的政策内容包括:
提供信息、咨询和指导服务;
将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办学或入学同掌握基本技能和生活技能结合起来;
适时创造更加灵活的学习机会,以便更好地适应学生多样化的生活方式;
提供奖励措施,鼓励学生参与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特别要鼓励他们获得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资历证明。
在这个政策领域,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学习成为个人成长和创新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关键要素。增强学生的能力固然符合改革观点,但还需要确保对于个人的潜在裨益同样能够转化为更广泛的社会裨益。
2.2.6 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办学现代化
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办学方在决定学生的成绩和机会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有鉴于此,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办学的发展和改革在近十年来受到政策的高度关注。各国极为重视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形象,并密切关注某些学校比其他学校更有成效的原因。在很多情况下,诸多机构内部因素决定着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业成果,例如领导水平、教职员工的素质、精神面貌、教学的组织安排、如何开展课程,以及校方和家庭及当地社区之间的关系。在劳动力市场上,学习质量和学业成果对于提升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形象及其吸引力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公共部门,有两个关键因素有助于推动人们再次强调需要更新公立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办学方的管理和文化,它们是:向某种形式权力下放和自的转变,以及加强公立机构的效率、成效和问责制的呼声。
由于发展历程和政策选择的不同,各国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机构的表现参差不齐,这其中包括:
确定最适合开展机构改革的政策;
决定如何以最佳方式制订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院校的管理办法;
确定如何充分利用教师的职业贡献;
开发并改革课程;
模糊不同学习方案之问的分界线,允许更多的重叠与杂交;
确定中学后教育在顺应这些趋势当中的作用,在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和中学后教育之间建立起适当的关联。
着眼于效率和问责,同时通过竞争获取资源,意味着实现办学现代化未必总是有助于公平。用公平和改革透镜来分析这一政策领域,可以发现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办学方需要在现代化议程和当地发展的需求问题上达成平衡。
2.2.7 改善在职学习
工作场所是最常见、最重要的成人学习地点。然而,公司内部培训在很多部门和很多国家充其量往往也只涉及最基本内容。非正规经济部门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是为数众多的工人获取技能和找到工作的主要途径,但此类教育与培训往往质量不高,一直以来较少受到政策关注。
某些国家将在职学习作为青年和成年人接受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主要方式。学徒制正在世界各地复兴,而且这股趋势看来还将持续下去。与此同时,一些国家的部门技能理事会正在努力在工作场所推动初级和继续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
为提高非正规经济部门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学习质量,一些政府正在开办语文和数学扫盲方案,为技艺高超的手工艺者开办技术升级课程,其中包括教学技能,并为潜在的学徒提供关于技能需求情况的信息。
有多个政策选项可供政府和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其他利益相关方用于改善在职学习,这其中包括:
制定国家战略,建立联盟,在工作场所继续推行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
重新审查正规经济部门的学徒制;
扩大部门及其组织在管理和举办培训方面的作用;
支持需要较高技能的工作场所;
调整公立及私立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办学方向,更好地为非正规经济部门培养学生;
改良非正规经济部门的现行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办法;
对非正规经济部门的工人继续进行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
调整针对非正规经济部门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和国家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系统之间的关系。
主要挑战依然是确保国家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战略和政策能够反映出工作场所学习的终身性质。同样重要的是,需要认识到工作场所的学习需求,并将其作为国家创新和可持续战略的一部分进行规划。
2.2.8 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教师和培训师
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政策宗旨和改革措施往往需要改善针对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教师和培训师的培训工作,而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教学的职业地位不高、缺乏培训,往往都是障碍。此外,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教师和培训师属于多样化的、分散的职业群体,可是人们却往往期望他们拿出针对更加多样化的学生群体的、成功的新型课程方案。几乎世界各地都面临着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教师和培训师继续发展不足的问题:他们如何保持“合格”,如何实现职业进步,这些问题极少受到关注。
在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教师和培训师的学习、技能和职业发展的问题上,决策者可以采取的政策选项包括:
研究适合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教师和培训师的能力说明和框架;
充分利用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教师和培训师的职前教育;
加强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教师和培训师的职业持续发展。
教师培训政策应考虑到妨碍教师积极推动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改革、阻碍教师参与并投入终身学习的各项障碍。奖励教师和培训师的直接措施在短期内或许有效,然而,从改革透镜来看,还是建议推动教师更多地参与决策过程,完善职业管理,为职业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2.2.9 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领域的信息和传播技术
信息和传播技术日新月异,给力图顺应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系统新机会的规划者和办学方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事实上,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全体规划者和办学方完全应该研究并响应全体学生的信息和传播技术需求,这同时涉及职业需求以及更广泛的公民素质和教育问题。另一方面,需要解决和克服预算及能力方面的明显不足。
各个部门的大量工人在工作中都需要用到信息和传播技术。他们需要接受初级培训和升级培训,以便安全、有效地开展工作。这些领域的学都是以非正式的形式进行的。在机构和系统层面有计划地满足信息和传播技术需求,需要在几个方面做好准备:战略、教学方法、组织和技术。
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规划者和办学方可以采用的某些政策选项包括:
充分利用信息和传播技术带来的机会和当前的发展,同时注意到相关阻碍;
满足工作场所的信息和传播技术需求,既作为一项普遍技能,同时也针对信息和传播技术专业人才;
利用信息和传播技术在工作场所开展学习;
制订一种兼具效率和成效、同时有助于应对数字鸿沟的方式,将信息和传播技术引入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办学。
利用信息和传播技术,显然能够为提高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效率和公平性创造出重要的新机会。人们往往有力地指出,通过社会网络、电子学习、利用开放的教育资源等方式,采用信息和传播技术是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以及工作场所通往创新和终身学习的另一条途径。
2.2.10 为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提供资金
1999年首尔大会以来,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资金来源多样化,以及切实开展高效的机构财务管理工作,成为各界关切的主要问题。各国的经验表明,为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提供充足的资金,对于相关政策制定和实施的顺利衔接,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如何在公共预算承担的部分和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其他利益相关方承担的部分之间找到恰当的平衡点,是一项政策重点。事实上,这一方面取决于经济形势和政府的优先要务,另一方面还要看投资刺激措施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的预期惠益。
为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提供资金的主要责任应由国家承担,但在很多国家,这方面的主要潜在资金来源是官方发展援助(0DA)。近10年来,用于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大多数发展援助都是针对上述10个政策领域的政策制定和系统建设工作,而非前几个阶段常见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力资源开支。
以切实有效的方式高效率地为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提供资金,是将制定政策与长期成功执行政策结合起来的必要因素。提高筹资效率和成效的政策方法包括:
将有限的资金用于战略性目标;
设法为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尽可能调动潜在的财政资源,包括国际捐助方和此类教育受益者的捐助:
在特定情况下,尽可能提高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供资机制的效率、成效、相关性和问责制。
确保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能够惠及所有青年和成年人,就需要大幅增加现有资金。由于外部供资不可靠,各国必须自行决定如何确定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投资的轻重缓急。
鉴于人口趋势及其他发展趋势,在不久的将来,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供资可能会进一步贴近终身学习层面,这一特点在很多国家目前还不明显。由此,我们有理由制订创新的筹资机制,优化开支,同企业以及在某些情况下同个人共同分担开支。
2.2.11 结论
近10年来,这10个政策领域的多项工作,包括具体政策选项的出现,主要受到经济和公平考量的影响。这些考量有其局限性并导致政策工作的局限性。对可持续发展理想或许有了一定认识,但很少有国家将可持续发展问题充分纳入本国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政策和战略。公平和经济考量依然是现实问题,但该研究从分析角度阐述了增加改革考量的益处,这样可以将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政策的制定同背景、更广泛的政策和可持续发展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
本报告第二部分利用三个透镜分析了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政策经验以及在国家层面最常见的某些政策选项。至关重要的是,由此可以找到扎实的办法,用以评估当代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政策、成绩、潜力和不足。在具体国家背景下采用这种综合分析,可以得出新的政策选项和新的考量因素组合。然而,该研究在审视世界各国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改革时,发现可以用作分析基础的国家报告、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政策评估研究、相关经验性数据或其他研究资料十分有限,如何解决这方面的不足是下文将探讨的长期挑战之一。
2.3 长期挑战
上文分析了重点政策领域,从中可以明显看出6项长期挑战,包括:促进青年就业所需技能的培养;确保人人享有职业技术与培训的机会;提升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形象和质量;为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提供资金;加强创新和研究;以及促进可持续发展。但应该指出的是,这些挑战在各国不尽相同,这取决于当地具体环境和对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各种各样具体需求及其复杂性。
2.3.1 促进青年就业所需技能的培养
几乎所有地区都存在青年高失业率的问题,这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的一个结构性问题。高失业率剥夺了成百万青年为社会做出创造性贡献的机会,同时也对社会和谐形成威胁,青年进入劳动市场的困难是人类发展的损失。因此,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面临的一项长期挑战是协助青年成功地从学习阶段转入工作阶段。
让青年融入社会和经济生活,其关键在于我们的决策过程要对相关技能的供求关系进行分析,其中涉及各利益相关方,包括青年。重视早期技能需求分析和预测对确保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对企业和个人需求做出更加敏感反应至关重要。这就需要公共和私营部门以及民间社会组织密切合作,推动促进青年就业的相关计划和行动。
2.3.2 确保人人享有全民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机会
在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面临各种需求、挑战和机遇的重要时刻,敦促决策者努力让所有青年和成年人都能够接受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参与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历来与相对狭窄的职业范围联系在一起,这一点如今有了变化。决策者和利益相关方(包括捐助方)需要认识到在教育与培训的不同阶段和不同领域,以及在工作、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方式等不同背景下,正在开展着大量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一旦更好地了解了现有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范围,就有可能制订出更具有针对性、更加公平的政策。全民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任务之一是必须消除长期存在的社会经济隔阂。
在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学习机会、入学和升学方面存在众多障碍,应逐一找出这些障碍,决策者应确保消除或尽量降低这些障碍。通常需要采取积极的激励措施,改善信息、咨询和指导工作也可以起到重要作用。承认多种形式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不应该等同于听任某些学生继续留在办学质量低下的相关教育与培训机构当中,使其在教育与培训的升学或是向着能提供深造机会的体面工作过渡方面没有任何积极的、实际可行的机会。决策者和利益相关方的任务是认真研究多种政策选项,以便创造出在学生、雇主和广大公众看来是有价值和有吸引力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学习机会。
在很多国家,为职业地位较低和正规资历较少的工人提供在职学习机会是一项特殊的挑战,而为在劳动力市场上一贯受到排挤的妇女,以及为缺乏基本技能,或完成了基础教育但基本无望找到体面工作的为数众多的青年人提供培训机会同样也是一项特殊挑战。
2.3.3 提升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形象和质量
在终身学习的问题上努力采取更加协调的工作方法,以及在制定政策时着重关注学生,是有助于调整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政策的重点和概念的发展趋势。在这个调整过程中,—个重要方面是更加重视学生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等教学成果,以及更加重视教育机构和培训办学方的效率和成效。提升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质量和形象,至少涉及三个方面。首先,改善教学过程;其次,促进升学深造;第三,改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在劳动力市场上的成果。
需要努力提升各种类型以及在多种背景下开展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质量。质量也是指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为个人以及更广泛的教育和可持续发展议程做出的贡献。
2.3.4 为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提供资金
鉴于对技能培养的要求程度,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入学人数的可能增加,以及由此给公共预算和私人开支造成的预期影响,资金是各国政府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包括捐助方)的一项重要挑战。至少需要解决两类政策问题。第一,应探索如何确保为在各种背景下针对不同目标群体各个人生阶段开展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提供充足的资金;第二,应研究政府、其他利益相关方和受益者的作用。
对于发展中国家和转型期国家,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转型以及扩大其学习机会目前给财政造成了新的重大影响,政府、捐助方和其他利益相关方需要考虑到这一点。
2.3.5 加强创新和研究
有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不仅要做到顺应要求,还应做到创新。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并非总是全面参与重大的技术、劳动力市场和社会变革。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面临的挑战不仅是要响应不断变化的外部期待,还需要在协助引领变革和适应新环境方面发挥更加自主的领导作用,包括为不断变化的劳动力市场提供所需的技能,以及确定如何扶助曾经被边缘化的群体或弱势群体,并为其开办培训。
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转型,还需要完善知识和信息。但是,正如上文有关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政策领域的分析所指出,在很多国家以及在国际上,关于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数据和研究非常有限,并非都有了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管理信息系统。某些系统甚至不能提供基本的相关数据并确保其准确性,一些国家没有能力按目标群体将数据分类、比较公立和私立职业技术办学、或是做出任何预测。对于国家系统来说,此类数据对于提高决策的循证性质至关重要。
2.3.6 促进可持续发展
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在某种程度上涉及生产、消费和资源转化,因而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存在多个交集。人们希望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在处理紧急的可持续性问题时能够起到促进作用,例如能源、水和粮食安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绿色经济活动和绿色技术需要具备与改变职业要求和发展新兴职业有关的技能,受其影响,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
然而,在为特定“绿色工作”传授技术技能的同时,还需要培养思维方式、普遍特性和通用技能来作为补充,从综合角度来看,这些构成负责任、重环保的公民素质的基础。
需要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转型,以便更好地协助学生提高能力,创造、参与、支持可以进一步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选择方式。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大力开展创新工作,在各个层面改变现行的资历标准、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课程、方案、师资培训和教学环境。
2.4 开拓新领域:2015年后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
在审查国际经验和分析政策领域时从长期改革和扩展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角度考虑,有助于确定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改革的不同问题,这些问题或许可以成为关于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前途的全球辩论的主要议题:
调整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范围和概念——可能需要完善和扩大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概念,以便在培养特定职业所需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关键能力,同时让人们普遍了解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包含在多种不同环境下进行的正规、非正规和非正式学习。
应对不确定性,增强抵御能力——当前的全球经济形势、环境问题以及政治和社会变革提出的重大挑战,都意味着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政策和规划需要兼具能够适应不同环境的灵活性和可以应对突发事件的抵御能力。
尽可能提供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终身学习机会——2015年后,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在满足不同年龄组的终身学习具体需求方面,有望起到重要作用。
增强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对于新型发展方式的响应能力——正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历来与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发展紧密相连。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政策往往服从经济和公平前景。
然而近年来,对于机会均等、福祉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日益突出,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需要对此作出响应。
强化正规、非正规和非正式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学习——需要采取创新的教学方法,这涉及教师、培训师和导师的职业发展。
以学生作为核心——当前,大部分形式的教育和培训都旨在将学生置于学习过程的核心位置。这意味着随着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扩展,以往重视机构办学的传统做法可能会减弱。
重新审查关于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公共政策——筹划未来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对于该领域的政策制定者和业内人员的思想、网络和活动都会产生影响。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政策制定者的主要议程是通过这项教育来改革和扩大学习机会,从而培养技能。
通过新的管理方式增进多方利益相关方的伙伴关系——采取多方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管理方式,意味着政府接受参与式管理办法以及同更大范围内的合作伙伴缔结新型伙伴关系。
可持续性和绿色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完全有理由将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塑造成为关于环境可持续性的学习和创新场所,这既符合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对于工作场所的重要性,同时也作为其对于公民意识教育、和平与安全的更广泛承诺的一部分。
加强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知识基础,包括技能预测——为政策制定工作提供更加坚实的知识基础已经成为一项普遍改革措施,但在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领域做得还不够。
第三部分:
促进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改革的伙伴关系
第三部分提出,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转型需要国家在广泛的伙伴关系推动下自主决定。教科文组织的研究认为国家层面的伙伴关系在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未来转型和发展中可以起到核心作用,同时也呼吁加强地区和国际层面的伙伴关系与合作问题。
政策能力固然重要,但未来将出现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发展战略自主决定权的更广泛的社会分布。关于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政策辩论大多着重关注国家与企业,特别是与私营部门企业建立伙伴关系的问题。这显然是很重要的,而且必须考虑到私营部门本身是多样化的,包含众多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其规模、地点,以及经济和社会关注点也千差万别。
有效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政策还要求人们重视为该领域的政策制定工作建立知识基础。这就需要收集整理政策制定者、社会合作伙伴和民间社会等不同利益相关方的协作经验和共同经验。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知识基础还需要具备三项重要内容:坚实的的证据基础,包括在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以及劳动力市场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关于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方案和政策所产生影响的监测和评估证据;以及提高分析能力,既包括政策研究,也包括纯学术性工作。
在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领域,地区组织和国际组织在支持国家进程和各国间对话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机构间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小组,教科文组织、劳工组织、经合组织、欧洲培训基金会、世界银行及其他各方正在通力合作。这个机构间小组的宗旨是改善致力于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和技能培养的重要国际组织之间的交流和协调。
2009年,教科文组织同包括联合国专门机构在内的广泛合作伙伴进行密切磋商与合作,制定了—项具备三个核心行动领域的战略,用以在三个双年度(2010~2015年)内支持会员国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
在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战略的第一个核心领域,教科文组织同这方面的专家及政策制定者合作,开展能力建设,提供政策咨询和支持。教科文组织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战略的第二个核心领域包括协助解释概念、制定标准,以及改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监测和评估工作。在该战略的第三个核心领域,教科文组织力图成为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领域的思想实验室和信息交流中心。本组织积极支持收集和传播政策及改革经验,以便进一步推动全球辩论。教科文组织国际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中心借助其出版物、虚拟平台以及所属多家中心构成的广阔网络,在地区和全球层面促进关于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知识共享和相互学习方面起到了战略作用。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政策审查、机构间合作、在上海召开的第三届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大会,以及后续活动都可以说明教科文组织促进国际合作的方式。
结论
这份文件探讨了影响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当展趋势,利用经济、公平和改革透镜制订了分析方法,并对一次国际经验审查中提出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10个关键政策领域进行了分析。查明了每一政策领域面临的主要挑战,并阐述了1999年以来采用的某些政策选项及其局限性。
经济和公平视角固然正确,但目前看来,在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从主要满足某些群体的眼前需求转而应对所有青年、成人及今后世代的长期技能需求的这一过程中,改革视角对于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至关重要。改革视角有助于制订注重本地情况的政策措施。
在未来的社会和经济当中,个人有权为变革做好准备、公平地受益于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并且让这段学习经历得到其他人的承认。应利用当前这个机会来重新界定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宗旨、范围和未来发展方向。本着信任和开放的精神,加强所有合作伙伴之间的对话,能够在各个层面巩固网络、新的伙伴关系与合作。
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大会的与会者能够协助各界设想,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如何以最佳方式响应当展趋势和长期挑战,如何推动未来的各项工作。有了坚定的政治承诺和财政支持,就能够改革和扩展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让当前和今后的所有青年和成年人都能够受益于工作技能和生活技能。
当今世界深受社会不平等问题、青年高失业率和经济动荡的困扰,在此背景下,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TVET)成为政治议程的重中之重。各方期望通过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来解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多重需求。青年本身也要求自己的学习更加贴近工作和生活。然而,发展适应需求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帮助更多的青年和成年人取得学习和技能的进步,依然任重道远。目前正需要我们总结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主要变化与趋势,推动关于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概念辩论和政策辩论。
本文件是2012年5月13~16日在中国上海举办的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大会的主要工作文件,大会的主题是“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转型:培养工作和生活技能”。文件是以《教科文组织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战略》(2010~2015年)规划的教科文组织一项关于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领域世界趋势与问题的初步研究结论为基础撰写的。
关键词:岗位能力;装潢艺术设计;实训室建设;课程开发;实践教学
高职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实训室的建设与研究是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岗位能力培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纵观各类院校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实训室建设所经历的模式演变,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与长足的进步,但均存在一些不足,其局限性的存在使本专业岗位能力的培养未及深入。本文就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实训室的建设内涵、岗位能力培养中的意义等方面进行阐述,其目的是深入本专业实训室建设,完善岗位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最大程度地发挥实训室的功能,使实训室成为开放的、专业的、综合的教学与实践的平台。
1 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实训室建设的内涵
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实训室是教学、实践与岗位能力培养的重要平台,对专业实训室建设内涵的界定,有利于实现本专业教学资源的整合与优化,有利于实现实训室在本专业岗位能力培养中的作用与意义。
1.1 实训室建设的理论基础与原则
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实训建设的理论依据,源于专业的学科属性,源于行业背景对岗位能力培养的要求,源于专业课程体系、课程设计与实践教学环节的具体安排。实训室的建设,应该从相对单一的教学实践功能空间过渡到培养专业基础、专业技能与职业技能为主的综合性专业实训室。实训室作为装潢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在教学与实践中应该突出实训室共享性、综合性、专业性与职业性的特点,应该融入教学、实践、实训与岗位能力培养的各个环节中,在做学合一、工学结合中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主导的高职人才培养理念。
1.2 实训室的硬件设施与软件环境
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实训室应该由硬件设施与软件建设两部分构成,实训室的硬件设施搭建应该根据本专业的学科属性与岗位能力要求,将室内空间装饰样板间、材料与结构展示、教学空间、实践空间与项目制作空间等不同功能空间进行一体化的设计与整合,实现实训室的共享性、综合性与职业性。实训室软件环境的建设是实训室正常教学与实践运行的基础保障,应主要包括实训室的运行与管理机制、课程与实践的配置方式以及以实训室为依托下的教学、实践评价体系的构建等。实训室硬件设施与软件环境的设计与搭建,在最大范围内实现了专业教学资源的共享与使用效益的扩展,让实训室在本专业的岗位能力培养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与价值。
2 实训室与本专业岗位能力培养的对接
实训室与本专业岗位能力培养的对接,本质上是以实训室为依托,以岗位能力培养为基础,进行本专业课程与实践实训环节的设计与开发。
2.1 以实训室为依托,以岗位能力培养为基础的课程设计与开发
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实训室的功能与特点能够充分地介入到本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本专业的多门课程均可在实训室中完成。本专业课程的具体设计与开发,是在真实项目导入的基础上结合课程内容、课程培养目标进行课程的整体设计。当课程的整体设计完成后,在课程整体设计基础之上进行课程的单元模块设置,使课程的单元设计根据企业的工作流程进行规划。在每个单元当中进行实训项目的设计,在这些具体的实训项目中进行工作任务、知识点、能力点等细节安排,使学生在构建专业知识结构、岗位能力与综合职业素质培养的基础上得到全面的综合实践锻炼。
2.2 实践实训环节与实训室深度结合
实践实训环节的设计与开发应结合真实的设计项目、专业知识与项目的操作程序,将实践项目类型分化,提炼工作流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务,优化、细化实践实训的内容。实践实训环节中每个单元与模块的专业解析与技能讲解要充分结合实训室的规划与设施,并结合现场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互动参与等方法进行组织与实施实践实训,使实训室自身的优势深入到实践实训的每一个环节中。
3 实训室建设与研究在岗位能力培养中的意义
3.1 促进与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在实训室建设与教学参与下,有利于根据实践实训的教学目标,结合专业岗位能力要求,构建完整的、体系化的、模块化的实习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有利于构建实训室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组织、运行与管理为核心的实习实训管理体系。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与实践教学管理体系是实习实践教学体系建立的基础,实习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能够使实践教学资源得到整合,促进整体课程构架中的实习实践环节能以一个整体的形态进行岗位能力培养;能够使实训室在教学与实践的过程中,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的细节中,在实践教学体系中最大化地实现实训室的功能与内涵。
3.2 形成行之有效的岗位能力培养方式
专业实训室是真实项目导入与设计实施的重要载体,具有针对性的项目导入使学生在完成的过程中,明确项目制作的流程与行业标准,了解完成项目所需要的知识结构与能力要求,并在项目的设计、制作中强化专业知识结构与岗位技能的要求。实训室在教学与实践等环节的介入中,打破了传统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块,弱化了教师与学生的界线,改变了教与学的关系,解放了学生的个性,使学生能够形成专业范围内的自我认知与诉求,这对学生的岗位能力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3 双师队伍与实训室的高度结合
双师型的教学团队能够在实训室的教学与实践环节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反过来,实训室的功能与特色也能被双师型的教学团队充分扩展开来。依托实训室的教学与实践实训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有企业的工作经历与较强的实践教学经验,能够在教学、实践与项目设计环节中灵活穿插,并将教学环境与工作环境融会贯通。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通过实训室的教学与实践,明确与构建目标岗位所需要的知识结构体系,培养锻炼出目标岗位所需要的技能要求,进而形成较为综合的岗位能力与职业素质。
4 结束语
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实训室的建设,在本专业的岗位能力培养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是高职院校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岗位能力培养的重要保证。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实训室的建设研究,在提高本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多层次、高素质、多样化的技能型人才,丰富本专业教育体系与理念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云慧.探索高职高专学生综合岗位能力的培养――谈艺术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优化[J].大舞台,2012(01):229-230.
[2] 曾向阳,吴猛.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室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12):217-221.
[3] 沈俊.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综合实训研究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13(02):155-159.
通过大力开展对农民实用技术的培训,不断完善农业种养殖技术指导进村的工作机制,使我市的种养殖基地向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推动我市现代农业建设。抓好农民培训、技术入户,发展以西芹、番茄、川芎、商品蔬菜、小家禽养殖、水稻制种等“一村一品”为主,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的专业村。
二、工作计划
1、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农业种植业实用技术培训,每年培训0.5万人次,5年共培训2.5万人次。
2、绿色证书培训。重点培训年龄在16至40岁之间的骨干农民,使他们成为该村“田秀才”、“土专家”和科技带头人以及充实到村级农技服务队。每年培训16人,5年共培训80人。
3、农业职业技能中。一是开展农业行业特有工程职业技能鉴定培训。二是结合省农劳办的“四川省劳务品牌培训”项目,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培训闭幕按市上安排落实。
(二)养殖业培训
1、五年计划进行农民养殖技术培训15场次,受训人数达0.5万人次。
2、大力推广“稻鸭共作”养殖实用技术,每年推广0.3万亩,五年计划累计推广1.5万亩。13.建立“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2个。
三、工作措施
(一)工作机构
成立以党委委员、副镇长简勇为组长,农业中心主任王家华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人员为成员的“技术指导”进村工作组,负责实施“技术指导”进村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日常工作。
(二)技术指导进村的方式
关键词:农村;水产养殖;技术推广;问题及对策
对于农村水产养殖地来讲,大力推广先进养殖技术,不仅有助于水产养殖效率的提升,也能够发挥减少浪费、优化环境等积极作用。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水产养殖技术在实际推广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1农村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现状分析
首先,对于推广队伍来讲,其整体素质还有待提升。大部分地区的农村水产技术推广队伍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都存在层次不齐的现象,各项技术推广工作也未得到认真的落实。同时,开展的相关技术培训活动也比较简单,难以满足当前养殖新理念、新技术的推广需求,从而难以真正达到水产技术推广工作目标;其次,在推广方式上,在政府机构进一步改革背景下,水产技术推广工作在筹集水产技术资金、销售推广水产品,以及市场预测分析方面的管理都存在诸多问题。推广体系的教育、科研和水产间的联系也不密切,不注重科技成果转化,也很少有渔民能够接受到高层次的教育和技术培训;再者,在推广资金方面。养殖技术的研发、推广往往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由于资金筹集渠道不完善,资金严重匮乏,同行由于无法给予推广工作人员相应的资金与奖励,从而难以调动其工作热情,也无法保障各项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1]。
2优化农村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策略
2.1注重推广人员培训
农村水产科技队伍力量较为薄弱,成员知识结构也有待优化,难以适应水产业的发展需求,所以,必须要重视起水产科技队伍建设,对科技队伍结构域培训机制进行不断优化。首先,对于在岗人员的培训,应侧重于专业知识结构的优化,引导其掌握更多的新技术,进而从整体上提高技术推广队伍的专业素养。其次,对于基层水产养殖养殖技术人员的严重匮乏,水产部门应定期安排技术专家到基层去开展专业知识、技术培训,并积极为农村养殖户示范新技术。此外,应积极鼓励技术推广人员不断学习新知识,加强对新思想、新技术的掌握,全面激发人员的工作热情,进而确保各项推广工作、政策的高效落实[2]。
2.2建立完善的水产技术推广体系
在建立推广体系过程中,应不断扩展水产技术的推广范围,重视对市场的预测和分析、水产品的销售推广,大力开展水产技术资金的筹集与产品质量管理工作。同时还要弱化行政方面的干预力度,不断加强对推广机构的资金、政策支持,确保其技术推广部门能够充分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同时,各项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也要充分考虑到农村水产养殖业的具体发展情况,并使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工作真正做到与市场发展需求,以及农民群众的实际需要相适应。此外,还要不断探索科学、多样的技术推广手段,形成多样化的技术推广模式。加强水产技术科研、教育和推广的科学整合,对其运作方式做出进一步规范,推广物资、经费也要做到协调统一分配,加强水产科研、生产的有机整合,而相关教育机构也应准确把握人才、技术需求,从而真正实现教学与生产的有机结合[3]。
2.3加强技术推广资金投入
首先,面对基层水产养殖技术推广资金的匮乏情况,应适当加大推广资金的投入,国家也应该结合农村水产养殖业的发展需求,制定出相应的扶持政策,并针对当地水产业的具体情况,给予充足的资金投入,进而使农村技术推广部门开展的各项推广工作能够获得有力的资金支持,并在一定程度上带动起其他产业的发展。其次,乡镇等农村水产技术推广部门在进行财政预算过程中,也要对相关技术推广资金的投入做出科学安排,并科学整合社会的闲散资金,在不断拓展资金筹集渠道的基础上,对其渠道进行灵活妥善的运用,进而获得足够的技术推广资金,为农村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2.4构建技术推广服务平台
首先,要想使先进的水产养殖技术得到更好的推广发展,水产主管部门就应该积极领导农村水产推广机构,加大技术指导与培训,进而为农村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比如,大力引进新品种,加强集约化的发展,注重健康养殖,强化鱼病的科学防治等技术的科学示范与引进,从而进一步拓展良种的覆盖率,以及优秀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另外,还可以通过积极组织科技交流学习,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养殖技术相关的专题培训,在为水产养殖企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的同时,逐步提升农村养殖户的养殖技能。其次,水产技术推广机构还应不断丰富和完善信息服务手段,如,广播、电视,以及相关水产信息网站等,进而使广大农村养殖户能够通过多样化的信息渠道,获得苗种、病害防治等方面的信息,并获得更多新颖、先进的养殖理念与技术。
3结束语
水产养殖极易收到气候、水质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对养殖技术有很高的要求,尤其是对于农村水产养殖业来讲,为了进一步提升农村水产养殖的发展水平,确保养殖户的收益,应不断加大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积极建立养殖示范园与合作社,重视行政部门相关工作的开展,进而为农村水参养殖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条件。
【参考文献】
[1]张凯.农村水产养殖技术推广中的问题和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5(3):121-122.
[2]魏明伟,何军功,杨道松等.利用废弃坑塘开展水产健康高产养殖技术[J].河南水产,2011(1):16-17.
一、工作目标
不断完善农业种养殖技术指导进村的工作机制,通过大力开展对农民实用技术的培训。使我市的种养殖基地向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推动我市现代农业建设。抓好农民培训、技术入户,发展以西芹、番茄、川芎、商品蔬菜、小家禽养殖、水稻制种等“一村一品”为主,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的专业村。
二、工作计划
每年培训0.5万人次,1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农业种植业实用技术培训。5年共培训2.5万人次。
使他成为该村“田秀才”土专家”和科技带头人以及充实到村级农技服务队。每年培训16人,2绿色证书培训。重点培训年龄在16至40岁之间的骨干农民。5年共培训80人。
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培训闭幕按市上安排落实。3农业职业技能中。一是开展农业行业特有工程职业技能鉴定培训。二是结合省农劳办的四川省劳务品牌培训”项目。
受训人数达0.5万人次。4五年计划进行农民养殖技术培训15场次。
每年推广0.3万亩,5大力推广“稻鸭共作”养殖实用技术。五年计划累计推广1.5万亩,建立“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2个。
三、工作措施
一)工作机构
农业中心主任王家华为副组长,成立以党委委员、副镇长简勇为组长。相关部门人员为成员的技术指导”进村工作组,负责实施“技术指导”进村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日常工作。
1、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发展氛围。紧紧抓住国家出台扶持发展养殖业生产稳定市场供应的系列政策的机遇,采取多种宣传手段,多角度、多层次地开展宣传,宣传国家扶持发展养殖业生产的政策,提供养殖经济市场信息,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养殖业发展认识,增强养殖信心,充分调动养殖户的积极性,营造上下联动齐心抓发展的良好氛围。
2、科学合理布局,强化规范管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有关养殖业生产发展的文件精神,全面落实行政领导负责制,认真编制养殖业生产发展规划,正确处理好发展养殖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做到发展与保护并重,积极推进养殖业生产的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和现代化,从政策上鼓励和扶持有条件的农民和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养殖业生产。要依法规范养殖场管理,对现有养殖场进行整治和规范,扶持其健康发展。凡符合建设沼气工程条件的养殖户应全部建设沼气池并使用沼气,推广养殖业和种植业相结合的生产模式,鼓励养殖场(户)充分利用鱼塘、农田等消纳养殖废料废水,推行健康养殖、生态养殖和标准化生产。
3、建立长效机制,鼓励做大做强。在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好国家和省、市有关鼓励扶持生猪生产发展政策的同时,要对发展规模养殖场(户)或养殖业龙头企业在项目、税收、基地建设等方面给予优惠倾斜,特别要积极为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养殖场(户)争取国家生猪标准化扶持建设资金,更好地扩大和发展生产;要积极帮助解决用水、用电、交通难等问题。不少规模养殖场(户)都是分布在山塘附近或较偏僻的山坡上,普遍存在用水、用电、交通难问题,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积极帮助解决困难,从根本上改善养猪生产条件;要适时推出“保护价”政策。对存栏5000头以上,符合标准化养殖要求且具有较强的带动能力的生猪养殖场(户),当出售肉猪的价格低于一定的价格时,按保护价给予补贴,并将该资金列入每年的财政预算;要强化龙头企业带动,培育发展养殖业龙头企业。目前,全县存栏——头(按当地规模养殖场的标准填写)以上的养猪场(户)已达——家,存栏——头以上的养牛场(户)已达——家,但是成为龙头企业的只有——家。因此,我们建议县政府应挑选3-5家生产条件较好、管理能力较强、发展潜力大的养殖场(户),采取“公司带动农户”的生产模式,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要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给予倾斜,把他们培育成龙头企业,提高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扩大生产规模。通过扶优扶强,促进规模生产,引导扶持养殖场(户)做大做强,增强幅射带动发展能力、抗御市场风险以及市场竞争力,推进产业化经营,提高生猪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各有关职能部门和屠宰场要增强服务意识,牢固树立为农服务的思想,积极为养殖场(户)排忧解难,提供尽职的服务,保护养殖业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养殖业生产又好又快发展。
4、强化科技服务,提升发展水平。要建立和完善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加强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业务培训,增强服务本领,组织技术人员进场入户,实行互联对接,提供快捷有效服务,及时帮助养殖户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实施科教兴牧战略,大力推广品种改良、标准化生产、动物疫病防治等技术,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对青年农民进行现代技术、现代管理理念、现代经营理念全方位培训,培育出一批观念新、懂管理、懂技术、会经营的科学养殖能手。
5、加强疫病防控,筑牢发展保障。近年来,我国家畜疫病流行有所增加,养殖风险加大,直接影响农户养殖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必须坚持预防为主,全面落实以口蹄疫为主的强制免疫措施,确保免疫到位,积极推行动物二维码标识制度,建立可追塑制度。加强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市场检疫工作,严格把好监测、检疫、消毒关,切实加强交易市场的监督管理,严禁病死牛、猪及其产品进入流通环节,防止疫情传播和扩散;要引导和组织养殖场(户)进行标准化生产,严格实行封闭式管理,推进养殖方式转变,改善防疫条件,大力推进监管执法力度,推行兽药、饲料市场准入制度,建立牛、猪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6、加强屠宰管理,严厉打击私屠滥宰行为。近年来,特别是近两年来,我县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和省、市有关文件精神,严格实行定点屠宰、集中检疫、统一纳税、分散经营的制度,进一步规范屠宰经营管理取得了较好成效。但由于屠宰管理涉及范围广、难度大,鉴于目前我县仍存在私屠滥宰现象实际,应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切实保证牛、猪产品质量,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一要抓好宣传。采取各种有效的宣传形式,向消费者宣传消费私屠滥宰、未经检疫猪、牛肉的危害性,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杜绝消费未经检疫销售的猪、牛肉;二要责任到位。各镇各职能部门要各负其责,通力协作,齐抓共管,确保工作落实到位。三要加大对私屠滥宰行为的打击力度。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从经贸、畜牧、工商、国税、地税、卫生、食监、公安等有关部门抽调力量组成强力工作组,加强对肉食品市场的巡查,发现不法经营者,要严格依法打击,进一步规范和维护好我县屠宰管理,确保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
因不知道你县养牛产业是以养黄牛为主还是奶牛为主,特别提供奶牛养殖业发展对策建议如下:
1、搭建奶牛养殖业发展的公共技术平台。奶牛养殖涉及一系列的技术问题。诸如奶牛的品种,饲料营养和饲喂技术,配种繁育技术,疾病的防治和挤奶技术等。要使这一系列的技术为奶农所掌握,就需要政府部门搞好服务,成立配套组织机构,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包括奶牛自繁体系建设、青贮料贮化技术集成与推广、规模化养殖技术与疫病防治、公共科技信息服务体系等。只有如此才能支撑奶牛养殖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2、加强人才引进和技术培训工作。建议整合科技、农业、劳动等部门培训资源,系统开展专门人才培养和从业人员培训;同时,积极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培训技术人员。
一、 发展基本情况
截止2012年12月末,全区已建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314家,合作社成员(社员)7500人,带动相关农户2万户。在31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中,从事种植业的有215家,占68.5%;从事养殖业的53家,占17.7%;从事农机服务的28家,占8.5%;从事加工业的4家,占1.2%;从事其它行业的14家,占4.5%。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正在成为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建设现代农业的一只重要力量和有效载体。
二、 发展主要特点
1、 发展势头迅猛。28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均是2007年7月1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颂布实施以来组建并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年平均发展近60家,仅2012年第一季度就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28家,其中种植业合作社24家,养殖业1家,农机服务业3家,而且有逐渐增进发展的趋势。发展组建速度高于全省及全市平均水平。
2、 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合作社发展初期,即在2010年前,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只有种植业、养殖业农民合作社,现已向农产品加工、林业种植、农机服务等各行业延伸。合作社本身也已由过去的技术培训、信息共享、生产资料的统购,向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认证、品牌统一注册、统一加工和销售等各层次发展。
3、 组建形式多样化。据调查统计全区31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其中由经纪人带头领办创办的有116家,农业种植、养殖大户带头领办创办的有147家,乡村干部带头领办创办的有35家,其它形式带头领办创办的有16家。
4、 种植、养殖业合作社突出。从调查情况看,全区种植养殖业合作社268家,占合作社总数的85.3%,种植业合作社主要有从事玉米种植的53家,水稻种植的63家,蔬菜种植的51家,养殖业合作社主要有从事养猪的29家,养牛的15家。
三、 收到的主要成效
1、 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了农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由于合作社实现了同业生产经营者合作,通过统一生产计划、统一生产资料选购、统一产品品牌和标识注册认证、统一产品销售等多环节的合作服务,把分散的一家一户生产经营者组织为一定规模的生产经营群体,变盲目生产为有计划订单或合同生产,实现生产、技术市场、规模效益一体化。如哈尔滨金京稻米专业合作社、阿城区星泉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阿什河满丰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等,把水稻种植农户组织起来,统一生产技术标准,统一产品价格销售,注册自己的“鸭稻米”、“智汇”、“阿什河”牌大米,解决原来种植农户自行销售、无序竞争、农户自身利益无保障等诸多问题。亚沟粘豆包加工合作社成立后,把300多户粘豆包加工小作坊集中了11家加工点,统一了四个品牌,每年加工粘豆包300多万斤,年产值600多万元,产品销往北京、沈阳、大连等地,部分产品进入超市销售。
2、 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了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提高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都主动寻求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给予技术支持,请专家进行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承担新技术应用。哈尔滨市阿城区金京稻米专业合作社2009年在区政府支持下,承担5000亩“鸭稻米”生产技术示范项目获得成功,现阿城鸭稻米生产技术仍在推广,认证的有机鸭稻米,以每公斤20元的价格销往哈尔滨市、北京、青岛等地,产品价格是普通大米的2-3倍。哈尔滨天时粘玉米专业合作社,种植彩、白、黄三个系列八个优质品种粘玉米,畅销广东、上海等大城市,注册商标“粘粘多”产品质量佳、销量大、效益好。
3、 产品质量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非常注重产品质量,认识到产品质量是市场竞争的基础。拓展市场销售渠道,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是合作社成员获取良好经济效益的关键条件。314家合作社,现有工商产品注册品牌的有15家,有产品标准认证的31家,其中有机标准认证6家,绿色标准认证的5家,无公害标准认证的20家。由于产品质量的提高,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如金京稻米专业合作社在2011年哈尔滨市农产品博览会上一次就与“北大荒人集团”签约8800万元的优质米销售合同。
4、 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了农民素质的提高。由于多年来农业等相关部门对合作社负责人及成员的指导、宣传和培训,加之专业农户在合作生产、经营的高标准历练,合作社成员科技、诚信、守法、竞争、文明等意识都有所提高,提高了社会主义新农民的综合素质。
一、*镇生猪生产营销合作社
1、本社是以从事养猪生产的专业户为主体,以公司、企业、单位负责人和技术骨干共同组建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
2、本社是依托于区供销合作社,是同级合作社的社员社,区供销合作社对本社负有领导、指导、协调、服务、管理的责任和提供信息、技术、物资服务的义务。本社设立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等内设机构。本社下设发展组、技术组、生产组、财务组。本社现有正式社员127名,工作人员5人,技术人员7人。现已发展养殖大户47户,LY母猪368头。
3、本社在文昌宫、花背溪建立了两个饲料、兽药、信息服务咨询点,为广大农民原料、器械、药品服务和信息咨询。
4、本社依托区畜牧局和镇畜牧兽医站,由广发公司以200元/月.人聘请了五名专业兽防服务人员,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兽防服务体系,制定了回访记录、用药记录、免疫程序等相关管理制度,全方面为广大农民提供技术保障。
5、本社依托市、区畜牧局和广发公司,年内组织了4次技术培训,发放技术资料5000余份。免费提供优质青饲料草种20公斤,免费提供消毒水200公斤。
6、本社保护价收购广大农民的仔猪和育肥猪。
7、组织专人对广大农民从建圈、打沼气池、仔猪饲养、母猪饲养进行专业指导。
8、被评为纳溪区唯一的省级专业合作组织。
二、纳溪区果树协会*枇杷分会
1、协会是在村党支部的倡导、组织下由枇杷种植、销售、加工、包装、运输、技术服务与管理等有关单位及个人自愿参加,共同组建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
2、协会现有正式会员252人,工作人员10人,技术人员20人,服务范围覆盖4个镇的4个村共35个农业社,枇杷种植面积3000亩以上。
3、协会在花背溪建有生产资料服务、信息咨询门市一个,协会年收入3万元以上。
4、协会成立了技术组、生产资料供销组、产品销售组。
5、协会先后引进16个品种进行选种培育,现已培育出金丰、解放钟上、早中3号、早中6号、白肉中的冠玉、长白等6个适合当地栽培的优良品种。
6、指导种植枇杷2000余亩,出售优质种苗20余万株。
7、年组织销售枇杷50万公斤以上,交易额400万元以上。
8、1996年*镇枇杷基地选育的金丰枇杷以果大、色艳、质优获得了四川省优质果品称号;2004年11月被省农业厅批准为无公害食品生产基地;2005年6月被国家农业部批准为无公害食品生产基地;今年被批准为四川省农业生态园区。
我镇虽然在专合组织与农民利益联接机制工作方面探索出了一定的成效,但离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希望还有一定距离,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我们还将从以下方面加强工作:
一、*镇生猪生产营销合作社
1、加强*生猪产、加、销的联合,推动龙头企业(广发公司、泸州希望饲料集团公司、泸州好百年食品公司)与合作社和养殖户对接,培育和打造*镇生猪品牌,提高营销水平。
2、做好建设销售市场的前期工作,同时利用远程教育和农经网及时*生猪的产、加、销等服务信息,开展*生猪的网上销售服务。
3、整体提高*生猪的产量和全面改善其品质:一是继续抓好优质二杂母猪的推广工作;二是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已发展养殖户进行饲养管理技术培训和指导;三是聘请农业专家开展配方饲养、人工授精、疾病防治、仔猪饲养管理等关键技术的培训;四是通过实施农村沼气池建设项目把种养殖业有机结合起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形成种养殖业的良性循环,引导广大农民走“沼、猪、果、鱼”的立体生态农业道路,全面推进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二、纳溪区果树协会*枇杷分会
1、做好建设销售市场的前期工作,同时利用远程教育和农经网及时*枇杷的产、加、销和新品种、新技术等服务信息,开展枇杷果、苗、酒的网上销售服务。
2、加强*枇杷产、加、销的联合,推动加工企业(泸州先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泸州昌强酒厂)与基地对接,培育和打造*枇杷酒品牌,提高营销水平。
3、引导会员利用321国道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建设农业旅游观光园区,有计划的培养一批可观花、赏果、休闲、娱乐的农家乐,倡导绿色、生态消费。
一、争取党政政策支持,营造产业发展环境。合作社积极争取党政对生猪养殖的高度重视,将其作为畜牧业的主导产业来抓,制定出台系列优惠政策,每年提供贴息、担保贷款3000多万元专门用于支持养猪业发展。场镇党委还免费为合作社提供办公场所、办公设备,为社员提供外出学习考察机会,每年为养殖户提供优质优价棉粕等饲料。
二、加强技术培训服务,创造社员学习条件。合作社每年举办“科技之冬”培训,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对养殖户进行技术培训;与新疆泰昆集团公司合作,举办生猪饲养与营养饲料技术培训班;与正大公司联合,举办生猪市场行情分析与规模化猪场标准化管理培训;邀请华中科技大学生物饲料公司、成都畜牧机械设备公司的专家进行现场技术指导。
三、加快品种技术引进,提高养殖管理水平。合作社每两年进行一次品种更新换代,近几年累计引种8400头。合作社种猪场每年提供优良种公猪2800头、良种祖代种母猪5200头,每年可改良母猪4.5万头、优良商品猪60万头,增加父母代种母猪4万头。合作社在西北地区率先引进了荷兰智能化母猪饲养管理系统,配备了全自动喂料系统、智能化全程监控系统、粪污无害化干湿分离系统等先进设施。
四、搭建产品营销平台,拓宽生猪销售渠道。针对近两年生猪市场波动起伏的现状,合作社多方协调,疆外至河南、、甘肃、陕西等地区,疆内至乌市、克拉玛依等地,积极搜集周边地区市场信息,搭建社员生猪销售平台。合作社拿出部分资金,作为生猪销售市场开发活动经费,为社员们的生猪销售提供保障。
五、发挥团队集体优势,提供社员担保贷款。为了解决部分养殖户的资金困难,合作社利用现有注册资产,与农村信用社和担保公司进行协商, 2011年先后为35户规模养猪场进行抵押担保贷款550余万元,2012年又为37户规模养猪场进行抵押担保贷款67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