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泥塑非遗传承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教育部门责任的旁落和无奈目前,各地都基本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中心,可是我们看到的是,这些非遗保护和发展中心恰恰缺失了教育部门的责任,或者说他们的工作主方向里缺失了教育功能。从申遗开始再到建立保护和发展中心,教育部门一直是旁落在外。其实,教育部门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重要渠道和责任体。申遗由地方政府负责,保护和发展也由政府负责,其主要目的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教育部门尤其是地方教育部门根本没有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研讨及利用阶段,从而导致非遗保护和发展成了这些中心的事,但没有纳入美术基础教育阶段的设计,教育部门责任的旁落造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有效进入教育设计和教育改革,更谈不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广大受教育主体的认识和了解。
(二)基础教育规划和改革的落后当下的美术基础教育一直还沿用着多年以前的规范。多年来国家对与美术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利用一直在向前发展,非遗项目和非遗成果越来越多,但教育部门并没有适应这些变化和发展,其教育规划和改革严重滞后。教育内容和课程改革进展缓慢,非遗教育的教师培养基本处于“谁有兴趣谁自行研究”的状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更没有纳入教育内容和规划。没有对人的教育,尤其是对中小学生的非遗文化的美术基础教育,根本夯实不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从长远的角度也起不到核心的保护作用,更谈不上将来的发展和利用。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美术基础教育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中国数千年文明的历史见证,更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和传统。这些遗产记载着一个民族智慧的过去,同时也对我们的未来有极强的指导意义。但随着现代化进程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如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类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面临着很大的冲击,甚至有被淹没的可能。现在国家已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着各种各样的保护,比如正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编撰造册、历史记忆、传承人保护和培养、政府立法保护等,但绝不能忽略教育传承的极大作用。与美术这个类别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更不能缺失美术基础教育对非遗保护和发展的作用。
(二)美术基础教育在与美术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意义和作用首先,美术基础教育是与美术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最好的方式。通过美术基础教育,把中国博大精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教与学的实践,不仅能让广大学生了解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每一个学生身上得以延续。对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来说,意味着一种责任、继承和发展。其次,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中小学的美术基础教育,将是非遗保护和发展的重要阵地和渠道。当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了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成了保护和发展的阵地,教师担负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责任,那么非遗保护和发展将有专业科学的创新方式,有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有持续稳定的科学规划,非遗保护和发展就有了根基。
三、如何让美术基础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中起到特殊作用
(一)革新美术基础教育的内容和内涵首先,教育部门尤其是地方教育部门应组织人力及时梳理与美术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把当地具有地域特色和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民间美术)通过梳理,以不同的美术创作形式(如泥塑、面塑)探寻美术基础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契合点。其次,开发和形成适合各地实际情况的课程资源、教学案例、专业教材并加以推广。让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新的美术教育内容走入课堂,逐步形成中小学、幼教不同阶段的教育内容。再次,创新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教学方法。要遵循以认识、了解、研究、实践这种由浅入深的过程教育,要以欣赏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课内课外相结合,个人课堂学习和小组学习相结合,传承人进学校和学生访问培训相结合。
(二)加强非遗师资力量建设和非遗教学基地建设过去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在民间以技艺传授,基本上没有形成具有教学功能的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大多是以个人或小家作坊的形式存在的,正是由于这种原因,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工业化时代显得极其脆弱。所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应该把非遗人才保护和大众教育培养相结合,把非遗封闭保护和非遗新基地建设相结合。应该建立起传承人授艺,大学和专业研究机构承接、规范、指导培养,中小学美术基础教育普及拓展的一体化系统。大学应该成为非遗师资力量建设的主阵地,首先应该在大学设置相应的非遗课程,进行课程建设和引导,逐步培养非遗师资力量。充实到中小学作为非遗传承和教育的火种。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划拨专门经费在校园建设非遗展示和教育基地,由学校申报,教育主管部门审核相应的人力资源、课程设计、配套政策等。引导教育系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中进行承接和创新。
四、后续及结论
关键词:民间文化 创意产业 健康持续 发展
河北是民间文化遗产大省,有着深厚的地域文化底蕴、浓郁的民间文化环境。作为黄河中下游平原大省,这里孕育了绚丽多彩、形式多样的民间文化。2006年,国务院批准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8项,其中,河北省有39个项目进入了该名录,位于全国第四,其中包括武强木版年画、丰宁满族剪纸、曲阳石雕、蔚县剪纸、衡水内画等。在2008年6月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传名录中,玉田的泥塑、定瓷传统烧制技艺等被收录其中。随着商品经济的冲击,我省民间文化也面临着中国问题,一些民间文化正面临着消亡的境地。
一、河北民间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1、大多数民间文化面临着灭绝的危机
目前,我省的民间文化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虽在个别地区已见成效,但更多的地区及其艺术品种仍停留在自娱自乐、自生自灭的阶段。受商品经济的冲击,艺术文化只是掌握在传统老艺人的手上,正在面临着后继无人、即将灭绝的危机。
2、新兴文化产业后劲不足
与国内一线发达城市相比,河北省创意文化产业开发不足,区域间严重发展不平衡。影响民间文化的开发与传承。由于保护机制的不健全,缺乏知识产权意识,造成了同质化严重现象愈演愈烈。
3、民间文化品牌意识差
在我省,大部分民间文化艺术家是靠自己的一些手艺来维持日常生活,比如我们在街边看到的吹糖人、捏泥人艺术家,仅将其作为一种手艺,作为养家糊口的谋生手段。
二、河北民间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面对这种现状,如何充分利用文化创意,促进河北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和产业链条,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民间文化与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转化为文化产业
国务院总理提出大力发展创意文化产业,加强创意、设计知识产权保护,健全激励机制,推进产学研用结合,活跃知识产权交易,为保护和鼓励创新、更好实现创意和设计成果价值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加大执法力度,提供法律保障, 积极健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法律保障体系。
1、强化政府在民间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服务职能
对于河北民间文化的产业化发展,政府需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分级进行开发与保护,明确从省级到县级各级职能。开展招商引资,为民间文化的产业化发展注入市场资金。可以借助政府的名义,为河北民间文化资源与著名商场、旅游场所、贸易中心牵线搭桥,促进民间文化产品的产业化生产和经营,为河北民间文化品牌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2、重点发展河北民间文化特色品牌
根据地域特色,重点培育民间文化特色品牌,以龙头品牌带动全省民间文化的发展。目前有这种意识的是民间文化还要当属焦式剪纸文化,现在焦式剪纸有限公司已发展成为股份制公司,已经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并带动了周边村民的就业,同时也使得蔚县剪纸品牌享誉国内外,发扬了剪纸艺术文化品牌。因此,在河北民间文化品牌的发展上,鼓励民间文化艺术带头人兴办民间文化公益企业是非常有必要的,充分挖掘民间文化的历史底蕴,大力发展一批特色民间文化园区,充分发挥创意文化产业作为推动经济发展、城镇化建设有力抓手的作用。
(二)民间文化实施品牌经营才能可持续发展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品牌机制已经广泛深入各个领域,因此,引入市场与品牌对于民间文化的创意产业链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多角度渗入,打造文化消费品
市场主导,才能春风化雨。开辟新的营销渠道,规避民间文化不为人知的弊端。因此,为更好地做好河北民间文化产业的品牌建设,必须以企业发展为主导,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将民间文化与现代工业产业经济发展相结合。研究科学的河北省民间艺术文化发展之路,需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消费产品,合理规划,充分运用,从而为河北省民间艺术文化创新道路提供新的支持,凸显依附在产品中的文化价值,既发展了民间文化,又可以带动经济发展,利于河北省民间艺术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2.高树品牌,做好品牌推广工作
做好民间文化资源的开发及传播。统一由行业组织或中介机构进行整体品牌策划与宣传,首先做好文化品牌定位,优化民间文化资源。宣传中注重介绍河北民间文化艺术中丰富的地域特色,建立民间艺术传媒产业。大力吸引社会专业团队,将我省各地民间文化进行优秀资源整合,使得民间文化品牌经过专业化的加工后形成地域特色,再借助各类媒体的宣传,比如电视娱乐教育型节目,积极学习他省的产业化发展之路,树立民间文化品牌形象,打造专属我省特色民间文化品牌,推广我省民间文化走向全国乃至世界。
3.事件营销为河北民间文化造势,吸引更多关注
对于企业或者产品,通常会借助策划组织具有新闻价值、社会影响、名人效应的人物或事件来吸引社会和媒体的关注。各地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艺术和节日,比如傣族的泼水节等等,这些节日与当地的民间艺术文化紧密结合着。因此,我们的民间文化也要适时地举办民间文化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借助各种事件营销手段来实现民间文化品牌声名鹊起,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我省民间文化品牌,全力打造成国际品牌,保证民间文化可以得到持久恒远的发展。
4.创新革新,创意产业的关键在于文化创意
河北省拥有众多知名的文化艺术品牌,如武强年画、衡水内画、定州瓷器、曲阳石雕、承德木雕、滕氏布糊画、玉田泥塑、廊坊风筝、磁州窑陶瓷、固安柳编、易水古砚、唐山陶瓷、唐山皮影、胜芳花灯等。文化艺术贵在创新,而创意文化的发展能否成为新的经济动力引擎,其关键也在于文化创意。随着人们现代审美的发展,在民间文化品牌的打造过程中要求我们对民间文化进行全方位的整理、审视、改造,以适应现代人的生活和审美需求和市场经济规律,利用现代高科技和营销手段,挖掘民间文化的内涵。民间文化有它的特殊性,属于小众文化,其发展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密不可分,如何把创意地将民间文化资源深化开发转化为大众文化消费品,被社会普通大众接受,这是民间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之路的关键所在。
三、总结
河北民间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必须在尊重文化多元性的基础上进行资源整合,以品牌的形式赢得市场吸引消费者和欣赏者。健全的民间文化创意产业链的形成仍然需要各部门多角度配合,并且与现代各行业相融合,通过产业化运作的形式促进我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打造我省民间文化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花建《文化产业竞争力》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2、邓达.创意产业的核心价值与知识产权[J].管理世界,2006,(8)
3、邱静.谈创意产业发展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4、张婷.民间艺术自发地转型创意产业园[J].凤凰周刊,2006,(11)
5、朱晓清.文化创意产业的特点和发展条件探讨[J].新视野,2006,(3)